广西平果县

2024-09-10

广西平果县(精选5篇)

广西平果县 篇1

摘要:近二十年来, 广西平果县依托铝矿资源开发, 铝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平果县遇到“高位电价”、自身产业结构配套项目不够完善、发展不平衡等难题困扰其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推进直购电、煤电铝一体化;建设生态铝产业基地, 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引进并培育壮大民营中小企业;统筹产业多元化, 缩减城乡差距;加强经济转型的顶层机制设计和政策扶持等举措加快促进平果县经济转型。

关键词:县域经济,转型,对策分析

一、国家级贫困县近20年依托铝矿开发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广西平果县位于南宁至百色的中心, “广西平果铝要搞!”伟人邓小平斩钉截铁的一句话, 我国的特大型企业———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平地而起, 平果充分发挥丰富的铝资源优势, 集中力量发展铝工业, 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掀起了革命老区建设的新篇章。

(一) 铝矿资源持续开发, 铝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是集矿山开采和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于一体的特大型铝冶炼联合企业, 2003年全面投产, 氧化铝产能扩大到目前250万吨。平果铝工程建设投产后, 平果县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等各种机遇, 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提出“借铝兴平”的发展战略, 依托平果铝的优势, 引进平果铝生产配套服务的工业企业, 不断拉长铝产业链, 做大做强铝产业。

平果县涉铝企业从最初平果铝1家发展到目前29家, 产业链从铝矿开采、冶炼分布到电解铝生产、铝型材加工等环节, 年铝材加工能力达50万吨, 铝工业已经成为其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二) 县域经济依托铝产业实现快速扩张

在铝产业拉动下, 平果县从2000年开始, 连续入围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 随后由国家贫困县一跃变身为广西第一财政大县,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呈向上态势, 经济不断跨上新台阶, 被誉为“南国铝都”。

(图1-图3数据来源:平果县统计局、县财政局)

虽然铝矿资源的开采给平果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大驱动力, 但和其它资源型城市一样, 终究面临资源枯竭、经济转型的困局。

2009年,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国内外经济环境恶化, 平果县以铝工业为主的经济下滑严重, 当年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同比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二、存在的问题

(一) 铝工业产业扩张遇阻“高电价”

作为铝矿资源储备丰富的平果县, 在铝工业发展过程中迟迟无法迈过电解铝这道“坎”。近年电解铝价格大幅下降, 而电价依然处于高位, 导致下游铝精深加工发展受阻, 亟待破解用电瓶颈。

面对巨大的电解铝需求缺口, 平果铝深加工企业只能选择外购, 有的甚至减产, 白白错失市场良机, 无形中也造成了地方税收的流失, 阻碍了平果和广西铝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目标的实现。

(二) 产业结构配套项目有待完善

平果三次产业结构不优, 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铝工业“一元独大”的结构仍未得到优化。如下图所示, 最近五年, 平果县非铝工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 且未呈现出非铝工业产值增速明显要赶超铝工业产值增速的趋势。

数据来源:平果县经贸局。

数据来源:平果县统计局。

另从平果县近三年工业产值前10大企业来看, 工业经济缺乏强有力的新增长点拉动, 除中铝广西分公司外, 其余企业规模偏小, 带动能力弱;前10大企业占全县工业产值比例稳定在80%左右, 反映出平果县域经济企业发展后备力量不足;年产值达10亿以上的企业2012年只有4家, 且集中在涉铝企业, 产业多元化的道路依旧漫长。

(三) 发展不均衡, 财政第一大县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广西平均

尽管平果县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总体而言, 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县情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比较突出, 城乡差距更为明显。2012年, 平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2526元, 比广西平均水平高出1283元,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420元, 低于广西平均水平588元, 在广西91个县 (区) 中仅仅排名第62, 与其“广西财政第一大县”地位极不相称。

三、对策及建议

(一) 推进直购电、煤电铝一体化

加快解决电解铝的用电问题, 则可助推平果以及广西的铝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一要向国家申请实施“煤电铝一体化”项目, 如能通过, 将能有效破解电解铝供应瓶颈, 促进相关金属、赤泥回收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二要积极沟通, 通过直购电的方式, 减少企业用电成本。

(二) 建设生态铝产业基地, 发展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环保产业。推动铝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变, 延长产业链, 打造循环经济。拓宽资源开发领域, 在提高铝矿主体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 加强赤泥、铁等附带资源的综合利用, 提升综合效益。在引进项目时, 按照循环产业链条招商, 以铝电联营系统为核心, 形成铝深加工系统、铝合金铸件系统、建材系统等子系统, 建立产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 寻求“吃干榨尽、闭路循环”, 进一步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 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 培育壮大民营中小企业, 激发市场活力

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化利益主体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加入, 有利于广泛调动各种生产要素,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形成若干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 由多个企业集群的产业集群起到替代资源型产业的作用。同时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以及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

(四) 统筹产业多元化, 协调城乡互动发展

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 超越资源, 培育替代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非铝产业, 构筑新的支柱产业, 优化升级传统产业, 形成“以铝产业为主, 多产业并举发展”经济新格局。

将旅游发展与农民增收相结合。通过整合旅游、扶贫、文化、农业、水利、林业、环保、住建、民族发展、自然遗产、新农村建设、美丽广西等项目资金, 集中定点投入到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的村镇, 促进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相融合发展。

(五) 加强顶层机制设计, 加大政策扶持

地方应该采取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 组成扶持产业转型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产业转型的财政政策扶持机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 作为政府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机制。

成立由资深专家、金融机构、资源型企业等组成的专门机构, 制定产业转型长期规划, 协调资源型地区的接续产业培育等问题, 为政府顺利推进转型工作提供保证。

广西平果县 篇2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展示;产量;广西平果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2

结合平果县实际情况,2015年平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太平镇新圩村进行玉米新品种展示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和大田生产示范工作。通过试验,展示玉米新的技术成果和新品种,筛选适合平果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提高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知名度,为农民选择品种提供依据,并向品种的选育者、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桂单0810、先达901、太平洋98、兆丰788、桂单688、正大619(CK)和桂单59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为简比试验,每个品种规范种植667 m2以上,种植密度设计为3 300株/667 m2。试验地选在平果县太平镇新圩村板旧屯,供试土壤为灰沙泥土,耕层有机质24.9 g/kg、全氮1.57 g/kg、有效磷37.0 mg/kg、速效钾79 mg/kg,pH值8.5,该片区地势较平坦,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地力均匀。展示区旁为当地农户种植的当地主栽品种正大619、迪卡007、迪卡008等。

1.3 试验方法

试验按当地习惯采用双行单株种植,免耕种植,667 m2用种子2 kg,每667 m2穴数为3 300穴,每穴点播2粒种子。2月13日播种,667 m2施1 000 kg农家肥,51%高浓度复合肥60 kg,施肥方法为一次性施肥。整个栽培管理过程按当地习惯和大田水平进行。5月5-10日抽雄,6月27日成熟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项目有:生育期、株高、穗位、穗粗、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粒型、株型和产量等(见表1)。收获时每个展示品种按对角取3个点约30~60 m2进行测产,并随机抽样10苞生苞晒后脱粒进行考种计算产量(见表2)。

