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担保

2024-08-06

政策性担保(共10篇)

政策性担保 篇1

一、前言

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贷款人无法有效区分好的借款人和坏的借款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使得借款人信贷需求无法得到足额满足,信贷配给成为信贷市场的非市场出清均衡状态 (Stiglitz和Weiss,1981; Jaffee和Russell,1976)。为缓解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以及贷款利率、贷款额度成为银行信贷的可靠信息甄别工具(Bester,1985; Milde和Riley,1988;Besanko和Thankor,1987;Schimdt,1997)。但对于贫困地区农户而言,提供充足抵押品十分困难,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成为抵押品的良好替代 (Hoff和Stiglitz,1990; Boot,1991;Levisky,1997)。第三方担保可以替代抵押物成为银行信贷信息甄别工具,但不同性质的担保人(如政策性担保、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担保、个人担保等)在信贷决策中的利益诉求有很大差异,担保信贷决策策略又不一而同。本文将主要研究用于扶贫开发的政策性担保(Public Guarantor)模型。

政策性担保有很多称谓,如信用担保计划(Credit guarantee schemes,CGS)、部分信用担保(Partial credit guarantee, PCG)、互助担保机构 (Mutual Guarantee Institute,MGI)、贷款担保计划 (Loan Guarantee Schemes,LGS)等,虽然名字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政府发起成立第三方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农户等信贷市场弱势群体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政策性担保。政策性担保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在自由竞争的信贷市场, 中小借款人由于生产经营时间短、经营规模小、没有充足抵押物等原因,往往是信贷配给的对象,如果任由市场自发调节,必然造成信贷市场资金配置的“马太效应”,中小借款人发展受到压制,而中国广大农村农民的贷款需求旺盛,生产生活活动急需银行信贷的支持,农民的信贷需求是否可以得到满足关系到整个农村市场的繁荣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失灵要求政府“看得见的手”给予信贷市场必要的干预,这种干预需要由政策性担保机构来完成。

实践中,不同国家建立了不同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如美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由政府全额拨款,并由专门的政府机构 (中小企业管理局)直接管理运作;日本的信用担保机构以政府出资为主,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出资,并建立自律协调组织,从组织上实现政企分开。在中国,比较成功的政策性担保是甘肃省政府与农业银行合作开展的“双联惠农贷款”。

二、甘肃双联惠农贷款模式特点

双联惠农贷款由政府主导并注资成立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为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全额贷款担保,省级财政根据担保公司担保业务总量及资金本金使用情况为担保公司补充资本金,农业银行每年按照政府担保资金放大8倍放贷,贷款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并由省财政全额贴息,担保公司免除借款人担保费,充分减轻农民贷款负担。双联惠农贷款以银政合作为主导,以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以政策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和省级财政负责风险兜底为保证,探索出一条普惠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相比其他涉农贷款,甘肃双联惠农贷款具备四个显著特点1:

一是财金联手,破解难题。由政府主导并注资成立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民贷款提供全程全额担保,实现了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的有机配合,改变了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两条道”的运行模式,突破和解决了贫困地区农户因担保难以落实而无法准入的制度困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贷款难的问题。财政担保资金按1∶8的放大倍数,撬动更大规模的金融资金进入农村市场, 满足了更多农户的生产经营需要。

二是银政共管,合力推进。双联惠农贷款改变了以往银行单打独斗的局面,依靠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组建了担保公司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建的担保调查团队,与我行客户经理一道共同开展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和贷款收回工作,既发挥了党政部门和干部的地缘优势、组织优势和行政优势,又有效解决了银行服务能力和人员不足的矛盾。

三是风控严密,持续发展。产品设计明确了贷款发放条件、范围、额度、程序和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制定了贷款管理、贷款清收、担保代偿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风险防控、共担、补偿机制。担保保证金、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组成的三道风险补偿防线,确保了贷款既能“放得出”又能“收得回”,有效分散和降低了信贷资金的风险,打消了银行的后顾之忧,更加长远地保证了工作的持续健康推进。

四是贴息让利,惠农强农。政府财政整合扶贫资金全程全额贴息,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给予农民利息补贴实惠, 是为“三农”实实在在的“输血”;农行大规模投放商业信贷资金并执行基准利率让利农民,彰显了大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 为农民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发展资金,是为“三农”真真切切地“造血”。

三、政策性担保理论模型

本部分借鉴Arping等(2009)的公共担保建模技术,构建了由借款人、贷款人、财政性担保公司三方参与的政策性担保信贷理论模型,研究了信贷市场行为人的特点,给出了三方达成担保信贷合同的最优解,论证了政策性担保在金融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可行性。

(一)模型假设

假设市场由贷款人(Bank)、借款人(Firm)以及可以提供第三方保证担保的担保人(Guarantor)组成。市场参与者中性风险偏好,并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考虑资金时间成本, 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为0。

1.借款人。借款人项目投资的资金总需求为 I。项目若成功,获得收益π>0;若失败,则收益为0。项目成功与借款人行为 (如工作努力程度、经营管理水平、借款人个人品质等)直接关系,且借款人行为是无法观测的变量,假设借款人行为定义为e∈[0,1],则项目成功的概率为e。借款人行为会产生成本ψ (e),并且满足ψ'蜓>0,ψ''蜓>0。在没有融资约束的情况下,项目的净收益为正,即

借款人可用的自有资金为Q,假设Q<I,借款人需要通过银行渠道获得外部融资以支持项目资金需要。借款人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为A,抵押率为β∈[0.1],且抵押资产不足以涵盖贷款需求,即I-Q>A。若借款人项目失败,抵押资产将被银行用于清算。借款人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L(R,β),R为贷款应偿还金额(注:L=I-Q为贷款金额,R为包括贷款本息的应偿还金额), β为固定资产抵押率。

由此,借款人效用函数为:

借款人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公式2定义为借款人激励约束条件,即:借款人会通过努力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等行为,来谋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2.银行与担保。银行放贷属于商业行为,要满足银行贷款收 入覆盖贷款成本的基本条件,即银行期望收益大于 0:

由于借款人抵押资产不足以涵盖贷款需求,这时需要引进第三方担保作为抵押物的补充。假设第三方担保人可以为借款人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若借款人项目失败,第三方承诺给予银行贷款本金一定比例的补偿φL,φ可理解为第三方担保意愿。由此,银行期望收益约束条件(公式3)变为:

公式4定义为银行参与约束条件。

(二)解的存在

综合借款人和银行效应函数(公式1和公式4),贷款决策目标函数为:

目标函数最大化需要同时满足借款人激励约束条件和银行参与约束条件。通过将借款人激励约束(公式2)代入银行参与约束(公式4)的方式消除公因子R,得到:

公式6定义为贷款决策约束条件。当存在满足公式6时,即表明借款人激励约束和银行参与约束条件同时得到满足,借款人将与银行达成信贷契约,从银行获得信贷融资。

公式6是否有解可以用图1解释。公式6左右分别定义为y、z。y≡e(π-ψ'(e))为一元二次方程,在图1是向下凹的抛物线。z≡Lφe+L(1-φ)-βA为一元一次方程,φ值影响z的斜率和截距,图中三条虚直线为不同φ值对应的z。

从图1可以看出,当φ≥φ',两条线相交,证明存在e∈ [0,1]满足贷款决策约束条件(公式6),借款人可以从银行获得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信贷资金。当φ<φ' 时,两条线不相交,借款人将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因此,在借款人自身资产无法满足银行抵押要求时,可以寻求足够强的外部担保(足够大的φ值),来获得银行信贷。

(三)模型求解

借款人行为函数假定。假设借款人行为成本ψ(e)=e2,借款人为经营管理付出的努力越大、成本越大,该成本函数满足ψ'() >0,ψ''()>0条件。同时,假设借款人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极小、抵押率极低(满足A→0,β→0),借款人将主要依靠第三方担保来获得银行信任,模型求解暂不考虑借款人可用抵押资产。

担保人行为函数假定。假设担保人对借款人贷款的担保意愿(φ值)不是固定值,而与借款人行为挂钩。担保人担保函数为φ=φ(e)=ye,y>0只有经营管理水平高、行为诚实端正的借款人才能获得第三方担保。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非盈利机构,对借款人实行免担保费优惠政策,担保公司损失风险由政府财政兜底, 担保人收入成本约束不予考虑。

根据借款人和担保人行为函数假定,贷款决策约束条件(公式6)变为:

公式7左侧为一元二次方程,如图2所示,当e=(Lr+π)/(2 (Lr+2))>0时,方程出现极值。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曲线特征,只要方程有解,则极值及其附近的值就小于0。因此,公式7有解的必要条件是:

公式8中△=△(y)为一元二次方程(向上凹的抛物线),其解需要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最值解和根来确定。△(y)的最优解为 ((2L-π)/L,4L(π-L-2))。分三种情况讨论:

1.若π≥L+2时,则4L(π-L-2)≥0。如图3所示,对于任意γ>0时,总能使得Δ≥0。显然,该解要求借款人项目利润足够高,只有借款人从事暴利行业时才有可能满足此条件。

2.当π≤L/2时,则:(2L-π)/L≥1.5>0,4L(π-L-2)<0,且截距π2-8L <0。如图4所示 , 当(方程右解)时,使得Δ≥0。

3.当L/2≤π≤L+2时,则:(2L-π)/L<0,4L(π-L-2)<0。又分两种情况,如图5,若(截距大于0),则对于任意γ>0时,总能使得Δ≥0;若(截距小于0),(截距小于0),则当(方程右解)时,使得Δ≥0。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当借款人利润时,对于任意γ>0,总能使得Δ≥0;当借款人利润时,则当时,使得Δ≥0。即:当借款人项目利润足够高时,借款人可以无障碍地获得政策性担保公司保证担保并进而获得银行贷款;更多的情况是借款人项目利润收益低于临界值,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提高担保意愿,这也意味着需要政府财政承担更大的借款人项目经营失败风险。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政策性担保模型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和启示: (1)以甘肃“双联惠农贷款”为代表的政策性担保可以作为抵押品的替代品,发挥聚合信用作用,缓解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农户等信息劣势群体的信贷可得性。(2)政策性担保撮合信贷合同发生更常见于借款人项目利润较低情况,政府财政需要承担借款人项目经营失败风险,这需要担保人有足够强的担保意愿,这也是政策性担保较商业性担保更适用于普惠金融工作的原因。(3) 政策性担保需要有保证的财政支撑,比较适用于有较为充裕专项扶贫资金的贫困落后地区金融扶贫开发。鉴于甘肃“双联惠农贷款”已取得积极成效,建议国家层面给予贫困落后地区更大的财政支持,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甘肃“双联惠农贷款”政策性担保技术,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金融服务覆盖面。

