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权益

2024-10-16

文化权益(共10篇)

文化权益 篇1

四、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价值取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 保障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文化需求反映了消费者的审美趣味、情感追求和道德理想, 它是文化传统、社会时尚以及消费者知识积累、心理偏好等作用于需求的必然结果。不同的历史阶段, 群众的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文化需求是动态发展的, 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消费者文化素质的提升而递增,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量的扩大, 包括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平台;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和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 使得各种思潮、时尚、文化的交流、碰撞、合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简单、轻松;文明状态下的人群也一改以往的保守与自闭, 变得更喜欢接触、对话, 在相互间的学习、模仿甚至攀比中不断创造和传递着新的生活标准。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供给的反作用, 迫切需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地进行调整, 以适应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 政府的财力也在不断增大, 也有能力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对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进行调整和提高, 公共文化设施、各项文化惠民活动、转移支付开展的公益性文化活动都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量的增大而不断调整适应, 而不能仅停留在一个阶段。

(二) 在不平衡性中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平衡, 各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差异较大, 文化需求内容和层次也有很大不同。不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差距巨大, 比如广东省人均文化事业费2011年为32.12元, 而河北省仅为12.85元, 河北省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0.25%, 而广东省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0.50%。再如河北省的县级图书馆, 经济较为发达的迁安市图书馆一年购书费达到500万元, 而在西部山区有的县图书馆长年没有购书经费, 即使有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免费开放补贴经费, 也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再比如, 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 经济发达地区一场电影已经补贴到300元, 而经济落后的县只靠中央和省财政的补贴。如何在不平衡中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需把握以下几点:

1.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目前以县级区域为宜

从目前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实际看,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 各省之间、各设区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对文化事业发展重视程度不一、政府财力对文化事业投入不一、各地文化底蕴不一、群众需求和参与度不一, 不可能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全市范围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因此应以实现全县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宜。目前, 在我国的财政体制中, 县一级成为最为基本的单元, “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和管理体制正在逐渐形成, 也有利于保证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所需的资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公益性文化活动以县为单位能够贴近群众文化需求。在具体操作中, 并不是要搞一县一策, 而是可以把县分为若干类, 各类之间的国家转移支付标准、设施要求、文化惠民工程的内容要有所区别, 同类的县可以一致。特别贫困的县的文化设施标准要求、群众文化需求层次和内容肯定不能与经济较为发达的县一样, 比如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 在经济发达地区, 现有的电脑配置数量和标准肯定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而在贫困地区, 网络费用、电费都难以负担。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县为单位才能做到既体现均等化, 又能做到因地制宜、贴近群众的文化需求。

2.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等于一刀切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域文化传统的差异, 必然导致文化需求的差异, 这就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能搞一刀切。实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强调的是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相对均衡, 而不是绝对均等, 不能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搞成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这就要求政府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 有差别地调配文化资源, 有差异地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建设。那种在社会群体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进行整齐划一, 即统一形式、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的公共文化建设, 不仅脱离了群体和地域的客观现状与主观需求, 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 要明晰各级政府均等化职责。各级政府应该管什么, 不该管什么, 在职能分工基础上保证供给均等化。其中, 如是涉及遍及广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应由相应层级的地方政府提供;而具有非竞争性、外溢流动性的地方性公共文化产品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受益方共同提供。这样可以有效整合财力物力资源, 保证供给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让老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共同享有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成果, 逐步实现供给均等化。

3. 财力重点向农村倾斜是实现城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由于历史的积累、经济的差异、环境的不同等多种原因, 在我国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在大城市, 人们可以随意收看全球几乎所有高清晰的电视频道, 而在边远地区, 广播电视信号还不能完全覆盖。在东莞, 人们可以随时到公共图书馆博览群书, 而在偏僻乡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所以, 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应该首先洒向边缘的地区和贫困的乡村, 应该让生活于其中的弱势群体得到最大的实惠。比如, 电影在城市属于文化产业, 而在农村就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 还有文艺演出, 在城市已经成为产业, 而在农村则需要通过政府买单来满足。实现城乡均等化必须继续这一思路, 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扶持力度, 只有这样, 公共文化服务农村的低层次才会向城市的高层次趋近, 低水平向高水平提升, 最终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 实现城乡之间的均等化。

4. 激活文化主体和市场主体投资,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 根据不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 采取不同的供给模式, 对那些进入门槛比较低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逐步向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开放,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开展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和保护, 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指导农民开展艺术创作, 形成当地的特色文化品牌;对那些兼有公益和经营特征, 进入门槛较高的公共服务项目, 主要引入市场机制, 加强公共文化部门的竞争, 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对那些无人投资或不愿投资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 仍要依靠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如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保护等。

(三) 正确处理政府偏好与群众偏好的关系

政府偏好就是政府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为了满足某种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期望或预期。利益最大化, 既可能是政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也可能是至少在形式上由政府来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偏好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符合社会利益的, 另一种是偏离社会利益的, 第三种则是背离的。符合社会利益当然是政策决策最好的情况, 完全对抗的情况一般也很少出现。较多的时候是政府偏好与社会整体利益出现了偏差。从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看, 政府偏好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过程中, 政府更多的是从职能和责任出发, 更偏重于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长远、全局的, 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 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而现实中, 群众更注重享受成果、休闲娱乐、旅游、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这就导致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时会和群众的文化需求相一致, 有时又有所偏离。如果排序的话, 政府会把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 把提高社会成员素质放在第二位, 把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放在第三位;而大部分群众的排序却与政府的排序完全相反, 把休闲娱乐放在第一位, 把提高素质放在第二位, 把有利于文化传承、构建主流价值观的文化需求放在第三位上。当然有些人群还有一些落后、消极的文化需求。

要对政府偏好和群众偏好进行最有效的整合, 缩小偏差, 必须科学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力。一是从层级上说, 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长远、全局的, 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 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而市、县级政府则应在保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和功能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从财政体制上说, 要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基本公共品供给的财政分担机制, 从而做到政府偏好和群众需求的统一。特别是应从税收等方面给予地方政府适当的权力, 使地方政府满足群众享受成果、休闲娱乐、旅游、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等方面的文化需求, 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吸引社会力量提供。

五、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益

(一) 建立多渠道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秦皇岛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过程中, 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是组织层级传递——群众文化需求反馈与公共文化服务知晓机制建立的传统路径与模式。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最传统的路径与模式是通过现有行政架构及所建立的专门机构, 建立起完备的纵向层级报告制度。按村委会 (社区居委会) 及村文化室→乡镇 (街道) 政府及乡镇文化站→县文化局及文化馆→市文化局及市群艺馆逐级上报反馈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与此相应的是服务于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机制, 依托这一行政架构体系采取自上而下的传导机制。同时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短信、网站等大众传媒日益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知晓机制的主要手段和平台。

二是社会统计调查——为群众文化需求反馈信息的科学性提供数据样本支持。通过开展群众文化需求的社会统计调查, 可以最直接地了解群众的现实和未来需求, 真实了解社情民意, 从而避免政府制定公共文化政策出现脱离实际、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与群众实际消费力不符等失误情况, 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目前, 政府统计系统承担了绝大部分民调任务, 此外还有民间社团、高校、媒体、营利性的专业非官办第三方民调机构也承担着部分社会调查任务。

三是信息自动识别——现代科技手段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传导方面的应用。通过互联网某些栏目的点击率可以捕捉到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某些偏好;通过电视收视率测量仪等可以对群众喜好的电视节目信息进行分析;通过网上专项调查来收集信息;利用网民浏览网页的机会, 以对话窗口的形式进行网上专项调查, 由网民对所列选项进行选择回答;通过移动网络手机终端自动识别系统采集进入文化消费场所的消费者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群众文化消费倾向和行为模式。

四是市场信号反馈——基于文化产品供给与消费统一状态下的文化需求反馈。在文化服务场所对消费者购买或免费进入的信息进行记录统计, 对于分析群众的文化需求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市场销售数据、文化服务行业发展数据、城乡居民消费数据的分析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反馈信息: (1) 分类别的文化产品销售数量和价值总量; (2) 文化产品销售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情况及趋势; (3) 文化产品销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 (4) 文化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等价值量数据; (5) 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消费额及增长情况。此外, 互联网用户的增加、电影电视等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的信息也是一种关于文化需求的市场信号反馈。

