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意义

2024-10-12

反思意义(共12篇)

反思意义 篇1

我们都知道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荒谬。而事实上, 我们往往是一边讥笑这份荒谬, 一边不停歇地做比这更加荒谬的事。学生违纪了, 我们只是看到了违纪本身, 而没有去挖掘违纪的根源, 更没有去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头痛医头”这一思维模式最严重的后果, 就是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让教师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和意识。要改变这种现状, 首要的就是让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 让教师在反思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反思, 让教师成长成为一种可能。现实中, 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越来越倾向于技术性, “操作”成为教育行为的基本模式。课堂有模式, 教学有策略, 教育有“兵法”, 很多人孜孜以求的就是把教育简化成一条简单易操作的流水线。那些意在引领教师成长的评选活动, 也被冠上了浓厚的技术色彩, 比如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手评选等, 都在昭示着一种意识:教育是门技术。在这种“技术观”的错误引导下, 教师往往会在获得一定技能后开始停滞不前, 成为一个靠技术吃饭的劳动者。而事实上, 教育绝非技术那样简单, 它是一门艺术, 单靠某种“一二三四五”排列出来的所谓策略, 一定不能够让它绽放出艺术的绚丽和丰满。因此教育需要研究, 需要全方位的、高意蕴的研究。而教师的反思, 恰恰就能够实现这种研究。

以教学为例。按照教学的进程, 教师的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 即对教学行为的一种前置性反思, 这样的反思具有前瞻性, 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 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自动的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 能使课堂教学高效优质进行, 提高教师的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 即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进行的系统性反思, 这样的反思具有批判性, 一方面可以让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总结和评价能力。这种带有研究性质的实践活动, 让教师的教育生命不会停滞不前, 成长也就成为一种可能甚至是一种必然。

反思, 让教师成长成为一种自觉。在我国,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被提出很长一段时间了, 虽然雷声很响, 动静很大, 但是实际效果却不敢苟同。现在的教育培训, 走的大都是行政化的道路, 实施的都是理念和方法的大灌输。所谓的“走出去请进来”, 无非是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出钱, 把名师大家的“教育策略”拿出来给普通的教师膜拜。至于被培训者, 往往是“听时冲动, 结束时激动, 回来后不动”。究其原因, 是因为这样的培训对于教师来说是被动的, 是被培训、被学习, 缺少了教师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

反思则是一种源于教师自觉的成长活动, 当教师进入反思时, 他会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换句话说, 教师反思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够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育问题。借助反思, 教师可以对教育经验, 特别是问题性经验进行批判性分析,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实践, 并会主动寻找新的思想与策略来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而这一过程, 恰恰就是教师成长渐渐成为自觉的过程。

反思, 让教师成长成为一种品质。任何生命的成长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成长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卡内基报告》和《荷姆斯报告》的问世, 让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成为主流。这种反思性发展, 一方面强调教师通过对个人教育实践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 达到对不良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 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赋予教师新的角色,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使教师工作获得尊严和活力。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 这种新的教师成长理念关注的都是成长的内因, 是一种活力无限的成长理念。

更重要的是, 教师通过系统的反思, 可以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 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和自己本身。也就是说, 教师有了“自己成长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可能。一旦成长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 教师的发展就有了行动的张力, 辛苦就不复存在, 埋怨就会即刻消失;一旦成长成为自己的事情, 反思就会成为习惯, 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等就会成为教师的内在品质, 无须强迫, 就能自发地出现。

杜威认为, 反思不是一种能够被简单包装起来供教师运用的技术, 而是一种面对问题和反映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我深以为然, 并谨慎地认为:教师成长缺少的就是这种主人翁方式。

反思意义 篇2

教学反思的意义

对于我们而言,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和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但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这是当前很多学校将教学反思作为教学管理的重点,并制度化、经常化的重要理由。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

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不转变,只是对行为加以矫正,当然这对行为也起修正作用,但是,往往原有习惯化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经常出现。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反对和批判传统教师培训模式中只注重对教师的一般性知识的传授,如对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所谓本体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所谓条件性知识)的占有和相应学历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鸽子在树上反思存在意义 篇3

拍电影这桩事,有些人把它看得既神圣又重要,拍完之后,还非要跟观众较劲。但也有像罗伊·安德森这种,拍电影不过是生活工作之余的一部分。罗伊·安德森常年以拍摄商业广告为生,倒是有点把广告当电影来拍的意思。无怪乎今年在香港以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这个瑞典老头的广告作品也被放入了个人回顾展。

罗伊·安德森制造着独有的慢速螺旋病毒,又把它传染给电影里的形色人物——试图让这个地球转动得再慢一点。《寒枝雀静》是时隔七年的归来之作,电影拿下了2014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即便有人会说它闷、装、高冷、慢吞吞,甚至还有点行为艺术。

一如既往,这部电影带有荒诞喜剧的色彩,讲的还是导演不断重复的主题:我们身为人类,生命短暂、冷漠又孤独,但我们这些渺小又可笑的人类,活得不开心,还得强作欢颜。

影片前面的几个场景,每个镜头都是一个冰冷的笑话,似乎在讲完全不搭界的潦倒死亡和人生困窘。很快,你会意识到,罗伊·安德森其实是在老调重弹。从中间故事开始,《寒枝雀静》的主线浮现出来,导演开始描述两个推销员的尴尬人生。他们一边催着欠款,一边又被人追债,重复着并不好笑的三板斧式推销。他们试图把欢笑带给人们,但他们自己却笑不出来,一路撕扯,闹得不欢而散。

为什么选择看似没有任何亮点的推销员?借用下导演的自述,因为推销员必须存在。事实上,他们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一身西装,每天忙事,就为了几个小钱,这种拎着公文包或行李箱的人物形象,它们常见于导演作品当中,也正是可怜又可笑的人类化身。

