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现状(共12篇)
音乐教学现状 篇1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高职教育应运而生, 并在近年迅速地发展起来, 在培养人才的数量上逐渐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 高职教育仍没有缓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矛盾,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尽人意。本文从毕业生就业现状出发, 从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 分析造成毕业就业难的几个原因, 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教学质量
学校办得好不好, 教育质量高不高, 最终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包括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岗位成才率及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随着大众教育时代到来, 高等院校不断扩招,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攀升,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天然地与就业市场关系紧密。所以, 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是考验高职教育的重要标尺, 是引导高职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意义
我国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调整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于1996年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以培养职业或职业岗位中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这一战略行举措对大规模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优化人才结构, 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 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大局。首先,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能否实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谋生道路之一, 只有确保高职毕业生的高就业质量,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并能就业的迫切需求, 才能让人民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 高职教育承担着面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 这是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最密切、最直接的联系。因此,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与否, 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二)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水平。一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要素是学生, 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顺利成为社会新的劳动力, 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能否在就业中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都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 进而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二是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会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择校方向, 如果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导致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 降低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可信度, 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 最终限制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高职学生就业难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扩招的形势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家教育部预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611万人。如此庞大的应届毕业生队伍, 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 下岗职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以及面临国际经济危机, 2009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谓雪上加霜。但扩招并不是造成就业压力的根本原因, 我国不是人才过剩, 而是仍然不够,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仍需要大量人才。就业外部原因极具压力, 但内部原因起到了根本影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根据用人单位反映, 高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求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操作技能不强、独立工作能力不高, 普遍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就业状况折射教学问题
高职院校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 从专业的设置、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特色的形成, 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都有了较大成果。但是, 由于受传统高等教育思维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存在。
(一) 高职办学方向不明确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侧重应用性和实践性, 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而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脱离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失去了高职教育应有的特色, 造成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两方面:一部分院校仍停留在高等学历教育阶段, 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注重学科课程教学, 强调全面系统的掌握学科理论, 忽视实践环节教学;而一部分院校则完全倾向于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 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技术, 既忽视了高层次专业理论教育, 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导与培养。
(二) 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却没能与市场需求挂钩。在设置专业时, 没有进行相关行业、社会背景和人才需求调查论证, 没能以人才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专业结构。导致所开设专业没有特色, 甚至与普通高校雷同, 所以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三) 教学缺乏实践性
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无法完全准确地适应社会实际需求, 与先进技术及现实实践严重脱节, 教学内容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不相符, 以致所培养人才不适应岗位要求。当前, 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重在理论学习, 缺乏真实、完整、连贯的实训环节, 实训条件也远不能满足人才培训目标需要, 从而难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一) 面向市场, 准确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技术教育,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 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需要, 又要具有其特色。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体制, 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通过劳动力市场反映出来, 院校根据这种信号进行专业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针对性, 同时具有本院的特点, 努力创造具有本院特色的拳头专业。在专业设置时应做到:一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从拓宽学生就业面出发, 设置复合型专业。
(二) 调整培养模式, 把握培养方向
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个定位决定了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因此, 要想培养出熟悉业务流程、专业技能过硬的学生, 学校务必把“产、学、研”结合起来, 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并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组织技能培训和鉴定, 确保毕业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培养方向上, 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即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贯穿于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切实做到把传授知识课堂与现实工作过程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全面素质。
(三) 突出高职特色, 提升核心竞争力
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重点的传统教学不同, 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突出较强的职业性。因为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而制定的, 所以它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岗位及应用的要求进行设置, 才能突出专业特色, 突出高职特色。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训, 实践教学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其一具备实习实训的设备和场地, 其二是拥有成熟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能够熟练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开发与建设实训基地的投资, 在校内校外建成一批规范的实训场所。同时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实践师资队伍, 聘请企业有实战经验的人员担任定期培训, 并有计划地派老师到企业参加实践, 提升老师的操作能力。
五、结语
我国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这是我国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从根本上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 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 实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周应佳.邓辉.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职的改革和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5) .
