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业选择

2024-10-16

核心产业选择(共12篇)

核心产业选择 篇1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我国提出了一路一带发展战略规划,希望能够将一路一带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随着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教育消费需求旺盛,从而推动了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教育产业因此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想获得稳定的发展,必须要不遗余力地推动教育产业发展,注意诊断分析教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正视教育产业发展的阻力以及困难,把握好教育产业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教育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1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作用以及发展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会给该地区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1.1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作用

教育产业的发展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育产业发展等于是给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教育产业本身带动性强,教育产业的发展将会带来相关产业的繁荣。例如,学生的消费支出会带来商贸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育产业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作用在于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当今地区经济发展中,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比较突出,通过教育产业的大力发展,源源不断的给地区发展输送人才,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发展。

1.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历史机遇,把握好这些机遇将会给教育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首先就是政策机遇,为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教育产业方面,优惠政策给予了这一产业很大的支持,因此政策利好对于教育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其次就是需求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这对于教育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促进,需求创造供给,在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教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最后就是文化交流机遇,丝绸之路沿线数十个国家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这拓展了教育产业的领域,留学教育成为了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面临很多的机遇,但是与此同时该地区教育产业发展也存在很多亟待破解的问题,本文将这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如下:

2.1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典型城市教育产业发展问题分析——以乌鲁木齐为例

乌鲁木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节点城市,该市在教育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首先就是该市教育产业的规模比较小,教育产业占城市GDP的比重很低,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尽管这几年相比以往教育产业的增速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这种增速很大程度上因为教育产业本身规模基数较小。其次就是教育产业的发展质量不是很理想,相比西安、 兰州等地区教育质量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教育产业的质量是这一产业发展的基础,该地区教育产业的粗放发展势必会严重透支教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最后就是乌鲁木齐教育产业发展中,职业教育以及社会培训比较薄弱,教育产业的发展活力不足,结构不是很合理,从而阻碍了教育产业的发展。

2.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还包括教育投入有限、产业基础薄弱、社会投资乏力以及教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教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教育投入有限。教育投入有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持续不断的投入,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投入有限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对于教育产业发展重视不足,教育产业不是地区优先发展的产业,因此投入比较少,这影响到了教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政府财政实力有限,在教育产业投入方面有心无力, 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教育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教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硬件以及软件层面的坚实支撑,产业基础的薄弱限制了教育产业的发展。从硬件层面来看,很多核心区在土地、交通等方面不符合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软件层面来看,不少核心区在政策支持方面、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

第三,社会资本投资热情不高。尽管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政府是主要的教育投入承担者,但是教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投入,教育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良好,但是投资收益率不是很理想,加上投资回收期比较长,政府对于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产业的限制,从而影响到了教育产业的发展。

第四,教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观察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结构,发现既有的教育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具体来说就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教育培训比例较小、 民办教育落后,这种教育产业结构本身不是很健康,从长远来看,会扼杀教育产业的发展活力。

3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路径

本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路径阐述方面广泛汲取了西安这一典型城市教育产业的发展经验,试图归纳出来具有普遍适用性教育产业发展路径,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发展带来必要的指导。

3.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在教育产业发展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根据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教育产业的发展整体规划,积极克服财政困难,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做足教育产业发展预算。政府在教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破除教育产业发展硬件层面的制约,举例而言,西安教育产业发展方面,就由政府划拨土地,投资建设多个教育园区,这些教育园区成为了地区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及纽带,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

3.2激发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方面需要注意破除社会资本进入这一行业的壁垒以及瓶颈,充分激发社会资本进入这一行业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推动教育产业的发展。举例而言,在促进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产业方面,西安市就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在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方面给予很多支持,使得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产业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

3.3优化教育产业结构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方面需要注意教育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些地区要注意对教育产业发展方向进行较好的把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教育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举例而言,西安教育产业结构中,职业教育发展比较突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这为教育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同时还拥有各种历史机遇,考虑到教育产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拉动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政府要充分意识到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将教育产业发展纳入优先发展产业的序列,加大财政、政策支持,优化调整教育产业结构,从而推动教育产业的持续发展。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未来十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教育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情况下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对于本地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机遇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随后对于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乌鲁木齐这一典型城市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最后结合西安市教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路径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路径

核心产业选择 篇2

搜索引擎也是会“读”文章的,只不过是以统计数据来读。比方说“SEO”经常和“搜索引擎”一同出现,搜索引擎就认为这两者是相关的。一般用来判断网站的主题等等。但这里要说的是,搜索引擎对于某些词在互联网上的出现率,是有一个统计数字的。比如“上海SEO”,“上海”这个词出现的次数非常之多,搜索引擎看来这个词出现的非常多,在排名上重要性就小。然而“SEO”出现的频率小的多,就需要更注重一些。而像某个县城SEO什么的,甚至地名出现频率可能比 “SEO”还低的,就反过来需要注重那个地区名了。(自己感觉有点没解释清楚,但是请相信这点,网络推广因为是《搜索引擎营销――网站流量大提速》这本书中提到的,作者Mike Moran具有的搜索引擎研究经验)

在实际操作上,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上海SEO认为…以上就是上海SEO的观点”这种做法本身我是十分不赞同的,无端端的把自己名字变成“地区 SEO”,用户体验严重影响了不谈,其实排名上用处也不大。然而小地区SEO则不同了,单单在排名上来讲,这样是很有利的。当然还是不建议在文章中这么做。一个权衡用户体验与SEO的做法是,在文章末,写上文章来自于某地区SEO。

其他关键词,只要是能被分词分出来的那种,都是有必要去分析下哪部分是更重要,需要着重优化的。然后关于首页的内容上如何优化,我在首页的关键词布局此文中已经有所提到,不多作解释了。最后是真正的重点,怎么利用网站上面的这么多页面来为首页上的核心关键词的排名做出贡献。

不少有些SEO经验的人知道,锚文本是极其重要的,若不知道的话,网络推广可以先去其他地方看着了解下。而其他页面指向首页时,使用的什么锚文本,就等于告诉搜索引擎,首页是有关于什么内容的。不然一个网站哪怕页面再多,对于核心关键词排名的作用也不大――因为所有页面都告诉搜索引擎,首页它叫“首页”,这有什么意义吗?

不多说这个问题了,万一不理解的话,一定要去搞懂这点,是SEO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国平的博客里也有提及,夫唯则是将之作为SEOWHY的核心思想(这个我个人很不赞同,甚至弄的有些人说“锚文本是夫唯发明的”。只是强调了一个应该强调的东西而已)。

然后再记住一点,锚文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第一个出现的效果最大的(代码中的顺序)。SEOmoz里面有提及,我翻译过了:只有第一个锚文本有效。当然里面所说的情况可能和现今的Google,或是百度不同,但是有理由相信指向同一个url的锚文本总是第一个最有价值的。或许我过段时间会用实验来进一步确认下这点。

反正很多网站的第一个锚文本,都是给了莫名其妙的“首页”的,网站推广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于是锚文本在什么位置最好呢?首页的关键词布局这篇里我也提到,一般页面左上方权重是最高的。这个位置,自然就是ogo的地方。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很多人看到了这个觉得是已经说烂的东西,但我也非常少的看到有人真正去做。就是把logo加上alt属性,并且a标签里面加上title属性。用不了五分钟,效果却是很实在的,但有多少人看着这个做了呢?

进阶一点的方式,直接去看阿里巴巴国际站吧,看看它logo怎么做的(看源代码),然后看国平的这篇文章:SEO案例:锚文本、关键字、nofollow、Web标准化(二)(国平说的代码有点小问题,不能用。评论里面有人写了准确的用法)具体我不想多阐述了,之前我叫人去看阿里巴巴的logo怎么做的,我说它做的非常好,但刚开始一群人没一个去看的,这还算什么研究SEO的人呢?说实话挺寒心的。那么这里我说,我每天看非常多的SEO知识,然而这一个方法,依然是我这几个星期来看到最管用的东西。若这样说了还不感兴趣的话,我也无话可说了,看不看自便吧。若是看了的话,万一有疑惑可以提出,这类问题是很乐于解答的 :)

把上述的一些全部做了以后,要把多数核心关键词排名做上去不是什么难事。网站上每多出一个页面,就是等于多告诉搜索引擎一次,首页是关于什么的(内链锚文本和外链锚文本的效果是差不多的,网站推广知道了吧,别去苦苦群发了)。剩下的只是要尽量的把收录量提升,并且将权重合理的在站内流动了(很多站点几万收录也是没用的,内链不注意的话,导致内页权重很低的话也没什么效果)。

新经济产业变革的核心 篇3

新经济时代,一大批高速成长的企业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星。这些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创立的新兴企业,由于在短时间内实现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业绩增长而被视为新经济爆发式发展的典型,人们称之为“瞪羚企业”。

“瞪羚企业”的高成长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有关机构和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提出了多种瞪羚企业定义或界定方法。瞪羚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引发了探讨。

何谓瞪羚企业

“瞪羚企业”作为学术概念诞生于美国。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戴维·伯奇与詹姆斯·麦道夫共同发表论文《瞪羚》,以对新增岗位的贡献作为企业研究的视角,将既能快速增长又创造了大部分新增工作机会的极少数中小企业称为“瞪羚企业(Gazelles)”。在欧盟委员会的INNOVA项目(2006-2012)的资助下,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安吉·申姆克博士与凯·米图什教授于2008-2011年完成《高成长(瞪羚)企业报告》,提出了从统计学意义上界定瞪羚企业的方法——相对增长率排名在前10%的中型企业和前5%的小型企业,并在考察期(2002-2004年间)内雇员数量与营业额保持持续增长,则称为“瞪羚企业”。此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欧盟统计局对瞪羚企业的官方认定标准兼顾了持续高成长性与发展历程短两大特性。《欧盟统计局—OECD商业统计手册》的一项统计数据是通过设立一定的标准从所有企业中划分出高成长企业和瞪羚企业,并认为瞪羚企业是高成长企业的子集。高成长企业是指在三年期间营业额或雇员数量的平均年化增长率超过20%,并且至少拥有10名以上员工的企业;而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的高成长企业,则可被认定为瞪羚企业。同时,该手册首次重点研究了瞪羚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瞪羚率”指标,即在特定区域内瞪羚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例。除了学术理论界和官方统计机构之外,硅谷作为新经济的发祥地,也是最早开展瞪羚企业跟踪研究的地区。由民间智库Joint Venture和硅谷社区基金会编制的《硅谷指数》从创刊开始就把硅谷瞪羚企业数量作为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硅谷指数》从已上市的公众公司中寻找瞪羚企业,提出了硅谷瞪羚企业的界定标准:起始年收入不低于100万美元,且连续4年增长率不低于20%。1995-2006年的《硅谷指数》连续10年发布了硅谷瞪羚企业数量。

