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林业探究

2024-05-20

城市林业探究(共8篇)

城市林业探究 篇1

摘要:近年来雾霾天气发生频繁, 已经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对雾霾天气成因、预防、危害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利用林业措施进行造林绿化给予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雾霾,林业,防治

当今社会,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环境压力也在随之增大, 过度发展必然伴随着无序开发和利用, 这也成为预防和治理的重要任务。2012年年尾、2013年年初, 我国发生的雾霾天气, 已经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 要重视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 不能掉以轻心, 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以下介绍的是, 笔者对雾霾天气成因、预防、危害的研究总结, 供有关部门和研究人员参考。

1 定义雾霾天气

所谓雾霾天气, 科学的来讲, 就是由雾和霾两个气象构成, 是两种天气现象。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是由于冰晶或液态水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造成的。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 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时, 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的形成是接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 (或凝华) 的一种产物, 在空气近地面悬浮着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 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从气象学的角度对雾霾天气做出专业的分析, 从雾的定义入手, 由于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 严重影响空气的能见度, 通常状况下呈现乳白色。随着温度的变化, 悬浮在近地面空气的水汽会发生凝华反映, 严重地降低了空气的透明度, 出现雾的天气现象, 一般水平能见度都在1.0km, 更为严重时会小于1.0km。这种情况,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雾天, 其危害是会造成交通不方便, 出行不安全等方面的影响。雾与云的联系是物体存在的状态而言, 空气的水汽凝华的产物都是云和雾, 在近地面时就会形成雾, 在升高至高空时就以云的形式存在。

雾霾天气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已经频繁出现, 是一种新的天气现象。因此对雾霾天气的研究发展比较缓慢, 还没有进行气象学探究和规范。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相对的适度不大, 在发生的同时雾的相对湿度已经接近饱和或者已经饱和。那么, 雾和霾的混合物必然会使能见度大大降低, 看不清东西, 大气空气浑浊, 空气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1) 霾, 影响能见度一般范围小于10.0km, 其相对湿度在60%。

(2) 雾, 严重影响能见度的清晰度, 范围一般是小于1.0km, 湿度在90%。

(3) 相对湿度存在于60%~90%之间时, 其主要成分是霾。

2 出现雾霾天气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 低层大气会随着气温的高度增加而降低, 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可以有效的阻挡空气对流运动, 阻碍近地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水汽、尾气、烟气等, 这样就会使其存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逆温层较暖的空气比较轻会在较冷空气的上面, 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空气层, 包围在近地层的上空。阻止外散, 使危害颗粒和气体存在于近地面, 不能得到有效的缓冲和净化, 从而出现雾霾的天气。雾霾天气给人类和环境同时带来危害, 会造成环境生态的不平衡和破坏, 也严重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秩序, 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害和社会发挥职能的危害。

3 分析中国现状

从2012年开始, 我国出现雾霾天气的区域在逐渐增多, 这就给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给广大居民带来困扰。对此, 雾霾天气成为多种媒体、各类专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雾霾天气的严重性, 直接影响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林业的矛盾结果。但是大多数人, 还没有将其与林业发展联系起来。

1) 雾霾天气的严重性。能够使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快和扩大, 人们疾病也在快速增多和感染。植被以及土壤的水分、养分急速下降, 破坏了森林的净化功能和循环功能。

2) 工业的发展也促使了雾霾天气的出现, 使空气中的灰尘、硝酸、沙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在迅猛增加。

3) 造成经济发展快速减缓、环境质量快速下降的严重后果。

4 雾霾的危害

空气质量随着雾霾的出现, 越来越差, 对人的身体危害也在增加。主要是因为过量的汽车尾气、燃烧物烟尘、燃油尘埃、建筑灰尘等灰尘的增加, 成为雾霾天气有害颗粒的主要来源。这些颗粒进入人体后, 会停留在肺部, 形成肺泡不易排出体外, 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人如果长期大量地吸入有害颗粒, 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发生。特别是哮喘病人与慢性支气管炎病患者, 如长期停留在雾霾天气中, 病情会加剧。同时雾霾天气还会使人出现烦躁、心情压抑等心理反应。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 还会造成视觉障碍, 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给生命财产和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 一起搞好雾霾的预防和治理, 从而彻底改变空气质量。

5 林业防治

森林树木是陆地生态平衡的主体。科学研究证实, 经济越发展森林树木与人的关系越密切。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污染物排放越来越严重, 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发事件不断发生, 严重影响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森林树木可以控制或者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但是减排同样会对经济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所以为了使经济平滑过渡, 林业防治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5.1 污染来源分析

雾霾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具体来说, 雾霾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一是工业企业能源和废气排放;二是采暖锅炉和生活炉灶;三是交通运输;四是其他因素, 如建筑工地扬尘、沉积在路边的灰尘悬浮。但是, 交通废气是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5.2 树种选择与布局

