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因素治疗(精选10篇)
相关因素治疗 篇1
摘要:产后出血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与分娩方式存在一定相关性。治疗主张以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防治感染为主。首选药物治疗, 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本文就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给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治疗,进展
产后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 L者, 为产科严重并发症[1]。短时间大量失血, 可引起孕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 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休克时间过长可导致脑垂体功能减退, 进而影响幸存妇女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及我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显示, 产后出血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2,3]。所以, 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应引起医疗工作者重视。本文就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给临床工作者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提供理论依据。
1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众多, 以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为主。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报道的最多见, 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1.1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平滑肌收缩主要由Ca2+_钙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信号通路介导, 受缩宫素及前列腺素调节。同时子宫平滑肌细胞间存在大量缝隙连接, 引起子宫平滑肌细胞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趋于同步。缩宫素受体不足、前列腺素前体不足或合成障碍、细胞外Ca2+浓度低、子宫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形成不足时, 可引起宫缩乏力, 从而导致产后出血。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及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产后出血。常见的有: (1) 全身性因素:a.产妇产后精神紧张、恐惧, 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可抑制子宫收缩。据韦秀芬[4]等报道, 产妇由于临产后害怕疼痛, 精神过度紧张, 引起产程时间延长, 体力衰竭, 干扰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或由于新生儿性别对产妇心理影响, 没有达到自身愿望时出现情绪低落等心理障碍, 引起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下丘脑冲动减少, 引起垂体后叶分泌缩宫素减少最终导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全部产后出血因素的37.9%。b.产妇合并心脏病或血液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也可造成子宫收缩乏力。据田丽等报道[5],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构成高于非出血产妇, 提示此因素与产后出血密切相关。 (2) 局部因素:a.子宫过度膨胀, 如双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据冯玉贞报道[6], 巨大儿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为20.39%, 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组 (11.00%) 。b.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 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等, 影响正常子宫收缩的疾病。据刘华报道[7],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 发生产后出血14例, 占妊娠总人数的7.5%, 提示肌瘤对子宫收缩有显著影响。
1.2 胎盘因素
根据胎盘剥离情况, 因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类型有: (1) 胎盘剥离不全。部分尚未剥离的胎盘可影响子宫收缩, 导致剥离面血窦开放, 从而引起血流不止。 (2) 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从宫壁全部剥离后未能排出而潴留于宫腔内, 妨碍子宫收缩。 (3) 胎盘嵌顿。由于缩宫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 导致宫颈内口子宫肌发生痉挛性收缩, 形成狭窄环, 引起全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 从而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 (4) 胎盘粘连。部分胎盘粘连时, 因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及胎盘滞留影响宫缩, 引起出血。 (5) 胎盘和 (或) 胎膜残留。残留于宫腔内的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及部分胎膜影响子宫收缩, 引起出血。据何小艳等报道[8], 因胎盘组织残留引起产后出血1例, 占全部产后出血的3.13%。谢先红也报道[9], 在收治的8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中, 胎盘滞留42例, 占50%, 以胎盘粘连, 胎盘部分残留为主, 其次为胎盘剥离不全或剥离后嵌顿及植入性胎盘。
1.3 软产道裂伤
当子宫收缩力过强, 产程进展迅速, 胎儿过大, 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及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 可导致会阴、阴道及宫颈裂伤, 甚至伤及阴道穹窿、子宫下段、盆壁, 形成腹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据凌艳姣报道[10], 因软产道损伤所致产后出血5例, 占产后出血3.7%。多由急产、胎儿过大、会阴保护不当、会阴切口过小, 过早会阴侧切等所致。
1.4 凝血功能障碍
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重度妊高征、重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等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据鲁凤等报道[11], 因羊水栓塞导致凝血功能异常1例, 占产后出血的0.7%。此种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较少见。
1.5 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据张捷报道[12], 经阴道分娩出血88例 (1.88%) , 剖宫产分娩出血38例 (3.01%) , 剖宫产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经阴道分娩产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提示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
2 产后出血治疗方法
2.1 药物治疗
(1) 缩宫素:缩宫素为游离于血液中的肽类激素, 可通过增加子宫平滑肌细胞膜可开放的钠离子通道数目, 使子宫肌细胞去极化, 引起子宫肌层动作电位发放, 导致静息子宫肌细胞的兴奋、传导及协调性收缩, 从而促进胎盘剥离, 缩短第三产程。此外, 子宫肌纤维强烈收缩, 压迫关闭肌纤维间血管及血窦, 使出血迅速减少[13]。王丽琴采用术前小剂量静脉滴注缩宫素后行剖宫产, 术后宫缩乏力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不使用缩宫素组, 提示缩宫素可增强子宫正常收缩及缩复, 降低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的发生。 (2) 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提取自动物脑垂体后叶, 含缩宫素和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为八肽链氨基酸, 可引起血管平滑肌强烈收缩, 用药后子宫小动脉收缩, 子宫肌层内血流剧减, 从而发挥止血效果。曾丽萍等报道[14], 对照组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片, 按摩子宫、宫内肌内注射卡前列素、传统的子宫动脉结扎及宫腔内填塞纱条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胎盘剥离面局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提示垂体后叶素治疗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可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
2.2 前列腺素衍生物
(1) 前列腺素E (PGE) 衍生物:米索前列醇为新型的口服前列腺素E1衍生物, 由天然PGE1化学结构经过两次改造而成, 可通过改变子宫肌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胞游离钙增加, 引起子宫内压力逐渐增加, 从而导致子宫收缩。此外, 还可促进缩宫素的产生及分泌, 协同增强子宫收缩力。给药15min后血浆活性代谢产物即达峰值, 120min后开始迅速下降, 血浆药物半衰期为1.5h, 可有效解决产后2h内出血问题。具有保存方便、使用方便、经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陆焱等[15], 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400µg, 生理盐水润湿后置于直肠内。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24h平均出血量 (265±54) m L, 显著低于对照组 (368±58) 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 术中给予米索前列醇塞直肠, 可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 (2) 前列腺素F衍生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欣母沛) , 为含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 (15S) -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 可对抗15-羟脱氢酶的灭活作用, 半衰期延长, 生物活性增强, 用药剂量减少, 作用时间延长, 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可发挥强而持久的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余艳萍[16]等报道, 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给予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卡孕栓等物理和化学方法治疗无效或15min出血量超过500m L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 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治疗。结果显示, 观察组中不同时间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 预防性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疗效优于常规处理方法无效时再使用, 显著减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2.3 手术治疗