政策性担保 篇2

一、小额贷款政策依据:

主要按照赣人社发[2012]48号、赣财金[2014]3号文件执行。

二、小额贷款扶持对象

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凡年龄在18周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以内,身体健康、诚实守信、有创业能力、创业项目、有稳定的经营场所、从事个体经营或种养殖业,能够落实反担保措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零就业家庭成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人员)、复转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刑释人员、返乡农民工、进城创业农村劳动者等自主创业人员,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8大类)。关于创业人员年龄界定:

我省文件规定:“凡年龄在18周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以内”,即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农村户籍女性创业扶持年龄以55周岁为上限(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除外)。城镇户籍女性退休年龄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时年龄为准。

三、小额贷款扶持类型

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类型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个人(微利项目)及合伙经营,另一类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

〈一〉个人(微利项目)

包括:个体经营、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创业、二次扶持

1、个体经营是指从事个体经营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微利项目包括种养殖业;

2、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创业是指:合伙经营或组织起业创业并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备案的;

3、二次扶持是指:已经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现成功创业,并按时归还贷款的个人和合伙创业者,在经营同一项目的基础上,可视其经营规模扩大和带动就业人数(5人以上)情况,确定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指: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经县劳动部门、县财政部门共同认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三〉小额贷款申请人及其创业项目的认定

一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只适用在我省范围内从事自主创业的各类人员。不论创业者是本省户籍还是外省户籍身份,都可以向创业项目所在地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二是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对象只适用于法定年龄内人员,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稳定工作的各类人员。有稳定工作单位的人员不在扶持范围之内。

三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只适用于自主创业期间,自筹资金不足的各类人员,尚未开始生产经营的项目不在扶持范围之内。

四是个人创业从事微利项目的才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微利项目范围扩大到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权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之外的所有项目。

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额度

1、个人(微利项目)的贷款额度

(1)个体经营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

(2)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创业)最高额度不超过50万元;(3)二次扶持最高额度不超过30万元。

2、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额度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只贴息不提供担保。

五、贷款期限

1、个人创业项目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2、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六、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方式

〈一〉个人(微利项目)反担保

1、信用担保

(1)本县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干部职工;

(2)本县经济效益好、工资收入稳定企业正式职工。

2、抵押担保

(1)商品住宅等固定资产抵押(非按揭);(2)借款人建设用地(非抵押)。

3、质押担保 借款申请人股票、存单、债券、其他有价证券(视有价证券评估值而定)

七、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需提交的材料

〈一〉申请个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审批表;

2、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有关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

3、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种养殖业承包合同、相关职能部门颁发有法律效力的经营许可证等)原件及复印件;

4、申请人配偶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5、店面、超市柜台租赁合同,自用房提供产权证明原件复印件;

6、反担保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7、反担保人收入证明及承诺书;

8、其他相关资料。

〈二〉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需提供材料

1、合伙经营小额贷款申请审批表;

2、法定代表人和其合伙、组织成员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3、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全体成员签订的连带责任协议和成员中2人以上的有关身份证明;

4、企业营业执照(种养殖业承包合同、相关职能部门颁发有法律效力的经营许可证或相关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

5、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办的经济实体与吸纳安置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吸纳安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及工资发放凭证;

6、工商部门备案的企业章程或合伙协议(含股东或董事会、合伙人同意申请小企业担保贷款的条款或决议);

7、企业经营场地证明材料;

8、房产、土地等抵质押资料;

政策担保解企业贷款难 篇3

2002年由于成长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B公司而言融资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在当时,民营企业间的互保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高发区域,上海的房产市场也刚刚启动,很多人刚开始购买自己的第一套产权住房,房产抵押的条件也不具备。

就在B企业为资金一筹莫展的时候,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中投保”)与银行搭建的政策性担保融资平台,帮了它的大忙,企业成功从上海银行获得100万元的贷款,并因此走向了持续快速发展道路。2005年,该公司搬迁到浦东,厂房面积扩大到了1万平方米。而该公司2007年的销售收入已接近9000万元,产品打入国内高端应用领域,并进入欧洲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难,症结之一就是担保匮乏。尤其是对于像当年的B公司一样第一次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缺乏以及不具备担保能力,想要在银行获得贷款则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中投保政策性担保贷款则在很大程度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担保难的问题。

提供信用增级

中小企业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矛盾便是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和信用水平低。部分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财务制度不规范,产品结构趋同、附加值低,缺乏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且相当一部分发展不确定,存续期较短。如广东东莞,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尤其是纺织、电子、玩具、服装等加工行业,目前中小企业总数已近50万户,但是许多企业仍然存在着证照不齐、账目不清等问题。

这样的企业向银行寻求贷款,即便企业发展势头十分良好,也不会有银行会贸贸然去冒这个风险。但是,如果这样的企业曾经有过贷款和还款的记录,那么再次向银行申贷,待遇将大不相同。第一次的贷款行为已经为企业的信用记录上添上一笔,同时,因为贷款而带来的结算关系,也加深了银企之间的相互了解。用民间的一句俗话,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然而,信用不足、缺失或信息不对称,制约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谁来为企业的首次贷款做担保呢?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推动是担有一定责任的。也正因为如此,从1999年5月开始,上海市财政局与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投保上海分公司;而今,作为上海首家由政府出资的专业担保机构,中投保上海分公司受上海市财政局委托,根据市场化机制负责管理和运作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专门为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中小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的信用保证,协助它们获得银行贷款,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以创建于1996年的C公司为例,它是一家具有较强自身研发能力的高科技公司。开发了数十项产品,属国内一流艺术灯光景观建设专业公司。在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支持下,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2004年销售收入685万元,2005年达到了1500万元。

与业务发展相伴而行的则是资金困境。工程类企业的行业特点是资金回笼速度慢,营运资金占用情况严重。但由于公司规模较小,又缺乏与银行合作的信用记录,如何获得银行融资成为该公司2005年的重要问题。

2005年底,也正是由于中投保提供的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才有了c公司腾飞的第一步;由此,该公司近两年取得了快速发展,2007年6~7月,该公司先后中标2008北京奥运场馆照明工程合同。

倾向科技型企业

中投保上海分公司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主要扶持的是符合政府产业导向的中小企业。何谓符合产业导向?我们可以从它的担保比例中略见一斑。对于普通中小企业中投保上海分公司承担贷款本金85%的风险责任,对高新技术企业分公司则承担90%的风险责任。也就是说,从政策上而言,中投保更倾向于科技型企业。那么,对于是否属于科技型又是如何界定的?其实,在该项政策中,有一个十分明确且唯一的标准,只要企业拿到上海市科委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证书,就都可视作为科技型企业,享受政策的优惠。

另外那个15%或10%的担保,则由借款银行自行承担。这种“表示诚意”的风险责任,既明确了债权人和担保人之间的关系,也形成了一种“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风险制约机制。避免了贷款风险向担保机构转嫁,为进一步扩大担保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一些具有良好成长性,但缺乏足额、有效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而言,中投保政策性贷款担保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选择。如,企业有价值100万元的房产,做抵押只能获得六折60万元的贷款,而企业的资金缺口有200万元,这时就可以选择中投保政策性贷款担保。

保费费率较低

中投保贷款担保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的政策性优势除了解决了担保这一大难题外,在担保费上也有相应的优惠。

一般而言,中投保政策性担保贷款单户企业贷款额一般不超过500万元,个别优质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最长不超过2年。

在担保费的收取上,通常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担保期限、担保金额确定年保费率0.8%~1.2%。而相同项目贷款,在民间担保公司所收取的年保费率在2%~3%,几乎是政策性担保保费的两到三倍。

担保费计算公式为:担保费=借款金额×担保比例×担保费率×担保期限(月)。以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为例,请由中投保上海分公司作信用担保,借款期限为6个月,中投保上海分公司同意按借款金额的85%提供担保。企业应缴纳的担保费为:1000000×85%×0.85%×6=4335元。

在优惠中寻找更优惠

目前,中投保上海分公司已与10家商业银行建立了贷款担保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授权贷款信用担保和专项贷款信用担保。在全市共设立了200个贷款担保受理点,方便了小企业,简化了贷款信用担保的操作程序。

而在这些银行中,上海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占到了该项贷款在上海市场的绝对多数。其中上海银行在中投保政策性担保贷款的业务在全市市场份额占比50%以上。因此,中小企业从这两家银行申请该项贷款,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加顺畅。

政策性担保 篇4

1 衡阳担保机构现状和问题

衡阳市自2007年6月由市政府出资成立第一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来, 到2008年底, 全市共成立了7家信用担保公司, 市区5家, 县区2家, 注册资本金总额4.7亿元。其中衡阳市企业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是市政府组建控股的政策性担保公司, 是全市担保机构的龙头企业, 该公司担保业务占到了全市担保业务总量的95%, 截至今年9月份, 先后为162余家企业办理担保业务196余笔, 累计担保金额21.5亿元, 担保余额61000万元。经担保扶持的中小企业共增加产值72亿元、税收26000多万元、就业岗位上万个。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 该公司担保业务质量连续两年实现了零不良的优异成绩, 得到了合作银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然而, 在担保机构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 一些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也逐步凸显:

1.1 高风险, 低收益。

据中国银监会2009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通报, 9月末,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6%。实际上, 各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要远高于这个比率。对于担保机构, 尤其是政策性担保机构, 由于其担保对象存在无抵押或抵押不足的先天缺陷, 势必存在较大的风险。为了实现政策扶持职能, 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收费标准很低, 仅有1%-2%, 其收益远远不能覆盖风险。举一个简单的例证:100万元的担保按年2%的收费标准计算, 年收入为两万元;如果该笔担保发生风险, 冲销坏账100万元, 则需要用5000万元的担保收益才能补偿。如果再考虑担保公司的运营管理成本支出的因素, 那恐怕需要用6000万元, 甚至8000万元担保业务的收益才能补偿。担保公司担保的企业大多为无抵押资产的中小民营企业, 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差, 有效约束借款人措施较少, 担保损失的风险程度更大, 担保公司的不良率预计在5%左右是比较正常的。各级财政给予的风险补偿总计不超过担保余额的3%, 担保余额2%的损失需要由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来承担。以担保额放大5倍来保守估算, 担保公司一年也将要损失资本金10%。因此, 这样长期高风险、低收益的运转不是良性循环, 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1.2 银保合作不畅, 担保能力受制。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担保机构的建设与政策扶持, 担保机构迎来了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 随着担保机构数量的增加, 银监会也加强了对担保机构的监管力度, 成立了专门的融资担保管理部门。某些银行对合作良好的担保机构的授信额度及保证金放大倍数不升反降, 一些资本金偏小的民营担保机构则根本就申请不到银行合作授信, 无法发挥担保的杠杆作用。由此可见, 金融机构对担保机构信任程度不高, 严重制约了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担保行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再担保来为担保机构增信, 改善其经营状况, 同时规范担保机构的经营运作, 防范和化解担保行业系统性风险, 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2 国内外再担保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2.1 日本、韩国和德国的经验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设立了履行再担保职能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 标志着日本信用再担保制度建立。随后形成了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该体系, 由分布于全国各地52个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央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组成。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由政府全额出资, 为各地方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提供再担保。因此,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两层保障:地方信用保证协会与申请借款中小企业和发放贷款金融机构签订担保贷款协议, 并通过再担保信息平台自动为该笔担保贷款获取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再担保确认, 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与各地方信用担保协会对担保项目按比例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前者承担比例为70%~80%, 后者承担20%~30%。

韩国再担保制度也是世界上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韩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由政府推动具有再担保职能的担保机构有:1976年建立的韩国信用保证基金、1989年成立的韩国技术信用保证基金和2000年成立的韩国信用保证基金联合会。前两家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但也具有再担保职能;韩国信用保证基金联合会是主要再担保机构, 它依据《韩国地方信用保证基金法案》设立, 承担了全国绝大多数再担保业务, 它联合韩国16个地区信用保证基金共同形成了全国性再担保体系。资本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地区信用担保基金缴纳会员费、政府预算拨款和金融机构捐助款。它自动对全国各地信用担保基金提供担保项目实施再担保;对自动纳入再担保项目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责任分担比例为50%-60%。[2]

德国1954年成立了第一家从事担保业务机构———担保银行。随后建立了较完善担保体系, 为解决德国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联邦和州政府制定再担保风险分担制度功不可没, 其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在德国16个州每个州至少设立一家担保银行, 担保银行与协作银行风险分担比例8:2。当担保银行发生代偿损失时, 政府按照再担保风险分担制度承担一定比例损失具体比例为:联邦政府承担39%, 州政府承担26%, 通过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分散担保银行风险。[3]

2.2 国内省市的经验

随着担保行业的发展, 再担保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安徽、北京、山西、上海、广东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再担保的探索和实践, 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再担保模式。综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资本金来源方面, 多以政府出资为主, 辅之以担保机构参股、银行软贷款、引入外资或民间资本等, 从而赋予了再担保机构政府信用, 并提升了信用。担保责任方面, 多采用固定比例分担再担保或一般责任再担保或多种方式相结合;风险补偿方面, 主要由各地财政提供全部或部分补偿。

以北京为例, 北京市的再担保方案从2005年起开始酝酿。当时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 共同做了再担保可行性分析课题。北京于2008年11月16日, 成立北京市中小企业再担保有限公司。北京市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是经政府批准, 北京市独家设立的再担保机构, 具有政府公信力。

3 衡阳市建立再担保机构的设想

衡政发[2007]43号文件已明确了衡阳市企业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为市级再担保机构。由于市担保公司目前从事直接担保业务, 从长远来看, 需要要开展再担保业务, 有必要将现有的担保业务剥离, 实现自身双重角色的分离。因此, 可在市担保公司基础上, 由财政出资设立一个控股的担保子公司, 资本金在1亿元左右, 专业从事担保业务。市担保公司将现有担保业务逐步剥离到新设立的担保子公司, 今后的长期定位主要是开展再担保、投资、资产管理、新产品研发、培训、管理咨询等业务。在再担保的框架下, 新设的担保子公司资本金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0~20倍, 贷款担保能力可以达到10~20亿元以上。而初期, 可以在市担保公司成立再担保部, 先开展再担保试点, 待条件成熟后再剥离担保业务。

在借鉴日本、韩国等国经验基础上, 结合其他省市的实践, 我市建立再担保机构应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来构建再担保体系, 实现分担风险、增信作用。所谓“政府为主导”具体体现为政府在再担保管理体制、再担保资金和体系构建三方面主导作用, “市场化运作”指通过市场机制建立与担保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受益共享、风险共担再担保关系。[4]

再担保公司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机构, 应当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担保的业务特点也决定了公司主要是为担保机构提供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机制, 为担保机构增信, 而不是与担保机构争利。但是, 再担保公司的政策性职能与公司运作的市场化原则并不矛盾, 再担保公司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进行专业化、高效率的经营管理和业务运作。再担保公司的财务可持续发展是公司有效履行政策性职能的保证, 再担保公司将在业务创新方面进行积极努力, 提高公司的自我发展能力, 避免给政府财政带来过重的财务负担。比如, 为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 再担保公司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 可将暂时闲置的资金进行国债、高等级企业债券等投资, 增加公司的收益水平。

对于再担保机构实施再担保业务发生的代偿损失, 财政预算专项风险补偿资金给予定向补偿。建议市政府每年从当地新增税收中提取一定的百分比补助政策性再担保公司。政策性再担保公司, 高风险, 低收益, 决定了其必须获得政府补助才能生存, 才能有能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每年当地政府新增税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的, 政策性再担保公司功不可没, 于情于理政府都应该对有功之臣政策性再担保公司予以资助。

4 结论

再担保可以为担保机构增信, 防范担保行业的系统风险, 并有利于对担保机构的监管与规范。成立衡阳市再担保公司是必要的, 也是现实可行的, 也是解决我市大量中小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困难, 解决融资难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对于推进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桂英, 郭俊峰, 王壮.再担保机构北京模式论证[J].中国中小企业.2007 (12) .

[2]叶斌.中日韩三国再担保制度比较分析[J].华北金融.2007 (11) .

[3]国家发改委再担保制度考察团.中日韩三国再担保制度比较研究[EB/OL].www.souku.com.cn2007-6-6.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解读 篇5

一、什么是小额担保贷款?

小额担保贷款是由政府提供担保基金,财政提供贴息支持,银行提供小额贷款,以解决符合一定条件的待就业人员从事创业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一项贷款业务,包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开办经费和流动资金。

二、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人的范围有哪些?

(一)农村户口

1、农村妇女

2、返乡农民工(返乡农民工是指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一年以上,在劳动“99’三版信息系统有转移就业记录,返回户籍所在地创业的人员),查询返乡农民工的登记请去户口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

3、农村户口在企业工作过且缴纳社会保险,后来辞职,能够提供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或者失业保险手册的人员。

(二)城镇户口

只要是城镇户口,没有工作的,并且不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均可以办理。

(三)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必须两年内未就业的,能够提供高校毕业证和报到证的人员。

(四)被征地农民

被征地农民是指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因国家征地后失去全部承包土地或人均耕地不足66平方米的人员(如:白庄、东关、东三里、西三里等),该人员在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的时候必须提供县级以上征地协议。

以上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时,均不能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

三、贷款申请人的年龄限制

贷款申请人必须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男不超过60周岁,女不超过50周岁。

四、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

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小额担保贷款一般不超过10万元。

五、小额担保贷款的期限

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一年一办理。

六、小额担保贷款的利息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中央财政全额贴息,贴息资金由市财政拨付给济南市信用担保中心,担保中心按月向经办银行支付利息。

七、小额担保贷款的利率

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3个百分点。

八、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需要准备的证件

1、合法的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申请人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结婚证(单身、离异、丧偶的须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原件)原件及复印件;

4、户口本(户主页、索引页、夫妻双方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

5、申请人夫妻双方的信用报告(信用报告是去县城榆山路检察院南的中国人民银行自行打印);

6、经营场所的房产证或者租赁合同。

九、担保人的范围 1.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具有贷款人所在地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证明。3.具有稳定的工作及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4.原则上限于以下职业类型:

4.1 国家公务员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

4.2 医疗、教育、电力、烟草、银行、自来水、燃气、有线电视、通讯等行业正式员工;

4.3实力雄厚、效益良好的大中型企业的正式员工,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5年以上;

5.对风险过大的申请人建议追加到两个担保人。

十、担保人需要提供的基本材料

1、担保人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结婚证(单身、离异、丧偶的须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原件);

3、户口本(户主页、索引页、夫妻双方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

4、申请人夫妻双方的信用报告。

十一、小额担保贷款的经营范围

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主要是是微利项目,微利项目是指:除国家限制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以外的商贸、服务、生产加工、种养殖等各类经营项目。

十二、禁止受理的情况

1.借款人年龄超过男60周岁,女50周岁。

2.借款人及其配偶当前有贷款(含信用卡)逾期或对外担保的贷款出现逾期。原则上对于个人征信记录在1年以上,有累计6次(含)以上或连续2次(含)以上不良记录的以及征信记录不足1年,有累计3次(含)以上或连续2次(含)以上不良记录的,应限制办理。确需办理的,必须在如实披露并落实原因后由区就业办及逾期银行出证明,共同认可后审慎办理。共同还款人及保证人征信报告审查标准与借款人一致。

3.借款人及其配偶已被银行或担保中心认定为“不良客户”。

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流程

小额担保贷款按照自愿申请、乡镇(街道)劳保中心初审推荐、县(区)就业服务机构复审、担保机构复核并予以担保、经办银行核贷的程序办理贷款手续。

一、个人申请

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向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劳保中心提出申请,填写《济南市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并提交如下资料(所有相关证件需查验原件留复印件):(1)《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

(2)《山东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者《济南市农村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认定表》、《济南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小额贷款认定表》

(3)《营业执照》以及其他经营资质证明、场地租赁合同(协议)。申请人《营业执照》的注册地与经营地必须一致。

(4)反担保人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以及担保人需要填写的《济南市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人承诺书》、收入证明。

(5)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如:个人征信)。(6)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通过读取身份证录入信息。

二、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初审并出具推荐审查意见(1)审核借款人及反担保人提交的相关资料(查验原件留复印件),确认申请资格;

(2)实地调查,重点调查项目所在位置、经营状况、租赁协议真实性等;(3)了解借款人的家庭基本状况,主要调查借款人的行为能力以及借款人配偶对申请贷款的态度;(4)核实借款人带动就业人员的真实情况。

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在完成对申请人的贷款政策解释、身份资格确认、个人诚信记录调查、经营场所调查等工作后,出具济南市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推荐审查初审意见。

