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课堂

2024-11-06

还原课堂(共12篇)

还原课堂 篇1

教育本色乃知识的传递和思想的交流,不必拘泥地点,更不应受制于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教育对技术的依赖性也日渐增强,以致每每提及公开课,多半会评判电脑课件精彩与否,视频有趣与否,辅助技术新颖与否。但对技术的过分倚重,会导致辅助手段喧宾夺主,师生被PPT牵着走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王老师的备课不可谓不精心,材料的选取、PPT的制作必定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无论课前预设和备课如何周全,突发事件和学生的反应仍不能完全被预估。PPT课件的临场变动性较差,教师若全然依赖课前制作的PPT,会让课堂被技术绑架。但在这次事件中,我们惊喜地看到王老师的急中生智不仅化解了课堂尴尬,更让课堂摆脱了技术的干扰和束缚,还原以质朴本色。

一位不被PPT牵着走的教师,上了一堂没有花哨视频和眩目技术的课,用身为人师的智慧开启了学生的情感闸门。突如其来的技术故障反而帮助王老师从预设的教学流程中解脱出来,转向更自然自发的课堂教学,带来师生更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呈现课堂最本真的面目。

技术永远是课堂的辅助,它应成为课堂的帮手,而非钳制课堂节奏的枷锁。王老师的课让我们重新思考了什么才是一堂精彩的课,即不要让课堂的思想、知识和情感交流为技术所牵制,实实在在地开启学生的心智。

还原课堂 篇2

——《桥》说课稿

枣阳北城东园小学 朱春艳

《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的四篇课文都是感人至深的故事。《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他沉着镇定、无私无畏,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赋予了课题“桥”新的内涵。这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来感受老支书崇高的品质,感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难点是在了解老汉精神品质的基础上,理解“桥”所蕴含的深意。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思考和感悟能力,像《桥》这样内容简短又感人至深的文章,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都可以通过读来感悟,通过读来抒情,通过读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认知特点,我准备采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通过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的思,合作地议,探究地读,体会人物情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读,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师生接读,配乐读,评价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有所悟,在读中还原语文课堂的本色。

这一课的教学我分为两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读中感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这是一群怎样的人们;第二课时品读课文,感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我准备分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读出洪水的凶猛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已经通过读书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无情和人们的 惊慌失措。第二课时开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师生接读描写洪水和人们的语句,再现当时令人惊恐的一幕。这样的读,学生很自然地回忆起上节课所悟得的感受,也为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老汉作了铺垫。

二、探究读书,读出老汉的品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探索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探究读书这一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步骤来引导学生读书,感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1、自主合作探究,分享感受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 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首先是自主学习,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读书、感悟,并记录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然后才是合作探究,在每个学生都自主地、充分地读书感悟后,学生才能充分地交流各自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不是无关的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我在安排学生读书探究时,出示了学法指导:1〉读一读,自读课文7-23自然段。2〉画一画,画出描写老汉的语句。3〉写一写,在画线句子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4〉议一议,小组交流各自的读书感受。

2、抓住重点语句,读出感受

在小组交流读书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这是一个 怎样的老汉?”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老汉的品质,同时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受。

句子一: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先请学生谈各自的感受,以及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老汉的沉着镇定,然后抓住“他像一座山”这个比喻,探究“老汉和山有什么相似之处?”再次感受老汉镇定如山的形象。句子二: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朗读探究这一句时,我采用了评价朗读的方式,通过问“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老汉的什么?你认为应该读出老汉的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老汉喊话时的坚决、果断、焦急、镇定交织的情感。再通过探讨“桥窄”,感受木桥在人们心中是一条生命桥,是唯一的逃生希望,这时再究问“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在前边?越排在前边就越靠近什么?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在最后边?越排在后边就越靠近什么?”一连串的究问让学生感悟到了老汉的舍己为人,进而探究老汉这么做的原因,他是村支书,他把责任看得比山还重。从这一次次的读,一次次的究,一次次的悟中,老汉责任如山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鲜明起来。

句子三: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抓住“冲、揪、吼”引导学生读出老汉的愤怒,读出“凶得像只豹子”,再来探究“他为什么对小伙子这么凶?”联系上下文了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后,老汉这种不徇私情、铁面如山的形象就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句子四: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两句话体现了老汉与儿子之间的爱,引导学生抓住“推”与前面的“揪”进行对比,感受父子情深。通过分角色朗读,生生读,师生读,全班读,读出老汉父爱如山的形象。

3、配乐入情朗读,内化感受

在语文课堂上,图片、影视视频、音乐都是学生情感升华的催化剂。在桥塌了,老汉和儿子被洪水吞没这一场景,我配上了背景音乐,在悲壮哀伤的音乐声中,学生读的深情,我抓住“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这个契机进行说话训练,“他想对儿子说;他想对老伴说;他想对乡亲说;他想对党说”把学生此时心中的感动内化为语言。最后把文中所有“小伙子”换成“儿子”再次齐读,至此老汉那镇定如山、责任如山、铁面如山、父爱如山的形象鲜活灵动、深入人心,也感动了每一个人。

三、读写迁移,升华心中的感受

为了贯彻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原则,在老师深情地配乐朗读结尾四句话后,我设计了写话训练:假如你就是获救人们中的一员,你想对老支书说些什么?以“老支书啊,您像一座山,您更像一座桥„„”为开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这样的设计,不但注重了学生写的训练,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沉淀的感情全部释放出来,更关注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使学生对课题“桥”的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可谓“一箭三雕”。

四、读感人故事,把感动延伸课外

我设计了“搜集感人故事”的开放性练习,让学生把在课堂上的感动延伸至 课外,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

四步还原活力课堂 篇3

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这需要语文教师共同探索。通过几年的摸索,本人归纳了文言文教学的一套方法,我将其称为“文言文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清看

