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2024-07-16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精选12篇)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1

0 前言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 (ESP) , 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英语。商务英语涉及的领域较广泛, 文体较多, 主要是进出口贸易事务所涉及的各种英语文书, 包括商业书信、合同、文件、产品说明书和各种单据等。

近年来, 我国的市场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国际经济社会之中时, 国内人才市场由于大批外资公司的登陆, 对商务英语的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员的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 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 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 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 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虽然世界商务英语教学发展迅速, 作为中国大学经济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课程, 商务英语教学却是相对落后的。通过对重庆地区高校主要大学商务英语课的调查, 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弊端。商务英语教学也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一种, 同样具备需求分析、大纲设计、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专门用途英语共有的方面。所以在ESP理论的指导下, 笔者详尽地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大纲的设计、课程材料选择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多方面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1 需求分析

ESP教学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原因。学习者需求分析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语言需求, 如: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时间长度及学习的环境等相关因素。因此只有在完全的目标情景下, 才能够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法。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有助于大纲的合理制定和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对于商务英语而言, 它的教学对象一般分为:一类是经济管理类在校大学生或者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商务英语作为选修或者必修课的方式。另一类是与商务相关的人员, 为了提高英语能力。所以首先就是要明白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语言水平。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和需要怎样哪方面的内容进行语言交流。一些需求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例如一个外销员, 他应该能读懂商业信函, 能够在商品交流会上与客户交谈, 能够介绍自己的产品。对于学生进行分析也有很多方法, 比如可以设置问卷、小组讨论、访谈等。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面临一些困难, 确认帮助学生的方法有效措施。例如在商务英语的课上, 学生需要学到一些实际地交流技巧, 而不是仅仅只是教材内容, 所以在商务英语课堂上, 教师不能仅仅只从教材出发, 把商务英语课变成英语阅读课, 然而阅读内容仅仅为商务知识而已。总的说来, 需求分析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目标需求, 即分析学习者学习的目标、动机和使用情况, 即在将来的语言使用过程必然遇到的交际情况, 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对学习者的工作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二是学习需求, 即分析学习者为了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效地交际必须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包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先后、掌握的方法等等。 (Swales, J, 1989)

2 明确课程的目的

从培养目标上看, 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外贸函电写作和一些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 处理国际商务中的实际问题。商务英语既然是ESP的一种, 它就从属于英语。从本质上讲它既是一种语言教学, 更应该是一种技能教学。由于商务英语学习者的特殊性, 其教学内容更倾向于语言功能和语言活动, 强调语言的输出, 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与其社会目的相关的终端行为能力。

以营销英语为例, 不同于用英语讲授国际营销专业课, 两者性质截然不同。前者重点是学习、分析和掌握国际营销行业英语特点、句法规律和术语表达法, 作为语言课, 它以传授与营销专业有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后者属于营销专业课的范围, 讲授的是该专业严密、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 以传播专业知识为目的, 英语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

因此ESP课程的学习目的应当是, 在语言基本技能过关的情况下, 掌握ESP课程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 同时通过对ESP课程专业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一套好的课程设置必须强调知识作为思维体系的导入, 而并非只是传授信息和技能。商务英不光只是增加单词量, 懂得商务术语, 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国外风俗文化地了解, 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这才是所谓的商务思维。同时课程也取决于学习者需求和其他限制因素。例如学生也是带着他们个人学习目标, 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期待。他们在自己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课程设置某些方面的相关概念。因此老师在课堂上, 需要考虑学生所期待的上课方式, 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而且由于学生水平不是相同的,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课程。其中初层次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要达到的;中层次目标应视为教学基本定位, 要求多数学生达到该目标;高层次目标是对那些较优秀的学生设定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由低到高按序排列, 且高一级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的要求。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是高校英语专业或经贸专业学生经过商务英语课程学习应达到的标准。

3 “真实性”课程材料的选择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已发展成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中, 专业不同或相同的学生都在使用相同的教材, 而专门用途英语就是服务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而商务英语教学与EGP教学的一个重要差异就表现在教材的选择及发展上。一般说, 真实语料的使用是ESP课程教材的共同点。真实语料应选自真实场合并确定所选内容与将来学生使用的目标语场合直接相关, 以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但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大多是面向大众, 而不是为特定的学习群体度身订做的。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需求选编教材。不同专业的学生, 由于专业背景不同、毕业求职方向不同, 其需求也必然不同, 课程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如果是外经贸专业的学生, 教学语料的基本来源应是外经贸公司主要业务活动, 包括公司介绍、产品演示、撰写报告、市场调研、商务会议及询价、报价、运输、保险、支付等商务洽谈环节。在开展这些包含目标语境所要求的交际任务的模拟活动时, 教师须提供相关的教学语料, 同时还可调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本身就在学习真实语料, 同时也是能力的培养。这种目标明确的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商务英语教材大多是知识介绍型的, 重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内容颇少。练习一般从语法、词汇和翻译出发, 停留在强化语言点的组织安排上, 而没有体现ESP的特殊性和应用性。学生学过了如信用证、提单、保险等国际贸易基本常识, 却不知道如何制单, 如何申请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许多教材只是“纸上谈兵”, 与实际商务工作脱节, 缺乏可操作性, 而国际商务中这些实务性的操作却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最缺乏的和最需要的也正是这方面的知识。因此, 教学内容应紧扣商务活动。基于模拟商务交际情景, 课堂活动应围绕商务实践中将要面对并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的顺序展开, 力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英语, 并运用英语寻求解决办法, 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仿真操作, 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就目前来讲, 我国还没有完全适合的现成的教材, 这就需要教师寻找或自己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 而不是仅仅依赖教材内容。

4 实践性课堂教学活动

商务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输出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输入一定相关的新的语言和专业知识之外, 注重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 创造师生互动的仿真情境, 在交际、合作、协商的关系中, 师生共处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中, 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 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目前国内外普遍运用的任务教学法, 就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吸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 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社会活动和合作学习模式。Numan (1991) 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 给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过程, 并在这个过程中把学习者的个人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 与课堂学习和课外语言活动连接起来, 从而达到通过目标语学会运用语言的目的。

以下我们介绍几种课堂活动:

(1) 角色扮演。例如:在模拟的商务谈判中, 老师先给定题目, 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 比如“外方代表”、“中方代表”、“法律顾问”。角色扮演事先要制定好详细的方案。老师也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避免设计太难的商务情景。②设计的内容需要大家一起讨论。③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的考察。这种情景式的活动, 它有主要利于培养学生听, 说能力, 而且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2) 案例教学。这种方法是商务英语长久以来实用的方法。比如, 给定一个现实中的案例, 让学生复述所发生的事件的经过, 结果。讨论最后的决策, 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训练了学生的理解力,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文案的写作。国际贸易中有大量的工作会接触到文案的写作。例如:商务业务文案、商务策划文案、商务广告文案、商务契约文案、企业CIS文案、商务电子文案、商务论文的写作理论和相关文种案例。

(4) 项目开发。这是一个展示综合能力的过程。例如:老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就像一个公司那样。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公司员工的不同角色, 共同开发一项产品或服务, 流程如下:产品设计, 市场调研, SWOT分析, 产品广告, 财务分析, 到最后的PPT展示等。通过这样的教学, 生动有趣。

多方面的开展课程才能更加吸引学生, 提高学生专业信息交流能力、研究能力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

参考文献

[1]Strevens P.ESP after twebty years:are-appraisal[M].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Centre, 1988:1-13.

