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织

2024-07-24

科学组织(通用12篇)

科学组织 篇1

专家组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据了解,北京市煤改清洁能源专家组共聘请了20位来自国家部委所属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将为北京市开展煤改清洁能源提供重要指导和智力支持,也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农村地区的散煤治理的技术路线、方式方法提供良好的借鉴,发挥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记者从北京市新农办了解到,专家组在煤改清洁能源工作中可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由于专家组成员都是取暖技术领域的高级教授、学者、研究员,拥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和丰实的实践经验,能够对北京农村的取暖技术和设备选择提供指导和帮助,为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此次煤改清洁能源,通过专家组把建筑节能专家、暖通专家、热泵专家、太阳能利用专家组织起来共同解决一个取暖问题,体现了此次工作中多角度、多方式、多领域融合性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创新了政府与专家共同解决现实问题和预防未来发生问题的组织方式。

另外,专家组参与北京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将对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需要专家组的参与和助力

据了解,北京市从2013年8月启动了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先后制定了优质燃煤替代、优质高效炉具更换、液化石油气下乡等政策,同时参考核心城区的“煤改电”工程,探索、试点了农村地区村庄“煤改电”、“煤改气”等“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逐步摸索了一些经验。

记者从北京市新农办了解,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很多地方都需要专家的参与。首先,目前农村地区推广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多能联动”技术,还存在哪些问题?长远看是否存在隐患?还有没有更好的能源和技术?这就需要专家组进行研究,为北京农村未来的能源利用“把好关”。

其次,北京农村涵盖了山区、丘陵、平原、盆地等多种地形,气温变化大,农民生活习惯不同,难以采取统一取暖技术。例如:空气源热泵适合平原,但不适合温度较低的延庆山区;蓄热式电暖气适合小面积房间,不适宜在较大宅基地户内推广;地源热泵受地下土壤、水源结构影响,使用效果差距很大等等。农村地区的取暖方案需要分类指导,需要对每家每户进行“一户一设计”。这就需要专家组对农村地区技术路线“选好型”。

另外,还有很多需要专家的“服务”。如各区在招标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参与;在村庄的能源利用方式上,需要专家的协助;在居民的户内设计、检测等方面更需要专家的服务。特别是到供暖季时,居民户内设备的运转、故障的排除等方面更需要专家给予指导支持。这就需要专家“服好务”。

关注进度同时关注细节与规范

记者从北京市新农办了解到,北京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大兴、通州、昌平等区在今年一季度,制定出台了本区“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村庄“煤改电”和“煤改气”工作。

此次煤改清洁能源工作中,非常注重做好户内取暖的设计、安装和验收工作,严格落实“一户一设计”。根据农村居民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每户提出取暖系统设计方案,改变了过去那种居民和企业只关心单一取暖器而不注重整体取暖系统的做法和习惯,确保让每个家庭的取暖系统都做到“省钱实用、安全舒适、环保节能”。

所谓“三分设计,七分安装”,可见安装环节至关重要。今年全市“煤改电”户将近20万户,预计安装空气源热泵约16万台,数量很大,此项工作中对安装企业提出了严格要求,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还将组织第三方对设备及系统进行安装验收。另外还严格规范招标工作,保证售后服务质量和注意监督检查。

科学组织 篇2

蒋 磊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南京 210005】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及为创国优精品工程所

采取的一些措施和管理办法。从领导重视、严格监理、科学管理、正确处理

质量与进度矛盾等方面,认真总结了南京机场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高速公路 质量 进度 总结 建设概况

建设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是加快我省对外开放进程、改善投资环境、树立“窗口”

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对南京新机场的建设十分

重视,提出了“三年建成,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地发挥新机场的社会和经

济效益,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建设南京新机场的同时,同步建设“省门第一路”——南

京机场高速公路。

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既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规划中宁杭高速

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起点位于南京绕城公路花神庙附近,与城东干道相接,路线

向南经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秣陵、禄口等乡镇,至南京机场红线与场内道路相接,路线全长28.756km。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按6车道高速公路规划,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

设,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6.0m,全线路基土石方491万m3,路基平均填土高度

约3.5m,软土处理4.38km,大桥、特大桥6座,共计3854.06延m,中小桥20座,共计

810.54延m,支线上跨桥7座。全线设互通式立交4处,分离式立交8处,通道32处,涵

洞99道,服务区1处,该工程共征地4325亩,拆除各类房屋5万m2,工程总投资8.7亿

元。并设置了完善的交通安全、服务、通信、监控、供电、收费、照明和管养设施。

机场路自1995年6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97年6月28日建成

通车。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了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环境绿化一步到

位,创造了我省交通建设史上的新辉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我们不得不

采取超常规的建设办法,调动交通系统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组织攻坚,省交通

厅各部门想机场路所想,急机场路所急,全力支持。工程建设管理依托厅公路局,设

计由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省交通科研所承担,施工由省交通工程总公司总承包,监理

由交通系统监理工程师负责的方式,组织工程管理、设计、施工和监理各环节。

经过广大建设、监理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两年的艰苦奋战,一条线型优美、平

纵顺适、红、白、黄、绿、黑交相辉映、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坦途展现在人们眼前,并

且达到了其既定建设的目标:国优精品、江苏省标志性工程。 组织和管理措施

2.1 强化软基处理,确保路基稳定

为确保工程质量,不得不将近3km的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的软基段改路为桥,既缩

短软基处治时间,又确保工程质量。对剩余的4.38km计22段软基段采取了粉喷桩、塑

排板、等载超载预压等处理措施,于1995年11月全面完成了粉喷桩、塑排板的施工任

务,1996年2月完成等载超载预压土方的堆载工作,并确保了不少于6个月的堆载预压

时间,设置47个沉降观测点,在月沉降量小于3mm时方才卸载。

2.2 打好土方战役,为路面施工赢得时间

1995年10月份指挥部及时提出了“大干75天,完成土方总任务的65%”的口号,全

线投入了约千辆汽车日夜拉土,24h填筑路基土方,施工单位抢时间、争速度,监理则

24h跟班作业。路基填筑采用全挖式,并对过湿土掺了3%~7%石灰进行处理,以确保路

基填筑质量。

2.3 科学安排,基层、面层流水作业

指挥部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倒排工序,科学安排,路基填筑、二灰土、二灰 结石、沥青下面层、沥青中面层流水作业,并加大了机械设备的投入,集中了优势兵

力,其配套工程亦同步推进,于1996年11月底就基本完成了全线沥青中面层的铺筑。

2.4 集中力量打好上面层攻坚战

短短28km多的沥青上面层,就配备了4台总拌和能力为520t/h的进口现代化拌和 楼,由两家施工单位用两台大型ABG摊铺,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定员定岗挂牌作业,加

油、吃饭不停摊铺机,且严格控制摊铺机速度,合理配备压路机,所有运输车辆用油

布覆盖保温,并采用了美国引进的BK仪——移动式基准装置(中面层摊铺时就已使

用)。施工单位每天自检平整度,省质检中心定期检测。专门组成了28人的两个路面专

业监理组,采取人盯人的办法,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理,做到了施工人员到场,监理

同步到位,每日施工结束,监理检查验收后才收工,4月份仅奋战15天就全面完成任

务。经省质监站检测中心全面检查,路面平整度标准偏差 小于0.55mm,创下国内高速

公路之最。

2.5 既抓结构工程的内在质量,又注重其外在美观

我们在抓结构工程质量的同时,又强调了其外观质量。内模一律采用高强覆膜胶

合板,所有小构件一律集中预制,确保结构外观整洁平顺,所有桥梁毛勒缝安装平整

度控制在2mm之内。气势宏伟的机场立交结构多样,外观整洁,光彩照人,尽管1996年

11月才开工建设,短短150余天,就全面完成如此复杂的立交建设任务,其质量速度创

下江苏之最,而长2380m禄口高架桥为江苏高架桥之冠,仅仅花了15个月时间,工期比

计划提前了三个月。

2.6 花大力气整治环境,道路、景观交相辉映

为使道路美化,与周围景观协调,我们着重整治边坡和绿化带(左侧14m,右侧

4.5m),填平沟塘,挖除土丘,迁移坟茔。重新构筑排水系统,做好边坡防护,努力突

出一个“平”字,保持一个“洁”字,注重一个“美”字,使边坡、绿化带整齐、自

然、顺适、美观,排水畅通。 2.7 强化绿化的总体设计

采取“点、线、面”结合,合理配置绿色植物,水杉、雪松、红叶李及花带层次

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立体感,中分带、路基边坡、绿化带及互通内遍种奇花异草,确保了机场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色彩景观丰富,构成一条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呈现出一片鲜花和绿色的海洋。2.8 采用点焊网框架式隔离栅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在我省首次采用浸塑果绿色点焊网框架式隔离栅,施工安装做

到了起伏平缓,线形顺适,与周围自然景观溶为一体。2.9 标志标线防撞防护栏设计施工精益求精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在满足高速公路快速、安全、适用和美观的

基础上,充分吸取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成功的经验,力求有所创新、突破。在标志

设计中,应用交通心理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标志版面进行设计和优化。为保证

夜间行车安全,全线路段采用植树防眩,桥梁构造物设置了轻巧美观的绿色聚乙烯防

眩板。为确保工程质量,对标线进行4次试划,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改革施工工艺,确

保其良好的反光诱导效果,防撞护栏安装调试认真负责,真正做到了线形顺直美观。

2.10 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使硬件设备及相应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全线每公里设置1台遥控摄像机,全程监控不留死角,其监控中心控制板

12×2.5m2,为全国之最,并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管理。

(2)全线设置了5块门架式可变情报板,设置了2块可变警告标志,及时发布交通、气象信息,并设置13对SOS电话。

(3)主线收费站设立了IC卡收费系统和不停车收费系统,开创了国内无纸收费之先

河,采用摄像监控系统,收费数据、车辆信息同步传入监控中心。

(4)机场高速公路立足于全线照明,近期实施两端照明共计12km,中间路段二期实

施。照明设计采用点、线结合,高、中、低杆照明相结合的方式,精心选型,合理布

局,注重照明的质量和总体效果。照明设备则引进了英国设备,灯具造型优美、新颖

别致,14km照明路段设置了660杆低杆灯,4个互通立交和主线收费站设置了20杆高杆

灯,其中球形高杆灯为亚洲之唯一。 2.11 服务区

服务区建筑造型新颖别致,餐饮、健身、娱乐等服务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为日

后营造管理服务水平创一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 竣工资料同步完成

指挥部、监理组和施工单位平时注意各种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因

此,竣工资料能够与机场路通车同步提交。

以上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江苏交通的新形象,更展示了江苏改革开放和蓬勃发展的

新风貌。 建设经验总结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江苏交通的新形象,更展现了江苏改革开放

和蓬勃发展的新风貌。回顾两年来的建设历程,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之所以能取得今天

这样的成绩,初步总结有以下原因。

3.1 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省委书记陈焕友、省长郑斯林、省人大主任沈达人、省委副书记曹克明和省委常

委、常务副省长季允石、副省长俞兴德和秘书长梁保华等省领导多次亲临工程现场视

察,慰问建设者,作出重要指示,给予工程建设以极大鼓舞和鞭策。省交通厅对机场

路工程也极其重视,由交通厅厅长亲自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工程一开始就明确了“精

心组织,精心管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地建好“省门第一路”的要求。各位厅

领导自始至终关注着工程的建设情况,并及时作出各种重大决策,确保机场路建设的

顺利进行。省级机关各部门在项目审批和政策等方面,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大开绿

灯。南京市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在土地征用、三杆迁移、地方矛盾协调等方面做了大量

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广大人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为机场高速公路建设

作出了贡献。

3.2 建立健全监理组织,完善监理制度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根据FIDIC条款实施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实行业主

领导下的监理制度。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指挥部与监理部共用一套班子,既行使业主职 能,又行使总监职能,设有总监理工程师及其办事机构,下设五个总监代表、五个驻

地监理组以及一个中心试验室。

监理体系建立之后,指挥部及时地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开工伊始制定了《南京

新机场高速公路工程监理办法》。建立了计划、设计变更、质量事故处理、计量和管

理程序;统一印刷了承包人用表,监理、试验用表和质量创优评定用表;明确了中心

试验室、监理组、专业工程师和监理员的职责。

为保障监理工作落到实处,指挥部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根据“热情服务”的

原则,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做到随叫随到,保障各工序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各施工的关

键环节,必须保证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各监理工程师不得擅自离岗,请假必须得到

总监代表的批准。指挥部也经常派员到各监理组检查人员在岗情况,了解工作状况,对随意脱岗和不遵守监理规程的同志进行批评、教育,直至调离岗位。 3.3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帮助提高自身素质