三、县就业服务机构复核并出具复审意见

县就业服务机构对街道劳动保障机构递交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材料进行复核,并在《济南市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推荐审查表》上签署复审意见。

四、信用担保中心审核

经办银行将申请材料报到市信用担保中心后,进行报件登记,由市担保中心工作人员和银行经办人员共同审核报件,对通过贷款资格审核的借款申请人,确认并打印“济南市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审批表”一式三份。复审通过后确认并打印不可撤销担保函。银行经办人员在市信用担保中心做好交接登记后,将不可撤销担保函拿到银行,通知借款人放款。

五、经办银行审核,签署合同放款

根据信用担保中心出具的不可撤销担保函以及承办单位出具的审核意见,经办银行通知借款人以及担保人银行面签《借款合同》和借据进行放款。

六、跟踪回访

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及承办单位定期不定期对申请人进行回访,及时掌握申请人的经营情况,并做记录。对申请人出现经营情况困难或其他可能影响正常还款情况的,及时上报市担保中心,由市担保中心决定是否提前终止担保合同,收回贷款。

七、回收贷款

在借款人贷款到期前一个月,由经办银行和承办单位通过电话、短信、邮寄等方式向借款人进行贷款还款提醒,对到期未能偿还的贷款,经办银行和承办单位积极催收,并于逾期日的下一工作日及时通知担保中心。

八、评定申请人信用等级

政策性担保 篇6

政策性投资担保公司肩负着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综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责任, 其具体的切入点在于搭建银企关系改善的桥梁和纽带。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政府投资的“放大器”作用。政府投资担保业, 可以引导和吸引社会民间资本进入该行业, 通过与银行的沟通合作, 利用信用担保这个杠杆, 可使银行以数倍 (一般5-10倍) 于担保金额的额度投向中小企业, 以较小的资本金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投放到实体经济生产经营领域。

二是银行投资的“减压器”作用。担保公司是银行风险的分担者。商业性金融机构由于怕担风险, 往往不敢贷给中小企业, 特别是无信用等级或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或抵押品不足的企业放贷款。担保公司提供信用担保后, 担保公司基本上承担了本应该按比例共同承担的全部或大部分风险, 大大减轻了银行的放贷风险。即使按比例分担风险机制成立, 担保公司也将企业贷款风险分散了。

三是中小企业加速发展的“启动器”作用。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问题, 特别是缺乏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到目前为止, 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都得不到银行的资金支持。有了信用担保公司这个桥梁,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难也就得到了极大地、有效地缓解, 融资满足率大大提高。同时信用担保公司还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提升金融信用, 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机会。

四是民间资本聚集的“调节器”作用。其一, 担保公司通过吸纳政府资金, 发展会员或募集民间资本, 将其集中起来搞担保办大事;其二, 有担保公司的信用担保, 会促使更多的民间资本汇聚起来创办更多的中小企业;其三, 促进有闲散资金的民营企业入股担保公司, 又通过担保公司担保, 促进银行资金流向民营企业, 从而有力调节民间资本流动。

五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 是地方经济、特别是县 (区) 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力军, 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就是支持和推动了地方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担保公司的这方面作用, 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得更好。经济欠发达地区, 通过发展信用担保公司, 低成本地促进当地银行储蓄资金持续稳定地发放到当地企业, 减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数量, 从而极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关于加强监管确保其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 主要表现就是高风险低收益。它是介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政策性担保机构, 所从事的担保业务, 蕴藏着极高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防范可能出现的地方金融风险, 我认为在给予政策倾斜、大力支持的同时, 有关各方须协调联动, 多管齐下, 共同扶持政策性担保公司有序运作, 加快发展。

1、给予政策支持, 确保政策性担保机构健康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要站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政策性担保事业。政策性担保业务的持续开展, 有利于维护规范、正常的经济秩序、整体降低中小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信用交易成本、减少社会交易环节, 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因此, 政府要把政策性担保机构作为新形式下的一种新型有效的金融工具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来抓, 给予这一行业恰当定位, 确保其名正言顺。二是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为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 对担保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费进行补助等;三是加快制订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减轻内在负担, 为政策性担保创造宽松环境, 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有效规范监管, 切实做好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工作。

加强对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管十分有必要。要贯彻落实好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关于地方财政部门积极做好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管理工作的意见》 (下称“《意见》”) 。《意见》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完善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制度体系, 并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监督, 尤其是财政出资的担保公司业务的监管。要按照区域经济、布局合理、突出重点的原则, 对政府出资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适度整合。

3、防范操作风险, 建立健全担保运行管控机制。

政策性担保机构要采取“政策性资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面向中小企业群体自主配置信用资源。同时, 健全申保项目合议评审机制。目前, 一些政策性担保公司在保项目风险预警、项目限额审批、项目报告、项目内部稽核、项目风险监控、项目风险补偿、项目风险转移、项目外部监管等各项机制和制度方面还比较薄弱, 担保投资决策环节随意性较大, “拍脑袋”现象依然存在, 操作风险很大。因此, 担保公司要加快建立健全担保运行管控机制。尤其对承保企业的贷款资金使用实行严格监管, 帮助承保企业加强和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促使承保企业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功效, 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公共财政的服务职能, 提高财政资金倍数效应和地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杠杆作用, 最终实现让担保公司每一笔的项目运作都更加阳光。此外, 还要建立起风险补偿渠道, 使政策性担保机构遭遇不可避免的风险代偿及损失时, 以实现有效的信用资源补充。

总之, 相信在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 政策性担保机构将会越办越好, 担保事业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贡献度会更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政策性投资担保公司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搞好与银行间的协作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巨大, 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程度日益加深。

政策性担保 篇7

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专门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在国内应运而生。目前, 国内已经建立起包括政策性担保、互助性担保及商业性担保三种运营模式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截至2007年底, 全国信用担保机构已达3 729家, 政府完全出资或参与出资的机构达1 385家。政策性担保机构, 是指主要由政府出资, 定位于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 它收取的担保费率及保证金比例均远远低于商业性担保机构。就陕西省而言,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成还比较单一, 虽然政策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都已存在, 但政策性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担当了绝对主力。

担保机构的创设对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 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比, 目前国内担保机构虽然数量众多, 但是实力规模却极其弱小, 现阶段在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如何推动担保行业及担保机构的发展, 充分发挥其在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领域的作用, 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分析我国政策性担保机构发展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并以陕西省担保行业及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发展情况作为实证, 以期望能寻求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政策性担保机构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 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设立完全依赖政府外在推动, 缺乏内生性

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促进当地的社会就业, 地方政府必然不遗余力地扶植中小企业, 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然而, 作为商业主体的银行在考量了风险与收益之后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选择了退缩, 市场机制失灵的背景之下催生了政策性担保机构。设立担保机构的作用是通过信用放大作用和增级作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此类担保机构的定位大多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振兴中小企业市场为宗旨,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官方或半官方机构, 如美国的中小企业管理局 (SBA) 、日本的信用保证协会等。他们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视为一种公共产品, 借助成熟的信贷体系和行政管理机制, 高效率地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 对于纾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然而, 脱胎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担保机制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在国内却产生了定位难的问题, 原因如下:第一, 如果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定位于公共产品, 那么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势必将更多地依赖于地方财政的持久支持, 这是多数地方政府无法做到的,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第二, 国内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及管理效率并不足以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非商业化运作。国内最早引入担保机构模式时, 大多走的也是类似国外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之路, 担保机构主要决策者由政府部门领导兼任,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 政企不分, 一切服从于粉饰政绩需要和长官意志的政治化决策模式注定将使政策性担保机构走向失败, 同时还可能伴生大量的道德风险;第三, 国内目前的诚信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尚未形成完善的中小企业信贷监督约束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 以政府信用担保方式大面积推广中小企业时机尚不成熟。

在否定了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公共服务定位之后, 担保机构走向企业化似乎已成为必然选择, 一种理想的假设就是: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担保机构定位于不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 由政府注资, 实行企业化运作, 让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 既赋予其明确的社会责任, 又使其充分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 迫使担保机构走向良性的自我发展循环。但是, 这种理想化的设计并未使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定位难题随之消除, 因为它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政策性担保机构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

上述原因, 导致了政策性担保机构在经营中顾虑重重, 面对困难时更多地考虑退路, 因而在经营中趋于采取保守性策略, 只是在政府外力的一再推动下去选择一些风险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开展信用担保业务, 在主动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方面缺乏内在的积极性。

(二) 担保机构缺乏完善的风险共担及风险分散机制

与银行相比, 国内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散机制显得十分薄弱。从陕西省担保机构的运行现状来看, 担保机构存在风险分散机制缺乏, 担保风险过于集中、补助金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

1、与银行的风险共担机制基本没有建立起来。

由于竞争尚不充分, 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挖掘并未引起国内多数银行的重视, 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至今在多数银行仍被视为鸡肋业务, 担保机构在银行面前处于弱势地位, 与绝大多数银行合作的基本条件仍然是为贷款人承担100%的连带保证责任, 只是各家协作银行在放大倍数和代偿宽限期的规定方面略有所不同。现存的一些规章由于立法层次相对较低, 对金融机构没有任何约束力, 难以对担保行业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就担保机构承担100%责任的业务模式而言, 在整个信贷成本中, 担保费所占的比例约为20%—30%, 但却承担着100%的信贷风险, 这种收益与风险完全倒挂的激励机制将担保机构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而银行只要有效控制住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 便可将高风险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变成低风险、无风险的业务。一些银行抓住了地方政府急于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树立政绩的心态, 不是真诚地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 而是将政策性担保机构当作自己风险转嫁的下家, 不但放松了自身对贷款企业的考察, 甚至将一些本应自己承担的管理责任和管理成本也乘机甩给了担保机构, 进一步加剧了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

2、政府的补助金机制还亟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目前, 陕西省政府以及西安等部分地市已经建立了针对担保机构的补助制度, 其基本操作都是根据担保公司每年发生的担保发生额予以一定比例的补助, 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市一级的补助金制度在多数地市尚未建立起来;二是由于财力有限, 省级补助金申请门槛较高, 覆盖面非常有限;三是补助金的比例较低 (地市级通常为2%左右, 省级一般为1%) 。对于多数政策性担保机构而言, 这些补助更多地是解决了它们因收益过低而带来的盈亏平衡问题, 而对潜在的风险还难以构成坚强有力的准备金。

3、目前, 再担保体系是陕西省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分散机制的核心, 再担保公司的基本业务模式是:

收取担保机构担保费的20% (担保费统一按照2%的标准计算) 作为再担保费, 如发生损失, 再担保公司承担30%的责任;如未发生损失, 再担保公司返还所收取再担保费的30%—50%。显然, 再担保的风险覆盖率还远远不足, 主要的风险敞口依然留存在政策性担保机构手中。

(三) 政企不分导致的政治化决策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来说, 不能不顾及政府的政治要求。由于发展定位模糊, 不少政策性担保公司与广大中小企业一样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高层人员往往由政府官员兼任。商业模式中掺杂的政治元素使政府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变得复杂, 担保机构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选择合作银行, 确定合作方式, 对下游客户的选择也同样受到影响。地方政府无法干预任何一家银行的经营, 但影响担保公司的决策却是轻而易举, 一些居心叵测的企业也频频利用自己的政府公关能力向担保机构施压, 试图通过担保公司曲线获取银行资金。在“政府、银行、企业”三个鸡蛋上跳舞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比民营担保又多出一份经营处境的尴尬。

(四) 担保机构的经营运作日趋银行化

从陕西省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 政策性担保机构经营思维日趋银行化, 除了收费以外, 它们和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区别愈来愈不明显。

担保机构经营思维银行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不但对中小企业的基本面提出严格要求, 还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合乎条件的反担保品, 有的担保机构甚至提出了比银行更加苛刻的反担保品要求。尽管这一做法明显违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产生机理和设立初衷, 但在国内却成为正常不过的现象, 协作银行支持态度也进一步鼓励了担保公司强化反担保措施的做法。

强化反担保条件对于纯商业的担保机构而言无可厚非, 但对政府背景的担保机构而言, 强化反担保的要求却不能不让人重新审视其存在的价值。日本信用保证协会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中, 无反担保的公司贷款担保占到信用协会业务量的90%以上, 充分彰显了其政策性机构的独特作用。而国内政策性担保机构目前经营运作日趋银行化的现实, 大大弱化了其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解决政策性担保机构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 通过市场竞争解决银行开发中小企业信贷客户的内生动力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并不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而是一个利润空间很大, 充满商业前景的市场领域。要改变现阶段银行信贷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度配置, 不愿投放中小企业的现状, 就必须进一步增强银行间的市场竞争, 发展更多愿意开发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中小型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在和大银行争夺大客户资源中处于劣势地位, 竞争的需要和盈利的渴望使它们将市场重心转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它们有意愿也有手段去发掘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 充当中小企业贷款主力军的实际上也正是各地市的地方商业银行、农信社等中小型金融机构。国外的发展经验也证明了中小型银行在开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不但更加富有主动性, 也更加富有管理优势和创新精神。

由于多数银行倾向于选择有政府背景的担保机构作为合作伙伴, 相比其他担保机构, 政策性担保机构拥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但这种先天优势的确立要在引入竞争机制, 调动起各银行开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兴趣之后才能得到更充分的显现。

(二) 健全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及风险分散机制

1、建立健全与银行的风险共担机制。

省内目前仅有省再担保公司等极少数实力极强的担保机构与银行达成了风险共担的协议, 大多数政策性担保机构都在与银行的风险共担问题上无法取得话语权。为此, 笔者建议从两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在国家或行业的立法层面, 积极呼吁银监会、人民银行等权威部门出台相关的合作办法, 明确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问题;二是在省级层面, 由政府出面, 借鉴沿海地区担保机构“抱团增信”的做法, 将所有政策性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组成联盟, 统一与银行谈判风险共担问题。省再担保公司的股东单位是各地市的骨干政策性担保机构, 这种联盟既有深刻的政府支持背景, 又有资本扭结的一致关联方利益, 结盟所产生的力量不容忽视。

2、尽快建立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补助金制度。

尚未建立起补助金制度的地市应仿效西安等地的做法, 尽快建立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补助金制度。在财力有限, 难以覆盖全面的情况下, 无论是省级还是市级担保补助金都应优先支持当地的骨干型政策性担保机构。当前多数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保费收入通常仅为商业性担保机构的50%—60%, 政府补助对于遏制政策性担保机构向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非理性蜕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有助于政策性担保机构正确定位自身的价值地位。

3、加强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横向联系, 逐步扩大风险承担比例。

省再担保公司目前是政策性担保公司将风险分散的唯一办法, 对于担保公司而言, 仅有这一途径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 一要加强各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横向联系, 鼓励担保公司发展联保、共保业务, 这不但有利于化解风险集中于某一家担保公司的弊端, 还能够促进担保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 提升担保机构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创新能力;二是再担保机构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逐步扩大风险承担比例。尤其是面对性质截然不同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时, 在操作模式上应体现出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适度倾斜。

(三) 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

1、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的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行金融体系的主体架构并非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 多数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绩效考评和成本收益模式不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因此, 如果担保机构的经营模式开始与银行趋同, 那么将是金融发展中的一种倒退而不是进步。为此, 一是要坚持政策性担保机构公司化运作的方针, 尽快清理政府官员兼任公司高层的现象,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招收专业人才, 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二是担保机构必须坚持扁平化管理, 避免多层级的组织结构和复杂的决策机制。担保机构必须以灵活务实的经营, 高效快捷的服务弥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用鸿沟和信息缺失, 破解国内金融体系中的制度性缺陷, 为中小企业找到一条现实的融资捷径。三是为避免政策性担保机构在企业化管理后完全走向商业化, 漠视自身社会责任的问题, 政府应通过建立起对担保机构的长效绩效考核机制来实现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性导向。对政策性担保机构而言,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易于量化的:利润和代偿率是核心的经济效益指标, 所扶持的企业数量是最佳的社会效益指标, 而担保放大倍数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应以上述四个指标作为核心建立一套复合绩效考核体系, 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明确其权利和责任。这也是化解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决策风险顾虑过多的有效途径。银监会在2007年6月29日下发的《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银行应摒弃传统的对单笔、单户贷款责任追究的做法, 在考核整体质量及综合回报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追究或免除有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做到尽职者免责, 失职者问责。”这一原则非常值得政策性担保机构借鉴。

2、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

国外学者对银行贷款的类型研究表明, 对中小企业贷款多属于关系型贷款, 即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贷款决策并不依赖于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等“硬信息”, 而主要依靠从与企业近距离接触所了解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判断, 这些信息不仅包括通过办理业务而得到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 还包含了从各种途径 (员工、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利益相关者) 获取的有关企业行为、信誉和业主个人 (包括家庭) 品行的信息。这种信息称之为“软信息”。“硬信息”易于量化, 不具有人格化特征, 判断分析“硬信息”主要依赖专业理论知识;“软信息”不易量化, 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 判断分析“软信息”主要依赖判断者个人的经验和综合素养, 辅之以专业理论知识。当前国内各大银行的贷款评审流程基本都是基于大量真实可靠的“硬信息”设计的, 这种信贷模式施之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显然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中小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把握关键在于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软信息”分析系统。通过对软信息的收集、调查和分析, 担保机构能够获得对企业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信息, 把对中小企业的关注重点从抵押物转移到企业诚信意识、经营实绩及成长性方面, 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目前, 不少中小型银行和担保公司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取得非常宝贵的经验。比如, 央视曾报道过的浙江泰隆银行总结的一套“三品和三表”信贷调查和风险管理体系。三品就是:一看小企业老板人品, 要诚实守信;二看产品是否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三看抵押品。同时,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 泰隆银行就看企业的另外三表:水表、电表和海关报表, 从中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

(四) 不断创新企业反担保方式

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经营决定了其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仅仅依靠传统的金融产品不但难以满足其需求, 还会因金融产品与其企业经营特点的不匹配而引发信用风险。目前, 金融产品的创新更多地依赖银行做出努力。作为担保机构, 应该多从企业反担保条件的创新方面做出创造性的设计, 譬如:

1、除传统的不动产 (房屋、土地、在建工程等) 和固定资产 (设备、车辆等) 抵押外, 应积极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寻找合格的抵押物。比如, 针对大型企业供应链层面的中小企业, 采取应收账款质押就是一种较好的反担保;对于有一定规模的贸易供销型企业, 可根据其仓储物流的特点, 采取具有操作性的存货抵押或仓单质押等。

2、不断完善并规范股权质押的操作。股权质押过去由于难于进行出质登记而无法操作, 金融危机爆发后, 陕西省工商局于2008年12月推出了30条应对措施, 明确提出了支持企业的股权质押, 为企业股权质押的出质登记提供快捷服务。担保机构可将股权质押重点反担保措施予以关注并形成操作规范。

3、由于变现难度大、可控性不高, 出质登记不尽完善等原因, 无形资产 (商标专用权、特许经营权、专利权等) 目前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性、补充性的反担保措施。担保机构应借助政府平台,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工艺技术和经营管理, 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风险可控、具备操作性的无形资产抵质押, 使无形资产逐步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主干性反担保措施。

(五) 加强对信用担保行业的监管

鉴于信用担保业务的高风险性, 发达国家普遍将担保机构视同金融机构, 纳入整个金融体系的管理之中。反观国内, 仅仅是将担保机构定位于中介机构, 行使监管职责的是国家发改委的中小企业司, 在省级主要是中小企业局, 但他们对担保机构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少量的行业指导, 审批担保机构的设立, 以及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扶持等方面, 还谈不上对担保机构实施业务监管。目前来看, 无论是担保机构的设立条件及程序, 还是对担保机构日常业务的监管, 与其他工商企业并没有太大区别, 门槛不高导致整个担保行业鱼龙混杂, 对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已经构成危害。建议参照国外的相关做法, 将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一类特殊的金融服务企业类型纳入银监会的管辖范围, 加强对业务开展的监管, 从严控制担保机构设立审批。同时, 各地应尽快对行业秩序进行清理整顿, 加速淘汰行业内的不健康个体, 净化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

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优化金融产业结构, 不断填补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供需断层和制度缺损, 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产业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2007年度发展报告.2007.

[2]中国经济投资担保公司.国外信用担保比较研究.中国金融, 2006 (1) .

[3]潘楚楚.北京市高科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研究.2008.

[4]顾海峰, 陈晓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所存在的制度性金融缺陷及对策研究.工业技术经济, 2008 (4) .