[2]洪卫.ESP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56.

[3]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的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2) :27.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2

一、主题要明确(5)

网站必须是企业网站或是商务网站,网站名字要具体、简短、网站logo要适合网站内容,明确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

二、网页结构布局科学合理,网页颜色搭配合适,风格统一(10分)

三、网站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且完整,所有网页元素存放合理(35分)

一级页面一个(首页);首页中需包含一个浮动广告,利用层中时间轴的方法设计浮动路线或者是随滚动条滚动的对联广告,如果是淘宝店铺此类效果可以自行设计应用到其他页面。

二级页面不少于5个。主要为导航页面。

三级页面不少于9个,此类中必须包含一个用户注册页面,有一个页面中需包含产品或者宝贝的显示隐藏效果

注:少于12个网页者该部分分数记不合格。

四、网页元素应用丰富(图片、文字、超链接、表单、表格布局、div+css、层、行为、css样式、滚动效果(垂直连续或水平连续)等。(50分)

该部分主要考核网站的创新创意与实际可操作性,网站美观度等。

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特效应用恰当。

时间要求:

16周:

第一次课 上交网站的主题,网站的结构图,进度安排表;

第二次课 完成网站素材的收集,网页结构图的绘制

17周:

第一次课 检查网站初稿

第二次课 上交网站最终稿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高职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16号文”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此指导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目的是培养满足区域经济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掌握系统的商务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能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翻译、商务文员等工作,实践能力强、适应现代各类商务活动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在“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技能中,80%的企业最为看中的是听说技能,100%的企业在课程设置一栏中将《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列为重要课程。

1 课程开发理论依据与过程

当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商务知识的灌输和讲解;其次,有些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商务工作环境;再次,市面上缺乏适合高职商英专业学生学情的商务英语视听说教材。针对以上情况,高职《商务英语视听说》需要结合语言习得的特殊性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有效的课程开发理论来指导开发教学内容。VOCSCUM(就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的。具体过程如下图1:

2 课程设计

采用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进行商英专业行业分析和需求分析,发现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存在两大就业岗位群:一是涉外文员,如商务助理、商务翻译等;二是外贸从业人员,如外销员、跟单员、单证员等。而这两大就业岗位就业群的岗位任务要求学生具备4种基本的职业能力:商务交际能力,外贸函电撰写能力,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商务翻译能力。《商务英语视听说》是针对商务交际能力所开发出来的核心课程。学习完课程之后,学生应能掌握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巧,掌握商务场景中所设计的一些商务交际技能和商务知识。如图2:

2.1 课程教学情境的设置与教学项目的开展

任何形式的有意义的语言交流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话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简而言之,情境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商务英语视听说》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商务场景中英语交际能力的课程,创设教学情境显得尤为重要。而创设模拟涉外公司这一总体教学情境能突出英语听说技能在各种商务活动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教学内容,达到用英语有效交流的目的。在设置了模拟涉外公司这一总体教学情境之后,教学内容可围绕公司的日常业务展开,以模拟公司的虚拟商务活动为载体开展各个教学项目。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各教学项目可分别在语音室、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如图3:

根据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教材并配合使用多种辅助资源。马龙海教授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内容选择与真实商务活动接轨,符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起始能力。在某些教学项目中可适当穿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的BBC经典商务录像《步入商界》,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真实商务场景。

2.2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突出的是商务场景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创设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模拟商务情境能使缺乏工作经验的学生(pre-experience learner)身临其境,更加快速地掌握并运用特定商务场景中常见英语表达模式、对话技巧及商务沟通技能。在每个具体教学情境的实施中,教师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TBLT),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下转第76页)(上接第69页)任务的设置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由数个微任务(mint-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快捷地传授给学生。

2.3 课程考核评价

《商务英语视听说》作为一门互动性强、注重实操练习的课程,形成性评价较之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监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师可依据学生完成各教学项目及期末考核的情况,结合学生互评的结果来判定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

3 课程实施举例

以教学项目“产品推介”为例,为了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吸收教学内容,该教学项目可以依据由易到难的顺序分解成3个子项目。第一个子项目“描述特定产品”,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学生从教学录像中总结描述产品的一些相关词汇和表达法,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描述产品的一些普适性知识,例如所有的产品描述都涉及到颜色、大小、质地、形状、功能等。之后学生需要利用这些知识描述教师给定的产品,如玩具机器人、家具等。第二个子项目“模拟推销对话”,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在交际场景下运用在第一个子项目中学到的知识并进一步发展商务沟通技巧。比如教师给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场景,学生分别扮演参展商和进口商就产品进行一段对话。第三个子项目是“正式的产品发布会”,学生分别以公司团队和客商的身份出现,推介公司新产品,询问产品信息等。这一阶段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前两个子项目中所习得的知识和所发展的商务沟通技巧,并掌握商业中非常重要的陈述技能(presentation)。姜大源在《职业教育教学组织论》中提到适用于所有职业的普适性的工作过程有6个步骤:资讯( 获取信息) 、决策( 做出决定) 、计划(制订方案) 、实施(进行操作) 、检查(审视过程) 和评价(总结反馈)。《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在开展与上例“产品推介”等与实际商务活动接轨的教学项目时可以充分依据这6个基本步骤实施课程。例如第3个子项目“产品发布会”课程实施步骤可由上述6个普适性步骤发展成:布置项目任务(说明任务要求、指出所需知识)、学生准备项目(过程控制)、初期任务评估、学生展示任务成果、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资料归档和整理。

4 结语

商务英语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篇4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国际商务交往频率明显加大。在许多企业中, 涉外交际已经不再是专门人员或部门的任务, 而是多数员工都应当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为满足社会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和高校面向企业或个人开设了商务英语相关培训课程。其课程设计质量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商务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 由于各级各类办学主体的性质不同, 办学理念、办学资源及办学形式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培训水平及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民间培训机构, 往往只看到了商务英语培训是一个热门的培训项目, 却对其市场定位认识模糊:做了热火朝天的营销宣传, 却忽略了科学完善的课程设计与管理;重视短期经济效益, 轻视长期的社会效益。

