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标准质量

2024-08-24

提升标准质量(共12篇)

提升标准质量 篇1

近年来,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广州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 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 把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作为叫响“广州标准”的重要抓手, 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行业领域建立了国家级示范试点9个、省级示范试点12个, 带动全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广州质量”、建设幸福广州起到了积极作用。

抓政策构建, 提升标准化工作质量

近两年, 广州市出台实施了《广州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 (2009~2012年) 》、《广州市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提高了企事业单位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带动了企事业单位增加标准化资金投入。在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的带动下, 截至2012年底, 广州市有效期内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数累计达3, 300个, 推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0家, 落户广州的各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SC/WG) 秘书处总数达100个, 均居全省首位。广州市企事业单位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累计27次, 获首届“广东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项目占全省80%。

抓标准引领, 提升产品质量

广州市以推动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为契机, 充分发挥了标准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推动了全市产品质量的提升。2012年, 广州市有效期内广东省名牌产品 (工业类) 181个, 居全省首位。全市产品抽检实物合格率达到94.8%, 比2009年提高4.9个百分点。番禺区沙湾镇创建了省级专业镇标准化试点, 洗染机械行业以联盟标准为依据淘汰了落后生产工艺, 洗染机械行业的产品检验合格率从2007年试点建设前的15.8%上升到2009年试点建成后的100%, 并持续保持。这推动了沙湾镇生产总值从21.4亿元上升到60.2亿元, 经济总量排名由全区19个镇街最后一名上升到第7名。2011年, 番禺区推广沙湾镇试点经验, 在全区创建了省级技术标准战略示范区并取得显著成效, 企业产品无标生产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在国家标准委组织的标准覆盖率调查中, 番禺区排名居全省第一。2012年, 番禺区电池、电线电缆、保温材料等产品抽检实物合格率达100%, 全区产品抽检实物合格率达到95.2%, 比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 居全市首位。

抓管理规范, 提升服务质量

近年来, 广州市大力拓展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 建成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5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4个, 对规范和引领服务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白云山风景区就是近两年建成的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 它首创的“十五分钟保洁法”标准, 既快速又有效, 解决了景区卫生环境持续保洁的难题, 被全国各景区借鉴和效仿。广之旅旅行社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旅游标准规范企业服务行为, 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顾客满意度达91.68%, 高于普遍行业19.11个百分点。2010年10月21日, “鲇鱼”台风造成台湾苏花公路游览车事故导致26人罹难, 刚好在事发当地的广之旅旅游团队, 按照此标准要求采取紧急措施, 于20日晚及时调整行程, 避免了一场灾难, 全团48人无一伤亡。

抓创新驱动, 提升经济质量

近年来, 广州市积极推动科研、标准、产业“三同步”, 以示范试点推广标准成果转化, 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港口物流等5个国家和省级标准化试点, 产业集群效应成效明显, 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节能降耗好、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增长新路子, 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广州开发区不断开展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区内企事业单位参与标准制修订400多项, 30家重点企业100多项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 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达48%, 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产值高达133亿元。南沙港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大力推行标准化工作, 采用技术创新, 优化工艺流程,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其“油改电”作业的推广, 每标箱可降低能耗65%、二氧化碳排放量63.1%。

抓安全达标, 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质量

广州市积极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城市, 通过标准规范, 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质量, 制定实施了工业、商贸、建筑、港口等10多项市地方技术规范, 填补了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的空白, 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达标工作无标准可依的问题。广州市在国内首创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国家安监总局高度肯定了广州市的做法, 并于2011年3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会暨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 广州市发布的《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被安监总局推广到全国各地。通过努力, 2009~2012年, 广州市安全事故数下降30.5%, 死亡人数下降10.7%。

抓民生保障, 提升城市幸福质量

广州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建设人民满意的理想城市为目标, 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 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 建立了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多个标准化示范试点, 发布实施了市政、水务、交通、卫生、民政等199项技术规范, 通过标准化手段不断优化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 提升了城市幸福质量。同时, 广州市还适时发布实施了《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从材质、结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规范, 解决了广州150万个涉及10多个行业的井盖设施意外开启、被盗 (致使井口裸露) 、异响、沉降、凹凸不平等问题, 用标准化从根本上保障了井盖设施质量和管理, 预防了“吞人”事故的发生。规范发布后社会反响强烈, 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等新闻媒体给予了高度赞扬, 中国质量报头版头条专题报道了此规范。广东省中医院作为全国首个医疗服务标准化试点, 在国内率先引入“临床路径”这一先进的标准化医疗服务管理模式, 使医务人员能够按照标准化流程为病人提供“最佳诊疗方案”, 该模式得到卫生部门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成为全国医院等级评审的核心指标。试点建设以来, 重大疾病住院费用平均降低2, 274元, 住院日期平均缩短2.81天, 病人综合满意度提升至96%。广州移动电子商务国家级试点, 通过M2M平台的标准化管理, 实现了信息实时互联互通和查询, 以公交线路的标准化管理为例, 以前需要7人管1条公交线, 现在1人可管7条公交线, 成效非常明显。

在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的推动下, 广州市的标准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等质量水平获得了明显提升。下一步, 广州市将进一步加大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的力度, 深入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 叫响“广州标准”, 为助推广州质量提升、建设幸福广州作出新贡献。

提升标准质量 篇2

为认真做好集团公司二季度质量标准化的迎检工作,全力提升我矿的质量标准化标准,提升我矿在全集团公司中的排名,通防区特制定质量标准化巩固提升迎检措施。具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组

高新军

副组长

将 高明功 赵广勇 陈泽鹏

成员

李浩东 杨

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负责迎检资料及井下现场的分工,做好员工的协调工作,以及井下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发现每有一处质量达不到质量标准化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抓紧时间整改。

二、质量标准化提升地点及沿线

全力打造采煤3908面、8107面、7807面;掘进头7501运输顺槽、3700里皮带三面两头的质量标准化提升工作。在通风系统、通风设施、防尘设施,防灭火管理、瓦斯管理和火工品上要严格按照新版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整改和提升,确保二季度达标工作任务完满完成。

三、责任分工

书记高新军主要负责全矿井下现场设施施工以及质量标准化的检查验收工作;主管技术员李将主要负责全矿井下通风系统的调整,防灭火设计,瓦斯管理以及防尘管路敷设的管理工作;高明功主要负责-430西翼区域的质量标准化的提升检查和整改工作;赵广勇主要负责-430东翼区域的质量标准化的提升检查和整改工作;陈泽鹏主要负责3900区域的质量标准化的提升检查和整改工作;李浩东、杨洋主要负责3100、3500、3700区域的质量标准化的提升检查和整改工作。地面资料主要有李浩东、杨洋、郝兆利、王其林、王承峰、赵明亮、张莹负责。

四、质量标准化提升标准

1、通风系统:通风系统要合理可靠,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井下爆炸材料库、充电硐室、采区变电所应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通风系统中没有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和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不应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2、隔爆水棚:隔爆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的断面积计算,不得小于如下值:主要隔爆水棚400L/m2,辅助隔爆水棚200L/m2;水棚的排间距为1.2~3m;主要隔爆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得小于30m,辅助隔爆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得小于20m;水袋应横向(长边垂直于巷道轴线)吊挂式(架式)安装;水袋距离顶梁(无支架时为顶板)、两帮(支柱)的间隙不得小于100mm,水袋底部至顶板(梁)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1.6m(水袋不得大于1.0m),水袋底部距巷道轨面垂直距离不得低于巷道高度的1/2,且不小于1.8m;隔爆水棚棚区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冲齐,棚区内的各排水袋的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两端边缘冲齐成直线,同一棚区内水袋的规格要保持一致;采掘工作面隔爆水棚首列水袋距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在60~200m范围内,掘进区队在掘进期间不能撤出隔爆水袋,并做到随掘随补,每组间隔≤200m;隔爆水袋须编号、挂牌管理。同一棚区隔爆水袋的编号应前后冲齐成直线。编号设在水袋两侧正中间,编号采用圆形反光贴,反光贴为蓝底白字白边;隔爆水袋要保持清洁卫生。

3、风筒敷设:局部通风机须采用双风机、双电源,风机能自动切换,风筒能自动分风。局部通风机前后20m禁放杂物;主扇与备扇型号、功率应一致,所有局部通风机都要安装消音装置,部件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件(包括电缆接线部位)不漏风;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新鲜风流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30m;局部通风机必须指定人员实行挂牌管理,牌板上要填明使用单位、使用地点、局扇型号、功率、风筒长度及管理人员等。兼职司机必须挂牌留名,保证正常运转,严禁无计划停风,一名兼职司机只能负责一台局部通风机,司机必须是本工作面当班班组长。

局部通风机须挂牌管理,牌版下边缘距巷道底板1.5m;每天必须安排专人对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自动分风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试验,并填写风机切换记录,试验期间不得影响局部通风,风机切换记录存放在局部通风机管理牌版处备查;所有风筒必须自局扇开始编号管理(迎头20m除外),编号设在距风筒接头200mm处,编号采用直径为100mm的圆形反光贴,反光贴为蓝底白字白边;风筒吊挂平直(底部及侧面均呈直线),逢环必挂,并要靠帮,不得挤压或损环,不得吊挂在风水管上,要敷设油丝绳吊挂,油丝绳每隔50m设1个倒正丝,当油丝绳出现垂度时,及时调整倒正丝进行找直。风筒吊挂使用硬质塑料制作的S钩。风筒接头严密,无破口(迎头20m除外),无反接头,要反压边;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要使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过墙处须设铁风筒;风筒口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5m;风筒正接头方法:后方一节风筒接头插入前方一节风筒内;反压边方法:先将后方一节风筒的压边布向前翻过,盖住接头,再将前方一节风筒的压边布向后翻过,使之盖住已反过的后方风筒的压边布。反压边的宽度为100mm。

