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方法(通用12篇)
根本方法 篇1
新年伊始, 央行宣布, 自2011年2月9日起,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其中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06%。2010年我国GDP增长达10.3%, CPI上涨3.3%, 有专家预测2011年将进入高增长高通胀的一年。因此, 与以往加息相比, 此次在市场意料之中。
此次加息反映出, 短期内我国经济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2009年以来, 我国的高通胀有两个因素推动:其一是较快的经济增长;其二, 投资是我国经济最主要的推力, 尽管经过信贷收缩, 已逐渐呈现下降态势。两种因素叠加, 流动性宽裕促成通胀。对2010年通胀上升贡献最大的是食品价格, 原因是连续两年过度的货币政策刺激造成经济过快增长, 导致经济增速超过潜在增速。在流动性充裕和经济增长过快的环境下, 食品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短期天气因素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结以上直接原因的同时, 我们应认识到我国经济通胀背后的深层次因素。从要素结构上而言, 我国正在逼近“刘易斯拐点”。资源相对价格重估, 原先有价格优势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供应渐渐达到顶峰, 其价格将进入长期上升通道。随着低端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的增长, 劳动力成本压力将扩散到范围更广泛的经济部门。长期来看, 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将是国内物价上涨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而言, 随着两者进程加速, 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成本上涨渐成常态, 长期被低估的农产品正通过涨价回归价值, 进入趋势性上涨通道。以蔬菜价格上涨为例, 我国城市周边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菜地变高楼, 大量生产者变为消费者, 导致需求上升而自给不足, 越来越多的城市依赖外地菜供应本地市场, 多数大城市的蔬菜自给率不足30%。城市的过快扩张, 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低回报率及相当部分城市对其周边农业配套设施的忽略, 使得在蔬菜产供销各个环节层层加价, 诸多因素共同推动菜价居高不下。这就是居民食品价格上涨的缩影之一。
房价等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反映了我国经济泡沫化和制造业局部空心化的倾向。我国传统增长红利的衰减导致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滑, 特别是在成本大幅提高和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 实体企业利润变薄。而资产领域所产生的预期利润率大大超过或者成倍超过实体经济, 这导致依靠实业起家的众多企业纷纷逃离实体经济, 大量资产流入虚拟经济。以房地产为例, 大量企业将资金投入房地产投资与开发, 加之2009~2010年有数万亿银行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而该行业每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20%~40%, 按照我国经济平均10%的增速计算, 每年约为GDP贡献2~4个百分点的增速。房地产业还带动了水泥、钢铁等20多个产业, 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 其任何风吹草动足以牵动整个宏观经济。
我国经济通胀压力背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压力。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将由投资与出口驱动转向内需, 而内需增长大部分来自于居民个人生活信心度。我们还应认识到通胀压力折射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快速攀升之时, 居民福利提升速度相对滞后, 整体经济增长处于低福利状态, 并未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宏观经济发展成果未相应体现到居民微观经济利益层面的感受, 则个人生活信心度疲软, 收紧消费, 内需增长乏力。
因此, 包括货币工具、财政手段在内的国家宏观政策达到释放通胀压力, 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的目标, 根本办法是转向有福利的经济增长:提升劳动报酬比重, 促进消费增速超过经济增长;以内需型投资为导向, 服务于居民居住、交通、医疗等基础保障, 促进区域经济、城镇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摒弃“顺差第一”的导向, 逐渐平衡贸易收支;开启产业新格局, 改造淘汰传统落后产业, 提升新兴产业比重, 增加工业附加值率。
根本方法 篇2
孔子曰:“诵书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书,与古人谋。”
诵读,是掌握中国文化的法宝,是中国古代教育和学习的根本性方法,是古代文明继承和发展的钥匙。
通过科学的诵读方法,启动和调用经典内蕴藏的能量,借助经典内丰富的上善信息和甚深义理升华自己,达到心身与圣人“相谋”、“相印”的作用,有益于开发慧性,提升智能,是孕育民族科学创造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经典诵读,老少咸宜,普适性和全民应用性极强,是继往开来、承上启下、兴民族、旺国家接续道德文化根脉的瑰宝。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我们的祖先正是借助“经典诵读”这个法宝,口口相传文化的命脉。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空中,“经典诵读”更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教育方法中精华的精华,已经在中华大地教育运化了二千多年。
1912年元月19日,蔡元培先生从西方学成归来以后,担任了第一任教育总长,也就是教育部长,他根据当时的形势,在1月19日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取消小学堂经典诵读;5月份下的第二道令,是取消师范学堂经典诵读科和中小学经典诵读科;7月份在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取消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祭孔活动。这三道命令,就把运行了几千年的经典诵读模式砍断了,导致经典诵读近一百年来在我们国家不再提倡了,只是在民间还悄悄地进行,或只在一些私塾里面,或在一些有背景的家庭里面进行着。
经典诵读在蔡元培先生下令取消之前,不仅中学、师范、小学堂等所有学校都在进行经典诵读,而且师范还有经典诵读科,专门设了一个科来培养经典诵读教师,研究经典诵读的方法。从所下的第二道命令中可以看出,就是中学也还设有经典诵读科。这就说明,过去经典诵读是当作专门的课程,而且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任教,只不过现在已经把这个方法遗忘了,把这个根斩断了,大家不会经典诵读了,不愿意诵读了,这正是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下降的一个根本原因。
古人诵读经典的典型学习案例
-《黄帝内经灵枢》:“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
雷公请求黄帝传给他医道,他愿以讽诵的方法加以运用和解析。讽,即背诵、朗读、传诵之意。
-《吕氏春秋博志》:“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
孔子、墨子的智慧和成就,都与不分昼夜地坚持开口诵读经典相关。
-《庄子列御寇》:“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只三年而缓为儒。”
郑国一个名叫缓的普通人,运用抑扬顿挫吟诵经典的方法,坚持不辍,三年后成就为儒士。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反复诵读,连串竹简的皮绳都弄断了三次,可见他诵读之精深。
-《黄帝内经灵枢》:“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十八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
根本方法 篇3
关键词:邓小平;制度设计;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54-02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制度时指出:“现存的制度只不过是个人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1]我们知道,“交往形式”是马克思早期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另一种说法,把“制度”作为“交往的产物”,也就深刻地揭示了制度作为社会关系范畴的本质。实际上,马克思正是以唯物史观考察与分析社会制度的。在该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马克思形成了对制度的一系列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对共产主义制度进行了构想。尽管他不会也不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制度成为客观现实之前,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问题。但是,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无疑是制度建设的最根本方法,是后来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制度建设的根本行动指南。
一、邓小平制度设计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方法的实践基础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来说明经济制度的特征并进而阐释社会制度特征的。在马克思的制度构成中,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又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更替的基础与体现。因此,下面着重论述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所领导的经济制度建设给后人提供的经验与教训。
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从而把马克思制度理论从理论推向了实践。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个体小私有制也在消灭之列。因为他认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但是,事实和客观规律并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实践使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在生产力落后的俄国,取得革命胜利后立即消灭商品货币,立即废除私有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列宁及时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退却”,提出了著名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提出使列宁从开始拘泥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论转到了现实社会主义还必须允许存在私有制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巨大胜利。这无不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
