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油田人事档案工作

2024-10-14

创新油田人事档案工作(共10篇)

创新油田人事档案工作 篇1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全球信息化的巨浪正朝着我国高校刮过来, 这也意味着我国传统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样严峻的时代发展趋势, 推动着人事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创新对科学合理使用、分配高校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传统落后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已经与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严重脱节了, 因此,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在意识上、内容上、规范性、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彻底的创新改革发展。

二、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

1、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 我国很多地区的高校都是采用传统的高校人事档案记录法, 即手抄记录法去进行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记录管理。高校内不但没有设置局域网、档案管理网站以及相关档案管理主页, 而且高校人事数据也未能完全统计录入与扫描, 也就是说高校并未设置一个全面的人事档案资料库。于是我们可以理解为许多高校在档案设立查询方面还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操控,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较低, 运用不广泛, 这样就导致了人事档案的编辑、查询、归类等工作进度较慢, 只能依靠手工操作, 工作量庞大, 实施困难, 大大降低了人事档案卷宗质量。

2、记录失实, 内容单调

目前大多高校都是采用聘用制招聘教职工, 所以教职工的流动性极大, 再加上目前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低, 导致人事档案查询、转档十分困难, 而且工序也十分繁琐复杂, 另外有些跳槽过来的教职工来到高校以后需要重新建立人事档案, 而他们原有的信息真实性有待考证, 并且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措施去确保人事信息的真实性, 这样就造成有些人事档案记录失实或者遗漏。另一方面, 人事档案记录的方式较为单调, 记录时并没有做到完全记录, 缺乏基本信息以外的其他人事记录, 就好如教职工的受教育程度、奖励情况等各情况。因此, 人事记录失实, 记录内容单调, 使得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参考性不高, 创新难度也较大。

3、人事档案局限性过大

从服务发展的角度去分析, 人事档案在提供信息方面还比较单一, 为工作部门提供的信息较多, 而向社会提供的可靠信息就少;而且人事档案开发性较低, 保密性较强, 服务性较弱, 因此开发的局限性极大。这样一来, 既不利于工作人员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择业, 又不利于用人单位对其的考察调查。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推行, 高校教职工流动频繁, 人事档案信息的局限性与服务性已不能很好地协调了。我国普遍存在着高校忽视人事档案工作的情况, 有的高校高层甚至认为人事档案工作质量一般就可以了, 就减少相关的人事档案工作人员, 导致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工作量猛然增大, 处理不及时、资料整理失误多、资料简单化等情况不断出现。

三、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

1、人事档案意识必须创新发展

在前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早已经成为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高校人才的流动不断增大,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 要推动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 就必须以提高员工的高校人事档案意识为重要前提。为此, 高校高层领导应当从实际出发, 深入到高校人员的科学发展实践当中, 再结合高校教职工的教学工作评估以及教学记录, 充分明白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 高校领导还要多引入专业的人事档案处理人员, 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 并且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工作学习机会, 增强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意识, 最大程度培养他们成为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档案管理团体。工作人员的高校人事档案意识得到创新发展, 不仅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而高校领导的人事档案意识得到创新发展, 就能保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推动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

2、人事档案内容必须创新发展

由于高校人事档案内容单调, 而且普遍存在记录失实与归类不当的情况, 所以在高校人事档案记录内容上要创新发展绝对是必然的。换言之, 高校人事档案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样, 仅仅记录教职工的学历、职称以及个人工作表现等局限内容, 而是应该大胆创新, 多增添教职工的教学动向、个人奖励、教学业绩以及科研成果等各个方面内容, 全面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数据库, 将教职工培训重点投放在个人业务能力、发展潜能以及工作道德等关键, 从而完善高校人事档案内容, 为实现人才动态管理做好准备。

3、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必须创新发展

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还未能得到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人事档案纸质不同, 大小规格不统一以及档案破损严重等方面。这样就导致人们在查询、调阅档案时, 难度大, 费时费力不方便。因此, 人事档案管理方法亟需创新发展。首先, 必须规范人事档案纸质统一、大小规格一致, 使档案美观大方;档案装订时, 应当使用灵活的活动夹子, 方便取悦查看;这样, 人事档案管理起来就显得更方便快捷, 也便于资料的分类、记录与登录, 确保人事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4、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必须创新发展

人事档案管理是专业性很强、技术性很高的工作, 因此必须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 完善创新管理技术。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创新发展, 应该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 提供更多的机会给这些管理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要求他们掌握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并且定期对他们进行技术检测, 还要定期为他们组织开展技术讲座, 有条件的还可以请管理专家授课, 提高他们的人事档案管理能力。

5、人事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必须创新发展

在进行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 往往出现教职工对自己教学经历、教学年限等各方面的情况有所模糊, 面对这种特殊情况, 必须要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进行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当中, 注重传统与现代两种开发方式的有效结合, 深入探索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 同时还要完善高效人士档案管理局域网与网站。

四、结束语

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 高校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越来越急切, 因此高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 这样一来, 高校人事档案的资料总数与种类也不断增加, 这就意味着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带有必然性。而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不仅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趋势,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绝对不容忽视。

摘要:作为最为关键的人才信息资源库, 高校人事档案一直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这不仅是因为高校人事档案是高校作为选拔人才以及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提升改进的重要参考, 还因为它是高校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载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研究目前我国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现状, 提出几点关于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梁小玲.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8.

[2]刘明坤.如何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M].中国教育出版社, 2010.

[3]孙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6) .

