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现状(通用12篇)
食品安全现状 篇1
一、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 加上安全监管力度不足暴露出众多的问题。比如在河南等地出现的利用瘦肉精喂养生猪、温州地区的地沟油、染色馒头及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等, 这些频繁出现的食品问题不断挑战着消费者的承受底线。现如今人们往往对食品产生不信任感, 90%的民众觉得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堪忧。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行业问题, 还对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
二、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 经济呈现多样化发展
现如今经济发展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参差不齐, 直接影响到事前监管, 这也是食品事前监管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虽说《食品安全法》给予了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执法权限, 但是食品监管中涉及到众多部门, 部门工作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与此同时执法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存在综合素质不过关、执法意识不强的等问题[1]。实际中食品安全监管设备与资金不能按时到位, 限制执法人员的监管手段, 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监管的顺利进行。
(二) 食品小作坊监管不严
《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食品监管范围, 但对一些特殊监管对象却没有涉及, 相关法律法规上属于典型空白地带, 比如在街头巷尾常见的流动摊贩、超市门口现卖摊位、无证小作坊等, 这类食品经营方式有着明显的短周期、强流动、频活动及难于取证等特点, 造成监管难度大, 影响民众身心健康。
(三) 产生新产品与新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产品与新品种应运而生, 地方食品监管主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包括经费因素、设备技术及人员素质等。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地方食品监管部门反应迟钝, 造成监管力度跟不上市场需求, 对于市场中出现的新产品与新品种不能做出全面准确评估, 也就谈不上判断其中存在的可能危害。综上所述, 这些原因是影响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 当然实际中还存在其他问题, 这里笔者暂时不做讨论。
三、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措施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分别从人员建设、法律法规及建立可追朔体系展开论述。
(一) 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食品监管中对执法人员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执法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能力, 执法手段、法律基础、责任意识与技术能力缺一不可, 实际中监管部门要有意识的培养执法人员相关素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是很均衡, 各地方食品监管执法能力高低不同, 部分经济相对落后的食品监管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实际中有必要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与责任意识[2]。具体来说, 监管部门可以定期举办培训、行业交流等方式提高人员执法意识;与此同时, 食品主管部门结合地区情况整合基层执法资源, 提高执法能力, 严格控制履职考核,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效。
(二) 建立健全食品法律法规
相比于其他行业, 食品领域法律法规建设不是很到位, 目前除了一部《食品安全法》外, 缺少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主管部门出台法律与细则, 各地方政府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食品行业法律法规与政策。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给民众建立食品安全的信心, 保证食品安全。
(三) 推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我国食品监管时间不是很长, 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西方国家内部推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强调种植、收割、生产、售卖到餐桌全环节监控, 整个流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生产标准与操作规范进行。我国引入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时间不是很长, 但已经有成功的应用案例, 有效解决食品跨地区全过程追溯问题[3]。就我国现状来说, 可以首先在具备实力的大型企业中试行食品电子化管理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监管食品生产环节, 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 监管部门不但可以明白问题及产生原因, 可以调整生产环节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最终有效解决问题。
四、结论
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食品行业因为生产、经营等产业链较长, 中间存在较多的变数, 整个食品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实际中只有完善制度才能保证执法有法可依。除此之外, 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严格控制准入制度, 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执法队伍, 保证队伍的纯洁性与高效性,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质量。
摘要:食品安全监管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 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侧重于研究食品安全认识与问题, 缺少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研究, 因此有必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工作。本研究中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分析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温启龙.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 2015 (18) :34.
[2]赵学涛.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应对性思考[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 (08) :78.
[3]杨心宇.北京市食品企事业单位自检人员培训需求调研报告[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03) :112.
食品安全现状 篇2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对策措施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l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食品安全的内涵
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末形成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Jones曾建议把食品的安全区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其中,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相对安全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1]。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我国法律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2]。
1.2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此外,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3]。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4]。
1.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包括《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40余部行政法规、150余个部颁规章、几千个食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
规章制度体系。但因我国实行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留下执法空隙;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目前我国对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例如在《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甚至倾家荡产的违法成本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多么的微不足道。正因如此,我国制假售假之风屡禁不止,低劣产品充斥市场。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不清,监管不力。由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多、范围广。我国目前涉及到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农业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但各个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甚至有的相掣肘,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乏力和监管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另外越权执法、违规执法、消极执法、执政不作为等,严重影响了监督管理的执法效果。
四是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含量低、不统一、不完善。据统计,我国共有食品标准约3500项,其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约2600多项,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食品监督管理标准体系,但这些标准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作用。原因在于一是标准分散于多个部门,使食品安全标准既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二是标准不配套,不仅表现在标准个体之间,更表现在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三是标准技术含量低,特别是与国际现行标准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国家标准只有40%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行业标准更是只有14.63%[5],覆盖面远远不够。
2国外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经验[6~9]
2.1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多环节,需要建立分工合理、制度严明、管理协调和发展配套的管理体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从目前情况来看,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通行的国际规则下,已经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国特点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例如美国,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机构主要有三个,一是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主要负责除肉类和家禽产品外美国国内和进口的食品安全;二是农业部(USDA),主要负责肉类、家禽及相关产品和蛋类加工产品的监管;三是国家环境保护署(FPA),主要监管饮用水和杀虫剂。此外为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美国还先后成立了“食品传染疾病发生反应协调组”和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
2.2注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世界各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保障。为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把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一是加强立法,如美国既有《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等综合性法规,也有《联邦肉类检查法》、《禽产品检查法》等非常具体的专门性法律,这些法律法规几乎覆盖了所有食品;二是严格执法,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食品安全的违法者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而且还要受到刑事制裁。通过这些严厉措施,确保
有关法令、标准能得到严格遵守。三是强化信用管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和召回制度。
2.3不断完善标准、检测与危险性评价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与评价体系,以此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一是不断制定和完善食品质量标准,把基于健康保护为目的的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二是通过投入巨资研制大型精密检测仪器,开发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体系。如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美国FDA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可检测251种农药。三是建立危险性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有关法令、标准得到严格遵守。