学生第一次接触原文很重要。可惜大多数学生,包括部分教师都不重视或不够重视原文。在注释、工具书或其他参考资料的帮助下,学生很容易理解全文意思,教师讲课如果再用资料上的内容而无新意,学生听课就会觉得枯燥无味。

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前辈们读书大都只能一遍一遍地揣摩,细心研读,让难以理解的词句充分暴露。所以我要求学生第一次看文言文时做到“三不”——不看注释,不查工具书,不翻阅其他有译文的资料,只看文本,谓之清看。

这样可以快速让学生发现自己懂多少,有多少不懂,有多少似懂非懂,然后将疑难点标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将问题掩盖。

第二步:自究

发现了问题要如何解决?这是新旧教学方法的分水岭。

新课标要求教师大胆而坚决地让学生自行解决。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上下文进行猜测,也就是所谓的“悟”。平时阅读中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只是被过多的讲解、参考书等干扰了。

在此之后,学生再参照注释或其他资料证明自己的猜测,如果发现有一部分居然猜对了,喜悦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若是一部分错了,教师就必须提醒学生高度重视那些猜错了的语句。

第三步:讨论

学生自行解决部分难点之后,留下来的疑问可以让学生讨论,也就是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里,讨论也常常被提及,但笔者所讲的讨论是指教师彻底放手的讨论,学生可以在教室走动,可以大声说话,可以面红耳赤地争论。教师即使要参与,也应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激活思维,提升学生的兴趣,绽放思想的火花,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达此佳境,需要教师的持之以恒和精心呵护。当频现此境,离我们教育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第四步:点拨

在教文言文时,我将课时安排如下:“清看”、“自究”各1课时,时间不足留在课外;较长或较难的课文,可安排两个课时,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荆轲刺秦王》等;第三步讨论1课时,课外可继续讨论;第四步点拨1课时,前一天放学前学生将不能自行理解的难题抄下来,科代表统一收集交上来,方便教师做准备。

笔者所说的准备,不仅仅是准备答案,更重要的是准备如何点拨,如何启发学生思考。

就课文而言,还有些重点甚至是精华学生难以发现,如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技巧等。这时,教师就需要找准切入点,切忌生硬地塞给学生。与其硬塞,不如不塞。因为我们的学生被教师灌怕了,许多文情并茂的文章被灌得索然寡味了。

关注课堂生成还原生命本色 篇4

一、关注学生的质疑, 解学生所“惑”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作用的推进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求知, 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教师要迅速加以捕捉, 根据学生的反应, 敏锐地作出判断, 恰当地变更教学方案, 让质疑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案例:《少年闰土》

生:在第6、10自然段中, “什么都有:稻鸡, 角鸡, 鹁鸪, 蓝背……”和“要管的是獾猪, 刺猬, 猹。”这两句中词儿之间的停顿, 为什么都用了逗号?我不明白。

师:是啊!按照我们以往掌握的标点符号知识, 这儿应该用顿号。是鲁迅先生用错了标点?还是另有用意?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找找用逗号的原因?

生:我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写作特有的风格。

生:这里用上逗号, 是鲁迅先生别有意图。

师:请同学们分别用顿号和逗号读一读句子, 你们就会发现这意图的。

生:用上逗号, 读起来一字一顿, 像是在一边回忆, 一边给鲁迅先生描述闰土知道的许多稀奇东西。

生:我知道了, 闰土给鲁迅叙述他的故事, 用逗号更合理, 更符合当时的情景。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这是你们认真读书的结果。

在真实而又开放的课堂里, 质疑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最根本的起点, 有质疑才有思考, 有思考才有感悟, 有感悟才有提高。教师首要任务是如何巧妙地将学生的“疑”与课前的“预设”结合起来, 现场捕捉, 生发灵感, 让学生在与文本、教师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抒发情感, 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还原课堂学习的本来面目。

二、善用学生的亮点, 感学生所“悟”

课堂亮点是一种珍贵的课堂生成资源, 它可分为预设和不可预设两种, 预设的课堂亮点是教师精心设计、诱导的结果, 应自然善加利用;不可预设的课堂亮点, 是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的展示, 应该关注生命, 尊重个性。

案例:《小音乐家扬科》

师:同学们, 我们从图中看到扬科进入食具间, 跪在小提琴前, 抬起头, 望着心爱的小提琴,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扬科穿的衣服是破的, 脚上鞋子也没有穿, 可见他很穷。

师:这位同学观察到了小扬科的外表。我们也可以从“跪”字去洞察扬科多么想拥有一把真正的提琴, 谁能说说小扬科当时是怎样想的。

生:扬科太爱小提琴了, 他把小提琴视为神灵, 见到小提琴便不顾一切地跪在面前。看, 他好像在说:“小提琴啊!你能让我弹一曲吗?”

师:同学们看一看他周围的环境, 难道就没有别的东西吸引他吗?

生:食具间里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扬科注意, 如桌上的水果, 橱柜的精致器皿, 他都没有注意, 他心中只有小提琴, 只有音乐。

师:他注意到自己当时的处境吗?