树木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树种成千上万, 生态功能各不相同。不同的植物可以吸附不同的有毒、有害物质, 因而选择树种必须科学, 做到物尽其用。对于不同的工厂, 周围可以使用对铅吸收量高的树种, 如桑树、黄金树、榆树、旱柳、梓树;吸镉量高的树种, 如美青杨、桑树、旱柳、榆树、梓树、刺槐。公路两边可以多栽种榆树、加杨、刺槐, 它们都具有极好的吸收硫化物的能力。在易起粉尘的地方可以多种梧桐、爬山虎等吸尘能力强的阔叶植物, 枇杷、合欢、紫薇、臭椿、荷花玉兰等也具有很好的防尘作用。

除了选择合适的植物以外, 还要合理布局, 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力度, 对于人口集中, 大气污染严重的区域要多栽密植, 形成乔灌草混交立体式防护层, 加大吸收力度;城市外围地区, 要大力营造宽林带生态防护林, 增加城市周边森林覆盖率, 建设多层次的城市防护林体系, 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对城市的侵袭, 并减少沙尘对城市的影响, 调节城市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2]段再明.解析山西雾霾天气的成因[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李东海, 何彩霞.浅谈雾霾天气的识别及预警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研究 篇2

关键词:城市林业;林业政策;法律环境;建议

一、城市林业的相关介绍

城市林业是一门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边缘性科学。它是由林学、园艺学、园林学、生态学、城市科学等组成的交叉学科并且与景观建设、公园管理、城市规划等息息相关。内容涉及广泛,但以城市森林培育、经营和管理为核心和重点。所谓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的绿色植物的总称。而城市林业则又根据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它是研究培育和管理那些对城市生态和经济具有世纪或潜在效益的森林、树木及有关植物,其任务实综合设计和管理城市树木及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等。

广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校气候、土壤、地貌、水域、动植物、居民住宅区、工业区、活动场所、街道、公路、铁路、各种污染等等)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培育、管理森林、树木和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繁荣

城市经济,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二、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

城市森林、树木和绿地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城市公共绿地偏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林业建设尚未完全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城市林业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城市绿地和森林被征占和毁坏的情况还比较严重。

城市森林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树种选配上的树种单一,使许多城市形成“多街一树”的单调景观,立体绿化效果差,因而难以发挥三大效益。

由于认识和技术上滞后,导致我国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粗放,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性及再生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良,对环境压力的承受力还很脆弱。尤其是由于我国体制上的特点,城市林业涉及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土地等多个部门,在关系及职能协调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产权、经营管理权属的划分等,给城市林业有序、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全民对城市林业的参与和认识不足目前城市林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城市绿地和城市森林环境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城市居民及全社会的认识,这是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对城市林业的宣传、教育不够,到目前为止,除了我国台湾大学高清教授在1984年撰写了《都是森林》外;我国大陆还没有一本城市林业方面的专著,各农、林等院校也还未开设城市林业的课程。

三、面对目前林业政策法律环境的建议

(一)改革完善立法,保障权益

林业政策法律法规无论是数量,还是其规范本身都远远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急需进一步完善立法。应从解放生产力、调动务林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出发,从林业的生态建设、保障国土的生态安全的高度理性地思考我们的政策法律。如限额采伐制度,让我们制定实施的政策法律达到这样一个效果,林权所有者拥有的森林、林木的价值不需要单靠采伐林木实现经济收益, 而是通过如森林景观开发利用、森林生态补偿基金、森林生态食品等等多种方式来既实现林权人的经济利益, 又能够满足整个社会对林业的生态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这需要建立相关政策法律作保障。

(二)完善投入机制

目前我过林业的投入不足,致使林业发展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缺口大,发展速度慢。这与林业建设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不能多渠道、多途径地筹措资金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投入机制,是解决好森林问题的重要条件。

第一,在国家财政支持方面应转变观念。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已由产业向公益事业转变,既然林业对全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生态服务,起到保障生态安全的作用,那么对林业的投入就应纳入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投入应保证林业的基本发展条件。

第二,林业生产由于生产周期长,再加上自然环境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林业资本的投资风险大,这是妨碍资本进入林业的主要障碍。然而另一方面,我国在客观上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劳动力、资金市场,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年持续攀升,如何使这些有利因素为林业所用。应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降低林业风险,提高林业收益,这样才能吸引资金投资林业,才能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林业建设。

第三,《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服务的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营造、抚育、保护、管理。”然而这与我们制定的政策法律的可操作性、实效性有一定的关系。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具体实践中却很难落到实处。因此, 建立和完善一套切实可行的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势在必行。

(三)调整税费政策

林业由产业向公益事业的转变,要求以往的税费政策进行调整。改革不合理的税费负担,让投资者有一个较好的收入回报。

(四)改变经营机制

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林木不可移动性的特点, 决定了其经营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才有利于林业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建立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制度。通过作价入股、合资、合作造林、租赁、拍卖、承包、划拨等方式取得林地的使用权。其次,明确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权利内容。具体说应包括抵押、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继承等的权利。第三,建立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合理流转机制,规范流转程序,加强流转管理。同时积极培育市场,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促进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林业的发展正面临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围绕中央“依法治林”的基本方针,林业建设必将全面走向法制化的轨道,优化的政策法律必将在森林保护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快城市森林建设步伐,走生态化城市的发展道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城市森林、建设城市森林还需付出更大艰辛。我们相信,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城市定会天更蓝、水更绿、树常青!

