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知识课程

2024-08-22

商务知识课程(精选6篇)

商务知识课程 篇1

1 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三种形式: (1) 在相关专业开设电子商务系列的课程。 (2) 增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 开始了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示范性尝试。目前, 全国几乎所有具有相关专业的大学都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或研究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 (3) 设置电子商务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 国内部分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已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研究生。

1.2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的过程来看, 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2.1 培养目标和定位模糊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

必须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清晰的定位。目前, 从大部分高校来看, 电子商务专业主要由三种不同的专业背景的院系发展而来:

第一种是技术背景的院系, 如由原来的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延伸到电子商务领域来, 这种类型的专业主要偏重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安全问题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培养。

第二种是经济贸易背景的院系, 由原来的国际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专业等发展到电子商务方面, 这种类型主要偏重于电子商务的网上交易, 它与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比较相近, 但增加了一些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第三种是由工商管理背景的院系发展过来, 它主要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实现企业的网上经营管理和网络营销。

从上述三种不同背景的院系所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情况来看, 他们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各有侧重相互模仿并没有体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许多院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 多数培养机构提出的培养目标宽广, 涉及领域众多, 以“万能”为应用目标, 而这并不符合国内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

1.2.2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的电子商务

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将目前有关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 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强于理论而弱于实务, 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20门左右的课程, 虽然本意是为了培养“万金油”, 但由于所设置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不大, 这种割裂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知识构成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 使得学生既不符合专业技术娴熟的要求, 也不符合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未来发展。

此外, 由于电子商务理论体系本身还在不断完善, 再加上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在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缺乏充分的了解, 因此, 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缺乏目的性和原则性, 在学科专业基础课的选择和专业课选择上没有依据, 从而使整个教学计划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支持。

1.2.3 师资严重缺乏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

计算机和经济管理类专业, 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 不够系统、深入和实用。由于大部分师资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的经验, 而且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 使得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因此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薄弱, 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1.2.4 缺乏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电子商务是一个应

用性和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网络营销、项目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 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缺乏系统的实践训练。虽然很多高校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 主要是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模拟软件, 供学生模拟练习, 而这些软件大部分依旧是脱离实际的商业环境, 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而商务行为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 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 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 这种模拟练习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2.5 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模糊不清晰电子商务专业到底要

培养怎样的人才, 它与信息管理等其他管理类相关专业有什么区别, 这就需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清晰的市场定位。

1.2.6 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由于各高校在对电子商务

的认识上存在差异, 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如, 《电子商务概论》和《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这两门课, 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差异非常大, 这一点可从这两门课程教材的差异上得到说明。其他课程的差异性则更大, 在开设的课程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分工和整合, 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 使得学生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无法全面掌握应有的知识, 学科知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此外, 教材的编写严重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 有些教材虽然标榜自己是系列教材, 但并不系统和完整, 相互之间有重复和冲突, 不同的系列教材之间的重复和冲突更加严重, 各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难度较大。

2 解决思路和应对策略分析

2.1 解决思路

由于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使得目前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也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从而导致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很低。

有数据显示, 未来10年内,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即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 , 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 这说明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另一方面, 2010年, 电子商务专科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十大红牌专业之一, 这说明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不符合市场的要求, 市场竞争力很弱。显然, 人才的供需矛盾以及供需脱节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 让我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逐渐走上供需平衡发展和良性循环之路, 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2 具体的应对策略

2.2.1 专业定位要准确电子商务是一门复合型、交叉性的边缘

学科, 目前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处于探索的阶段, 许多企业也没有相关的电子商务岗位设置, 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定位、就业方向都是很模糊的。因此电子商务专业本身也需要进行细分 (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将电子商务专业细分为三个方向:网站建设方向、网络营销方向和法律方向) , 这样使得这样一个大而广的专业有了相对比较明确的方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优势。上海商学院提出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如何来实施, 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和完善。

2.2.2 培养目标要明确各院校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本校

的实际情况, 在全面介绍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 应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