工程的建设是由施工单位直接完成的。因此,施工单位的素质对于工程的质量和

进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指挥部从一开始就从严控制施工单位的进场,对总包和各分

包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对于资质合格的单位,检查其投入人员水平和结构以及

设备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并督促其进场;对于资质达不到要求或资质虽达到要求但无

法投入足够人员和设备的单位,坚决不予分包,以保证进场施工单位的素质。同时为

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指挥部针对施工单位参差不齐,个别单位对

高等级公路理解不深的情况,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两次专项培训,使他们熟

悉机场路的监理程序,了解质量要求,注意关键施工工序的控制,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理顺监理和承包商的关系。

3.4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国优精品要求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尤其是机场路要求建成国优精品工程,对待质量更是严上加

严、决不含糊,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及时提出并颁发了机场路创国优工程施工指导

意见,并严格贯彻实施。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对质量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高标准、严要求,抓得狠、抓得细、抓得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采

取了以下措施:

3.4.1 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的质保体系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从一开工我们就要求各施工单位根据

自身情况及时建立质保体系,对各施工环节定人定责,对于关键工序则采取强化监

督、加大质检力度的方法,确保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

育,充分利用生产调度会、工地例会等进行群体质量意识的教育,从机场路工程的建

设意义和重大影响的角度指出提高质量、创精品工程的必要性;从施工单位的自身发

展来分析保证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召开质量问题处理现场会等形式,表明指挥部狠抓

质量一着不让、抓进度不忘质量的信心和决心。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提高,各监理和

施工人员对质量问题有了更高的认识,思想上引起了更高的重视,及时杜绝了松懈和

麻痹思想,避免了发生事故的可能。 3.4.2 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现场监督

工程质量的控制除要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技术作为保障。在机场

路施工的各道关键工序中,指挥部及时地提出了各种质量标准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印发了《关于二灰土底基层施工的指导意见》、《关于二灰结石基层施工的指导意

见》、《关于沥青下、中、上面层施工的指导意见》等若干技术文件,对施工单位进

行指导,并经常邀请有关专家专门就某一问题举行论证会。实践证明,为施工单位和

监理组提供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这为质量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指挥部要求各监理组严格对质量的管理,同时也经常派员现场检查施工情况,并

多次组织全线质量大检查。各指挥及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工地第一线,一方面对施

工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就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3.4.3 协调进度与质量矛盾,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机场路工期仅两年,而同时要求建成国优精品工程,如何处理好质量和进度这两

者的关系,一开始个别施工单位甚至监理组不能摆正两者位置,把质量和进度对立起

来。针对这种情况指挥部及时指出,既不能牺牲质量来保进度,也不能因为只抓进度

而忽视质量,必须质量进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出了“加大力度抓质量,落实措

施保国优,理直气壮抓进度,质量进度双丰收”的口号。要求全体建设人员统一思

想,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并使之深入人心,使每一位参与人员都能够正确处理好进

度和质量的关系,较好地处理了质量与进度的矛盾,保证了各项工程优质完成。

3.5 强化计划管理,确保进度满足总体要求

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是向香港回归祖国的献礼工程,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故在

工期上没有退路。如何在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的情况下圆满完成预定目标,计划

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该工程于1997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工程质量创国优,服务

水平达国内一流的要求,指挥部组织力量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采用倒计时法编

排,并提出加大设备投入、改进施工工艺、形成流水作业、实行交叉施工、科学组织

管理等各项具体措施。

在工程进展的过程中,我们对照总体进度计划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对

工程进度的控制。首先是采取了划段定人蹲点了解生产情况的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每月召开两次生产调度会,分析研究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 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案,重点突破;三是采用“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办法;四

是采取奖惩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另外,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指挥部适时发

动工程攻坚战,不断掀起生产高潮,有力地推动工程全面、快速、优质进展。一是

1995年10月份提出的“大干75天,完成土方总任务的65%”的口号,掀起了第一次生产

高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到年底完成了土方总任务的88%,为今后任务的完成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生产高潮是1996年上半年提出了“大干70天,向开工一周年

献礼”,确保了路基的全线贯通;第三次是1997年第二季度的沥青上面层施工,提出

了“确保了路面平整度达到0.65mm以下,争创0.60mm”的口号。这三次生产高潮的掀

小学科学实验组织教学初探 篇3

1 实验过程要精心设计

实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目的明确,知道在此次实验中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学生才能有兴趣、有针对性,再按教师精心设计的步骤方法一步步地操作实验。避免顾此失彼,随意性操作。在教学“有趣的磁现象”时,实验前,根据实验的类型(演示或分组实验),将所需各种仪器与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列在教案本上,并带领实验助手进行组的摆放,与实验教师最后一次检查。完成分组后,实验前进行预演,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原因和结论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产生异常现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要积极、仔细分析,查找原因。实验前,用多媒体屏显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仪器与材料的名称与数理,产生的现象和原因,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实验成败的关键。最后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2 从低年级着手

小学科学课从三年级开始。第一次学生动手分组实验兴趣非常浓厚,难免有的学生急于动手提前操作,有的学生闲谈打闹,不知如何动手。因此,第一堂实验课要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进行仪器的爱护教育,明确损坏仪器的处理意见及赔偿标准,注意区分善意或是恶意的损坏。并做好仪器损坏赔偿登记,及时在班上公布。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减少怨恨情绪。第二次实验课就会小心翼翼,轻手轻脚进入实验场地,并按顺序进行实验。如果从开始进行规范性的有效实训,学生则能很快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从每节实验课做起

学生分组实验的组织管理,没有一剂特效药,而是要注重从每节实验课做起。实验课前教师须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做好实验前的有关准备,如实验数据表格、自备实验材料等。实验前的预习能有效减少操作的盲目性、随意性,保障实验的高效进行。学生亲自操作前,教师须介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如在做烧杯加热时,杯底须垫上石棉网,使杯底受热均匀,尤其是在冬天避免爆杯,提醒学生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现在一般的学校班级人数均在六七十人,分组实验编排12~15组为宜;保证每组均有实验器材;每组分五人,主持全组实验的组长1人,主实验手1人,实验助理1人,观察员1名,记录员1名,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待下次实验依次轮换,保证做到人人动手责任到人;实验结束后管理、摆放仪器,各组长记报仪器整理情况,实验报告操做情况等。

4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做好实验记录

小学生虽然大都喜欢做实验,但是不少学生只是对操作感兴趣,而对实验不详细观察。因此,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是实验教学课成功的重要环节。如做“土壤成分”实验时,把水中的土搅拌后沉降,观察粘土和沙的层次,但由于本地土壤绝大部分是粘土,砂含量很少,砂层不明显。实验教师要告诉学生砂子虽然较少,但土壤中肯定有“砂”这种成分,指导学生写好实验记录。又如在教学“小电珠”一课时,笔者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学到比较完整的知识,保证实验目的的实现。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之处,积累学习经验。

5 仪器管理责任到人

仪器的管理有清洗、去尘、有序摆放、损坏赔偿等诸多事项。特别是仪器的损坏分正常耗损和非正常耗损,而非正常耗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果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势必影响下次实验的顺利开展,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于易耗损仪器,应在实验前给学生以温馨提示,学生格外细心,减少损坏现象。对个别顽劣学生故意造成的仪损按照价格1~2倍赔偿,并批评教育,有效制止不良行为的影响。做好违规登记处理,这样能更好地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由于分工明确,管理责任到人,处罚公平、公正,学生心悦诚服。这样也就有效保证了实验课堂的组织纪律。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显著的实验组织教学结果。

参考文献

[1]朱小娣.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10):52-53.

[2]王栋昌.强化小学实验教学管理[J].福建教育,2001(12):49.

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篇4

科协组织作为中国的专业科普组织, 在这项中国科普的标志性计划的实施中责无旁贷, 一方面负有总体协调、组织推进的宏观责任, 另一方面也作为重要成员具体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各环节。此外, 中国科普事业已从传统科普走向科学传播阶段。文章拟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三个最关键的方面——渠道、机制与环境建设中来探讨科协组织在其中的具体定位与影响。

一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的渠道建设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投入和参与。科协组织作为这一工程的项目实施者, 不仅要牢固依靠科协组织的科学普及这一主渠道, 还要尽量整合社会上显性的以及隐性的一切渠道才能实现。如何整合现有资源, 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以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整体协调功能。

据《科普法》,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第十三条) , 而我们前面已提及, 科协组织是科普活动的某种意义上的专业职能部门。这种专业职能部门是有其法律依据的, 据《科普法》, “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 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 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 (第十二条) 既然如此, 科协组织发挥其整体协调功能就有了法律保障。

现在的问题是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依法将科协组织的这种整体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整体协调功能的发挥有助于科学传播渠道的疏浚。一般来说, 从科学普及转变到科学传播, 是“已由单纯颂扬科学的活动转向如何理解科学的活动”[1], 势必需要树立大传播的观念, 需要在传统科普的基础上, 囊括科学教育、科技新闻、科技培训、科技政策、科学交流五大子系统。具体说来, 需要建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双向互动模式、多主体参与模式以及交叉综合模式等三种模式。

(一) 双向互动模式

双向互动模式, 要求在科普过程中强调传播主客体间的互动关系和协商讨论气氛, 重视公众的兴趣及反馈意见, 以解决传统科普中信息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已愈来愈不能满足当代科普的现状及发展态势的问题。这种模式可图示如下:

由图1可以看出, 互动模式是针对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的局限性而提出的。为什么传统科普中信息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已愈来愈不能满足当代科普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呢?首先,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的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科学技术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都迅猛, 以致于有人惊呼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这样, 单个的人要及时了解和完全掌握所有的科技知识和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势必需要有专门的组织首先对公众感兴趣的有关科技知识和信息展开调查, 找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科技信息。这也是“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后对当今新兴的科技信息 (含知识) 进行搜集、处理, 之后再行传播, 使这种传播更有针对性, 使传播更为有的放矢, 从而节约社会资源, 提高效率。然而, 传播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 因为如前所述, 科技发展是瞬息万变的, 这就迫切需要受众的及时反馈, 通过反馈使科协组织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

显然, 在上述科学传播过程中, 传播的渠道在科协组织那里是以互动的方式出现的。科协组织以这种模式拓展科学传播渠道时需贯彻落实针对性原则。

双向互动模式的针对性原则要求科协组织的科学传播方向十分明确。从公众出发, 从公众的需求出发, 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传播, 这是科学传播的本质要求, 也是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虽然任何知识本质上适用于所有人类, 但是, 知识也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由于人类不是浸润在同样的文化环境中, 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也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 从而他们对知识也产生了不同的需求。因此, 我们要根据受众的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 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传播活动, 以提高科学传播的效果和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 在以往的工作中, 科协组织面向九亿农民举行了“送科技下乡”和“科普之冬”等活动;面向青少年开展了“科技传播行动”、“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夏 (冬) 令营等活动;面向领导干部组织了“百名院士百场科技报告会”等一系列讲座、报告。[2]这些都是按照受众的针对性原则而开展的有效的科学传播活动, 对全面提高我国不同公众的科学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 “2049”行动计划中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受众分为党政领导干部、政府公务员、青少年、企业员工、城市和农村居民等8类群体, 也是针对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 多主体参与模式

多主体参与模式, 要求科普的主体突破单一性实现多样性, 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共同支撑的传播体系, 以解决科普单一力量不能适应科普多元化、科普专业化和科普产业化要求的问题。

传统科普常常是科协组织的“单打一”的“一言堂”。这已经不符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宏观背景和中国的现实国情了。其次, 多主体参与模式也是双向互动模式的必然要求。只有多主体参与, 科学传播才能更具现实性, 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因为“公众”本身即是一个外延十分宽泛的概念, 理应包括社会各界。另一方面, 多主体参与模式的科学传播正是科协组织践履其法律义务和行使其法定权利的一种渠道。我们前面已提及, 《科普法》明文规定科协组织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可以且必须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再次, 多主体参与模式, 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有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有利于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多主体参与模式有利于科学传播的“点面结合”, 即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等由点及面的扩散。比如, 当今中国西部的科协组织就更需要注意组织和调动更多的传播主体参与到科学传播当中来, 从而拓展科学传播的渠道。

多主体参与模式要求科协组织加强与教育系统的合作, 加强与传媒系统的合作, 加强与企业系统的合作, 加强与政府系统的合作, 加强与研究系统的合作。概括地说, 科协组织在自觉运用以上模式拓展科学传播渠道的同时, 需注意和贯彻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多样性原则。