2.4重视食品安全预防措施,强调食品安全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多数国家都强调对风险的全面防范与管理,并充分保障公众对食品安全状况的知情权。一方面强化对食品中是否含有对人类健康不利因素的研究,分析可能带来风险因素的特征与性质、影响范围、时间、人群和程度,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增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程度,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可使相关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为有效,同时也能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管理的信心。3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措施
3.1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情况,可考虑制定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尽快出台和完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现有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加以整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上的相互冲突,解决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食品安全法》应当成为食品安全基本法,确立起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原则可以包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安全承担首要责任的原则;充分依靠科技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原则;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原则;以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原则等。基本体制可包括:综合监管与具体监管相结合的体制,部门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的体制等。基本制度包括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各项重要制度。总之,《食品安全法》应当体现公正与效率价值目标的统一,权利与权力辩证关系的有机互动,监管与服务基本要素的合理配置。
3.2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
一是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尽快弥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规范、不够严密的缺陷,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并参照《国际食品法典》,从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着手,把标准和规程落实在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食品质量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二是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明确各类认证的法律地位,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GMP(良好农业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三是改善检测设备。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研制先进的检测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检验检疫硬件方面的差距。
四是提高检测能力。尽快建立独立的、公正的、权威的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严谨的技术支撑。要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重点在关键检测技术、危险性评估技术、关键控制技术和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研究。
3.3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
根据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势,政府应通过建立快速高效的预警预报体系,以确保局势得到控制。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启动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就风险评估技术及有关数据资料与发达国家加强交流,及时获取来自其他国家的危险性评价资料。并就我国一些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技术、影响因素开展前瞻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通过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小,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3.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曾经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在这两个大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大势所趋。国务院提出,从2003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以完善的食品安全社会信用制度为保障,以真实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为基础,以科学的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析为依据,以公正的食品安全信用服务机构为依托,以食品安全问题记录为重要参考而形成的信用评估评级、信用报告、信用披露等企业外部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我国应当加紧在质检总局的统一安排下,建立起以企业质量档案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质量信用监管体系,以及包括查询系统、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等科学的服务系统,以促进我国食品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l] 杨洁彬,王晶,等.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 田惠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沈晓彭.食品安全危害因素简析与对策探讨.食品工业科技,2005,4.[4]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关于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5.[5]张星联,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食品科技,2001,3.[6]朱允荣.国外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农村经济,2005,5.[7]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中国工商管
理研究,2005,9.[8]杨明亮,等.美国食品安全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及改革动
向.中国卫生法制,2005,3.[9]王铁军,等.食品安全国家控制模式的浅析.中国食品卫
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营养与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32-1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 食品安全的内涵
食品的基本要求是卫生和必要的营养,其中食品卫生是食品的最基本要求。强调保证食品卫生,是解决吃得干净不干净、有害与无害、有毒与无毒的问题,也就是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问题。食品卫生是创造和维持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生产环境,必须在清洁的生产加工环境中,由身体健康的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食品,防止因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同时,使引起食品腐败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到最低程度。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食品安全”的含义包括了几个大的方面:食品数量安全也即从数量的角度,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食品质量安全也即从质量的角度,要求食品的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品可持续性安全也即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食品安全还包括食品营养安全,食品生物安全等。
1.2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2.1 滥用饲料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但是,在饲料工业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市场体制不健全导致的无序和混乱,尤其是日益突出的饲料卫生和安全问题。由此导致的动源性食品中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突出。
1.2.2 滥用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掺入的,有可能随着食品进入人体内,如果使用不合理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用量范围国家有明确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生产和食用是有益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超过规定的使用量是有害的。在我国,不少地区曾因使用含砷的盐酸、食碱,或过量的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漂白剂、色素等而发生过急、慢性中毒。在国外,也有因食品添加剂引起的恶性中毒事件。
1.2.3 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一直存在严重的争议。有关专家认为,转基因农作物对环境污染、人类健康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有可能产生威胁。转基因有肯能产生以下问题,食品的过敏性,基因的安全性,转基因的逃逸,转基因作物对非靶生物的影响,等等。转基因技术虽然为农业二次绿色革命的关键技术,但其潜在的风险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不清,监管不力是主要原因
加强食品质量监督监管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由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多、范围广。各个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乏力和监管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
2.2 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目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很多,但是整个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执行监督的过程中出现漏洞。
2.3 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含量低、不统一、不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相关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共四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含量低、不统一、不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相比接轨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标准的可信度在国际上不高。
3. 加强食品安全的对策探讨
3.1 明确政府职能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农业部门管初级产品生产,工商部门负责流通,质检部门管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出口,卫生部门主要负责餐饮卫生。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设定由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負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3.2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法律法规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依据。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立法经验,以现有的国际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已于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一系列法律制度构筑起食品安全“新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从源头抓起,落实生产经营者责任,到规范各项标准,完善政府监管职责,食品安全法以全新的理念和制度为公众构筑了严密的食品安全网络。
3.3 完善食品检验标准,加大违法惩罚力度
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力度,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过程,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大标准执法力度,对制售质量不安全食品的厂商除以高额罚款,并从重追究其刑事和民事责任,以提高其违法成本。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已经积极加强了监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力度,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相信,在政府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以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铁军,等.食品安全国家控制模式的浅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3).
[2] 张星联,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食品科技,2001,(3).
[3] 田惠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N].国务院公报,2007,28.
