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共8篇)
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 篇1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第八次课程改革最具有突破意义的课程门类, 对于每个学生当下生活与终身发展的独特价值毋庸置疑。近十年来, 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当下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界定大家已不持异议, 但在坚决摒弃以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堂为空间的背离综合实践课程要求的前提下, 对于如何把握“到底怎样才是一堂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仍存在诸多不同看法。在这里, 笔者结合自身参赛与观摩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及教学能手评选的感悟, 浅析一下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看点与趋向。
一、课题源于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它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 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并且要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 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纵观近年来的历次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或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 获奖者在选题上都鲜明地体现了“回归生活, 基于经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比如, 2011年第六批山东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评选中, 无论是像《聚焦学生意外伤害》《在名胜古迹中探究历史文化知识》《七嘴八舌话航天》《吸烟与健康》等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 还是像《魅力果蔬》《修补自行车内胎》《给笔安个家》《牡丹的繁殖与栽培》等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 亦或是2012年全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中《低碳生活》《种子贴画》《个性相框》《神奇笔袋》《小小发明》《多彩泥塑》《包饺子》《果蔬大变身》《走进动画片》《多彩叶子》等课题, 在选题上都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 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 以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事物为媒介, 密切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呈现了回归学生生活的课程旨意。
二、设计富有创意
精彩源于精心, 信心源于用心。精彩的课堂在于精心的设计与创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以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打造精彩灵动的活动课堂。活动设计创意化是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堂的一大亮点。在一定意义上说, 一个好的创意等于成功了一半。
指导老师在执教《魅力果蔬》一课时就摆脱了以往围绕果蔬营养开展探讨活动的俗套, 而是首先从演示水果大变身 (类似章鱼形状的香蕉) 开始, 充分利用果蔬的外形特征、颜色特点和质地纹理, 展现了一组白菜与南瓜组成的鸭子、菜花与茄子组成的小羊、卡通苹果、茄子企鹅、地瓜老鼠等图片, 顿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作品展示阶段, 同学们还通过编故事、赋予果蔬作品寓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课堂气氛又达到另一个高潮。
三、指导体现理性
以往我们在观摩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时, 经常能一眼到底、当场戳穿——太假, 简直像演戏, 有多少参赛选手的综合实践课流于形式, 孩子们在课上学不到什么真东西, 只是在盲目地配合老师玩, 那就是在作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 近年来, 选手们的课程理念与指导策略在与时俱进, 大家已不再热衷于表面的热闹和形式, 活动指导趋于理性化, 彰显出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愈发到位。
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中, 参评教师不但在劳动与技术操作的环节上思路清晰, 而且课堂环节设计上明显带有研究性学习的痕迹以及向社区服务延伸的趋向, 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中, 教师们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选题、开题、过程指导、过程答疑、结题指导、成果展示等课型, 参评教师开始侧重于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通过“授之以渔”, 让学生从“要我研究”的无奈向“我要研究”的冲动转变。
四、体验要有深度
作为一种实践取向和经验取向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课程都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 更重视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特别强调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动探索、发现、体验, 最为关注的是学生发现了什么、怎么解决的, 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以及获得的体验。酸甜苦辣, 都是滋味;成功失败, 都是收获。在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元祥教授看来, 体验和生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性价值的核心。学生体验的深刻性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及教学能手的评选的一大看点。学生们在经历动手操作和深入探究后表达的体验或感言, 往往非常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而这正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终的价值追求。
五、课程趋向整合
在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或教学能手的评选中, 选手们往往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指定领域割裂开来。准确地说, 这四大领域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而更像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四大领域要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有机地融合在一个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近年来, 我们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上述四大领域的整合实施, 但已经明显表现出整合实施的课程趋向, 这难能可贵, 更是一大进步。无论是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中, 还是在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中, 多数参赛选手都在努力趋向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 正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说:“以综合主题或课题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 使四个基本要素彼此渗透, 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综合实践入佳境。对于一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评价标准, 山东省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管锡基同志曾经提出了“四度”——广泛度、适切度、深刻度、实效度;北京市教科院刘玲老师也提出了“三真”——研究“真问题”、学生“真实践”、关注“真体验”, 这些与笔者的上述理解异曲同工, 又各有侧重。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看点与趋向在哪儿, 我们应继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效果等方面不断探索, 不断优化设计, 提升成效。让我们共同努力, 携手前行!
参考文献
[1]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 2005 ( 9 ) .
