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2024-09-24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通用12篇)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1

《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市场现有通信实验设备存在以下的问题:

1.验证性实验偏多, 而设计性实验偏少, 不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采用电子元器件及技术较为落后。对基础性教育不利, 无法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3.不利于学生适应性训练。实验内容简单、陈旧, 难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系统性、综合性较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教学不能跟上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 研制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1,2,3,4,5,6]。

一、研发“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全面提升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5.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的组成

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主要包含如下模块:

1.基本运算单元;

2.信号的合成;

3.线性时不变系统;

4.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5.二阶串联谐振、二阶并联谐振;

6.有源与无源滤波器;

7.PAM传输系统

8.FDM传输系统;

9.PAM抽样定理;

10.二阶网络状态矢量;

11.RC振荡器;

12.一阶网络;

13.二阶网络;

14.反馈系统应用;

15.二次开发模块;

16.信号产生模块;

17.MATLAB开放可编程设计与应用模块。

三、“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的主要特点

本文所设计的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 与市场现有通信专业实验设备相比有以下优点。

1.紧扣教学大纲:保证基本内容, 同时使重点内容更加突出。《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信号与系统》 (郑君里等) 教材为背景, 这样使本系统更具教学性、通用性。

2.实验的简洁性:由于这门课是一门基础课, 很多学生对电子类实验设备、仪器仪表还不太熟悉, 因而要求设计一些简单而又能突出基本性原理的实验内容。

3.实验的模块化:在Z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中, 对每一个实验单元均以一小模块来完成, 电路在ZH5004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相应模块中画出, 使老师、学生一目了然。

4.实验的可观察性:系统的暂态过程、系统在各种输入信号下的特性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这些实验结果的观察对于一般实验设备来说需配备复杂的信号源与性能较好的测量仪器 (如存贮示波器) 。这对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的开设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为此系统本身提供了丰富的信号源与可操作的测量手段, 使实验室的建设经费大大降低, 让实验室老师更易开设实验, 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基本知识。同时系统中也可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信号设计。

5.实验的可扩展性:学生在实验一般实验的同时, 可以利用二次开发模块提供的基本元件改变实验中的某些元件参数, 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6.实验的启发性:同以往一般实验设备不同, 在系统中除了安排大量的测试项目外, 还在实验思考一栏中按排了具有一定启发性、一定深度与扩展性的实验内容, 供老师与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操作。

7.实验模块的互连性:《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中, 对某些实验模块进行互连可以构成新的实验系统, 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实验效果。

8.实验箱的可开发性:在《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中, 提供了二次开发模块, 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要求, 以信号与系统的知识自行进行实验设计,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基于以上这些新特点, 《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将在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及综合性的设计, 让学生熟悉当今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所采用的先进的相关技术等;帮助学生在通信领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架构体系。本系统着重体现在测试和设计上, 目的是加强基础性教育、增强适应性训练、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通信系统概念有正确的常识性的理解, 提高实践能力, 为今后对新设备的操作、维护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本系统完全能够满足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需求。

摘要: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涉及的新技术、新理论发展很快, 知识结构也更加综合, 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增大,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更新, 设计出了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好, 且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典型性、创新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信号与系统教学与研究系统》。此系统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使用, 又可以满足教师的科研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关键词:开放式,应用,HDB3码,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平, 张文杰.信号与系统及其实验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 增刊 (29) :59-61.

[2]刘玉红, 杨桂芹.通信原理软件实验平台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8, 4 (138) :18-20.

[3]文化锋, 周宇.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07, (3) :27-28.

[4]夏平, 等.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 2 (30) :114-116.

[5]华容, 隋晓红.信号与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

[6]隋晓红.数字电路的抗干扰设计[J].煤矿机电, 2004, (3) :23-25.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2

旅游管理专业最大的特点为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然而,由于旅游管理学科为我国的一门新兴学科,教学还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虽然开放性实践教学已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的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还属于知识积累型,实践操作能力仍然需要提高。因此,科学的认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显得迫在眉睫。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教学特点

开放式实践教学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最为特色的一项环节,其主要采用将教学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的形式,模拟社会工作场景,学生为实践操作主体,教师在旁指导的形式,旨在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实接触工作场景,从而掌握专业实操技能,做到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学习与实操并行的新型特色教学形式。该种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1.真实性

旅游管理专业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活动、平台力求真实性,让学生切身处地地体验市场环境,企业服务中所需的设备、器材、内容、技巧都将其一一真实呈现,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楼阁咖啡屋,便是由其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创立,面向校内师生营业的同时,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真实地让学生管理、感受门店经营的一切事项,是实体企业门店经营整个服务过程的真实再现。

2.校企紧密合作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离不开旅游企业(如旅游景区、酒店、餐饮等企业)的支撑,只有校企紧密合作,才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提供理论知识的基础授课,旅游企业提供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场所,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成为市场 企业岗位需要的.人才,大大增强毕业后就业的自身竞争力,成为行业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现今所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欠合理性

实践教学在我国的教育界一直被看作为辅助式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被列为重要的地位,缺乏固定地、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以致衍生出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习被动、实践模式混乱等诸多问题。如此缺乏条理的教学设置,致使学校所授知识不能与社会所需很好的融合、教学质量低下、教学质量不明显、学生缺乏清晰的目标。表1为广州市某几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表:

从上述表可看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此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实践操作课程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少,欠缺重视度,且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容易出现课程反复的情况,虽可令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亦出现了教学资源浪费的情况。

2.师资配置欠合理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造就了对教师的要求除了重视基本的理论授课

技能外,亦相当重视教师的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其既有相关的系统理论基础知识也要有相关时长的旅游行业工作经验与阅历。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科研理论水平偏高,行业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若教师自身缺乏相关旅游行业工作经验,则导致无法调动学生热情,所培养出的学生与现今企业的要求有所差异,难以对学生施予应用型教育。

3.实践教学实验设施缺乏

笔者对广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访谈人数为326名,表2为其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的满意度调查: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的配置还是较为缺乏,如上表所述,49%学生均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还可以,部分学生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较好,少数同学认为不好,从调查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同时管理工作亦有待完善。

三、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的对策

1.合理设置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是教授理论课程的补充,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通过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令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技能,对专业知识的水平不仅停留在理解的层次更应上升到应用的层次。

2.合理配置师资

随着旅游业与教育业的高速发展,对师资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除了要求师资具有相应的科研、教学能力外,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因此高校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师资配置的期间,可引入教学能力高的企业教师教授实践性的学科,亦可定期派旅游管理专业前往旅游企业进行学习,务求令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皆达到我国现今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标准,同时校方需明确在校教师以及企业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3.大力引入实践教学实验设施

开放式实践教学的开展必定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实验设施,只有实践教学实验设施达到标准水平,校方才能顺利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实验设施可分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及校外企业实践教学设施,校

方应明确不同场地实践教学的设施,及其公正客观、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建立一套标准的校外校内相对应的实验设施,以期大力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结论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135-02

实践教学是指教育者围绕教育教学目标而开展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为特征,以运用理论知识观察、了解、发现、解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内容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1]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993 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第一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至今仅十多年时间,但发展速度很快,现在全国已有200 余所高校相继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培养层次也从本科发展到了研究生,可谓起步晚发展快,不光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体系本身还不够完备,对该专业的培养经验不足,实践教学更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急需加强和改革。[2]

1.专业设置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不断的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大型企业的管理层及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早已意识到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和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大大有益,用人单位间的人才争夺十分激烈,人力资源已逐步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核心资源。用人单位更希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能从员工招聘考核、员工培训、素质测评、岗位评估、绩效考核、分级管理等环节筛选、培养出适合本单位发展,具备学习能力,拥有不断上升潜力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市场上迫切需要高等学校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建设和发展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2.表现出“依附性”的明显特征

前已述及,正是着眼于市场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巨大,很多高校相继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受资金、场地、学校发展战略、学校发展的重心等诸多内在因素限制,各高校尤其注重原有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导致后设置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依附于原有学科的实践环节上,工科院校实践环节上偏重于类似“钳工”的实践实习,文科院校偏重于现场认识实习等现象比较普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学时不断被压缩,难以实现系统化、规范化。

3.难以实现创新型、复合式高端人才的培养要求

专业教学理念落后,实践课程和教材建设忽视企业的现实需求,教师缺少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实验基础设施薄弱,培养模式僵化等问题大量存在,如果不加以调整、优化,往往培养出只会“纸上谈兵”的毕业生,背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复合式高端人才的培养目标。大量中小型企业对于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力资源本科毕业生实际上处于一种研究能力不足,操作能力又不够的“夹生饭”状态。[2]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汲取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优秀实践环节先进经验,实践中研究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能力模块+职业情境”的实践课程体系,采用“情境驱动、模块层递”方式组织教学,实践环节管理应用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实践教学网络化综合管理系统,实践基地建设定位准确、科学规划、高效运行,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拓展了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提高了创新与实践能力。见图1。