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的现状 篇4
多方监管, 政策支撑
由于追溯只是一种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技术手段,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追溯的监管进行明确规定, 只要企业能够符合法律要求, 是否采用追溯系统并不重要。我国现行的食品监管体制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由各级监督部门对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实行分段监管:卫生部门承担综合监督的职能, 生产环节由质检部门负责, 流通领域由工商部门负责, 餐饮服务行业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 食用农产品由农业部门负责。因此, 可以这么认为: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同, 相应环节的企业是否能满足法律要求, 实现全程可追溯, 应由相应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管, 一旦出现问题, 应由企业承担主体责任。
欧美等发达国家与我国对食品安全追溯的理解相似, 政府只注重最终结果, 对采取的技术手段并没有强制规定。但是有些国家对某些产品的追溯进行了强制要求, 这点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例如, 2002年欧盟出台 (EC) No178/2002号法规, 又称食品安全白皮书, 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凡是在欧盟国家销售的食品 (不论国产食品还是进口食品) 必须具备可追溯性, 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2002年美国发布的“公共安全和生物恐怖主义防备和反应法案”要求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等环节进行记录保存, 以实现食品的可追溯;日本也在2001年和2002年分别对牛肉和水产品的追溯提出了许多强制性要求。
2009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供应链中的生产、加工、包装、采购等各环节提出了建立信息记录的法律要求, 以便日后的追溯与召回。随后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则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规定生产企业应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 记录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食品批发企业应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购货者姓名及联系方式等, 记录、票据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开展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追溯是一种管理技术, 数据采集点的确定与管理过程密切相关, ISO 22000、GAP (良好农业规范) 和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等均从管理上对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为了更有效的对我国的食品追溯进行监管,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对某些易出现问题产品的追溯进行强制规定。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追溯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与国际接轨, 还有利于国内外食品贸易中的信息交换, 避免信息“孤岛”带来的诸多问题, 确保产品撤回和召回的高效性, 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追溯的基础是编码, 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已经与国际的GS1体系接轨, 国际标准《ISO 22005:2007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在国内也已经顺利转换为国标, 并且我国已经针对某些行业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如水果、蔬菜和肉制品等, 但仍有不完善之处, 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步完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利用自身优势, 在食品追溯基础标准的制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自2003年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始参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相关应用指南,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相继出版了《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和《食品安全追溯应用案例集》, 并通过“条码推进工程”, 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应用试点及推广工作, 为《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做了充分准备。2009年12月22日, 《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两项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前者规定了食品追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流程和追溯管理规则, 适用于各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后者规定了食品追溯的信息编码、数据结构和载体标识, 适用于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目前有诸多标准正在制定或准备制定之中。《农产品追溯要求水产品》《农产品追溯要求果蔬》《农产品追溯要求蜂蜜》《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4项国家标准将于近期审定;《猪肉可追溯体系基本要求》《农产品追溯要求乳制品》《农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设计指南》《肉与肉制品的射频识别 (RFID) 追溯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也将于2010年完成;加上2008年已经完成的《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标准体系将日臻完善。
追溯系统发展迅速, 但仍存缺陷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现状
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环节, 要实现可追溯必须借助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它是一种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的统一体, 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商品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业界人士认为,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继企业ERP之后又一重要的企业信息化系统, 它的作用完全可以超越ERP带给企业的效益, 成为食品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质量控制工具之一。
根据标识载体的不同, 追溯系统可以分为传统纸质标签数据采集和电子标签数据采集两种方式, 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及产品附加值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标识信息载体;根据查询方式的不同, 追溯系统可以分为传统手工查询方式、互联网查询方式、短信及语音查询方式;根据追溯系统形成方式的不同, 可以分为传统的项目式追溯系统和基于数据链化技术的追溯系统。
据2008年北京融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统计报告显示,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就已经出现基于GS1编码体系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而我国在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多个成功的应用案例。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于2003年开始在山东开展农产品供应链的跟踪与追溯研究, 通过在山东省大量试点以及与国际同行合作, 在企业内部追溯、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等不同层面形成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构筑了China Trace平台和系列追溯软件产品, 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同时, 多家企业、单位对食品追溯系统进行了研究、试点应用, 如2003年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合作实施的“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北京市农业局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而推广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华芯同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中国牛肉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北京世纪三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世纪三农“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此后, 部分企业开始尝试通过数据链化方式设计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虽然我国在追溯系统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虽然食品生产企业对自身的业务流程非常了解, 但是往往信息化程度较低, 无法通过企业自己的力量建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而追溯产业界的软件开发公司、解决方案供应商虽具有较高的系统研发、集成和实施能力, 但是目前这类产业企业较少, 并且由于目前该产业利润较低, 系统产品研发周期较长, 应用行业特点过于鲜明, 国内外知名软件公司都不愿涉足。因此, 能够互联互通, 既满足企业要求又能够与政府监管联系起来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及解决方案较少。鉴于上述情况, 北京融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建议研发一套既符合产品质量监管要求, 又能融入企业自身管理业务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 使企业可以自行设定追溯业务流程, 参与到自身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建设中, 从而使信息化追溯建设成为食品企业与软件公司的共同行为,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食品企业自身的积极性, 还能大大减少软件公司的开发量, 缩短研发时间, 提高数据采集的协同性, 从而使全国范围的质量监管和追溯系统建设成为可能。
追溯平台实例:
天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天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是北京融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重点工程, 通过它可以达到缩短研发周期, 提高劳动效率, 节约人工成本, 增强企业创造力的目的。天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主要由关键数据采集点注册、关键数据采集点的选取、数据关联规则定义、关键数据采集点业务流程规则定义和追溯系统的形成等基础模块组成, 其整体架构见图1。
该平台具有以下特点:响应快速, 方案采取“当天采集、当
天可追溯”的设计原则;全面追溯, 可以追溯到各种原料的信息, 如产地、检验、运输、库存等信息;及时召回, 可通过系统追溯到问题产品的批次、生产、配比等细节信息, 便于及时召回由原料质量引起的问题产品, 为企业挽回损失;指导生产, 系统可以建议的形式指导库存管理、领料、生产优化等过程;方便采集, 只通过扫描一个条码, 输入一个数据, 即可将数据自动存入系统, 方便用户操作;系统灵活, 采用三层架构和C/S、B/S相结合的策略, 使系统适应性更强, 可扩展性更高;快速实施, 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该系统融合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 按照系统指示进行操作会减少错误发生, 增加劳动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由于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提升企业形象, 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追溯系统应用区域化
目前, 追溯系统在我国食品行业的应用程度并不高, 企业对食品安全监控及追溯信息化的意识不强。但是随着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大力宣传, 食品企业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已经开始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要求应用追溯系统进行转变。
食品安全现状企业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朋友,您好!食品安全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社会食品安全现状,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出现,规范食品行业的状况,欢迎参加此次食品安全现状问卷调查。此问卷调查结果将作为社会调研报告《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及保证国民食品安全的建议》的重要参考数据。该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诚挚地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合作,请认真如实的填写,谢谢您!