综合比较国外对于瞪羚企业内涵和特征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瞪羚企业”是新经济时代涌现出的新一类企业,相应的,有关瞪羚企业的理论研究也应该建立在适用于新经济的方法论基础之上。因此,长城战略咨询提出新经济“瞪羚企业”的新定义:已跨越创业死亡谷进入高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该定义是长城战略咨询在深刻把握新经济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对“瞪羚企业”的全新解读,与国外现有的瞪羚企业概念相比,在两个方面具有理论创新意义。一是以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作为认识瞪羚企业的理论基础。美国和欧盟的几种瞪羚企业界定方法都是基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理论,运用企业收入和雇员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对经济发展和新增就业的贡献水平,从所有企业群体中辨别出瞪羚企业。而新经济瞪羚企业的概念是基于新经济的逻辑,借助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速度作为判断企业类型的核心要素,并明确指出瞪羚企业的前身为初创企业。二是以代表新经济的创新型高成长企业群体作为理论研究的关注对象。现有的几种瞪羚企业的界定方法主要基于统计数据,从中小企业、高成长企业、上市企业中寻找瞪羚企业。然而新经济条件下瞪羚企业高成长的原因在于创新,因此新经济瞪羚企业的定义在锁定成长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更关注具有颠覆式创新和改变世界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瞪羚企业的特征

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普通企业相比,作为行驶在新经济时代发展快车道的瞪羚企业具有以下四大典型特征:

一是成长超常规。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瞪羚企业在跨越死亡谷后,成长轨迹会呈现非线性的爆发式增长,实现企业的快速壮大和超常规发展。“2014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的50家上榜企业三年平均收入增长率达1076%,增幅比去年高出一倍以上,前五名企业三年累计平均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6250%。此外,瞪羚企业的这种超常规成长并不一定只在销售收入、利润、雇员数、市场份额、市值等传统的经济指标中才有所体现,而是更有可能反映在包括用户数量、每月访问量、流媒体播放量、平台交易额、获得风险资本额、公司估值等在内的具有行业特征的多样化指标。二是成长历程短。瞪羚企业普遍成立时间不长,在创业过程中试错成功后,就能实现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速度,比传统跨国大公司更快做大企业规模、形成影响力。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领域出现的一些超级瞪羚企业,往往能在十几年甚至几年之内就达到传统公司经过几十年达到的成长规模。三是业态创新活跃。新经济的瞪羚企业来源于创新创业,无论在技术、商业模式还是产业组织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些创新活跃的瞪羚企业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和新市场,成为产业生态体系中打破平衡态、推动业态创新的主力军。四是区域性聚集。瞪羚企业是伴随新经济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从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瞪羚企业的出现与产业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的经济环境都密切相关。换句话说,瞪羚企业并不是在任何产业的任何时期内和任一区域中都能出现,而是需要相对特殊的“新经济土壤”。

瞪羚企业如何引领新经济

从产业内在发展机理来看,瞪羚企业对新经济产业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瞪羚企业成为原创新兴产业的引领者。原创新兴产业的诞生与“高风险”和“高试错”密不可分,而大企业一般无法承受高风险和高试错所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只有创业企业才有机会进行这一尝试。创业企业通过海量的试错,诞生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硅谷,每年硅谷在诞生几万家企业的同时也关闭几万家企业,在大量企业不断地诞生和死亡中发现最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成功的技术路线。少部分创业企业在试错中幸存下来,就会成为瞪羚企业。当围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一条新的技术路线集中涌现出一大批由创业企业发展而来的瞪羚企业时,一个新兴产业就诞生了。

nlc202309040527

例如在互联网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三个著名的瞪羚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就是网景、雅虎和谷歌。网景公司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开发了使用互联网最便捷的浏览器——网景导航者,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带动了互联网的公众参与度,并且网景采取的开放式的准入门槛,已经成为现今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最基本准则。在1994年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380多万个网站,如何有效的进行网站的搜索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雅虎推出的搜索模式是按照预定目录对所有网站进行分类,以便于用户可以方便地去找到朋友的网站,也能够发现陌生人的网站。可以说雅虎搜索栏目的出现改变了当时互联网的行为模式,使得“网上冲浪”成为可能。而谷歌根据信息在网络中的流行程度排列搜索结果,并向用户提供完全免费的搜索服务,通过关联广告来获取收入形成了自己一套全新的互联网搜索模式,真正让搜索引擎从搜索网页变为搜索信息,让所有用户都能参与到信息的编辑过程中,人人都能成为搜索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这也成为web2.0时代的通行规则。

二是瞪羚企业成为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引领者。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往往需要应用“新规则”和“新模式”,而传统产业中现有的大企业作为既得利益者,天然地缺乏创新规则和模式的动力和基因,只有新进入的创业企业才能打破窠臼,破旧立新。从创意、想法孕育而生的创业企业往往不会受到传统产业旧规则、旧模式的约束,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更具洞察力,因此更容易建立起符合需求变化和创新规律的新规则、新模式。这些具有颠覆性创新能力的创业企业在试错成功后成为高速增长的瞪羚企业,不断抢占传统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挑战传统产业原有的行业格局,逐步改变行业规则和模式,最终引领整个行业发生颠覆式变革。

最能代表瞪羚企业的颠覆性作用的就是小米科技。从2010年正式组成“小米工作室”开始,到2014年前三个季度,小米共销售手机4341万台,最新估值达400亿美元。并且根据国外调研机构IHS iSuppli和IDC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已经超越LG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小米手机出货量的同比增长211.3%,远远高于其他公司。 小米公司取得这样的高成长成绩,究其原因在于小米手机的模式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手机产业。手机产业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功能机时代,特点是重视手机的通讯功能。第二阶段是智能手机,这是由苹果公司iPhone系列手机的推出而带来的智能机浪潮。第三阶段是由小米手机再次引发的颠覆性变革,即手机产业的“社交化+粉丝社群”发展模式,在智能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更加大胆的颠覆:首先,小米手机彻底为中国的“山寨”式创新正名了;其次小米开启了手机系统及硬件开发的新模式——粉丝参与设计;最后小米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社群,这是小米能够不断赢得消费者认可的真正原因。

(作者系长城企业战略咨询所研究人员)

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选择 篇4

一、“核心素养”理论本土化过程中的价值博弈

(一)对“核心素养”教育潮流的接纳与排斥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中提出学习者素养概念,对世界各国产生较大影响。而自从美国在2002年提出21世纪技能概念以后,韩国国内便开始有学者研究“核心素养”理论并希望以此改革韩国教育。最为代表性的是韩国教育课程研究院的李光愚(音译,Lee Kuangwu,原文为),他在为韩国2009年版初中等教育课程开发提交的相关研究报告中极力主张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基干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理由有三个,第一,美国、新西兰、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提出本国的“核心素养”体系,韩国也应以核心素养为基干建构新课程方案。第二,未来韩国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应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不只顾及目前阶段的学习。第三,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加强融合课程的设计,以克服传统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学科为主、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局限。[2]

但是,2009年课程改革没有将“核心素养”正式编入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注重国家意识的韩国面对舶来理论的谨慎态度。但是,对核心素养教育的探索却悄然兴起,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发“核心素养”课程评估体系,一线教师也在中小学教学中尝试“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2014年,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酝酿之际,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再次提交课程改革咨询报告——“国家教育课程标准总论改革基础研究”,重议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之必要。此次咨询报告特别强调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呼吁教育部积极采纳。[3]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的2015年新教育课程高调宣布将“核心素养”作为韩国初中等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依据。

韩国经历两轮课程改革周期才完成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对核心素养的价值选择过程颇为值得关注。

(二)与既有教育理念的融合

虽然没有明示为“核心素养”,但韩国对“未来社会的韩国人所应具备的核心品质”的探索从未停止。因此,在接纳源于西方的核心素养理念时,韩国需要重新定位原有教育理念,明确这些理念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弘益人间”教育目的、“全人教育”目标和“创造力与人性”核心品质。

1.“弘益人间”教育目的

“弘益人间”为“使天下苍生共同受益之意”,来自古朝鲜的建国理念。①韩国于1948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法的时候就在第一条明示:“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于,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使所有国民陶冶其人格,具备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作为民主市民所需要的资质,从而为民主国家发展和人类共荣理想做出应有贡献。”[4]直到今天,“弘益人间”仍作为韩国的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因此,要完成“核心素养”的本土化过程,首先要定位“弘益人间”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重解这个传统的教育理念,给它赋予时代生命力。例如,韩国学者崔奉荣(音译,Choe Bongyeong,原文为)认为,“弘益人间”的时代性毋庸置疑,它有利于培养作为地球共同体的一员所应具备的品质,在今天也仍具有引领地位,是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5]另有郑成植(音译,Jeong Seongsik,原文为)认为“弘益人间”作为自古代流传自今的朝鲜半岛统治理念,主张人、世界、天下万物共同和谐生存,对今天的社会仍具启示意义。[6]

2.“全人教育”目标

虽然“全人教育”思想在不同时代蕴含不同意义,但是直到今天仍被韩国作为教育目标,并且是历次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该思想始于韩国末代国王高宗在1895年颁布的诏书。在诏书中,高宗意图进行近代教育体制改革,呼吁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韩国人。虽然各时代的内涵有所变化,但“全人”式发展一直是韩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正如许惠婷(音译,He Hoejeong,原文为)认为,韩国初中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包括知识习得在内的和谐、综合性的发展,这正是全人教育浓缩的目标所在。因此许惠婷认为,全人教育才是21世纪教育中应该强调的教育目标。[7]即使是核心素养体系颁布后的2015年,新教育课程也将“全人教育”作为培养目标,足见韩国对该理念的重视。

3.“创造力与人性”培养

培养新时代人才,提高国家的教育竞争力是世界各国角逐的目标。韩国自进入21世纪开始就明确提出“建设人才强国”的设想,决心要在21世纪成为“教育竞争力世界排名前10位国家”。21世纪教育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创造力,因此韩国的教育政策始终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2001年,韩国曾集结政府的18个部、厅等机构的人力,先后开发了《第1次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2001~2005年)》和《第2次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2006~2010年)》,力图汇集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创新人才培养。至于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韩国一直在与时俱进更新其定义和内容,试图探索符合不同时代需要的人才形象。近几年韩国频频提出的包括STEEM教育①、SMAERT②教育等在内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指向创造力培养。

总之,这些理念都是韩国历经岁月积淀而成的教育理想和目标。因此,在建构本土化“核心素养”体系过程中继承这些理念是韩国必然的价值选择。

(三)对教育痼疾的反思及对未来教育的设想

韩国核心素养理念的价值选择中,更有对当前教育危机的反思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十数年来,韩国的基础教育在包括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在内的OECD国家和地区学生学业评价中成绩不菲,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高投入也颇受世界瞩目。但是,在经济低迷、失业率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韩国社会的学历膜拜传统更加剧了教育竞争,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猖獗,成为常年诟病的问题。2007年,韩国的课外补习费规模高达20兆400亿韩元,全国学生的年平均补习费为346万韩元(约17,500元人民币),[8]而据韩国教育开发院公布的统计,2014年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的就业率只达到67%[9]。高昂的补习费、恶劣的教育竞争环境与连年低迷的就业率凸显的是巨大的教育资源损耗和人才浪费。这也是使韩国决定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力求彻底改变教育弊病的原因之一。2016年,作为教育政策咨询机构的韩国教育开发院对核心素养下的未来教育提出六大展望(如表1所示),核心素养教育正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法。[10]

资料来源:根据韩国教育评价院2016年研究报告整理。报告来源:,(5):31-32.