除此之外, 秦皇岛还从2009年开始组建文化信息员队伍, 目前已发展到两千三百余名, 包括:市直单位各设一名, 县 (区) 、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各设一名。信息员队伍的组建与发展, 基本能够及时掌握全市城乡文化工作开展和群众文化需求情况。市、县 (区) 文广新局每季度开展一次会商, 听取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和基本权益保障情况、意见和建议, 通报有关情况, 协调解决群众文化需求和基本权益保障的具体问题。聘请热心文化的老同志、文化骨干为文化监督员, 在行风建设、群众文化需求和基本权益保障意见征询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还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查、提案制度, 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对文化需求和基本权益保障的愿望。

(二)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对文化信息的获取与反馈, 减少文化供求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政府需要特别加强公共文化运行体制的软件建设。主要包括:第一, 改进现有的公共文化信息发布方式。可以借鉴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定期向全体社区居民寄送社区文化服务项目菜单、活动参与征询回函卡等, 拓宽居民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同时, 积极利用信息化媒介, 通过电子邮件、BBS、网站公告等手段, 扩大信息覆盖面,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第二, 调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作模式。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特别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应避免政府直接操作或拨经费、配人员等行政化做法, 而是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引入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化的运作机制, 加快推进管办分离。政府可以通过服务合同、绩效评估等手段, 加强对承接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第三, 加强公共文化领域的公众参与。在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及服务项目的设计环节及事后评估环节, 建立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 增强文化供求双方的交流互动, 减少信息沟通障碍。

(三)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功能, 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考核考评机制。目前, 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考核评价主要是政府部门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固然是政绩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缺乏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参与的政绩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 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因此, 必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评价体系, 使政府内部评价体系与社会外部评价体系并存并相互补充、相互监督。

社会评价内容要以社会的要求为基础, 结合政府的行政行为形成指标体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 避免先“官本位”而后“民本位”的本末倒置方式, 要将公共文化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的方法和措施、服务数量和质量、公民的满意度等作为社会评价的重点, 还要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规范的评价程序, 可综合采取民意调查、集中评、随机评等形式。通过设置固定投票点以及流动投票箱, 采取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村入户等方式, 广泛组织群众投票评价。同时借助网络评估方式、座谈评估方式、考察评估方式等, 接受群众评价监督, 切实有效地保证评价意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绩效评价的实施过程要公开进行, 其评价结果也要向社会公开, 接受公众监督。要以社会群体为评估主体, 扩大评估范围, 避免政府指定代言人或者少数社会精英的“以偏概全”现象, 尤其要注意适当增加社会公众的评估权重, 提高其与政府对话的地位和能力。让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主体都有评议发言权, 摆脱评价主体单一、方式单向、过程封闭的弊端。要改变目前的年终或者阶段性的考核方法, 把它变成一种广泛及时地征求民主意见的重要渠道;变一次性考核为日常考核, 使之成为一套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评价体系。

群众文化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延展的, 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文化需求是有差异的,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需要通过政府和市场两个渠道得到满足, 政府通过保障基本文化需求来维护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必须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在现阶段文化需求的特征,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特点, 调整公共文化设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才能构建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能够实现自我调节、不断升级、开放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

文化权益 篇2

摘 要:文化权益是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职工文化权益,既是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也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介绍了国有煤企在新常态下如何把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作为维护职工文化权益、提升职工精神境界的有效手段和有力载体。

关键词:新常态;文化权益;维护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近年来,翟镇煤矿坚持把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作为维护职工文化权益、提升职工精神境界的有效手段和有力载体,通过优化场所设施、组建骨干队伍、开

展各类活动,提振了精气神,凝聚了正能量,形成了具有翟煤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

一、抓基础,提升场地的功能

文化场所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基础,也是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体现。我们以建成国家级文化广场为目标,对各类场所设施进行持续优化,为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1、丰富活动场所功能。文化广场既是职工群众休闲健身的场地,也是寓教于乐的阵地,更是企业对外形象的窗口。一是形成新格局。在原有基础上,我们对文化广场进行统筹规划,形成了一主三园两延伸的新格局,为职工群众提供了放松身心的舞台、交流情感的平台、展示才艺的擂台,今年被中国煤矿文联、中国能源化学工会联合授予全国煤矿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二是赋予新功能。建成道德文化、休闲健身、安全文化三个主题公园,搭建起弘扬传统美德宣教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场,传播生活安全知识的小课堂。三是实现新延伸。在离退休服务站建成可同时容纳200人活动的室内活动场,为全天候活动提供了充分保障。在俱乐部前开辟民间艺术训练场,为18支群众表演队日常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盘鼓队不仅在矿区打出了品牌,而且把翟镇煤矿的盘鼓敲到了玉皇顶,连续三年受邀参加泰安国际登山节。

2、发挥训练场所作用。良好的训练场所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通过重新规划,建成集业务训练、交流学习、艺术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训练厅。一是建成业务训练区。主要进行舞蹈、曲艺、声乐、形体等方面的教学排练。去年文工团参加全国煤矿最美好矿嫂颁奖典礼、春节文艺串演等大型演出20余场,受到集团公司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好评。二是建成交流学习区。通过视频音频重现、动作表情模拟等方式,对舞蹈、曲艺、主持等进行观摩,在讨论、学习、模仿中进行二度创作和提高。我矿哑剧小品诊室**获泰安市第四届曲艺小品大赛金奖。三是建成艺术展示区。通过设立活动展示墙,再现各类活动缩影,记录文工团成长历程,增强了文工团员荣誉感,激发了工作热情。

3、挖掘演出场所价值。职工俱乐部不仅是演出的场地,也是文化的殿堂。一是优化内部设施。在零投入的情况下,我们对俱乐部进行改造,通过优化组合,把700个座位精简到500个,一举解决了部分设施损坏影响整体使用的问题。二是开办文化大讲堂。在定期举办大型演出,为职工提供文艺大餐的同时,整合七大讲堂(道德、法制、爱心、技师、安全、形势任务、兴趣才艺),开展七讲活动(领导讲形势、部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典型讲经验、职工讲感受),让职工思想上受教育、素质上有提高。三是建成录音棚。我们把三年的外出培训费用,变成一次性的投入,因陋就简建成了录音棚,在满足了本矿长期需要的同时,也为兄弟单位提供了便利,每年可为集团公司节约录音费3万余元。2014年为郑延进行音乐录制,进入山东电视台我是大明星决赛。

二、抓关键,激发队伍的动能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骨干队伍是关键。我们充分调动专业、基层、群众三类队伍主动性,让他们自主搞活动。29支各具特色的文体队伍,就是一个个散布矿区、充满动能的因子,为活跃矿区文化,发挥了能量器、发动机的作用。

1、专业队伍带动。我们发挥文工团引领带动作用,让团员成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种子。一是带着大家一起唱。去年以来举办卡拉ok大家唱、消夏晚会等活动60余场次,在团员带动下,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反响热烈。有爱好戏曲的老职工,上班路上先唱一段;有的一家三口,轮流上台抢着唱。二是带着大家一起跳。对爱好健身舞、广场舞的群众,文工团手把手、逐个教。燃烧吧蔬菜等文工团推荐乐曲,风靡矿区,成为广场舞主打曲目。三是带着大家一起学。免费组织有爱好的职工学乐理、教乐器,很多家长周末领着孩子到文工团学二胡、练长号,文工团成了矿区名副其实的特长班。

2、基层队伍推动。基层是创新的源头、活力的源泉。我们把组织活动自主权交给区队,变原来矿工会承办、车间工会参与,为基层车间工会承办、矿工会协调,有力调动各单位积极性、创造性。一是组织活动推动。电缆厂针对严峻形势下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举办修正心态演讲赛,树立了阳光心态、促进了区队和谐。物业公司心语•心愿手语操比赛,传递了爱心,形成了关爱聋哑人的好氛围。二是输出骨干推动。在本部门的支持下,调度室闫宁成立了aa乐队,时尚前卫的朋克风,给矿山带来青春阳光新气息。三是特色队伍推动。各区队根据本单位特点,自主组建18支民间艺术表演队。煤质发运部舞龙、治安保障部舞狮等节目,浓厚了节庆氛围,振奋了人心士气。