存在,或者说真实,它是罗伊·安德森长期关注的电影主题。表现在影像上,是极端的、自成一体的形式主义,就像他并不介意观众知道,电影人物是由演员在扮演。他尽量去掉或精简台词对白,依赖演员肢体还有站位走动,充分利用景深空间(玻璃门窗),构建镜头内的蒙太奇。军队出征的一段是《寒枝雀静》的重要看点,它可能也是罗伊·安德森电影里耗费最多、排场最大的一场群像戏。

所以,与其说罗伊·安德森希望观众入戏,不如说,他希望观众出戏,始终处于台下观看的位置——就像电影里的演员时常发梦,或者陷入离奇恐怖的想象。罗伊·安德森也深受高度象征的新客观主义画作影响,《寒枝雀静》的人物仿佛在一个戏剧的舞台上,也在一个电影的戏中戏当中,这也是对人类存在的多重隐喻。在电影里,经常会有其他时空的人物闯入,要不然就是突然切入超现实梦境,流露出随时适宜的悲伤,这一切导演并不加以明说,给观众留足了空白和问号,诱使他们像那只鸽子那样,去反思“存在的意义”。

影像风格上,《寒枝雀静》依然是以冷调画面主打,纯白色的房间,空荡荡的走廊,人烟稀少的街道……这绝对不是现实中的北欧天堂,而是罗伊·安德森在自家公司搭出来的摄影棚。涂着白脸的演员,造型怪异,脸上无表情,眼神无光彩,他们的动作,比正常人要慢个两到三拍。他们困惑,呆滞,甚至绝望地看着这个世界,制造诡奇冷幽默的同时,也令人想象力大开。

不过,如同伯格曼电影里突然射出的一束光线,在这个荒诞的大舞台,罗伊·安德森的电影经常会飞来欢快的配乐跟歌声。而在酒吧老头处或者画外歌曲里,《寒枝雀静》又会有忧伤的东西飘来,穿越岁月时空。但更多的电影情绪,还是无法被描述得莫名和离奇,就像电影海报上的那对情侣和大黑狗,就像黑奴排队被扔进巨大的铜管乐器——这个场景大概会被不少影迷反复讨论。它跟导演前作里用汽车尾气处决裸体女人的场景有惊人相似。导演依然不想说明它们的用意,只是说,它们是一个突然被唤醒的噩梦,充满了可能性。你会听到美妙动听的灵魂乐曲,也可能是不可遏抑的凄惨尖叫。

浅议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篇4

所谓“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 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 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 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教育

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各种形式和途径的教育,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的是教师内在的因素, 即教师的自我完善。而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大量的实践证明, 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刻的反思, 那么, 不管其教龄有多长, 他的素质永远也不会提高。所以,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应注重如何提高教学反思实践能力。在反思中教师能得到自我教育, 只有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了, 教师才能在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让自己成为富有创见的行家。

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更灵活地驾驭课堂,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反思研究不仅仅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 它更强调教师如何“学会教学”。这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则需要教师对平时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要立足于学生实际, 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 不断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让课堂更富吸引力, 更具实效性。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 教师担负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 教师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启迪及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反思“活”字, 那种刻板地“教”与生硬地“学”已成为历史。反思的过程就是使教学方法更灵活, 课堂效果更显著的过程。

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所谓学者型教师, 不仅具有扎实而广阔的专业知识功底, 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 而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是不可传授的, 只能是教师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只有经过反思, 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才能由肤浅步入到深刻, 由幼稚发展到成熟。

教学反思的意义 篇5

教学反思的意义体现不明显。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有的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体现。

教学反思的内容空泛。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但多为蜻蜓点水,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空泛,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反思往往因时间、精力的有限而缺乏具体性、针对性、鲜活性和深刻性,忽视对学生的分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意义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95-01

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于教师来说做好及时的自省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是一个长期坚守且与时俱进的过程,思想上的碰撞使得教学中的可变性因素较多。高中学习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语文这门科目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教学态度,不断地进行教学反省,继而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修正,最终保证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提高教学动力和活力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给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一直面对着同一门学科,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面对语文这门学科,所接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和语文学科相关的,所接触到的学生大都是青少年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来说,往往容易失去教学最初的动力与活力。而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尤其是语文这样一门感性思维占主导的学科,教师上课活力的缺失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活跃度的下降,想象力与联想能力也会相应退化,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可以及时的给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适当的刺激,从而唤醒教师的教学活力。教学反思既可以是一种定时性的、综合的状态,更可以表现为灵活性的、具体的状态。尤其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身心发展已经成熟的个体来说,对于自身情绪有着较为明确的掌控和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身心理和情绪的变化状况,通过及时性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对于自身情绪做出应急性的调整。如在授课之前,教师由于个人的原因导致情绪的低落,教学积极性的下降等,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情绪转移等手段促进情绪的转换,从而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和示范者,在学生面前必须保证一定的知识权威性。俗话说,教师本身有一缸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本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性。语文这门学科是以我国的汉语为载体传播中华文化的一门学科,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并不是区区基本课本所能涵盖的,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远远不止课本上所提到的那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保证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素养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从而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语文这门学科内容设置上和历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倾向于回顾具有典型性的经典知识内容。因此,学科内容的可变性较小,这就导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教学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重视教学经验而忽视了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定期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对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行定期的梳理和掌握,从教学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不足,从而督促自身不断进行文化素养的提高,进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

其次,教学反思可以使得课外知识的拓展具有目的性。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时间极为有限,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拓展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能够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充分发掘教学过程中知识拓展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对知识拓展的目标进行精确的定位。如在讲解白居易的《琵琶行》这篇文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以往文言文教学的反思,确定这首词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文章内容的讲解还要将知识点拓展到写作背景、诗人语言运用风格等,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学过的白居易的诗词进行对比性讲解。这样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学后期文章的备课过程中国少走弯路,教师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指导,不但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还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教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随着不同时期社会法状况的不同,会对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进行相应的改革。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根据不同时期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的要求来调整自身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模式,从而保证教学技能的与时俱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语文学习重难点的所在,从而进行知识的强调和补充,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准备工作。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分单元设置的,而每单元需要分几节课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的批改等方式都能够有一个较为及时的了解,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了素材。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缺陷所在,通过单元内部知识的联系性,教师可以大体猜测到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从而为下一节课的备课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其次,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技能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很难一次性的成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足够的教学数据作为样本。如诗词鉴赏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时间不间断的进行研究和反思,最终找出最为适合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技能。