[3]管锡基主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 篇2
地处重庆市西部的永川区,常住人口为106.8万人,以胜利路、中山路和南大街三个街道办事处为主要地域的城区,分布人口31万,占全区人口的29%,加上区内26所职业学校、2所本科院校,城区常住人口保持在40万上下,证照齐全的网吧105个,占合法网吧的82%(105/128),相对地,包括仙龙、双石等20个乡、镇、办事处分布人口75.8万,而获批网吧数量仅为23个,占18%,有的街道、居委会至今没有一个网吧,全区210个行政村无一家合法网吧,在信息服务日益成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重要手段的当今时代,这种城区绝对集中的网吧分布失衡状况,加之经营网吧收回成本效率高,2002年《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出台后,单个主体合法审批途径关闭,永川区一度成为重庆市近几年“黑网吧”重灾区,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呈现如下趋势:
一是地理位置趋向乡镇街道及乡村结合部。近几年,随着城区家庭电脑普及率提高,城区绝对集中的网络经营竞争加剧,加之管控部门监管职能到位,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农村极大的需求空间,大部分“黑网吧”加速向农村转移,2011年至2013年,永川工商局查处的47件(含未立案案件)“黑网吧”中,乡村区域39件,占83%。
二是投资规模向小灵快方向转移。“黑网吧”大多没有任何名称、招牌或标识,以向熟人、未成年人经营为主,且一般选择隐蔽的偏僻小巷、居民民房、复式楼房的二楼内,或采取电脑培训、电子阅览室、设立店中店等方式变相经营,且经营场地较小,灯光昏暗、通风设备差,从近期永川来苏、双石查获的多家“黑网吧”电脑数量看,多数为20台以下。
三是投资主体趋向老弱、下岗失业等弱势群体。经营者多为社会无业闲散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或伤残人员、农村留守老人或电脑维修人员,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属于通常应当给予帮助、扶持、指导的弱势群体;“黑网吧”经营者或因对“黑网吧”的危害认识不足,或因生活所迫,认为网吧是其谋生的唯一手段,是正当谋生方式,因此往往置国家法律不顾,屡禁不止、查而不绝,形成恶性循环,而部分电脑人员利用其懂维修技术,拼置闲散电脑从事电脑上网服务,这部份人员相对的经济状况较差。
四是服务对象趋向于农村留守少年,危害严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让大量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选择不受时间、身份限制的“黑网吧”消费,使其无节制沉迷网络游戏或观看不健康视频,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近期仙龙接到的多起家长通过举报“黑网吧”,反映其未成年子女通宵上网而不归。
“黑网吧”存在的原因
(一)“黑网吧”屡禁不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需求与总体数量的控制呈现矛盾所致。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已成为联系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的纽带,永川区128个合法网吧的数量控制与10年以前是整体相当的数量,而后多年来均是采取变更名称和负责人的方式维持总体上的基本平衡;同时,前已述及的城区与农村布局总体失衡是造成“黑网吧”流向农村集散的首要原因。
(二)过高的准入门槛与社会需求矛盾是“黑网吧”产生的客观和现实因素。网吧投资者出于对政策的高压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大多持观望态度,从而导致“白网吧”指标用不完,而各种“黑网吧”却屡禁不止。据介绍,在拿到批文的永川8家连锁网吧经营企业中,半数网吧业务已经停滞,永川城区的单店网吧,包括一些大型连锁网吧,除非是电信运营商自己做连锁,否则80%以上都是惨淡经营,这充分彰显包括连锁、加盟等形式的网吧经营并非高效方式,还应当鼓励其它社会主体进入。
(三)网络运营商违规操作为“黑网吧”提供了便利条件。
“黑网吧”屡禁不止,网络运营商负有推卸不掉的责任。网吧准入需办理一系列手续,最后一步为办理互联网宽带租用手续、开通网络服务,至此网吧才能正式开张营业。按规定,只有通过公安、消防、文化和工商等部门审批的网吧,互联网接入企业才能为其开通网络服务。可见,网吧能不能开张营业,互联网运营商是最后的一个环节。但实际操作中,互联网接入企业受利益驱动,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在对方无照或证照不全的情况下,就违规私自为一些“黑网吧”开通服务,此类现象屡见不鲜。当运营商面对执法部门的检查时,往往以“黑网吧”经营户通过变更申请人、申请地点等方式迷惑互联网接入企业为由回避责任,但在互联网接入企业工作人员为用户安装和维护时是完全可以判定其是否为“黑网吧”经营户的,却并没有终止服务,给“黑网吧”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利益驱动是“黑网吧”产生的土壤。
一方面,“黑网吧”启动成本、经营成本低。目前,计算机和网络连接设备价格持续下降,接入宽带互联网条件愈加便利,经营“黑网吧”初期投入不高,加上经营“黑网吧”行政成本可忽略不计,而且即使被执法部门查处,付出的代价也不算高,这些都为“黑网吧”的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黑网吧”获利快。购置一定数目的电脑,配以宽带网络连接,“黑网吧”业主就可以坐案收钱了。保守估计,购买每台价格2000元的电脑10台,每台每天平均工作5个小时,以每小时收取2元钱费用计算,不到半年,经营者就可以收回购买电脑的成本,一年至少能盈利2万元,投资回报率可观。
(五)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使“黑网吧”经营户有机可乘。
“黑网吧”作为特殊的经营主体,多头分管,多头执法,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体制不很顺畅,很难形成联动机制,往往出现谁都可以管、谁都管不到位、谁也不愿包揽的情况。虽然经常组织联合执法行动,但各部门之间都是平级机构,管理上没有明确的牵头主体,平时又很少进行信息沟通,执法过程中也较少互相调配,造成彼此都只强调本部门职能的重要,存在各自为政、互不买账的现象,以至于配合不够、力度不大、管理不严、手腕不硬、责任不清,还未能形成合力,直接导致执法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黑网吧”久治不绝。
加强“黑网吧”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调控,合理配置。简单地限制网吧行政审批数量,不是管控有害信息传播、未成年人上网的治本之策,应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综合考虑各地需求,合理规划网吧布局,引导、鼓励证照齐全、规范经营网吧采用兼并、重组等方式开展连锁经营,加大合法网吧覆盖面,有效挤压“黑网吧”生存空间,特别是应重点发展村级网络文化建设,加强调研,合理布局农村网吧分布,加强青少年上网监控和可控制度建设。
(二)监管前移,源头治理。积极协调网络运营商,对申请接入互联网服务审验“五证”:网络安全许可证、消防意见书、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申请人的有效证件;加强对已被中断互联网接入服务的“黑网吧”、已报装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客户、对新申请报装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客户监管;杜绝为切断服务的“黑用户”、“黑地址”提供新的上网接入服务,真正做到一线管网、源头杜绝。
(三)建立机制,长效监管。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对“黑网吧”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多方联动、信息共享与通报、联席会议、联合巡查等工作制度,按“谁审核、谁发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同时强化政府责任,建议提高监管责任级别,成
立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整治协调小组常设机构,整合行政职能,根除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
(四)堵疏结合,畅通渠道,加强青少年上网安全意识培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社会传播媒介宣传、曝光“黑网吧”危害性,引导广大消费者自觉抵制诱惑;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畅通投诉渠道等方式,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黑网吧”的监管中;建立由政府投入、财政保障、社区提供给青少年免费上网场所--绿色网吧,通过安装监控软件、过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控制上网时间等方式,引导青少年规范上网,同时,通过工商进社区、乡村、学校,广泛调研他们的合理上网诉求,加强上网安全知识培训,让他们养成不进“黑网吧”的良好生活习惯。
(五)完善立法,合理处罚。依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对“黑网吧”的处罚是“没收违法所得、专业工具设备并处1万以上罚款”,这是根据当时”黑网吧”的极重原则而采取的一刀切,与当今的合谐社会倡导的主旋律极不适应,从永川工商局2014年取缔的几个“黑网吧”看,对5台电脑以下的经营主体,特别是争对社会弱势群体,会同当地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作好
张新民:EMBA教育趋向专业化 篇3
那么国内共有62所EMBA办学的国有高校,每所EMBA办学高校都在积极寻找本学校的发展点,究竟EMBA办学的发展点在哪里?