2.2.3 课程设置要合理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

性专业。在理论课程的设计上, 坚持“理论以够用为度”的原则, 这个“度”有两重含义, 第一是深度要适当, 必须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第二是广度要足够, 涉及面要覆盖“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理论知识宽度。

2.2.4 实践环节要抓实尤其是对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这样的三本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本着“实际、实用, 实践”原则, 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专业特点, 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以及企业的一些针对教学的开放平台, 建立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 尽可能早地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 形成企业、学校、学生的长期合作、相互支持的产学研一体化环境。

2.2.5 建立“零适应期”的教学理念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体

系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大专业, 宽基础”, 实践性课程体系的特点则是“小方向, 重特色”, 在较为宽广的理论背景下, 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特点, 抓重点、出特色、讲实效、重实用, 培养切入能力强、上手快、技术过硬的专门人才。理论课程体系上强调面的宽广, 但不要求理论的深度和精度, 在此基础上, 延伸出若干专业方向, 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热能生巧, 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予以加强, 巩固、深化, 务必达到一定的深度、精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 才能迅速切入企业岗位要求, 实现“零适应期”。

2.2.6 教材问题要解决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学

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材的运用。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学科, 目前能够真正可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精品教材很少。因此编写内容实用、适合教学的专业教材, 是摆在电子商务专家及有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2.7 师资建设要加强教师是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

低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办好电子商务专业, 必须有一支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电子商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这对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的知识结构, 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 师资培养要突出超前性, 要加快培养一批能将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优秀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并且通过商务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 使教师具备较深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较高的电子商务驾驭能力, 从而胜任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此外, 还需要教师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电子商务实际运作中, 用丰富的案例指导学生的实践,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突出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3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

3.1 学科知识体系电子商务专业是由“电子” (如计算机技术、

网络与通信技术) 和商务 (如:管理学、经济学网络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法) 两大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而不是由各相应学科知识简单叠加而成。按照前面所分析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 其学科知识体系应由下式表达: (“×”表示知识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电子商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学×经济学 (网络营销) ×法律。

具体来说,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应由其核心知识体系及其外延两部分构成。

3.1.1 电子商务的核心知识体系电子商务的核心知识体系是

由上述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所产生的独有的知识, 如电子支付、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设计等。这一部分知识由各学科融合创新而来, 它不能由其它学科知识代替。

3.1.2 电子商务知识体系的外延电子商务知识体系的外延知

识是电子商务专业与其它专业结合而成的知识, 是电子商务向部分专业侧重的结果, 如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结合有“网络营销”等。

3.2 课程体系的设置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与理念的发展很快,

课程开设和调整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因此要使开设的课程适应市场的变化, 就要选择是相对灵活的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市场及时调整, 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在电子商务专业上就形成了技术型、营销型和法律型的特色。

电子商务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体, “信息流”包括企业网上信息平台的搭建和与客户的信息交流, 前者主要是指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维护, 后者则构成了网络营销的实质内容。很显然,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围绕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产品和服务的网络营销→物流配送 (达成交易) 这三个方向进行。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概括为三个递进式教学层次, 实现从相识→相知→相伴的全过程。

第一层次是学生对网络与商务的感性认识层次。教学的展开可以从电子商务概论开始, 其目的是告诉学生网络的功能, 网络对商务应用的意义。

第二层次是加强学生应用网络技术与商务能力的层次。这个层次涉及的主要课程主要有网络技术与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在这个层次中, 除了主干课程的学习以外, 实验和实训是主要的教学活动。

第三层次是学生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层次。这一层次学生需要根据个人的特长和优势选择专业方向。电子商务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 因此当专业综合实训完成以后, 应将专业教学重点转到对学生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 这个层次的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电子金融、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物流管理、价值链管理、项目管理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网站策划模拟实习、网络营销模拟实习。