创新油田人事档案工作 篇2

摘 要:作为国家重要部门当中的关键性工作人员,国家干部应当有相应完善的人事档案制度。只有形成了完善的人事制度,才有助于管理人员准确地弄清楚员工的工作状况,进而建立起完善的员工考核制度。形成完善的人事档案还有助于建立起干部正确的政治思想,对干部整体的专业水平、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进而能帮助管理部门开展对干部的考察活动。主要研究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并对当前管理当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彻底分析,给企业机关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人事档案;干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171-02

一、干部人事档案的特点

(一)统一相关立档单位

在干部的人事档案管理当中,一般由统一的工作人员进行立卷工作。一个干部的履历一般分成几个不同的方面,主要分成自己的履历、自我鉴定、对自己工作的考核、自我学历等,对自己有一个系统性的简介。

(二)分散的干部材料

由于干部的人事档案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因此往往会分散人事档案材料。在一个机关当中,一般由人事部门来进行干部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这种资料往往含有大量的内容,不仅包括各个部门对人才的评价,还包括了奖励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料。并且奖励材料也有较大的区别,不仅有本单位的,还有省级、国家发放的奖励。综上所述,干部的人事档案材料内容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复杂,涵盖的材料也是由不同的单位提供,复杂程度也是十分大,都需要人事部门对其进行分辨。

(三)不断流动的实体档案

大部分机关的人员都处于不断变换之中,人员的变动也给干部人事档案带来了变化。不同机关之间的人事变动都会改变干部的配置,进而带来或带走大量的干部人事档案。随着近几年来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个干部在职业生涯中往往会经历多个不同的机关,在多个不同的部门中工作。而经济的全球化也加速了干部的人事档案变动进程,这样的影响已经显现在了各个方面[1]。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意识

1.对于个人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对人才的自由流动形成了有效管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形势下人才也有了更大的自由。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以及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人才也越来越乐于接受工作的变迁。

2.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机关没有正确地重视人事档案的编制工作。大部分用人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往往轻视了人事档案的建立。企业的日常运营也要一定的成本,多用人就意味着增加成本,这与企业节省成本的战略不符。所以,企业不仅仅不设立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更不为旗下的员工建立人事档案。这种现象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也广泛存在。所以,当前情况下大部分机构是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这种现象必须得到纠正。

(二)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方式

1.难以从顺畅的渠道获取档案材料。正是由于人事变动较大,因此一个人才的档案变化也是企业无法估计的。一个干部的人事档案材料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单位与部门,假若不同的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完善畅通的沟通渠道,就有可能遗漏人才的档案,导致单位收到人才的档案都是不完整的,给单位的后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编写虚假的档案材料。一个干部在单位中所获得的成就与贡献与其自身利益直接挂钩,这就出现了大量伪造或是私下修改档案材料的员工。由于当前还没有有效的监管政策,无法对伪造资料的干部形成有效管制,因此上述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干部通过增加工龄、党龄,提高学历水平的方式来获取更大的个人利益,严重影响了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极大地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程度,进而产生了大量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给机关单位的形象造成了极大冲击。

3.相互抄袭人事材料的内容。在编写人事档案材料的时候,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将别人的工作成果挪过来,导致基本所有的人事档案都以相似的形式书写,给评估人员造成了较大的麻烦。

(三)没有有效利用人事档案

1.由于干部在调职当中的自身疏忽,没有有效利用人事档案,因此使聘用人才的单位无法建立对人才的全方位认识,就无法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人事档案应该起到的作用也完全没有起到。

2.单一的服务对象。一般来说,人事干部档案主要为领导、组织提供有效帮助,对于基层的员工来说,并没有享受到人事档案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因此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人事档案服务机制,确保大量的人事档案资源能够被广大机关单位所运用。

3.老旧的管理机制。经过了大量实地调查之后,发现一般的人事档案工作以原始档案为主,原始的文献一般由纸质文档组成,在运输调用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损坏,并且工作没有主动性,往往需要工作人员主动上传,工作效率十分低下[2]。

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相关对策

(一)制定科学化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起完善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由于干部人事管理需要一定的员工来完成,所以硬件设施必须要跟上,才能更加规范化地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要建立起配套的基础设施。人事档案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以防突发状况导致的档案损毁。完善的基础设施能有效减小档案被损坏的几率,让干部的人事档案尽量地保存长久,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干部的人事档案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加大档案工作的比重。基层员工要实时向领导报告档案工作的进度,确保领导了解到档案工作的实施进度。工作人员要建立起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让领导下发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资金的筹措是多渠道的。档案储存库要有温度控制设备,确保档案在最适合的温度储存。

2.建立规范化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各地机关如火如荼地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时候,中共中央拟定并下发了有关人事档案建设的草案。该草案有效提升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让干部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走上了一条有序的道路。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员工,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干部的人事档案。这是一个十分烦琐的工作,不仅需要走访员工以前所工作的机构,还要到处搜集员工的档案。尽管烦琐,却不可缺失,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假若没有人对员工的档案进行收集,就没有档案工作的后继事项。该项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不仅要有过人的毅力来收集档案,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需要工作人员较高的个人素质。只有有效地对档案进行分类之后,才能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员工不仅需要仔细研究中央下发的人事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还要定期参加有关工作的培训,确保接触到本行业最新的动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才能确保工作进行得高效有质量[3]。

(二)开展对干部档案的后继开发

1.加强对干部档案实际效益的理解以创造更大的效益。由于档案的记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档案的管理者不仅要详细记录下档案的日常使用方式,还要对档案所有者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让档案的效益最大化。一部档案一定有其的使用价值,机构将其妥善地保存下来,就一定有其能起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档案对人才的描述方面,能被充分利用的档案才是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其次,只有完全理解掌握了档案当中所蕴含的内容,管理者才能利用档案来提高实际效益。结合收集档案的全过程,实际了解到档案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确保档案得到全方位的运用,才能为干部提供更好的工作内容。最后,档案工作能有效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工作效果。由于干部人事工作往往涵盖了许多内容,不仅会用来记录一个干部的工作,更重要的还被用来提高企业的业务管理工作,实际运用中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也给用户监督干部提供了途径,干部的绩效有了人监督,就能体现其价值。

2.充分利用档案所涵盖的信息,体现其实际效用。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每个档案的借用都有可查的记录。有人要借用档案,就必须要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借阅的原因,还要确保借阅的全过程要有迹可循。档案查询记录不能轻易填写,而是要一步一步填写清楚,才能有效开展跟踪调查。其次要对用户进行跟踪调查,与其建立友好的联系。由于档案的节约一般不会产生效益,其次,直接更加深入地使用档案才会发挥更大的价值,才能准确地体现档案的价值。因此,要建立用户联系制度,同时,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以加强与用户联系,改进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方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三是分发档案信息反馈表。即在用户查阅档案的时候就开始档案的记录工作,并及时收集用户的回馈信息,并系统记录下这些信息。最重要的就是效益这一点,不仅要详细记录,还要对记录的重点进行详细标明。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实地勘探以及网上访问的方式来增加资料的内容。

(三)建立起与时代相符合的档案意识

1.对于档案管理的领导人来说,不仅仅应当改革自己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观念,重视起人事档案工作,还应当切实优化人事档案工作的员工结构,确保人事档案工作经费充足,保证相关设备的完善,才能切实推动人事档案管理。