张新民认为是“专业化”。
影视传媒管理EMBA培养复合型人才
EMBA教育在国内发展至今,近十年时间,2002年,国有大学的EMBA刚刚诞生,很少人了解什么是EMBA,几年后,企业领导者无论是出于学习需要还是社交需要,都会选择一所高校读EMBA。
选择哪所高校读什么样的EMBA?
符合特定行业发展特点的有针对性的EMBA教育悄然兴起。2003年,清华开办国内第一个房地产EMBA班打开了专业化EMBA教育的大门,银行EMBA、医药EMBA等等不一而足。
张新民认为,未来EMBA教育会朝两个方向发展。首先是普适增长,没有行业的划分,以基本的企业管理系统化知识为主的普遍性适用的教育,此方向上会更加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其次就是专业化方向的发展,从行业的角度进行的专业化,根据行业特性开设一些特定课程,比如银行、影视产业等,这些行业与其他行业在管理和运营中具有明显差异性(如银行、影视产业中没有生产、存货的部分,产品的传播也有自身特点)。
2010年11月18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现代影视传媒管理EMBA”开班,针对影视传媒行业管理的特殊性开设。在此班EMBA教学中,会结合影视传媒行业管理的特殊性而设立影视策划与制作、制片管理、营销管理、电影营销与发行、全球电影产业化现状与研究等特色课程。
事实上,此项目的要旨,即在学科设置上跨越影视和管理,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熟悉国际运作的复合型人才。什么是复合型人才?说白了就是让搞技术的懂电影、懂商业,让搞商业的懂技术、懂电影,让搞电影的懂技术、懂商业—简简单单的排列组合,在企业的具体运营中可不简单。
对于首批现代影视传媒管理EMBA班40位学员,将在入学模块就开始体验 “沙盘演练”环节。“这样的课程设置,初衷是让学员们快速进入一个全新的商业帝国,在知识破冰的同时,重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和塑造自我。”
北京华映人国际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同时也是国家一级导演萧锋是首期EMBA班学员。他对此深有感触,“无论是公司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合作,有太多人看好影视产业这个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市场,但来自文化、技术和商业圈子的精英伙伴,虽然积极的在融合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收获、积累起新的经验,但这种自发的进步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相比,还是太慢了,亟待进行系统化的现代影视复合人才锻造”。
由知道怎么做到明白为什么这么做
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生是对外经贸EMBA班的学员,2010年8月10日,他的公司成功上市。他就是在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结识了张新民并萌生了学习EMBA的念头。在2008年,朱新生和公司的几名高管一起进入对外经贸大学学习EMBA课程。
朱新生和几位同学的高管在课程结束后,对比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交流探讨如何更好的推动公司进步。如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在此之前,朱新生与同学的高管都认为这只是财务经理的事情,并没有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考虑,在进行了系统的EMBA学习后发现,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所有管理者都要考虑的事情。“去年做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很困难,今年则推动的很快,几个高管在工作之外都会开会讨论公司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规划。”
以对公司结构的理解为例,朱新生坦言在此之前,公司只是按照证券法、公司法的规定改善公司原有结构上的不足。通过与同事在对外经贸EMBA的学习后,则从理论上认识到为什么要完善法律制度,“从知道怎么做到明白为什么这么做”。
当前EMBA教育中,是否会针对具有某些共同特质的学员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呢?张新民对此是这样理解的,“从教育角度来讲,不太可能为某类型学生提供特定的课程体系,但是会结合学校特点,以及学校的学术定位方向和学生的特点,提供专业化的教育。至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则属于社会服务范畴,企业可以通过社会咨询服务机构来解决”。
对外经贸大学的特点是国际化与专业化。配备国内外教师,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结合EMBA学员各自的企业发展,未必一定要有对外贸易,但是战略制定中,一定要考虑到大的国内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而企业发展中的四大核心问题,战略、人力资源、财会、营销等问题中,EMBA学员进入对外经贸学习之前,对于自身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已经基本清晰了。在此情况下,学员怎样通过EMBA的学习,令企业发展有一个提升,就是EMBA教育的价值所在。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某个战略问题,一定要走两条路,“走”和“飞”。“走”就是以产品在市场上盈利实现目标;“飞”就是靠证券市场融资向前发展。以朱新生为例,在EMBA学习之前,对于上市融资问题并不是很清晰。以朱新生为代表的传统技术型企业家,更着重以企业技术、管理、产品质量、市场销售的业绩等方面来推动企业发展。而事实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定要靠证券市场的作用,而这一过程需要全体员工在观念、意识、行为上都要有所转变,制度和程序更加规范,通过各种合规性的审计。所以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融资和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提高企业和企业家境界的问题。
对外经贸影视传媒管理EMBA就是针对行业特点进行专业化管理培训的EMBA教育。事实上做影视传媒的可能会过分追求艺术的呈现,缺少商业化运作的概念,张新民希望通过影视传媒管理EMBA班的教学,帮助他们在艺术性、效益性以及社会效果方面找到平衡。
同时张新民认为,EMBA教育的行业专业化要注意不要局限于某个领域的教育。“EMBA的主要教育对象是企业高级管理者,他们不太可能做具体的人力资源、财务、营销等方面的内容,他们需要接受更广泛的专业化培训,要有一定的普适性教育,而不是只专某个行业的教育。”
MBA也会呈现专业化发展的态势
有趣的是现在很多企业流行“定制MBA”,根据企业的需要,与高校合作,企业内部集体报名参加MBA,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未来MBA教育可能会同EMBA教育一样,也走向行业专业化方向呢?对此问题张新民认为,此需求在普遍的接触效应情况下,可以解决公司自己的特殊问题,但只能作为MBA教育的延伸,而商学院自身不应该在这个方面耗费大量资源,毕竟师资有限,不太可能一一满足各种复杂的企业。当然商学院可以接受企业的定制需求,但是要有所取舍。但同时张新民认为,MBA教育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普遍路径是,一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在将其学科特色融入自身的MBA教育中,以某些特色的课程形成MBA教育特色。比如金融财务特色MBA、人力资源特色MBA等。
张新民认为,如果说前十年MBA教育是由数量到质量的提高,那么未来十年的MBA教育则是由精品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未来可能会出现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MBA办学机构,可以通过国际通行认证,接受国际商学界的评价,在未来十年接受MBA教育的人,可能会超过当前所有接受过MBA教育的人数之和。
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 篇4
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人才的主旋律, 随着酒店业的蓬勃发展, 中职学校也纷纷开设酒店服务专业。酒店业日愈趋向国际化, 一些省市旅游局将宾馆饭店的星级评级标准与一线服务人员的工作英语等级达标率挂钩。高星级宾馆招聘服务和管理人员, 对英语的要求基本上是熟练、流利, 甚至是精通, 有的还要求具备相应的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已经成为酒店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技能。但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薄弱, 英语基础差, 对英语不感兴趣, 自信心低, 只希望在职校能学一技之长毕业后好安身立命。综观酒店专业英语的教学, 却因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等因素的制约, 教学效果不佳。
二、中职酒店专业英语有效教学的思考
我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 对于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英语教学, 有些心得和体会, 期待与大家分享。作为中职英语教师, 我们就应牢牢抓住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密切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掌握用专业英语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具体到酒店英语专业,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将教学内容与未来职业相结合