所属行业:______
1、贵公司认为国家目前对食品行业的安检力度如何: A非常合适B基本合适C不太合适D不合适 2、当消费者指出贵公司的食品不安全时,贵公司的态度是: A根本不可能B有可能C可能性很小
3、贵公司觉得当前社会食品行业哪个版块安全问题经常出现: A奶制品B肉制品 C蔬菜水果 D其他:_______ 4、如果贵公司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时,将采取的行动是: A内部解决,销毁产品,并对已出售的产品秘密召回B隐瞒消息,不管已出售的部分
C不可能,公司有完善的制度保证食品的安全D其他方式:__________
5、贵公司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吗:
A 是B否
6、贵公司认为食品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A企业机构自身检查制度不完善
B企业为谋取暴利,采取不合法手段
C原材料有问题
D政府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E法律制度不完善,效用小
F其他:
7、您觉得消费者在遇到不安全食品向企业索赔时:
A胡搅蛮缠
B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
C一知半解的运用法律武器
8、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官商勾结现象,您觉得:
A这是极少的例子,B社会肯定有腐败,这很正常
C这是官场潜规则
9、您觉得当前食品企业为掩饰问题产品行贿政府官员的事例: A比较正常,商场潜规则
B许多企业是被政府绑架的,否则会倒闭
C这是极少数的10贵公司是否拥有并定期审查食品生产安全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A有B没有
11贵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是否都进行了规范的食品安全生产规范操作培训:
A全部B大部分C小部分D完全没有 12当有员工违反相关安全生产规范公司是否有惩治措施:
A有,给予警告B有,扣奖金C有,直接开除D 没有 13.为了让出售的食物看上去更光鲜,是否会选择添加被禁止的添加剂:
A会加少量,认为不会威胁消费者健康
B经常加,业界行规,若只有自己不加会影响企业竞争力 C不知道什么可以添加什么不可以
D从不添加违禁添加剂
食品安全现状 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 安全检测技术 利益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0-0026-02
互联网上有一个关于人们生活质量幸福度的调查,调查显示78.9%的居民表示对目前生活质量总体感觉基本满意或满意,4.7%的居民表示不满意。在这4.7%不满意目前生活质量的居民中,因为食品安全就占到了绝大多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大问题。我们经常用手机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时不时就会看到打了激素的鸡,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的地沟油、为了防止顾客拉肚子而在菜里放了泻立停的冒菜等等诸如此类骇人听闻的新闻。食品安全的现状是让人担忧的,政府只有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做到从源头上杜绝有害有毒食物进入市场,这样才能做到让人们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
1 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公共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导致食品安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点:
(1)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2)种植业养殖业的源头污染问题;(3)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过分添加;(4)一些微生物的影响;(5)境外食物的影响。
因此每年两会都会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到议案上,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我国在2009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不仅对一些为了节省成本从中牟取暴利的无良商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也给人民群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10年,我国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这也是对整治食品安全问题配套措施的一次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对于保障民生的大事是越来越重视。但是就目前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人民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新认知还不是很明确,一味的补充营养,不懂得营养均衡的饮食,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三高”患者出现;另一方面,一些无良商家法律意识单薄,为了牟取经济利益,而使用一些没用经过严格质量检测或者来源不明的食品加工原材料。基于以上上现象,安全检测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减少食源性疾病也是食品安全的有利保障。
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一直是食品安全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但是就目前发展的形式而言,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趋势,因此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强安全技术检测管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1 发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日益繁多的食品种类,而且人们餐桌上食品的来源也变得更加丰富。由此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虽然说现今的检测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优于传统的检测技术,节省了检测成本,节约了检测时间,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这确实是很大的进步。但是检测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检测仪器的灵敏度下降,不能更好的识别食品的安全性以及一些可以对照对比检测的数据缺乏科学性。所以说我们应该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食品安全技术,应该配备更加先进的检验设备和科学合理的监测数据。以及对专业的检测人员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检测工作中更好的发挥长处,使得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2.2 扩大检测范围
虽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经应用到很多种类的食品上,但是还有部分领域没有涉及,应用范围的狭窄导致了安全检测技术的不广泛性,这样没有涉及的领域,食品安全依然存在隐患,这就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的财政投资和人力投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加大研发一些先进前沿的检测设备,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方面面,更好为人民提供优质优良的食物来源。
2.3 提高检测能力
随着食品的多样化,食品加工过程也变得日趋复杂。很多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到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有时候一瓶饮料就会有十几种乃至二十多种添加剂,所以这就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强有力的安全检测设备和安全检测技术才能在复杂多样的食品添加剂里面辨别对人体有伤害的添加剂,食品的多元化对科研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可以辨别多种添加剂的先进设备是迫在眉睫的。
2.4 对检测技术的提高
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十分必要的,它就像人的大脑,是指挥安全检测技术的一个主要器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形势而言,安全检测技术还是不够完善的,它只能适应一些比较容易判别的食品,对于一些复杂多样的食品依然没有可操作性。因此说只有提高检测技术,跟随时代的发展,才能够在食品多样性复杂性的潮流中依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3 结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食品进出口是外贸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某一地区出现了食品安全隐患这就很可能波及到世界上各个国家,让各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受到危害。因此说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从源头上杜绝有毒有害食品进入市场,进入餐桌。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安全食品的有害性,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如何加强社会安全检测技术,安全检测技术如何发展才是食品安全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陶纯洁,朱燕平,王旭峰.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浅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6(5):14-17.
