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2024-06-20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精选11篇)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篇1

预算决算制度是我国实施财政管理的重要形式, 也是一种基本的制度方法。它对于事业单位制定政策、执行政策以及提高民众对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力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目前, 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由于预算编制, 决算审核等方面的问题, 致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不能很好衔接, 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预算决算的脱节问题也导致了事业单位不能很好的实现自己的职责。

一、当前预算决算衔接脱节现象的原因

(一) 预算编制太随意且不严密

所谓的部门预算, 是需要将单位各种性质的资金包括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经营收支等收支全部纳入其中, 预算不合理, 比如未根据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致使预算制定和工作开展不同步。另外, 部门在编制预算的时候, 动辄就是上百万的投资预算, 项目工程巨大, 这种大项目有很大的执行难度, 预算执行率较低。还有, 事业单位的预算部门和单位的财务部门缺乏相应的沟通, 导致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 并不以单位所拥有的财政状况为基本, 这样的财务预算是很难被成功执行的。总而言之, 由于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了解不够、预算编制制度不规范的原因, 导致预算编制做不到自上而下。

(二) 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

综上所述, 没有好的预算制度, 就不会有出色的预算执行力。部门预算经批准后, 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 非经法定程序批准, 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但在实际执行中, 部分单位支出不按预算走, 随意支出, 缺乏约束。另一方面, 很多业务人员考核意识不强, 对考核的指标不是十分清楚, 预算执行的结果又不与执行人有直接的责任关系, 这就导致了预算的执行十分缓慢、部门间的协调不够、很多重要项目执行进度不理想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存在。另外, 执行部门在进行前期工作时, 担心后期资金不够, 或者为了弥补公用经费不足问题, 尽量的节省开支, 或者对预算执行率意识不够, 项目进度缓慢, 在年终的时候, 仍有很多剩余的资本, 所以, 各个部门会在年末“突击花钱”, 实现所谓的财务预算。

(三) 决算编制批复不严谨

我们的很多主管部门在决算审核的时候, 并没有抓住审核的关键点, 只是将他们的关注度集中在一些纸面上的表格数据, 而对于预算单位如何操作、如何支出关注度极低, 这其实是非常不规范的, 很难更好的促进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从而导致最终的决算和最初的预算不符。其次, 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决算制度, 年终的决算没有统一规范, 决算数据不具备权威性, 这样导致在预算执行时上面提到的种种问题, 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且部门决算软件设置不够合理, 不能全面反映执行问题, 比如各种性质的事业单位问题, 其中突出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也就是说, 现在事业单位部门存在:“重预算, 轻决算”、“重数字、轻分析”的现象。种种原因导致了决算工作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严重阻碍了预算与决算的良好衔接。

(四) 会计核算不严谨

中央财政部门为了进一步的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不断的完善预算决算制度, 各个事业单位也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修改, 但是由于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预算单位执行的现状存在差异, 以及由于一些会计核算人员业务水平低, 理解的不够深刻细致, 相互之间又没有很好的业务交流, 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账务账目审核机制等种种原因, 预算单位的会计资料不能直接准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另外, 很多事业单位对于项目预算仅仅设立了基本的一级科目, 没有更加规范细致的二级科目, 导致有些业务人员在上交报表时, 随意性很强。这或许不能怪责在执行人员上, 但这确实对事业单位的审核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以上提到的这些, 使得事业部门的会计审核人员在审核的时候, 很难去有效准确的审核项目收入支出情况, 最终导致决算和预算有很大的差异。

二、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衔接脱节的对策

(一) 细化预算编制

要想更好的衔接预算与决算, 一定要有一个相对细致的预算编制。一方面, 财政部门要改革预算编制方法, 不断的完善预算编制。做到对预算经费的各个细节使用方面都有明显的制度规范, 比如说水利部门投资, 投到了哪些地方、投入多少, 又或者是一些科技研发的开支比例等等, 都应该有明确的规范。比如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加大政府采购执行力度。预算的编制完善了, 之后的执行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另一方面, 要树立起规范的预算分配概念, 主管部门在预算立项之始, 就应当了解各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对本部门预算进行统筹安排。此外, 预算要有预见性, 减少执行过程中的追加现象, 杜绝追加预算随意性, 对于那些有权追加的部门, 要严格控制追加费用。简而言之, 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增加预算透明度, 充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特别是对于三公经费这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定要做的公开透明。

(二) 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

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同时, 也要不断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首先, 要加大对于项目的社会绩效审计, 这样才能体现出项目的经济效应如何, 社会影响和贡献度怎么样, 从而不断的完善预算编制。其次, 应该尽量多的对事业单位部门进行集中的核算管理, 既方便核算, 也加强了部门的沟通。同时, 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流向要细致记录, 做到账账有记录。要严令禁止不同预算之间经费的互相移用。另外, 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 要严格审核各个项目的经费数量、经费追加, 从源头上避免预算经费的流向不明。同时, 事业单位也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责效制度。工作人员的执行结果要与执行人员密切相关, 坚持杜绝一些工作人员懒散执行的现象。而一旦发现有奢侈浪费、擅自移用挪用现象的, 发现一件, 处理一件, 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再次发生。对于此, 事业单位可以公开执行行为, 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同时, 可以加大政府采购, 这些对于加强预算执行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 完善决算批复制度

决算批复不能过多停留在预算报表中, 要加大对决算编制说明的关注, 更加注重说明的内容。同时, 决算批复应该与实际的预算执行相结合, 去不断完善决算软件, 使决算软件更多的关注于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追加的预算和额外的收入或支出, 要仔细批复, 了解清楚原由, 争取把事业部门的每一笔资金出入全都明了的审核在内。有几点批复内容需要格外注意, 一是财政拨款的收支, 包括事业部门年度内一般的预算收支;其次是年终预算结余, 包括国库支付部门的预算指标来源、使用、结余;最后是预算外资金的缴存等预算外的收支。

(四) 加强会计审核人员的专业培训

首先, 要组织培训财务人员的基础规范, 如果财务人员连基础规范都做不好, 就谈不上更专业的要求。会计科目设置等多方面, 这些内容都需要财务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其次, 各部门要长期持续的进行会计人员后续培训, 特别是国家有新政策、新规范出台, 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上去了, 决算工作也会规范、顺利的进行。另外, 各部门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人员业务知识培训, 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三、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衔接的总结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事业单位财务的预算与决算, 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决算的衔接差距正在慢慢缩小。而国家也不断的出台了新规范, 新政策, 希望各单位的工作尽量的简单有效, 也确实取得了这样的成果。另一方面, 事业单位中, 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在稳步的提升, 这对于预算决算的衔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随着财政监管力度的又一步加强, 事业单位的预算与决算也进行的更加顺利。这样才能增强各事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度, 使各事业单位负责任的做好他们的工作, 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科技水利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

摘要:事业单位是指增进社会福利, 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部门, 一般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部分事业单位是有盈利成果的, 最主要的是对社会公益的关注, 比如教育投入、水利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在我国, 事业单位的预算与决算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 增加了事业单位工作的透明度, 改变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财政资金支付不科学及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但就现状而言, 事业单位预算与部门决算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 影响了财政公开质量和单位工作质量, 其起到的效果不如预期理想。而本文针对事业单位中预算决算的衔接脱节问题, 提出了细化预算编制、加强执行监督、完善决算批复等一些细致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预算决算,部门预算,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春晓.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 2009 (20) .

[2]申永振.浅谈部门决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 2011 (08) .

[3]刘彦博.中国部门预算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篇2

判断题:

1、通常所说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费用、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详见财政部《2012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部门决算报表实际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64条。

3、财政监督部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部门决算审计实际是财政部门根据预算法授予的职权,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决算进行检查,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只能按照审计准则规定的格式出具审计报告。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并非注册会计师从事的所有业务都只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可以就审计报告的格式进行约定,约定的报告格式可以不是审计准则规定的格式,此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得在审计报告中声称遵守了审计准则。

4、财政部门委托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部门决算报表进行审计时,委托人应承担部门决算报表编制的会计责任。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承担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责任的应该是该部门的负责人。当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不一致时,委托人一般不应该承担决算报表的编制责任。

5、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时,无论被审计单位该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注册会计师都应完成该内部控制调查问卷的填制工作。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一个前提是,被审计单位该内部控制存在。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二十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与审计相关的控制活动。与审计相关的控制活动,是注册会计师为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并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对评估的风险而认为有必要了解的控制活动。审计并不要求了解与财务报表中每类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或与其每项认定相关的所有控制活动。很显然,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内部控制明显与审计不相关,也不会成为注册会计师认为有必要了解的控制活动。

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7〕12号,的有关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与该案件相关的执业准则、规则、应用指南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等。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四条。

7、注册会计师执行穿行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以及运行是否有效。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穿行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内控是否得到了执行。要证实内控是否有效运行,一般要通过控制测试来解决。

8、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只要总的收入支出不突破预算,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进行适当调剂,预算执行单位是可以自主决定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基本支出是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各项支出。项目支出是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各项支出。因此,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不能由单位自主调剂使用。

9、在审计部门决算报表收入类科目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应关注收入是否完整,即关注收入的低估风险。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一般而言,由于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应及时解缴,因此高估收入可能意味着无钱可缴,因此缺乏动机。而低估收入则意味着可以少缴收入,以便以丰补歉或者用于一些预算外的支出项目。因此,从动机分析,被审计单位低估收入的风险可能更高一些。