3 结论与讨论

从表1、表2和根据6月27日对展示田块进行测产验收,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及部分种植农户现场观摩结果认为,桂单0810和桂单688各方面表现较好,苗期长势较强,植株适当,果穗较大、长,百粒质量较大,产量也较高,粒型为硬粒型,适合平果县农民作食用辅助粮,在供试品种中名列前茅。但因株高较高,在遇到大风等不良气候时容易倒伏,其他品种产量相对正大619产量都较高,而正大619在平果推广种植已多年,各种性状及产量都比较稳定,桂单0810和桂单688有一定的推广前景,建议在次年再次试验,以确定其推广价值。

广西平果县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平果县2007—2011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自平果县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3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与死亡情况

发病与死亡情况见表1。2007—2011年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16 179例,死亡9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54.67/10 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 4.53/10 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6 90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1.95/10 万;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9 277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32.73/10 万。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1 239.62/10万;2008年发病率最低,为388.99/10万。报告病种中,手足口病发病率最高(为8 092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7.45/10 万;其次为肺结核病2 576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0.16/10 万;梅毒、艾滋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2.2 性别、年龄及职业分布

2007—2011年报告的16 179例传染病例中,男性10 119例,占62.54%;女性6 060例,占37.46%。男女性别比为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64,P< 0.01)。年龄最小26 d,最大92岁。各个年龄段皆有病例,小于4岁的年龄组患病率最高。患者包括了 18种职业,其中散居儿童6 763例,占总病例的41.80%;农民4 598例,占总病例的28.42%;幼托儿童2 027例,占总病例的12.53%。三者合计13 388例,占总病例的82.75%。

2.3 地区分布

全县辖12个乡镇,各乡镇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县城辖区的马头镇,5年共发病5 074例,年均发病率为1 208.10/10万,占总病例数的31.36%。各乡镇法定传染病分布见表2。

2.4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发病,5月份病例最多,为1 897例,占总病例数的11.73%;2月份病例最少,占总病例数的4.21%。发病时间分布见表3。

2.5 传染病分类及病种发病情况

传染病分类发病情况见表4,传染病病种发病情况见表5。

2.5.1 肠道传染病

2007—2010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435.50,P< 0.01);2011年发病率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在高发病状态。肠道传染病5 a共发病10 680例,年均发病率为498.17/10万; 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 66.01%。报告病种中以手足口病最多,占肠道传染病总数的75.77%;甲型肝炎(甲肝)、痢疾、出血性结膜炎分别占肠道传染病总数的12.55%、6.94%、3.36%。

2.5.2 呼吸道传染病

2007—2011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波动在202.04/10万~129.64/10万之间,5 a累计发病3 323例,年均发病率为155.00 /10万; 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 20.54%。报告病种中以肺结核病最多,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77.52%;其次为腮腺炎,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19.92%。

2.5.3 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

2007—2011年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67,P< 0.01)。5 a合计发病2 139例,年均发病率为99.77/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 13.22%。报告病种中以梅毒最多,占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总数的75.36%;淋病和艾滋病分别占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总数的19.36%和5.10%。

2.5.4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5 a共发病28例,年均发病率为1.31/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0.17%。报告病种中以狂犬病为主,占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总数的82.14%;乙型脑炎和出血热处于偶发状态。

注:2007—2011年之间无甲类传染病发病。

3 讨论

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显示,平果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累计报告22种传染病。2007、2008年发病率相当,且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2009—2011年发病率明显增多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发病率的增多,死亡率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这3年来手足口病病例大量增加,病原体多为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的EV71病毒,致使死亡多例[1]。手足口病病例大量增加,也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总体流行特征偏向于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最高,以手足口病为主,其占据了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占总报告数的 50.02%。结合其流行特征分析,发现我县手足口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发病率高于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各有一次小高峰[2]。我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葛利辉等报道的相似[3]。手足口病已成为我县目前主要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传染病中,甲肝发病率占第2位,占总发病百分比的8.28%;各年病例相当,呈局部暴发,是重点预防控制的病种;痢疾占第3位,占总发病百分比的4.58%,已呈逐年下降趋势。

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55.00/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 20.54%;报告病种中以肺结核病最多,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77.52%,每年发病高低不齐,呈散发,农民发病率高。结核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病种,我县结核病发病率仍然较高,应切实做好新生儿的卡介苗免疫和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工作。近年来,由于我县加强对麻疹的防治工作,从2010年开始,我县已实现了基本消灭麻疹的目标。

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为99.77/10万, 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 13.22%;报告病种中以梅毒最多,占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总数的75.36%。近年来,由于我县加强对新生儿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同时一些高危人群自觉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以往多发的乙肝病已得到有较控制。性接触传播疾病中,淋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梅毒和爱滋病却逐年增多,与林坤立等[4]报道的一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病种中以狂犬病为主,尽管占传染病总发病数不多,但死亡高,必须加强犬类等宿主动物的管理, 控制传染源,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提高暴露后的及时就诊和免疫率。

综上所述,5年来平果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中,痢疾、淋病、风疹呈逐年下降趋势,乙肝已得到有效控制,麻疹提前2 a实现基本消除目标。目前,威协我县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肺结核病、甲肝、梅毒和艾滋病,应加强其防治工作。甲肝的防治,除加强肠道传染病卫生监督管理外,可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甲肝疫苗接种而得到控制。肺结核病的防治要进一步贯彻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继续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治愈率,减少传染源。手足口病、梅毒、艾滋病等尚无疫苗预防和特效抗病毒治疗的传染病,要继续实施以预防为主,全社会参与,综合管理的防治策略,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式的预防宣传知识,对高危人群进行系统的干预;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行为习惯 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分析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平果县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传染病22种(乙类15种,丙类7种)16 179例,年均发病率为754.67/10万。报告死亡病例97例,年均死亡率为4.53/10万,病死率0.60%。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98.17/10万,以手足口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55.00/10万,以肺结核病为主。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为99.77/10万,以梅毒为主。梅毒、艾滋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年均发病率为1.31/10万,以狂犬病为主。结论 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是严重威胁平果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病种,散居、托幼儿童和农民是这些疾病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强预防控制力度。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流行病学,疫情分析

参考文献

[1]蒙启飞,蒋文芬.广西平果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2):164-165.

[2]黄建华,黄学农,蒙世庭,等.2010年平果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1,17(2):95-96.

[3]葛利辉,汤洪洋,唐莉,等.南宁市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11):1176-1178.

