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度

2024-12-02

文化高度(精选12篇)

文化高度 篇1

摘要:文本解读的高度、宽度,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深度、效度。然而,目前语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却存在浅表化、概念化、碎片化、粗鄙化等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立足文化的高度,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把握文本的文化意义,以解决教学难题,弥补教材缺陷,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文化传承。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化高度,问题与策略

“文本”一词来自英文text,有本文、正文、语篇、课文等多种译法。这里的文本,特指语文教材。文本解读是师生以语文教材为媒介,与潜在地存在于教材中的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它“是一种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活动,是建构文本与自我建构的过程”[1]。文本解读的高度、宽度,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深度、效度。

然而,目前语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可谓问题多多:或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人云亦云,照搬教参的解释;或抽象生硬,“一味从概念(定义)出发,从概念到概念进行演绎”[2];或肢解、曲解,穿凿附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文本碎片化;或无视情感、价值等生命因素的存在,将文本解读变为纯技术化和操作性的语言文字训练。文本解读的浅表化、概念化、碎片化、粗鄙化,直接导致了阅读教学的低效化。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文本解读缺少文化的高度与宽度有很大的关系。文本解读的过程,不只是语言学习、知识理解、能力获取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精神建构的过程”[3]。语文教材,尤其是那些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优秀人类文化的结晶,涉及丰富的文化现象,潜藏深厚的文化内质。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主流文化的制高点,从文化的视角,以历史透视的、全息的眼光,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价值观点、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传统习俗等深层次的观照、分析,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把握文本的文化意义,拓展文化情怀,建构文化生命,用深刻代替肤浅,用丰富代替简单,用整体代替碎片,用全面代替狭窄,这样才能真正走出浅化、泛化、窄化的文本解读误区,解决教学难题,弥补教材缺陷,活化学生思维,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文化传承,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承担起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下面,以例举的方式进行陈述。

一、解决教学难题

一位老师教学 《开天辟地》,讲到盘古昏睡18000 年,醒来后“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一个学生突然发问:“盘古开天辟地的斧子、凿子是从哪里来的?”教室里一片哗然,讨论半天,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教师承认备课时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下课后又是上网搜索,又是请教同事,仍然找不到答案[4]。显然,浸淫于现实世界,以现代思维解读远古的文本,肯定是摸不到门径的。这个问题,必须从神话文化的疆界求解。

马克思在谈到古希腊神话时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5]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水平有限,先民们对地动山摇、斗转星移等自然现象感到神秘时,神话便是他们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形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5]。而这种幻想与今人的思维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代神话产生于前逻辑的、非理性的原始状态。人类原始思维的特征是具体形象的,联想力异常丰富,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低下。这种幼稚的原始思维,还无力形成‘类概念’,不能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作出类别概括,只能借助‘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通过‘以己度物’来理解世界。”[6]《开天辟地》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一篇中国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是先民们根据幻想来回答世界是谁创造的、怎样创造的神话,分为尸体化生型和天地分裂型两个亚型。我们现在读到的教材《开天辟地》,是将两个亚型合为一体。解读文本时,老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找到几千年前先民认识的出发点:在先民们看来,世界是盘古创造的,是他用板斧和凿子“猛劈猛凿”,从而使“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世界上的万物则是盘古死后的身躯变化而成的。在弄清了先民对于世界由来的具有原始意味解释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要引导学生区分远古先民的神话幻想与今天人们的想象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历史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理性思维不断成长,对世界的认识日趋理智。而在解读神话时,恰恰需要抑制的正是现代的理性思维。因为用今人逻辑的方式看,先民关于世界起源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从前逻辑的原始思维的结晶———神话的角度看,这一切再正常不过,所以,当盘古需要用到板斧和凿子时,他的身边就有了“一把板斧、一把凿子”,就像《圣经》里面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一样。

二、弥补教材缺陷

在很多老师的心目中,袁鹰创作的《黄河的主人》(原题《筏子》)无疑是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文质兼美的佳作,短小精悍,构思巧妙,层层对比,步步渲染。课文描写了奔腾咆哮的黄河和驾驭羊皮筏子在波峰浪谷间穿行的艄公,赞扬了艄公藐视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主题“高大上”,充满“正能量”,有人解读时甚至将它推到了“民族精神的象征”这种无以复加的程度[7]。

然而,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考察,这篇产生于1961 年在甘肃兰州体验生活、为了给处于三年自然灾害中的全国人民鼓劲而作的散文,不免深深地打上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烙印,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在1982 年写的《散文求索小记》中,作者袁鹰提到,在1958 年,他热烈地、真心诚意地歌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在1959 年、1960 年,他也曾非常坚决地、满腔热忱地捍卫过“三面红旗”。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作者,要他超越自己所处的年代。但是,文本的立意、它所传递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今天读者的影响,则是我们不能轻视的。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审视,这篇散文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艄公”与“黄河”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文本宣扬、凸显的是“驾驭”的姿态、“征服”者的形象、“战胜”后的快慰,用苏州大学陈国安先生的话概括,它的文化价值只有一个字———斗![8]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因此,从文本中我们读到的不是敬畏自然,顺应黄河的地形和水势,不是凭庖丁解牛式的顺势而为、遵循规律的智慧行事,而是“大胆地破浪前行”,以赳赳武夫式的莽撞“战胜了惊涛骇浪”。应该说,袁鹰在那个“战天斗地,斗志昂扬”的时代还是有所顾忌的,在文本中,他也强调“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在看重“勇敢”时也不忘“智慧、镇定、机敏”,但是,教材的编者思想更加激进,“斗志”更加昂扬,编写教材时不仅把标题由《筏子》改为《黄河的主人》,并删去了“如果只凭冲劲,天不怕地不怕,就随便往羊皮筏上一蹲,那也会出大乱子”等句子,原文中对自然的些许敬仰、小心便荡然无存了,“人定胜天”的意味则更加明显。这样的文本,对于当代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建构正确的生态观,肯定是不利的。怎样消除教材的不良影响、弥补文本的缺陷呢?教学时,我们可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将课文与原文比照,联系作者写作的历史语境,对文本作批判性解读。

三、达成育人目标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教育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和谐发展。尽管语文课程改革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课堂文本解读实践却没有跟上改革的进程,“原本丰富的文本价值被严重折损在僵死、陈旧或过于极端的解读方法之中,偏离新的育人目标”[9]。这些方法就是1949 年至2000年统治教坛50 年的政治教化取向的文本解读、知识能力取向的文本解读,它们用独断的社会学、文章学、语义学文本解读视角与方式,将学生的认识聚敛、束缚于整齐划一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机能僵化、固化,鲜活的文本解读变成了刻板机械的操作,文本原本丰富的意义被遮蔽,读者与作者应有的心灵对话被阻隔,一切简单化、肤浅化,久而久之,学生习惯给作品贴标签、下结论,对人物形象作扁平化处理,语文课堂教学变成死水一潭。尽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5 年,教育理念早已天翻地覆,但是,受惯性思维和传统文化趋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上述文本解读法在当下仍然很有市场。用这样的方法、体系解读,激情四溢、感人至深的《再见了,亲人》被风干得只剩下“伟大的国际主义”的崇高主题;有着七情六欲、童真童心和生存智慧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只落得一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帽,孤独地被送上高高的神坛;颇具情怀的《晚上的“太阳”》,被窄化成聪明、专心、守信等应付标准化考试的几个美好的形容词。面对文本,学生只会跪着解读,只知唯唯诺诺接受;面对作品中的人物,学生只知仰视,只会妄自菲薄;面对血肉丰满的教材,学生只会碎尸万段的解词、分段。如此解读文本,最终导致的必然是解读者自我主体性的丧失。