音乐教学现状 篇2
何春梅 广东省兴宁市石马中学
摘要:中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过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学音乐教育现实,探案未来发展策略,以期实现中学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和发展;研究;策略
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显然,过去但因子的研究只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质量,如何把握整体的质量与效益,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论等。
一、回顾与分析
1、我国中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了即完成教学任务。
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你“凯洛夫”的。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哦尔 1 夫音乐教学发及达尔克洛兹教学发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乐音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论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纪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中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学了九年的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学音乐教育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路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学音乐教育的个方面进行单因 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3、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
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独创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名发,科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学生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学生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奉献。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发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上这些体系与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环境上都以宽松的形式,在没有课桌椅的宽敞教室内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三、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①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践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积淀为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习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唱游课的指导思想:“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③唱游课的相关策略:a注重兴趣;b 人人参与;c创设情景;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f即兴创作。④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学生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的过程,这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以模式 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还可引伸到初二年级。⑤唱游课教学评估,采用“音乐乐园”、“小小音乐”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情趣进行测试,并评定“优、良、中、差”。
2、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游戏、活动模式→活动模式:
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
“导入”包含复习及基本训练,如节奏游戏、听觉训练、识谱练习等。“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应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通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习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创作”是指教授的教学内容上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创作,包含二度创作及一度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还应在“导入”及“活动”中得到体现。“表演”、“评议”是指将创作进行交流汇报,并进行评议、评价。
农村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篇3
一、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理念淡薄
农村音乐教育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教育部门、社会、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音乐课程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一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形同虚设,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上课走走形式,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旦遇到临近考试的时候,音乐课就成了其他文化课的“第二战场”,要让路于文化课。音乐虽是一门学科,但不作为教师考核内容,造成音乐教师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教学,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教文化课。大部分家长也认为音乐课是辅助课程,与学生的升学没有直接关系,要想考上名牌学校还得靠文化课。
(二)教学资源贫乏
农村初中教育中,很多音乐教师不是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当地“半路出家”的民办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缺乏系统的音乐训练,在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都比较落后。即使上音乐课,也是让学生唱唱歌,不管什么基本音乐知识。另外,音乐设备落后,音乐教学投入低,是农村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对于音乐教育的投入是相当低的,一所学校都没有一台像样的音乐教学设备,更别提独立的音乐教室了,甚至连音乐教学所需要的配套磁带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三)教材内容不符合实际
当前音乐教材与农村教学现状十分不相匹配,教师和学生都感觉非常吃力,音乐学习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的音乐教师对乐理知识自己都弄不明白,更别提教学生了;学生学起来也没有兴趣,本来音乐课程是让学生轻松愉悦的,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一上音乐课就害怕,因为不懂音乐,不会唱。
二、提高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认识,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把农村音乐教育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来看待,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待音乐教育,认识到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摒除传统应试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将音乐课程放到和其他课程一样的位置来对待,消除音乐是“副课”的偏见,使农村音乐课成为初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而农村的初中音乐教育还主要停留在起步阶段,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单纯地教学生唱歌,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二)加大师资和设备的投入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村音乐教育质量的前提。农村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有限的教师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音乐特长。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音乐教师到音乐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教学能力。同时,要加大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确保农村音乐教学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下开展。
(三)因地制宜开展音乐教学
教师要创新对教材的运用,由原来的传统型转变为研究型,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内容由原来教学生唱歌转变为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同时因地制宜整合教学内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使教学内容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中学生对新鲜事物乐于模仿和接受,尤其是流行歌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学手语《感恩的心》,学生既掌握了手语知识,又欣赏到了优美的音乐,情感得以熏陶。流行歌曲要积极向上,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学生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农村的音乐教学,要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篇4
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科边缘化趋势明显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更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可是, 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加剧, 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远远胜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 这种重应试、轻素质培养的思想也影响到了小学音乐教育, 虽然许多小学院校开设了音乐课程, 但是学校领导与音乐教师对教学都不够重视, 音乐课被遗忘在课程改革的角落里, 艺术教育被忽视, 这种现状在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非常普遍。
2、教学大纲不规范
小学音乐课缺少科学、统一的教材, 许多学校用的教材都是几年前修订的教材, 有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每个教学科目都应试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目标进行教学。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不规范, 导致了教学缺少目的性, 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较大, 上课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很多时候上课都不用教材, 这种现象必须要引起学校主管部门的重视, 加强对教师的要求, 使教师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明确音乐教学目的, 规范教学大纲, 向学生传递音乐的价值。
3、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小学音乐教师很多都是幼师毕业、专科毕业, 本科学历教师普及度不高。更不用说研究生了。由于学历的偏低, 会导致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落后, 课堂活动设计还不够完善。由于音乐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 音乐教师平时缺乏培训学习的机会, 与外界交流较少, 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知识与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 小学音乐教学理论方面还有待提高, 音乐教师迫切地需要更多的学习机会。
4、音乐教学资源短缺
音乐教学环境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很多重点学校有自己单独的音乐教室, 有多功能的音乐多媒体教室, 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仍有一大部分学校没有自己单独的音乐教室, 音乐教学环境不理想, 教学资源短缺, 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 影响了音乐课的学习, 音乐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也需要引起学校的关注。
二、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分析
1、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改变当前对音乐教学不重视的现状, 加强音乐教学的管理。学校领导、教师要加强对音乐课的重视, 将音乐教学放在与语文、数学、外语相同的地位。加强对音乐教学的管理, 更新音乐教材、规范音乐教学大纲, 为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这样才能提升音乐教学的地位, 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
2、加强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与责任心培养,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自律与自信、表达与交流、团结与协调、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同时, 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加强与其他学校音乐教师的交流, 共同探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完善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3、加强对音乐教学环境的改善