广西平果县 篇4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1.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2005 年,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 “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学者们将关注点放在农村, 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了理论研究, 在内涵的理解上, 有学者认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服务, 通俗地说就是政府出资建设相关的文化提供品, 免费供农民群众享受。 也有学者侧重于硬件建设, 主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文化馆 (站)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面向群众的文化机构和场所为中心, 以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相关社会组织为外围的文化服务点和网络。 还有学者从供给的角度, 指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 以企事业单位、民间群众组织为补充, 以服务三农、提高农民素质、建设乡风文明为目的, 重点为农村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涵义需把握三点, 第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政府, 即由政府主导并完成宏观把控。 第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客体是农业、农村、农民, 即最终目的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第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有多种, 有政府主导供给、私人组织为主体的市场化供给、 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化供给, 还有政府、私人、社会横向合作的供给。 即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虽然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政府并不是唯一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者, 可以通过预算安排或政策安排等某种方式适当地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委托给私人组织生产。

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即通过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责任, 形成满足于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制度安排。 第一, 供给主体包括政府、私人部门 (市场组织) 、第三方组织 (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 。 第二, 供给方式有直接供给和选择性供给, 直接供给是指由政府筹建文化站、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组织机构,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向农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选择性供给是指由政府承担供给责任, 但不直接提供文化产品, 而是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 委托私人部门或者第三方部门提供特定文化产品。 第三, 供给责任涉及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责任划分。 纯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由政府完全承担供给责任, 准公共文化产品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点, 可由政府、私人、社会共同承担供给责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 党和国家为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部署了任务,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构建中, 我国积极开展创新研究, 重视农民需求的变化, 更加关注农村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的现状。

2 百色市平果县X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X乡位于平果县北部, 距离县城89km, 全乡辖蟠桃、黎明、爱桃、龙运、那岸、高桥、宏业7 个行政村, 75 个自然屯, 105 个村民小组, 2014 年底全乡共4473 户, 总人口达13327 人, 是平果县文化下乡的重点乡镇之一。 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富民兴县为目标, 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全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其中, 对X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包括以下方面。

2.1 公共文化政策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政府颁布的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的部门规章、 发展规划、规范性文件以及政策法规解读等类型的政策性文件。 2012 年, X乡在县文体局的指导下, 拟定下发了 《2012 年度X乡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方案》, 要求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积极探索和研究本乡文化活动特色, 开拓创新, 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培育文化市场, 繁荣文艺创作,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提高全乡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为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2014 年10 月, 平果县获得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县政府研究制定《平果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实施方案 》, 指导X乡进一步推动文明化进程, 为全乡人民创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科学的生活工作环境,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进一步提升对外良好形象, 推动全乡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4 年11 月, 县政府制定《平果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 方案在文化建设方面指出, 各乡要积极开展文艺宣传活动, X乡作为壮族嘹歌文化的传承基地, 需保护宝贵的壮族文化, 由文化站组织编排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加入县“文艺三下乡”活动展演中。 到了2015 年, 关于乡村文化的工作内容更丰富, X乡在文化思想意识方面制定2015 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计划, 创建讲习所和学习室, 带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氛围, 要求推动乡文化事业发展, 推进乡精神文明进程, 提升公共文明素质。 在体育文化方面, 实施《X乡农民健身工程方案》, 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组织农民运动会。 在文化发展管理方面, 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关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确保已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发挥作用, 让文化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2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础, 不仅惠及民生, 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还能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功能, 实实在在地提升服务质量。 X乡文化站建于2003 年, 建筑面积398m2, 包含课程培训室、自主学习室、图书室,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培训室用于举办各类蔬果种植、养护培训课程, 每天开放图书室5 小时, 供农民群众读书、看报、了解农业信息。2015 年开始着手建设X乡全民健身场所, 总计划面积达1000m2以上, 包括:①一个带看台 (两边至少有两个以上台阶) 的灯光篮球场, 占地面积约800㎡以上;②一个健身场, 占地面积约200㎡, 安装13 件健身器材。 篮球场面积为420m2, 场地四周各向外开辟不少于2m的硬化土地, 比赛区上空无障碍区至少高7m, 并做好场地排水设计。 ③篮球架采用统一采购的移动式球架。

2.3 公共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是公共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 能更好地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增加城市文化氛围, 塑造城市文化特有的气质。 X乡的旅游资源项目包括自然景点游览以及特色农业研究基地考察两方面。 X乡拥有通天河景区又称“敢沫岩”、“红军岩”, 是一个溶洞暗河型景区, 位于208 省道旁, 四周山海林涛、峰崖竞秀, 景区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全新建设2500m2园林古建风格的综合服务楼, 配套有可容纳250 人同时用餐的风味餐厅、可同时容纳60 人休息的游客中心、司陪豪华休息室、购物中心、医疗室、摄影服务中心等, 景区位于广西西南部中心地带, 北可连接“东巴凤”各景点;西可连接百色、德天瀑布、通灵大峡谷等景点;南可连接南宁、北海等景点, 景区于2011 年9 月正式开放, 承接游客能力强, 成为百色市 “ 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 X乡气候从热带向亚热带气候过渡, 发展高效农业的土质、气候优势明显, 于2000 年建立特色农业基地, 至今已有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13.33hm2、 红心火龙果新种基地6.67hm2、油茶种植基地66.67hm2, 还新引入大青枣、红心蜜柚的特色果类种植。

2.4 公共文化人才

农村公共文化人才包括政府筹建的文化组织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 以及从事文化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民间业余文化队伍。 X乡自成立文化站以来, 配备管理人员2 名, 工作人员4名, 同时走访乡间挖掘文体积极群众, 共发现并挂名民间舞狮队和民间舞蹈队各一个, 共21 人。

3 百色市平果县X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3.1 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意识薄弱

现阶段, 虽然县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积极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规划, 但农村对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还未能将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 未能形成自上而下共同促发展的格局。 X乡虽然积极跟进县政府的工作部署, 但是个别乡领导未能正确认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联系 “三农”的重要性, 布置工作只是完成 “任务”, 以致影响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未能真正关注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现实需求, 导致工作开展得不到群众支持, 工作完成后得不到群众的认可。 农民群众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对公共文化缺乏概念, 只是看到有图书室就进去坐坐, 有培训课就随意听听, 没有真正融入自我文化学习和提高的氛围中, 还出现了图书损毁和公共学习室的随意涂画现象。

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单一

X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只有政府, 即只是采用了直接供给的方式, 若政府截断或暂缓供给, X乡就将面临某项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 例如文化站给民间艺术团队颁发牌匾, 但由于未配备了解民间艺术的专业工作人员, 导致不能很好地管理民间舞狮队和民间舞蹈队。 政府不可能完全供给符合当地特点的文化产品, 而乡里的私人文化实体组织几乎没有, 缺乏能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熟悉当地文化的组织者。

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群众需求导向弱

X乡的公共文化供给基本是 “政府安排”, 供给的行政化倾向严重, 采取“自上而下”, 缺少和农民的沟通交流, 不了解当前X乡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情况以及参与的可行性, 使供给使用率不高, 导致供给“过剩”。 乡民反映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时常会与生产活动相冲突, 抽不开身参与, 而且有些活动的举办地点离部分乡民居住的村屯远, 往返时间过长, 导致不愿意参与。

3.4 缺乏服务供给的评价反馈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本身的价值需要通过使用后的效果评估来体现, 只有准确把握供给效果, 才能及时调整供给内容及供给方式, 做到及时按需供应、供求相应。 例如X乡虽有开放的公共图书室, 但是读者数量逐年递减, 有时出现一周未正常开启的现象, 所供给的图书报刊更新慢, 越来越不能吸引农民群众的关注。 但是此类情况并没有及时得到反馈, 未进行分析解决。