生:扬科是不会走开的, 他太爱小提琴了, 他忘了自己的处境, 他只跪在那儿静静地欣赏那把小提琴。

师:是啊!扬科太爱小提琴了, 他忘了自己的贫穷, 忘记了自己的饥饿, 忘记了危险的处境, 忘记了所有的一切, 他完全被音乐和小提琴所陶醉了。

学生在感悟课文中有自己的发现, 有自己的亮点。本案例我抓住这闪光点, 去揣摩扬科的内心, 引导学生去想象、琢磨。这样, 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 思维得到拓展, 生命得到绽放, 潜能得到开发。

三、巧用学生的分歧, 议学生所“异”

阅读是以学生自身经验去解读文本, 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开放的课堂学习中,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 不论是对教材, 还是语文教学活动, 都会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学生从自己的感悟出发, 表达各自不同的见解, 常会造成意见的分歧, 而这种分歧恰好有助于构建一个个性化的课堂。

案例:《放小鸟》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师:文中的小男孩喜欢小鸟吗?请同学读一读课文, 画出有关的句子, 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小男孩喜欢小鸟, 课文中写他看见小鸟一动也不动, 很着急, 他生怕小鸟饿死。

生:小男孩开始不爱护小鸟, 把它关在笼子里, 后来把它放了。小男孩还是喜欢小鸟的。……

师:我赞同大家的看法, 小男孩是爱鸟的, 从他观察小鸟、喂养小鸟、为小鸟着急、放飞小鸟都可以看出他多喜欢小鸟。

在“爱”与“不爱”的争辩中, 学生纷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小男孩是喜欢小鸟的。很显然, 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各自读悟基础上的, 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所得。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不断地修正, 超越自己的阅读成果, 必然享受到成功的体验、读书的乐趣, 这样的过程才能还学生生命的本色。

四、活用学生的错误, 改学生所“见”

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 是一种学习经验, 也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 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 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 从错中探究。这样, 我们的课堂才是最美的, 教学才是最好的。

案例:《将相和》

我指导朗读“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一位学生在朗读中漏读了一个字, 我并没立刻纠正, 而是让其将本段读完。

师:同学们, 刚才这位同学朗读漏了哪个字?

生:他把“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读成“这块璧有点儿毛病”。

师:我们来讨论一下, 有这个“小”字与没有“小”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了“小”字。说明玉璧有一点点的瑕疵, 没有“小”字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了。

生:没有了“小”字。那么瑕点很大, 秦王自己也能看出, 没有必要指给他看了。

师:那么这个“小”字, 能不能丢?说说为什么。

生:不能丢。一丢就取不回和氏璧。

生:不能丢。一丢就体现不出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还原课堂 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整理归纳】

一、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判断 对于反应: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如:Fe+CuSO4=FeSO4+Cu,则有: 氧化性:CuSO4>FeSO4;还原性:Fe>Cu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根据产物的价态判断

一种氧化剂将还原剂氧化的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点燃

△如:2Fe+Cl2=====2FeCl3 Fe+I2=====FeI2 氧化性:Cl2>I2 4.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剂)发生反应,其反应越困难(即要求条件越高),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弱。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小结】

(1)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2)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Na。处于最低价态时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如F。

【例题分析】1.根据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判断Fe2、Cu2、Fe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2FeCl3+Cu=2FeCl2+CuCl2,②CuCl2+Fe=FeCl2+Cu A.Fe3>Fe2>Cu

2B.Fe2>Cu2>Fe3 +++

+C.Cu2>Fe3>Fe2

D.Fe3>Cu2>Fe2 +++

+【解析】由反应①可得出氧化性:Fe3>Cu2;由反应②可得出氧化性:Cu2>Fe2;故综合+

+可知:Fe3>Cu2>Fe2,选D。+++【整理归纳】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即失电子数=得电子数。

2、价态规律

(1)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只针对该元素),如Fe3等;

(2)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只针对该元素),如S2等;

-(3)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等。

3、先后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强者优先。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优先发生反应。

4、不交叉规律

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相邻价态不反应,发生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但不交叉。

【小结】

(1)通常利用电子守恒规律,即n(失)=n(得)来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题。

(2)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中有的只有氧化性如F2,有的只有还原性如H2,有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S、Cl2。

【例题分析】2.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A.1∶6

B.6∶1

C.1∶5

D.5∶1 【解析】由氧化还原反应“不交叉”规律,可知KCl中的氯元素来自HCl,而不是KClO3,故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用双线桥法表示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为:

遵循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 篇6

一、还原真实的“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可是,我们的教学存在着威胁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观念、言行。学生的创造性就在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中枯萎了。看看我们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设计、学生被设计,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适应所学内容……学生同然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自控自律,但这种“标准件”一般的要求就像用裹脚布把女人的脚裹小一样,不符合人性。课堂既要神圣化,更要人性化,毕竟课堂不是教堂,不是纪念堂。“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听话”这种模子塑造出来的学生无疑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缺乏创造精神的“活机器”,这样的课堂,人本从何谈起?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创造力,主张自我教育、表现、评价。真正人本的课堂应去除学生心灵自由的枷锁,还学生以心灵自由的天性。

二、还原真实的“民主”

我们在备课时,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硬将自己所授的内容“灌进”某种被认为权威的教学模式中,本着这种设计精细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好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每一句话。教学过程中,我们用尽各种方法将学生拉到自己预设好的教学思路上来,引导学生讲出我们想要的答案。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环节紧凑、衔接自然,实际上只是我们在上演自己已编排好的舞台剧——教案是剧本,讲台是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在这种表演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了学习的旁观者,他们的主体参与成了虚假的主体参与,独立思考成了“牵引”思考,课堂民主成了伪民主,学生主体性的火焰被无情地熄灭。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三、还原真实的“互动”

表面的互动交往广泛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这类互动徒有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其表现样式颇多。如:老师一呼学生百应,课堂上不断出现并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问答。老师提出某个问题,一个学生做出了正确回答,班里其他学生明明已经知道这位同学对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老师却仍然还要去问:“他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齐答:“对。”然后继续追问:“他回答的好不好啊?”学生齐答:“好。”这种形式上的互动不仅存在于课堂提问中,有时也会存在于课堂讨论中。实际上,学生根本上就没有体会到教材内容深处所隐含的意义世界,也没有感悟到内容中的真实情感,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生内心情感和体验,使课堂缺乏精神的享受、缺乏师生之间真诚的对话、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理念支配下,在课堂教学的本质和内涵上深入推进,我们提出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就是为了杜绝华而不实,只有细节做实了,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效。

