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质量

2024-10-06

提升课堂质量(共12篇)

提升课堂质量 篇1

摘要:学生是灵动的、充满活力, 具有成长浅能的生命体, 引导生命全面和谐创造性的个性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 是一种永不停歇的探索。面对一群有活力的学生,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尽量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情趣, 提升英语课堂质量, 让学生乐于上英语课。本文就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课堂质量

十几年的农村教学,担任十几年的班主任,使我对学生、对教学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能让一个孩子快乐更重要。让孩子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情,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面对一切,将是孩子一辈子受用无穷的财富。这就需要构建活力课堂,提升英语课堂质量。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魅力,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工夫学这门课。相反,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上或者不愿意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积极营造平等对话的课堂,从居高临下的课堂主宰中走出,“蹲”下身来走进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示,让课堂有“家”的感觉。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是教师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学生始终消极、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是把自己当做处理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快乐,没有自由,何谈轻松愉快地学习?但就大多数学生来看,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成绩下降,分数悬殊太大,教学质量偏差。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习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仪表要端庄潇洒大方,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课前,可根据自己所要教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的英语会话练习,练习方式可以是自由演讲或自由交谈。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完成教学前的热身活动。

有这样一则英语谚语,“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沉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境等。语言和情境总是伴随在一起的,有了情境学生对物体的印象才能深刻,这样声、形、意有机结合,学生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内容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重复)。老师要讲就讲主要的内容即精讲。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在学习中使用,在应用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都动起脑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在实践中还要注意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根据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问相应水平的话题和材料。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使学习有动力,大大增长学习英语的兴趣。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而且要有一个好的结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给学生设置下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等。

总之,英语课堂是让学生神采飞扬、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教师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教学方法要活灵活现、多种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重复的教学方法是令人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活灵活现、多种多样,充满情趣。

例如教26个字母,每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教得又快、又好、又准,让学生觉得有趣味,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有的老师照着课本读,然后让学生跟着念,每次几个字母,这样依次教完就算完成教学了。可有老师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不仅快又好,而且锻炼了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增强了集体观念。做法不一样,收到的效果就不一样。开始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可指着足球:“What’s this?It’s football, football, 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便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学生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 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以进行“Guess”游戏。比如复习apple, pen, book, car, 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以把准备好的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秘密地把一件物品如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What’s in my bag?(宜单人进行)

S:It’s a football.如果答不对:

T:No, it 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

T:What’s it?

S:It’s a book.

T:Yes, you’re right.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这样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与。

四、课内外相结合,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堂上,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但要想学好英语仅靠每周上几次英语课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还要大力开展学生的课外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组织。比如,有目的地培养英语学习标兵,开展英语游戏,开展英语演唱会、朗诵会,英语演讲比赛,识词默写比赛、听力比赛等。其目的是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另外,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我曾收到过这样的一封信:老师,我们班以前英语很差,现在渐渐好起来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我们大家喜欢你,所以喜欢了英语,我以前都考不及格,老师见我就头痛,我也怕见老师,可是你不一样,你随和,下课还与我们一起玩。下次我要考得更好。”“我们喜欢你,所以喜欢英语课了”,我一直都在思索这句话的含义。我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术,而且要有“亲和力”,英语是一门交流性的语言,如果失去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要营造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自信地成长、自由地绽放。

一位好老师,就是一盏明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而构筑活力课堂就是掌握这盏灯的开关。有活力的教学课堂可以改变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英语课堂质量。作为新课程实践者的我们,应该努力打造有活力的课堂,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提升课堂质量 篇2

——青树中学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侧记

今春开学以来,为了强化落实县教体局发起的“教育质量促进年”活动,青树中学紧锣密鼓的开展了“校长进课堂 强力抓质量”活动。校领导身先士卒,走进课堂,关注教学,仅20多天就听课评课40余节。校领导的率先垂范,带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推门听课制”唱响了青树中学“以教学为中心”的主旋律,全校迅速掀起“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夯实基础,提升质量”的教育教学大比拼的热潮。

更新理念,质量立校。结合学校的实际,为了使“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教育理念深入每个教师的思想,学校领导加强对教师每周3小时的政治业务培训、师德教育学习:树立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典型;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让“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才”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领导,建立机制。为了提高青树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了确保校长和其他教师“随时推门”听课活动顺利实施,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学校早早确立以校长瞿海记为组长、副校长和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学校领导机构,实行专人考核管理。

保证时间,形成规范。学校认真落实了校级领导、中层

干部、年级(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的听课节数,做到天天有人推门听课,随时有人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个个深入课堂,人人关注教学。学校文科组、理科组、英语组等学科教研组长也及时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安排所有教师全员赛教。

严格要求,注重实效。青树中学大力推行学校领导及教师“推门听课”制度,要求全体教师备课上课必须做到:吃透教材,精心备课;研究学生,生动上课;强化训练,人人过关。同时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及教学常规工作,并针对听课情况,及时与执教人员进行交流、评议。听课的领导和教师评课时必须提出至少一条与众不同的看法。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走出请进,学习先进。“走出去”就是派出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先后到龙岗中学、高台镇中、铁佛中学等学校去“取经”,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班级管理和工作方法,然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请进来”就是诚请先进学校的优秀教师到青树中学传授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师们吸取优秀的教学经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注重有效教学 提升课堂质量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材施教