3、群众队伍主动。精彩丰富的社区生活,归根到底要靠职工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创造。一是组建队伍主动参加。矿区成立了象棋、器乐、健身舞等十支群众特色活动队后,从45岁的退休女工到70岁的老人踊跃报名,由成立之初的几十人扩大到目前305人。二是日常活动主动参与。以残疾职工朱峰刚为代表的老年曲艺队,常年活跃在矿区,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乐观健康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每个人。三是交流活动主动组织。各活动队自主联系其他单位、地方专业队,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王成玲等退休职工,参加国际传统武术两仪拳大赛,一举摘获五个金奖、三个银奖;2014年退休女工于晓燕被中国武术世界运动协会授予最佳教练员。

三、抓核心,发挥活动的效能

家有笑声,家旺;企有歌声,企兴。越是形势困难,越需要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我们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凝聚人心、坚定信心、鼓舞斗志的作用,让文化活动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1、系列活动,突出规划落实。一是抓整体规划。每年年初我们都下发《职工文化活动意见》,围绕企业中心,根据职工需要,对全年活动进行统筹谋划。去年我们落实规划项目67项,今年又规划活动80项,实现了有规划、月度有比赛、队伍有特色、天天有活动。二是抓具体策划。今年我们本着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原则,策划了牵手主题摄影展活动,二老牵手相濡以沫、夫妻牵手相敬如宾、孩子牵手健康幸福、邻居牵手和谐相处,弘扬了家庭美德,引领了矿区新风。三是抓项目负责。对规划的每项活动,分别明确活动时间、地点、责任单位、负责人,实施项目化运作,实现了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2、演出活动,展示企业形象。一是省外慰问演出。去年,我们组织文工团赴山西、内蒙、新疆等地,慰问集团公司省外矿井30多个,组织演出60余场,传递了企业关爱、送去了亲人的关怀。二是节日庆典演出。每年元旦、春节、七

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文工团、区队民间艺术表演队、社区群众特色队开展竞赛展演活动,各类节目异彩纷呈,深受矿区群众好评。三是专业比赛演出。近年来,文工团参加全国煤矿职工曲艺小品大赛、山东省青年歌手赛、泰安市曲艺小品赛等省部级以上赛事10余次,均取得一二等奖的好名次,无论获奖数量还是名次,都稳居全省参赛矿井第一位。山东柳琴《泰山颂》作为泰安市的唯一代表曲目,获得中国大运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赛铜奖。

文化权益 篇3

文化权益;人民群众;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更多的文化产品不断充实自己,所以文化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已越来越为各方重视。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就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出重大部署。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阶段,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文化权益意义重大。

1.文化权益的概念

文化权益是人的基本权利。所谓文化权益,是指公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应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自由和利益。公民的文化权益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参与文化生活的权益;二是分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益;三是参与文化活动及文化事务管理的权益;四是文化创造自由的权益;五是文化成果得到保障的权益。公民的文化权益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理解和把握。从宏观层面上讲,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价值观念的确立、审美愉悦的获得等;从具体层面上讲,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开展文化活动等。可以说,文化权益的保障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文化权益与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一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文化权益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紧密相关。一方面,人们不能提出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文化权益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权益要求又是很自然的。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权益意识,而且为保障这种权益创造了条件。

2.保护公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基因和酵体,是人的精神火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构成元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使社会更加和谐,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滋润。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显著标志。着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的价值不只是通过别的方面表现出来,其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合理性。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不容忽视,更不能由其他的权利所取代。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更加强调文化建设与人民权益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是党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在文化建设中的新发展,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目标和重要途径。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就越加高涨。只有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才能使我们党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发生活的更有尊严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反映了党对文化建设从宏观到微观、从关注群体和社会到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根本转变,体现了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需求的文化取向,是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也是最大程度实现文化民主和文化公平的重要原则,对于消除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江都区在保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中的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权利”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要来于政府主体作用的发挥,它构成了政府最基本的职责之一。我区近年来,以跨越争先的闯劲,勇于担当的干劲,一手抓事业的发展,一手抓产业的培育,

加快实现文化强区。

深入开展文化活动,精神小康向高水平迈进。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先后举办“新春乐”广场灯谜会、“迎新春、庆佳节”书画展、江都历史文化陈列展、文物精品展、俞致贞、刘力上工笔画展等活动;精心筹划花卉节开幕式、邵伯湖旅游龙虾节文艺演出……扎实抓好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加快推进扬剧艺术中心后续工程,积极引入肖锋艺术研究中心项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村级全覆盖,创成扬州三星、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各1家,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世纪影城正式对外营业,小纪镇被列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

广泛进行文化交流,文化张力向广范围辐射。文艺创作与名家互动,邀请全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等上海作家团来江都采风,出版《上海作家看江都》专刊、编撰成《江都作家丛书(二)》、出版《秀美龙川》画册等,成为花卉节向国际国内友人展示我区的一张名片。主动落实扬州市第七届少儿艺术节要求,举办新春少儿音乐会、首届少儿艺术节等,选送节目分获文艺表演、书法、美术类6个一等奖。舞蹈《乡之韵》获省“莲花獎”舞蹈比赛表演金奖、创作银奖、扬州老年文艺大赛一等奖,舞蹈《茉莉花开》获扬州“红歌献祖国”广场舞蹈大赛一等奖,“江都号花船”获扬州运河博览会一等奖,“周末广场扬剧大家唱”获省“文联工作成果奖”。

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非遗申报呈梯次式递进。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共登记文物点199处,其中2处成功申报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博物馆13件馆藏文物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投入专项资金对郭村镇省级文物进行修缮,开元寺、邵伯古街等开发保护力度加大,文物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启动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示馆筹建,举行江都工艺美术(非遗)精品展示会,全区工艺作品在全国大赛荣获1金3银4铜的好成绩。非遗申报国家、省、市三级梯次推进,扬州毛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第三批非遗名录,丁伙龙狮被纳入省级非遗扩展名录,大运河和三阳河5个申遗点和两条河段进入国家预备名录。

监管规范文化市场,执法手段向服务型转变。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依托网吧协会,开展增值服务,建立点卡、设备集中采购平台,统一网吧收费标准,杜绝恶性竞争。突出重大节日、重要时段,着力开展“扫黄打非”、书刊市场、校园周边环境、重点行业等集中清理整治行动,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5万余张、盗版图书1.2万余册,处理违规网吧、游戏室28家次,营业性演出经营场所1家,取缔黑网吧和黑游戏室6家,被评为省“扫黄打非”示范区,创成省新闻出版(版权)依法行政示范点。

发展提升文化产业,产业布局向板块化集聚。加快工艺美术园区项目规划论证工作,制定出台《江都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秀企业申报引导资金400万元,初步形成武坚文体、大桥笔刷和城区印刷包装、工艺美术、琴筝制作五类特色产业板块,从业人员2万多名,年销售额30亿元。邵伯湖、渌阳湖、朴园等重点景区项目建设加快,全年旅游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3%。

4.目前存在问题

200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文化站长》,揭示了9亿农民正在经历的从“求生存”到“求文化”的心理历程转变。农民现在兜里有些闲钱了,住得好、吃得好已经不能满足了,需要精神上的享受,需要像“管文化”一样的文化站长来“折腾”。为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区经济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目前全区文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思想认识不高。有些领导干部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了,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部分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部分地方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

经费投人不足。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但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文化事业投人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很多文化事业单位只能勉强维持工作运转,而无力拓展业务。

体制机制不活。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管理方法比较单一,过多地依靠行政管理和政策调节,文化市场管理缺乏统一的行政执法力量。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管理仍然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主要依靠行政方式来配置资源,文化资源浪费严重。文化服务不是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为目的,从而造成群众的文化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5.保护人民文化权益的措施

文化权益的彰显与实现,既是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发生活的更有尊严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A.营造法治文化环境,是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前提

无论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还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迫切需要加强文化立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文化立法仍未形成完整合理的科学体系,现有文化法规的数量、层次还不能满足我国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统筹安排,立足实际,分步实施文化立法工作,突出解决社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剧场管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对外文化交流等重要领域有法可依问题。同时,要加大文化执法力度,着力促进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依法惩处文化领域犯罪活动,妥善处理文化领域矛盾纠纷;加大对优秀科研成果和原创性文艺作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B.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是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

