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文化建设

2024-09-29

中国足球文化建设(共12篇)

中国足球文化建设 篇1

一、前言

文化似乎是个看上去太过深奥的概念,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足球文化长久以来在中国足坛始终缺少真正的关注和探究。中国足球七年噩梦终结束, 它离开了北京奥运会, 它没有了南非世界杯, 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因素有很多, 一味的指责与贬损并无助于它的改良与前进。大家真的有必要开始用文化的符号圈点中国足球, 从一个更深层角度和视野来挖掘它。本文笔者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足球, 希望能够为中国足球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国足球文化现状分析

1.中国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低。

中国职业球员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可谓凤毛麟角。足球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质可以清楚地体现在比赛场上。在球场上对球员恶意犯规报复, 对裁判员辱骂甚至殴打;球员的物质利益超前, 职业意识滞后, 训练不刻苦, 比赛不积极甚至打“假球”, 球员的待遇与奉献严重背离。而国外足球发达国家的球员大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 甚至有些球员就是在校大学生。例如, 韩国的职业球员都是通过学校培养出来的;前巴西队的著名球星苏格拉底, 是一位医学博士 (见表5-5) 。

2.中国足球文化底蕴差。

足球文化传统毫无疑问是影响联赛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足球市场发达的国家, 足球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对足球有着极高的热情, 这种热情甚至上升为一种信仰。如英国是现代足球发源地, 职业化开展已有一百多年, 且已形成了一种为全体英国人认同的足球文化;目前, 在意大利足协注册的球会已达19966个, 注册裁判14000个, 注册球员十万人, 其中职业球员3200人。经历百年沧桑的意甲如今已全然超越单纯的足球比赛范围之外, 足球更成为整个意大利的一种代表品牌, 以一种足球文化的态势深深扎根于世界球迷心中。因此, 像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足球的市场化运作与产业化发展就容易得多。由于我国足球职业化时间比先进足球国家晚得多, 直接导致了我国与先进足球国家的足球氛围、底蕴相差甚远。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足球的文化哲学基础, 是蕴涵着一定中国古典哲学和兵法文化内涵的毛泽东军事理论和实践。随着中国对外开放, 中国足球队一会儿学习西欧, 一会儿学习巴西, 一会儿又学习南斯拉夫, 虽然向外国学习, 中国足球体制也越来越与世界足球体制接轨, 但中国足球丧失了自己的足球文化。中国足球哲学理论基础缺乏有延续性的足球文化体系。延续性的足球文化能使足球工作者在目标上有高度的一致性, 目前最难做最要紧的是统一延续性的足球文化, 增强凝聚力。

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文化相抵触。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文化存有抵触。在东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儒家文化始终贯穿其中, 深深地沉积于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之中。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处世哲学是, 倡中庸、和为贵。要求人们舍功利取仁义, 安于现状, 不为人先;重群体、轻个体, 要求人们遵从“三纲”、“五常”, 行为要和谐、统一、礼让;要约束、控制个体的感情行为、语言、活动。足球运动的生命力在于竞争, 赛场上需要灵性和创造性, 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是与体育精神、足球精神相违背的, 它弱化了体能和智能的开发, 也使人本身的教育遭到了异化。同时过于伦理教化性, 破坏了公平竞争精神, 不利于人竞争意识的培养, 同时这种民族文化的重实用、轻理论, 使我国职业足球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理论研究追随实践发展而非指导实践发展。

德国足球流淌的是日耳曼民族文化, 一种强悍、野蛮、大无畏的作风, 一种思维严谨、自信、坚韧不拔的精神, 使德国足球朴实的更象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坚韧不拔、简单实用, 不求华丽, 这正是德国足球风格的精髓所在。德国队在世界大赛中屡屡上演反败为胜的佳作, 正是这种足球风格内涵的体现;根植于“浪漫主义”的拉美足球, 尤其是以精湛的个人技术, 细腻迷人的脚法, 富于想象力的策动跑位, 强调个性的灵活多变传球, 以及没有束缚的即兴发挥等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浪漫主义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拉丁美洲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自然地形成了拉丁美洲足球风格。

三、我国足球运动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现代足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是西方竞争与协作精神的完美体现。

足球是动态的, 表现阳刚之气, 激烈的冲突, 默契的配合, 绝妙的盘带传球, 是西方历来称颂不已的力量之美、冲突之美的最佳体现。西方人多以动为美, 以进取为生活本真, 追求力量与速度, 表现的是阳刚的雄健之姿。西方人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人能够征服自然, 前提是人必须有征服自然的能力, 能力包括脑力和体力, 身体健康是有能力的保证, 科学技术是脑力的组成部分。西方人的心灵是敞开的、外向的、裸露的, 性格上追求个性张扬, 突出自己表现直率、正直, 追求实际。

世界足球发展到现在, 早已不仅仅是训练和比赛的问题, 它已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 它与社会经济、商业运作、科学文化技术的联系比历史任何阶段都强得多。球员、教练、足球管理者和所有工作者的文化素质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得多。由于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自然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未能产生西方意义的体育, 只有体现柔、静的中国传统体育。

2.中国足球运动发展需要传统哲学文化土壤。

中国全面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规范的同时, 中国足球的理论必须回归于中国传统的哲学和兵法等实战理论经验中去。近20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 仅仅去学习别人的技术规范, 失去了自己民族的哲学思想支撑的足球, 使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水平差距只能越来越大。任何先进的文化, 都必须是根据那个民族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才产生出来的。中国足球只能够回归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土壤, 真正去走自己的路。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 经过上百年发展的现代足球, 已经较为完善和成熟, 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在足球发达国家, 足球的训练、战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中国足球同样是一种民族气节, 是我们体育腾飞的真正象征, 是一种文化现象。足球是一个需要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 是由多人共同配合的团体运动, 团体运动对文化的依赖性相比较大。中国足球表现出来的“文化缺乏症”, 已经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结果, 我们必须认识到, 文化素质差是中国足球腾飞的重要障碍, 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四、建设中国足球文化的路径

文化是意识的, 体现在行为习惯上, 这些文化的具体特征是和中国足球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的。因此, 贯彻中国足球文化, 必须要立足于实际工作, 实现足球文化一般理论和足球运作的有机结合。下面是就足球文化建设提出的几点可行性建议:

1.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实现中超足球俱乐部经济的后发优势, 不仅要从对外选聘中发现人才、引进人才, 也要立足现有人才, 加大培养力度, 使他们能不断成长, 对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对经营管理队伍, 在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 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 建设具有现代经营理念, 熟悉体育竞赛训练, 精通俱乐部经营管理, 有市场开拓能力的职业俱乐部经营管理队伍。针对教学科研队伍, 要加强与国内外体育教学科研的合作与交流, 不断开阔视野, 了解动态, 掌握信息, 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 要加强科研总结和思考, 将取得的经验教训及时积累下来, 进行共享。针对球员队伍, 要制定优秀运动员培养规划和方案, 实施球星计划。在对职业运动员成长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一方面将竞技比赛、日常训练以及学校培养融为一体, 进行训练分析和研究, 制定可操作的、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另一方面针对球员个人, 要倡导“用脑子踢球”, 并针对有潜质球员或者学员制定专门的训练, 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 根据球员的个性特点或者独特潜力, 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

2.开发球迷市场。

中超足球俱乐部的发展, 离不开观众或球迷。目前我国球迷市场多为民间自发型, 但由于观念上的偏差, 不利于俱乐部以及中国足球运动的长远发展。纵观国际足坛, 他们都有较为稳定的球迷群体, 与这些国家各个俱乐部有完整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如意大利的尤文图斯、AC米兰、国际米兰等俱乐部均在国内有多所足球学校, 此外, 他们还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在世界各地开设分校, 其中就有中国的大连、青岛等地。足校在为俱乐部赢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 还培养了大量的后备专业人才, 且又拥有了稳固的球迷群体, 在这些国家里时常是一家几代人都是一个俱乐部的忠实球迷。因此,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应该转变观念, 除投资建立青少年足球专业队外, 还可以俱乐部的名义, 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大、中、小学校免费挂牌, 充分利用各校专业体育教师的资源, 开设多个业余足球训练基地, 并定期组织一线球员和教练到各点巡回指导。既为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 又节约了经费, 还为球队培养出一批忠实球迷, 扩大俱乐部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3.网络营销。