[2]宣伟,王军,汪秀月,张淮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1(9):47-51.
[3]祁燕凌.浅析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280.
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 篇7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化肥的过度使用,农药残留、兽药过量、生物促生剂和激素不正确使用、饲养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粮食、蔬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保证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食品中残留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致病微生物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而产生的,而另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在生产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和工艺要求所产生的。后一种情况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微生物的不完全灭杀,使得致病微生物过量繁殖等。
违法生产经营所造成了食品加工安全问题。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了食品从最初的生产到最后消费的全过程,是最常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或乱用以及加工制造过程中种种不卫生、不安全的操作所引起的二次污染。当前非法无照经营的小作坊仍大量存在,一些大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这些都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我国食品质量管理存在着问题: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已经基本形成体系,但是这一法律体系却并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很多的法律法规条款较为分散,有些规定范围较窄,有的界定不清晰,还有的会出现同一个问题不同处理方案。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食品安全在监管时会因为概念不明而使得职权不清,最后造成有法难依的后果;监管力度不够。我国的食品安全涉及食品质量、食品卫生、农产品质量等多个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的职能也比较分散,存在于卫生、工商、质检、农业、商务等多个部门中,这就容易造成职能交叉、管理混乱的局面。而且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处罚力度也不够强,大多只是进行较小金额的罚款,对比违法企业的获利,并不能对他们产生威慑力;标准落后,缺乏成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条例已比较多,但是绝大部分比较落后,最早的是在1981年制定的,而最晚的也是在2000年以前制定的,不能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而且当前的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技术指标也比较落后,与国际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使之更科学、合理、有效,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监管太过分散,因此,应该改变分段管理的局面,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突出工作重点,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相关工作的职能,建立统一、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力量集中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而且,还应该适当增加违法处罚的标准,进一步增强执法和处罚的力度,严格执法,绝不姑息,还应该拓宽监督的渠道,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一起监督食品安全问题,为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提供便利。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与对策 篇8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
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完善。近些年,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由多个部门分段监管转变成当前质量监管局与市场集中统一监管模式。在分段管理农产品的管理方式中, 种植农产品过程由农业部门监管, 农产品进入市场后, 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其安全问题。但通常情况下由于未协调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 农产品进入食品生产和经营等环节中会出现监管力量不足、任务繁重等问题, 因此需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足
改革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采用工商、质监、食药三合一模式, 实际执行过程中,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来自各个不同地方, 各监管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别, 专业知识结构也不是十分合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缺乏具备专业素质能力的人才, 不仅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力量, 还需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
大多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有限
大多数消费人群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十分了解, 一般消费人群无法判断食品的质量是否有问题, 在选购食品时, 只是盲目地相信广告或看食品包装上所写的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 能从根本上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消费者很少。此外, 很多食品生产者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 不可能把与食品有关的所有信息都传递给消费者, 使消费者无法全方位了解食品, 无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要从根本上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需专门建立举报食品安全的奖励制度, 奖励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消费者,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的积极性;第二, 需不断强化监管能力, 落实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属地管理的责任。有效整合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与资源, 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高效、统一、权威融为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制定健全的食品安全考核体系, 使食品监管责任从根本上得到落实;第三, 完善定期巡查等相关制度,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要加大一些重点领域的巡查力度, 如旅游景点、学校周边和夜市摊点等, 巡查市场对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台账与完善索证索票制度等起到督促作用, 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应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建立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要以最快的速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局内设机构设置, 使领导职数配备具备规范性,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力量。使过去由许多个职能部门分散监管和职责不清楚和职能交叉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在招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时不能盲目招聘, 而应采用选调与公开招考等多种不同的方法选出专业人才, 培养具备监管执法与实际操作检测技能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在平时的生活中, 对于政府打击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的犯罪行为取得的成效要大力宣传, 还需及时发布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信息, 做到信息公开, 与此同时要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消费者掌握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 对人民群众实施食品科普教育, 从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与依法维权的意识。
结语
食品安全领域技术机构现状分析 篇9
一、体制上的多元化现实
官方技术机构与行政监管部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直是食品检测领域颇受诟病的一个问题, 实践中, 许多原为行政机关下属单位的技术机构已逐渐与主管部门脱钩, 试图转换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民资甚至外资的检测机构也已经开始抢占市场, 国内的华测、英国的Intertek、瑞士的SGS、德国的TUV、法国的BVOI、南非的SABS都在大陆食品行业享有了较高知名度, 有的甚至布点到县级地区, 为各类需求主体提供了极大便利。
各类性质不同的机构有着不同优势:原官方的技术机构承担着绝大部分的行政检测任务、公益任务和国家科研任务, 便于及时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行政决策部门, 其意见也易于引起行政监管者的重视, 另一方面, 在涉及行政处理时, 企业和消费者都在更大程度上承认官方技术机构的公信力, 因为取得符合自身利益的官方技术检测报告之后, 更容易获得行政机关的认可从而顺理成章地向行政机关提出自己的诉求;民资技术机构的优势则是机动灵活,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投资方向和检测重心,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层面的要求, 且一般而言服务态度要优于官方机构;外资技术机构的突出优势则是其本国的食品安全声誉和更高的自主独立性, 从一般社会心理来说, 消费者会认为外资机构的技术更强、其检验报告更不受我国行政权的影响, FDA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引起的社会反响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 在一段时期内, 各类机构的并存更能满足行政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全面需求, 也更有利于推动食品检测市场的竞争化、公开化和专业化。
二、运作模式上的新探索
食品种类繁多, 标准各异, 需要检测的指标、参数可能随着社会发展发生极大变化, 目前技术机构的布点、规模、设备、资金、技术等因素都显示出了各种不足, 以独立主体身份各自为战, 常常导致重复投资, 还不能满足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许多地区开始整合资源, 探索集约式发展的道路, 浙江省三门县将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五个行政部门的食品检测机构剥离出来, 成立了三门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原先分别拨给各个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财政经费, 现在全部划拨给该中心, 以集中资金购买急需的大型设备, 提高检验能力;中心统一检测和发布报告, 避免了各机构之间争抢检测任务的无序竞争, 各技术机构按照不同系统的标准得出不同检验结果的情形也不会再现。
这种新的运作模式应当是官方技术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那么民资与外资机构是否也可一体纳入?由于食品样品的特殊性, 送检者很难选择较远地区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如果将特定地区范围内的所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整合为一, 变相地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 很可能会阻碍送检者自由选择权的实现, 因此, 在机构整合之外, 还可以选择合同类的互助合作, 如各类不同性质的机构之间可以合同形式约定设备的租用、人员的借用或者项目的委托等, 以多种形式走集约发展之路。
三、发展中的主要困难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程度日益提高, 使技术机构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但就操作层面而言, 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尤以周转资金和竞争环境两问题最为突出。