4、密闭及挡风墙

风门每组不少于两道,主要风门应设正反向风门(自动风门除外)。通车风门间距不少于一列车的长度,行人风门间距要大于5m;主要风门要安设开关传感器及语音报警装置,开关传感器设在门扇把手侧风门顶端,语音报警装置平行于风门门框上部门槛安设,开关传感器及语音报警装置的线缆平行于巷道坡度规范吊挂,拐弯成直角;在风门墙处及巷道帮部安设闭锁滑轮对闭锁绳进行导向控制,闭锁滑轮与风门中间门带保持同一高度,风风门墙与巷道相交处闭锁绳走直角;保证两道风门不能同时敞开,闭锁绳掩护管刷漆美化,颜色与巷道腰线颜色一致;所有风门必须能自动关闭。门框与门槛互成直角,门框要包边沿口,沿口条设海绵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不漏风,门扇下边缘正规钉设与门扇同宽的150mm的挡风帘。风门门扇要平整,门板之间要错口,四周与门框接触严密,不漏风;调节风门的调节风窗应尽可能设在风门中间正上方,调节风窗必须用活板控制,调节活板编号管理,调节风窗风量管理牌版上按编号注明相应风量。不用的调节窗要用砖(料石)、砂、灰堵好,不得用木板或风筒布封堵;调节风窗用铝合金制作;永久风门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墙体厚度不小于500mm,四周封堵严密,不漏风,底部要见硬底,与煤岩接实,掏槽深度不小于200m;临时风门墙墙体厚度不小于380mm,四周封堵严密,不漏风,底部要见硬底,与煤岩接实,掏槽深度不小于200mm。四周接触严密,墙面达到严密不漏风;有电缆穿过墙体时,必须镶嵌电缆套管进行保护,套管两端外露墙体100mm。两端封严以防漏风。风门墙体平整(1m内凹凸不大于10mm)不漏风,无重缝、瞎缝、干缝。墙体施工完毕后要勾缝或抹面,灰缝厚度8~12mm,墙体灰缝均匀布置。墙体四周设裙边,裙边宽度为100mm,裙边刷漆美化,颜色与巷道腰线颜色一致(无腰线时刷蓝漆);有水沟通过的风门,要在水沟设反水池或设置挡风帘封堵漏风;风门须编号、挂牌管理,并悬挂禁放杂物警示标志。编号采用直径为200mm的圆形反光编号牌,编号牌为蓝底白字白边,编号牌固定在风门调压可视窗与中间门带正中间。防火密闭墙的外道顶部正中间预留注高分子材料孔管以便黄土充填不实或墙体漏风时压注高分子材料封堵漏风;密闭必须设在距三岔口以里不大于6m的位置,密闭前要设置栅栏(密闭距巷道口不大于3m时,可不设),揭示警标,并设置检查箱或检查牌板(内容包括:旬测密闭内外瓦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压差、温度,检查时间,检查人等)、管理牌板(内容包括:密闭厚度、使用材料、建筑时间、施工负责人)密闭前要悬挂标注“密闭前严禁堆放杂物”字样的牌版;注浆孔管、排水孔管、卸压孔管采用Φ108mm焊管,束管观测孔管、密闭观测孔管采用Φ25mm焊管。在巷道主水沟侧距巷道底板以上300mm安设排水孔管,管口外露墙体200mm,密闭内有水时设反水管,无水时封堵以防漏风;在巷道中心线位置距底板以上1.5m处安设卸压孔管,管口外露墙体200mm,用柔性风筒布封堵管口以防漏风;在巷道中心线位置距底板以上巷道高度的2/3处设密闭观测孔管,并安设“U”型压差计;束管观测孔管设在巷道帮部并与密闭观测孔管处于同一水平。;密闭外的钢轨、电缆、管路必须断开,不得与密闭相连通。永久密闭施工时要掏槽,四周均要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掏槽深度不应小于200mm。永久密闭墙以外3.0m范围内巷道底板用水泥硬化;临时性密闭墙体可用砖砌筑或用木板鱼鳞式搭接,用砖建筑时墙体的厚度不应小于240mm,其他质量要求与永久密闭相同;密闭确保墙体平整(1m内凹凸不大于10mm)不漏风,无重缝、瞎缝、干缝。墙体施工完毕后要勾缝,墙体灰缝均匀布置(或抹面);墙体四周设裙边,裙边宽度为100 mm,裙边刷漆美化,颜色与巷道腰线颜色一致(无腰线时刷蓝漆);管理牌版下边缘距巷道底板1.5m。

5、栅栏:采用板棚作为固定立柱,立柱支设三根,中间立柱垂直于巷道底板支设在巷道中心线位置,另外两根立柱垂直于巷道底板分别支设在距两帮500mm处,立柱高度不低于巷道高度,与顶底板接实,三根立柱垂直于巷道轴线布置成一条直线。用木板构筑栅栏时,横向木板平行于巷道底板均匀排列钉在固定立柱上,纵向木板垂直固定在横向木板上。横向木板刷红漆,纵向木板刷白漆防腐处理。需工作人员进入的,可设置栅栏门,栅栏门固定安装在中间立柱上,关闭时与整个栅栏形成一个整体。栅栏正中距巷道底板1.5m处悬挂警示标志牌版,明显标注“危险!严禁入内”字样。

6、测风站:以下地点应设置永久测风站:矿井总进、总回风巷;一翼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测风站应设在平直的巷道中,其前后各10米范围内断面无变化、障碍物、拐弯、风流分支和汇合点等。测风站断面要规整,其四壁应用木板或其它材料衬壁(如水泥砂浆抹面、贴瓷砖)呈固定型断面,长度不小于4m(永久测风站长6m)测风站两侧10m处巷道两帮及顶板贴红色条形瓷瓦或刷红漆与其他巷道区域进行区分。测风站内应悬挂测风记录牌板,记明测风站的断面积、平均风速、风量、空气温度、大气压力、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日期以及测定人等项目。大巷、采区永久测风站管理牌版悬挂在测风站中部,牌版上边缘沿巷道腰线布置,在测风站两侧外红色条形瓷瓦(红漆)竖条线处挂“测风站禁放杂物”警示牌版,警示牌版上边缘与测风站牌版上边缘处于同一水平线。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测风牌版下边缘距巷道底板1.5m

7、冲尘管理:井下各巷道必须定期进行冲刷.防止粉尘积聚。巷道冲刷工作要责任到人,挂牌管理。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不同类型的巷道应按规定设置三通阀门。皮带道每隔50米设一三通阀们,其它巷道每隔100米设一三通阀们。矿井主要进风大巷和总回风巷,每月冲刷一次。各采区进风巷每半月冲刷一次,采区回风巷每周冲刷一次。采煤工作面生产班要班班冲刷,工作面两巷要每天冲刷一次。掘进工作面每天要对掘出的巷道冲刷一次。对于放炮地点,放炮前后施工单位必须对放炮周围30米范围内的巷道周边进行冲刷。矿井要建立巷道冲刷记录,记录内容要认真、齐全、清晰。

8、避难硐室管理:保持避难硐室卫生清洁,各种监控检查仪器完好,能够正常使用,避难硐室所有药品和各种食物充足,并且保证在有效期内,各种工具保持充足并能够正常使用,避难硐室要一直保持在送电状态,坚决杜绝避难硐室上锁,确保避难硐室使用常态化。

9、其他方面:火工品发放记录要填写规范,字迹清楚;火工品物品要摆放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发放人员要持证上岗,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火工品运输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另外“双卡双述”和“手指口述”要达到人人背诵熟练。各个沿途的卫生要保持清洁,管路的吊挂要平齐,不出现漏水现象,刷漆要到位,保证全面刷漆,效果要好。

五、考核

在集团公司二季度质量标准化检查中,井下考核:对于集团公司发现的井下问题,一经落实,考核落实到责任到人,并且联责区域负责人。集团公司检查出的问题100元的,落实到责任人100元,并联责区域负责人50元;问题200元的,落实到责任人200元,并联责区域负责人100元;集团公司上表问题超过三条的,除责任落实到人外并联责考核书记100元;如集团公司记违章,除落实到责任人外,并联责考核书记100元;地面资料考核:地面所查资料发现问题,一经落实,考核责任到人。

提升标准质量 篇3

关键词: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广泛,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迎来了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也面临不少困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深化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十二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如何准确把握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扎实推进高等学校的各项建设,把高等教育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乃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