要根据人人有基本文化保障、人人享受基本文化服务的需求,明确公共文化的基本内容,把“基本”作为一种福利,由政府买单。“非基本”的文化交给社会和市场,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并使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服务领域和覆盖面尽快扩及社会特殊阶层和弱势群体。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体制和机制。

C.健全考评机制,是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键

把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列入民生工程,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考核的内容,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制度。从年度财政预算中保障文化权利的专项资金逐年提高的比例指标,政府相关部门对文化权益的宣传教育指标,文化活动时间的保证指标,政府文化部门为弱势群体提供文化服务的指令性任务指标,建立文化设施和文化机构指标等方面进行严格考评。

D.完善文化投入机制,是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

一是政府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大有关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力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公共文化工程、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开展重要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资金。对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和加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设施配备费。二是在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政府投入机制,逐步实行按项目拨款,以奖代投,以拨改投等多种形式,实现投入“出”的最大化。三是在资金投入方式和途径上,应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运用政策引导,表彰鼓励、评估定级等手段,加快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的步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公益捐赠,把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大范围地投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引导、规划引导和政策引导,为社会多种经济成分和民间人士投资文化产业,捐建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创业环境。

[1]曹 霞.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与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研究—以信阳市为例.吉林农业,2011.08

[2]何 平.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学习时报,2011.11

文化权益 篇4

其特点表现在:结构基本合理, 但发展尚不平衡;网络基本健全, 但运行尚不能高效;服务已经尽力, 但尚不能达到优质。例如:定兴县16个乡镇均建有3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站, 有较充裕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 而玉田等个别县大部分文化站仍然处在有站无舍、待建状态。沧州市103年文化站 (2004年) 计指导文化户7255个, 而邢台市195年文化站 (2004年) 仅计指导文化户72个。邯郸、沧州等市大部分文化站为兼职人员, 缺乏群众文化知识、文艺技能和群文工作经验, 很多文化站工作人员不会使用文艺器材, 没有能力发挥有文化设施、设备及“阵地”的功能作用。

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县 (乡、镇) 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缺乏行政规范, 随意性大。例如:省委、省政府对于基层文化建设年年都出台新文件, 向各地方政府布置新任务, 提出新要求, 但总是显得苍白无力, 政令不得畅通。因为一些县 (乡、镇) 政府总能以本地区所谓的特殊县情、乡情、镇情、村情为由拒绝执行, 而没有问责。这些地方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总能显露出党政领导个人的意志在起着作用, 也就是说, 他们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思想态度决定了所在的地方的基层文化建设命运, 同进也暴露了这些县 (乡、镇) 政府封建“人治”的残余色彩依然浓重, 与当今现代意识的现代社会文明格格不入。这是我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面临着最大障碍之一, 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还有一些地方的基层文化建设没有搞好, 通常的说辞是“经济欠发达”、“加财政匮乏”等, 实践证明, 这些理由都是站不脚的。例如, 地处西北山区的易县是个较贫困的“财政县”, 但该县党政领导能够认真遵循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 经过调研和专家谁, 确定了依附东陵、西陵这一宝贵、珍稀文化资源作为突破口, 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力度, 张扬全县的文化氛围, 努力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发展旅游文化经济。于是, 在全县28个乡镇全部建有文化站, 文化站设有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 所有文化站站长全部由县财政开支。尤其在近几年里, 该县对于文化投资粗略计算就达1300余万元, 其中为建文化馆投资了260多万元, 从而营造了这个县良好的文化环境, 使得该县28个文化站中涌现出了8个先进文化站, 包括3个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的文化站。好的文化环境必须产生好的文化效应, 这个县新畔石村就是一个很好范例。该村除了拥有能满足村民一般性文艺活动必要的乐器外, 还建有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 并且还依照“小康文化建设规划设计蓝图”, 动员村民搬迁以腾出场地建设了两人处文化广场。该村村民拥有了充裕的文化活动场所, 群众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村民们在闲暇时间唱歌、跳舞、练习乐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自娱自乐、寓教于乐,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从而杜绝了违法犯罪事情的发生。

基于上述, 当前必须着力解决关键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才能把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落实到实处。

1.各级党政领导必须与时俱进, 更新思维方式、端正思想观念, 协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执政地位的视角审视基层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意义,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致力于使基层文化建设速度迅速赶上来与经济建设并驾齐驱。

2.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本地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纳入同级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扶贫攻坚计划, 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 切实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和经费投入“四到位”、“四落实”。

3.各地方要把每一项确定了基层文化建设项目以及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计划, 及时报送当地“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群众团体、媒体征求监督, 做到面向社会、公开透明。对凡是不能如期完成或落实的文化建设项目, 都要公开召开“答辩会”, 建立健全问责制度。

4.把对于基层文化建设绩效的“评判权”移交给当地人民群众, 以防止发生“浮夸风”。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民意, 促使基层文化建设始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高速可持续性地健康发展。

5.尽快为基层文化建设立法, 为政府在这方面的行政规范提供法律依据, 才能使得各级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有法可依, 切实做到行政规范、杜绝封建“人治”残余思想的滋生, 从根本上避免行政随意性给基层文化建设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文化权益 篇5

摘 要:目前我国的许多村规民约尚未体现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但是在妇女权益保护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村规民约中的妇女权益问题,发现原因是:父权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宗族观念深入人心;乡土民俗文化影响;法律法规意识不强。

关键词:村规民约;妇女权益;文化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78-02

2010年10月10日,由全国妇联、李嘉诚基金会牵头的启璞计划一村“两委”女干部培训班在广西全面铺开。这次培训亮点及特色突出,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广大女村干部的欢迎和好评。该项目旨在提高村“两委”女干部综合素质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发挥项目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的政府和社会资源投入,进一步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推动中国农村妇女发展。

由全国妇联/李嘉诚基金会启璞计划――村“两委”女干部培训试点项目中,我们针对村规民约中的妇女权益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诸多问题。经过研究探讨,我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农村妇女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原因,希望可以给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提供建议。

一、妇女权益在村规民约现状

村规民约是村民在农村自治中,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规章制度。内容包括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村规民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规范村民自治的各项活动。一般包括保证村民自治的组织机构、议事规则,经济生活管理、社会生活管理等内容,不仅关系到村民自治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更关系到土地、宅基地和征地补偿等重要集体资源的分配。第二个是规定村民违反和破坏规章制度的处罚条款。第三个是礼仪习俗,包括婚丧嫁娶、生子、祭祀等仪式活动及其规则。这些规则在许多村规民约中并没有以成文的形式表现,但是在村民的实践生活中又确实存在,并且对村民的行为倾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村规民约是村民集体合议的产物,更容易被认可,所以,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共同规则和约定,在调节民间纠纷,维护农村生产、生活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许多村规民约尚未体现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甚至有违背关法律法规的精神的内容,但在妇女权益保护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在李嘉诚基金会与广西妇联共同举办的广西女村干部培训中,我们曾针对村规民约及妇女权益保护的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我们发现:妇女们对以书面形式表现的村规民约的内容知之甚少,极少参加村里的政治活动,包括村规民约的制定,妇女们了解更多的是长久以来口耳相传的习惯做法。当村规民约的内容与妇女的实际利益,如分田分地分收益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村集体利用村规民约压制妇女,而多数农村妇女也因村规民约的权威性选择了屈从和放弃。多数妇女(84%)认为改变村规民约的难度很大,有43%甚至认为无法改变。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在农村妇女的政治、经济甚至生存的权利遭到忽视与剥夺的同时,村规民约可以合理合法的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为什么87%的被调查妇女,53%的被调查女村干部不想修改村规民约?不同的人,不同的集体甚至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立场,本文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村规民约中的妇女权益问题,为改变农村普遍歧视妇女的现象,为村规民约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

(一)父权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在中国,性别歧视深种于父权文化之中,这一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二十年间,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希望通过一系列运动把旧社会的农民改造成新时代的公民,并试图用正式的法律来取代农村原有的习惯法、民间法。但是,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父权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千百年来以来土地生存的农民的思想中,尽管《婚姻法》强调男女平等,但在农村地区,婚姻生活、家庭生活更多的受传统习惯支配而不是法律。家庭财产由男性继承,父母由儿子赡养,男性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农民自然地遵循祖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和做法。