四、还原真实的“均衡”

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是为每个学生敞开的,要做到兼顺每个学生的行为和内心世界,通过均衡教育,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公平地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把目光集中在少数成绩优秀或能言善辩的“班级宠儿”身上,他们充当了课堂的焦点,我们的提问多由这些宠儿一以代劳,其他学生即使有回答的意识,也被我们忽视了、这样,那些思维反应较慢、不善表达、缺乏自信的学生就成了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几乎没有机会表现自己,整个学期都得不到我们的一次关注,久而久之自信心渐渐地消失,以致沦为我们眼中永远的“学困生”。可见,课堂待遇的不均匀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使得原本可能成功的学生过早地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再次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要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他们不是我们成人可以由自己的想法去随意填充、塑造的器皿,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按照儿童自然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揠苗助长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还原课堂 篇7

(一) 英语课堂生态困境

困境一:快乐教学的虚化

一节公开课上, 为了巩固Is this bus for...?教师拿出了一张公交车的牌号, 让学生充当驾驶员, “驾驶员”走到同学前面:Is this bus for...?如果回答Yes, 那位学生就排到“驾驶员”的后面。“公交车”继续穿梭于学生位置间, 在一声声询问中, “驾驶员”身后的队伍越来越长, 移动的速度越来越慢, 其他同学坐着, 听着, 看着, 乐着……看似热闹的课堂, 学生的兴奋点到底在哪里?这样的快乐有效吗?

困境二:主体地位的弱化

T: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s?

P:I usually do my homework./I usually play football...

T:××,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教师出示spend, Can you read“end”?学生很聪明读出了这个单词, 笔者以为教师肯定会让学生自己读出新单词, 没想到教师的鼠标点到spend, “Now read after me, spend”学生一起跟着教师朗读。

T:××,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P:I usually watch TV./I usually go to parks...

T:Look!This is Yao Ming.How does he spend his weekend?

P:...

上课整整15分钟了, 笔者看到教师始终控制着整个课堂, 学生围着教师转, 教师围着课本转, 丝毫没有想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的意思。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充当看客。这种交流看似规范活跃,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 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言将逐步被程序化、规范化的语言所“圈养”。

困境三:教学形式的泛化

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7 A busy day时, 学完了past和to以后, 教师出示了一串时间:11:45/6:10/7:30……学生像儿时做口算题一样一一用英语做了回答。接着老师的多媒体上出现了三条规则:

1.当分钟在1~30之间, 我们使用past, 表示几点过了几分钟。

2.当分钟在31~59之间, 我们使用to, 表示还有几分钟到几点。

3.几点半用half past。

没有观察, 没有思考, 规律应该是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呢还是教师给他们呢?

(二) 思考

每当面临这些困境, 笔者经常想, 英语教学为何遭遇如此的尴尬?我们的教育个性是不是在流失?我们是不是在陷入一种机械性工作的怪圈?我们培养的学生身上是否具有真情的流露、个性的解放?这些困境隐射出我们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呢?

1.教师———自我魅力的迷失

1) 角色的异化:在长期“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下, 教师总是戴着知识权威的面具, 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课堂生活被简化为知识的传递与接受, 而精神的发展则退于自发状态, 学生只是一种“无我”的存在, 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对话, 也谈不上理解, 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交融。

2) 语言的荒疏:把课堂当作车间, 学生既是“原料”又是“产品”, 把课堂教学当作“工艺流程”。在学生面前, 教师似乎是话语的主宰者、控制者;在教材和现成的教案和课件面前, 却又处于弱势地位, 没有自己的选择, 语言越来越贫乏, 教师在随波逐流, 缺少个性, 教育的智慧在现实的教学里逐渐淡化。

2.学生———知识构建的迷惘

生命的缺席:在具有传统教育观的教师心中, 学生是附着于教师、知识而存在的, 而不是显示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塑造的只是他心目中学生的形象, 而不是人的形象, 导致教育过程中“生命的缺席”。当教育进行时, 生命不在场, 学生的声音也就被忽视和遗忘了。学生在课堂中所说的, 其实仅仅是在读, 而最能凸显学生思想的要素淡化了、缩减了。在思想贫乏的教育世界里, 教育与真实生活是完全被隔绝的, 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体验与表达, 也重塑着个体内心的体验与表达, 教师权威的话语成为一种有效的控制, 它营造了一个与外界相隔离的“人造的世界”。在这里, 师生的日常生活被忽视了, 学校内外的世界被简单地视为同质的, 没有了生活的根基, 知识也是游离于生活之外, 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地实现建构。

3.课堂———价值取向的偏离

1) 追求知识的传授:在很多学校、很多教师的心目中, 备课、上课、考试是教学的全部。考试考什么, 上课上什么, 语法点、错例案例心中放, 教学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学会这些知识。于是, 课堂上有机械的句型操练, 没有了实际的运用;有师生的交流, 没有了学生间的互动……

2) 追求精英教学:用一部分优秀学生的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英语课;用游离文本的媒介代替潜心感悟的语言, 省略复杂的训练过程, 呈现精彩的学习结果……

3) 追求教学及时效应: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过是向教师的指定地点不断靠近的过程。在教学时, 蕴含于学生中的复杂因素被“过滤”后只留下教师需要的那部分, 这样的教学仿佛是在“光滑冰面上的自由滑行”, 虽然轻松顺畅, 但却无法触及学生的真实经验基础, 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修复课堂生态的案例分析

在新课改实施期间, 虽然理念层出不穷, 模式遍地开花, 方法日新月异, 但是如果从生态观的角度衡量, 课堂生态已经被破坏:明显固化的知识, 极度压抑的个性, 逐渐失衡的群体, 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课堂, 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 修复课堂生态, 还原教学本真。

(一) 从“为教而教”到“无为而教”

“教学有道, 其道在寻常之中”, 无痕的教学才是原生态的课堂。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T: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please read this pas-

sage:New English Teacher.

