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趋向

2024-09-13

价值趋向(精选4篇)

价值趋向 篇1

摘要:武侠电影作为我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样式,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特征。武侠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影视文化,囊括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学文化思想,但是随着武侠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凸显出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趋向。

关键词:武侠电影,文化价值,趋向

中国武侠电影的兴起,是电影艺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电影艺术范围内的一种历史现象,它是最具特色的类型电影之一,它不仅阐扬中国的侠义精神,更将中国武艺透过影像做最佳的呈现。武侠电影作为我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样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特征。武侠电影在中国的产生、兴起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原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习武尚侠的传统。作为现代艺术的武侠电影,在初期阶段,它的故事内容和叙事模式主要源于近现代的武侠小说,而银幕形式则直接借鉴了文明戏和改良京剧的舞台形式。中国武侠影片的兴起,虽然是呈现在电影艺术范围的一种历史现象。但武侠电影里蕴涵的文化使其绝不仅仅限于电影艺术这个单一范畴内,因为任何历史现象的形成都是诸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合力所致,而从根本讲它首先是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与政治制度下的产物。武侠作为一种文化,囊括中华民族的固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学文化等。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电影的娱乐化演进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武侠电影的创作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更加广纳博取,奇思妙想,花样翻新,变得愈来愈多姿多彩,武侠电影的文化价值必将凸显出多元化的色彩。

1“替天行道”与“为民除害”

“替天行道”与“为民除害”是我国武侠片最常见的主题表现形式。天道是任何法度无法逆转的最高道德范畴,我国武术文化讲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天意与人意是相通、相合的,所以替天行道从本质上将,也就是为民除害。武侠电影正是利用这种世俗冲突的非世俗化表达,勾起广大观众对影片的信服,同时弥合了大众现实生活中精神世界缺失的正义感。武侠电影最重要的是在处理人物命运的结局时,往往与天意相联系,强调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伦理法则。由于武侠电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所以武侠电影与反映的叙事主体往往由无数个相关的文化母体组成。这棵繁茂的大树上结出的硕果也必然带有我国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息。在《晚清风云(三)独臂壮士》(1993)中奸贼并没有死于勇士的刀剑之下,而是死于骤然死于坠落的大钟之下,使历史的叛逆者得到了“罪有应得”的报应。

2 武侠电影文化向遣情娱世的通俗艺术观念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所具有的那种遣情娱世的因素在现代化的灯光与摄影机下似乎获得了新的生命。作为一次普遍的集团性的艺术创作倾向,中国电影并没有继承那些“文以载道”、“文经贯道”的正统儒家文艺思想,而是沿袭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君子弗为(《汉书.艺文志》)的通俗文学传统。而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实就是在深度模式当中向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避世的弱者情结认同。侠士在现实历史发展过程中,本身一种“仁士”的社会角色,路见不平拨刀相助,方显英雄本色。在武侠影片中,武侠的这一系列行为构成影片的主体情节,从而在银幕上制造了一个出神入化、逢凶化吉的“英雄梦”。为此,结合武侠电影的观看,便能在观者的想象中假想地解决某些现实问题,即把某些真实问题虚拟化。这样,观众对武侠电影的观看过程,实际上就成为一个在假想的世界寻求自我认同、寻求精神自慰的内向性过程,即成为一个脱离现实、远离现实、回避现实的过程。尤其是对侠义形象的虚幻崇拜,更是体现出现实生活中一种不能自主的弱者文化心理。

