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趋向

2024-09-08

生态趋向(共2篇)

生态趋向 篇1

1984年, 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的《魁北克宣言》指出, 在发展资源日趋一体化的当今世界, 博物馆学必须寻求扩大其传统作用以及鉴别、保存和教育的功能, 这就要采取重大措施来协调其目标与人类客观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 扩大博物馆功能, 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这是“新博物馆学”运动所倡导的。这就要求博物馆人关注生态, 在其建设中诉诸生态的理念和行动, 在一切事务当中进行综合的生态规划。自然类博物馆的建设也不例外, 我们不难看到其建设的生态化趋向。这种趋向体现在多个方面:陈列展览、建筑设计、园区规划、景观建造等。

一、陈列展览

自然博物馆是环境教育的场所, 宣传生态与环保理念, 自然博物馆有着天然的责任。这种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共识。在几大自然博物馆的新馆陈列设计指导思想中就有明确表述:保护生物多样性, 突出当地的自然历史、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及馆藏特色, 注重让观众参与的互动式展示 (1997年浙江自然)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展示, 宣传环境保护、生态保护 (1998年天津自然) ;以“人与自然”为主题, 重点展示生物多样性, 向观众传递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与共的信息 (1998年大连自然) 。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生态展示手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而且可以说生态展示是最理想的一种自然类博物馆的展示方法。从陈列主题的选取到布置展览, 更多地注入生态理念, 采用生态手法。

我国的几大自然博物馆, 主题的选取无一例外地体现了生态理念。如天津自然博物馆“地球与生命”陈列, 以“地球与生命”为主题, 集中展示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的多样性, 突出表现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陈列以“绿色家园”为题, 并用绿色作为陈列的主色调与主题紧扣, 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绿色、环保的本色。

而且在地方性综合博物馆, 如南通博物苑的《苑藏自然标本陈列》中, 其主题定为“关爱自然、保护生态”, 在200平方米的陈列厅里, 展出了从苑藏精选出来的160余种、170余件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无脊椎腔肠、软体类等动物标本, 试图增进人们对于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的了解, 普及生态保护的观念和知识。

由此可见, 生态与环保的理念是相当深入与普及的。

陈列设计也无一例外地打破传统布展模式, 采用生态手法, 对不同动物的生态标本, 按照各自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来布置, 自然逼真, 直观生动。如大连自然博物馆湿地生态展区的陈列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设计者将展区模拟成一个完整、逼真的湿地生态景观, 在其景观内, 湿地动物、植物衬托于夕阳西下的天空背景中, 栩栩如生。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恐龙演化陈列, 其恐龙近亲的化石展示融入到模拟的古环境还原场景中。而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 直接作为浙江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设计的“地球生命故事”部分, 以地球的形成和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进化为主线, 分生命的家园、生命诞生、生命登陆、恐龙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5个单元进行陈列;“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部分, 分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类群、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可持续发展6个单元进行陈列;“绿色的浙江”部分, 分浙江的自然、浙江的生态、环境保持与可持续发展3个单元进行陈列。所设计的陈列, 生态理念无处不在, 含量高、意味浓。

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恶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必须遵循的社会发展之路。生态与环保更多地被提起, 其宣传也成为自然博物馆的必备课。在博物馆建立环境保护教育基地等等, 使之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成为社会教育结构的一部分, 博物馆也正是试图通过这样的教育扩展, 践行着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比如设立生态道德教育基地, 推广生态道德理念,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教育。有计划地对市民加强系统的道德教育, 向市民传授生态道德知识, 使市民了解其内容和意义;提高市民生态意识, 使保护环境和自然系统、建设生态型城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树立市民生态道德信念, 使之成为支配市民道德行为的依据;培养市民生态道德意志, 敢于同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养成市民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等。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有大连自然博物馆。2004年6月, 被大连市环保局授为大连市首届环境教育基地。2006年8月, 又与半岛晨报联合举办“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共同的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教育方式的亲和化, 不再是单一的说教。不仅向观众解说标本、叙述标本背后的故事, 更强调向公众宣讲环保理念, 通过营造认知情境, 使观众受到保护生态的主题教育, 让观众意识到并行动起来, 养成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习惯。