(1) 血管结扎法:妊娠期子宫血供90%来自子宫动脉, 据此范丽[17]等, 采用分段盆腔血管结扎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结果显示, 对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早剥患者, 行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可控制出血;对于前置胎盘或植入性胎盘所引起的出血, 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下行支, 配合局部组织“8”形缝合, 可获得满意效果。 (2) 子宫切除术:此术式适用于各种方法治疗后无效, 子宫仍未见收缩反应的患者。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为应用得较多的迅速抢救病人达到止血目的的手术方式。徐伟芬[18]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12例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切除术,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0.6min, 平均出血量2340m L, 均治愈出院。提示对于保守治疗无明星作用患者应及时行子宫切除以保证患者生命。 (3) 改良B-Lynch缝合法: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原理为:通过纵向机械性压迫使子宫壁弓状血管得以有效挤压, 血流明显减少、减缓, 局部形成血栓而止血。此外, 由于子宫肌层缺血, 刺激子宫收缩进一步压迫血窦, 引起血窦关闭而止血。适用于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杨淑芳等[19], 对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缝合止血, 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止血成功, 子宫得以保留, 治愈率100%, 术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子宫复旧良好。提示改良B-Lynch缝合术可有效预防及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 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综上所述, 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 根据患者病情,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方可成功处理产后出血, 挽救患者生命。药物治疗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 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相关因素治疗 篇2
【关键词】盆腔炎;保留灌肠;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54-02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PID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1]。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且还易造成不孕症、异位妊娠、腹膜炎、肠梗阻、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PID在东西方国家均有较高的发病率[1-2]。Stuton等[3]调查发现,美国每年有超过75万的妇女患有盆腔炎;而发展中国家育龄期妇女盆腔炎的发病率更高达40%[4]。据调查:在我国育龄女性中,约41%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性疾病,已婚女性发病率高达70%[5]。妇科常见病患病率居第一位为生殖道感染42.9%。其中慢性盆腔炎占4.1%[4-5]。
长期以来,对于盆腔炎的治疗,西医药物主要是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为主,对病原体的杀灭疗效确切,但对细菌和病原体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损害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因而对于PID所导致的远期后遗症疗效不理想[5]。根据中医在慢性疾病防治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近年来不少学者相继开展了PID后遗症的中医护理研究,包括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熨、穴位注射等[6]。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率达87.5%~95.5%[7]。由于盆腔、直肠、膀胱静脉相通,药物可通过肠黏膜吸收,直达患病部位,因此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等优点[6-7]。本文将就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进展进行研究。
1 保留灌肠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
1.1 灌肠前的影响因素
1.1.1 灌肠前药物的选择
中药保留灌肠已被临床证明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李丽心、张亚风[8]等研究用清热解毒化湿、活血化瘀止痛类中药配伍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1%和100%[9];另外在中药灌肠液中加入1%奴夫卡因,可解除平滑肌痉挛,使肠蠕动减慢,并有止痛作用,从而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8-9]。戚小兰则采用温热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炎症吸收和消退,抑制直肠、结肠部位厌氧菌生长[10]。我们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症状来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1.1.2 灌肠导管的选择
付丽珍[11]采用小儿一次性输液吊瓶,剪去输液器针头衔接处的过滤部分,接上一次性导尿管(14号~16号代替肛管)保留灌肠。赖道丽[12]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接一次性吸痰管保留灌肠,高华[13]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的硅胶管直接代替肛管,这些方法均减轻了患者痛苦、减轻肠腔内压力、延长保留药物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我们也采用过郭珍[14]研究的双腔气囊尿管自行达到固定的方法保留灌肠,使药液在气囊上肠腔内保留时间长,避免传统灌肠方法粗肛管、流量大易在肠内积聚而不易保留的不利因素,增加了肠黏膜对药物吸收的时间而达到良好的疗效。
1.2 灌肠时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1.2.1 灌肠的体位
宋芬[15]让患者去枕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厘米,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厘米,10分钟后改为平卧位。这种方法灌肠高度适宜,但压力过大,使药物达不到保留的目的。临床上可采用吕英[16]研究方法,让患者抬高臀部15厘米,采取侧卧位,可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
1.2.2 灌肠管插入的深度
根据肛肠人体解剖结构,人的直肠长度为12~15厘米,乙状结肠为40---45厘米。在插管深度为15~20厘米的情况下,插管只能到达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药液会很快进入直肠并流人肛管,而直肠无吸收功能[17];插管深度增加至25厘米以上时,肛管前端所达位置在乙状结肠中段,可以减少对直肠括约肌的刺激,减慢药液流入直肠的速度,增加了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且患者舒适无便意感[18]。针对以上问题,临床上采用吕英[16-17]张景岚[18]蒲继红[19]郭珍[14-16]等研究方法将肛管插入深度改为25-30厘米。
1.2.3 灌肠的速度
吕英研究把药液用50毫升注射器缓慢匀速注入,灌药时间持续10分钟,灌完2~3分钟后缓慢拔出肛管,这样尽可能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
宋芬研究认为20分钟内将药液缓慢灌完,10分钟后改为平卧位,这种方法能将药液保留一夜。
李爱清[20]认为压力不能太高,尽量控制滴数,不超过60—70滴/分钟为宜,使药物缓慢滴入,以利肠粘膜吸收。
刘金梅[21]认为调节滴速80滴/分钟左右,使整瓶药液灌注时间约为20分钟。
以上这些方法均能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1.2.4 灌肠的药液量和温度
药液温度要适宜,过高会损伤肠黏膜,使肠黏膜水肿,影响药液在肠道内吸收,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温度过低则使肠管收缩,腹痛加重,同样不利于药物的吸收[22]。宋芬,刘金梅,李爱清等研究认为药液温度以38℃~40℃为宜。
有资料表明,直肠内压力大于7.3千帕时,直肠壁感受器即产生强烈兴奋,通过神经反射立刻产生便意引起排便反应[22]。戚小兰,孙君香,宋芬等研究认为药液量100毫升作为保留灌肠液为宜。
1.2.5灌肠时间
朱炜[23]研究认为白天和晚间洗肠后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均满意。传统灌肠时间为睡前进行,有利于药液在肠道充分保留,而从研究可以看出白天与晚间洗肠后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肯定。说明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长短取决于人体对灌入药液的耐受度但不受灌肠时间影响,因此灌肠时间可根据患者情况自由选择[23]。而文小芸[24]研究认为在夜间睡前排大小便后保留灌肠门诊留宿观察或在家中自行操作,治疗慢性盆腔炎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1.3 心理因素
慢性盆腔炎病人由于病程长,复发率高,病人大多抑郁、焦虑、思想顾虑较重[24]。对灌肠治疗信心不足。护理人员应认真听取病人主诉,安慰、体贴病人,消除其烦恼、忧郁,尽可能使其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有规律。同时还应主动向病人介绍本病机制、主要表现及诱发和加重因索等,并介绍中药灌肠治疗的好处及已取得的经验和疗效,以增加病人对中药灌肠治疗及治愈疾病的信心[25]。盆腔炎与病人的生活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应提醒病人在治疗期间慎房事,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嘱病人经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用纸要柔软、洁净。平素应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注意劳逸结合[25]。
2 讨论
慢性盆腔炎由于盆腔组织的病理性增生肥厚、粘连、积水及炎症被结缔组织包裹,影响抗生素侵入炎性区而发挥作用,临床观察证明,中药保留灌肠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保留灌肠是利用肠粘膜的吸收而达到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和为机体补充营养的目的,灌肠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25]。由此可见,治疗慢性盆腔炎除了正确选择药物,更重要的是护士如何选择影响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的相关因素。所以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保留灌肠时要尽量选择前端较细,较柔软的肛管替代品;应让患者采取抬高臀部,左侧卧位;灌肠液面的高度、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的液量,温度等要适宜;灌肠速度尽量缓慢;而灌肠时间现在文献报道还无定论,需要进一步探讨,但灌肠后患者不宜马上活动。护士应在进行保留灌肠时应选择适宜的方法,使患者减轻不适感及便意,尽量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兰,赵煜,刘军等.慢性盆腔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J].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376-378.