城市林业是林业建设的新方向 篇3

1 城市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1.1 城市林业的建设有利于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树木在消除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污染物的贡献不能忽略, 据外国媒体的报道, 在城市和郊区等区域大力植树, 可节省不少的冬季取暖费用和夏季降温费。在北半球寒冷的地区, 尤其是房屋北面或者西北方向的林木则能有效地抵御来自北方的刺骨寒风, 降低取暖支出。若在城市繁华地段栽培树木, 则会显著地抬高地价和房价, 为开发商和房地产企业带来大量的经济回报。城市绿地和公园的住宅价值也会成倍地提升。公园的一些门票、经济树种结出来的果实等也同样能为相应的经营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1.2 城市林业的生态效益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 城市林业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阻挡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减轻城市闹市区的噪声污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土保持等方面成效显著, 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人们居住带来了福音。

1.3 城市林业的社会效益不可小觑

城市林业对于人类的影响深远而又积极, 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也甚为可观。城市林业在美化城市面貌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 还有利于丰富居民日常生活、疏散交通、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辐射程度、调节光线, 减少汽车驾驶员和公路行人的疲劳感。与此同时, 在城市发达的公路地段, 还可将树种的变换作为一种标志, 减少交通事故的出现。街道两侧的绿地和公园均是游客、居民锻炼、聊天、休息、娱乐沟通的地方, 很明显, 生活在花草树木密集的地方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减少癌症的发病比率;同时, 人们在此间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在得到足够的氧气时, 有利于心肺功能的健康。花草树木均为绿色, 观赏价值极佳, 人们不仅能获得愉悦感, 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 精神兴奋无疑有助于缓解身心疲劳度、降低血压。久而久之, 能促进人体每一个系统之间的新陈代谢能力, 增强免疫力。

2 城市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用于城市林业建设的投入资金匮乏, 领导阶层重视程度不够

因城市林业建设的经济效益并非其他行业那么明显, 城市林业看重的是长远效益, 并非“立竿见影”就能得到的, 所以, 如今不少地方仍把本该投入到林业建设的资金用在其他所谓高额利润的行业上, 直接导致财政对城市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大, 也使城市生态环境无法获得好转。个别城市管理者只追求“GDP”的增长, 没有很好地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 而是大搞经济开发区, 使人均绿地面积在持续萎缩, 影响市容的改善。

2.2 城市林业结构欠合理

因思想和技术上的明显落后, 我国城市林业的总体质量和水平并不高,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没有真切地发挥出来。大部分城市虽然重视绿化建设, 但树种栽培的框架不科学, 专业地生态防护林体系有待完善, 在树种的选取方面比较盲目化和单一化, 总体上绿化的效益还不高。

2.3 城市林业的管理模式较为粗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城市林业的经营器械较为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 也没有善于管理林业的高级人才, 致使林业的管理模式比较粗放, 使城市林业生态系统在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化等方面遭遇到了困境, 长此以往, 这种管理模式下林木的健康每况愈下, 特别是遇到一些恶劣天气或者其他自然条件的影响, 水分、养料的供给严重缺失, 影响树木的茁壮成长。城市空气污染物的滋生也不利于树木的照常发育, 在相应的时节, 发生病虫害的风险在加剧, 遏抑了树木成长的进度。我国城市林业的建设牵涉到环保、土地和建设等多个部门, 各部门之间彼此协调和沟通不充分, 这也同样给城市林业的平稳发展构成了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3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新思路与对策

3.1 优化林业分布的空间结构, 转变城市林业生态系统

城市郊区是城市化土地利用过程中变化比较频繁的特别地带, 具备较高的生态敏感度, 这个地区正好处在城乡之间的交界地带, 交通状况和人口流动的程度都不同, 又长期遭遇到土壤、水分和空气等众多污染物质的影响, 城市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森林生态系统也会极大地改善周围村镇和城市的人居环境, 对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为此, 要搞好城市林业的建设工作, 就无法忽略郊区森林植被的保护,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使其纳入到城市林业发展的规划中。

3.2 政府动员, 群众参与, 构建绿色人文生态城市

城市政府要提高保护森林植被的意识, 加快城市林业建设的步伐, 注重林业长远经济效益的评估, 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城市林业的保护工作中, 政府还要利用每年的植树节时间, 动员和鼓励全体市民投入到义务植树后动中去, 提高市民热爱绿色的意识。经由一些栽培活动, 提高全社会绿化城市、美化环境的意识。林业部门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构建森林文化, 开展森林旅游, 繁荣林业, 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自然中, 以便于不断丰富和完善林业建设的人文内涵,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共同创建绿色人文城市, 以便于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3 合理规划、实施城市绿化目标

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城市, 应有足够大的绿地面积, 以及人均拥有绿地面积, 不得比人们生活所需的低, 因而每一个城市要在总体部署规划时, 要把城市绿化面积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并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实际中, 依照城市实际财政状况分年度预算、施行, 促使城市绿化面积上一个新台阶。同时, 必须将这一项绿化工程当作城市领导者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 以带动城市管理团队执行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林业建设的美好明天倾尽更多的心血。

结束语

我国城市林业的发展, 要立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 把城市区域内的市区、郊区等都作为林业建设的一部分, 总揽全局, 正视林业发展的问题, 逐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以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彭镇华.迎接21世纪生态环境新时代--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5) .