二、建筑设计

近年来, 国际上已开始注重建筑材料生态设计的研究与实验, 提出了以“生态概念”理论为基础的设计实践。生态建筑是以有益于生态、有益于健康、有益于节省能源和资源、方便生活和工作为宗旨, 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的新的思路, 并且已经在一些国家变成现实。

在目前的博物馆建筑设计方面, 考虑建筑节能、资源再利用以及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 其具体的实践似乎不够多。但应当成为一种趋势, 节能与环保是博物馆历来的设计原则。把体现节能与环保的绿色主义作为设计原则, 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以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 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为享有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内部环境。“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 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 运用绿化、通风、自然采光的方法, 顺应地形、阳光、自然取材等原则, 既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又能展现地方特色并符合时代脉动, 使博物馆建筑更能接近人性化、自然化、天人合一的理想。

建筑形式上, 借鉴经典的、长盛不衰的1851年首届世博会伦敦水晶宫的造型, 宏大的钢、玻璃结构建筑式样, 采用天然光源, 与博物馆自然生态主题暗合。

建筑结构上, 采用生态设计手法来进行楼宇结构的设计, 比如, 在整个大楼中间嵌入多个跨层公共空中庭院和通风天井, 自内而外地实现建筑的采光通风, 成为一个“会呼吸的建筑”。

建筑材料上, 生态建筑完全采用天然材料, 如木材、树皮、毛竹、石头、石灰来建造, 并经过检验处理, 以确保无毒无害, 具有隔热绝热功能, 有利于实行供暖、供热水一体化, 以提高热效率和充分节能, 在炎热地区, 还减缓户外高温向户内传递。

有许多建筑实例在纯天然的外墙建筑材料的运用上十分值得借鉴。

巴西开发出一种生态空心砖, 砖内填有草籽、树胶、有机肥料的土壤。把这种砖砌筑在建筑物的外层, 条件适合时, 草籽就会发芽生长, 形成绿色的“生态砖”, 使整个建筑物变成绿色, 不但楼房美观, 而且冬暖夏凉, 减少噪音, 空气保持新鲜, 有益于人体健康。生态砖建筑物已成为巴西独特的景观。

20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在芝加哥建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生态楼, 楼内没有砖墙, 也没有板壁, 而是在原来应该设置墙壁的基团上种植植物, 把每个房间隔开。这种绿色植物建筑的施工方法并不复杂, 无需成材木料, 无需采用笨重的建筑设备, 而是就地取材, 以树林为主材, 采用经过规整的活树林来作“顶梁”和“替代墙体”。运用流行的“弯折法”和“连接法”, 建造出许多构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横生的拱廊、曲桥、屏风、围场等。这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屡屡采用的手法, 近年来从生态的角度加以诠释和发展了。

针对南方潮湿的气候, 可采用能调节室内湿度的壁砖, 在潮湿季节可防止壁面出现水珠或生霉。日本铃木产业公司开发出的具有调节湿度性能的建筑用壁砖, 采用在北海道开采的硅藻岩制作。多孔构造, 具有吸收并释放出空气水分的功能。在气温20℃、湿度80%的环境下, 贴有这种壁砖的房间里的湿度可保持在60%, 其吸收并释放出湿气的能力为木材 (例如杉木) 的15倍。

这些建筑实例, 正可以提供给正准备建设或改建的自然博物馆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于设计、关于建造。绿色建筑, 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目的而建造, 又称其为环境共生建筑, 即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不仅有利于小环境及大环境的保护, 而且其所形成的作用, 将十分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 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 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这与自然博物馆所倡导和宣传的生态与环保理念是相吻合的, 这也正是自然博物馆所应该采取的行动, 籍此正好可以以自身的实物例证向社会传达其理念。自然博物馆的建筑应该是件生态艺术品, 真正的生态建筑艺术品是能够被纳入与环境共存的综合体中的。