1. 周转资金方面。
行政监管部门在支付了样品购买费之后, 基于财政拨款的限制已无力支付检验费, 常常只能委托官方或半官方技术机构进行检测活动并暂时拖欠费用, 这必然影响该类技术机构的资金周转和发展壮大。对于民资和外资机构来说, 食品检测所需设备往往价格较贵, 折旧、维护、专业人员工资等费用也高, 某一技术如果过时较快, 相应的设备投入可能还未收回成本;与此相对, 食品安全检测费用普遍较高, 食品生产经营者常常选择自行检验甚至假称已经检验, 经济收入较低的消费者人群又往往难以下决心进行食品送检, 因此民资和外资技术机构若没有稳定的项目来源就可能难以支撑, 被迫退出市场。
2. 竞争环境方面。
许多技术机构的检验范围、项目高度重合, 为了维持生存, 一些刚刚起步实力不强的检测机构会按照委托者的要求为其出具虚假的检验报告以拉拢客户, 既欺骗和损害了直接消费者, 又破坏了食品检测行业的整体声誉, 影响了守法机构的正常业务开展。另一方面, 行政监管部门基本都会选择官方技术机构进行检测, 对非自行委托的民资甚至外资机构的检测结果往往不予认可或者不予置评, 并不做出分析与解释,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领域的公平竞争。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 都有赖于行政权的调整与规范:在低收入人群数量较大的时期, 对食品安全检测费用给以财政补贴是相对较好的选择;行政处罚、行政裁决以及后备的司法诉讼制度的完善, 可将非诚信的检验机构逐出市场;行政监管部门对民资、外资机构检测报告的态度与评价, 可善用行政说明理由制度来加以缓和和弥补。
摘要:食品安全领域的技术机构体制上已经实现了多元化, 并出现了整合性的运作模式探索, 但仍存在着周转资金和竞争环境方面的困难, 需要行政权介入解决。
关键词:食品安全,技术机构,食品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杜丁.漂白蘑菇调查:网民普遍相信小学生不信工商局http://env.people.com.cn/GB/13398924.html, 2012-1-12[1]杜丁.漂白蘑菇调查:网民普遍相信小学生不信工商局http://env.people.com.cn/GB/13398924.html, 2012-1-12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分析 篇10
1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 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肯定食品产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助力的同时, 我们也要认识到, 食品安全问题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爆炸西瓜”等一些列食品安全问题给受害者带来了伤害, 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2003年含敌敌畏的某品牌火腿, 其对肠食道胃黏膜有影响, 严重可能致死;2004年某劣质奶粉, 导致“大头娃娃”, 致使儿童营养不良, 免疫力低下, 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某品牌奶粉, 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 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 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 可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 严重者可致死;2009年“毒餐具”再现餐桌, 餐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和安全;2010年某食品调料, 食用后对人体损害非常大, 会损伤肝脏, 还能致癌;2011年发生的“染色馒头”事件, 青少年如果长期食用, 轻则中毒, 重则影响正常发育;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等等。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料, 是生活必需品,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 抓好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意义重大。
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
食品安全问题有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 呈现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 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 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和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手法越来越隐蔽, 从食品外部走向内部、从物理走向化学。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 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
3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恪守食品安全标准, 本应是商家应尽的责任。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机制下, 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惩治力度, 给商家投机取巧创造了机会, 在利益的驱使下, 道德准则和信仰成了空谈,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段监管、边界不清。目前, 我国采取分段监管和品种监管相结合的模式, 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和空白并存等问题。让不法商贩有机可乘, 他们打政策擦边球, 在各部门涉足不到或者监管不力的真空地带从事非法食品生产活动。
(2) 违法成本低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近年来, 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较轻, 一些不法分子冒着被处罚的危险继续从事食品非法生产和加工, 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利益, 即使受到处罚后, 还可以另起炉灶, 继续生产加工违法食品。不仅增加了监管部门执法难度, 而且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严重的伤害。
(3) 从业人员素质低, 法制意识淡薄。我国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 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有的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 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4)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 溯源管理难, 分级包装水平低, 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 过量超标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 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5) 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 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产品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产品不断出现, 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 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6)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 数量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 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然而我国的食品标准, 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 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
(7) 检测水平低, 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 多部门管理, 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 扯皮、推诿现象严重, 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没有普及, 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 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
4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搞好食品安全, 必须从源头抓起, 限制那些即将流入餐桌的有害食品。同时, 我们的职能部门需要建立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加强力度, 逐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1)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等多层次法律体系, 探索和发展与国际接轨, 又符合国情的食品安全理论、方法和体系。
(2) 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做法, 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 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3) 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 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诚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 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4) 推进体制改革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 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 改革卫生监督体制, 集中分散的卫生监督职能部门, 撤销市、县级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监督所、劳动卫生监察所, 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 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5) 做好发展规划, 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 以及具体指标, 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 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明确重点和努力方向。
(6) 规范食品市场和经营秩序。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 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 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不法行为, 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7) 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依法加强权力监督, 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 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 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启动监督程序, 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违法的行政行为。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安以质为本, 质以诚为根。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严把食品安全关, 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同时, 应正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加大食品安全的科技投入,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逐步全面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抓好食品安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我们相信, 在政府各部门的重视下, 一定能开创食品安全的新局面, 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参考文献
[1]张远.我国食品安全分析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9) :15-19
[2]李建科, 陈锦屏.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入世后的形式与对策[J].食品科学2003, 8 (4) :272-276
[3]汤天曙, 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对策[J].食品工业科技, 2002, (2) :4-6
[4]肖玫, 袁界平, 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 第23卷第2期, 2007年2月: 286-289
[5]马合勤, 张旺.浅谈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03, (6) :51-52.