学生读完后, 出示教师的Name Card.

T:My name is...My English name is...Can you spell it? (启

发学生通过读音拼出Fanny) I’m from...My hobbies are reading books and making friends.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But you’re in Yangzhou and I’m in Nanjing How can w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思考片刻后学生纷纷发言。

P1:We can write letters.

P2:We can make a telephone call.

T:That’s a little expensive.So we can be penfriends. (出示

penfriend)

T:What do penfriends usually do? (出示write a letter)

T:So you should know my address.My address is Room 402

79 Taipingmen Street. (出示address)

T:You can also send me an e-mail.My e-mail address is...

【反思】

新授, 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而笔者和所有听课的教师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畅游了一番。感受课堂中的点点滴滴, 真是“润物细无声”。我们常常为了引出penfriend, write a letter, address创设了一个个的情景, 使得我们的教学过程显得支离破碎。这位教师通过一段Fast Reading, 满足了学生对自己这位新教师的好奇, 通过名片的形式提炼了Fast Reading中的关键信息, 在师生共同完成这张名片这个看似很平常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引出了新单词, 正所谓“教学有道, 其道在寻常之中”。

“无痕的教学才是教学的至高境界。”无痕的教学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生态。而对于许多教师来说, 那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其实仔细想来, 也并非是不能达到的。备课时我们不应该站在教师教的立场上, 而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去思考、去设计。很多教师只关注设计哪些教学活动, 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上课过程中, 只考虑到自己如何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的教学任务, 却忽视了学生的声音。把师生间的对话交流仅仅看作句型操练的需要, 全然不顾与学生进行一种自然的语言交流和思想交流。

这种“不教而教”的无痕的教学手段正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的“无为而教”的教育境界, 这不也正是我们所不懈追求的最佳课堂生态吗?不就是教学的本真所在吗?

(二) 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让知识与生命共生!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9 What’s the matter?

学完What’s the matter?Here’s a...for you后,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卖火柴的小女孩。

T:Look at the girl.

P:She’s cold./She’s hungry./She’s tired...

T:Can you help her?What can we do?

P:I’d like to give her a pair of gloves.

P:I’d like to give her a sweater.

P:I’d like to give her some hot water.

P:I’d like to give her a scarf.

这时, 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了一段话:It is a cold day.The girl is____.She is____, too.I want to help her.I’d like to give her____.学生练习说完这段话后, 老师说:You’re all very warmhearted.So it’s happier to give than to take. (给予胜于索取) 虽然教师没有多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但是学生心里已经明白: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这样的思想教育远远超过了英语学科本身的语言价值。课堂上, 我们需要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失却了真实与深刻, 捧出的只是一束束虚假的“塑料花”, 鲜艳得很, 却没有生命, 没有成长的气息———这并不是我们期待的。

【反思】

有生命的课堂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生命, 更应该是课堂上迸发出的生命激情与生命体验, 在这样的激情中使学生获得感动和收获。

有生命的课堂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 更把他们看成教学资源。学生是受教育者, 同时也是教育者, 靠学生的内驱力, 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 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 这既是教学目标, 又是教学过程。

有生命的课堂应是互动对话的生态课堂交往, 是知识经验分享、符合生态理念的课堂, 是信息畅通、流动的课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实际上是不同主体间的思想分享过程, 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 在这样的对话中, 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 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1]

在笔者任教期间, 为了畅通师生情感通道, 曾经设立过心灵信箱。在这里借用下面一段来自学生的心里话警醒所有的英语老师:

“老师, 请你不要把课堂只看成是你传授知识的场所, 把我们每一个人看做是储存知识的容器, 把教室看成是一个训练我们技能的‘作坊’, 我们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人, 你要关注我们的生命质量, 我们需要一个生态的课堂环境, 希望你能用一种快乐的方法让我们轻松度过每一堂课。”

(三) 从“繁琐复杂”到“大道至简”

艺术需要简约, 好课需要简约。简约不是简单, 是一种高效的整合, 一种厚积薄发的境界。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Seasons

T:It’s fine today.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 (板书新单词)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ky?S:We can see the sun.

T:So it’s a sunny day today.What do you want to do on sunny

days?

S:I want to fly kites./go to farms/go on an outing...T:Spring is coming.Do you like spring?Why?

S:Yes, I do.We can see green trees and nice flowers.

T:Yes, in spring, the trees turn green and the flowers come

out.

T:What colour are they?

S1:Some are red, some are pink, some are yellow...

S2:I like to fly kites.I can row boats.I can go to the park...

T:When it’s windy (板书新单词) , we can fly kites. (学生的

情绪进一步被调动)

Can you fly the kite?/Can you make a kite?/How many kites do you have?/Where do you usually go and fly kites?...

S3:I can put on nice clothes.

T:Yes, it’s warm in spring. (出示新单词) The days get

longer and the nights get shorter (板书) .

S4:I don’t like spring.I feel ill.I’ve got a cold.

T:Oh, I’m sorry to hear that.Sometimes it’s cold in spring

You need to put on warn clothes.