在市场经济时代, 各种体育运动和参与其中的运动员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势媒体。体育的这一特性使之成为一种高效率的营销方式。网络作为新兴媒体, 正在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和竞争中脱颖而出。2002年10月15日中华网承办的曼联中文网站开通。这座网站是众多英超足球俱乐部中的第一家中文官方网站。据统计, 曼联在24个国家建立了200多个球迷分会, 在全世界有5700万球迷, 曼联球迷俱乐部有13万名会员。而在曼联中文官方网站试运营阶段, 就已有3万多名中国的曼联球迷注册成为会员, 分别拿到了全球唯一的曼联球迷编号。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也在被公众所认可。网络和体育的联姻, 可以说是新兴营销方式的联姻, 依托传统体育营销的理念利用网络的便捷多样的有效宣传渠道, 必将开创一个网络体育营销的新局面。

4.健全约束机制。

随着我国职业足球的发展, 市场经济特有的“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对俱乐部产生了日趋明显的约束作用。中超足球俱乐部必须把这种约束传递到俱乐部管理者和每个员工身上。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组织机构, 通过规范的组织制度, 使俱乐部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之间职责明确, 规范投资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俱乐部的章程、训练制度、竞赛纪律、人员聘用制度、工资制度、财务会计制度都达到规范、科学的要求, 且彼此间相互协调, 相互补充, 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五、小结

中国职业足球开放得比较晚、程度比较低、人力资源缺乏、运动员文化水平底、足球文化底蕴差, 这些因素限制了中国足球发展。如何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在于必须正确对待矛盾, 科学判断出不足, 建设中国足球文化。

参考文献

[1]郑家鲲, 沈建化.影响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职业道德的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0 (2) :65-68

[2]五大联赛[B].http://aichinafootball.bokee.com/viewdi-ary.12947849.ht ml

[3]杨一民.营造良好环境推进足球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2) :15-16.

[4]张国庆.中超足球俱乐部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研究[D].2007

[5]任莲香.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5:30-38.

[6]于可红, 谢翔, 夏思永.体育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李戈.曼联球星“零距离”曼联在中国推出中文官方网站[B].新浪体育.

中国足球文化建设 篇2

年级:2012级 专业:民商法学 姓名:周颖健 学号:201221203

3【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批判的继承 创新

1.什么是文化?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2 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的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

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

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

《周易》上的两句话概括,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而言,至少包括这样六个大的方面:

(一)敬畏天地,体察阴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宏大的思想视野和高明的生存智慧;

(二)志存高远,大同理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家邦一体,国而忘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至上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四)上善若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

(五)孝亲以敬,为人以诚,先义后利,扶危济困,崇尚道德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

(六)修身克己,知耻守节,安贫乐道,清洁自奉,高尚的人格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2.2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

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

义和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说:“在世上的万事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如今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民,而且一切工作也都要依靠人民。那么对于人民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当然是思想,是人的价值观念。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都会表现在价值观上,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一直发挥并保持着指导作用:它引领和指导方向、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人民,正是在它的指导鼓舞之下,人民群众才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去。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照耀下进行的。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指导。

从特殊的意义来说,应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

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局面。面对这四个“深刻”,如果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削弱和涣散我们的斗志,瓦解和分裂我们的队伍,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

4.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

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

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4.2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

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5.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所凝炼的民族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品格,形塑的伦理道德,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与融合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

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同时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为此,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为义利兼顾的新型的价值观;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同时,我们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

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邮政企业文化;功能;措施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一、邮政企业文化功能

1.导向功能

这种导向体现在邮政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目标的指导上。经营理念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凝聚功能

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邮政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在邮政企业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1.文化意识不到位

中国邮政长期以来在人心目中,是政府部门,是个“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因此一直认为邮政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具体表现在:(1)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仅满足于开展文体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2)将企业文化“表象化”,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单一注重外在环境、形象建设。(3)将企业文化“口号化”,只注重在理念层面提出一些口号,缺少员工参与的过程,没有真正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但随着邮政企业化改革,邮政企业的文化不在是简单的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为人民服务”,同时邮政企业还得进行企业化运作。

2.缺乏文化价值观体系

作为一个邮政企业的文化系统,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以塑造、规范员工行为。但我国邮政长期以来没有建立一套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三、中国邮政文化建设对策

1.加强邮政价值观建设

我国邮政企业独立运营以来,已逐步走出分业时的低迷,但艰辛后的疲态、驱动力不足的矛盾有所显现,这已成为邮政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竞争的思想障碍。加强邮政企业价值观建设迫在眉睫。

2.加强邮政精神建设

邮政独立运营以来,各级邮政企业都倡导、提炼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如江苏邮政的“爱岗敬业争奉献,开拓进取创一流”企业精神;上海邮政的“创一流邮政,建都市窗口”企业精神。进入转轨时期的邮政企业,必须从时代要求出发,从中国邮政大局出发,从邮政行业目标出发,不断调整、丰富、完善,提炼、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宗旨、经营理念、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坚持普遍服务。 邮政企业虽然进行了现代化企业改革,但仍属于社会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用性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普遍服务应是邮政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理念。(2)确保邮政服务质量。“质量是第一生命线”。 邮政企业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业务操作技能。德国邮政全国不论远近,信报都达到了“次日递”的指标。由于德国邮政安全可靠,信用卓著,用户对许多重要文件也基本上都按平信交寄,他们以“迅速、安全”取得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3)提高经营效益。邮政企业应以专业营销为突破口, 以社会营销和中间业务为着眼点实施虚拟经营手段。如澳大利亚邮政改革后,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按照商业运作模式,引进了私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设立年度盈利计划,实现邮政的扭亏为盈局面。

3.加强邮政形象建设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上树立起来的知名度,是企业开拓市场的无形资产。邮政企业塑造的企业形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塑造服务形象。优质服务既是用户的需求,也是邮政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树创”活动和行风建设,坚决杜绝“冷、硬、顶”现象,本着“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原则尽量为用户提供方便,真诚而高效地为用户服务,树立优良的行业风气。德国邮政营业员是坐在高凳上办公的,好象站着一样。给用户办理业务时,脸带微笑,动作神速,口中还不时与用户交谈,交代已办的手续后并道声“谢谢”告别。(2)改善员工队伍。如加拿大邮政公司为改变公司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从其它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并实行了全面的管理培训计划。同时,为了向员工传播新的经营目标, 加拿大邮政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如定期散发内部出版物; 录像带寄到每个员工的家里,解释重要的变化; 规定对重要的建议和模范的工作表现给予奖励; 为员工子女教育制定计划等。(3)塑造企业标识。如德国邮政营业厅里,不论州局、市局或的小邮局,在大门上标有“POST”(邮政)字样,德国邮政徽志牛号角下有两个反向的箭头,表示向各地发送邮件。为此,要突出“中国邮政”(CHINA POST)企业标识宣传,使“中国邮政”这个品牌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蒋苏萍:提高邮政企业文化力途径[J].中外企业文化.2003.

[2]陈永芝:邮政企业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02.

中国足球文化建设 篇4

1.1 文化的概念

文化,英文为culture,这个词最早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文化 是人类特 有的社会 现象,由于文化 现象十分 复杂,国内外学者 对“文化”这 一概念有 不同的解 读。德国学者 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 活动所创造,同时也是依赖 于人和社会生活 而存在的 东西的总 和。英国人类 学家爱德 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 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 人作为社 会成员之 一分子所 获得的任 何技巧和 习惯 [1]。总之,我们可以将文 化概括为:文化是与自然现 象不同的人类 社会生活的全 部成果 , 它包括人 类所创造 的一切物 质与非物 质的东西[1]。