3.5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供给不足

具备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公共服务型人才是农村公共服务持续发展的关键, 是当地公共服务工作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保障。 例如X乡的文化站工作人员配备中, 缺乏种植、养殖、农业发展的相关专业人员, 不能很好地解答村民眼前疑惑, 无法指导村民参与结合实际情况的自主学习, 长期下来就降低甚至打消了村民对公共图书学习的热情。

4 完善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

4.1 树立科学理念,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服务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领导的事, 它涉及到服务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树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应注重三个方面, 首先, 对基层政府领导人而言, 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统筹者, 既负责承接上级下达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任务, 又负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部署工作事项, 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应正确认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 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纳入班子工作的重要日程, 把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进步同时作为衡量农村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 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熟悉本乡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做好规划、部署、督促。 第二, 对基层政府的部门工作人员来说, 作为工作执行层, 是连接政府组织与农民群众的纽带, 要主动树立为农村文化事业献力的意识, 不嫌繁琐不怨困难, 扎实开展本职工作,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同时要走到群众中去, 将群众的声音进行记录、整理、分析, 为发展特色公共文化事业建言献策。 第三, 在农民群众这一层面, 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受益者, 他们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反馈的意见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但是农民群众作为受教育的一方, 自身的意识不强, 需要基层政府组织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宣传。

4.2 正确引入外力,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目前广西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基本只有政府, “ 政府安排” 是各地的常态, 而政府供给的是纯公共产品, 如公共文化政策颁布、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筹建等, 是方向的统筹和主线的确定, 农村公共文化是否贴合当地实际、是否内容丰富则应引入私人部门或社会第三方力量。 即在政府文化政策的引导和文化建设的扶持背景下, 农村要重视私人企业或者私人团体在公共文化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如关注市、县私人农资企业发展, 邀请负责人到村里开展农业相关知识讲座;对村里种植金牌大户给予鼓励, 邀请户主对其他村民进行种植经验培训等, 以此逐步做到公共文化发展方向准确, 内容丰富。

4.3 强化需求导向, 建立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应逐步建立健全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让农民了解公共文化建设内容, 引导农民主动表达当下文化需求意愿。 一是帮助农民建立“主人翁”意识, 拥有农村文化的知情权、建议权以及享用权, 帮助农民群众从思想上明确公共文化建设不单纯是政府的事, 也是与全体群众切身福利息息相关的事。 二是给予农民群众发言的平台, 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还可建立互联网意见反馈平台, 更便捷地获取群众想法。 三是及时回复群众, 对建议被采纳的个人以资鼓励, 调动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4.4 确立评估指标体系, 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准确有效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重视公众的参与, 因为服务的客体是人民群众, 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效果只能由受益的群众反馈。 因此, 指标体系不能只包括供给数量、建设进程等, 关键是将群众参与度与满意度作为重要维度纳入评估指标体系, 真实反映群众的切实需求, 逐步调整公共文化供给的方向和内容, 做到透明、准确、有实效。

4.5 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提高团队素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所配备的岗位数量有限, 不能做到“合适皆用”, 应在这个前提下发展编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为工作的开展补充智力, 如吸引农业类型企业入村成立实验考察学习基地, 聘请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农业技术客座讲师;与高校联合, 为高校农业相关专业建立实践实训基地, 邀请高校讲师开展理论知识讲座;发挥本村群众特长, 聘请种植经验丰富的群众担任专业技术讲解员等。 同时, 政府工作人员在上岗后必须勤学善思善总结, 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养, 更好地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5 结束语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能促进实现农民文化权利和城乡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能提升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满足农民精神需求, 更能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农村的稳定持续发展。 因此, 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 研究其对策, 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更是我区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关翠霞, 王振艳.完善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策略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 (4) :99-101

[2]郑萍.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2) :15-16

[3]肖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 :21-23

[4]李少惠, 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22-24

[5]刘若实, 薛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农民需求导向视角的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5 (4) :87-88

[6]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性障碍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 (6) :59-60

[7]肖庆.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 :18-20

广西平果县 篇5

2008年6月7日, 壮族嘹歌获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 当地政府组织文化部门的管理人员、学者、民间艺人等相关人士积极投入整理了《平果嘹歌》系列丛书 (目前已出版了其中的《长歌集》、《散歌集》、《恋歌集》、《新歌集》、《客歌集》等五部) , 该丛书分别用古壮字、新壮文、汉文等三种不同的文字符号来进行记录及编撰。之后, 当地政府又与百色学院外语系的师生共同将平果壮族嘹歌译成英文版的嘹歌歌书。另外, 近年来, 一些嘹歌歌手在古壮字的基础上加入了简单的乐谱, 同时也有一些嘹歌爱好者运用传统嘹歌的歌词内容, 结合现今流行音乐的风格形式, 谱写出大量带有嘹歌音韵的民族风格通俗歌曲等。总之, 无论是传统古壮字嘹歌歌书还是当下多样化发展形成的“新”的歌书, 都是社会发展与文化交流、变迁的结果, 它们的客观存在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功能价值及社会意义。

一、古壮字歌书

古壮字嘹歌歌书是传统的嘹歌歌书。何承文在其《壮族嘹歌集成·三月歌》一书中曾言:“古壮字创造于唐朝, 流行于宋朝。由此也推断, 最早用古壮字记录或创作的第一部嘹歌歌书当是唐宋时期。” (1) 古壮字歌书的起源在此暂不多表, 单就其久远的历史及其作为一种传承记录符号与嘹歌音乐本体共同承载了壮族人民的悲欢离合与社会文化来看, 其价值则不言而喻。同时, 壮族人民的历史与文化, 也造就了别具特色的嘹歌文化及歌书文本形式。

(一) 古壮字歌书的基本特性

传统上, 古壮字歌书通常为五言四句、押腰脚韵形式。它与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汉族诗歌文体有相似之处, 但其押腰脚韵的结构比唐诗押腰韵的结构更为复杂。笔者调查了平果县当地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嘹歌歌手, 发现他们都很容易领悟嘹歌歌书中的内容。这说明壮族嘹歌歌书在遵循着复杂结构形式的同时, 内容通俗易懂, 且易于民间传播。

文本形式的统一性壮族嘹歌歌书文本统一性首先表现在歌词结构上的统一——多为五言四句、押腰脚韵的形式。所谓押腰脚韵, 即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的第二/三/四个字押韵, 其中最常见的是押下一句的第三个字。在传统嘹歌歌书中也有一些押头脚韵的形式, 即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的第一个字押韵。在传统嘹歌歌书中还有少部分歌词第一句为三言, 二、三、四句为五言。由于后两种现象在歌书中的比例较小, 笔者在此不再做格律上的深入分析。关于传统嘹歌文本的押腰脚韵, 笔者在此举一例, 见下图。

这个例子是平果县嘹歌协会会长、嘹歌歌手黄国观整理的平果嘹歌《日歌》内容的截选。其中第一句最后一个字与第二句第二个字押“aek”韵, 第二句最后一个字与第三句第三个字押“eih”韵, 第三句最后一个字与第四句第三个字押“a”韵。