2. 商务英语培训的问题分析

2.1 定位

商务英语培训, 首先要对“商务英语”的概念与范围有个清楚的界定。在目前的培训市场上, 对商务英语这个培训项目到底该培训什么, 各类培训组织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将其笼统地解释为“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 也有将其看作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使用的英语。培训过程中, 有针对涉外工作场合中语言沟通技能的锻炼, 也有侧重跨文化背景下商务知识的传授, 内容涵盖金融、营销、管理、旅游、贸易等多个有方面。培训目标的设定可能高到“为使学员通过培训而胜任其所在商行、公司、银行等机构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和涉外事务”, 也有可能仅仅锁定在使学员通过相关证书考试。这些不同定位的出发点, 往往只是在于培训机构从经济角度对市场需求的感知, 甚至仅仅出于对本身现有资源利用的考量。而对于语言培训, 不论由谁来组织实施, 或是对谁展开, 都不能脱离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规律。定位不明确, 势必会造成教学行为没有清晰的、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以遵循, 因而无法进行完整的课程设计, 更不能提供系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

2.2 教学内容

定位的不明确, 带来的首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不适用性。以“商务活动”或是“商务情境”的概念来作为培训内容范围划分的边界, 对不同行业、不同职别、不同学习目标的受训者来说, 未免显得过于宽泛。这种情况下, 教学内容往往通过一些工作场合中相对比较离散的主题来体现, 例如接打电话、接待访客等。使用的教材很多是从国外引进而来, 对国内通常已接受了6至10年系统英语教育的成人商务英语学习者来说, 教学活动编排形式上较为灵活生动, 交互性强, 但语言点包括语法知识等则相对浅显;对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国际性”上多有关照, 在表现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外商务文化、企业文化差异的“本土化”上则鲜有笔墨。以行业 (如对外贸易行业) 业务流程来确定语言培训的内容, 则往往强调系统性与规范性, 连篇累牍的询盘、还盘、付款、装运、保险、索赔, 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同时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专则专矣, 却如同样板戏一般千篇一律。这样的培训对行业外的人来说固然没有必要, 对身处行业内的在职学员来说也好比隔靴搔痒, 未必有多少意义, 这是因为标准化内容很可能是他们日常工作中业已熟知的, 而标准流程以外的才恰恰可能是他们期待收获的。

2.3 师资队伍

师资是决定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当前培训机构师资的问题, 主要体现为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培训机构在教师团队的构建方面往往容易急功近利,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 使用兼职教师或在校大学生作为培训师资主体, 或者在招聘时没有完备的遴选机制, 对应聘者专业背景和胜任能力缺乏有效的了解和评价, 很多教员并不同时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商务经验。尤其是在外籍教师的引进和聘用上, 素质良莠不齐、缺乏专业背景的问题更是突出。在运营过程中, 很多培训机构也没有配套的培训、激励与考评机制, 更妄谈教研开发队伍的构建。而另一方面, 由于外语培训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外语教师的流动相当频繁, 尤其是民间培训机构, 师资队伍相当不稳定,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 商务英语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3.1 以需求分析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正如前文所述, 界定商务英语的概念及其涵义, 对商务英语培训教学设计的路径, 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形式等要素的确定,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大众对商务英语的认识多种多样, 但学术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它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 是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 的一个重要分支。而ESP从其本质上看是一种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英语教学途径/理念, 其核心是围绕学习者的需求这个中心来设计开发符合要求的英语课程。我们要解决前文所提到的商务英语培训的各种问题, 就必须以需求分析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需求大体上可分为目标情境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情境需求分析帮助学习者厘清在今后的实际交际中所必须掌握和运用的语言技能, 回答诸如为何需要学习这门语言、这门语言的使用形式、内容领域将会是什么、学习者将用它和谁交流、使用的场所和频率又是怎样等问题, 简单说就是学习的终点该是什么样子;学习需求分析则探讨学习者该如何做才能掌握这些技能来完成目标情境下的任务, 其中包括学习者年龄、一般及专业知识水平、英语基础、选此课程的目的和动机、学习要求、学习习惯、学习背景、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教学的地点和时间等情况的分析, 也就是学习的起点和过程的界定。需求分析为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比如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教学效果评估等提供客观依据。

开展商务英语培训的需求分析, 就是要培训机构摒弃想当然、凭感觉的做法, 只有通过分析真实、具体的商务环境下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英语技能的不同需求, 建立按行业大类区分的商务英语教学内容框架, 对课程内容与模式进行深化改造, 才能有效地解决培训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的问题, 使学员获得与自身岗位和职业有密切关系的商务英语知识与技能。

3.2 加强资源的整合与交流, 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对于商务英语教学来说, 来自第一线的商务知识与经验十分重要。如前文所说, 当前一些培训机构开展商务英语培训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师资的匮乏。教师一方面缺乏实践和教学的经验, 另一方面学校或机构本身又缺乏一些教师的资源交流与培训机制。因此, 各类培训机构应当在加大师资培养、引进的力度的同时, 注重行业、企业资源的应用, 要更多的考虑行业参与、经验互动等形式, 更多地在课堂上引入真实语料及案例, 或是与企业合作, 使优秀的教师有机会到企业学习, 并以各种形式将其学到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引入到培训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去。

4. 商务英语培训课程的设计

4.1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需求分析。在商务英语培训课程的目标设计上, 我们可以针对学员的具体要求, 结合职别分工、预期目标等方面入手, 为学员设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尤其当培训是针对某一个特定行业、企业甚至同一类岗位的定制服务时, 更应结合行业企业背景、岗位需求, 详细规划课程目标, 梳理培训内容, 编制培训教材, 并交由企业审定, 量身打造培训课程,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国际商务发展需要的、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商务工作人员。

与此同时, 在实际培训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学员之间无论是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技能运用的娴熟度, 还是对商务知识的了解, 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 课程设计也应当顾及不同层次学员的具体情况, 针对不同职别, 设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达到最终消除层次差别的目的。一般来说, 在前期应当通过问卷调查 (全体学员的岗位类别、学历分类、专业分类) 及入学测试, 了解学员的水平现状, 帮助学生大致确定不同的学习起点。同时, 也可以在教学初期, 通过第一次培训课上的师生互动, 大致了解学员的口语水平, 并据此做出双向调整选择, 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4.2 课程内容设计

教育学研究表明, 语言教学的内容越接近学习者的功能需要, 就越可能取得成功。职业用途英语教学观念下的商务英语培训, 其教学内容更应该考虑贴近不同的行业 (大类) , 甚至可以考虑贴近所处的特定地区, 最大限度地与学员的工作实际、行业标准, 以及地区社会经济或人文背景相联系。

例如, 多数商务英语培训的内容都涉及诸如商务接待、业务洽谈、旅游观光等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都只是针对一般对外交往情景下的泛泛而谈, 而没有特定的行业、职业背景设定。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的课程设计, 就要求结合职业类别特征和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 来确定切实体现学习者需求的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 例如面向涉外商务、对外贸易等行业的学员, 可以侧重于交易条件的口头磋商、企业产品宣传介绍等方面;面向服务性窗口行业的学员则可以侧重于业务介绍、文化宣传等方面等。