自然科学早已完成由“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 相应地, 我们的科学传播也应扩大外延, 由“小科普”转向“大科普”。所谓“大科普”是传统科普、科学教育、科技新闻、科技培训、科技政策、科学交流整合意义上的科学传播, 它要求施众突破单一性, 实现多样性, 形成科学共同体、教育机构、新闻媒体、政府、企业等共同支撑的传播体系。尤其要重视教育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力量。2002年浙江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所呈现的科学素养水平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城乡差异[3], 归根结底都是由文化程度差异引起的, 原因是公众在受教育时, 同时也在接受科学传播。目前, 科学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意义愈来愈被重视。美国制定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有科学素养的人。因此, 把教育机构引入科学传播主体之列是颇具现实意义和长远眼光的。另一方面, 新闻媒体的介入也使科学传播呈现出新的面貌。科技新闻随着改革开放后新闻学、传播学的恢复、引进而发展起来, 逐渐成为科学传播中受众对象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形式。而且, 媒体作为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种信息载体, 其渗透本身也是一种科学传播行为。

事实上, 媒体也已成为公众接受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中国科协进行的六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都对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进行了统计, 具体结果见图2[4]。

从图2可以看出, 媒体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影响已越来越大, 其中电视、报纸杂志的作用尤其突出, 而因特网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发展较快。由此可见, 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充分了解媒体的传播规律, 利用电视、报纸杂志、因特网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 这是目前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二, 丰富性原则。

在大科普时代的今天, 科学传播应从知识导向走向文化导向, 不仅要向公众展现知识和技术形态的科学, 更要强调文化形态的科学, 即传播科学文化。2002年浙江省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公众还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思维方法, 不具备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社会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包括分辨科学和伪科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今后的科学传播要强调以“四科”为内容, 即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思想, 倡导科学方法, 普及科学知识;其核心与灵魂是弘扬科学精神。而“只有当传播内容和情感冲击之间架起桥梁, 联系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 有效的传播才可能发生。”[5]因此, 丰富科学传播的内容, 还须用科普作品去感染公众。首先, 科普作品要让公众从心底感到科普的“实用性”, 能解决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让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中得到实惠;其次是要让公众感到科普的“生动性”, 通过科学传播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新颖, 吸引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最后是要让公众感到科普的“合理性”, 即渗透在日常问题中的科学道理, 不但要让公众“知其然”, 而且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 不但要让他们掌握科学技术知识, 而且要让他们了解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的社会影响等, 在科普作品的熏陶中, 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6]

(三) 交叉综合模式

交叉综合模式, 要求多种科普渠道在不同层次和层面上交叉并达到综合, 以解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因主体不同、环境不同、目的不同和条件不同而导致的不同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问题。

这种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综合与补充。它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协组织的专业职能优势, 要求科协尽可能彻底地营造科学传播的良好社会氛围, 尽可能宽泛地拓展科学传播的渠道。

科协组织按照交叉综合模式拓展科学传播渠道时应贯彻以下原则。

其一, 交错性原则。在科学传播强调多元化主体的前提下, 必然要求多种传播渠道在不同层次和层面上的交错, 以满足科学传播事业中因主体不同、环境不同、目的不同或条件不同而导致的不同需要。而且不同传播对象根据自身文化程度与偏好, 也需要有多种科学传播渠道可供选择, 否则公众很可能因可利用的科普资源的匮乏而放弃接近科学的机会。我国六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公众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来获取科技信息。因此, 我们应立足于目前的这些主要大众媒体, 开设科普频道和科普专栏等形式。同时, 也不能忽视新兴网络传媒的力量, 如果按电视——报刊——图书——网络的排列顺序, 那么文化程度越高的人越有赖于后面的媒体作为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渠道的交错性不仅体现在渠道的数量上, 更体现在渠道的有效利用上。今天的科学传播强调的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传授, 在施众向受众讲解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文化时, 受众不再是单纯接受还要给予反馈, 因此, 需要双方可相互交流意见的传播渠道, 在此, 互联网就占有明显的优势。“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中国科普博览”等专门的综合性科普网站的相继开通丰富了我国的科学传播渠道。

其二, 层级性原则。传播效果是评价一个传播行为是否有效的根本依据。我们要通过科学传播使受众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则首先就须研究传播的效果问题。国外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已有很多, 如格伯纳 (Gerber) 的“教养理论”、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的“媒介决定论”等等。[7]为了更好地研究语境模型中的传播效果, 立足于语境分析的“层级效果论”更为合适。由于传播信息的作用点是受众的心理, 因此传播效果会产生层级性, 这种层级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传播要产生社会效果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 传播信息作用于受众的心理语境, 经过心理反应产生诸如动机、理想、抱负、决心、信心、毅力之类的心理能;第二步, 心理能外化为行为, 作用于社会,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二是传播信息作用于心理的深浅程度, 从浅层的感觉、知觉到中层的思维、情感, 再到深层的意志、个性 (人格) 心理品质。因此, 按照层级性原则, 对追求目标和作用于心理程度不同的传播效果, 其衡量与检测的指标、尺度也应有所不同。[8]

以上三种模式并非相互独立而是整合形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渠道模式, 与其相配套的是一个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向、多层面的语境模型, 它适合于在不同的时间, 用不同的方法, 向不同的受众, 根据不同的语境传播科学信息, 以满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分阶段、分地区滚动式进行的要求。

二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的机制建设

“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 它的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9]因此, 科协组织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还应该重视其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机能。应十分重视“四力合一”的运行机制在科协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四力合一”是指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种力量, 即政府引导力、公民需求力、社会参与力和市场运作力。[10]

1.强化政府引导力, 要求政府在改革科普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 加强和完善科普组织、管理、评价、投入等政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协调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政策法规、经济投入之间的关系。

2.提高公民需求力, 要求立足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物质的和精神的) , 解决老百姓最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公民主动接近科学、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驱动力。

3.注重社会参与力, 要求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广泛关心、支持与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并注意把各分力汇成合力, 发挥各组织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整体效应。

4.结合市场运作力,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杠杆作用, 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 整合全社会人力、物力、财力, 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有效运作方式。

“四力合一”机制中, “政府引导”、“公民需求”、“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之间是相互联系、协同合作的关系, 这种运行机制不仅廓清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力量源泉问题, 而且为各方力量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了依据。其中, 居于核心的是专业科普组织——科协组织。“四力”在此主要通过科协组织的整合, 形成“合力”, 从而使其机制更为完善。 (见图3)

从图3不难看出, 科协组织从机制上促成了“四力”的整合, 加大了整合的力度。“四力合一”机制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整体协调功能。在这个模型中, 政府已经不再直接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进行干预了, 而是结合市场运作给予的反馈信息以及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对公民需求加以正确引导, 并且对市场的运作进行监督、管理和调控。公民科学素质直接决定了公民需求的层次以及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但事实上后两者并不能对前者产生直接作用, 而仅仅是对前者水平高低的反映;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公民需求力的旺盛将直接导致社会参与积极性提高, 然而反过来, 社会参与程度高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公民有效需求力的旺盛。整个“四力合一”的运行机制过程中突出了“市场运作力”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杠杆作用, 市场运作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或者降低, 而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的高低只能反映市场是否有效运行。

三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

科协组织的完善除了渠道建设和机制建设之外, 还应该注意外部环境建设, 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科学传播的良性发展,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环境通常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11]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硬环境与软环境。

(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环境分析

硬环境主要包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依托的各种科技教育基地、科技场馆设施、科技传播媒介、科技报刊杂志以及社区科普阵地等一系列科技传播平台, 其可视性和可塑性较强, 容易创造一切有利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硬环境。因此, 硬环境的建设问题容易引起包括科协组织在内的各方关注, 我们这里主要强调一般不太为人们所重视的、却可能相对更难建设的“软环境”。

软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认知等社会大背景和文本、存在、场合、目的和心理等传播小情景。正如, 作者在《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一文中所提及的, 科学传播作为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有机整体。从发生学角度看, 它具有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和认知的维度;从传播过程看, 它具有文本性、存在性、场合性、目的性和心理性的维度。根据语境论的观点, 如果说一种维度就是一种语境, 则科学传播就是这些维度交互作用的产物。相应地, 科学传播的社会语境也就具有这两大类型的结构模式, 前一类型的政治语境、经济语境、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均是通过背景性渗透间接影响科学传播的, 我们称这一类型的社会语境为背景语境;后一类型的文本语境、存在语境、场合语境、目的语境和心理语境则都是直接融合于科学传播的情景之中的, 我们称这一类型的社会语境为情景语境。[12] (见图4)

可以看出, 社会语境是既着重于系统之边界条件与环境诸因素的动态关联, 即着重于背景性渗透, 又关注于其内部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 即关注于情景性融合, 是系统与其环境的统一, 历时与共时的统一。它既不是系统本身, 也不是环境本身, 而是二者的统一体。概言之, 社会语境是其构成要素的系统性的形式与意义关联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的功能的发挥是通过科协组织整合、驱动的。

为合理地解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软环境的互动机制, 我们引入语境分析方法。在社会语境中,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仅是一种过程、一项活动, 更是一个系统, 是三者的完美结合与辩证统一。作为一种过程, 它不是一个被动的直线的过程, 而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作为一项活动, 它并非局限于单纯个体的有限行为, 而是一项社会性、整体性的事业;作为一个系统, 它具备系统的基本特质, 内含一定的结构, 表现出特殊的功能, 并将在我们的综合国力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可见, 语境分析的研究路径不仅加深了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本质认识, 而且也更容易使人把握到如何通过软环境中的背景性渗透和情景性融合来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设。中国的各级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由中国科协牵头的“2049”计划方案中, 明确提出营造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 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 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的定位

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中处于“营造者”和“维护者”的地位。这首先是由科协组织的性质决定的。据《科普法》, 科协组织“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 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 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 (第十二条) 既然法律规定科协组织是相应的“主要”社会力量, 那么其“营造者”和“维护者”地位就有了法律保障。而这种法律保障本身又是一种法制环境, 是我们所说的“软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事实上, 科协组织作为中国最大的不可替代的综合性科技团体, 它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专业科技团体。以其群众团体特有的凝聚作用, 在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中可以发挥巨大的整体优势, 以营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背景语境”和“情景语境”。

从背景语境的角度看, 它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作用机制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认知心理因素。诸因素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影响并非是独立行进的, 而是发挥系统效应的, 但在一个系统内部往往不会是平衡态的, 而是存在优势与劣势的非平衡态。因此,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域内, 诸因素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科协组织在此主要起一种协调作用, 抑制劣势的负面影响, 促成优势正面效应的发挥。

从情景语境的角度看, 它对科学传播的作用机制有文本性、存在性、场合性、目的性和心理性, 它贯穿于整个科学传播的过程, 对意义起限定作用, 而传播过程的具体“情景”则由科协组织布置和维护。情景语境中的第一种是文本语境, 科学传播中每一个符号行为都不得不受先前存在的和共存的其他符号 (或符号系统) 的影响, 因此每一个传播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第二种是存在语境, 它是传播中的符号行为发生于其中的世界, 与符号行为关系更为密切, 对传播意义更具有限定作用, 而且这种“存在”不一定是现实存在, 也可能是相关的文化释义规范之集合;第三种是场合语境, 它对传播意义具有更直接的影响。比如, 一个科学家, 在私下场合与朋友交流他的科研成果, 和在科技馆向公众讲解他的科研成果, 传播的意义当然不同;第四种是目的语境, 在传播中, 施众的目的意图对传播意义的生成起重要作用。因为施众的意图往往在符号行为, 尤其在符形上留下强烈的痕迹, 从而控制或影响受众的释义;第五种是心理语境, 它指的是传播受众的心理状态对于意义理解的影响, 包括受众的知识水平、动机、情绪状态等因素, 这也是公民科学素质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以上五种情景语境直接影响到科学传播活动的效果。因此, 科协组织应该有针对性地去布置和维护有利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情景语境。

(三) 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的功能发挥

更为直观地看, 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扮演“过滤器”和“平衡器”的角色。

在科协组织的“造势”下,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科协组织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 激发受众直接与科学传播的传播者 (施众) 的更为积极的互动。科协组织应该尽可能地为一般公众提供积极参与的平台。传播环境不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静态集合体, 也是一个随交际的需要不断被选取的变动体、一个随交际的展开不断生成的动态系统。传播环境的动态系统同时也型塑了一个科学传播的动态系统。作为动态系统, 绝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回路, 必定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能量的开放系统[13]。在开放过程中, 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往往是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积极因素相伴相生的。这就需要有专门力量来进行甄别, 科协组织在此即扮演了“过滤器”的角色。既如此, 有必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这种“过滤器”作用。惟其如此, 一些反科学、伪科学才有可能在进入公民素质建设环境之前被清除掉。科协组织应积极开展与各种各样的封建迷信、伪科学做斗争的科学普及活动, 净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环境。