[2] SUSS A I.,HOMEL P,H A MMERSCHLAG M,et a1.Riskfactors for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inner—city adolescents[J].sex Transm Dis,2000,27:289—291.
[3] Westrom L,Eschenbach D.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M].3rd ed.New York:McGrawHill,1999:783—809.
[4] 刘克玲,张德英,王临虹,等.中国部分城市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5):298—302.
[5] 宫雪梅.盆腔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口].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5):473—475.
[6] 荆文华,郭秀君.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830-833.
[7] 戚小兰.甲硝唑保留灌肠辅助治疗盆腔炎4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3).
[8] 孙君香,刘爱志.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2):76-77.
[9] 宋芬,王守玉,李晓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735.
[10] 张松枝.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护理体会[J].河南中医,2007,27(12):86.
[11] 刘金梅.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1):3063.
[12] 曹智芳.慢性盆腔炎100例诊治体会[J].临床论坛,2010,12(3).
[13] 付丽珍.改进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09,7(11):2851-2852.
[14] 赖道丽,刘丽艳,向平.循证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保留灌肠中的用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129-130.
[15] 高华.一次性输液器与肛管在中药保留灌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6):50-51
[16] 郭珍,赖爱连,黎英.双腔气囊导尿管在盆腔炎中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150-151.
[17] 吕英,钱娅萍,徐洪燕.盆腔炎病人中药保留灌肠保留时间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0,8(4):322-323.
[18] 张景岚.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不同插管长度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
[19] 蒲继红.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40.642.
[20] 陈咨菱.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6—87.
[21] 李爱清,周红.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2,18(5):152-153.
[22] 钱连云.对保留灌肠术方法的改进[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46.
[23] 朱炜,杨玉英.不同时间洗肠后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研究[J].护理健康,2007,6(3):147-148.
[24] 文小芸,靳美萍. 改变保留灌肠方法及时间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4):672-673.
[25] 薛平,严亚琴.直肠滴入法保留灌肠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1994,9(2):79.
作者简介:
相关因素治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胃癌86例, 其中, 男51例, 女35例, 32~77岁, 平均58.2岁。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 占67.44%。86例患者以胃痛规律改变或上腹部不适、消瘦、体重减轻而行胃镜检查发现12例, 以呕血、黑便、贫血就诊40例, 幽门梗阻25例, 腹部触及肿块9例, 首次就诊大多以合并症而就诊。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或钡餐检查确诊为胃癌, 术后均病理证实。原发癌病灶部位:胃窦部 (A区) 42例, 胃体部 (M区) 24例, 贲门胃底部 (C区) 20例;早期胃癌18例, 进展期68例。组织学类型分型:分化型腺癌43例, 低分化型腺癌36例, 未分化癌7例。肿瘤的浸润深度:T116例;T231例;T336例;T43例。淋巴结转移度:N033例;N129例;N216例;N38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中癌灶部位、浆膜受浸、淋巴转移组、临近脏器受侵情况, 决定施行不同根治术式。其中, 远侧胃部切除根治术 (R2) 51例, 根治术 (R3) 术式18例;胃近端大部切除均行根治 (R2) 术式8例, 全胃切除及联合切除术 (R2) 9例 (其中围术期死亡1例) 。所有患者自手术之日起开始随访, 随访时间1~5年。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 生存率采用Logrank分计,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6例患者进行随访, 5年累计存活率45.35% (39例) 。行全胃切除及联合切除的9例中, 有2例存活, 其余均在2年内死亡, 包含1例术后24h之内死亡。高、中分化腺癌52例, 5年生存16例 (30.77%) ;低分化腺癌34例, 5年存活23例 (67.65%) ,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肿瘤浸润穿透浆膜层的52例, 5年生存13例 (25%) ;肿瘤浸润未穿透浆膜层34例, 5年存活31例 (76.47%) ,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淋巴结转移32例, 5年生存11例 (34.38%) ;未转移54例, 5年生存28例 (51.85%) ,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胃癌作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 其预后与很多因素如性别、年龄、Borrmann分型、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有关[2]。本文结果提示, 在影响其治疗效果的诸多因素中, 肿瘤TNM分期、浆膜受侵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胃癌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正确掌握手术指征, 充分做好各种准备, 手术力求彻底根治切除术,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术中探查要认真全面, 对病情综合判断, 以选择合适术式。如胃癌生物学行为良好, 癌局限在胃壁内, 淋巴转移在第Ⅰ站者, 宜选择R2术式;淋巴转移在第Ⅱ站者, 选用R3术式为好;反之, 生物学行为较恶, 癌已穿透浆膜且浸润较重、淋巴结已广泛转移, R3术式也难提高疗效。对胃上、中部癌, 侵及胰脾及其间韧带者, 应行联合尾侧半胰、脾切除术, 本术式对上、中部进展期胃癌治疗效果有一定提高, 但要求患者全身情况要好、术者手术技巧要熟练; (2)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一般遵循由病灶近处向远处淋巴结递级转移, 所谓跳跃式转移很少[3]。淋巴结转移越多其预后越差, 本文结果也证实此点。
在胃癌治疗过程中, 应重视其生物学特性对预后的影响, 结合病理诊断及其分期, 采取不同的术式, 术前术中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 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肿瘤TNM分期、浆膜受侵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的治疗选择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摘要:目的 总结影响胃癌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 为提高胃癌临床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86例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 随访术后5年患者的生存率, 对影响胃癌手术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TNM分期、浆膜受侵程度、淋巴结转移与胃癌的预后相关 (P<0.05) 。结论 肿瘤TNM分期、浆膜受侵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胃癌,手术,预后,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汗.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60~465.
[2]Shiraishi N, Inomata M, Osawa N, et al.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fter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rcinoma[J].Med SciMonit, 2006, 12 (5) :221~229.