“教材文本是我国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最重要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在课堂内解读教材文本,即对教材文本进行意义的理解和阐释,是语文教育实现其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9]从时代的教育文化语境出发,从语文课程的人文特性出发,从语文教育的立人目标出发,我们必须摒弃“目中无人”的政治教化取向以及知识能力取向的文本解读,将主张“人本交融”的哲学解释学作为文本解读的主要方法,让文本解读的过程真正变成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过程。在诸多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是课堂教学对话的核心,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这种核心对话深入、有效地进行。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对文本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寻求理解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理解,在建构文本的同时完成自我建构,将文本解读促进人格健全发展、语文教育以文化育的愿景变为现实。

四、实现文化传承

在文化学看来,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不只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是文化传递的过程,为此,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特别强调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我们应该把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总要求融化、灌注到语文教育的每一个学段、每一项具体的行动。就文本解读而言,必须增强自觉意识,拓宽文化视野,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努力挖掘、彰显文化因子,将文本解读的过程变成文化浸染、熏陶、传承的过程,让学生感受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传人。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由于时代的际遇和个人的命运,常常在钟鼎与山林之间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犹豫,在官与隐之间纠结。渔父,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类独特的群体,他们或垂钓于茫茫雪江之上,卓尔不群,待时而动;或陶醉于青山绿水之间,恬淡闲适,隐逸出尘;或吟啸于潭畔泽国,愤世嫉俗,坚守理想。他们影响着历代文人的仕隐观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一道别样的风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渔夫”的形象,如《江上渔者》《题秋江独钓图》《渔夫》《渔歌子》《江雪》。对此,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就文解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学生的解读止步于表面、个体,而必须前联后拓,引导学生深刻探究,触摸、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这里,只以张志和的《渔歌子》和柳宗元的《江雪》为例,阐述如何寓文化传承于文本解读。在《渔歌子》中,张志和描绘了一幅桃花盛开、白鹭翻飞、流水潺潺、细雨绵绵的秀丽图景,着意渲染人与景的和谐融洽;柳宗元的《江雪》,则勾画出一个“千万孤独”的静默空旷的世界,大雪坚冰阻隔了鸟影人踪,天地间一片死寂,人与周围的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同是渔者,同为捕鱼,为何他们的环境和心境天壤之别?带着这样的认知冲突、初读感受,启发学生知人论世,由表及里,由浅而深,他们定会由文本描摹的外部世界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物我交融表现手法的精妙,进而感受渔夫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特殊的意义,在学习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民族文化的土壤。张志和在《自叙》诗中写道:“世事艰难如意少,功名荣耀误人多。浮云富贵非吾愿,且买扁舟理钓蓑。”被朝廷贬官后的张志和看破红尘,主动辞官归隐,自称“烟波钓徒”,可见他把钓鱼当成是一种享受和出世的人生姿态,自然逍遥自在,乐在其中。柳宗元革新失败被贬永州,这是一个十分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面对恶劣的环境、当权者的打击和亲人的不幸遭遇,柳宗元虽然心情苦闷,却不屈不挠。在诗里,他把所有热闹的陪衬都去掉,只留下一个寂静无比的境界,正是为了突出不畏严寒、寂寞的渔翁,在这个桀骜不驯、傲骨铮铮的艺术形象上寄托自己改革失败后虽屡遭排斥却理想不泯的精神。同为渔夫,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一个是儒家文化,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知其不可为而为,即使遭受打击,身处不幸,仍然心系百姓,这是《江雪》中的渔夫;一个是道家文化,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更看重精神的自由,这是《渔歌子》中的渔夫。

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0]是的,文化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内涵丰富,范围宽广,有如我们周围的空气,无处不在。而且,文化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词。只要我们有从文化的高度和宽广的视野解读文本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熔铸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我们就找到了打开文本秘密通道的金钥匙,就站上了语文教育的制高点,就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J].文学评论,2003(6).

[2]孙绍振.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12(5).

[3]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程然,胡海舟.汉语文化视野中的新课程语文教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7]何镇邦.民族精神的象征:读袁鹰的《筏子》[J].中国校园文学,2006(2).

[8]陈国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袁鹰《筏子》细读[B/OL]http://www.fwsir.com/jy/HTML/jy_20121228220714_204206.html.

[9]王建峰.1949年后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的方法论检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5(2).

[10]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88.

文化高度 篇2

感谢司马迁,从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从亘古不息的汨罗江中,打捞起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学家,他在《史记》中用了1200多字让后世记住了那个不屈的脊梁。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籍贯湖北秭归,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278年。年轻时的屈原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伴随左右,深得器重,参与和执掌楚国 许多重要军政外交事务,起草宪令,修正法度,展示了高超非凡的治国理政才干。这一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时期,确立了他事业的高度。

屈原人生的另一个高度是他的文学成就。他创作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耸立起中国文学风光雄奇的巅峰。《离骚》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篇幅最长、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抒情诗;《天问》以奇特的诘问形式、异常神奇丰富的想象力,一连向上苍提出170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 哲学等许多领域,既敬天尊神法道,又借天问道、借古喻今,叩问现实,质疑巫术的盛行,充满科学求索精神;在祭歌基础上提炼而成的《九歌》,结构精巧,斑斓 绚丽,美轮美奂,塑造了或优美妖娆或庄重典雅的云中君、湘君、湘夫人诸神形象,成为传世经典之作。《离骚》之后没有《离骚》,《天问》之后《天问》不再, 《九歌》之后难寻《九歌》,屈原之后的中国文化人都聚集在这座高山之下,刨挖文学的泉眼和思想的深井。

学校特色建设的文化高度 篇3

佛山市高明区经历“十一五”教育发展提速,基礎教育领域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均衡。均衡后的高明教育走向何处?在充分研究当前国际国内教育形势,准确把握区域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礎上,高明区明确提出教育高位均衡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内涵发展路径,据此制定了“十二五”时间表,路径具体设计之一是坚持教育特色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教育特色品牌。围绕这一工作思路,全区学校启动“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双特工程”,开始特色建设探路。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学校特色发展意识基本树立起来,一批教学有特色管理有特长的教师竞相涌现,一些学校在学科建设、德育管理、课程开发和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呈现比较明显的特色,高明区杨和镇杨梅小学就是一例。该校地处山区,学生均来自山区农家,比较能够吃苦耐劳,受乡村风俗影响都比较喜欢体育活动。学校从这一实际出发,秉承一直以来坚持开展体育活动的传统优势,选准体育特色创建项目,确立“以体育为突破口,五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体育特色学校。围绕这一目标,学校树立“彩绘孩子人生起点,书写孩子幸福未来”理念,努力通过体育教育达到“让体育强健学生身体”和“让体育精神滋养学生人生”的具体目标。在体育特色创建中,学校从组织、经费和制度三个方面落实保障,着力抓好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业余运动梯队建设、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和体育运动场室及体育系列活动建设,组织起专兼结合、全体参与的体育教育师资队伍,建立起篮球、毽球和田径三大特色项目业余运动梯队,形成了一周一节体育特色课、一天运动一小时的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校本教材为载体的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开辟了“六场一廊两区”(毽球场、乒乓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中国象棋活动场、体育展示长廊、学生户外器械活动区和体育休闲区),组织开展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每户体育表演赛或汇报赛、每学期年级体育比赛和每年一次的学校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系统化、连续化、常规化的整体推进,使体育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的显著特色,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如火如荼,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充满活力,创建成就显著,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