除了甄别作用, 科协组织之于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的进度也应该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使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一是施受平衡。科协组织应该将科学传播活动的施众和受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尽量使施受两端的参与热情处于“热平衡态”。惟其如此, 公民的科学素质才能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全面提高。二是地域平衡。当下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从宏观地域背景上讲, 主要是东西部的平衡, 东部与西部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环境事实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鉴于此, 不可以“损不足以奉有余”, 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在国家的“西部科普工程”中尤其要注重这一点。事实上, 中国科协从2000年开始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西部科普工程”, 重点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支持西部地区开展科普工作, 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科普项目经费投入。中国科协之所以启动这项“西部科普工程”, 实乃科协组织在具体地域上发挥“平衡器”作用的具体体现。

鉴于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定位和功能, 我们可以提出如下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第一,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科协组织应成为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最自觉的主体、最称职的“推销员”, 展现其作为专业科普组织的不可替代的公众形象;第二, 在国家科普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中, 科协组织应积极开展实证调研, 为政府部门和立法机关提供直接依据, 营造有利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法制环境;第三,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围绕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等重大问题, 开展决策论证、科学交流、技术服务、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 营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文化环境;第四, 在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如其来的灾难面临之际, 积极宣传有关科学常识,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的研究与创建,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营造与灾难做斗争的舆论环境、心理环境等软环境。

以上我们在分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环境的基础上, 明确了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的定位与功能, 建议科协组织扮演“过滤器”和“平衡器”的角色, 优化和净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软环境。

摘要:文章力图探寻中国的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渠道、机制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现实对策, 主张互动模式、多主体参与模式、交叉综合模式“三位一体”的渠道建设方案和“四力合一”的机制建设模型, 建议科协组织扮演“过滤器”与“平衡器”的角色, 并在优化和净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软环境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科学组织 篇5

逸境是中豪商业集团首次开发的住宅项目之一,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做好项目规划,稳妥施工,高标准完成住宅项目,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宜居昆明“中豪典范”。

在项目建设推进中,工程部各部门积极配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幕墙施工过程中出现排水管道位置与干挂石材冲突的问题时,集团总工办的工程师们及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召集项目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人员共同讨论,最终决定将冲突部位的干挂石材变更为湿贴,既解决了排水管道与墙面石材安装之间的矛盾,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真正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稳妥施工,提升工程品位和质量。

施工过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既需要参建各方的协调配合,同时也要求我们的现场工程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经验和沟通协调的管理能力。

比如,为了提高工程品质,加快工程进度的推进,在19#地块的景观喷泉水景的施工现场,工程部的现场工程师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并与施工单位沟通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总工办工程师在经过现场勘查后细化了该施工技术方案。

幼儿探究科学的有效组织策略 篇6

【摘 要】在指南的引领下,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如何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的组织策略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在实践中研究,通过研究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中的主人,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探究科学 观念 情感色彩 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97

一、选择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的科学内容

幼儿的科学观念与成人的科学观念不同,成人的科学观念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而幼儿的科学观念具有更多的直觉和情感色彩,因此选择适宜的内容有助于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内在动力。

(一)教育内容生成于幼儿生活

我们知道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有着天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而《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因此幼儿的科学是生活中的科学,他们不会去关注远离他时下生活的事物,而是关注此情、此景、此地即身边发生的现象。在实际中我们感受到只有当幼儿真正感到所要学的内容,是他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或想要解决的问题,他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理解事物及其关系。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教育内容生成于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学前儿童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得以持久。没有兴趣,幼儿就缺乏真正的学习动机。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或探究本能。孩子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这许许多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已经暗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许多价值和目标,教育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支持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将之扩展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如我们发现幼儿特别喜欢谈论《掉牙的习俗》,接着我又从自己孩子的谈话和活动中同样观察到这个情况,大班幼儿正处于换牙阶段,于是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即时地生成了科学主题活动《不一样的牙齿》,引导幼儿将自己家的各种陀螺都带来并围绕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玩 画、做中感受了科学的情趣,建构了科学知识。同时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了更大的科学内容《为什么会蛀牙》。

二、采用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的指导策略

幼儿的科学是行动的科学,在幼儿心中,科学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每一个行动本身。而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应是在成人的指导下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不断强化或调整幼儿对客观事物原有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采取引发幼儿与客观事物积极互动的指导策略。

(一)诱发幼儿的认知冲突。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和猜想

提问和猜想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而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也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猜想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会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因此我们在科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幼儿的认知冲突,积极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或提出问题。如科学活动《磁铁划小船》,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活动开始时就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这些工具进行猜测,在你觉得可以打开的工具后面做上记号,认为不可以打开的工具后面也做上相应的记号,这样为孩子下面积极地自主探究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保证了探究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萌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活动前要认真思考,精心预设开放性问题,使开放性提问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可以萌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留给幼儿更多自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精心预设开放性问题,在活动中多提:对于这个你知道了什么?通过活动、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你还想知道什么?如科学活动《有趣的两面镜》,我在操作前引导幼儿:“小朋友!告诉你们两面镜有许多小秘密呢!你可以自己用你面前的各种东西和两面镜去玩一玩。你会发现什么样的有趣现象呢?”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很快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三)展开积极的教学对话,激活幼儿的探究思维

教学对话的关键是促进幼儿发展,体现对话的教育性,充分发挥教育的价值,将活动不断深入。因此,在对话过程中,感知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区,通过对话推进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展开师幼儿对话的关键,这个区域是动态、发展的。

1.善于观察,捕捉时机。

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学习动向及状况,及时捕捉到对话时机。使师幼对话达到以下作用:一是帮助幼儿理清活动的思路,二是鼓励幼儿,维持其学习的兴趣,三是帮助幼儿反思,四是提供新的思考和探索的线索。

2.善于倾听,及时介入。

互动是双方面的,只有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而有效的对话,必然建立在师幼双方、幼幼双方的相互倾听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在倾听中,积极与幼儿开展情境中的师幼互动,引导幼儿不断深入探究活动。

三、创设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情感氛围

幼儿在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时学习最主动。因此。我们非常注意从以下两方面去创设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情感氛围。

(一)尊重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观点会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只有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下,幼儿才会自主、大胆地去探究,才会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作出回答和解释,才会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念。因此,在科学活动中,当幼儿的想法与老师不同时,我们尊重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不训斥、不否认,不把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幼儿,而是真诚地询问,耐心地倾听和观察,有时还以幼儿的方式进行操作并鼓励幼儿重新探索。从而使幼儿在相互平等的融洽氛围中乐于再次探究接受新知识。

(二)积极评价每一个幼儿的探究行为

积极的评价是孩子不断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我们在幼儿探究过程中,总是注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对认真探索、积极动脑的幼儿加以肯定和表扬;对能力差的、依赖性较强的幼儿总是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从而进一步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探究中出现的一些“不入教师眼的行为”给予耐心观察、询问、指导,使孩子们的探究活动真正做到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在探索中得以充分发挥。如科学活动《水果沉浮》中,有一个班上调皮的男孩子跑到手工区中拿来一些牙签,我想这很危险,怕他调皮乱玩,刚想制止,可转念一想先看一看吧,看他做什么事再说,于是我在一旁静观,意外地发现他用牙签是来帮助自己做实验的,只见他用牙签将沉在下面的两个小葡萄和浮在上面的苹果连起来,再放入水中观察。看到此景,我为刚才的冷静而暗暗庆幸。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篇7

一、活动前, 善察, 抓住当前需要

我们教育的目的都是以发展幼儿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 丰富幼儿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那么, 如何根据发展需要选择科学活动内容, 将整合性的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呢?我主要通过活动前, 善于观察, 抓住幼儿的当前兴趣, 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选择科学活动内容, 确定具体目标, 准备活动材料, 丰富知识经验。

1. 根据需要选择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来源于生活, 只有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幼儿才有兴趣去探究、去深入, 才能发展幼儿的终身能力, 所以平时要做有心人, 密切观察孩子, 根据孩子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 在组织科学活动“泡泡飞舞”前, 我发现有几个幼儿带来了泡泡液, 当他们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时, 其他小朋友惊奇于泡泡的美丽, 追逐着, 兴奋不已,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活动要抓住幼儿的当前兴趣和需要, 所以我设计了以游戏、自主探究为主的科学活动“泡泡飞舞”。

2. 根据目标确定活动形式

目标决定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 而幼儿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所以要尽量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互相渗透和延伸, 避免目标单一。我们的任务是要通过活动的实施, 以游戏的形式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探究, 引导他们主动认知自然, 了解社会, 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形成幼儿热爱科学、自然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 以此促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所以以“泡泡飞舞”为例, 目标定位是: (1) 了解泡泡的特征, 探索泡泡液的调制方法, 培养探究意识。 (2) 感受玩泡泡及与泡泡共舞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快乐。由此可见, 既有终身能力“探究意识”培养, 又有体验乐趣的情感目标。目标决定手段, 可见目标确定了整个活动“探究式”的基本活动形式。

3. 根据形式进行相关准备

“探究式”科学活动形式能否顺利进行,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活动的相关准备, 物质材料的投放, 相关经验的准备, 都能保证活动有效地开展。以“泡泡飞舞“为例, 我进行了两方面的准备, 一是知识准备:活动前请幼儿调查泡泡液是由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调制而成。问题一提出, 幼儿就主动出击, 有的问父母、有的问商贩、有的通过网络、有的通过实践观察等, 了解泡泡液的调制材料和方法, 在这过程中幼儿的主动性, 交往调查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探究的兴趣及欲望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让幼儿跃跃欲试。二是物质准备:当幼儿通过调查得出调制泡泡液的材料是肥皂片、洗涤剂、肥皂粉、沐浴露等时, 我就和幼儿一起准备以上材料, 制作吹泡泡工具铁丝圈及相关的水桶、小调棒等, 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前准备, 体现其主体地位。同时,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泡泡的多彩、轻飘、会随风旋转等特点, 我买来了瓶装的泡泡水, 制作了课件并配以动感的音乐, 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了解泡泡的属性, 同时也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泡泡的特征, 体验与泡泡共舞的乐趣, 宣泄成功的喜悦, 使气氛达到高潮。

二、活动中, 敢放, 注重实践探究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传递给幼儿的不仅仅是一大堆死知识, 其传递的方式也不是老师给予幼儿接纳。俗话说:听过了, 忘记了, 看过了, 记住了, 做过了, 理解了。所以科学活动中要敢于放手, 建立以幼儿为主的教学模式, 提供材料, 给予开放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 让幼儿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 从而获得切身感受和经验, 并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实现内化, 最终形成幼儿的经验结构, 实现自主发展。以“泡泡飞舞”活动过程为例, 流程如下:

1. 玩泡泡, 发现泡泡特征

玩中学, 学中玩, 是幼儿教育的学习特点, 而爱玩又是幼儿的天性, 所以利用多媒体画面“一个吹泡泡的小姑娘”引发幼儿吹泡泡的欲望, 又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点, 告诉幼儿泡泡有许多小秘密, 要求幼儿边吹边观察, 比比谁发现的秘密多, 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发现泡泡的特征, 让幼儿有意识地玩。幼儿听说有许多秘密, 都迫不及待地吹着、看着, 相互间热烈地交流着, 争着向我汇报:泡泡颜色是五颜六色的, 泡泡很轻、很薄、透明, 泡泡会飞、会碎、有大有小, 有的是圆形的, 有的像葫芦, 有的像妈妈抱着孩子, 手不能抓住泡泡, 而塑料圈却能抓住泡泡等等, 幼儿在宽松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吹着、玩着, 沉浸在泡泡的世界, 主动地探索着, 积极性、参与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又通过互相交流的形式, 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泡泡的特征。

2. 动手实践, 探究调制方法

科学活动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 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活动, 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 培养良好的探究意识, 是我进行科学教学的研究重点。

通过吹泡泡游戏及互相交流探讨, 幼儿对泡泡属性已基本了解。在幼儿余兴未了时, 我故意用圈蘸着“水”吹泡泡, 咦, 怎么吹不出泡泡呢?什么原因呢?这一问题一抛出, 能激发幼儿思考, 他们运用生活经验和调查结果, 发表自己的看法:泡泡水应用洗涤剂加水调制而成, 应用肥皂、肥皂粉加水搅拌而成等等。噢, 真的吗?我们来试试行吗?俗话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幼儿有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 探究才进入真正的状态, 于是给幼儿提供操作的材料, 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 给予幼儿开放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 让幼儿动手实践, 探究泡泡水的调制方法。而我呢, 只是一个引导者, 发现能力差的幼儿制作不成功时, 引导他们想想是什么原因, 是水太多了吗?想什么办法呢?鼓励他们自行解决在调泡泡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力强的幼儿, 鼓励他们可以分别用几种材料试试, 对比一下各种材料调制的效果。由于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情绪高涨, 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哇, 我成功了!孩子们兴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拿着自制的泡泡水吹着五彩缤纷的泡泡,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3. 与泡泡共舞, 体验成功乐趣

为了让幼儿更了解泡泡的属性, 同时也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泡泡的特征, 体验与泡泡共舞的乐趣, 宣泄成功的喜悦, 使气氛达到高潮, 我首先让幼儿欣赏配有美妙音乐的动感画面, 让幼儿观察发现泡泡飞舞、旋转、嬉戏的各种动态, 然后请幼儿创编动作, 与泡娃娃共舞。当时, 泡泡在孩子们中间飞舞, 孩子们在泡泡中旋转, 整个场面洋溢着欢乐, 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用形体动作表现了对泡泡特征的理解, 使气氛达到高潮, 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三、活动后, 能启, 迁移学习经验

学以致用, 所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是我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比如, 当孩子在实践中探索出调制泡泡的方法时, 我能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如, 探索中发现了什么, 遇到了什么困难, 如何解决等等, 使幼儿在此过程中知识经验得到强化, 又有利于幼儿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我能结合生活实例, 启发幼儿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如, 想玩吹泡泡时, 鼓励幼儿自己调制泡泡液, 这样既省钱, 又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总之, 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教学活动就能培养得了的, 要求我们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以活动内容、目标突出综合性, 活动时空突出开放性, 活动过程突出实践性, 活动形式突出游戏化, 那样孩子才能快乐、自主地学习、探究, 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尤金田.关注教学过程, 提高探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1 (08) .