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宜采用层次模块化的课程教学计划, 并对核心课程要求采用知识点模块化的结构, 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背景高校的重点发展要求。这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1) 基础类核心课程:主要是指能够体现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和网络经济三方面扎实基础的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经济学等。 (2) 专业类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系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网络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 (3) 前沿类核心课程:这是指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甚至更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如:电子政务、现代服务/电子服务、项目策划与管理、网上创业、客户关系管理等。

3.3 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根据上述分析和设想, 电子

商务专业的最终目标将形成一个新的学科, 即:电子服务。在这方面, 浙江大学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从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电子商务专业学科发展道路基本上是沿着下面的方向进行:50年以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0年以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今天的电子商务专业;明天的电子服务领域;后天的服务科学与工程学科。总之, 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金融支付、商务管理、企业管理、营销策划等多个领域中较为深入的知识, 并且要将各类技术手段融入到电子商务的概念以及电子商务实施的全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教出版社, 1998.

[2]陈德人, 吴晓波.浙江大学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服务的学科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7, (9) :38-41.

[3]李琪.中国电子商务现状、趋势与对策, 《当代经济科学》, 2000, (6) :21-24.

[4]王新庄, 党庆忠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2 (4) :36-39.

商务知识课程 篇2

社交场合,一般由“尊者”决定是否握手。谁是“尊者”呢?正确的顺序为:女士、长辈、已婚者及位高者;相应的,男士、晚辈、未婚者和位低者就不可“先出手”。切记“该出手时才出手”!如要与多人握手,也应讲究“先来后到”,即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已婚后未婚,先位高后位低。

2忌心不在焉

与任何人握手,都要在握手时示好并看着对方眼睛,这不但表示对对方以礼相待,也是自己充满自信的表现。单手与人相握时,另一只手不可插在衣服或裤子的口袋里,应贴着大腿外侧自然下垂。

3忌不摘手套

女士允许在社交场合戴着手套与人握手,但也视具体场合、身份而言。如果你只是职场菜鸟一枚,又正好与位高权重或德高望重者握手,最好摘下手套显得更为谦逊得体。

手心有汗或手掌冰凉也是不太礼貌的表现,有汗的.情况可趁人不注意悄悄擦掉。有的女孩常年手冰凉,与人握手时,两种解决办法:第一,不要握得那么“实在”,在与对方手掌接触的时候稍微保持一点空隙;第二,开门见山,给对方道歉:你好,李总。真对不起,我手有一点凉。第二种方式好处还在于,若双方不熟,可借这个话题破冰,如双方都是女性,就能顺便寒暄一下养生之道。本来是缺点,转变成促进双方交流的契机,便是好事一桩。

4忌掌心下压

握手时掌心下压会给对方造成居高临下甚至藐视之意。想要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握手时应掌心略微向上则为谦恭之意。

5忌用力不当

握手时用力过猛则显得粗鲁无礼;过轻又难免有敷衍了事之嫌。对于“2公斤”力度的拿捏,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6忌点头哈腰

适当的点头与身体前倾是正确的,但“过犹不及”;若在握手过程中不断地点头哈腰,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只能让你想起抗战电影中“汉奸”的形象呢?

7忌时间不当

握手3秒为宜。与人握手时,尤其是异性,若时间过长会给对方一种错觉——你对她别有用心。就算你真是“别有用心”,也最好别采取这种方式,这会让女孩觉得你没有素养;若是你就只是礼节性地和异形握手,那就更要掌握好时间。

8忌滥用双手握手

双手握手一般只有几种情况:一是面对长辈、上司或贵宾,双手握手表示谦恭备至;二是久未见面的故友或至交,双手相握则表达一种深厚的情感。除此以外,一般单手握手就可表达问候之意。

9忌左手握手

不管是不是“左撇子”,都不能左手握手。尤其是穆斯林和印度人,他们的左手仅用于去洗手间或为自己洗浴,只有右手才能担负起高贵的使命。因此在与他们握手时,用左手或双手都是不行——那就是赤裸裸的侮辱!