1 . 2 足球文化的概念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人们对足球文化内涵的研究日趋增多,我国学者李建辉认为,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主体创造的,是世界不同地域、人群通过从事足球这项活动,围绕足球的本体特征发展、创新而最终形成的[2];张晓健认为,足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以足球竞赛为核心内容,同时也包含了足球比赛广告制作与宣传、足球理论知识普及、足球文艺表演等一系列体育行为[3]。因此,根据文化的定义及足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足球文化包含了所有与足球运动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1.2.1不同国家对足球文化的理解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更加深刻,地域、疆界的 划分只能区别于 国家之间领土 主权的归属,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本 质上的区别。在英国,绅士风度是英国的 国家文化,要充分体现出 良好的民族 气质,球员和广大球 迷们都是合格的绅士。在激烈的比赛中,球员们积极拼抢、善于长传冲吊、技术动 作简单且多变,球迷朋友们对球队 也是绝对的支持 和忠诚。德国是一 个具有强烈民 族精神的国 家,在比赛的日子 里,他们对足球的激情完全被点燃,他们敞开心扉去的迎接足球,在这时,旗帜、啤酒、歌声和人群,快乐或者忧愁都是最自然和亲切的[4]。在中国,足球文化因受 足球水平和 足球体制的 影响,足球文化不够发达,其中球迷文化、足球俱乐部文化的缺失也较明显,足球文化没有形成其应有的 影响力。

2 我国足球文化建设

2 . 1 足球物质文化建设

足球的物质文化是指与足球相关的一切物质要素的集合,包括足球场地、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足球工艺制作等等。我国足球的物质文化建设,第一,从足球场地来说,我国现有4个专业足球场,(分别是上海虹口与金山足球场、天津泰达足球场、四川龙泉足球场,)有学者专门对这4个专业足球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虹口足球场因停车位设计不足,赛事期间都会造成严重堵车;泰达足球场处于人口密度低的郊区,缺乏商业活力;龙泉足球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选择不当,而且在建筑设计上防风性不好、足球场地不平整;金山足球场最初只是为考虑承办国际足球赛事和作为国足在南方的集训基地而设计,并没有综合考虑足球市场供求关系和当地足球文化,在日后的使用中也遇到了困难。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今后我国专业足球场地的设计应着重从前期策划、规划与建筑设计这3个方面去研究,而且应该把营运指导前期策划和建筑设计作为重中之重[5]。第二,从足球学校的建设来说,足球学校是我国足球物质文化建设内容的一部分,是培养我国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它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只有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利于广泛普及足球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足球事业的接班人,因此足球学校的设立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拒绝只着重培养少数几位“尖子生”的功利化现象。此外还要完善足校学生选拔制度和培养体系等,这样才能有利于足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足球物质文化建设做贡 献。

2 . 2 足球制度文化建设

足球的制度文化是指与足球相关的一切制度的总和,包括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赛会制度、足球运动规则、各级足球管理机构的工作运行制度和规范等等。从以往的研究来看,我国的足球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出发:第一,就人才培养制度来说,建立“体教结合”型 人才培养模式,以定点学校为依托,成立各个项目、年龄阶段的训练队。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教育系统内的训练环境与条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真正实现“体教结合”之路。第二,从人才选拔制度来说,合理选择和挖掘人才资源是基础,美国NBA选秀制度值得借鉴,美国NBA的球队中都有各自的球探负责了解具备实力征战NBA的优秀球员,在选拔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制度中也可以有这样的“球探”存在。第三,严格要求队员在比赛中要遵守赛会制度、足球运动规则,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制度之上,以此完善足球制度文化建设。2015年3月,《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明确提出要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6]。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预示着中国足球“发展春天”的到来。

2 . 3 足球行为文化建设

足球行为文化是指一切与足球相关的职业人、业余爱好者在球场上、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集合,包括各类、各级别的足球相关训练、比赛、研讨、交流等活动,也包括一切与足球相关人员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等。足球行为文化建设:第一,要坚决抵制“赌球”“假球”等现象,建立足球反赌工作常态化机制,将赌球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坚决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第二要做好球迷工作,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教育球迷能够以平常心态看球,接受比赛结果,尊重比赛过程,从中享受足球的乐趣;二是要加强球迷组织建设,规范球迷组织行为,鼓励球迷的自我管理;三是要做好球迷异地看球的疏导、组织、联系工作,各地赛区、足协和公安司法部门要加强联系与沟通,能够随时掌握球迷异地看球的信息动态,以此规范球迷行 为。

2 . 4 足球精神文化建设

足球精神文化是指一切与足球相关人员的精神总和,包括队徽、队标的设计理念、球场上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团结合作意识等,也包括对足球运动的理解。足球精神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在球队队徽的设计方面,要遵循求新、求异、求变、求美的根本发展原则,在设计理念上要注重信息组合的多样性、象征性,大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队徽设计作为足球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7]。其次是足球的集体主义精神建设,一支球队就是一个现实的集体,在集体内,各成员之间要不断地进行交流与合作,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全队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不能让个人影响集体[8],这也是中国足球精神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 足球文化对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促进作用

校园足球活动是以全面提高全国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培养拼搏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宗旨,通过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园广泛开展足球活动,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9]。在校园足球活动推广的过程中,足球文化对校园足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 1 有利于校园足球活动的推广与普及

足球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人们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看法。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有部分校长、老师及家长不赞成学生踢球,认为踢球会耽误学习,影响升学。但是随着国家对足球重视度的提高, 对足球文化的宣传、对 校园足球活动的政 策支持等。越来越多的校长、老师及家长的态度有了转变,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他们开始鼓励更多的孩子走出教室,走入操场,参与到足球运动中 去。

3 . 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

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过荧屏转播的“世界杯”中,足球运动员的“英雄式”表现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希望自己也会踢球,拥有出色的足球技能,能够向他们心中的“英雄”学习,因此学生会逐渐喜欢足球运动。此外,一些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知识竞赛、足球表演、足球比赛、足球文化节等活动,给学生营造了学习足球的良好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

3 . 3 有利于培养拼搏精神

中国足球文化建设 篇5

——以农耕思想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为例

【摘要】本文从中国社会的根源——农耕社会开始分析,农耕社会文化产生了长者为尊、人治、保守求稳的三种传统思想,进而,这三种传统的农耕文化思想对今天中国的企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中国企业文化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关键字】 农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企业文化长者为尊

人治保守求稳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被引入到我国,直至发展到今天,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同于西方、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虽然企业其规模大小、性质、经营的范围、管理方法各有不同,但是企业文化却大同小异,其原因是因为有着相同的中国文化的背景。

中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有政治色彩浓厚、等级制度严明、改革蔚成风气、注重“人治”轻视理性与法治、崇尚经验主义,这些都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分不开,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企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将以传统的农耕思想为例说明中国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长着为尊”的思想

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中说到过,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在这样的农耕社会,农民聚村而居,主要因为:

一、小农经营,所以住在一起,住宅和农场不会太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

三、为了安全,人多更安全;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们因继承而时代在同一块土地上延续。

1这样一种世代延续的乡土社会的特点就是人们在熟人社会里长大的,熟人社会里不太需要文字,我们可以通过“眉目传情”,我们“指石为证”,我们抛开了比较象征的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于是,在文字是多余的情形下,我们主要通过世代的承袭进行经验的传授,年长者将其承袭和摸索而得的经验传授给1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47

幼者,于是年长者因此而得到尊重。

于是延续到今天,中国人的思想中已经深深的烙下了长者为尊的思想,长者代表着更多的经验,因此在中国今天的企业中,年长者也因为有更多的经验得到尊重,这就是所谓的“讲等级,论资质”。

这一思想严重影响着中国今天的企业的职员之间的关系,老员工往往会将工作推卸给新来的年轻的员工,新来的员工都要经历这样一种被老员工任意差使的阶段。此外,同事之间的称呼也与西方社会的直呼其名不同,年轻的职员称呼年长的为哥、姐,这也是一种对经验、对资历的肯定和尊重。但是这种文化也造成了企业职员间等级森严的不好现象,以及许多老职员不干活,凭着自己的资历赖在公司混饭吃,公司领导也不敢得罪,只能白养着。

同时,企业的晋升制度、奖金的提升都与工作的年限挂钩,除了销售性行业外,其他工作的工资、奖金并不是与工作的成绩呈正比,所有的老资历都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然后又一批年轻一代的“媳妇”开始支撑的公司,“婆婆”指使“媳妇”干活,享受着成果。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劳动者进步的脚步,老资历不愿意再学习进步,也不愿意跳槽,年轻的人拿着微薄的工资拼命地卖力,这并不公平。只要是相同的劳动力,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就应该获得相同的报酬。

二、“人治”的思想

在熟人的社会里,街坊邻里都是认识的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时候约束彼此行为的是熟人的议论,同时文字在农耕社会的意义不大,社会依靠的是彼此内心达成的一套规则来运行,即内心的羞愧感。当乡土社会出现纠纷时,人们会运用内心的道德标准去判断是非,而且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来评判。这就是所谓的人治社会的原型。