酒店服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课程, 其编写的目的就是将酒店的各个部门及重要的工作场景所涉及的单词和对话呈现出来, 让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能较全面地去接触和学习未来职业的英文工作用语。把握这个教学方向,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就应将教学内容与未来职业相结合, 将单纯的课堂改变成工作平台,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 使学生感到上课即工作, 让他们在实用的语言氛围中学习, 直观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
1.实物教学单词
将与酒店相关的物品呈现于课堂, 一边教授单词, 一边展示实物。用实物教学单词,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加强了语言跟实物的联系, 加深了学生对生词的记忆。如在上酒水介绍时, 边在黑板上写出“beer”、“wine”、“cola”这些单词, 边给学生展示啤酒、红酒、可乐这些实物。反复几遍之后, 在我再举起啤酒的时候, 学生脱口就说出“beer”, 完全脱离了传统的中文翻译的记忆过程。
2.实景教学对话
酒店服务英语中的对话总是跟酒店的某个具体的工作场景相联系的。在进行此类对话教学时, 应走出教室, 到学校的实训室或操作室进行实景教学。如, 在教学餐厅的英语对话时, 教师可安排学生到学校的餐厅操作室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边摆台, 边用英语介绍“bowl” (碗) 、“plate” (碟) 、“knife” (刀) 、“fork” (叉) 等物品的正确摆放位置, 然后介绍“menu”菜单, 给客人“take an order”点菜。教师通过实景教学, 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 现在所要学的专业英语, 是毕业后必需的工作用语。在增强学习英语的紧迫感的同时, 学生提前熟悉了工作程序, 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实训教学专业技能
中职生在学习期间会不定期地参加一些社会短期见习。教师可将学生在见习中遇到的语言困难点和平时教学中疏漏的地方总结归纳进行见习后的教学。这样, 更有针对性, 且能帮助学生将课本的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中。例如, 学生去酒店实习回来后, 就会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外国客人给小费, 学生不能接受, 但该如何有礼貌地婉拒?跟客人道别, 除了“Goodbye.”、“See you.”还有更多更好的表达方式吗?菜单上有很多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陌生菜名等问题。我将学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进行分类总结再用于教学, 让学生学以致用, 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 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 将课堂活动与未来职业相结合
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多采用游戏型的课堂活动, 例如猜词、抢答、击鼓传花等。但对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 以上活动只可带动他们的积极性, 实效性却不强, 闹乐后没能记下多少东西。因此, 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跟未来职业相关的任务型的课堂活动, 学生在课堂中模仿实际工作, 操练实用的专业英语, 提高教学效率。
1.情境问答
创设特定的工作情境, 让学生快速用英语作答。如, 假设学生现在的工作是迎宾, 老师提问:“晚餐时间, 当一名女宾向你走来时, 你该如何问候?”“Good evening, madam.”“多名男宾向你走来, 你该如何问候?”“Good evening, gentlemen.”等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在老师提问的同时, 其他同学也在听的同时熟悉句子, 最后由学生之间成对问答, 几遍之后, 机械性的重复就变成了实效性的记忆。在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当中, 就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 作出正确的反应。
2.操练工作对话
教师在教完某段对话之后, 要求两个或三个学生根据对话内容, 结合重点句型, 模仿工作中的对白, 进行对话表演。如, 在教完了前台用语对话之后, 要求每桌学生一人扮演前台接待员, 一人扮演入住客人进行有关入住手续办理的对话练习。在给他们练习之前, 先理清工作流程:“reservation”是否预定、“name”名字、“room type”房间类型、“date”入住时间、“passport”出示护照、“registration form”填写入住登记表、“room key”给房间钥匙。之后, 学生表演对话。这样的工作对话让学生感觉到英语不再是一种空洞的诵读, 而是一种实质性的语言运用, 呆板的对话朗读变成了有意义的职业训练。
3.编写表演单元剧本
饭店的工作一环扣一环, 关联性很强。在学完单元对话之后, 给学生分组, 根据单元对话内容编写对话剧本。小组成员选择具体的角色进行表演, 要求配以简单的道具及相应的肢体语言。如, 在学习完前厅部这个单元之后, 要求每组学生从“doorman”门童迎宾、“bellman”行李员带路、“receptionist”前台接待员办理入住手续、“bellman”行李员帮客人提行李上客房、安置客人这一系列工作任务进行单元对话剧本编写。写完之后再让学生扮演客人、门童、行李员、接待员等角色。如此, 从写到演, 学生不仅复习了课本内容, 而且体会了未来真实的工作情境,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4.小组讨论工作问题
在酒店服务工作中, 对于同一个问题, 每个工作人员都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回答。针对酒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应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以获得最周全的解决办法。如, 假设酒店餐厅最近遭到客人的投诉比较多, 相关投诉有:上菜慢、海鲜不够新鲜、服务员服务态度不够好等。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该如何解决?如何用专业的语言来安抚客人, 以挽回酒店声誉?通过讨论, 学生在解决工作问题的同时, 也学会了做人做事, 这对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5.实训练习
针对酒店服务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 上课时可采用动态的、立体的教学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练习英语的同时, 动手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如, 让学生一边调酒, 一边用英语介绍酒名、原料和做法, 直至做出一杯美味的鸡尾酒;让学生动手做沙拉, 并讲解做沙拉的过程, 最后请大家品尝沙拉;让学生设计个性菜单等。学生通过动手实践, 不仅在实践中掌握了专业英语, 而且完成了未来职业中的工作任务, 体验了成功, 促进了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柳, 张艺.酒店实用英语[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 .
[2]肖璇.现代酒店英语实务教程[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2) .
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 篇5
行政枷锁的重量终于减轻,拥有难得的自主空间后,获权的高校却将面临用权的抉择。学术与市场的天平上,本科专业的设置该往哪里添砝码?升级与提格的诱惑下,各地高校又该如何抉择“加减法”?
规定“打折”?
“行政拍板”大行其道,专业新设流程粗糙
一个新专业的生成,要经历怎样的流程?
翻开教育部刚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其中对于高校设置专业的条件、程序等作了详尽的规定。而参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试点高校的流程,通常包括院系申报、专家组论证、学术委员会审议、教务部门审核、主管校长或校长办公会批准等步骤。
不过,纸面规定却充满“打折”的可能。“试点的7所大学都是控制本科规模的重点高校,近些年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因此在设置本科专业时十分谨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坦言,目前开设新专业诉求较多的是二本三本院校,在升本提格、经济利益或高校政绩的刺激下,可能会导致专业设置的盲目和随意。
2010年,教育部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短短一个多月,申报的新专业总数竟然超过1130个,某所地方高校一次性就申报了10个新专业。从申报材料来看,一些高校对拟开设的新专业既无科学规划又无足够师资和相关教学条件,甚至只将原有专业换了个时髦“马甲”。
“在不少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这个我们看来很重要的问题,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程序和严肃的论证,更难有什么调研和访谈。”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直言不讳,有些高校想办个新专业,只是教务处长或教学副校长点头就可以,或者个别领导找几个人简单商议一下就直接决定。
之前有教育部官员称,教育的事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尤其在中国高校“官本位”意识仍然浓厚的背景下,很多人不免担忧:高校专业设置权放开后,会否因“行政拍板”而导致进一步结构性失调?