10忌交叉握手

商务场合,通常会与很多人握手,可按照前面提到的礼仪顺序握手,或因地制宜由近及远地依次握手。但切忌交叉握手,不管是自己双手握住不同的人,还是直接跨过正在握手的两人中间去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都是不行的。这样很容易构成西方人忌讳的“十字架”情况,很不吉利。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剪彩。剪彩时,一般时间、场地有限,所以当剪彩嘉宾站成横排时,允许交叉握手。

商务礼仪握手注意事项:

1、握手一定要用右手;

2、握手和握手的用力,要因人而异。初次见面,彼此不大熟悉的人握手,不宜用力。如双方是熟人,又较知己,又是偶尔相见,可适当用力或延长相握时间,不管生熟与否,不宜用力过大;

3、握手要注意场合和分寸;

4、男女之间的握手,一般情况下,应让女方伸手后再握手;

5、同外宾握手,应该照顾到对方的风俗习惯,同时又要热情、友好、大方、不卑不亢;

商务知识课程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 英语知识 商务知识与文化

一、商务英语专业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对外交流的迅速发展,商务英语已成为新型的英语专业。到2015年为止,全国200多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教学尤为重要,代表着专业的水平和质量。《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教学应立足语言基本功、商务知识与文化素养,把握好语言、商务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合理分配各方面教学内容的量,保证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教学效果。

二、商务与文化知识学习对商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不止是强调听、说、读、写、译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商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商务英语人才不但要具备熟练运用英语沟通和完成工作的能力,而且应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处理各种关系,还必须了解国际经济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经济、商务和贸易领域的专业术语,能用英语熟练地按国际惯例进行商务活动。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能在国际国内经贸、金融、银行以及相关产品进出口领域从事业务操作、管理和商贸谈判等工作。

文化差异对商务交流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商务英语人才的语言能力培养离不开对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不了解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英语。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着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打牢语言基本功,更应该把语言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置于商务和文化背景之中。要想使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西方文化,在教学中要有目标地扩大知识范围,多角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如经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规范、法律制度、史地、风俗习惯、艺术等各种文化现象。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知识,不仅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国际化视野,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

三、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学中语言知识和商务与文化教学的内容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划,按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全力打造的第一套供商务英语本科一、二年级使用的英语教材。该教程着重打牢语言基本功,强调语言、文化与商务三者的有机融合,语言技能、商务知识、文化知识按比例分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兼顾同其他商务英语技能课程和商务专业课程的衔接。《商务英语综合教程》共分4册,每册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紧扣社会热点的话题,围绕该话题选取3篇不同难度和文体的课文,兼顾语言学习、商务通识、中外文化,课文选材语言地道,思想内涵深刻,体现经济全球化时代特点,可读性强。1-4册中的语言、商务、文化按比例分配,第一册,语言知识、商务知识、文化知识比例为语言70%,商务、文化30%;第二册为语言60%,商务与文化40%;第三册为语言50%,商务与文化50%;第四册为语言40%,商务与文化60%。

本套教材的编写特色在于注重商务知识和商务术语的导入、语言知识的输入与巩固、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每个单元为五个部分:Part One:Activation,包括重要术语、人物背景、品牌公司等知识准备。Part Two:包括Warm-up Activities 和 TextI。Part Three:包括Pre-reading Questions、Text II和视听材料;Part Four:Text III和Group Assignment。Part Five:语言训练,包括重点词汇巩固与练习、理解练习、学习技能和写作。每单元五个部分围绕单元中心话题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任务,适合于运用任务教学法,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任务,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阅读能力、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第一册第七单元为例,本单元话题为:Is There a Golden Rule in Business?