作为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研制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于规范我国本科专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质性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一、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2013年7月17日发布的《关于理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框架说明》通知的精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乃是该专业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适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设置专业的参考。各高等院校增设新专业时,应对照“标准”来评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是否达到专业的基本要求。二是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规范。学校要以“标准”为基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规划。三是作为质量评价的参考。因此,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的原则是:(1)把握好标准的定位。将“标准”作为各类本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依据。(2)统筹考虑标准内容的集成。将“标准”作为专业准入的门槛,指导高校制订和实施本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3)按照参考框架进行研制。“标准”应严格符合教育部的统一格式,对于我国各类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普适性。(4)科学合理确定标准内容。“标准”内容要尽可能体现专业类的共性要求。(5)注重相关标准的衔接。“标准”要注重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标准、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等的衔接,工科专业类国家标准要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衔接。(6)广泛征求意见。“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不同类型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意见,达成基本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实际存在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还必须关注以下重要事实:(1)正视高校多样性现实。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彼此不可替代。不同高校办学历史、学科基础、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服务面向等存在较大差异。制定统一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应该尽可能避免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同质化,甚至导致一些高校失去自己特色。应该在大类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分类学科的质量标准,使之更有针对性。(2)要充分注重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及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多重需求。(3)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分层次,充分容纳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4)允许专业类的特色培养目标。即不同高校可以在符合“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定位制定自己的进一步细化、量化的质量标准。从而鼓励各高等学校决策者根据自身的类型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办出特色,有效规避“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

二、地质学专业特色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其研究的尺度大到全球甚至整个宇宙,研究的时间长达数十亿年,其中有高等生命出现的时间也长达5~6亿年,无法用实验的方法重现。与其他经典自然科学相比,地质学对大部分问题只能用定性的方式表述,用将今论古推理的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岩石、矿物、化石的鉴定,逻辑推理,以及将今论古的类比法等。因此在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上地质学及地质教育与其他学科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地质学是“推理和历史的科学”。地质事实往往是对地质作用结果的描述而不是作用过程的描述,地质作用历史的漫长性和地质客体的巨大性及其演化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主体不能亲身历验地质作用过程及作用范围,地质实验也只能反映一种极为理想的边界条件下的情形。因此它的教学和研究手段必须建立在倒推性思维(对过去事件的预测和推断)、宏观尺度思维和综合大量不完备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并且由于地质学的推论常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地质学理论的普遍假说化倾向,为基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地质学在整体系统科学思维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地球自身就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社会等构成的统一巨系统,因此在地质教学中必须注重整体性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3)地质学的很多理论模型必须建立在大尺度、长时间、大空间的框架下。因此,地质学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长尺度时间的理解能力。

(4)地质学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地质学所研究的客体——地球在空间上的巨大性、非均衡性、复杂性,使得地质学事实普遍存在不完整性。

地质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一般的地质研究以及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一定比重的野外实际调查,配合相应的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构成一次观察、记录(包括制图)采样、初步综合、试验分析、总结提高以至复查验证的完整的地质研究过程。因此,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从简单的观察记录到高水平的分析综合能力。

地质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性与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上,对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客观现实的综合考虑。

三、目前我国地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与国外地学领域各高等院校相比,我国的地质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理科地学的一些专业,除了专业知识面偏窄之外,其专业技能训练有余,科学思维训练不足。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解应用题”的能力。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无法把握隐藏于各种现象之后的内在联系,“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因而难以在理论探索过程中有大作为。中国地质界曾经创立了多个地质学理论,涌现出李四光、黄汲清、陈国达、张文佑、张伯声等一大批著名地质学家。但近年来,研究人员的学位层次越来越高,研究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科学理论的研究却未见有显著突破。虽然其内在的原因不少,但理科地质学的教育理念和着重点显然需要思考和界定。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一个人的科研意识、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很难通过某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培养的,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感染,在教学中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以加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增设选修课和一些不计学分的任意选修课。不把教学活动囿于教室课堂,而要扩展到整个校园以至于校园之外。要努力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注重教育的个性和适应性。

在教学环节上则主要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实践教学环节滞后,突出认识与方法的训练,实践课程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训练方法传统落后。特别是课程的“自我封闭”和传统教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环节尚未构建起既科学合理,又有新技术新方法参与、多学科交叉综合,激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完整教学体系,缺少综合性、研究性教学实践,缺少创新性思维引导。“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主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在制定“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进行全面的革新,建立以现代地质学理论为主导、新技术为手段,引导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的课程体系。系统改革实践教学构架,构建在教学上循序渐进,内容上密切协调,地域上相互关联,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赋予课堂教学、课程实践、野外实践新的内涵。

四、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地质学专业(专业类代码:070901;学制:4年;学生毕业后获理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对地质学的需要,适应未来学科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协调统一,知识面宽,基础厚重,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突出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潜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地球科学学科服务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地质学专业的涵盖面也在横向、纵向上不断拓展延伸,并形成一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地质学人才培养上各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或职业型等多种办学类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培养规格。各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类型的不同制订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所制订的培养目标应符合学校的基本定位,应开展人才需求的广泛深入调研;对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可达成;各校应根据人才需求和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自我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2.素质结构要求

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如对文学、历史学、地理学、书画、音乐、艺术、美学、世界经济、国情等知识都有所了解,而且还应具有现代意识和较好的语言表达与人际交流能力。

3.能力结构要求

在本科教育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的生存力,也是人在社会中产生直接作用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而言,主要的能力包括:

(1)获取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自学能力,应体现在更新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等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与表达能力,指能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交往中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信息处理能力,即具有辨别、判断各种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与归纳决策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书本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还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需要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能力。主要应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计算能力,撰写科研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应用能力。

(3)创新能力。只有开拓创新,才会有突破和发展。在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以抽象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水平,提倡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等。

4.知识结构要求

(1)坚实的工具性知识。大学生应较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具备初步的外语写作和语言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培养初步的科技写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通过政治理论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程的学习,了解文化、艺术、历史、哲学、政治学、思想道德、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培养科学人文素质。

(3)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应具备系统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较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较为广博的综合交叉学科知识。通过专业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架构,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地质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大学生知识结构应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并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学习状况,进行多元化选择,努力做到基础知识要广,专业知识要新,理论知识要深,应用知识要多,跨学科知识要宽。

5.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本专业课程的主讲老师应符合教育部要求的岗位资格,主要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

根据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学校类型不同,建议生/师比例为8:1~16:1之间,最高不超过18:1。

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应有合理的比例。建议比例关系为1:2:4:1,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高于该比例关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应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以富有朝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为师资队伍的主体。

重视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缘交叉,改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

师资队伍中以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为主体,严格控制硕士以下学历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应大力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适应地质学专业学科特色,不断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新进教师原则上要有至少一年的实验室工作经历。形成能够满足实验教学需求、队伍稳定、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

本专业所在校/院(系)应拥有爱岗敬业的专职教辅/教学管理人员队伍,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素质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辅人员应具有学士及学士以上学历。

6.教师背景和教师发展环境要求

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制度,落实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和明确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职责要求和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价,不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本专业所在院/校原则上应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对新进教师实施岗前培训,并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岗位资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究教学发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专业所在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环境。

7.教学条件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具备基本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视听室等各类功能教室,能够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各种教室的利用率高,普通教室和部分多媒体教室原则上应向学生开放。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教材选用要符合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正式出版的优秀教材,尽可能做到使用近10年内出版的新教材,专业课程应有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

学校和院系公共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中外文期刊、各类资料、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以满足教师和学生查阅和借用的需要。

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能满足教学要求,普通实验仪器要做到每个学生人手一台,贵重的或特别的实验仪器也要有让学生观摩甚至操作的机会。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设备仪器)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一定金额以上,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要求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设置若干个实验,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并有实验员管理和辅助教学实验工作。鼓励教学实验室和部分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

本专业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能满足地质学教学实习和其他教学活动的要求。各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在校内外建设实习基地。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依托校园网,对教学、管理、科研、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整合。基本具备从环境(包括教室、设备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体系。

8.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学校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施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制,教学管理队伍稳定、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合理,运行有效。

(1)管理决策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由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和院(系)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构成的管理决策体系,负责决策重大教学工作并审议重要教学文件。

(2)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及教学规章制度构成。学校就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训练、毕业设计(论文)、考试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制定质量标准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教务处及教学单位负责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实施全面、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达到教学质量动态监控的目标。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不仅包括教学质量,还包括学生工作质量和后勤服务保障质量等方面;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质量、实习实践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4)信息反馈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信息反馈体系。该体系应由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教学工作例会、教学督导座谈会、学年教学工作考核及总结等内容组成。通过对教学情况的通报,将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和整改问题。另外将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管理决策系统,使决策部门及时评价、修订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达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5)教学质量改进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教学质量改进体系。该体系主要对信息反馈系统提供的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自我评估主要是完成学校年度质量报告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审核评估的自评报告;第三方评估主要包括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用人单位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以及各类大学排行榜的学校综合评价。通过解决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达到教学质量改进的目标,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稳步提升。

(6)教学质量激励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应逐步建立教学质量激励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奖励和惩罚两个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制度,对教学成果、优秀教师、各级各类比赛获奖等进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良性循环;通过教学事故处理、教师晋升职称一票否决等措施,使教学过程更加规范,确保教学质量。

9.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升学后的跟踪调查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定期或不定期跟踪调查毕业生工作情况及升学后的学习情况,广泛收集信息,并以此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招生计划等的参考依据。

10.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当代地学教育办学基本方针。在严格执行本专业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办学条件,提出高于国家标准的本专业建设发展和持续改进计划和方案,及时跟踪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根据地质学的内涵和功能变化,及时调整和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专业建设的持续稳步发展。

四、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建议

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目的就是要让教育适应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适应学生对教育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适应不同教育层次和教育水平的学校多样化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扬。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本质是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求面向学生的教育,是建立适应学生需求驱动的高等教育体系。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现在由不同类型、层次、规模、学科结构和办学形式的高等学校所组成的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决策者要根据自身的类型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办出特色;根据各学校的类型定位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或职业型等多种办学类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培养规格,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类型的不同制订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第一届提升标准质量交流会召开 篇4