这是一节农村小学的英语课, 没有用时髦的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现美丽的春天图景, 但是孩子们却用他们简朴的语言分享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真实的的春天。这才是真正的春天, 孩子们眼中的春天, 而不仅仅是出现在多媒体课件中的美图。我们感受到了师生间情感的碰撞, 感受到了师生投入地酣畅淋漓。

【反思】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简约排除随意, 而是教学上的精湛设计;简约拒绝低效, 而是资源上的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 而是教学艺术上的一种至高境界, 即“大道至简”。简约的教学看上去“轻松”, 但做起来不易。它要求我们, 特别是年轻教师, 要练好自己的“内功”, 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 使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和高深的文化品味。不可把简约的教学, 当成“偷懒”的借口。我们追求简约的教学, 首先要求我们把自己武装得“不简单”起来, 才会有“不简单”的底气, 才能游刃有余地营造出简约的英语课堂, 才能打造出极其“不简单”的好课来。

不要被层出不穷的理念所迷惑, 不要被日新月异的教学手段弄的眼花缭乱, 我们只要记住,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四) 从“语言之学”到“完整英语”

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透视课堂教学, 意味着师生之间应当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 我们的心里装的不仅仅是教科书, 而是整个英语学科和学生的发展。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Holidays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对话中的问题, 并让学生把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

When’s Halloween?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Did you...?

教师告诉学生, 这些是文中的关键句, 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课文。读完课文后, 她拿出一张写有New Year’s Day的心形卡纸:New Year’s Day is on the first of January.People usually have a big dinner with their family.I didn’t have dinner with my family.I went to a party.

接着教师说:How can I talk about New Year’s Day?Look.I have some key words here.说完, 像变戏法似的把卡纸一翻, 卡纸的背面写着刚才一段话中的关键词:the first of January, , have a big dinner with their family, went to a party。

各小组领到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心形卡纸, 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T:Look, these children are from the USA.They also want some penfriends in China.Do you want to be their penfriends?

P:Yes.

T:Look, these are their letters.

Homework:

Reading:独立阅读新笔友的来信;了解他们的相关信息

Working in groups:1.Who’s your penfriend?2.Wha are you going to tell him/her?

知识是在运用中产生的, 也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可以获得生命, 得以存在。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只有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才能使自身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减少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 从而大大提高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彰显, 形成共荣共存的教育生态系统。

【反思】

实践使很多教师产生共识:英语教学要从知识的传递走向语言的运用, 直至走向语言策略的形成, 要让学生Be able to use, 让学生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年之后能从这种学习习惯中不断获取知识营养, 受益终身。

充满生命灵气、焕发勃勃生机、自由成长的课堂才是生态的课堂, 才是实现人生价值自由创造、充满机智和人文关怀的课堂, 才是健康的课堂, 才是本真的课堂。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孕育起课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为教学搭起诗意与动感的生态圈, 使课堂成为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还原课堂 篇8

一、教师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根据教材中数学知识的特征及学生的特点, 教师不必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 可以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灵活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 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应合理使用教学辅助工具来通过直观的观察, 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进行长方形的认识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长方体模型来观察长方体的面的形状及数量, 并让学生观察模型思考长方体相对面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长方体的物品, 并描述其具有的特征, 通过这种直观的观察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

除此之外,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我国教学中的普及, 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多媒体具有集图像、音频、视频等功能于一体的优点, 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教材中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知识。同时, 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来辅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些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技能, 还能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发挥教材作用

教师应当充分掌握教材知识, 并理解编者意图, 充分挖掘教材, 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如在进行圆锥体积的教学中, 教材中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说明, 进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通过直接对比圆柱和圆锥的高与底两个变量的变化, 并通过类比猜想及验证说明的过程来加深学生对圆柱及圆锥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学生能够养成缜密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合理采用教材中的例图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 教材中的例图展示了其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师在进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教材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和认知, 最后归纳出计算公式, 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中还有很多数学史料, 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数学史料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对数学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如小学数学中的“你知道吗”这一栏目, 内容都是一些与我国古代数学起源及成就有关的历史知识, 这些知识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文明的根源及发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中还有一些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其中与现代生活关系较大, 实用性较强的活动内容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 如小小商店、了解周围的家庭、记录收支情况等课题都能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了解数学知识在设计生活中的应用及实际价值, 让学生走进社会, 提高学生发现、探索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 还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态度及表现。教师应当科学使用评价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促进学生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还能让教师在评价中做到反思, 进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目的。在评价时, 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 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优点及不足, 对于学生的优点应给予积极的鼓励, 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 教师也不应当给予全部否定, 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主动去改进和完善。同时在评价时, 应做到具体、准确, 充分了解到学生的优点,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 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评价时,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来采取相适应的评价方式, 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此外, 在评价时, 不仅要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还应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使学生之间能够做到充分地理解, 如“你认为他的解题方式好在哪”“学习时有哪些长处”等, 让大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发挥不同学生间的互补作用,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还原课堂 篇9

一、简洁科学活动的内容,给予学生自主的时空

案例: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

活动一:纸拱承重能力的测试及纸拱受压后形状变化观察。(发放探究任务单,思维导图的记录,内容:(1)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2)用箭头画出压上垫圈后拱形纸的形状变化。)

活动二:怎样使拱形承受更大的重量?(探究任务单发放,内容:(1)使纸拱承受更大的重力,我们有什么办法?(2)试一试,能够承受几个垫圈?(3)尝试解释我们这样做的理由。)

活动三:搭一个积木拱,分析不塌的原因。(材料呈现回收,给予活动问题卡,内容:用积木搭一个拱,小组讨论积木搭的拱不塌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教学中,将探究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出现,然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空。在完成了前一个观察、实验活动后,又以“探究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持续下去,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给予活动问题卡”、“材料呈现回收”,要求用积木搭一个拱,并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积木搭的拱不塌的原因,有效推进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教师的活动精简,加之整合科学活动的内容,才可能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

二、简明科学活动的主线,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度

案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涉及的是电池的串联和并联、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其中的活动主线就是“闭合回路”。有了活动的主线,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到不同电路的探究当中,才可以深入地思考,从而解释电路连接的异同,有效补充对电路的概念。

[观点]学生在科学课中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是做实验。但是,不能把科学活动降低到仅仅是技术操作的层面,错误认为实验就是探究。科学学习要有一条主线串起多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在每个科学活动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可以找到什么证据?证据能解释什么?