2在依赖有权的长者治理的社会里,与权力的关系就决定了生存的空间大小,于是人治社会发展到今天,就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一种关系型的社会。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有了完善的法律体制,但是法律是有边界的、有弹性的,而在法律的边界之外,我们有人情,甚至法律的边界内的问题,我们还是可以用关系摆平,法律是有弹性的,我们可以利用关系将这个弹簧变到最适合自己的长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47

度。法律亦如此,企业的规则更是这样。

同样,在中国的企业的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也是“人治”。在我国的企业中,人情关系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却十分强大的社会力量,从招聘开始,人们就开始找关系,企业领导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能否应聘上。进入公司以后,对职员工作的满意度,是否失职,都是领导的自我评判,而西方社会,按规则办事是一种公平和基本人权的体现。

不仅职工的“红白喜事”有人张罗讲人情、凑份子,而且在个别违规,或出了事故;或给企业造成各种损失时,也会有一些人为之求情,为之游说、解脱,管理者永远“不好意思”批评关系户,结果往往使严格的管理变为一句空话。3在这样的气氛下,人情关系成了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而“法规”反倒成了躲在人们身后的羞羞答答的小媳妇,不仅使企业里那些成本成册的规章制度,变成了对付上级和自我安慰的装饰品,而且助长了“走后门”和“裙带风”的盛行,影响了优秀企业文化的健康成长,这也造成了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混乱和困难,但是这样一种关系型社会也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职员与职员之间并不是依据公司的章程而凝聚在一起,而是依据一种“人情关系”。我们很少在西方的社会里,看到同事之间成为多么要好的朋友,西方社会里职员之间的关系仅仅靠工作连接起来,是生硬的规则作为纽带。但是在中国企业里,同事之间成为生活中最要好的朋友,维系这种关系的不是工作,而是一种感情,一种认同感。因此,中国企业的职员之间往往会很容易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而不是西方社会的各司其职。不恰当的帮助和团结,当然也会造成分工不明,权责不分。

三、保守求稳的思想

如前所述,乡土社会的中国,人们的经验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于是,年轻的人们在老者们的教导下,按照祖辈们的方式生活,无须进行新的探索,况且在顽固的老者们,不必要的冒险是一种异类。于是,中国人的思想里有一种保守求稳的思想扎根了,也即一种中庸的思想,大胆的改革创新并不会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每个人都想按照现有的方式稳定地延续下去。

因此,中国的企业追求稳定的发展,大多数的改革都会以失败告终。有许多大型企业试图并购国外的企业,但是终因文化的差异而失败告终,其实是一种保3 魏杰,《中国企业文化之痛》,《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10

守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融合。如果一个企业的新秀提出改革的意见,必然会遭到其他保守者的反对,因为改革会威胁到其他人的安稳。但是这种保守求稳的思想,也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过度的冒险也必然会带来很多的失败。

四、结语

乡土中国的许多文化精神已经扎根到中国人的思想中,即使是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我们也难以改变这些文化现象。这些传统的文化特点对中国企业文化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将好的一面从坏的一面剥离开来,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根源。我们总是试图高呼企业改革,殊不知,企业文化背后有着无法根除的乡土社会文化。改革当然要继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鉴西方优秀的企业文化,但是,我们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472、范志杰,《浅谈中国企业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商业现代化,2006,(24)

3、陈战国,《儒家精神及现代进路》,南阳师范学院报,2007,14、郭济兴,《现代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经济经纬,2003,(04)

浅析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篇6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探究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文中首先对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围绕校园足球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最后以大连东北路小学为成功案例对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进行論述,旨在为我国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校园足球 文化建设 小学生

足球是当今世界上受关注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赛事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1]。在足球运动中,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团队配合,有单枪匹马攻城拔寨的破门得分。这项运动将速度与力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扣人心弦的比赛,紧张激烈的场面,场边狂热的球迷,这就是足球的魅力。作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足球不仅在竞技层面有着良好的发展模式,在大众体育中也有着广泛的活动群体,校园足球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代表[2]。学生的天性是活泼的,校园足球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团队协助的意识。在校园足球活动中有着共同语言的学生们一同参与比赛和活动,研究各自喜爱的球队与球员,同时也享受到足球带来的快乐[3]。可见,在足球运动兴起的今天,一个国家足球运动发展水平的好坏不仅仅是停留在国家队有多么强大,球星有多么优秀的外在层面上,而是更加注重这个国家或地区足球文化的建设程度。

一、校园足球文化概念的界定

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属于体育社会学中的体育文化范畴,卢元镇[4]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对体育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体育文化是指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的总和。文化是校园足球的本质,从文化的广义层面来讲,作为教育形式之一的体育也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即体育的“心脏”是文化。到目前为止,虽然校园足球文化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校园足球的确是教育与运动的有机融合,因此,文化也应属校园足球的核心部分。综上,侯学华[5]认为,校园足球文化是指校园足球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二、校园足球不能与竞技体育一概而论

校园足球不同于我们平日在各种媒体渠道接触到的竞技足球运动。竞技足球的目的在于取得比赛胜利,击败对手,而校园足球,由于它开展的土壤是针对于在校学生,所以校园足球开展的目的与竞技足球运动不尽相同。学生在学校中是以获得文化知识提高个人文化修养为目的,开展校园足球的前提就是在学生学习足球技能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先进的足球理念,促进学生们的足球意识形态。以北京理工足球队为例,在我国著名足球教练金志扬的调教下,北理工足球队走“体教结合”的模式,队员们平日非常注重文化知识的积淀,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足球,享受足球,并且成功登录中甲,成为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中一股不容小觑的生力军。

三、校园足球文化是校园足球如火如荼开展的内在精髓

校园足球文化的推广看似简单,但是与我们传统的足球教育手段大相径庭。在传统的足球教学方式中,只注重了足球的外在层面而忽略了足球运动本身的内在精髓,学生在接触足球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领会到足球运动真正的含义,将胜负结果看得过重。这就需要校园足球的推广者们做出大量有效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建立校园足球文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足球运动这个平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充分得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重新认识足球、深刻体验足球、真正热爱足球。

近些年,大连东北路小学培养了多名国脚,该校重视校园足球文化的推广与宣传,学校内布满了足球海报和壁画,这无形中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足球文化的环境。由此,学生可在课余了解足球的起源、中国足球的发展、世界知名俱乐部与球星的发展历程。同时该校还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电视、网络、报纸)进行宣传,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校园足球,这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足球的热情。东北路小学积极与职业足球运动接轨,组织校内的足球联赛,组建东北路小学足球拉拉队,培养足球宝贝。在联赛间隙,定期开展足球知识科普活动,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东北路小学的做法无疑为我国创建校园足球文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我国校园足球的开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结论与建议

校园足球文化呈现的是一种崭新的多元性教育模式,它的发展方向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科学化的规划层面上。在保留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改革,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结合当代足球运动发展,让学生们真正享受到阳光体育、快乐足球是校园足球文化的真实写照。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更是校园足球发展的衡量指标之一,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足球进校园的社会背景下,各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足球运动与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校园足球文化。

参考文献:

[1] 古柏.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体育改革回顾伍绍祖同志采访记[J].体育学刊.2007(1):20-24.

[2] 李卫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4(3):20-22.

[3] 谷云峰.中国足球文化的歧异与救赎[J].沈阳体育学院院报.2011.30(1):8-12.

[4]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238-239.

[5] 侯学华,薛立,陈亚中,顾春雨.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06:107-110.

[6] 项和平.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构建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8(2):23-25.

[7] 刘浩.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12(3):14-16.