[2]李春媛, 王成, 徐程扬等.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览状况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 (3) .

[3]彭镇华..城市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城市林业, 2011 (2) .

我国现代城市林业发展探讨 篇4

城市林业主要是由林学、园林学、园艺学、生态学以及城市科学等组成, 以服务城市为主旨, 将城市内林业与园林有机融合, 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3]。近年来, 城市林业作为一门前景广阔的边缘性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城市林业的功能也逐步被人们所熟知, 这些功能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生存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密切相关。城市林业系统在城市中已经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作用。

1 城市林业建设的意义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 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林业也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容, 城市林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并且能够利用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解决城市的许多问题, 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目前, 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快, 城区内高楼大厦林立、路桥纵横交错, 人口密度大, 土地资源紧张。针对这一现状, 城市林业需要结合现代城市的特点, 将城市核心区域的林地、林网以及散生木等高效整合, 合理提升城市林木数量, 通过城市森林、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有机一体化, 逐步建立以核心林地为森林生态基地, 以贯通性主干林木廊道为森林生态连接, 以各种林带、林网为森林生态脉络, 最终建成城市环境有效改善、城市活力显著提高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林业生态系统[3,4,5]。

2 城市林业发展的思路

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完善的发展思路。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结构布局必须以我国林业的建设思想和城市林业自身的特点为基础, 其布局的三大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了生态保障林、产业发展林和文化传承林。三大体系是从我国城市林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 根据森林的主要功能进行合理的定位划分, 共同构成了城市森林资源的整体[6,7]。其中, 生态保障林体系是城市林业的基础, 能够有力保障产业发展林和文化传承林2个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 而产业发展林和文化传承林体系则有效完善了生态保障林体系的生态功能, 避免或延缓生态保障林体系可能面临的破坏压力, 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文化需求。为此, 城市林业发展的思路要逐步从注重人们视觉效果为主向兼顾视觉美感与生态效能观念的转变;从注重提高绿化地面积向提升土地立体利用率的转变;从集中在城市区域内绿化美化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6,7,8]。

3 城市林业的发展措施

3.1 发挥乔木生态功能

城市绿化必须强调以树木、森林为主, 灌丛、草地为辅。通过发挥单株、带状、小片状乔木林各自的不同作用, 提高单株树冠、带状和片状林冠的边缘伸展效应, 增强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5]。由于高大的乔木具有庞大的树冠, 所覆盖的面积通常是其占有树盘面积的若干倍, 其生态功能是单一草坪无法比拟的。此外, 单位面积内的乔木体积也是草坪体积的百余倍, 所以在单位土地面积内, 高大乔木能够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改善居住的环境。

3.2 树木多整枝少截干

在城市林业建设中, 为了提高城市地上空间利用率, 绿化树木一般不应截干。但是, 我国城市园林乔木普遍进行截干处理, 定干高度一般在2~3 m, 由此形成的树冠可正好处于行人视野。然而, 这种截干一方面破坏了城市空间的协调性, 另一方面降低了乔木的抗雪压和风折能力。同时, 由于截干造成树冠过低, 阻碍了人群活动区域空气的流通和扩散, 从而加剧人群密集区的空气污染。如果对乔木采取不截干, 辅助修枝提高乔木枝下高度, 使乔木自然成冠, 可以大幅提高乔木本身美观度, 既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也能够减少因树冠过低造成对商店等经营场所门面的遮挡, 同时有利于车辆的通行。

3.3 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结构

由于森林具有混交复层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生物量和叶量的占有率, 其生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1,2]。为此, 城市林业应坚持以乔木为主体, 建设乔、灌、草、藤复层结构的近自然城市森林, 充分发挥森林的空间边缘效应, 以实现单位面积土地上最大的植被覆盖。

3.4 增加攀援植物的比例

攀援植物, 如爬山虎、紫藤等, 具有良好的吸附攀援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旱性。在城市的楼房、桥梁以及道路护坡等区域可以种植适宜的攀援植物, 能够达到极佳的美化绿化效果。同时, 由于攀援植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和抵抗氯、氟、硫污染的能力, 对于改善环境污染、减轻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具有较好的效用。同时, 攀援植物的垂直绿化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缓解城市绿化空间有限的突出问题。因此, 攀援植物的应用在城市林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摘要:简述城市林业的产生基础,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现状, 指出城市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宏观发展思路, 并提出城市林业发展的技术措施, 以促进现代城市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林业,发展措施,中国

参考文献

[1]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文化, 2007 (G) :23-26.