当代教育意义的失落、反思与重建 篇7

一、现实困境:教育意义的沦落与丧失

教育意义或教育价值的存在、建构及彰显与其所立足的时代背景或存在境域密不可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时代精神与趣味的诉求与召唤影响或决定着教育意义与价值的生成逻辑与文化向度。而在肇始于启蒙运动的现代化时期, 尤其在工业革命及现代科技的膨胀发展与推动下, 以生产工具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文明以及其内含的工具价值和经济价值得以彰显, 人们在追求方便、实用、快捷、立竿见影式的当前利益与暂时功效时, 也就使得具有长期效用与边际效用属性的教育价值、意义及人文性精神趋向式微与消解。这样, 教育的品质、蕴涵与旨趣也就在这种断裂式、突变式的社会结构变革中必然遭遇到了异化。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蕴涵流失

教育意义无疑是构成教育情境与教学实践活动实施的最具朝气、价值与活力的基本元素。一方面, 教育意义的生命化张力和存在论诠释内隐于五彩缤纷的复杂化教育实践情境之中, 构成了其必不可少的文化学意味与旨趣。另一方面, 教育实践情境的立足与生成也必然要以丰富性的教育意义为底衬与铺垫, 唯有如此, 才能使其具有更强的被吸引特质与存在向度。正如有的学者所论述的那样, “教学活动是作为整体的人在其中的活动, 好的教学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 它是人与世界积极相关涉的过程, 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过程, 是师生对话、理解而达成‘我———你’关系的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游戏的过程, 是一个内在的价值关涉的过程。”[2]

然而, 在当前物质至上, 技术一统的时代背景下, 教育意义的时空场已濒临沦陷与丧失的危机境地。首先, 对“实用主义”的迷恋与追逐放弃了对意义世界与理念的渴望与守护。例如, 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 具有一定实效性、功用性与工具性的科目充斥于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而与人的整体发展、性格陶冶、审美训练、理想培植等紧密相关的课程则被严重地挤兑而趋于边缘化的窘境。其次, 对“科学主义”的臣服与膜拜导致了对意义情趣与意义人生的抛弃与放逐。在传统的认知范畴内, 科学意味着真理、绝对与永恒, 凡是被贴上“科学”标签的东西则统统被当作无可置疑与辩驳的圣物, 于是, 人之所以为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的存在论价值与意义也就流于虚无与消亡。

2. 教育价值中的文化品性扭曲

教育无疑是具有多重功能与价值的一种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公众化的组织活动和行为, 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人们在认识水平上的巨大提高, 教育价值的“潜力”与作用便渐渐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密切联结与“媾和”, 教育的单一育人价值便逐步被政治统治、伦理教化、经济发展、利益分配等等外在功能所代替。“教育价值取向的复杂多样, 主观上是源于人的差异, 不同社会、不同人群的世界观、人生观各异, 自身文化哲学素养不同, 导致其价值判断标准不一, 他们对教育各取所需, 从而出现了历史上的政治型教育、伦理型教育、审美型教育、文化型教育、人格型教育、经济型教育。”[3]这样, 教育价值选择取向的多元化格局、倾向与旨趣也就进一步导致了其心性熏染、灵魂陶冶、人格养护、精神充实等本体价值的折损与式微。

例如受我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成了人们读书、识字、接受教育的经典座右铭, 积极“入仕”成了许多人一生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终极旨趣, 尤其在“官本位”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里, 这样的向往与渴望像链条一样一直捆绑在人们的思维与人生逻辑之中。因为“入仕”在更大的程度上意味着物质上的富足、地位上的优越、权力上的占有以及精神上的享受!而这一切又随着仕途上的进一步升级与攀高, 也就换来了更大的利益与“好处”。所以, 在这红尘滚滚的花花世界中, 对官的趋之若鹜、对权的顶礼膜拜、对利的竞相追逐, 也就构成了这个百色人生的一幅无比繁华的图像与景观。这样, 教育价值的文化功能与品性就受到了更多来自其他事物的破坏、攻击与诋毁, 教育的目的、旨趣、底蕴、价值取向也就随着这一世俗化、功利化、媚俗化的追求而变得异常的扭曲与变态, 教育的文化场也就在这种波涛汹涌的大潮中坍塌与毁灭了。

3. 教学场域中的生命意识虚无

在当前, 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爱护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精神层面上的体悟与熏陶以及个体肉身层面上的关心与保护。“人的生命是完整的, 不仅包括动物性的自然生命, 也包括人特有的价值生命、社会生命;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智慧等认知因素, 而且包括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情意因素。生命是肉体与精神、知情意的统一体。”[4]然而, 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魔咒之下, 学生的精神与肉身往往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与保障。首先, 在精神构建方面, 在以规约化、控制化、秩序化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场域内, 重知识、重效率和强调统一性的价值取向, 导致了学生自由意识、主动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丧失。而此则又进一步导致了没有自由的意志, 没有自由的权力, 只是作为一种规约化的异己的存在, 使学生严重丧失了内在的灵性和情趣。其次, 在生命成长层面, “在这里, 笼罩在校园里的是‘警告、禁止、责罚’的压制气氛, 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是‘听话、服从、守纪’的话语锁定, 表征的是管制、保守、封闭的文化样态, 从而造成了学生的老气横秋、死气沉沉。显然, 这种说教式、线性的、结构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能从根本上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的, 它本质上是对学生情感诉求的框定和禁锢, 是对学生性情舒展的扼杀和湮灭。”[5]而更为严重的是, 此种压抑、苍白的教学方式所造成的学生的轻生行为, 戕害别人生命、损害他人利益的事件常常见诸报端, 而这一幕幕极其让人痛心的悲剧却常常发生在鲜花烂漫的校园里, 则又怎么不让人扼腕叹息?