关于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篇4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16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结果:516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54例,发生率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23%,胎盘因素占24.03%,软产道损伤占9.74%。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13-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分娩产妇5166例,发生产后出血15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治疗无1例死亡。
1.2方法
1.2.1观察内容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
1.2.2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1.2.3产后出血测量方法①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即臀部放置塑料聚血盆,胎盘娩出、会阴伤口处理完毕后产妇用面积法计算血纱布及血染产单上的血量。会阴垫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②剖宫产分娩切开子宫壁后先吸尽羊水弃之,然后用负压瓶收集血,其他出血测量方法与阴道分娩相似。
1.3统计学方法运用PEM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及出血量154例产后出血产妇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39岁。初产妇73例,经产妇81例;孕周29+4~44+2周。出血量≥500~1000ml105例,>1000~2000ml 36例,>2000~3000ml 10例,>3000ml 3例。
2.2初产妇与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3年间住院初产妇3279例,发生产后出血81例,发生率2.47%;经产妇1887例,发生产后出血73例,发生率3.87%。两者比较P<0.01。
2.3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关系阴道分娩3923例,发生产后出血98例,发生率2.49%;剖宫产1243例,发生产后出血56例,发生率4.5%(X212.4634,P<0.01)。
2.4单胎妊娠与多胎妊娠发生产后出血情况单胎妊娠5057例,发生产后出血146例,发生率2.87%;多胎妊娠89例,发生产后出血8例,发生率8.99%(x2=9.2867,P<0.01)。
2.5发生产后出血时间本组资料中发生在产后2h的106例,占68.83%,2~24h内48例,占31.17%。
转贴2.6产前因素本组资料中有12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孕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占出血人数的83.17%。其中有流产、引产史48例(37.5%),巨大儿19例(14.85%),妊娠高血压18例(14.06%),过期妊娠16例(12.5%),前置胎盘12例(9.38%),双胎5例(3.90%),羊水过多4例(3.12%),胎位异常6例(4.69%)。
2.7产后出血的原因①产后宫缩乏力102例,占66.23%。其中巨大儿1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18例,羊水过多4例,产程延长23例,双胎妊娠5例,胎盘早剥2例,其它因素31例(包括精神因素等)。②胎盘因素37例,占24.03%。其中胎盘粘连、滞留24例,前置胎盘12例,胎盘植入1例;有2次以上妊娠史的34例,占胎盘因素出血人数的91.89%。③软产道损伤15例,占9.74%。其中宫颈裂伤11例,阴道壁及穹窿裂伤4例。
3讨论
3.1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本组资料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98%,与相关资料的发生率相符。
3.2经产妇、有流产史者产后出血比初产妇为高胎次越多,流产次数越多,都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及继发感染,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发生产后出血机率增加。应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知识宣传,避免计划外妊娠,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3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与林建华、顾伟等报道相符。因此在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4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h内助产人员应加强产后2h内的观察,发现有可能出血倾向者及时处理.对防治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3.5产前高危因素可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病理妊娠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所以应重视产科病理因素及异常分娩,加强宣教及做好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预防产后出血。
3.6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为首位原因而宫缩乏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胎产次、多胎、巨大儿、产程延长、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及产妇心理因素等会影响子宫收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液浓缩,导致组织缺氧、水肿、微血管病变及血管脆性增加,易发生产后出血。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做好高危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关因素治疗 篇5
关键词:胃癌,手术治疗,预后,相关因素
胃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位。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约有16万[1]。手术治疗仍然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随访分析100例胃癌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仍低于50%。现将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男女比例约为1.4∶1,年龄30~78岁,平均54.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或钡餐检查确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其中,早期胃癌21例,进展期胃癌79例。将79例进展期胃癌根据Borrmann分型:BorrmannⅠ型32例,Ⅱ型16例,Ⅲ型21例,Ⅳ型10例。组织学类型分型:分化型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高分化管状腺癌、中分化管状腺癌)48例,低分化型腺癌39例(包括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13例。肿瘤的浸润深度(T):T1,20例;T2,36例;T3,40例;T4,4例。淋巴结转移度(N):N035例,N1(1~6个淋巴结转移)34例;N2(7~15个淋巴结转移)20例,N3(淋巴结转移15个以上)11例。胃癌分期按1997年UICC制订的TNM标准[2]。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行根治性切除72例,根治切除率为72.0%,其中,根治性D1式51例,D2式21例;姑息切除8例,其中,姑息R0(未清除淋巴结)2例,R1(清除第一站淋巴结)3例,R2(清除第二站淋巴结)3例;行远端次全切除20例,近端次全切除15例,全胃切除5例;术后化疗58例,其中,静脉化疗34例,腹腔化疗22例,静脉与腹腔联合化疗2例,化疗时间不少于4个周期。
从手术之日起到末次随访,随访时间为1~5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生存率采用Logrank分计,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100例胃癌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47.70%。经Logrank检验后结果如下:(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5年累计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肿瘤所处部位影响胃癌的预后:胃底贲门、胃体、胃窦部胃癌和占据两个分区的广泛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8%、67.4%、57.8%、20.8%(P<0.01);(3)术后化疗影响预后:术后化疗者和无化疗者之间的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4)肿瘤的大小对于预后有一定影响,本资料表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直径<5 cm的肿瘤患者;(5)肿瘤组织学分型影响胃癌的预后:分化型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6%、43.9%、30.9%、26.8%、0(P<0.01);(5)肿瘤的浸润深度影响胃癌的预后:肿瘤的浸润深度为T1、T2、T3、T4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63.1%、33.5%、10.2%(P<0.01);(6)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度影响胃癌的预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度为N0、N1、N2、N3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5%、31.5%、8.7%、0(P<0.01);(7)TNM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6%、44.3%、24.1%、16.1(P<0.05)。
2.2 多因素分析
我们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胃癌大体分型、肿瘤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T)和淋巴结转移度(N)等用Cox回归模型进行胃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浸润深度(T)和淋巴结转移度(N)、手术根治程度及术后是否辅助化疗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
3 讨论
胃癌作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与很多因素如性别、年龄、Borrmann分型、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有关[3]。本研究中性别对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与文献报道一致[4]。本研究显示,在年龄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面,45岁以下的青年胃癌患者预后较差,分析可能主要是与青年人胃癌的组织学类型较差、临床病期较晚及手术切除率低有关;本研究中≤45岁组的28例胃癌患者中低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6例,分化型腺癌3例,主要属于预后较差的类型。胃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中,肿瘤的TNM分期对预后的影响作用要比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更明显。肿瘤所在部位与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在比较不同部位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后,我们发现肿瘤占据两个分区以上的广泛癌和位于近侧部的胃癌的平均淋巴结转移数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转移数。原因主要是占据两个分区以上的广泛癌其本身病变范围广,病期较晚,淋巴结转移度也较高,且预后较差;肿瘤浸润深度均达到或超出浆膜层,肿瘤的TNM分期较晚,这是其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中,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逐渐加深,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逐渐下降,同时,淋巴结转移数越多,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就越低。肿瘤的TNM分期包含了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TNM分期越晚则患者的预后越差,各组间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1)。
单纯的单因素分析由于某些因素在组间的分布不均衡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往往不能得出可靠的、独立的预后因素。Cox模型是一种在统计学上能较好排除混杂因素的工具,可以近似地达到组间的均衡性,从而使大量的、非随机条件下的临床资料得到合理分析、利用。本文除了对胃癌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外还采用了UICC推荐的Cox模型来进行胃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所处部位、浸润深度及其淋巴结转移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用UICC分级方法来评定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危险度高于肿瘤的浸润深度所带来的危险,说明UICC淋巴转移分级可更准确地判断预后[5]。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汗.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0-465.
[2]董志伟,乔友林,李连弟,等.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肿瘤,2002,11(5):250-256.
[3]Shiraishi N,Inomata M,Osawa N,et al.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fter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rcinoma[J].Cancer,2000,89(2):255.
[4]Alici S,Kaya S,Izmirli M,et al.Analysis of survival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2stage gastric adenocarcinoma[J].Med SciMonit,2006,12(5):221-229.