“如果没有配套措施的跟进与支撑,单方面放开高校自主权,当然会出问题。”熊丙奇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视为放权后高校的前进路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到现在还没有法学和商科专业,就因为教授委员会不同意设立。能否破解‘行政拍板’难题,就看制度是否到位。”
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 篇6
一、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 缺乏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相比于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 服装表演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在服装表演中, 重点不是对服装的单纯展示, 而是人和服装之间良好的结合与统一。在设计服装的时候, 具有很多的角度和层次, 在服装当中, 融合了样式设计、美术构图、局部审美、整体审美等方面的因素。在静态的状态下, 服装本身难以很好的表现出设计师的含义和构思, 因此需要通过服装表演的形式来进行动态展示。而在这一过程中, 模特应当与设计师进行良好的沟通, 对服装进行正确的理解, 并通过自身的表现力进行展示[1]。要想提高表现力, 表演者需要通过分析肢体语言、理解现场音乐、学习设计服装等方式来实现。但是, 在当前的服装表演专业教学当中, 对于舞台表现力的培养恰恰十分忽视。教学过程过于功利化, 使得学生的舞台表现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 教学模式陈旧固化
在当前的服装表演专业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舞台走秀技能, 却忽视人文知识的教学。同时, 服装表演专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因此服装表演实践知道更为重要, 但与此同时, 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在教学中将二者进行良好的融合, 是当前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才能够推动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此外, 很多学校的教学理念也不合理, 在教学当中, 功利化思想十分严重, 学生大多为了成为名模或明星而进行学习, 缺乏正确的努力方向。因此, 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 对当前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 师资队伍素质有限
服装表演专业在我国的开设比较晚, 因此发展时间十分有限, 相关专业的人才也较为缺乏。在二十世纪后期, 我国才开始出现服装表演专业, 至今也只有二十余年的发展时间。因此, 在该专业领域当中, 师资力量十分缺乏, 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十分有限[2]。很多教师都是一边学习一边教课, 对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的不多, 也欠缺相关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只能借鉴舞蹈教学的经验, 对于形体训练过于重视, 忽视了服装表演的本体需求。对于教学缺乏系统、全面的把握, 只靠个人的感觉来设定教学要求, 在训练和评估过程中, 也不具备规范的教材指导。此外, 在师资队伍当中, 没有良好的学术传统和科研氛围, 难以有效的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
二、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趋向
(一) 立体化的教学定位
在服装表演专业教学当中, 应当充分联合服装审美、服装文化、服装设计等相关知识。对于不同款式、不同颜色、不同面料的服装, 应当对其中表达的不同含义进行理解。这样, 在服装表演当中, 才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服装的美感。但是, 很多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缺乏对相关艺术文化知识的理解, 导致其在表演过程中, 难以结合服装的内涵进行良好的想象和发挥[3]。在服装文化方面, 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积淀与文化积累, 才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服装当中融合的艺术美感。因此, 在立体化的教学定位上, 可以融合中西方文化史、音乐鉴赏、美术史、舞台戏剧艺术等知识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教学方式, 也应当进行多元化的改革, 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并在互动过程中发现问题,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出答案, 在通过相互讨论和教师指导进行解决。这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尝试多模块、多层次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能够在课堂中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服装表演的能力。
(三) 深入化的个性教学
在当前的服装表演领域当中, 很多著名的模特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因此, 在服装专业教学当中, 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 应当在服装造型风格当中, 融入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个性的释放, 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都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从而达到了实际的教学目的, 让学生在将来的服装表演当中, 能够充分的发挥性格, 更好的展现自我。
结论:服装表演是当前艺术表演形式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和欣赏。在此影响下, 服装表演专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我国的服装表演专业教学当中, 由于相关经验和知识的限制, 始终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 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探索服装表演专业较学改革的新趋向, 从而推动服装表演的更高发展。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在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后, 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和艺术享受。在此环境下, 服装表演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 也因此促进了服装表演专业的发展。不过, 与此同时所产生的服装表演专业教学问题也日益明显。由于该专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因此, 在该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 也应当注重综合性与多元化的发展, 寻求满足人们需求的改革新趋向。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改革,新趋向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宁.对我国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教学改革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13, 06:167-168.