考察杨梅小学的特色创建,可以认为,学校遵循从传统优势项目到特色项目再到学校特色这一特色学校创建过程,精心组织,细致安排,积极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实际成效。但整体来看,按照“重点突破,全局优化”的特色创建策略和价值要求,再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我们也发现,杨梅小学的体育特色创建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大力度的实践,即体育特色创建需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对学校整体发展应该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文化是学校的根和魂,是学校发展的综合动力,是核心竞争力。特色学校建设最根本的是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要匹配起特色文化支撑特色发展,进而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就杨梅小学而言,其体育特色建设应该要最终形成体育特色文化,而表征这一文化的是体育运动所应包涵的体育精神。我们发现“体育精神”虽然在杨梅小学的体育特色创建目标中有提出,但在创建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归纳、提炼,学校体育特色更多显扬的是体育活动场室的设置,是丰富多彩的各类体育活动,是体育特色创建的宣传(宣传栏和宣传标语),是一樽樽各类体育比赛获得的金光闪闪的奖杯。换句话说,杨梅小学的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停留在物质的、制度的阶段,落实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上,关注在获奖扬名上。诚然,这些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必然阶段,是构成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就长远而言,就学校全局优化来说,特色建设一定要凝炼特色文化,形成一种精神。杨梅小学有这种意识,但疏忽了,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最终必然难以持续提升,必然难以以一种高度概括的体育文化精神来诠释学校办学理念,统領学校办学行为,凝聚学校师生力量,进而整体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产生教育教学和管理高水平高质量,成就较高知名度和产生区域辐射效应,反过来,这也影响了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进程,使得体育特色建设似乎总停留在一般阶段,不得进入更高层次,即文化层次,上升为文化办学。

那么杨梅小学体育特色建设如何上升到文化高度?简而言之,就是从体育运动本身出发,提炼出共性体育精神:奋力拼搏,勇争第一,团结协作,合力进取。此外,结合学校实际,融入个性化元素:勤劳朴实,刻苦坚毅,运动创造。两者结合,构成学校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引领全体师生,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全校师生在这种独特的体育精神感召鼓舞下,奋发有为,争创一流;又通过一届一届师生延续,成长壮大为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推动学校走向优质、优秀和卓越。可以相信,杨梅小学将体育特色建设提升到体育文化的高度,获得的将不仅是一个个精彩的活动和一座座奖杯,将更加是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优化,体育特色建设成为学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工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上新台阶,结新硕果。

特色学校建设如果没有特色文化的提炼与引领,就只能是低水平的活动,特色学校就难以真正建成;有了特色文化的提炼与自觉,特色学校建设就有了灵魂,有了源头活水,学校终将成为名实相符的特色学校,发展进入全新境界。

(作者单位:佛山市高明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本栏责任编辑 龙建刚

•粤教新声•

广东省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穗召开

2012年2月28日,广东省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省纪委副书记丘海,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等,以及省内各高校和各地级市教育局(包括顺德区教育局)的一把手或代表,高校廉政研究中心的主要负责人等,共5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景李虎主持。罗伟其在会上指出,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我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部署2012年的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罗伟其说,在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要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要以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为目标,坚持一手抓教育改革发展,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要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做好我省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罗伟其最后强调,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并自觉承担起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一如既往地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帮助解决纪检监察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要抓住机遇、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广东教育科学发展、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本刊记者 罗 峰)

文化高度 篇4

记得2000年初, “新住宅运动”第一次筹备会议在深圳开过之后, 一位参加了此次会议的北京某著名建筑杂志的副总编说:“看来这些开发商还读过几天书。”对这句话, 我一直记忆深刻并反思良久。

长期以来, 一提到地产商, 人们的普遍联想往往是“暴发户”、“土财主”。于是, 由地产商来谈文化一直被许多文化人甚至业内人讥之为“奢谈”。似乎地产就只是房子, 就只是用钢筋混凝土堆砌的冰冷物体, 就只是供一些没读过几天书的“混混儿们”发财和发迹的平台。

其实, 人们都居住和工作在由地产商们营造的居室或者办公楼里, 都生活在主要由房地产产品构成的城市空间中, 都感受着身边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不断进步, 却又总是令人奇怪地不乐意把神圣的文化与庞大的地产联系在一起。

居住文化古往有之

“家”是一个宁静而致远的美丽的地方。

从上古时代的“男女杂游, 不媒不聘”、“以树为巢”、“凿穴而居”到今天, 居住文化古往有之。纵观中国人的居住史, 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文化进步的历史长卷——图腾、崇拜、信仰、占卜、祭祀、血缘、宗法、礼制、风水……它们无一不与居住有关, 又无一不是文化的集成。

汉字的“宇宙”原是指建筑, 建筑物就是大地上的宇宙, “宇, 屋檐也;宙, 栋梁也” (汉·高诱) , 或曰:“往古来今谓之宙, 四方上下谓之宇” (《淮南子》) 。卜师、祭师就是最早的规划师。《周易》曾对建筑产生了重要的文化影响——“观物取象”、“以象制器”的规划思想;“形胜”、“取势”的布局思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黄帝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多种文明创造的集大成者——井、咸池、火食、冕、旃、占日、星气、律、算数、甲子、调历、衣裳、制图、鼓、罄、镜、舟、矢、杵臼、钟、宫室、明堂等。中国人从黄帝时才有了居住、制图、宫室、明堂, 以及其他许多与居住有关的文明和文化。

老子最早确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位置:“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并且设计了理想的社会模式:“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人类的文明史, 从居室到村邑、都市、城郭乃至国家, 就是文化与建筑交融和共荣的历史。夏禹时, 人们已有“乡田同井,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的要求。

在人居文化中, 审美的进步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老子说“天下皆知, 美之为美”。春秋时人伍举说“夫美也者, 上下、内外、小大、远近, 皆无害焉, 故曰美”。人们在居住空间的进步中寻觅和探索着美的进步——屋顶是寻找与天相通的东西;翘角是表达“天人合一”的气息;天井是敬天敬神的眼睛;庭院是保护家庭的围合;园林是悦心悦神的憧憬。中国建筑的结构美和西方建筑的旋律美, 共同谱写建筑美学的篇章。

我们可以从唐宋著名诗人和词人的无数华章中, 想象出当时人们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向往:“云深不知处” (贾岛) 、“空山松子落” (韦应物) 、“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 、“傍睨竹树云石” (白居易) 、“孤琴候萝径” (孟浩然) 、“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 、“明月来相照” (王维) 、“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 、“独树为桥小结庐” (林和靖) 等等。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懂得对居住文化的品味, 他们定位了“山居七胜”——怪石、奇峰、走泉、深潭、老木、嘉草、新花和视远。他们早就懂得在庭园之中静坐、清谈、吟诗、读书、著作、诵经、酌酒、啜茗、抚琴、弈棋, 也懂得到名山大川去游览、写生。人们正是在对居住文化的顿悟之中攀援着时代的进步。

建筑是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人们的居住文化主题在随着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地转换。意大利著名建筑家布鲁诺·费维在《建筑空间论》中写下与居住文化息息相关的建筑艺术的历史进程:埃及式——敬畏的时代;希腊式——优雅的时代;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期基督教式——虔诚与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

今天的中国, 以住宅为主、辅以商业公共建筑的房地产, 在年增长数量上已跃居世界第一, 品质的进步速度也堪称世界第一。在中国房地产的背景中, 更有一个其他国家民族与未来难以匹敌的内涵, 那就是人居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仁、义、礼、智、信, 在地产过程中无处不在。中国未来住宅发展最大的思想宝库应该是文化, 是人们对人居文化更深层、更现代的理解与感悟。

与文化最有缘分的产业

我们说地产是与文化最有缘分的产业并不过分, 因为人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里, 无论是工作或者居住, 都与房地产业的直接产品有关;房地产与近百个产业的发展相关;房地产是普通百姓家庭投资或者消费最高的一种商品;房地产的营销费用是大多数媒体最有力的支撑;房地产的运作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 (时间长、关联多) ;房地产的进步很快, 除了硬件的改观之外, 还有软件的进步;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房地产的竞争水平不断提升和演进;房地产企业的文化和房地产行业的文化存在地域差异, 而人口的流动使得住区文化日益呈现多元杂处的状态;房地产行业及其产品在文化方面的创新空间很大;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其经济基础十分牢实, 具有持久的潜能。

而且, 人的文化素质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一是思维的创新、判断、认知、辨识、审美;二是精神境界的理想、信念、德性、意志和情感。这两方面无一不与居住和工作的环境有关。

我们逐渐观察到, 文化与地产之间存在着若干重要的关系:文化是地产最大的创新空间, 地产是文化最好的表现载体;文化的进步带动地产的进步, 地产的进步促进文化的进步;地产文化是产业文化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分支, 文化地产是地产形态中最为丰厚的地产;文化的价值最能营造地产的附加价值, 地产因为有了文化而显得丰满和变化多端;文化因为有了地产而有产业的支撑, 地产中的文化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综合竞争。