[6]王强, 商五一, 张雨.食品安全管理和对策[J].农产品加工, 2003, (4) :6-7.
[7]刘克武, 张勇侠.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与对策[J].食品科学, 2003, 24 (8) :171-173.
[8]姜萍, 殷正坤.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几个问题[J].科学学研究, 2002, 20 (1) :62-66.
[9]裴山.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指南[J].食品科学, 2003, 24 (8) : 260-264.
食品安全现状 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 发展趋势 现状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可谓是不容乐观。就近些年在我国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的事故而言,食品安全就足以让人心惊胆颤。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是人们在生活和生存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而食品安全的问题是非常的重要的。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非常坏的社会影响,使得当前政府以及社会的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当前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并进行解决。尽管如此,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屡禁不止,这就使得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到国内外的消费者的极大的质疑,并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亟需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 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在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食品安全的事件中,很多都是由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标识认识不清晰而造成的。这也是当前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即消费者迫切的希望所购买的食品是安全的,却对安全食品的公认度较低。根据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不了解安全食品辨别的知识的,并且很多的消费者都是不会有意识的选择安全食品的。这一现象使得一些“黑作坊”所生产出的不具备食品安全标识的食品不会受到消费者的抵制,并能够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因而,安全食品的宣传力度的缺乏以及当前政府执法不严的情況都使得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并不能得到解决的情况。
2.2 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缺乏统一的对食品进行管理的机构。近年来,食品的种类在不断的增长,因而市场上的各类食品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混乱并难以辨别。这些都和当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机构的缺乏有很大的联系。由于食品统一管理的机构的缺乏,使得各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的不统一,从而使得食品市场上出现一些漏网之鱼。另外,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环境之间的认识不够充分,因而对安全食品不能进行有效的辨别。这些都使得一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能够在市场上流通并不能被及时的揪出,从而造成给社会造成危害。
2.3 食品管理机构的监管不力
目前,在已经出现的食品安全的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安全问题是从国家已经进行认定的食品安全企业中发现的。比如三鹿牛奶中所含的三氯氰胺、思念水饺中存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都是一些著名的品牌,是人们一直以来给予信任的品牌,但是仍然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并且产生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而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发现食品管理机构的监管是存在着一些漏洞的,可以说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是没有尽到的。因而,食品管理机构的监管不力也造成了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由此可见,食品管理机构的监管力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大。
3 食品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提升全民的消费安全意识
现在,在将来食品安全未来的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需要使得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另外还需要加大对安全食品的宣传力度。这样可以使得消费者能够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另外,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也可以形成全民抵制非健康食品的氛围。事实上,要想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的氛围,发动群众的力量是最为有效的。这样,才能够使得非安全食品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并有效的降低食品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危害。因而,提升全民消费安全意识是未来食品安全问题得以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3.2 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
在未来的食品安全的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统一的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是非常的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得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统一的认证,从而方便消费者进行食品的有效的分辨。这对维护食品行业的安全的氛围是非常的重要的,因而这也是未来食品安全发展的趋势。
3.3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
当前,我国的一些监管部门的监管是非常不力的。关于这点在前文进行了叙述。因而要想有效的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可以采用全民监测的方式,即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从而能够方便所有的民众进行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的发布,从而实现对食品企业或者工厂的全面的监督。另外,目前现有的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的,这些对信息的统一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很容易出现信息公布不一致的情况。因而统一的食品信息安全监测的网络平台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的严峻。必要的措施是非常的必要的。因而,我们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的问题。通过对当前食品安全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产生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的分析可以想见未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发展的趋势,即提升全民的消费安全意识、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和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刚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 徐黎虹. 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3] 杨维娜.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4] 何妮娜.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