全国再担保模式的发展和政策建议 篇8

一、再担保江苏模式———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江苏省政府为应对2008 年金融危机对江苏经济和企业造成的影响,为增强实体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发起设立江苏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再担保)。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的三年中累计再担保金额已突破1600 亿元,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4.3 万家,合作担保机构近300 家。

在企业运作上,江苏再担保坚持“政策性导向、市场化运作”原则,以再担保体系建设为主线,逐步形成“资本结构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合作模式多样化、服务方式一体化”的再担保“江苏模式”。“资本机构多元化”是指江苏再担保在江苏省政府控股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地方财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股江苏再担保。尤其是创新地吸收民营股东参股再担保,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多元化资本结构。“经营机制市场化”是指江苏再担保坚持政策性导向的同时,坚持市场化经营,运用市场的手段而不是行政的手段去搭建江苏再担保体系。“合作模式多样化”是指江苏再担保与江苏各地担保机构多样化地展开合作,针对担保机构资质、合作意愿、合作领域的不同,形成主办、承办、特办、专办等四种合作模式,再担保合作模式开发进行了极为有效的探索。“服务方式一体化”是指江苏再担保除了提供再担保支持外,还提供融资担保、科技贷款、创业投资、资产管理、融资租赁、典当等多种金融服务,形成再担保一体化服务架构。

在发展模式上,江苏再担保提出“一体两翼”的构想。所谓“一体”是指以再担保主业为企业发展的主体;“两翼”是指直保业务和其他市场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再担保业务是非盈利性的政策性业务。江苏再担保所收的再担保费不到万分之八,仅仅是作为象征性的收费。这样微薄的收费不足以维持企业正常的运作和今后的发展。因此在“一体”以外强调“两翼”的作用。“两翼”代表盈利性高的市场化金融服务,用以支撑政策性的再担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市场化运作提供动力。

二、再担保安徽模式———发挥财政功能,扶持县域经济

安徽省政府于2005 年11 月成立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担保集团),注册资本41.86 亿元人民币。安徽担保虽然挂名担保,但也从事提供再担保服务,同时推进担保和再担保业务发展。目前安徽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户数已达380家,在保余额1232 亿元。已初步建立了以省担保集团为依托的再担保体系,体系成员单位达80 家,覆盖全省75%以上县(市、区)。

安徽省再担保体系建设总计三大特色。一是充分发挥财政功能。省担保集团在从事再担保体系建设上充当了安徽省财政资金运作的窗口。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13〕38 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示安徽省财政厅安排20 亿元专项资金,通过省担保集团,对县域国有及国有控股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注资参股,以股权投资的方式直接扶持基层担保机构的发展。二是增强对担保机构的补贴和补偿。安徽近日出台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对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并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融资性担保机构发挥公益性和政策性作用,合理确定担保费率,原则上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5%,以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小微企业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明确对2013—2017 年期间依法合规经营、年化担保费率不高于同期基准利率25%且放大倍数达到4 倍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省和同级财政按其全年平均在保贷款余额增加额的0.5%,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50 万元的奖励。对加入省再担保体系实行比例再担保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的小微企业担保代偿损失给予20%风险补偿。三是强化省担保集团的职能。省担保集团作为很多担保机构的出资人和大股东,对再担保体系成员实行评价,其结果分别作为担保资金分配、负责人薪酬核定及体系成员准入退出和再担保合作方式确定的依据。安徽形成了一个涵盖资本金注入、风险补偿、担保贴费、低费率奖补、税收优惠等在内的再担保体系,以此有力保障了担保机构发展。

三、再担保广东模式———风险共担,共同成长

广东省政府于2009 年初,为应对金融危机,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成立国有独资公司——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再担保),注册资本金为20 亿人民币。四年多来,广东再担保已发展合作担保机构近60 家。截止到2012 年,广东再担保业务累计发生额近700 亿元,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10000 户。

再担保广东模式总的来说突出两大特点。一是成功开创了银行、担保、再担保风险共担机制。广东再担保开发了“速保通”的再担保产品,突破性地实现了银行、担保、再担保之间各自按比例承担风险责任。这一产品的推出灵活了银保之间的合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担保机构的弱势地位,分散了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提高了担保机构的授信额度,增强了担保机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效促使银行更稳健地审核业务,从交易结构上规避了风险完全集中于担保机构的不合理状况。二是重点扶持优质担保机构成长。广东再担保推出“担保行业天使计划”,重点扶持担保行业内的优质机构。具体措施包括与广东省内信用等级较高,经营规范、业务规模较大的担保机构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并以参股的形式加强合作强度和牢度。同时,对实力还相对较弱的担保机构以联保、分保等形式加以扶持,带动其业务一同成长,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抱团取暖、整合资源、共谋发展”的合作理念,力争提升全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再担保北京模式———向高科产业倾斜,设计标准化产品

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再担保”) 是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于2008 年11 月16 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20 亿元,是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平台。

北京再担保体系建设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再担保行业分布大力倾斜于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据北京再担保2012年末再担保项目行业分布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46%,文化创意产业占比15%。这两项产业也是北京市政府重点扶持打造的产业,北京再担保承担了北京市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平台,花大力气扶持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具体措施包括推出“创业贷”等再担保融资产品,扶持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成长。二是设计标准化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北京再担保与体系内的担保机构合作推出了中小企业集合信托、集合债等业务;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融资平台转贷业务,专项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所属的“中和农信”小额扶贫贷款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附加再担保条件的“商贸通”、“短贷宝”、“租金贷”等中小企业标准化融资产品,推动了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批量化、标准化发展。

五、各地再担保模式发展的比较分析

1、再担保主业对比

再担保业务普遍分为一般再担保和比例再担保。一般再担保是指当担保机构以其全部财产(包括但不限于出资人承诺而尚未实际投入的资本金和应追偿的债权、反担保债权、反担保物权和其他权益)尚不足以承担担保责任时,再担保公司对担保机构不能偿还部分的再担保项目债务承担补充代偿责任。通常情况下是担保机构代偿能力丧失或是频临破产的时候再担保公司提供代偿服务。目前全国大部分再担保公司采用一般再担保模式。一般再担保模式对再担保公司而言基本无风险,但对担保机构却起不到扶持的作用。因此采用一般再担保模式的再担保公司在再担保体系建设上收效甚微,再担保规模难以做大。目前在再担保体系建设上取得成效的主要是采取比例再担保模式的江苏再担保和广东再担保。

比例再担保是指在担保机构追偿后,由再担保公司与担保机构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共同分担损失比例,分担比例最高不超过50%。完全与担保项目挂钩。江苏再担保还对比例再担保的方式做了一定的调整,提出了不同步代偿的原则。原则上只有担保机构确认损失后才能与再担保公司进行损失比例分担。这种比例再担保的优势在于:一是减轻了再担保公司的赔付压力。再担保公司只需要就担保机构损失进行部分赔付。二是不同步代偿原则的实施能够摆脱部分担保机构对再担保公司的依赖性。在担保机构看来,反正最后损失是由再担保公司赔付,追不追偿或是追偿多少显得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在比例再担保模式下,担保机构必须在追偿之后才能与再担保分担损失。这就强迫担保机构必须全力去追偿,激发了担保机构追偿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有效避免了部分担保机构骗赔付的行为。

在再担保体系建设上比较特殊的是安徽省担保集团。安徽省担保集团作为安徽省财政运作的基础平台,掌握着大量的财政资源,拥有对地方建设项目和担保机构的投资权。安徽省担保集团采用向担保机构参股注资的方式扶持基层担保机构的成长。这一模式大大巩固和增强了安徽省担保机构在地方以及全省担保行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不足之处在于安徽省担保集团不再坚持市场化的运作原则,行政化的色彩更浓厚。当经济形势下行,担保机构出现大面积风险时,直接参股担保机构容易引发自身风险升高。

2、营利模式对比

再担保业务是属于非营利性的政策性业务,再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不足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大多数再担保公司在再担保主业外还同时开展多种赢利性业务。其中主要的赢利性业务为直保业务。再担保公司大多是由省市一级政府发起成立,资本金实力,信用等级在市场上均属前列,银行等金融机构比较认可,直保业务开展比较顺畅,并能丰富直保业务的品种。中小企业集合信托、集合债是再担保公司普遍采用的直保创新业务品种。直保业务之外的另一大赢利性业务是资金运营业务,主要分为资金拆借和股权投资两种。资金拆借主要体现为面向中小微企业、政府平台、小贷公司的小额定额资金拆借,既实现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又以直接信贷的方式扶持当地经济的发展。相比其他再担保公司,江苏再担保资金运作的一大特色是投资控股成立了一系列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的子公司,涵盖担保、租赁、科贷、投资、资产管理和典当,推动江苏再担保朝着综合大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方向迈进。

3、企业资信,银行认可度

以江苏再担保、广东再担保、北京再担保为代表的省、直辖市政府发起组建的再担保公司长期信用评级都达到AA+,得到绝大多数银行的认可,可为担保机构提供有效的增信服务,扩大了担保机构在银行授信的放大倍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市县一级政府成立的再担保公司,其在信用评级方面相对较低,资本金实力也较弱,无法对担保机构提供有效的增信服务。

信用评级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为担保机构的增信功能上,还体现在再担保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背景、资本金优势,为广大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中小微企业集合债、集合信托、小企业私募债等,拓宽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通过增信降低发行产品的票面利率,为中小微企业降低财务成本,缓解还款压力。

六、有关政策建议

1、银保合作中的再担保角色

在与央行的合作上,目前已有部分再担保公司得到央行的认可,获准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如江苏再担保,目前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让江苏再担保等再担保及担保机构不再依赖商业银行查询征信信息,就能够了解到企业和个人的第一手资料。再担保公司以这一优势完善再担保体系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体系内的信息流通和共享,体系内的担保机构能迅速地获得企业的征信信息,增强了风险防范能力。

在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上,再担保公司要充当担保机构谈判人的角色。目前已有不少担保机构提出要与银行进行风险分担,尤其是发展成熟,实力较强的优质担保机构。这些担保机构希望通过风险共担的模式,开发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批量信贷业务。这种模式下银保双方共同承担风险责任,银行能够将小微贷业务打包批量化发展,担保机构则减轻了自身的风险责任,激发了业务开拓的积极性,并将保险业务的相关运作法则融入到担保业中,双方共同推动业务的发展。目前存在的障碍在于银行制度建设都是来自于顶层设计,省级分行以下不具备改变现有银保合作格局的权限。但要从省行一级以上去改变现有银保合作的模式,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大多数担保机构位于基层,社会地位过低,无法与银行省行以上层级进行沟通。因此在这方面各省市再担保公司就需要充当担保机构谈判人的角色,通过省级政府平台的优势和背景去与银行沟通谈判,在谈判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力争将一批优质担保机构拉入到与银行分比例合作当中,实现银保合作模式的创新突破。