1.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能力模块+职业情境”的实践课程体系

深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国家职业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条件,结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按照模块化原则开发实习内容,构建“能力模块+职业情境”的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把实践教学内容从原来相对粗放的划分模式进行科学调整,按照培养学生不同能力原则调整为“正金字塔型”的“能力模块”组合,按照每种“能力模块”要求的侧重点不同设计了“倒金字塔型”的“职业情境”组合。“职业情境”紧密配合“能力模块”设计,共同组成递进培养学生宽口径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此种设计有利于培养具备“”高端应用型人才,如图2所示。

(1)“能力模块”组合。该组合包括:基础知识模块—专业能力模块—校企合作模块—创新实验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各类模块组合为“正金字塔型”,层层递进设计规划不同类别、不同比例的实践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职场要求的实践能力。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性和专业性的实践内容占的比例较大,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专业素养,校企合作内容处于重要的纽带位置,即凸显校企合作的重要,也不教条的一味增加比例,因为任何类型的校企合作都会受限于学生实习和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该环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又必不可少。在上述基础上,学生进入创新和素质拓展模块训练后,将极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为入职后的发展储备能量。

(2)“职业情境”组合。职业情境是指实践内容设计时,运用丰富多彩的手段,如多媒体软件、虚拟现实软件、影像、角色表演、创新实验等,在现实或模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工作实际中的关键场景,把能力模块要求的相关知识点融合入相应的“职业情境”中,该种方法可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体实验室不足及较难建设的问题。该组合包括:基础—专业—校企—创新—素质,每一层情境的设置都严密配合能力模块中的实践内容。

经过实践的验证,这种实践课程设置使每个模块专业性和针对性加强,各个模块互相支撑,互为补充,极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可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合理调整学生在各个模块的侧重点,紧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趋势,当专业实践能力需要微调时,只要调整对应模块的内容即可实现实践体系的有序跟进,能灵活的追踪专业发展方向。力争使学生不仅能学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还努力达到不重复参加培训就能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3]

2.在实践教学运行管理上,采用“情境驱动+模块层递”方式组织教学

在實践教学组织上,采取小学期集中授课的方式,学生在几周或数周时间段内学习、工作在实验室等实践场所,有利于学生更加熟悉实践场所,融入实践环境,强化基础,为专业素质的提升做好技能能力准备。

在实践教学运行管理上,用“情境驱动、模块层递”方式组织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划分比例和递进流程,如图2所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备管理类专业的常见特征,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其实践环节容易陷入案例分析这样说教训练中,实践手段单一化,采用丰富多彩的职业情境驱动各实践环节在教学体系中的实施,严格按照设计中的层级模块逐级递进,只有完成好下一层级的实践任务,才可上升到更高层级,有利于学生“能力模块”的不同层次训练中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点,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强化“情境驱动、模块层递”模式的教学运行方法,每一个环节严格规范,把每个层级的内容都落到实处,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3.规划设计了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实践教学网络化综合管理系统

实践教学网络化综合管理系统基于WIFI技术,教师应用的手持终端为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主要功能包括:面向教师的实践考核节点采集成绩、设定计算规则、总评成绩的管理和分析、成绩输出;面向实习学生的查询功能、实践考核节点成绩明细及分析;面向实践管理者的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对实验室内部设备材料、设备等资产的实时管理,对实践课程网络化管理,虚拟实验室对接管理;最终实现实践教学实时移动办公,为实验教师和管理者提供集成统一的操作平台,提高实践教学的工作效率,提升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4.实践基地建设定位准确、科学规划、高效运行

规划并建设了1个基础实验实训平台,基础实验实训,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需求的最基本的技能知识点,为后续层递能力模块训练夯实基础,为创新实验开展做准备;建设2个专业化创新实验实训平台,该平台具备二个功能,一是对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开展专项训练,可以针对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中的具体任务,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实验项目;二是为在专业技能训练考评中遴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提供软件硬件平台,通过优秀的创新实验项目激励其他同学及低年级同学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的兴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全体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建设2个校企合作实习平台,校企合作实习平台可有效解决化解校外实习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管理之间的矛盾,实现校内外实习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建设1个虚拟实验平台,利用虚拟与现实技术将部分现实中难以再现的职业情境在软件中虚拟构建,并留有二次开发的接口,提供给学生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设计制作虚拟情境,给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即节约了实验资源,又培养职业素质,拓宽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制定科学严谨的实验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安全进行的重要手段,教学运行特别注重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结论

沈阳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厚实力,强素质”创新型、复合式高端人才,为配合这一培养目标,课题组研究设计了以“基础雄厚、一专多能、思维创新、素质顶尖”为核心目标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中研究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能力模块+职业情境”的实践课程体系,采用“情境驱动、模块层递”方式组织教学,实践环节管理应用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实践教学网络化综合管理系统,实践基地建设定位准确、科学规划、高效运行,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拓展了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提高了创新与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就业,保障了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志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1,11(1):122-125.

[2]张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31):326-328.

[3]李乃忠.基于职业标准的电工实习课程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9(232):75-76.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4

关键词:开放式,实训教学,门禁考勤管理,非接触式IC卡

0 引言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当今社会正快速向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管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正逐步形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探索有利于创新的新型管理组织形式,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 建立以智能化、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管理体系, 是当前高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手段[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职学院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显著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教育关注的热点。实训教学是高职学院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高职人才的重要环节。开放式实训教学控制管理包括实训者身份认证与考勤管理、实训台位自动分配和电源自动接通与断开控制、实训计时计费管理、实训过程实时视频监控、防偷盗报警等。

1 设计思路

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控制管理软、硬件平台。它应用现代智能卡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结合开放式实训教学管理方法,以网络为依托,以后台数据库为核心,通过非接触式IC卡,配合刷卡系统的设置,将IC卡的应用与实训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系统中各模块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共享,实现实训教学过程的自动控制与管理。

系统满足五个方面的智能控制:实训者身份认证与考勤管理、实训台位自动分配和电源自动接通与断开控制、实训计时计费管理、实训过程实时视频监控、防偷盗报警。身份认证与考勤管理是指通过验证IC卡信息方式,审核持卡者参加实训之资格,相符则登记注册,不符则不予接受实训。它能自动识别出入人员的身份和权限,并根据权限控制门的开启或关闭,同时记录人员出入的时间和次数,实现考勤管理和监控。实训台位分配与电源控制是指通过身份认证的人员由门禁系统自动分配或按预约分配实训台位,并自动接通实训台位电源;实训计时计费管理即按课表设定的起始、终止时间间隔和学生预约的实训限定时间,控制学生实训过程所占用的时间,它是通过管理计算机(包括远程管理计算机)依照一定的规则,实施电源开关切换,将实训资格按实训台赋予或剥夺给有关学生来实现,有效周转、调度有限的实训教学资源,同时,对课余预约实训者,按一定的费率计算办法扣除相应的实训费用。

2 系统组成

系统由门禁考勤单元、视频监控单元、实训室控制单元、实训台控制单元、管理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控制网络(校园网)及相关管理软件(服务器端软件、管理端软件、收费管理软件、刷卡端软件和考勤管理软件)组成。门禁控制器通过上联接口与其他控制器和控制中心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相连,组成基于校园网的门禁考勤、监控管理网络,实现与其他控制单元如报警、视频监控等的联动。系统组成见图1。

2.1 管理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管理中心数据库服务器是整个实训教学过程控制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一台专用服务器、数据库管理软件(SQL Server 2000)和服务端管理软件组成,其物理位置设学院实训中心机房,通过校园网和远程的实训室管理端、刷卡端相连接。服务端管理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用于完成在服务端进行的各项操作,主要有学期初始化、课程初始化、实训室参数设定、院系班级管理、学生帐户管理、教师帐户管理、管理员帐户管理、各项信息统计和各种类型的查询系统管理等。

2.2 管理中心管理计算机

管理中心位于学院实训中心,由一台或几台安装IC卡管理软件的计算机组成, 主要完成一些日常管理功能,包括IC卡发行、卡挂失、卡充值等功能。

2.3 门禁考勤管理单元

门禁考勤管理单元包括控制器主机(一台普通PC机)、射频刷卡器、电控锁和刷卡端管理软件、考勤管理软件。位于整套控制系统的最前端,物理位置位于实训室入口处,主要用于处理各种前端功能,包括身份认证、考勤管理、分配台位、接通电源等。