二、现状反思:症结的诘问与审查

教育问题与矛盾的存在必然会引起人们的警觉、叩问与醒悟。所以, 探究、发现、清理教育矛盾中的症结所在, 也就成为了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局面与课题。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深刻地指出:“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 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 它就会维持原状, 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 必须把它‘连根拔起’, 使它彻底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6]根植于上述教育意义失落的种种病理表征, 谨做出以下的反省与思考。

1.“唯知主义”的僭越

在当代社会强大的物质、经济、技术等相关因素的刺激之下, 对科学知识的生产、传输、存储、垄断渐渐成了工业化大生产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 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也就沦为了以占有更多的知识为根本追求, 以增长各式各样的技能为根本手段, 对知识的占有和支配成了所谓社会精英分子最恰切的修饰和装潢。首先, 在科学化思维的视域之下, 知识的确定性、稳固性、封闭性以及规范性, 也就进一步加据了主体理性认识与经验感受之间的鸿沟, 导致了对非主流知识形态 (隐性知识、缄默知识) 的压迫、排除与拒斥。所以, 这种“唯知主义”的价值倾向严重破坏了日常生活世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与纽结, 使学生的整体文化认识处于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尴尬局面。其次, 在知识结构的编排上, 又由于对学生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心理特点视而不见, 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极强的排斥心理和逆反行为, 造成知识价值和意义的低效和流失。同时, 它也让大多数“低等生”们望“知”兴叹、退而却步, 趋于边缘化的无奈境地而不敢登大雅之堂。早在20世纪初, 美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杜威就对现代教育思潮的这种极端倾向提出了严肃批评:“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 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未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 是为了将来他要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 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因而并不具有真正教育的作用。”[7]所以, 在充分享用这一知识盛宴的同时也就渐渐迷失了自我、疏离了自我, 只是在由知识堆砌的空中楼阁中自娱自乐, 陷入了精神的迷惘与灵魂的困顿之中。

2.“技术理性”的扩张

“技术兴趣”亦称“技术理性”, 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 它指向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其核心是“控制”[8]。自工业革命以来, 工具性或工具价值的触角像无所不在的幽灵已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层面。一般而言, 积极寻求与发现人的存在之根, 人的价值所在, 应当是当前教育中的应有之意, 因为教育的存在必然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场域之中的。然而, 在这种“工具理性”思想范式的影响之下, 异化、变形、扭曲的教育所带来的所谓价值更多表现为一种控制化、工具化, 技术化的存在。“韦伯曾把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概括为一个全面趋向理性化, 尤其是受工具理性支配的理性化过程。只关注手段及效率而不问目的, 这便是现代主义文化所昭示的理性。它在抛弃神秘主义的同时, 也抛弃了文化的神圣品质与追求;它在抛弃宗教神道‘彼岸’逻辑的同时, 也抛弃了终极关怀的原则与立场。”[9]这样,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 则被死死地框定在固定的尺寸之中, 其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致命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 这种思维范式更多地表现在对“分数价值”, “名次价值”、“证书价值”的争抢与掠夺之中, 学生不是在关心自己所受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而在是关心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所处的地位和次序, 丧失与遗弃了其内在的文化旨趣、审美蕴涵与人生意义。

3. 主体性原则的放逐

众所周知, 让学生在教育的天地、情境之中自由、充分地成长与发展是教育者的职责所在。所以, 积极张扬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恪守完整的主体性原则、确立有效的主体性理念, 则应当成为最起码的共识与准则。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就其在古典哲学中的基本含义来说, 主体性原则是指人对自身的独立自主、自由、能动性本质, 对自身的价值和尊严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 它是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历史发展的产物。”[10]然而, 当前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的转型、西方享受文化的入侵、教育者自身素质的下滑等一系列因素, 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都在严重危及着对主体性原则、精神、理念的尊重与守护, 这样的思维与看法在许多人的眼中早已显得不合时宜而落入俗套, 似乎成了人们相互调侃、讥笑的话柄与对象。在传统教育的局限之下, “学校从一个智慧、知识、道德的传导、熏陶的场所变成了等级化的机构和发放学历证书的场所。普遍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考试, 远远超出了它的评价和改进教育的功能, 形成了它自身无法胜任的主宰和导向作用。同时, 激烈的竞争导致了普遍的厌学情绪, 学生的寄托与学校的梦想破灭了, 面对的是他们不愿面对的无边的考试、无聊的重复和无情的筛选。”[11]于是, 这种对学生能动精神的严格控制, 标准化、模塑化、雷同化的大规模生产也就必然导致了对学生主体性原则的放逐与遗弃, 从而走向自主精神的匮乏与虚空。

三、时代重建:教育意义的生成与超越

病理的梳理、症结的探究无疑为教育的救赎提供了前提、依据与动力。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模式始终都在一种封闭性、静止性、单一性的体系中运行, 逐渐呈现与暴露出僵化、教条的弊端,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 摧毁、解构传统的认知模式与思维方式, 而完成对教育意义的生成与超越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拯救之路。

1. 解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实现教学方式变革

知识与智慧的辩证关系无疑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 理念上的认同与化一并不表征出实践行动中的一致与协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与智慧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分野与对立, 是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和症结。追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统治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原因, 是二元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此, 杜威曾作出过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杜威认为, 二元论源于一个团体内部壁垒森严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的划分:富与贫、男与女、贵族与平民、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壁垒[12]。所以, 这种人为的、僵硬的、机械的分离, 就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储藏器, 使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甚至连自主学习的技能都不具备, 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学生缺乏个性等等。