[2]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几点思考[J].浙江林业, 2005 (11) :29-34.

[3]张鼎华.城市林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4]钱易, 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聂磊.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J].城市问题, 2007 (3) :26-31.

[6]王俊海.城市林业发展与思考[J].农技服务, 2011, 28 (6) :850, 852.

[7]刘宏伟.浅谈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4) :230.

关于城市林业的若干思考 篇5

一、城市林业的概念与内涵

(一) 自然属性

Hudson (1987) 首先提出建设和发展城市的林业绿化, 将如何更好地在城市中发展和建设林业作为未来城市绿化的重要方向和研究课题。

(二) 地域范围与层次

城市林业的地域范围主要是指在城市中生长的树木植被。城市中的树木和人类的生活发生关系。这些树木主要存在于城市之中, 如社区绿地, 街道树木、动植物公园树木以及河流两旁的防护林、风景林等。这些树木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观赏作用, 对城市起到净化和美化的作用。

城市林业的层次根据城市的地域功能主要分为远郊生态屏障林、近郊防护林、风景林和市区绿地林三部分。

二、城市林业的三大效益

(一) 社会效益

城市林业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手段, 城市林业美化和净化着人们生活的城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 同时还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疏导交通等方面的功能。城市林业美化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人们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林业为城市披上了绿衣红妆, 将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变得更加鲜活。城市绿化对人类的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减少人们的发病率, 保障了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 优化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二) 生态效益

城市林业在城市中提供了重要的生态保障。调节空气的湿度、吸纳城市的废气、灰尘、防风固沙, 释放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和氧气, 调节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 为城市带来了鸟语花香, 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

(三) 经济效益

城市林业美化着城市, 提高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品位, 是城市重要的绿色名片。对于城市的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和吸引城市投资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化不但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同时城市林业为减少城市污染、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调节城市温度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间接的经济效益。城市林业的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绿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

三、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

(一) 城市林业建设资金不足

城市林业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一部分, 由于其产生效应的隐蔽性, 因此在资金投入上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城市林业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导致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够,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二) 城市林业的经营管理粗放

在城市林业的经营和管理上首先存在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其次存在管理过于粗放, 对于城市林业的管理水平不高。造成城市林业种植后的首次成活率过低和后期发病率过高等现象, 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大量浪费。

(三) 现有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林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没有统筹安排。城市林业的发展往往让步于城市的建筑建设, 出现长期规划不合理的现象, 经常是种了伐, 伐了种。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长期规划, 城市林业无法形成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资源和配置混乱的现象长期存在。

四、发展城市林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 城市污染日趋严重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了人类整体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源污染、噪音污染、雾霾天气、扬沙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二) 城市生物界的退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城市的各种物种不断减少, 原生态植物和动物的生活地被破坏, 很多原属于城市的动植物已经面临绝迹。

五、我国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 合理规划、统一布局

城市规划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要进行联合整治和科学规划。要统一思想、密切沟通, 制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林业建设体系。将城市林业的整体规划置于城市整体规划之中, 提升城市林业规划的长期性和战略性。

(二) 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城市林业的种植由于受环境和城市人们生活的影响具有其特殊性, 加强专业技术的课题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为科学引进城市植物物种和提高城市林木成活率提供技术保障。

(三) 保护第一, 开发利用第二

让全体民众充分认识到城市林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仅要把他们从重要性上深入理解, 而且要从技术、实际知识上予以掌握, 成为既是城市林业的受益者, 又是城市林业的设计者, 树木花卉的种植和养护管理者, 提高他们利用植物材料改善城市环境的能力。

六、对城市林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规划城市总体绿化目标

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城市, 应有一定的绿地面积, 以及人均占有绿地面积, 不能低于人们生活所需要的最低线, 所以各城市在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中, 应将城市绿地面积作为重要内容规划进去, 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按城市实际财力分年度实施, 使城市逐渐改变为“林中之城”。

(二) 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认识的不足, 导致了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偏废, 对城市林业认识上的不足, 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当;对城市林业认识上的不足, 导致城市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 遭受人为破坏, 因此, 我们要不断提高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三) 开展全民植树活动

充分利用每年的植树节期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让每个市民都参加到这项工程上来, 增强市民的知绿、爱绿意识。使城市逐渐绿起来, 变成“房在林中, 人在绿中”风景优美的城市,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到保证。

加快城市林业建设步伐, 走生态化城市的发展道路, 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城市林业、建设城市林业还需付出更大艰辛。我们相信,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的城市定会天更蓝、水更绿、树常青。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正在逐渐侵占森林, 如何更好地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 城市建设中的林木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分析和研究城市林业的建设和发展, 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创建和谐自然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林业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城市林业的发展阐述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林业,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雁, 彭镇华, 王成.21世纪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趋势[J].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6) :748-753.

[2]张玉, 邵崇斌.城市林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03) :14-17.