壮族嘹歌文本的统一性还表现在歌本相互间的文本内容及意境的对比统一中, 尤其是《贼歌》、《三月歌》等流传范围较广的歌书文本最具代表性。笔者通过采访平果县多处歌圩上的嘹歌歌手时发现, 他们所使用的歌书有的外观仅一根手指大小, 其中两个古壮字代表一句, 有的则像是个厚厚的“账本”, 将五言四句的歌词用漂亮的小楷字体进行了完整的抄录。笔者曾经请教平果县黄林瑞、李修良、谭绍明等嘹歌歌手, 请他们为笔者讲解他们各自所持有的《贼歌》、《三月歌》等歌书内容, 结果发现他们除了在细微的表述中略有差异外, 其歌书整体故事情节如出一辙。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这与嘹歌的传承习俗不无相关。笔者在平果县江滨、耶圩、太平等众多歌圩上看到歌手们面对歌书时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在演唱时不会轻易改变自己歌书中所抄写的歌词, 偶与其他歌手的歌书有分歧时, 他们会相互讨论, 直至取得一致意见后才继续演唱。另外, 笔者还听谭绍明先生讲述过, 他手上的歌书是他年轻的时候从太平镇的一位老歌手那里抄写来的, 那位老歌手的歌书又是从另外一个地方的歌手处抄来的。手抄歌书是嘹歌歌书传承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具体手段, 而传统嘹歌歌书在相互手抄的传习过程中, 也有着相对稳定的传承特性。

内容展衍的即兴性笔者通过多次的采风调查, 证实了嘹歌歌书只是男歌手使用, 而女性歌手很少使用, 这大概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女性歌手文化水平大都偏低, 往往无法通晓歌书, 第二个原因是民间一些传统的嘹歌手抄本中只记录有男歌手的唱词, 而女性歌手所使用的歌词都是嘹歌演唱时的即兴创编或经男歌手的提示而成——大部分女性歌手都只是在男歌手唱词的基础上稍变动第三、四句的局部而形成对答。笔者在此举一个来自歌手黄林瑞所抄写的《贼歌》的例证 (1) :

可见, 在这两段男女对唱的歌词中, 女性歌手的唱词都是以男性歌手的唱词为基础, 仅改变了每段第四句的最后两个字。

目前, 广西区内外的一些研究者, 如何承文先生、农敏坚先生、罗汉田教授等专门人士译配的嘹歌歌书中都逐渐加入了女性歌手的唱词。此外, 笔者还在歌圩上发现在一些歌手所用的歌书中, 也有部分女性歌手的唱词出现。由此可见, 这些当代歌书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女性歌手的唱词, 但笔者认为, 这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及音乐复制行为,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歌手的即兴发挥。

(二) 古壮字歌书的历史承载

古壮字歌书首先属于一种艺术符号文本, 它较好地保存了独具壮族传统特色的音乐文化及与之相应的民俗语境, 是学术界研究壮民族文化的重要参考, 是学习和认知壮族嘹歌的重要蓝本。其次, 壮族嘹歌文化在广西平果地区被人们普遍认同, 体现了这一地区人们共有的艺术审美观及社会价值观。传统嘹歌歌书作为壮族文化的承载, 在指导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区域化受众群体壮语是演唱嘹歌必须具备的语言能力, 这也客观地限定了嘹歌的流传范围。正如梁庭望先生在《平果壮族嘹歌》序中所描述的那样:“她 (嘹歌) 生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田东、马山、武鸣、大化一带右江河谷和红水河中游辽阔的壮乡大地上。” (2) 覃乃昌先生也曾在《刘三姐: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歌神与爱神》一文中提出壮族嘹歌的流传中心为平果县。 (3)

在此基础上, 古壮字的使用则更是进一步缩小了壮族嘹歌的流传范围。传统的嘹歌歌书都是由古壮字书写而成, 对古壮字不了解的人很难理解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内容及相关语境。笔者发现, 在平果县歌圩上, 男歌手们随身携带的都是用古壮字书写的歌书, 他们在抄写歌书的时候就已经领悟了古壮字歌书的内容和用法, 而每到歌圩, 他们的此类记忆就得以进一步强化。

民族化传承方式传统民歌的传承主要是靠口传心授、耳提面命的方式直接进行, 这种传承方式的教、学双方必须在同一时空状态下, 可以说很大限度地限制了传统民歌的发展。正如枯巴勐先生提出的那样:“像民歌这样的民间作品要想获得长足发展, 必须有文字和经书作为动力和‘翅膀’。” (4) 所幸, 在广西平果县世居群体中, 古壮字的保留促进了壮族嘹歌歌书的形成与普及, 使嘹歌歌词有了承载的依托。这类嘹歌歌书将历时形态中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发展史浓缩到某一时期状态的歌本中, 为嘹歌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歌书传承, 丰富了壮族嘹歌的传承方式。

“正是通过歌圩上一年一度的‘考试’考出一批又一批的歌手, 使歌圩上人才辈出, 使嘹歌代代相传, 并推动着歌圩的不断发展。” (5) 另外, 据谭绍明先生为笔者介绍, 他们这里的很多老人所练就的一身嘹歌本领, 除了来自亲手抄写歌书外, 大都是从大大小小的歌圩及嘹歌对唱活动中得以历练。因此, 壮族嘹歌歌书不仅成了承载壮族文化的艺术精品, 而且还以歌圩为依托推动着壮族嘹歌的发展, 体现出了民族传承的自觉性, 引人注目。

学术性研究蓝本覃乃昌先生曾经在《〈嘹歌〉:壮族歌谣文化的经典》一文中提到:“壮族《嘹歌》中的古壮字对研究壮族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其所反映的壮族社会历史、文化习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以及壮族与汉族的历史文化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6)

蓝阳春先生曾总结了古壮字歌书具有壮族礼仪习俗的贮藏库、培养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研究土司制度的重要材料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1) 陈婷婷也曾通过对古壮字歌书内容及其在民间的传承模式以及嘹歌演唱形式的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推理, 得出了古壮文《贼歌》歌书并非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慢慢丰富起来的民间口头文学, 而是由某位歌师创作而成的结论。 (2)

历史上, 虽然桂西地区较桂东地区物质生产相对落后, 私塾、学堂等教育设施较少, 人们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但壮族人民历史文化的留存和劳动、生活经验的应用传播却一直得到了较好的继承。究其原因, 一是壮族嘹歌及歌书文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载作用, 当地人多是从嘹歌的内容中学会了为人之道与做事之本。再者, 古壮字歌书是广大嘹歌歌手所使用的歌书文本, 有着一定的乡土文化基础, 从产生到当下发展的过程中积淀着久远的历史内涵, 而且仍不断地从壮族人民的生活中汲取新鲜的“养分”来充实自身。可见, 古壮字歌书是研究传统壮族嘹歌及壮族文化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二、新壮文歌书