10、在审计部门决算报表支出类科目时,除了关注其合法性之外,注册会计师主要应关注支出是否真实,即关注支出的高估风险。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一般而言,由于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低估收入或高估支出意味着可以少缴收入,以便以丰补歉或者用于一些预算外的支出项目。因此,从动机分析,被审计单位高估支出的风险可能也较高。

11、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重要凭据之一,但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专业性较强,因此,审计工作底稿除了注册会计师本人,并不能保证其他人员能看得懂。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第十条规定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

(一)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三)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或外部的具有审计实务经验,并且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

(一)审计过程;

(二)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

(四)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12、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审计准则、审计准则应用指南、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等多个层次,在法律上它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审计准则是由财政部颁布的部门规章,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法定要求,而指南的作用只是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执行审计准则的要求,但并不限制或减轻其执行和遵守审计准则要求的责任。简单地说准则才是法定要求,而指南只具有参考意义。

13、注册会计师只要出具审计报告,就必须在审计报告中注明“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参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三十三条。

14、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的评价通常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六个方面。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15、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法、流程图法、文字叙述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描述,其中,调查问卷法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被审计单位的流程,便于审计人员发现关键控制点。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应该是流程图法。

16、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调查阶段,最起码要对执行内控的人物、时间、地点有所了解。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一项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会规定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实施什么行动,要清楚地了解内部控制,这三点必不可少,是最基本的要求。

17、审计程序的设计与注册会计师所要达到的审计目标相关。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8、我国的《预算法》规定,各级审计部门负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执行。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参见《预算法》,应为各级财政部门。

19、在初步业务活动阶段,注册会计师可以就审计报告的格式与委托人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第十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记录于审计业务约定书或其他适当形式的书面协议中。审计业务约定条款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提及注册会计师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以及对在特定情况下对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不同于预期形式和内容的说明。20、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内控控制调查和测试时一般应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关键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而对于不经常发生的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不一定进行了解和测试。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1、“一支笔”审批是行政事业单位常用的控制程序,事实证明,该控制措施是目前控制经费支出最有效的手段。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一支笔”往往会使其他控制程序流于形式,形成重审批、轻审核的现象,反而不利于支出的控制。

22、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业务控制中,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不属于不相容职务。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三十三条。

2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参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三条。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角度阐释重要性概念。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可能以不同的术语解释重要性,但通常而言,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一)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二)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三)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

1、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A、财政部门 B、审计部门 C、会计师事务所 D、监察部门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参见《预算法》

2、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A、一个或多个金额 B、二个金额 C、三个金额 D、一个或多个交易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参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八条。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规定,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 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 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

4、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A、主管部门 B、领导集体 C、主管部门的负责人 D、负责人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六条。

5、关于印章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B、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

C、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

D、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6、行政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决策应由()决定。

A、单位负责人 B、党委

C、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 D、专门的投资部门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十五条第二款。单位对外投资,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7、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时,以下人员比较适合的是()。

A、实习生 B、刚毕业的大学生

C、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 D、经验丰富的事务所的项目经理。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一般需要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

8、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的阶段,其主要任务应该是()。

A、评价相关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 B、评价相关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

C、评价相关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 D、评价相关内部控制的执行人员是否合格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一般从两个方面评价内部控制,一是设计是否合理(有效),二是运行是否有效。在内部控制了解阶段,注册会计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

9、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的了解阶段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穿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A、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已有的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B、评价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 C、确定被审计单位对内部控制是否重视 D、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穿行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内控是否得到了执行。要证实内控是否有效运行,一般要通过控制测试来解决。

10、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应基于注册会计的专业判断,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

A、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同时应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B、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C、大股东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因此不考虑错报对小股东可能产生的影响。D、监管部门和股东的信息需求基础上作出的。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一)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二)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三)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11、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工作。

A、保管和序时登记 B、销毁与回收 C、领用与登记 D、票据押运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十八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做好废旧票据管理。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备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12、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支出审核控制。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

A、签字且只能签字 B、盖章且只能盖章 C、签字或盖章 D、粘贴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三十条第二款。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

13、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可以举借债务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债务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不得由一人办理债务业务的全过程。大额债务的举借和偿还属于重大经济事项,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并由()决定。

A、单位负责人 B、财务部门

C、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 D、党委书记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三十一条。大额债务的举借和偿还属于重大经济事项,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并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14、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管理。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政府采购文件,由指定部门或专人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

A、出具收据 B、质量检验报告 C、资产清查报告 D、出具验收证明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三十六条。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管理。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政府采购文件,由指定部门或专人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15、行政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费用包括单位工作人员()等支出。

A、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参观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 B、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门票、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 C、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

D、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随行家属等人员费用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参见财政部《2012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因公出国(境)费用包括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

16、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包括()等支出。

A、驾驶员工资与福利支出、单位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

B、单位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 C、单位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维修人员工资及福利支出

D、单位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车辆调度人员工资及福利支出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参见财政部《2012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填列单位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支出。17、2009年1月,湖北潜江财政局女干部窃取国库580万购名车金条。该局有职工向媒体报料说:国库集中收付中心任何一名工作人员都具备私自拿取财政局负责人、中心负责人印章,开具“支付令”的条件,同时知道支付令密码,给国家资金被盗造成客观上的条件。潜江财政局的上述情况反映了其内部控制的哪种控制方法上出现了严重问题()。

A、会计控制 B、归口管理 C、财产保护控制 D、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18、某行政单位报销程序为:经办人填制报销单并签字—科室(单位)负责人审核—财务审核—财务机构负责人审批—分管财务领导审批—财务报销。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测试时发现有一部分超过规定开支标准的费用经过审批后报销,因此注册会计师认为该内部控制不可信赖,那么,他在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时应主要关注支出的()风险。

A、真实性 B、完整性 C、准确性 D、权利与义务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真实性”,相对于交易或事项而言,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所有已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超过规定标准的费用一般应认为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费用。因此,如果发现有超标准的费用被记录且未被内控识别和制止,那意味着支出的真实性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应关注的主要风险。

19、对审计工作底稿的最低要求,通俗地说,能让人看懂。这里的人是指()。

A、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人 B、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人

C、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D、负责监管的人员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第十条规定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

(一)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三)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20、为提高审计效率,注册会计师常常会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双重目的的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货币资金的核查控制情况进行了解和测试时,抽查盘点库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审计人员既获得了相关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证据又了货币资金余额是否准确的证据

B、双重目的的测试就是对同样的审计工作做两遍

C、双重目的的测试就是对同一样本总体先进行内部控制相关的调查与测试,然后再进行实质性测试

D、双重目的的测试就是同一名审计人员对同一样本总体实施不同目的的审计测试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所谓双重目的有时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一项控制测试程序,能同时取得有关控制的有效性(控制测试)和报表中的重要错报(细节测试)这两个方面的证据。如,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和评价某项特定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控制风险提供证据,同时也可以为确定所审计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是否存在错报提供审计证据。有时也指某项程序既可以用于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同时,该项程序也可以运用于实质性程序中,对特定交易或事项在认定层次进行细节测试。比如在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时,需要检查应收账款业务凭证的签名、审核和交易记录金额等情况,这一程序一方面可以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情况提供证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实现应收账款审计目标提供基本审计证据。实务中注册会计师运用双重目的的测试,往往是为了使审计过程更经济有效。

21、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拨款收入的完整性进行实质性测试的程序是()。

A、从被审计单位的收入明细账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收入记录与相应的记账凭证核对其记账金额是否一致

B、取得财政部门的计划批复表,并将其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 C、获取或编制财政拨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

D、获取或编制财政拨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通过外部的原始单据与被审计单位的账面记录进行核对,能够应对账面记录不完整的风险。财政部门的计划批复表是部门取得收入的最有证明力的外部证据之一。

22、部门决算报表是被审计单位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因此,对部门决算报表的审计,首先要注意()。

A、将决算报表项目与年初的预算进行核对 B、收入的合法性 C、支出的真实性 D、内部控制的全面性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因为决算是预算的执行结果。

23、会计师事务所对部门决算报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除了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复核外,还要特别注意()。

A、人员的选派与督导 B、采用详细审计 C、巡视

D、设计以实质性测试为主的审计程序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首先是选派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以保证项目组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并保证达到事务所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同时,事务所还应对项目组保持适当的督导。

多选题:

1、下列属于部门决算报表目标的有()。

A、真实 B、准确 C、完整 D、及时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十三条。

2、在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控制中,属于不相容职务的有()

A、项目建议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 B、概预算编制与审核 C、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 D、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参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十六条。

3、注册会计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决算报表进行审计主要步骤包括()。

A、进行初步业务活动 B、计划审计工作 C、进行风险评估

D、设计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E、发表审计意见 正确答案:ABCDE 题目解析:见课件。

4、在初步业务活动阶段,注册会计师应与委托人就业务约定书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下列一般属于业务约定书条款的是()。

A、审计报告的用途及报告使用人 B、审计收费及相关费用的承担

C、审计准则的遵循条款与审计报告的格式 D、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金额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见课件中业务约定书部分。

5、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时,往往要经过收集、分类及取得对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初步了解,以确定将要调查和测试的关键内部控制的范围。注册会计师一般应收集哪些类型的内部控制?()

A、目前存在的内控 B、针对日常业务的内控

C、会对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产生重要影响的内控 D、各种规范、指引中规定的内控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二十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与审计相关的控制活动。与审计相关的控制活动,是注册会计师为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并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对评估的风险而认为有必要了解的控制活动。审计并不要求了解与财务报表中每类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或与其每项认定相关的所有控制活动。因此,在部门决算审计过程中,只有满足A、B、C三种特征的内部控制才是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