2.4 实训室控制单元

实训室控制单元是一套硬件设备,位于每个独立的实训室,通过室内局域网连接门禁考勤管理单元和实训台。学生注册后,该单元将根据实训台位安排规则或实训台位预约情况分配实训台位、这个分配信息将通过控制网络传送到相应实训台控制单元,启动实训台电源、启动视频监控单元电源。它是门禁考勤管理单元与实训台、视频监控单元通信的桥梁。

2.5 实训台控制单元

实训台控制单元是一个控制盒,安装在每个实训台上,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实训台控制单元。如果分配正确,继电器接收实训台控制单元控制指令控制实训台电源,该实训台的电源闭合,学生可以开始实训,反之实训台电源关闭。

2.6 视频监控单元

该单元与门禁考勤管理单元联动,对进出实训室的人员和实训过程进行实时自动录像。可通过校园网络,在主监控室或指定地点远程观看实训室的图像及回放录像。

2.7 控制网络

控制网络包括实训室局域网和校园网,实训室局域网将所有的实训台连接到实训室控制单元,再通过实训室控制单元连接刷卡端。同时,实训室控制单元通过校园网与管理中心相连。

2.8 软件系统

包括刷卡端软件、考勤管理软件、收费管理软件、管理端软件、后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涉及到的后台数据库表有: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课内实训课表、课外实训预约表、实训台位表、学生实训情况记录表等,系统把这些数据库按关键字段相关联,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3 工作原理及功能实现

系统以校园网作为枢纽,把软件和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目前流行的B/S架构。控制管理过程是:学生根据实训课表或者通过网络实训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事先预约的实训时间进入实训室时,实训室门禁考勤管理单元自动识别实训者身份,身份认证通过后,通过实训室控制单元自动为实训者分配实训台位,接通该台位电源,并对实训人员信息、实训台位信息进行自动录入,同时计时计费功能、监控摄像机同步启动,对实训室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向实训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传递实训室状态信息。学生在实训室做实训的全过程由实训室图像在线监控系统进行监控与录像。实训完毕,学生离开实训室时再次刷卡注销,记录注销时间,根据预先设定的费率计算,并从IC卡中扣除相应的费用,完成实训收费管理。课后学生通过网络实训教学系统提交实训报告,任课教师从管理平台调出相关资讯对学生的实训态度、学生所做的实训给予综合的评价与考核。

4 门禁考勤管理单元

4.1 门禁考勤管理单元的组成

本单元是基于TCP/IP网络通信的、网络型智能化门禁考勤管理单元,包括管理平台和门控装置两部分,主要由门禁控制器、电控锁、非接触式读卡器、非接触IC卡、后台管理软件、后台数据库、计算机和相应通信设备组成。读卡方式为非接触式,只需持卡人将卡在读卡器附近晃动一下,读卡器便可以感应到有卡,并将卡中的用户信息发送到门禁控制器,由门禁控制器来检查合法性,决定是否进行开门动作。

4.1.1 门禁管理软件

该软件完成各种卡的登记、发放、删除功能,记录各个门的出入人员及时间等信息,实时显示各门的开关状态,紧急情况下可控制所有门的打开和关闭。

4.1.2 考勤管理软件

该软件可对出入人员进行考勤登记管理,记录人员的迟到、矿工、早退等情况,并统计输出。

4.1.3 门禁控制器

门禁控制器是门禁考勤管理单元的核心,由一台QC机和相应的外围电路组成。通过与后台服务器数据库配合,由它来决定某一张卡是否为本系统已注册的有效卡,该卡是否符合所限定的时间段,该卡是否有打开该门的权限等,从而控制电控锁是否开启,并通过TCP/IP协议与控制网络将该卡的身份信息和使用时间信息送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处理、查询、报表输出等。

4.1.4 读卡器

读卡器是门禁考勤管理单元的前端设备,其功能是读取非接触IC卡中的用户身份等数据,将数据传输给门禁控制器进行真伪识别。

4.1.5 电控锁

它负责完成开/关门的工作,要求稳定可靠,便于维护。

4.1.6 非接触式IC卡

此卡可用以存储数字、字母编码信息,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卡中存储的需要识别、交互的数据可以随时写入、更改或擦除。它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不需要电气触点,读写频率高[2]。

4.2 门禁考勤管理单元工作原理

门禁考勤管理又称出入口控制管理,能自动识别出入人员的身份和权限,并根据权限控制门的开启或关闭,同时记录人员出入的时间和次数,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在每个实训室设置一个读卡器,当用户进入实训室时先刷卡,读卡器读卡并将IC卡中记录的用户信息数据传送至服务器,服务器验证用户满足合法用户的所有条件时,发送指令到门禁系统,开启电控门,允许该用户进入,用户实训从此刻开始计时,实现考勤和计费计时;而对于非法用户,如使用作废的机读卡、重复划卡,或者发现是合法用户但没有所请求的服务权限,用户操作失败,在屏幕上提示警告信息,或向报警控制器发出指令进行声光报警,拒绝其进入。刷卡端程序是一个守候程序,它不停地查询读卡器是否有卡,如果有卡,则从卡上读入数据,发送数据到服务器端程序,等待服务器端程序处理完毕所发送过来的数据,然后输出处理结果。

5 实训台控制单元

实训台控制单元的任务是接受实训室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控制实训台电源管理电路工作,接通该实训台电源。如图2,图3所示。

基本原理:从实训台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变换成模拟信号,控制由继电器或交流接触器构成的电子开关的通断,实现各实训台上的电源控制。若实训室不开放,实训室控制单元统一向各实训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使所有实训台的电子开关均接通。图中手动开关的作用是当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急给实训台通电。

6 视频监控单元

随着宽带网在全国的普及,网络的主干带宽极大提高,为实现网络视频监控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图像压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视频信号在网上实时传送技术上可行,从而使利用宽带网进行实时监控成为可能。

6.1 视频监控模块的组成

实训室图像在线监控模块的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模块由实训室摄像机、电源自动控制器、视频控制器、视频监视器、硬盘录像机、网络集线器等组成[3]。

6.2 工作原理

视频控制器把来自实训室摄像机的影像信息进行控制,使视频监视器既可实时巡视,也可单一监控,而通过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把影像资料保存下来。硬盘录像机是一种新型录像机,通过安装专用软件包便具有网络传输功能。在互联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事先安装特定软件,并获得授权,实训室的影像就可以通过网络集线器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实训室影像的远程监控。也就是说,教师或者是实训室管理人员,可以不用到现场,在办公室或者在家里即可了解到实训室里面的情况。

7 仪器设备防偷盗报警

实训室每台仪器设备的底部安装一个磁条,门禁控制器中设磁信号探测电路,合理的设置探测灵敏度,当被盗仪器设备通过门禁控制区时,门禁控制器中的报警电路报警,通知管理员对该学生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

8 结束语

构建这样一个技术平台,借助于门禁考勤管理、视频实时监控,实验教学过程控制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控制了非法人员的侵入,也对合法人员的行为时间进行了记录;实验室可以全天候开放,学生做到自主实验,实验室的安全得到保证,实训室及学生进行实训的全过程得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将教师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开放式实训教学管理达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实训室的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提高实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春,唐杰,等.实训室网络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3).