所谓新壮文歌书即用新壮文书写而成的嘹歌歌书。新壮文是政府为普及和推广壮族语言而创制的一种文体符号, 该文字方案于1957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正式颁布并推行。目前, 平果县新壮文嘹歌歌书主要呈现于农敏坚先生组织编撰的《平果嘹歌》系列丛书、罗汉田教授整理翻译的《平果壮族嘹歌》等以古壮字歌书为蓝本翻译编撰的歌书中。在当地, 新壮文的推广运用虽然有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具体的教学实施, 但笔者在田野调查时发现, 新壮文歌书在民间的普及却是不容乐观——很多嘹歌歌手对其并不熟知, 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 这只是一种难以理解的“新型符号”。新壮文的集中呈现, 事实上多还是以学术论文、专业书刊等“学术化”及“学院式”的研究成果为形式。此类在古壮字歌书基础上改变了能指符号 (3) 所形成的新壮文歌书, 虽然在少数民族群体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或许有限, 但它对新形势下壮族嘹歌的文化传承和学界对壮族嘹歌的深入研究等工作的推进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嘹歌艺术的“催化剂”

笔者认为, 新壮文歌书在壮族嘹歌的发展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它首先是物质的, 在没有被人们所理解和熟悉之前, 它只是传播新型文字的载体。其次, 新壮文歌书的问世, 一方面成了新壮文推广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则使壮族嘹歌多了一类崭新的传承载体, 有力地推动了壮族嘹歌学术研究的新发展。

上文已有所提及, 新壮文嘹歌歌书是以古壮字嘹歌歌书为蓝本, 根据其语言声调的组织拼写而编译成册的歌书形式, 受编译者的学术背景和文化程度影响较大。不同编译版本的新壮文歌书所表达的内容虽然总体相同, 但它们在读音拼写上却呈现出差异, 如下面两例。

例一:何承文整编《壮族嘹歌·三月歌》

Ngoenzneix ndei yienz ndei

Raen roegciz dop fwed

Raen duzngieg (siuq) rumz

Raen lwg vunz ok moq

例二:罗汉田编撰《壮族嘹歌·三月歌》

Ngoenz (neix) ndei yienz ndei

Raen roeg (ci) dop fwed

Raen (duz) bgieng siu rumz

Raen lwg vunz ok moq

可见, 古壮字形成于民间, 发展传承于民间, 而新壮文是由政府倡导, 学习者接受的快慢与其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相关。因此, 新壮文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大于在民间的流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相对有能力接受新生事物, 因此, 他们也较容易建立起对嘹歌认知的新观念。再者, 这类人群的学术价值观有着较显著的社会群体感召力。例如, 上文中笔者提及的壮族嘹歌的研究专家、学者们通过对新壮文的学习应用所积累的系列成果, 为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总之, 新壮文与古壮字是壮族语言在当下的不同符号书写形式, 用新壮文书写的歌书使嘹歌文化开始逐渐影响着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受众人群, 并在实际上成为壮族嘹歌传播的新载体。

(二) 流播形式之演进

传统嘹歌的传承主要是用歌书辅以口传心授的方式, 且由于语言和古壮字歌书文字符号的局限, 不利于较广范围的传播。而新壮文的出现, 使壮族嘹歌不仅仅在“草根”中传播, 还可以使其进入校园, 增加了“学校传承教育”的比重, 进而促进了壮族嘹歌活态传承与发展。

不可否认, 这类传承模式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下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今, 不少壮族青年通过学习新壮文来弥补自身在壮族语言表述方面的不足, 为其嘹歌演唱奠定了基础。例如, 与笔者一起进行田野考察的平果青年嘹歌爱好者李春建虽然有些壮语言功底, 但其未对古壮字歌书掌握之前总是借助于新壮文进行嘹歌的演唱和学习, 对嘹歌歌手演唱的内容也总喜欢用新壮文记写。又如, 平果壮族嘹歌协会会长黄国观先生在《嘹歌教案提纲》的编写中特意将新壮文加入其中, 在古壮字后面加入了新壮文的解释, 以便学员的理解与学习。

三、汉文歌书

汉语和壮语都是汉藏语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一定的同源性。古壮字也是壮族文人根据汉字的造字法创制的。在本文中, 笔者所阐述的汉文歌书在宏观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汉字记写, 遵循着五言四句的结构形式, 但是用壮语念唱的歌书文本, 这类歌书是由古壮字歌书逐渐演变而成的新时期汉字歌书;另一类则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用汉字记写, 但使用汉语念诵的歌书, 这类歌书是以古壮字歌书为蓝本整编而成的汉译歌本。二者虽同以汉字为主要书写符号, 并且都是在嘹歌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但其创作的目的和社会功能意义等却截然不同。

(一) 用壮语念唱的汉文歌书

笔者在调查时发现, 越是年轻的嘹歌歌手所持的手抄歌本, 其古壮字结构越简略。例如, 在年轻歌手的歌书中常出现的“友”、“内”两字, 在一些老歌手的歌书中的写法常常分别是在“友”字的左边加“单人旁”, 在“内”字的上面加“少字头”。又如在平果嘹歌歌手李宝根先生的《日歌》歌书中, 第一段里经常用“批”字代替黄国观先生的《日歌》歌书中所写的上面一个“比”、下面一个“去”的文字——两者所组成的古壮字, 都表示“去”的意思。类似的例子在嘹歌歌手们的歌书中比比皆是。另外, 由于传统古壮字虽然是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来创制, 但都是在繁体字基础上变化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为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已逐步推行了简字体汉字, 受此影响, 一些嘹歌歌手在传抄歌书之时, 便将部分汉字的繁体字改为简体字, 客观上促成了上文所提“第一类汉字歌书”的形成。

综上所述, 这类从古壮字逐渐向汉字演化的汉字歌书, 虽相对于传统古壮字歌书而言改变了相关的文字符号, 但并未改变嘹歌所赖以生存的壮族语言环境, 也仍未脱离古壮字歌书的相关语境。它们作为嘹歌歌手演唱时的重要参考文本, 很好地继承了古壮字歌书的相关价值和功能。

(二) 用汉语念唱的汉译歌书

该类歌书的特点是汉语念唱, 汉文记写, 是创作者根据古壮字歌书的内容, 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而成的。这种具有“二度创造性”的汉文歌书作品往往受创作者的受教育背景、翻译的着重点、所追求的审美观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征。笔者在此对比两例, 窥见一斑。

例三:何承文整编《壮族嘹歌·三月歌》

今天真是好风光,

看见鸬鹚拍翅膀。

看见蛟龙吹口哨,

看见新人出来逛。

今天日子真是好,

看见画眉出来叫。

看见八哥把话讲,

村人出游好热闹。

例四:罗汉田编撰《壮族嘹歌·三月歌》

今天真吉利,

见喜鹊鼓翅。

见鳄鱼呼风,

见新人出门。

今天是吉日,

见画眉欢歌。

见了哥讲话,

见友人出游。

从翻译的诗歌形态本身来看, 例三为七言体, 例四为五言体。虽然两者表现的内容都很相似, 但是例三更加注重描写的细腻与雅化, 在翻译中刻意使第二句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例四的五言体更为简洁, 不讲究押韵, 雅化的诗意性未充分展现。