论科学组织税收收入的八大关系 篇8

打牢基础:处理好税收征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和基石。税收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 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经济决定税收, 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对税收收入起决定作用。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税收收入规模。在税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可供税收分配的财力越丰富, 税收收入规模便越大;反之亦然。以广东近年来的经济和税收情况为例, 1995-2010年, 经济总量从5933亿元增长到45473亿元, 增长了6.66倍, 名义GDP年均增长14.54%。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 给税收分配扩大提供了巨大空间。1995-2010年, 广东地税组织税收收入从208亿元, 增长到3256亿元, 增长了14.6倍, 年均增长20.14%。二是经济效益决定税收分配的深度。从理论上来说, 税收是对国民经济中的剩余价值部分参与分配, 经济效益越好, 经济总量中的利润水平越高, 税收参与分配的程度越深。三是经济结构决定税收结构。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行业结构方面均是如此。以广东为例, 2004-2010年, 广东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从6.5∶49.2∶44.3至5.0∶50.4∶44.6, 广东地方税收结构也从0.2∶33.2∶66.6提升至0.1∶32.3∶67.6。随着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 地方税负水平从3.50%提升到7.16%, 平均税收弹性达到1.38。

同时, 适度的税收收入既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又反作用于经济, 在总量和结构上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效益和结构。一是适度的税收总量是政府和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保证, 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是税收影响经济、社会效益。税收分配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税收分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税收通过政策引导, 对不同行业设置轻重不同的税负, 或给予有差别的税收优惠, 引导企业不断调整生产方式和经营策略, 影响经济产业结构。

(二) 轻视税收的反作用是当前经济税收关系问题的突出表现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税收超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征管手段创新等各种因素。要客观分析我国长时期税收超速增长这一现象, 从中重点关注税收三大职能作用是否失衡。

一是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对经济的负面反作用不可低估。税负水平直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过高的税负水平必然使得企业经营成本提高, 投资减少, 导致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经济效益下降, 经济环境偏紧, 对税基有长期性、根本性的影响。

二是税收对经济的调控、调节功能不到位。近年来,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税制改革和重大税收政策调整, 税收调控的范围不断拓展, 调控的方式不断丰富, 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有所加强。但总的来说, 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仍未得到充分重视, 税收调控的目标缺乏长期性, 三大职能作用缺乏统筹性, 顾此失彼, 时有偏失。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经济增长依托方式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失衡、投资与消费增长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利用外资结构失衡等各方面问题, 其形成的决定性、先导性因素虽不能归咎于税收, 但是一些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的滞后为有效防范和化解这些失衡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

(三) 妥善处理两者关系, 促进经济税收协调发展

妥善处理经济与税收的关系, 是确保税收收入长期、稳定增长的前提, 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税收收入水平只有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才有可靠的经济增长基础。税收收入增长过快, 必然影响正常的国民收入比例关系, 加重了市场主体的负担, 影响经济增长, 最终又会制约税收收入持续增长;如果税收收入水平过低, 增长太慢, 会导致政府可用财力不足, 影响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发挥。因此, 要深入研究并正确把握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进一步推动税制改革, 完善税收政策, 使税收收入增长建立在现实经济增长基础上, 力求把税收收入弹性系数控制在合理区间。

同时, 应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税收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对税收的驾驭和运用, 对于经济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 可以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供需平衡、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注民生:处理好税收征收与税源培植的关系

税源是税收征收各环节的起点, 是税收的生命, 也是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培植好税源有助于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 利国利民。

(一) 税源是税收征收的依托

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在国家财税政策一定的前提下, 税收征收强度就在具体层面影响着税源培植。实现税收征收与税源培植良性互动, 会对税源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作用;恶性循环, 则会限制税源发展, 起到消极作用。

一方面, 经济税源决定税收收入。税源的丰裕程度决定税收收入规模, 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较长时期看, 税收增长必然随着经济增长波动, 但经济增长波动和税收收入波动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同步。

另一方面, 税收征收对税源具有调节作用。在经济规模一定的情况下, 财税政策和征管能力决定实际的税收收入。税收制度的调整是影响经济税源变化的直接原因, 而加强征管是税收调控作用的表现。因此, 涵养税源的重要基准, 就是按照税收政策依法征管, 不折不扣体现国家税收征管意图, 通过税收杠杆作用, 实现对各种经济税源的调节, 促进民生发展。

(二) 税源培植意识弱化、时有失衡

在实际工作中, 对税收征收与税源培植的关系, 仍存在一些认识和执行上的误区甚至明知故犯, 不按经济税收规律办事, 突出表现在:重税收计划下达, 轻税源培植规划;重税收催缴, 轻税源培植;重税收完成奖励, 轻税源枯竭惩戒。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财政因素较为突出。财政状况的优劣既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 又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欠发达地区财政困难, 客观上需要地方多收税, 陷入财政越困难、地方征税就越多、企业税负就越重的不良循环之中。从体制方面看,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仍处在转轨时期,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未完全明晰, 地方党政对税收执法行政干预过强;税收管理仍相当程度沿袭了“基数加增长”的传统作法, 使得税源分析的作用虚拟, 效应不强。

正是这种体制惯性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存在“税法服从计划”的现象。税源宽裕时, 计划执行达到预期的时期或地区, 往往实行人为调节, 推迟征收;税源紧张时, 计划执行达不到预期的时期或地区, 则往往“竭泽而渔”, 通过地方政府过度干预, 寅吃卯粮, 收过头税。若不考虑经济发展环境一味地加大征收力度, 必然导致税源萎缩或枯竭, 影响民生。

(三) 涵养税源, 促进税收与民生同步发展

组织税收收入、培植税源是税务机关的应尽之责, 两者不可偏废。特别是在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涵养税源是协调各阶层利益、改进民生的重要途径。

坚持依法治税, 公平公正对待各种经济税源发展。坚持依法治税, 是现代市场经济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坚持依法治税, 首要的就是给各种经济税源, 包括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等发展提供一个合法、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使各种经济主体对税源的发展环境充满信心, 促使其全力以赴地运用自己的优势资源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和渠道发展壮大。

切实落实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作用。发挥税收调控职能作用是促进税源发展壮大持续、稳定增长的良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 我国政府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从表面上看, 这似乎是“让利于民”, 会减少税收收入, 但实际上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税收环境, 不但帮助纳税人渡过难关, 而且壮大了税源, 整体税收不但没下降, 反而保持了增长态势。

积极构建促进税收与税源和谐发展的税收规划核算体系。传统的税收计划模式已日益严重制约税源与税收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随着依法治税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税收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应该进一步借鉴西方以征收率、征管质量、征管绩效等为核心的税收评价体系, 以准确把握微观和宏观税源发展趋势为基础, 构建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税收规划核算体系, 从体制机制上理顺税收征收与税源培植的关系, 正确把握税收征收的强度、力度与节奏,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统筹协调:处理好税收征收与财政需求的关系

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财政需求是税收增长的内在动力;税收征收应尽力满足财政的适度需求, 财政需求要以客观的税源为基础。

(一) 满足财政需求是税收征收的主要目的, 税收征收是财政需求的基本保证

当今社会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 接近九成的财政收入通过税收途径筹集。税收征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财政需要, 财政支出增加是税收增长的重要动因之一。只有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税收任务, 才能保证税收征收合理有度, 满足适度的财政需求。

建国以来, 对于财政收入 (税收) 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 一直有“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两种意见之争。二者之间既密切相关, 又存在矛盾:一方面, 二者联系紧密——财政需求是税收征收的目的和动力, 税收征收是财政需求增长的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 二者自身的规律性决定了相互间的矛盾, 财政需求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政府为行使其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而对财力的主观需求;而税收征收由经济发展水平、税制结构、征管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综合决定, 主客观之间难以保持一致, 主观对客观判断的误差导致二者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二) 财政需求过度可能损害税收征收正常秩序

分税制改革以来, 随着地方财政分配比例的下降和地方经济建设对财力需求的增大, 地方财力入不敷出的矛盾日益突出, “以支定收”确定的税收任务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极大。以广东为例, 1995-2010年, 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4.54%, 而地方税收年均增长速度为20.14%, 高出前者5.6个百分点, 这诚然有经济效益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客观因素使然, 但地方各级政府对税务机关下达较高的税收任务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 这促使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 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 其负面效应也很突出。从近年来审计部门对各级税务机关的审计报告看, 少数欠发达地区为了完成税收任务, 超前征收、混库等违规违法征收行为时有发生, 这也是税收“被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 平衡财政需求无度与税收征收有度的关系, 制定合理的税收任务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税收任务下达合理, 既能满足政府财政需要, 又能为企业提供较为适度、公平的经营环境, 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重点, 缓解财政需求压力。各级政府应大幅下调投资性支出比重, 增加民生福利支出。当前,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投入不够、欠账太多, 但为了政绩工程的需要, 却积极投资于公路、市政等基础建设, 甚至无效投资, 导致财政需求的低效无限扩张。

财力适当向基层政府倾斜, 降低地方政府对财力需求的冲动。造成税收增长冲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政府财力不足, 硬性开支大, 只能加大对税务机关的需求压力, 人为地拔高税收收入任务指标, 会造成竭泽而渔的恶性循环。因此, 建议中央财力应适当向地方倾斜, 为基层政府财政需求减轻压力。

强化预算约束, 合理下达税收任务。现阶段税收计划管理有其合理性, 一定程度上能强化税收征收管理, 但要妥善处理财政需求与税收计划的关系。近期要优化税收计划下达与考核的外部环境, 通过科学的经济税收预测分析与建议,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以税收征管质量为主的考核体系, 抑制财政需求过度冲动。长远要完善财政预算体制, 从根本上改变政绩考核与开放式财政需求的税收依赖, 并确保预算的法律效力。

明确依据:处理好税收征收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税收政策是税收征收的依据。深入分析税收政策与税收征收的关系, 对于合理有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意义重大。

(一) 税收政策是税收征收的依据

税收政策, 就其最宽泛意义而言, 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税收分配活动中选择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及采取的行动或制定的行为准则, 包括了国家税收方针政策以及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

如前所述, 经济活动提供税收来源的基本潜力, 财税政策和征管能力决定实际的税收收入。税收就是通过落实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实现的。税收政策是税收征收的依据, 执行政策是税收征收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税收政策, 税收征收就是无据之事, 税务机关就没有权, 也没有力。税收征收是税收政策的落实过程, 是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

(二) 税收政策价值有偏, 传导失真, 影响征收质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税收政策制定与具体执行, 都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 税收政策价值取向尚未到位。税收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税收负担问题。1999年-2008年, 我国GDP平均增速为10.1%, 财政收入则高达20.2%。1996年-2007年, 政府最终分配比率从17.1%提高到24.1%, 企业由13.6%提高到18.4%, 居民则由69.3%下降到57.5%, 与国际平均70%以上相比, 已经降到了严重制约居民消费水平的最低点。在较长一段时间, 政府组织收入的能力和速度, 远远超过同期经济产出的增速与居民收入的增长。这反映出现行税收政策过多关注财政职能, 而相对忽略经济调控职能。税收政策对“税收中性”原则的偏离, 最终将影响税收征收质效。

