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管理系统

2024-11-27

检修管理系统(精选12篇)

检修管理系统 篇1

0 引言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最后一个环节, 主要负责向用户分配电能, 若出现问题, 必将影响到用户正常用电, 甚至会因此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当前电能供需矛盾加剧, 配网可靠性更受关注。在日常管理中, 设备检修极为关键, 直接关乎配电网运行状态, 为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当做好检修工作。随着配网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加大, 传统检修方式的弊端开始显露, 难以满足当下要求。因此应采用一种新模式, 对配网检修工作进行精益化管理, 保证配网安全稳定运行。

1 配网状态检修模式分析

(1) 对比优势

所谓状态检修, 是指利用监测和诊断技术获取配电网状态信息, 通过分析判断设备是否有故障发生, 然后再具体安排检修计划的一种检修模式。简单来说有两点:一是该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故障, 并及时解决故障;二是该技术带有分析预测功能, 可预防故障发生。

过去多采用定期检修方式, 即每隔一段时间对整个配电网系统进行检测维护, 由于周期比较固定, 容易引起一些问题: (1) 若线路设备没到检修时间出现异常, 而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解决, 势必会造成故障蔓延, 严重者可能会扩大事故; (2) 到检修时间后, 设备线路若运行良好不存在异常现象, 而对其进行拆卸检查, 一来耗时耗力, 二来在拆卸过程中设备性能会受损。可见, 定期检修较为盲目, 效果颇低。而状态检修则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更加科学合理, 能够省去不必要的工作, 减轻劳动量节约时间。同时还能节约经济成本, 在保证配网安全、可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当前倍受青睐。

(2) 工作体系

状态检修涉及整个系统, 贯穿于输配电整个过程中, 不是一项工作, 而是一个健全的工作体系。可分为5个环节: (1) 状态信息监测。属于前提工作, 是判断配网运行状态的基础, 具体又包括原始数据、巡视情况、停电试验、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等; (2) 状态分析评价。即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观察是否有缺陷, 并判断系统所处状态; (3) 潜在风险预估。根据分析评价结果, 预测潜在的风险或发生率较高的故障, 并做好防范准备, 尽量在发生之前将故障解决; (4) 检修策略制定。对于已经出现的故障, 应及时采取解决对策, 以免事态扩大; (5) 绩效分析。对整个状态检修过程加以分析, 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成本等方面。而要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状态检修工作体系, 必须有4方面的支持, 即标准、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水平。

(3) 要点分析

首先要明确目的, 即状态检修是在维护配网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根据监测信息及评价结果全面了解系统状况, 并合理制定检修方案, 以解决过去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需注意该技术并非只为了延长设备检修周期, 有时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将周期缩短。

其次, 状态检修是一种动态检修方式, 因为配电网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所以要对前后信息进行对比, 这就要求必须掌握系统设备的初始状态信息。同时也也是对设备性能的监测。信息采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所需信息量较大, 除了设备实时状态信息, 还包括历史记录、参考信息、检测报告等。

此外, 须明白一点是, 在线监测只是一种开展状态检修的手段, 但并非唯一的信息获取途径。即是说, 没有在线监测系统, 状态检修工作仍能进行, 只不过在线监测效率较高。

2 实际案例分析

某供电公司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末, 经过多年努力, 规模迅速扩大, 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公司主要经营发电、输电、配电业务, 也做一些电力产品营销工作。当地经济发展迅速, 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 直接导致用电需求骤增, 固有线路已不能满足所有人要求,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做了重新规划。2002年--2004年, 在配网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共发生大小停电事故43次, 电力安全事故55起, 使公司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2004年年终大会上, 对过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较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检修模式不合理, 检修工作不到位。

公司过去一直采用定期检修模式, 每隔2个月对配网设备整体检查一次, 并更换相应的设备部件。这种模式存在有不少缺陷, 如2002年7月24日, A段配电线路遭受雷击, 发生过电压故障, 因未到检修日期, 加上巡视工作没有做好, 导致当地大面积停电。而该段线路短路后, 被大风刮来的树枝压断, 使得3个路过行人遭到重伤;2003年8月30日, 检修人员按照检修周期对变电站进行维护检修时, 发现隔离开关等设备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虽然当时能够正常工作, 但支撑不到下一次检修。为了中间不出意外, 检修人员将处于正常状态中的设备换成了全新设备, 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

2005年起, 该公司根据实际情况, 综合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加以分析, 决定转换检修模式, 实行状态检修。针对状态检修管理的不足, 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但系统安全性大幅提升, 而且为公司创造了更多利润。

3 实施状态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体制问题

配网系统有电缆、线路、杆塔、隔离开关、柱上开关、变压器、电容器、避雷器、保护装置等诸多设备, 其故障特点和发生周期都不一致, 但公司采用的是单元制设备同时大修的方式, 以至于周期不好确定, 太长太短都会出现其他问题。检修体制不科学, 状态判断标准不统一、不明确;标准体系建设速度太慢;而且在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估方面几乎是空白。

(2) 技术问题

状态检修需要用到很多技术, 如监测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 但公司在这些方面都相对比较薄弱。以监测技术为例, 虽然当时具备红外热成像、红外点温仪等监测手段, 但在配电设备状态监测上还很不完善。另外, 技术人员也比较匮乏。

(3) 资金问题

建立一套完整的状态检修系统, 需要在技术更新、人员培训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大量投入, 但公司当时还要开展其他业务, 加上市场竞争激烈, 资金很难周转。所以资金投入较少, 阻碍了状态检修的开展。

4 状态检修在配电网检修中的应用措施

(1) 加强重视, 建立健全的制度

该公司意识到以往的缺陷后, 对状态检修尤为重视, 并按照行业标准迅速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2005年2月份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和工作小组, 调动全体职员参与此次改革, 明确划分各自责任, 配套设置尽量准备齐全, 使得各项基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尤其是在细节方面, 将总目标分为若干阶段, 对管理和工作内容加以细化。同时制定了合理的工作流程和要求, 包括评价考核、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做了具体安排, 并积极制定并完善各项制度、标准。

(2) 加强科技培训与创新

为及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 公司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装置, 提升对设备的检测手段。同时还不断完善状态评价和故障诊断手段。通过采用故障树分析法 (FTA) , 深入分析系统中各部件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综合考虑设备故障模式设备风险优先等级 (RPN) 和相应维修策略, 使检修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 提升了对设备故障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3) 坚持动态更新, 强化技术体系

开展设备故障诊断研究应用, 采用状态诊断方法诊断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指导故障处理和状态恢复;实施风险评估策略研究应用, 在制定检修策略还应考虑资产、资产损失程度和设备平均故障率在制定维修策略中的作用;深化RCM检修策略研究应用, 引入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RCM) 理念, 着力解决检修策略综合优化的问题;开展设备预警研究应用, 监控状态量指标变化, 对于超出状态评价导则和规程规定范围的劣化指标进行状态预警。

(4) 实施绩效考核与评价

开展状态检修后评估, 每年年底, 公司状态检修工作小组对状态检修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状态检修领导小组。将决策目标与后评估时点的实际结果进行全面、科学、综合的对比考察, 对状态检修关联的人、财、物和社会等方面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

(5) 未来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要搞好状态检修, 需及时掌握所需信息, 完在检修技术和方法上不断完善。加强设备管理, 提高设备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 积极开发现有设备的功能, 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并适当引进先进的状态检测仪器, 借鉴外来经验。

5 结束语

配电网的作用不言而喻, 为适应新形势, 必须做好系统设备检修工作。针对以往检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应及时解决。状态检修模式在当前应用较广, 也是今后的主要模式, 应加强重视, 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

摘要:随着配网供电的扩大, 设备逐渐增多, 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 管理愈发困难, 各种故障时有发生, 影响配网正常运行。为此必须重视设备检修工作, 且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此介绍了一种新模式, 即状态检修, 结合实际案例, 对状态检修在应用中的不足做了总结, 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配网检修,状态检修,在线监测

参考文献

[1]朱钰, 陈瑞国, 郝建成.浅谈电力设备状态检修[J].东北电力技术, 2010, 24 (3) :109-110.