重复老套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新形势的教学需求,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改变、创新教学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努力。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在短短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丰富的文化知识,使教学真正取得实效,甚至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教学“有效性”,重点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讲授,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最终有所收获。而学生的收获是进步和发展,不单纯是指学生学习成绩分数的提高,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文学素养有了提高;对语文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积累了更多的语文常识;对语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等。这些方面的收获也是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转化和体现。所以说,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单纯体现在教师自身对知识讲授得如何精彩和生动,也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面有多广、内容有多深刻,关键是要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到东西,真正有所收获。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学生间可能因生活环境或自身努力等不同原因,彼此间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同样的一堂语文课,同样的学习内容,同样的问题,不同学生的收获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收获不同并不能等同于教学的无效性,只是教学产生的效果是因人而异、因人不同的。只要学生能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有益的东西,能得到促进自身发展的东西,教师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有意义的。

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从以下几点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质量。

一、深研教材,换位思考,课后反思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总设计师、总规划者,在上课前首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吃透教材才能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和学习意图有明确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安排教学。在教学设计时,学习换位思考,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来想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当教师的教学点与学生的心理所需产生碰撞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创新意识。使教学过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推动中变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有实效性,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课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师在准备或安排教学课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考虑到了教学过程可能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问题。但百密一疏,有些情况往往就出现了偏差,及时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其实也是一个发现闪光点、形成新思路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发扬长处,修正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做准备。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注重负责指引、领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学,也就是说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教师只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將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求解时,要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勇于求知探索,使学生有信心去努力发现问题,进一步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体验独立思考的快乐,最终解决问题。

语文课上需要讲的内容比较多,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就少,所以教师很有必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来进行写作训练。教师的巡视指导,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还可以及时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提高学习效率。

三、尊重学生,加强沟通,因材施教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特别彰显个性,也允许正当合理张扬个性的社会。学生也一样,每个人的个性不同,脾性喜好不同,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个人喜好为标准来要求学生,不符合我们自己喜好标准的,我们就将其视为“异类”,对这样的学生表现出不满和反感,甚至是厌恶,这些表现都是非常不正确的。这些其实都是教师自身思想落伍、幼稚的表现。一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够与时俱进,学习接纳优秀的新生事物;另一方面,对于个别学生,如果确有言行举止过激或不当的,我们也应及时冷静、客观地文明制止或纠正,并加以引导。对于一些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我们也切不可加以冷落或挖苦,而是要因材施教,耐心讲解。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结或障碍消除,使教学工作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开展。

四、教师要加强个人的文学及艺术素养,用教师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文学底蕴不但令教师拥有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更能促进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文学素养,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教师在生活中风趣、乐观、幽默的谈吐,课堂上的认真、严谨及渊博的学识,很容易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和喜爱之情,进而喜欢教师所带的学科,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参考文献:

提升课堂质量 篇4

第一类:课堂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方面

镜头一:星期二生物课教师要求学生:同学们课上“不准 (不要、不能) ……”

类似的语言, 在一定程度上是外在于被约束对象的, 极少去考虑被约束对象的内心感受, 及被约束对象间的个别差异, 强调的是外在力量对人行为和内心的干预, 强制性地要求对方服从相关的规定。

教学不是行政管理, 教师与学生之间上是平等的, 强制性的带有行政约束色彩的语言用于教学过程中非常不适宜。现代教学不同于过去私塾, 教师与学生在今天既不是一种强制性关系, 也不是上下尊卑关系, 而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为此, 教师要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 把握学生的文化特征, 体会学生的生存境况,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切实起到引导性作用。因此,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往时, 应变“不许”、“不要”、“不能”为耐心提示、循循善诱引导和教诲。镜头二:星期四政治课老师提问时指着某位举手或未举手学生:“你来回答。”

为什么教师不能叫出这位同学的名字?

叫出学生的名字, 其实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也反映了对学生的关注与重视。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人的标志, 它体现该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征,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还表示着某种特定的意义, 我们要认识一个人, 需要从这个人的名字入手。在课堂教学中, 当教师响亮地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 在学生看来, 一定程度上透射出教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叫出学生的名字是教师组织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能够有效组织教学, 引领班级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 都要熟识自己学生的名字。因此, 在教师接手一个班级时,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认知班级里每位同学的名字。一方面要准确地读出他们的名字, 切记读错;另一方面甚至要了解每个名字的含义, 多做一些事前准备工作。这样课堂才会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相互融洽、彼此分享的良好教学环境。

第二类:教师的课堂提问

镜头一: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课政治课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问后课堂上一片沉默。

这种状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究其原因大致有:

(1) 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等、靠、要。由于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中, 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太少, 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习惯于听, 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答案。如今, 即使教师给了学生以回答问题的机会, 学生也习惯于等待答案的来临。

(2) 爱面子思想。担心自己回答不出来引起其他同学嘲笑, 这可能是课堂沉默的心理原因。一般说来, 学生的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就越低。

(3) 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 这是重要原因。有些年轻教师由于对教材分析不够, 过高地估计了学生, 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现有的水平。当然, 教师提出的问题, 一般是围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展开的, 本身就有着较大的难度, 如果教师设计不当, 提问不当, 激励不当, 都有可能使教学在此处搁浅作不出回答。镜头中的一幕即是如此。可见, 在设计问题时, 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 分析学生, 提出的问题虽要有一定难度, 但一定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智状态。