6、与其他了解内部控制的方法相比,流程图法具有()等特点。

A、难于理解 B、易于理解

C、更直观地展示控制流程 D、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控制缺陷

正确答案:BCD 题目解析:流程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易于理解,因此B、C、D都符合这个特征。

7、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控制层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A、对经费支出缺乏实际控制 B、不相容职务未能有效分离 C、流程控制不完善 D、控制环境不佳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见课件。

8、如何理解“在适当的情况下,应用指南还包括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和公共部门实体审计的特殊考虑。这些考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这些实体时执行审计准则的要求,但并不限制或减轻其执行和遵守审计准则要求的责任。”()

A、应用指南不能替代审计准则

B、应用指南和审计准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C、指南并不构成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定要求,但指南对于注册会计师恰当理解和运用准则必不可少

D、指南并不构成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定要求,所以对于注册会计师恰当理解和运用准则时,应用指南是可有可无的 正确答案:AC 题目解析:审计准则是由财政部颁布的部门规章,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法定要求,而指南的作用只是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执行审计准则的要求,但并不限制或减轻其执行和遵守审计准则要求的责任。简单地说准则才是法定要求,而指南只具有参考意义。

9、注册会计师在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支出项目进行审计时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等情况。

A、“基本支出”项目化 B、上级支出转移下级 C、虚列支出

部门决算不再沉默! 篇3

多年以来,部门决算都是沉默的。

部门预、决算支出是财政预、决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80%左右。是财政、财务部门两项基础性工作。预算是年初收支计划,决算是年末计划实际执行的结果。没有预算,就没有决算;没有决算,便不知预算执行的结果。二者同等重要,但在现实工作中,它们的境遇却很不相同。

预算像个高傲的公主,总被打扮得花团锦簇,人大审,代表评,众目睽睽,群星捧月,社会关注度极高。决算则像个灶下婢,虽抱玉藏珠,却总悄无声息地窝在灯火阑珊处辛苦忙碌,少人问津。固然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年年都要像模像样地对决算进行布置培训、审核汇总,没少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结果都不外乎是将决算往档案柜里一锁,任其尘封蠹生,成为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历史档案资料。

2000年以前,在财政部门内设机构调整前,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的地位似乎还不是如此落拓。那时,管理财政支出的主要业务处是行财处和农财处,每位工作人员都是预算、决算双肩挑,既要审核、批复分管部门的预算,也要审核、批复分管部门的决算,预算决算不分离。审核单位决算时,要以单位预算为依据,检查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各项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核定预算时,又要参照单位上年决算收支情况审核确定其收支预算。同时,通过批复单位决算,剔除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合理的开支,提出规范会计核算和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见,有效促进并加强了单位财务管理。2000年财政部门内设机构调整后,业务机构管预算,统计评价机构管决算,预算决算两分家。相当多的财政部门延续多年对行政事业单位批复决算的职能也就此中止。财政批复决算,是预算法赋予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对单位一年来预算执行结果审核后的认可;不批复决算,就意味着预算下达后单位可以随意执行而财政都默认,这是财政职能的严重缺位。2003年,财政部门撤销统计评价机构,由国库机构接手部门决算(为对应部门预算,此后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改称为部门决算)。国库机构接手部门决算工作后,虽经全力规范部门决算编审流程,落实业务机构审核决算的责任,强调财政履行决算批复的职责,加强对部门决算的分析,努力恢复部门决算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但多年过去,至今,业务机构审核决算的工作仍显薄弱,少数省级、相当一部分市县财政仍未开展对部门决算的批复,除少数地方对部门决算的分析卓有成效外大多只是浅尝辄止,部门决算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仍未有效发挥。

预算和决算,本是财政、财务人员的两项基本功,缺一不可,但目前一些财政财务部门的同志不重视、甚至不会审核决算,也不会分析决算,没谁认为这是缺憾。人们更多操心的是预算,紧盯着预算资金的分配,争资金争盘子,关心自己那块蛋糕切的大小轻重厚薄以及是否均匀。如果是单位财务部门,这样尚情有可原,毕竟,摘到篮里才是菜,有了资金才能办事,有部门利益的存在。但作为财政部门,这样就叫人难以理解了。财政是政府理财的职能部门,管理的是亿万纳税人的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重管理,讲效益,让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同时,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部门财务的管理水平,如同风向标,为部门财务管理起着导向和示范效应,更不能是重预算、轻决算,重分配、轻管理。

面对部门决算工作现状,常让人对决算工作的弱化和其在财政财务管理中作用的缺失感到痛心,不由生出一些感慨:若说有只管播种不问收获的耕耘者,人们可能会认为他有病;若说有只管投资不计收益的企业家,人们会认为他脑子进水了;但对只重预算不问决算、只管分钱不管花钱结果的财政、财务人,人们却习以为常。

部门决算不该是沉默的。

部门决算反映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支出去向和具体用途,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它不该沉默。部门决算反映了年度部门预算执行的结果,通过它可以检查单位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各项预算收支是否执行到位,会计核算是否规范,财务制度执行是否严格,从而为改进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和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它不该沉默。部门决算的数据来自单位会计账薄,真实而准确,反映出单位年度全部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核算信息,是了解单位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情况最有说服力的资料,它不该沉默。部门决算每年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层层布置培训,又从地方到中央自下而上层层审核汇总,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凝聚著上百万财政财务人员的工作和心血,集中而清晰地反映出全国以及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机构人员和事业发展的全貌和发展趋势,它不该沉默!

随着部门决算的公开,部门决算从尘封的档案柜中走了出来,和预算一起,站到了聚光灯下。一个是年初计划,一个是年末计划执行的结果,二者比肩而立,任由人大评议,接受公众监督。部门决算不再沉默!

部门决算公开是由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是为民造福,为民谋利,因此,开诚布公地向人民群众公开为民造福的账本,只会得到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部门决算公开是由公共财政的性质决定的。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使用结果也理应告之于民。决算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财政资金来自于亿万纳税人,谁花财政资金,谁就应该向纳税人报账,纳税人有权了解政府是怎么花的自己的钱。国务院要求财政预、决算公开,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但部门决算公开毕竟是建国以来头一次,不可能起步就迈出标准完美的步伐,无论是财政、财务人员还是社会公众,对部门决算公开的意义和作用,都有一个逐步认识、理解和深化的过程,对决算公开的内容和方法有一个完善和规范的过程,对决算公开后的评议和监督也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从财政、财务部门的同志来讲,要深刻认识财政资金的性质和自己的身份地位,提高对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意义、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决算公开的主动性。长期以来,由于部门决算不公开,致使一些财政、财务人和部门领导产生一种错觉,把国家的钱当成部门的钱,将人民授予的权变成部门的权,习惯于花纳税人的钱而不向纳税人报账。而今一旦要求部门决算公开,将自己的账本、家底全部晾之于众,不太适应。于是,一些部门能不公开决算就不公开;公开的内容能粗便粗,能糊涂的不清楚;公开的时间也是能拖则拖,不了了之。

说到底,财政资金来自于全体纳税人。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只是“理财人”,其身份地位是为民管账理财的“管家”。而全体纳税人则是“东家”。“管家”理应大大方方如实详尽毫无保留地向“东家”报账,告知资金支出去向和支出用途,对“东家”不满意的地方,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和改进,取得东家的理解、认可和支持。若向“东家”报账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报的账粗粗拉拉不清不楚,让“东家”看不懂闹不明,这如何能说是一名称职的“管家”?

从社会公众来说,监督政府管理好纳税人上缴的税收,使纳税人的钱花得合理,花得得当,该保证的保证,该压缩的压缩,减少损失和浪费,让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从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使全体公众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最大限度的受益,这是公民应有的权益。随着部门决算公开,公众第一次看到了各中央部门年度实际支出的信息,但由于不掌握“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各个科目核算的内容,很难看懂其中的名堂;对一些公开数字的真实性虽有质疑,却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在关注“三公经费”“行政经费”等重点、热点支出的同时,忽略了对全盘支出情况的把握。随着部门决算公开工作的推进和逐步规范,一方面,财政财务部门要尽可能将决算公开的报表和内容设计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贴近公众;一方面,作为财政资金“东家”身份和资金使用效果监督者身份的社会公众,也要适当了解和掌握一些财政、财务以及决算业务知识,提高部门决算公开后评议和监督的水平。只有对部门决算看得明白看得懂,评议切中要害,监督切实到位,才能当一个高水平的“东家”,实现对“管家”理财行为的规范、约束和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和效用。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篇4

1. 对部门决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虽然《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财务规则等法律规章从不同角度对部门决算做了详略不同的规定, 但仍有不少单位认为部门决算无非是把会计数据进行填报汇总上报而已, 从而忽略了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报表的完整性、逻辑性及上下年度之间的衔接性。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有的单位存在着“重预算、轻决算”的观念, 人员投入不足, 对决算编报工作没有建立核查制度, 缺乏后期监督和激励, 导致部门决算报表出现数据不完整、数据不准确, 审核把关不严等现象。

2. 决算的填报口径经常变化导致工作量大

部门决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复杂工作。每年填报口径和填报内容的频繁变化加大了工作强度。报表审核参数多次修改, 增加了工作量, 不仅影响了决算进度, 也引起了各单位的意见。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使用同一参数, 导致不能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部门决算信息, 从而不能反映本地区的真实情况。