[2]邰晓宇, 祁俊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13, 25 (2) :132-134.

[3]吴彬基.配网状态检修管理的探究及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20 (17) :150-152.

[4]罗毅, 高博.浅谈配网状态检修的实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5 (29) :163-165.

[5]杨春玲.配网状态检修带电监测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3, 20 (22) :179-181.

[6]孙雪涛.刍议配网设备状态检修[J].低碳世界, 2014, 28 (14) :122-124.

检修管理系统 篇2

汽包水位检修管理规定

汽包水位检修管理规定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汽包水位计及正常维护

锅炉汽包水位是现代发电厂锅炉安全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保持汽包水位正常是保证锅炉和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监视和调整汽包水位是运行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监视调整不及时,就会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水位过高、过低都会引起水汽品质的恶化甚至造成事故,不仅影响机组的经济性,更对机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为更好的对汽包水位进行检修和维护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检修车间。2.领导机构及职责 2.1领导机构:

2.1.1组长:车间主任、书记 2.1.2副组长:车间热控主任

2.1.3成员:检修车间热控专工、热控一班班长、工作负责人 2.2 职责分工

2.2.1组 长:全面负责汽包水位检修工作管理。人员组织,安全管理,工程管理。2.2.2副组长:具体组织汽包水位检修工作,全面负责汽包水位检修工作管理。2.2.3成 员:热控专工负责安全技术工作,积极配合组长制定检修计划,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工作,完成好水位计的检修工作。

车间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安全设施、设备工器具的安全状况,现场安全措施执行情况。3.管理内容及要求 3.1施工前的准备方面

3.1.1现场勘查,做好协调,已做好修前准备,办理工作票,联系运行人员隔离关闭汽包水位取样一次门,并打开排污门,泄尽余压。并确认更换水位电极或变送器的位置。3.1.2人员选择合适,有经验的检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安全施工的技术素质符合工程要求。

3.1.3参加检修人员要佩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和必要的工器具(15寸大扳手、10寸扳手两把、螺丝刀、卡丝钳、合适的螺帽)。

3.1.5工器具在使用前,保管人和使用者共同核查试验日期确在正常范围,并检查工器

具外表的完好情况,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规和说明书有关规定。

3.1.6工器具使用前,由使用人负责检查是否存在质量缺陷,存在明显的质量缺陷的工器具不得使用。3.2施工现场方面

3.2.1现场做好隔离、办好票、措施执行到位。

3.2.2安全技术措施、危险因素控制交底,检查工器具完好、劳保齐全。3.2.3统一指挥,参加检修人员要统一听从负责人安排指挥,不得擅自行动。3.2.4关键点质量监督、安全监督。

3.2.5文明生产,现场所用材料应集中摆放,整齐有序,检修完成后,要对现场的卫生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3.3工作的结束与试用、质量跟踪方面

3.3.1施工时要求工程主体单位提供工艺流程工程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资料。3.3.2在有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内作业,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触电、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烫伤时,要制订安全措施,经审批同意后,监察实施。

3.3.3开工时必须自上而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全体施工人员均掌握工程特点及施工安全措施。

3.3.4复杂的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制订单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工程主体单位审批同意后贯彻落实,必要时可请工程主体单位协助制订安全技术措施。

3.3.5现场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制定的安全、文明生产(施工)规定的有关内容。进入生产区域内施工,还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对规定可以不使用工作票的工作,开工前应得到值班负责人的同意。

3.3.6开工时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上述规程、规定中有关部分后方可进行工作。3.3.7开工时应对施工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可靠。3.3.8禁止指派员工单独从事有危险性的工作。若须参加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应在有经验的工程主体单位职工带领或监护下进行,并做好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3.3.9作业过程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及劳动保护用品,使用中严禁私自拆卸安全保险装置。

3.3.10参加检修人员按照工程任务要求,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工作中相互照应,相互帮助。

3.3.11各技术人员要随时给现场检修人员技术指导,严把工程质量,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任务。

3.3.12各作业现场领导组成员必须先于作业人员到达现场,晚于作业人员离开现场,全面负责作业现场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及监督检查。

4.汽包水位检修工艺和流程 4.1 电接点水位计

4.1.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4.1.1.2 水位转换器及显示表的检查与质量要求: a)测量水位转换器相应点的电压应符合制造厂说明书要求。b)通电后,各发光二极管显示无异常。4.1.1.3 绝缘电阻检查:

a)显示表计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电极芯对筒壁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b)线路绝缘电阻检查应满足要求。4.1.1.4 线路检查:

逐根核对电接点至水位转换器或显示表的连接线,应正确无误。4.1.2 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 4.1.2.1 显示模拟法校准:

a)用电阻箱模拟接点导通时的阻值(模拟水阻100k),将电阻箱的一端接于“筒体”端子上(零位),将电阻箱另一端依次接于测量设备的输入信号端子上,接通仪表电源,相应的二极管发光应正常。

b)检查报警接点应动作可靠,触点接触良好。

4.1.2.2 就地水位计对照法。水压试验前主设备进水时,电接点水位计显示与就地水位计显示进行对照,显示应一致,无错号、无混码等异常现象。

4.1.2.3 充水法校准。有条件的电接点水位测量系统,大小修后采用“充水法”在测量筒处充水进行模拟检验,画面显示应正确,无错号、无混码等异常现象。4.1.3 运行维护:

4.1.3.1 投运前的检查与验收:

a)设备大小修后,投运前应冲洗测量筒及连接管路。b)关闭排污阀门,打开测量筒汽侧和水侧一次阀门。c)随着容器上水,对水位计进行零位核对。4.1.3.2 投运:

a)确认原工作回路已恢复后,合上盘内电源开关,合上仪表电源开关,仪表投运。b)缓慢稍开汽侧一次阀,关闭排污阀,检查确认各接头处无泄漏后,全开汽、水侧一次阀门。

c)仪表数字显示应与现场水位计实际显示相符。4.1.3.3 日常与定期维护:

a)电接点筒运行中应定期排污;当水位显示不清楚时,应及时排污。

b)定期检查电接点接地线是否可靠。

c)更换电极时须断开仪表电源,关严汽、水侧一次门,打开排污阀后进行;结束后须对测量筒进行冲洗,冲洗步骤为: 1)关闭水侧一次门,略开汽侧一次门;

2)缓慢开排污门直至全开,冲洗10s~20s后,关闭汽侧一次门; 3)略开水侧一次门冲洗数秒钟,关闭排污门;