二、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特征

负责韩国初中等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设计的李光愚认为,“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y/Key competency)是指“为有效、合理地解决复杂多样的现象或问题要求学习者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之总和。该素养,不是特指学习者(或社会人)所具有的特殊能力,而是指所有人通过初中等教育应形成的基本、普遍、共同的能力”。[11]根据该思路,韩国于2015年9月与新教育课程一起颁布的“核心素养”体系由六部分组成:具有明确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具备个人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能力和素养,能够自主生活的“自我管理素养”;懂得处理和运用多领域知识和信息,从而合理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处理素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融合多领域知识、技术、经验来创造新知的“创造性思维素养”;以同情、理解能力及文化感受能力为基础,发现并享有生命之意义和价值的“审美感性素养”;在各种情形下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尊重和倾听他人想法的“沟通素养”;具有作为地区、国家、世界共同体成员所应具备的价值和态度,积极参与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素养”(如下页图1所示)。[12]

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终端就是韩国教育课程中奉行多年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四大特征之人:以“全人成长”为基干确立自我认同感,主动开拓前途和生活的“自主之人”;具有基本能力,用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和挑战精神创建新知的“创意之人”;在对文化素养和多元价值的理解基础上共享并发展人类文化的“有教养之人”;具有共同体意识,作为与世界沟通的民主市民践行关爱、学会共享的“共生之人”。[13]

基于以上分析,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六大核心素养的价值内核可从三个维度进行重构: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指向“共同体素养”、“沟通素养”;自身的内涵发展,指向“自我管理素养”、“审美感性素养”;生存技能的习得,指向“创造性思考素养”、“知识信息处理素养”。从这个视角看,这些素养囊括了“弘益人间”(强调入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全人教育”(人的自身发展)、“创造力与人性”(人的生存技能)的核心要素,给原有教育理念注入了新时代的诠释。第二,核心素养体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内提出,成为贯穿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被视为实现“全人”培养目标和“弘益人间”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这样的定位使核心素养顺利“着陆”于韩国教育,完成与原有教育理念的融合。第三,六大核心素养的选择,反映出韩国对当今社会教育问题的认识和对未来人才的期待,是今天韩国必然的价值选择。

总之,韩国的“核心素养”体系表面上看是对世界教育潮流的反应,但从设计思路上却紧密扎根韩国教育现状,这是韩国的“核心素养”体系呈现鲜明本土特色的原因所在。

三、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实现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韩国于2015年9月颁布新的初、中等教育课程标准,计划分阶段适用新标准,直到2020年3月覆盖至所有学段。“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新课程将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全方位改革课程设置模式,尽可能打破学科界限,增加“融合课程”比例。韩国的原有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划分的,虽然也设有以“裁量时间”(相当于中国的综合课、活动课)为代表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但比例少,且地位无法与国语、数学等主科比肩。在核心素养思路下,这次课程改革增加了“融合课程”(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并作为正式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例如,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制度,新设“统合社会”、“统合科学”替代原有的物理、化学等科目。融合课程同样会带来教学方法的变革,通过增加讨论、实验、情节设计和研究课题发表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机会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创意。为此,更在教学评价上减少笔试评价,增加叙述式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比例。

其次,在初中一、二年级选出一个学期设为“初中自由学期”。韩国自2013年开始在实验学校试行的“自由学期制”已推行至全国。自由学期制有三大特点,一是在初一或初二的一个学期内实行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各类体验活动的学习模式,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给予学生发现和发展自身潜能的机会;二是取消各种形式的考试,让学生在没有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尝试认识自己和世界;三是彻底改变学习的时间空间概念,增加学校、社会、家庭联系,将学习地点扩展为校外,企业或服务行业等都可作为学生职业体验之所。

在自由学期,各学校将通过四大类活动达到学习目的。一是职业探索类活动,通过系统的职业特性检查、邀请讲座、职业参观、职场体验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和特点,从而设计自己的未来;二是主题选择类活动,通过宪法、金融、经济、经典讨论、实验性数学、STEAM科学等符合学生兴趣的深度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动机来学习高难内容;三是艺术、体育类活动,通过演出、戏剧、艺术设计、足球等多样化而充实的艺术、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到自己的素养和潜力;四是学生社团类活动,以文艺讨论、科学实验、天体观测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基础来设计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各类潜能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量增加高中阶段的职业选修类课程,使高中生在自主建立未来职业计划基础上选修课程。为了给应试教育釜底抽薪,让韩国社会根据能力和素养聘用职员而不再一味参考学历,韩国于2013年宣布将制定《全国从业能力资格标准》体系,首先制定出“推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核心能力,然后根据这些核心能力将社会各行业的职业种类分为77种一级分类、227种二级分类和857种三级分类,汇集各行业专家制定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及评价标准,并根据该评估标准统一颁发资格证书。该标准颁布以后,陆续替代各行业自行颁发的资格证书,也将根据该标准设置职业教育机构和部分大学的课程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该标准影响最大的就是高中课程,选修课体系中将大量纳入全国从业能力资格标准指导下的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来选修课程,增加职业体验。

第四,建立“先就业、后学习”制度,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所有人在一生中可以反复工作和学习的环境。韩国将更积极打破原有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的课程“双轨”鸿沟,完善职业高中的课程体系,并在高等教育入学选拔过程中增加职业高中学生的入学机会。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增设网络大学、企业内大学,增加企业与大学的联合培养模式,甚至在职业大学内设置硕士、博士阶段课程,使职业高中学生也能拥有无限发展机会,即使在高中毕业即就业也仍有机会随时回到学校进行学习。

为了使核心素养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目标,韩国于2015年颁布《进路教育法》和《人性教育振兴法》。“进路教育”是指“国家及地方自治体本着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素养和性向理解职业世界并自主设计和探索未来的目的,通过学校和社区的教育项目向学生提供职业指导课程、进行职业性向测试、提供职业咨询、职业信息、职业体验课程,并帮助学生就业的系列活动。”[14]根据该法,韩国教职课程将专设“进路指导教师”资格,将在所有中小学安排相应的进路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及其家庭做出未来选择。《人性教育振兴法》则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人性教育政策,“使学生提高自己内心修为,探索与他人与共同体合作生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15]韩国将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各地方的不同特点制定人性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计划。

核心产业选择 篇5

1:网站建设前应该有确认好1到3个主要核心关键词

网站首页应该有1到3个关键词,也最好将这3个关键词设计成具有相关性。初学SEO的人喜欢把企业经营的产品全写上去,认为这样能给网站带来好的排名。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但网站首页关键词太多与标题太长都是不利于网站SEO优化的。

2:核心关键词设计要符合网站建设的整体结构

每个网站核心关键词是我们整个网站建设的主题,这就要我们选择的核心关键词能够起到一个纲领的作用。而整个网站的内容都将能够围绕这个核心关键词来开展。比如我们现在要选“邵阳网站建设,武冈网站建设”或者“邵阳网站建设公司,武冈网站建设公司”为关键词,那我们的内页“武冈网站建设公司在那里”这个页面与“武冈网站建设”和“邵阳网站建设公司”哪个更相关呢。这也是我们选择核心关键词的重要依据。

3:网站核心关键词要适合网站中长期目标

我们选择了网站关键词过后就尽可能不要更换,更换一次网站关键词的成本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尽量一次性就将企业网站关键词选择妥当。有些做SEO技术的朋友喜欢先做一些简单的网站关键词,等有了好的排名再换其它的更难的网站关键词,这种做法是极具风险的。我们选择的核心关键词最好符合我们网站的中长期目标。中长期规划也是SEO规划必须要做的事。

4:高搜索量,低竞争度网站关键词

这个是很好理解的,我们网站首页肯定要放价值最大的关键词。我们尽可能选择百度指数高而竞争度较低的词。事实上这是比较难以找到的,我们需要经过反复的挖掘与分析。可以通过站长工具对关键词进行详细对比分析。你还可以参见:如何做好关键词竞争度分析

企业网站建设选择网站核心关键词优化一般的原则主要就是这几点。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网站讲到的关键词转化率等一起来分析,找到适合我们网站优化的核心关键词来做SEO技术优化。核心关键词是我们网站优化的重中之中,所以选择网站核心关键词时一定要有耐心地去研究分析。

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核心动力 篇6

早在2013年,陇南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因为在微博上推销“成县核桃”走红网络,“成县核桃”通过网络开始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步入“网销时代”。通过网络将全国各地的买家和“山大沟深”的陇南的农特产品建立联系,帮农民把优质农特产品卖出去,核桃县长让陇南看到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2013年底,陇南把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特产品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助推陇南扶贫开发进程。截至目前,陇南市已经开办了6000多家网店,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40元,帮助1.7万人就业。

陇南的经验正在被更多的县市借鉴,通过网络使得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不仅培育了马铃薯、中草药、经济林果、草地畜牧业等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而且探索了“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了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不同主题的利益联结机制。2001年以来,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产业扶贫贡献巨大。

“互联网+” 时代的陇南电商扶贫

65岁的花椒种植户杨云开家住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会把自己挑选出来的花椒,送到当地花椒专业合作社,这里给出的收购价格比直接卖给花椒商要高不少。而在十几公里外,不到30岁的年轻设计师徐涛则坐在一间不大的工作室里,给汉王镇等几个乡镇的土特产品设计用于电商销售的统一包装标识,希望能让乡亲们的土特产在网上畅销。