[2]葛晓弘, 张鸿雁.以生源立模式以改革促示范——服装表演专业“2+3”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4:56-59.
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 篇7
一、法国大学自治传统的沿袭
法国大学争取自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2世纪巴黎大学建立之初,当时的大学处在教会和世俗力量的双重压力下,经过近百年血雨腥风的斗争才取得了法权自治、学位授予权、结社权及罢课权。19世纪初拿破仑设立帝国大学,开始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直至1968年“学潮”,法国的大学才开始被重新定义。时任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推出了《高等教育指导法》,确立了大学自治、参与和多学科的原则,并确立了管理大学内部事务的三大委员会:校务委员会(主管校内主要行政事务、各类纪律奖惩等)、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相关工作并制定学校学术研发方向及计划,并提交行政委员会决定)、教学与大学生活委员会(负责各类教学活动及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制定课程计划并提交行政委员会决定)。1984年《萨瓦里法》重申了这些原则,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还确立了高等教育契约式拨款制度,即“高校的一部分研究经费由教育部的科研及博士生培养司确定,使用的标准与高校研究活动和教育部签订的为期四年的契约有关”。[1]逐渐地,大学不断扩大自己的自治空间,但学科设置权、不动产所有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权利仍然集中掌握在国家手中。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经合组织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接受了欧洲商业圆桌会议和欧洲委员会的一些相关报告后,建议将高等教育机构重组提上日程,提出要让高等教育起到繁荣市场的作用。它们认为,目前的大学缺乏弹性和活力,很难适应快速的社会变化,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目前的运行机制和“治理”方式并引入竞争。2000年5月,在里斯本召开的欧洲议会重申了该提议并出台了“旨在促进教育体制现代化的宏伟计划”,而这一计划直接影响了法国总统萨科奇及高教与研究部部长对于后来法国大学自治改革的意图和决定。
2006年萨科奇在马赛的一次巡访中提出:应该让大学拥有自我决定战略发展的可能性……大学应该自己决定增减教职,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选择合格的教师和研究员;可以自由奖励教师并按照一种更富弹性的机制来确定教师和研究人员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大学可以管理自己的不动产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可以加强与经济领域的联系来确定自己的教学任务;可以自主管理学校的研究单位并确定研究项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必须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或是其他国家机构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它们可以与其他高校或高等教育机构合并;大学还可以投资继续教育领域;与欧洲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当然,国家仍然具有颁发国家学历和评估大学的职能,并通过制定教育政策和与高校签订合同,来保证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在整体上的和谐及公平。[2]
二、《大学自由与责任法》与初期大学改革
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部长贝克莱斯认为,大学自治改革将是对大学责任和自由的挑战,这是一种“文化的革命”。在2007年《大学自由与责任法》出台之前,她就强调新的大学要在真正自治的基础上构建,需要5大支柱:第一,保证所有青年具有成功完成学业所需的生活条件;第二,构建对所有大学员工更有吸引力的职业环境;第三,国家保证所有人能获得与其使命相适应的物质条件;第四,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享有国际水准的研究环境,法国教师和研究员能有机会与世界最优秀的学者交流;第五,减少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业失败,加强对大学生学习与就业的指导。[3]
2007年8月法国议会两院通过了《关于综合大学自由与责任的法律》,简称《大学自由与责任法》或《贝克莱斯法》①。按照法国政府的初衷,该项法律追求3个目标:首先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改善综合大学的吸引力,具体则要降低本科阶段的学业失败率,缩短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其次是要摆脱目前大学治理结构的瘫痪状态,加强校长的职能和权力;最后则是要提高法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改善法国大学在国际排名中的地位。这也是萨科奇就任总统后,给菲永政府和高教部长的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目标。
《大学自由与责任法》规定,各综合大学须在1年时限内采纳新的“治理”结构,并在至多5年内行使新的权限。治理结构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将大学主管行政的行政委员会组成人数从目前的30~60人减少到20~30人,并在人选上增加校外成员,特别是地方政府(尤其是大区)、经济界及企业的代表;行政委员会的权力将得到扩大,例如可以决定设立教学与研究单位(UFR),确定人员分工、建议员工晋升等。另外,校长的产生方式也由上文提到的三大法定委员会全体成员选举改为仅由校务委员会委员选举产生,任期由5年改为4年,并可连任1次;同时,校长的权力也得到增强,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财政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
2008年,大部分大学都按照上述规定进行了行政委员会的改选。这次改选在大学内部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参加投票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各大学的新委员会成员中平均至少有两名来自经济领域的不同行业,其中来自大型集团的占50%,中小企业占40%。除此之外,在新当选的大学校长中有1/4是第一次担任大学校长,他们将成为未来改变大学命运的生力军。