中国足球文化建设 篇7

一、“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

(一) “中国梦”的内涵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美国提出的“美国梦”、欧洲提出的“欧洲梦”, 都是人们结合国情提出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国家博物馆展览时提出, 中华民族的梦想是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具体含义: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1]。

通过对“中国梦”含义的解剖后发现, “中国梦”有三层含义:第一, “中国梦”的目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是从内涵组成上解释的;第二, 坚持“中国梦”, 就是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凝聚国家力量, 这是从遵循原则上解释的;第三, “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的梦, 也是世界人们和平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从基本属性上解释的。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包含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校园价值取向等。高校校园文化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融合,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依托于精神载体, 促进各种物质和精神的承载和传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中的具体展现, 是多样形式与丰富内容的结合。

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服务、管理和教学等息息相关, 具有系统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与物质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相关[2]。

(三) “中国梦”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高校担负着传承和创新社会文化的重要使命。对高校来讲, 校园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灵魂, 是校园活力的重要体现, 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文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 复杂的文化思潮纷纷呈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经文化渗透于方方面面,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主要体现在育人活动方面, 需要用“中国梦”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树立坚定的信念,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依托于精神载体, 这一精神载体就是“中国梦”, 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 所以“中国梦”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身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充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运用“中国梦”的理念, 帮助学生确立精神坐标和价值取向, 利用“中国梦”的精神内涵, 为青年学生提供奋斗的动力和方向, 保证校园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促进学生、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展。

二、“中国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 “中国梦”的内涵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高校校园建设指明了方向。校园文化载体是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梦”的引领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环境。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求, 是弘扬大学精神的主要措施。从根本上来讲,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直接体现。在大学精神的塑造过程中, 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依据, “中国梦”正是引领大学精神和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梦”的引导下, 高校校园文化已然成为大学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3]。

(三) “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使师生主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国家思想和精神的重要建设阵地, 必须要加强文化的载体建设,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 拥有“中国梦”的政治情怀。

三、“中国梦”引领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相协调, “中国梦”在体现中国人民理想的同时, 反映出优良的文化传统。针对高校的发展来讲, 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高校建设的内在凝聚力, 也是高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支撑, 校园文化建设担负着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 是学校的重要精神支柱, 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促进校园建设的发展, 借助重要的精神力量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国梦”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补充, 更是高校实现思想育人的重要方法。以“中国梦”的核心理念为指导, 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一) 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教育中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以理想和信念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和价值观, 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将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取向, 是高效开展各项活动的精神支柱。我国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以来, 思想政治改革进入攻坚期, 在社会变革额的影响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历史经验可以看出, 人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国家团结的标志。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作为学生理想信念的主要渠道, 高校对学生理想信念的灌输将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根据“中国梦”的内涵,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 “中国梦”与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 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 将实现“中国梦”的热情转化为思想进步的动力,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将报效祖国的宏图伟志付诸在实际行动中[4]。

(二) 将“中国梦”融入到实践活动中

在“中国梦”的实践过程中, 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中也是如此, 理论和实践是统一的整体,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 也是理论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实践的开展必须有理论作为指导。校园是学生的主要集结地, 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不够充分, 难免出现“空谈误国”的现象, 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 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知识, 还应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社会实践。青年学生必须明确“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把握“中国梦”的真正内涵, 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以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标准来实现自身的梦想, 把社会实践工作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时效性, 并且青年学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 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 必须将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国家梦想结合起来。

(三) 将“中国梦”融入校园生活中

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 青年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作为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基地, 大学校园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有独立的生活环境, 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依托“中国梦”的指导,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 满足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需求, 帮助青年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不断促进知识的积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 争做新世纪优秀的接班人[5]。

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将民族精神融入进来, 将校园建设与国家建设结合起来, 将形势政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依据, 在青年学生了解国际发展形势的同时, 形成辩证的世界观, 理性地对待国际热点问题,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结束语

以“中国梦”的构建为基本依据, 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 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不断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 适应社会的变化,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将“中国梦”融入校园生活,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提高社会责任感, 加快“中国梦”的实现进度。

参考文献

[1]郝安华.浅谈“中国梦”引领下的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四川大学学报, 2011, 29 (27) :308.

[2]王建设.“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 2015, 18 (2) :64-66.

[3]王春林.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J].现代教育, 2012, 21 (6) :82-85.

[4]王锴华, 徐爱功.新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8 (1) :29-31, 68.

中国足球文化建设 篇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共同期盼。1988年, 76位诺贝尔奖奖金获得者聚集在巴黎开会, 他们在宣言中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实现中国梦,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 要解决文化传承的问题:实现中国梦, 是以中国文化作为精神家园, 还是以其他文化作为精神家园?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立国根基, 还是以别人的文化作为立国根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做出一致的回答:中国梦必须以中国文化作为价值内核, 以中国文化作为立国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 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才能充满自信的去迎接世界。

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民族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形成的悠久历史、民族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等人类发展的组合。对一个国家而言, 文化关乎立国、治国和兴国。

“当有一天, 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美国总统尼克松

那么, 近一百年来, 中国的文化是一个什么状况呢?近一个世纪来, 西方资本文化大举侵入中国, 且畅行无阻。中国社会目前的各种乱象皆来源于此。世界历史已经证明给我们看:凡是用别人的文化作为立国之本, 就意味着是别人的文化附庸, 进而很容易成为别人利益的附庸。如果我们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我们自身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就是在心悦诚服地为西方的利益服务。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和自信, 要扎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今天的世界上, 假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去了构成它最内核的‘自我’的文化, 它的自我认同必然出现危机。”——亨廷顿《我们是谁》

如果不去继承和发扬光大本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 也就失去民族文化的“根”, 失去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承载力, 也必然陷入文化的迷茫和文化自卑、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21世纪, 中国的硬实力在增强, 中华民族在崛起, 中国人对自己祖宗留给我们的5000多年中国文化在觉醒!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作为中国人我们开始醒悟, 中国要想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唯有以华夏五千年文明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 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必须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 中国的未来发展必须用本民族文化作为动力来源。那么, 我们自己的文化是什么?具有5000年博大精深的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是什么呢?

一、儒学拯救世界

中国必须要以中国传统主流精神文化——儒家文化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价值依据。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 长盛不衰, 傲立于人类文明史。诸子百家, 三教九流, 中华民族选择了儒家, 这条路一走就是两千多年,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康乾盛世”, 儒家思想影响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两千多年的历史无容分辩地证明, 中华民族对儒家的选择是正确的;近百年的历史也铁证如山, 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的选择也是正确的。纯正的儒家与真正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

世界四大文明, 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 长盛不衰。五伦: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文化的治世瑰宝, 护佑华夏子孙生生不息, 和谐共处, 长盛不衰。

近代一百多年来, 社会动荡, 争战不断, 持续不断的颠覆性、毁灭性打击, 致使引领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学说被说成是封建、迷信, 这样的文化瑰宝被中国人自己踩在脚下, 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呜呼哀哉, 一百多年, 不要祖宗, 崇洋媚外……一百年后, 我们幡然醒悟:任何社会的进步都首先应该是观念的进步, 而社会观念一定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基, 就没有民族的立足点, 就缺少民族的自立与自信, 从而难以真正吸纳世界上其他的优秀文化成果。2013年11月, 习近平在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时表示,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他提出, 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坚持古为今用,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因势利导, 深化研究, 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 走向和平安定的康庄大道。”——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业已沉淀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从隋唐开始, 就有以儒治国, 以道治身, 以佛治心, 儒释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989年, 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会上, 联合国教科文卫生组织干事泰勒博士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人们很快就会发现, 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两千五百多年里, 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 或者缺少进步也好, 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和超越时代的, 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

中国学者的认识更加深刻。钱穆先生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 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 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 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 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 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 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 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 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媒体责无旁贷, 当披荆斩棘, 勇立潮头!为天地立心, 为百姓立命。为往昔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承传华夏文明, 媒体应该一马当先, 当仁不让。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方面, 主流媒体应该担当起振兴中华文明的急先锋。

我们欣喜地看到, 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之下, 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创导和不懈努力之下, 当今社会, 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的觉醒和喜爱。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论坛遍地开花, 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弟子规》夏令营, 传统文化夏令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学习热遍布大江南北, 学习传统文化的组织更如雨后春笋, 在神州大地建立起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网站越来越多, 以上种种, 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希望。

二、小结

通过上面分析, 我们明白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功在千秋, 造福子孙后代, 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 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主流媒体作为大众传播机构, 可以说播什么内容的节目, 就是在教人们什么。所以说, 媒体能救社会, 也能毁灭社会、毁灭世界。今天的媒体, 影响力和范围之大史无前例, 如果媒体播出去的内容是暴力、色情, 是杀、盗、淫、妄, 那么就在教人们恶, 毁灭世界。如果播出去的内容是劝善的, 是弘扬仁义礼智信的, 是劝善的, 是伦理道德教育、是因果教育, 那么就在教人们善, 那么就救了世界。因此说, 今天的大众传播媒体, 承担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弘扬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如此迫在眉睫, 可是,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电视频道专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这种现状急需改变。在国内几十家卫星频道和数千家地面频道中, 通过每日节目单我们看到, 这些频道的节目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内容:新闻, 电视剧, 娱乐节目等。在这些节目中, 教中国观众向“真善美”的有多少, 教人们“百善孝为先”的有多少?而是潜移默化的在教人们“不以淫为丑, 反以淫为荣”, 老祖宗告诫后人“万恶淫为首”, 可是我们的电视节目在教观众什么?