3 宗教伦理文化支撑着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根基

我国宗教佛家文化强调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强调戒淫、戒色的传统道德理念。主流电影的叙事逻辑强调有情、有性。尽管武侠电影的叙事策略时常能合理地强调宗教对世俗暴力的“禁戒”与对江湖罪恶的“惩治”,但是面对不同价值体系的相互冲突,武侠电影的叙事原则时常向宗教伦理倾斜,有时甚至经常让位给宗教法理,使武侠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我国佛教的圣地大多建在远离尘世的名山大川,而这恰恰是佛教僧人逃避现实苦难的福地,同时,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我国武侠电影的观赏机制中,宗教不仅仅时常会引领电影的精神指向,而且实际上还起着相当重要的询唤职能。电影作为一种旨在满足大众心理欲望的叙事客体,只有建立在符合大众伦理的叙事心理基础上,才能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简而言之,宗教伦理文化支撑着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根基。

4 武侠电影中的复仇文化

复仇是我国武侠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一个叙事主题。武侠电影的叙事主线,往往和复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家仇”、“国仇”合为一体。在电影《少林寺》里,王仁则既是一个杀害觉远父亲的凶手,一个涂炭生灵和烧死方丈的大魔头,同时又是一个阴谋夺权的乱臣贼子。觉远匡扶正义的行为既是为父报仇,又是为民除害,为国灭贼。从家庭意义的伦理上讲,他是尽孝,从国家的意义上讲,他是报国。电影《少林寺》当时为何能分靡全国,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除了他的英雄气概外,人物性格在深层心理模式上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相一致也是重要原因。

5 武侠电影里的中国传统京剧艺术文化

京剧在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接受群体的传统艺术,武侠电影对这种戏曲艺术文化的“移植”,可以把京剧的观众直接引入剧院,中国电影的第一代观众可能许多都是原来的戏曲观众,这样就为中国电影奠定了一个潜在的心理市场。从中国武打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定军山》所记录的京剧武打场面,不仅再现了中国传统京剧文化的艺术精髓,而且它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动作场面的设计和表演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武侠电影对京剧艺术的“移植”,不论是对增强武侠电影的动作、观赏性,还是提升武侠电影的艺术品位,京剧文化都是其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所以,在武侠电影诞生的初期,京剧的武打场面,作为一种被电影所记录的“艺术内容”已经进入到电影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

6 电影的商品化需求,使得武侠电影的创作必须迎合大众娱乐心理

虽然武侠电影是一个正宗的中国影片类型,但是武侠电影如此兴盛,表现出在对电影的恩想观念上,中国全面接受了那种以金钱为本位、以观众的兴趣、时尚为中心的商业电影的创作观念。在这个意义上,一次范围如此之广的“武侠片热”,实际上是一次电影商品化的大泛滥。尽管在此之前中国电影追求可娱性、商业性的努力始终未绝,但作为一种大规模、大范围的创作思潮,武侠电影的泛滥是中国电影全面商业化的重要标志。在商品化的电影创作活动中,追求的是标准化、类型化的大众趣味,适应观众普遍需求的行销策略。同时它又必然产生艺术形式意义上的滑稽模仿。因为要追求电影的商业价值,就要讲究包装的可娱性,注重其外在的观赏价值。为此。在中国的武侠片中便出现了戴着大呢帽,穿着小裤腿,扎着宽腰带的中国式的“西部英雄”;甚至就连中国清朝皇帝也留起了取悦观众的“分头”(《乾隆游江南》)。而且,有些影片广告竟公开宣扬:为了“表示近代之美”,片中“无论男女演员皆半裸式”这种看似极为反常之事,在武侠电影商品化的狂潮中实际上则是极为正常之事。同时,这种以集体的方式向以金钱为本位的商品化电影观念的认同,也是社会必然遵循的文化取向。

参考文献

[1]冯果论.中国武侠电影的主要发展轨迹[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范志忠.世界电影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吴匀视.自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之侠”:武侠电影空间论[J].电影文学,2010(4).