相关因素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共86例, 其中男52例, 女34例;年龄最小18岁, 最大78岁, 平均 (45.6±5.8) 岁;依据Schatzker分型原则进行分类[1]:3例为Ⅰ型单纯外侧髁骨折;29例为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塌陷;26例为Ⅲ型单纯性中央凹陷骨折;18例为Ⅳ型内侧髁劈裂骨折;6例为Ⅴ型双侧髁骨折;2例为Ⅵ型外侧髁骨折伴骨干与后端骨折。骨折原因:17例高处坠落伤, 11例压砸伤, 7例摔伤, 51例车祸伤。其中81例闭合性损伤, 5例开放性损伤。合并损伤:4例交叉韧带损伤, 19例半月板损伤, 29例侧副韧带损伤, 18例血管损伤。
1.2 手术方法
Ⅰ型骨折病人采取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法;Ⅱ~Ⅵ型病人行切开复位术后用钢板作内固定。Ⅱ、Ⅲ型病人手术切口选择于前外侧, 然后于胫骨外侧用高尔夫型钢板或“L”型钢板固定;Ⅳ型病人于前内侧实行切口, 用“T”型钢板作内部固定;V、Ⅵ型病人于前正中作“S”型切开, 用“L”型或高尔夫型钢板于内外两侧固定。手术中若发现病人胫骨平台的关节面塌陷, 应给予同种异体的人工骨行植骨手术, 然后作钢板固定。
2 结果
该组86例病人均成功随访, 术后前3个月每2周随访1次, 之后每月1次。随访时间6~58个月, 平均为26.5个月。依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标准评定, 该组39例优异、33例良好、12例尚可、2例差, 优良率为83.7%。有13例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中关节僵硬2例, 创伤性关节8炎例, 轻微膝内翻3例。
3 讨论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
3.1 手术切口及时机选择
手术治疗需根据病人骨折类型与全身状况选择恰当手术时机, 以最大限度减少皮缘坏死与术后感染的发生, 同时使手术操作简便。该组患者均行择期手术, 通常选择于伤后10~14 d, 局部水肿大部分消退后实施。Ⅰ~Ⅳ型病人根据髁骨折线于前外侧或前内侧作切口;Ⅴ、Ⅵ型于膝前正中实行切口, 手术时尽量同时将皮肤、筋膜、皮下组织掀起以避免皮缘坏死。实施胫骨结节截骨术之后将髌韧带一同翻转, 有助于Ⅴ、Ⅵ型患者手术治疗的实施。若患者合并后外侧或后内大块的骨块移位, 可配合采取后外侧或后内入路实行平台后侧复位与固定。
3.2 复位质量骨折复位基本要素
关节面解剖复位、塌陷骨折的复位与植骨、固定紧固。而复位手术的质量与主刀医师的临床技巧存在密切联系。笔者总结了导致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如下:①骨折引起骨块被压缩, 而手术时没有进行修复。②粉碎性骨折, 复位时找不到恰当的复位标志。③术前医师未能透彻分析患者骨折的类型, 不能完全暴露患者骨折的部位。手术时不仅要提高解剖复位效果, 而且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提高关节间的稳定效果, 对提升手术疗效有十分重要作用[2]。该组有8例病人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可能和关节复位不佳及固定稳定性差等因素相关。
3.3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平衡与修复
保障膝关节稳定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骨关节炎的发生。若未积极修复胫骨平台骨折伴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的损伤, 即使胫骨平台骨折经治疗后愈合良好, 也有可能导致膝关节稳定性差及膝关节的功能康复锻炼效果欠佳[3]。膝关节的稳定性不仅受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效果影响, 还受静态下其稳定结构修复及平衡的影响, 如副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断裂及半月板损伤等。宜最大限度修复半月板损伤, 若创伤严重则宜行部分或全部切除。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的损伤应及时进行I期修复, 但对侧副韧带进行修复时需关注术中缝合后的松紧程度, 对膝关节的内外侧平衡进行充分考虑, 防止胫股关节术后发生相对移位与膝关节外或内翻。该组3例病人出现轻微膝内翻, 研究认为与副韧带损伤的修复效果不佳有关。此外, 膝关节稳定性还受到动态稳定结构髌韧带较大影响。V、Ⅵ型骨折患者采取前正中“S”型切口于胫骨内外两侧进行双钢板固定时, 应避免对髌韧带造成损伤或过度牵拉, 防止术后股四头肌出现黏连导致伸膝[4]。
3.4 膝关节康复锻炼方法和负重时间
理论认为, 晚期负重对降低胫骨平台高度丢失具有重要影响, 但因胫骨平台骨折发生于关节腔内, 若给予长时间外固定, 会直接导致膝关节的周围软组织出现黏连、挛缩而发生膝关节僵硬。该组2例病人由于骨折愈合延迟, 使石膏固定的时间延长, 关节早期无法顺利活动造成膝关节僵硬。因此, 术后应依据膝关节的周围软组织受损情况与骨折的愈合情况确定外固定的时间与膝关节的功能康复锻炼指导。可采取以下措施[5]:①术后宜尽量将石膏的固定时间缩短, 并于石膏固定期行股四头肌长收缩锻炼, 避免股四头肌出现萎缩;②外固定解除后至术后3个月, 宜借助CPM机使膝关节作伸屈运动, 防止膝关节出现僵直;③术后3个月, 骨折大部分已实现影像学愈合, 膝关节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由部分负重逐步过渡至完全负重。
参考文献
[1]贾其余, 郑曙翘, 董力军, 等.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 22 (9) :726-728.
[2]杨烜.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27) :107.
[3]刘晓东, 王晓光, 许光辉, 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2) :35-36.
[4]王纯育, 李跃辉, 秦祖恩.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64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 2011, 32 (4) :532-533.
相关因素治疗 篇7
1 产后抑郁症的基本含义
产后抑郁症临床上也称为产褥期抑郁症, 是指产褥期产妇所发生的抑郁症状, 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产后抑郁症通常发生于分娩后的2周内,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新生儿和自身的健康、沮丧、焦虑、恐惧和激惹等, 这些现象的发生会对产妇照顾新生儿和自理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严重者还会陷入昏迷或错乱状态[1]。
2 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2.1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产后是否有人照顾、丈夫关心力度、婚姻和谐程度、婆媳关系、家庭总收入等几个方面, 若上述几项影响因素发生负面效应, 则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会大大提高, 并对其健康和新生儿的成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则有助于为产妇提供积极的情绪体验, 起到间接的健康保护作用, 对心理刺激的产生起到缓解作用[2]。
2.2 对生育的态度
产妇对待生育的积极态度, 有助于增强其对于分娩和妊娠所产生身心变化的适应和协调能力, 从而对自身情绪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 并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对于意外妊娠的产妇而言, 因其缺乏对于妊娠和分娩应有的心理转变, 因而常常处于较为矛盾的状态, 进而被迫持续妊娠过程, 此时,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常常会发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和消极情绪, 并诱发抑郁、焦虑和烦躁情绪[3]。
2.3 心理因素
分娩和妊娠属于一种较为复杂的自然生理过程, 此过程中产妇需要面对强烈且突然的社会角色转变, 因而考验着产妇的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医学报道证实, 约有60%的产妇在妊娠过程中会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因此, 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妊娠过程, 才有助于产妇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2.4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对于有抑郁情绪病史的产妇, 尤其是家族有抑郁史的产妇, 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会明显偏高。有关研究证实, 产妇任何与分娩无关阶段的抑郁症状, 都会提高其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且产褥期产妇抑郁症发病率也会受到抑郁症或精神病家族史的影响[4]。
2.5 内分泌因素