按照《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的规定,“新大学”还享有三方面的新权限:一是可以设立基金会(大学基金会或合作基金会),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寻求国家预算以外的自有资金;二是享有预算和人力资源的自主管理权;三是国家把校园房产所有权转移给学校,由学校负责管理处置。事实上,截至2008年底,自《大学自由与责任法》颁布并逐步实施改革以来,法国已正式成立了9个基金会,其中有5所大学基金会和4所合作基金会(参见下表),另外还有70个基金会项目已经通过了审查。[4]
另外,法国大学的自治改革还十分关注学生的就业发展,计划在各大学成立学生就业帮扶办公室(BAIP),主要负责把实习和工作机会分配到各个单位,帮助学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目的是更好地协助学生,让他们能顺利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高等教育与研究部要求各大学在2009年年底之前上报有关就业帮扶办公室的实施方略及时间表。
三、迈向自治的“新大学”
2008年12月23日,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部长贝克莱斯正式对外公布了第一批实施自治的20所大学名单。事实上,该名单早于2008年7月就已经确定了,之前共有35所大学接受了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及财政部的审查,两个部按照人力资源管理、财会管理、特色专业以及资讯系统管理4项标准选出了20所大学,涉及在校生31.5万人,教师及研究人员19,000人。
贝克莱斯还公布了依据《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确立的具体措施:新自治大学的校长权力得到了大大加强:他可以全权管理人力资源事务,包括教师的聘用(选择与教师签订长期工作合同(CDI)或短期工作合同(CDD))、职称评定、调动、晋升等,可以调整教师和研究员的工作量,决定其奖金;更主要的是大学可以百分之百地自行支配预算经费,包括员工工资的发放,而在此之前大学只能自主支配预算经费的25%左右,而且教职工作为国家公务员,工资全部由中央政府统一发放和管理。
同时,自2009年1月1日起,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开始对新自治大学实行新的经费拨发制度。这一制度有3项重要原则:
1. 经费拨发应该更为公正地反映学校所具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职能,同时更强调大学的绩效。未来国家拨发教育经费标准的20%将参考学校的绩效情况(大大超过了目前3%的比例)。另外,经费拨发还将参考本科阶段的学业合格率、学生就业情况、研究部门和博士生的比重以及学校管理质量。当然,前文提到的高校与政府之间签订的契约履行状况也会被考虑在内;
2. 经费分配标准的80%将由学校的业务情况决定。业务将从两个方面予以评估:一是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参加考试的人数(目前的标准是学生的注册人数);二是科研,例如教师和研究员发表的专业类文章的数目;
3. 新制度对于大学来讲具有明确性、整体性和透明性。新制度涵盖了大学运转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之前很少得到重视的科研方面;另外,评估的原则及校与校之间的捐赠情况都强调公开透明。
另外,国家还赋予新自治大学一项新的使命:主动向高中提供分流定向咨询。这主要涉及高一面临分科定向及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大学要主动提供各个专业的详尽情况以及高中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向(比如让他们了解要想成功修完某门专业课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让他们知道学习某一专业的就业出路的情况。
四、任重而道远的法国大学自治改革
“从中世纪大学的最早起源到目前这个世纪,自治或自我管理就一直是大学理念中的一个关键成分”。[5]然而多少年来,历经风雨的法国高等教育一直在改革中摸索着前进,试图寻求处理大学与国家的关系,赋予大学更多的自治空间,寻求学术自由和进步等问题的答案。
2007年《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的出台有其复杂的背景和动因:首先是人力资本理论在经合组织国家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高等教育被看作是能够带来丰厚收益的投资,政府希望能够把教育成本的一部分转嫁给社会或个体“消费者”。这种理论在英国、意大利、荷兰、东欧一些国家很有市场,促进了这些国家私立大学的快速发展,而法国在这方面发展还相对迟缓;其次,法国等发达国家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转而向高科技创新领域寻求发展,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是“美国模式”的吸引力,巨型的国际知名大学一直是欧洲改革者心目中的理想——虽然事实上,这一模式仅是复杂的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类型。这类大学可以通过设立基金吸收大量的私有资金,其国际声誉不仅可以吸引全球的科技专家,而且可以赚取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学费。另外,大学与企业联合或与大型国有公司签订技术创新合同,可以通过股权的方式获取利润。
基于上述背景,本次法国大学自治改革可以说是法国政府的大手笔,它解禁了长久以来没有触及的大学人事及财务管理权问题,旨在拉近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刺激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在大学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大学内部形成一种竞争文化。同时,改革仍延续了法国政府关注学生发展的良好传统,直接把学生就业率、本科阶段学业成功率作为评估大学及教育拨款的标准之一,促使大学在发布招聘信息和办理手续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精力和资金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当然,尚未经受时间验证的改革总会引来不同的声音。对于法国这样一个在传统上高度集权的国家来说,部分自治措施的出台似乎有将大学“私有化”的倾向。几大大学教师工会和大学生组织自2009年年初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希望政府能够承担责任、切实实现民主。对于改革,争议最大的几个问题包括:(1)校长选举方式的改变能否代表大多数相关人员的意见?校长不仅有权决定教师的晋升、奖金,而且还可以在校务委员会的帮助下调整全校教师的课时数和科研工作量,在学校与企业靠近的同时,校方是否会迫于压力而忽视一些基础学科及其人员的发展需求?(2)教学与研究方向的确定可能会受到私有基金的左右,如何保证大学的人才培养不被“职业化”,如何保证大学学术自由和独立的传统?(3)自治法引入的竞争文化将加剧大学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地方院校与巴黎大学之间的差距。2009年按照新的绩效标准实行预算划拨已经使得各个学校之间出现分层:昂热大学获得的国家经费比上年增长了25%,里尔二大、里昂二大等大学经费也增长了近25%,而包括波尔多大学在内的10所大学经费增长却不到2.6%。
按照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的改革规划,全国85所大学将在2012年前陆续完成自治改革。虽然总统及政府多次表达了对于改革的信心,然而面对如此多的内部质疑以及教育全球化的竞争压力,法国大学自治改革仍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荷]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4.