收稿日期:2015-04-02
我国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篇1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而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之星, 食品安全与否是最直接关乎儿童健康成长利益的。因此, 保障儿童食品安全尤为重要。而我国目前儿童食品安全状况堪忧。
1 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1.1 附赠食品现象存在严重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 在许多儿童食品中, 在调查中发现, 在许多儿童食品中与食品共同包装的非食品如塑料玩具、纸卡等品种。有的食品包装中还有小手枪、卡通人物、塑料小刀具等等相赠, 还有积分卡, 赞够指定的卡可以免费兑换一袋指定的小食品。对于一些小孩子来说, 这食品里的玩具比食品本身有更大的吸引力, 没有考虑食品安全、卫生的问题。这种有奖销售的行为和食品玩具混搭的行为是屡禁不止的, 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因为这些大多数小玩具或游戏卡片是有毒物质做成的, 与食品混装会造成污染, 而且食品与玩具不是同一条生产线, 有的不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即食品是这一家厂子生产的, 而很可能食品里的玩具从生产玩具的厂子购买, 再将其组合到一起。而且玩具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 病菌容易被带入袋中污染食品。儿童食用这些食品后很可能危害到他/她的身体健康。
1.2 小食品批发经营场所卫生状况较差
在农村中, 小卖部等食品销售点基本上都与存放食品的屋子同室居住, 生活起居同经营场所同为一室, 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而且在调查的小卖部中, 食品堆放混乱。有的小卖部混合经营文具、化妆洗涤用品。这些东西混放, 没有分类摆放。甚至有的小卖部在主体资格上都不适格, 即无营业执照, 没有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1.3“三无食品”和“山寨食品”存在问题比较严重
在农村学校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这些食品成了部分学生的课间休闲的食品, 有的学生甚至视其为主食, 成为早餐、午餐或晚餐。儿童由于处在一个生长发育期, 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而这些垃圾食品根本无营养可言。因此这些三无食品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儿童们的身体健康。
1.4 过期霉变的食品仍在销售
一些食品非常容易过期, 且不易观察出其已过期。有的食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但因保质期较短或销售的时间过长造成超过保质期限。如面包, 面包保质期较短, 由于儿童在购买食品时并没有什么安全观念, 经常拿到食品时, 付完钱就走。而且在这过程中缺少家长的监督, 很容易出现问题。
1.5“辣条”现象突出
把这个小食品辣条单列出来是因为辣条危害比较大, 在调查中发现有些辣条的制作原料不清, 而且辣条由于在颜色和味道上能满足儿童的“重口味”, 儿童们非常喜欢吃。这种“重视口味”的背后, 是对食品安全本身的忽视。他们经常在放学或课间休息期间去学校周边的小货车或小卖铺去购买辣条, 而且辣条也非常便宜, 有5毛的、一元的、二元的等, 对于有零钱但不多的想吃零食的孩子非常有吸引力。辣条品种多多, 制造商也非常多, 不乏有粗制滥造的企业。我们知道, 辣条一般含有苏丹红, 大量细菌侵入人体, 造成肠炎症, 引起腹泻。辣条也大多为三无食品, 由于儿童在生长发育期, 需要吃些健康有营养的食品来满足身体生长的需要, 而这种垃圾食品显然对儿童的生长是无益的, 而且对儿童身体的伤害也不言而喻。
2 保障儿童食品安全的障碍
由于在西北农村地区, 文盲率比较高, 农村中的40岁以上的人大多数人不识字, 在辨认商品真假时能力不足。在去购买食品时, 经常就只看一些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而商品的其他信息则是忽略的, 很容易被假冒伪劣产品蒙混过关。即使有些农村村民知道商品是假的, 但也无可奈何, 不知投诉途径或图商品的便宜而购买。儿童由于认知能力有限, 即使在父母的嘱托或教育后, 一旦脱离父母的视线, 也会任意妄为, 购买自己喜欢吃的食品。例如, 在调查中发现, “辣条”的危害, 大多数父母是知道的, 也嘱托自己的孩子别吃, 但大多数孩子都会背着父母购买这些食品。
在农村地区,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在乡土社会, 邻里乡亲, 关系非常紧密。小卖部或商店里的老板都是一个村子里面住着的, 即使食品发生什么问题, 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因为说完后, 彼此都感觉挺尴尬的。因此大多数人选择沉默。身体健康只要没有受到重大伤害, 比如吃完买完的食品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也会选择沉默。而且有的孩子吃完小零食出现一些不良发应也不会告诉自己的父母, 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只有像发生食物中毒这种情况, 才会去找店主理论或索赔。这说明法律没有扎根在这里, 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比较薄弱。而更多地是受到乡规民约和道德的约束。
在农村地区, 食品安全卫生执法比较薄弱。由于农村地区受到交通、通讯、信息以及相关知识的影响, 在食品监管方面一直处于薄弱的环节。缺乏监管人员和技术等的支持。而且由于农村居民居住的较为分散, 人员不足, 监管难度大, 在基层监管单位由于地方政府投入不足, 检验设备和工具不足。下去执法时, 往往根据眼观、手摸, 凭经验对食品进行检验检测。即使送到专业的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检测, 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 往往出现抽检结果还没出来, 该批产品已经被卖光了。因而在农村地区,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比较薄弱。
食品企业规模小而且数量比较多, 笔者认为其中的大部分食品企业称为小作坊更合适, 管理很不规范, 大部分是家庭自营, 这种制作食品的行为具有隐蔽性, 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要及时发现和查处这种违法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小作坊也往往位于偏僻的地区, 几台设备再加上家里的几个人就符合生产的“条件”了。这种小作坊生产出来的食品没有质量的保障。有的在原材料上就存在问题, 有的厂商在生产食品时考虑成本, 往往有价格低廉的原材料, 不合格的食用油。因此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 这种分散式的非正规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生产中未能完全遵守食品安全标准, 有些食品外包装上缺乏最基本的标识, 更何况裸装食品。即使有标识, 大部分标识是厂商自己加的, 伪造的, 没有经过有关部门认证的。
3 结语
【食品安全现状】推荐阅读:
食品安全现状概述08-15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07-3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07-19
食品安全之现状与发展08-2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分析07-29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改进措施11-04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10-15
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07-26
食品加工小作坊现状调研05-16
食品检测看食品安全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