学习环境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因此, 学校要加强音乐教学环境的投入, 加强学校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加强音乐教室的改建, 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教学中来, 这样不仅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而且还可以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教学效果。加强音乐教学环境的改善,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道路, 是今后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4、丰富学生课外的音乐学习生活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音乐文化生活, 加强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参与。学校要多组织一些音乐文化活动, 举办一些音乐表演与音乐比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与心理特点, 设计出生动有趣并蕴涵一定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尽可能地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 开阔学生学习思维的空间, 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 进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三、小结
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 学校领导、教师要更新思想, 重视音乐教育, 加强教学的改革, 走一条科学的音乐教学道路,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力争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打好基础。
摘要:随着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 小学音乐课程也进行了改革, 这次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希望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J].音乐天地.2010 (11)
[2]赵翠芹.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1 (03)
[3]刘音.让快乐的音符浇灌孩子们的心田——浅谈小学音乐课上的快乐教学[J].青春岁月.2011 (14)
[4]王艳雯.会“讲话”的手——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几点体会[J].音乐天地.2010 (09)
[5]张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0 (19)
中专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5
摘 要: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素?|教育的重要构成元素,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中专院校应该加强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视,促进音乐教学作用的发挥,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在中专院校音乐教学实践中,还存在明显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音乐教育作用的发挥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中专音乐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对优化发展中专音乐教学的措施加以解读,希望能够为中专音乐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
关键词:中专院校 音乐教育 发展趋势
中专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中专教育质量对学生的成才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中专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专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所以中专院校结合当前我国市场人才需求,十分有必要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形成对中专院校音乐教学的全新认识,探索素质教育背景下强化中专音乐教学的措施,进而逐步探索教学现状的改善,为中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中专院校音乐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育事业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元素,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基础建设存在紧密的联系,甚至经济发展程度对教育事业的基本发展情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我国中专教育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明显看出中专教育起步发展时间相对较晚,并且由于社会对中专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因此在中专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资源配置,教育科研力度不足,对中专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相应的限制性影响。特别是对于中专教育事业中的音乐教学活动来说,中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尚未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对音乐教学活动的关注度偏低,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中专音乐教育的发挥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影响,甚至制约了中专院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1]。而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开始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门在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分析市场人才需求,提出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中专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视,进而以良好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市场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促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进入到社会相关企业中提供人才支持。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国中专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并且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中专院校的扶持力度更大,切实加快了中专院校的发展进程,为中专院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扶持和人才支撑。
纵然当前我国中专院校的音乐教育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可以预见,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日渐受到高度关注,中专院校的音乐教育必然会受到高度重视,音乐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和基本教育理念等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整体教育只想进一步提高,在明确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逐步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为我国专业教育领域音乐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由此能够看出,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中专院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教育更新、师资资源增加、教学方式调整等新教育形势整体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高,进而逐步转变为中专院校的重要学科,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二、对中专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方法
纵观当前中专院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发展情况,发现虽然现阶段音乐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足,音乐教育教学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但是能够看出,未来几年时间内,中专院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凸显出来,音乐教学也将会受到高度关注,逐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转变为学校和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强对中专院校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视,高度关注教学改革方式的探索,希望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发挥,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重视,对教学目标加以调整
近几年,素质教育思想已经在我国得到多年的普及和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专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视,借助音乐教学活动辅助素质教育的开展[3]。因此针对现阶段中专院校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校领导在进一步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积极组织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需要对音乐教学活动的目标加以明确,并对合格教育目标的指导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增强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切实突出中专院校音乐教学活动的效果,实现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强化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目标,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2.优化课程设置,凸显教学科学性
在中专院校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全面探索课程设置的创新,并借助科学的课程设置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实施更为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因此针对当前中专音乐教学基本情况,十分有必要对课程设置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即在坚守原有音乐基础教育和节能课程的前提下,引入新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技能等,向能够确保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4]。同时,从中专音乐课程的本身设置角度进行研究,能够发现要想保证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凸显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在坚实音乐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突出音乐教育的兼容性,将音乐教育和学生的专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保证所开展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以音乐鉴赏课程的优化设置为例,传统的音乐鉴赏课程往往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歌曲的鉴赏和经典乐曲的鉴赏方面,教学理论性强,趣味性却有所不足,并且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审美知识储备,但是却无法保证学生音乐技能的强化和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新时期在对音乐欣赏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成长发育需求适当的引入电影音乐欣赏,如《He’s a Pirate》、《Canon》、《Summer》、《Rose》、《Remembrances》、《Evenstar》、《Star Wars Main Title》等;音乐剧欣赏,如《音乐之声》、《 歌剧魅影》、《 猫》、《美女与野兽》等;也可以组织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活动,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音乐剧的过程中受到剧情的感染,形成深切的情感体验,切实丰富教学内容,融入多方面的教育思想,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同时,也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审美意识和情情趣的培养,为学生全面成长夯实基础[5]。
3.对音乐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突出教材指导性
教材的选择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在中专院校积极探索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结合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和音乐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增强音乐教材和中专音乐教育改革的契合度,保证所选择的教材能够真正服务于音乐教育的全面优化开展,为中专院校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撑。在具体编撰教材的过程中应坚守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确保教材编撰效果,促进中专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全面优化[6]。其一,中专院校的教材应该突出专业化和代表性特征,并且所遵循的范围应该尽量广泛,适当的引入音乐剧、舞蹈艺术方面的内容,凸显教材的科学性。同时,为了凸显音乐教材的实际应用价值,应该适当的引入曲式结构和视唱练耳方面的教学内容,切实辅助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
如在视听练耳课程中可以将“三连音”作为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对三连音的种类进行分析,区分三连音、前
十六、后十六的节奏型,确保可以把握三连音的特点准确完成演唱活?印?