于是, 房地产很自然地就成为一个与文化关联最为广泛、文化表现形式和内容最为丰富以及文化人士最为关注的特殊产业。我曾经在归纳出来的住宅的120个性能中发现了有关文化的以下42个性能:主题性、创造性、现代性、领先性、先导性、外延性、风格性、优雅性、亲水性、亲地性、围合性、亲和性、人本性、乡土性、仿生性、绿化性、娱乐性、协调性、和谐性、人文性、开放性、标识性、新颖性、交往性、社会性、兼容性、休闲性、愉悦性、健康性、养生性、审美性、艺术性、教育性、地域性、未来性、趋势性、简约性、复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经典性、收藏性——这许多文化性能, 完整地表达了文化作为房地产灵魂的地位。

在住宅地产的发展中, 以下若干文化理念十分重要:文化在居住中最直白的表达就是“生活方式”;“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住区的公共建筑在功能上是“家庭的延伸”;流行和时尚是“与时俱进”、稍纵即逝的;文化通过人的感官和感觉在传递;文化的构思和创造存在于地产的全过程中;网络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变化的方式在变化;附加值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最能创造住区的附加值;服务意识是住宅发展中最基本的文化理念;中国人未来对居住文化的追求可能更胜于外国人……

文化地产此其时

文化是文化成员的一种共同特质。“文化地产”的定义应当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有明显文化表征和深刻文化内涵的地产形式。在文化地产项目中, 地产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地产的灵魂。

居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居住的文化也一直在进步。但是, 真正的“文化地产”作为地产竞争发展的一个“阶段”或者“时代”的到来, 却只能是现在。

我们不难了解这一推论的原因:

其一, 现代人在工作中饱受压力, 在生活中释放自我。随着物质文明的变化, 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日益深入, 人们不只满足于一个居室的物理空间, 而开始寻找生活的质量、品位和精神方面的享受。

其二, 激烈的竞争使地产竞争的水平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经过成本 (价格) 、品质和品牌等竞争阶段后, 地产从“标准动作”向“自选动作”进化, 必然向更综合的阶段发展, 从而进入“文化竞争”阶段, 因为惟有文化才能包罗万象。

其三, 地产商们在不断进步, 他们通过自已和外脑, 更加注重文化在地产营造和营销方面的作用。

其四, 文化界和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地产业, 人们纷纷把智慧投注到这个市场潜能大、表观形态明显和包容空间巨大的产业。

其五, 消费者和投资者开始追求能怡神怡志、悦情悦意的诗意栖居的空间。

其六, 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在进步, 文化不再只是文化人群的高论, 而成了进步着的广大人群的日常体验。

其七, 文化的创新在进步。“文化”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 由于其包涵的空间和内容巨大, 故其创新的空间也巨大。

其八, 地产文化已日臻成熟, 文化地产正应运而生。

其九, 文化产生的居住系统 (房屋+环境+服务) 的附加价值最高。

其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庄严的命题, 将引发文化创新的加速, 并将在地产这一综合经济平台上获得最有效的支持。

地产, 在文化的高度上竞争

发展商对文化的关注, 最早表现在居住区的文化主题上。他们发明了令外国同行们眼花缭乱的、林林总总的文化主题——教育的、体育的、高尔夫的、音乐的、美术的、影视的、健康的、养生的、休闲的、度假的、旅游的、农家的、亲子的、生态的、环保的、景观的、园林的、森林的、山水的、郊野的、网络的、智能的、SOHO的、BOBO的、国际的、服务的、单身白领的、方便的、怀旧的、地域风情的、风水的、古典的、宫廷的、商业的、多元的、综合的……

当文化还在被一些人当做“概念”把玩时, 成熟的消费者们已经开始从视觉的感性回归到精神的理性, 他们冷静地思索文化的真正含义和与居住相关的有益的文化形态。于是, 人居文化在不断地解构和建构中螺旋前进。

万科在深圳的“四季花城”、中体、华新国际、金业在各地的“奥林匹克花园”、瑞安在上海的“新天地”、红石在博鳌的“蓝色海岸”等, 都在“文化地产”这一新领域中进行过探索。

文化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基本表现形式繁多:居住区的文化主题思想;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居住空间的生活感觉;区域历史文化积淀的发掘和利用;住宅文化性能的综合体现和对个性的尊重;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由营造和营销过程产生的无形资产 (品牌和口碑等) ;公共交流和商业沟通所需要的环境、设施、氛围以及社区文化活动的软件和硬件;与市场互动后产生的发展商对细节的诗意追求;为未来的生活方式所预留的“通道”和“空间”。

文化在地产中比较深层次的表现应当在于:审美情趣、生活品位、艺术格调、文化理念、深刻寓意和精神追求。

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的作者李约瑟先生曾经预言, “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我们需要为中国未来人居文化的趋势作出一些设计性的畅想:

民族化——中国人对居住的理解有别于其他民族, 人们期待“现代民居的中国风”和“中国民居的现代风”的成功表现;国际化——网络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精神上的无疆界, 国际文化将加快进入中国人居文明的进步;现代化——现代化的不断演进是跨时代、跨国界的, 技术、材料、设备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不断发展;社区化——社区仍然是中国人居住方式的一种特色, 也惟有社区能为文化提供演绎的平台;生态化——“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并不矛盾, 只有“天人合一”才真正能使人的居住获得质量和内涵;都市化——中国正在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率从36%向50%增长的过程中, 将有大量人口进入都市;郊区化——有人走进城市, 也有人从城市中迁出, 人均GDP的上升正引导着城市人向往郊区生活;差异化——过剩时代的竞争法宝是在把握市场趋势的基础上创造差异;审美化——中国住宅的发展, 迅速改变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追新、求细、审美已成为明显的趋势;个性化——富裕的进程催生个性的张扬, 居住最能代表人的个性特质。

我们说, 文化竞争之所以处在一个竞争的“高度”上, 是因为文化竞争是一种综合竞争、战略竞争;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并非大家都能做到;文化漫无边际的创新空间极大, 需要把控;文化竞争需要实力、表现力和感悟力;文化竞争包含、综合并超越了以往几个阶段的竞争内容;将文化转化为住宅地产的附加值, 实现发展商和文化界的开放式合作。

被誉为“宽带网络时代梦想家”的索尼CEO出井伸之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文化, 从制造业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全球文化产业, 这如同重新打造公司的商业模式。”这句话表达了现代企业对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渴求。

竞争需要创新的空间, 而文化的创新空间最为广大。发展文化地产, 在文化的高度上竞争, 是未来发展商需要关注的课题和需要练就的本领。

为了在文化的高度上长袖善舞, 发展商们必须提高文化素养。不同的学问在人的文化素质中起着不同的本质作用。诚如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史鉴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使人精细, 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教材教法 篇5

第十六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教材教法

地位分析

宋元时期,我国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在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也是成果辉煌。《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也因在史学上的巨大成就,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二司马”。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坛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风格多样、取材广泛、思想丰富,优秀词人和作品层出不穷,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元朝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汉卿的《窦娥冤》集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书画界也是人才辈出,张择端、赵孟頫、“宋四家”个个光彩照人,成就非凡。宋元时期是我国文化高度发达,全面繁荣的时期,对中国以及世界闻名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和社会课中有一定的了解,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宋元时期优秀的文化遗产,认识到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去体会古代文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现实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教育学生做人要德才兼备。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认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重点分析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前后费时,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是我国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名著,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元文坛熠熠生辉,人才济济,宋词、元曲成就非凡。苏轼的豪迈奔放、李清照的委婉清新、辛弃疾的慷慨悲歌、关汉卿愤世嫉俗,一扫晚唐五代浮靡的文风,开创了文坛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宋词元曲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