这类汉文歌书除了以书本文字符号形式传播外, 还有很多口述符号形式。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接触到了大量这类口述的“汉文歌书”形式。笔者在跟随平果县嘹歌歌手黄林瑞先生学习和抄写其嘹歌歌书时, 有幸聆听到了他对嘹歌歌书的讲解。黄林瑞先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他将嘹歌歌书中的内容翻译成汉语给笔者听, 虽然其翻译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无法与何承文先生和罗汉田教授等所翻译的汉文歌书相媲美, 但是其语言朴实无华, 通俗易懂, 有着别样的魅力。在平果歌圩上有很多像黄林瑞先生这样的歌手, 可以在那里倾听他们通俗而朴实的翻译和讲解。

这类以古壮字歌书为蓝本的汉译歌书, 往往能够很好地将传统壮文歌本中的内容、意义等信息较全面地呈现给没有掌握壮族语言或不了解壮族嘹歌的人群, 可以说, 其并非为壮族嘹歌局内人演唱而创作。但其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语言屏障, 使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壮族嘹歌动态的传承与发展中。

四、英文歌书

笔者在收集资料过程中, 所见到的最早的英文嘹歌歌书是周鲜艳、陆莲枝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12月出版的《平果壮族嘹歌》, 该书是以罗汉田教授整理的《平果壮族嘹歌》为蓝本翻译而成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日耳曼语支, 而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 因此, 两者在语言结构、逻辑思维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 在翻译的过程中, 传统嘹歌歌书中的内容与意义无法全面地得以表达。但是, 将壮族嘹歌翻译成英文, 可为西方学者认知壮族嘹歌提供重要平台, 从而提高了壮族嘹歌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当两种异文化相互交流时, 对各自文化习惯、生活行为、价值观和审美及其表达方式等领域的了解至关重要, 这些领域甚至可以决定双方文化交流的深度。从符号学角度分析, 壮族嘹歌若要被西方人所认知, 其“符码”则是一把金钥匙——使西方人通过对“符码”的掌握, 了解“壮族嘹歌是什么”、“壮族嘹歌唱什么”以及“壮族嘹歌怎样唱”等问题。符码在符号学中常被解释为预先以某种方式规定好的把能指转换成所指的规则, 对应到本文中, 笔者认为壮族嘹歌的“符码”是对嘹歌歌书书写符号和内容的转换。英文歌书虽失去了壮族嘹歌演唱实用性价值, 但它可以作为西方人聆听嘹歌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并便于引导他们融入壮族嘹歌的意境中。笔者认为, 英文嘹歌歌书的出现, 也可为用英语翻唱壮族嘹歌积累宝贵的经验, 从而扩大壮族嘹歌的国际影响力。

上述是笔者从理论层面对英文嘹歌歌书价值和意义进行的简要分析。对于这类英文嘹歌歌书是否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壮族嘹歌的内容与相关语境等方面问题, 笔者在此不予过多评述。但是, 这类将中国传统原生态民歌歌书英译的尝试则堪称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创举。今后,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 英文嘹歌歌书将是形势所需, 且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五、当代新型歌书的多元化发展

除了上述各类文字符号的歌书外, 还有一些新型嘹歌歌书, 它们是壮族嘹歌当代发展的产物。这里的“新”不仅仅体现在表达内容的新, 而且还体现在符号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笔者在此将其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遵循着古壮字嘹歌歌书五言四句、押腰脚韵的结构形式创作的新编古壮字歌书;第二类是在古壮字符号基础上加入了衬词符号和旋律符号, 以乐谱的形式呈现的古壮字嘹歌谱集;第三类是壮族嘹歌歌书在与流行音乐元素交融后产生的汉文嘹歌 (曲谱) 。

(一) 新编古壮字歌书

随着社会及文化语境的变迁, 传统古壮字歌书中所描绘的一些场景在现今已经很难再现, 而且, 壮族人民新时期的生活面貌在传统古壮字歌书中也无从体现。因此, 在当下出现了一类新型的歌书, 这类新歌书在书写符号以及歌书文本的结构框架方面与传统歌书相似, 其内容则多是表现新时期壮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相关场景和相关感情的抒发。

在农敏坚先生组织整理编著的《平果嘹歌》系列丛书中的《平果嘹歌·新歌集》专门收集了当下这类新编创的古壮字歌书, 例如图5和图6。

图5 (横向阅读, 图6同) 中嘹歌歌词的大意为:“各种家具好又新, 为娘越看越欢欣。手拿遥控不会用, 递给孙儿选荧屏” (1) 。图6中嘹歌歌词的大意为:“孙绕膝前学唱歌, 奶不懂唱也凑合。一按开关饭煮好, 儿媳打转就开锅” (2) 。根据其歌词大意可知, 歌中很多场景都是传统壮族人民生活中所不可能出现的, 如“手拿遥控”、“选荧屏”、“一按开关饭煮好”等都表现的是现代科技产品在壮族人民生活中的使用。

在壮族嘹歌的发展过程中, 平果县政府也充分利用新编嘹歌歌书的传播效应, 来服务于政策宣传和教化等方面的工作。其中2009年8月出版的《平果嘹歌唱“普法”》一书就是很好的例证。该书中收录了很多劝赌、禁毒、信访、婚姻、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内容。如, 该书中的《婚姻、家庭歌》歌词大意为:“自由恋爱结良缘, 不用媒人把线牵;婚姻若是搞包办, 强扭的瓜也不甜。” (3) “男女结婚有规定, 登记条件要记清;双方自愿到年龄, 一夫一妻非近亲。” (4)

《婚姻、家庭歌》不仅很好地表达了壮族人民在新时期的婚姻观念及其法律法规意识, 而且也出现了传统古壮字歌书中从未出现过的新词语, 例如“时代”、“登记”、“婚姻法”等新词语。笔者了解到, 这类新词语多出现于新时期新编古壮字歌书中, 其在传统壮语中找不到确切的发音, 当地人常用桂柳方言来表达这类新词。

当下, 普通话在平果县的学校教育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推广与普及, 影响了壮族语言的传播空间。交通的便利以及大众媒介与通信网络的广泛普及, 在客观上推动了平果县群众与外界的交流, 使得各类文化融入平果县壮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为此也带来了一些传统壮族语言中所没有的并随即被广大壮族群众所认知新型词汇。

(二) 古壮字嘹歌谱集

此类歌书之所以称为谱集, 是因为其常选取古壮字歌书中的某一段落加入乐谱和衬词等符号综合而成, 不像传统嘹歌歌书只有古壮字一种符号记录形式。由于传统嘹歌是通过歌书抄写辅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 所以这类乐谱谱集对壮族嘹歌局内人的影响较小, 因为他们对于嘹歌曲调的学习多是在歌圩上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熟练掌握。但是, 这类歌书对于壮族嘹歌局外人的意义却是非常重要。因为这类歌书除了歌词内容以外, 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壮族嘹歌的音乐形态特点。因此, 相对于传统古壮字歌书的单一符号描述, 此类歌书似乎更显全面客观。例如, 黄国观先生曾为笔者展示过他所编写的《蝴蝶飞》等十二首带有乐谱形式的嘹歌唱本。其中一首如图7所示。