产妇在整个妊娠至分娩过程中, 其体内激素分娩水平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妊娠早期人胎盘生乳素 (HPL) 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水平会逐渐上升, 而妊娠晚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分泌量则会有所增加, 孕激素和雌激素分泌量加大, 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 肾上腺皮质功能处于亢进状态, 分娩后期HPL和HCG会快速消失, 且孕激素和雌激素分娩率有所降低, 催乳素 (PRL) 含量有所增加, 这一剧烈的变化过程会对其神经递质和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进而诱发抑郁症。
3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措施
3.1 产前预防措施
医护人员应在产妇妊娠早期阶段向其说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母婴生理健康方面知识, 并于妊娠晚期向其讲解与分娩相关的临床知识, 使其对分娩过程正确认识, 并掌握分娩时保持身心放松的有效方法, 从而最大限度缓解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3.2 产时预防措施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对其产程进展进行密切监测, 帮助产妇消除神经和身体刺激的影响, 缓解分娩疼痛症状, 通过多种方式分散其注意力,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状况, 给予其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有关医学报道证实, 采用全程陪伴有助于产妇心理健康, 避免高危因素的影响, 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 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
3.3 产后预防措施
产妇分娩后1周内和6周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最高, 因此, 护理人员应为产妇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产后休养环境, 使其快速恢复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状态。
4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一, 锻炼疗法。产后适量运动有助于产妇情绪调节, 因此, 护理人员应鼓励产妇分娩后适当散步、晒太阳, 从而快速吸收和分解体内的抗忧郁物质, 特别是对于产后患有抑郁症的产妇, 适当锻炼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第二, 物理疗法。超短波脉冲式脑电刺激属于一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的物理疗法, 且该治疗技术在产后抑郁症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仅不会对产妇哺乳功能产生影响, 而且有助于改善产妇的身体功能。第三, 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是现阶段临床最常用的产后抑郁症临床治疗措施, 然而, 受到哺乳需要的限制, 产妇应对药物进行严格控制, 并严格遵医嘱用药。第四, 心理疗法。自我强化法和认知疗法是首选的产后抑郁症心理治疗措施, 主要方法包括提供产前咨询和检查、讲解妊娠方面知识、加强产前保健。
5 小结
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对生育的态度、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在产前对产妇进行预防措施, 如讲述分娩及其相关知识, 避免过度紧张;在分娩时, 采用分散产妇注意力的方法, 消除其焦虑症状;产后注重休养等, 以促进产妇身体及心理恢复。当产妇出现抑郁症状时, 积极鼓励其多锻炼、多运动, 通过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及心理疗法对产妇进行治疗, 可有效促进产妇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刘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11) :984-985.
[2]陈起燕, 陈烈平, 张荣莲, 等.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社区护理干预系列研究[J].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 2008, 1 (1) :74-75.
[3]张玉玲, 张桂青, 韩金丽, 等.剖宫产患者产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 (8) :946-947.
相关因素治疗 篇8
1 跟骨骨折分型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
跟骨骨折的分型有多种, 过去多按X线表现分型, 常用的有Warrick和Bremner分型与Essex-Lopresti分型。a) 不波及距下关节的骨折:包括跟骨结节垂直骨折、跟骨结节水平骨折、载距突骨折、前端骨折。b) 波及距下关节的骨折:包括距下关节附近骨折, 但未进入关节;距下关节外侧部分的移位骨折;整个距下关节的中央压缩性骨折。近几年来随着CT检查的普及, 在临床上对跟骨骨折主要采用Sanders分型法。其最大优点在于能更充分地反映跟骨后关节面的损伤程度, 有利于指导医生选择治疗方案。Sanders等认为影响手术疗效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当骨折线自外侧移向内侧, 由外侧入路可因视野受限而使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变得困难, 解剖复位的机会随骨折块的增多而减少。因此采用Sanders分型法分型后可以更多了解骨折的病理和解剖变化, 更利于术中复位。Sanders基于冠状位CT表现, 先定出A、B、C 三条线 (A、B两线平行于跟骨纵轴, 将跟骨后距下关节面分成3等份, C线则与后距下关节面的内缘平齐) , 将跟骨划分为4个区。Ⅰ型为所有未移位的骨折, Clare等[3]认为在CT上确定为Sanders Ⅰ型的未移位关节内骨折通过非手术治疗疗效较好[4,5,6], Ⅱ型为关节面被分为两个部分的骨折, 根据骨折线通过的位置进一步划分为ⅡA、ⅡB、ⅡC型;Ⅲ型指中央的压缩骨折, 根据骨折线组合再进一步划分为ⅢAB、ⅢBC、ⅢAC三种类型;Ⅳ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有4个以上的骨折块。手术治疗适用于SandersⅡ型、Ⅲ型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目的是全面解剖复位和牢固内固定, 恢复关节面平整和正常足弓, 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并为晚期行三关节融合术创造条件。手术时机的选择应视局部软组织情况、并发损伤及患者全身情况决定。伤口发生裂开、感染、缩窄等并发症的概率和骨折分型并没有显著联系[7]。开放性骨折应急诊手术, 根据软组织条件进行清创、临时固定或可靠固定等。对于闭合性骨折, 由于早期手术不能对骨折移位、软组织状况及全身条件作出正确判断, 多数学者认为应待水肿消退后手术, 通常在10 d内手术, 不能延迟到14 d以后, 但若出现肿胀和水疱, 则需延迟手术至2~3周以后[3,8]。跟骨后关节面严重粉碎性骨折 (如SandersⅣ型) 常难以重建, 且关节软骨损伤严重, 对此可在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复位固定后行一期距下关节融合和三关节融合术[3,9,10]。三关节融合术后遗症较多 (如前足萎缩、创伤性关节炎等) , 故应慎用[11]。
2 跟骨解剖学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
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特点直接影响跟骨骨折的移位方向。跟骨的纵向骨折线是跟骨偏心受力和跟骨外侧骨结构薄弱的结果;倒“Y”形骨折线一般都位于跟骨结节与跟腱和跖筋膜的交界处, 这是力学上的薄弱点。因为有跟腱和跖筋膜的移行包裹, 加上跟骨结节本身骨小梁密度较高, 皮质较厚, 故在跟骨骨折过程中多形成一个完整的骨折块。该骨折块多由于跟腱和跖筋膜的收缩牵拉而向前上方移位, 同时挤压舌形骨折块向上方移位。跟骨骨折时, 还有一稳定而完整的骨折块是载距突和其相连的部分跟骨内侧壁[12]。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外侧切口, 由于跟骨外侧壁的软组织覆盖较差, 故跟骨外侧皮肤的血供直接影响切口愈合。从我们血管灌注结果来看, 腓动脉主要供应足跟底部的皮肤, 胫前动脉则主要供应足背绝大部分皮肤, 因此, 选择在腓动脉和胫前动脉的交界处作为切口的进入点可最小影响皮肤血供。临床观察也说明该切口可明显提高切口的一期愈合率[13]。唐茂林等报道[14], 腓动脉下端与胫前、胫后动脉有丰富而粗大的吻合, 有益于跟骨骨折和手术切口的愈合。在跟骨骨折中, 塌陷的后关节面骨折块常因为复位和固定困难而影响临床疗效。因此, 要使跟骨后关节面骨折块得到有效固定, 必须在跟骨的内、外侧壁都有可靠的支撑点, 由于跟骨外侧壁骨皮质极薄,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 若从内侧入路进行内固定, 螺钉在碎裂的外侧壁中很难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再则, 许多稳定跟骨内侧壁和载距突的结构均在内侧, 内侧入路可能破坏这些组织结构, 同时造成内侧骨折块的失稳, 因此对于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不宜采用内侧入路而以外侧入路为妥。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极少发生移位, 利用载距突及与之相连的跟骨内侧壁骨折块在跟骨骨折中的稳定性, 可有效固定塌陷的后关节面骨折块。在现有的跟骨骨折内固定器材中, 不少作者主张在外侧钢板之外, 单独辅助用螺钉将后关节面固定到载距突上, 这只适用于内侧壁较为完整的跟骨骨折。如果跟骨内侧壁破坏, 辅助螺钉必将丧失固定作用, 此时螺钉最好经过外侧钢板再固定到载距突, 使钢板与载距突形成一个整体, 从而可靠地固定后关节面。跟骨结节在跟骨骨折中也是较为完整的, 和载距突骨折块一样, 是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三点固定原则”的支撑点之一[15]。由于跟腱和跖筋膜的牵拉, 骨折块常向前上方移位, 故在复位跟骨骨折时, 一定要首先将跟骨结节向后下牵引, 否则将造成骨折复位的困难。