此前不久,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今年世界标准日的纪念活动上表示, 中国将按照前不久中国质量大会提出的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格局要求, 加快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 加快完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 不断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本次交流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 旨在探索促进标准质量提升与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会议邀请了原国务院参事、2014年标准创新贡献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郎志正教授, 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著名标准化专家王忠敏研究员,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王丽敏等知名标准化专家, 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计划处副处长赵海翔、海尔集团标准主管崔凯、联想 (北京) 有限公司首席标准师陶宏芝、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理论室主任李涵、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于建、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总监黄永衡发表演讲, 从标准质量提升的理论基础、现实背景及标准创新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任何事物都有质量。标准是一种事物, 当然也有质量, 也必然存在标准质量。标准质量包括文本质量和内容质量, 评价标准质量, 要考虑标准实施的结果如何。”郎志正教授提出要从大质量概念来理解标准质量, 从标准的本质来理解标准质量, 从标准的引领作用来理解标准质量。

王忠敏研究员在演讲中指出, 无论是国家标准、地方标准, 还是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这些现行标准有许多问题:标龄过长、水平落后、适用性差等, 同时我国在标准立项、标准审批等环节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瑕疵。他提出了关于标准质量的经济学思考, 认为标准研制时要注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

“专利与标准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形态——标准专利权, ”黄永衡在题为《专利与标准的博弈》的演讲中建议, 全球化环境下企业的创新突围, 必须做好专利布局和标准运营。

提升标准质量 篇5

临沂兰山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2年第09期

今年以来,临沂市兰山区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操作行为可控制、质量信息可追溯为重点的监管制度建设,以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大力宣传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把提高广大农技人员、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把标准化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生产和产后处理的技术研究开发中,使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标准的形式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已示范推广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12项,有机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5项,无公害花生生产技术1项,无公害养殖技术2项,“孝河”有机藕生产技术1项,制订印发了蔬菜、瓜果、鲜切花、食用菌等18类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6000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记录9000册。

二是加大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工程。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进程,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区累计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1.77万公顷,优质林产品基地2000多公顷,优质畜禽标准化小区(场)47个,优质水产品基地400公顷。建设“龙盛”蔬菜、“丹尼尔”鲜茶等有机农产品基地1220公顷,建设“重阳红”黄桃、“清春”蔬菜等绿色农产品基地840公顷,建设“望梅”西瓜、“益民”草莓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47公顷,建成“老菜农”等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52个,建设“新诚”等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3个。

三是严格“准入”、“准出”制度,实现农产品全过程监管。积极推行农产品产地检测准出制度,要求优质农产品基地对自产农产品进行自检或委托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目前,全区农产品上市自检率达80%以上。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对高毒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已审核通过第一批定点经营单位8家,有效杜绝了违禁农业化学投入品流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立农贸市场农药残留速测室22处,配备专业检测仪器和专职检测人员,定期抽检在售农产品,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

提升标准质量 篇6

【关键词】标准农田;质量问题;培肥改良

温岭市地处温黄平原南部,“四山一水五分田”。西部和西南部多为低山丘陵,山丘起伏,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河网纵横,东、东南部滨海、松门、石塘和西南部温峤、坞根、城南面海,岩岸曲折,东部沿海岛屿密布,全市海岸线长317km。据20世纪80年代地貌类型调查,内陆地区海拔10m以下的平原面积有79.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92%,大于10m的低山丘陵面积58.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2.08%。

1 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与分等定级

1.1 温岭市标准农田建设过程

温岭市1998~2008年新增和改造96个项目的标准农田,其中2个非整理方式完成项目已全部被建设占用(太平合岙50亩,温峤茅洋230亩),现有标准农田94个项目,计29.2663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07 202.3325万元。在29.27万亩标准农田中,土地整理和造田改地等项目建成的标准农田 15.11万亩,占51.6 %;农业综合开发和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建成的标准农田 12.20万亩,占 41.7%;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成的标准农田1.96万亩,占6.7%。标准农田主要分布在新河镇、滨海镇、箬横镇、松门镇、石桥头镇、温峤镇、坞根镇、城南镇、泽国镇、大溪镇、城北街道、横峰街道、城东街道、东浦农场和东片农场等地。

1.2 标准农田地域分布情况

温岭市标准农田从地貌类型分布上看,滨海平原176618亩,占60.4%;水网平原111996亩,占38.3%;河谷平原2992亩,占1.0%;低丘1056亩,占0.4%。

1.3 现有标准农田种植利用状况

在温岭市标准农田中,2007年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有214 930亩,占73.4%,其中水稻177 600亩;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有77 733亩,占26.6%,其中大棚葡萄8 093亩、甘蔗22 486亩,西瓜43 882亩、其他蔬菜等3 272亩。

1.4 标准农田分等定级情况

根据浙江省标准农田分等定级方案,全市292 663亩标准农田完成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的有285342亩,其中一等田199 018亩,占69.75%,其中一级田383亩,占0.13%,二級田198 635亩,占69.61%;二等田82 159亩,占28.79%,其中三级田76 163亩,占26.69%,四级田5 996亩,占2.10%;三等田4 165亩,占1.46%。其中五级田3 684亩,占1.29%,六级田481亩,占0.17%。

2 标准农田质量建设中存在问题

(1)标准农田在开发整理时,没有把多年形成的耕作层土壤剥离,而是采取简单的机械推平方式,结果耕地上下土层被打乱,耕层受到破坏,熟地变生地,表层土壤养分缺乏,土体紧实,耕性差。

(2)标准农田原本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如沿海镇部分标准农田,围垦时间较短,其土壤盐分较高、养分含量较低、结构差、水土流失严重,经开发整理后,虽然沟、渠、路、桥、涵、闸等基础设施硬件较为配套,但地力建设没有跟上,需要进一步改良、培肥。

(3)在标准农田建设上重硬件设施、轻地力建设,且有关土壤的改良与培肥措施及资金投入较少,加之长期以来,农民重用地、轻养地和施肥时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造成土壤板结,耕层变浅,耕地质量下降。

(4)忽视标准农田的后续管理。硬件设施管护责任不落实,设施老化及人为损坏得不到及时修复,影响了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发挥。

(5)在温峤、泽国等电子元件拆解区和一些重点污染企业周边,耕地环境实际上已经非常严重。对它的治理、修复资金投入多、技术难度大,且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6)国土部门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投入资金虽然很多,但建设标准却不高,相当多的土地开发资金被村级作为利润赚取,没有足额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3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主要技术、工程措施

标准农田质量的提升要着力于制约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地力构成要素上,综合采取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耕作层厚度、推广合理施肥技术等重点技术和工程措施,对盐分、旱害、渍水等主要障碍因子和主要环节予以着重解决。

3.1 加强小型田间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要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先行”的意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通盘考虑和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努力改变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局面。一是要继续加强土地管理,加快标准农田建设速度,健全保护耕地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耕地占卜平衡制度,防止乱占滥用耕地现象。二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巩固河道疏浚成果,继续保持有关政策的连续性,加强中小河流防洪设施建设,加大排灌渠道改造力度,完善灌排体系,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①对已建标准农田进行配套的新、改、扩建三面光排灌沟渠、排灌机埠和蓄水池为主的建设;②田间道路配套建设;③农田规范化建设。

3.2 增加土壤有机质

通过开展绿肥的恢复性种植、全面推开农作物秸秆还田、扩大商品有机肥的施用、开展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初制发酵直接还田和继续鼓励农民施用农家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尤其要加速位于箬横、松门、滨海、坞根、东片和东浦农场等地的滨海平原外侧地区土壤有机质低于20g/kg的农田的有机质提升建设。通过投入,在规划期内使标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面达到或接近40g/kg;阳离子交换量全部达到15~20cmol/kg,其中滨海平原区接近或达到20cmol/kg以上;土壤通透性明显改善,土壤容重为0.9~1.2g/cm3。改善耕层质地,使多数的土壤达到砂、黏适中。

3.3 增加耕层厚度

在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和扩种冬绿肥等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采用犁耕强化耕作,实施水旱轮作、增加客土等途径进行低丘部分耕地土壤耕层厚度的增厚工作。使旱地耕层达到20cm以上,平原水稻土达到16~20cm,同时进一步减少地表砾石度,耕地地表砾石度(1㎜以上)≤10%。

3.4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提升标准农田地力等级和粮食生产能力任务艰巨,必须重视推广适用、先进耕地培肥技术,努力提高先进适用地力培肥技术的到位率和贡献率。利用浙江农民信箱、温岭农经网、农技110服务热线、科技下乡等手段,加强对农民培训指导;针对不同年度、不同区域的不同培肥要求,市、镇两级要建立不同规模的培肥、改良示范基地、完善培肥、改良试验示范体系。

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选用肥料品种,减轻土壤酸化(碱化)和次生盐渍化趋势,因地制宜确定合理耕作制度,促进全市标准农田氮磷钾用量合理、比例平衡,中微量元素配套,努力消除土壤主要障碍因子,保持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合理含量。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推广配方施肥、深施肥技术。目前化肥利用率较低,流失现象严重,在农业生产时根据土壤养分进行配方施肥,施肥时采取深耕深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滴水灌溉技术,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⑵推广有机肥。大力提倡施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采取点面结合,农牧结合等途径,把畜禽粪便堆放后作为农田肥料。同时,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企业,利用畜禽粪便制造有机复合肥,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创造条件。

⑶提倡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还田率。

⑷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轮作和间作栽培方式。因地制宜,进一步探索西瓜-水稻-冬花菜、鸭—鱼—水稻等生态模式,提高土壤肥力。

3.5 大力推进现代化生态农业建设

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目的。提倡科学施肥,促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调整土壤结构,以培肥地力,提高产出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6 加强标准农田质量监测与管理

(1)建立长期定位与动态相结合的地力监测体系。随时掌握农田质量现状,提出地力培肥措施、利用方式及施肥建议。

(2)建立标准农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标准农田的区域分布、主要肥力现状、利用现状、等级及改良等信息,动态反映标准农田质量变化趋势。

(3)健全農田质量分析检测体系。为本地土壤、植株分析开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哲远.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调查[J].中国土地,2003(5):30.