另一方面, 税收政策效应分析机制不健全。税收政策之所以能起作用, 是因为税收政策手段与税收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目前实际执行环节中税收政策评估缺乏计划性、针对性, 没有健全的税收政策评估体系, 没有形成政策效应的反馈系统。税收政策预期效果如何, 执行是否到位, 很大程度上都以组织收入成果论“英雄”, 而其中存在的问题, 往往得不到系统反馈。此外, 税收政策传导方式和手段有待改善, 基础数据欠缺或多个口径, 各个信息化应用系统缺乏整合, 数据资源难以共享或统一比对, 这些都容易导致税收政策的传导阻断或变形。

(三) 积极促进税收征收与政策管理协调发展

面对当前我国宏观总体税负偏重、财政支出关注民生比重较低的现实, 应以轻税负、保民生作为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 明确并坚守税收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要求, 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 健全税制体系,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适应这一要求, 税收政策调整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适度减轻国民税收负担, 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为纳税人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税制的弹性建设, 发挥税收自动稳定器功能;三是增强现代税收征收能力, 进一步实现轻税严管、民主理财的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 积极完善税收政策传导机制。健全税收政策需求调研启动制度, 设立税收政策反馈触发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机制, 确保客观评价税收政策;建立科学的税收政策评价体系, 通过确立评价标准、规范数据口径和采集要求、健全评价方法等, 不断提高政策评估质量;积极借鉴经济数学模型, 尝试加强政策效应分析模型建设, 确保准确评估政策效应, 为税收政策的完善特别是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客观、真实的征管依据。

相互促进:处理好税收征收与税收服务的关系

税收服务贯穿于税收征收管理的全过程, 优化税收服务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提高纳税遵从度、促进税收征收的有效途径。

(一) 税收服务是促进税收征收的有效途径

税收征收管理, 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 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而税务部门是负责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 因此, 收好税、管好税是税务部门为党和人民履行职责的过程。与此同时, 税收的征收管理也是党和政府与纳税人沟通联系的桥梁之一。更进一步而言, 税收服务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水平、保障税收任务完成的重要途径。行之有效的税收服务措施, 有助于纳税人便捷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 强化税收执法的保障和有效性, 提高税收遵从度与依法纳税意识, 从而实现与税收征收的相互促进。

(二) 当前税收服务仍欠缺深层次、实质性突破

全国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以来, 各级税务部门按照新征管模式要求, 通过建设办税服务厅、12366热线、税收门户网站等, 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积极优化税收服务, 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 税收征管与税收服务之间仍存在着不少不协调之处。主要体现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关系长期定位于执法和管理、打击与遵从的管理与被管理的模式, 征纳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服务理念仍停留在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范畴, 缺乏实质性突破;税收服务措施流于表面,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深层次的服务措施还相对较少, 远不能适应新的税收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 积极完善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税收服务体系

适应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形势发展, 税务机关需要从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理念上转变, 由原来的管理型机关向管理服务型机关转变, 从观念、职能以及制度上实现税收征收与服务的和谐统一, 构建并逐步完善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的纳税服务体系。

从思想上强化征收与服务并重的理念。税务机关应牢固树立纳税人主体观念, 把工作的主导方向由以满足自身的征税管理需求为主转变为征税管理与服务纳税人的纳税需求并重。在税收制度的制定、管理流程的设置和纳税方式的提供等方面, 尽可能以方便纳税人、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为目标, 在征收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尊重和维护纳税人权益。要将税收服务寓于税收征收和管理的全过程, 充分认识到公正执法、落实政策是最好的纳税服务, 做到在严格执法中完善管理, 在完善管理中优化服务, 实现执法、管理与服务的良性互动和最佳结合。

从制度上保障服务与征收同等的法律地位。税法是国家与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 其目的不仅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同时也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从这个角度看, 税收征收与税收服务之间处于同等地位。这种同等地位, 需要通过制定或修改完善有关法律, 在制度层面予以确认。

从职能上实现税收征收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应建立起科学的岗责体系以及快捷、方便、高质的税收服务体系, 推行税收服务计划, 加大税收宣传与辅导力度, 进一步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 开辟办税绿色通道, 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 最大限度地简化办税程序和手续, 探索建立适合税收实情的办税流程, 完善纳税评估等征管措施, 努力提高税收征收的行政效能, 以此实现税收征收与纳税服务的有机结合。

良性互动:处理好税收征收与税收环境的关系

良好的税收环境是税收征收的重要保障, 而公平公正的税收征收是良好税收环境的核心内容。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 需要多方努力,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一) 税收环境是税收征收的重要保障

税收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税收制度产生、运行及其成效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具体而言, 税收环境包括公民和企业法人的纳税意识与遵从度、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政府及各部门对税收的重视程度和配合情况、税负及当前税法执行情况等。

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能维护税法的刚性, 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以及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行为, 强化税收执法的权威性;和谐的税收环境能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能正确处理好各方面重大税收关系问题, 实现税收与经济、与社会相协调, 促进和谐征纳关系构建, 调控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 使税收更加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二) 当前的税收环境还不理想、存在不少未解难题

虽然多年来税务部门依靠党政支持、部门协作在优化税收环境上作了积极努力, 但总体上税收环境仍不理想, 存在不少长期未解的发展难题, 离发达国家法治化轨道运作仍有较大差距:税收政策的制定因缺乏长远的预判和充分的调研而稳定性不足, 而许多现行的税收政策又未能适应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令征收管理难度加大, 税负不公平的矛盾比较突出, 容易扩大征纳矛盾, 增加和谐税收环境建设的难度。另一方面, 我国的社会综合治税水平偏低, 虽然已比较重视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建设, 但很少从立法的角度明确规定各协税护税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许多部门和单位往往因自身利益需要不愿意承担协税护税义务, 致使协税护税网络难以完善, 直接影响税收环境的建设。

(三) 努力协调各方利益, 营造和谐税收环境

首先, 应建立制度,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作用, 构建及完善综合治税网络体系, 建立信息交换和共享制度, 实现部门配合协作形式由人为协调到制度规范的转变, 由单纯靠协商沟通向受责任义务关系约束的转变。其次, 应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要在强化税收征收管理服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 更要注重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让纳税人真正感受到有付出就有回报。税收遵从思想、依法纳税意识在权益得到尊重的保护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并成为建立和谐税收环境的坚实基础。

创造条件:处理好税收征收与税收成本的关系

税收成本是税收征收的必要条件。创造必要的条件, 争取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多的税收收入, 是税收征收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一) 税收成本是税收征收的必要条件

税收成本是国家征税者与纳税者在税收征纳过程 (始于税收政策的制定, 终于税款的全额入库) 中所付出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代价。衡量税收成本的指标体系主要有税收征收成本指标和税收纳税成本指标等。

税收征收要有适当的必要的税收成本。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 纳税人成倍增长, 经营活动灵活多样, 适度加大投入、优化成本结构, 摒弃“人海战术”、积极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 是完全必要的。通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投入, 最终降低征收成本, 并为降低纳税成本创造条件。

(二) 多种因素追高我国现阶段税收征收成本

就我国的税收征收成本而言, 目前尚无权威、完整、系统的统计资料, 但有相当部分学者曾进行过该方面的调查研究, 总结出的突出问题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征税成本过高。从税收征收成本率来看, 1994年税制改革前为3.12%, 1996年达到4.73%。有关专家估计, 目前大体维持在5%—8%之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税收征收成本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 如美国为0.58%、日本为1.13%、新加坡为0.95%、英国为1.76%、澳大利亚为1.07%。比较而言, 我国的税收征收成本率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大范围不断推进税制改革、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 集中投入大、次数多, 但仍然存在相当的不合理性。

造成我国税收征收成本畸高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 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税制与税收政策仍不尽合理。税收管理体制方面, 基于行政区划的多层结构, 纵向层次过多、横向部门安排不灵活, 增加了征收成本。税制与政策调整方面, 设计上的主观性较大, 连续性不强, 变化过于频繁, 对征管能力考虑过少, 不可避免地导致征收成本的增加。

另一方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 客观上我国的税收征管环境和能力仍有较大差距。法治环境尚未形成,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税务机关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法定合作机制, 靠税务部门“单打独斗”, 都是征收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同时, 现阶段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不平衡, 征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税收征收成本。

(三) 加强税收成本控制, 提高税收征收效能

一是进一步优化税收管理体制和税制调整机制。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 大胆打破多层结构, 进一步按照经济区域推进税务机构设置的集约化、扁平化。推进国、地税工作的协调统一。可借鉴西方先进管理模式, 以法定形式推进社会化协税护税管理体制, 借助社会化网络加强涉税信息的共享以及税源的综合控管。同时, 进一步简化和完善税制, 优化税收政策调整机制, 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和便于操作的税制模式。

二是大力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应继续加大信息化投入, 加快税收管理电子化、网络化步伐, 建立“广覆盖、高集中度”计算机网络, 扩大计算机系统与其他部门的联网范围, 全面建设“电子税务局”, 努力实现税收管理全过程的无纸化和集约化。提升征管效能, 全面降低征纳双方的交易费用。

三是建立和完善税收成本核算制度。要牢固树立税收成本观念, 尽快建立规范、系统、科学的税收成本核算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 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以努力实现税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税收工作效率。

抓住关键:处理好税收征收与征税人才的关系

近年来, 税务人才管理在我国税务部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税务人才对推动税务工作发展, 提升税务部门整体绩效水平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 税收人才是做好税收征收工作的关键

一方面, 人才是决定税收征收的基础动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税收事业的发展, 对税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引进和用好各类人才,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直接影响税收征收工作的效能。优秀的税务干部是税收征收工作, 包括政策制定、纳税评估、税收执法、日常征管等活的灵魂。实践证明, 高素质的人才可以缓解工作手段落后、经费不足、干部绝对数量不足等一系列制约税收征收工作正常开展的瓶颈问题, 为税收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 税收征收为培养税收人才提供平台和发展的空间, 从而吸引、凝聚和造就更多的人才。

(二) 税收人才培养使用未能满足税收征收的需求

具体表现为:人才在现代税收征收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未被充分认识, 对人才的招录、培养和使用思想上不够重视、措施上不够落实、使用上不够得当。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人才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不够高, 领导管理人才、特殊业务人才及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人才管理模式比较简单, 缺少分类管理, 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过于统一, 忽略税收征收工作的层次和类型。尚未建立起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税收人才动力不足。

(三) 健全机制、拓宽渠道, 全方位加强税收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 以科学发展观规划税收人才的培养利用。要按照不同目标所需要的人才种类、层次, 对不同基础、特长和发展方向的干部进行培育。以现有人才的能力提升作为主要方向, 围绕解决税收征收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及税收执法水平, 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及科学发展观的税务人才培养新路子。其次, 探索建立激励税收人才机制。制定与人才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准确评价税收人才对税收征收工作的贡献, 给予相应的政治、精神、物质待遇, 形成有利于税收人才成长的科学导向, 鼓励税收人才为税收征收事业发挥聪明才智, 推动税收事业的不断发展。第三, 积极拓宽税收人才素质提升渠道。对于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的税收干部, 培训措施和方式也要有所不同, 满足税收征收事业的各方面需求。对于一般性税收岗位干部, 要以各级培训中心为基地, 以长短结合、脱产非脱产结合的各类培训班为载体, 力求通过培训使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得到较系统的有效培训;对于特殊业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型人才, 在定期进行更新知识培训的同时, 要注重提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经济波动发展和税收平稳增长研究》, 《税务研究》2011年第1期。

[2]王乔、龚志坚《从税收征纳交易费用看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税务研究》2010年第6期。

[3]安毅《我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研究》, 《税务研究》2010年第10期。

跨学科组织的历史与科学概念 篇9

1 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历史

在古代,由于没有学科的概念,跨学科研究组织也就无从谈起。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在该团体内,人们自由谈论和研究一切感兴趣的问题,其领域可以涉及多个学科,如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其研究内容涉及物理学、数学、动物学、哲学等诸多领域。但是这种行为是自发的,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组织结构等组织的必要特征,因此还不能算作是跨学科研究组织。

到了近代,大学的出现使得学科的概念与地位得到了确立,近代科学体系在学科分化的进程逐步建立起来,人们更热衷于从传统学科中细分出更多的子学科。但是,跨学科组织的萌芽却也开始出现。在“文艺复兴”期间,各种俱乐部的出现使得学术研究出现了组织的特点,研究人员根据兴趣集合在一起,相互交流经验和知识,而俱乐部则提供开放的环境和交流的平台。各种名目繁多的俱乐部聚集起不同兴趣的人,并举行各种形式的“沙龙”,使得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开始有机会相互学习和交流。