2.通过其他途径来确保高素质的员工。定期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为员工构建起全新的档案工作理念[4]。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干部人事管理还有诸多不到位的地方,还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人事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改革工作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加入大量现代性的工作形式,才能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得又好又快。

参考文献:

创新油田人事档案工作 篇3

[关键词]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人事档案通过对人才基本信息进行记录,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相应人员的基本资料,而且对人员的特点和特长也能够进行详实的记录,单位可以依据人事档案来完成人才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国家对人事档案发展工作的重视,现阶段各行业都加大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努力的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力度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确保人事档案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打造数字化共享共台,实现人事档案收集、整理和使用一条龙服务,确保人事档案更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资源服务。在这种大背景下,需要加快推动人事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确保人事档案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一、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

人事档案的开展,需要领导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都能够落实到实处,同时确保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确保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一体化标准的实现。

二、加快人事档案数字化平台的构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各行业中,人事档案信息化数字管理模式忆开始普及。通过人事档案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而且人事档案利用效率也得以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人事档案中的应用,有效的确保了人事档案有序性和安全性。但在当前人事档案信息化平台构建过程中,数据录入还是完全依靠人力来完成,这就避免会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一些错误的发生,会对后续的各项工作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所以需要严把录入关,避免人为错误的发生。同时在当前人事档案完全依据计算机进行操作的新形势下,需要对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质量,使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加快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由手工进行整理完成的,这就导致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进行整理的质量会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努力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的素质,确保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

(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工作量较大,而且工作较为繁琐,天天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避免不了会有懈怠情绪,在工作中由于疏忽而导致错误的发生。所以作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这样档案管理人员才能确保工作质量,能够更好的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对档案工作保护良好的热情,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素质

长期以来,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都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觉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需要技术性,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不需要特殊的技能和素质,只要能保管好档案资料即可。但在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则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管理素质,不仅需要熟悉人事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还要遵守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原则,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各项档案规章制度进行严格遵守,确保自身专业管理素质的提升。

四、进一步对人事档案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在现有管理条件下,为了有效避免档案丢失以及改动现象的发生,应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档案工作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有关人员在对档案进行查阅的过程中,应严格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尽量做到档案的转入、转出以及在接收材料时的登记审查制度,与此同时,查阅以及借阅档案的过程中也应做好相应的记录,提供准确人事档案信息,有效地制约造成人事档案泄密、涂改等人为因素。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实行责任追究。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需要定期及时进行档案整理、收集,并将所收集到的资料移交给管档部门,做好档案归档工作。在单位中需要形成档案材料的收集网络,做到层层有人管,时时有人收,利用纵横相通的材料收集网强化档案的收集工作。

最后,管档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认真负责,保证档案的质量,同时应按照档案工作的相关规定,实行统一的整理装订标准,管理好档案,为合理的人才流动创造最大的便利,尽量做到经常检查,并且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做好防火、防潮、防蛀、防尘“四防”工作。

五、结束语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利于人才战略的实现,而且也有得盱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促进市场中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在创新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各行业应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在响应国家,相關要求的前提下展开信息化建设步伐,争取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单位的发展和人事档案自身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阎玉红.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J].河南科技,2013,09:228.

[2]王英.浅谈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3,S2:101.

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刍议 篇4

1 思想观念上创新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为人事档案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气象台人事档案工作成为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它为气象台领导班子准确提供各类人才信息、选拔任用以及合理用人依据, 同时也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 是气象台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 是气象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人事档案工作更凸显其重要的一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气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不能随便、马虎对待这项工作, 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更新传统观念, 主动出击, 及时、准确地收集归档材料, 大力开发气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 只有这样, 我们的气象人事档案工作才能充满活力, 才能大有作为。

1.1 树立创新观念

传统的内向封闭的管理体制对于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了: (1) 容易形成“人才壁垒”限制人才合理流动; (2) 容易导致“暗箱操作”, 损害相对人权益; (3) 容易以保密为由剥夺相对人合理的档案信息知情权, 制约档案功能的发挥。因此,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树立改革创新观念, 以改革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审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和丰富服务内容, 来适应我国培养大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1]。

1.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 就是要从认识人的本性、关心人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等角度出发, 满足人在社会中自我发展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1]。

2 管理模式上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是事业前进与发展的标志。只有创新气象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才能适应新时期与气象事业的发展。

2.1 构建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为了改变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弊端, 发挥人事档案在新时期的信息作用, 就必须积极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 通过现代硬件设备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 把考察材料、任职文件、照片等转化成电子图片文件, 上传至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 可直接在数据库中完成人事各类统计报表, 构建较为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实施干部人事档案的分级管理,逐层逐级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局域网, 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检索库和干部人事档案目录库, 采用各种现代的信息设施使人才信息共享, 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让本部门管理人员通过更便捷的途径获得高效益的服务, 从而提高人事档案存在的价值。要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的快速互动回应机制, 实行干部档案的网络化管理, 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2 扩大信息采集范围

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是一项新鲜事物, 在硬件与软件配备齐全的条件下, 档案基础信息采集标准化是关键。只有基础信息内容完整齐全, 才能更好地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目前, 气象台干部档案信息采集大多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 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可尝试适当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针对气象台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特点, 重点抓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的建库工作。如为气象台后备干部、首席专家、省优秀青年专家、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科研人员、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等, 建立个人科研课题、科研成果、科研论文、教学优秀成果等相关资料库, 组成各具特色的管理体系, 并定期跟踪收集最新材料, 整理归档。要认真细致做好采集、制作、分类、存储等各个环节, 保证数据准确、真实、规范、统一。对变动的干部信息及时进行更新维护, 做到随变随改、随动随调, 确保干部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 人员培训上创新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 提高管理者素质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 提高管理者素质, 培养建设复合型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的不断更新, 使人事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 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建设。目前人事档案的管理队伍专业化不强, 学历层次和专业理论水平都有待提高。因此, 培养建设复合型人事档案管理队伍, 是加速人事工作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2]。

人事档案工作的改革创新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 只要我们大胆探索, 不断创新, 努力实践, 就有可能做好人事档案工作创新这篇文章, 更好地为气象人才工作服务。从而使人事档案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再上新台阶。

摘要:面对新时期、新形势, 如何与时俱进地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索, 以新的定位做好人事档案工作, 是当前组织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本单位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 气象台人事档案工作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 思想观念上、管理模式上以及人员培训上创新, 力求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气象台

参考文献

[1]张云霞.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EB].中国创新医学网/http://yixue360.com/Front/Y i X u n X i n Z h i/A r t i c l e.a s p x-ContentID=15624&DispMode=2, 2009-06-25.