[2]黄守营.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与建议[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9):12.

[3]王福.加强机制创新 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保障[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7(9):42.

[4]于满川.提高耕地质量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 (5):10.

提升标准质量 篇7

1 选准突破方向,树立班组信心

(1)从源头把好注册关。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中心每年初注册QC小组之前,都要到各生产班组帮助选题。通过严把选题质量关,从源头保证了QC小组活动最终的效果。2011年中心马兰花QC小组注册完成的《提高地震数据入库时效性》,因为选题准确,活动开展过程完整,最终获得了油田公司三等奖,打开了中心QC之路的大门。

(2)注重发挥小组成员作用。在每次开展QC小组活动,组员进行“头脑风暴”时,先明确课题准备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围绕要解决的这个问题畅所欲言。在讨论时,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建议,只有让每个人都破除禁锢思想的条条框框时,好的思想火花才能碰撞出来。

(3)挑战新高度激发团队潜能。2014年中心注册了《提高标杆五型班组自检分值》的课题。经过分析并与老师沟通,最后决定以提高考核加分项入手,寻找症结、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确定经过小组成员一年的活动,中心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预期目标——标杆五型班组顺利通过院评审和油田公司审核。2015年,中心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2 坚持学用结合,培养骨干成员

(1)定期进行专业学习。2012年10月,中心选派了一名热心QC的员工参加了自治区QC骨干培训班。经过学习,这位骨干结识了一群质量管理业内人士,他虚心好学、追求完美,当年第一次承担并完成的QC成果,就获得了油田公司三等奖。经过多位业内老师辅导,该成果参加了2013年自治区民语发布,并获得二等奖。这次获奖是所QC成果时隔六年之后,再次获自治区。

(2)定期与外界进行学习交流。中心培养出来的骨干按照PDCA程序的要求在继续承担课题向老师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档案中心QC课题的选题、活动全过程,担任”“小老师”的角色,边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的理论,边自己带头干课题增强实战经验,边在新的领域里锻炼自己。2014年、2015年两年,中心QC骨干指导油田公司档案中心阳光兰台QC小组开展的两个课题,均获得了油田公司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QC骨干也从上级业务部门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

3 加强互训互动,营造文化氛围

(1)普及常识,及时解惑。在开展现场答疑、点对点辅导之外,针对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心及时开展《排列图的做法》、《QC常用工具使用介绍》等不同受众的课程进行基础知识普及。五年来,通过广泛开展QC活动,中心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能力均有所提高。

(2)增加趣味性,增强吸引力。结合党群活动、日常工作,中心制作了《QC思维与日常工作》、《QC思维与生活品质》、《QC成果发布技巧》等课件,将QC原理和日常工作、现实生活相融合,增强了QC活动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对QC活动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3)发挥标杆引领,不断营造氛围。爽歪歪QC小组长成长起来后,中心还策划了《QC浅谈》、《我的QC路》、《对话国优》等系列文章,让骨干分享做QC的心得和体会,并联合所内其他QC骨干,共同营造质量文化氛围。

4 完善制度标准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1)优化工作标准流程。QC活动每开展一次,就能至少解决一个工作问题,通过积累,就能促进中心工作的改善。2011年马兰花小组《提高地震数据入库时效性》课题,通过编制小程序,提高了地震数据读取和加载的效率;2012年爽歪歪小组《提高物探档案借阅时间》课题优化了物探档案资料借阅流程,提高了物探档案管理人员服务科研生产的效率;2013年爽歪歪小组的《提高地震磁带标签完好率》课题中行之有效的“错时工作法”和“限时工作法”被写进相关岗位作业指导书;2014年梦驼铃小组完成的《提高原始单炮日检数量》改变了工作方式,提高了验收效率。

(2)完善标准管理办法。2011年中心制定了《中心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激发了员工参与新闻宣传报道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的热情有所下降。为此2014年在做《提高标杆五型班组自检分值》课题时,对此办法进行了修订,2015年做《提高中心科研生产类稿件占比》时,再次对修订后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使管理办法的指导性更强。

(3)健全标准管理手册。2014年中心将“每年制定工作策划前,对执行的管理办法进行一次评估”写进《绩效考核管理办法》。2015年,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中心培训管理办法》、《中心科技活动管理办法》。2016年,在修订中心管理手册时,各生产班组固化下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都被写进相关岗位职责,丰富了中心管理手册的内容,健全了中心管理制度。

5 结论

(1)班组全面质量标准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具体的工作内容,因此,找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持续营造全面质量管理氛围,让承担QC活动人员的价值得以体现,利益得以保证。

(2)班组全面质量标准管理的持续改进需要一批骨干的带领,因此培养QC骨干团队,是保证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稳定的基础。

(3)组织行为只有以制度形式进行固化,并根据变化的环境适时进行修订完善,才能保证组织全面质量标准管理水平执行的持续提高。

摘要:班组作为企业全部活动的基础,承担着执行和落实的重任。立足班组工作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是推动和提高班组建设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提高班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过程中,开展持续的学习和实践,让QC活动转化成QC成果,让QC骨干迅速成长。通过骨干带动,吸引班组成员参与QC活动,继而推动质量文化氛围的形成。通过建立完善制度,最终实现班组业绩的完成和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QC小组活动,班组建设,全面质量标准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编著.《质量管理小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

[2]中国质量协会编著.《QC小组基础教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3]郑向阳,杨文华,景爱萍.物探档案管理中开展QC活动的做法及效果[J].兰台世界,2015(6).

提升标准质量 篇8

一、质量管理策划先行, 抓管理源头

定期组织开展省公司层面和各二级单位年度质量管理策划集中编写和专项评审工作, 将“标准工艺”应用、质量通病防治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具体措施中, 明确过程管控和评价考核要求。对各建设单位首个开工的工程项目, 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和“标准工艺”应用策划文件的专项评审工作, 查找共性问题和管理短板, 针对“标准工艺”应用措施不具体、数码照片管理不到位、工程设计深度不够、低电压等级工程管理薄弱等突出问题, 编制策划文件参考模板, 对症下药, 提出改进工作的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

二、规范施工图设计, 抓技术源头

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标准化施工图设计, 将“标准工艺”应用和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融入到标准化施工图中, 将其具体要求转化成具体的图形、符号和说明, 并标注“标准工艺”应用清单, 明确应用“标准工艺”的名称、部位及控制要点;同时, 规范建筑构件制造标准, 将一些通用组件设计成工艺标准件, 实现工厂化规模生产、批量化集中配送, 变“现场加工安装”为“工厂加工、现场安装”, 从设计源头全面落实“标准工艺”应用的要求, 减少了施工人员在土建制模、浇筑等方面的重复工作量;此外, 为检验各设计单位对标准化施工图和“标准工艺”的应用效果, 省公司建设部组织对各设计单位的施工图定期进行抽查点评。以上措施将促进标准化施工图和“标准工艺”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从技术源头为“标准工艺”成果向具体的实物成品的顺利转化夯实坚实的基础。

三、编制标准化施工作业票, 抓作业行为规范

紧抓质量和安全两条主线, 以“标准工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为依据, 以提升现场应用效果为目的, 本着简练适用、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整合作业流程、工艺标准、安全环保要求, 将每道工序的安全质量控制要点精简编制成标准化施工作业票, 汇集形成涵盖各专业施工作业内容、完整的标准化施工作业票。在110k 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全面推广应用, 并不断滚动修编以适应新形势要求。标准化施工作业票将有效统筹整合了技术、工艺、质量、安全的要求, 优化施工作业流程, 统一施工工艺标准, 规范施工作业行为, 促进一线技工的快速成长, 减少行为性违章, 提高施工效率、提升现场工艺水平。

四、开展现场培训竞赛, 抓作业水平提升

组织各施工单位以一线、班组为重点广泛开展标准化施工作业的现场培训, 每年举行标准化施工作业现场竞赛活动, 把竞赛场地设在在建施工现场, 将竞赛成果直接转化成施工成果, 真刀真枪检验参赛队伍的实战能力, 检验标准化施工作业现场培训的成效, 实现“培训日常化、竞赛实战化、工艺标准化”。通过现场培训和竞赛活动, 促进一线员工增进对规程规范、“标准工艺”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理解和掌握, 提升技能水平和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五、实物样板引领, 抓推广应用

根据国网公司“标准工艺”管理办法, 编制“标准工艺”应用实施细则, 规定“首件工艺”执行实物样板制。并明确实物样板验收评价流程, 编制实物样板验收评价表的模板、实物样板现场展示说明模板, 要求在“标准工艺”应用策划中明确每项工艺实物样板实施的时间、部位、责任人、验收人, 要求各项目部将实物样板的实施作为“标准工艺”应用的关键环节, 以实物样板为标准对“标准工艺”在后续工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验收, 将“标准工艺”应用过程管理标准化, 以点带面, 实现一次成优。