[2]张明鸣.体育场门禁系统的设计[J].东北大学学报,2005(3):167-173.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5

文章提纲:

1.基于Air的课堂教学应用系统开发背景(白板和白板软件应用缺点)

(1)便于教师在白板上勾画、书写、画图等进行各种辅助讲授和教学的操作,但是独立于教材之外,教学媒体与教材相互孤立和割裂;无法在白板上直接对教材做信息化教学处理,比如,课本某部分内容的放大,勾画强调,直接批注等

(2)由于过多的教学媒体技术操作,导致教师被技术牵着走,分散了教学精力。学生的注意力也经常被技术所牵走

(3)需要寻找理论支持添加到此处,如认知负荷理论,认知空间维度等

2.课堂教学应用系统使用现状分析,(1)Vclass,封闭的局域网教学平台,教科书的正文文字被原文呈现,借助SURF软件可以在上面进行批注、评论等;但是书本上的其他内容,比如课前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没有,使得师生必须单独以纸本教材或者Vclass教学平台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客观上教学媒体子系统依然存在,教材只是一部分融入教学媒体中,(2)在信息化教学中,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和知识来源,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多样化; 网络课堂等的缺点,开放,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无边,但是仍然没有原本原样的教材内容,师生在课堂上不得不在教材和信息化教学媒体二者之间不断切换,增加了操作量,也增加了教学子系统

3.基于Air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应用系统的系统设计

(1)指导思想:

开放,易用,便捷的课堂教学应用系统,(此处可以结合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以数字化教材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包括教材,预备用课件资源,课堂教学工具,搜索,广域网,资源共享和管理工具,等),并把这三个子系统有机的融合在一个系统中(画系统减少的平面图来说明),使用便利(此处描述需要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并配图)

教师不再需要费心费力的把教材内容制作到PPT等数字化资源课件中,而只需要在数字化教材对应的页面内容中自由添加额外的注音,解读,标记,遮罩等,教学过程不再受PPT预设的线性限制,而是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反馈随时方便的立体化动态调整

(2)系统框架设计

(3)核心功能描述

全版本数字教材功能

资源应用和管理功能

资源共建共享功能

后台机构管理功能

4.基于Air的课堂教学应用系统开发的课堂教学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本系统采用Flex3, 并整合()开发Air富客户端系统,后台使用Spring2.0, Hibernate3.2,Tomcat等J2EE技术开发,数据库采用MYSQL, 文件服务器采用Stratus, FMS, 其目标是发挥AIR技术的丰富表现力,开发兼有Web和桌面应用程序优势的开放课堂教学应用系统

5.系统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6

关键词:网络技术开放大学问题措施

1. 前言

开放大学具有开放性、系统性、投入低的特点。我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所以在开放大学的建设中明确与普通高校不同的开放理念和办学策略。但是在建设中,开放大学面临着发展定位、质量标准、教学研究、教学团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如何利用自身网络办学特点,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成为我国开放大学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2. 开放大学存在的问题

2.1师资队伍短缺

虽然开放大学的建设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但是在教师团队的数量、质量无法满足开放大学的实际需求,所以造成开放大学师资短缺的问题,师资资源短缺的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团队的数量不足,因为开放大学是面对全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招生,所以导致开放大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造成教师团队的师资资源短缺现象严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教师团队的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在各学科的配置不合理[1]。很多专业的学科缺少足够的专业教师,使教学过程难以落实,专业学科的建设难以展开。

2.2网络学习态度不正确

开放大学的教学方式是网络教学,所以开放大学的教学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做到自我约束,主动的学习。但是对我国某开放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月的网络学习时间比例为7.5%,由此可见,学生对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教育形式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认真,浪费了资源,使网络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的网络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落实教学过程,虽然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讲课方式等,没有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进行组织、实施。所以导致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出现问题。

3.开放大学教学措施

3.1组建网络团队教学

针对网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组建一支基于网络的教学团队,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网络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开放大学师资缺乏、教师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可以改变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态度,重新认识网络学习。所以目前我国的开放大学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制度,将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开放大学的教学目标[2]。首先,通过基于网络的视频教学软件,教师进行组织视频教学,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其次,落实教学过程,形成统一的教学观念,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严格管理学生的考勤记录,教师要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审阅批改,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网络互动交流,将教学课程全面实施到位。最后,设立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涉及教学的整个过程,按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段考核,并实施计分制度。将教学的过程与考核机制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开放大学真正发挥作用,服务国家和大众。

3.2转变学生态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但是开放大学是以网络教学为主的,网络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所以网络教学缺乏课堂约束,导致学生对网络教学产生懒散、消极的学习态度,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约束学生的课堂活动,成为开放大学网络教学中的难点。

为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质量,开放大学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在制定教学的内容上,教师要根据所属专业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以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将分数制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适当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紧迫感,提高对网络学习的重视和学习效率。最后,教师通过组织课堂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找到学习中的不足,同时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增加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对网络教育教学的兴趣,改变以往對网络教学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工作效率。

3.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开放大学的网络平台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教学缺乏实际的沟通和讨论,所以,开放大学可以针对不同专业,设立专门的校内交流网络平台,学生将实践和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可以在平台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出现率较高的问题,给出专业的解答[3]。学生通过平台的讨论和沟通,解决了实际中的问题。通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实践中,并将在实际中能够遇到的问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专业的解答,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的实际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开放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开放大学的任务不断增加,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构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再次学习和继续学习的机会。但是在开放大学的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共存,所以为了促进开放大学的发展,需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建设,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平台,不断开发符合教学内容的网络课件,遵照网络教学的规律,开发新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我国开放大学自身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04):29-94.

[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10,4(07):59-112.

[3]赵建刚.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5(04)30-163.

初探管理类课程中开放式教学模式 篇7

管理类课程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能紧密结合的课程,但遗憾的是现今的课堂中所传授的管理类知识却呈现脱节的状态。现状如下。

1.1 教学方法单一化

如今的大学教学,多媒体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老师采用。但就其专业知识与多媒体手段的整合效果,存在明显不足,以至于存在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形式主义教学。最后教师的教学就演变成是单一读屏幕上的句子,而学生学习也就是把老师多媒体讲义拷贝下来,考试时突击复习。这完全违背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意义,课件生动却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精神上的交流,原本可以激发的创造性思维,只能使教学效果趋于平淡。此外,在一些逻辑思维强的内容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算过程做得再好也不过是呈现给学生,缺失了教师在讲台上逻辑运算的生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消化和反应。这种忽视传统教学手段价值的教学,完全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效果不升反降。

1.2 教学内容枯燥化

某些管理类教材内容单一抽象,过于理论化,甚至某些过于陈旧,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没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李建桥(2013)经过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材在阅读的时候似乎理解了,但是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就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用了。而且大部分学科的教学,教师的授课不应过于拘泥于一本教材的内容。应该讲,很多学科的内容有一定的互通性。科学诚然需要严谨刻板的内容来表述,但传授的方式却可以选择生动化。而一个对本学科有一定研究的教师更应该根据自己的学识范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超越书本,展现知识的全面性。

1.3 教学过程中需求和供给脱节

实际上,如今大学教学的对象学生需求已经呈现多样化,该研究者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希望学完以后能够马上实际操作,在课后经常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交流,有的则希望以后再学业上继续深造,所以更关注于所学东西的体系,还有的则希望把所学的运用于将来职场。但可惜的是,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大部分管理类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做到一通百通。

1.4 教育主体难以安心教学

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科研的压力,有些教师把上课看成了副业,敷衍了事,甚至一份讲义可以连续用好几年,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学知识学做人,两者是有机结合的,教学是否有效,依靠二者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并不是可以用一份讲义固定下来,而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同时科学是在发展中变化,只有师生间真挚的交流互动才能激发教师传授知识和爱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朝正向发展。

2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开放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在细枝末节上的改良,而是在教学理念、手段、目标、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问题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开放式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空间开放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

首先,从教学观念看,开放式教学的目标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一定的灵活性。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资源不再拘泥于一本书。教师应该利用多渠道综合使用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教师也可以根据阶段性目标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再次,从教学过程来看,开放式教学过程没有公式化的程序,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调整。最后,从教学空间来看,开放式教学的应征求多方的意见,而学生的建议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什么?怎么学?最后,从教学评价体系开放来看,要强调人文精神,以阶段性评价为主,避免应试教育和突击学习。

3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实践

该研究者在自己承担的管理类课程《金融衍生工具》这门课中,初步尝试了一些开放式教学模式。《金融衍生工具》这门课应该说是一门有难度的课程,它既有一些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实操性,但更多的是金融创新理念。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处于一种“既爱又恨”的矛盾状态。在此情况下,该研究者在借鉴传统教育思想,融合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究适合时代特点的新思想,在设计开放式教学时,主要是以把握时代的脉搏,面向社会,调整方向,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为目的,具体作了如下尝试。

(1)教学思想的开放。在第一节课,我就以大家熟识的阿里巴巴金融体系发展为例,向学生展示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体系,这门课其实并不像他们想象得那么神秘遥远,恰恰相反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这对学生往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2)教学内容构建尽量设定在真实情景下。《金融衍生工具》这门课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衍生工具的基本概念之类的内容,而且概念间有较强的逻辑演变关系,学生完全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该研究者就利用与教材理论相关系的现实生活案例,让学生通过非常真实的案例来了解。如利用2013年8月16日光大银行乌龙事件。这个案例很有其独特性,能够讨论的问题也十分丰富。首先案例其中涉及到了期货合约、套利交易、股指期货、多头、空头和对冲风险等几个在金融市场中较为常见的交易名词。同时,对这种乌龙事件引发的对公司管理层的治理问题也是学术界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个案例时,该研究者先提前给学生分组并让他们自己根据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担当案例讲解的任务,然后设定问题1:假如你是那个操盘手,你怎么来避免或弥补这样的错误。最后设定问题2:假如你是公司的管理层,或者部门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处理这种事件。该研究者的职责是让学生自己来承担学习的责任,在他们表现的基础上给予小组评价。这当中强调了团队合作的精神,督促每一个组员都对最后小组评价做出贡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文字表达、口头演讲、人际关系、组织管理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实践证明这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自由学习气氛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成果承担责任的方式。