通过对宋元文化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可以使学生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1)内容多,头绪繁杂。宋元文化的领域繁多,特别是宋词,不同时期、不同词人的作品又有不同的风格和内容,要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困难。教学中要注意详略得当、条理清楚、繁简适度。(2)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文化现象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发展情况。初一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论修养很缺乏,理解起来有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司马光像”,简介司马光生平)。引导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史记》和《资治通鉴》在体例、内容等方面的异同,来学习《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点。(在对比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纪传体”、 “编年体”的含义及各自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两种体例各有千秋。强调《资治通鉴》在我国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司马光在史学上的巨大贡献,史学界把他同司马迁并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二司马”。至于《资治通鉴》的编写目的,教师可点到为止,对于初中学生不作过多要求。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了解司马光等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艰苦的写作过程。

宋词和优秀词人。教师简介词的产生、发展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宋词繁荣的原因。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介绍豪放派和婉约派词人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朗读、鉴赏不同词人的作品,感受和领会不同词作的风格、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比如 “苏轼”,他是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在音乐声中显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去听、去看、去想象,从而感受词作所描绘的古战场的雄浑壮观场面,表达出的作者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和辛弃疾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学习,但要注意结合他们生活的时代和个人经历,理解他们词风的不同。

元曲和关汉卿。教师简介我国戏曲的发展概况,指出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曲。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元杂剧的结构和角色分工,使学生对元杂剧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关于“关汉卿和《窦娥冤》”,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教师再对关汉卿和《窦娥冤》作简要介绍。然后向学生演示《窦娥冤》的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关汉卿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封建势力的黑暗不公,表达了对备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简介五代宋元时期绘画的发展及特色,特别是风俗画的创作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通过多媒体演示《清明上河图》画卷,学生观看欣赏。引导学生分析、认识《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情况以及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引导学生认识一定的文化现象同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课堂导入

导入一:(屏幕显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导学生朗读、欣赏苏轼的词作,指出宋元时期,我国文学艺术在隋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出现了像苏轼、辛弃疾、关汉卿等著名的文学家,还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艺术家张择端、赵孟頫等。从而引入新课。

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待语文教学 篇6

从语文课堂上教师们的关注点来看,应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技能,三是分数。前段时间,笔者听一位教师讲授《岳阳楼记》,总共三课时,大多在解词释义,更让我生气的是课文“思想感悟”变为“抄写练习”,语文变成了纯粹的工具,文化所具有的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功能被消解,导致语文课丧失了灵魂,只剩工具的骨架。于漪老师说:“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在浅层上漂浮,学生的语言水平难以真正提高”。这就说明语文课堂离开了文化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漠视,无法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一方面关注知识技能等工具性的成分,另一方面关注语文所承载的文化,积极用民族文化建构共同的精神家园,使民族文化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像《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文化层面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情怀。这种胸怀天下、舍身忘我、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带领学生继承和发扬,使其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发扬的前提是继承,继承的前提是认同,认同的前提是体验。离开了个体的体验,学生是无法认同这些文化精华的。抄文章主旨的做法,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可能有用,但对文化精神的传承没有多少好处,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反感。

从语文承载的文化使命来看,应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待语文教学。文化是民族之根,语文是根之根,语文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语文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它们都是民族的文化密码,是民族精神的一种积淀。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往圣的绝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语文教师来说,把它传承下来责无旁贷。语文教师重要职责就是要让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薪火相传,让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传统薪火相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课标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充分肯定了语文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语文不能缺失传统文化,缺失了传统文化,语文就只剩下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提振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文化高度 篇7

当前, 创建开放大学成为全国电大系统的中心任务。从本质上来说, 开放大学的建设, 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上积极探索电大的功能定位、构成要素、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呈现形态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转型升级, 而且更需要在价值观层面上重建电大文化, 积极探索既能体现开放大学核心价值理念, 而又特色鲜明的新型开放大学文化, 以期为各级电大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提供最深厚, 最持久, 最具有活力的精神动力。但是, 在目前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电大文化建设的大潮中, 我们发现, 各级各类电大, 特别是基层电大文化建设中, 普遍关注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却忽视甚至无视校长文化建设, 从而大大削弱了电大文化建设的力度, 延缓了电大文化建设的进程, 影响了电大文化建设的效果。为此, 高度关注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 把校长文化建设作为电大文化建设的先导性工程, 摆在基层电大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 是当前在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基层电大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二、当前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电大工作站的科研工作者 (科研室主任) , 长期关注基层电大文化建设工作, 在多次专题调研中发现, 当前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 文化立校的意识淡漠

多数基层电大校长对建设学校文化的认识不足, 意识不强。基层电大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多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平, 以经验型管理为主, 主要是应付日常性工作, 或按照上面的要求上传下达, 重形式, 轻内涵, 缺少独立思考和个性创新。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缺少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有的校长甚至人云亦云, 根本没有从深层次上树立起自觉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

2. 文化内涵理解存在误区

关于电大文化, 一些基层电大校长对其概念的理解更是模糊的、混乱的, 也不乏极端片面的理解。很多校长把电大文化等同于墙壁文化, 强调的是学校物质环境文化设施的呈现, 在这方面舍得花巨资, 有些甚至把学校搞得像公园, 因而电大文化建设在表面上大做文章的现象十分突出。

3. 文化建设急功近利现象突出

由于基层电大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以行政手段来提拔、任用、考核电大校长, 这些电大校长也同样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教育和学校。一些电大校长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而不遗余力地搞一些“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以尽快出“政绩”, 获得提拔重用的资本, 因而在电大文化建设上, 追求轰轰烈烈的重形式、忽视内涵的现象十分普遍。

三、全面实施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工程的策略思考

针对目前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认为, 全面启动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工程, 应采取如下行动策略:

1. 深化改革校长管理体制, 为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创造必要体制机制环境

长期以来, 基层电大校长管理体制体现出高度“官本位”的特征, 以至于基层电大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电大校长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 毫无办学自主权可言。因此, 在基层电大校长文化重建过程中不能仅仅提校长文化重建, 而必须 (至少) 同步提出教育行政文化的重建。由此看来, 在开放大学建设新的历史背景下, 进一步深化基层电大校长管理体制改革, 促使校长脱离了“官本位”, 回归了校长的本义和职业本位, 强化了校长专业职能, 促进校长向“学者型”、“专家型”角色转换, 是推进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2. 加强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专题培训, 着力打造校长“文化立校”的能力

通过专题培训学习, 使校长全面准确领会电大文化建设的重大办学价值, 切实认识到, 在重建开放大学新的历史背景下, 最高层次的建设是电大文化的建设, 最高层次的电大管理是电大文化的管理, 从而真正树立“文化立校”的强烈意识。为此, 我们强烈建议, 国家开放大学应加大对基层电大校长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 举办高层次的校长文化建设专题培训, 使基层电大校长深刻认识电大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并有能力在全面审视电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地寻找新的电大文化生长点, 使传统电大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3. 基层电大校长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 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校长的文化自觉是学校文化建设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对于基层电大的校长来说, 这种文化自觉意识, 首先要求校长要准确解读学校发展的历史, 挖掘学校沿革与发展中的文化脉络, 分析和反思学校当前的价值取向, 并通过自己的判断, 选择构建适合自己学校的文化建设之路;其次要求校长不断钻研电大文化理论知识, 追逐电大文化建设前沿研究成果, 自觉更新思想观念, 夯实文化功底, 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论素养, 使自己成为电大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用教育家的眼光引领电大文化的发展, 使电大文化永葆青春的活力。

摘要:重建电大文化, 是当前创建国家开放大学进程中的重大尖端课题。而校长文化建设在电大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导引领作用。如何通过加强校长文化建设, 引领基层电大文化重建工作, 是当前基层电大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紧迫现实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文化高度 篇8

关键词:鉴史问廉,影响力,高度,厚度,温度

2015年初, 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鉴史问廉》面世。 这部探寻展示中华民族“廉政文化基因”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分别两轮播出,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是什么因素让这部有着政治色彩的“严肃片”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该纪录片为何能令人观之不倦、念之不忘,引起社会的热议?