三、园区规划

在当代早期的自然博物馆建设中, 由于指导思想、资金、场地等等因素的限制, 仅仅建设了建筑主体, 几乎没有多少室外的绿地空间, 如北京自然博物馆。而在近十年来, 规划博物馆时, 考虑了一些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博物馆的建设不再是单一的建筑单体, 而是在建筑或建筑群之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庭院设计。如1998年建成的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 建有接近8千平方米的庭院花园和热带植物园。又如2004年12月开馆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2006年5月竣工了1万余平方米的中药百草园。园内种植中草药400余种, 全园分为杏林园区、水生植物区、木本植物区、草本植物区、藤蔓草药区和喜荫草药区等6大区域, 并设有暖房、百药山、百果园、香草园、蔬菜园和盆景园等功能园区。园区规划得到注重。但这仅仅是在视觉艺术和功能需求上满足了人们的要求, 还未真正触及到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上述园区景观建设, 由于面积不大, 远不足以形成景观系统。而生态学思想的真正引入, 使园区规划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 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园区景观的形象。园区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 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当这种园区规划有相当大的范围, 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生态园时, 在此范围内所形成的小生景, 无疑会成为都市景观的子系统, 其作用不仅在博物馆建设范畴内, 其意义当与整个社区甚至整个城市的生态规划联系在一起, 营造浓厚的生态氛围, 普及全民生态意识, 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生态文化载体, 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中, 使城市结构合理, 城市功能协调。

这涉及到博物馆的选址和规模。

在目前的选址两大倾向来看, 一是在城市中心广场区, 如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是在传统的风景旅游区, 如规划中的重庆自然博物馆, 选址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风景区, 广西自然博物馆, 选址在青秀山风景区。两种选址各有千秋。在风景旅游区进行自然博物馆建设明显地可以与生态结合得更紧。可以巧妙地利用选址上的自然优势, 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达到自然博物馆的内涵向外延展的效果。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最初的1200亩规划设想中, 自然生态公园有着大有可为的空间。但216亩的定格, 应该不会成为生态化发展的羁绊, 在紧临216亩的馆区周边, 政府应当介入, 把其作为环境建设控制区, 作为城区“绿肺”放到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来通盘考虑, 对于其功能以及形式风格等进行准确定位, 以完善城市绿地体系。

自然博物馆除了陈列自然历史的发展线索, 还承载着现实生活的体验。博物馆内部建造大规模的生态公园, 可以将传统的室内展厅陈列转化为一个由科技与自然、人文与环境、精神与生活相互作用的互动共生体。生态公园既是博物馆的外部延伸, 又是人类自然历史发展的空间表现, 它把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物质形态因素, 如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作为保护和展示的对象, 这些都作为一种自然史的积淀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或社区中, 并完整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这是另一部活的展览历史, 可以将静止陈列的理论, “自然·演化”、“生命·环境”、“人类·文明”等等主题, 解放为活生生的感观体验。不妨作这样的一些设想, 将中国五大气候带及生态循环链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半开放的生态公园中拼接, 或是刻意为之一个不规则的表层结构, 隐喻粗糙的地表运动、千百年的地壳撞击、古老东方的盘古开天辟地……诸如此类, 都可以通过某种建筑形式, 传达自然历史的片段和人类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联系。位于风景旅游区的自然博物馆, 具有满足两个层面精神需求的任务, 一个是能够通过感观可观可触的传统自然历史展厅, 一个是通过创造人们与自然经验相接触的新空间来遨游自然的生态公园。

中国博物馆“馆园结合”模式之首的南通博物苑, 在1905年建馆之时就在展馆四周进行了园林式设计, 成为展馆与苑囿结合的典范之作。直到今天, 在72000m2的苑囿中, 配合室内的药材标本陈列、温室花房展示, 在馆外遍种各地名贵花木, 并挂牌识别。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采用馆园结合模式, 在主展馆群外设自然博物主题公园, 利用地形、地物条件, 设置动、植物观察区、恐龙生态园、儿童乐园等项目, 以“体验自然、学习自然、发现自然”。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与美术馆、图书馆共享的生态岛, 即天津市文化中心景观, 打造了一个12万m2的开放式、以休闲为主的室外生态景观区。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落户静安雕塑公园, 也是一种馆园模式。

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 1999年建成开放植物园, 形成了馆园模式。植物园由台中市政府将原定的44, 856m2公园用地委交该馆规划建设而成, 以体现该馆的教育理念, 并提升城市景观。

四、景观建造

在生态环境问题被优先考虑的今天, 生态主义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然博物馆人应当责无旁贷地站在生态科学的视角上审视博物馆的建设, 考虑将宣传生态与环保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将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生态主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