[3]陆耀东, 温达志, 陈宏通, 李松锋, 谭家得, 胡羡聪.城市林业概述与发展趋势[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 (04) :379-385.

[4]陆贵巧, 刘彦琴, 岳德鹏, 张志强.城市林业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J].河北林果研究, 2004 (01) :71-76.

[5]黄国桢, 许东新, 苏平.上海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林业发展相关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4 (06) :119-124.

[6]陈波, 包志毅.城市林业——城市化影响下的新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 2005 (01) :28-32.

[7]聂磊.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J].城市问题, 2007 (03) :26-31.

[8]丛日春, 李吉跃.试论城市林业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地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02) :1-10.

[9]张旸.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实现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问题和措施 篇6

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准的高低主要象征是城市化状态, 这是人类向前发展的结果。城市园林最早开始于北美洲, 它的出现是人们应对环境问题所研究的产品。城市园林出现的契机是因为城市化进程、城市中生态环境的损坏、人类对环境的追逐还有城市永续前进的需要所产生的。

2 城市林业的概念和范畴

2.1 城市林业的概念

城市园林业是一项前进飞速、前途宽阔的学科。城市林业是园林学、园艺学、林学、生态学以及城市科学等构成的交错科目, 同时和景观创建、公园管制、城市策划等相辅相成。所关联到的范围广, 不过以城市林业培养、运营以及管制为中心。城市林业就是在城市和城市附近生存的枝叶比较繁荣观赏性的绿色植物。城市园林按照解析问题的立场不一样, 又有广义以及狭义两种定义。

狭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 它是研究培育和管理那些对城市生态和经济具有实际或潜在效益的森林、树木及有关植物, 其任务是综合设计和管理城市树木及有关植物, 以及培训市民等。

广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 (校气候、土壤、地貌、水域、动植物、居民住宅区、工业区、活动场所、街道、公路、铁路、各种污染等等) 之间的关系, 合理配置、培育、管理森林、树木和植物, 改善城市环境, 繁荣城市经济, 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2.2 城市林业的范畴

城市园林的宗旨是以服务城市为主, 它是把园林和林业综合在一起的方式;城市城郊一体化, 综合社会、生态以及经济利益为一身的林业。城市林业不只是把园林进行扩张以及伸展, 这也是把以往的林业凝聚提升。现在, 城市林业的范围是:只要是城市规模内的树木、植被、森林以及相关区域内的生物, 都在城市林业的管辖范围内, 主要包含:城市水源、生物生存地、户外公共场所、污水治理场、花园、公园、植物园甚至街道两旁的树木;居住地域、单位、医院、矿区、不对等院内的植物;风景区、森林、绿化带、林带、城市绿化栽植的花圃以及苗圃中的植物。

2.3 城市森林的功能与作用

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杂质以及气体, 保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超标;整治以及改良区域内气候状况;吸收杂质, 监察空气中的有害物;抑制菌类生长, 降低噪音;保持水土, 优化环境;保护物种;带来社会以及经济利益。

3 城市林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 工业的飞速前进, 城市中具有的生态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 同时对人们的身体以及心灵健康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日益清楚, 进行城市林业是完善城市环境最关键的措施。充分发挥森林降低噪声、优化空气、保护水土、调整期后、优化环境的性能是完善改进城市环境的关键措施。

4 我国城市林业的问题及目标

4.1 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归于发展中的行列, 从国内城市林业的前进形式来讲, 也依旧属于发展中水准。现在, 国内城市林业的遮盖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一, 平均在每个人身上只有五点三平方米, 和经济发达的国家相差很大, 这也远远低于联合国要求的人均六十平方米、国家土地一半的植物覆盖率的标准。

4.1.1 城市林业、绿地总规模不大, 品质不高, 公共绿地品质和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相差太大, 很难达到城市永续发展的标准。

4.1.2 城市林业的建筑还没有全部都归于城市整体策划中, 林业的前进速度远远低于城市前进的速度, 林业建设的速度不如损坏的速度快。

4.1.3 城市森林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树种选配上的树种单一, 使许多城市形成“多街一树”的单调景观, 立体绿化效果差, 因而难以发挥三大效益。

4.1.4 因为思想以及措施上的落后, 致使国内城市对林业的运营管制粗放, 这就使得城市林业体系生物种类、稳定发展还有再生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能够承载的负荷太轻。特别是因为国内体制上存在的不足, 城市林业中所牵扯到的环保、林业、园林、城市建设、土地等机构, 在相互协调之间留有一定的问题, 例如经营管制以及产权的划分等, 这些都会对林业的顺利进行产生阻碍。

4.1.5 民众对林业的活动参与的不多, 对林业还没有全面的了解, 现在城市林业永续发展的用途还没有得到注重, 城市林业带来的好处还没有被民众所了解, 这为城市林业的永续发展带来了阻碍。

4.2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目标与对策

4.2.1 始终坚持城市园林地位的重要意义, 对于生态的环保问题与广泛宣传方面要重视起来。慢慢的完善城市园林的教育体制, 这样就能够使人们更深入的了解其重要性与多样性, 增加了人们与社会对于城市园林的重要作用的意识, 激励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园林保护的工作之中。