3. 决算填报数据不尽真实

部门决算公式分为三种, 基本平衡公式、逻辑性公式、核实性公式。基本平衡公式出现错误提示时, 要无条件调整数据;逻辑性公式不应该出现错误信息, 若出现必须调整, 遇特殊情况需说明理由;核实性公式错误提示要分情况是否合理, 若情况合理则不需要修改决算表, 在审核公式信息框中填写错误原因即可。各单位为了报表平衡人为调整数据, 甚至一见到公式或模块提示就随意更改数据, 导致数据失真。

4. 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没有在部门决算中详细反映

部门决算是各部门年度预算执行的全面总结, 是各部门年度资金活动情况的集中反映, 但是部门决算中没有预算和决算情况的对比分析, 只是在财政总决算中有简单的预算和决算之间的对比。

5. 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部分单位财务管理较为弱化, 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会计人员业务不强, 财务核算不够规范, 少数单位对会计科目运用的随意性很大, 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制度核算。

6. 部门决算编制随意性大

在编制决算过程中, 有些单位为了使数据符合决算编制软件的技术要求, 随意调整科目, 造成决算报表与年初部门预算安排及会计核算财务信息不符, 不能正确反映单位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有的数据填列简单、粗糙, 各种基础性、常识性错误较多, 不符合填报要求。还有的单位为了控制“三公经费”的额度, 还随意使用支出科目。

7. 单位财产账实不符

单位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严重。对单位资产的使用、报废等情况不能很好地实行跟踪问效管理, 相关资料在财务部门核实过程中脱节, 核算不及时, 出现了实物与账面账实不符的现象。

8. 决算分析报告疲于应付, 不够深入

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决算分析是否全面、深入往往能反映出该地区、部门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通常部门决算分析报告由五部分组成。即介绍本地区经济财政总体情况、部门决算报表分析 (趋势结构和特点) 、部门决算工作总结 (主要做法、成效)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年度部门决算工作计划。从调研单位的现状来看, 不少单位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浮于表面, 流于形式, 不是少这, 就是少那, 没有按照规范的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来写, 不能准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难以为下年度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做好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建议

1. 提高认识, 加强对部门决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的延续, 既是本年度部门预算工作的终点, 又是下年度部门预算工作的起点。要摒弃“重预算、轻决算”的观念, 高度重视部门决算工作, 以促进部门预算的合理编制和改进, 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要提高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对决算的认识, 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协调好部门决算编制工作关系, 单位要配备足够的会计人员, 明确职责分工, 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程序, 提升部门决算的编制质量。要纠正仅对会计资料简单汇总, 仅注重技术性审核的机械化的工作方法, 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2. 明确填报口径, 少走弯路

统一决算报表的填报口径相当重要, 应详细、明确, 并以书面形式发到各单位。由于报表内容每年都会随着需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而且编报人员并不固定, 详细明确的书面说明, 可为单位提供了统一的填报依据, 也便于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掌握。

3.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由于部门决算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相关人员除了在日常要提高对部门决算认识的同时, 还要对会计业务、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版操作业务及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更新培训, 熟练地掌握部门决算工作的各项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 进而提高部门决算工作的质量。

4. 充分利用部门决算软件功能, 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全区所有预算单位都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会计年终决算报表中的有关信息, 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要充分利用部门决算软件的代码提取功能、完全汇总功能、节点汇总功能、数据装入功能、查询功能等功能, 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数据准确。

5. 搞好协调, 严把“四关”

部门决算的编制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 它要求单位要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 要建立较为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要求各个会计岗位相互协助和配合, 具体来说要做到:一要把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关;二要把好凭证的录入关;三要把好单位与财政的对账关;四要把好编制环节的汇审关。

6. 搞好基础数据核对, 提高编报的准确度

一是核对上年结转数。上年结转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部门决算的编制质量, 从这次调研单位近几年上报的数据来看, 绝大部分错误来源于上年结转数。单位应将上年的“本年结余和结转”的数据正确填入到“上年结余和结转”栏中。二是对单位基本人数进行核对。包括在编人数和年末实有人数。编制数应将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分开, 年末实有人数包括在职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 还要区分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和经费自理人数, 并注意与上年数据衔接一致。三是核对国库集中支付数据及相关数据。将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内资金、专户资金、非税收入, 通过国库支付系统与本单位的余额、资金性质、预算科目逐一核对, 如果出现问题及时与财政部门沟通, 确保决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建立核查机制, 落实奖惩制度

为加强部门决算管理, 保证部门决算质量, 应定期对部门决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抽样核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给予通报, 逐步形成核查的长效机制, 以促进部门决算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考核, 对部门决算编制质量较高的单位给予表彰。今年年初, 我局对2011年度部门决算的10个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并对从事部门决算的经办人员予以奖励, 提高了经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这是我局在部门决算工作中一次创举, 势必助推我区部门决算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8. 以部门决算作为审核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环环相扣, 互为促进。预算编制通过预算执行加以验证, 预算执行的结果形成决算, 决算经过反馈, 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实现这样的循环, 预算编制才能科学合理, 预算执行才能高效规范, 决算才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部门决算中部门和单位年终的结余, 项目支出完成情况、非税收入征缴情况等指标都可以为财政部门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作为参考。

9. 利用部门决算反映的单位资产情况, 加强预算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当前普遍存在部门之间占有资产不均的现象。有的单位占用办公用房过多以致资产闲置或对外出租, 而有的单位办公条件很差, 办公用房人均面积达不到标准, 办公设备陈旧满足不了办公的需要。因资产占用量的差异, 各单位自主创收的能力也不同, 因而导致部门之间有“冷”和“热”之分。各单位应结合清理资产和规范津补贴工作, 资产配给不足的部门应主动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调剂, 通过资产丰歉调剂、余缺调剂等办法逐步解决部门单位之间资产占用不均衡问题, 以达到逐步消除部门差别, 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趋向均等化目的。

1 0. 加强部门决算数据的分析及利用

部门单位决算分析报告-岳普湖 篇5

一、部门(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乡中心卫生院、隶属县卫生局管理、规格相当股级、内设综合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全额预算管理、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1名、在职人员32名,退休人员8名,退职人员3名。1.主要职能

1、承担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建档指导、管理及服务。

2、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在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指导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3、提供并组织实施辖区预防接种服务,落实国家免疫规划。

4、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情处理。

5、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健康指导。

6、开展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

7、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开展健康指导。

8、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例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

9、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10、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并协助处理。

11、做好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12、使用农村适宜医疗技术和中医药技术,正确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对疑难重症进行恰当的处理并转诊。承担乡村现场应急救护、转诊服务和康复服务。

13、一般卫生院具备处理孕产妇顺产能力,有条件的中心卫生院应具备处理孕产妇难产的能力。

14、健全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做好医疗废物处理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

15、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集中采购、零差率销售等政策,为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统一代购药品。

16、提供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的医疗服务。

17、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履行定点医疗机构职责,做好有关的政策宣传、监督及服务工作。

18、深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室实行以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产为基本内容的“五统一”规范管理;负责村卫生室的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培训等工作。

2.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本单位为全额事业单位,2017年人员编制共计31人,本单位在职职工数为32人,退休人员8人,退职人员3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一)落实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结合文件精神,对辖区内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实行即时结报和非即时结报全程办理;按照区卫生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力推进新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日常管理;积极开展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农合社保慢病大病申报及补偿申报,使医改补助范围全覆盖,真正体现关注民情、惠及民生的医改精神。

(二)规范执行国家药品零差率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院、卫生室全部按规定比例配备基药和省补药品,完善药品日常管理和采购配送及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统一实行网上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卫生局工作要求,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加强对临床抗生素使用率的日常监管,定期开展院内处方点评、院内自查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督查,逐步增强卫生院、村卫生室临床用药安全,无一例药品事故纠纷发生,进一步改善了以药养医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还惠于民。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初预算数:3593688.4元,实际决算数9318504.51元、其中;事业收入3640412.26元,财政补助收入5678092.25元。上收入10278742.78元,比上年减少,960238.27元,减少事业收入原因没收到全民健康体检收入。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本收入:9318504.51元、其中财政收入5678092.25元,事业收入3640412.26元。

(2)本年支出合计8801337.77元,其中;基本工资支出:3277680.4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186120.37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37537元。

3.重点经济分类支出执行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7年自治区检查组接待费无元,2017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7563.49元,比去年减少了22636.3元。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余结转情况,特别是结余情况。2017年累计结余为1104916.69元,2016年结余1229662.17元,比去2016年结余比上年减少124745.48元。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年末部门(单位)资产、负债基本情况,与上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2017年资产7952403.34元,其中银行存款3308023.73元,元,其他应收款456210.01元,药品809020.6元,固定资产3379149元。

2016年新增固定资产10件,访客系统,文件柜,桌子,椅子,客人桌子合计53140元

四、本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部门(单位)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二)本部门(单位)决算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按规定批复决算工作开展情况。

(三)对部门(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的意见建议。

(四)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议。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见软件查询模板)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8801337.77/9008432.45-1)*100%=-2.3%(注2017年支出减少)。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2966640.4/32*100%=92707.5元

4.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3615217.4/8801337.77*100%=41.08%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186120.37/8801337.77*100%=58.92% 5.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6.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中心卫生院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完善;策略;收支预算

会计决算报表是对单位收支与财务状况进行反映的书面性文件,也是上级单位和部门对其进行了解与研究的指导性文件,同时还是本单位开展下年度收支预算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先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内容及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导致该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性的探究,之后针对各项原因提出完善对策,以方便相关人员的研究与探索。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内容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