这是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甘肃陇南发展电子商务、探索电商扶贫的一个缩影。陇南是甘肃乃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虽然生物资源丰富,核桃、花椒、油橄榄等农产品类型多样、品质优良,但由于种植分布零散和交通不便等因素,长期以来,优质农产品“卖出难”问题突出,当地群众守着富庶的物产却难以转化为实际收入,“富庶的贫困”严重制约当地脱贫步伐。

针对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品质优,但规模小、分布散的实际,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识到电子商务或是破解这一制约瓶颈的“蹊径”。自2013年7月开始,当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贫困地区光缆入村入户速度,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网店+物流快递”的新型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为群众提供在线交易、代购代销、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等服务,有效解决了特色农产品产销不对路、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大大小小的网店和电商扶贫点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在卖出中做挣钱的“加法”,在买入中做省钱的“减法”,让农民双重受益。

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甘肃省陇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获得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据国务院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电商扶贫”模式首次上榜。电商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经过两次专题调研,今年1月,陇南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2015年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在大会上介绍了陇南电商经验,目前,陇南市扶贫办已经在陇南9县区普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扶贫综合服务中心,在450个贫困村创建了一批电商扶贫示范网店。截至2015年8月底,陇南全市网店达到6837个,网店销售总额8.9亿元,带动了1.7万多人就业,通过开展电商扶贫,贫困人口纯收入人均增加306元。

据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介绍,目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可观。移动网购消费增幅最大的100个县中75%位于中西部,亿元淘宝县中,国家级贫困县21个。“电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表示,电商扶贫的思路实际上是“消费扶贫”,通过有效建立贫困地区资源独特的产品与外界买家的沟通,扩大外界的积极消费,从而拉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全国贫困县网店销售额超过120亿元,而网店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贫困县由2013年的11个增长到21个。依然有问题困扰着迅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今年8月,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不足之处:总体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环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问题。

“我国电商扶贫的主要力量还是大型企业和政府。”曲天军说,农村存在的问题多集中在交通、物流、网络覆盖及质量标准不够完善等方面,这需要大型企业的积极帮扶和政府的全力支持。

企业开创“造血式扶贫”新模式

沁县是山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财政收入1.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6元,没有煤炭和重工业使得沁县财政拮据,百姓致富困难,是名副其实的穷县。然而,沁县水资源丰富,空气、水、土壤无污染,非常适合发展有机蔬菜产业,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

因此,在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背景下,沁县县委、县政府根据自身优势将发展有机蔬菜产业作为沁县十二五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全县鼓励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蔬菜,尤其是发展设施蔬菜,目前已发展设施蔬菜2.5万亩。然而,现有的多数蔬菜基地面临技术不过关、标准不统一、市场不对接的问题,经济收益较少,迫切需要引进蔬菜种植和运营的专业公司。

据了解,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长期致力于扶助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对接龙头企业,推动扶助贫困地区的产业建设,以帮助其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是协会近年来积极探索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帮助沁县引进的“嘉盛农业沁县百万亩有机蔬菜项目”就是这一模式的具体实践。

“嘉盛农业沁县百万亩果蔬产业项目”计划在5年内建成50万亩左右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及相应规模的配套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果蔬产业基地。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沁县及周边区县20万以上的农民脱贫致富,参与农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发展。

nlc202309031109

作为蔬菜产业的领军企业,嘉盛农业具有多年积累的蔬菜生产核心技术优势,能够实现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和丰产丰收,并可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打开蔬菜销路,通过带动农民参与,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项目快速扩展。本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由嘉盛农业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种苗培育、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加工、统一仓储物流、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市场销售,进行全产业链运营,合作社组织农民在公司技术指导下负责生产环节。这种模式确保了蔬菜达到绿色、有机产品的标准,实现了项目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现金捐赠,而更应该在一些困难的地方做投资,带动就业,上缴税收,带动当地经济的成长,促进当地人观念的转变。不是‘输血式’,而是‘造血式’扶贫。”嘉盛农业董事长杨建国如此表示。

要真正做到彻底脱贫,就要实现从单向“输血式”公益,向提升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公益转变。此前,中央政府已下发文件要求各地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探索金融扶贫模式。

越来越多像嘉盛农业这样的企业开始更加注重模式创新和产业集合,从单向“输血式”公益,向提升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公益转变。嘉盛农业打造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全面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开创了“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新模式,这些新的公益理念越来越受到各界的肯定。

对于产业扶贫,嘉盛农业董事长杨建国表示,希望这种“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的模式能够复制和推广。除了向杨建国这样呼吁创新公益模式的企业家之外,也有不少企业家提出,要把利润和价值重新返回到公益事业中去,形成一批以公益慈善为职业的“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在欧美十分流行,其通过商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可以盈利,但不以盈利为目的,且获得的合理利润全部用于公益,将输血变成造血。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虽然各地产业扶贫项目成功案例很多,但是,多年扶贫过程中产业扶贫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像陇南电商扶贫和嘉盛农业产业基地扶贫的模式并不是不可复制,但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效仿。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金融项目部主任蒋任重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扶贫的实质就是为贫困地区找到一个适合发展的产业,同时要引进一个有能力拉动这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两个前提基础之上,再调动金融的资源、科技的资源和其他的资源来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首先地方得有产业,比如我们农业扶贫项目,项目所在地是个贫困县,它适合发展生产产业,你不能说那个地方根本不适合你去搞,那肯定不行的。如果没有龙头企业是不行的,零零散散的小打小闹的搞是搞不起来的,一定得有一个龙头企业,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扶贫协会的扶贫项目都会有个龙头企业牵头来带动”。

事实上,国内多年的扶贫经验验证了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目前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来说发展的方式有很多,但为什么目前将产业扶贫作为一个重点呢?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孙小兰认为,一些贫困地区一直以来靠传统农业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这些地方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因此国家扶贫资金到了地方上要求将其中70%左右用于产业扶贫。这几年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在推进,而且成绩比较突出,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但是,产业扶贫的难度也非常大,有的地方有产品没资金。有的地方有人力没技术。因此,产业扶贫应该可持续发展。孙小兰建议,特殊地区应该有特殊政策,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机制。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应该让企业和农户都成为受益者。而不是某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大力培训贫困农民也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因素,首先,强化搞好9年制义务教育。其次,加强现有农民的职业培训。通过职业培训,让农民成为“明白人”,并有一技之长,能够顺利就业和创业。

脱贫减贫要取得长效,发展致富产业,形成造血功能必不可少。来自贵州省江口县偏远大山里的闵孝镇鱼良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再炼对此有切身的体会。鱼良溪村山高路难,村民收入微薄。如今,通过发展以大棚果蔬为主导的种植业和中华鲟鱼、虹鳟、大鲵等特色养殖业,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5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产业扶贫,还可探索以土地经营权确权入股开展资产收益扶贫,以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确权入股开展资产收益扶贫。”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汪三贵说,资产收益扶贫以产业为平台,将自然资源、农户自有资源以及各类扶贫资金资产化,由经济实体以市场化的方式经营,并将收益落实到每个贫困农户,从而达到持久脱贫的目标,可为我国实现脱贫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很多贫困县都在搞产业扶贫,力图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这些扶贫中,有些是切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因而取得了成功,但失败的亦不在少数。一些地方,看到百合等中药材需求高,于是拍拍脑门就把该产业列为当地重点扶贫支持产业,因没有经过认真调研,一方面并不知道百合到底是否适合在当地生长,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意识不强,生产出来的产品缺少销路,最后损失惨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产业扶贫委员会主任林嘉騋认为,“产业开发一定要看准,不能说上就上,一定要有特色,千篇一律就没意义了。”

“随着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扶贫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我觉得未来扶贫方式会更多地在三个方面发生变化:一是更多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二是更多地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产业式扶贫转移,三是更多地从悲情式扶贫向快乐式扶贫转型。这几个转变归根结底都是要让扶贫从一次性变为可持续性。”林嘉騋说。

“看到一些地方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去搞产业开发,却没有成功,我非常心痛。”林嘉騋认为,没有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视野不开阔、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成为主因。

事实上,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部门在扶贫中愿意“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造富造典型比扶持困难群众更容易出名”,这种政绩观加剧了“扶弱不如扶强”现象。

云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郑宝华认为,在“政绩冲动”左右下,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投入资金后想尽快见到“扶贫效果”,认为帮扶贫困农户效率不高,而扶持部分种养殖大户或龙头企业则可以明显壮大当地农业经济规模,更容易获得上级重视,“扶弱不如扶强”由此产生。

郑宝华建议,首先要加强调控,合理布局,避免“一拥而上”。其次,扶持产业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条。要优化人才环境,人才是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为进一步优化连片特困地区的人才发展环境,各地应积极拓宽各类科技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对科技人才发展的资金投入,为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同时,通过推进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外出群众回乡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群众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主体作用,变“输血”为“造血”,探索开发式扶贫新路。

核心产业选择 篇7

关键词:农业经营技术条件,技术变迁,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深刻表明农业增长对工业化和一般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速水佑次郎等,2000)。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我国近几十年一个主要经济社会现象,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应该如何在转移过程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农业增长始于农地制度变革和随之而演变的农业经营方式(张红宇,2002)。前者的基础变革需要付出不可预测的巨大成本,后者进一步调整和更新就成为唯一选择。本文目的在于,以处于农业经营方式核心地位的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为对象,运用特定理论,对特定功能区域、特定背景下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进行分析。

一、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主要在于通过农业经营技术改变寻求最佳要素组合比例和方式提高生产力,达到既定目标。王征兵(2002)从此角度研究,认为要素种类、份额和组合方式三者之一不同就构成不同农业经营方式。农业技术一般分为机械和生物(化学)技术,分别对应“农业剩余”范式和“农产品品质”范式农业技术发展理论(洪银兴,2008)。横向上也根据人地比例状况有三种技术选择;纵向上约翰·梅勒按农业技术性质将农业发展过程分为技术停滞、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三个阶段(郭将,2008)。

20世纪前,世界农业一直沿用“传统农业”方式,并由于资源条件不同形成东方集约农业与西方休耕农业差异。之后,西方在“农利论”、近代“试验农学”以及工业革命等影响下,把机械和化学工业引入农业领域,形成“石油农业”。各发展中国家也竞相采用。几十年实践后,它逐渐暴露出问题和危机,引发寻求新农业经营方式。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早期替代方式或具体模式,到可持续农业经营方式(王小利,2004)。