其次,在选择教学曲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全面把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确保所选择的曲目内容能够与中专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相适应,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相应的辅助。如爱国歌曲选择《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万里长城永不倒》、《保卫黄河》等等,在流行歌曲的选择方面,也尽量选择积极健康的歌曲,如《最初的梦想》、《水手》、《我的未来不是梦》、《海阔天空》,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对相关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唯有如此,才能够发挥出音乐教材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进中专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4.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灵动性
在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下,中专院校在对传统的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尝试引入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在具体引入多媒体技术对中专院校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后,教师借助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尝试开展图像、视频、音频辅助教学,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生动性和形象性,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理想的学习体验,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主义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我国国庆阅兵的场景,并对比近几年国庆阅兵方面兵力变化,切实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播放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爱国主义情感的作用下深入学习爱国歌曲,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音乐素质,为学生深入学习音乐知识提供相应的保障[7]。可见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深入学习音乐知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能为中专音乐教育活动的深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5.加强对中专院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障音乐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所以在探索对中专院校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并从多角度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切实提高教师的音乐教育教学能力,为音乐教育夯实基础。首先,应该对中专院校现有教师展开教育培训活动,深化教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引导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引入更为先进的教育思想,辅助教育改革活动的全面优化开展[8]。其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让教师明确自身人才培养责任,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尽职尽责的为学生提供教育指导,辅助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
结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中专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应该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理念对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因此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探索落实素质教育的措施,以期保证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基于此,应该注意重新分析和审视中专院校的音乐素质教育,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措施,进而真正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强化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切实推进中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音乐专业《和声学》教学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音乐专业 和声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培元(1958- ),男,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31-02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一些院校声学教学的考察,笔者发现该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均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普修和声学课程的专业基础教学问题更为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国音乐专业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特做以下分析。
一、教师“教”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未能仔细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现有专业水平和实际能力,同时也没有认真细致地向学生阐述该课程在音乐领域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对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因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一现象也反映出教师缺乏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没有对新的教学大纲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其次,“纸上谈兵”,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所做的和声范例只是写在黑板上,而不去弹奏,不能使其变为实际音响让学生听辨。这与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积极发展学生的和声听觉意识是不相符的,如此下去,不可能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声部音乐表达能力更无从谈起。
再次,教学方法不得当,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因而教学效果差,学生不愿学。
第四,键盘视奏能力不足,往往想做一些音响实例,但力不从心,将原本很好的和声效果演奏得面目全非,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五,不注重改题这一重要环节,缺少面改方式。就单指笔改而言,有些教师只是一味在作业本上打对号或错号,并不加任何提示及好与差的确切评语,使学生不明白到底对错在哪里。
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执教不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现象:
首先,对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认识不清,被动学习,只为应付考试,常表现为机械地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其次,有些学生存在错误认识,以为和声学是搞作曲的人才需要学的课程,自己既不从事多声部创作,今后工作中也用不着这些内容,所以学了也没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带着抵触情绪来学习,常表现为:你讲你的和声学,我干我的其他事;笔记不记,作业也不做;提问不会答,考试不及格。
再次,带着畏惧的心理学习。学生觉得和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理论与写作技巧课,想学好不容易,因而从一开始就产生畏惧感,唯恐自己学不会,掉了队,便处处刨根问底钻牛角尖,其结果是陷入某一细小问题不能解脱,进而更觉得该课程高深莫测,畏惧感油然而生,以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第四,学习方法不得当,不善于总结归纳、举一反三,影响了学习的进度及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四部和声习题写作当做和声学课程的唯一内容,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非所用。
第五,基本乐理没学好给和声学的学习带来困难和麻烦。常见的问题有:(1)和弦音位记不准;(2)音程计算有误;(3)调式和弦概念模糊;(4)旋律写作知识欠缺;(5)做题速度过慢。
第六,视唱练耳基础差,同样是该课学习的不利因素。这是因为:(1)由于听力不足,听觉分析差,便失去了对各种不同音响选择的判别能力,更谈不上鉴定不同音响效果的优劣;(2)在和声学教学中,除了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出和声音响外,还常常需要学生们亲自参与演唱,同时去感受各种不同配置的效果,但由于视唱能力过差,则无法从事这项常规活动。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鉴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和声学教学现状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当前音乐人才的培养和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具体的解决办法如下所述。
1.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每一位和声学教师来说,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目的及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列举大量的实例来说明该课程并不单单是专职作曲人员才应学习的,而是所有音乐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师均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它能反映出一个音乐工作者的能力和素养,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以此来激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使他们的学习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2.注重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和声学教师,绝不能把该课程当做纯理论课向学生灌输,一定要和实际音响效果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各种不同和声语言的意义、作用及区别。无论是课堂上的范例板书,还是课下的书面作业,均应在钢琴上进行弹奏,使其变为音响,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听辨能力和鉴别能力。学生自身也应当做到多写、多弹、多听、多想,切忌“纸上谈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和声学教学从单一的、僵化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比如,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参与式等形式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3.善于总结归纳,谨防生搬硬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和声学教学的不同阶段,有许多规定不大相同,尤其是随着和弦使用的增多,和声语言也更加丰富,这会使一些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抓好总结归纳这一环节,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他们从多变的规定和众多的和声选择中,寻找出共性的用法与个性的差异,进而挑选出某种恰当的和声方案来。同时还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任何一条旋律的和声配置都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其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越好。比如,我们要为某段旋律配置和声,当我们仅仅学完正三和弦时,它的和声选择是有限的,甚至是单一的;当我们学完副三和弦后,它的和声选择就显得多样化了;而当我们把所有和声学内容都学完后,再为该旋律配置和声时,就会感受到和声的语言是那样的千变万化。这样,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和声语言中寻求自己所喜爱、且又符合音乐逻辑的和声方案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4.补好乐理和视唱练耳课,为和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那些没有学好乐理课和视唱练耳课的学生,教师应首先帮助他们补好这些课程,并讲清楚这样做的重要性,否则就必然影响和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如键盘能力不足,自己写出的和声作业不能弹奏;多声部音乐作品欣赏过少,对音乐的理解力较差等,均会给和声学教学带来阻力。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它的各个环节,也就是各种课程的设置,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缺一不可。所以,音乐专业的学生应努力学好每一门专业课,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和再深造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5.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和声学教学。这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最直接、最有效,而且是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它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和声学课堂教学中,是使学生从视觉到听觉全方位感知音乐的最好途径。它能使以往默默无声的板书谱例变为音响,让学生在看到谱例的同时,又能听到它的音响效果,从而感知它的表现力。这对过去传统的和声学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它大大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视奏负担,节省了钢琴弹奏时间,使学生从抽象的和声理论、枯燥的板书谱例中解脱出来,用生动的视听画面去感知音乐。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和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也可以借助音乐制作软件,利用课余时间在电脑上练习写作大量的和声习题,解决用钢琴弹奏习题的困难,由此来提高和声写作能力、多声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总之,和声学教学必须改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去掌握和运用和声学这门专业理论知识,为今后的音乐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匈)凯斯特莱尔·略林茨.键盘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孙维权.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声[J].人民音乐,2001(4).