作为媒体, 国家的喉舌, 应该告诉观众儒释道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正统, 应该把中国老祖宗能够化解世界灾难, 促进和平的方法告诉世界。响应习主席号召, 大力弘扬中华文明。主流媒体应该承担起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建国军民, 教学为先。21世纪, 媒体传播的速度、传播的广度、影响的范围和深度, 媒体的教育力量之大前所未有。有人会说, 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媒体可以袖手旁观。可是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 是学校对人的影响大, 还是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人的影响大, 答案一目了然。今天, 媒体的影响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 影响终身。

借助当今的媒体, 尤其是主流媒体,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播正能量, 是媒体人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现在婴儿扎根的教育是什么?是电视教育。从前是父母家长教育, 现在是电视。从一出生到长大, 先是电视然后是电视和网路在影响他们。这些电视网路在教人们什么, 我们都知道了, 这是可怕的危机呀!

媒体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借助电视和网络等媒介, 把千万年来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圣贤智慧, 留下来的千年不变的真理, 留下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方法等等一切优秀中华智慧传给中国的下一代。

中国的媒体到了拿出行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了。据了解, 2014年7月开始, 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的中小学将开始全面开始学习《弟子规》。这个消息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不光是中国人的, 它更是世界的, 是永恒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作为华夏子孙, 这样的宝贵财富一定要继承呀!

中国新一代国家领导人, 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描绘了富强崛起美好光明的蓝图, 正带领全国人民高高举起实现中国梦, 继承和振兴中华文明的大旗, 作为媒体, 作为对人民进行传播、教育的大众传播机构, 理应担起历史的重托, 扛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时不我待, 即刻行动。

摘要:主流媒体,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播正能量, 是媒体人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习近平说, 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他说, 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 养浩然之气, 塑高尚人格, 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中国要想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必须以中国五千年文明所创造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之本, 作为民族复兴的灵魂。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主流媒体,弘扬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张洁云.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1 (01) .

[2]马振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方向[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04) .

[3]杨彬.从文学的发展看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2) .

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研究 篇9

一、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 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取得了骄人成绩。会计文化是一个包含层次很广的复杂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 是广大会计工作者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 也是会计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结果。

(一) 会计物质文化建设。

会计物质文化是会计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和物化体现, 主要是满足会计管理的物质需要, 主要包括会计人员工作环境、工作设施、生活环境等等。作为一种有形文化, 其发展也主要取决于一定的社会资本的发达程度。会计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丰富程度反映了会计实践活动的效率以及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其中,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所使用的设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会计人员使用的凭证、账簿、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媒介都是会计行为主体和会计工作对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主要工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工程的建设, 全球开始了无纸化办公的革命, 反映在会计职业上就是计算机和网络代替了手工作业, 我国也逐步实现了全部或部分信息化, 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并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荷, 对我国会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会计行为文化建设。

会计行为文化建设可以说是会计文化的基本文化, 也是一种外显文化, 是会计共同价值观和会计精神的体现与反映, 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会计人员工作作风、会计人员的精神面貌和人际关系状态。会计行为文化主要可以由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环境三个要素构成。行为方式是会计文化进行各种行动而采取的形式, 是行为文化的外在表现, 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文化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会计行为,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以良好的行为方式, 同时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就可以形成对会计行为文化的刺激和激励, 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会计行为文化。

(三) 会计制度文化建设。

会计职业本身的特性要求其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我国自1985年1月21日通过《会计法》以来, 通过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对会计活动全部进行了相关的规范, 具备完整的制度和法规体系。可以说, 我国的会计环境是法制化的, 但是, 现行会计法规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缺乏对虚假会计信息相关程序认定的法律规定和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如何分担问题。有部分人铤而走险为获取高额利益, 敢于触犯法律, 不遵守会计法规, 守法意识淡薄。

(四) 会计精神文化建设。

会计文化核心就是会计精神文化, 而会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职业道德。道德观直接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组织与社会、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组织与领导之间的行为关系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每一位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二、中国会计文化建设成因分析

我国会计文化建设无论是规模还是程度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一些方面肯定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对会计文化建设现状的影响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中国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中国官本位文化对于我国会计文化及其建设直到现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官本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文化建设中的行为、制度和精神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官本位思想的基本是我国几千年以来对权利的崇拜, 这种固有文化的影响使许多会计工作者只注重权力, 忽视了要担负的责任, 从而造成有规章制度不遵循, 除非犯罪受法律严惩, 否则部分会计工作中掌权者不以为戒, 违法违规问题造成资产和资源浪费。

(二) 会计监督缺失。

会计监督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一步, 而且对于会计内部工作的监督也等同于内部审计, 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有大量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外部会计监督包括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 通过近年来众多违法案例和造假案例来看, 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已经降至最低点, 而这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 使得许多单位可以“钻空子”, 造成了会计监督的严重缺失。

(三) 会计管理者素质低下。

会计管理者是会计文化的建设者和领跑者, 一个单位里会计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单位成员与成员之间的融洽、工作效率的高低, 会计管理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还要有严谨求实的会计实践, 由于会计管理者在会计组织中的特殊地位, 从而决定了会计管理者在建设优秀的会计文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因此, 需要进一步选拔有文化、有水平、有能力的会计管理者进入会计工作者行列。加强对会计文化、制度各个方面的建设, 从而发挥管理者在会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对策分析

会计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具有一个总体的目标, 是一个具体的、复杂的体系,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分为不同的目标。按范围分:有总目标、具体目标;按时间分:可分为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其次, 会计文化建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这些原则一定是人们在对会计文化及其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 对会计文化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也是会计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因此, 面对上述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同时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趋势, 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与发展共命运的情况下, 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中国会计文化建设。

(一) 顺应时代文化环境。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进步。对于会计文化建设方面我国通过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会计文化从技术到思想有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变化, 包括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模式和会计规范的变化。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我国会计文化融入世界潮流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和建立相应的会计文化系统, 这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套完善的会计文化系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健康运转的必要前提。只有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 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和技术、管理等, 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文化建设取得更高、更快、更长远的发展。

(二) 防范风险, 加强控制。

会计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自对于信息的不真实性, 因此不仅对会计工作者造成一定的影响, 也会对组织带来资金的损失。因此, 一定要加强对会计风险的防范, 加强对信息等的控制。错误的会计信息必然使资源配置机制缺乏效率, 误导资源的流向, 从而会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必将降低单位形象, 影响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因此, 首先可以定期开展自我测评。在统一安排下, 自我测评由各业务部门自己开展, 并由审计部门对测评的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和复查;其次, 建立测评管理系统。确保了内控评价工作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 提高会计管理者的管理素养。

21世纪的科学技术,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管理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虽然, 现代化管理中现代化手段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动,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对人的素质要求却更高, 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更是莫能例外。会计文化建设作为会计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会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建设过程必然是以会计人员为中心, 以会计管理者较高的文化素养为主导。首先, 提高会计管理者的沟通能力。会计人员都希望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工作, 那些传统的管理者都是简单的、粗暴的辱骂、甚至命令, 往往会伤害会计人员的感情, 增加他们的精神压力, 形成对立情绪, 降低工作效率。因此, 迫切需要会计管理者去创建一个和谐的会计环境, 要坚持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 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其次, 提高会计管理者的法制意识。法制意识是提高会计管理者依法治理能力的核心, 只有一方面加强学习会计法律知识, 让管理者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权利与义务, 尊重法律且遵从法规;另一方面对违规操作行为要严肃处理, 相信这样的处罚过程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都会有告诫作用, 会计管理者管理素养的提升也是一种转型升级。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会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整理总结, 分析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会计文化,现状,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松年.国际会计前沿[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光明.企业文化 (第三版)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3]王建忠.会计发展史[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4]李孝林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