辨证分析课堂短暂的沉默。有些情况下, 教师也不必要急于打破课堂沉默状态, 因为沉默可能意味着思考, 意味着学生正在寻找合适的字词表情达意, 意味着新的知识及疑问的生成, 对此, 教师需要做出鉴别。在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让学生跟着说;化解问题的难度, 让学生会说;营造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想说;对学生回答问题给予适度积极评价, 让学生爱说, 从而打破沉寂, 增强课堂活力和效率。

镜头二:星期二第一节课教师叫了前三排学生回答问题。

在一个班级内, 学生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有时相差是很大的。有的同学一堂课回答问题达五六次, 多的甚至达到七八次, 而有的同学始终在课堂上是“听众”, 是“旁观者”, 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回答问题机会不均衡。

这样的不均衡有其合理因素。因为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获得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均衡只能是相对的, 不均衡才是绝对的。从教师组织教学来看, 提出的问题不同, 能够对问题做出回答的学生可能也就有较大差异, 教师也就需要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对象来回答。从学生的现状来看, 理解水平的差异, 参与程度的不同, 学习动机的差别, 回答问题的可能性也就有了区别。

但另一方面, 在有些课堂上, 存在着回答问题机会异样的不均衡, (这不仅表现在一节课中, 而且表现在一门学科中, 今天是这些同学被提问, 下次依然如此) , 这种不均衡的提问, 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和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如果教师是有意识的, 喜欢提问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学生, 这当然不正常, 也很不好。它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在以后无法补救, 也大大损坏了教师的形象。

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 不可能将在课堂上到底提问哪些学生都一一罗列出来, 但至少在课堂提问时, 对提问哪些学生要做些思考。现在各校强调教师写教学反思, 建议将让哪些同学回答问题是不是合适等内容也包括在内。

第三类:教师的课堂行为

镜头一:星期一上午第二节政治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商品的职能”用手擦黑板重新板书:“商品的基本职能”。

这样的行为虽然细小, 但也给学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反映出教师不良的卫生习惯。擦完黑板的双手沾满了粉笔的灰尘, 用手势语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过程中, 使学生有这样的潜意识:个人卫生习惯无关紧要。教师尚且如此, 我们何尝不可。这不仅有损教师形象, 也大大降低了教学实效。

用手擦黑板, 也反映教师缺乏严谨、随意。对待课堂教学缺乏深思熟虑, 缺乏整体布局和安排。教师需要事先对相关的课堂行为进行筹划, 尽可能将所有影响学生认知的行为纳入到教学设计之中, 使其充满教育教学意义。只有做到事先谋划, 才能避免课上行为的不当。

用手擦黑板, 反映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机智。板书出错了, 不用黑板擦而用手擦黑板, 一味地将关注重心集中在错误板书的修正上。回头想一想:教师可以将错就错, 利用这一错误板书进行纠错,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镜头二:星期三上午第三节课语文《沁园春·长沙》语文教师利用手势激情洋溢地讲解着毛泽东的诗词。

教师在课上使用的手势, 具有一定寓意, 使用不同的手势, 其效果也不同。手势语良好运用, 不仅有助于在课堂上的教学, 而且有助于与学生的交往与沟通。下面我们分析几种情况:

手掌心向下, 慢慢的从左向右。这样的手势, 反映了教师有意无意将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 学生是“臣民”, 只能“听命”于你, “师命不可违”。你可能嘴上说的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 但你的身体形态形象的告诉人们你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手势杂乱, 甚至令人眼花缭乱。手势语作为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 主要的目的在于强化言语所发出的信息, 使非言语与言语相得益彰。过于杂乱的手势, 传递的信息往往是不一致的, 有时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反而出现偏差。

没有手势, 这也不见得恰当。传播学告诉我们, 人与人在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时候, 言语传递信息的百分之三十, 非言语传递信息的百分之七十。手势是非言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借助于手势可以强调某些言语信息, 可以体现自己的某些态度和情感, 可以增强自己言语的说服力。

教师的手势没有统一的样式, 很难说哪种手势是最为恰当的。

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手势语的存在,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等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手势语, 同时要在具体课堂场景中运用不同手势。

课堂的细节很多, 这里我们不一一列举,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 定能发现这些细节。课堂无小事。教师以身为范, 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给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我们发现并注意到了这些细节, 在教学设计时将这些细节考虑在内, 同时不断在课堂上观察新的教学问题, 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 将会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更体现教育的示范, 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 (第三版) [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3, 2004年

关注课堂 提升教师 提高质量 篇5

大兴学校

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条件、长期缺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兴学校部分教师业务水平差,教学质量低,凡事讲条件,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工作状态较差,只要求报酬,不注重质量,致使大兴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县较低水平。2009年9月,高德祥校长调到大兴学校以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后发现:提高大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教师的问题。于是在学校行政和教师中响亮的提出“提升大兴学校质量三步曲”。计划用2—3年时间,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比较大幅度的提升。