2、担保机构的法律定位

再担保公司所服务扶持的对象——担保机构一直以来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业务合作时没有话语权,谈判地位过于弱势,但目前已有不少声音认为担保机构可归属于金融机构管理范畴。对于这个问题据悉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包括财政部、国税局、银监会等或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研,并将根据调研结果拟定相关文件和细则,正式为担保公司正名。2012 年4月,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相关通知,对担保机构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进行较大调整,担保机构税负有所增加,发展受到影响。当担保机构纳入金融机构范畴后,首先的益处就是税收的优惠。营业税将降至3%,所得税将降为15%,迅速缓解了担保机构的税负压力。担保机构的管理或许可以归入信用社一类的“农村金融机构”,参照各地信用社的监管方式进行管理,鼓励担保机构跨区域经营,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给担保机构“正名”,给予合理的法律地位,鼓励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担保行业更好地发挥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功能。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担保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角色传统上是充当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的转嫁者,处于金融体系之外,甚至可以说是金融机构业务的衍生物。如果担保机构被定义为金融机构,那么银行等金融机构所产生的风险依然存在于金融体系内,找不到风险的泄洪口,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将极大地增加,不利于金融机构化解风险及处置不良项目。对于担保机构的法律定位问题以及是否给予担保机构所谓的类金融机构待遇在今后仍是行业内争论的焦点。再担保公司对担保机构的扶持政策也将随着担保机构的法律定位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即再担保公司是继续保持目前的角色作用还是向类似于银监会的角色演变。

3、担保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1 年以后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下滑,尤其是实体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日益艰难,担保行业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大量的担保公司生存困难,民营担保机构甚至被银行大规模地清理出银行系统。在这种环境下,担保行业不可避免地面临大洗牌。可以预见在此次行业大洗牌中担保行业将呈现两种趋势。

趋势一,担保行业今后将由国有资本主导。起初担保行业监管不严,大量民营企业,尤其是有房地产背景的企业利用自己建立的担保公司在银行获得5 倍甚至8 倍以上的授信,来为自己本业提供融资服务。甚至在担保公司资本金监管变严之前,不少担保机构出现抽逃资本金的情况,担保机构成为了实际上的空壳公司。再加上2009—2010 年之间,中央4 万亿政策的强力刺激,实体经济一度恢复了2008 年金融危机前的繁荣状态。受宏观经济形势回暖的影响,中小微企业出现风险的概率偏低,担保机构就算完全从事担保主业,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回报。但是当担保行业监管政策日益严厉的时候,担保机构的设立,资本金的使用都受到了严格控制,外加中小微企业频出风险,担保行业的回报率就如上文所描述,都不如银行一年期的活期存款利率,民间资本不仅不会再进入担保行业,甚至从担保行业大面积出逃。以笔者看来,担保行业今后的监管将日益严厉,民营资本不再有可能通过设立担保公司获得“甜头”,担保公司政策性的功能将会日益凸显,这就使得未来担保行业中国有资本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现今许多县区一级的基层政府都成立了自己的担保公司,这些担保公司经营的出发点大都是非营利性的,重在为当地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今后这一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且省级平台的担保机构将整合地方担保公司,组建跨区域的大型担保集团。

趋势二,担保行业将频繁出现强强联合的局面。广东省内知名的担保公司银达担保近期选择与目前国内注册资本最大,有外资背景的,信用评级唯一达到AAA的中合担保联手,借鉴保险理念,进行了比例担保方面的合作。中合担保一方面收取担保费用的10%~15%,另一方面当出现需要担保公司代偿时,中合担保将承担30%的损失,剩余的70%将由银达担保承担。对于单笔1000 万以下的项目,中合担保方面不会进行再次挑选,双方仅进行信息交换和核实。中合担保能够借银达担保进入广东市场,了解广东的企业;银达担保则借助中合担保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信用评级,分散了部分风险,迅速地拓展业务,实现了双方的共赢。笔者认为这种模式今后将在更多的地区得以推广,当然中小担保机构的生存空间也将被进一步压缩,甚至被大担保机构所吞并或整合。

4、担保机构监管政策合理化

在中国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社会信用缺失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的现实下,担保机构依然有其存在的空间。结合上述情况而言,目前担保机构不仅在市场上生产困难,遭受行业歧视,更面临越来越严厉的监管政策。融资担保业务协会最新出台的修订版《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办法》对担保机构的设立、经营范围等制订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该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了担保机构从事各项业务的最低资本金要求,更加明确了担保机构从事的业务种类。担保机构一直希望放开的自有资金投资领域依然被死死地限制住了。新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除国债或信用等级高的金融债券、大型企业债券之外的其他投资及资金运用总额不得高于净资产的30%。越加严厉的监管政策绑定了担保机构的经营手脚,尤其是限制了担保机构对资本金的使用。担保机构收入来源过于单一,保费收入长期偏低。保费收入的不足无法以资本金投资运作的收益来弥补,资本投入和回报严重不成正比。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应扩大担保机构以自由资金投资的比例,并放宽投资的领域,让担保机构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又能以其他投资收益弥补保费收入的不足,覆盖风险,增强担保机构持续经营的动力,让更多的资本进入到担保行业,繁荣担保行业。

5、担保机构未来的融资渠道

近年来不少优质担保机构已经实现集团化发展。这些担保机构在以担保业务为主业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其他诸如小贷、租赁等其他金融服务业务。这些担保集团渴望迅速做大做强,但融资问题成为了难题。担保机构难以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融资。然而个别已集团化的担保集团开始尝试在公开市场上市来融资,为担保机构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广东集成金融集团是集担保、小贷等业务于一体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日前已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民营金融集团。集成金融在首个交易日交投活跃,成交量约4681 万股,总成交约1.32 亿港元,收市报2.81 港元,较招股价2.68 港元高出4.9%,充分显示了投资者的信心。除去已成功上市的集成金融集团,三峡担保、瀚华担保等国内担保行业的顶尖企业也在谋求上市。上市直接带来了资本金的扩大,信用评级、市场知名度和信誉度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的业务开拓和品牌建设等。

当然,以集成金融集团成功上市的经验来看,担保机构未来的上市模式是通过组建集团上市。传统的担保业务过于单一,业绩不稳定。通常放大倍数达不到8 倍的话,资本回报率较低,难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青睐。相反,如果综合其他金融服务,业务机构将相对合理稳定,抗风险能力也较强,盈利水平会得到显著提升,最终也易于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从目前的上市环境来看,国内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规定,上市公司不允许有不确定因素和高负债率。担保行业虽然在报表上显示负债率不高,但伴随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振,代偿额较大这类不确定因素已成为担保行业的巨大负担。且担保行业不属于国家扶持的行业,如果从A股通道上市的话,排队时间长,也难以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因此以集成金融集团为上市的经验来看,未来能够形成集团化发展的担保机构会更多地选择在香港等境外市场上市。

七、结论

对我国担保行业优惠政策的分析 篇9

一、我国担保行业现状

我国自1992年开始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至2007年底, 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统计, 全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已达3729家, 其中省级544家, 占14.6%;地级及以下3185家, 占85.4%;共筹集担保资金1774亿元;累计担保企业70万户, 担保总额1.35万亿元。且相对于存在资金缺乏问题的3000多万户中小企业而言, 担保市场还拥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 规模将越来越大。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笔者发现, 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担保立法滞后, 行业发展缺乏法律支撑

担保行业现有的只是部门规章, 立法层次相对较低, 属于指导性文件。因效力有限, 缺乏法律、法规的刚性, 执行效果受到影响。当前已实施的《担保法》仅侧重于普通的担保行为, 对专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运作没有明确的规定, 缺乏操作性。这种整体法制建设的匮乏与滞后, 没有形成对担保业发展足够的保护力度, 行业发展易受外界和主观因素的控制和影响。

2. 外界市场环境对担保行业经营具有不良影响

担保行业是通过出让信用、提供服务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担保机构的作用就是填补金融资本在向产业领域流动的过程中, 因金融资本对信用的标准化程度相对产业已存在的信用有较高要求而造成的“信用差”。但目前我国信用市场发展不成熟, 信用体系不健全, 市场主体遵守信用意识不强。这种市场信用制度的欠缺, 为担保组织的经营设置了许多障碍, 大大地制约了担保行业的发展空间。

3. 担保机构经营业务集中单一、创新不足, 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我国担保行业经营机构主要从事的是贷款担保服务, 其他许多业务涉足不多。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担保费用收入, 而有关规定限制了担保服务所取得的担保费用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50%。即使担保公司将全部营运资本投入贷款担保业务, 平均按五倍的贷款担保放大倍数计算, 担保公司年最高主营业务收入也只能小于12.5%。而为了控制风险, 不可能将全部营运资本都投入贷款担保业务, 所以担保公司的实际经营收入会比这一假设的指标更低。也就是说, 如果仅从事贷款担保服务, 担保公司的收入非常有限。由于业务范围的狭窄和业务项目的过度集中, 担保行业的总体风险大大增加。

4. 快速发展与运作低效并存, 担保机构经营困难

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的展现,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 近三年来, 担保机构净增加1541家, 是以前的1.7倍;行业资本净增加1117亿元, 是以前的2.7倍。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户均注册资金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 但是从总体规模来看, 都普遍较小, 资金实力弱, 银行的认同度不高, 制约了业务的拓展, 再加上管理机制不完善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担保机构运作效率并不高, 担保放大倍数仅为2.9倍, 没有达到1:10的政策许可范围;68%的机构缺乏盈利条件, 27%的机构报告亏损, 只有5%的机构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这种快速发展与低效运行的矛盾, 难免会发生风险, 甚至连锁反应引起系统性风险, 影响整个担保业的稳定和声誉。

5. 担保行业管理不到位, 资产流动性不足

首先是资本金不实, 有些担保机构注册后即转移资本, 形成虚假出资, 根本无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而且在成立时, 投入的资本大部分是一些缺乏流动性的资产, 实际能够给予企业足够融资担保的资产并不充裕。其次, 有些国有控股的担保公司, 股东确实是以现金投入, 但公司刚成立, 就将极大部分资产变成房产、地产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一旦发生代偿, 银行在抵押物的分割处理方面将遇到较大困难, 不利于银行和担保行业组织之间形成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再次是风险准备金不提或提取不足。若受保企业出现问题, 担保机构因流动资产缺乏, 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二、对担保行业予以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及支持方式