总结历史, 展望未来。深入挖掘当前教育意义失落的原因与困境, 我们谨做出以下的努力与向往。第一, 改革当前的教学方式。即从传统说教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而走向与我们的学生息息相关的经验感知与个体感受中, 从而在动态、开放、协商的情境中生成对教学意蕴的理解, 进而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守护与张扬。第二, 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即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抽象思辨中, 不能从理论到理论, 而必须紧密联系与贴近鲜活的、现实的、当下的种种实际, 并对当前复杂社会现实中突发的事件与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的生命力与指导作用。第三, 建立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实践的效度如何是对理论教学的最有力的检验, 在其中, 学生的亲历亲为除了有力地增加自身的阅历与经验之外, 还会积极引发学生对种种事件的反省与思考, 从而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方式提供可能与机缘。

2. 跨跃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鸿沟, 体现对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

“工具论”中的教育概念界定即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达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从而体现出了一种强有力的规约性和工具性。因为社会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引发和导致了教育的政治化统治功能, 促进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刺激功能, 还有就是文化单向的传递和适应功能。而正是因为这种离散性、分裂化的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 也就导致了整体的人处于一种排斥、激化的状态。如以一种知识人、政治人、经济人的面目出现, 而不是一个具有美好情感、全面发展的人。所以, 这种工具主义价值取向本身就暗含着一种功利化色彩, 它讲究的是一种实用和对主体的利益, 而不考虑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当然, 本文的意思并非否定任何事物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而是批判和否定一种工具化的异己的存在。自古以来, 教育就以培养人的完整德性及美好品质为标杆和旗帜, 它的存在价值和根本旨趣也就在于对人的灵魂呵护及对于整个有机世界的优化、高效、和谐的整体改造。就是在当下, 在1995年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上, 人们呼吁要重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价值体系, 重视人的和谐发展, 重视包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应该走文化内涵发展的道路。因此, 作为充盈着智慧、灵性、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应当永恒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秉持以德化人的原则, 培养推己及人的精神, 从而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

3. 以生为本, 实现对人文精神的守护[13]

对学生实行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综合素质教育无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范畴, 并已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认可与赞同。但在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的大小考试之中, 智育的地位被空前提高, 而学生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则被无情地湮没在学生的考分之中, 成了考试之后的修饰和摆设。升学率是每一个学校谋发展、求进步的生命线, 学生的考试分数变成了老师谈优论劣的底线。于是, 教师最关注的是试卷上的分数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品德、习惯的养成及学生情感的需要和表达。在这样的教育逻辑中, 学生成了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书生而缺乏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恩与珍惜。

对“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的反思 篇8

2009年厦门市思明区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卷的填空题中有这样两道题:

第3小题:一瓶可乐5升, 喝了1/2升, 还剩 () 升。

第12小题:把m平方分米的纸片平均分成5份, 每份占它的 () , 每份的面积是 () 平方分米。

分数概念的教学是分数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在小学引进分数概念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从整数到分数,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 都有很大的差异, 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分数又比较少, 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强化练习, 但这两道题的错误率仍然很高, 前者达30.2%, 后者达19.4% (不完全统计) 。

为什么学生在建立分数的概念上产生错误呢?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两种意义?

笔者针对这一问题, 选取目前福建省较广泛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人教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简称北师大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苏教版) 三种版本的教材作为依托, 进行比较研读, 试图从教材的编写中寻找原因及对策。

二、概念错误的成因

(一) 小学数学中分数有两种实际含义

第一、分数m/n表示用B度量A的结果。用B度量A时, 把B作为单位“1”, 平均分成n份, 这样的一份叫做B的n分之一, 记作1/n, 再用1/n作为新的度量单位去量A, 量m次正好量尽, A中含有m个1/n, 就是m/n。

在上图中, 把B平均分成6份, 1份就是1/6。用分数单位1/6去量A, 量11次正好量尽, A中含有11个1/6, 就是11/6。

第二、商。即我们可将3/4看成3÷4。应当注意的是, 这里仍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1) 分配。分数m/n可以理解为把m个单位平均分成n份,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也就是说, 分数m/n表示m除以n所得的商。例如, 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 求每人分得多少个?算式是3÷4, 商是多少呢?这在整数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 现在我们可以这么办:

如图, 3/4就是3÷4的结果, 即3÷4=3/4。

(2) 商除。分数m/n还可以理解为数m是数n的n分之m (或m是n的m/n倍) 。3/4可以理解为3是4的3/4。

郑毓信教授在《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一书中指出:就有理数的教和学而言, 应当首先强调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有理数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或者说, 即是涉及到了多种不同的心理建构。其次, 就有理数的理解而言, 不能停留于某种特定的解释, 也不能将所说的各种解释看成互不相关、彼此独立的;恰恰相反, 只有将有理数的各种解释 (或者说, 相应的心理建构) 很好地联系起来, 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 有理数的教学也就可以说突出地表明了“综合”与“转换”的重要性, 即是应当将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或方面加以整合, 并能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解释与方面之间灵活地进行转换。

本文开头提到的学生常常出错的两道题, 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分数的两种意义, 不能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解释之间灵活地进行转换, 究其根源, 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教材没有将分数的这两种解释很好地联系起来, 没有将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加以整合, 使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二) 三种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

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在“分数的意义”的编写上基本相同, 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有层次地呈示了本知识, 但是在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和表述上稍有不同。 (1) 人教版教材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先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然后再指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 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苏教版则先概括出单位“1”的概念, 接着由“大象”博士让学生说说:上面的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 表示这样的几份?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2) 人教版教材中分数的意义表述为: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苏教版教材中分数的意义表述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