结合流动红旗竞赛、质量巡检组织开展不同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样板工地评选活动, 并组织观摩交流, 发挥样板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标准工艺”的广泛应用, 促进不同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全面提升。

六、督导巡检并举, 抓评价考核

狠抓“标准工艺”应用的检查落实和评价考核。一是每月派出质量巡检组, 加强对各项目“标准工艺”应用过程的督查指导, 并在月度质量例会上点评通报;二是成立基建质量专家库, 定期到各单位和项目部特别是110k V输变电工程进行培训、指导、帮扶和督查, 集合优势资源提升“短板”;三是加强对项目“标准工艺”应用效果的评价考核, 完善评价考核标准, 在项目评价考核、设计、施工、监理承包合同、工程分包合同中补充完善“标准工艺”应用的要求;四是深化施工工艺创新工作, 对墙面石头漆、边坡生态处理等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的施工工艺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新的“标准工艺”成果。

结语

“标准工艺”应用是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深化“标准工艺”应用、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距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还有差距, 与其他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不足。我们将充分借鉴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 在深化“标准工艺”应用工作中, 全面推进, 持续完善。

参考文献

提升标准质量 篇9

日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杨学山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第二届信标委的工作, 并对信息技术标准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紧紧围绕信息产业变大变强的中心任务, 突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战略重点, 服务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逐步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二是要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 特别是绿色化、融合化、技术进步越来越快等特点, 动态调整、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标准化体系;三是要通过规范标准制修订程序, 引导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切实提升信息技术标准的质量。

提升标准质量 篇10

1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标准的重要作用

油气勘探开发对油套管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对油套管的质量评价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外观尺寸检验、无损探伤、螺纹参数检测和材质理化分析等常规检验项目已不能够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大量检验、失效、现场使用结果表明, 在常规检验项目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时, 油套管的使用性能却表现出较大差异, 如抗粘扣性能、密封性、抗滑脱强度、抗挤强度等, 导致油田失效事故原因无法确定。常规的检测方法虽然可以完成对油套管用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冶金质量及制成品的几何尺寸、螺纹参数的检测, 是油套管质量控制的基本的和必要的手段, 但无法实现对油套管接头粘扣趋势、密封性及结构完整性等全尺寸性能指标的检测, 即常规检测不能满足对油套管质量的全面反映与控制要求。因此, 石油专用管的整体性能评价方法即全尺寸评价方法应运而生。

随着深井、超深井、高压气井、水平井、大位移井等钻采条件较为苛刻的油气井的出现与逐步增多, 出现了各种各样针对这些特定工况的全尺寸评价方法, 但这些方法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也无法作为油套管质量全面评判的依据。因此, 对全尺寸评价方法进行标准化, 建立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标准对于油套管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

2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方法标准化

通过采标、分析油田工况以及失效案例分析, 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形成全尺寸评价试验标准体系, 实现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方法标准化。

2.1 ISO标准的等同采纳

国际上油套管全尺寸性能评价, 主要依据的标准为ISO 13679《套管和油管接头评价程序推荐作法》[3]。ISO 13679标准是在API RP 5C5的基础上, 结合API RP 37同时对某些条款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于2002年底发布第1版。与API RP 5C5相比, ISO 13679标准强化了对不同井况条件下油套管接头性能的验证, 对试验项目进行了整合, 提出了密封包络线和强度包络线的概念。

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在深入分析ISO 13679标准的基础上, 等同采用了ISO 13679标准英文版, 颁布并实施了GB/T 21267《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及油管螺纹连接试验程序》标准。

GB/T 21267标准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 (1) 试样数量及加工公差, 在保证覆盖各种公差配合的情况下, 大大减少了试样的数量, 用少量的试样完成多种复合载荷试验, 虽然增加了试验难度, 但却更充分地覆盖了多种复杂井况, 更全面地检测了油套管接头的全尺寸性能。 (2) 对上、卸扣试验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 规定了抗粘扣上、卸扣试验, 抗粘扣循环上、卸扣试验及最终上扣试验, 评价试样在最大上扣扭矩和各种规定公差配合条件下的抗粘扣性能, 确保油套管在各种公差配合情况下的使用性能。 (3) 规定载荷包络线试验, 主要评价油套管的密封性能, 试验项目包括:A系载荷包络线试验;B系载荷包络线试验;C系载荷包络线试验。载荷包络线试验, 更加注重将多个复合载荷试验项目按照载荷包络线整合为3个试验项目, 试样要经受复合载荷, 试验难度大、周期长、条件苛刻。通过计算管体和接头的临界横截面的承载能力,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试样承受尽可能高的载荷或复合载荷, 以评价油套管的气密封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4) 极限载荷试验, 目的是验证油套管接头结构和密封的极限性能, 主要包括高内压条件下拉伸至失效、压缩条件下外压至失效、拉伸至失效、外压条件下压缩至失效、拉伸条件下内压至失效、内压条件下压缩至失效、外压至失效、低内压条件下拉伸至失效等8种试验项目, 这些试验项目全面地检测了接头的强度。极限载荷试验结果, 能有效判定接头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 极限载荷试验结果也能够帮助油套管制造厂确定其产品的极限承载能力。

GB/T 21267标准填补了我国石油工业用油套管领域全尺寸性能评价检测标准的空白, 为保障油套管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应用该标准可以有效地评价和控制油田所关注的油套管的抗粘扣性能、密封性能、极限载荷性能等全尺寸性能, 能够充分模拟油田的使用工况, 科学评价石油管材的整体性能和适用性。

2.2我国特有全尺寸适用性评价方法的标准化

我国油气田油套管服役条件复杂、严酷, 尤其是西部油气田, 多为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的三超油气田, 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腐蚀介质, 勘探开发难度大, 工况条件复杂多变。复杂的工况条件, 不仅对油套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对油套管在特定工况下的适用性也提出了要求。

因此, 根据我国深井、超深井和高温、高压、高含硫等西部油气田的特殊工况条件, 修订了行业标准SY/T 6128-2012《套管油管螺纹接头性能评价试验方法》[4], 为有效地模拟工况进而评价油套管的适用性提供依据。

SY/T 6128-2012《套管油管螺纹接头性能评价试验方法》将适用性评价与包络线有机结合, 提出: (1) 新产品鉴定检验, 考核制造商开发的油套管产品的质量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并通过试验来证明接头性能达到指定的应用级别要求; (2)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对应于接头有3个试验等级, 它们分别对应API标准螺纹接头评价试验、特殊螺纹接头评价试验及苛刻环境下特殊螺纹接头评价试验; (3) 特殊用途油井管适用性评价, 主要包括定向井、大曲率井油管与套管适用性评价和热注采井模拟试验。SY/T 6128-2012标准能够有效评价油套管瞬时及长久密封能力, 适用性强, 为高压井、超深井、定向井、大曲率井、热采井及应力腐蚀等复杂工况的油气井选择质量可靠的油套管产品, 为科研及失效分析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同时, 项目组根据新疆油田稠油蒸汽吞吐热采井工况以及基于应变设计的热采井套管柱理论, 制定了行业标准SY/T 6952.3-2013《基于应变设计的热采井套管柱第3部分:适用性评价方法》[5], 用于稠油蒸汽吞吐热采井用套管的适用性评价。该标准使稠油热采领域油套管产品生产有据可依, 确保油套管产品在稠油蒸汽吞吐热采井领域的质量可靠性。

另外, 项目组还根据油田某种特殊井深结构设计的需求, 协助建立非API规格系列油套管及内外平直连型套管检测评价试验方法、抗腐蚀性能油套管检测评价试验方法、高强度及高抗挤套管检测评价试验方法及某油田油套管抽样上、卸扣试验补充技术条件等多种适用性评价试验方法作为全尺寸评价标准的补充, 切实保障油田用管的质量安全。

2.3在质量评价标准中引入油套管全尺寸评价要求

行业标准SY/T 5539-2012《油井管产品质量评价方法》[6], 规定了油井管产品的抽样及检验方案、质量特性及不合格分类、质量特性检验评分规则、等级划分等质量评价方法。标准也进一步规定了油井管产品质量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

在修订该标准时, 将全尺寸评价试验作为一类质量特性, 增加了特殊螺纹接头油管套管、高抗挤套管、抗腐蚀套管和油管的质量评价方法, 提升了油套管全尺寸评价的地位, 以便油套管产品使用方择优订货, 同时为油井管产品验收和拒收提供判据。

2.4制定油套管适用性评价试验推荐作法

为规范适用性评价试验程序的制定, 尽可能模拟油气田的使用工况、科学评价油套管的整体性能, 项目组结合现行全尺寸试验方法标准、特定工况模拟实验方法、开展多年全尺寸模拟实验的情况以及油田需求, 制定了企业标准《油套管适用性评价试验推荐作法》, 该标准规定套管和油管进行适用性评价试验的一般程序, 依据该标准制定出适用性评价试验方案, 能够有效评价油套管对油气田的适用性, 判断其设计性能是否满足工况需求, 检验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3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标准对油套管质量的控制

3.1 API螺纹全尺寸评价

API螺纹接头包括圆螺纹及偏梯形螺纹2种, 该螺纹接头油套管通常适用于一般性油井, 在使用过程中, 主要关注的是该类油套管的强度性能和水密封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结合使用需求以及API螺纹接头特点, 制定了包括抗粘扣试验、水密封性能试验、螺纹连接强度试验、抗内压及管体抗外压试验在内的全尺寸性能评价方案, 有效评价API螺纹接头油套管的使用质量。