(3)教学内容可以和其他学科交互应用。学生在解答第二个设定问题:假如你是公司的管理层,或者部门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处理这种事件时,其实运用到的并不是衍生工具可涵盖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能需要运用到《公司理财》、《公司治理》等课程的知识。鉴于授课学生已经是大三的学生,应该已经学习过这些课程,所以在设计思考路线时,该研究者也有所倾向。比如在考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对股票波动的反应,这些反应是什么样一个资产定价机理过程,值得细致探讨,这一部分会用到公司理财的内容。又比如,此次事件后,广大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等一众相关决策责任人被判终身证券市场禁入。而此后杨剑波又状告中国证监会,遭到驳回等一系列后续效应。该研究者引导学生通过公司治理角度讨论,管理者在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时,如何平衡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而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来反映出来。可以让学生做深刻地思考,巩固以前的知识,也给将来有意愿在这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指引一个可能的方向。

(4)布置开放式的作业并给予开放式评价。在这门课中,也会有一次课后大作业的任务,题目是开放式的,根据所学的学生独立地自主地完成一次介绍现金资本市场中一种新型的衍生工具。这是由学生自己确定写作内容,自己组织结构,以及完成学习目的,并对其程度负责,这样学生才是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任。最后,在评价作业时,通过学生间小组交叉评议完成。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从评价他人作业得到学习的启发,而教师的评价处于次要地位,更显评价的公平普适性。

4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该研究者初次尝试开放式教学,所用的方法还处于试验阶段,体会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在教学中合理引导学生从研究中学习的模式。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完全可以是课堂从过去的单方向“教”转向双方向“学”。这不仅能使师生在知识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愉悦的氛围,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学生的反响来看,大多数人都肯定了这种方法的灵活性,但也表示这种学习模式让他们觉得在课后承担一定的课业负担。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把所有问题从问到解到答都一一提供。而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的只有一个情景,怎么问、怎么解和答都要靠他们动手动脑去收集整理、思考。要比以前课后完成作业,对例题的重复演练来得复杂,课业负担重可以完全理解。

(2)在教学活动中推进分工合作型学习方式。运用案例问题设定让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并且可以从有限的教学空间中获得无限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这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延展性较强,让老师和学生在一种轻松高效的状态下授课与学习。由于衍生工具更多地体现投资模式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是立足于如何风险收益的平衡。这其实涉及的并不是一门学科,可能涉及到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所以在分工时,可以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尊重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由他们自主决定各自任务。当然要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思考管理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从多角度提出案例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案,要讲究学术自由,欢迎百家之言,当教师充满热情面对各种关键问题时,也是在激励学生前进。同时发展和引导学生培养合作的精神,对于他们将来生活,职业道路都有深远的影响。

5 开放式教学改进方向和相关建议

开放式教学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并使他们拥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启迪学生心灵,强调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极富教育价值的教学。这也是开放式教学改进的方向。

(1)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课堂教学适应学生自主创新性发展的需求,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和多向联系。

(2)推行开放的教材建设。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实际脱节的课程太多,只讲空头理论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应拘泥于书本式教材,要使教材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接轨,应该有意识地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模式的更新。教师教学应广泛采用“发现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合作教学”等方式。这些方式的顺利进行,案例的质量是关键。应该能提炼出一系列选择案例、情景设立、提炼理论、应用理论、诠释案例、归纳总结的规范流程,注重案例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4)注重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管理。愉悦的课堂气氛是开放式教学的保障。首先,要建立开放师生关系。建立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每个学生,尊重人格,关注个性发展。其次,在教学准备阶段中,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知识点,认真选择案例,确定案例教学的重、难点,制定教学目标。而且,对教学过程有细致安排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策略。再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以强势的态度进行教学,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谓“润物丝无声”,即方式方法上的开放,教师要灵活掌控教学节奏,为了学生加强思维有时可以快速切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思考。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案例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学生如何自主获取知识,从讲解为主向启发引导为主转变。

(5)开放教学空间和思维空间。教室不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唯一场所。应该尝试把课堂中的问题带出教室,带入生活,有可能的话领入企业。当然也可以邀请商业界成功人士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引领学生对知识有创造性的认知。在思维方面,教师要敢于、善于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鼓励、引导学生对教师、书本质疑。允许学生突发奇想,提出不合常规能力的问题,努力营造“敢想、敢说、敢问、敢试”的学习氛围,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李建桥.论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3(5):98,102.

[2]武峭山.论高校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134-135.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8

计算机专业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者缺一不可, 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程序设计思想。然而在传统教学中, 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安排不合理的情况[1], 在课程教学中, 往往是“一言堂”形式的理论灌输[2]。这种方式导致学生识记空泛的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差, 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因而感到枯燥, 学习兴趣不高,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任务与知识衔接脱节的问题, 归根到底是知识流形成过程与教学环节未能达到统一所致。

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适用开放式教学, 目前, 国内在开放式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实施上已有高校开展实践, 例如:探索基于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竞争式的教学形式[3]。它提出了开展计算机技术开放式教学的三原则, 即知识结构原则、实践操作原则、开放式管理原则[4], 以指导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我们研究的计算机系统课程群开放式教学模式要基于知识管理理论, 从开放式教学策略、开放式教学设计、开放式教材建设以及开放式学习评价等几方面入手。以汇编语言、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多核计算机系统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课程群为基础开展此项教学改革研究。目的就是要探索一种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提高学生主动发现新事物、吸收新信息、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的目的。

二、知识管理与开放式教学

1.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知识活动普遍存在, 最早出现于1986年, 由卡尔.维格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提出, 在企业知识活动过程中提出知识管理的第一人是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此后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 知识管理一直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人们所研究, 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0年被确认为知识管理年[5]。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待教学过程, 是一个知识流的过程, 即知识如何以最佳方式从教育者传播到学习者并达到最好的效果[6]。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认为组织中的知识创新是以显性和隐性知识间相互转化为表现方式[7], 并运用系统的方法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交流、利用、创新, 使得学习者习得知识, 最终形成知识流动的环状回路。显性知识即是能够以概念、定义、原理、符号、规则等表述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抽象无形的要透过具体事例渗透出来的知识, 如人的经验、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显性知识隐性化即是概念原理规则等知识转为一种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过程;隐性知识显性化指利用经验策略手段等获得知识的过程。

2. 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 最初提出者是科恩, 他在1969年创建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 还渊源于斯皮罗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的教学模式[8]。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 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 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 把学生培养成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

开放式教学的实质在于实施个性化、个别化教学, 尊重教师与学生差异性、多元性, 促进学习与指导的个别化, 改变传统教学系统同一进度、同一时间、同一方式、同一手段、齐头并进式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 能够发现其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 这也是我们能够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图1是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课程群开放式教学模式结构图。本模式以知识管理思想为理论基础, 采用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汇报型学习、自主训练网络教学、开放式多层次协作型实验教学四种形式来实施教学, 以达到知识从获取、存储、交流、利用以及创新的流动过程, 知识从获取到利用以至创新同时也是一个显性知识隐性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循环过程。

以汇编语言课程为例, 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汇报型学习、开放式多层次协作型实验教学、自主训练网络教学四个层次。

(1) 任务驱动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进行知识活动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维果茨基[9]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范围的“任务”。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尽量靠近学生的能力限度的上界, 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将任务中要传达的显性知识吸收并存储。通过任务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防止任务学习时过于分散使课堂秩序混乱, 教师除了要设计任务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并控制课堂进程, 使得任务驱动课堂教学能够围绕主题进行。我们在汇编语言课程的每一教学阶段都设计了一个实例, 以实例驱动教学。例如:“带彩色显示的算术程序”需要学生从几个角度学习, 包括混合运算、十进制运算指令、多字节运算以及DOS中断功能调用, 直接写显存显示彩色字符等, 然后融会贯通、深化和迁移知识。