[2]http://www.democratie-en-ligne.net/enseignement/autonomie- universite-sarkozy.html,2009-05-20.
[3]王晓辉.法国新总统筹划大学改革将立法实现“大学自治”[N].中国教育报,2007-07-09.
[4]http://www.enseignementsup-recherche,gouv.fr/cid23302/ 11-aout-2007-1er-janvier-2009-de-la-loi-a-l-autonomie- des-20-premieres-universites.html.2009-04-05.
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 篇8
关键词: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产业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信息产业也逐渐由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是与用户希望提高网络质量的需求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势必会适应当前的信息产业化发展潮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宽带接入技术
宽带接入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也是宽带连接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改进。它从基础网络设施的角度出发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更为广泛和稳定的宽带连接, 并且促进宽带接入技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目前宽带接入的技术主要分为优先系统和无线系统两种, 西部沿海大城市基本建成了宽带多媒体的通信网, 并且利用宽带技术推出了远程教育、网络点播等业务, 由此可见, 宽带接入技术在我国公共数据网络的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目前电信公司已经用宽带数据网作为了其数据传输的平台, 因此, 在宽带传输上大大提高了传输能力和速率, 进一步改善可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由此可见, 宽带技术在信息网络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二、宽带接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前景
宽带接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在我国起步还较晚, 但是发展速度是相对较快的, 因此从宽带接入技术的特征来看应该进一步增强其技术的适用性, 提高资源整合的能力, 更好地适应产业化发展。具体来说宽带接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以及信息产业化的推进为宽带接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并且为宽带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其次是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因特网的普及, 使得宽带接入拥有了极大的市场需求量,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多, 在宽带接入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 为宽带业务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再次, 我国目前占据宽带业务的主要营业商主要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中国网通等, 因此各个营业商之间为了更好地占据市场份额, 获取利益, 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因此, 宽带业务的竞争能够有力地促进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 推动其产业化的发展。最后从宽带业务的市场需求来看, 宽带业务以及宽带接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是与我国信息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综合上述市场发展前景来看, 发展宽带接入技术的产业化是与时代相适应的, 并且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市场。
三、如何推进我国宽带接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一) 实现由窄带网向宽带网的过渡。
窄带向宽带过渡是实现我国本土网建设的必然过程, 窄带在传输速度和传输能力上明显不足, 制约了用户互联网的正常使用, 因此,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窄带网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适应的。但是不能立即全面取缔窄带光纤, 而是应该逐步推进, 首先建设好窄带光线接入网, 为后期宽带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更好地实现窄带网向宽带网的适应性过渡。
(二)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有的网络传输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我国近几年来大力推进宽带网络建设, 宽带覆盖范围也逐渐加大, 宽带接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必然需要考虑到发展中的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因此, 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传输资源, 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 能够减少施工时间, 同时又能够降低宽带业务改造的成本更好地提高宽带市场化发展的经济效益。
(三) 规划宽带业务的发展方向。
宽带接入技术的市场化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步一步实现的, 而好的规划能够为宽带业务的发展提供方向, 减少了盲目的探索阶段, 提高了市场化的效力。在充分了解了现有的宽带市场需求以及用户反馈之后, 制定完善的宽带业务市场化的发展规划,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 建设以尽可能满足多数用户的需求为发展目标, 完成宽带接入技术的市场化发展。
(四) 强化技术研究。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和技术竞争的时代, 只有在技术上占据优势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取胜。信息技术是在不断革新发展的, 宽带接入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技术需求, 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完善国内的宽带技术。宽带接入技术要适应用户不断上升的个人需求, 还需要加强在传输速率和传输稳定上的技术研究, 加大对技术开发的投入, 在技术上力求创新, 用新的技术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提升宽带接入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江山.技术进步与竞争环境下的有线网络对策[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 01.
[2]王海之, 金大卫, 张恩.宽带接入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前景及战略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 05.
【综合展的专业化趋向】推荐阅读:
专业综合项目06-15
专业综合素质12-09
专业综合实践训练06-13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09-02
跨专业综合实习09-20
通信专业综合实验研究10-20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06-19
种植专业综合练习一09-05
中职旅游专业综合试题09-06
物流专业综合实训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