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兴起则是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方面,战乱使得各国的科学家处于大规模流动中,战争未波及的地区成为了科学家聚集区,从而使得科学思想在这些地方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开始招募科学家,为解决战争的某个问题而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如英国为了破译德国的密码,成立了X小组,小组中囊括了多个学科的人才,不但成功的破译了德军的密码,还诞生了密码学;而盟军为加强反潜飞机对潜艇的攻击效率而开展的跨学科研究,导致了运筹学的出现;为诺曼底登陆而进行的人工港口研究促成了海滩形成物理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研究,而二次大战中的跨学科小组的模式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是这样一些跨学科的组织开始建立,1948年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成立,囊括了军事学、经济学、哲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对全球军事战略、科技发展、环境问题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50年代后期,美国国防部(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D)建立的第一个材料研究实验室,并于60年代初建立发展成为跨学科研究实验室(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Laboratories,IRL)。到60年代,各个国家开始建立战略研究性质的中心,如1960年成立的法国跨学科研究中心(CETSAP);1965年成立的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等。同时,大学的研究人员也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最早的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所在核科学(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放射生物学(芝加哥大学)、生物物理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航海物理学(加州大学)等多个领域开始建立,特别是1968年柏林大学打破院系的限制,成立的德国跨学科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ZIF),被视为第一个大学跨学科组织[3],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einhard Selter教授就是该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1980年前后召开的两次“跨学科学”研究国际会议,使得人们对跨学科的认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各种跨学科组织开始出现。70年代末,日本筑波大学开始实行的特别项目研究课题组制度,甚至突破了学校的限制而在国内外招聘研究人员,建立跨学科研究课题组;80年代成立的圣菲研究所成为了当代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典范,他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跨学科组织体系—虚拟型跨学科组织,使得研究人员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知识的交流和融合;80年代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对工程研究中心(ERCs)和科学技术中心(STCs)进行资助,使得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得以开展。到了90年代,这些跨学科组织开始体现出蓬勃生气和巨大作用,促成了许多重大科学成果的出现,如筑波大学的特别课题组成立仅仅30多年,就出了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圣菲研究所成为研究复杂巨系统的世界中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学技术中心成为美国前沿科技的代名词。各个大学此时才真正意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及其组织的必要性。于是,打破院系的体制束缚,建立适合跨学科研究的新型组织成为多数大学不约而同的选择。不同的大学或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跨学科组织,使得该类组织在形态、规模、结构上出现多样化的特征。如MIT在跨学科组织内建立的研究文化和氛围作为促进其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因素[4,5];哈佛大学成立独立性跨学科研究院,成为与院系平级的研究组织;欧洲的大学也进行了相关的组织建设[6]。

在我国,对跨学科的问题是在80年代才开始注重起来,而跨学科的组织则在9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建立。如国内北京大学为迎接挑战,成立了横贯生物医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并于2001年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西安交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成立,也标志着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质性开展;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物理、生物、化学交叉学科领域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浙江大学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工作也进行了重点支持。但是,国内的跨学科组织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在该类型组织的目标、结构、文化、制度等方面等还处于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

2 跨学科组织概念的国内外研究

跨学科组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各种形式、规模、结构的跨学科组织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存在。对跨学科组织的理论研究还只是最近20年的事情,跨学科组织与传统的学科组织有哪些不同、他对跨学科研究的作用体现在哪儿、它的目标、结构、文化、制度等有哪些特征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

目前,对跨学科组织的概念和特点还在争论中,国内外已有的定义也不多。Klein在研究了跨学科组织的历史后,认为跨学科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行政与制度上的支持、足够的基金、开放性的交流与共同权利、相似的教育背景以及实际应用与技术转让的机会[3]。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伯恩鲍姆副教授从1975年开始,从13所美国大学和1所加拿大大学里挑选了84个跨学科科研项目进行了调查。在他的论文《大学跨学科研究—成功科研项目的特点》中,提出了跨学科组织的7项基本特征,但是该定义过于严格,从当前的跨学科组织来看,还没有一个组织同时具备以上7个特点。迈克尔则将跨学科组织定义为一种中介[7],认为“获得知识与技能,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使之转化,正成为专门的功能,新中介组织正建立以填补这一空白”。

令人疑惑的是,虽然国外对跨学科以及跨学科组织的研究较多,但是对跨学科组织的定义却鲜见于文献。在国内,我国的研究人员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钱佩忠在国内提出了第一个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概念:跨学科研究组织就是由以某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优势互补的学者群体组成的,是一个集约化的知识劳动组织,便于承担综合性的、复杂的重大研究任务[8]。这个定义虽然确定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重要性,且没有体现出跨学科组织与传统学科组织的区别。浙江大学的邹晓东提炼了跨学科组织最常见的特征[9]:代表不同的知识门类、共享设备、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根据课题选择成员,提出应从这些方面考虑跨学科组织的定义。国防科技大学的肖彬也从大学的角度定义了跨学科组织[10]:当前大学的跨学科组织是以跨学科研究为核心任务,同时兼顾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社会服务职能的学科组织。该定义确认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中心作用及其功能,但是无法表明其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本质特征。

3 跨学科组织的概念

明晰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定义是探索跨学科组织的基础,对我们研究跨学科组织的内涵、模式、运行机制都有重要的意义。[11]所谓组织(organization),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实体,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与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又与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跨学科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将跨学科组织定义为:以多学科整合为目标或结果的,汇聚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而构成的具有明确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社会实体。这个定义表达了跨学科组织的4个特征:

(1)以多学科整合为目标或结果。

多学科的整合是跨学科的核心[12],包含学科的多少、学科的整合程度形成了交叉学科、横断学科、超学科等不同层次的跨学科类型。当前,大多数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建立时,就明确提出要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某个问题,并形成融合多个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如圣菲研究所在成立时,就明确出题它的目标就是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固有界限,运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来处理生物、物理、经济、语言、大脑和计算机等学科中遇到的复杂性问题。该研究所在成立后,经过许多科学家的讨论和学术交流,形成了一个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新型横断学科:复杂性科学。目前,圣菲研究的研究课题是:演化动力学,网络动力学,物理和生物系统中的计算,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鲁棒性。可以看出,对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必须跨越多个学科,它们将会产生怎样的新型交叉学科,我们正拭目以待。

(2)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跨学科研究生命周期是指从多学科研究到交叉学科再到学科之间研究的过度期,是多个学科的技术、手段、方法、资源等内容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最后形成新型交叉学科的过程。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他的生命周期,从待研究的复杂问题确认开始,到新型交叉学科成立后结束,具有几年到几十年的生命周期。如在今天看来普遍被视作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和学科的遗传学。在建立的初期,它也是吸收了动物学、植物学、农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辐射物理学和一些别的“专业”和“学部”参加的“跨学科的”领域。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独立学科,没有人再将它视为新型交叉学科了。因此,跨学科组织在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后,必然向新的方向转变,或转变为传统的学科组织。

(3)汇聚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

要跨越多个学科的研究,那么拥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拥护多学科的知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研究人员自己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是在专业知识越来越复杂和深入的今天,这种人才已经越来越难得了;另一种方式,就是汇聚多个学科专业的人才。让多个学科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就某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交流,使得思维彼此交互、智慧相互碰撞、多学科知识相互交融,从而在不断的争论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如在哈佛的环境研究中心,共有390多名专家学者,来自管理学、医学、法学等65个专业。这些人员从环境政策、环境治理技术、环境对人类影响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将多学科的知识汇聚起来,试图给出环境治理的综合研究手段。

(4)具有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明确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是组织的必备特征。跨学科研究是在走以前没有人走过的路,面临失败的风险很大,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奋斗。因此,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以维系多个学科的人员,要有导向性的激励机制推动研究的进行,要有合适的方式培养跨学科交流的氛围,这些都要有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保证。如美国的加州大学系统在跨学科组织的管理中,建立一整套跨学科组织的建立、运行和撤销的规章制度,并用严密的制度规范了各个环节的运作,使得跨学科组织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3]。

这四个特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多学科的整合是目标导向,多学科的人员是参与的主体,明确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成功的保障。通过这个定义和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将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研究小组汇聚了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却没有跨学科研究的战略目标和相关的机制与结构,是一种有组织却无意识的跨学科研究,是跨学科组织的萌芽阶段。

(2)探索阶段。

60年代到80年代建立的战略研究所等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和多学科的人员,自觉通过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却缺乏具有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他们依然延续传统的科层结构或树状结构,在政策支持、成果评价、人员配置等方面还在借鉴传统的学科组织的运行机制。如日本的野村研究所在成立的初期是参照每个斯坦福大研究所的体制有成立的,并没有适合跨学科研究的体制和措施。因此,这期间还是跨学科组织的探索阶段。

(3)完善阶段。

90年代后期到现在是跨学科组织的完善阶段,跨学科的本质和内涵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多种类型的跨学科组织建立起来。这些组织在建立的初期就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吸收国内外各种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跨学科研究。包括圣菲研究所等在内的跨学科组织到90年后才真正建立了完善的运行制度,跨学科研究成为了人们的自觉活动。

4 结论

跨学科研究是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跨学科研究组织则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而科学而明晰的概念有助于指导跨学科组织的建设。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提出了跨学科组织的概念,并以此对跨学科组织的历史进行了划分,为跨学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摘要:跨学科组织是当今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用以保障与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机构。但大量跨学科研究中心的运行并不顺畅,面临体制壁垒组织平台缺乏、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经费投入机制不科学等众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对跨学科组织的定义还不清晰,对其科学内涵没有正确把握。在描述了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对其概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组织的概念与特点,并从概念出发,对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

科学组织 篇10

一、目标设计要分层

科学游戏的目标设计应具有层次性,一则源于幼儿在认知能力和需求等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及发展需要,二则源于科学探索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条理性所表现出的深浅难易的不同。教师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效设计科学游戏的目标。如“动物园”游戏活动,可设计三个层次的阶段目标:第一阶段是根据特征寻找几种常见动物,如根据尖尾巴、黄毛的特征寻找小鸡;第二阶段是根据特征探寻非常见的动物,如依据尾巴的长短判断松鼠等。第三阶段是根据某一特征判别几种珍稀动物,了解它们的不同生活环境和特点,如根据天蓝色的面孔特征区别于其他猴子,正确判别金丝猴。这三个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能帮助幼儿逐步了解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再如“有趣的沉浮”游戏,教师将目标做了分解:①知道有的材料会沉,有的材料会浮;②看看哪种材料沉得快,哪种材料沉得慢;③怎样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让浮起来的物体沉下去。如此目标的分层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激活幼儿的科学游戏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情境创设要科学

科学游戏中的情境创设包括实际物理情境和虚拟情境,前者通过物质材料的提供来实现,后者通过图画、语言描述等方式模拟,无论哪种方式,都要讲究科学。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感觉运动的组合———动作、触摸、操作等进行活动,获得丰富的感觉材料, 从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如科学游戏“蜗牛大力士”中,准备大小不同的小蜗牛,提供一只瓶子和粗糙、光滑的垫板两块,粗线一根,将粗线一端系在一只蜗牛壳的顶部,另一端系于小瓶的底部, 让蜗牛拖动小瓶,同时向瓶内滴水,直到蜗牛拖不动为止。通过操作测量发现:一只蜗牛能拖动自身体重4~5倍的东西。幼儿分别将光滑、粗糙的垫板垫在瓶底,又发现,在瓶底垫上粗糙的材料, 蜗牛拖动物体的重量就小,反之,则大。换大小不同的蜗牛去拖, 又有进一步的发现。

科学崇尚真实,科学活动应以客观真实为基石。科学游戏的内容应以尊重科学,符合事实,遵循客观规律为准则。如在“动物找家”的游戏中,有教师创设草地和池塘的情境,提供包括青蛙等许多的动物玩具,请孩子们分别将不同的动物送到各自生活的地方。这一设计,忽视了诸如青蛙、蟾蜍、娃娃鱼等两栖动物是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又可以生活在池塘里的科学事实,使得孩子们产生了模糊的科学概念,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科学过程要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游戏的过程更应注重趣味性才能诱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欲望,让幼儿能兴趣盎然地投入科学游戏之中。因此,教师设计科学游戏要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体现探索过程的趣味性。比如“小猫钓鱼”的科学游戏,由于鱼竿带有磁性,幼儿们在有趣的钓鱼游戏中,不断体验磁铁的作用,探索磁铁的大小对钓鱼的影响、鱼的大小对于磁铁的要求等秘密。有趣的游戏情节设计,让幼儿百玩不厌。再如科学游戏“盛开的莲花”,教师提供给幼儿一盆水、一块垫子板和几朵废旧乒乓球制作的莲花,让幼儿想办法靠水的帮助让莲花在垫子板上转起来,探索转起来的不同方法,怎样让莲花转得快、开得旺盛,不断变化的美丽的莲花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另外,磁铁游戏“跳舞的小人”、沉浮游戏“载物的小船”、电的游戏“彩丝飞舞”、空气游戏“火箭上天”等都是趣味性很强的游戏。