一、思想高度:在时代坐标上书写核心价值

《鉴史问廉》萌发于新一届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惩治腐败的节点上,创作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时代大背景下, 成功实现了一次廉政文化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反腐倡廉,更是多次强调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同年10月13日,习近平强调:“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

当前, 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风肃纪、“打虎拍蝇”,深得民心。 同时,我们的反腐倡廉也面临着复杂形势和群体性事件多发、贫富差距较大等现实挑战, 特别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 遏制腐败增量、 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以传统廉政文化为根基, 掀起一场直抵人心的文化价值观“净化美化行动”,恰逢其时,正当其用。[1]

《鉴史问廉 》是在河南省委常委 、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的直接点题和策划下, 河南省纪委以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作品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经过深入学习梳理全国和省内廉政文化资源, 邀请国家和省内知名文化、历史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论证,联合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精心打造出来的精品力作。 该纪录片被列入了河南省“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主题立意上,站在纵览中华五千年朝代演进的高度,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在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作用, 做到了既立足中原,又放眼全国,借古鉴今、启迪现实,彰显了我国古代历史中关于清廉政治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

纪录片共八集,每集播出时长约45分钟,每集突出一个主题,分别是《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

《鉴史问廉》播出后好评如潮。首播结束后,该片单在央视网的点击量就达130多万次。 在纪录片的创作发源地河南,这部片子更是家喻户晓,从省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长到普通的干部群众,都对这部片子大加赞赏。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这部片子是在鉴史,是在问廉政之道,廉背后是道,是治国之道、兴国之道。

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认为,历史悠久的廉政文化虽不像经济建设一样立竿见影, 但是在不经意间,提供着是非、善恶、真伪的判断标准,体现着水滴石穿的影响力, 增强着人们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凝聚力。 《鉴史问廉》是在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高压反腐的时代背景下推出的, 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步入历史新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现实的要求,满足了群众的心理需求。 该片向观众传递了一个理念: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 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也更加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清明政治”。

《人民日报》2015年2月5日文章《“采山之铜”, 让荧屏有力量》对于《鉴史问廉》的热播表示赞赏。 文章认为,《鉴史问廉》通过梳理五千年廉政文化脉络, 考察历史上的反腐建设得失,传递“廉则兴,贪则衰” 的历史规律,在历史中找到现实的切口,在古今之中穿梭和思考;既富有历史穿透力,服务于中华民族所追求和向往的“清官情结”,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启发为官者以包拯、于成龙等为模,以李林甫、和珅为戒, 将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廉政信仰传递到社会各界。 此种“采山之铜”,记录历史、传播知识、提供思考、凝聚共识,意义深远。

中宣部2015年第20期 《新闻阅评》 专门针对 《鉴史问廉》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当下,此片问世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新闻宣传如何契合时代需求、引领社会舆论? 如何以主题鲜明、立意独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这部片子的策划者、制作者做出了表率。

二、历史厚度:在朝代演进中找寻发展规律

2014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曾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 《鉴史问廉》就提供了一种历史镜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中国悠久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皆可以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一)《鉴史问廉》从朝代更替中揭示历史的深刻教训警示世人:吏治腐败导致政权灭亡

《鉴史问廉 》的第一集 《兴衰之思 》,是从当代开封一段城墙考古开始的,说到古都开封的“城摞城” 景观,从这里可以看到清代、明代、金朝、北宋、唐代的历史印记,用它来借指朝代更替,引发对政权兴衰背后原因的思考。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通过《鉴史问廉》的“历史视窗”看到:盛世的出现有赖于胸怀天下的君主的励精图治和官员的清廉干练。 奋发有为的君主和贤能的大臣胼手胝足,齐心协力,开创了一个个传颂千古的盛世。 随着时间的流逝,统治集团由胜而骄,由劳而逸,官场的贪污腐败总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国家战乱和改朝换代,盛世又被乱世所吞噬。 面对盛世与乱世的更替、王朝的崛起与灭亡,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 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稳固而昌盛。

这部片子带给人们强烈的思想震撼和冲击,让更多人检讨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为政之道。 河南省多个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此片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二)《鉴史问廉》向社会普及着做人做官的基本准则,让人们在廉吏、贪官的历史评说中感悟修身之道

《鉴史问廉》中,关于廉政为民的故事比比皆是 。 从东汉杨震以 “四知” 却赠金到北宋包拯任职端州 “不持一砚归 ”,从明代于谦 “两袖清风 ”到清代于成龙被称为“于青菜”等,向社会普及着做人做官的基本准则。

北宋宰相李沆端庄持重,勤政廉洁,而他的家里却异常狭小,议事大厅的门前只能让一匹马掉个头, 家中的墙壁也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于是有了“旋马家声”的典故。

清张伯行任巡抚时为谢绝馈赠专门写下 《却赠檄文》一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张伯行被免职的时候,百姓哭声震动了整个扬州城, 在百姓送行的东西中, 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

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和政界的故事, 诠释着官员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内涵,展示着他们坚贞不屈的道德操守和清浊分明的立身之道, 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借助历史上的真实廉政经典故事, 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鉴史问廉》拍摄的初衷,也是《鉴史问廉》广泛传播的动因。

(三)《鉴史问廉》带来很多新鲜的知识和精神力量,有助于提高民众素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尹鸿表示,中国文化教育、家庭教育的一大传统就是用历史来进行教育, 这个传统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也有关系, 因为农业国家具有以经验来进行传授的文化传统。 《鉴史问廉》继承了中国文化当中“以史鉴今”的传统,影片借用大量已知的、熟悉的,也有一些不那么熟悉的历史人物、事件、材料来表达大家今天对于廉政建设的一些认知, 这符合中国人接受文化教育的一种习惯。

在《鉴史问廉》中,很多故事很多素材在不经意间丰富着我们的知识,开阔着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

《鉴史问廉》介绍了北宋以来官署里常见的十六字《戒石铭》,也就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了普及;阐释了一些清官廉吏关于廉政的名作, 包括宋代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和吕本中的《官箴》、元代张养浩的《为政忠告》、清代孙嘉淦的《居官八约》等,有很好的教育启发意义。

三、情感温度:在故事变换中回应民意诉求

反腐倡廉不是板着面孔硬邦邦的说教, 也不是将几个贪官绳之以法冷冰冰的画面, 而应该是富有温度和情感,顺应民意、直抵人心的。 《鉴史问廉》做到了这一点。

《鉴史问廉 》通过几十个故事和典故 ,在娓娓讲述中和观众产生共鸣, 唤起了人性中那股温热的力量,润物无声中收到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首先,《鉴史问廉》呼应了受众反对贪腐、惩恶扬善的心理,以及传统沿袭下来挥之不去的“清官”情结。

在中国传统社会,“廉政”往往与“清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民众有着浓厚的“清官”情结,形成了独特的“清官文化”。 老百姓对清官廉吏的歌颂和崇拜,表达了他们对清廉政治的热切期盼。[3]

“清官 ”是百姓赋予官员的美誉 ,既反映了官员的政治道德理想, 也反映了老百姓对清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期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一代名臣包拯早已成为清官的化身。 千百年来,包拯一直被尊称为包青天,人们对清官的尊崇和期盼已经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鉴史问廉》讲了很多包拯的故事,特别是,包拯、狄仁杰、张伯行、海瑞等人作为清官的化身,凝聚着中国老百姓对清官的强烈期盼。 在这种集体心理的背后,是历朝历代的百姓对政治清廉和社会公正、 法纪严明的向往。

“清官”情结让受众对《鉴史问廉》有了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对中国当前的反腐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大的信心,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什么样的官员才能成为清官? 清官的标准是什么? 纪录片通过对专家的采访进行了回答。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官, 是要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 第一个是清廉,清廉就是不贪,第二个是清正,清正就是要直,还要敢于直谏。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说:“清官往往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大义灭亲、执法如山、刚正不阿。 清官往往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愿望,也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民心和民意。 ”