会计决算报表是在会计年度完成后,会计人员根据编制要求对财务工作展开的总结,其不仅是对工作业绩情况进行的评价,同时也能实现对财务费用使用状况的分析与评估,此外还可以提高经费的利用率,杜绝财务费用的不合理使用与浪费情况。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附注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附注是会计决算报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的功能是实现对报表内容的解释与补充。通过使用报表附注不仅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还可以大幅度增加其所具有的相关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两者往往不能同时满足,而报表附注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其相关性的同时维持其可靠性。此外,报表附注还可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实现各行业间的比较,以此突出同行业与不同行业间会计信息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单位通过比较信息以做出良好的决策。报表附注还是对财务决算报表进行的补充性材料,并可恰当的表现出财务主报表的功能。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是根据会计决算报表对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同时也可以帮助各个领导与管理者对未来经营状况进行合理预测,合理调整未来的经营战略,并做出合理性的决策。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收支预算的不平衡

预算工作是根据单位财务支出的资金所进行的调控工作,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单位的预算中存在支大于收的状况,而这种现状导致单位随意增加应收项目金额并在会计年度不结账的现象发生。

2.支出标准的偏差

目前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填报支出明细表时为达到财政部的各项要求,通常不会对公用性的支出明细进行考核,而是简单的根据定额标准进行填写,这就会导致支出状况缺乏一定的全面性与真实性。

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问题出现的原因

1.落后的会计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不断改革,我国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以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会计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此外,这种发展也促使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仍旧根据以往的制度法规开展工作,这种情况必定会导致信息的失真,从而违反会计制度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薄弱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环节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不合理的会计人员配置、不规范的会计工作交接、不健全的会计机构设置、不明晰的控制制度以及不客观的财务报告等方面。这一系列的问题共同影响着会计决算报表的有效性,制约会计信息的质量、真实性与客观性,同时也会造成单位内部账目的偏差、混乱以及不符等状况的发生。

3.受制约的会计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不仅要在财务活动过程中占据领导地位,同时还应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所有过程中具有一定领导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为保证财务负责人的各项权利,必须赋予其更大范围及领域的管理能力。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的地位较为尴尬,其通常难以发挥自身的会计监督职能,并难以实现其他的各项会计职能。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完善策略

1.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数据分析是清算旧账,对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从中归纳经验,从而为今后支出提供有力材料支持的过程。因此,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是对会计决算报表进行监督,规避账实不符情况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可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重要措施。

2.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

加强对会计相关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决算报表中的监督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对会计人员、负责人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某些结构组织的优化与重组,从而使得会计决算报表工作更加方便与透明。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外部资源进行监督与管理,实现各种数据的公开及公正。例如,建立网上交流论坛、公开会计决算报表信息以及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等。

3.完善国库相关的支付制度

目前,我国均采用国库支付的方式支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费用,这种方式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也会存在一定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發生,国库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遵守授权规则直接将资金拨给下属单位;第二,要做到收支两方面的平衡。

五、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中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均会对会计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笔者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现状况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性的说明。此外,还根据各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完善策略。但想要做到真正的落实,还需要会计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应用与实施,便于实现其真正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周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200.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篇7

一、地勘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原因

(一) 预算编制问题

1.收入预算编制不合理

地勘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包括上年结转、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其中, 上年结转包括继续使用的财政性结转资金和非财政结转专项资金;财政拨款收入指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从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事业收入指地勘事业单位从事专业地勘工作取得的收入, 包括公益性项目收入和商业性项目收入;其他收入指地勘事业单位除专业地勘工作以外取得的收入, 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地勘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编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利息收入是其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事业收入的预算受客观因素影响大, 很难准确预计, 相应的利息收入预算也很难准确估计, 很多地勘事业单位为避免决算时利息收入与预算差异过大, 将利息收入编入事业收入中, 无法单独反映利息收入的情况。

(2) 投资收益也是其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为地勘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 包括对所属企业的投资, 但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地勘事业单位虽然投资了多家企业, 却从未计算过投资收益, 尽管投资多年, 但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始终与初始投资时一致, 无法真实反映国有资产的增值情况。

(3) 由于财政的预算编制工作通常在当年的第四季度, 而此时预算单位尚未开展部门决算, 收入数据不完整, 无法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如结转结余的数据等, 造成预算数据的不准确, 不完整。

2.支出预算编制不合理

地勘事业单位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1) 基本支出编制不合理。在财政经费预算体系中, 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按科学的标准才能给予部门较为符合实际的预算。目前, 部门预算编制中基本支出预算采取“人员经费据实、公用经费依定额”的原则编制。人员经费以特定时间点的人员实际工资为基础, 比如8月31日, 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计算得出。由于历史原因等客观因素, 地勘事业单位的工资基数本来就低, 采取“基数加增长”的传统模式难以满足人员经费增长的需求。公用经费采用综合定额标准, 包括部门预算定额标准和行业定额标准。上述定额标准制定的依据单一, 测算简单, 导致预算单位实际经费支出与承担的工作脱节, 造成财政经费使用不合理。一些预算编制人员不认真学习《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要求, 编制预算时支出经济科目使用不当, 造成预决算差异较大。

(2) 项目支出编制不合理。项目负责人编写只注重项目的技术方面, 不懂财务, 缺乏和财务人员的沟通, 项目的工作手段和经费支出难以对接;预算编制人员既不了解项目的实际工作内容, 也不了解各项间接费用的支出情况, 使得预算编制与项目技术设计结合不紧密;地质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算很难做到高度准确;多年的思维惯性使不少技术人员有多要项目和作高预算的观点;项目支出中列支基本支出, 如在项目预算中列支水费、电费、取暖费及物业费等。

(3) 其他预算编制问题, 包括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重视程度低;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激励机制等。

(二) 预算执行问题

(1) 有些地勘事业单位将非财政专项资金计入往来款核算, 不计入事业收支, 在预决算中均无体现, 违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有的地勘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时未包括非财政结转专项资金, 导致在决算时发生超支形成负结余, 预决算差异较大。

(2) 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 本应由预算解决的问题被转移到决算中, 严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 使预算的执行力不强。

(3) 离退休经费执行受客观因素影响很大, 比如抚恤金的预算只能根据往年情况大致估算, 但实际执行中变数很大, 造成预决算差异很大, 不是结余过多难以支出形成结转, 就是资金缺口大, 难以弥补。

(4) “三公经费”执行进度缓慢。受国家政治因素影响, 很多地勘事业单位“三公经费”财政拨款的支付进度极其缓慢, 甚至出现停滞的现象, “三公经费”其他资金的支付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由于“三公经费”在当年如果未能执行完毕形成结转, 下年财政会核减“三公经费”的指标, 造成预算单位年底突击花钱。

(5) 项目经费中的委托业务费通常金额较大, 按照财政相关要求, 达到一定金额标准需要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 由于公开招标工作量大, 程序复杂繁琐, 耗时长, 所以经常导致到了预算执行的第三季度, 很多单位的委托业务费按照合同预定只支付了首笔款项, 通常是30%, 有的甚至尚未支付, 预算执行进度严重滞后, 造成预算单位年底突击花钱。

(6) 有些单位的项目预算编制粗糙, 存在项目资金已经到位, 项目的工作设计还没有进行论证及评审, 导致项目资金难以支出, 资金支付进度严重滞后;或是工作设计或需求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或充分的调研, 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现, 导致项目中途被迫中断, 甚至终止, 造成决算时形成大额结转资金。

(7) 项目拨款到位迟, 工作难进展。地方财政拨款“人代会”后才能下达, 中央财政拨款要等到下半年甚至是年底才能到达, 财政拨款到位时间与项目开展时间不同步, 影响了项目野外工作的开展, 项目进度滞后, 项目前期单位自筹经费, 后期集中花钱, 形成前期找钱花, 后期花钱难的局面, 长此以往, 恶性循环。

(8) 出国费缺乏计划性, 由于出国费预算审批程序复杂, 审批时间较长, 导致很多地勘事业单位到了第四季度出国费尚未支出, 有些出国计划甚至要到12月才能成行, 使得预算执行进度严重滞后, 造成预算单位年底突击花钱。

二、地勘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对策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体系

根据财政现行的定额标准, 结合市场经济环境, 采用多种科学方法, 比如“对标管理”, 制定适合地勘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的定额标准体系。人员经费在现有财政体系下, 综合考虑经济因素, 参考财政定额和人社部每年发布的《企业人工成本》, 制定人员经费的预算定额;项目经费由于其来源不同, 预算标准也不同。目前, 地勘事业单位的项目来源主要包括财政项目、地调局项目、科委项目及其他横向拨款项目, 不同来源的项目使用的预算标准、支出科目、编制口径计算方法等也各不相同, 地勘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财力、物力, 将各种预算标准充分整合, 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地质项目预算标准。

(二) 建立部门自评机制, 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

目前, 财政部门有一套完整的事前评估、投资评审体系, 地勘事业单位可以参照财政部门的做法, 建立适合本单位的事前评估及投资评审体系, 对本部门的项目通过科学严谨的评估及评审, 确保项目经过科学的技术论证, 工作任务及经费预算编制合理, 具备可操作性。

(三) 建立部门核算体系, 严格审核支出

在日常支出过程中, 建立部门核算体系, 严格审核各种支出。在支出前, 与预算对应, 具体到与各项支出的明细对比, 对于预算内的支出按照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主管领导分级审批;对于预算外和超预算的支出严格执行预算调整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 未履行预算调整程序严禁支出。