4.3 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中, 首先, 所有教学方法的设计都应围绕学员这个中心来展开,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 引导他们主动习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把学到的商务知识灵活地用英语表达和运用;其次, 要以建立商务英语语言应用环境为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尽量创造真实语境, 使课堂变成学员工作的商务环境, 将真实的商务活动引入课堂, 借助各种手段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他们。

(1) 情景教学法

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作为主导者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通过课堂中的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的使用, 为学生提供锻炼语言交流水平的情境, 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2) 案例教学法

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使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比较好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因此也成为当前比较流行也是比较受学员欢迎的一种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的教学当中, 适当选择符合学员实际语言水平与学习需求的案例, 能够帮助学员的语言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的商务活动流程, 使学员感觉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在一个非常真实的环境中进行。

(3) 合作学习法

也称头脑风暴法, 即是指通过讨论的方式, 让参与者畅所欲言, 自由交换想法, 集思广益并以此激发灵感, 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发创意。对于比较复杂的商务活动, 如大型商务谈判、客户投诉的处理等, 学员需要通过集中讨论, 集中集体的智慧才能完成。此外, 商务情景设置过程中所需的宣传材料, 例如公司宣传手册、产品宣传小册子等的设计也需要学员的通力合作。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类似的机会使之形成合作团队, 进行合作学习。

除课堂教学的训练项目之外, 针对成人的培训还应当包括对学员课后学习的跟踪要求。这种情况下, 多媒体的利用是对成人培训这种教学形式下学员学习监控与评估的一个有效方法, 比如要求学员提交课余口语练习的音频、视频资料, 由教师点评后反馈, 这样既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 又能确保学员课余时间的操练。

4.4 评价机制设计

商务英语培训课程需要相应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才能起到较好的实际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发展性评价的机制被证明是较为有效的。这种评价的主要特点在于学生在其中的参与性。这种评价方法认为, 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 而是有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 以单独的评价机制来考核学生的优劣是不科学和不客观的, 需要引入学员自身与互相评价的机制。与此同时, 针对成人培训与学校教学之间存在的差异, 评价机制的设置还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对员工素质的需求, 引入企业视角的发展性评价, 为企业提供对培训结果的评价与监测机制, 从而对培训质量教学方向提供反馈信息, 帮助培训机构调整教学模式和方向, 使之能够满足企业对员工的实际需要。

5. 结语

综上所述, 商务英语培训课程应量体裁衣, 依照行业、企业的不同特性,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的不同培训需求, 把满足学员和企业对商务英语技能的实际需求作为核心内容, 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 编制适用的教学内容, 使用先进的课堂教学与管理办法, 设置有效的评价管理体系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培训机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改进当前的课堂教学效果, 帮助学员突破外语能力的瓶颈, 真正培养出一批具备企业和个人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背景的涉外商务人才, 提升我国国际商务人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晓娜.ESP理论对商务英语培训的指导意义[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2) .

[2]朱兰珍.发展商务英语培训市场的几点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5) .

[3]曹花娥, 赵立平, 王艳飞.我国成人英语培训市场现状分析及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8, (5) .

[4]居加妹.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 .

[5]李师君.以地域为背景的高职EOP课程开发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5

课程设计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进行考核的。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针对“淘宝商城”大卖家,没有独立建站的,为其设计“独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实施方案”,方案须重点考虑可行性,有效性。该方案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每个小组必须按时提交才有成绩,根据分工情况、完成质量打分。

方案主题:“淘宝商城”大卖家xxx的电子商务网站

时间:2010年1月21日截止

考核:完成以下内容,根据完成情况给分,没有提交或不合格的需要重修,重考

完成内容:

1.小组项目分工及进度安排一份(参考“网站项目分工及进度安排.doc”)

2.建设实施方案一份(必须包括:可行性分析;成本预算;网站栏目内容规划;网站发布与推广等内容)(参考“参考_1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方案模板.doc,参考_2网站项目开发方案模板.doc,参考_3服饰类B2C商城网站规划实施方案.doc”)

3.网站建设效果图若干(网页截图图片)

示例:淘宝商城大卖家:优衣库 http://uniqlo.taobao.com/

《电子商务实务》实践课程设计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课程;课程设计;工学结合

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电子商务能够低成本地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提升内部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电子商务作为企业新的增长点。随着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扩展和应用程度的加深,必然激发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然而电子商务用人需求增长趋势明显,但目前市场的用人需求满足率很低,笔者认为主要与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制重理论轻实践,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用人需要有关。目前,笔者所在院校商务管理教研组经过多年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经验教训总结,开展了校园电子商务实践活动,并基于这一学习情境初步开发了一门课程——《电子商务实务》,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电子商务实务》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

按目前企业招聘岗位和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技术开发层面的岗位,企业倾向聘请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应当以“商务为主,技术操作能力较强”作为就业的砝码。

另一方面,随着淘宝、易趣、有啊等电子商务平台日渐成熟,催生出大量建立在这些平台上的网商。这些网商中绝大部分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或小型创业团队,他们需要聘请能从事基于这些平台进行贸易活动的人才,这为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因此,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培养善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贸易活动的人才。

二、《电子商务实务》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被动地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法加以验证,使知识得以内化。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其任务就是合理地选取教学主题,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围绕学习难点和重点展开观察、比较、分析、发现、讨论和探索,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时务必紧密围绕校园电子商务实践活动这一学习情境,以项目教学法为主,案例法、头脑风暴法、情景模拟法等其他教学法相结合,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成立“企业”,针对在校师生这一消费群体完成一系列经营子任务,并对各环节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评价,以此推动课程教学。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原理。

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由于受知识体系的限制,其设置不能体现实际工作流程。学生尽管学过这些课程,但是缺乏全盘的系统化演练。职业教育只有基于真实的工作场景,营造岗位工作氛围,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通过职业行动來传递知识的,做到在“做中学”。因此,实践课程应该按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设计中的主线地位,按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重点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体系设计

1.典型工作岗位确定。

通过对本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情况统计,以及与企业专家、一线人员的沟通、讨论,明确了本专业培养的七种典型工作岗位:市场调研员、网店运营管理员、营销推广员、客服人员、物流配送员、财会人员、管理人员。

2.典型工作任务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即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因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必须根据典型工作岗位要完成的工作,按工作流程整理出具体工作任务,并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工作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淘宝店铺经营的各种工作任务和相应工作过程,笔者整理出《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3.学习领域确定。

确定了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根据各典型工作任务,运用教学论的原理对其进行加工,按对应各工序整理出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并设计课程教学的内容,将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校的具体学习任务。