3.2特殊螺纹全尺寸评价

特殊螺纹接头也称非API螺纹接头或优质螺纹接头, 该种接头与API接头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全新密封形式、强度结构及螺纹牙形[7]。特殊螺纹接头以其独特的机械结构, 良好的密封性, 在复杂工况服役环境下获得了广泛应用。目前, 特殊螺纹接头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 由于主密封面长度或金属接触对密封过盈量选择不当, 导致螺纹粘扣或主密封面粘结; (2) 由于密封结构及公差选择不当在使用过程中接头易发生泄漏。出现粘扣或密封失效就会极大影响特殊螺纹接头的使用性能, 缩短使用寿命[8,9]。

针对特殊螺纹接头容易出现的问题, 以及其具备优良的气密封性能的特点, 制定了检验其抗粘扣性能、密封性能、结构完整性和极限载荷性能的全尺寸性能试验方法, 充分模拟特殊螺纹油套管在使用过程中所经历复合载荷工况。通过客观的试验数据为用户提供最直观的判断依据, 有效地控制该类产品质量。

3.3推广应用全尺寸评价标准的重要意义[10,11]

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引起石油工业领域不断涌现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品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运行必然需要有效的检测标准。制定、修订油套管标准, 推广和应用全尺寸评价标准, 是总结和积累科技研发创新经验, 促进油套管生产厂技术创新, 确保产品使用安全, 提升产品质量的过程。

推广应用全尺寸评价标准, 使油套管产品订货、生产、检验、使用和质量异议处理有据可依, 进而保障油气田的安全运行, 对带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降低油气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油气田积极推广应用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标准, 能够有力保障油气田用油套管产品质量, 节约采购成本, 保障油气田安全可靠运行。项目组近3年应用全尺寸评价标准, 开展油气田用油套管相关检测100余项。例如, 在西南、塔里木、新疆、长庆油气田用低Cr、13Cr、超级13Cr、镍基合金等特殊材料油套管全尺寸性能评价中应用;在塔里木油田开发的365.13mm、250.83mm、206.40mm、201.60mm、200.03mm等规格套管性能评价中应用;在140ksi、150ksi、155ksi、160ksi等高钢级油套管及高抗挤套管检测评价中应用;在稠油热采井用特殊螺纹接头套管性能评价中应用;在长庆油田库存套管适用性评价中应用;在塔里木油田套管国产化项目中得到全面应用, 切实提高了塔里木油田用套管的国产化率, 使塔里木油田每年节约采购资金约4亿元人民币。全尺寸评价标准在油气田的广泛使用, 为油气田用油套管产品的采购、使用、失效分析及特定工况适用性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保障油套管产品质量。

应用全尺寸评价标准, 为油套管生产厂提供质量评价技术服务, 有力地促进了国产油套管产品质量的提升, 为我国实现油套管产品全面国产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项目组近3年来共完成生产厂质量评价技术服务300余项, 如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鸡钢管厂等油套管生产厂进行产品质量评定, 检验生产厂的加工能力和开发的新产品是否满足其设计要求;开展油套管年度质量抽查, 产品性能检测, 确定油套管整体质量水平是否满足要求;开展新研发产品及失效产品全面质量分析, 确定产品的适用范围, 提出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检测结果为生产厂下一步设计、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 切实促进国产油套管质量水平的提升。

4结论

1) 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标准能够全面检测油套管的使用性能, 确定油套管接头的试验载荷包络线和失效极限载荷, 是衡量油套管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技术。

2) 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方法标准能够尽可能模拟油田的使用工况, 科学的评价管材的整体性能, 是油套管订货、生产、检验、使用和质量异议处理的技术手段。

3) 油套管全尺寸评价方法标准, 填补了油套管全尺寸检测领域技术标准的空白。通过标准的实施有效控制油套管质量, 减少失效事故、节约成本, 给石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对促进油套管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鹤林, 张亚平, 韩礼红.油井管发展动向及高性能油井管国产化 (上) [J].钢管, 2007, 36 (6) :1-6.

[2]李为卫, 方伟, 冯耀荣.加强油井管标准实施支撑保障油田建设[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 29 (5) :41-44.

[3]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procedures for Casing and Tubing Connections:ISO 13679-2002[S].

[4]国家能源局.套管油管螺纹接头性能评价试验方法:SY/T6128-2012[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

[5]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基于应变设计的热采井套管柱第3部分:适用性评价方法:SY/T 6952.3-2013[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4.

[6]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油井管产品质量评价方法:SY/T5539-2012[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3.

[7]吕拴录, 韩勇, 赵克枫, 等.特殊螺纹接头油套管使用及展望[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0, 16 (3) :1-4.

[8]谢香山.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的发展[J].钢管, 2000, 29 (5) :9-12.

[9]李瑞涛, 杨美金, 王耀锋, 等.特殊螺纹接头的研究现状分析[J].焊管, 2009, 32 (1) :11-14.

[10]方伟, 许晓锋, 徐婷.油井管标准化及非API油井管标准体系[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0, 26 (6) :20-23.

提升标准质量 篇11

关键词: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5

1 吉林省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现状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保证。近些年来,由于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建设,促进了吉林省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及“三品一标”农产品的总量不断增加,提升了全省农产品的品质及知名度。截至目前,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达到269个,吉林省名牌农产品数量达到14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达到52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达到了有效监控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目的,从生产源头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为98%,较为稳定。其中,蔬菜、水果、食用菌样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7%、100%和100%,达到了能够确保安全消费的水平。

虽然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较为稳定,但由于受大力发展经济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农业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在改革初期解决了农村家庭温饱,改变了农民的生存状态,但由于经营分散、规模小,达不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缺乏持续性,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二是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的过度施用,对水、土壤、农产品等危害极大。为了维系农业的高产出,在农业生产上过度依赖化肥,导致化肥利用率极低,仅为35%,其余的65%则随雨水渗入土壤及河流中。农药、兽药等使用随意性大,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催生剂、激素及各类添加剂等滥施、滥用,造成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质量下降,适口性降低,危害人体健康;三是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亟需完善,尚不具备一整套完善的检测技术体系,检测技术水平、设备及质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对突发事物的检测,缺乏有效 的检测手段;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服务功能不强。基层农业生产服务管理处于边缘化,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健全;五是监管、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政府多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多管齐下,多头分散,齐抓共管”的局面。急需明确责任,加强配合,严格管理,严防检测死角。

2 提升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仍较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确保人们“舌尖上的安全”的任务愈加艰巨。

2.1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吉林省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全省农民的收入水平,但农业生产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不容忽视。化肥、农药、农膜及工业废水等的使用和排放,使农作物赖以生长的水和土壤受到污染,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因此,亟需强化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循环水养殖、节水品种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实施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二是树立绿色增产的理念,强化源头治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合理调整施肥结构,鼓励农民多使用绿肥和农家肥,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使用范围,增施有机肥,提升耕地内在质量。鼓励并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实现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应用,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在农民使用农药的用量及方法上,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其提供指导与服务。

2.2 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树立和强化农业标准化意识,制定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要适合国情和吉林省省情,相关标准之间必须形成配套体系。制定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安全标准,及时更新落后的标准,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更新应符合农产品生产实际。制定和修订农业标准,制定标准的程度上进一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要针对农业生产实际,加快对主要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分等分级、加工性能、安全卫生和包装保鲜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为做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有据可依,应制定农产品安全限量标准、农产品安全通用基础标准与综合管理标准、农产品检验检疫与检测方法标准及农产品市场流通安全标准等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将其列入科技工作的重点,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用于人员和设备的配备,保证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农业标准化责任制,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考核指标体系,成立由领导和有关农业专家组成的领导机构,督促农业标准的制定及实施计划的贯彻落实,全面考核农业标准化的各个环节。

2.3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加大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推广力度,提高标准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率,尤其要把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中的标准化技术推广作为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等标准化技术的推广。积极引导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产品生产和经营者,须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严格生产和管理,达到农业标准化的普及和推广。统筹做好标准化示范建设工作,以扩大“三品一标”品牌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用农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食用农产品等农产品,扩大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和规模。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等示范和带动作用,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示范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做好农产品的产地认证、产品认证,创建更多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品牌,从农产品的生产源头抓起,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项目实施,积极争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项目,从而带动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2.4 提高农产品整体检测能力及水平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属于公益性行为,因此要确保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行,一是政府应加大对检测部门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加财政配套资金,或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能力建设项目的申请,争取资金支持,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完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和实验室改造,强化基层检测能力。检测机构为了提升自身检测能力,可以利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机会,为企业服务好,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等民间资金投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中来,为检测机构发展增添动力;二要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创造条件,扩大监测范围和检测覆盖面。增强检验检测力度,增加检测经费额度,不断更新设备。采用分区域、分品种的检测模式,使检测对象覆盖所有农产品,提高质监系统的检验检测力度,增强检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快推进市、县质检体系项目建设,使市、县质检体系项目通过计量认证;三是实行严格的培训制度。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对专业检测人员的培养,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确保检测质量,实施检测人员执证上岗。