价值趋向 篇2

90后大学生就业择业价值趋向的研究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水平则是国家发展程度的直接体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也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对出生于1990-1999年间的年轻人的价值观形成与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生活,用QQ、飞信、博客进行交流;他们对影视明星、偶像有更为强烈的喜爱,甚至是崇拜;他们喜爱港台、日韩的流行文化;他们消费观念更为超前;他们言行举止时常让人“大吃一惊”。西方社会将表现出相似情况的年轻人称为“Y世代”,在我国这些年轻人由“90后”这一称呼来代表。近年来,“90后”已经成为会舆论较为关注的人群。从社会舆论、媒体报道来看,“90后”群体在言行举止等多方面受到质疑,被认为是“与众不同”的一代人。而在人们对“90后”的种种议论之中,他们已逐渐进入大学校园,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受众之一。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作者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价值观为研究主题,在修订国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这一群体的价值观特征及其与就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Rokeach价值观量表分析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在终极性价值观上没有明显变化,而在工具性价值观上则有一定变化。2.Holland职业人格量表能够为考察“90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3.“90后”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与个人-组织匹配之间有较为确定的关系。用人单位、个人可以借此预测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之间的匹配程度。

英语语价值趋向与交际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英语;汉语;文化;价值趋向;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9-0032-03

交际的过程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文化的发展变化,也折射出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可以说不同语言文化决定了人们的交际行为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交际礼仪的差异。英汉民族是两个不同语言的民族,英汉语言各有其历史渊源和价值趋向,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何自然,1997,176)。他们在交际礼仪这个普遍问题上都有各自的讲究,也就是说,人们用语言来表达礼貌的方式存在着差异。学习英语,研究交际礼仪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差异,首先有必要了解两种文化的价值趋向以及交际用语的差别。

一、英汉语言价值趋向

基督教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想体系构筑了英语国家文化大厦的主体。在英语文化中具有“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individualism)”的特点,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以个人的工作和成绩来评定人(包括自己)。英语民族认为,在社会交往中尊重“个人自主”的言行才算是礼貌。英语语言文化没有传统的贵贱之分,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敬他人。

“个人自主”在英语民族中有很高的价值。在英语中有许多以自我(self)为中心的词汇,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image(自我形象)等等。因此说西方文化体现出明显的个体特征和pos-itive or ambition(积极进取)的态度。这和中国人谦虚、艺术的处事、说话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

汉语言文化积淀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以皇权统治为中心,以儒家思想安天下的深厚文化底蕴。汉语言文化价值观一方面肯定固有的人格价值,但更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奉行个人从属于社会的价值观,中国人崇尚“谦虚”美德,推崇“贬己尊人”的为人处世准则,遵循“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别”的原则。

《礼记·曲礼》中有一句话:“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自卑而尊人是汉语言文化的核心成分,具有较长的历史渊源。“贬己尊人”的准则真正把自己的贬损夸大到了最大的程度以示谦虚有礼。“贬己尊人”是最宫中国文化特色的交际礼仪现象。

要真正学好某种语言,必须深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对语言形式产生的影响。正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使我们感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属性又存在极大的差异,语言障碍和文化鸿沟皆因不了解这些共性和差异所致。如果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即使语言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和交际。

由此可见,了解英汉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说的“语用失误”。英汉语交际礼仪中出现的误区以及存在的差异体现在具体的交际语言中,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于走出交际误区,真正掌握英语大有裨益。

二、英汉交际礼仪的差异

1、问候语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上哪儿呢?”“去上班呀?”“吃了吗?”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如果把这些问候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可能会引起误会,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不了解汉文化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Have you 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对这一问语的反应即有可能是“It is yourbusiness.”英美人的问候一般是按时间段分别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或一般问候:“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 doing?”等等,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Itis suny today!”、“It is fine,isn't it?”等。这是因为英国终年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变化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心天气。第二,谈近况。英美人打招呼只限于谈近况,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How are you today?”初次见面总要说“Glad to see you!Glad to meetyou!(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2、称谓语的差异。

称呼准则是汉语言文化中特有的礼貌准则,但称呼方式涉及礼貌问题却在英汉语言文化中都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Mr.”和“Mrs.”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如Mr.(Mr)Smith、Mrs.(Mrs)Thomson等。在英国,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Miss”,结婚了的女性可称“Lady”或“Mrss”等。