其次, 纪录片中清廉政治的表达借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和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河南洛阳, 根据东汉清官董宣故事改编的曲剧《洛阳令》已演出了半个多世纪,讲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东汉洛阳令董宣不畏权贵,依法处死了仗势欺人的湖阳公主的家奴,光武帝命人强按其头要他向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双手撑地,挺着脖子坚决不肯低头。 最后,刘秀只好下令释放了这位硬脖子大臣,并赏他30万钱。 这是不畏强权捍卫人格和法律尊严的气节。

即便不能身临其境, 这样的历史片段仍可以让人们心生敬意,无限感动与感慨。 在《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中,这样的既能触动人心又有历史、现实参照的故事还有很多。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说,片中故事都很遥远,但是离现实又最近,反映的是民生诉求。 我们这方面的东西太少了,接地气的太少了, 这部片子确实能让历史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这是央视纪录频道自诞生以来最接地气的一部片子。

再次,作为一部“豫制”文化产品,这种情感对于河南人来说尤为强烈。

《鉴史问廉 》发端于河南 ,中原大地灿若星辰的历史遗存是这部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缘起, 也是制作该片的重要支撑。 在《鉴史问廉》八集中,几乎一半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发生地与河南有关。

包拯被称为包青天,包公就是青天的化身,是中国古代官僚的模范, 在开封的很多地方都有包公的烙印; 河南伊川县范园是范仲淹的墓地, 他的名篇 《岳阳楼记 》就诞生在河南邓州的花洲书院 ,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世人代代传颂; 在内乡县衙的三省堂, 有一副这样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阐述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关系;南阳府衙还能看到里面悬着一条木鱼,还能感受到“羊续悬鱼”、拒收贿赂这个典故的历史穿透力; 在豫南偏远的光山县城,司马光的故居“涑水书院” 低调安静地立在那里,司马光曾写出《训俭示康》,告诫儿子司马康不要追求奢靡, 要养成崇尚节俭的美德……这些历史人物和典籍故事, 有着地缘上的亲近感,在人们心中有广泛的认可度,也更容易在大众心里产生共鸣, 而其意义又远远超出了空间地域上的局限,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财富。

四、丰富廉政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

《鉴史问廉》将严肃深刻的廉政反腐话题浓缩在雅俗共赏的电视节目中, 在中国的电视史上是一个尝试。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準认为,整个纪录片历史的逻辑性很好,以历史的真实性、纪实性为灵魂,又追求纪录片本身的文献性、历史真实感, 有文献,有文物,有专家解说,有戏剧和影视的影像资料,有情景再现,有画外音,还有民俗跟现实生活的比照,很吸引人。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评价:中国不是没有文化,是缺乏好的表达;中国不是没有思想,是没有好的呈现。 《鉴史问廉》中大数据的呈现、考古发掘式的思想碰撞,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通过影视化的方式展现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 为文化的大众传播找到了一种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形式。 《鉴史问廉》以故事化的讲述, 将众多的历史典故和名人逸事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电视观众。 该电视纪录片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实现了廉政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该片在谋篇布局上,打破传统的编年体结构,打乱历史人物事件的时空顺序, 按照政论的模式进行叙述。 从朝代兴衰与为官之风的关系到道德、文化、 制度的表现,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内在脉络。

在叙事方式上,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把人物情怀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起来, 避免出现苍白的理论宣讲,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使表现的主题入脑入心。

在表现手法上,一是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往往由现实场景切入古代故事, 实现节目与观众的贴近性;二是合理利用再现手法,针对历史题材现实遗存少的实际困难,采用写意性的情景再现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历史活起来,增加故事性和可看性。

在合作模式上,《鉴史问廉》 的摄制采取由地方发起、全国运作、地方台推动、中央台提供平台的双赢合作模式。

据了解,从2013年4月开始,《鉴史问廉》摄制组历时近500个日夜,行程10万多公里,涉及场景近400个,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拍摄的高清素材近2万分钟, 采访专家50多人, 翻阅的文字史料包括 《史记》《汉书》《贞观政要》《大诰》等超过30万字,并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搜集拍摄了大量古籍善本。 在当前浮躁喧嚣的环境中,《鉴史问廉》创作团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艰辛付出无疑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鉴史问廉》 的成功传播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廉政文化的传播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形式,实现更大的传播价值。

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后人应该继承和发扬。 主流媒体担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前,理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 引领人文精神的职责和使命, 以更多更新的优秀原创性作品来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

廉政文化传播要有好的切口。 传播活动既是传播者的主动散播过程,也是受众的接受过程。 欲使受众愉悦地接受你的传播内容和理念, 必然要讲究传播技巧,文化元素的嵌入要恰当而非失当。[4]

廉政文化传播要有针对性。 根据不同受众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方法,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地区也要有传播内容上的侧重。

廉政文化传播要注重效果。 以前廉政文化的宣传灌输式多、 启发式少, 容易引起受众的抵触和反感。 要增加趣味性和时代感,以大众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

廉政文化传播要多样化。 发挥各种媒体、多种形式的功能叠加优势,各扬其长,配合使用,互为补充。 拍摄纪录片是一种突破,其他传统媒体的运用上也可以有所突破,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宣传工作融入影视制作、动漫网游、文学作品创作等各个环节,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传播同样可以传递强大正能量,以多种呈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波.鉴史问廉:中国政治的清浊明晦[N].河南日报,2015-02-02.

[2]惠婷,翟耀.一部注入情感温度的廉政“映像”[N].河南日报,2015-02-07.

[3]陈璐.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四点思考[J].中州学刊,2015(2).

文化高度 篇9

四川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亮作为四川优秀企业家代表, 第一个登上“对话企业家”讲台, 做了题为“三像文化, 助力恒通发展”的主题演讲。在30分钟的演讲中, 郭亮用朴实的语言、图文并茂、叙论结合, 故事化、情景化地介绍了恒通的企业文化观, 恒通企业文化的特征“三像”即像军队、像学校、像家庭产生的起源、内容、助力四川恒通进步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演讲深入浅出、特色鲜明, 内容有深度有高度, 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在“企业文化”专题研讨中, 两省的企业家们纷纷就恒通“三像文化”的话题踊跃与郭亮对话互动, 郭亮均一一解答了各位企业家们的疑惑。

主持人、河北省兽药监察所所长、河北省动保协会赵彦岭会长在评价中说道:作为四川省有口皆碑的优秀企业, 兽药界的“黑马”四川恒通名不虚传。郭亮董事长以深厚的军人情结, 满怀国家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民族情怀, 创建并培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像文化”, 使恒通公司快速发展成长为全国兽药界的明星, 为冀、川两省的兽药企业和企业家们树立了榜样。

四川省兽药监察所所长葛荣在对“三像文化”专题互动对话时感慨地说道:郭亮董事长的演讲非常精彩, “三像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意义和作用也非常积极, 把企业与企业家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世界观紧密结合, 使团队的思想、精神境界上升到与时代同步伐, 与国家同声音, 充满正能量, 很值得企业包括我们行政部门学习借鉴。

XRY:科技高度解决了防火高度 篇10

XRY节能装饰板系列产品早在2004年就已经解决了这一难题, 知者甚少。那么, XRY节能装饰板又是如何做到既能保温又能防火呢?