而中国一直在“农本论”和“经验农学”影响下,仍没跳出传统劳动集约农业经营方式。多数学者在分析其问题及原因后主张改变。也有人认为,几十年转型已使农业投入逐渐转向资本集约型经营方式(课题组,2000)。可是梁惠清等(2008)非常强调,尽可能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改造传统农业。比较折中的观点认为中国未来农业技术应强调高就业、低成本,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郎秀云,2008)。伍旭中(2009)、胡培兆(2004)也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绿色农业)与世界现代农业道路的结合。李勋华等(2008)把中国农业经营方式分为精细密集农业型+生物技术型、资金密集型+生物技术型两个阶段。就技术投入而言,中国要走机械和生物技术并重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伍旭中,2009)。洪银兴(2008)则认为农业现代化更要关注生物技术重视发展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胡浩等(2008)实证了在中国要解决农业问题生物化学技术比机械技术应用更为重要。王征兵(2002)着重探讨精细密集农业新型经营方式。实践中我国探索的生态农业经营方式,具体模式广义上还包括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白色农业、精准农业、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生态农业是按系统工程原理,运用多种理论,把现代和传统融合建立起来的,更大程度上属于知识、技术集约型。从经营规模上,一些人分析当前分散经营的合理性,罗伊·普罗斯特曼等(1996)早期对中国发展资本密集型规模经营做法提出相反意见。可是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客观要求。过渡期要考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建立“土地适度规模效益型农业”(刘志强,2003)。彭群等(1999)等从理论角度对国内外农业规模经济研究进行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述评。有更多学者对农业规模经营形式进行了探讨。

总之,文献已基本表明我国农业未来技术取向,只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很长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具体模式可能多种。并且由于农业经营方式路径依赖性,对其选择、创新不能脱离具体时空界限。目前很多基于具体行政区域的研究重复或弱化了实践意义,将来更应该基于具有共同“环境”特征的、一定农业功能区内而展开,有必要系统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等造成的影响,特别是转移活跃地区。展进涛等(2009)的研究是一个好信号。

二、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理论依据

(一)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

目前,该思想占据对技术变迁分析的绝对主导地位,国际经济学界对其主要循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方面(速水佑次郎等,2000),主要在西方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条件下,有关诱致性技术变迁(诱导创新)理论,在厂商理论框架中发展起来。一个是着重相对要素价格变化诱导的要素节约偏向的希克斯传统;另一个是关注增长的产品需求对技术变迁速度影响的施莫克勒-格里利切斯传统。这两者相互补充。汉斯·宾斯旺格把二者综合到一个诱导的技术变革模型中。在此基础上,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提出了公共机构的诱致性创新模型和农业中诱致技术变迁模型,试图把技术变革过程看作是经济制度的内生变量。通过它,一个社会可以从各种途径中选择能有效消除资源禀赋制约的技术变革的最优途径。另一方面,林毅夫(1996)放开完全要素和产品市场假定,认为只要技术投入市场不受限制,以上理论同样适用于初级要素市场交换受到禁止、产品市场交换也受到限制的经济。此外,从新制度经济学派诺斯开始,很多中外经济学家都把诱致性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结合在一起,因为制度存在为创新者建立一种激励结构,促进技术变迁(李少育,2006)。雷家马肃等(2005)认为,克服某个技术瓶颈的利益预期会诱使承受者进行诱致性技术原创。笔者认为,也应该建立一种融合技术需求和供给,使外部因素和内在动力相协调的、内生性的所谓广义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来拟合现实复杂性。

(二)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的启示

一开始,诱致性变迁思想因各种问题受到批判,但从传统需求诱致性变迁到供求融合的诱致性变迁思想,对现实解释力越来越强,启示是丰富的。

首先,潜在获利机会的存在和实现是技术变迁根本原因和动力。其他行为动因则表现出很强的被强制性、易变和非持久性。其次,是否存在合适的主体及不同主体间适合的关系,是技术是否变迁的关键。最为重要的是善于发现获利机会的私人主体存在,这和他们的理性程度和对待风险态度相关;并且因为市场失灵行为存在,必须存在公共部门主体,与前者有主次之分,要适当协调。即使诱致性变迁也可能由政府发动,但需要微观主体需求基础并获得更大政治支持,且把握正式变迁时机、重视微观需求主体实践,反对纯理论性推导和方案设计。第三,自发性、自主性、渐进性和兼容性等特征使技术变迁具有很高经济绩效。最后,既要重视存量环境,注意变迁方向和速度与环境的适应性;又要避免路径依赖甚至形成体制锁定,适时对环境存量进行革命性调整。

由此,尽管我国经历几千年封建集权统治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意识,随市场化深入,诱致性变迁思想正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众多学者运用该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解释,也有不少学者在丰富该理论的同时,对我国将来技术、制度变迁方式和取向等进行设计。

三、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分析

(一)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区情简析

据《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该区主体范围大体相当于河南欠发达平原农业区。耿明斋(1996、2004)对其基础条件进行过高度概括。具体而言,其一般社会、经济特征表现为:良好的自然地理地域特征为农业形成发育奠定十分有利的自然环境基础,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产区。人口基数、密度大,增量多,城乡分布不均衡,文化素质低于全国水平,年龄结构正处于向老年型过渡时期。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但宗族观念比较强烈,特别在农村。历史文化思想等基本为儒家典范,包含不少封建局限性,比如忠孝、家庭本位、安土重迁、香火相传、基本自足的小农生活生存信念等。经济上,经济地理位置优越;耕地资源大而集中,平坦而肥沃;农村人力资源巨大,提升隐含很大潜力和机会;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尤其是小麦、玉米为主的农业比重大,二、三产业基本由此而派生。此外,该区生态环境区位等优势明显。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该区目前最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使农村变为开放系统。可观的劳务收入和回乡创业的现代农民,为培育农村经济能人创造一种新市场机制,成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和人才基础。以省外为主的输出方向说明该区没有使农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一个新产业。转移给农业提供的机遇,因为某些瓶颈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农业发展现实。以致该区农业基本上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结构单一,石油农业特征典型,现代新型农业组织发展滞后,农民没有定价权而面临很大市场风险等。这使农业经营动力减弱、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民创新能力弱化、农业区域结构同化等问题出现。因而,转换以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为基础的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就会使该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许多潜在获利机会呈现。目前该区对东南产业转移的承接势必会形成更大推力。

(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目标模式定位

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变迁分析。

改革以来,该区农业技术选择主体由政府变为私人;农民根据农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等形成的利益机制,选择农业技术变迁方向、内容和速度。这是该阶段农业技术路线选择适合资源禀赋的重要诱致性决定因素。

在家庭承包经营初期,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劳动力相对富裕。就一般农户而言,活劳动价格低于物化劳动价格,使用机械成为不经济选择,农民自然选择劳动密集经营,使替代劳力的农业机械技术需求不足。一些地区曾一度出现农机具闲置现象,人力和畜力成为主要动力,使机械技术进展缓慢。当时有机肥使用大量增加;以间套种、高产多熟等节约土地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进一步强化,耕地复种指数提高较多。进人20世纪90年代,机械技术发展速度和化肥、农药等使用显著高于80年代。这是因为,随市场活跃和城乡隔离减弱,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其他产业或城市转移,非农业收入增加使劳动力价值提升,因而适合家庭分散经营的小型农机具、化肥等大量使用。这使农业需要更少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并体现其非农价值,形成对农业技术等更进一步需求。进入21世纪,明显的务农和非农收入差距等,使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农思想意识,农业劳动力更显不足。以致农业经营走向简单、粗放化,冬小麦、水稻、秋玉米成为该区主要种植对象;农药、化肥等几乎完全替代了有机肥,更有效的中型机械开始使用,也产生了专门服务队伍。农民兼业时间中用于务农时间越来越短,甚至常年在外打工。

当然,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的这种变迁,还在于政府等农业技术供给主体行为积极协调。甚至有时候,由于需求主体有限理性、低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市场外部性等原因,农业技术供给主体还处于主导地位。

2.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目标模式定位。

经文献述评,总体可以看到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主要强调知识、技术集约型规模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现代农业。然而,有益的理论研究及其结论作为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总结过程,并没有与具体多样的区域存量环境相结合得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并且,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也启示,技术变迁是在潜在获利机会诱导下的自发渐进过程,其方向和速度等对环境存量具有高度依赖性。因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目标模式定位,必须在理论模式指导下与特殊区域环境存量相结合,找出一种渐进的过渡目标模式。

由于特殊自然地理地域特征使该区成为粮食作物主产区,特殊人口及家庭特征使该区农地对于农民还具有较强社保功能而经营分散,特殊区位优势和资源特征等使该区具有潜在发展潜力,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所呈现的趋势以及兼业化、智力回流等特征使该区农业发展有了压力和机遇。在此背景下,该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目标模式定位可以按照以下思想进行。一是结合具体环境,按照广义诱致性思路从系统角度进行考察;二是目前不适宜通过改变家庭联产承包方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对于个别常年、甚至近于永久转移家庭可以通过规范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土地抛荒、低效问题;三是主张通过农村智力回流机制等方式引入现代要素,发展创新以村集体、宗族等为核心的农业技术生产合作互助,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合作,并引入提供农业公共品的PPP机制以充分利用农村回流主体资金、智力及管理等资源;四是强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通过组织创新而实现的、松散结构,以宗族为载体、以中、小型机械为基础,通过雇佣、出租等形式而实现的灵活方式;五是作为中间过渡模式,这样的定位是一个动态、渐进过程。

参考文献

[1]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M].郭熙保,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2).

[3]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

[4]洪银兴.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学动态,2008(6).

[5]郭将.农户行为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6).

[6]王小利.替代农业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7]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梁惠清,王征兵,等.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郎秀云.现代农业:美国模式和中国道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核心产业选择 篇8

可见, 每一个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都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来进行的, 从问题的提出、围绕问题解决的方案设计和证据收集, 到问题的解答和结论的得出, 所有的活动目标都指向这个核心问题, 所以问题的选择和确定就十分重要。一个难度合适、内容恰当的问题能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让学生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 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培养对化学的兴趣,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从而实现化学课程的目标。那么, 如何确定探究的核心问题呢?