3 内固定方法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
3.1 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在临床操作中各学者对撬拨复位有不同改进[16,17,18], 但基本方法是一致的。从跟骨上缘向前内下钻入钢针与跟骨成45°~60°, 把2枚斯氏针插入到后关节面、塌陷骨折块的下方, 足跖屈, 钢针同时向足底挤压, 将塌陷的骨折块撬起, 再用手法挤压内外两侧, 透视关节面恢复平整后再把钢针向前固定骨折块。综合文献撬拨复位可恢复跟骨角、跟骨高度和宽度。根据分析显示的优良率, SanderⅡ型为89.7%, SanderⅢ型为43.5%, Sander Ⅳ型为33.3%。因此此方法只适用于波及跟距关节内的SanderⅡ型跟骨骨折, 而SanderⅣ型则建议切开复位内固定。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对患者而言创伤小、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且无须二次住院, 同时解决了单纯徒手手法整复效果欠佳的问题[19]。
3.2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和内固定材料众多, 其中钢板是常见的内固定方式。1933年Bohler′S就指出跟骨关节内骨折应该像其他骨折一样进行解剖复位内固定, 在固定期间应尽可能进行功能锻炼。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单纯闭合复位很难达到完全解剖复位。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倡对跟骨关节内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 并在临床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许多经验[20,21,22,23]。手术入路有三种:外侧、内侧、内外侧联合。外侧”L”入路切口纵向部分起始于外踝上5 cm, 位于跟腱的前缘, 切口向下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界, 向前至第5跖骨基底部近侧, 该入路可看到跟骨的整个外侧面和后距下关节, 而且具有更大的固定空间, 并可暴露跟骰关节, 但是很难看见后关节面的碎片, 无法复位内侧壁, 对于跟骨的宽度恢复欠佳, 仍存在残余足跟内翻的可能[24], 且浅表感染在10%~27%, 深部感染在1.3%~2.5%[11]。Mudhaffar等[7]报道在33 例采取钢板内固定术的病人中, 4人 (12.1%) 发生切口裂开, 1人足后跟缩窄, 1人皮下血肿, 上述6人均发生切口感染, 其中2人为深部感染。
3.3 关节融合术
对波及后距下关节的跟骨粉碎性骨折行后距下关节融合术, 可恢复关节的稳定性, 以保证足的正常负重功能。另外, 在正常情况下, 距下关节协同踝关节和足跗部的旋转活动, 以维持足的行走平衡。当距下关节融合后, 这种作用丧失, 但踝关节和足跗部的运动和跗骨间关节的协调功能足以保持正常的行走平衡功能。跟距关节融合有以下优点:a) 跟骨的宽度、高度和跟腓间隙得到恢复, 消除了因为跟骨横径增宽和跟腓间距变窄而引起跟腓碰撞和腓骨肌腱嵌压致跟骨骨折后疼痛的2个原因;b) 恢复足弓高度, 有利于骨折愈合和维持跟骨的高度, 尽管在手术直视下, 对于严重粉碎的骨折, 也很难恢复跟骨后关节面的平整, 因此对波及后距下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实行距下关节融合术, 其目的在于恢复后距下关节的稳定性;c) 一期距下关节融合, 避免了因关节面破坏引起中、晚期关节退行性变及创伤性关节炎性疼痛, 免除再次手术的痛苦[15]。Potenza等[10]报道早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对于Sanders Ⅳ型骨折预后有明显改善, 如治疗较晚, 发生深部感染及骨髓炎的概率达到1%~4%, 并且往往需要第二次手术[3]。
相关因素治疗 篇9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46-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因?患者一旦发生VAP易造成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通过了解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护理措施,认为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及口咽部寄植菌的吸入?胃内容物的误吸?体位的影响?呼吸机管路的污染?空气和手的污染等是造成VAP的主要原因?
VAP诊断标准
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与机械通气前胸片比较出现肺内浸润阴影或者显示新的炎性病变,肺实变体征和湿性罗音又无其他原因解释,并具有以下表现:①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②体温>37.5℃,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③发病后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的病原体?以上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导致VAP的相关因素
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及口咽部位植菌误吸: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和自然防御功能?另外,气管插管阻碍了会厌和声门的关闭以及吞咽功能的协调性?聚集在口咽部的分泌物顺着插管进入声门之下,引起隐匿性吸入,增加下呼吸道吸入和感染机会?气管插管削弱气道纤毛清除系统和咳嗽机制,而持续镇静剂的应用进一步抑制支气管的纤毛运动及咳嗽反射,增加发生VAP的可能性?
胃内细菌的逆向定植和胃液碱化:在机械通气患者,胃是口咽部革兰阴性定居菌的主要来源?胃液pH值是影响胃腔定植菌?重症患者尤其是呼吸衰竭患者常使用H2受体阻断剂和抗酸剂,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进一步降低胃液酸度,增加细菌定植?正压通气易发生胃肠动力学紊乱,同时腹压增加也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为提供营养?药物以及处理分泌物等患者常需留置鼻胃管,使贲门防止胃液反流的功能大大减弱,胃管易损伤胃肠括约肌的功能,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是导致VAP的重要危险因素?
体位的影响:患者仰卧位增加了细菌吸入和下呼吸道定植的危险性?平卧位及保持长时间平卧位是引起误吸最危险的因素,行机械通气>7天为附加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患者尽管保持适当的气囊内压,同样有发生误吸的危险?当患者持续水平抑卧位时,气管内插管压迫上部食管括约肌群,使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功能下降,加重胃食管反流?对于危重患者,误吸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呼吸机管路的污染:在临床工作中,呼吸机管道的更换一直被当作是切断外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在无菌操作下插入气管插管形成一个密闭的呼吸回路,更换螺纹管的操作破坏了呼吸系统的密闭性,就可能造成污染?
ICU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手交叉感染,ICU内呼吸治疗器械产生大量带菌气溶胶颗粒,进入下呼吸道和肺泡?加之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免疫功能多较低下,易发生VAP?机械通气患者需不断吸痰,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可通过吸痰管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VAP?
护理措施
ICU环境管理:预防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手消毒制度;呼吸机管道及湿化;对耐药菌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单人单间,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探视陪护制度,应谢绝家属陪护;定时对病房内空气消毒;病室门口放置0.5% 84消毒液浸湿的脚垫,地面每天湿式清扫两遍,并用浸有0.5% 84消毒液的墩布擦拭两次,定时洒少量水?