第一步: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提倡奉献精神

1、严格教师签到管理,转变工作作风。

上学年,学校工作重点是从常规上下功夫,以抓常规为切入点,促教师工作态度的转变,这期间,学校实行一日“三签到两巡查”制度,每天上午行政8:00以前早签到,教师8:20以前早签到,中午2:00以前午签到,下午5:00以后晚签退。上午和下午由值周行政领导巡查教室和办公室各一次,规范教师按时上下班。

2、落实常规检查,注重过程管理。

学校行政班子每天查教师课堂授课及学生上课情况、查办公室布置及卫生、查教师的教案和批改作业情况,并及时在全体教师周前会上作总结,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领导工作重心下移,重在示范引领。

实行行政领导包年级、包班级、包教师制度,学校行政领导工作重心下移,落实责任,跟踪管理。将行政领导办公室安到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一起办公(我就与九年级教室同在一个办公室),起到示范引领和常规督查作用。

4、领导主动关心,做教师的贴心人。

召开各类教师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找教学质量退步和一直保持较差水平的教师谈话(上学期就找了到行政办公室谈话),帮助分析原因,想办法添措施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树立信心,尽量把教学质量搞上去。上期末,学校全体行政成员用了整整一周时间与近10人一一谈话,赢得教师们的理解和支持。

5、发现闪光点,树立身边榜样。

现在学校全体教师敬业奉献精神有了很大的提高,早上8:00以前就有教师进教室辅导,每天8:10左右教师们就进教室组织学生学习。下午自愿无偿为学生知识过手。针对这些好苗头,学校利用教师会对先进典型进行口头表扬,在教师中树立榜样,对工作主动创新的教师和班级每周在学校公示栏向学生进行公示表扬,受表扬的教师、学生和班级的努力得到肯定,同时也受到家长和同行的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表扬的教师越来越多,受表扬的面越来越大,为此,学校及时调整了签到制度变原来的三签到为两签到,取消了午签到,并规定教学质量进入前5名的教师可以免签到。上学期有5人享受免签到,本学期有19人享受免签到,有31科人次进入全县前8名。大家的劳动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干劲也更足了。通来一系列的引领、督促活动,教师们现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有了较大的转变。

第二步:实施培训工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本学,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上,于是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师培养规划。

1、加强理论学习。

我们利用教师会、教研会、课题会和新教师会,有针对地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习“学案导学”的操作模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和有针对性的听评课活动。本期就开展了以“学案导学”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使老师们在团队中学习、共同提高。

2、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加强三个团队(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班主任团队,一班主任为核心的科任教师团队,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师团队)建设,增强合力。

(2)学校行政深入一线,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进行指导、帮扶和督促。

(3)抓好教师发展四大工程。一是“蓄电”工程:构建教师终生学习体系。二是“利器”工程:教师业务素质大比拼,课堂教学大比武。三是“名师”工程:落实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目标,一年起步,三年上路,五年形成自己的特色。四是“弱科教师”提升工程:重点加强对弱科教师的跟踪指导和培养,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和捆绑考核。

3、走出去。

为了让老师们能更好更快的成长,学校充分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期学校相继派教师到成都学习10人次;到大邑学习3人次,到复兴学校学习8人次,到朝阳湖学校学习10人次,与蒲江中学实验学校教师结对学习10人次;本期我们还将陆续派老师与实验学校教师结对,组织教师到寿安中学、邛崃宝林学校、新津实验学校、龙泉双槐中学等地观摩学习。通过走出去,让老师们开阔眼界,打开视野,给思想充电,促业务提高。

4、请进来。

上学期,我们邀请了教培中心程志刚主任、陆文清、黄万芳、高艳琼、李质敏、赵继华、韩帅等老师来我校进行业务指导,同时请他们上示范课,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传给教师。我们还请程志刚主任给全校教师进行了《关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全员培训;教培中心陆文清老 师给全校教师讲解《如何构建有深度的课堂》专题讲座;县内优秀教师谌红琳来校给我校小学数学教师进行题为《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的讲座;常青树工程高从智教授给英语组教师教学《英语口语教学》、《英语语音教学》等专题讲座。本学期,我们将陆续邀请教培中心高艳琼老师、蒲江中学王富成老师、五星学校邓敬老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专家引领使教师从理论到实践武装自己的课堂教学。

5、鼓励教师自学。

上学期学校在引资60多万元,安装了崭新的办公桌凳,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优质的教案设计,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

第三步:加强科学管理,实施科研兴校,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做好常规工作,落实常规立校。(1)坚持“五有”“六抓”,规范教学常规。

五有:层层有计划,层层有规章制度,定期有教学工作检查,期中有教学工作反思,期末有教学经验总结。

六抓:抓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抓教学计划实施,抓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抓作业量和批改作业量,抓教学评价与分析。

(2)备课要求“六备”“五清”“五吃透”

六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提问和习题,备媒体和实验,备资料和信信息。

五清:知识底细清,认知心理清,学习态度清,可接受程度清,环境影响清。

五吃透: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吃透教材整体结构主线及纵横联系,吃透教材及育人因素,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及知识体系,吃透教材 中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2、师徒结对,培养青年教师。

为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对五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实行师徒结对,定向培养,签订责任目标,并纳入期末考核,坚持每期三次青年教师会:开学初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会,半期后青年教师教学反思交流会,期末青年教师考核总结会。