4.2.2 创建一定的制度, 将城市林业的创建归放在城市创建整体策划里, 同时调理好管制机制, 将园林机构以及林业机构放在一起统一进行管制, 调解好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森林行业、园林行业、市政府、国土管制、交通等各个机构之间的关联, 保证国内城市林业顺利的开展。

4.2.3 开阔城市林业以及绿化的规模, 提升城市林业面积、树木种类、绿地品质, 使用生物之间相互促生的规律, 创建适宜的多物种、多层次的城市林业和景观构造类型, 同时主动进行城市林业的探索, 创建城市林业永续发展的标准以及宗旨, 并且, 增加对国内城市林业树种的养殖、保卫以及管制, 充分展现城市林业能够带来的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态利益。

4.2.4 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实施城市林业的分类经营, 制订统一的城市林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政策, 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 消化和吸收, 开展城市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技术的研究, 积极推行清洁卫生生产, 提高城市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和城市森林旅游业。

4.2.5 重视对城市园林科学性的研究与检测, 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 完善结构机制, 使我们的队伍能够将古典风格与传统技术合理运用, 现代风格与现代技术相映衬的管理团队。

4.2.6 广泛筹集资本, 加强城市在林业方面的投资成本, 创建保护城市环境的林业资源、完善城市生态体系, 拟定以政府为带领, 全民共同协助, 银行贷款为填补。成立城市林业发展需要的专项资金, 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标准, 以便促进城市林业的前进。

4.2.7 健全并出台与城市园林保护与发展方面的制度, 重视其执法与监督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加强执法的力度, 重视其效率的提高, 确保我国城市林业的建设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我国城市林业发展趋势 篇7

1.1 我国虽然森林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

列, 人工林面积居于世界首位, 但我国的林业工作还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其发展的现状远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的标准。城市发展和城市林业建设的对立和统一:一方面是城市发展挤占了城市林业的发展空间。生态用地被一步步地侵占, 以森林为主的自然植被不断被肢解和蚕食, 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污染种类不断增多, 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等等;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林业保驾护航。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林业生态系统广泛参与整个城市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在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动态自我调节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1.2 近年我国虽在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积

蓄量上有所增加, 但人均拥有的比率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且部分地区还出现锐减现象。主要是存在采育失衡的状况:年森林采伐量大于森林的生长量, 采伐后未进行森林更新, 林业建设和发展具有紧迫性。在未来几十年内, 我国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城市中。城市化的负面效应也愈益严重, 这对城市林业建设是巨大的挑战。城市林业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最重要手段, 应加快建设, 刻不容缓。

1.3 现阶段,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相对滞后, 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水平是滞后的, 处于相对弱势。城市建筑物占据了大部分的城市空间。根据国际环境组织的标准, 城市绿地建设需要达到人均60平方米。但是, 我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08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 我国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98平方米, 远远低于这个标准。这与现代化国家对城市的发展要求是不相匹配的。

1.4 相关法律法规缺位现象严重, 制约着城市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未健全, 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即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因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 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地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 应对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过努力、付出过代价者, 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 但这一机制尚未法律健全化。我国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少, 但真正属于城市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则不多。城市林业的发展缺乏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和坚强保障。

2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探讨

城市林业作为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城市林业建设应当如何发展, 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是需要我们作多方面考虑的极为严肃的问题。

2.1 城市林业建设是城市公益事业, 应当仿效其他公用建设项目, 由政府负责投资和建设

城市林业的最主要功能是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同其它产业一样, 林业产业也分为三个产业结构:在第一产业方面, 我们应该加大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培育, 加大速生丰产用材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的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 我们应该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 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实现“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 调整林业生产力布局, 淘汰落后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重组, 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真正提高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

2.2 应把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林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化所带来的最突出问题。城市林业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放弃必需的经济增长, 我们必须明确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广泛参与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运动, 在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动态自我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承担起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2.3 城市林业要与城市建设相适应, 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今日中国, 城市化进程锐不可当。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城市林业同步发展, 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其生态功能, 以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能够支撑城市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可自我调节的城市林业生态系统。因此, 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林业, 应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提高城市林业建设管理水平, 构建持续高效的城市林业生态系统, 迅速改善我国城市生态状况,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4 完善城市林业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的《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关于森林管护、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管理等章节, 为我们实现林业可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体现了国家对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要规范市场行为, 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森林旅游服务市场管理制度、森林采伐监督制度、林权变更登记公示制度、私有林经营权益保护制度、森林认证制度、森林林木林地抵押贷款制度等, 要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 从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法律实施的主体、程序、职权范围及其责任义务, 规范林业主管部门的公共管理行为。进一步明确现代林业发展思路, 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 加快生态建设, 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现有城市林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存在着内容分散、交叉以及空白等诸多问题。因此, 制订城市林业专门法律势在必行。城市林业能否平稳发展和实现其生态功能, 关系着城市的未来发展, 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以支持城市林业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各个领域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 林地占用问题日趋严重, 且世界环境变化日趋复杂化, 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病虫害、捕杀野生动物、生态资源破坏等问题, 迫切需要我们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城市林业建设发展水平及其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未来。因此, 正确认识和发展城市林业, 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核心, 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发展, 以实现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 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已经逐步重视它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目前, 国家对林业需求主要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而城市林业作为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况分析, 并对城市林业的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林业,发展,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邢玉芹.浅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J].