中国画与中国文化 篇10

但是, 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语境下, 中国画必然面临诸多的文化关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想要原封不动的保持民族传统已没有任何可能, 所有排斥外来文明的社会必将陷入历史的死胡同。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接受了“师夷长技”“西体中用”“洋为中用”, 这在中国的近代、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过程中已经表现得十分充分。但是, 如果没有思想文化上的转型, 社会的现代化必然是不彻底的, 在文化上、观念上拒绝现代文明的整合, 以历史情绪、保守文化和狭隘思想主导社会的主流意识, 将严重地阻碍现代化的进程。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病源, 主要来自于儒、道思想。

孔子的思想产生于春秋与战国的过度时期, 封建秩序解体, 封建道德崩溃, 群雄并起, 战争频发, 各种思想竞相产生。在思想的交锋和实践当中, 孔子的“复辟周礼”“君子仁政”等理想, 完全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他对旧时代强烈的依恋情怀, 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危机的反映, 成为儒家思想产生的本源。其思想孕育出的中国文人, 不可避免的带有这种思想烙印。这种怀旧的思想形态,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回归与复古情结, 使整体文化趋于保守, 从而失去了进取开拓的精神张力, 导致文化激情和社会创造力的萎靡。两千多年的中华帝国史, 始终在一个超稳定结构中周而复始。从思想文化看, 自汉以后,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学说, 成为统治帝国的工具, 孔子被奉为“圣人”, 成为整个民族膜拜和不可逾越的精神偶像。从社会伦理看, 在儒家思想统御下的宗法制度, 成为社会的道德规范。“君臣”、“父子”“夫妻”“嫡庶”“长幼”等关系, 构成帝国的人伦法理。已经溶化在整个民族的血液之中。其结果是, 孔子之后, 再也没有出现思想的高峰。

中国艺术以文人画为主导, 更多的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儒道两家, 虽然皆有怀旧与复古情怀, 但老庄的出世思想, 较之于孔子, 更具有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儒家强调入世的社会和生活规范, 使它难以成为艺术精神的指向。表现在审美上, 追求格调高古。或闲云野鹤, 或世外桃源。纵观中国画史, 与社会史的特点极为相似, 表现出超稳定的特点, 讲求传承, 沿袭古法。是典型的承接性、叠加式发展, 经过上千年的积淀, 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而在艺术思想方面则几无建树。

儒家的道统地位不仅得益于皇权, 反过来也促进了皇权的格外强硬。统治者一方面推行儒家思想, 另一面打击和摧残知识分子, 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令人发指。例如:明代的科举考试, 举子必须依照“圣人”的言论答卷, 自己是没有资格发表言论的, 这叫“代圣人言”, 你只能模仿“圣人”的言论说话。这种对人的思想的禁锢, 对人性的摧残, 我们今天是难以想象的。再看清代, 君臣关系, 已经变成主子与奴才的关系。为打击汉族知识分子, 统治者大造文字狱, 仅乾隆一朝有记载的文字狱案达一百二十余件, 涉及人数少则数十人, 多则数万人。这种对文化的摧残, 彻底禁锢和摧毁了知识阶层的思想和性格。

毫无疑问, 传统中国画作为文化认同、民族身份、审美惯性, 在中国具有普遍的认同和广大的市场, 作为艺术历史的延续其意义不可否定。但在全球化的今天, 思想文化的碰撞, 艺术的交融, 呈现出多源的文化艺术生态, 为中国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参照性、整合性的文化和艺术资源。在这种文化语境中, 中国画不应当只是满足民族的认同, 而应当具有艺术的文化全息功能, 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思想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中国画”这个名称首先标明了民族性、地域性, 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在学术层面, 从理论到实践基本没有脱离这个局限。仍然陶醉在关起门来, 自说自话的状态之中。以民族自身的能力, 以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抗拒外来文化的影响, 是不可能走出这种局限的。就象中国的历史, 改朝换代不过是旧有秩序和就有文化的循环, 直到近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其内在的危机才全面的暴露出来。今天, 在国际化的平台, “三流国家出原料, 二流国家出技术, 一流国家出文化”, 这一认识已被世界主流文化所认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 建立现代化的文化理论体系, 使中华文化成为影响世界乃至引领世界文化的主流, 必须放下那些盲目的自大, 先学会与其他文化的对话。而艺术毫无疑问地应当是这一实践的先锋。

参考文献

[1]胡树华.产品创新管理[M].科学出版社, 2000.

电影、“中国梦”与青年文化建设 篇11

党的政策鼓励和带动,必将唤起广大青年参与“中国梦”社会建设的激情。然而,青年文化建设虽有政策制度、各项措施等多方面的支持与保证,但它不是一系列外在形式上热热闹闹的活动,而是一系列从内在价值上构建青年精神家园的复杂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青年文化的发展建设经历曲折。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的价值观、理想、信仰及主体心理与行为发生断裂性的变化,青年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变化,并衍生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青年文化的构建与匡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电影《中国合伙人》海报

目前,“中国梦”的提出,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我们重新思考青年文化建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思路。虽然在此之前,国内为数不少的学者对青年文化的建设在理论与实践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分别在我国青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青年文化建设的内涵与视域、青年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注意到青年的价值观的变迁、青年文化认同的危机等问题,并针对新形势下拓展青年文化建设载体、探寻青年文化建设的路径、旗帜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这些研究从理论层对青年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思想政治和教育学角度强调了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青年文化系统是社会子文化系统,青年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注定了青年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于的理论分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层面。在新的社会发展状况下,我们更应该联系青年实际的文化消费,将目光深入到影响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文化生活,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从而切实推进青年的发展,推动青年文化建设。

在现代社会中,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时尚性和娱乐性使其与青年文化消费之间有着良好的契合。青年不仅是电影表现的对象,也是电影消费的主要群体。作为电影的主流接受群体,青年往往通过进入电影院来丈量电影的价值,也依靠电影来认识社会和建构价值观。不仅如此,青年是怀有梦想的群体,电影能在思想和情感上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提供给青年追逐梦想的精神支撑,对青年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因而,选择与青年文化消费、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电影进行研究,通过电影“中国梦”促进青年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历史上,青年群体作为重要的社会变革力量,参与了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和电影文化的创造,影响了社会的进程和电影文化发展的方向。从五四时期开始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到新中国成立“建立工业化、现代化国家”之梦,再到改革开放后“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追求。而在各个时期,青年都是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着力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电影以审美的艺术形式、深刻的影像,如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时代精神和青年人的壮举。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广大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电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影片反映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青年,他们没有生命自主权,没有固定、正当的职业,饥寒交迫。他们在困苦的生活之中,苦苦的挣扎寻找人生的方向。这一时期的青年,“在抗拒生活的沉重与苦涩的同时,还不断显现极其珍贵的、与苦难共存的真善美”。[1]新中国成立之后,青年一代齐心协力、劳苦建设,历史性地担负起使新中国壮大的职责。“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电影,青春激情挥洒自如,青春豪迈肆意张扬。青年一代走出过往时代所烙下的命运悲剧,他们开始逐步找寻到自己的历史性的位置与角色,那就是在集体中锤炼自己,从而来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2]在电影中,无论是《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还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的高占武,《战火中的青春》中的高山,《青春万岁》中的杨蔷云,青年一代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找寻着自己的位置与角色,在革命的斗争和社会的建设中,勇于承担职责,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见,电影中各个时期先进的“青年形象”以及时代精神的呈现对社会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正是中华民族复兴梦开启的时刻,要求积聚全民的力量特别是调动青年一代的热情投身与其中。同时,“中国梦”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要调集社会各个行业(包括电影行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共同努力。然而当下电影中偏重市场、技术、娱乐而忽视思想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审美品质的倾向,有悖于电影艺术的本质精神,并不利于青年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团结。因此,领会“中国梦”在新时代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意识到电影在视觉文化时代对青年发展的影响,电影的发展应该与青年文化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携手奋进。