首先, 探究活动的核心问题必须要围绕学生学习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来安排, 围绕化学的核心知识展开, 只有这样, 才能在探究的同时获取学生应会、必会的化学知识, 实现三维目标的同时发展, 才能有效解决教学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核心问题所涵盖的主要知识应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应在未来学生知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或处于重要知识链结上, 或是对后续学习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在一节具体的化学课上, 涉及的化学知识可能很多, 可能都是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而学生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进行多个课题的探究活动, 这就需要教师从这些知识中筛选出其中探究价值较高的知识点, 再结合具体的情境设计成探究课题, 这样探究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是本节的重点知识, 如果教师能抓住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则是最理想的。

有老师在“探究雷雨发庄稼的科学道理”活动的设计上, 面对该节学习内容中关于氮元素的多个知识点, 如N2的物理性质、N2的分子结构、N2与氧气的反应、NO和NO2的性质等, 教师选取了氮气的化学知识作为核心问题, 利用农谚“雷雨发庄稼”作为情境, 通过对其科学性的探究, 在结论的获取中、在方法的体验中、在情感的培养中, 学生认识了氮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认识了NO、N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自然也对涉及氮元素的环境问题产生了深刻的体会。

还有, 在《化学反应的快慢》一节的教学中, 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有: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快慢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等, 如果教师安排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就不怎么合适, 因为这不是本节的核心知识, 不是课标规定的必学知识, 而相比较而言,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和理解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则是重点知识, 它不仅是课标要求的必学知识, 而且是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必备基础, 其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要远比“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来得大。

第二, 探究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能得出一个结论, 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果实。化学教学的科学探究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所关注的核心点存在差异, 或者说, 师生在共同参加同一探究活动时, 其动机存在差异。教师关注的是探究的过程, 是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 而学生关注的则是结果, 是问题本身引起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 产生了探究动机, 他参加活动的全部目的是为了得出结论, 搞清问题的所以然。可见, 我们强调探究活动是以过程体验为主要目的的, 并非不注重探究的结果, 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 多数都得不出结论, 即不能肯定猜想的正确, 也不能断定猜想的错误, 都是在一系列的活动后不清不楚地收场, 会使学生在探究未知上的自我效能感减弱, 逐渐丧失了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所以, 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时, 不能仅以满足自己的动机为目标, 还要考虑到学生探究动机的满足, 所选择确定的课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短则十几分钟, 长则一两节课, 能得出结论, 要能让学生及时尝到探究的果实, 激发其更深层次的学习动机。

第三, 问题的难度要适当, 探究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方法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要让学生自己, 或在教师的的指导下能完成收集证据的过程, 能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 能得出结论。有些化学知识虽然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 但学生对其学习的过程不适宜于用探究的方法, 因为这类知识的产生过程所需的设备、方法和知识基础往往是中学生难以使用和驾驭的。如原子的内部结构、酯的水解历程等, 这类知识要么由教师进行意义传授, 要么安排学生用间接探究的方法, 如资料探究来学习。

还有些问题, 虽然学生不难通过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到结论, 但中学生无法就结论与证据的关系进行化学原理的解释, 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由证据证明了的纯结论。这样的问题也不适合于作探究课题。如有人发现相同的铝片投入p H值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时, 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明显快于稀硫酸, 于是便设计了“探究是哪种微粒减慢了稀硫酸与铝片的反应速率”, 学生也很容易通过进行含有不同离子溶液的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得出是“硫酸根离子”的结论。但是中学生无法对这一结果进行解释, 探究活动的最终, 学生能得到的只是一个自己无法理解的结论, 这不是一个好的探究课题。

第四, 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 教师还要注意避免探究的泛化, 化学教学中事事探究、节节探究, 既不必要, 更不可能。一是有的知识不适于用探究的方式学习, 那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毫无联系的全新知识一般不适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二是探究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单一方式, 新课程提倡的是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听讲、练习等也是行之有效的、很好的学习方式;三是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的时空条件, 要在时间允许、条件可能且方便的情况下安排学生的探究活动。所以, 教师要在对全单元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后, 选出价值高, 难度适宜, 又便于教与学活动安排的内容设计成探究课题。

最后需要指出两点, 一是探究活动的问题, 其答案对全体学生来说应是未知的, 如果教师选择课本核心知识点作为探究活动的结论, 则不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因为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是一个让学生在类似于科学家探究自然界未知的心理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其价值就在于学生面对未知问题所历经的探索体验, 从而获得对科学知识产生过程的理解, 增进对科学的认识。如果学生课前做了预习, 知道了结论, 则教师无论如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在已知结论的“指引”下, 思维是单一、封闭的, 做多少活动或实验也体验不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 也不会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学习的效果会大大降低。二是选择核心问题让学生探究并不等于教师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 相反, 许多情况下, 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探究活动过程中, 随着化学问题的难度、涉及知识和方法的不同, 学生的讨论常遇到困难, 或在一个水平层次上绕来绕去, 进行简单重复, 难以将问题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认识, 有时还陷入僵局, 难以自拔。此时, 已在课前进行过精心设计, “闻道在先”的老师的独特作用就要得到发挥, 要么进行引导和启发, 要么在矛盾点上进行讲解、概括、总结, 甚至直接提出解释和结论, 使活动得以突破而向前迈进。这里的关键是教师在操作中要判断和把握时机, 学生在经历一番思考和争论后能自己突破的问题, 教师就只引导不讲解, 而在判断学生不能突破某一问题, 又让其经历了错误的尝试后, 教师就要大胆地进行讲解, 使活动立即转向更高一级的思维活动。这样既使学生充分获得展现自己的的机会, 又节约了课堂时间, 还能迅速提高全体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认识水平。什么时候讲, 什么时候不讲, 其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核心问题和学生水平对活动的进展进行合理的判断, 并作出恰当的反应。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388, 402.

[2]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30.

[3][美]加里.D.鲍里奇, 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核心产业选择 篇9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我国的证券市场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 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公司, 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上, 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证券市场发育尚不成熟, 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证券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不仅与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产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 而且极大地限制了自身功能发挥的空间。

自从我国正式加入WTO, 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国际化是一柄双刃剑, 在为国内证券业带来交流、合作、进步的同时, 也给国内证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 证券业将由原来的高度垄断逐步成为竞争性行业, 行业垄断因素对证券公司的利润贡献亦会逐步消失, 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竞争, 证券公司急需整合传统的业务, 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功能不全, 业务结构高度趋同, 普遍存在着资金实力较弱、经营方式缺乏特色、竞争手段不规范、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从券商的利润来源看, 经纪业务、新股发行和自营三大传统业务仍是目前我国券商的最主要利润来源, 几乎占到利润总额的90%以上。从业务类型上看, 传统型业务 (证券承销、自营和经纪业务) 比重大, 创新型业务比重少。而券商的资产规模过小则直接限制着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承揽业务的能力。

因此, 随着证券业竞争的加剧, 证券公司作为金融类企业的一种, 建立核心竞争力对该行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简介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 (Prahalad·C·K) 和哈默 (Hamel·Gary) 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文章中首先提出的。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其后, 他们又认为核心能力是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 “就短期而言, 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 但长期而言, 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理论克服了以往企业理论的局限性, 对企业的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国内也开始探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但将该理论与具体的某一行业结合探讨的文章并不多见。基于这样的背景, 本文尝试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 立足于通过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强化研发力量等方面来探讨提高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的途径。

证券业本身是个高风险的行业, 没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 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证券公司便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更不用谈如何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了。事实上, 在我国证券市场影响较大的万国证券、君安证券、南方证券等的破产倒闭, 无不是因为内部风险控制的失调所造成的。因此, 证券公司应该首先加强金融风险的自我监控能力, 建设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才可以进一步考虑业务的拓展等问题。

随着竞争的加剧, 综合类券商的研发能力已经日益成为各家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它对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前沿、有深度的证券研究对整个公司形成品牌效应至关重要, 并且可以为证券公司带来潜在的业务储备。而且, 研发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决定着公司的业务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 增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思路, 应该是以机构整合为突破口, 以业务整合为主线, 带动人员整合和资产整合。在保持各自特色和专业强项的同时, 业务范围向多元化转变。

三、增强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1. 加速资本集中, 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变

一定的资本规模是证券公司发展的基础, 虽然资本规模大不是解决所以问题的唯一出路, 但是资本规模越大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而且为证券公司开展业务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核心竞争力无一不需要规模实力作为基础。证券公司之间的重组, 资本金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不仅有助于提高自有资金实力, 还可以提高融资能力, 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大型投资银行占主导地位, 成为行业龙头与支柱, 是投资银行成熟的重要标志。很多学者指出, 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行业集中史,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资本集中。

因此证券公司应该经过社会化的融资和购并重组、进一步增资扩股、股票上市等多种手段拓展融资渠道, 从超越外延规模的量的扩张到充实资本实力的发展。在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趋势下, 按照市场细分及专业分工的框架, 建立由母子公司构成的集团化证券公司是国内券商在新形势下竞争的重要战略。

2. 引进多种资本, 走民营化、合资化的道路

民营资本在我国金融领域里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控制力。金融业的对内放开主要就是对民营资本的放开。现在我们在国内金融领域中轻易可见到一些家族企业集团的身影, 并且它们对金融资产的控制力也正随其资本实力的增强而不断扩大。

外资进入国内证券业已拉开序幕。根据我国入世对证券业开放的内容及步骤, 许多券商都已行动起来, 越来越多的合资券商及基金管理公司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参与角逐。

通过引入一些大型、特大型的企业集团, 可迅速扩大资本规模, 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外来资本将使券商获得更多的业务资源, 更快速地形成业务网络。金融资本在根本上是为实业资本服务的, 对于那些实力强大、业务范围广泛的股东, 公司应将其列为公司的核心客户群加以培育, 为它们提供全面的资产管理、投融资、财务顾问、兼并重组等金融服务。还要积极的与其他实力资本接触, 寻找有意愿长期投资或意欲进军金融业的企业集团, 通过增资扩股、相互参股或设立合营公司的方式将其纳入公司的业务网络中来。

3. 向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

根据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分业监管模式以及未来的混业发展趋势, 金融控股公司将是大规模综合性券商未来选择的主要经营模式。每家公司应比较现有的优劣势, 将首要目标定在“建立起具有相当实力的证券控股公司”上, 尤其注重与国外同行公司的合作, 通过优势互补在合作中提高能力、扩充实力。其次, 把握机会, 通过并购方式逐渐控股信托、租赁、银行等金融部门, 在条件夯实之后, 争取在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计划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自由度。

4. 建立以泛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服务与创新体系

传统的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公司接受客户的委托, 通过对客户的委托资产 (一般是现金和债券) 在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证券业务。而泛资产管理业务则是指接受的客户委托资产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除现金外, 还包括股票、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投资品种的多样性, 不仅包括A股和债券, 还包括B股、三板、货币市场, 还包括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衍生金融产品、不动产、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其他资产等;投资区域包括内地、香港、美国等全球市场;客户不仅包括机构和实力私人投资者, 还包括国家及各级政府、组织团体等。

泛资产管理业务作为以收费为基础的业务, 可以使得公司得以摆脱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限制, 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优秀的资产管理业务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良好市场形象。通过培育特色化的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泛资产管理业务, 并以泛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 构建公司的服务和创新体系, 就能锻造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 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提高管理效率