采取半坐卧位?根据患者病情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尽可能采取半卧位,即抬高床头30度-45度,有利于食物靠动力作用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潴留,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反流与误吸,明显降低胃内细菌的逆向定植及VAP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瘀血,同时半卧位可以使膈肌下降,患者肺活量增加,从而减轻心肺负担?①气囊的管理: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应将气囊充气,气囊的压力是决定气囊是否损伤气道黏膜的重要因素?采取最小漏气技术充气,不会对气管壁及周围组织产生压迫,防止并发症发生?②充分湿化气道: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就丧失了生理功能,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致使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呼吸机管道是细菌寄居的重要部位,加重肺部感染?需定时湿化气道?③适时吸痰,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适时吸痰,可减少吸痰次数,从而减少了对患者的机械性刺激,使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机会降低?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呼吸机管路7天更换1次,能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生率?气道通路中的冷凝水勿倒流回雾化湿化器中,应及时清除,防止倒流及误吸?定期更换消毒呼吸机的空气过滤器?传感器和气体滤过管道?复苏囊等?切断寄植感染环节,加强对呼吸管路消毒,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严格消毒器械是预防不动杆菌导致VAP的关键?
口腔护理: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在做口护前应注意检查气囊充气是否良好,以免误吸?选择口腔局部用药,避免耐药菌株的形成?
加强感染控制的教育?加强对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应用为预防CVP护理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ICU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死亡率高,使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根据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要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原则,严格洗手,加强环境管理,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大监控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关因素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80例成年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 (1) 患病时间1年以上; (2) 同意接受包括吸入激素在内的长期控制药物治疗; (3) 使用药物时间均在1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 (1) I级哮喘无需使用长期控制的药物; (2) 并发严重心、肝、肾或其他严重的疾病; (3) 职业性哮喘; (4)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5) 合并其他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 (6) 语言表达能力差。
1.2 方法
1.2.1 评价工具
(1) 一般资料:包括年龄, 性别, 职业, 受教育程度等。 (2) 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A.医师对患者是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打分 (完全不正确, 不正确, 比较正确, 完全正确, 分别赋值1、2、3、4) ;B.此前1个月是否按医师要求用药的次数、药量、时间及坚持用药情况 (根本做不到, 偶尔做到, 基本做到, 完全做到, 分别赋值1、2、3、4) 以上问题中有1项得分≤2分为依从性差, 有2项以上≤2为依从性非常差, 全部4分为依从性非常好, 否侧依从性比较好。 (3) 依从性影响因素:治疗认识不足;无症状不用药;药品治疗费用偏高;恐惧激素不良反应等。 (4) ACT评分量表:该量表由美国卫生科学中心的临床教授Nathan[4]等设计。测得Cronbach, sα=0.838, 说明该卷的可信度, 统一性较好[5]。依患者此前4周的情况回答5个问题, 每个问题均采取5分制测评, 进行判别, 25分为完全控制, 20~24分为部分控制, 20分以下为未控制。
1.2.2 资料收集
共调查80例, 收回80例。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用药依从性相关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依从性与病情控制率相关性采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哮喘患者一般情况
80例患者, 按年龄分3个年龄段, 18~39岁青壮年组, 占13.8%;40~59岁中年组, 占33.8%;>60岁老年组, 占52.5%。其中工人17例, 占21.3%;教师6例, 占7.5%;农民17例, 占21.3%;退休25例, 占31.3%;个体8例, 占10%;其他7例, 占8.8%。小学以下学历34例, 占42.5%;初中18例, 占22.5%;高中18例, 占22.5%;本科以上10例, 12.5%。
2.2 哮喘患者依从性情况
患者依从性非常差的46例, 占57.5%, 依从性比较差的12例, 占15%, 依从性比较好的15例, 占18.8%, 依从性非常好的7例, 占8.8%。
2.3 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情况
ACT评分仍未控制51例, 占63.8%, 部分控制28例, 占35%, 完全控制1例, 占1.3%。
2.4 哮喘患者依从性与控制率、一般情况相关分析
患者依从性与控制率相关采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正态性检验, 该研究中依从性、控制率等均为正态分布的变量, 故采用Parson相关对数据进行分析。控制率和依从性是相关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507, P=0.000) 。依从性与年龄、职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相关性分析, 依从性仅会因受教育程度 (r=0.360) 的不同而不同, 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5 支气管哮喘患者依从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在依从性影响因素中治疗认识不足7例, 占8.8%;认为无症状不用药20例, 占25.0%;时常忘记用药9例, 占11.3%;认为药物治疗费用偏高22例, 占27.5%;认为哮喘治愈可以不用药2例, 占2.5%;医生未交待如何正确用药6例, 占7.5%;恐惧激素副作用6例, 占7.5%;其他因素1例, 占1.3%。对患者依从性与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依从性非常差中认为治疗费用偏高的17例, 占依从性非常差的37.0%;依从性比较好中认为无症状可不用药及对治疗认识不足的各占4例, 占26.7%。
3 讨论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能忠实服从医嘱及护理的患者, 其行为称依从性好;反之, 拒绝接受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的患者行为称不依从性[6]。该研究结果显示, 依从性非常好的仅占8.8%, 依从性比较好的占18.8%, 依从性比较差的占15%, 而依从性非常差的占到57.5%。很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是决定哮喘控制的重要一环。
3.1 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病情控制情况呈正相关
患者依从性差与受教育程度相关, 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3.2 影响哮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因素
依从性直接关系到哮喘控制情况, 该研究中, 27.5%的患者认为哮喘治疗费用偏高, 成为患者不能很好治疗哮喘的主要原因;25%的患者则在哮喘症状缓解后就认为可以不用药, 自行停药, 忽视了缓解期的治疗;11.3%的患者无症状时便忘记用药, 再次发作时又立即再用, 没有任何规律性;8.8%的患者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 地处偏远地区, 得不到哮喘相关知识的教育, 因此对哮喘治疗的认识不足;7.5%的患者, 大多为女性, 由于恐惧激素的副作用, 因而不愿配合用药。极少数人文化程度较高, 经济情况较好的人较多关注哮喘相关知识, 而对哮喘治疗依从性较高。
综上, 用药依从性越好, 治愈率越高。因此医生应该高度重视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因素, 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减低病死率。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 为如何控制哮喘奠定基础。方法 对哮喘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表、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 哮喘ACT评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由于药物费用偏高而不依从的占27.5%, 哮喘患者依从性与控制率呈相关性 (r=0.507, P=0.000) 、受教育程度与依从性具有有相关性 (r=0.360, P=0.001) 。结论 哮喘治疗过程中, 受教育程度、哮喘治疗费用偏高均与依从性有关, 哮喘的控制率与依从性治疗紧密相关。
关键词:哮喘,药物,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陈小东, 金美玲.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7) :1475-147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 [J].中华结核和呼吸志, 2008, 31 (3) :177-185.
[3]周超.提高哮喘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 (7) :541-543.
[4]Nathan RA, Sorkness CA, Kosinski M.et al.Devdopment of the asthma control test:a survey for assesing asthma control[J].J Allergy Clin lmmun, 2004, 113 (1) :59-65.
[5]董正惠, 陆影, 李萍, 等.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病情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24 (8) :2113-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