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篇7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问题,对策,教学效果
高中音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之一,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升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深化德育,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智力,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帮助。然而,当今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对音乐教学不重视
在学校与学生向高考要成绩的今天, 由于音乐教学对提高升学率没有多大的帮助, 同时其教育的成效又不能在短期内凸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学校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从事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由于一些学校的不重视,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有的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有的是从事其他科目的老师兼教,不具备音乐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随机性,这极大地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2) 音乐课的授课学时太少。在大部分学校 ,高中一般只安排一周一节音乐课,这样的授课学时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显得太少。然而,就是这一节音乐课,到了高三或者临近期中、期末考试,也都要被其他考试科目所占。( 3) 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呆板。由于学校对音乐教学的轻视,很多情况下,音乐课只是一种敷衍,教师上课时,要么象征性地讲些音乐知识,要么就是简单地唱唱、跳跳,甚至一些教师干脆让学生做其他科目的作业。
二、教学中教师以语言代替音乐,缺乏音乐学科特点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以音响的形式来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听者感受音乐之美,情操受到陶冶,智慧受到启迪。然而,目前许多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通常是以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音乐,就像教授其他课程一样,喋喋不休、一字不落地把音乐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倒是讲得津津有味,却不想这种教学方式完全脱离了音乐本体,失去了音乐课独有的特点,当然音乐课也就无法对学生产生应有的教育功用。
三、音乐教材的选用缺乏统一标准
教材是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据, 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大纲的根本材料, 是实现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与前提。可是,有些学校的音乐教材的选用没有统一标准, 往往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感觉或喜好随意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的教材,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专业,不适合高中生的需求。
以上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面对现实,积极地采取对策,力争使高中音乐教学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地采取对策,力争使高中音乐教学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将音乐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笔者认为, 高中音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学校要重视音乐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集体,领导的决策方向很重要,要搞好学校的音乐教学, 学校领导必须为音乐教学的实施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软件上,应根据学校的实情、学生的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硬件上,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配备比较专业的音乐教师,制定每学期恰当的教学时数,并严禁其他科目挤占音乐课时。另外,如果学校没有条件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也应为音乐教师配备必要的音乐设备,这是做好音乐教学的基本条件。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新理念,营造音乐之美的氛围
传统的音乐教学大都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听、无心地唱,这样的教学易引起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甚至反感,降低了音乐课堂的效率。要切实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新理念,把音乐的美还给学生,把学习音乐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授每一首歌曲之前,要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背景、内容和作者信息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让他们发挥想象去描述歌曲的意境,还可以让学生发表如何唱好这首歌的意见。这样,学生演唱歌曲时的情感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才能享受音乐,体验音乐的独特美感。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美的氛围。
三、认真筛选音乐,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核心价值
不同的音乐蕴含着不同的情感。优美的音乐令人愉快,悲伤的音乐催人泪下, 激情的音乐鼓舞人心, 舒缓的音乐让人安静。教师在选择音乐时,应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核心价值,要认真筛选,既要考虑音乐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还要考虑音乐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比如说,当学生听到《美丽的田野》时,即使没有见过田野,他们也可以感受到一望无边、郁郁葱葱的田野的美丽景象;当学生听到《好日子》时, 就会从优美而欢快的音乐中体会到全国人民对自己所过的幸福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欢乐之情。
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篇8
(一) 在音乐教育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对于音乐这门课程来说, 有的学校认为:音乐不就是唱歌吗?那么让学生自己唱就可以了, 为什么还要浪费精力去专门开设一门学科去进行教育呢?但是研究表明, 在很多的学校中, 关于音乐的学科都比较少。甚至是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也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去学习的, 对于音乐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
(二) 对于音乐的定位不准确。我国的基本国策中提倡科教兴国, 但是在音乐的教学上却没有得到较多的重视。其实, 音乐对于学生的影响往往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这么肤浅, 它能深入地改变学生的性格和艺术修养。但是,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只是将音乐作为选修课, 完全由着学生自身的喜好去选择, 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不全面的。在进行某些大型活动时, 对于积极参加表演的学生来说, 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 没有什么奖励或者鼓励的办法。使得学生从内心觉得学不学音乐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没什么影响, 这样就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大大降低, 甚至是丧失兴趣。
(三) 课程设置与学习成果不成正比。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习的课程有点专业, 在学习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困扰, 在学习的时候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毕竟非专业的学生与专业的学生在音乐基础上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这样,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 教学内容却是惊人的相似, 这样反而使得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学校音乐教师的数量较少, 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很多都是一个教师教授多个班级。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都不够理想, 长期如此所带来的后果不敢想象。
(四) 受地方局限课程推广不一。由于各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条件的差异, 造成了音乐发展的不平衡。近些年, 在一些发达的地区, 音乐的师资力量是很丰厚的, 音乐课程的普及和教学方式上有很大的改进, 对于学生的音乐课程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在一些落后地区, 受多方面的原因, 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的认知还不够, 所以没能适应这种改革, 效果就能差强人意了。
(五) 教学方式单调。在现今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 授课时依旧采取枯燥的教学模式, 这样会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 教学成果不容乐观。
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一) 重新认识, 改变思想。音乐对于智力的开发有一定的作用。从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来说, 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心境、思想, 对于某些事物也能有另一种的思维方式。所以, 音乐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 加快对学科的建设与改进。在科技化的时代, 教师在音乐教学上也不能止步不前, 要以新科技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致力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 使得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的兴趣逐步加深, 使得音乐教学效果能够真正地提高, 也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能力。
(三) 对音乐教学的内容与课程设计进行改革。首先, 音乐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部分, 必须注重民族性、时代性和大众性。同时, 民族文化、民族歌舞的传承, 也需要进行普及和教育。时代性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各个时代的发展, 挑出较为代表的音乐进行讲授。大众性又称流行性, 在讲授中要有人们朗朗上口的音乐, 就这些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比较与学习其中的精髓。其次, 在课程的设计要注意发音技巧、音乐的基本知识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 将这三者巧妙的联系起来,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时达到很好的境地。
(四) 强化学生能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但是要让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与掌握。比如:就某一个突出的部分让学生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 但同时在其他方面也不能落后。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成为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上,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
三、结语
高校的音乐教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只要能进行改进, 就能有更好的发展。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 应该做到“以生为本”, 这样, 既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较深厚的兴趣, 又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摘要:由于音乐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 所以通过音乐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心灵的目的,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改变。本文就高校的音乐教育的现况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边洪燕.浅谈高校教育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潍坊学院学报, 2003 (05) .