(四) 加强预算执行检查, 确保预决算的衔接

建立预算执行检查的工作机制, 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包括对项目实际工作的完成情况;与资金支付进度的匹配情况;财务资料的检查, 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付款合同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 督促存在问题的单位或部门制订整改计划, 落实整改措施。

(五)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预算单位要明确绩效评价对象及其内容, 具体量化绩效评价目标, 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 科学制定绩效评价方法、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项目完成后, 要及时组织绩效评价, 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综合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利用评价结果作为今后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六) 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提升预决算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实行定期考核和轮岗制度。建立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沟通机制, 一方面促进预算编制更加精确, 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使日常报销更加顺畅, 在准确把握预算的基础上, 为决算的准确编制奠定了基础, 进而使预决算工作能够有效衔接, 不断缩小预决算差异。

(七) 构建统一的预决算信息管理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 今天的管理信息系统已十分成熟, 地勘事业单位应构建统一的预决算管理信息系统, 不仅可以避免预决算数据口径的不一致, 同时优化了预决算的工作流程,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预决算的高度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八) 提高管理层重视程度

缩小预决算差异, 积极推动部门预算和决算的发展, 需要提高单位领导对预算和决算编制工作的重视, 使部门预算与决算在单位的工作开展中得到认可。要建立健全预算组织机构, 比如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由单位最高管理层兼任委员会的领导工作, 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直接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具体工作, 并对预算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财务部门要向领导层阐明预决算工作在财务工作中的重要性, 要让预决算工作紧密结合单位发展战略, 整体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 为最终实现单位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三、结束语

目前, 预决算差异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地勘事业单位当中, 由于这种现象本身受各种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大多数地勘事业单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通过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正在缩小这种差异。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地勘事业单位预决算差异原因及对策。差异原因包括预算编制问题、预算执行问题。对策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体系;建立部门自评机制、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建立部门核算体系, 严格审核支出;加强预算执行检查, 确保预决算的衔接;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升财务人员素质;构建统一的预决算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管理层重视程度。

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预算,决算,差异

参考文献

[1]马学梅, 王涛.部门预决算差异原因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3, (11) :16.

[2]苏昂.浅谈地勘事业单位的地质项目预算[J].中国总会计师, 2014, (2) :98.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篇8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条明确将“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列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相信不久的将来, 部门决算公开势在必行, 这必将对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行政事业单位账户设置与部门决算报表编制的矛盾

1. 行政事业单位账户设置现状。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政府支出分为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问题解答》的说明: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的各项职能活动及其政策目标, 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政府的每一项支出, 都能通过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和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反映, 由于每一个支出功能科目一般同时对应多个支出经济科目, 每一个支出经济科目也能同时对应多个支出功能科目, 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正是这种账户设置要求, 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财政总预算会计相关支出科目主要按支出功能分类进行核算, 单位预算会计则主要按支出经济分类进行核算。目前,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账户设置和会计核算也都遵循这一原则, 即收到财政拨款时, 可按支出功能分类反映, 反映收到什么款, 如是办学校的款还是修水利的款;而支出时, 则只能按支出经济分类反映, 反映款是怎样花出去的, 如办学校的款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 但花掉的款是用了财政拨入的什么款项则无法一一对应。

例如, 某中学今年收到财政预算拨款300万元, 预算支出科目为“教育——普通教育——初中教育”120万元, “教育——普通教育——高中教育”180万元, 该学校年度共支出280万元, 其中:基本工资支出70万元, 购买设备50万元。

(1) 单位收入时作会计分录:

(2) 单位支出时作会计分录:

2. 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

当前部门编制决算报表工作量大, 拿2010年度为例, 共有主表15张, 附表10张, 还有各省自行要求的附表3到5张不等, 分量十足, 采用二维或三维的填报模式, 即报表的横向要填报单位的收入、支出、结余及其明细, 而明细比较多的如支出明细 (即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就有84项, 还要反映这些收入、支出、结余是属于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 这就等于在核算时科目数量乘2;报表的纵向则要填报财政预算拨入的类、款、项 (即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 而一个单位要用到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少的有两三项, 多的达四五十项, 这些科目在填报时要与收入、支出、结余科目及其明细科目一一对应。举个例子, 如某单位较常用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有30个, 反映财政预算拨入经费而使用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也有30个, 那么, 该单位编制报表时需一一对应的科目就有900个 (30×30) , 再加上这些支出还需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这样单单支出科目数量就达到1800个。

3. 账户设置难以满足部门决算报表编报的需要。

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基本工作方针是真实、准确、全面、及时, 所以当前的会计核算同决算报表的编报要求存在矛盾。如果是手工记账, 或许可以记两套账, 一套按通用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记账, 一套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记账, 但要完全按报表的取数要求使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与经济分类科目一一对应进行会计核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像上面举例的那个单位, 需要设置1 800多个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而且像决算报表中的“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的纵向除要求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类、款、项填报, 还要求按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类、款、项用途设置明细, 工作量巨大而繁重。而且决算报表还有上千个平衡公式、逻辑性公式及核实性公式。所以, 目前大多数单位在编制决算报表时, 都是根据报表需要填报的内容和公式来拆分账户数据以符合填报的要求, 工作量十分巨大。

我们的会计核算是为会计报表即为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服务的。而会计账户的设置决定会计核算, 所以说会计账户的设置应该围绕会计报表来进行。

二、借助会计电算化轻松编制部门决算报表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为财会人员减轻了繁琐的会计核算工作, 也为多维账户设置和会计核算的精细化提供了可能。

1. 构建三维账户框架, 为决算报表取数打下良好基础。

财务软件除了日常使用的账户核算模块 (就是按会计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及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的支出类明细科目) 外, 还有多个辅助核算模块, 我们可以充分使用这些辅助核算系统, 设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和款项用途的三维账户体系, 即在财务软件的账户核算模块设置会计科目及其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在辅助核算模块里根据财政拨入款项的类型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设置一套科目表;然后在另一个辅助核算模块里根据财政拨入款项的用途, 设置“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两个科目, 再在“项目支出”科目下按各项目款项的用途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财务软件系统里设置的两套辅助核算科目与账户核算模块的收入、支出、结余及其明细科目一一对应。这样, 在记账凭证录入时, 涉及收入、支出、结余科目时, 应同时选择款项类型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及款项用途 (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及其二级明细) 两个辅助核算科目。这样的设置, 相当于录一笔记账凭证, 可以同时提供三套账户的会计信息, 符合部门决算报表的三维取数模式。

设置三维账户体系, 对财务软件使用不是很熟练的财会人员而言有一个学习过程, 可以求助于财务软件的技术服务人员, 当然, 我们应当毫无保留地把这个设想告诉他们。

例如, 某中学收到一笔用于教学楼修缮加固的财政专项拨款, 财政支出科目为“教育——普通教育——初中教育”。

(1) 单位收入时作会计分录:

(2) 单位支出时作会计分录:

2. 灵活使用账户数据信息, 是填报部门决算报表的关键。

账户框架设置好了, 会计核算就可按部就班了。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财务软件的辅助核算科目有的设置了强制选择 (即该选的科目都要选上才能存盘) , 有的则没有, 这就要求我们在录入记账凭证时格外细心, 该选的辅助核算科目不能遗漏, 否则, 在账簿、报表里就取不到相关数据。当然, 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和繁琐。账户设置到位了, 账簿的信息就足够强大, 就可以为我们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提供想要的会计信息。而如何取数, 也就是这些账户数据如何使用, 是帮助我们最方便、最准确地填报决算报表的关键。以下两类辅助核算的账簿简称功能类项目账和用途类项目账。

(1) 使用功能类项目总账 (反映各类、款、项的收入、支出、结余, 不对应会计科目) 、功能类项目总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基本支出) 、功能类项目总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项目支出) , 填报“收入支出决算表”。

(2) 使用功能类项目明细账 (除反映各类、款、项的收入、支出、结余, 还需对应会计科目的收入、支出、结余及其明细科目) , 填报“收入决算表”。

(3) 使用功能类项目总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基本支出) 、功能类项目总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项目支出) , 填报“支出决算表”。

(4) 使用功能类项目明细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基本支出) 、功能类项目明细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项目支出) , 填报“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

(5) 使用功能类项目明细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项目支出) , 填报“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基本建设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

(6) 使用功能类项目明细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基本支出) 、功能类项目明细账+用途类项目账 (选项目支出) , 填报“一般预算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预算外收入支出决算表”。

(7) 其他附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填录。

3. 认真核对账户相关数据, 对应决算报表勾稽关系。

部门决算报表表内、表间的勾稽关系很多, 这就需要我们在填报前先核对账户数据, 可将需要的账簿打印出来, 核对各辅助核算项目账之间、各辅助核算项目账同会计科目余额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核对无误后, 编制时就能确保决算报表表内、表间勾稽关系准确无误。这样的账户设置, 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编制部门决算报表, 而且能确保单位的账户数据 (即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 准确无误地通过决算报表反映出来, 为顺利完成决算工作并将之公开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随着财政预算的逐步公开, 社会公众对“决算报告”的公开也充满了期待。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账户设置现状和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来查找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思考借助会计电算化准确编制部门决算报表需要掌握的要领, 即:构建三维账户框架, 为决算报表取数打下良好基础;灵活使用账户数据信息, 是填报部门决算报表的关键;认真核对账户相关数据, 使之与决算报表数据的勾稽关系相对应。