斯大林上台后,在苏联推行全面彻底的消灭私有制政策。苏联从30年代彻底消灭私有制到80年代全面私有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是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必然结果。当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等人迷失了改革的方向,但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长期的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实践形式)在后来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长时间里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存在,这实际上也就否认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完善、改革和发展。
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论证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好处和必要性,并指出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然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至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否需要完善、改革和发展,毛泽东是持肯定态度的。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3]并且结合中国实际,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互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4]毛泽东的这一经典论述,不仅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为实践中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完善的分析更多的局限于理论的层面,在实践中却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社会基本制度建立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正因为如此,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才获得成功的。但是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
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5]
二、邓小平制度设计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方法的体现
对制度的理解,邓小平牢牢站稳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自觉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思考制度问题的理论框架。他不仅正确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而且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完善、改革和发展。在邓小平的制度理论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与生命力,看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运用。
其一,邓小平之所以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制度建设,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而这也是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结果。邓小平虽然同意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基本矛盾的分析,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对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邓小平则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毛泽东的判断。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这个主要矛盾,并在1981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作了规范的表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确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问题也就明朗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看到了制度建设对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并自觉地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进行制度建设。
其二,在对待非公有制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应当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左”的错误主要表现在: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追求单一的公有制;消灭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认为他们是产生资产阶级的土壤和温床;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忽略或否定生产力对所有制的决定作用。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纠正上述错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6]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要承认中国社会现阶段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承认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也就会承认并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确立,克服了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上的片面性及“左”的倾向,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科学的立足点,自然也为我国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存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在实践中有利于克服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追求单一的公有制的错误。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形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邓小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关系必须同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原理的体现。
其三,邓小平指出,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对制约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邓小平抓住了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看到了制约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对其进行改革。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当然,就邓小平看来,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应当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依据。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体制改革的论述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制度)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之上的。
其四,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还是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变革的主体,因而是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力量。在他们的生活实践中,蕴藏着制度创新的巨大潜能,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和内在要求。而邓小平善于体察民心,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支持人民群众的制度创造。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农民群众创造的“包产到户”遭到种种责难时,邓小平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7]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我国农村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燎原之火,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经营方式,这对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乡镇企业也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当乡镇企业面临种种非议和责难时,邓小平和党中央给予了有力的肯定和支持。
总之,邓小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或经济结构)、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理论框架内,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制度建设的问题与思路,理解和使用“制度”概念的。正是基于此,邓小平才能在激烈的理论争锋与难测的实践探索中站稳脚跟,抵挡住来自前后(历史经验与未来风险)左右(“左”倾与右倾)的夹击,并不断进击,做出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9.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1.