第一篇课文讲述嘉信理财的创始人查尔斯·施瓦布诚实地与客户做生意的商业伦理的重要性。第二篇课文讲述杜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生违反道德准则的事件,以此说明道德规范的重要性。第三篇课文涉及中国文化中思想方法、观念模式和面子的特征,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单元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采用任务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下面是笔者对本单元主要教学环节的处理策略:

1.引入单元话题时,通过对照 “In everything,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the precept in the Gospel of Matthew)和 "Never impose on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choose for yourself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此引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激发学生去思考商务活动中的金科玉律。

2.要点词汇、关键术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借助词典、wikipedia等工具,查阅预习本单元所要涉及的关键术语,教师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术语概念。

3.要求学生利用英语网络资源(wikipedia)查阅Charles Schwab、Johnson and Johnson、KFC、Nestle、P&G和Sony等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服务等基本信息,形成简介,课堂上由学生展示公司简介。

4.课文教学中,通过整体快速阅读把握主旨、细节阅读深入理解、重难点讲解、归纳要点、理解商务、文化信息等方式训练阅读技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拓展词汇量、获取商务、文化知识。

5.单元第5部分内容为语言知识训练,包括词汇练习、语法要点、综合练习、学习技巧和写作,教学中要突出语言训练的基础作用。

6.单元的小组任务(group assignment)采取学生以4-6 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形式完成小组合作任务。本单元小组任务为Case Study(案例分析),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案例分析的概念、形式、和方法,每个小组学生按照老师的具体要求(结构、内容、语言),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再进行小组成果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小组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英语知识和商务能力相结合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过程。

7.每一单元都有视听说环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单元相关的音、视频材料,加大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语言输入的有效性,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四、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学感悟

1.把握人才培养方向,选用合适的教材。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至关重要的课程,所选教材必须体现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的培养目标,着重语言基本功,商务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并重,以语言为核心,商务为背景,兼顾文化信息,突出知识与技能训练,语言学习技能和商务沟通技能训练,尤其是商务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技能,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特点,选材新颖,具有经济全球化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学习需要。

2.因材施教,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商务英语综合教程应符合当代外语教学思想和方法,采用讨论式、案例式,交际型、任务型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任务强化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优化学习策略,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相关音频、视频材料,丰富语言体验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

3.不断学习,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处理好商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商务文化知识教学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知识技能教学中渗透商务文化知识,努力培养学生商务素质与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能在商务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有效地实现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目标,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虚心进取,勇于迎接挑战,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广泛涉猎商务知识,积极参与相关商务活动观摩、学习和体验,深入研究英语国家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熟练掌握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与时俱进地适应新型的教学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4-11.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王立非.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18-137.

[4]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商务礼仪知识 篇4

1推销语言的基本原则

⑴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⑵“说三分,听七分”的原则

⑶避免使用导致商谈失败语言的原则

⑷“低褒感微”原则

⑸通俗易懂,不犯禁忌原则

2推销语言的主要形式

⑴叙述性语言

①语言要准确易懂;

②提出的数字要确切,

③强调要点。

⑵发问式语言(或提问式

①一般性提问。

②直接性提问。

③诱导性提问,

④选取性提问。

⑤征询式提问法。

⑥启发式提问。

⑶劝说式语言(或说服式)打动顾客的四条原则。

①人们从他们所信赖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②人们从他们所敬重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③人们期望由自己来做决定;

④人们从理解他们需求及问题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3、推销语言的表示技巧

⑴叙述性语言的表示技巧

①比较介绍法。

②描述说明法。③结果、原因、对策法。

④起承转合法。

⑤特征、优点、利益、证据推销员在叙述资料的安排上要注意:

①要先说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讲座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②如果有多个消息告诉用户,应先介绍令客户喜悦的好消息,再说其它。

③谈话资料太长时,为了引起客户格外注意,应把关键资料在放在结尾,或放在开头。

④最好用顾客的语言和思维顺序来介绍产品,安排说话顺序,不要将自己准备的好的话一股脑说下去,要注意顾

客的表情,灵活调整。

⑤持续商量的口吻,避免用命令或乞求语气,尽量用顾客为中心的词句。

⑵发问式语言的表示技巧提出问题发现顾客需要,是诱导顾客购买的重要手段,有人说,推销是一门正确提问的

艺术,颇有道理。技巧:

A根据谈话目的选取提问形式。

B巧用选取性问句,可增加销售量。

C用肯定性诱导发问法,会使对方易于理解。

D运用假设问句,会使推销效果倍增。

⑶劝说式语言的表示技巧

a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句式、词汇。

b用假设句式会产生较强的说服效果。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探索 篇5

关键词 礼仪教育 素质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商务礼仪是在商务活动中通过礼仪、礼节、礼貌;仪容、仪态来更好地体现尊敬、友善。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个人的素养,方便个人交往应酬,继而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因此,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掌握各种商务礼仪知识尤为重要。

笔者就如何教授“商务礼仪”课的教学思路,谈几点体会。

1 商务礼仪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1 学校对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校对商务礼仪学科视作“豆芽”学科。学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商务礼仪的重要意义,其专业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中绝不亚于掌握外语、电脑、汽车驾驶等热门的专业技术之下。现代大学生仅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取决于对工作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团队精神、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的获取都是以礼仪教育为基础的,把理论知识真正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其次,学校领导对商务礼仪课程的不重视。表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商务专业的实训室。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教室里完成训练。如:我们在教授个人礼仪时,尤其强调的站、立、行、走、蹲等各种姿势的规范性,教师只能选少部分同学进行联系和展示,大部分同学只有观察。如果我们拥有实训室,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训练;学校不够重视商务技能展示,每年搞商务技能展示活动的拨款资金都是其他技术型专业拨款资金最少的。这样一来,直接导致商务展示效果不够显著,得不到认可。

1.2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讲解

在教学课程内容的整体安排上,对于理论知识部分所安排的课时多,对实践部分安排的课时较少(就我校而言,商务礼仪的理论课一学期安排923节,实践课程安排200节)。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型”模式进行授课。主要体现在,整堂课局限在教室里面,老师以讲解知识的重难点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如:我们在教授公司礼仪、企业礼仪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听,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商务人员,作为一个职业人来要求自己。因此,学生们极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不能真正地把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

1.3 商务礼仪课程教师 “闭门造车”

商务礼仪课程任职教师之间除了相互听课,没有其他学习实践的机会。如:因每位商务老师的课程比较饱和,完全没有时间走出去学习、进修、培训或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等等。因此,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严重,所以教学效果不明显。

2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探索

2.1 要重视对礼仪课程的建设

首先,学校领导要对这门学科以及商务管理专业高度重视。不要和其他专业技术课程拉开差距。要知道,学生不仅仅在学校要学习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尊重别人。而礼仪课程就能很好地灌输这些概念。

其次,建立单独的商务礼仪实训室,购买相关商务礼仪教学实训用具,为商务礼仪课程提供必需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如: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的商务技能大赛,不但希望学校领导重视,更希望校方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把商务技能大赛提高一个档次。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1)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学校教师要想培养技术加应用型人才,就可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在上完一章节内容后,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如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商务活动,帮助学生联系合作商家做一些展销活动等等。在活动中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2)示范教学法。商务教师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教授装束礼仪的时候,可以采取示范教学的方法,教授同学们如何选择西装,如何打领带。给同学们演示后,分发领带让同学实际操作练习。

(3)情景教学法。教师围绕一个课程主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和领悟教学内容。如新生开学典礼、老生的毕业典礼、校企合作暨颁奖仪式等等,分别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礼仪技巧。这种形式也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4)视频教学法。视频教学可以大大弥补教师在某些只是技能方面的不足。如教师在上舞会礼仪的时候,单单用讲授型的方式讲解在舞会中的礼仪,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视频进行教授,教学生如何跳交谊舞。最后,通过学校组织舞会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5)案例教学法。教师应该把贴近校园生活中学生经常看到的,听到的作为案例,给同学们进行分析。如:在讲解校园礼仪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同学们平时在校园里的大量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学生也容易接受或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2.3 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首先,专业教师一定不要做 “井底之蛙”,一定要做到多学、多听、多看。不要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点给学生,要做到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吸收,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运用到生活中。其次,学校商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与同门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尤其在教授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除上述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串讲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商务教师应该把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视为引子和起点,而不是终点。希望他们能把所学知识贯穿在生活中。商务教师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体验、总结、归纳和思考,并在下次课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之间也能做到相互借鉴。