3、设立教学反思周,查漏补缺。

为了让全体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学校规定每期半期后的一周为教学反思周,在教学反思周中将开好五个会:一是年级学生总结表彰动员誓师大会;二是年级教师半期质量分析会;三是青年教师教学反思交流会;四是教研组教学方法总结研究会;五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分类学生座谈会。半期后的一个月为教学质量提升月,根据反思周中发现的问题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计划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加强教育科研工作。

为了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实施学案导学研究,以学案导学为载体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制定了课堂教学行为评价“五不、四必、三不准”标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使我校课题研究顺利开展,为了迅速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成立了学校教科室,校聘了教科室主任专门负责课题研究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这只是我们的点滴做法,还很不够,我们将向兄弟学校学习,全面实施学案导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兴学校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

利用课后习题 提升课堂质量 篇6

一、对待课后练习题的态度

在对待语文课文后面的练习问题上,老师们的态度各不相同,分析类型,基本上有以下三种处置的情况。

1.随意性。有些老师教学中很随意地处置课后练习题,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本不考虑这些题目,或者放任自由,学生可以去做,也可以不做,有时布置学生完成,有时却又置之不理。

2.两张皮。有些老师对课后练习题也很重视,认为是教学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但备课时又不考虑课后的练习题,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是脱节的,课归课,练习归练习,为练习而练习,课上不讲练习,等课上完了,再去讲练习,然后让学生做练习。

3.结合型。这种老师把课后练习题当作是教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钻研教材时同时分析课后练习题,思考应该如何在课堂上完成这些习题,甚至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目标的参考。

二、课后练习题的功能

课后练习题的功能较多,典型的功能有以下几种:

1.诊断和反馈。在学习每一篇新课文时,学生通过预习,大部分内容已经读懂。哪些已经读懂,不需要课堂上重复讲述。如果让学生预习后完成某部分课后习题,就能够有的放失地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检测,知道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

2.消化和巩固。上课结束,为了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巩固,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针对性强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习题的过程中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3.激活和提升。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作用,明确地知道哪些习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哪些习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的。然后布置此类作业。

三、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

让课后练习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这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教材,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指导教学设计。有的课文后练习题是整篇文章的总体思路,让课后练习题为教学设计服务,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甚至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都可以围绕其展开。例如,苏教版三下《珍珠鸟》一课有这样一道练习题: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任我的?根据这道练习题,课堂上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体性问题:珍珠鸟是怎样一步步信赖“我”的呢?文章的第四节最能反映这个过程,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节,把反映小鸟一步步信赖“我”的词语、句子画出来,然后用“起先……渐渐地……后来……”说一说。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快就会把握作者的写作脉络:起先,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渐渐地,珍珠鸟离我近了,落在我的茶杯上喝水,后来,珍珠鸟跟我亲了,竟然啄起我的笔类和手指来。然后再站在珍珠鸟的角度让学生想象珍珠鸟的心理活动,学生说话也就有了依据。

2.训练思维方式。有些课后练习题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处理得当,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恐龙》一课有这样两个练习题:①第二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恐龙?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并说说各自的特点;②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在班级展示,再把你喜欢的恐龙介绍给大家。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做第一个练习题,让学生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让书上的文字和插图结合起来,让思维更加严谨;第二个练习题则是对第一个练习题的补充和拓展,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课外,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外进行运用。

3.指导学习方法。研究发现,课后练习题还能够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出现的目的也不一样,第一次呈现时往往是初步地感知,当第二次出现时则已经是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课文进行灵活地运用了。例如,中年级的学生在《西湖》一课已经学习了比喻句,课后的练习题让学生明白了比喻句的作用。在三年级下学期《三顾茅庐》一课中也有比喻句的练习还在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同样的知识点教学,在不同的年段应该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在《西湖》一课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而在《三顾茅庐》一课的教学时则应让学生体现到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体现这样打比方的贴切与恰当。教学的重点是学法的指导。

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篇7

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之上的, 高效是相对于“低效”而言的。排除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复、低效教学模式, 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最高的课堂效果。简言之, 师生要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

1.

高效课堂的文学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 高效课堂的解释: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 (形) 动、心 (思维) 动、神 (思想) 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四学:学生想学、学会、会学和乐学。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3.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A.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B.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听、说、读、写) 。

C.实现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二、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三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

1. 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 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2. 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 与学生一起“同学”, 即所谓教师上课也是“上学”, 教书也是“进修”。

3. 一节高效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 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 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 因此, 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 也就是说, 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

三、探索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

1. 分组:

笔者班上有28个人, 其中女生9人, 男生19人。按成绩、性格、性别将全班学生分为4个小组, 每个小组都从1到7编好号, 四个小组之间平时互相竞赛, 各小组的同号又是竞争者, 这样就更容易培养孩子们的协作精神、互助精神, 增强其竞争意识。

2. 单词和课文的落实。

单词采取课上检查、课下过关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学习困难者, 要求不能太高, 可以一次默五个单词, 以降低学习难度。但有很多学生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了, 为了让他随时巩固学过的单词, 笔者每周评选一次“单词王”, 对上一单元的单词进行听写检查, 这样就有效减少了遗忘。