如:“从夫居”的婚嫁形式在广西壮汉民族居住的几乎所有区域被固定化、制度化了,女儿必须嫁出去跟随丈夫居住,而女儿外嫁,成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是别家的人了,要照顾丈夫,养育儿女,侍奉公婆,甚至无法赡养自己的亲生父母。成了外人,那么,她自然就无法继续享受原本在娘家的所有经济权利。而在丈夫家,由于土地已经分配完毕,遵照“增人不增地”的原则,嫁进的妇女也无法获得土地的再分配。“稍微好说一点的,会分给集体收益,不好说的,就什么都没有,包括我的孩子也没有。我就是这样的。”①一位女村干部的描述几乎是大部分外嫁女经济权益无法获得保障的真实写照。“男人主事,我们女人就只能做事了。”①

“我在丈夫家没有分到土地,但可以享有出嫁了的小姑子的土地,我在娘家的那一份归我嫂子享用,毕竟是他们给我父母养老送终,我给我公婆养老送终。这很合理。所以,我们那里时兴嫁给有姐妹的男人。”①这样的分析似乎合情合理,但在出嫁的妇女中,总有一个是无法享受本该属于自己的经济权利的。如果是丈夫没有姐妹,或者本人离婚、丧偶,又会如何?“那就自认倒霉了。”①这种“自认倒霉”与其说是怨天尤人,还不如说是妇女自身对父权文化无奈的选择与屈从。

如今,随着农村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多数农村土地不能进行再分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集体收益各不相同,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本村村民的经济权益,“从夫居”的外嫁女的经济权益自然地就会遭受最大限度的剥夺。与这种情况相似的是上门入赘,倒插门女婿的状况并不比妇女强,入赘女婿多数会遭受歧视,必须经过村民小组会议或村民大会来决定他是否能够参加集体资源的分配。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对无儿户的歧视,是对妇女的歧视。

(二)宗族观念深入人心

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存在着基于血缘、地缘和宗教而结成民间组织―宗族。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活动逐步恢复,修族谱,建祠堂,祭祖宗,解决民间纠纷,操办红白喜事,举行节日庆典等,虽然宗族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村民因事而聚,事毕即散,但是,宗族在统一村民的思想和行动,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否入族谱,入祠堂,能否成为祖宗的后嗣一脉,是农民精神世界的大事,而“光宗耀祖”的关键是传宗接代的男孩。

“怎么样都要生一个男孩,要不然入不了族谱,我们家就没有说话的分量。”“有了一个男孩还不够,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①“说话的分量”直接关系到的是经济利益的分配。政治利益的纷争则体现在村干部的选举中,“我姓张,你也姓张,大家是本家,一家人,怎么会投票给姓李的呢?”①这种扩大家族影响力的选举动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并不少见。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利益追求,还是精神世界的寄托向往,男孩都是宗族文化的关键因素,这就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女孩的存在以及其权益的忽视。

(三)乡土民俗文化的影响

乡土民俗文化是农村地区中集居的村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由于村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更狭小的空间,彼此依赖,关系密切,所以,共同的生产、生活都依靠习惯做法和风俗文化来维系,代代相传,这也成为不成文的村规民约的一部分。

在农村地区,有很多通行的习惯做法。如:祭祀时女人不能进入祠堂;过节或款待客人时,女人不能上桌吃饭;男人主事,女人做事;女儿是必定要嫁出去的等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作为相对力量更小的妇女群体而言,移风易俗的难度非常大。“我想过改变它,但仔细一想,从哪里改?怎么改?都这么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了,我即使是个女干部,可我还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①“为什么要改呢?大家都这么做,没有对生活、生产有多大影响,而且村委会里大多是男人,怎么改?”①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乡土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它的形成有历史、地狱、民族、政治、历史等多方面复杂原因,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原本单调闭塞的乡村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媒介进入农村,不但改善了农民的精神生活,而且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种种复杂因素纠缠在一起,这就不是废除某些村规民约就能解决的,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应有不同的思考。

(四)法律法规意识不强

在农村,土地是农民的财富保障,安全保障,也是身份归属的象征。所以,家庭既支持妇女争取集体成员身份、获得福利,又受制于村集体的压力;妇女个人既认同父权文化对女性的规约,又会在自身利益受损时为自己争权。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正式的法律法规所代表的是农民不太熟悉的知识与规则,在很多情况下,它和农民的乡土生活实际并不一致,因此也很难满足实际需要,结果是农民们,尤其是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村妇女往往规避法律,按习俗行事,不知道也不管是否符合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另一方面,国家乃至村委会,在力图维护政策与稳定的同时,退让与妥协也时有发生,“不告不管”。

三、结语

在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习俗流传的时间、范围与影响力远大于城市,社会的、宗教的、民族的、心理的、意识形态的内容相互交错,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微妙复杂,家族意识、民间风俗和各种迷信从来没有完全消失,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进一步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对建设村规民约,维护农村妇女权益有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文化权益 篇6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权益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让老百姓建造文化、享受文化, 进而提高全民素质, 是新时期需要认真探讨、摸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 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加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不断巩固。通过深化内部改革, 创新运行机制,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文化惠民措施, 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取得明显成效。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要求不断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就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完善途径提出初步思考。

一、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历史欠账较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滞后。当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较大发展, 但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 对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发展人民的“文化权利”的意识淡薄。

2.建设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 但总体来看, 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投入不足已成为直接制约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

3.文化设施落后。近年来, 城市文化设施建设进步较大, 但基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落后, 其中乡镇文化站、影剧院、图书室等设施简陋, 甚至发现挪用、占用的现象, 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存在着肓点, 拉大了城乡之间在文化资源和服务上的差距。

4.供给能力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积累的增加, 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 更加多样化。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 我们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品种、质量上都还不适应。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对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十分不利。

这些存在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施, 限制基本文化权益的发展, 必须大力加以解决。

二、创新思路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党的十七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出了新的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当前,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具体来讲, 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创新观念加强服务。

要以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统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 通过转变观念,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满足公共文化需求,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 要重视经济建设、重视经济指标, 还要重视文化建设、重视人文指标;不仅要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 还要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内容,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方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着眼,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 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 确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项目, 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权益问题。

(二) 创新机制保障投入。

首先要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基本保障制度。这一块必须由党委政府来承担, 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发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要创新保障机制, 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预算, 按一定的比例逐年增加, 确保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和保障文化权益相匹配。其次是要动员社会资金力量, 进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鼓励国有、民营企业投资文化市场, 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现实多赢的局面。三是文化部门、文化服务单位要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 实行“以文补文、多业助文、产业兴文”, 不断积累资本, 拓展出一条“以文为本, 发展产业”的新路子, 加快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三) 加强管理实现惠民。

一是要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通过上述工程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二是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要以县、乡 (镇) 和社区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中心, 以乡镇 (街道) 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广场为枢纽, 以村文化室 (农家书屋) 、特色文化活动点为基础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三级文化网络。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 加强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注意防止基层文化设施被挪用挤占和边建设边流失的现象。

(四) 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论新媒体时代农民文化权益的实现 篇7

一、新媒体对于农民文化权益实现重要性分析

本文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 “新”在传播载体的数字化。而传播载体的数字化是依托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使用的普及。因而, 网络是新媒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我们认为, 在农村社会新媒体的推广和运用对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农村社会新媒体的推广和运用有助于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这是实现农民文化权益的基础。研究者普遍认为传播媒介的大众化可以给社会成员带来更多的信息接触与信息拥有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因此有利于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终缩小社会成员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 有效整合社会分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指出, 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在于信息流动的不畅通, 在于传播与交流的困难。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则认为, 开放的传播渠道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社会成员需要民主的传播论坛来解决社会冲突, 产生共识。新媒体传播具有平等性和交互性, 在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实现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传播, 社会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所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快推广和运用新媒体可以很好地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交往和沟通, 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达成更多的时候共识;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其次, 农村社会新媒体的推广和运用能够进一步优化农村文化传播体系, 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这是实现农民文化权益的核心。新媒体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突破了原有的传播界限, 可以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创造出新的传播范式, 能够以全覆盖、全时段的方式有效达到目标人群, 从而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使信息资源的流通、开放、利用更为高效。新媒体还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网络上的大量信息向社会大众开放, 通过新媒体可以使居住分散, 特别是地处偏远地方的人们也可以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同时新媒体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操作便利性等特点, 保证了它能够按照消费需求变化快速高效地生产出满足人们的信息和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 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第三, 农村社会新媒体的推广和运用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是实现农民文化权益的根本。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没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也谈不上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当前, 城乡文化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还很贫乏。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为更多的农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 使农民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体现。按照“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要求, “着力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2]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 加快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工程实施步伐,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起较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使农民在能够享受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服务的同时, 也能够享受到互联网等新兴传媒服务, 逐步成为农民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又一重要渠道。