北师大版教材编写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突出对分数意义的感悟, 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材没有出现文字表述的概念;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 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看书”“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 渗透分数的相对性。同时渗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研究, 以此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对三种版本教材编写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三种版本的教材都只是片面地从分物引入, 没有涉及度量活动。在第一学段, 教材唯一地强调了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角度去理解分数, 甚至于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分数就被想象成圆的一部分。第二学段中, 苏教版教材在认识分数中给分数下的定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人教版教材在“分数的意义”一节中对分数的概念表述为: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可以看出教材对于分数这一概念的解释角度比较单一。人教版教材第一节是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在第二节安排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苏教版例1是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而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内容编排到例6教学。这种编排方式无形中割裂了分数的两种意义, 使学生把分数的两种解释看成是互不相关的、彼此独立的, 造成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局限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心理图像, 从而必然造成概念错误。

三、对教材编写的一些建议

有理数的概念主要只能通过学校中的教学与学习活动才能得到建立, 特别是, 我们应创立各种情境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有理数的各种意义, 并能根据需要在各种意义之间灵活变换。

1.增加“测量活动”, 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分数的产生。分数产生的真正根源在于测量。在测量中, 人们发现, 用一个长度单位去测量某个物体的长度时, 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用作为标准的量去度量另一个量, 如果量若干次不能正好量尽, 就把作为标准的量平均分成若干份, 用其中的一份去量, 这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无论把标准量平均分成几份, 用其中的一份来度量, 都不能量尽。在这种情况下, 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度量结果, 这就需要引进无理数。二是把作为标准的量平均分成若干份, 用其中的一份去度量, 恰好量尽。在这种情况下, 也不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度量结果, 这就需要引进新的数——分数。

2.在一开始引入分数的概念时, 就同时渗透分数意义的两种解释, 使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不至于在早期学习中就局限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个角度。

3.第二学段中对于分数的概念定义不应只局限于“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 正确的定义是:形如m/n (n为大于0的自然数, m为自然数) 的数叫做分数。或者不对分数下明确定义, 而是指出分数m/n可以理解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n份, 表示这样的m份的数。在“分数与除法”中指出分数m/n可以表示m除以n的商, 它可以理解为:把m个单位平均分成n份,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或者表示数m是数n的n分之m (即m是n的m/n倍) 。

4.此外, 建议在分数的教学体系中引入“分数墙”这一活动课, 帮助学生将分数概念的不同方面联系起来加以整合, 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墙”教材编写建议如下:

我们一起来搭建一堵“分数墙”。

准备四条长度相等的纸条。

先将第一条贴在纸上, 设它为一个长度单位。

再将第二条平均分成两份, 并如下图所示涂上颜色。把纸条贴在纸上。

将第三条先分成二等份, 再把每等份又各分成二等份, 并如下图所示涂上颜色。把纸条贴在纸上。

将最后一条先分成二等份, 再把每等份又各分成二等份, 最后再把分成的每等份各分成二等份, 如下图所示涂上颜色。把纸条贴到纸上。

想一想, 你将这根纸条共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一份是一个长度单位的几分之几?

现在, 我们就得到了一堵“分数墙” (如下图) 。

请你依据上图, 填齐下列各式的分数。

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练一练:下面我们用方格纸来做“分数墙”。

一条12厘米长的纸条, 设它为一个长度单位。

仿照上图画下来, 并涂上颜色。

想一想:图中的A、B、C各是长度单位的几分之几?

填一填:

5.折纸活动。

皮亚杰理论的倡导者美国数学教育教授柯普兰写了《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一书。他重视数学概念性知识的作用, 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概念及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 教师应鼓励儿童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关系, 要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根据皮亚杰的理论, 他提出儿童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必须由他们自己获得, 教师的责任是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供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儿童和少年学习。他认为数学操作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折纸是儿童普遍喜爱的日常活动之一。在教学中,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可以设计如下折一折、画一画的活动。

折一折:

(1) 这个大长方形被分成了五等份, 阴影部分是大长方形的。

(2) 在大长方形被分成五等份以后, 又将每等份平均分成三份。

想一想:

(1) 这个大长方形共被分成了多少份?

(2) 每份是这个大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请试着用折纸的方法求下列各数: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及策略 篇9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 对已经做过的教育教学活动, 进行积极周密的反思和思考, 发现、总结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里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视的认知加工过程, 反思也是心理加工的过程。既要反思内容, 也要反思指向, 既是对教学问题的反思, 也是一种研究性的、发展性的反思。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反思,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 一方面, 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尝试设计改进, 从而不断增强问题意识, 提高科研能力, 促进自身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总结和分析教学经验, 加深对教学理论的认知, 使自身的经验型教学理念向理论型教学理念转变。

教学反思体现了思考与行动的结合、探究与评价的结合, 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 教学反思的立足点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教学反思是为了切实地发现并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而不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简单的回顾, 通过问题的解决,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第二, 教学反思的目标是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教学反思在本质上是追求“学生学会学习”和“教师学会教学”。第三, 教学反思的动力来源于实现教学的合理性, 以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四, 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连续的系统工程, 是教学实践到反思总结, 再到实践的循环渐进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策略

1. 诉求理论观照

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 而又与教学实践不同, 其具有前沿性、批判性、可参考性和深刻性等特点, 教学理论课作为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的参照, 通过理性的指导, 教师可自觉规范自身教学行为, 修正不合理行为或观念, 同时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 又可反向论证和改进教学理论,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补。教育理论不是在实验室里产生的, 它根植于教师最丰富的教学实践, 它来自于教师不断学习和思考。同时, 教学理论又具有指导作用, 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使教学实践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又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理论, 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 提升自身整体素养。

2. 反思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的直接对象是个人的教学实践, 实践是进行反思的基础, 没有基于实际教学活动, 反思只是纸上谈兵, 经不起实际考验。如果天马行空般地反思, 内容空泛, 甚至顾左右而言他, 其原因可能就是没有以真诚的心态去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

3. 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 将自身放在对方的位置去理解、了解对方心里所想, 实现彼此的真诚沟通。换位思考, 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独立性, 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从他们的需要和立场出发, 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以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促使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

4. 撰写反思日志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自发进行的行为, 同时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对每日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 坚持撰写反思日志。教学前的备课、课堂、教学灵感、学生见解、教材编排内容和结构等都是教学反思日志的宝贵资源, 是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主要途径。

三、总结

教师在教学活动实践中, 要切身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切实将教学反思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改进的过程, 增强个人的教学能力, 提升教学整体质量。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思考与行动、探究与评价紧密结合并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的一种教学行为,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切身认知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本文在对教学反思的理解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若干项教学反思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教师,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万国军.教师如何实现深度教学反思[J].教师, 2013 (04) .