对于课文, 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好晨读, 通常让他们集中精力去读、去背, 看哪组背得最快, 最先背完的小组就加一颗星, 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同时, 每周末都让学生在家长面前默写每一单元的生字词, 并签字, 周一交给笔者检查。这样, 家长很高兴, 学生的学习劲头也很足, 由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3. 课堂形式 (活动) :

课堂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构成要素,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有缺憾的艺术, 为了使缺憾更少, 教师要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课, 课堂45分钟, 每一分钟都要有精彩, 每个同学都要有展示的舞台。一开始, 孩子们可能因为胆子小、不自信, 不敢表现, 但慢慢的, 在班级同学的带动下, 学生们就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这样, 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他们争先恐后地争取发言的机会, 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日积月累, 他们的自信心就得到了培养。

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 加强自身素质。

(1) 口语发音。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英语、用英语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使用英语口语, 而避免用汉语。

(2) 专业知识。教师应该用专业知识来充实自己, 以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

(3)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 是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因此, 教师可以争取每周上一节多媒体课。

(4) 应当有激情、有活力, 能够鼓舞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要有个人魅力, 以吸引学生。

2. 做个有心人。

教师应该设计学生真正喜欢的活动, 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把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变成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平时的生活中, 教师可以做个有心人, 随时收集一些在教学中可以用到的信息, 如照片, 人教版九年级U nit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在课堂上, 教师就可以展示一些风景区的照片,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师生关系具有能动性, 蕴含着巨大的情感、认知和智能潜力。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这种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各种潜力也才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现,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师生双方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愉悦并产生成就感。对待学生, 笔者坚持做到:有宽容之心、有仁爱之心、会欣赏学生。事实证明, 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才会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 并取得成绩。

4. 常反思。

笔者班上有学生28人, 而其中有5个是学校老师的孩子, 对于同事的信任, 笔者在感到欣慰的同时, 压力也较大, 因此, 对工作更不能有丝毫懈怠, 笔者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可以说几乎没有学生一开始就不喜欢英语, 为什么有些学生后来就不喜欢英语了呢?作为英语教师, 笔者时常反躬自问, 在学生不喜欢英语这个问题上, 教师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有多少学生是因为自己的教学而分化为学困生的?

新课程理念最终要通过课堂、通过教师得以落实, 新课程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新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 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 毫无疑问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相信在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中, 课堂一定会更高效。

参考文献

[1]贺楚炎.中学英语教学竞赛指南[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提升党校课堂教学质量 篇8

一、完善教学方法,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党校教育不同于高校教育, 党校面对的对象是有着丰富经验的领导干部。授课一般采取专题式教学, 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 主题突出, 逻辑严密。

每堂专题课应该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讲述, 教学中心要明确、主题要突出。选题应不仅涵盖国家或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亮点问题, 也要涉及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特别主要将前沿理论与现实热点有机结合起来, 凸显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应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构建内容框架、形成逻辑思路。教学论证也应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逻辑性非常强, 让学员对授课内容留下印象的深刻。

(二) 视角独特, 观点新颖。

与高校主要以传输知识为任务不同, 党校教师更多地要在帮助理解现实、启迪工作思路上下工夫。因此, 党校教师应更多的扮演催化剂的角色。党校老师不应只做他人观点的传声器, 而应根据自己的理论积累和实践阅历对专题内容作出新颖的设计, 从而能让学员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问题可以从多维视角来解读, 也可以集中于一个理念进行深入的阐释, 尽管形式不一, 但教师的观点新颖度是一堂高质量课程必不可少的要素。

(三) 资料翔实, 信息丰富。

每堂专题课应该容纳丰富的信息和翔实的资料。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积累, 是不可能搜集到课堂所需的翔实资料的。用“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来形容党校教师应该具备的材料搜集功力是丝毫不夸张的。党校教师们在课堂上的论证应建立在大量翔实的数据以及其他确凿的资料基础上, 不能随意说没有事实根据的话, 不能随意提出没有事实支撑的观点。这不仅是党校教师应该具备的治学态度, 更是让学员信服的保证。

(四) 形式多样, 课件精美。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方法的藩篱, 应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综合采用了情景模拟、师生互动、参与游戏、案例解读等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活跃气氛, 调动学员积极性的良好效果。同时, 课件的质量也是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师完全可以在课件中运用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丰富的展示形式, 注意在课件字体、内容排列、底片图案、链接方式等方面独运匠心。精美的课件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 也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学内容的讲授, 起到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效果。

(五) 语言精彩, 激情洋溢。

课堂效果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几句气势如虹的排比句可以让课堂声势陡增, 教师几句幽默风趣的话可以让课堂气氛飙升, 教师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员在欢愉的体验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同样, 教师积极的情绪可以感染、带动学员, 让教学活动更加充满活力。教师优雅的姿态、丰富的表情、真挚的情感无不让学员感到一种强大的气场, 从而能更加全身心地随着教师的引导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增强教师内功,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 增强使命意识, 以责任助推教学。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思想基础。个人教学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事业的成败, 更关系到党校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实现问题。只有真正意识到党校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党校教师才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才能把党校教学工作由职业变成事业, 才能用心、用情投入, 才能耐住寂寞、守住孤独, 才能坐得十年冷板凳。使命感、责任感是党校教师行动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来源。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助于开启教学工作的新境界。