创新油田人事档案工作 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 管理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189-01

人事档案是事业单位记录、管理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形成于组织人事工作活动过程中,反映了单位个人的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等德才表现。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成熟与完善,事业单位中的人才流动越发频繁、档案材料来源越发广泛,特别是人事档案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反衬出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与效率低下;必须创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1 新时期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特点

1.1 人才流动越发频繁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特别是伴随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市场化人才资源配置影响下,事业单位中的人才流动规模、速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笔者认为这主要源于越来越多的单位不拘一格的招揽、吸引人才;由此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人档分离、弃档不用现象时有发生,给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2 材料来源越发广泛

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材料来源途径较为单一,多是由人员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专门收集、整理、归档并提供相应利用服务。但是随着事业单位人才流动频繁的加剧,特别社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先后经历了不同的部门、多个部门的管理、归档,导致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来源广泛、内容复杂,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这种情况。

1.3 档案需求的多样化

传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明显的重保密、轻利用特点,档案开发、利用意识差。即使是利用档案,其范围也非常的有限,能够查阅的内容多是一些基本内容、信息,如:个人基本情况、工作履历、职称、工资等,并且利用方式也较单一,只有在“找上门来”才会利用,完全是一种被动利用状态。新形势下,档案材料来源的广泛决定了档案需求的多样化,会有更多的人利用档案来“证明”自己。

1.4 管理手段的滞后性

信息时代,社会科技手段快速更新,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方法会日渐普及,基于信息技术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并积极的开发、推广、应用。总体上说,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还远达到普及程度,计算机还没有成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必备工具之一;目前,已经有很多单位、部门在尝试将人员信息、档案目录等输入到计算机,而资料检索、调阅档案等复杂工作还没有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操作,“无纸化”档案管理目标远未实现,但是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 新时期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为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新时期、新形势下有必要创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2.1 由分散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转变

传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人员档案的收集、管理都是以单位、部门为管理单位。各单位、部门由专职人员管理单位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分散、管理内容单一,这主要是因为管理涉及的人事档案多是本单位日常工作、人事变动形成,材料来源、内容都单一所致,也决定了分散管理模式的可行。但是随着事业单位人才流动的加剧,人事档案的材料来源、内容已经不再单一,更多的呈现出多样化、综合性特点,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必须考虑在一定地区、行业范围内建立集中的“档案管理中心”,负责本地区、本行业的人事档案信息收集、整理、维护工作,旨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而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托管”给地区、行业的“档案管理中心”进行集中管理。

2.2 由传统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有更多的保密性、封闭性特点,多数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都是密封起来的,即使有正当理由的查阅、使用,也有特定的审批手续,整体来说人事档案使用与利用效率不高。个别单位、部门,甚至利用人事档案这一“底牌”来阻止人才流动,即利用人事档案人为的设置流动障碍,失去了人事档案在人员流动情况下应有的利用价值,是一种典型的“封闭管理”,是与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环境极不相适应的;人员流动性的加大、档案利用需求的多样化,都要求我们转变人事档案管理理念,虽然传统封闭的人事档案管理,对于档案的保存、保密和利用等有一定优势,但是其也失掉了开放管理给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诸多便利和更多的人事档案应用价值。

2.3 由纸质管理向电子化、网络化管理转变

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可以使人事档案更好的服务于人事工作、人事制度改革和发展需要,以及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人事档案信息需求多样化需求。传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保存、管理主要以纸质为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方式已经在发生改变;在更好的利用人事档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人事档案作用的要求下,借助于信息技术建立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库,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将传统纸质档案资源转化成电子化、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实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纸质、数字格式并存,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将那些保密级别较低、应用较为普遍的档案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给社会,满足更多人的人事档案需求。

参考文献

[1]韩冬云,张敬,黄睿.浅析干部人事档案利用服务的科学管理[J].兰台世界,2015 (5):114-115.

[2]孙晓燕.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5(2):53-54.

[3]孙长美.基于云计算的档案管理服务创新分析[J].管理观察,2015(3):150-151.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 篇6

人事档案客观地记载了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成长历程以及德能勤绩廉的现实表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组织、人事和教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 特别是在学校选人、用人和个人工资福利待遇调整、职务 (职称) 晋升等方面有重要的“凭证式”指导意义。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人事档案政治性材料多, 动态个性业绩材料少

目前, 人事档案大部分只是对个人过去的学习生活经历、家庭社会关系、考核奖惩、职务 (职称) 变化的机械性政治信息的记录, 没有定期收集动态的实绩材料, 普遍存在着政治性、历史性材料多而业绩类和近期现实表现类材料少的现象。比如, 年龄大的教职工人事档案政治性最强, 个人自传、思想汇报、工作总结等材料就占了较大比例, 而新录用的高校毕业生档案单薄, 基本只有高中 (大学) 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时期的成绩单、入团 (入党) 志愿书等。这些材料很难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爱好特长、工作业绩等方面情况。

高校与国家政府机关相比较, 除了行政人员还包括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部分工勤人员。目前高校档案主要分为三大类人事档案、科技档案、业务文书档案。一般情况下, 人事档案人事处负责保管、科技档案科研处负责保管、业务文书档案教务处负责保管。例如, 要想全面了解一个教师, 就需要到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分头搜集资料。个人的政治表现、奖惩情况需要去人事处查阅, 教学任务完成质量、出版物情况需要去教务处查阅, 科研成果则需去科研处查阅。档案“一人多头”的分类管理模式, 一方面破坏了人事档案内容的完整性, 不能全面的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另一方面粗线条的提纲式的记载, 影响了学校对人才的有效培养和科学引导。

(二) 人事档案管理理念滞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人事档案一直以来政治性比较强, 大多数领导思想上重保管轻利用, 认为只要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传递和保密等工作即可, 没有认识到人事档案是重要的人力信息资源, 是高校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是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由于大多数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多数由组织人事部门的非专业人员兼任, 专业不对口, 对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自学动力不足, 培训机会少, 流动性大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拓创新。