三、简显科学活动的重点,提升学生探究的感悟

案例: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电磁铁》

简约高效的教学改进:实验计划设计简化,预先给学生准备有“底色”的记录表,画好多个电磁铁的简图,学生只要在简图上做一些标识、关键词就完成方案的设计,这一课的实验计划设计不是重难点。学生探究活动实验时间可以达到10多分钟,重点活动突出。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认知在头脑中实现了重组与建构,思维深入有延续性,活动向纵深处发展,给学生留下深刻体验。

[观点]教学重难点的突出往往会达成教学目标的明确而集中,教材中许多复杂的东西会因此明晰起来,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因突出了重点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重难点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三维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四、简化科学活动的材料,推进学生概念的转化

案例: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材探究活动中固定火柴用的是蜡,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还会改用凡士林或猪油等黏合物,但是如果取用的量稍有不同,火柴掉下来的顺序就会与热传递的规律不一致,达不到教学目标。而有经验的老师只要在实验用的铜棒、铁片涂上一种叫变温油墨的物质,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当金属上的变温油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改变颜色,学生通过肉眼观察到颜色的明显变化和变化的顺序,就能观察到热传导的途径和热在不同金属中传递的快慢。

[观点]在教学中,有效使用“结构化”的活动材料,能够促使学生高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推进学生对热传递中“热传导”概念的有效理解。

五、简练科学活动的研讨,帮助核心概念的建构

“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需要充分、有效地展开科学活动后的交流与研讨,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案例: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

交流研讨,形成概念:(1)为什么拱形纸的承重能力比较强呢?能做出解释吗?(2)使拱纸承受更大的重力,有什么办法?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3)积木搭的拱不塌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在探究活动之后,让学生分析整理数据,从数据中找到证据;研讨交流中表达学生自己对观点、证据的看法,分析其形成原因,阐明自己的理由,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形成的观点来解释。整个交流与研讨的过程,是学生科学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是呈现可能的认知冲突,进而同化与顺应。

在《拱形的力量》一课的教学中,经过有效的交流与研讨,把信息转化为科学实证,对拱形能够承重的原因有了充分认识,建立新的概念,进而发展为科学核心概念。

小学科学课堂需要“理·趣·法三元相生”,适合学生、尊重学生、发展思维,使教学在尽量提供探究活动与适应学生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本质追求,我们在“简约”科学课堂时,有效融合走向学生的思维深处,那必定会是“高效”的教学活动,以“思维导图”方式记录的科学探究成果,可以有效帮助外显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学科的核心概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载体。

还原课堂 篇10

一、开展交流讨论,赋予学 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交流讨论中, 作为教师,对课堂讨论中的话题预设,要准确、充分且具相当的质量。有效课堂讨论与交流必须实现课前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教 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与课程资源进行对话。教师与文本进行对话,是要把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要认真地备教材,吃透教学内容。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中的内涵,并把它解读成为课堂教学教程中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或把它预设成为有效的交流活动。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在课前要认真的分析学情, 研究教材与教法, 并认真地准备实验器材与多媒体课件等。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并且通过教师的演示、启发、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讨论与交流方式,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地完成课堂教学中的观察、发现、分析、讨论、交流、练习与反馈等活动, 不断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针对问题交流,在讨论 中解决问题

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模式非常普遍, 通常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问题, 通过师生共同对问题的解决来实现教学目标,这完全符合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并让学生思考后再叙述问题解决的设想及得到的结果,让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补充。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成了一个集体交流讨论的载体。 例如:在复习“受精作用”时,就把受精作用相关内容设计成这样几个问题:①精卵的特异性结合依赖细胞中的什么结构上的什么物质? ②请简述一下受精作用过程的几个阶段。③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与DNA是不是精、卵各提供一半? 我们把这几个问题分别给3个小组讨论, 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的学生进行质疑、评价、补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能熟练地回答出选修内容中涉及的知识; 而有学生则认为染色体与DNA精卵各提供一半;有的学生提出了防止多精入卵机制的新问题。这样,从学生的讨论中,看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从而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突出课题讨论,就疑难 概念进行释疑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概念众多,而概念对生物规律与各种现象的理解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一 时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果只用通常讲述的方法, 先对概念进行文字性的表述, 然后再逐字逐句地解释概念。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一定不会理想。实践证明,讲授法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强度不起多大作用。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适当地组织学生讨论,往往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组”这个概念时,就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然后提出问题:①这个图中果蝇体细胞内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的减数分裂后的配子中有几条染色体? 然后要求学生把这几条染色体用不同的颜色给标出来。给学生明确这四条染色体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当学生感到理解有困难时,就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并试着给染色体组下一个定义,再与课本中的定义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直观的图解有了初步的印象,让学生获得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且获得了由图像抽象出一般概念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加深了对疑难概念的认识。

四、在讨论中探究,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 : 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积极开展小组探究讨论,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功能”这个内容后,就设计这样的问题: 假如市场上玉米一元钱一斤,把它只用来养猪,请你推断一斤猪肉应该值多少钱?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认为:这应该按10%的传递率计算。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应该按20%的传递率计算。交流后结果认为每斤5元的比每斤10元更合理。学生继续讨论其中的原 因, 有的小组不仅考虑到能量传递按20%, 还考虑到了喂猪时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因此,他们觉得应该比每斤5元的价钱更高些,并且大家都觉得这样有道理。在探究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 让不同的观点得以碰撞,从而加深了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

还原课堂 篇11

一、构建和谐课堂,设置开放问题

课堂氛围是同学们通过课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环境,适宜的环境利于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诱导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中。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善和谐、民主和平等合作的新型高中语文课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开放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提升能力。