XRY节能装饰板产品的发明人程新明先生针对保温材料易燃的特性,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 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完全封闭”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对保温芯材进行六面全封闭, 杜绝了高效保温材料遇火即燃的弊病。

2、“独立板块”每块都是箱式构造, 避免了保温板连片燃烧、快速蔓延的难题和应力释放变形的通病。

3、防止老化完全封闭的XRY节能板, 由于保温材料XPS和PU与空气及潮气完全隔绝, 不易老化, 可与建筑同寿命。发达国家的结论聚氨脂在建筑上使用平均只有十年的寿命, 其原因就是老化问题。

为了检验该产品的防火性能, 研发人员用节能石材板做了一个防火实验幕墙, 进行烈火烧烤实验。经烈火熊熊燃烧50分钟后, 洞口左右各一块板、上面两块板受损, 背板无破损, 其它相联板块均完好, 幕墙没有垮塌。“独立板块、完全封闭”的构造形式, 有效的阻隔了火焰的蔓延, 为人员逃生和消防救火可以赢得宝贵时间。

如果说, 模拟火灾实验还不足以让人信服, 那么在鄂尔多斯东仕戴斯大酒店的火灾中, 却为XRY节能装饰板的防火性能做了最好的真实诠释。

对手的高度决定你的高度 篇11

活动归来,进入考场,考题相同——谈谈你对其他人的印象。剑拔弩张的局势立即呈现,應聘者顿然醒悟,真正的角逐已经开始。若要问鼎成功,办法似乎只有一个,彰显自身优势,暗贬他人弱处。于是不约而同的答案同出一辙。考官面无表情,心里暗自摇头。终于最后一个有了与众不同的答案。他说爬山时发现李有组织能力,而王任劳任怨主动看大家拿东西,他还说智力比拼时发现赵反应敏捷,张思维缜密。

他侃侃而谈,考官眼神不禁为之一亮,问道,那你的优点呢?他略微羞涩地笑了,我的长处是看见了他们的优点,而且我和他们相处得很好。考官笑了,又问那你是否清楚你们是在竞争同一个职位。当然清楚。他答道。

你认可了别人,难道不担心自己吗?

他迟疑一下,坚定地说,我当然希望自己应聘成功,但是我看到的他人优点也是事实。我必须面对这个事实。

考官如释重负,终于找到他们想要的人选——合作,相融,诚实,大度。

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是因为你具备同样的优点,看出了别人的优点却不肯承认,是你的狭隘模糊了你的意识。不认可他人的优点,你怎么能虚心地去学习,嫉妒的心里可能趋使你去抹煞他人的成绩。试想哪个单位会任用这样的人独挡一面?

站在山下,目测永远不知山的高度。登上峰巅,或许你以为自己很高。不妨你驻足观望,如果一览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那的确证明你的山已经很高了。如果你需视能看见对面的山顶,那是你的高度还不够。如果恰好平视对面的山顶,你的高度与他是一样的。

正因为有了君山的巍峨,才有了山脉的气势,才有更多的人跃跃欲试,攀登高峰。独木不成林,高山独守多寂寥,没有人愿意问津孤山的高度。

站多高,就能望多高,对面山的高度恰是你所处位置最好衡量。看不见对手的高度,那是你高度不够。看见了对手的高度,却又视而不见,那是你的气度不够。记住,对手的高度决定你的高度,欣然接受并坦诚相待对手的高度,你的高度又上一层,机会也会更多。

文化高度 篇12

卫星高度计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得全球的海表面高度, 同时能够获得海洋遥感探测中重要的海面有效波高和风速等信息, 其测高精度已经达到厘米级[1]。卫星高度计对于海表面的测量可以全天候下覆盖绝大多数的地球海洋表面。和传统的地基观察站、验潮站以及浮标数据相比具有高密度、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有效应用于海洋研究和国防经济建设之中。星载雷达高度计的发展已有数十年[2], 技术日趋成熟, 是一种测量能力强、应用前景广阔的海洋微波遥感器[3]。

二、求算方法

海表面高度需要经过计算得出, 在高度计的数据产品之中没有海表面高度这一参量。其计算方法为轨道高度 (altitude) 减去卫星距离海表面的瞬时距离 (range) , 还需要添加各项校正项[4]。添加除海况偏差校正之外所有地球物理校正项后的海表面高度可以表示为:

其中校正项依次为:大气湿对流层校正、大气干对流层校正、ku波段电离层校正, 大气逆压校正、海洋潮汐校正、固体地球潮校正、极潮校正、海况偏差校正等。海表面高度为海平面距离地球参考椭球面距离。

本文选用Jason-2高度计数据进行计算。高度计采用周期重复轨道运行[5], 理论上来说每个周期的对应测量点经纬度信息应该相同。但是由于光压, 大气层等因素的作用真实的卫星各周期的对应测量点位置并不严格重复, 两列测量点位置之间有微小的偏差, 并不是严格重复。简而言之, 对高度计数据的共线处理就是确定一条参考轨迹, 并利用实际轨迹上的所有观测值求算出参考轨迹上参考点的值。由于地球为一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因此高度计运行的轨道可以看作为圆形。

理论上可计算出所有周期统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 并将所有计算后的点相连即可得到参考轨道[6]。但是由于上述理论复杂, 在此采用一种较为快速方便的方法可以近似得到参考轨道。选取所有周期中逐个按照pass序号计算其包含的测量点数, 再将在所有周期中点数最多某一序号pass取出作为参考轨迹的该序号pass存储。将所有254个pass挑选出后即可组成整个一套参考轨迹。上述方法方便快速并且经过验证精准度与理论计算得出的参考轨迹一致。图2即为所采用的参考轨道。

经过数据提取并计算, 得到各测量点数据的经度 (Lon) 、纬度 (Lat) 、海表面高度 (SSH) 、有效波高 (SWH) 、风速 (U) 。本文选取Jason-2高度计共144个重复周期的GDR数据, 对海表面高度SSH进行共线处理。

确定参考轨迹后可根据实际测量值按照距离加权平均法求出所有参考点处相应共线后参量值。假设参考轨道任一参考点A的经度为λ、纬度为ϕ, 将A点的纬度ϕ作为参考, 选取不同周期的同一pass编号第i条实际轨道, 从该轨道上选取与参考纬度ϕ距离最小的k个点 (Q1, Q2……Qk) , 将这k个点进行加权平均处理, 计算出A点海面高SSHcoll, 加权平均值的公式:

式中SSHi是第i个点的海表面高度观测值。wk是第k个点对应的权值, 该值为实测点距离参考点的距离反比。换另外编号的pass重复上述过程将所有周期所有测量点均做共线处理。并把所有求算出的参考点海面高求平均即得参考轨迹的海表面高度。

三、计算结果

经过共线处理以后, 参与共线高度计数据的所有cycle中的经纬度信息将会统一, 最终得到的数据集包括经度 (Lon) 、纬度 (Lat) 、海表面高度 (SSH) 、有效波高 (SWH) 、风速 (U) 。

此时的经度纬度相同pass编号的信息是相同的。按照求得的共线海表面高度, 对每一个参与共线cycle的数据逐一进行共线处理, 将会得到一个每个参考点均有144组共线海表面高度SSHcoll, 将该值求平均即可得出平均共线海表面高度MSSHcoll。部分平均海表面高度如表1所示:

由此可以得到全球的海表面高度分布, 如图:

四、总结

本文通过提取Jason-2卫星高度计数据, 将共144个cycle的数年测量数据进行共线处理得到每个测量点对应的共线海表面高度, 在对该海表面高度求均值得到了全球的平均共线海表面高度。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印度洋以及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海域海平面相对参考椭球面较低。这一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得到全球范围内实用的海表面高度, 可以为将来的时间大尺度条件下海平面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并能够通过控制月测量数据, 季测量数据以及年度测量数据和5年10年等尺度进行平均, 及时对海平面变化进行分不同时间尺度的监测。

参考文献

[1]Labroue S, Gaspar P, J Dorandeu, Zanife O Z, et al.Non parametric estimates of the sea state bias for the Jason-1 radar altimeter[J].Marine Geodesy 2004, 27 (3-4) :453-481.

[2]Fu, L.L., Anny Cazenave.Satellite altimetry and earth sciences:a handbook of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M].Academic Press, 2001:57~64.

[3]王广运, 王海瑛, 许国昌.卫星测高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7-13

[4]CNES, NASA.AVISO and PODAAC User Handbook–IGDR and GDR Jason Products[M].US:Physical Oceanography DAAC, 2008.1-4

[5]翟国君, 黄漠涛, 谢锡君等.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0:106-107.

上一篇:思路实施途径下一篇:分布式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