(三) 人事档案利用效率低, 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由其特殊性和投入经费等方面的原因, 大部分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大量的人事档案没有建立起分类信息数据库, 在需要对人事档案进行检索、专项查询和类别分析时主要靠查阅纸质材料, 费时费力的同时加重了纸质材料的磨损。此外, 鉴于对档案信息安全性的考虑, 大多数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都没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不便于部分领导和个人对除凭证外基本信息的查询, 低利用率彰显不出人事档案的价值。

(四) 人事档案纸质材料的加工装订形式有待改进

多年以来, 我们一直采用鞋带穿孔式的方法装订人事档案材料, 鞋带穿孔式装订材料的方法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此方式的弊端一是不易拆装, 二是易造成打眼处材料的破损。按照上级档案主管部门的要求, 若孔距发生变化, 档案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人事档案的材料重新进行粘补打孔, 重新粘补过的人事档案材料不仅影响美观, 使用寿命也短。

三、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探讨

要想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指导作用, 就必须创新。创新首先, 要将档案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综合管理, 丰富档案内容;其次, 提高认识, 重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再次, 推进信息化管理, 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后, 从细节着眼, 在档案美观、耐用方面多研究。而要想实现这些创新, 需要建立稳定的、专业性强的高水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唯有如此, 才能形成全面、实用、高效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本文将对以上四条措施进行详细地讲解:

(一) 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 丰富档案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 从高校人事档案科学管理的要求出发, 许多高校建立了综合档案室。这种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综合的管理方式有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畅通收集渠道, 建立人事档案材料报送制度。在集中综合管理的基础上, 在校属各单位设立兼职档案员, 要求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真正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脚勤”, 经常与高校组织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工会团委等形成档案材料的源头部门联系, 着重收集本单位人员的年度考核、业绩测评、学术成果、荣誉证书、优势特长等材料。坚持定期收集和集中收集相结合, 确保高校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连续性。

(二) 提高认识, 重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如何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笔者认为:

1.要让学院领导熟悉档案工作, 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认识到档案工作是保证学校科学决策, 事关工作全局的重要环节。只有领导的人事档案意识提高了, 才能重视高校人事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人事档案配套设备更新, 才能实现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 让“沉睡”中的人事档案“觉醒”。

2.对高校教职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消除人事档案的神秘感。只有使个人意识到人事档案是关系到他们组织鉴定、职称评定、岗位变动、离退休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的重要凭证, 才能督促个人认真填写组织人事部门下发的各类人事档案材料, 及时将在学历学位证书、外派进修材料、入党审批表等相关档案材料及时报送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确保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 推进信息化管理, 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应尽快从传统纸质管理向现代化计算机管理转变、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流程自动化、信息共享整体化。

从便于工作的实际出发, 应及时建立建立学历和学位数据库、职称和业绩数据库、个人特长数据库。

建立学历、学位和职称数据库。可以通过于教务处沟通, 了解我院目前的专业设置、招生数量, 以及日后的专业设置、招生数量变化的方向, 预测出我院目前的师资力量与日后学院所需之间的差距。通过人事档案, 在日后的招聘中优先考虑紧缺专业的人才, 为学院预见性的配置教师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业绩数据库, 方便科研成果、著作、论文、教学质量的查阅。对于日后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的“双肩挑”领导干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立个人特长信息库, 为干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形成特长。通过查阅人事档案, 发掘干部特别擅长的专门的技艺或研究领域, 将高校教职工的文艺特长、体育特长、专业特长记录在册。建立个人特长信息库, 可以为人事处进行岗位聘任, 工会、团委组织教职工活动, 提供查阅渠道, 真正地实现“人尽其才”。

对于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经常涉及到的信息项, 如个人自传、学历学位、家庭成员、历次干部任免、专业技术职称、年度考核表等材料, 可以用扫描仪扫描后存储到电脑或者移动硬盘 (光盘) 中。需要查档时, 查阅人可在电脑上快速查阅相关信息。这一管理方法在轻数据录入工作量的同时又加强了对原始档案材料的保护, 避免了因经常翻阅对人事档案的磨损。但由于人事档案的特殊性, 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认真鉴别核实数据源, 及制作时间均需实时记录在册, 确保电子系统的人事信息与原始纸质档案一致;其次, 电子版人事数据制作要专机专用、移动硬盘也需专盘专用;最后, 专人专职, 权限明确。做好数据采集、编辑、审核工作的同时, 对相关查阅人分类设置查阅权限。

在统一使用全国通用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和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建成的基础上, 加强计算机网络服务建设, 实现人事档案的资源共享。但需要注意:一是由于人事档案涉及个人的诸多隐私, 必须专机专用, 同时需要对不同的查阅部门、不同的查阅人员级别给与不同的使用权限。查阅者在被授予的权限内可以查看相关的内容。二是, 为在后续的升级等技术支持上比较有保障, 需要找专业档案系统开发公司制作适合本校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从数据安全性和防止网络黑客的入侵方面考虑, 还应及时安装防火墙。

摘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项, 在全面了解、考察选拔高校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 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无论在管理体制、内容、服务理念、设备配套等方面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 亟待更新。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创新

参考文献

[1]康平军.论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人才强校”战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4期, 第4页.

[2]胡魁, 赵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行政论坛, 1996, (6) :18-19.

油田档案编研工作方法的创新实践 篇7

关键词:油田档案,档案管理,编研工作,创新实践

当前,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推动了信息化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普及。同时, 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驱动下, 档案编研工作应运而生, 逐渐成为了档案界所广泛认可的重要内容, 对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油田档案对于油田企业来说实为重要的无形资产, 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实际价值在于能够充分挖掘油田的潜在价值并促使其转化为直接身缠里, 从而提升油田企业信息获取的效率, 促进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油田企业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档案信息服务质量的创新实为大势所趋, 对于油田档案编研工作方法与创新实践研究的深入也就体现出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深化对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理论研究以提升对此的重视程度