四、探索时间要充足

组织科学游戏时要给幼儿提供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充足时空,让幼儿有时间提供实际操作获得成果,有时间整合经验发现新问题。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如“颜色变变变”的游戏,幼儿需要大量的操作时间,才能发现颜色变化的秘密:红色 + 黄色 = 橙色,红色 + 蓝色 = 紫色,黄色 + 蓝色 = 绿色,通过进一步的操作还会发现两种颜色搭配的量与色彩变化的关系。教师应引领、点拨、指导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总结发现上述搭配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充足的时间可以使单次探索的时间充分,也可以通过设置区域、利用晨间来园或傍晚离园的时间来达到。

五、规则制定要简约

科学游戏的规则应服从于幼儿科学教育和游戏的双重要求, 应有利于幼儿的操作和智力活动,避免烦琐,尽量简单。如在科学游戏“沉与浮”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们自主发现、自主归纳总结有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质会浮?并及时在事先准备的表格上做好记录(每操作一样就在表格上记录一样)。实践发现,这样的规则过于烦琐,妨碍幼儿的探索。因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手是湿的,材料又多,记录不太方便,每次必须把手擦干才好用纸笔,几次下来,常常顾此失彼,幼儿便有了厌烦的念头,阻碍了幼儿探索活动的进行。因此,教师不如简化规则,提供两只不同的篓子,事先让幼儿在篓子上分别做好表示沉浮的标记,然后让幼儿发现一样往篓子中放一样,最后让孩子在表格上记录。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篇11

关键词:幼儿;玩中学习;实践探究;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43-01

众所周知,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而科学活动的学科特点就是老师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地互动,通过实践探究了解科学道理,并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从而内化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班容量的严重超标导致探究空间不够;经费有限,导致材料投放不足、老师观念陈旧,导致教学行为背离纲要精神……,那么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践行这种探究式的教学理念,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下面以科学活动《泡泡飞舞》为例谈谈我的教学策略:

一、活动前,善察,抓住当前需要

我们教育的目的都是以发展幼儿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丰富幼儿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那么如何根据发展需要选择科学活动内容,将整合性的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呢?我主要通过活动前,善于观察,抓住幼儿的当前兴趣,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科学活动内容,确定具体目标,准备活动材料,丰富知识经验。

(一)根据需要选择活动内容。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只有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才有兴趣去探究,去深入,才能发展幼儿的终身能力,所以平时要做有心人,密切观察孩子,根据孩子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在组织科学活动“泡泡飞舞”前,我发现有几个幼儿带来了泡泡液,当他们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时,其他小朋友惊奇于泡泡的美丽,追逐着,兴奋不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新《纲要》指出,活动要抓住幼儿的当前兴趣和需要,所以我设计了以游戏、自主探究为主的科学活动“泡泡飞舞”。

(二)根据目标确定活动形式。目标决定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而幼儿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所以尽量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互相渗透和延伸,避免目标单一,我们的任务是要通过活动的实施,以游戏的形式,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探究,引导他们主动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幼儿热爱科学、自然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以此促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所以以“泡泡飞舞”为例,目标定位是:a、了解泡泡的特征,探索泡泡液的调制方法,培养探究意识。b、感受玩泡泡及与泡泡共舞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由此可见,既有终身能力“探究意识”培养,又有体验乐趣的情感目标。目标决定手段,可见目标确定了整个活动“探究式”的基本活动形式。

(三)根据形式进行相关准备。“探究式”科学活动形式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活动的相关准备,物质材料的投放,相关经验的准备,都能保证活动有效地开展。以“泡泡飞舞“为例,我进行两方面的准备,一是知识准备:活动前请幼儿调查泡泡液是由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调制而成。问题一提出,幼儿就主动出击,有的问父母、有的问商贩、有的通过网络、有的通过实践观察等,了解泡泡液的调制材料和方法,在这过程中幼儿的主动性,交往调查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探究的兴趣及欲望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让幼儿跃跃欲试。二是物质准备:当幼儿通过调查得出调制泡泡液的材料是肥皂片、洗涤剂、肥皂粉、沐浴露等时,我就和幼儿一起准备以上材料、制作吹泡泡工具铁丝圈及相关的水桶、小调棒等,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前准备,体现其主体地位。同时为了让幼儿更好感受泡泡的多彩、轻飘、会随风旋转等特点,我买来了瓶装的泡泡水,制作了课件并配以动感的音乐,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了解泡泡的属性,同时也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泡泡的特征,体验与泡泡共舞的乐趣,渲泄成功的喜悦,使气氛达到高潮。

二、活动中,敢放,注重实践探究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传递给幼儿的不仅仅是一大堆死知识,其传递的方式也不是老师给予幼儿接纳。俗话说:听过了,忘记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所以科学活动中要敢于放手,建立以幼儿为主的教学模式,提供材料,给予开放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从而获得切身感受和经验,并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实现内化,最终形成幼儿的经验结构,实现自主发展。以“泡泡飞舞”活动过程为例,流程如下:

(一)玩泡泡,发现泡泡特征。玩中学,学中玩,是幼儿教育的学习特点,而爱玩又是幼儿的天性,所以利用多媒体画面“一个吹泡泡的小姑娘”引发幼儿吹泡泡的欲望,又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点,告诉幼儿泡泡有许多小秘密,要求幼儿边吹边观察,比比谁发现的秘密多,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发现泡泡特征,让幼儿有意识地玩。幼儿听说有许多秘密,都迫不及待的吹着、看着,相互间热烈地交流着,争着向我汇报:泡泡颜色是五颜六色的,泡泡很轻、很薄、透明,泡泡会飞、会碎、有大有小,有的是圆形的,有的象葫芦,有的象妈妈抱着孩子,手不能抓住泡泡,而塑料圈却能抓住泡泡等等,幼儿在宽松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吹着、顽着,沉浸在泡泡的世界,主动地探索着,积极性、参与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通过互相交流的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泡泡的特征。

(二)动手实践,探究调制方法。科学活动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活动,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培养良好的探究意识,是我进行科学教学的研究重点。

通过吹泡泡游戏及互相交流探讨,幼儿对泡泡属性已基本了解。在幼儿余兴未了时,我故意用圈蘸着“水”吹泡泡,咦,怎么吹不出泡泡呢?什么原因呢?这一问题一抛出,能激起幼儿思考,他们运用生活经验和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泡泡水应用洗涤剂加水调制而成,应用肥皂、肥皂粉加水搅拌而成等等。噢,真的吗?我们来试试行吗?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有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探究才进入真正的状态,于是给幼儿提供操作的材料,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给予幼儿开放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动手实践,探究泡泡水的调制方法。而我呢,只是一个引导者,发现能力差的幼儿制作不成功时,引导他们想想是什么原因,是水太多了吗?想什么办法呢?鼓励他们自行解决在调泡泡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可以分别用几种材料试试,对比一下各材料调制的效果。由于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幼儿情绪高涨,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哇,我成功了!孩子们兴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拿着自制的泡泡水吹着五彩缤纷的泡泡,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三)与泡泡共舞,体验成功乐趣。为了让幼儿更了解泡泡的属性,同时也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泡泡的特征,体验与泡泡共舞的乐趣,渲泄成功的喜悦,使气氛达到高潮。我首先让幼儿欣赏配有美妙音乐的动感画面,让幼儿观察发现泡泡飞舞、旋转、嘻戏的各种动态,然后请幼儿创编动作,与泡娃娃共舞。当时,泡泡在孩子们中间飞舞,孩子们在泡泡中旋转,整个场面洋溢着欢乐,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用形体动作表现了对泡泡特征的理解,使气氛达到高潮,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三、活动后,能启,迁移学习经验

学以致用,所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我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比如当孩子在实践中探索出调制泡泡的方法时,我能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如:探索中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等等,使幼儿在此过程中知识经验得到强化,又有利于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我能结合生活实例,启发幼儿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如:想玩吹泡泡时,鼓励幼儿自己调制泡泡液,这样既省钱,又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科学组织 篇12

PICES和PICES名字的由来

建立PICES的最初想法是在1973年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加拿大海洋渔业会议上提出来的, 但由于当时正处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磋商和美苏冷战状态, 这个想法并未得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直到1986年, 包括有中国首次参加的美国安克雷奇非正式会议上, 达成了初步协议, 才取得了重大进展。随后, 接连召开的1987年的渥太华会议、1988年的加拿大悉尼 (sidney) 会议和1989年的西雅图会议, 最终为1990年的渥太华公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而诞生了北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海洋科学组织――PICES。1992年, PICES公约正式生效。同年, PICES在加拿大维多利亚正式召开第一次年会。

PICES的真实名字为North Pacific Marine Science Organization, 而目前常用的PICES其实是昵称, 即A Pacific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ea (a Pacific ICES) 的简写。采用PICES这个昵称, 是因为PICES从最初1973年的想法提出时, 就使用这个名字;同时, 由于国际海洋勘探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ea, 简称ICES) 在国际上已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并且PICES成立之初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ICES, 采用PICES这个昵称, 有利于被人们快速接受并获得认可, 从而尽快让PICES这一名字为人们熟知。事实证明, PICES的快速成长与当初的英明决定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仍然采用North Pacific Marine Science Organization, 而不采用PICES。

PICES当前的组织结构、重要职位和经费来源

按照管理学的观点, 目前PICES实行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管理框架, 即四级垂直管理。管理委员会是PICES的最高权力机构, 下设科学局、秘书处、财务与行政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各项工作, 科学局下设委员会和PICES关注的重大项目, 目前有6个委员会和1个FUTURE项目。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 委员会下设工作组和分委会, 目前有7个工作组和2个分委会 (一个委员会可以有多个工作组, 一个工作组或分委会也可以分属于不同的委员会) 。其主要的工作流程为:建议人提建议到分委会或工作组, 由分委会或工作组进行首轮甄别审查后提交委员会, 委员会进行二度甄别审查后提交科学局, 科学局进行最后甄别审查后向管理委员会报批, 管理委员会同意后, 再依次由科学局返回给委员会, 再由委员会返回给分委会或工作组, 再由分委会或工作组返回给建议人 (图2) 。

由图2也可看出, PICES的重要职位包括管理委员会主席和科学局主席。通常, PICES管理委员会主席和科学局主席的提名候选人, 需要在召开年会的前60天书面通知执行秘书, 随后在年会的选举上产生。每个缔约国都拥有一票投票权, 只有拥有超过半数缔约国票数的候选人才能当选。PICES管理委员会主席的任期为2年, 只能连任1次, 现任主席为日本的Tokio Wada;PICES科学局主席的任期为3年, 只能连任1次, 现任主席为美国的John Stein。

PICES的日常事务主要由秘书处负责, 并确保遵照管理委员会的决策行事。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由执行秘书领导, 现有的正式雇员为4人, 分别是执行秘书、副执行秘书、副行政管理人员和网站维护人员。执行秘书由管理委员会任命, 任期为5年, 可以连任, 现任执行秘书为俄罗斯的Alexander Bychkov博士, 他已为PICES服务了13年。PICES秘书处挂靠在加拿大海洋科学研究所。

PICES经费来源主要是各个成员国每年承担的年费 (由成员国支付) 、自愿捐款、收取的注册费和银行利息收入等。PICES每年的年报上都会公布经费的执行情况和预算, 详细说明这些资金的用途。

PICES的主要活动

PICES每年的活动频繁, 其最主要的活动是一年一度的年会。每年的年会包括三个层次的会议:管理委员会会议, 讨论决定组织内重大事宜;科学局和财政委员会会议, 总结上一年度的科学工作和经费安排, 作出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计划;各个专业委员会和工作组会议, 讨论委员会工作并进行学术研讨会。通常情况下, 每年的年会主题在两年前就已经确定, 年会议程在一年前就已经确定。年会采取收取注册费的方式。参与年会的国家代表, 其费用通常由派出国承担。到目前为止, PICES已成功举办18届年会, 其中中国分别在1995年青岛、2002年青岛和2008年大连成功举办了第4、11和17届PICES年会。近年来, PICES的年会参与人数一直稳定在400-500人, 并且包括海洋科学指导委员会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 简称SCOR) 、综合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研究计划 (Integrated Marine Biogeochemistry and Ecosystem Research, 简称IM-BER) 、联合国教科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西太平洋分会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Sub-Commission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简称IOC/WESTPAC) 、气候变化与预测项目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Program, 简称CLIVAR) 等约30个国际组织和国际项目都纷纷派出代表参加年会, 其国际影响力日益深远。

除了举办年会, PICES也通过包括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与暑期学校夏令营、资助年轻早期科学家、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办国际会议以及推行实习生计划等多种方式, 进一步提升PICES的国际影响力。而PICES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出版社, 其出版物包括PICES主要期刊、PICES特别出版物、PICES科学报告系列、PICES技术报告系列和PICES简报等, 其出版物可在IAMSLIC上查询。

上一篇:总承包项目管理费控制下一篇:高校行政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