[2]吴金琳.浅论在大学生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J].高教论坛, 2003 (05) .
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篇9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对策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 学校对音乐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 音乐课时安排少, 而且难以保证顺利开展。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大多高中学校一周只安排一节音乐课, 这样的课时安排直接导致教学内容难以全部教授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且, 音乐课被其他文化课挤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尤其到了高三阶段, 音乐课被各种模拟考试占用几乎成为了自然。第二, 音乐师资薄弱。一方面, 很多高中学校的专业音乐教师很是有限, 很难保证所有的音乐课都由专业音乐教师来上, 所以, 很多时候的音乐课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来代上, 这些教师不熟悉音乐专业知识、不具备音乐教学技能,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随机性, 不但影响音乐教学效果, 而且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很多高中学校在音乐设备方面都很缺乏, 这对于高中音乐课的开展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导致很多专业的音乐教学内容由于没有必要的音乐设备配合而无法正常开展, 这很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其次, 教师的教学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难以体现音乐学科特点。音乐是一门集情感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 其要想听者产生情感共鸣、得到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就需要有音响作为载体, 这样, 听者才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然而, 由于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和音乐设备的缺乏, 很多高中学校的音乐教师只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描述。整节音乐课上, 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音乐理论和知识, 甚至会一字不落给学生灌输, 导致学生处于被动, 难以发挥课堂主体作用。殊不知, 这种课堂教学不仅枯燥乏味, 难以使学生提起学习兴趣, 最重要的是没有体现音乐学科特点。这种脱离了音乐本体的教学不但失去了音乐队友的特点, 而且难以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再次, 高中音乐教材没有统一的选择标准。高中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材, 而且, 教材也是高中音乐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大纲的根本材料, 还是音乐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然而, 对于如此重要的高中音乐教材, 高中学校却没有统一选择标准, 而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感觉或喜好来对音乐教材进行选择。高中音乐教师由于知识、经验和专业素养的不同, 在对音乐教材进行选择进时也会有所不同, 这样, 所选择的教材会呈现出过于浅显或者过于专业的现象, 不能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 教学评价不科学, 存在很多不合理。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大多高中音乐教学评价也沿用其他文化学科的评价模式:方式单一, 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 考核内容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 过于重视成绩, 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情感、学习态度, 不重视学生素养的培养。这种评价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直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相应解决对策
首先, 学校要对音乐教学给予充分重视, 并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一, 科学安排音乐课时, 保证音乐课的顺利开展。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音乐教学计划和目标, 每学期安排恰当地音乐课时, 并严谨其他科目的挤占。第二, 加大师资投入。一方面, 学校要重视专业音乐教师的配备, 而且要注重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使音乐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 学校要保证为音乐教师配备必要的音乐设备, 并力为学生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其次, 音乐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要体现出音乐学科特点。高中音乐教师要树立新的音乐教学理念, 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切忌“一言堂、满堂灌”, 要将音乐课堂还给学生,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 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此外, 教师还要重视音乐设备的应用, 要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提升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音乐教师在对一首歌曲进行讲授之前, 要引导学生结合歌曲的背景、内容等相关信息和内容进行分析, 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描述歌曲的意境, 而且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能唱好这首歌。如此, 学生才能够产生情感共鸣, 才能体验和享受到音乐美。
再次, 统一高中音乐教材选择标准, 要对教材慎重选择。不同的音乐蕴含着不同的情感。优美的音乐令人愉快, 悲伤的音乐催人泪下, 激情的音乐鼓舞人心, 舒缓的音乐让人安静。学校要对高中音乐教材在选择山统一标准, 要求高中音乐教师选择适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的音乐教材, 既要考虑教材中所包含的音乐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 也要考虑音乐对学生的情感影响, 以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核心价值, 促使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比如, 当学生听到《美丽的田野》时, 即使没有见过田野, 他们也可以感受到一望无边、郁郁葱葱的田野的美丽景象;当学生听到《好日子》时, 就会从优美而欢快的音乐中体会到全国人民对自己所过的幸福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欢乐之情。
最后, 完善评价机制, 力求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对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高中学校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实现音乐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高中音乐评价应该以课程的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主要出发点,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评价方式和依据要多样化, 这不仅有助于多渠道地获取改进信息, 而且能推进高中音乐教育改革。同时, 评价要关注学习过程, 学习态度, 学习情感等, 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高中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为适应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要求和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高中音乐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 不断学习、探索、总结, 力求寻求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 将高中音乐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志旭.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0) .