(二) 夯实理论基础, 以科研助推教学。

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做好教学工作的知识基础。在教学形式、教学技巧越来越趋同化的趋势下, 教学水平的高低越来越以思想的深度来区别。思想的深度必须以理论的厚度加以支撑。“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积累深厚的理论基础, 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思想诞生。因此, 提升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做好科研。教学和科研在时间统筹上存在着客观的冲突, 但是科研和教学具有内在统一性, 通过科研来推动教学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科研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既浪费时间, 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党校教师要在培养和提高学员能力和素质的目标前提下, 争取实现教学、科研的有机统一, 通过科研来提高教学水平。

(三) 丰富人生阅历, 以实践助推教学。

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实践基础。很多人认为, 实践经验的缺乏是党校教师的共同短板。这一点对那些刚从事党校教学工作的老师尤为突出。由于职业分工的原因, 决定了党校教师不可能具有学员那样的丰富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 但是党校教师的确要不断参与实践, 丰富人生阅历, 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更加生动活泼而不至于出现“理论——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在现有的条件下, 党校教师应多参加课题调研、多参加学术会议、多与学员交流、多听专家讲座, 尽量参与实践, 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掌握学员的真实需求, 丰富教案素材。

(四) 不断虚心求教, 以外脑助推教学。

虚心学习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心态基础。赛西尔曾经说过, “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自己无知”。据笔者了解, 我国各级党校教学整体水平是比较高的, 各级学校不乏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效果良好的优秀教师。党校教师不仅要虚心学习, 更要善于学习。学习的对象不仅是同行, 还可以是跨业界的专家、学者与实际从业者。通过学习他人的长处、反思他人的不足, 从而少走些弯路。当然, 学习并不等于模仿, 还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有所取舍并力求创新。

摘要:党校课堂教学质量是关系干部教育质量的大事。提升党校教学质量应从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党校教育,课堂教学,干部培训

参考文献

[1]董立人.新阶段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J].人才资源开发, 2010.6.

浅析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篇9

一、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不是负担”, 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 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 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 就会产生不断前进, 渴求新知, 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 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 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使之处于”激活”状态, 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 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 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 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 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培养, 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 课堂效果不会太好。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 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 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

在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 一个含蓄的微笑, 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 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 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形成了技能, 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 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 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 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 个性得以张扬, 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 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 爱每一个学生, 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三、创设务实、高效的课堂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这堂课下来, 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 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二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 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 大家都有事情干, 通过教学, 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 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 行为方式, 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 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成长”, 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 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 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 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 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 当我们把爱洒向学生时, 特别是好学生时, 不要忘了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关注的对象“弱者”, 应该说教师的关注不仅是关注孩子的现在, 更是关注孩子的明天, 孩子的未来。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 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 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 设计不同的问题, 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 有所提高。一堂课下来, 无论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 都要有所收益, 这样的一堂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

四、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 学生就学得越容易, 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 就像钻山洞一样, 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看到, 这样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 只是被动的听课, 不愿主动的学习。其实, 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 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 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 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 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互相讨论, 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 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 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 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 学生有一种紧迫感, 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 落在别人后面,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 这样就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五、创设掌握技能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于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 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可见, 学法指导是“授学以渔”, 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那些不懂学习方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主张, 要教会儿童学习, 能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学习方法。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叶圣陶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因此, 教法中渗透学法, 教会学生学习, 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总跟在学生的身后去指导学生, 所以教给学生一种方法, 让学生终生都能受益。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篇10

一、深入了解,因材施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从多种多样的个性中概括和把握学生的共性,把教学措施主要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即相近的智力水平,相近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因教而学,教学高度适应,师生相互促进,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事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课堂的研究与创造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也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现代教育需要的不再是传统定位的“教书匠”型的教师,而是探讨育人规律、反思自身教育实践,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的新型的教师。为此,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研究和探讨教育理论,熟悉并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进行研究。 教师边教边学、边总结、边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所具备的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探索意识,不墨守成规,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2能掌握文献法、调查法、 访谈法、教育实验法等基本的研究方法。3能针对教育教学现实提出问题,进行教育研究,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4能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已有的理论,并尝试进一步的探索。5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理论的提升, 并撰写论文。

三、让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课上听讲是主要的学习途径,教师要教给学生从小学会听课,让学生拥有一双聪慧的耳朵。那么,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采用以下方法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1以读促听,培养倾听能力。以读促听,让“听”落实在教学实际中。 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听常与读相伴。2听后必须思考,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这样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互相尊重的品质,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了,要学会倾听,倾听收获信任、 友谊。