关键词:部门决算报表,账务设置,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预算司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问题解答.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 1998-01-01

[3].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 1997-12-31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篇9

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财政拨款及其他来源的资金进行管理, 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 确定相应的财务管理方法及措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 需要反映资金的用途及方向, 财务决算报表即可提供详实的数据信息。而在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质量、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收支管理水平时, 也需要以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作为参考依据。 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既能够充分、全面地反映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 又能够以此及依据, 确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及目标。

在财务管理领域,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得以普及应用,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在财务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上更加便捷,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在进行部门决算报表编制时, 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水平, 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环节的问题及不足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背景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无法得到及时全面的反馈。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所使用的软件一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 但在报表软件结构上不够细致, 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增内容的编制要求。在决算报表软件的数据参数设置上, 更多地采用大于或小于的形式, 既制约影响决算报表软件的资金收支监控功能, 又无法将财政支出科目及财政收入科目全部覆盖, 决算报表的财务信息数据失真现象较多。

其次,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中, 由于各部门在财务活动方向上不尽相同, 在编制决算报表时, 各项财务活动涉及到的实物量指标在数量上及具体的计量单位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如在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中对相关计量指标及数据没有加以规范统一, 极易导致决算数据及计量指标失真, 从而制约决算报表的准确性。

第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决算报表编制之间匹配度不高。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需要做到准确, 全面, 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 在进行支出核算时, 无法完全遵循决算报表所要求的取数标准, 再加上2013 年实施了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其中涉及到的一些会计科目有所变化, 如会计核算方式不符合决算报表编制口径, 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决算报表编制难以准确匹配。

三、会计电算化在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问题的分析, 不难看出,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深度及广度上的扩展, 在编制部门决算时, 各类信息数据更加庞大, 原有的决算报表编制软件已无法全面满足决算报表编制需求。 在此背景下, 应该借助会计电算化, 采取切实措施, 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质量水平。

(一) 通过会计电算化, 完善决算报表的参数设置及格式

决算报表中的信息数据是否准确合理, 取决于决算报表参数及格式是否精准有效, 在决算报表参数的设置及格式的确定上, 可以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 对决算报表格式进行统一规范, 在决算报表的信息数据参数上可以进行横向及纵向设置, 以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数据的精准性和全面性。 在决算报表的参数上, 应对本单位各部门所使用的决算软件进行决算参数的规范设置, 在此基础上, 可进一步设置单位上半年度及下半年度参数指标, 并从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调出往年的参数指标, 在进行横纵比对后, 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编制, 执行情况加以全面分析。在决算报表所采用的审核公式上, 其公式类型较为多样, 包括核实性公式、逻辑性公式及平衡公式等, 在选择具体的审核公式时, 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及决算要求, 对决算软件的审核公式加以精简, 以提高决算报表的编制效率。在涉及到决算报表编制中的各项指标数据的处理时, 可以采用会计电算化的自动计算功能, 一方面要通过其自动决算, 提高决算的效率, 另一方面又可凭借其逻辑计算功能, 增强决算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减少决算误差。

(二) 借助会计电算化, 确定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取数

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财务管理软件, 既包含了基本的会计科目账户核算, 又兼具辅助核算功能, 将其加以充分利用, 可以建立更加全面的财务管理账户, 在该账户中可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科目进行细分, 对财政资金的流向及用途加以明确。在具体的应用操作上主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 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及各类支出科目设置于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系统的账户核算模块中;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设置于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系统的辅助核算模块中, 并设置相应的科目表。 其次,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入账款项的基本用途,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辅助核算模块中设置两类科目, 即“基本支出”和 “项目支出”, 针对“项目支出”这一科目, 再进行二级科目的细分。第三, 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系统中的账户核算模块与辅助核算模块中的两类科目加以对应, 从而对两个模块中的单位收支状况、结余状况、资金收支科目明细账等进行动态跟踪, 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编制决算报表提供取数参考。

(三) 依托会计电算化, 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的填报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辅助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账户得以设置, 这就为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便利。 在采用会计电算化核算功能模块时, 需要注重把握以下要点:第一, 要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收录的决算数据, 借助决算分析模板对决算数据进行分析, 并做好横纵向比较。 第二, 会计电算化系统下, 在辅助核算科目的选择上, 要做好所录入记账凭证的审核, 确保各核算科目的核算数据精准无误。 第三, 提取账户信息数据, 做好决算报表的填报。在这点上, 要注重做好以下环节的决算报表填报:1.调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总账, 根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进行“收入支出”的决算报表填报。 2.根据会计核算及辅助核算的收支明细账, 进行“收入”及“支出”的决算报表填报。 3.结合基本支出及项目支出科目明细账, 进行“基本支出”及“项目支出”的决算报表填报。 4.在支出及项目支出科目明细账的辅助下, 进行“预算拨款收支”、“预算外收支”的决算报表填报。

(四) 利用会计电算化, 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的数据进行核对

在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的各类财务信息数据上, 其中存在着较多的勾稽关系, 在对这些勾稽关系进行匹配度检测时, 可以在做好账户信息数据核对的基础上, 借助会计电算化中的账户分类设置及核算模块, 可以对细化账目间存在的勾稽关系进行自动校对及核查, 以此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数据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辅助下, 通过进行财务管理账户细化分类及设置, 一方面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在内容及数据上提出的要求, 另一方面又可以全面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状况, 提高其决算报表编制的质量水平, 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全面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信息, 在编制过程中, 应借助会计电算化系统, 在决算报表参数设置及格式的规范、决算报表编制取数的确定、决算报表信息数据的填报及决算报表数据的核对等多个方面提供技术保障, 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高效化, 精细化。

参考文献

[1]董靖华.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财经界, 2012 (02) .

[2]张俊.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于报表工作的完善[J].财经界, 2011 (04) .

[3]胡阳.浅议加强基层行政单位部门财务决算编制管理[J].商, 2015 (01) .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 篇10

关键词:大理州,财政监督,部门决算,管理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部门决算逐渐拓展成为一项重要的财政管理活动,对于公共财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财政监督部门,具有拟订财政监督政策和制度、监督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关工作、研究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职能职责。在部门决算管理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财政监督部门基于自身职责,开展实施部门决算管理显得势在必行。本文从大理州实际出发,提出财政监督部门实施部门决算管理的主要路径,以进一步完善大理州部门决算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

一、部门决算管理的层次及方式

(1)部门决算管理的层次。从实施管理的主体上分,部门决算管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预算单位对自身部门决算的管理;二是财政部门对辖内预算单位部门决算的管理。

(2)部门决算管理的方式。一是预算单位对自身部门决算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决算的编制、审核、汇总(有下属预算单位的主管部门需要汇总)、报送、公开、分析运用以及数据资料管理等方面,目的是为了反映单位自身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反映政府财务受托责任,规范自身财务管理。二是财政部门对辖内预算单位部门决算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决算的工作组织、报表设计、审核、汇总报送、批复、指导信息公开、分析利用、数据质量监督检查、数据资料管理以及对部门决算考核评价等方面,目的是了解和掌握预算单位财务和预算情况,为编制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基本数据支撑。

二、大理州实施部门决算管理的现状

(1)部门决算构成情况。大理州下辖1个县级市、11个县。全州部门决算汇总数据包括州本级部门决算汇总和12个县市的部门决算汇总。凡编报部门预算的部门和单位,均纳入部门决算管理范围。

(2)部门决算管理的现状。在2011年以前,大理州部门决算工作一直停留在部门决算工作组织、编制、审核、汇总与上报等四个环节上。从2012年起,部门决算的批复、公开和数据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得以在全州范围内试点开展并至全面铺开,部门决算已成为了一项贯穿年度始终的工作。与此同时,在管理职能方面,经批复的部门决算具有了一定的约束力,信息公开引入了更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数据质量监督检查有助于推动财政财务的规范管理。目前,大理州财政局内部主要由国库科和预算单位归口业务主管科室两个部门负责实施部门决算管理工作。

(3)财政监督部门参与部门决算管理的现状。目前,大理州财政监督部门实施部门决算管理尚停留在参与阶段,即部门决算管理的相关内容尚未成为财政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责。这种参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内部其他部门在实施部门决算管理过程中,若发现需监督部门进一步跟进的事项,则移交监督部门跟进;二是监督部门在实施其他监督检查工作中需利用部门决算报表时,关注报表相关内容。

三、大理州财政监督部门实施部门决算管理的主要路径

1.以部门决算核查为切入点深化对预算单位的决算管理

财政部门实施的部门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以下简称部门决算核查),是指财政部门组织对各部门所报送的部门决算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监督检查。目前,大理州的部门决算核查工作主要由财政国库部门牵头负责,但国库部门负责各部门上报部门决算的审核,即已直接参与了部门决算的编制过程,因此不宜再负责部门决算核查工作。

(1)由财政监督部门组织开展部门决算核查工作。财政监督部门承担会计监督职责,而部门决算是预算单位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会计信息,因此,由财政监督部门负责部门决算核查工作也是其职责所在。基于财政监督部门越属基层,其人力资源越不足的实际,财政监督部门组织开展部门决算核查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作为牵头部门组织财政内部各相关部门参与,也可以作为组织指导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具体实施。总之,越独立的监督检查越有效。

(2)将部门决算核查与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相结合,实现信息共享。部门决算核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上下级财政部门决算报表是否表表一致、单位会计账簿与决算报表是否账表一致、决算编报范围与预算编报范围是否一致等。虽然与财政监督部门日常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各有侧重,但都涉及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检查,且两项检查程序相近,都需要查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有关会计资料,因此两项工作可以合并同类项,既实现了信息共享,又提高了行政效能。