(2) 小组合作汇报型学习。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互动来获取知识。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小组的学习内容, 小组成员通过独立学习、讨论研究、课堂汇报、提问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获得显性知识的过程, 同时, 也获得了解决问题方式、思考方法等方面的隐性知识。小组合作汇报学习是一个学生把显性知识隐性化进而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 同时, 也是一个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已有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教师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正确地完成知识的转化。这种模式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方式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 同时, 培养并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放式多层次协作型实验教学。知识的使用及创新是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知识形成流程中的重要部分。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难度不等的实验题目供学生选择, 以练带学, 通过知识的使用实践获取知识, 进而将知识内化。学生能够在网上以及实验室开放等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进行实验, 改变了以往只能在实验课上进行上机实验的限制, 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因赶不上进度而放弃课上完不成的实验,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 取舍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和确定学习路径。

(4) 自主训练网络教学。通过自主学习带动知识的交流及创新,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教学网站上不断发布公告, 指导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导引和学习进度表对学生起到导航作用;网站上给出测试题目供学生自我检测, 教师随时做跟踪检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也达到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目的;利用教学网站的在线答疑功能, 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问, 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进行回答。这为教学交流提供了新方式, 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完成知识的获得与深化。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 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 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至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 在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下实现了学习的迁移, 同时也是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过程。

四、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的目的。我们对教学实施情况作了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通过两次问卷调查, 72.9%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71.2%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模式能够满足课程学习需求。结果显示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有效, 能够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通过合作实验等学习形式掌握基础理论性的知识和程序设计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实践验证是切实可行的。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小组成员有依赖性、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利用教学网站学习自主性不高的情况,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通过适当调动和启发等方式解决。

五、结论

经过实践验证基于知识管理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学习动机的维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知识、技能。本模式也同样适用于课程性质相类似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仍将对本模式逐步完善、修正不足之处, 以求探索出更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更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边小勇, 盛玉霞.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7, (11) :34-37.

[2]钟柏昌.支架理论视野下的局部探究教学模式及其类型——以信息技术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1) :106-109.

[3]成洁.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6 (10) :77-78.

[4]刘丽容.论计算机教学的开放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版) , 2007, (3) :65-66.

[5]储节旺.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流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51 (4) :80-83.

[6]甘永成, 祝智庭.信息化教育中的知识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7) :7-9.

[7]野中郁次郎, 陈浩 (译) .知识创新使公司成长[J].市场观察, 1999, (2) :11-15.

[8]中国教师行动网.2011, 5:10.http://zhidao.eact.com.cn/question/8ce9e997ade585b3e99481e59bbd7a62317a00.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9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概述

(一) 开放式教学理念

开放式教学理论源于科恩 (R.C.Cohn) 1969年创建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 也融合了斯皮罗 (Spiro) 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是和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相对应的, 强调以知识教学为载体, 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 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由成长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该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通过开放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方法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 有了教学理念, 还必须有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 才能使教学理念指导作用充分发挥。部分学者在开放式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如陈伯超、付瑶详细论述了“中文教师主讲+外教辅讲”的教学主体开放的教学模式;熊严柳探索了模拟案例教学法在开放式教学中的作用;张桂芬、滕兰花提出了“课堂+社会”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等等。总体而言, 开放式教学理念在实验类、实践类课程的推广应用较多, 教学模式多样, 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手段的开放等环节, 但是对教学内容的开放研究较少。

笔者长期从事旅游管理课程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教师的课题研究引入教学, 进行“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通过课堂学习, 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然后通过参与科研课题, 如查找资料、实地调研、论文撰写等实践工作, 来综合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开放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的开放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方面, 我们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解, 而是引入实践型科研课题, 将书本理论和科研实践相结合, 不仅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使他们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空间上, 我们将教学从传统的课堂延伸至课外, 既包括图书馆、网络等查找资料的平台, 还包括景区、景点等实际调研的场所。

二、“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式样, 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的, 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 在构建“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之前, 我们需要明确课堂和课题两个环节的教学目标。

(一) 课堂和课题两个环节的教学目标确定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识记即对某些知识只要求能记住或回忆得起来, 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理解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转换、解释和推断。应用指能用单一的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分析指能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如成分分析、工作原理分析等。综合指能把多种知识综合起来, 解决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评价指能根据已学到的知识和某些内部或外部制定的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 提出自己的看法。

根据布卢姆的理论, 课堂和课题两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两个方面。

1. 在课堂环节以识记、理解为主。

课堂环节为“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 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 教师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 讲授课程的基础理论, 引导学生识记理解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所学的知识, 同时在识记基础上理解所学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 不但知道其本质、特征, 而且知道其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相近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等。

2. 课题环节重在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 识记并理解基础理论, 但是这些理解停留在浅层次, 理论知识只有通过指导实践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 课题环节为课堂的延伸和深化,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 运用课堂所学各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比较好地培养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总体而言, 在“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中, 通过课堂环节, 让学生识记、理解基础知识;通过课题环节, 让学生融会贯通各项知识, 培养实践能力, 两个环节各有侧重、互相补充, 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 “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流程设计

这种教学模式从课堂、课题两个环节, 教师、学生两个维度, 在明确课堂教学、课题参与的目的基础上, 确定教师和学生在各阶段的任务, 从而设计教学方案。

1. 课堂环节。

教师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 讲授课程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架构。在这一环节, 需要达到学生能识记、理解基本理论的教学目的, 为参与课题奠定理论基础。

2. 课题环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教学, 将课堂延伸至课题。

一是前期准备。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申报合适的科研课题。由于课题申报周期较长, 教师需要尽早做准备。在课题不足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和本专业其他教师合作, 或者拟定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课题。同时, 学生需要储备基础理论, 为参与课题做好理论准备, 同时组成学习小组。为了保证子课题的完成并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实际参与, 学习小组成员在5人左右为佳, 确定一位小组长综合管理。

二是任务的下达与接受。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并参考学生的实际能力, 将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 确定任务期限和成果形式。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化, 根据课题的内容和性质确定, 主要以调查报告、小型学术论文为主, 必要时辅以调查视频和图片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受任务, 每个小组承担一个子课题, 并负责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需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课题。接受任务之后, 小组成员需要合理分工, 每位学生必须承担具体任务。

三是任务的完成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 运用各种方式完成任务, 如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分析总结等, 形成调研报告或论文, 并将成果制作成PPT。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 组长负责组员的协调与管理。教师要定期了解课题进展情况, 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 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四是成果展示及任务评价。课题完成之后回归课堂, 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调研报告、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 以及每位成员的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用PPT展示成果, 并作简要阐述。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对成果展示和评价进行全程录像, 一方面, 学生通过回看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 作为课程资料积累。课后, 教师评阅每一组的调研报告、论文和每位成员的成果。然后, 根据小组总体完成情况以及每位组员的分任务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作为学生平时情况的一部分。

三、“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一)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彰显专业应用性特点

通过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停留在浅层次, 即能背诵、了解内涵, 但是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不足。毕业生空有理论缺乏实践能力也是为众多企业所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点: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论;通过课题参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实施“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时, 教师应将科研课题分解, 一般5名学生为一组, 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子课题的资料收集、调研和论文撰写。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有较强的个性, 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合作的苦恼与乐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 开拓学生理论视野, 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由于学生平时缺少学术研究锻炼, 毕业论文成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负担。通过“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学术研究, 一方面, 在完成课题过程中, 通过资料的收集、查阅, 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动态, 开拓理论视野;另一方面, 通过撰写论文, 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 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课堂和课题相结合,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 以教学促进科研, 以科研深化教学, 让教师的教学内容紧贴学科发展。同时, 这种教学模式让教师的科研紧密联系实际, 从日常教学以及和学生的交往中获得科研灵感。

四、“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 明确课堂和课题的关系

在“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中, 教师需要明确课堂和课题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基础, 课题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没有课堂基础知识的积累, 就谈不上运用知识完成课题, 因此务必夯实基础。另外, 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课堂必须延伸到实践。

(二) 课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

教师选择的科研课题需要紧扣教学大纲,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即让学生参与课题后能达到深化理论理解、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课题是否具有前沿性, 和课程内容是否紧密结合, 学生完成课题是否能动用所学的大部分知识, 这些是教师选择课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 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 选择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但是难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 切实可行。

(三)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本科生完成科研课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 教师需要用合适的手段激励学生,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将学生参与课题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在期末成绩中有所体现;鼓励学生将调研报告或论文修改整理后作为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 鼓励他们公开发表;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梦云, 王向东.高校思政课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

[2]陈伯超, 付瑶.把外教教学纳入开放式教学[J].辽宁教育研究, 2000, (9) .

[3]熊严柳.浅析情景案例在新闻采访与写作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 (2) .