比如,我们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笔者先让同学们了解文章的背景,然后引导同学们通过感情充沛的朗读和有针对性的细读精读来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感情倾向,然后设置开放性问题,组织同学们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探讨自己对自由的理解和认识。最后再引导大家思考如果我们需要写演讲稿的话,可以从本文学习那种内容和精神?这样的开放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然后我们再同大家一道分析各自观点的利弊得失,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二、契合学生心理,激活探究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会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等因素,也就是积极揣摩大家的对知识的预期心理,保证在学习活动中能在紧密联系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和创新,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激发探究欲望。

例如,我们在学习《离骚》时,因为考虑到大家会对楚辞的句式和用词方式不太熟悉,普遍感到内容深奥、诗句生涩。为防止因此带来的学习状态萎靡不振,笔者就话锋一转,从端午节的来历导入主题,先诱导同学们从端午节谈起,接着再借助多媒体让同学们通过视频材料先来认识春秋时期屈原所在的楚国的历史背景,了解一下楚辞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然后再指导同学们查询工具书的进行自主研读,熟练以后再分析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抒发自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的。

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探索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由以往的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学会”模式转换成自主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会学”新型学习模式。这样的过程突出了学生对规律的探索和方法的实践,为培养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奠定基础,这才是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与发挥。

比如,在指导同学们开展阅读学习时,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自主研习略读课与精读课由于学习任务不同而适用的不同阅读方式,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表现特点,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指导同学们利用丰富的学习工具处理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此设计,教学才能让同学们阅读各种文体的文章时,能够游刃有余地去自主探索问题、掌握新知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发展自我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以上是我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对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还原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的探索与总结。总而言之,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体会语文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提升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原课堂 篇12

一、立足课堂, 发现问题

“年月日”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 (1) 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认识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有关知识,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 通过学习, 交流掌握每个月的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然而在往年的教学中, 这部分内容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

1. 2月到底有几天?

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它和所有月份的天数都不一样, 既不是小月, 也不是大月, 平年是28天, 闰年是29天. 在学习的过程中, 仅靠单纯地记忆和机械地重复训练, 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仍然很容易把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弄混.

2. 7 月和 8 月怎么都是 31 天?

在12个月中, 只有7月和8月是连着的两个大月. 对于这一点, 部分学生无法理解. 笔者采取了背诵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用不差”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部分学生纯粹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尽管在课堂上教师百般强调指出, 一次次重复练习, 然而始终是事倍功半, 一做作业, 学生总是出错.

3. 怎么判断是不是闰年?

闰年的判断方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一般的年份, 应该用“年份÷4 = 整数”的方法来判断;一种是整百数的年份, 应该用“年份÷400 = 整数”的方法来判断. 在课堂上, 通过老师讲、学生读 (第六册人教版教材49页带 * 的批注) 、做练习等方法, 无法使学生百分之百地掌握判断方法, 尤其是整百数的年份, 学生更是过目则忘.

二、学生亲探年月日的优势

1. 看课堂, 顺水行舟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年月日”时, 把课堂变成一次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时时参与的活动, 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吸引和鼓舞. 在教学中, 笔者特意将课堂设计成了一次新颖有趣的小组任务.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 由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完成任务, 与谁一起完成任务. 这充分唤醒了学生的生活记忆和学习热情, 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使课堂变成了研究知识的乐园. 在这里, 学生爱学、乐学, 愿意跟着大家的脚步一步步走进课堂, 探索生活中年、月、日的奥秘.

2. 看学生, 兴致盎然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教学活动, 同时也伴随着枯燥的知识体系和乏味的练习. 因此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过程,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至关重要. 在制作年历的活动中, 学生们从确定年份到分工合作, 从埋首制作到相互指正, 在他们的身上时时浮现出精益求精的光彩.

3. 看效果, 水到渠成

学生的认识是在活动中发生的. 在学习年、月、日, 制作年历的活动中, 学生亲身经历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主动发现每一种年历的特点, 亲自和组员合作交流,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使一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在互帮互助中迎刃而解, 不仅学生的统计能力得到了培养,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如何设计制作年历的步骤

1. 第一步:教师组织欣赏并观察年历 , 并确定制作单张年历. (比较直观)

教师带头组织学生欣赏各种生活中的年历, 如台历、挂历、电子万年历和行业日历等. 在欣赏的过程中区别, 最终确定制作单张年历并引导学生观察: ①每张年历上有哪些内容?②月历中的日期排列有什么特点?③每张月历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回忆自己生活中重要的日子和法定节日、每个月的天数)

2. 第二步:分小组, 确定组员、组长名单以及职责.

根据本班情况, 分成4~6人一组. 从组内找出一名比较能干的学生担任组长, 负责分配组内成员的任务, 并落实. 每一名组员必须确保自己有效完成自己的任务, 并积极参与活动.

3. 第三步:分工合作制作年历, 组员合作交流.

(1) 组长带头, 准备好8K卡纸等制作年历的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 按照组员的特长分工. 例如, 几人负责设计版面, 一人负责填写日期, 一人负责重要日期的标注, 一人负责美化年历, 等等. (2) 明确所做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和组员讨论决定1月1日是星期几, 并确定月份的编排次序. 合作交流每个月份的天数, 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3) 组长统筹安排, 开始进行制作月历, 并由所有组员相互检查、指正, 并确认完成. (4) 制作成功之后, 组长牵头, 复查年历是否正确, 并对本组制作的年历进行合作修改, 使其同时体现工具性和艺术性的特征.

4. 第四步:展示年历, 取长补短.

通过展示小组的年历, 能让小组成员获得一种成就感.并能使小组间取长补短, 学习将月历合成制作年历的好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的良好品质.

5. 第五步:运用年历, 数学联系生活.

上一篇:改进命题下一篇:成孔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