二、新媒体时代农民文化权益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新媒体的运用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飞跃, 成为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从现实来看, 新媒体以其迅捷的速度、生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丰富的信息与知识, 带给人们无限的便利和数不尽的发展机遇。但不容乐观的是, 目前农民还无法像城市居民那样普遍享受信息时代的种种便利, 许多农民对新媒体知之甚少, 更不用说利用新媒体获取科技文化知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了, 城乡数字鸿沟、信息隔离现状令人担忧。

1.新媒体时代农民文化权益缺失其主要表现

(1) 农村居民新媒体的拥有量远低于城市居民。

《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是我国首次发布关于农村互联网宏观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农村网民规模达3741万, 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与此同时, 同期我国城镇网民规模为1.25亿, 互联网普及率已达21.6%, 城乡数字鸿沟差距达4倍。截至2006年, 农村家庭拥有的电脑数量为每百户2.7台, 远低于城镇电脑拥有量每百户47.2台。家庭电脑缺乏使农村网吧上网比例超过半数, 远高于全国网吧上网37.2%的比例。[3]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应用的使用情况是衡量互联网应用深度的重要指标, 而这些应用的增长主体往往是城市人口、高收入人群。在农村, 这些“高级”应用显然未形成规模, 在深度方面与城市依然存在很大差距。据《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我国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娱乐功能。近年来, 随着“村村通”、“三网融合”、“电脑下乡”、3G普及等工程的推进, 农村互联网发展迅速, 但居民上网行为仍然更多地表现为QQ聊天、网络游戏、音乐影视等娱乐行为, 使用互联网作为学习、生活信息获取工具的比例很小。

(3) 农村居民新媒体的使用媒介分布不均衡, 缺乏多元化。

在农村, 由于购置电脑相对成本较高, 手机媒体以其成本低、易操作、易携带、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等优势,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上网工具, 手机已成为拉动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网民有将近70%的网民是通过手机上网, 而宽带上网方式中, 家庭上网的比例较低, 而选择在网吧上网的网民比例超过半数, 由于92%的居民家中没有电脑, 电脑普及程度不高, 这直接限制了他们对网络媒体的使用。[4]这提醒我们必须对这种新媒体发展的不平衡高度关注, 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消除这种新媒体发展的不平衡, 更好地实现和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三、新媒体时代农民文化权益实现的对策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要加快新媒体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运用, 需要政府和媒体企业的共同努力。

1.对于政府而言, 当前迫切需要采取的措施

(1) 战略层面上对新媒体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运用给予高度关注。

传播媒介在不发达地区的作用, 受到了学者的注意和肯定。发展传播学认为, 对于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 媒介种类的多元和媒介新闻、媒介内容的增多, 对于该地区人们的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我国制定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把数字鸿沟视为中国信息化面临的六大问题之一, 并把缩小数字鸿沟列为将要实施的六大战略行动计划之一, 提出要消除城乡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 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要求“加强数字资源库内容建设, 不断丰富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要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村村通电话工程相结合, 实现共建共享”。

(2) 从政策上推动新媒体进入农村。

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新媒体的推广和运用不能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 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在新媒体运用所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 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向农村倾斜, 推动实现农村互联网全覆盖。降低农民运用新媒体的成本, 提高实效。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言, 目前新媒体使用的成本明显偏高, 应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引入竞争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努力降低新媒体使用成本, 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 积极将资金、设备、管理等资源投向农村, 提供农民买得起、用得好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政府还应该重视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调查表明:不懂电脑或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是影响农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学习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意识, 使农民更好地利用新媒体, 参与传播活动, 在农村新媒体推广和运用中发挥主体作用。

(3) 应该扶持和加强农村的新媒体建设, 增强新媒体对农民的吸引力。

加强对重点网站、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 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重点网站;投入一定的科技力量和资金, 加强对基础性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为新媒体运用和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加大新媒体舆情引导力度,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对于媒体企业而言, 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工作

(1) 应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媒体企业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积极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对信息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因此, 作为媒体企业应该努力提供给农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这就需要媒体企业要培养面对农村市场的采编队伍, 根据农村实际为农村居民量身定制信息产品, 贴近农村实际, 贴近农民社会, 帮助农民学习信息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做好新媒体适应农村特殊环境的技术改造、简化操作, 为农民使用新媒体设备提供方便。

(2) 应该认识到农村潜在的传媒市场空间和价值, 积极采取适合农村的市场开发策略和传播策略。媒体企业要转变服务城市居民的观念, 积极面对农村居民, 以传播“三农”信息和涉农先进科学技术为主, 满足农村居民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 逐渐拓展农村市场的占有率。在传播策略上, 要针对农村受众的接受水平, 体现传播的通俗性、易受性、趣味性, 从农民视角、使用农民的语言去详细报道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农村的真实情况, 减少农民对信息的接受难度。注意结合当地居民习惯的传播方式, 吸引农民积极主动地接触和使用新媒体。

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领域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活动不断丰富, 新媒体在农村的推广和运用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2012年11月,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5]要求到2020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和要求。[5]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在农村文化发展中的优势, 进一步推动新媒体在农村的广泛使用。作为新媒体本身在发展过程中要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 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 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更好地实现农民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 2011, (21) .

(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3) 喻思娈.城乡数字鸿沟真在缩小吗[N].人民日报, 2012-11-16.

(4)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文化权益 篇8

关键词:农民文化权益,政府供给,保障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之一,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文化权益的关注。但是, 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民文化权益并未得到有效保障。为了深入了解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中的问题, 为农民文化权益的良好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课题组成员, 先后深入国务院批准的两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和成都市的32个区 (市) 县、470个村、1898户农民, 就文化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国家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农村文化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 农民文化权益得到较大提升。但是,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程度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还存在诸多缺失。

1.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但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滞后, 农民的文化生活仍十分单调贫乏。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农民都有较多的休闲时间, 每天空闲时间少于1小时的仅占11% (见表1) 。但农民的休闲娱乐方式却十分单调, 经常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除了看电视、打扑克或麻将和聊天外, 很少参加其他文化娱乐活动 (见表2) 。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下同。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且利用率较低

虽然近几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仍然严重不足。在调查地区, 除电视和电话、网络外, 其他文化设施覆盖率都很低 (见表3)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严重缺乏, 是导致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的重要原因。

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利用率还很低。一是光纤入户率低。由于光纤入户费及电视收视费偏高, 光纤入户率只有43%。二是文化站活动难以开展。尽管97%以上的乡镇都有文化站, 但大多数文化站条件简陋, 有的站只有一块牌子、一张办公桌, 大约只有50%左右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三是农家书屋成为摆设。被调查行政村基本上都有图书室或农家书屋, 但68%的农民从未去过, 只有9%的人经常去。四是农村文化活动室运转困难。尽管47%的行政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 但经常去参加活动的农民只占9%, 60%的农民从未去过。五是宽带网利用率低。虽然网络覆盖率接近1/3, 但受访者中只有11%经常上网, 63%的人从不上网 (见表4) 。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农民需要

农民文化生活单调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与农民的文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1) 村集体组织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农民需要。

调查显示, 在过去一年中, 有67%的村组织过“文明家庭”、“先进个人”等各类评比活动、各种民间歌舞表演及拔河、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 但是有68%的人从未参加过 (见表4) 。事实上, 绝大多数农民希望村里经常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见表5) 。