传统的企业组织通常是金字塔式的, 学习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扁平的, 即从最上层的决策层到最下层的操作层, 中间相隔层次极少。只有这样, 企业内部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 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 才能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

适应现代化管理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要求, 证券公司在内部组织结构上要尽量实现“扁平化”管理, 将公司内部业务相关部门进行整合, 取消不必要的中间管理层次, 提高信息在组织上下的流动速度和效率, 从而提高组织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能力, 提高效率。

6.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

近年来, 随着证券业新一轮增资扩股的进行, 一场人才争夺的战争开始打响。资本的竞争已经让位于人才的竞争。我国加入WTO后, 国外证券公司逐渐在国内安营扎寨, 一些高层次人才将成为国外大型投资银行争夺的对象。为了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 我国证券公司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 建立一支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育健康向上的现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一般工业企业很重要, 对证券公司来说也是同等的重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同样是证券公司追求的目标。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证券公司首要的任务是将本公司核心竞争力包装成为本公司的企业文化, 使核心竞争力在公司内部扩散, 并且不断培育, 不断发展。

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的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郭凯宁云才张晓龙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计算出评价对象到最优点和最劣点之间的距离比, 提出一种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的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的方法, 并对我国16家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

[关键词]煤炭上市公司绩效熵权一、引言

煤炭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 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基础能源产业, 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一直占2/3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 安全、资源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2~3]。作为我国煤炭产业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的煤炭上市公司,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绩效, 是目前现实和紧迫的课题。同时, 对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也是使投资者提高投资收益, 降低风险损失的有效途径, 本文尝试引入熵权双基点法对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

二、熵权双基点法的评价原理1.熵及其极值性质

熵权就是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信息量大小决定相应指标的权重。根据熵的定义与原理, 当系统可能处于几种不同状态, 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时, 则系统的熵为:

熵值E实际是系统不确定性的一种量度。由式 (1) 可知, 熵具有极值性;当系统处于各种状态概率为等概率时, 其熵值最大, 即:

由此可知, 当系统的状态数n增加时, 系统的熵也增加, 但增加的速度比n小得多。如果系统仅处于一种状态, 且其出现概率Pi=1, 则系统的熵等于零, 说明该系统完全确定。

2.熵权-双基点法评价过程

熵权-双基点法用于煤炭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可分为以下过程:

步骤1选定要评价的对象。对象是一组相同年度的煤炭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记为 。

步骤2建立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 包括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资源约束指标。

核心产业选择 篇10

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J.A.Schumpeter) 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部分, 是生产力中各种要素的新组合, 并实现商业化运作, 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构成生产力的各要素, 技术创新具体可分为基于劳动者的观念创新和文化创新、基于劳动对象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基于服务对象的市场创新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领域内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根据技术创新的基本特性,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可分为: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狭义定义来区分这三种技术创新战略, 如表1所示。

二、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思想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之间是相互依托的关系,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核心竞争力又对技术创新起到促进或影响的作用, 二者之间除了正相关作用外, 还存在着负相关作用。

正相关作用体现在:第一,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波特将企业的战略选择分为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但企业最终赢得竞争优势, 主要是通过产品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实现的, 而这两种战略的实施归根到底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 因为企业要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 无论是在价格抑或个性方面, 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第二, 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而积累的结果, 具有很强的延展性, 能够向多领域渗透, 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协调发展, 促进企业不断跃升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推动企业再次的技术创新。

负相关作用体现在:第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影响技术创新。企业在培育和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也孕育了核心竞争力的刚性, 使企业不能对急剧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而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需要对原来的系统进行某些变革, 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则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成为阻碍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消极因素。第二, 技术创新的选择不当, 将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 技术创新是一项投资大, 周期长, 不可预计的因素较多的充满风险的系统工程。美国曼斯菲尔德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技术成功率、商业成功率和经济成功率分别为60%、35%和12%。由于技术创新需要企业的巨额投资, 当得不到回报时, 往往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其次, 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社会溢出效应, 即技术创新的价值会在较短时间内被模仿者采纳。此时如果企业的创新收益小于创新成本, 企业的竞争力不但得不到提升, 反而会被削弱。再者, 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技术创新的成功需要各方面的资源条件, 一项在技术上取得成功的技术创新, 其在商业的运作上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因此, 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不当, 将会极大地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鉴于上述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紧密相关性, 依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及演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做出选择。

三、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 即企业一般要经历导入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导入期一般指企业的初创阶段, 在这一时期的企业表现为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 具有较高的管理链条上的某种能力, 如具有针对某一目标市场的针对性市场研究能力或拥有某项核心技术;这一阶段是企业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阶段, 但企业并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快速成长期是企业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 随着目标市场的不断扩大, 企业的战略重点转向了生产过程和应对消费市场的变化, 以保证销售总量的快速增长, 迅速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 形成自身的产品或工艺优势, 使企业迅速成长;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熟期是企业的黄金时期,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企业已拥有了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各项能力也都处于鼎盛时期, 企业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进入衰退期后, 企业的业务出现萎缩, 销售额持续下降, 企业业已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面临着衰退的威胁。

企业如何从导入期和快速成长期迅速过渡到成熟期, 又如何能延长成熟期摆脱衰退期?大量事实表明, 成功的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都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开发新产品或产品的新用途、进入新的市场, 而使企业快速过渡到成熟期并延长成熟期和摆脱衰退期的。在此,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技术创新战略进行选择。

1. 企业导入期的技术创新战略

进入导入期, 一般是企业发现了新的市场机会或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处于这一时期的企业, 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稳定, 生产成本较高, 在市场上没有稳定的目标顾客, 市场占有率较低, 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这一时期企业的资源有限, 自身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因此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企业要对消费市场进行周密的市场研究, 做出详细的市场细分, 选择较小的目标市场, 集中有限的资源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同时为了尽快生产出适合目标顾客的产品, 在生产工艺上引进先进的设备进行模仿创新, 或与其他工艺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创新。随着企业市场细分的自主创新和生产工艺的模仿或合作创新的进行, 并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使企业的目标市场和生产职能得以形成, 进而企业的功能性需求———激起目标顾客需求将变得更加明确, 形成了企业的基础性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尽快进入快速成长期。

2. 企业快速成长期的技术创新战略

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意味着企业将面对着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目标市场的急剧扩大, 企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经营风险不断降低。此时企业已经具备了基础性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 要求企业集中资源加大工艺创新的力度, 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 扩大生产规模, 迅速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 随着目标市场的不断扩大, 由于消费者的个性化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需求要求企业在产品的功能和样式上进行自主创新, 赢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一时期, 企业通过在工艺上的模仿创新和产品上的自主创新, 使企业的规模急剧地扩大, 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增长, 推动了企业顺利进入成熟期。

3. 企业成熟期的技术创新战略

在这一时期, 企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慢, 甚至处于稳定状态, 各种能力也都处于鼎盛时期, 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需求的稳定发展, 企业的形象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 因此, 企业要借住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品牌方面进行自主创新, 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文化和品牌效应, 引导消费市场, 在消费市场上形成稳定的品牌形象。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 激发消费需求, 企业要在产品上进一步自主创新, 开发出产品的新功能, 以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同时, 企业要在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进行新产品的创新活动。在实行差异化的同时, 更要注重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 在工艺上进行自主或合作创新, 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形成更大的消费者让渡价值。通过在产品、品牌和工艺上的创新, 使企业形成快速的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文化, 尽量延长企业的成熟期, 为企业的进一步技术创新和规避企业的衰退期奠定核心基础。

4. 企业衰退期的技术创新战略

当企业步入衰退期时, 销售额急剧下降, 业务萎缩, 市场占有率下降, 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这一时期企业工作的重点是尽快促进企业蜕变, 但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 使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活力, 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 企业要依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创新文化, 迅速转变创新观念, 形成新的快速响应变化的自主创新观念, 使企业快速进入新的行业或生产新的产品。同时, 由于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存在较大的退出壁垒。因此, 要求企业在详细分析目标市场的基础上, 对目标客户进行基于客户关系的自主创新, 以便为企业争取一定的缓冲时间, 减少损失, 避免因市场的萎缩而导致其业已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被削弱。通过企业转变自主创新观念和客户关系的创新, 依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企业迅速发生蜕变和规避衰退的风险。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中, 应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征, 依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采用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 如表2所示。

综上可见, 企业的技术创新只有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 沿着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协调好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技术创新战略, 才能通过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摘要:企业发展的过程是围绕着核心竞争力的螺旋上升过程, 而发展动力是技术创新。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基本思想, 应该是依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及演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做出选择, 充分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协调不同时期的技术创新战略及其比例关系, 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 (美) F.M谢勒/姚贤涛.技术创新一经济增长的原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2]缪沾.技术创新的概念、战略和方式研究[J].云南建材, 2001, (2) :5-9.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4]Thomas.L.Wheelen,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ol-icy[M].USA, Addis 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5]C.K.Prhanlad, G.Hamel.The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J].Business Review, May1, 1990.

[6]毛明芳, 彭成刚.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互动机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5, (4) :22-23.

[7]张东风, 韩天放.模仿还是创新[J].企业管理, 2004, (8) :6-15.