2.以部门决算公开情况检查为手段深化对财政部门的部门决算管理

(1)开展部门决算公开情况监督检查是财政管理改革的客观要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正)(以下简称新《预算法》)颁布和施行后,财政部也要求各级财政监督部门要从维护新《预算法》权威的角度,将监督重心转移到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检查,强化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监督检查,以及不断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上来。

按照新《预算法》的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决算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决算及报表;各部门应当在财政部门批复决算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决算及报表,并对部门决算中涉及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因此,财政监督部门有必要对决算公开规定的有效执行进行监督检查,提升决算工作透明度、公正性。

(2)部门决算公开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是监督检查的重点。财政监督部门在开展部门决算公开情况监督检查时应重点检查决算公开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包括:财政部门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在人大批准后20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并向社会公开财政决算及报表;公开形式是否符合要求,并保持长期公开;公开的内容是否完整;除涉密部门外,是否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和单位都公开了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决算披露是否详细完整等。

3.财政监督部门系统内部建立交流制度

在明确界定财政监督部门在部门决算管理中负有核查与公开情况监督检查的职责后,财政监督部门系统内部就可以建立交流制度。一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针对新工作开展中发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等,通过州级财政部门收集信息编制简报、利用互联网创建交流群等方式进行学习交流。二是建立交叉检查制度。尤其是对于决算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州级与县市、县市间交叉检查,既强化了监督的独立性,又增加了一种交流学习的渠道。

参考文献

[1].罗红雨.微利时代企业成本控制策略.财会通讯,2013(17).

[2] .徐庆新.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时代金融,2012(8).

浅析如何提高部门决算编制质量 篇11

一、决算编审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 对部门决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不到位

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非税收入改革的不断深入, 部门决算作为政府及其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综合反映的综合财务报告, 承担着促进财政预算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任。但长期以来, 个别部门领导人对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不到位, 依然未能摆脱“重预算, 轻决算”的固有观念。这很可能是因为部门预算关系到本单位可用的财政资金总量, 而部门决算只是事后支出编报报送财政部门, 人们对它们重视程度不一样, 以致部门决算报表出现填报不完整、数据不准确、审核把关不严格的情况, 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之间未形成良性循环, 决算功能远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二) 会计核算程序及核算方法不规范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弱化,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财务核算不够规范。个别单位对“事业基金”科目的使用随意性大, 直接用“事业基金”科目开支应该列支的项目, 未严格按会计制度的规定核算。

(三) 决算编制随意性大

1. 任意调整支出科目

在决算报表编制过程中, 一些单位为了使数据符合决算编制软件的技术要求, 就按经济科目随意调整, 造成决算报表与年初部门预算安排及会计核算账务信息不相符, 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单位财务支出的真实情况。还有些预算单位为了控制“三公”经费的金额, 随意使用支出经济科目。

2. 往来款长期挂账

部分单位对往来款项的清理不重视, 各项应收应付款项长期挂帐, 未能及时清算、催收、结算;核算不规范, 会计科目混乱, 账目不清, 同一核算主体多头挂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往来科目越加越多, 金额越来越大, 导致往来款不能及时清理。财务人员在账务交接时未能清楚地说明往来情况, 使往来款项链条断裂, 加大了清收的难度, 形成了呆账、陈账。

3. 财产物资账实不符

重采购、轻管理。由于缺乏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 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对资产的使用及报废情况进行跟踪处理, 相关资料在传递给财务部门核算的过程中出现脱节, 导致核算的不及时, 出现账实不符。

二、提高部门决算编制质量的改进建议

(一) 转变观念, 重新定位财政决算

部门决算应当是部门预算工作的延续, 是部门预算工作的终点也是起点。扭转对财政决算认识和定位上存在的偏差显得至关重要。一定要增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意识, 高度重视决算工作, 以促进预算的合理编制和改进, 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 要加强组织领导, 协调处理好部门决算编审工作关系;各预算单位要健全组织机构, 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 加强管理, 明确分工和职责, 进一步规范财务核算程序和财务核算行为, 提升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质量。

(二) 做好部门决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 进一步提高编制质量

1. 核对相关数据

(1) 核对国库集中支付数据和相关内容。各预算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下发的“国库集中支付指标执行情况”、“非税收入”和“专户收入”等数据, 通过国库支付系统与本单位的收支余数据、资金性质、预算科目编码和项目名称进行一一核对, 发现问题及时与财政部门沟通。同时完成“单位结余和各项基金核定表”的填报, 确保决算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

(2) 核对上年结转数。上年结转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算报表的质量。从历年上报的数据来看, 90%以上的错误就来自上年结转数。因此各单位应根据上年批复的决算报表数据, 将上年的“年末结余和结转”准确填入到编报年度的“上年结转和结余”中。

(3) 对单位基本数字信息的核对。单位基本数字信息主要包括编制数和年末实有人数, 由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编制数应分清是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年末实有人数应包括在职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 同时还应区分出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和经费自理人数, 并注意与上年数据的衔接。

2. 清理各项财产物资

(1) 对单位各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资产管理部门应将资产清查的结果及时上报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资产价值、使用年限、使用状况和使用数量, 对符合报废、报损的资产在经过一定的报批程序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真正做到账表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 对单位往来款的清理。及时对往来款分门别类进行清算、催收和清理。凡当年已发生的财务收支, 都要如实列入决算;凡当年未发生的财务收支, 不得列入决算, 更不准采取计提、提前预付、估列代编等方式虚列支出。

3. 做好编制前的工作

(1) 重视“解读”报表。要选配业务水平较高、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决算经验丰富的人员参加财政组织的决算培训会议, 深刻领会财政决算会议精神, 弄懂表格关系, 能够熟练运用、操作报表软件, 为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 正确安装决算系统。由于每年的决算系统都需要更新, 决算系统安装是否正确, 直接关系到决算编报的准确性。各财务人员要认真对照决算软件用户安装手册, 按照财政部下发的安装软件导入决算报表参数, 并设置好关联任务, 以便对本年数据、上年数据和基本平衡、逻辑性等事项进行审核。

(3) 加强报表录入前的审核工作。在录入前指派专人对会计科目数据进行核对, 做好报表数据技术性审核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切实做到账表相符、数据衔接一致后方可录入, 保证决算报表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4. 加强报表编审工作

(1) 准确填报封面代码。一张简单的封面代码包含了单位的24种信息, 如果有一种信息出现错误, 审核公式也就随着错误信息发送。特别是单位预算级次、基本性质、执行的会计制度、预算管理级次、上年代码、新报因素和报表类型等信息发生了错误, 即使后面各张表都填报正确, 也会出现核实性的审核错误。一般来说, 除新报因素、单位性质、单位负责人出现变化和另有规定外, 封面代码上的信息应与上年相同。

(2) 出错说明要简洁清楚。各单位在对决算审核编审时所发现的错误, 都必须简明扼要地在“出错说明”中注明出错的理由和依据, 并在“决算编报说明”中予以反映。而不能以“确实如此”、“上年报错”等简单而笼统的文字附注。

(3) 编报说明要详实全面。决算编报说明要全面、深入地反映本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对于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中存在的各种差异原因和特殊事项, 要在编报说明中进行解释和反映, 并提供相关依据。

(三) 进一步加强决算利用、比较和分析, 充分发挥决算作用

编制决算绝不仅仅是对数字的叠加汇总, 而是要利用决算数据去综合分析, 总结当年预算编制得失, 可以说决算分析是一年财务管理工作的总结。决算编报的质量如何, 决算分析的质量占很大比重。

1. 当年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主要分析当年收入组成及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基本经费、项目经费组成比例;当年各项支出组成及各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各类下“其他”占本类支出比例大于30%的原因分析。为更直观地反映收入、支出的构成比例, 可采用圆饼型、立柱型图形或列表式加以说明。

2. 当年收入、支出与上年度的对比分析。

主要是对当年各项收入与上年度各项收入的对比分析, 说明增加或减少的原因;当年各项支出与上年度各项支出的对比分析, 说明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3. 对年末收支结余的分析。

主要分析年末收支结余的构成、结余原因。

4. 收入支出数据与当年预算数据的对比分析。

主要是将当年财政预算批复数与决算数据的各项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各经济科目进行全面的对比, 分析单位的收入与支出结构、资金使用去向、项目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同时结合与上年度的对照分析, 为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5. 其他重要数据的对比分析。

主要是人员 (包括在职、离退休和其他人员) 与上年对比变动差异超过5%的原因分析;资产、负债、净资产、其他净资产、房屋面积、机动车数量、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其他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等主要指标与上年对比变动差异超过20%的原因分析;资本性支出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原因分析。

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主要包括单位职能、当年所取得的成就、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

(四) 严格落实部门决算批复工作

部门决算批复工作要按照“核定部门收支、强化财政审查、规范预算执行”的原则, 由财政国库部门会同归口业务科室向各预算单位批复。部门决算批复的主要内容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支情况、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部门决算批复后, 各预算单位应按批复的年度结余数进行结转, 对已经批复核定的收入、支出和结余, 除原上报数据因账务处理或报表填列有误、审计事项确需对已报送并批复的决算数据进行调整及其他财政需要调整的事项外, 不得随意进行科目、项目或金额的调整。

上一篇:皮肤美容研究下一篇:超高压水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