4)确认各接头处无泄漏后,全开汽、水侧一次阀门,接通电源仪表投运。4.1.3.4 停用:

a)停用检修或停炉检修更换电接点时,应关汽侧和水侧一次阀门,打开排污阀门。b)检修时防止烫伤。

c)在冬季停炉检修时,必须打开排污门,将测量筒的水排尽,防止积水冻坏电极。4.2 差压式水位测量 4.2.1 检修维护:

a)变送器定期进行排污;冬季将临时,检查仪表管路加热装置应工作正常。b)定期检查平衡容器的温度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必要时采用补偿措施。4.2.2 停用处理:

a)重要水位测量装置因故障,按规定程序退出运行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运行;若不能完成,应制定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延长工期完成,但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b)长期停用时,必须打开平衡阀,关闭二、一次阀门。

c)在运行中处理汽包差压水位计时,按规定将汽包保护的退出运行,拆除变送器时应先将先打开平衡阀;将取样一、二次门关闭,并打开该变送器的两道排污门,待排污门处无余汽时,开始检查零点和拆校变送器 4.2.3投运:

a)设备大小修后,投运前应冲洗测量筒及连接管路。b)排污阀门关闭,打开测量筒汽侧和水侧一次阀门。c)大修后应对水位计进行零位核对。

d)带有校正补偿的水位测量系统进行热态调整及校核。

e)接通仪表电源,待汽侧凝结水足够后,缓慢稍开水侧二次阀门,检查确认各接头处无泄漏后,关闭平衡阀,打开汽侧阀,仪表即投运。5.考核奖励

5.1根据检修任务的实际情况,工程量,检修工作中担负的责任,检修完毕运行正常后,给予检修人员一定的特种设备的检修奖励。

5.2汽包水位的定期工作的执行由车间统一协调安排,在进行定期工作前,必须汇报运

行值长,征得运行值长许可后方能进行。

5.3对未经许可擅自进行汽包水位定期工作的,按照《厂管控典型异常二类障碍及以上生产事故管理标准》中”人为责任事故”的条款进行考核。

5.4对不按照制度执行汽包水位的定期工作的,每发现一次考核热控一班班长20元,分管的专工20元,考核分管主任30元。

5.5汽包水位的检修工作执行不到位的每次考核车间0.1分。

5.6由于在汽包水位检修中不认真执行该规定的,造成的事故,除厂进行处罚外,车间对参与检修的人员进行处理。

附加说明:

加强变电检修管理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变电检修;优化;管理;措施

随着电力部门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早已不能够适应当今电力发展的需要,设备状态检修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目前的变电检修管理模式和计划手段都效率低下、存在较大风险,需要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采用电网管理的智能化,并辅助以刚性的管理计划纲要以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一、检修模式发展阶段

1.故障检修。故障检修也称作事后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是最早的检修方式。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转时才进行维修,也因此耽误生产运行,需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维修费用,效果不太理想。

2.预防性检修。电力系统的检修模式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主要为以下三种检修方式,第一,状态检修。状态检修的实施需要定期的检查设备的状态,通过巡视、检查、试验等手段,通过评价设备的状态,合理的制定检修计划。或者在有条件的时候通过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等获取一定数量的状态量的实际状态、根据这些状态量决定如何安排检修计划.以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可靠性,第二,定期检修。当设备数量较少且设备质量水平较一致时,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或累计了一定的操作次数后安排一次定期的检修计划的检修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如果继续定期的安排检修计划,人力和物力的不足就逐渐体现出来,第三,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状态检修主要考虑单个设备的情况,而基于可靠性的检修则考虑整个电网的情况,如设备的风险、检修成本等。

二、优化检修管理的措施

1.加强检修工作计划管理。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维修、试验计划。设备检修的目的是通过检修消除设备缺陷,恢复设备的设计能力和出力,保证设备在检修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对此要积极探索,结合安全性评价、反季节性预防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中有关检修改进的项目,初步形成一些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产生基于设备状态检修理念的试验、大小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做到了有的放矢,减少检修工作的盲目性,大幅度减少检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可用率。

2.工作人员明确变电检修目的。明确变电检修的目的是进行保证变电检修有效进行的关键,因此要使变电检修管理人员对变电检修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详细的技术操作说明,各个变电检修班组应布置详细的检修任务和责任项目,明确检修项目的技术定义和工作方向,使各个检验班组检修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明确开展设备检修的目的,保证变电检修工作平稳有效进行。工作人员要在明确变电检修目的的基础上,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的、规范的检修工作,按照要求进行检修工作记录,为设备检修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保证变电检修正常进行,避免安全事故出现。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一方面,供电企业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通过事故教育影像、安全标语或者安全简报的方式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这样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其安全管理操作意识。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还应该健全奖惩机制和责任制,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强行规定并且可以量化到岗位中,使岗位安全成为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一种必然,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家了电力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4.改进检修管理方法。目前,许多变电工区所采用的变电检修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重点改进变电检修的管理方法,采用更为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对变电检修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加强变电检修人员的责任感,要求检修人员不断强化其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参与变电检修管理,并对自己的检修结果进行负责;明确关键的变电检修工作,并将重点放在关键点的检修上,集中所有技术力量加强关键点的变电检修;定期对检修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进行考核,并与薪资制度挂钩,采用成本激励的方法,鼓励技术人员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变电设备的检修管理,根据实际条件逐渐引入计算机化的检修管理方法,提高检修的科技含量,精确检修结果。

5.建立检修管理的辅助决策系统。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大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整导致的决策失误,供电企业应该采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行综合协调,做好计划检修、实证工程检修、抢修、基建工程检修的配合。使电网能够在可视化信息平台上平衡各类的计划和信息,对设备状态、电网运行以及生产等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目前电网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电力系统已经广泛使用svc技术和PI数据库,这也就为检修辅助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本条件。作为变电站可以利用svb技术生成各种电网连接图以接点的形式显示各电器元件的功能状态,以及检修计划情况。这种可视化管理模式能够极大的改善目前电网检修工作的缺陷,将会大大的提高变电设备检修的决策能力。

三、结语

供电企业面临着既要保证一定的设备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还要降低检修成本的压力。电力系统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但设备遭受重大破坏,也给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威胁。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损耗,是供电企业更高的发展目标。变电站作为电力能源变送及分配的枢纽载体,是电力网络系统的主要环节,因而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状态检修是指一种以设备监测、诊断,评估提供的状态信息为依据的预防性检修,也即根据设备的运行狀态和健康状况而执行检修的预知性作业,需要我们不断地对设备状态检修进行研究和加强应用管理。

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已不能够适应当今电力发展的需要,设备状态检修成为一种趋势,电力生产企业面临着既要保证一定的设备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还要降低检修成本的压力。电力系统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但设备遭受重大破坏,也给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威胁。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损耗,是供电企业更高的发展目标。变电站作为电力能源变送及分配的枢纽载体,是电力网络系统的主要环节,因而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状态检修是指一种以设备监测、诊断,评估提供的状态信息为依据的预防性检修,也即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而执行检修的预知性作业。

参考文献:

[1] 谢廷军等.浅谈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国工业出版社.2001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及检修方法 篇4

1 继电保护装置及设备状态的识别及检修要求

1.1 继电保护装置及设备状态的识别

通常情况下, 继电保护装置及设备处于静态的状态, 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 才会启动, 然后通过其逻辑回路进行识别并发出警示或者快速的将故障切除, 这一过程仅有几秒甚至几毫秒。继电保护装置只有在设备故障保护动作、继电保护装置试验和传动及保护装置误动的情况下呈现动态形态, 因此, 操作人员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了解, 一般都是只在静态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 要对继电保护装置及设备进行状态识别, 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模拟和试验, 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在异常及电力事故状态下所检测到的工况信息、感受的参数进行考察研究, 以便对继电保护装置及设备状态进行识别。

1.2 继电保护装置及设备的检修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及设备的状态检修涉及到很多方面, 包括设计、设备选型、调试、安装、验收、检修等, 而且, 检测手段和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和专业要求, 才能真正检测到装置及设备的状态, 制定出相应的检测策略, 具体包括:第一, 保护的正确动作率, 这种方法是沿用前苏联的统计方法, 在利用一定时间内, 比如一年内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总动作次数及正确动作的次数进行定义, 观测继电保护系统每年的变化趋势, 对不同型号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比较, 找出薄弱环节, 其具体计算方法为:正确动作率= (正确动作次数/总动作次数) ×100%;第二, 保护的缺陷率, 保护的缺陷率是鱼油保护装置内部元件损坏、软件问题、外部二次回路缺陷等因素致使二次设备出现故障或退出运行, 回路缺陷通常分为紧急、一般和重大缺陷三类, 这种情况一般具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 所以, 还可以通过对每台装置在一年内的缺陷情况进行统计, 具体方法为:缺陷率= (缺陷次数/保护套数×运行时间) ×100%。