长期以来, 油田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受到着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而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当中, 并未能与时俱进被赋予应有的重视。回顾我国油田工作实践能够看出, 一直都在重视对基础与开发服务工作而忽视了档案编研工作, 致使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价值被掩盖[1]。近些年来, 社会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 时代的信息化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服务型转移为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了积极的助力, 油田档案编研工作成为了油田高层次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因此, 油田企业有必要顺应档案管理的新形势切实将油田档案编研理论贯彻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理论的研究, 正视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作用与价值, 基于油田企业的整体化发展从多角度深入了解油田的经营发展状况, 将编研课题定位在油田的核心工作领域, 以保证编研成果的价值。与此同时, 对于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亦应当坚持“利用”的原则, 以此促进油田档案编研工作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2 打造高质量油田档案编研工作队伍以促进创新实践进展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油田企业的重要工作, 在油田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时期的油田档案管理工作以人力管理模式为主, 实效性较低, 档案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埋没。时代的信息化发展, 推动了油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油田档案编研作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产物, 要想进一步深化在油田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则必须要打造高质量油田档案编研工作队伍以促进创新实践进展[2]。对此, 本文认为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 油田企业应当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 确保油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全面的系统分析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等, 唯此才能有效保证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有效应用;另一方面, 油田企业还可以多元化的方式加大对油田档案编研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包括外聘专家、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和举办专题讲座等, 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基础上借激励机制的融入激活油田档案编研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 以为油田档案编研工作方法与实践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拓展油田档案编研工作思路以推进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拓展油田档案编研工作思路实为促进油田档案编研工作创新实践进一步深化的必要前提。首先, 油田企业应当明确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服务对象[3]。以往的油田档案编研工作主要是以任务为中心, 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到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服务性与价值, 由此也就容易弱化油田档案编研成果的价值。因此, 在进行油田档案编研工作之初, 即有必要明确档案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什么, 如此才能保证油田档案编研的价值;其次, 油田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应当广泛搜集更多的信息材料, 毕竟油田相关档案虽然复杂但都具有着特定的关联性, 倘若仅仅围绕一项档案资源进行研究, 则无疑大大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有效扩充, 从而不利于保证油田档案信息分析的全面性。因此, 油田企业应当在对档案的管理与分析过程中全面涉及各类档案, 最大程度保证油田档案编研成果的详实、可靠;第三, 就是要紧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浪潮切实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推动油田档案编研工作方法的创新实践, 提升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保证油田档案的准确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当前, 油田档案编研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依然存在着巨大的需要改善的空间, 只有油田档案工作部门与人员对油田档案编研工作与以正确认识, 才能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油田档案编研工作实践方法的有效创新。

参考文献

[1]冼丽文.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J].城建档案, 2014 (11) :140-142.

[2]高雯, 代达琪, 张广凤.油田档案管理工作观念和方法的创新[J].档案管理, 2016 (02) :92.

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篇8

1 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者观念陈旧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干部人事档案只侧重于政治历史, 没有意识到干部人事档案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已发生了变化, 由侧重于政治历史转移到提供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数据及信息, 是全面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2]。

1.2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者档案保护意识不强

档案管理者保护意识不强, 使得外界理化因素 (如光、热、氧等) 、生物虫霉等对干部人事档案危害很大, 最常出现的就是虫蛀现象。另外, 由于管理不严格, 还存在修改档案内容的现象, 甚至有档案材料丢失的现象。

1.3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干部人事档案内容包括履历材料等十大类, 由于在收集、整理、鉴定、加工装订等过程中, 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约束, 如纸张要求、书写要求等, 导致出现档案材料纸张不一、参差不齐、字迹潦草, 甚至涂改, 有些会出现漏掉本人签名的现象, 严重影响着干部人事档案的质量。有些地区干部人事档案实行集中管理, 例如我市, 处级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由市组织部管理, 个别单位在移交处级干部人事档案过程中拖延, 致使档案未能及时移交当地主管部门, 影响工作进程。

1.4 干部人事档案的鉴定未被认真对待

干部人事档案的鉴定不同于其他专门档案, 其鉴定主要从价值性、完整性、真实性等方面进行[3]。

(1) 干部人事档案要把具有价值的材料如履历表、简历表等留下, 但有时候管理人员却认为有总好过没有, 将个人回忆录、传记等没有归档价值的材料收归, 这不符合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制度。

(2) 有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材料时还持旧的思想观念, 侧重于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 而轻视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有的单位只保管了完整的在职在编干部的人事档案, 对其余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材料收归要求不高, 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

(3) 干部人事档案与干部本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当今干部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和利益的诱惑下, 有些干部把年龄写小, 把党龄、工龄写大, 把学历报高等, 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有些材料字迹模糊,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请人代填也可造成信息不真实。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认识不到位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做工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只是一味地认为档案部门是一个工作繁杂、没有什么直接经济效益、吃力不讨好的“角落”, 单位领导不重视, 易被人忽视, 以“工作做得好与坏没有多大影响, 反正提拔一般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心态消极对待工作。

2.2 专管人员少之又少

多数单位目前的档案专管人员很少, 多数是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外出培训少, 未能及时学习到新的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 也未能及时了解新的档案保护方法和手段。

2.3 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档案的法律法规, 地方政府也参照国家标准制订出更适合本地的规章制度, 但没有宣传或宣传力度不够, 相关材料缺乏, 培训班开办也少, 许多新的管理理念无法传达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

3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之我见

综上所述,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 就必须进行创新。

3.1 培养创新型人才, 转变思想观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才是创造财富的关键。干部人事档案对保密性要求很高, 必须由思想政治觉悟高、原则性强、知识水平较高的党员干部来管理。要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应当今档案事业的发展, 必须培养一批创新型专管人才, 由过去的侧重政治历史信息转到注重干部个人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信息, 由传统型管理转为高科技型管理, 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机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让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能适应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2 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宣传及对干部人事档案的保护

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 加强领导重视, 积极派管理人员参加各种有关培训学习, 参照国家及地方所制定的档案法律法规, 在单位建立和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各项规章制度, 让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

(1) 一是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制度。各单位专门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经常与主管人事的部门保持联系, 及时了解干部信息并迅速收集归档。

(2) 二是完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鉴定制度。在收集干部人事档案的同时, 要对档案材料的价值性、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鉴定。首先查看材料, 做到材料完整、分类正确、排列合理, 分辨有无保存价值, 有价值的留下;其次查看干部人事档案内容是否完整、手续是否完备;再次查看要归档材料是否是干部本人的, 不能张冠李戴, 不能有多种记载;最后整理、编目、装订成册。

(3) 三是转递工作慎重严谨。严格执行干部人事档案收发登记制度, 遵守档案专递邮寄, 做到转递档案过程手续完备, 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 并及时送到, 不影响工作进程。原则上自带的档案不接收, 严格遵守档案的严肃性和保密性原则。

3.3 加快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3]

目前许多单位已经实行档案管理“无纸化”, 可以实现档案远程共享、避免转递过程中出现丢失现象, 提高干部档案利用率。这样做的首要前提便是加强领导重视, 投入大量资金, 购进新型计算机、相关档案管理软件及高清扫描系统, 把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 建立数据库;其次档案专管人员要学习计算机管理技术, 学习干部人事档案现代管理模式, 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及管理知识,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最后通过设置权限, 提供信息检索, 早日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共享。

3.4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利用率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利用。随着当今人事制度改革及经济发展需要, 干部人事档案也日渐增多, 原始的借用、查阅服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干部人事档案服务要求。将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 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是必然趋势。

一是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端正自己的态度, 要有奉献精神。

二是认真学习电子档案处理等科学技术, 不断为自己充电, 充电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三是在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服务的同时, 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4]。设置网络查询、利用档案数据信息的权限, 对不同的使用对象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 并设置“双密钥码”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 同时注意数据的备份。

参考文献

[1]张永民.干部档案管理的创新[J].中国档案, 2004 (11) :17-18.