四、教师要掌握好语言的运用技能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直接工具,教学语言运用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效果。因此教学语言的运用要讲究艺术性,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语言既不是一般的口头语言,也不是纯粹的书面语言,它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体,因而有其独特的基本要求: 1要简洁、准确: 无论是在向学生提教学要求及本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还是讲解具体的教学内容( 哪怕是解析学生不易弄懂的难点) ,表达时都应做到简洁、准确。话要讲到“点子”上,说来说去说不清楚的啰唆话语应统统去掉; 话不仅要讲得正确,而且还要注意准确,要能表达出相近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2要清楚、明白: 不管是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运用的语言,还是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运用的语言,表达时都应做到清楚、明白、无歧义; 而不能含糊其辞,说一些令学生费解而只有自己知道其含义的“肚里话”。3要生动、风趣: 无论是叙述材料、介绍背景及分析教材内容,或是讲述、论证公式、原理,还是向学生提出要求时, 表达都应注意语言的生动和风趣。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 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批评的话语可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来表达( 如教师看到有些学生不静心听讲,可不直接提出批评,而可以说“你们这样‘学而无功’,我也‘教而无功’; 你们只想‘名师出高徒’,为什么不从我的角度想想‘高徒出名师’呢”) 。4要连贯、流畅: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一讲到底,因此教学语言不可能从头至尾持续不中断,但是从总体上说来,教学语言必须要保持“连贯”这股“势”。教师在停顿之后重新运用语言讲授时必须要注意与停顿之前的语言之间的连贯性,虽说不一定要接着前面的“话头”说下去,但一定要顺着前面的“意” 说下去。此外,不管从总体上说,还是从局部说,表达一定要流畅,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吐”出来,而要一句一句“流”出来。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的狭小天地里,面对着书本、黑板和喋喋不休的说教,感到学习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事情。学生渴望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世界。随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网络的普及,实现了学生的愿望,推动了教学发展。我们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中,确实发挥出了它的诸多优势,但是,也有的教师由于过分夸大,走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合理使用,认清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一方面, 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的工具、教学手段,而不是唯一。教师不能走形式主义,让多媒体唱主角,取代常规教学。课堂上板书没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减少了,学生只要看着多媒体就完成了学习过程。 这样的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却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从以往的灌输知识变成了灌输多媒体。我们要把多媒体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在多媒体的制作上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不能盲目的“拿来主义”。 把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内容过于丰富,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忽略了实质内容。学生好像在看大片,一节课下来,都不明白与课本的内容有什么关联。多媒体课件内容要突出重点、难点,与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相切合。

总之,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尤其在小学阶段,语文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学习能力,对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好教学质量关,不要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孩子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教育渠道,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主要基地,其质量将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标志。为使素质教育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然成为其强劲的动力。

怎样优化教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篇11

一、创新教学理念

现代教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注意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如果一个老师为迎合考试需要泛泛而教,照本宣科,生吞活剥,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死记条条杠杠,产生厌学现象。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转变教学旧观念,采用现代教学新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对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理解,对重点、难点、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对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结构放手让学生构造。从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出发,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学生养成“我要学、我必须学、我应该学”的学习观念。

二、在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达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这方面,教师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学,进而改变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

三、强化教学情趣性

一是语言表达要生动幽默。教师在讲授概念、阐述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而应有抑扬顿挫,要生动形象。教师可选择幽默故事和绘画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政治观点。

二是理论分析可借助例证名言。教师讲授理论观点时,可从有趣的例证讲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理性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汉语中的许多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活生生的事例等。

三是教学手段应多种多样。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看图解意,图表分析、实物实验、小品表演等方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听、看、思、说、演多种器官的并用中,学懂、记牢、运用政治知识。

四、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课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与思想政治内容有关的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进党的方针政策;引进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新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新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这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合作、竞争》时,组织学生做“绑腿双人跑”的游戏,学生通过体验、比较、思考、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当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淡薄。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和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必须注重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动手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教育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尊重个性,培养求异思维;要善于引导、发现和珍惜学生创造的火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地创设情境,适时布疑,巧妙质疑,灵活释疑,就能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内部需要和动机,从而改变被动的状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创新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思想政治课教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让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提升课堂质量 篇12

我深深相信, 学习的最大动力并不是外界的命令和压力, 而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渴望。如果能有一个方法, 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想要去展现自我, 那该多好。

由此, 我把班上的孩子按前后座位4人分成一个小组, 组成“课堂互助小组”, 四个小组, 又组成一个“互促大组”。在组织时, 我会着意让平时积极的孩子和内向的孩子、成绩突出的孩子和处于潜力阶段的孩子进行搭配, 制定一个可以激励他们的规则, 让他们去挑战。

规则内容:在小组中, 如果每个成员每天至少积极发言两次, 这个小组就能成为当天的优秀小组;如果发言十分精彩, 受到老师的表扬, 就另外给予小标志的奖励。如果在一周之内都被评为优秀小组的话, 就可以晋级为一周明星小组, 若连续保持一个月, 就能评选为当月明星小组。而每一天的成功, 都会有相对应的小标志奖励, 如果取得了周明星和月明星小组, 还有精美的小奖品相送。

在每天放学评比时, 我会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小组成员讨论, 反思今天的情况, 称之为“爱心加油时间”。我鼓励孩子们总结自己的表现, 说说自己哪里做得好, 哪里做得还不够;对别人则只说鼓励的话, 不讨论、不责备表现不好的同学。周明星、月明星小组的评选要求还包括:组内必须团结友爱, 不能排斥其他同学, 小组之间必须和谐互助, 这样才算得上真正的优秀小组。

“互助小组”活动的展开, 不仅使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带动了消极的学生, 而且也使活动先进小组不断激励落后的小组。无论个人还是小组, 在积极的带动下, 让他们内心有一种动力, 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人与人、组与组的互促过程, 是充满尊重和关爱的, 渐渐地孩子都会感受到, 原来竞争不是进步的唯一方式, 还有一种更加温暖的方法, 叫作合作。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下一篇:水平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