2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通过模拟继电保护装置在异常状态或者电力事故状况下感受到的参数以及针对继电保护措施所具有的逻辑功能、动作特性进行检查, 从而掌握其装置的状况, 在此过程中, 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 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在检修过程中, 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值得重视。

2.1 根据状态检修的原则进行检修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过程中应该遵循两点原则, 一是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二是进行总体规划, 分步骤实施, 先进行试点, 再扩大推行范围。在对设备进行检修的时候, 首先要加强对设备状态的检测和分析, 确保科学合理专业地调试检修项目和检修间隔, 制定管理制度, 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其次, 在对继电保护状态进行检修的过程中, 要进行总体的规划, 分步骤进行, 并做好试点工作, 只有试点成功的前提下, 才能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推广和扩大, 这一过程的实施, 必须要做到检修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尽可能全面地落实检修制度, 完善和规范检修管理,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保持设备良好地运行, 并注意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2.2 科学而合理地应用在线监测技术

在对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基础性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针对电气二次设备的缺陷及劣化的特点和征兆, 对继电保护状态进行在线监测, 通过对其各种信息的提取, 利用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 最后再根据故障诊断系统对其可靠性进行判断和预测, 从而实现对继电保护状态的准确掌握。例如某公司采用SEL保护可编程逻辑功能, 实现了在线监测和数据远程传输的目的, 并且用SEL逻辑功能对全过程进行控制, 突破了原硬件式操作箱的结构模式, 只需要简单的开关量输入和开关量输出就能实现对操作回路的控制, 简化了操作回路的逻辑接线, 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也为继电保护装检修提供了重要依据。

2.3 日常操作时注意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过程, 是一个专业化、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过程, 不仅要对继电保护状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而且, 要对配电装置的技术要求、运行维护及配电屏的巡视检查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 配电装置的架构的选择、布置和导体、电器都应该满足在一定环境下正常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其布置和安装还要满足过电压及短路时的安全要求, 配电装置各回路有对应的颜色标识并且要保证相序一致, 室内配电装置间隔内的接地线上有连接端子机接触面, 成套配电装置应该具备“五防”的功能, 在两路及以上电源供电的时候, 各电源线与联络开关之间应该具备机械和电器联锁设备。其次, 当断路器遇到故障跳闸后, 应该对触头和灭弧罩进行更换或检修, 尽快查清楚跳闸的原因, 并进行再次合闸操作。对于操作频繁的交流触头器, 进行定期检查, 一般情况下三个月较为适宜, 在电压为额定值85%~105%是, 对交流接触器的吸引先去进行定期校验, 并检查熔断器的熔体与实际负荷是不是不匹配, 各连接点接触有无问题及烧损情况, 对三相瓷底胶盖刀闸进行检查, 检查其是否复合标准要求, 并检查是否在开关的出线侧加装了熔断器等。最后, 对于配电屏的巡视检查, 主要表现在对配电屏及屏上的电气元件的名称、编号、标志等的检查, 看是否清楚、正确, 盘上所有的操作把守的按钮和按键的位置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匹配, 配电屏上的信号灯是否显示正确, 断路器、熔断器、互感器和隔离开关是不是脱落、损坏, 二次回路导线的绝缘是不是破损、老化, 另外, 还应该仔细检查其绝缘电阻, 注意对扫仪表和其他电气上的灰尘进行清扫, 并且,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该做好记录, 并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解决和处理。

3 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向一体化、智能化方向的不断发展, 不仅对继电保护系统及其操作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 因此, 只有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专业的检修及维护, 及时了解和掌握其运行状态, 才能及时发现故障并做好处理工作,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徐正东.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方法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2]胡国波.刍议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学与财富, 2011.

检修现场管理标准 篇5

检修工作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检修技术要求中质量标准执行。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备品配件、紧固件、各种阀门材料等,检修人员有权拒绝使用。检修完的设备、管道等都要达到完好标准,做到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汽(气)、不漏物料、不漏电。

实行文明检修。

即“五不乱用”、“三不见天”、“三不落地”、“三条线”。“五不乱用”:不乱用大锤、管钳、扁铲;不乱拆、乱拉、乱顶;不乱动其他 设备;不乱打保温层;不乱拆其他设备的零部件。“三不见天”:润滑油脂不见天;洗过的机件不见天;拆开的设备、管口不见 天。

“三不落地”:设备的零件不落地;工器具、量具不落地;油污、污物不落地。

“三条线”:设备零件摆放一条线;材料物质摆放一条线;工具机具摆放一条线。在交工验收前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

在检修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及时研究、调整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检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检修 篇6

关键词: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检修

1.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种类

废气再循环简称EGR,是指在发动机工作时,将一部分废气重新引入气缸参加燃烧的过程。NOx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发动机排出的NOx量主要与气缸内的最高温度有关,气缸内最高温度越高,排出的NOx量越多,废气再循环是用于抑制燃烧室内由于高温、高压形成的NOx。EGR系统的工作是把排气管内的一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中参与燃烧,稀释废气,从而避免了燃烧室内的高温状态,间接抑制了NOx的生成。此外,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和性能不受过多影响,必须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控制废气再循环量。

废气再循环的程度用EGR率来表示,它是指发动机进行废气再循环时,废气再循环量在进入缸内的气体中所占的比率

发动机工作时,ECU给EGR电磁阀通电停止废气再循环的工况有:起动工况(起动开关信号),怠速工况(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触点闭合信号),暖机工况(冷却液温度信号),转速低于900r/min或高于3200r/min(转速信号)。在除上述以外的其它工况,ECU均不给电磁阀通电进行废气循环。废气再循环量取决于EGR阀的开度,而EGR阀的开度直接由真空度控制。由于真空管口设在靠近节气门全闭位置的上方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节气门开度)的增大,真空管口处的真空增加,EGR阀的开度增大;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减小,EGR阀开度也减小。

有些发动机的EGR控制系统中,EGR电磁阀采用占空比控制型电磁阀,ECU通过占空比控制电磁阀的开度,调节作用在EGR阀上的真空度,控制EGR阀的开度,以实现对废气再循环量的控制。

在开环控制EGR系统中,EGR率只能预先设定,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的实际EGR率则不能检测。

1.2闭环控制的EGR系统

在闭环控制EGR系统中,以实际检测的EGR率或EGR阀的开度作为反馈控制信号,控制精度更高。

用EGR阀开度作为反馈信号的闭环控制EGR系统如图1.2所示。与普通电子控制的EGR系统相比,只是在EGR阀上增设了一个EGR阀开度传感器(电位计式)。闭环控制EGR系统工作时,EGR阀开度传感器可将EGR阀开启高度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并反馈给ECU,ECU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真空电磁阀的动作,调节EGR阀膜片式的真空度,从而改变EGR率。

用EGR率作为反馈信号的闭环控制EGR系统中,ECU根据EGR率传感器信号对EGR电磁阀实行反馈控制,其控制原理如图1.3所示。EGR率传感器安装在进气总管中的稳压箱上,新鲜空气经节气门进入稳压箱,参与再循环的废气经EGR电磁阀进入稳压箱,传感器检测稳压箱内气体中的氧浓度(氧浓度随EGR率的增加而降低),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ECU,ECU根据反馈信号不断调节EGR电磁阀的开启高度,以此控制混合气中的EGR率,使EGR率保持在最佳值,有效地减少了NOx的排放量。

2.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检修

2.1一般檢查

在冷起动后,立即拆下EGR(废气再循环)阀上的真空管,发动机转速应无变化,用手触试真空软管应无真空吸力;发动机温度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怠速时按上述方法检查,其结果应与冷起动时相同;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若将转速提高到2500r/min左右,折弯真空软管后并从EGR阀上拆下软管,发动机转速因中断废气再循环有明显提高。若不符合上述要求,说明EGR系统工作不正常。