西方在称谓上似乎“不拘礼节”,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分“上下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

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uncle(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untie(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了。

在汉语中,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连用做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Wu,Engineer Wang,正确的说法是应该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英语中的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对人的一种尊称。类似的还有Secretary Tang(唐秘书)、Nurse Zhang(张护士)等,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不能容忍。也很少听他们称呼别人“BereauDirector Simith(史密斯局长)”、“Manager Jackson(杰克逊经理)”等。因为这一类称呼还没有变为像“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一样成为传统习惯的称呼。

3、告别语的差异。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一位美国人在和他的中国朋友告别时说:“我会保持联系。”可是这位中国朋友等了一年多也未见只言片语,便抱怨他不讲信用。其实,这句话仅仅是一种告别语,相当于“再见”,说话人并无他意,更没有作任何许诺。此外,西文文化中如果客人想告别,通常要提前几分钟将告别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达,并征得同意,然后才可以离开。如果突然说“时间不早了”,随即站起来和主人告别,这在西文文化中是被认为不礼貌的。

4、恭维赞誉的差异。

中国人在被赞扬时,往往有可能直接加以否定,或者采用“贬己尊人”的方式加以否定。例如,有个美国人到他的中国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的花养得不错,忍不住说:“这些花真美!”主人却不好意思地答道:“哪里,我喜欢花,但养不好。”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但这在美国人看来,他是故作谦虚以博得赞扬。所以客人不得不又说:“这些花真的很漂亮。”像这样“硬逼”着对方说赞扬话(虽然说话者本意并非如此),在西文文化交际中是很不得体的。

英语民族的礼貌原则中也有“谦虚准则”,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采用“贬己”的方式,而总是乐意地接受别人的恭维赞誉,同时向对方道谢,说声“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so!”表示接受,以免伤害别人的面子。他们很少对对方的赞扬表示否定,即使要想否定对方的赞扬,也要用委婉的方式加以淡化。例如有人夸奖某人的住房漂亮时,他可能会有两种回答:

第一种回答:谢谢你!

第二种回答:其实我们本打算买一套更大的。

第一种回答是为了“迎合”对方,即对对方表示感谢,流露出高兴的情绪。第二种回答是隐含被赞扬的对象对这套住房并不是那么满意,是一种很委婉的否定回答,但不会给对方带来难堪。

5、答谢语的差异。

有个中国学生请一位英国的教授批阅作文,教授花了很多时间帮他修改完,那学生在取作文本时按中国的习惯真诚地感谢说:“真抱歉,浪费您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外教顿时一脸的不高兴,难道我的辛勤劳动只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该学生在表示感谢时只说“非常感谢您的辛苦工作”就行了。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而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是表达多大的谢意。例如,英美学生每次上完课后都会习惯地说,“Thank you”,如果回答的话,中国人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翻译成It'my duty,就不会让英美人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我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是It's a pleasure(我很乐意)Don'tmention it(没什么),You are welcome(不用谢)。再如,英语中的“Please”,并不完全相当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请不宜用英语please的。比如说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下车时,一般说:“After you.”“您先请。”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用please。

6、邀请和拒绝语的差异

按照传统的习惯,中国人在接受邀请的时候,往往半推半就,不是爽快地答应去或者不去,而且常常无须预约不请自来。如果将中国人接受邀请的话译为英语就是“谢谢,我会尽量过来,”这样说西方人会大惑不解,“到底是来,还是不来?”不得而知。按照他们的习惯,他们会明确地表示接收邀请:“是,我来。”或是不接受:“不来,谢谢你。”他们没有“不请自来”的情况。

在拒绝邀请时,中国人重意会,说话比较含蓄。西文人则重言传,说话较明了。在中西方文化交际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说话不要绕弯儿,否则就会引起误解,导致交际失败。在一家中国餐厅,有一个顾客(美国人)和服务员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顾客:“我喝不了这碗汤。”餐厅服务员又换上一碗汤。顾客:“我喝不了这碗汤。”餐厅服务员问:“你为什么不能喝这碗汤?”顾客:“因为没有汤匙。”如果顾客开始就说“没汤匙”,服务员就不会接二连三地给他换汤了。

两种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民族的语言交流,会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了解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价值趋向 篇4

前不久南通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刘桥小学轰轰烈烈地召开, 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 怎么才能做到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是指导行为的准则, 但是俗语有云,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平衡的砝码呢?