4.学习情境设计。

由于《电子商务实务》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基于校园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学生按7~9人一组,每人投资50~100元组建一个“企业”,在为期十周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这些“企业”的经营项目往往各有不同,那么各组的学习情境都有所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学生通过各自任务的完成,又与其他组的项目相互比较和分析,逐步掌握本领域工作所需的技能,也能归纳出各行业的特色。

四、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

目前市面上还相对缺乏营销实践课程方面的书籍,即便有,也只是依附学科知识体系,并缺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活页教材和实训指导书,以“工作页”的形式组织,列明各工作任务描述、学习目标、内容说明、时间要求和评价标准等等。此外,教材还应注重留白,让学生将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记录下来。留白能让学生记录自己该行业或同学行业的独特要求,使教材更有针对性。

2.关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侧重和长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到“推销与谈判”这一学习领域时,笔者首先使用任务驱动法,由教师布置一个典型的推销任务;然后找二至三组学生使用角色扮演法,每组一个学生扮演推销员,将自己组的产品推销给另一个同学所扮演的顾客;当各组扮演完毕后,教师组织各组学生运用讨论法讨论各组同学的表现;讨论完毕后由教师运用比较法总结归纳出推销与谈判的技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7

体裁分析的代表人物Swales, Bhatia和Martin将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与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相结合, 关注语篇的语言特点、社会性和规范性及其认知结构和建构策略, 同时以语轮和语步为出发点搭建语篇架构。体裁教学法将体裁分析理论引入课堂教学。Batia (1995) 首提“应用体裁分析”概念, 强调体裁分析在ESP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关于体裁教学法的论述多以普通英语为背景, 涉及ESP—尤其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尝试却并不多。

2. 应用体裁分析:以商务英语课程材料分析为例

本文将应用体裁分析的思想应用于西安培华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商务英语课程课程材料的分析。根据该校课设方案, 商务英语安排在大三下学期, 课本为廖瑛所著《国际商务英语:商务理论、语言与实践》。Batia (1995) 指出, 应用体裁分析涉及四阶段:语码知识习得、体裁知识习得、认知结构敏感度及类属知识的运用。

2.1 语码知识习得

在该课本中, 语法问题不再是教学的焦点, 语言特征的重要性得到凸显:每章节末设置了术语解释、理解性问题和翻译练习以备学生自测。这一点不难理解:经过8~9年的英语学习, 语法操练不应继续被奉为奎臬。

2.1.1 词汇特征

商务英语在词汇层面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 专业术语。如ad valorem duty, bona fide holder。 (2) 缩略语。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催生了俯拾即是的商务英语缩略语, 如B/L, D/P, SME。 (3) (半) 首字母缩写词。如COSCO, LIBER。 (4) 截断词, 如Exp.&Imp.Inc.。 (5) 混成词, 如forex, EXIMBANK。 (6) 混合词, 如4P’s。 (7) 古体词:由副词here, there等加介词to, under, upon等构成.如Hereby, thereon。 (8) 复杂介词短语代替日常会话用语, 如“prior to”之于“before”, “in view of”之于“because of” (9) 生僻词代替日常口语词, 如“initiate”之于“start”, “expiry”之于“end”。

2.1.2 语法特征

(1) 语态。被动语态屡见于函件往来, 其主要功能在于传递发信人的专业、严谨、客观态度。 (2) 语气。虚拟语气高频出现, 旨在树立一种谦虚、礼貌的姿态。If引导的虚拟语气散见于冲突类、合作类、竞争类和欢庆类等各类商务信函之中。 (3) 句型。就句长而言, 英语丰富的介词使长而表意丰富的单句成为可能。就句子复杂性而言, 复杂句—尤其是囊括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在商务函件中频繁出现。就句法功能而言, 祈使句屡见于信末作为善意收尾。

2.1.3 文体特征

文体风格突出表现为: (1) 8C原则。“文体特征”强调文本之于读者的整体印象, 一封精心构思的商务信函应符合8C原则:Consideration (周到) , Conciseness (简明) , Correctness (正确) , Courtesy (礼貌) , Clarity/Clearness (清晰) , Completeness (完整) , Concreteness (具体) , Credibility (信誉) 。任何情况下, 礼貌原则应起统领作用。 (2) 隐喻性语言。隐喻性语言是商务语言的一大特征, 有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复杂术语的图示化理解, 如:“现金牛”, “牛市”等。

2.2 体裁知识习得

商务英语课程涉及面广, 其中商务写作是重中之重, 而商务写作的重难点在于冲突类信函, 涉及颇多注意事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信函样例中归纳出共通的语步&语轮结构:

2.2.1 目标文体

鉴于其在商务写作课堂上的重要性, 竞争类商务函件[1]常作为体裁分析的对象。我们从外文网站上收集30封涉及冲突类消息的商务函件, 自建小型语料库, 对冲突类商务信函进行系统的体裁分析。

2.2.2 语域参数

(1) 语场:此类函件旨在向 (潜在的) 商业伙伴传递不幸的消息, 因此必须小心措辞。首选间接的方式, 可适当放弃“简明”原则。 (2) 语旨:参与者有是供应商和 (潜在的) 购货商 (个人或团体) , 二者心理距离较远, 特别强调礼貌原则 (3) 语式:书面函件, 相对口语颇显正式。

2.2.3 体裁分析:语轮 (move) 和语步 (语步)

冲突类商业信函的总体框架

语轮1:以缓冲性语言开题

语步1:确认函件接收情况 (可选)

语步2:陈述普遍认可的商务礼仪/惯例 (可选)

语步3:感谢对方的善意/合作意向/已做出的努力 (可选)

语步4:言明所谈事项目前的进度 (可选)

语轮2:陈述原因:对稍后的拒绝行为加以解释。

语步1:言明立场、己方的考虑 (可选)

语步2:阐述事实, 为待陈述的不幸消息做铺垫 (必要)

语步3:以事实性证据进一步说服读者 (可选)

语轮3:陈述不幸的消息:表明拒绝意向

语步1:点明信旨, 陈述不幸的消息 (必要)

语步2:要求/建议对方采取进一步行动 (可选)

语步3: (施加威胁, ) 敦促对方予以重视 (可选)

语轮4:Showing consideration to ease the atmosphere

语步1:周到考虑, 为对方进一步履行义务提供指导 (可选)

语步2:提供备选方案 (可选)

语轮5:善意收尾

语步1:预设对方的合作态度, 对可能的合作表示赞扬 (可选)

语步2:建议提供额外帮助 (可选)

语步3: (再次) 表达感激、期待未来的合作

2.2.4 其他篇章特点

(1) 衔接手段。M.A.K.Halliday与Ruqaiya Hasan归纳了五类主要的衔接手段:指称、省略、替代、词汇衔接和连接词。就替代而言, 商务函件的独有副词如hereby, hereafter, thereon等通常在文本内部创造衔接;就连接词而言, 连接词if大量出现, 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为小句间提供衔接;此外, 语法衔接手段主要由为定语从句和虚拟从句来实现。 (2) 增强词和弱势词。如obviously为典型增强词, 而“it seems that”作为弱势词缓和了发信方的强加语气。