2.2EGR电磁阀的检测

2.2.1检测电磁阀线圈的电阻

关闭点火开关,拔下EGR电磁阀连接器,用万用表测量电磁阀线圈的电阻,其值一般为20~50Ω,否则,应更换EGR电磁阀。

2.2.2检查各管口之间是否通气

在不通电时,管口A与B、A与C之间应不通气,但B与C之间应通气,如图1.4(a)所示。

在给EGR电磁阀通电时,如图1.4(b)所示,这时电磁阀管口A与B之间应通气,而A与C、B与C之间应不通气;否则说明EGR电磁阀损坏,应更换。

2.2.3EGR阀的检测

用手动真空泵给EGR阀膜片上方施加约15MPa的真空度,EGR阀应能开启;不施加真空度时,EGR阀应能完全关闭。如与上述情况不符,应更换EGR阀。

参考文献:

[1]汤子兴,邵玉平.电控发动机技术问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1 第1版

检修票系统的闭环管理 篇7

1 检修票管理系统流程

以变电站设备检修为例, 设备检修管理人员在预定开工日前4天的12∶00前向相关调度机构检修管理人员 (一般为方式人员) 提出申请。方式人员就设备检修的开、竣工时间, 电网运行方式变化, 潮流的调整, 负荷的转移, 对用户供电的影响, 安全自动装置的调整, 检修竣工后的试验及试运行方式等进行合理安排。针对检修工作的影响, 进行安全风险辩识并提出防范控制措施。

检修票由方式人员经办、审核后按标准化流程进行专业会签:首先是继保专业, 它主要考虑保护装置的投退, 定值的调整, 安全风险辩识和防范控制措施等。当发电出力受限、新设备投产、对用户供电有影响时应经负荷专业会签;对通信设备或通道有影响的工作应经通信专业会签, 而对自动化有影响的工作应经自动化专业会签。另外, 对于重要用户停电的检修、重大运行方式变更等应经相关领导批准。

会审后, 方式人员必须在检修任务开工前2天的17∶00前批答给检修票提交人员。检修票便进入调度员管理系统部分的“待开工”环节。值班调度员根据检修卡中方式安排拟写操作指令票, 做好操作准备。操作票经拟、审、预发、执行四个环节至变电站, 由变电站值班人员或维操人员进行操作。待检修设备转为检修状态或检修所要求的状态后, 值班调度员才能许可检修工作开工。检修卡便由检修管理系统中的“待开工”环节进入“已开工”环节。检修单位指派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和维操人员以工作票的形式联系工作。变电站值班人员或维操人员中的工作许可人在得到值班调度员的许可开工指令后, 填写工作票再通知工作负责人工作开工。具体步骤详见系统流程图1。

工作竣工后, 工作负责人协同工作许可人检查作业现场并分别在工作票上签字, 表示工作票终结。此时设备处于调度通知检修开工时的状态。工作许可人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工作竣工, 设备具备复电条件后再由值班调度员下令执行复电操作指令票, 使设备恢复原运行状态。检修卡便由“已开工”转至“已完工”环节。如检修工作不能按时竣工, 工作负责人应在检修工期未过半前 (特殊情况除外) 向工作许可人提出申请, 待值班调度员许可后再办理延期手续。整个检修卡流程由值班调度员填写, 最后转至“待评价”环节。月底由调度机构安全员统一审核评价至“归档”窗口, 检修卡流程完毕。

2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对于变电站设备, 检修票工作内容由检修专责向方式人员提交;现场工作是由工作负责人以工作票的形式向变电站值班人员提出申请, 再由工作许可人向值班调度员申请开、竣工。而填写检修票内容的检修专责往往不是工作负责人, 一旦检修卡检修内容与工作票所列工作任务不符, 会造成许多工作不能按时开工。更有甚者, 由于调度员或者工作许可人的疏忽, 导致停电范围扩大。

如图2中, 检修卡中工作内容为唐变唐林线5243隔离开关缺陷处理, 影响范围是唐变唐林线524断路器及唐林线 (唐524-林504) 线路转检修;但现场工作票为唐变唐林线524断路器机构箱缺陷处理, 只需将唐变唐林线524断路器转检修, 唐林线 (唐524-林504) 线路可通过旁路506断路器代唐林线524断路器运行。由于检修卡工作与实际不符, 造成了唐林线线路不必要的停电。

再如:检修卡工作内容为变电站内一条110kV某线路铁架上工作, 需停110kVⅠ母和某线路, 因是高空作业, 需用吊车, 在入场过程中吊车与110kV旁母安全距离不够, 需停用110kV旁母。由于检修负责人不够熟悉现场, 在填写检修卡时未考虑此问题, 造成工作不能按时开工。

由于工作负责人较检修专责更了解现场实际情况, 清楚停电范围, 因此检修卡的工作内容应由现场工作负责人填写, 工作任务及停电影响范围会更准确、详尽。工作负责人在填写检修内容时最好先协同变电站值班人员到现场进行勘查, 结合实际, 明确停电设备。检修票批答后, 检修申请单位应提前进行确认, 并及时向设备运行单位备案。只有确认后的检修票才能进入调度执行流程, 若在规定的调度操作票预发时间前检修申请单位没有确认, 则该检修票作废。检修工作因故不能进行的, 检修申请单位应提前向调度申请检修票作废。另外, 检卡管理系统应增设调度对象 (工作许可人) 查询权限, 让其把关, 杜绝停电范围和工作任务不一致现象, 确保检修工作按时进行。

3 闭环管理

要做到闭环管理, 必须先规范制度, 固化流程。在方式人员批答检修票时, 应核对检修票填写是否规范、检修票类型是否正确、检修内容是否合理、检修申请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所列检修内容与停电范围和影响是否合适、是否按调度术语填写检修影响和复电试验要求等。如填写不正确, 则不应受理或退回检修申请单位, 要求其修改。检修票的填写应符合《调规》规定, 检修内容和检修影响应准确、完备、明确、具体, 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不按规定填写或填写有误的检修票视为无效申请。

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研究 篇8

变电站作为我国电网的重要一部分, 是确保输电系统安全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和枢纽, 对电能质量和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电网中, 升压和降压的最终目的是降低电能损耗以及将便于向千家万户输送合适的电压。目前在我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变电站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 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对变电站进行检修和管理等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国供电系统变电站检修普遍采用人工手动检修方式,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 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社会以及电力行业发展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逐步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不足。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对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变电检修的效率和水平, 从而确保供电安全和电能质量。

2 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设计要求分析

在我国电网运行中, 为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提高供电质量, 供电企业必须做好相关的变电检修工作。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即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1) 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 建立统一的变电站运行数据平台, 有利于收集和分析变电检修的各项数据, 并考虑变电检修数据库与MIS变电运行数据库、调度运行数据库等数据库之间的衔接, 从而提高共性数据结构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有效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对变电检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变电检修的最终对象是班组, 大量的原始数据, 比如变压器相关设备的油质试验和分析数据等, 大多数都来自于班组, 一旦与一线检修班组脱离, 将无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那么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 以面向班组设计为指导思想, 将检修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引向班组, 不仅可以确保检修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还有利于数据的及时更新。

(3) 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 可以以变电检修主体业务设计系统流程, 强调检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有利于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根据变电检修主体业务安排, 将相同信息采取一点录入, 对实现变电多点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管理系统基本框架设计

就供电系统变电检修工作来讲, 主要目的是实现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等, 且两者的实现原理主要是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和集控式等。由于我国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研究起步较晚, 技术经济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发展主流是集成分布式系统, 系统中包括了许多模块, 比如信息检测和传输、状态识别、预报决策等。