[4]张桂芬, 滕兰花.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1, (11) .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10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 教学方法单调

《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由于理论性较强, 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实践中, 很多老师课堂更多地采用满堂灌的形式, 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限, 不愿与学生充分交流沟通, 使得学生对管理知识的内化极其被动。虽然教学有一定的实践结合, 但是绝大多数时间是老师在唱“独角戏”, 学生则是听起来感觉很过瘾, 下了课就忘干净了。教学方法的单调性, 注定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大打则扣。

(二) 教学内容抽象

《管理学》教材内容抽象, 过于理论化, 特别是国内教材, 在编著的过程中, 总是试图把相关的理论知识都纳入书本, 根本没有考虑学习的对象。经过调查显示, 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材看的时候似乎理解了, 但是结合具体问题分析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学生刚接触这么课程的时候, 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学起来又发现理解有非常大的难度, 女生尤为突出。同时, 一些教师教学呆板乏味, 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没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 教学对象理解能力有限

由于《管理学》课程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习者要有一定的管理实践, 学习起来才有可能更容易一些。一个现实的问题是, 《管理学》课程基本上都是大一的学生在学习, 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之前也一直是经历应试教育过来的, 缺乏实践经验, 对相关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有限。这样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专业的学生学习中都存在。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只是把《管理学》当作思想政治一类的课程一样进行死记硬背而已, 并没有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 教育主体责任心欠缺

近几年来很多高校开始重视管理素质教育, 把《管理学》作为一门素质教学课程在全校开展, 但总体来说, 高校自始至终就没有改变过管理学不受重视的状况。有的学校很重视管理实践环节的一些比赛, 但是不重视管理学的理论学习, 在有些高校甚至认为管理学不是一门科学, 在教学科研上的投入明显不如理工科。所以在高校管理学的教师也很难安于教学, 绝大多数老师都在专注自己的副业,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责任心, 存在应付的嫌疑。再加上很多教师自身也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者, 缺乏实践经验, 也很难完全胜任。

最近有国外媒体指出, 中国人自己不能管好自己, 虽然不中听, 但是从一个层面也反映出中国人的管理水平还是有待商榷, 管理素质被人质疑。所以比尔盖茨之流都认为中国的管理启蒙教育比电脑学习重要一百倍, 前总理朱镕基也认为基础教育的重点中管理教育应予以十分重视。《管理学》作为一门管理素质教育基础课程, 应该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学教学的实效性, 是当前高校管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热点和难点。基于这一背景, 本文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为指导, 针对上述困境, 在《管理学》课程中探索开放式教学新模式, 以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 开放式教学

自从科恩 (R. C. Cohn) 1969年创建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 1992年斯皮罗 (Spiro) 又创建了“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 开放式教学在教育界流行开来, 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就是教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不拘泥于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 营造一种愉悦的教学情境, 通过启迪学生心灵强调学习过程中能力增长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自身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极富教育价值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不同方法, 启迪学生思维, 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热情。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局限于教学内容, 应该注意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动机的变化。教学的目的是共同学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本文所涉及的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模式, 是指教师提供开放的教学情境,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 以增强管理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 开放式教学的特点

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相比较, 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 开放式教学是以开放为主要特征。这种开放不仅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开放, 也包括教学地点和时间的开放, 以课堂为中心, 向课外、家庭和社会学习延伸。其次, 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多途径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只不过是课堂教学组织指导者而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有选择性地学习,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 开放式教学必须不断创新。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教师应该有意思地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 创新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

大学管理学教学的已经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 学习和教学方法变得开放而多样。针对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现实困难, 开放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要求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放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营造开放式教学情境, 不断拓展教学时空及教学评价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教师不拘泥于教材、教案,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样性,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实践创新

基于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下面从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六个主要方面, 进行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新的探索。

(一) 合理安排教学体系

《管理学》课程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 教学体系应该科学合理, 该内容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 再到管理实践训练, 最后升华管理素质, 从而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其次, 《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方式、时间应该是有弹性的, 教师能够根据对象的不同灵活地学习内容和手段, 从而保证在不同情况下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最后, 《管理学》的教学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这些特点, 《管理学》课程内容应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管理案例、基本知识、管理问题讨论、实际操作。

各部分内容应该贴近现实, 教师注重教学素材的收集更新, 教学时灵活运用。

(二) 深度改革教学方法

除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学》内容体系外, 还需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度改革。由于师资力量限制、学生兴趣爱好不一, 课程教学方式应多样化, 以便解决师资力量有限的困难, 又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学习途径。这些方法包括课堂教学、设立系列讲座、开展实践活动、推荐课外查阅文献、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等, 使学生在管理知识、技能、理念、态度等方面全面提高, 最终升华管理素质。

(三) 不断优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 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 实行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等, 不断拓展管理学课程的新载体。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影视、录音、录像、动画等多种资源, 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直观、更容易接受。其次, 建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网站, 以供学生自学与思考, 藉此培养学生在多媒体与网络文化环境中的学习方式。最后, 建立师生交流平台, 如QQ群、博客等, 师生共同交流和探讨管理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管理学的实践教学环节, 既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增强管理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管理学教学必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扩大“课堂空间”, 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亲历亲为, 实现自我教育。首先, 大学生对管理实际了解甚少, 管理经验欠缺。为了弥补不足, 通过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走入企业, 了解实际;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际操作、小组练习和开放式教学等方式给学生提高管理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类管理技能大赛, 提高管理技能。其次, 对于大学生来说, 管理知识的内化还需要自我管理实践。为了提升大学生管理素质, 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鼓励学生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娱乐等进行管理, 把学习生活娱乐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感悟, 在管理知识、理念、技能、态度等方面内化升华。

(五) 开展多样化教学考核

评价能帮助教师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 为了突出管理素质教育的目的, 《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 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外, 还应该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知识、自我管理等方面能力的评估。所以, 《管理学》考核不应该只是进行单一的理论知识考试, 而是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估体系。考核可以从知识、技能、态度以及结果等三个层面展开。

考核的方法应该包括笔试、口试、实操测试和评议测试等四种形式。书面测试主要是知识层面的考核, 测试的形式包括传统的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专题论文等三种。口头测试主要是技能和态度层面的考核。口试是笔试考核的一个补充, 主要是在每章内容结束后课堂上进行, 如果时间允许, 在课程结束后也可以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实践测试主要是技能和态度理念层面的考核, 包括实际操作测试和情景模拟。实践测试应该贯穿《管理学》的整个学习过程。

(六) 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自我意思非常强烈。在教学的过程中, 作为管理学课程教师, 要营造更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中, 教师要以平等的思想对待学生, 与学生交朋友, 在学习中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 教师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 而且也应该注重从学生的学习中吸收养分, 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

四、结果分析

在管理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实践的三学年后, 笔者就教学效果和反馈意见, 与传统式教学模式的班级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开放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也收获颇多, 基本实现了了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 提升管理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是一种值得在管理学课程中大肆推广的教学模式。实践中, 有的老师由于习惯, 有的嫌麻烦不愿进行开放式教学, 显然是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事实证明, 开放式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 经过两三次的重复教学之后, 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适合长期采用。为了提升管理学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大学生管理素质, 在管理学教学中应开展开放式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金发, 王国雄, 何炎明, 等.创建“开放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J].现代远程教育, 2004, (1) .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11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室;开放性;教学和管理

一、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

随着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基本技能日益重视和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虽然学校正在逐步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但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培养模式,注重共性培养,忽视个体发展的需求,在实验教学方式上表现为一味的整班教学和固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缺乏自主。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选择就是在搞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我院在分析化学实验开放性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主要集中在实验教学项目上,经过教师们的努力研究,我们将以下的实验项目开设为开放性实验项目:1.HCl-NH4Cl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2.福尔马林中甲醛各含量的测定加成法—酸碱滴定;氧化法—酸碱滴定(反滴定法);3.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EDTA络合滴定法;高锰酸钾法);4.PbO和PbO2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5.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6.胃舒平药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测定;7.水果、蔬菜、药片中抗坏血酸(Vc)含量的测定;8.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含量的测定。这些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要求是比较高的,可以锻炼学生的基础分析化学能力,以及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不仅将实验室为学生实验教学,而且对科学研究提供有目的地性开放。为了加强其的管理,我院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范。

(一)全院各分析化学实验室,除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外,还应在计划外安排时间向学生开放。教学实验室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的开放实验,逐步实行实验室全面开放。

(二)实验室开放的含义

实验室开放是指各教学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的一种手段。

(三)实验室开放的形式

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分为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型、自选研究课题型等。