担保业具有较大的外部经济, 而且主要是生产上的外部经济。也就是说, 信用担保机构生产担保产品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通过疏通金融交易中双方因信用不足而产生的资金不流畅,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既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发展目标, 又缓解了就业压力, 对其他主体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因为这种外部正效应, 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会引起信用担保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所以,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扶持担保行业的发展, 发挥外部正效应带来的益处。

同时, 担保业又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一方面, 承担着由中小企业和银行所引起的双重“道德风险”和双重“逆向选择”, 潜在风险波动性较大;另一方面, 政府规定担保行业基准担保费率应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50%收取, 虽有30%-50%的浮动空间, 但因中小企业获得担保贷款的综合成本已经很高, 担保机构利用提高担保费率来增加收益的空间相当有限。为鼓励担保行业的发展, 国家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 给产业发展带来动力和活力。

此外, 信用担保产品具有稀缺性。目前, 担保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 还属于较新的发展领域。受市场主体信用担保观念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信用担保机构本身注册资本较少, 且都是依靠自身的资金提供担保, 没有充分发挥“资金+信用”模式的优势, 担保倍数扩大的空间十分有限, 信用担保产品的供给量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重点扶持担保机构的发展, 平衡担保市场供需, 解决市场经济的发展矛盾, 促进社会进步。

原则上, 我国对担保行业的财政支持基本上是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的。但总体来看, 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

业务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开展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 按照不超过年担保额的2%给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再担保机构开展的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业务, 按照不超过年再担保额的0.5%给予补助;

保费补助: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低费率担保服务;

资本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 按照不超过新增出资额的30%给予注资支持。

此外, 还有其他方法, 比如实施税收优惠等。

三、对担保机构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解读

2006年11月23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06]90号) , 要求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持续健康发展。之后, 国家陆续出台相关的扶持担保行业发展政策, 制定了很多优惠措施。2009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缓解其发展压力, 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企业信用担保业和与此相关行业的特别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了行业扶持力度, 引起了普遍关注。下面, 笔者将针对国家对担保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作出一些解读。

1. 所得税优惠政策

2009年6月1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62号) ,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准备金提取的税前扣除问题再次进行了明确, 与已有规定比较, 基本上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该文件有效期限为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根据该《通知》,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 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 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且担保机构发生的代偿损失, 在提取的风险准备金不足以弥补的, 主管财政部门审核后可给予一定补偿。2009年初, 中央财政专门下拨了10亿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补助资金, 资助300多家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 给很多担保机构的发展带来机遇, 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市场结构, 平衡和优化了资源配置。

2. 营业税优惠

关于担保行业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变化较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何关问题的通知》 (工信部联企业[2009]114号) 指出, 担保机构同时满足七项前置条件才能享受免征营业税的优惠。其中, 第一条是对主要经营业务的规定和实收资本超过2000万元的数额限制, 将我国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与加强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结合起来, 体现了加大风险管理的决心, 有利于担保机构的稳健发展;第二条是对担保业务收费的上限规定, 有效地避免了各地物价部门定价差异导致的税负不公, 统一了担保市场, 平衡了各地区的资源配置, 有利于优化整个担保市场。还有担保业务经营两年以上的时间限制, 虽使得很多担保公司不再享受免征营业税的优惠, 但却规范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范围, 使得财政支持更加有效。

政策性担保 篇10

一、建立担保业风险预警和应对体系

中国担保业应尽早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并尽快健全行业法律体系、完善行业组织体系并建立动态监控、信息披露机制。

(一)重视担保行业的风险提醒及预警

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担保行业协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对担保业所面临的经济周期风险进行预警和提示。它们通过向政府提交经济周期风险报告、定期信息发布等方式对进行风险提示,帮助政府和担保机构在最快的时间内制定应对经济周期风险的对策。中国目前缺乏担保业的行业协会,也缺乏经济周期风险预警机制。应尽快建立担保协会,建立科学的经济周期预测、预警及信息发布体系。

(二)健全担保行业的组织体系和自律机制

仅仅通过政府来实现对担保业的监管无法解决担保市场出现的所有问题。建立担保行业协会,完善担保业自律机制是发达国家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担保行业协会组织的缺失破坏了中国担保业监管框架的完整,也不利于担保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完整的担保业监管体系由行业主管、业务主管、行业协会三类监管主体构成。担保行业协会具有贴近担保业的行业优势和贴近担保机构的资源优势,可以对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监管活动进行协调,调整不同监管主体的监管目标,从而避免监管冲突的发生,提高监管效率,维护监管公平,是联系行业监管主体和业务监管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从中国担保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担保的行业监管和自律发展滞后。同时,担保机构的迅速扩张和多元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担保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没有担保协会组织进行统一规则的制定,担保机构之间发生不正当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担保环境,缩减担保利润空间,增加担保风险,危害担保行业的规模扩大和健康发展。因此,在中国担保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在经济周期步入低迷或衰退的时点,应尽快建立担保行业协会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来充分履行其自律和行业监管的职责。

(三)建立担保业动态监控及信息披露机制

随着担保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商业性担保业务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担保市场的复杂性和多边性显著增强。不管是单纯依靠政府机构还是单纯依靠行业协会都很难摆脱行政过度干预、实现真正有效的管理。政府机构不直接接触市场,搜集信息的成本较高,监管成本较高。行业自律性组织由担保机构组成,都是担保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具备对市场发生的问题做出迅速准确判断的能力。因此,应建立行业协会与政府监管机构充分沟通的动态监管体制,采取更加灵活的非行政手段,通过行业指导、行业惯例推行等手段,对全球经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担保市场的发展状况适时跟踪,分析判断,实现对市场的动态监管。目前,中国担保行业缺乏健全的信用评级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随着担保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担保机构规模的扩张,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对担保行业监管效用的发挥,束缚担保行业的深远发展。中国应尽快建立担保行业内部的数据库系统,采集并记录担保机构的业务信息及担保从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在制定担保机构业务准则的同时,建立统一的担保机构和担保从业人员信息披露机制,提高担保机构从业的透明度,实现与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共享,提高信用评级的可信度。通过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使担保业务的参与者清楚地了解对方的资信,消除不合格担保机构的生存空间,使担保市场的奖优惩劣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二、与政府合作大力开拓政策性担保业务

面对金融危机,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对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帮助担保机构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政策性担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靠政府信用。但是,目前中国大部分地方政府对政策性担保业务的支持力度不够。许多地区中小企业获得担保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担保基金小且没有补偿机制。因此,政府应以风险共担的模式推动担保机构开展政策性担保。

(一)受政府委托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

担保业准公共产品的特性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周期尤其是经济低迷周期给予担保机构更多元化的支持。在企业生产萎缩、资金链紧张、流动性不足、危机提升的经济低迷周期,担保机构与被担保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够大大缓解企业的生存危机,而且,大量担保机构对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担保扶持能够缓解经济低迷周期对国家经济的恶性冲击,通过担保业务的开展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与刺激经济增长和拉动经济复苏的战略决策产生共振。在经济低迷时期,各级政府可以把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支持力和带动力又融资需求较迫切的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提供给担保机构,并对担保机构的担保损失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担保机构通过风险担保基金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帮助其走出困境、度过难关,把经济低迷对经济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

(二)以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

与经济发展的其他周期相比,在经济低迷时期,担保机构经营政策性担保业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大部分担保机构依靠自身的积累很难对全部风险进行补偿。因此,政府应采取风险共担的模式推动政策性担保业务的开展。财政应加大担保信用风险补偿资金的安排,根据担保余额的一定比率替担保机构进行资金补偿,对担保机构进行代偿和坏帐冲销。中央、省、市地方财政投入风险担保资金应保持稳定的额度,应根据经济低迷的不同阶段不断增加风险补偿资金,拓宽补偿范围,适度提高补偿比例,加强对代偿损失的控制。同时,按有关规定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代偿损失核销制度,防止担保机构蓄意向财政转移风险。

三、设立风险担保基金发挥财政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功能机制的支持,不管是在投资生产高速增加、国民产出快速增长、信用规模不断扩张的经济增长时期,还是在生产投资大大缩减、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信用规模急剧收缩的经济低迷时期,部分担保机构片面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效益,担保行业政策性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风险,中国应尽快设立能够充分发挥财政导向作用的风险担保基金,积极探索设立风险基金的多种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通过担保基金的有力支持,使担保机构对更好的发挥其拉动经济复苏的作用。

(一)风险担保基金能支持担保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行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导致了行业经济周期发生剧烈波动。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是受经济周期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行业。与金融机构相比,担保机构业务的开展也呈现出类似的周期性。面对金融危机,大量的担保机构为保证经营业绩,避免财务萎缩,也会制定苛刻的担保条件,严格控制担保程序,减少对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开展。而设立财政出资风险担保基金,建立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政策性支持的财政金融风险共担的机制,恰恰能够帮助担保机构满足受金融危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使担保机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充分发挥风险担保基金中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财政出资设立风险担保基金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及其他担保支持,因此应特别注重保护财政调动担保机构的积极性,要大大提高风险担保基金设立中财政扶持资金的杠杆效应。担保机构尤其是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通过风险担保基金以自身一定资产为基础为中小企业的债务履行提供保证,但这种保证不是以一元的资产为一元的债务提供保证,而是通过杠杆放大作用,以一定量的资产启动多倍的银行信誉,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要。国际上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财政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的杠杆效应没有达到最大绩效,不能够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整个信用担保体系的大发展。因此,设立风险担保基金应充分发挥其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特别是在经济低迷时期,更要注重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探索设立风险担保基金的多种模式

设立风险担保基金的深层次意义在于通过财政资金的持续介入,建立一种财政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机制。因此,风险基金设立的模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其担保机构的不同发展状况及其受经济低迷周期影响的不同强弱程度, 探索风险担保基金设立的多种模式。目前, 国内风险担保基金设立的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 各级财政建立共同基金, 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第二种, 成立互助基金委托专业机构代理担保;第三种, 财政分散出资集中管理, 分层次再担保;第四种, 集投资和担保于一体, 在进行担保时, 同时开展担保和投资业务有股权要求。这四种模式各有所长, 但都解决了风险担保资金小规模分散出资的问题, 并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 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 提高了担保质量。信用担保是通过大量担保项目的保费收入来弥补少量风险损失。因此, 不管采用哪种模式, 风险基金一定要做到相对集中使用, 其规模不能太小, 也不能过于分散, 只有达到一定规模, 才能抵御经济低迷时期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泛美担保协会文集 (2001-2005)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个人资源库下一篇: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