[2]程辉.浅谈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J].青年文学家, 2012 (12) .
[3]罗曼.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5) .
[4]赵继红.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江苏教育, 2013 (8) .
[5]吴健.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音乐时空, 2012 (6) .
初中音乐学科与教学现状探究 篇10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在重视升学率的学校高压政策下,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学科的“边缘化”仍是不争的事实。学校里老师们在潜意识里, 也是觉得音乐课就是学生们放松的课堂, 而不是学知识的课堂;年段老师有教学任务了, 会随意的征用音乐课, 年段有活动的也会征用音乐课。在升学的竞争压力下, 中学生的音乐课能让则让早已不是稀奇事了。课程表上的音乐课虽然存在, 但实际上, 在某些学校, 音乐课不是上自习就是被其它一些学科老师所占用, 音乐课形同虚设。初中音乐学科的“边缘化”体现出来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对于音乐学科认识观念的偏颇, 体现的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 如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和应试教育中寻找音乐学科准确的定位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课题。
二、学习现状
1.“随波逐流”现象
在当下学生普遍喜欢流行歌曲, 以当下流行的网络红歌为主, 在流行音乐与网络音乐的时代背景下, 学生喜欢的音乐也呈多样化的趋势有:《小苹果》、《江南style》等流行的歌曲;在歌曲体裁方面包含:爵士乐、摇滚乐、轻音乐、民族风等风格的音乐;还有韩国的流行音乐;甚至是日本的卡通音乐;在本人看来学生不重视所欣赏的是什么音乐只要风格新颖;演唱形式富有特点;有个性能抓人眼球就可以了, 主要是自己喜欢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欣赏, 学生都有跟风和从众的心理, 没有明确的音乐欣赏的方向, 可谓“随波逐流”。
2.“张冠李戴”、“该会不会”现象
在音乐课堂的视唱教学中, 学生普遍存在旋律熟悉, 音阶不熟练, 经常发生音符错位的现象可谓“张冠李戴”。在音乐教学中发现如下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学过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 却是经常发生看的会、弹得会、却是唱得错的现象可谓“该会不会”。这是由于这些学生, 没有养成张嘴唱歌和视唱的习惯, 导致心理的乐感与音高, 与现实的音高与乐感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是“该会不会”。在今后的音乐课堂中应该加强视唱的学习, 特别是有声的视唱练习, 让有音乐基础的同学最终能够, 听得懂、看得会、唱得好。
三、音乐教学反思
1. 改变教学观念
音乐教育要培养一大批“以人为本”的教师团队, 创造一个“有教无类”的宽松而又人性化的教育环境, 做到“不抛弃, 不放弃”, 做到不抛弃每一个差生, 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 尽量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优秀、闪光、成长、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作为初中的音乐教师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应该要转变教学观念, 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元素, 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精心选择教材资料, 选择学生需求具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作为教材的补充材料, 并能够整合资源和材料编创富有特色的地方音乐课程如:闽南语歌曲赏析、高甲戏艺术赏析等地方特色艺术的课程;还应该选择一批富有时代感, 学生易学易唱, 爱学爱唱又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音乐作品, 从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改进教学方式
作为新一代的音乐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首先教学方面应该从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转变, 从知识传授上升到智力的开发再到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型,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中去引导学生正确、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引导学生, 感知、感受音乐培养聆听的习惯;培养“音乐的耳朵”;设计行之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崭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听—说—唱—演等) 。
3. 培养音乐学科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聆听音乐的习惯, 感受音乐的形象, 感受旋律的美, 从而达到陶冶情操, 启迪心智, 进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可以说音乐在审美价值观的培养和审美趣味方面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摇篮曲》歌曲教学中,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安静、祥和的音乐情绪和体会伟大母爱的情怀;又如《渔歌》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乐曲中所描述的旭日初升的情景, 感受渔民们一天辛勤劳动的开始和丰收后载歌载舞, 最后在梦境中回想, 在乐曲中体会旭日的壮丽和劳动的喜悦。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把审美的培养当成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 作为审美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学科,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施途径。
四、小结
初中音乐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门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学科, 教师应该着重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表演、创作等教学环节中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创作、参与、成功的快乐。本文从学科现状与学生学习现状的描述从而引发教师对于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如: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培养正确的学科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与论述。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06) .