二、误区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秘密就是情感教学的纽带。”记得那是在和孩子一起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们一起品读:“他挖了八小时, 十二小时, 二十四小时, 三十六小时……”孩子在读的过程中的反应不是眼中流露出一种情感的波动, 而是一种漠然, 这种漠然是一种平静。我有些动怒:孩子们在伟大的父爱面前怎么能如此冷漠?但我还是压抑住自己的情绪:“我们一起来聊聊吧!”话音刚落, 孩子们的表情立刻显出了生气 (人文性在课堂中还该表现为让孩子能够切身感受到文中所描写的情感, 是一种平等的对望) , “你觉得父亲的挖掘是一种怎样的挖掘?”“我觉得那是一种绝望的挖掘!”“我觉得那是一种辛苦的挖掘!”“我觉得那是一种孤独的挖掘!”孩子的思绪像爆了油的米花, 遍地作响。“那带着你们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所以在那天的家庭作业中我加上了这样一条:真诚地对爸爸说一句话;感恩地为爸爸做一件事。孩子们欣然接受, 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文的力量。我觉得孩子的发展情况检验着他的成长, “人格的魅力”是一个很好的杠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三、质疑

可是,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 我发现孩子并没有因为我课堂中的努力而有所转变, 而且在基础知识部分出现失分较多的现象, 作文也空洞乏味。怎么了?难道我的想法错了?在一本教学杂志中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 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 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 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 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 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

四、开朗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 又有语言内涵, 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 所以语文教学应讲求文道统一, 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如果单一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 就会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提出的“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 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 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 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人文性”正是语文课程的灵魂, 小学语文教育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 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又要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坚持贯彻人文精神, 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即采用科学的潜移默化式的方法, 而不是强迫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以各自的“生活世界”为根基去理解, 并在此理解的基础上提升语言交往技能与人格的品质, 而不是简单识记与机械记忆。一旦我们把人文性追求的要素开中药铺似的一一列出, 逐条落实, 按部就班, 那就会使得人文的教育面目全非。工具性与人文性双方是相互依赖的, 任何一方皆不可孤立存在和发展。

在思想上得以转变和形成新的认识后, 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还注意将遣词造句的教学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少年王冕》讲述了画家王冕成才的历程, 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教本, 把故事读懂很简单, 但是让学生把王冕身上的那种勤奋不放弃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感所得, 并且能够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所指导或影响, 那才是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预先给孩子设了一个情感上的“陷阱”:通过朗读, 孩子首先深深地了解到王冕的家境贫寒, 所以从十岁起就沦为放牛娃, 然后在课前我又适时让孩子去了解王冕的生平———是个著名的画家, 从家境贫寒的放牛娃到著名的画家这种身份的转变是惊人的, 也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所迫切想了解的。“王冕成功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几乎使每个孩子都一头扎进了这个故事中。在孩子读到王冕的不放弃时, 我适时地加进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或词语是表达不放弃的精神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在强化了孩子对不放弃的精神感悟的同时, 也不动声色地进行了词语的积累。在读到王冕擅长画荷花时, 我在黑板上随手画下了几朵荷花:“你都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荷花?”画面的刺激让孩子兴趣盎然。在王冕的故事中, 他们不经意间进行了语言的学习, 还切身地感受到:“天底下没有学不会的事!”

上一篇:油田配电网下一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