(1) 信息检测与传输。根据变电检修管理的不同对象和诊断目的, 选择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检修, 有利于反映出设备运行的状态和特征量信息。就集中在控制室监测或者具有远程诊断功能的在线监测系统来讲, 采集信息往往需要通过信号电缆或光纤等信息传输单元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中, 从而实现信息检测和诊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处理。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对数据的处理, 往往包括前台机预处理和后台机综合处理, 比如维数压缩、电磁场干扰控制等, 有利于从各项数据中提取能真实反映设备故障的特征量。

(3) 状态识别和诊断。在数据处理单元, 必须遵循相关的处理原则和规程, 综合考虑历史数据、专家知识和运行管理经验等, 对设备故障进行有效地识别和诊断, 有利于对故障进行分类、定位以及严重程度的判断等, 便于电力企业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 确保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4) 预报决策。针对识别出的系统或者设备故障, 在决策支持系统中, 根据预置值进行报警或者预测分析软件对故障的发展趋势, 并对设备绝缘安全运行时间进行评估和推测, 为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提供依据。

3 加强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由于我国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研究起步较晚,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导致我国检修管理系统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直接影响着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为确保供电系统稳健发展, 就必须加强变电检修管理工作, 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1) 建立检修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近年来,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 为供电系统变电检修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为便于收集、整理、查询以及更新变电设备数据, 可以基于传统数据管理的特点, 建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各种办公软件对工作数据进行归类, 有效地提高了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检修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 检修人员在工作前, 可以通过之前的工作统计检索项目的处理方案, 并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 确立更好的检修和调整方案, 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同时避免了错误数据的记录和重复错误的发生, 确保供电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2)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面对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 社会和人们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电力企业若想站稳脚跟、更好地立足与发展, 就必须注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引入。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大检修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积极培养能从事高难度检修的专业人才, 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提高电力工作人员专业技能, 有利于企业建立技术硬、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同时电力企业应建立岗位助理制度, 为经验丰富的老资历员工配备年轻的助理人员, 通过“老带新”的学习和工作模式, 在丰富新员工工作实践经验的同时, 有利于老员工学到许多先进的理论知识, 从而更好地为变电检修工作服务。

(3) 加强管理

首先制定完善的检修制度, 并且对检修人员加强培训, 对其工作作出详细的技术支持, 以便工作人员在检修电力设备时, 有明确的目标和适合的技术, 能够透彻的解决需要检修的问题。从而提高检修质量, 达到检修的目的。

其次加强改革, 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检修方法。a提高检修人员的职业素质, 加强其责任感, 工作人员能够正确面对日常的检修工作。b集中检修力量, 对于电力系统中关键部位和核心技术要着重检修。c严格控制检修成本, 提升检修成本的透明度, 并且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 提高工作人员对成本的关心度。d利用先进的技术, 加强检修管理。

4 结束语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 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供电系统运行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 使其运行过程出现了诸多问题, 十分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其进行检修和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传统检修工作的特点, 充分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 建立变电检修管理系统, 并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实现变电检修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树昌, 张书武.变电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2, S1:12-14.

[2]丁一.城轨车辆电气设备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 2012.

[3]亓莉莉.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4]刘国民.基于SOA的火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浅述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 篇9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持续运行的输电系统中的枢纽, 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输电过程中变压是不得不进行的一环。升压是为了降低输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降压则是为了使电压在送到各个用户之前变回适合家用的电压。然而, 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却存在不小的漏洞, 甚至是忽略掉一些必要的检修工作。本文结合变电管理系统的全面分析, 找出目前检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1 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生产和生活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 确保在输电变电过程中的枢纽能够时刻保持安全高效的状态是非常关键的。由于输电变电设备都是露天建设, 时刻都饱受自然和人类的破坏。以此, 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必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1 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现状分析

现今, 我国供电企业开展电力设备检修主要采用的是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传统管理模式。实践证明, 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在故障前及早的检测出故障问题, 并适时予以补救措施, 而且能够在事后进一步完善变电检修管理系统, 直接减少了变电过程中故障发生的频率, 提高了供电部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在这种传统管理模式的运行下, 供电系统检修工作从检修计划的申报、审核、审批再到执行, 都按照检修计划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对于检测出来的故障做出备案, 派遣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护, 防患于未然。对于突发事故, 启动紧急预案, 及时进行抢修, 使故障带来的损失最小化。

1.2 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虽然传统的变电检修管理模式给供电系统的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电能这种干净环保的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使得输变电设备的建设越来越多, 而原本的变电检修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状况, 相应地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根据现在供电系统检修管理方面的现状, 主要存在3点问题:首先, 绩效考核工作不足, 由于状态检修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大小难以计量, 所以经常是管理人员付出很多时间与精力完成了系统数据维护, 却得不到合理的回报, 不能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 检修工作人才凋零, 人才老龄化严重, 缺乏专业的技术接班人, 严重影响了检修工作的质量。第三, 缺乏一套完善的检修设备管理系统, 管理效率低下。设备信息、检修状况的更新和查询都没有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 造成变电检修管理的混乱局面。

2 改善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国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出现的问题, 其实是传统的管理体系不能适应现阶段的供电现状而导致的。其实只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根据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过程中的实际状况, 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就能改善这些阻碍供电系统检修管理系统发展的因素, 就能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健发展, 适应时代的发展方向。

2.1 加速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应该加强工时评估统计体系, 加强绩效考核力度。由于状态检修管理工作不像其他工程具备具体的量化属性, 往往容易忽略掉工作人员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所以, 变电检修工作要具体量化为以工时为单位的工作量统计, 并且制定规范的工时统计表, 适时、及时地进行工时统计, 并进行公示。这样就使得工时统计在所有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更加公正、合理、透明。

与此同时, 根据公开的工时统计表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工时多的检修人员给予奖励, 而且这个奖励要严格按照计算公式和奖惩的规章制度进行核算, 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写下一个数字。让工作工时、工作任务与奖金挂钩, 并且所有的操作都公开量化, 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从而促进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的良性发展。

2.2 建立岗位助理制度, 做好检修人才储备工作

要推进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能够适应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 离不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引入。但是调查发现, 我国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的人才严重匮乏。所以, 提高单位职工的基本素质, 引入年轻人才, 积极培养能够从事高难度检修的专业人才成为了供电部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

建立岗位助理制度, 为经验丰富的老资历员工配备年轻的助理人员, 老员工带动新人, 这样既丰富了新员工的工作实践经验, 避免新员工由于经验不足在检修工作中犯低级错误。同时, 新老员工的交流, 也使得老员工从新员工身上学到许多专业的理论知识, 提高了老员工的专业知识积累, 使低学历的老员工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 从而更好地为检修工作服务。与此同时, 还要加强对岗位助理制度的评估和考核, 使得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助理的日常工作表现, 加强对助理工作的监督。岗位助理制度的实施, 能够很好地改善供电系统检修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 从而促进供电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2.3 建立检修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供电系统变电检修工作的管理也必须依赖完善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管理效率。为了方便对设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查询和更新, 建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必不可少。利用各种办公软件对工作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统计, 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的效率。

通过这套系统, 深化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使状态检修工作人员在处理工作前能通过之前的工作统计检索相关工作项目的处理办法, 同时又能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对检修工作进行方案调整, 一切都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大幅度节省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加强了管理者对变电检修管理工作的核实, 避免了错误数据的记录和重复错误的发生。

3 结语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壮举。随着现代化生活的进步, 电能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供电系统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日积月累地持续工作使得变电检修管理工作愈发重要。然而, 我国传统的变电检修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 相应地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制约我国电力供应对生产和生活的满足。所以, 本文通过对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3点改善变电检修问题的解决方案, 希望能使我国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问题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陈炳海, 曹春亮.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6) .

[2]柳强.当前电力企业进行变电检修的管理方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21) .