浅谈农村薄弱学校音乐教学现状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125-01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是思维强而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学科是培养和形成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灵的健康成长、智慧的启迪开拓及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有效载体。作为农村的一名音乐教师,对农村的音乐教育有着深切的体会。
一、现状
(一)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高
目前很多农村学校“主科”“副科”的观念仍然很严重。许多家长甚至班主任老师对音乐课的认识还停留在可上可不上的层次上,尤其是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后,他们认为学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主科上,音乐课似乎有些浪费时间。不仅家长这样认为,很多主科老师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平时的音乐课随时被“主科”教师“有借无还”的借走。虽然经过各级部门的努力这些年美育课程在学校、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地位在有所提升,但在校园的实际生活中,音乐、美术受重视程度仍然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不可同日而语。这两年特色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音乐远远不及其他学科。
(二)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短缺
由于经济的限制,学校的基本投入不足,像电脑、课件、大屏幕这样的多媒体对大部分农村音乐教师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所以一些图片、背景等只能通过看书上的插图或挂图,这远不如电脑课件里放得那么生动、鲜活。另外学校的音乐器材很少,学生不能清晰的认识乐器,更不能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师资队伍紧缺
很多农村学校音乐专职教师不足甚至没有。如果音乐老师请假或没有音乐教师的学校就直接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带,感觉音乐课就是听听歌或跟着录音唱唱那么回事,谁都可以胜任,因此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四)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低
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体现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两个方面。有的教师歌唱得好,但琴弹不好;有的教师琴弹得好,但歌唱不好;有的教师则是虽然唱的、弹的都还不错,但对音乐的理解不到位。有少数教师根本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声调,无论学生演唱什么,都只会用C调或F调伴奏。这些问题都出在音乐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上。文化素质差距就更大些。音乐课本来是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但由于有些音乐教师语言表述能力较差、授课语言不生动,使学生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对音乐课失去了应有的兴趣。
二、思考
作为一名基层音乐教师的力量虽然有限但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去努力的。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时刻做好充电准备,教师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确立发展目标,找到日标与自身现有条件之间的距离,思考如何缩短这一距离的途径方法。除了学校提供音乐教师进修的机会外,教师也尽量走出去,更大范围的与外校外地教师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参加各级各类形式的学习、进修和培训。同时要把眼界放开到音乐之外,加强自身文化修养。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课前功夫下,花力气研究备课。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要加强课前备课,合理有效使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听课、互相促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也是最重要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先钻研教材,理解课本,“在课本中走几个来回”,反复聆听课本乐曲,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整合教材,正确设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法学法,以最佳的教学设计换耿最大的教学效益。既要备教法,也要备学法;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情。在音乐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课堂内,教师要设计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动口、动眼、动脑、动身体等,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活动。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生生互动活动,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益,最大限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去做,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浅析 篇12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手段单一枯燥
许多初中音乐教师因循守旧,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 对于新课改的认识不足, 在教学中仍然沿用落后的教学方式, 忽视初中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厌烦情绪。一直以来, 音乐教师教学生一首歌曲都是先进行范唱, 然后让学生跟着唱, 最后让学生单独唱, 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学会歌曲, 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 使学生对音乐教师产生依赖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好奇心强, 思想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 避免由于教学手段的原因阻碍初中生的成长, 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初中生不断创新, 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二) 学生对音乐重视程度不够, 学习兴趣不浓
许多初中生把精力都放在了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上, 对于音乐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音乐教师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天性不能充分的发挥, 最终形成教师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在座位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现象。初中生普遍认为音乐课不重要, 反正中考的时候也不考音乐, 只要把文化课学好就行了。另外, 初中生家长也过度地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认为孩子只有考试取得好成绩才能够在其他家长面前有面子, 才会证明自己的孩子是上等生。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 初中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浓, 即使有空闲时间也不会用来学习音乐。而且, 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 给予音乐课的课时量较少, 使初中音乐教学困难重重。
(三) 音乐教学软硬件设施缺乏, 教学效率低
许多初中音乐课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 没有完善的音乐多媒体教室, 音乐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全。有的初中只有一架钢琴, 甚至有些农村初中学校里没有钢琴等音乐器材, 无法实现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 在音乐教师的选拔上也过于简单, 许多音乐教师不是音乐专业或者师范专业毕业, 在音乐教学上没有经验。还有的学校没有音乐教师, 只能由其他教师兼任。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初中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 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但是, 很多学校并没有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 教学效率低, 课堂上只教授学生歌曲以及简单的音乐知识, 没有进行拓展和延伸, 使初中音乐课堂失去了真正的作用。
二、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改革措施
(一) 积极更新教学观念, 依据新课程标准组织课堂教学
在新时期, 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音乐课需要设计教学目标, 有了教学目标以后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教师才会有教学的方向。我在教学中, 注重挖掘初中生的潜力,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强化对学生学习技巧的培养。当今社会, 初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伴随着音乐, 音乐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人们心中。所以, 初中音乐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改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发挥美育功能, 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从而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 促进终身音乐学习意识的形成。
(二) 巧妙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课要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成长。情境教学是当前初中教学的重要手段, 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初中音乐课堂运用情境教学, 可以极大地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音乐课堂氛围, 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课堂提供保障。初中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采用录音机、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 特别是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有重要作用。音乐源于生活, 表现生活, 音乐教师只有把生活融入课堂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我在教学实践中, 会用讲故事或者猜谜语等方式调节课堂氛围。我还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
(三) 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 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要
师资力量是教育的根本, 是决定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 学校必须要注重音乐教育,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师资投入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著名的音乐家, 而是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 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提供审美能力。学校要根据情况采购专业化的教学设施, 建立音乐教室, 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 确保音乐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和壮大。同时, 为了使初中音乐教学更具有活力, 学校之间可以让音乐教师进行轮岗, 完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初中音乐还要整合教学资源, 利用现有的设施为初中生创作高效、开放的音乐课堂。
总之,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 我会积极学习音乐知识, 完善教学模式, 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乔红霞.对当下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5 (4) .
【音乐教学现状】推荐阅读:
音乐模块教学的现状09-20
农村音乐教学现状分析11-20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11-17
从初中音乐教学现状谈流行音乐的融入11-08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与改进策略09-08
关于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08-26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05-21
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论文09-23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