[2]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通知[S].组通字[1991]13号.

[3]姜之茂.档案人员上岗必读[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7.

创新油田人事档案工作 篇9

近年来, 人员流动现象已经演变的越来越严重, 由人员的大量流动引发的人事档案管理难也成为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为此, 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共同制定颁发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时规定》作为对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依据。人员的大量流动必然要求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完善健全人事档案的保管和移交制度。在人事调动或职务变动时, 有关单位应及时将其任免通知告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 加强联系, 及时催问或索要档案, 避免“无头档案”的出现;同时个人还应及时向企业索要人事档案并转交新单位, 保证人事档案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此外, 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定期作好检查、核对工作, 保证人档一致, 防止对人事档案的涂改、销毁和撤换, 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准确性。对待“无头档案”, 必须严肃认真, 谨慎对待, 其处置的办法是:

(l) 认真鉴别档案材料的保存价值。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处理“无头档案”时, 必须依据有关规定, 鉴别判定档案材料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对一般性简历登记表格和作为组织参考性的人事档案, 可以登记造册, 报领导批准后销毁。对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人事档案, 要继续保存, 或查清下落, 转给有关部门。

(2) 仔细分析, 认真查阅档案人的下落。可以通过人事档案的形成部门、当事人原来工作单位、甚至爱人、子女、社会关系等线索进行查询, 查询时一般由查询机关提供备查人的基本情况, 让有关单位查复。

(3) 经过多方查询, 确实找不到下落的“无头档案”, 根据规定可转当事人原籍档案馆保存。当事人人事档案不齐全的部门, 可以向当事人原籍档案馆查询。

二、完善企业人事档案内容制度

谢伦伯格曾说, 和个人有关的最重要的文件是确定它们的存在、身份和婚姻状况这样一些事实的文件, 而这些事实是确立像财产权、公民权、各种社会利益等一系列间接权利的最基本的东西。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要求人事档案记载的内容能全方面反映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社会活动, 因此, 必须摒弃传统的人事档案内容单一重复、政治性强、不具有个性化记录, 记载内容与时代发展要求脱轨, 不能被社会所利用的人事档案内容制度。而是切实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角度出发, 把反映个人业务水平、技术专长、工作业绩、个人信用、职业培训、违法记录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人事档案中去, 适当采用定量指标考核作为对个人工作业绩和态度的记录, 突出个人能力的发展, 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 强调“个性化”与“辨识度”

个性是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在其形成过程中, 主要受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人的个性特征是存在差别的, 正是这种差别对人事管理工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工作效率。因此,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事档案中有更多关于个性特征的纪录, 这样有利于决策者对下属的个性充分了解, 并将最适合的人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去。比如在一个群体中, 各个成员之间性格互补就会对群体作用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应当积极实现人事档案的“个性化”之外, 档案部门还要努力提高人事档案的“辨识度”。现有人事档案所大量记载的是陈旧、静态的一些经历性资料, 已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当事人最新的素质能力信息, 而且大多是雷同的信息, 真正能突出个人特点的少之又少。这样的人事档案根本无法成为用人单位广纳群贤的参考。

对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充实档案材料, 重点将员工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学术和技术推广成果材料、企业经营者利税材料以及在重大活动或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群众认可情况、考核考察材料收入档案。

总之, 要有所侧重地收集人事档案的内容材料, 既要反映过去, 更要说明现在, 通过个性档案、业绩档案等优化人事档案内容, 提高人事档案的“辨识度”, 提高人事档案内容的“立体感”、“折射度”, 从而为人事档案发挥作用提供基本条件。

(2) 减少主观内容

我国目前记录个人经历德才的人事档案大多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客观简单的经历记录和情况写实, 一是所在组织给予的评语鉴定。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就是制定各项指标来衡量或总结一个人的德才能绩。这些指标应当由权威部门根据不同的职业制定不同业绩考核标准, 以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使个人的工作业绩和各方面的表现有客观、量化的记录材料, 而不只是上级领导的主观评议, 以此来增强人事档案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当然, 不能完全抹杀主观评议的功能, 有些比较负责的单位和组织能够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评议材料, 如果能将这样的评议与客观量化的考核结果相结合, 那样将能更加完全地考察一个人, 达到更好的效果。

(3) 摈除冗余内容

人事档案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最为适当, 是多年来人们讨论的一个焦点。笔者认为, 应当首先确定人事档案内容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进而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修整, 才是正确可行的方法。人事档案的内容改革应当遵循“适应社会需要”和“精炼有效”的原则。只有以这两点为原则, 才能克服我国人事档案历史痕迹严重、有效性不高的缺陷, 更加适应现代人事工作的需要。

相关决策机构应当审时度势, 规定新的归档范围, 淘汰参考作用不大、不适应新需求的材料, 降低冗余劳动量, 把价值大的材料突显出来, 将人事档案的内容重点从政治、家庭和身份等方面转移到能力、业绩和技术水平上来, 让人事档案从内容到形式都精练有效。

(4) 扩充新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过去形成的“人事档案观”也应与时俱进, 人事档案的内涵应得到相应的扩大和丰富。其中不仅应包含个人履历之类的记述性材料, 还应当包含许多其他关于当事人的材料, 比如能真实反映人才的能力、特长的内容, 关于个人信用的记录, 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内容等。

三、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结合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 探索市场化的企业人力资源评估体系和人事档案评估体系, 是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 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带来直接的效益。人事档案评估体系, 以人事档案的利用和对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开发为评价宗旨, 以个人的业务能力考核、职业道德评价等定量和定性指标为评价标准, 最后对个人的岗位、薪酬的评判依据, 进而形成企业员工完整的人事档案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 带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 主管部门定期考核制度