检修管理系统 篇10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脑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电脑控制系统也成为各种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机电产品, 电脑控制技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因此, 在很多机电产品中, 都牵涉到电脑控制技术应用问题。这些机电产品在使用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 如何对这些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 并且进行快速的排除故障, 成为当今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电脑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模式, 一般是由传感器、电控单元和执行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 , 其中, 电脑控制单元自身都需要进行供电。传感器输入信号给电脑控制单元, 经过电脑控制单元的程序运算后, 输出控制指令给执行部分, 进行相关控制。电脑控制单元必须在自身有供电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程序运算和控制, 一旦电脑控制单元供电出错, 则必然会造成所有输出指令的中断, 执行部分无法工作。如果电脑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是由电脑控制单元供电的, 则传感器也停止输出信号。由此可见, 电脑控制单元的供电问题是电脑参与控制的前提, 是进行其他部分的检测与故障排除的基础。下面以某一种车型的汽车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电源电路为例, 从电源电路的组成、原理、检测方法和步骤, 进行汽车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电源电路的检测与故障排除。

2. 汽车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电源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该型汽车的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主要是由蓄电池、保险丝 (MAIN、EFI、AM2三个保险丝) 、点火开关、EFI继电器、电脑控制单元 (ECU) 以及若干导线所组成 (如图2所示) 。

IGSW-点火开关信号端子;BATT-ECU后备电源端子;+B-ECU驱动电源端子;MREL-EFI继电器控制端子

打开点火开关时, 蓄电池电源→MAIN保险丝→AM2保险丝→点火开关→ECU的IGSW端子, 电脑接收到IGSW点火开关信号后, 输出电压给MREL端子, 使EFI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导通, EFI继电器开始工作, 开关触点闭合。此时, 蓄电池电源→MAIN保险丝→EFI保险丝→EFI继电器开关触点→E-CU的+B端子, 电脑接收到+B端子供电后, 驱动了电脑, 电脑程序开始运行。

关闭点火开关, IGSW端子断电, 电控单元ECU失去点火开关信号, 就切断了MREL端子的供电, EFI继电器的控制线圈断电, 开关回位, +B断电, 电控单元停止工作, 此时, 汽车发动机熄火。

当点火开关处于起动位置时, 由于点火开关的特殊结构, 此时, 点火开关的AM2触点与IG2触点仍然闭合, 电脑供电情况并没有改变。

但是, 不管点火开关是否打开, BATT后备电源端子始终都处于通电状态, 它与点火开关没有关系, BATT电源的作用是在点火开关关闭后, 仍然给ECU提供电源, 具体就不在这里阐述了。

3. 汽车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电源电路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当点火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 电脑控制单元ECU的4个端子IGSW、BATT、+B、MREL的电压分别为0V、12V、0V、0V。当点火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 电脑控制单元ECU的4个端子电压为12V、12V、12V、12V。一旦电脑控制单元ECU的4个端子检测的电压与上述情况不符合, 说明ECU的供电出错, 必须进行检修。

3.1 检测BATT端子电压

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电控单元ECU端子BATT, 如果检测结果有12V电压, 说明正常。如果没有电压, 必须检查EFI保险丝、MAIN保险丝和蓄电池。具体检查步骤是:

(1) 分别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检查EFI保险丝和MAIN保险丝, 应该处于导通状态, 否则更换保险丝;

(2) 检查保险丝插槽端子电压, 没有电压, 则检查线路和蓄电池接线柱, 有电压则检查BATT端子导线。

导线的检查方法就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BATT端子与EFI保险丝端子之间的电阻, 导通表示正常, 不导通表示故障, 应该更换或者修复导线。

3.2 检测IGSW端子电压

打开点火开关, 测量IGSW端子电压, 如果有12V电压, 表示正常。如果没有电压, 必须检查AM2保险丝、点火开关和相关线路。具体检查步骤是:

(1) 检查AM2保险丝, 不导通则更换;

(2) 用导线直接导通点火开关的AM2端子和IG2端子, 测量IGSW端子电压, 如果有电压, 更换或修复点火开关;没有电压, 则修复或更换IGSW端子导线和点火开关与AM2保险丝之间的导线。

3.3 检测MREL端子电压

打开点火开关, 测量MREL端子电压, 如果有12V电压, 表示正常。如果没有电压, 必须更换ECU插头或ECU。

3.4 检测EFI继电器

(1) 关闭点火开关, 拔下EFI继电器, 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继电器的4个插孔的电压, 有12V电压的表示继电器的5端子正常。

(2) 打开点火开关, 检测电压, 应该有两个端子有电压, 一个是5端子, 一个是2端子, 否则, 应该修复ECU的MREL端子导线。

(3) 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继电器的任意两个端子的电阻, 导通的表示1和2端子, 另外剩下的就是3和5端子;用蓄电池搭接1和2端子, 则3和5端子应该导通 (如图3所示) , 否则更换继电器。

(4) 分别检测继电器1端子的插孔与蓄电池负极 (搭铁) 和继电器3端子的插孔与ECU的+B端子的导线, 如果不导通应该更换或修复导线。

当然, 上述检测方法只是针对线路的断路情况以及部件损坏情况, 进行检修, 而在实践当中, 还可能出现线路短路, 插头和插孔腐蚀、脏污、接触不良, 插头松动等故障, 在此不一一例举, 测量的步骤和方法与上述情况大致相同。

4. 结束语

经过实践检验,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汽车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 只要按照以上方法和步骤, 都能顺利排除故障。对于其他机电产品的电脑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 都可以参照或仿照这种检测方法。以上检测方法是本人经多年的实践总结, 不断地摸索和研究所得成果, 此次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王秀红, 田有为.《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J].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对变电检修技术及管理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状态检修;变电设备;技术;过程管理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设备诊断的专家系统也就进一步形成了。各种实验和运行时的修建等数据和时间也都落实得比较完善,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将高新的技术运用到管理和改革之中,能够将设备的诊断工作进一步落实,使得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一、检修模式发展经历的两阶段

检修模式的发展历史主要分别是故障检修和预防性检修。是用两个阶段来概括。

1.1 故障检修

所谓的故障检修,一般也可以被称作事后检修。能将功能型的故障作为一种参考的依据,从而进行维修。这种维修也是由于设备已经无法进行运转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因此,一般维修的代价都比较大,效果往往也不好。

1.2 预防性检修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检修的技术就要跟得上电力事业的发展步伐。往往检修方式有以下,第一,状态检修。就是能够根据设备的实时状态提出相应的检修方案,这样就能够不断完善各种检查的手段,能够考察设备运转的真实情况。或者在有条件的时候通过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等获取一定数量的状态量的实际状态、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来进行修建计划的安排,因此,效率也就能够进一步增大。二,定期检修。就是在设备的质量并不能达标的时候,要形成操作技术的合理安排,将检修的情况做一个统计和分析,能够让效率提高,完善检修的针对性,这样能够制定长期的计划,来扩大规模,完善检修的措施力度;同时,还能够解决人员不足,第三,基于可靠性的检修。就是能够考虑单个的设备独立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修护排查,往往还会涉及到整个的电网成本问题。

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方法的应用

2.1 应用于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

对于设备的障碍分析,能够使得检修工作充满更多的针对性,也就能够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往往会有很多的干扰引起事故,对电力的发展和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运行状态下的故障往往都是不能够预测的。所以,要进行出厂商的把关和求证,能够完善质量和稳定性,促进长期发展。如保护装置在外加故障电流58A时方向元件拒动,年检中一般无此项目。但一般定期校验的话,就会凸显出这种问题,不能够完全只按常规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各种情况都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往往在回路上引起的事故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修建经验和原则,主要注意五点,第一,要根据实际的状态来进行设备的运转评检工作。对于通流试验、带开关传动、标准校验项目等。要有着明确的方案。第二,加强微机保护的抗干扰反措执行力度。第三。适当进行状态检修。第四,要不定期进行考察和分析,完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将隐患的可能性尽力缩小,重点应该转移到回路和辅助设备的维护上,加强针对性和排查的力度去完善设备。第五,对于继电保护的装置,要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监控和操作,通过实验进行完善。