1、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

指由于学生选课冲突、生病请假等原因,无法在计划安排的实验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实验教学项目,需要在其它时间安排进行实验。

2、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型

实验室根据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各类竞赛活动等的需要发布开放研究题目,也可根据实验室特点自拟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实验。

3、自选研究课题型

结合学生社团、兴趣爱好者协会的活动内容,或结合学生科研课题,鼓励学生自选实验研究课题,在开放实验室中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试验装置安装与调试,完成课题研究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报和审核

1、项目申报

各实验室根据学校要求和自身条件,报出拟开放的实验项目,并填写《攀枝花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申报表》,由学院上报教务处组织人员对申报的开放项目进行评审。

2、收费标准的审核

由教务处将通过审核的开放实验项目的收费标准报学校收费领导小组审查,由收费领导小组报市物价部门审批,获得批准的项目方可对学生开放。

(五)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实施

1、每学期开学2周内,学院将本院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学期开放计划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汇总后向全校学生公布。

2、每学期开学4周内,学生根据教务处公布的开放实验项目,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实验项目申请,并填写《攀枝花学院学生开放实验申请表》,经指导教师和实验项目开放单位签字同意后,由实验项目开放单位拟订实验项目开放课表,并通知学生。

3、各分析化学开放实验项目开出单位认真组织学生完成相应实验项目。

(六)实验室开放管理

1、学院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分管实践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实践中心协调组织实施。学院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实验室进行多种形式的开放活动,各实验室应积极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

2、各实验室根据本管理办法和实验室特点制订相应的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并报学院备案。

3、申请参加非教学开放实验项目的学生原则上应是成绩优良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各院(系)应予以严格审查。

4、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应按确定的实验时间、地点参加实验。因特殊原因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参加实验,应按实验室规定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另约时间补做;对无故缺席实验的,取消其参加开放实验资格。

5、各開放实验室应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和实验内容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6、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前,应阅读与实验内容有关的资料,准备好实验实施方案,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的,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暂停其本次实验。对于部分实验,可视具体情况,在实验前增加专门的实验安全教育,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7、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损坏仪器设备的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8、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要做好安全和开放情况的记录。

9、学生在实验项目完成后,应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论文或实物等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态度等内容及时进行考核,确定成绩,在学期结束前报各教学单位教学科研办公室。

10、每学期结束前,实验室应及时做好开放实验的总结工作,将开放实验的进行情况按规定格式写出书面总结,交各实践中心存档,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备案。

11、学院将定期对实验室开放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实验室考核和审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作为工科专业实验室的一种重要形式,既具有实验的趣味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又有开放性本身所特有的条件不完备性、结论不确定性、内涵可发展性、思维不约束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欢迎,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肯定,尤其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我们化工学院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对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成强.关于高校实施开放性实验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8

[2]欧阳玉祝,李佑稷,石爱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篇12

针对药事管理学的课程特点,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同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 一直是摆在药事管理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以网络为基础的药事管理学开放式、创新型教学平台的构建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不足, 使教学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为学生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对知识主动获取的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对药事管理学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引导与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辅助教师教学, 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的网上多维教学资源是开放式网络平台的核心内涵[2]。由于网络具有跨时空、大容量、共享性、交互性、多媒性等特征, 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可以集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创建开放式网络课程,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环境。

1 平台构建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 药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药事管理学教育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和协作学习理论为主导思想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3]。因此, 构建一种自主、协作、探究式的开放化网络教学环境是药事管理学教学创新平台构建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学资源的动态积累、管理与共享是实施开放式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4]。为了支持教学实践活动, 维持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 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必需拥有丰富、齐全的教育教学资源。另外,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科之间正体现出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共享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 通过网络将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整合, 建立体现多知识点、多专业、多学科交融的综合性、开放式、网络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是药事管理学创新教学平台构建的另一目标, 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用开放平台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空间, 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日志、学习成果、学习心得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是学习管理的有效办法。因此, 拥有完善的学习管理与评价体系是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又一目标。借助开放式平台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能, 实现学习目标的多元化评价。

2 平台功能

在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上,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自由设立学习目标、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此, 平台设计应具备相应的支持功能。

2.1 借助开放式平台提供丰富、齐全的教学资源

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可以在网上对药事管理学的课程进行介绍, 上传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 链接其他拥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网站;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上传自己的学习笔记, 畅谈心得体会。由于平台拥有丰富、齐全的教学资源, 在开放式教学平台上学生下载学习资料因不受时空限制, 积极性高, 自主学习意愿也强, 将会显著提高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效果。

2.2 借助开放式平台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与管理

在药事管理学开放平台上,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网上作业、编写课程题库、开辟在线课程答疑区、讨论区及测试区。教师可以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 随时查看学习情况,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查看作业评语、教师的提问。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参与学生自主学习、调控学生的学习进程, 对学生学习全程进行管理与引导, 对自主学习意愿进行有效地激发。

2.3 借助开放式平台学生自主选择与调整个性化的学习策略

个性化学习策略运用是药事管理学开放式教学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实现自我调控与自我评估, 容易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在药事管理学开放式教学平台上, 借助教师的帮助与指导, 学生的学习观念可以得到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不断改进, 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平台学习讨论区, 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就学习策略与方法开展深入探讨, 而且学生可以采用个性化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来保障自主学习内容的实施。此外, 在药事管理学开放式教学平台上, 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充分展示, 学习兴趣被空前激发。在平台答疑讨论区, 同学之间可以就药事管理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并可上传学习笔记与心得体会。

3 模块设置思路

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开放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培养药事管理方面的创新人才。借助于教学平台的强大功能,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实现互动, 如在线答疑, 在线讨论, 网上作业发布与提交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教学平台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 应设置不同的个性化基本模块, 如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

3.1 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用户具备综合管理功能, 即注册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成绩管理、资源库管理和系统维护等。

注册管理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与审核, 针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系统使用权限, 如教师拥有讲稿、课件上传与修改的权限, 其他用户则没有, 社会用户只有部分页面的浏览权限;教师管理用于教师资格审查、教师业绩考核、教师档案管理以及教师授课内容与进度的安排管理;学生管理是对学生注册资格进行审查;成绩管理用于学生不同学习阶段测试成绩的统计与记录、分析与查询;资源库管理主要包括课件库、案例库、题库、教材库的检索、利用与采集以及访问权限控制等;系统维护用于系统的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

3.2 教师模块

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模块为教师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功能, 组织各种教学资源, 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模块具有课件发布、在线授课、答疑、作业批阅、课件更新、试题编写等功能。

课件发布模块是实现网络教学活动的基础, 主要用药事管理学课程课件的上传, 便于学生在线学习, 另外, 教师可以查询、下载系统资源库中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以提高备课效率。在线授课模块是将课堂授课过程录像后发布到网上, 支持学生在线学习。答疑模块用于师生互动, 通过学生提问, 教师回答的方式就药事管理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作业批阅模块主要是供教师评阅、批改课程作业, 同时将批改结果及教师评语返回给学生。课件更新模块具备基本的多媒体集成功能, 教师可以利用本模块来修改、更新网络课件。试题编写模块供教师在线编辑试卷, 或利用题库中已有试卷进行智能组卷并于网上发布。

3.3 学生模块

学生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环境, 主要提供有自主学习、课程测评、信息查询和论坛交流等功能。

自主学习模块能使学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进行学习。课程测评模块提供阶段测评与综合测评两种功能。阶段测评按各章节内容进行, 系统随机组卷, 学生答题结束后系统同步统计出成绩。综合测评用于课程内容学完后学生的在线综合测试, 并对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信息查询模块允许学生在相应的权限内, 搜索相应的信息, 如课程介绍、授课教师简介及成绩查询等;论坛模块允许学生随时进入, 根据教师设置的讨论主题, 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可以评价、浏览其他同学的观点、意见。

4 结语

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优、劣判断标准, 应看以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升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得到体现。一个良好的开放式教学平台, 不仅提供开放性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及丰富的学习资源,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是以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目标, 最终实现药事管理学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5]。

摘要: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是以数字化媒介作为载体, 以网络作为基础构建的开放性、数字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是创新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探讨了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目标、功能及基本模块设置思路, 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锐利, 白克华, 张丽锋.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药学实践杂志, 2012, 30 (6) :475-477.

[2]高雷, 任慧玉.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高校辅助教学研究[J].江苏高教, 2009 (2) :88-89.

[3]王山军.基于Web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4) :86-89.

[4]曲宏毅, 韩锡斌, 张明, 等.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中国远程教育, 2006 (5) :56-59.

上一篇:实践社群下一篇:开切眼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