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与方式探析 篇10

首先, 教师的反思是指在教育及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对于行为依据的“异位”以及自我行为的表现进行修正与解析, 逐渐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素养的一个过程。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其实践性, 指的就是教师提高教学的效能是在它的具体实践操作里;第二方面就是其针对性, 指的就是教师剖析自已“现行的”行为观念;第三方面是其反省性, 指的就是教师对自已实践的方式以及其情境, 是以自我以外的多层次以及多视角的思考为基础, 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自觉意识以及能力;第四方面就是其时效性, 指的就是对现在所存在的一些非理性观念、行为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 其目的就是减少教师成长的周期;第五方面就是其过程性, 其一是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 一定要经过意识时期、思索时期以及修正时期, 其二指的是教师的职业成长一定要经过持久的自我修炼, 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

一、反思的意义

只是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来讲, 教师反思的意义就是侧重于教师的知识结构里的实践性知识的拥有、获得以及改善, 坚决反对传统教师培训模式里的只侧重于对教师的一般性知识进行传授, 比如对专业知识、公共知识、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知识的占有以及相应学历的提高。与此同时, 条件性的知识不仅是在具体的实践情境里才能够发挥其较大的功效, 而且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会提高很大的效能, 还会有更加重要的实践性的知识。而且这一类知识的得到原因是因为其独有的情境性、个体性、探索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 并要求教师要通过自已的实践训练以及反思才能够获得且得到确认, 仅仅依靠他人是永远都不可能的。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一个公式, 即:成长=经验+反思。反之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满足于得到经验, 而不能进行深入的研讨。那么即便你有很多年工作经验, 也只是不断地重复。只有非常擅长从其经验的反思里来吸取其教益, 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 则不然。

二、教师反思的策略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面广且非常繁杂, 是一种非常复杂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在其客观方面, 与履行各种职责以及完成各种任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其主观方面, 与职责履行以及任务完成所依靠的自身的能力、知识、态度以及具体采用的策略、行为、方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明显, 假如对于以上这些都要进行反思, 那么教师所反思的内容就存在着广泛性的特征。而且主观和客观这两方面的各种因素都是互相影响的, 这又体现了反思存在着关联性的特征。有一些专家以哲学界非常认同的“合理性”见解为基础, 并且结合着反思性的教育实践的基点, 同时从教学目的、主体以及工具这三个方面的合理性进行论述, 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及意义, 并且几乎是包括了教师反思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其关联性。

依据在系统论里的层次分析的原理, 可以将教师的反思内容分成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 指的就是一般性及有关的背景性的问题;另一方面, 指的是具体性及其确切性的问题。其划分的原因是:第一, 所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一种规范性的活动, 存在着社会性以及时代性的一般性的要求,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与此同时在所有教师的具体行为模式里隐藏着很多的策略及理论, 这些策略及理论会造成其某一项行为的情感取向, 并且拟定出他试图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和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怎样去构建自己的角色等等。第二,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又有着他的情景 (境) 性的特征, 他们所面对的是很多的每一种随机性的变化, 这些情况以及变化是比较具体的且比较确切的, 同时又是绝对不能回避的一种现实, 它要求教师必须要作出一定的选择及判断。即教师的经验和生活绝不是呆板的, 而是比较丰富多变的。这里所说的一般性背景问题, 主要包括:一是指教育教学的目标、目的以及学生观、价值观、师生观等一些理念层面的问题, 二是教师自己所拥有的社会学、哲学或心理学等基础。其确切性和具体性问题指的就是在教育教学目标、教师的特殊关照、现实的关心, 特别是和课堂之内的事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里涵盖着课堂之内的方法、行为以及多方面互动策略的选择和判断等等。很容易看到一般性的背景性的问题以及确切性、具体性有关问题, 不仅有着因果的关系, 而且又有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同时又体现出互相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

语文教学过程中反思的重要意义 篇11

一、巧妙的课堂导入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犹如小说中的序幕,或演讲者的开场白,起着激发兴趣、酝酿感情、创设情境、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巧妙、恰当的导入语,就向课堂教学这个艺术的殿堂迈进了一步,并能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在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时,如果采用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导语,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就会使学生处于一种良性的情感准备状态,从而进入课文的那种优美的意境。 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可以这样导入:婚姻和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因为爱情而欣喜若狂,也有人因为爱情而痛不欲生。古代诗人描写爱情的诗句也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兰芝、焦仲卿的婚姻生活,品味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在教学《咬文嚼字》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俗语:“老鼠进书箱”,学生马上会进入兴奋状态,答道:咬文嚼字,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教师可以接着说道:让我们一起进入书箱咬文嚼字吧。