2.2 应用于高压开关设备的状态检修

结合开关在我国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并且最大化利用其优势。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四点,也就是四种规律性可循,首先是在SF6低气压报警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开关自身能检测,可以控制发展。部分国产SF6开关相对故障率较高,而国外品牌的SF6开关总体性能稳定。第二,6~35kV真空断路器由于其故障基本上是由机械引起,往往简单的小修理不能够带来全面性的完善。应该进行力度上的加强,才能够将测试的意义体现出来。并且要进行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将回路的器件完善调整,严格控制机械动作次数,要按照规定进行动作的分配,及时进行调试和检修的工作,能够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中。第三,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开关本体的渗油,由于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一定局限,存在密封的不足,开断次数多,占开关故障总数的96%左右,

三、状态检修的过程管理

状态的修检往往不会消耗过多的成本,因此也就是说设备的运行成本往往是和修检的成本有关联的。在整个过程中的设备运营情况稳定与否将会控制着整个的管理过程,设备的使用能力也能够体现,为了提高效率,就要增强可靠性,非主要运行设备可实行状态检修,应该进行检测和排查,预测其运行的最后程度,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

3.1 输变电设备检修模式管理

状态检修的模式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也是主要的修检模式,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突破传统的局限性,使得相关的部门进行分离式职能草组,完善相关部门的对理性和独立性。这样,也就能够使得各个部门都明确自己的职责,进行了工作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本着一定的原则进行修检工作的处理。此外,对于二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和日常维护并负责机械、—次电气设备的大、小惨,试验班组负责一次,二次设备的试验及评定,这些工作促进了团队整体水平的上升,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2 改变观念,加强状态检修管理

要改变观念,对于修检的周期性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不断根据供电的需求和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变化,能够结合现有的经济模式,对国情展开进一步讨论,完善管理模式,加强资源的配置。这样才能够突破传统的枷锁,进行创新的模式发展,能够有效带动修检工作的执行。结合相关的经验整合开展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势在必行。

3.3 通过前期实践,尝试推行状态检修

现在电网的重要课题就是修检。虽然有着一定的工作实施和理论的开展,但是我国在电力的修检方面实践工作还是不够完善。如主变检修一般10年大修,而提前进行了状态性大修是为了应付主变的油枕及瓦斯继电器出现了渗油的问题进一步扩展与恶化。因此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将用电的稳定性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去考虑,才能够完善用电的可靠性,形成科学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电力生产需要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来维持。因此,我们要不断在电力工作中节约成本,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用电的稳定性。能够将供电措施进一步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和解决,才能够保证供电的可靠和安全。为了能够使电力事业发展更好,我们还应该借鉴相关的成熟经验,来完善我国电力自身的不足,结合实际,研究出适合我国发挥在那的模式。对于修检工作,也就是指一种以设备监测、诊断,评估提供的状态信息为依据的预防性检修,要有针对性,不断完善针对健康状况而执行,提高用电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许婧,王晶,高峰,束洪春.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综述[J]. 电网技术, 2000,(08) .

[2[刘糁亮. 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及趋势[J]. 机电信息, 2011,(09) .

[3]韩晓霞,李莉,麻海燕,陈爱红. 关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 青海电力, 2006,(01) .

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检修 篇12

一、 水泵的检修

水泵常见的损伤形式有:水泵壳体、卡环槽及叶轮破裂;带轮凸缘盘配合孔松动;水封变形、老化及损坏;泵轴磨损、弯曲;轴承磨损等。

1.检查水泵有无裂纹和破裂, 螺孔螺纹有无损坏, 前后轴承孔是否磨损过度, 与止推垫圈的接触面有无擦痕和磨损不均, 分离平面有无翘曲变形。

水泵破裂可以使用铸铁焊条气焊修理;螺孔螺纹损坏可以扩大孔径, 再攻螺纹, 也可焊补后再钻孔攻丝;轴承孔磨损超过0.03 mm时, 可用镶套法修复。套和孔配合过盈量为0.025~0.050 mm;止推垫圈接触平面有擦痕, 垫圈座有麻点、沟槽或不平时, 可用铰刀修整;壳体与盖连接平面如挠曲变形超过0.05 mm时, 应予以修整。

2.检查水泵轴有无弯曲及轴颈的磨损程度, 轴端螺纹有无磨损。水泵轴弯曲大于0.05 mm时, 应冷压校直。水泵轴一般用中碳钢制造, 轴颈工作时经常发生磨损, 轴颈磨损后可用镀鉻、镀铁法进行修复。

3.检查水泵叶轮上的叶片有无破碎, 装水泵轴的孔颈是否磨损过甚。叶轮叶片破损的应予以焊修或更换, 轴孔磨损过甚的可进行镶套修复。

4.检查水封、胶木垫、弹簧等零件的磨损及损伤程度, 如磨损过大不适用应更换新件。

5.检查水泵轴及带轮键槽的磨损情况, 可以焊补后修整它的表面;也可以在与旧键槽相隔90°~180°的位置上铣出新的键槽。键和销磨损不适用时应更换新件。

6.水泵组装后的实验。水泵组装后, 首先用手转动带轮, 泵轴转动应无卡滞现象, 且水泵叶轮与泵壳应无碰擦现象, 然后装于水泵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当水泵轴以1000 r/min的速度运转时, 每分钟的排水量不应低于规定的数值, 在10 min的试验中不应出现有金属摩擦声和漏水现象。

二、散热器的检修

1.散热器渗漏的检验。

可采用密封试验器进行。散热器清洗后, 应进行漏水试验, 检查漏水部位时应先拆下散热器盖, 并往冷却系统中注满冷却液, 检查散热器是否漏水, 然后连接上压力测试器测试。测试时, 检查压力是否下降。如有漏水处, 做上记号以便焊修。

检查散热器渗漏也可将散热器进出水口堵住, 从加水口处注满水, 清除外部水滴, 再用嘴从加水口处用力吹气, 如果散热器有破损, 水便会漏出。

2.散热器的焊修。

如查到有泄漏之处, 可用锡焊进行修补。如破漏在上下水室, 可用薄铜皮焊补在破漏处。如破漏处在散热器芯子外侧的水管上, 可用尖烙铁焊修或用薄铜皮包焊。内部水管破漏, 常采用气焊的方法修复。

三、节温器的检修

节温器安装在气缸盖出水管中, 受冷却水温度的影响自动控制冷却强度, 使冷却水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之内。节温器一般在68~72 ℃时开启, 80~85 ℃时完全开放。对节温器的检查是:将节温器放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 逐渐加热, 用温度计测量其开启和全开时的水温是否符合规定。如膨胀筒破裂一般应换新件, 但也可对开裂和渗漏的节温器进行修复。其方法是先将渗漏处用锡焊修补, 然后从膨胀筒上方, 用注射器注入酒精。再将节温器放入热水中, 待酒精膨胀排除空气后, 用锡焊将注射孔封闭。要求施焊时动作要快, 以防酒精蒸发, 难以施焊。

四、风扇的检修

风扇叶片松动应重新铆固, 变形的叶片和叶片架可用冷压法校正, 但变形严重时应换新件。风扇在修理时, 叶片端面在其回转平面内误差不得超过2 mm。叶片对叶片架的倾角应符合规定值, 而且各叶片倾角应一致。要注意检查风扇传动带的松紧度, 以免工作过程中传动带打滑或断裂, 检修时可按照说明书进行调整。传动带开裂或变形需及时更换。

上一篇: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下一篇:让蛋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