2.3 对认知结构的敏感度

学生应熟悉各类商务交际功能下语言的表现方式, 观照这些惯例实现专业或其他特殊情境下的不同社会—认知需求和目的。应培养学生对特定体裁下语言的一般形式和内容以及在不同社会活动中自主用语的敏感度。应创造机会使学生参与形式各异的实地项目或实习, 以了解真实背景下的商务活动。

2.4 类属知识的运用

此阶段涉及职业语境下对惯例和规约的自主运用以实现语用目的。课本第三篇“商务函件”每章后附有写作练习, 强调学生对“商务理论”类属知识的实地运用。再以商务函件为例, 基于类属知识的结构性写作练习是必备的:教师应定义情境变量, 反映真实商务环境下的不同交际需求。

3. 结语

将体裁分析应用于商务英语课程材料分析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研方法。商务英语教师应使学生在语法、篇章及社会层面上全面适应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 培养其语言、文化、商务和交际四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 同时, 积极探索其他资源和途径, 引导学生以真实材料为基础, 实现有意义的商务英语课程学习。

摘要:将应用体裁分析运用于商务英语教学, 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实践。本文从体裁分析的角度, 全面总结商务英语的语码特征、特别提出拒绝信的语轮-语步结构, 体现了课程材料分析的思路, 为课程设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应用体裁分,课程材料

参考文献

[1]Bhatia, V.K.Applied genre analysis and ESP[J].TESOL France Journal, 1995, (22)

[2]于晖.语篇体裁、语篇类型与外语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05) :14-17.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8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和企业界普遍反映教育及培训与就业需求不直接相关的现象十分严重,教育及培训只注重学习者对知识与理论的掌握,而不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产业界强烈呼吁开发一些有效的教育及培训模式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培养职业能力的教育及培训模式由此应运而生。首先是世界劳工组织的技能模块课程,接着是加拿大以社区学习为能力本位课程,接着是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和英国的职业能力课程,然后到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打破原有的科学架构的系统化,转向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以行动为导向,重新进行学习领域的划分和学习情景的设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体现上述各类课程不同设计理念的教育模式引入我国后,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使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类型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单一,导致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短缺,这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突出矛盾。为解决人才结构失衡的突出矛盾,国家提出了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职业专门人才。因此,对高职教育及其专业课程设计的研究逐步出现,以满足新形式下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研究表明,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对在课程价值取向上,忽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内容深、负担重、学习难”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编制分化过细,单一的学科课程,门类多,课时长;没有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关系,忽视了不同地区的不平衡性和各校的特殊性,忽视学生在课程开发中应有的权力、责任与创造性;对教师、学生、课程教材的关系把握不好等问题。

国内学者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都出版了相关的专著,例如:徐国庆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2005),石伟平、徐国庆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2006),姜大源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2007)及戴士弘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2007)等。无庸置疑,这一类型的著作或研究为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提供了宝贵的原则和建议。但是,由于商务英语这一门课程与一般的工科类课程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未来的职业改革中,其虽然深受这一浪潮的影响,但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内涵丰富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和开发是各职业院校的关注点之一。

2.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倡导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现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通过课程的改革和优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基本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张尧学司长对高职培养目标的描述,2007年2月南京高职校长联席会议)。职业素质培养依赖于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持续发展能力则依赖于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因此,刺激和推动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也便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共建学习社会。同时,探索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工学紧密结合的崭新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行业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行业岗位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须应用以下原则和方法:

2.1 课程设计和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

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不是盲目进行的,应在充分进行岗位调研、企事业单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过程,然后根据岗位要求确定需掌握技能,进行课程的整合。例如,通过我校2005年到2009年期间对珠三角地区的多家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1)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所从事最多的部门依次是进出口公司、行政部门、技术开发部门和销售部门。(2)用人单位对素质要求划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其它知识。而在基础知识方面最为关注的要素是基础英语、计算机知识和思想品德。专业知识方面,关注商务口语、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商务翻译。而其他能力则主要体现在人际沟通、社交礼仪和办公自动化。(3)用人单位一般外语人才都有需求,但需求人数都不多,一般在三人以内。因此,在制订实训项目、学生实习项目等时要重视商务英语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商务口语能力、商务写作能力、商务口笔译能力,以便锻炼学生在步入具体工作岗位后经过短期培训就能迅速胜任工作的能力。(4)用人需求每年递增,基本能解决我校100人左右的就业。根据上述调查,我们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突出核心职业能力的教学,加大课时,并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建立实训基地,推进教师下企业学习、挂职的力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同时要不断根据岗位新要求调整每一学习领域里的具体技能。确保学生技能掌握的有效性、充分性、当前性和真实性。

2.2 坚持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应坚持系统化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为主阵营,以教学、实践为主渠道进行研究。这一系统化设计从大的方面来看包括商务英语专业所有课程的总体设计:首先调研、分析、确定工作领域所涵盖的具体职业岗位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分析行动领域,再对应每一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每门课程,最后还要制定课程的整体设计目标、具体的授课内容、综合项目及单项项目、如何操作以及课程考核设计。而从小的方面看,每门课程的设计应按照职教特点和认识规律安排教学,实现良性互动。课程应按能力单元划分,结构完整;按照工作岗位需求确定正确的能力培养目标;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做好充分的实践准备,采用引入、驱动、示范、模仿、学习、展开、讨论、提高、系统化、扩充、迁移以及反复实训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只做知识体系上的准备,向学生“满堂灌”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强化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明确教师不应该成为单纯的课堂内容演示者,而应综合运用板书、肢体语言、逻辑思维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要教“课”而不是教“书”,要设计而不是照本宣科,要实际应用而不是单纯讲知识。

2.3 坚持总体设计,协同攻关。

研究坚持采用“总体设计,统一要求;多端切入,研究深化;多题同步,优势互补;多方合作,协同攻关”的行动策略。

2.4 坚持制订阶段实施计划。

组织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行动研究,形成中期成果资料积累。深入展开研究,探索有效的课程设计和开发手段,教师不定期地反馈交流研究的进展情况。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和开发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时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方法,提倡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创造性工作,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积累各种不同有利于改进教与学的方法。

3.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需解决的问题

3.1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本,按工作过程分解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和开发围绕具体的学习情景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掌握能力模块里所描述的具体技能。

3.2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和开发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课程的实例、实训和主要的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的设计应按照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的工作流程,重组课程的内容和顺序,转变固有的“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从而实现“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和开发的依据。