二、偶发事件的处理

诚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和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也许每名教师都不乏这样的经历:当你讲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咣啷”一声,一名学生连桌带人翻倒在地,原来他在故国神游。对于这些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教师切忌狂轰滥炸式的批评,正确、不费力、又搞笑的办法是:轻轻地走到她的身边,瘙痒她的耳垂,他自然会举手瘙痒,而你抓住他举起的手,他惊醒后看到你一定会不好意思。也可以轻声细语地对熟睡之人说:“某某,小心着凉,给你搬张床来如何?”睡觉者一定会在全班学生的会心笑声中重整精神。这样,既不影响师生情绪,又保证了听课效率。又如,正当你津津有味地讲评苏轼的优美诗词时,忽然发现一位弟子做数学题,千万不要上去撕掉她的书籍,而是递给他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上“打扰你做数学题了”,她会很脸红地马上投入对语文的学习。这样,既避免双方的不愉快,又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三、教学难题的智解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比学生强,在某一个问题上,学生有时比教师更为熟悉。因此,在碰到这类问题时,教师要善于灵活处理,可以把问题“踢”回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巧妙的教学机智,不仅化解了一场“危机”,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兴趣。比如,有一次在文科班教学《木兰诗》时,有学生认为诗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不可信,理由是木兰的一双小脚,晚上洗脚会露出来的。恰好裹脚的问题教师了解得不太深,教师犹豫片刻道:“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也拿不准。”然后镇定而又兴奋地对全班学生说:“我们是文科的学生,大家的历史知识肯定比我的强多了,哪一位同学来解答一下?”话音未落,较调皮的王磊马上答道:妇女裹脚是从南唐李后主时才开始的,到宋朝时成为风俗,所以汉朝没有小脚。教师马上表扬了这位学生,并肯定他课外阅读面宽,记忆力强。通过这件事,王磊一改过去调皮的毛病,而且上课更加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四、多媒体的使用

反思意义 篇12

1 现代农业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现代农业技术与实际生活相契合

工业革命以后, 科学便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作为创收的手段。当前, 无论是农民自身, 还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企业或者科研人员, 都对现代农业技术饱含憧憬。因此, 在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使得现代农业技术与实际生活越加契合[1]。

1.2 现代农业技术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方便

应用现代农业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还可以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 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使农民可以在正确的引导下使用各种高科技育种和与种子配套使用的化肥, 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通过选择各种适宜的先进农业技术, 不仅方便了生产, 缩短了农业作业的时间, 而且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活动中。

1.3 现代农业技术具有发展性和科学性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遵循的是科学性、发展性和功能性的原则, 目的是推动整个农业社会的全面化发展。通过现代化技术整合各种乡土资源, 使新型农业在农村普及, 塑造出来符合科学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民。因此,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 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当代的农村、农业和农民自身发生了扭转性的变化, 不仅解放了农民禁锢于土地的人身自由, 也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在现代化技术的引导下, 使农业发展更加科学化。

2 过度依赖现代农业技术的弊端

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但在农业技术不断普及使用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些过度依赖农业技术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如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广泛的投入使用, 最终使农产品的产量难以增长甚至下降。以往的农业技术, 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等的限制, 尚处于依赖土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辅助农民实现增产。因此, 在该阶段, 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是和谐关系;现代农业中, 各种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使用, 是的农民盲目的追求生产量, 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2]。随着能够实现增产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 导致土地逐渐出现疲态, 过度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给土地造成了破坏。因此, 过度的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产生了部分异化的问题, 具体如下。

2.1 土地的异化

自20世纪以来, 各种新型的农业技术越来越具有生物学的特征。当前, 人们注重化肥和饲料的改良。随着基因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 人类培育出了各种新品种。如杂交育种以及诱变育种等, 但改良后的饲料在提高农民收益的同时, 也会破坏到土地以及植物法的原有状态。此外, 农药和化肥等对土地甚至是整个生物链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2.2 农事劳动的异化

在传统的农业中, 人民更加重视的是天时、地利及人和的情况, 现代农业则更加注重依托于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操控天气, 如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旱情等;同时, 以各类农药和化肥对土地进行催化, 通过相关专家的判断和推测影响着整个农业活动。因此, 科技在不断帮助农民调节出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的同时, 从某种程度上说, 农民也逐渐从劳作者和收获者转变成为农业的参与者和施行者。

2.3 农民自身的异化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各国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省时省力的完成农业生产, 其中, 拖拉机的研制和投入使用是农业渗透工业化的开端。机械化的大生产使很多农民选择离开农村走向城市, 甚至逐渐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业商人”。但是, 也有一大部分农民应在城市的完全工业体系中难以生存和发展, 被城市遗弃。

3 完善农业技术的有效策略

3.1 进行农业科研的相关机构的改革

进行农业科研的相关机构的改革, 一方面, 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借鉴各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特点, 建设出全面化的农业科研平台, 通过不断提高各种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增加收益, 有效避免各科研机构之间的重复研究和恶性竞争行为的出现, 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和科研技术的科学结合。此外, 相关部门应该注重肯定农民的农业主体地位, 只有使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农业生产, 才能提高农民参与现代化农业科技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农业推广、技术研发与农民需求的紧密结合。

3.2 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当今, 信息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现代化农业而言, 信息已经作为一种基本要素, 是积极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手段。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革新农村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推动农业各部门与多媒体以及多运营商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二是扩大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出电台、电视、电话以及计算机网络的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的平台。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并完善出重要农产品的安全预警体系, 通过提高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病虫害的有效预测及预警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督力度[3]。四是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坚持我国政府的主导地位, 科学进行市场运作, 提倡多元参与的模式, 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打造全面化的服务性信息平台, 最终实现农业信息的长效机制管理。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可以使农业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 打破部门间的界限, 最终实现农业各部门数据的高效衔接和共享, 使农业信息全方面的为人民服务。

3.3 健全创新农业技术的保障性体系

当前, 很多农业比较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 不断推广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及措施, 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国是农业大国, 正处于发展阶段, 借鉴发达国家在创新农业技术中的经验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建立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并在国家法律的保障条件下, 建立更为合理的农业教育、推广和科研体系三者间相互协调, 构建成为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科技管理系统。

4 结语

综上所述, 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平衡和稳定发展。农业本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互动和改造的生产方式, 即农业可以依靠自然给予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 而人类则可以依靠自然, 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 实现收获生活必需品的过程, 农业的最大特点应该是乡土性、劳作性以及有限性。因此, 人类应该认真反思现代农业技术的弊端, 避免采用征服自然的方式过度地向自然索取, 进而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敬忠, 王为径.规训农业:反思现代农业技术[J].中国农村观察, 2013, 1 (2) :6.

[2]孙旭光.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推广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1 (23) :215.

上一篇:安全监测设计下一篇:供水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