(2) 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不能满足农民需要。

过去一年里, 有71%的村接受过当地政府组织的送电影下乡、综合文艺演出、送图书下乡、各类知识讲座、送电脑及艺术作品展等“送文化下乡”服务, 但这类活动没有持续性, 开展的次数有限, 绝大多数农民希望多开展此类活动, 其中对电影、综合文艺演出、知识讲座及送图书下乡的需求较强 (见表6) 。

(3) 乡镇政府的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过去一年中, 80%以上的乡镇为农民提供过农业科技指导, 市场信息、求职信息等信息服务, 以及就业技能、农业实用技术、电脑网络应用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文化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免费培训。但是, 70%的受访者从未接受过当地政府的科技指导, 56%的受访者从未接受过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 47%的农民对政府的信息服务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68%的受访者从未接受过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 31%的受访者对政府的培训服务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见表7) 。

实际上, 农民对文化、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很强烈, 75%的受访者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科技指导, 以及求职、就业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等服务, 91%的受访者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电脑、网络应用培训、文化素质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市场营销培训等免费培训 (见表8) , 表明政府为农民提供的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在数量上、质量上和结构上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4.腐朽落后文化威胁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由于农村基层组织薄弱, 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缺乏, 农村普遍出现“信仰流失”, [1]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正在侵蚀着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威胁着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受访者中有58%的人参加过求神拜佛、烧香问卦之类的活动, 其中多数人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或从众心理的驱使。在对待红白喜事的态度上, 57%的人主张举行摆酒席宴请宾客、请乐队演奏、摄像、文艺演出等各种仪式大操大办。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的空闲时间大大增多, 在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生活方式单一的情况下, 许多农民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就是打扑克、搓麻将 (见表2) , 其中不少人参与赌博, 还有的人因为精神空虚染上毒瘾, 甚至走上卖淫、盗窃、抢劫、贩毒等违法犯罪道路。

5.农民对当前文化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不高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 导致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 农民对当前文化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不高 (见表9) 。农民普遍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设施, 提供更多的科技指导、信息服务及各类教育培训的机会, 组织更多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还有部分农民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在农村树立良好的乡风文明, 保护和发展当地的特色民间文化。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文化权益的保障程度还很低, 与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距离。

二、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 既有政府的原因, 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也有资金、体制上的原因, 还有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

1.认识根源:思想上不重视农民文化权益保障

许多人认为, 在现阶段农村经济还不发达, 农民基本温饱、工作安全还没有保障的情况下, 谈文化权益是奢侈的。[2]因此, 许多地方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走过场, 应付了事。有的地方搞形象工程, 只注重文化设施建设, 不注重文化设施的利用和管理。调查发现, 有的村文化基础设施很齐全, 但利用率却很低, 有的设施甚至根本没投入使用过, 闲置浪费很严重。有的地方搞形式主义, 农民文化权益理解为放几场电影、唱几台戏, 对农民迫切需求的农业技术指导、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却很少关心。

2.资金瓶颈:财政投入不足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供给不足, 主要包括资金供给和制度供给两个方面。在资金供给上, 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有效投入不足。据统计, 2005~2009年国家财政投入的文化事业费平均每年增幅为18%左右, 其中2009年增幅达27.14%。重庆市2005~2009年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6%左右, 其中2008年同比增长56%, 但文化事业经费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从2005年的2%左右下降为1.8%左右, 其中, 重庆市2009年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45%, 成都市只有1.26%。[3][4][5]

在文化事业支出中, 用于农村文化事业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城市。近年来, 我国对农村文化的投入虽有所增加, 2007年全国农村文化投入共计56.13亿元, 比2006年增长25.9%, 全国9亿农民人均约6.2元。[6]据估算, 农村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约为1/4, 但农村人口却是城市人口的近1.5倍。财政投入的巨大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失衡。

3.制度因素: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

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 除了资金供给不足外, 还表现在制度供给不足上。

(1) 农村文化设施管理制度缺失。

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存在问题, 导致现有文化设施利用率低、缺乏维护等。调查发现, 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办起了农家书屋, 但受访者中仍有59.15%认为没有农家书屋, 还有的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被长期闲置 (见表10、表11) , 去参加活动的农民聊聊无几。

(2) 农村文化管理模式陈旧。

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导致对农民文化需求缺乏了解。从受访农民很少参加集体文化活动、很少接受政府科技指导、对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免费培训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发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其中共同的原因包括宣传、组织工作不到位、内容和形式不受农民欢迎等 (见表12~表15) , 归根结底还在于农村文化管理模式跟不上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导致农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满意, 农民的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3)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许多地方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当成“软”任务, 未将其绩效考核列入重点工作和目标责任考核中, 致使各级政府无法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的责任层层分解, 农村文化建设各项任务不能落到实处。

4.人才因素:缺乏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

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在现有的人员选用机制下, 各级政府给基层文化设施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都很少, 有的甚至没有人员编制, 基层文化设施的主要负责人都是由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兼任。由于待遇低、地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化人才队伍的稳定。

5.教育因素:农村教育落后,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农村教育落后, 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很低。尽管各级政府近几年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但农村教育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调查发现, 受访农民中, 受过技能培训的只占1%左右, 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仅有16.4%。

三、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对策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城乡一体化中, 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文化部门及社会力量的作用, 在资金、设施、组织、人才、制度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 构建一套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体系, 充分有效地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实现。

1.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认识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其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并且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打下基础。因此, 政府在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中应树立“文化生产力”思想, [7]真正将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 甚至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之中, 从而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加强政府对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供给

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因此, 政府应是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责任主体和供给主体。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供给者, 政府应当主要在资金和制度上提供保障。[8]

(1) 加强资金供给, 继续加大对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 要继续落实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 加大财政经常性投入, 从而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得到长期稳定的保障。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其他公共设施建设一样列入财政预算支出, 建立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机制, 并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同时, 设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 优先安排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切实保障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

(2) 加强制度供给, 完善农民文化权益保障机制。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予以保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完善农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的重点是: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文化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导向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及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机制。

3.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建设专兼职文化从业人员队伍, 包括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成长环境, 发现和选拔农民文化骨干, 吸引、留住文化从业人员, 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9]等从业人员。二是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管理人员队伍。应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起开放型的农村文化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同时, 创新、完善高校专业设置, 调整和增设一批与农村文化权益保障相关的学科和专业, 招收培养青年学生, 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三是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努力创造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的良好环境。

4.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从长远来看, 农民文化权益要得到很好保障, 必须从教育抓起, 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使农民不仅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文化权益, 而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 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应当在长期不懈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并大力开展农村科普教育,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 崔海兴, 郑风田.“三农”视角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出路[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02) .

(2) 徐海东.农民文化权益保护中三大悖论之破解[J].中国农业教育, 2006, (01)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6~2010)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4)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 (2006~2010)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5)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 (2006~2010)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6) 周虎元.我国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J].农村工作通讯, 2008, (23) .

(7) 陈运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以安徽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研究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02) .

(8) 葛继红, 王玉霞.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加强政府供给角度[J].生产力研究, 2009, (04) .