3.3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和开发应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的束缚,以行动为导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自行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补充大量的实例和实训项目,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既教书又育人,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3.4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应注重对能力培养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不再局限于“知识考核”及终结性评价,而是转向“能力考核”,运用形成性评价考核能力的具备与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和掌握这一体系操作过程和要点,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注重评价的实践性,注重评价方式,激发、保持兴趣。鼓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这将使得课堂教学模式更丰富,教与学双方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5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参与者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也就是教师自身的发展,将会是本项研究的重点之一。教师旧有的观念,如只了解学科体系、专业内容;仅凭经验,无需实际工作经历等将被打破,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整合理念,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思路和新要求,在职业教育大改革的框架下实现教师个人职业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打破传统商务英语类课程设置的束缚,通过对不同学习领域课程的重组和构建,重新设计与工作过程相符的学习情景,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和开发,从而帮助高职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岗位所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相对竞争力。同时,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还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师个人职业能力的提高,加快校企合作的步伐,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9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 (ESP) ,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日益成为专门用途英语中最为活跃的分支部分。专门用途英语的特点“用中学”决定了学习者的需求是ESP教学的起点和核心。需求分析曾经历了修辞或语篇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 , 目标情景分析 (target-situation analysis) , 技能策略分析 (skills and strategies analysis) , 以学习者为中心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以及以学习为中心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等理论发展阶段。其教学重点也从以语言为中心转移到了以学习的特定需求为中心。从该理论的观点出发, 进行商务英语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学习者需求分析, 学习大纲设计, 课程设计, 真实商务语言材料的选择, 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活动, 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估等。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直走在世界职业教育前列的德国开始了一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职业教育学者Felix Rauner教授和他的团队—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核心的职业课程教学模式 (Work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 , 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作过程”指的是完整的工作进程, 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它所具备的一些特征:课程设计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的职业世界;工作过程知识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 各行各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和人才技能的需求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型人才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 社会用人单位也改变了以往片面看重高学历而忽视专业技能的选人方式。但由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长期单一的办学模式, 使得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了解决人才结构失衡的矛盾, 国家提出了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2008年, 教育部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评审提出了“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与设计”的标准, 由此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思想在当前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3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及思路

研究表明, 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存在诸多弊端, 例如:教学内容理论讲授多, 实践机会少;教材编制没有针对具体专业的具体学生, 忽视了地区差异、专业差异和学生差异;教师普遍缺乏实践商务工作经历, 多数“双师型”教师只经过短期培训, 很难达到名副其实的效果;评价体系单一, 缺乏能力考核。本文从专门用途英语的“用中学”的特点出发, 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理论,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试图设计出一套符合“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指导思想的《商务英语》课程计划。

3.1 课程背景

本课程设计以国际贸易专业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 班级人数30人左右, 学生语言程度中等。学生不具备相关的商务背景经验, 但由于商务英语能力与将来能否胜任专业工作联系密切, 所以相对《综合英语》课程而言, 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更强烈, 更愿意参加课堂互动。

3.2 教材选择

采用教科书和自编材料相结合。教科书选用Leo Jones & Richard Alexander主编的“New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2”, 新编《剑桥国际商务英语》 (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华夏出版社, 2001年) 。该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交际法的原则。

专门用途英语强调“情景创设”和采用“真实材料”进行教学, 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思想不谋而合。为了达到“工学结合”的效果, 教师可以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入手, 以项目为载体, 按照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不同任务, 自编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材料。

3.3 教学对象需求分析

Dudley-Evans认为需求分析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标志性的特点, 也是设计ESP课程的必然起点。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思想也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的准备工作中, 要做好学习者的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教师必须从明确学习者需要用英语做什么, 需要掌握何种语言技巧及语言能力。此类信息可以通过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工作能力的需求以及正式的问卷调查、非正式的师生交谈获得。教师还应该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随时更新学习者的反馈信息, 进行动态需求分析, 以便随时完善教学内容, 授课方式, 满足学生的需求。

3.4 课程大纲及内容设计

(1) 课程大纲设计。

西方语言学家对课程大纲的基本分类不尽相同, 但Breen对“前置型大纲向过程型大纲转变”的理论对商务英语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课程采用前置性大纲和过程型大纲相结合的模式, 使教师既能保证对商务英语课程有详尽科学的内容编排, 又能做到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时增删相关知识点已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2) 课程内容设计。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工作内容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过程, 教师可以将该过程细化为5个具体的模块 (共64课时) 。如:进入商务公司 (12学时) →接待、开发客户 (12学时) →介绍、推广公司产品 (12学时) →开展产品进出口业务 (16学时) →产品售后服务 (6学时) →完整工作过程汇报展示 (6学时) 。

不同模块的工作环节分别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任务的完成, 使学生掌握完成此类任务所需要的商务英语知识、商务礼仪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应的商务技能, 以便进入国际贸易企业之后, 能够迅速融入工作岗位。本文以开展产品进出口业务模块为例, 详细说明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思路。

上述模块应来源于企业的真实业务模块, 操作步骤按照企业业务的操作流程进行。通过组织学生模拟整套商务事务的流程,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 提高职场竞争力。

4 评估

专门用途英语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的效力和效率”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评估可分对学习者的评估和对课程的评估。

对学习者的评估也必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改革。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组成。平时成绩由各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对学生进行考核。期末考试成绩的形式为笔试, 内容包括商务英语中的阅读、写作、听力等相应的能力水平测试。

课程评估可通过学校定期召开的教师、学生评教座谈会掌握最直接的反馈信息, 还可以请有经验的教师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客观意见, 提供新的视野和角度。

5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改变了以往偏重陈述英语知识的教学方式, 形成了以完成国际贸易岗位工作为流程的新型课程体系, 工作任务处于中心地位。所有课程内容都是针对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展开。这种“工学结合”“够用为度”的教学方式, 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 还能大大提高进入社会的岗位适应速度, 提高社会竞争力, 体现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 T.&St John, M.J.Developments in ESP[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唐耀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9) .

[3]Yalden, J.Syllabus Design:An overview of theoretical Issues and Practical I mplications[M].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88.

[4]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10

一、开展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本身属于一个较为新颖的课程观,是在学习综合实践的基础上,由教师拟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某项活动。但是这项活动中充分体现出了教师教授的内容,并在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展示和实践教师教授的内容。这样通过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理解和经验的束缚,实现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积累和迁移,进而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课程设计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是在学生都已经完成课程之后,课程设计开展的目的就是要让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活动,让学生都对所学的知识点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将知识点转化为技能。

二、ESP课程应该遵循的原则

想要研究高职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需求就必须做好ESP课程原则探究,并在对ESP课程认识的基础之上,对ESP课程的开展有重新的认识。目前ESP课程模式的构建都需要遵守三个原则,即“需求分析”、“以学生为中心和“真实性”原则。

1.“需求分析”原则。针对目前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情况来看,需求分析已经成计划和设定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商务英语ESP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关系到ESP课程的成败。需求是指商务英语学习者为了学好英语知识而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ESP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课程的现实领域中的需求问题,并采取访谈、观察等形式进行需求的研究和分析。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年指出,不管是普通英语还专门用途的英语,都是建立在需求基础之上的,Hutchinson and Waters将现有的需求分析分为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类,需求分析主要是用来决定我们课程目标的开展,而目标情境分析则是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帮助我们达到要求。因此,从事ESP教学必须提升对需求分析的重视, 保持ESP教学持续发展。但是需要注意需求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求调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结合目前课程进展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反复的分析。