2.5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一是理顺政府职能,明确责任,建立“分兵把守、协调配合”的监管机制,加强横向配合和纵向联动,做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把农产品监管工作纳入部门考核体系中,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不定期地开展对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全面、系统地对监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包括对监管的各个参与部门进行综合评价;二是完善食用农产品监测预警制度,实施对土壤肥力、农业环境污染及水土流失等生产环境质量的有效监测,对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施全省农产品产地标签制度,禁止有害化学物质的滥用,实行严格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达到质量安全标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三是建立反应迅速、部门联动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对突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隐患,力求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四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以“零容忍”的举措,严厉惩治违法生产和经营者,杜绝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问题的发生,对制售假劣农资和禁用药物的坑农害农的大案、要案要集中处理,高度重视蔬菜高毒农药、畜产品中“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问题,确保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安全。

提升标准质量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分为5个区域, 分别为抢救室、监护室、留观室、一日治疗中心和分诊大厅。抢救室和监护室共设9张功能性抢救病床, 留观室设23张病床, 一日治疗中心设20个左右的补液位, 分诊大厅空间宽阔, 设分诊台、内外科诊室、处置室、心电图室、超声波检查室, 大厅右侧放置4张平车和4辆轮椅供病人使用, 靠墙固定15张排椅供候诊病人和家属使用。

1.2 急诊预检分诊流程

病人到达急诊科以后, 分诊护士根据病人病情轻重, 将病人分类为生命垂危病人 (Ⅰ类) 、有致命危险危重者 (Ⅱ类)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Ⅲ类) 、普通急诊病人 (Ⅳ类) 、非急诊病人 (Ⅴ类) 共5类, 予以分诊后给予相应的救治。急诊分诊流程见图1。

1.3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1.3.1 急诊分诊标准的制订

由我院急诊科主任、 数名主任医师和护士长共同参与制订, 参考了美国的 5 类分诊标准,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经过讨论和实践制订出我科的急诊分诊标准。Ⅰ类病人生命垂危或生命特征极不稳定, 如心搏停止、呼吸停止、呼吸道受阻、测不到血压、需立刻抢救, 直接进入抢救室, 即刻接受医生、护士的诊治。 Ⅱ类病人有潜在的生命危险, 特征呈临界状态, 需紧急治疗和不间断地严密监控, 心律不齐,

脉搏>140/min或<50/min;严重呼吸困难、呼吸>30/min;血压低, 有潜在的即将发生的休克, 血压>220/120 mmHg (1 mmHg=0.133 kPa) 。如心脑血管意外、肺梗死、消化道出血、宫外孕、中毒、严重创伤伴无法控制的动静脉大出血、休克等直接推入监护室, 5 min~10 min内接受该区医生护士诊治。 Ⅲ类病人呈相对稳定的生命体征, 需要及早治疗, 中度呼吸困难, 血氧饱和度 (SpO2) 为 90%~ 95%, 没有Ⅰ类、Ⅱ类的特征与症状;血压高, 伴有轻度中枢神经系统症状;50/min <脉搏<120/min。如头晕、头痛、心悸、腹痛、呕吐不伴有生命体征的变化、多发性骨折不伴有神经、血管损伤、局部撕裂或划破伤无大出血或压迫可以止血者、高热、尿潴留、小面积烧伤、急性皮疹、扭伤等分别进入不同的诊室10 min~30 min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Ⅳ类病人生命体征稳定, 没有并发症, 此状况下可观察等待, SpO2>95%, 90/60 mmHg≤血压≤140/90 mmHg, 60/min<脉搏<100/min。如复诊的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分别进入不同的诊室30 min~60 min予急诊处理。Ⅳ类病人需要检查与治疗, 但时间并不是关键性因素, 他们等待就诊的时间没有限制性。这类病人通常患有慢性疾病或轻微不适等主诉, 可根据当时急诊就诊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或劝去门诊就诊, 如慢性头痛、低热、高血压、慢性关节炎、腰痛、感冒等。

1.3.2 急诊分诊标准的实施

①硬件设施配置:分诊台配备有电脑、电话、对讲机、推车、轮椅、电子测温仪、电子血压计、氧饱和度监测仪、血糖仪、心电图仪等。②人员配置:分诊区域每班安排 1 名具有急救护理技能3 年以上的分诊护士 (具有急救护理技能3年以上的注册护士) 、 1 名门班护士、1 名巡视班护士、1 名导医。各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门班护士、巡视班护士、导医听从分诊护士指挥。③护士根据分诊标准进行检查及记录:在传统分诊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检查的内容, 如每例病人均测量血压和脉搏, 气喘病人加测SpO2, 糖尿病病人需查指端血糖, 胸憋、胸痛、心悸、上腹痛的病人需做心电图检查等, 护士采集信息量增加, 这可提高分诊准确率。在原有的分诊登记本上增加了反馈信息一览, 以记录病人就诊详细过程、突发情况或不良事件及其解决的过程与结果。④分诊实施“迎、陪、归”服务模式。对于每例急诊病人, 要做到迎:保证大厅有1名站立式巡回服务的工作人员, 保证病人进入急诊大厅有人主动、及时、热情迎接, 保证病人在就诊的每个过程目的明确;陪:保证病人在就医过程中随时有工作人员陪同、指引, 保证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安全措施得力, 就医过程顺利, 保证消除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陌生和无助感, 使其心情舒畅;归:保证病人离开急诊科时 (转科、转院、回家) , 告知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 告知接受治疗处置后的注意事项, 告知保管急诊病历的重要性, 告知省 (市) 医保病人费用报销的程序, 评价妨碍落实“迎、陪、归”的不良事件, 并做好记录。

2 结果

通过实施分诊流程和分诊标准及完善的分诊设备, 结合分诊方法进行分诊, 急诊就诊人次由2006年的22 330人次提高至2010年的25 120人次, 分诊准确率由2006年的95.40%提高至2010年的99.10%, 抢救成功率由2006年的96.04%提高到2010年的97.88%。2007年5月至今, 由分诊护士对病人病情多次评估后准确发现危重、病情突变的病人, 并经救治成功的共38例, 所有过程均记录在案。

3 讨论

3.1 完善急诊分诊流程和分诊标准, 使病人安全有序就诊

我院急诊分诊标准和分诊流程的制订, 使分诊护士的工作有据可依。对于Ⅰ类和Ⅱ类病人, 直接将该类病人送至抢救室或监护室, 争取了危重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 提高了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分诊标准同时要求护士更好地去观察病人的病情, 正确地安排病人就医的区域。对于Ⅲ类病人, 分诊护士根据标准让病人先进行相应的检查 (检查单均由医生签字确认) , 在病人就诊时及时向医生提供该病人的异常情况, 减少了该类病人在候诊期间意外情况的发生, 同时也节约了病人就诊后再去检查的时间。

3.2 提高分诊护士综合素质, 正确执行急诊分诊流程和分诊标准

分诊的质量与护士的经验、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等密切相关。分诊护士必须不断学习, 更新观念, 拓宽知识面, 提高自身素质, 使自己真正成为急诊病人的接诊者、咨询者、观察者、评估者、分析者及辅导者[6]。我院对分诊人员不仅加强专业化培训和考核, 而且加强德、能、勤、纪的培训与考核, 使急诊分诊人员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改善了服务态度, 提高了服务理念,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病人就诊全程实施“迎、陪、归”服务模式, 奉行7个保证、4个告知、1个评价的服务宗旨。该服务模式主动接诊, 不仅缩短了病人就诊时间, 消除了病人的陌生感, 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 使分诊护士的信息采集准确性增加, 从而提高了分诊准确性。病人在就诊过程中随时有工作人员陪同, 分诊护士掌握每例就诊病人的动向, 如病人有病情变化可得到及时救治, 加强了对病人的安全管理。病人就诊完分诊护士及时评价并做好记录, 为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进一步提升了分诊质量。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 包括身体有残疾或有智力障碍的病人、有虐待或攻击倾向的病人等, 可以适当调整就诊次序, 确保此类病人的及时就诊, 减少医患纠纷。有资料显示, 在Ⅲ类病人中的25%可能在等候期间会发生一些高危情况, 需要紧急进行治疗[7]。因此, 分诊护士要严密观察候诊人群, 在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为保证病人及时得到诊治, 确有必要在急诊执行分诊制度。对于Ⅲ类、Ⅳ类病人, 分诊护士应做到间断对病人进行评价。病人的病情可能在候诊过程中发生变化, 因此多次评估对于确保分诊的准确率、病人安全非常重要。

3.3 落实分诊流程和分诊制度, 全面提升分诊质量

急诊分诊是病人到急诊科就诊的第一关, 分诊护士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其后每个环节的质量。为了提高分诊质量, 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 为急危重症病人赢得抢救的黄金时间, 我院制订并实施了分诊流程、分诊制度、“迎、陪、归”服务模式。该举措在我院急诊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急诊分诊的准确性, 而且减少了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尤其是候诊期间发生意外情况的机会, 同时对医疗过程中的部分薄弱环节的弥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为医护共同维护病人的安全及利益, 使病人享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提供了依据, 全面提升了分诊质量,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分诊标准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急诊救治水平[J].中国急救医学, 2000, 8 (2) :122.

[2]陈兰.急诊预检分诊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 2011, 25 (9A) :2259-2261.

[3]顾巧云, 李晓燕, 范晓嬿, 等.优化急诊就诊流程与分诊标准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24 (12A) :3163-3165.

[4]张婷, 淮瑾, 周琦.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8, 22 (增刊2) :198.

[5]孙红, 绳宇, 周文华.急诊分诊标准探讨[J].护理研究, 2007, 21 (10B) :2709-2710.

[6]申艳芳.急诊科分诊护士的角色与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4) :294-295.

上一篇:宣传保护下一篇:旅游外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