文化权益 篇9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华文化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一篇文章中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文化事业取得的成绩: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社会文化逐渐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变, 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生活方式为重点, 以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 以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性骨干文化设施在大中城市建成使用。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面向特殊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免费开放逐步推开, 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城市或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承载着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崇高目标, 担负着普及知识、传播信息、保障公民获取知识信息的权利。“覆盖全社会”、“普遍均等, 惠及全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特征。因此, 公共图书馆服务必须延伸到社会的各个空间、各类人群, 为构建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应有贡献。近些年哈尔滨市图书馆着力加强公共文化阵地、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服务方式新、服务手段新、服务内容新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实行“总分馆制”, 充分发挥教育职能

哈尔滨市图书馆到目前共建社区图书馆46所, 遍及7个城区, 使服务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 极大地方便了远离中心馆市民对图书馆的利用。《哈尔滨日报》的《解放思想 创新思维 推动文博图事业快速发展》文章中专门报导了我们的社区图书馆。近年来,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 在市委正确领导下, 按照“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 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在政府财力有现的情况下, 积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 采取“政府主导, 多元投入, 全民参与”的办法, 推进文博图事业快速发展。针对城市越建越大, 受图书馆规模所限, 难以为市民提供公平、便利的阅读环境等问题, 积极探索实行“总分馆制”, 采取政府投入一点, 基层解决场地的办法, 在全市各个社区积极兴建图书馆基层分馆和社区分馆。市图书馆与各分馆实行“通借通还”, 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借阅市图书馆所有藏书, 极大方便了百姓的阅读。去年前三季度, 各社区分馆接待读者45 267人次, 流通87 507册次, 其中有95%的读者是从来未到图书馆来过。正是这种让人机会均等, 普惠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出了新的读者群, 让人们切身享受到了文化发展成果。市委对哈尔滨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方面给予高度评价。

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教育不专在学校, 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 第一是图书馆。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学校, 是每一个公民接受终生教育的场所。教育职能是历史赋予图书馆的一项神圣使命, “哈尔滨讲坛”就肩负这一重要使命。哈尔滨讲坛是由市社科联等单位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公益性文化讲座, 平均每半个月举办一场。以人为本, 注重普及性, 突出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这是哈尔滨讲坛自开办以来始终秉持的价值定位。正是因为选题始终关注市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和新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 使讲坛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从2006年4月16日创办至今, 讲坛已在市图书馆主场举办讲座84场, 开展基层讲座14场, 听众达4万多人次, 解答咨询500多项。讲座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和“百姓学堂”。馆长孙威说:“哈尔滨讲坛现在已成为图书馆普及知识、传播思想的文化品牌。”哈尔滨讲坛创办5年来, 以其公益性、贴近性和文化性, 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城市公共文化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 市馆每年都要举办专题图片展, 或配合大型纪念活动, 或有专门主题的。这些直观形象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 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通俗易懂、饶有趣味。观看这样的展览, 能从中学到许多历史知识和科普知识。2005年,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举办了一个大型图片展, 反响很好。2007年共举办11期, 2008年举办3期。2009年年初, 在市委展室展出“哈尔滨市图书馆馆藏书画展”, 让普通市民看到了书画大家的珍藏品, 前来参观的有三万余人;为迎接奥运会举办的“五环旗下, 文化共享”大型图片展, 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势让更多的人了解奥运精神, 读者工作部还组织中小学生来馆参观, 起到很好的教育宣传作用。

三、为弱势群体服务, 扩大图书馆服务领域

国际图联成立了“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部”, 倡导图书馆应为本地区所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利用正常服务的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对弱势群体赋予关心, 给他们以特别的扶持和帮助, 这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住院病人提供上门服务, 这是市馆延续下来的一种服务。每周为他们送书一次, 三十多年一直不间断, 把优秀的作品介绍给读者, 把送知识、送温暖活动落到实处, 让弱势群体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生活的快乐。我们还开辟了盲人阅览室, 有盲文书、刊, 有盲人上网软件、视障放大器, 有声光碟等。市馆为他们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 如定期把盲人读者接到馆里, 为他们放电影搞联欢, 各项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深受盲人读者的喜爱。

流动图书馆起到了延伸服务的作用。它延长了图书馆服务的触角, 把自己的文献资源优势、多功能服务优势、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优势发挥到最佳效果。流动图书馆建馆二十多年, 行程数公里。把图书送到学校、农村、军营、监狱等偏远山区。市馆现已建乡镇图书站14个, 在阿城、呼兰建农业分馆及30个流动站。年累计送书下乡106次, 接待读者10万人次、送书25万册次、咨询40项、发展重点读者50余人。流动服务为他们送去精神食粮, 尤其为许多农民送去科技信息, 为他们以科脱贫、科技致富创造了条件。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让人们分享文化发展成果。“普遍均等, 惠及全民”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满足公民利用图书馆需求, 是事业发展的基本工作。因此, 公共图书馆要进一步增强服务辐射力, 扩大服务覆盖面, 丰富服务内容与方式, 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使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延伸,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文化部网站, 文化部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DB/OL].[2008-10-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10/08/content_10164534.htm.

[2]蔡武.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DB/OL].[2008-11-07].http://news.sohu.com/20081107/n260492763.shtml.

[3]新晚报,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OL].[2008-11-07].http://news.sina.com.cn/c/2008-11-07/050214693121s.shtml.

文化权益 篇10

为深入推进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工程, 国家出台了扶持政策, 重点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为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进行专项资金补贴。农村电影公益场次补贴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为保障农民群众观看公益电影, 对放映活动进行补贴的专项资金。2008年, 国家广电总局、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管理实施细则》, 各地相应出台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保障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资金。

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制度实施以来, 使农村电影放映由市场运行转变为公益性放映, 使电影这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重新回到了群众中间。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面临的重大困难, 也使农村电影事业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虽然近几年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工程的连续实施, 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做法, 但由于该项工作涉及的政策性强、覆盖面广、组织程度难、实施困难大, 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存在集中放映的现象。由于个别村干部对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重视不够, 配合不力, 或者是边远山区, 交通不便。总之, 有的电影队为尽快完成全年下达的放映场次, 存在集中放映现象。由于集中放映, 影片单一, 针对农村需求科技致富的片子较少, 影响放映效果。

二是未做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通过对部分行政村的抽查发现, 对于边远山区, 由于天气变化等因素, 未能完全执行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规定。有的放映员未按时或按场次到村放映电影, 有的一个行政村几个地点几台放映机同时放映。部分行政村放映场次、放映计划、放映员姓名未向当地群众公布。

三是存在虚报放映场次的现象。有的放映队由于未能及时完成电影放映场次, 或纯粹是为了套取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助资金, 有意虚报放映场次。由于对电影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未严格执行, 导致放映队员存在侥幸过关的心理, 造成国家出了钱, 农民群众未受益的现象。

本文拟就推进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工程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项目涉及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党的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 要切实加强领导, 周密制订方案, 完善配套政策, 落实扶持资金, 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推进。另外, 需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监督考评机制和补贴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有效实施。只有高度重视、明确认识、做细工作、协调配合, 才能把党中央的惠民政策兑现到位, 使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工作长效开展, 确保人民群众受益。

二、落实资金, 加强监管, 认真落实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惠民政策

首先, 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助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 并及时将资金拨付承担公益性放映任务的放映单位, 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不得擅自变更使用用途, 放映单位还要接受财政、审计、广电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其次, 明确电影放映补贴资金的具体用途和放映员场次补贴标准。加强对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公示制度、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管理制度的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 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以提高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经费的使用效益。再次, 积极探索运用技术手段, 利用GPS、GPRS和放映信息回传技术, 加强对农村电影放映情况的监管。探索与当地通讯部门的联合, 利用手机定位的方式, 对农村电影放映员的位置进行定位监管。利用中影新农村广告运营平台实施对放映场次监管, 保证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落到实处。

三、加强培训, 爱岗敬业, 不断提高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水平

一是要进行岗前培训。要加强放映队伍的建设, 提高放映人员的思想素质, 做到爱岗敬业。由县级电影放映服务机构划定放映片区, 落实电影放映队, 并与各放映队签订目标责任书, 逐月按照任务进行验收考核。农村电影放映队要按照人员精干、工作高效、爱岗敬业的要求组建, 不但要提高放映技术, 而且要提高思想认识。二是要做好监督管理。要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聘请监督员, 做好放映监督工作;放映前公示张贴海报、发布信息;落实放映登记, 有观众代表签字并加盖村委会公章。另外, 要明确补助资金的支出范围和标准, 不能挤占挪用。三是严格考核。县对乡镇、局对乡镇文化站、电影服务中心对放映员都应有明确的责任考核办法, 明确各自职责, 年终要认真总结, 奖优罚劣, 督促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积极创新, 完善机制, 建立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的长效机制

一是积极争取社会赞助, 把有偿放映与公益性放映适度有机的相结合, 但需杜绝以节庆婚嫁包场放映的经济场来抵顶政府购买的公益场次的现象。同时, 要积极动员社会义务放映员充实队伍, 动员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确保该项工作全面落实, 使广大群众受益。二是创造条件, 推行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 晚上放映与白天放映相结合。完善“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制度,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冬季及农忙季节少放映, 春秋及农闲季节多放映, 提高电影放映效果。三是挖掘资源, 加强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生产, 完善片源保障机制。

上一篇: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下一篇:电缆故障快速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