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商务英语ESP学习的基本原则,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就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掌握整个教学活动,发挥其作用。由于学生内在因素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作用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ESP的方向是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ESP实践性远远大于普通英语,而语言技能的提升是需要学生实践才能提升和培养出来的,因此,这就需要ESP课程开展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坚持以能力为本,就业为导向,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教学改革,从职业行为的培养到职业能力的提升,从人文素质的提升到学生质量的评价,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要做到和达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的,创建一个新的体系。

3.“真实性”原则。高职商务英语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专业领域内的高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从事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的一线工作时能够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ESP必须作用于某一专业领域,并进行该领域专业的设计工作,保持和该领域专业语境相一致。一个脱离语境的语言形式是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想要提升ESP课程的“真实性”,还需要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作,严格遵守ESP相关理论和实践特征,做好ESP教学材料的整理和编写工作。

三、结束语

英语视听说课程影视教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影视;视听说课程;教学设计

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和“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社会

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原版英文影视材料不仅契合课程目标,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一、影片Groundhog Day

选择影片Groundhog Day作为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材料,是基于如下考虑的:

1.影片兼具喜剧、爱情和奇幻的风格,轻松幽默又发人深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它适合引导学生在观影后就其中的教育意义展开讨论,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这部影片可以了解到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大量的社会文化因素集中展现,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影片中的对白清晰地道,语音语调、遣词造句都适宜学生

模仿

真实的语境,生活化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练习听力和口语的平台。

二、影片Groundhog Day教学设计

1.背景知识准备

首先简要介绍文化背景,使学生置身于电影所营造的氛围中。土拨鼠日就是每年2月2日圣烛节。在这一天,冬眠的土拨鼠要从洞里出来预测春天。不仅仅是这一年一度的盛事,影片中的语言也暗藏着浓郁的文化内涵。讲解影片中出现的重要语言点,有助于加深对故事情节以及各类修辞手法的理解。如Punxsutawney是位于宾州西部的一个小镇,也是故事的发生地。美国是一个大熔炉,地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Punxsutawney源于印第安语。一般而言,如果城镇的名字以“ville”结尾,可能来源于法语;如果以“burg”结尾,可能来源于德语。在影片中Punxsutawney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地名,它还折射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每逢节日,小镇上的人们身着有趣的服装,举行正式的仪式,视土拨鼠为预言者,乐在其中,单纯而美好。

In what ways are we all like Phil at the start of the film? In what ways are we selfish?

Did you have any difficulty accepting the fantasy of time repeating itself?

2.观影过程

在首次观看影片时,我将字幕设置为中英文双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之前的问题。第二次观看时,选择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片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如片中有播报天气预报的场景,涉及较多的关于气象的词汇,妙趣横生。可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并模仿男主人公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等。这样的活动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寓教于乐。又如:“You know, some guys ...‘that glass is half empty’. Other guys would say ‘that glass is half full’. I peg you as a‘the glass is half empty’kind of guy. Am I right?”这部分适宜学生听写并且复述。复述后组织学生就其中的观点展开小组讨论。如何看待半杯水,探讨的是学生对人生的

态度。

3.观影后活动

欣赏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影片的主旨和表现手法,并设置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目的。如:Write a TV script for a weather report based on Chinese folk weather forecasting.这个活动不仅比较了中美文化差异,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影视教学是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一扇窗,使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到国外的社会文化。合理运用影视材料,优化课堂设计,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听说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综合语用能力,是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

方法。

参考文献:

修月祯.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大学英语隐性课程设计研究 篇12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于显性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隐性课程, 且一些教师对于隐性课程的了解太少, 无法正确看待隐性课程。[1]隐性课程是高校英语时间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够有效促进英语教学水平, 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 教师应当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隐性课程概述

2 0世纪3 0年代, 美国教育家首次提出了伴随学习 (collateral learning) 的概念, 为隐性课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又提出了相关学习与附带学习的理念, 对伴随学习的概念进行了概括。隐性课程的概念于1986年由美国教育社会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提出, 20世纪60年代初, 对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展开始兴起。杰克逊 (P.W.Jackson) 在书中提出, 假如显性课程是教育计划中的正式课程与官方课程, 隐性课程就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下学到的非预期或者非计划性的知识以及价值观等。在对隐性课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名称, 例如, 未预期的课程 (unanticipated curriculum) 以及潜在课程 (latent curriculum) 等, 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无意得到的价值观以及经验等, 具有非预期性以及不易察觉性。由于隐形课程内容较为广泛, 且形式多样, 可能会涉及到学校正式课堂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的形式, 甚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因此, 会对学生的家庭以及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种影响是多元化的, 通常会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显现出来。由于隐性课程属于文化的范畴, 因此, 其形式不会受到科目内容的限制。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氛围与讨论氛围等, 都属于隐性课程的一种形式, 隐性课程会随着各种学习状态产生变化, 增强学习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利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隐性课程,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升教学质量。

(一)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 外语教师应当按照教学的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外语课堂教育属于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来实施教学。例如, 教科书、多媒体以及黑板等, 使用这些工具与手段能够使教学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以此明确学生学习的要点, 理解知识。此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使用图像、声音等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的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 在课外活动中增加隐性课程

英语课外活动通常范围较广, 形式多样, 但却不能够轻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与其他课程不同, 涉及的内容需要通过第二种语言来展示, 因此, 在开展课外活动时, 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意愿等进行编组, 综合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小组活动能够通过表演以及阅读等方式进行, 也可采用收看英语影视以及英语晚会等形式。[2]使用这些方式能够消除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时的不自信, 在不知不觉中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效果。

(三) 利用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关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英语教材除了学习辅助读物、教科书以及指导用书外, 还可以包括计算机软件、图书资源以及录音光盘等。此外, 教材中的隐性课程还包括了下列两方面, 第一是文化意识, 第二是思想道德。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英语教材在提供学习材料的同时, 也能够向学生介绍外国的文化,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 培养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因此, 外语教师应当从教材入手, 寻求文化信息,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极少, 使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西方文化, 提升学习兴趣。目前,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因素, 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 还能够使学生通过感知与理解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外, 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 充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英语隐性课程的积极性以及多样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学生的价值以及意志等在隐性课程的结构模式中得到了完善。因此, 隐性课程不仅仅能够为大学生学习英语带来帮助, 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增强对于学习的辩证认识, 扩展学习思路, 丰富学习内容,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崔振成, 蒋学明, 周正飞.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浅谈隐性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J].怀化学院学报, 2009, 30 (02) :50-55.

上一篇:高校绩效评估下一篇:山东城市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