其实景观的生态性本身并不是新鲜的概念,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 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 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事实上, 南通博物苑从创建至今, 其陈列场馆一直处于秀美的园林景色中。园林中既广植花草树木, 设置假山池沼、亭台楼榭, 而且建有动物园、植物园, 形成现代博物馆与古典园林结合、室内自然陈列和室外活体展示并举的特点 (这正是定名为“博物苑”的缘由) 。这实际上体现着国内博物馆界生态主义设计的端倪。

景观建造有几个要素, 水、植被、布局等。规划的目的就是去发现和寻找自然与景观的内在联系, 创作出既能反映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特质, 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景观。

水作为重要的景观要素, 常常作为一种现状特征被加以开发利用, 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高效率地用水, 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通过雨水利用, 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 甚至完全自给自足, 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 还用作建筑内部的清洁等。

植被规划, 要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 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性。从外在表象看, 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 但绿色的不一定就是生态的, 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 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 从生态的角度看, 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 更有生命力。绿化配置不崇“洋”弃“土”, 应多运用乡土植物, 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 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同时引种同纬度地区的新优植物品种, 逐步形成生态合理、景观优美、经济高效、符合地域特色的绿地植物群落, 以实现绿化植物的多样性目标。

景观布局结构, 应将主体建筑安排在景观环境中, 使之成为其中一员, 而不是简单生硬地安放在环境中。充分运用坡地、自然林地, 使之成为一条“室内可观凝固的自然史画卷、室外可看鲜活的大自然风景”的游线。

运用这些景观要素, 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的规划中, 找出符合当地景观特质的设计语言, 着力打造生态型的“园”的部分。延续原有山水的构架, 充分反映山水重庆的景观特质。依山势, 构筑安全、便捷的道路系统。利用现有的山体环境, 恢复应有的植被群落, 逐步让其自然演替, 使游人感受自然的变换与力量。改造旧的排水渠成为水景公园, 新建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 把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 用来灌溉;设置专门的系统, 收集屋顶和场地上接纳的雨水, 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室外植物的浇灌以及补充室外水面的用水和广场的水景;把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与水质的净化相关联等等。通过草皮和景观树的合理布局, 最大程度使视野开阔, 或通过主人行道和休闲小径的合理分布, 有效地运用技巧遮掩直接的视线, 使游人在经过步道时能观赏道路两边的景色, 移步换景, 动中有静, 使观赏层次分明有序。除了主入口区的60亩用于停车及游客疏散等园外广场用地以及约30亩的主馆等建筑占地和道路用地外, 留有110亩可作博物馆环境配置。拟设置功能性的庭院园林区或露天展示区, 把露天展示与庭院园林穿插起来进行。配置富有科学含义的实物、模型、雕塑、有特色的花草树木、石山等, 籍以烘托自然博物馆的气氛, 使室内与室外环境形成有机的统一, 并保障观众有足够的休息场所, 达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闲适性的有机统一, 从而为都市带来浓厚的自然气息, 形成充满活力的适合各种人需要的城市开放空间。

综上所述, 自然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建筑设计、园区规划、景观建造等建设中, 生态化趋向将是其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春雨.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中国博物馆, 2001 (3) :2-9, 19

[2]李迎化.生态化:我国自然博物馆现代陈列设计特征.中国博物馆, 2002 (3) :74-76, 79

[3]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中国博物馆, 2001 (2) :2-7

[4]王向荣, 林菁.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中国园林, 2003 (1) :5-12.

论中西哲学的现代趋向 篇2

论中西哲学的现代趋向

西方哲学在科学理性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经历了认识论的、语言学的和后现代主义的三次根本性的转向,其根本目的是拒斥形上理性、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以及终极关怀问题;中国哲学以道德理性为核心理念,追求抽象的人格完善和道德理想,但自王夫之哲学起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此呼唤主客二分、主体性的`努力一直延续至今,其根本的理论旨趣也是要回归人的生存本身,从整体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我国当代学界在人本主义抑或物本主义等多种维度中,也形成了关于现代哲学转向的诸多视界.本文认为,只有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才能融通古今中西的现代生存理念,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的实践生存论.

作 者:朱荣英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列部,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1 41(2) 分类号:B15 关键词: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实践生存论  

上一篇:平面张弦梁结构下一篇:中国传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