[2]刘义希.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J].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篇8

1 城市林业的概念

城市林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以前的城市生态建设中对此没有进行过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城市林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的广, 它综合了多学科, 多领域的专业而综合而成, 不是单一的专业可以解决的。在设计规划上, 会运用的城市园林的建设, 城市规划和园林景观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培育上会应用到园艺管理, 在维护上会应用到生态学等等, 总之要想搞好城市的林业建设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城市林业的规划部门也要倾力打造出一支具有综合专业的人才储备。而对于城市林业的建设主要方面还是以对森林的培育为主, 在对森林的管理和维护上加大力度, 让城市林业的生态效应为城市的发展增加推动力。而城市林业则又根据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 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 它是研究培育和管理那些对城市生态和经济具有世纪或潜在效益的森林、树木及有关植物, 其任务实综合设计和管理城市树木及有关植物, 以及培训市民等。

广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 (校气候、土壤、地貌、水域、动植物、居民住宅区、工业区、活动场所、街道、公路、铁路、各种污染等等) 之间的关系, 合理配置、培育、管理森林、树木和植物, 改善城市环境, 繁荣城市经济, 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随着人口的增长,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环境问题曰益暴露出来, 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发展城市森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森林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 我国城市林业的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绿化的发展程度上, 我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化率无法相比, 因此需要在绿化率方面有所提升。就目前来讲, 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无论在人均分摊上还是城市总体覆盖上, 在占有率方面和发达国家根本不能够相提并论, 城市森林、树木和绿地资源总量不足, 质量不高, 城市公共绿地偏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对于城市林业的建设发展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在生态建设的规划之外, 致使我国的林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的快速发展已经和落后的生态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有的生态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 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本来就很低, 加之缺乏相应的管理, 好多的建筑施工不顾绿化的存在而肆意的破坏占领, 人为的践踏等都大大的降低了城市的绿化率。在对林业的建设上, 只是一味的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没有规划性的进行栽种, 这样的结果就是, 有些存活率不高或者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被会在存活率上降低, 那么将直接导致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浪费了对所栽种植被的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也浪费了本该产生绿化效应的土地资源。园林管理机构应该根据城市和当地水土的特征适当的选择符合标准的植被进行栽种, 在林木的多样性上加大投入, 使生态效应不单一, 发挥多方面的功能。在视觉效果上形成立体的感觉, 这样既能达到生态建设所要求的标准, 又能在城市美观上有所建树。在对城市林业的建设上, 不仅要求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重视, 还要求广大的人民投入其中, 在思想意识上加强重视, 使城市林业建设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目标与对策

城市林业的发展应当服从或服务于国家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1世纪初,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到21世纪中叶,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5~50平方米。为此, 应该采取的行动和对策是:确立城市林业的重要地位, 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林业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逐步建立城市林业公共教育制度, 让公众全面了解城市林业的重要作用和多种功能, 提高权社会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 鼓励全民和全社会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和保护。建立必要的机制, 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并理顺管理体制, 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 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确保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森林资源、树木及绿地的数量和质量, 利用生物共生互利原理, 建立合理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绿地及城市森林景观结构, 并积极开展城市林业科学研究, 建立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 同时, 加强城市森林、树木和绿地培育、保护和管理, 充分发挥城市林业高效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实施城市林业的分类经营, 制订统一的城市林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政策, 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 消化和吸收, 开展城市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技术的研究, 积极推行清洁卫生生产, 提高城市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和城市森林旅游业。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校阅, 培养大专以上的专门人才, 健全科研机构, 培养一支既具有古典园林和传统林业科学技术, 又掌握现代园林和林业科学技术的城市林业设计、管理队伍。

广筹资金, 增加城市林业投入建立保护城市森林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制定以==为导向, 全社会为基础, 银行信贷为补充的投资政策。建立城市林业建设基金, 并建立相应得法律、法规来支持城市林业的发展。完善和定制城市林业发展的有关法律和规章, 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执法体系, 并不断提高执法力度和能力, 保证城市林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化的脚步也加快了进程, 大量的人口涌入了城市, 使得城市在人口分布, 环境发展以及生态建设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人门在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 更加的注重生活环境的质量, 倡导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现阶段的城市生态环境已经不能够满足城市中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和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污染, 以前的城市生态建设局限于已经建成的城区部分, 和在人们视野上的享受, 这些在现时已经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了, 所以就要在生态建设上改变思路, 以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状态, 为人们营造出绿色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城市的林业建设一项长远的、有意义的事业, 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本文就城市的林业建设做出了相关的阐述

上一篇:电气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下一篇:英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