主管人事档案的各级档案局 (馆) 、人事组织部门等, 有义务对企业人事档案的保管进行监督, 可以采用定期考核的办法来执行。具体来说, 首先应当明确政策规定, 确定考核范围与频率, 保证依法检查, 统一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制定健全的考核标准, 包括硬件标准和软件标准, 尽可能将各项指标量化、细化, 减少模棱两可的情况发生;对所辖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定期检查考核, 对合格的机构颁发许可证, 并实行年检制度, 对不达标准的机构进行整顿、人员培训, 或撤销其管理权限, 根据不同类型的人事档案, 重新确定不同的管理主体, 逐步理顺目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主体比较混乱的现状, 促使有管理能力的机构继续认真管好, 无管理能力的单位实行社会化或上追一级管理;此外, 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并实行资格证制度, 并定期考试更新知识, 将主管部门考核的制度落到实处。

(2) 中介机构测评制度

从长远发展看, 人事档案的测评体系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人事代理制度的施行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会对人事档案的测评体系要求提高。以探索建立市场化人事档案评价体系为目的, 执行测试评估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是首选举措。中介机构不仅要对各个文件寄存中心的管理理念、方式、查全查准率等进行测评, 还应当对其管理的人事档案进行考核, 同样需要制定科学量化的考核标准, 设置优、良、中、差等不同的人事档案管理级别, 对人事档案保管机构进行专业测评。这不仅能激励保管机构高质高效管理人事档案, 同时使档案保管更加全民化、透明化, 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3) 个人监督制度

所谓个人监督, 就是同一内容的档案材料交由档案当事人和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两方共同审核、鉴定, 尤其是组织机构的主观评议部分, 对于持有异议的部分进行重点核实, 对组织和个人双方负责。档案主人履行其“有限知情权”的同时对档案内容和利用状况进行监督, 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完成对人事档案的监督。

总之, 正是因为人事档案作用不可忽视, 不可弱化, 因而讨论的焦点不是取消传统企业人事档案, 另搞一套, 而是如何改革企业人事档案工作, 强化其效用, 使之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化, 更好地为企业的竞争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彼得斯, 罗伯特·沃特曼著, 戴春平等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2]、王益明, 《人员素质测评》,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论人事档案的管理创新 篇10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

部分群众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以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整理整理材料无所事事, 没有什么重要意义。甚至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此也存在误解, 没有充分重视起来, 表现在工作中便是缺乏责任感, 服务态度恶劣, 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工作是马里马虎, 粗心大意。导致这种认识不足的内在原因是这些工作人员缺乏对档案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积累, 以及必要的科学技能, 从而认为自己天天“无事忙”, 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背后的重大作用。

(二) 流动人员忽视档案管理工作

出去部分工作人员外, 流动人口对于档案管理的意识淡薄也是目前我国档案管理所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流动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到档案在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社会的发展, 企业对于人才的学位、学历以及知识素养越来越高, 流动人口外出学习、工作、培训、进修甚至出国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此期间, 部分流动人口未能及时将毕业登记表、结业、入学等人事档案的材料递交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存档, 而长期将其带在身上, 长此以往, 必然会出现人事档案材料损毁遗失等诸多问题, 使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大打折扣。

(三) 档案管理方法过于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办公自动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均只是利用一台电脑一套软件予以进行, 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能满足现在档案网络化发展的要求, 使档案管理工作未能很好的服务人才市场。其直接影响就是为档案管理工作造成非常消极的后果, 使得档案利用效率极其低下。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部分领导未能给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足够重视, 缺乏必要的财力投入。

(四) 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缺乏制度化

制度是保证技术可以得以贯穿实施的基础。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 因为部分单位未能合理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流程制度, 致使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难以规范科学操作。通常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在对人事档案进行收集时缺乏规范性, 常常出现想交就交, 不想交不交的现象, 使得制度沦为一纸空文, 形同虚设, 对档案没有明确的予以考核。 (2) 在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时, 没有规范的统一要求。通常在李娟阶段, 未能严格依照卷内所标的文件目录顺序正确组卷排序, 导致实际整理的文件与卷内目录不相匹配, 卷内资料经常无故漏失。 (3) 对档案的利用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的借阅未能给予重视, 常常出现外紧内松的想象, 对借阅的档案未能放在心上按期不能追还。 (4) 在立卷时, 部分管理人员不能严格做到事毕立卷, 而是通常积累一大堆文件后才一次进行, 这既违反规定, 又十分不利于查找利用档案。

二、针对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创新举措

(一) 加大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

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 普及档案管理价值, 从根本上让群众以及管理人员重视起来, 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将档案工作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提高广大群众的档案意识, 为各项档案政策的实施打好牢固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 应该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并有针对性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业务培训, 使档案工作人员从根本上重视起档案管理的工作。此外, 还应该定期对企业流动人员高校毕业生开展宣传活动,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档案与他们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 从而可以主动将相关档案按照规定送交。

(二) 科学培训提高管理技能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新时代, 人事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特殊信息, 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 也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 现代科技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 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检索以及存储等功能, 从而克服传统上对流动人口难以管理的技术难题, 因此, 进行网络化管理在目前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新技术新软件的开发力度, 并定期对管理人员的技能进行培训, 用科技去推动档案管理工作, 使档案信息实现动态化管理。

(三)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范体系

档案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涉及面非常广的工作, 为使工作能够正常高效的开展, 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约束, 对档案利用、档案借阅、档案保管、档案鉴定、档案整理、档案收集等各个环节的操作章程都应予以明确。中国目前正处在巨大的变革期间, 对晋升、聘任、培训、学历、学位、考核等档案材料的要求日渐增多, 而人才流动有日益加强, 也直接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与挑战, 因此, 在相关体系的建立上, 应该力求与时代同步, 求实求新, 真正使其有使用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依然“任重而道远”, 无论重视程度制度规范还是管理技术均有待提高, 其涉及广泛, 牵扯众多,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朝夕间便尽善尽美, 它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需要我们脚踏实地, 大胆规划, 小心求证, 一步一个坑, 最终完成这项伟大的征程。

参考文献

[1]崔艳丽.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现状与对策[J].现代商业, 2013, 35:152.

[2]肖友桃.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 2008.

上一篇: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下一篇: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