关于嘹歌乐谱的音高、节奏等符号形式能否更为准确、形象地反映出嘹歌的音乐形态特点, 笔者在此不做深入考证, 单就其利用乐谱资源服务于嘹歌传承的创新举动而言, 它们就对嘹歌的传播与发展有特殊意义。

(三) 汉文嘹歌歌曲谱集

近年来, 一些嘹歌爱好者借鉴或援引传统嘹歌的曲调、内容及意境, 结合当下的音乐元素, 谱写出一首首带有乐谱形式的汉文歌曲。这类新型嘹歌的出现是传统嘹歌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碰撞的必然结果, 有一定的探索性。例如, 广西“哈嘹”乐队就曾创作了大量的这类作品, 其中乐队主要成员之一莫掩策创作的《赶圩乐》 (5) 一曲就有着较强的代表性, 曲谱节选见下页谱例。

相比起传统嘹歌, 以《赶圩乐》为代表的新型嘹歌作品, 在演唱时通常加入乐器伴奏, 或者采用MIDI制作软件以增强作品表现效果。人声与器乐音色的结合, 使和声效果变得更加饱满, 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 韵味更为浓厚。《赶圩乐》歌词的结构以及押韵方式与传统嘹歌歌书有着很大差异。该作品中的歌词用汉语言念唱, 且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尽量押韵, 达到语言雅化且朗朗上口的效果, 例如, 歌词中的“妹”字、“累”字、“配”字与“辈”字相互押韵。该作品的内容以“对歌”、“赶歌圩”、“恋情”等场景为主要描述对象, 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壮族文化“基因”, 仿佛为受众勾勒了一幅优美的、具有传统壮族生活风貌的田园画卷。再者, 这类作品的表演通常依附于“包装”, 将音响、舞美等作为重要的呈现方式。在实践中, 此种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肯定, 例如, “哈嘹”乐队在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广西赛区选拔赛流行唱法决赛中, 演唱了一首汉文嘹歌原创歌曲——《月亮》并取得了该比赛第一名。这类汉文嘹歌歌曲依附视听媒介的传播而深受年轻人喜爱, 红极一时。

谱例莫掩策创作的《赶圩乐》 (片段)

六、关于壮族嘹歌传承模式的延伸思考

笔者看到, 壮族嘹歌并非静态地陈列在博物馆中, 而是仍旧流动于壮族人民生活中, 并在壮族歌圩这一“动态博物馆”中传承。壮族嘹歌动态传承的轨迹, 体现出了壮族嘹歌受众群体由局内人向局外人的逐渐扩展的趋势, 展现了壮族嘹歌承载方式的多样化并行发展, 印证着人们对嘹歌的关注以及对嘹歌前行方向的不断探索。嘹歌文化的局内人创制古壮字歌书, 将壮族嘹歌的文化精品转化为书面字符, 开辟了壮族嘹歌歌书传承的渠道, 但由于古壮字歌书“符码”的特殊性, 它们只能是局内人对局内人的传播。新壮文歌书的创编问世打破了这一格局, 它丰富了壮语的文字表达符号, 扩宽了壮族嘹歌的受众群体, 为在嘹歌的动态传承中融入学校传承式教育提供了条件。以古壮字歌书为蓝本的汉译嘹歌歌书是壮族嘹歌局内人向局外人介绍嘹歌的一种方式, 是局外人认知嘹歌的重要参考依据。英文嘹歌歌书的出版虽然没有较显著的演唱价值, 但为壮族嘹歌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扩大了壮族嘹歌的国际影响力。在嘹歌歌书分别以四类文字符号呈现的同时, 有人开始慢慢尝试新的嘹歌书写方式以及嘹歌的动态传承道路, 新编嘹歌歌书、嘹歌乐谱集等新成果都是嘹歌在新时期多元化发展的探索成果。

笔者在本文中所罗列的种种歌书事象, 都是其在历时性发展过程中的显现。种种表象的背后都是群体成员的行为作用, 而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由各自的思想价值观念所指导的结果。群体中各个体的价值与观念相互交融后的相对稳定状态便是该群体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潘其旭先生根据壮族嘹歌歌书的内容, 总结出了壮族人民通过唱嘹歌促进“两种生产” (稻作生产和人类自身繁衍) 的价值观念。 (1) 笔者认为, 正是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 使得壮族人能够主动地学习嘹歌、传抄歌书, 让手抄古壮字歌书得以流传至今。

另一方面, 从微观视角来看, 嘹歌受众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是影响壮族嘹歌在当下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在群体中不乏精英个体, 他们的价值观念不仅仅作用着自身的行为, 而且对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甚至是整个群体都有着一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梅里亚姆在其《音乐人类学》一书中写道:“文化是稳定的, 但从来不是静止的;相反, 它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 (2) 壮族嘹歌是由受众群体的观念指导着的受众群体的行为所决定的, 而受众群体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受其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社会文化语境不是恒定不变的, 而是自身各文化因素以及与其他社会文化系统不断相互交流的。因此, 壮族嘹歌将呈动态式发展,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会伴随着文化变迁与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笔者在此将当下壮族嘹歌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概括为“球状”传承模式:球状的物质有一个球心, 且是由无数个相互关联着的分子颗粒构成——壮族嘹歌受众群体的价值观念对应着“球心”, 具有核心地位;“球”中的每一个分子则对应着壮族嘹歌的受众个体, 而且每个分子颗粒的核心代表着该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念。越接近球心的分子颗粒, 就如同是影响力越大的受众个体——个体的影响力越大, 对群体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就越强, 其自身的价值观念也就越接近于群体价值观念。众多的受众个体共同组成了嘹歌受众群体, 受众个体数量越多, 受众群体也就越庞大, 对应的分子颗粒也就越多, 所组成的“球”也就越大。此外, 因为壮族嘹歌活态式传承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完成的, 因此可将该“球”放置于时空坐标轴内, 认为其始终保持在运动状态中 (见图9) 。

从该模式图中, 我们可以看到, 壮族嘹歌的研究, 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微观与宏观视角、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 可生动形象地表示壮族嘹歌历时性动态式发展及其时空变化。而且, 由于社会文化是不断交流、变迁的, 因此壮族嘹歌受众群体的价值观念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壮族嘹歌音乐事象始终是处在活态的运动当中的。由此, 笔者认为, 将壮族嘹歌传承发展轨迹用时空动态的逻辑概括为“球状”传承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模式的提出吸收了音乐人类学思想, 认为价值观念影响着个人及群体的音乐行为, 是音乐发展与变迁的根本因素。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壮族嘹歌至今仍旧活跃于人们生活中, 在其活态传承的过程中, 作为其传播媒介的歌书先后产生了古壮字、新壮文、汉文、英文等采用不同文字符号的记录形式, 这使得壮族嘹歌的传播方式、受众群体、文化变异呈多样化并存发展, 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笔者将壮族嘹歌的传承概括为一种“球状”发展模式, 并认为这类传承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壮族嘹歌的活态传承。

上一篇:日常事务处理下一篇:应用化学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