3 结尾

综上所述,商务教师应该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带入我们学生的课堂。让学生通过互动式的学习,能更好、更快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电子商务实务》实践课程设计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课程;课程设计;工学结合

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电子商务能够低成本地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提升内部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电子商务作为企业新的增长点。随着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扩展和应用程度的加深,必然激发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然而电子商务用人需求增长趋势明显,但目前市场的用人需求满足率很低,笔者认为主要与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制重理论轻实践,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用人需要有关。目前,笔者所在院校商务管理教研组经过多年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经验教训总结,开展了校园电子商务实践活动,并基于这一学习情境初步开发了一门课程——《电子商务实务》,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电子商务实务》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

按目前企业招聘岗位和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技术开发层面的岗位,企业倾向聘请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应当以“商务为主,技术操作能力较强”作为就业的砝码。

另一方面,随着淘宝、易趣、有啊等电子商务平台日渐成熟,催生出大量建立在这些平台上的网商。这些网商中绝大部分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或小型创业团队,他们需要聘请能从事基于这些平台进行贸易活动的人才,这为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因此,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培养善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贸易活动的人才。

二、《电子商务实务》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被动地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法加以验证,使知识得以内化。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其任务就是合理地选取教学主题,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围绕学习难点和重点展开观察、比较、分析、发现、讨论和探索,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时务必紧密围绕校园电子商务实践活动这一学习情境,以项目教学法为主,案例法、头脑风暴法、情景模拟法等其他教学法相结合,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成立“企业”,针对在校师生这一消费群体完成一系列经营子任务,并对各环节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评价,以此推动课程教学。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原理。

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由于受知识体系的限制,其设置不能体现实际工作流程。学生尽管学过这些课程,但是缺乏全盘的系统化演练。职业教育只有基于真实的工作场景,营造岗位工作氛围,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通过职业行动來传递知识的,做到在“做中学”。因此,实践课程应该按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设计中的主线地位,按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重点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体系设计

1.典型工作岗位确定。

通过对本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情况统计,以及与企业专家、一线人员的沟通、讨论,明确了本专业培养的七种典型工作岗位:市场调研员、网店运营管理员、营销推广员、客服人员、物流配送员、财会人员、管理人员。

2.典型工作任务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即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因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必须根据典型工作岗位要完成的工作,按工作流程整理出具体工作任务,并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工作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淘宝店铺经营的各种工作任务和相应工作过程,笔者整理出《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3.学习领域确定。

确定了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根据各典型工作任务,运用教学论的原理对其进行加工,按对应各工序整理出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并设计课程教学的内容,将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校的具体学习任务。

4.学习情境设计。

由于《电子商务实务》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基于校园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学生按7~9人一组,每人投资50~100元组建一个“企业”,在为期十周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这些“企业”的经营项目往往各有不同,那么各组的学习情境都有所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学生通过各自任务的完成,又与其他组的项目相互比较和分析,逐步掌握本领域工作所需的技能,也能归纳出各行业的特色。

四、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

目前市面上还相对缺乏营销实践课程方面的书籍,即便有,也只是依附学科知识体系,并缺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活页教材和实训指导书,以“工作页”的形式组织,列明各工作任务描述、学习目标、内容说明、时间要求和评价标准等等。此外,教材还应注重留白,让学生将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记录下来。留白能让学生记录自己该行业或同学行业的独特要求,使教材更有针对性。

2.关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侧重和长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到“推销与谈判”这一学习领域时,笔者首先使用任务驱动法,由教师布置一个典型的推销任务;然后找二至三组学生使用角色扮演法,每组一个学生扮演推销员,将自己组的产品推销给另一个同学所扮演的顾客;当各组扮演完毕后,教师组织各组学生运用讨论法讨论各组同学的表现;讨论完毕后由教师运用比较法总结归纳出推销与谈判的技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继续发展下一篇:项目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