品牌价值是支撑一个产业的核心 篇11

一、产业化的关键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就是建立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特别是龙头企业、经销商、种植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龙头企业一头是市场,另一头是种植户,两边都要合理分配。面对市场的风险性、复杂性,只有销的出才能卖得好,销售在整个产业链环节中处在核心地位,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带动性。

二、优势资源不等于优势产业。和田好东西很多,但是做成优势产业的并不多,就墨玉县、洛浦县的红枣而言,虽然价格低却滞销,唯独十四师红枣卖得出,还逐年涨价。这充分说明品牌的价值是支撑一个产业的核心和带动促进农产品升值的保证。

三、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始终是初级劳动,销售才是更高层次的劳动。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职工种植的产品,获得成果是农副产品。企业的加工、经销商的销售把产品变为商品,更具有复杂性,它是面对众口难调的消费者和来自市场的风险、同行业竞争的压力,变数更多,利益空间更不稳定。虽然企业与种植户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但是获得利益的根本是营销,产品的升值根本来源于品牌。

四、都说二道商贩收购红枣价格比十四师里收购价格高,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同为红枣,为什么一师、二师、和田地区洛浦县、墨玉县的红枣卖不出去的时候,商贩不去抢购?这充分说明品牌效应在整个产业环节中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十四师红枣产业化发展促使职工的收入成倍地增加。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增加,却无法带来产品价值的提升,反而使产品价值、价格降低;只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品牌创建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保证职工的利益和团场经济效益的持久与稳定。从根本上讲,有了产业化的发展,有了品牌化的创建,才有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当前,枣业公司已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田玉枣”已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田玉枣”品牌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些软件都为提升“和田玉枣”品牌价值、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优势的农产品必定是组织化强、标准化好,品牌化高的产品。这种利益连接方式是把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更稳定地连接在一起并使之一体化,形成紧密的产供销产业链。商品的质量和品牌的创建是产业化的核心,种植户只有生产优质的原料枣,才能保证商品枣的品质,才能使“和田玉枣”的品牌经久不衰。

六、农业产业是弱势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经过工业辅助与深加工,才能改变农业的地位。无论从经济贡献率讲,还是从发展角度上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团场几十年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前几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的时候,红枣的价格没有超过5元/公斤。通过产业化的发展、品牌化的建设,市场的销售份额逐年扩大,价格稳步增长,种植户的收入成倍的增长。只有坚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才能使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只有树立“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市场竞争力;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七、关于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随着骏枣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工能力的限制、市场的不断饱和以及专卖店品种的需要,目前需要适度种植一定规模的灰枣、冬枣、赞皇枣,不断根据市场需要,增加红枣生产种类,使枣业公司成为制干红枣品种最多、质量最优、市场份额最大的加工企业。

核心产业选择 篇1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路径

一、问题的缘起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 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由专科独立或专科与中专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 它们属于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多科性 (少部分为单科性或综合性) 本科院校。它们是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历史性重任。目前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已达208所, 占到普通本科院校的近1/3[1], 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公平的主要承担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摇篮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院校大多数办学经验不足、办学实力弱、办学水平低, 在高校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核心竞争力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 保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源泉, 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培育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源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 (Gary·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合作发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 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一词, 并将其描述为“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2]。自此,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开始出现。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将这一理论移植到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 相比而言, 我国起步则较晚。上世纪末,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 高校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我国管理学界、教育学界以及高校实践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他们基于各自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历, 从不同视阈阐释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性、以及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等问题。考量现有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探索, 笔者着重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相关问题。

二、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解析

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是识别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高校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可从其内涵着手进行解析, 寻找观测点;另一方面, 也要注意到, 高校的办学类型和层次的不同, 其核心竞争力的观测点也有所差异。

迄今为止, 国内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历十余年, 但目前对其内涵的界定却尚未统一。归纳各家之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能力观。这一观点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 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某一要素的效用突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3]。 (2) 资源观。这一观点认为,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的“优势资源”, 是主体对大学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 表现为深植于竞争主体的各种资源之中, 以自身独有的核心能力为支撑点, 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运作自身资源所形成的整体。 (3) 要素观。这一观点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 包括多个层面, 其形成既不是个别因素之间的简单组合, 也不是影响大学竞争的所有要素的集合, 而是一个由构成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整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其核心要素是现代大学制度、学科生长机制和大学文化传统。换言之,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其制度体系、学科体系和文化体系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4]。

以上观点的主要分歧在于把核心竞争力看作是能力还是资源或者是能力与资源的统合。从实际运作的视角审视, 资源是建立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但具有相似资源的组织却往往会在使用资源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出现巨大差异。可见组织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资源, 更重要的在于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 (包括获取组织外部的资源的能力) , 能力是组织拥有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因此, 资源本身不是核心竞争力, 获取、创造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从理论来源的视角审视, 高校核心竞争力源自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有学者通过追溯企业管理研究成果, 指出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一种能力 (学识) , 是企业或其他组织在竞争状态下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资源, 使自身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 笔者赞同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的能力观。依据能力观, 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技能独特性”、“用户价值性”、“资产专用性”、“价值可变性”等特征[3]。

“技能独特性”指高校核心竞争力可从高校的科研能力、科研转换能力、教学能力、培训技能等方面识别, 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高校, 其最主要职能是搞好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 从以上诸能力中识别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最主要的应当是观测其教学工作水平, 也即观测学校是否拥有先进的本科教育教学理念、富有成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用户价值性”是高校的价值追求和价值体现, 指高校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满足不同能力和愿望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应用型地方性高校, 就满足社会需求而言, 其最主要职能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从事科技开发和运用、具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满足学生需求而言, 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大众化教育, 旨在为满足更多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渴望。因此, 识别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应观测其有无与所在区域的主导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切的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 是否为所在区域培养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能否为所在区域更多的适龄人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资产专用性”指高校资产包含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其中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它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基础结构资产。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状况, 其核心竞争力应主要从其对市场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的占有程度上识别。市场资产包括社会认可度、学生报考率、毕业生就业率等, 这些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人力资产包括人的整体技能、创造力、领导能力、管理技能等。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 主要是观测其师资队伍状况, 特别是“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整体技能、结构水平、创新能力、敬业素质、管理能力等”。基础结构资产包括学校运行的各种技术、工作方式和程序。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普遍处于制订和形成本科教学和管理规范的关键时期, 因此, 是否建立了符合本科办学需要的管理规范, 是否形成了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至关重要。

“价值可变性”是指核心竞争力具有生命周期, 其培育与提升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一般核心专长或技能开发与获取、竞争要素整合、核心竞争力更新三个阶段。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大多处于前两个阶段, 也即培育核心竞争力阶段。

总之, 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 主要观测点有:是否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和科学的管理规范, 是否拥有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切的学科专业结构, 是否拥有一支满足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是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三、新建本科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打造优势明显的核心竞争力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的首要战略。核心竞争力可以表现为新建本科院校总体上的综合实力, 也可以指在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某一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实力。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坚持“地方性”的办学定位, 树立教学为先、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

1. 树立教学为先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新建本科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深层因素。世界知名大学的成功历程, 无不得益于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必须在树立何种办学理念上下功夫。新建本科院校是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高校, 教学工作是其首要任务。实践证明, 紧扣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这几个关键词, 牢固树立教学为先、应用为本、服务地方、面向大众的办学理念, 是新建本科院校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2. 坚持为地方服务的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是学校的顶层设计, 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新建本科院校在类型上要定位为教学型高校, 在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一线、能将知识转化到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型人才, 在学科专业上要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和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 在服务面向定位上要立足区域、面向基层, 把学校办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3.形成应用研究的学术导向。新建本科院校要按照“地方、特色、应用、创新”的原则, 尽快凝练应用学科研究方向。“地方”指学科建设要服务于所在地市支柱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视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为学科建设的土壤、科研的动力;“特色”指学科建设要突出自身特色和区域服务特色;“应用”指在适度发展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大力倡导服务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学科;“创新”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 对现有学科进行整合或者建立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科。新建本科院校要牢固树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工作思路, 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地方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研究, 推动与地方支柱产业、行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建设, 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学科研究格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应用研究评价体系, 完善应用研究评价机制, 建立校地、校企密切合作的教师培养与科研、教研合作的运行机制,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提高教师产学研结合的应用研究能力。

(二) 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 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双能”, 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开展产学研活动的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而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教师大多是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 因此加速教师转型就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的转型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按照“全面培训, 重点培养, 学以致用, 确保实效”的原则, 有计划、分批次, 将教师派往生产和社会一线, 进行实践锻炼和专业培训。二是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行业实践背景的教师, 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或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从事实务教学和专题讲座、实习和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等工作。三是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双能素质”培训。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产学研能力纳入教师考核内容, 努力形成教师积极参加实践培训的良好氛围。

(三) 创新专业建设发展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重视并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 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软实力, 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一要创新专业建设发展机制, 建立由校外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切实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 (修) 订、专业发展论证、招生计划拟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二要积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优化专业结构, 调整专业布局, 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以典型带动一般, 以特色求得发展, 以品牌赢得声誉。三要拟定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发展规划, 不断提高应用型专业的比例。四要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内涵建设, 注重过程管理, 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吻合、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对接。五要构建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建立专业进入、建设、评估和退出机制, 确保建设实效。

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一是在课程设置上要着重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 不仅要考虑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 更要充分考虑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一线工作的适应性要求。二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 更多地倾向于实用技术与规范的经验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 除了要求学生理解相关结论及其推导过程,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 学会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三是教育教学应突出实践性, 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验设备条件建设, 加大实习实训课时比例, 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对将来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的认识, 倡导毕业论文 (设计) 的真题真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保证至少有一年左右的见习实习期[4]。

(四) 构建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 有效借助外部资源和优势, 促进学校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历史短, 办学经验不足, 办学资源大多较为匮乏。在我国本科教育中基础最为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自己的“话语权”和“生存权”, 就要组建战略联盟, 这是借助外部资源和优势, 应对资源短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与办学水平、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项战略选择。

1.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校际联盟合作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共性虽多, 但也有各自的优势与强项。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校际联盟合作关系, 构建教学工作联盟体, 实施质量工程项目联合申报、网络课程共享、互认学分、教师交流、实验实训实践基地共建等, 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减少因重复或低效而造成的各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出, 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办学效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减低新建本科院校之间的无序竞争。

2. 建立与国内名校联盟合作关系。

一是依托名校的资源与影响提升自己, 如利用名校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条件, 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以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教师队伍等。二是选择自身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 与名校相对较弱学科、专业进行合作等。

3. 建立与国外应用型高校联盟合作关系。

国际间校际战略合作不仅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办学模式, 形成契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而且有利于借用其他国家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提高本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 国际间校际战略合作, 对增强我国师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其国际交流能力和多元文化意识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与国外应用型高校建立联盟合作关系,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模式:一是联合培养本科生。以“2+2”或“3+1”等模式, 利用国外高水平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成功的实践实训模式, 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下, 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 在联合中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 构建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联盟高校进修、短期访问、讲学、参与其项目研究研发等, 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5]。三是促进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并与本土文化的课程进行组合和融合, 以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6]。

4. 建立与企业联盟合作关系。

校企联盟的建立, 有利于高校以智力资源交换企业的经费、设备、科技人员、实习基地等, 弥补资源的不足;有利于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寻找更加合适的项目, 拓宽研究领域, 加强产学研合作, 拉近高校与社会的距离[7];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 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樊彩萍,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副研究员, 安徽合肥

230061)

参考文献

[1]关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理顺体制化解经费难题[N].中国教育报, 2008-02-28.

[2]Prahalad C K, 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1990:79-93.

[3]赖德胜, 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 2002 (07) .

[4]樊彩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 2008 (01) .

[5]樊彩萍.基于战略联盟的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研究[J].江苏高教, 2009 (04) :61-62.

[6]王志刚.国际化:一般地方高校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方式[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07 (03) :118-121.

上一篇: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下一篇: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