首先,电影应该聚焦青年的“个人梦”,将“个人梦”汇入“中国梦”中,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开放变革的中国也是社会转型分化的中国,在这一时期的青年们不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也得承担中国向大国迈进过程中的各种阵痛和磨练。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担,“任重而道远”。他们需要鼓励、关爱和支持,去克服自身的弱点,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同时,随着西方思想的入侵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加上国内转型期社会矛盾频发、社会思潮鱼龙混杂,导致一部分青年失去了精神的支撑、理想的指引,“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欠缺、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3]这就要求电影艺术多多关注青年群体,把目光聚焦于青年的“个体之梦”,表现他们追求理想的苦痛与欢乐。同时,用中国梦的核心凝聚力量增强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生的信心和奋斗目标,从而引导当代青年走出人生焦虑困境和现实功利主义,以乐观、勇敢、创造、务实的精神投身于民族梦想的实现中。我们看到,近几年来,青春题材颇受欢迎,如《失恋 33 天》《人再囧途之泰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电影票房获得了极大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电影表现了青年的个人之梦,“而这个梦,不能仅是白领、金领、事业有成者的梦,更要满足‘屌丝’们的梦、‘蚁族’们的梦、农民工们的梦”。[4]这就要求电影要切实与青年一代的生活紧密相连,勇于面对现实,积极反映丰富多彩的青年一代生活,呈现多元、生动的青年群体影像。

其次,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有着不同的精神需求,也有着多样可供消遣的方式。在众多的消遣方式中,电影颇受青年的喜爱,青年群体成了电影消费的主要群体,这给电影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电影的主体消费者已经演变为85后、90后、00后的事实,不得不让电影研究从电影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角度切入,将观众的年龄、职业和兴趣问题提上日程。“现在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他们进电影院更多的是要放松,会把电影越来越多地当成放松精神的文化产品,把电影当做释放压力和人际沟通的场所。所以电影无论是形式上或内容上,如果不去考虑这样一种特点,不去满足这样一种需求,就很难在电影院线、在消费者市场上得到认可,难以达到影片的期望值。”[5]

同时,电影也应该担负起一定责任意识,不能仅仅为了吸引年轻人拍电影,获取票房利益。具体而言,电影是一种艺术样式,应该发挥以形象的方式感染人、打动人,发挥电影艺术的审美教育的功能,从而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促进青年的发展。在当下的消费语境下,一部分电影盲目的为博取票房,追求利益,利用哗众取宠的形式将庸俗、低劣的内容进行传播,把羡慕虚荣、追求享乐,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人生成就得失的尺度,这些影片在青年一代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指出,当下的青春文化和青年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背离,“如果说青年文化指向充满乌托邦精神的激情,青春文化则沉浸在意义丰富的当下瞬间;青年文化充满了对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警惕,而青春文化则是消费文化的后果,也是其核心内容。简言之,青年文化的关键词是‘理想’,青春文化的关键词是‘欲望’”。[6]以满足娱乐和欲望为主题的青春绝不应该是青年文化的主流,因而,为了防止这种现象进一步泛滥,中国电影应摆正自身与娱乐、市场的关系,提高电影的艺术品位与审美功能,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满足青年的需要,以更加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唤起他们为理想奋斗的精神,积极发挥正能量。

最后,中国电影应该将“中国梦”及“中国青年”的形象展现给全世界,传达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意旨。“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是推动实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7]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梦”的实现并非中国一己之事,“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而整个世界的文明进步同样需要中国力量的推动。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在世界范围内的提高,国家日益强大,给予当代青年人强有力的自信。中国青年不仅在追求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的中国梦中努力奋斗着,而且在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青年相互交流、合作中,增进了解和友谊,共同追寻着青春的梦想,追求人类共同的价值。在《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肖申克的救赎》《风雨哈佛路》等美国电影中,莫不是通过青年群体的影像以及他们奋斗的实践精神,凝缩为当代“美国梦”的缩影,向世界昭示了美国的形象和精神。因此,电影艺术家们,应当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再出发,用电影艺术向世界讲述“中国梦”,用电影传递中国青年的形象,将当代青年的理想和奋斗精神呈现给世界各国的人民,凸显为实现人类繁荣与和平最终目标而努力的中国青年的风采。

[1][2]王国平.中国电影青年形象概观[J].中国青年,2004(7):26.

[3]夏丽华.转型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冲突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13):47.

[4]陈旭光.电影中国梦:个人与群体梦的交响.中国文化报[N].2013-07-15(003).

[5]陈鹏.面对新消费群体的电影创作新力量——新导演与转型导演的创意价值与发展路径[J].当代电影,2015(2):25.

[6]周志强.是“青春文化”,不是“青年文化”[N].人民日报,2015-01-14.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篇12

关键词: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精神,天人合一

一、中国哲学

宗教因畏惧生, 科学因适用而生, 哲学因探求万物存在之因而存在。中国哲学产生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初是为了为政治国、治水平土, 即最早的政治哲学。中国哲学鲜明的民族性,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等。简言之,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伦理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在《周易》中蕴涵着了中国诸家哲学思想。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其哲学基本倾向是“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注重伦理道德, 崇尚礼乐仁义, 主张德治仁政, 充满实践性伦理和政治哲学。道家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 它的哲学倾向是崇尚自然为主的天道观, 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符合“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认识上主张“绝圣弃智”, 在人生上追求超脱和逍遥。法家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 其哲学倾向主张法制、重农抑商、以战求强,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佛家则是印度佛教哲学的中国化, 即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家, 特别是与中国道家的结合, 其主要代表是禅宗。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文简而义丰, 一语而多义。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人, 如何做圣人, 探究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 是一种现实哲学, 是一种现世哲学, 是一种实践哲学。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人物我的通感, 整体和谐和动态圆融, 就是所谓的天人和一思想和和合精神。中国哲学注重现世性的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 强调学以致用。

二、中国文化精神

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它包括自然和人文学科的各个门类, 内容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绵延流传, 通古贯今, 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方面来说, 中国文化既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还有儒释道的结合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地、人三才, 人居于中心地位。天人之间, 人为主导。在儒家学派中, 一贯反对以神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重要特征与表现体现在道德实践中。强调个体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肯定了人的价值, 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贵和尚中”是指崇尚和谐, 追求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宇宙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尤其是人与人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 和为贵”, 提倡重和去同的思想, 肯定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 表现出了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中庸之道是在“和”文化下的体现, 是为人处世的具体准则。

刚健有为, 是中国人积极态度的体现。它凝聚了民族的向心力, 具体表现为日新和革新的思想观念。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是坚持独立人格思想的体现, 正如孔子所言“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哲学以自己的方式揭示了人类发展历程中复杂的实践关系, 它是对思维、社会和自然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人类性的伟大事业。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形式、性质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的特征, 这些时代特征通过中国哲学内涵所体现出来。因此, 中国哲学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首先,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外在折射。哲学理论反映文化精神内涵, 在宇宙观上中国哲学植根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之上。儒家博施济众,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仁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要求人们生活要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人类道德的最高准则与自然规律之间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 这就使得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并不是简单的“合一”。它是一个对立而又统一的, 双方有着密切联系的“合一”。因此, 这一过程早就了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辩证发展、整体合一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观念进一步推动了人们成己成物, 人我交融的现实人合格和品质, 不断效仿自然界万物发展之大道, 尤其是天地之间的刚健日新和厚德载物, 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其次, 中国哲学影响了中国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的发展。哲学用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断地构建新的世界观、方法论, 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规范人的行为。在中国哲学的熏陶下, 中国文化精神形成了中庸的价值取向。中庸之道也被视为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孔子认为,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品德, 它是长久发展的真谛之所在, 也是达到和谐境界的有效方法。中庸之道的价值取向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指引了社会发展的向度。

最后, 中国哲学引领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发展。哲学对于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它规范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离开了正确的指导, 就会受到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的惩罚和制约。因此, 只有在辩证法和唯物史论的指引下, 人类文明才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哲学对于人类的进步具有向导作用, 同样中国哲学引领着中国文化的进步。

总之,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结晶, 中国文化精神丰富了中国哲学内涵。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哲学思想对时代文化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它总结提炼了文明成果的结晶与精髓, 可以说它是文明成果的核心与灵魂。反之, 离开了中国文化, 哲学思想也就不复存在。没有文化的哲学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我们只有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 对中国哲学思想有深刻的认识, 才能理解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关系, 才能进一步的撷取文化中的哲学基因, 哲学中的文化精华。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我们更应该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有深刻的认识, 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上一篇:黑龙江民间剪纸艺术下一篇:关注概念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