[3][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7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6][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2,342.
带人心,是管理的根本方法 篇4
“管理是什么”一度成为我和我的同事探讨的热门话题。而一个个讨论出来的成果, 也成为了我们管理工作的指导理念。通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和内容完善, 针对管理是什么, 我们主要提炼出了两条理论:
首先一条是:管理就是管人。现代企业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 一流企业一定有一流的人才。企业的“企”字, 如果去掉“人”, 也就发展停“止”。有了人, 企业才能向前发展, 虽说“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基, 但如果人员都管理不好, 事情就更办不好。我当时在那家民企主要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手下有几百号员工。谈到管理方法, 我遵循“管理就是管人”的理念, 坚信人对了, 事情就对了。我注重在员工中发现和挖掘人才, 给他们从事管理工作的机会。实践下来, 效果很好。他们珍惜难得的从事管理工作的机会, 做事很努力, 我的工作也因此得以顺利开展。通过某次考核, 我一下子同时提拔了四位班组长, 他们占到了所有班组管理人员中的50%。当时我的工作和指令, 执行得都比较顺利。
其次一条是:管理就是理事。要想理好事, 必须制定一些制度条例, 然后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违规者处罚的力度比较大, 是我们当时企业的管理特色。我们认为, 对于违规者的处罚, 必须遵守三个条件:1.没有对下属的相关培训条例, 不能处罚下属, 但上属要受处罚;2.没有相对应条例者不能处罚;3.受罚人不确认不能处罚。实践证明, 这种管理方式对推进企业的规范化效果显著, 执行力也比较高。这家企业因此发展很快, 成为了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我们的管理经验, 一度成为了全国很多人研究的案例, 也引发了一些企业的学习热情。
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也有其弊端:在刚性的管理中,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会变弱;管理人员频繁更换, 员工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对抗性加大;如果薪资吸引力不强, 员工的流动性是比较大的。
在这家中国500强企业工作五年后, 我悄然离开了。那时我自认为对企业的管理也有经验, 在中小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应该是得心应手。但进入中小企业后发现, 大企业普遍来讲, 人员素质比中小企业要高, 大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比中小企业要强。因为管理环境发生了变化, 我所拥有的那一套管理理念, 如果要照搬用在中小企业中, 肯定是行不通的。我更加清楚原来我们管理中的缺点。就说说制度管理吧, 比如订个制度不允许员工迟到, 但有的领导又认为员工不可以将早餐带到工作平台, 那你又得订个制度吧, 那别的新问题又会出来了……往往越想十全十美、公司订的制度越多, 有很多制度到后来反而成了摆设。这真是把订制度的人累死, 把遵守制度的人笑死。不要说是公司制度, 就是国家法律, 也有规范不了的地方。
那在中小企业中, 该如何进行管理呢?经过不少一段时间的揣摩和研究, 我又摸索出了一个管理理念——做事之前先做人。只有人做好了, 大家关系相处好了, 工作沟通起来才方便, 部门之间协调办事的效率才能确实提高。但是, 这点用在生产部门员工管理之中, 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大家因关系好了, 当有事情到对簿公堂时, 因拉不下脸面, 有时责任“揪”不到根。
后来又通过研究发现, 共产党员的“兄弟们, 跟我上”打败了强大国民党的“弟兄们, 给我上”。从中可以看出, 管理其实就是带人心。只有带好人心, 大家心中服你, 管理工作才真正好做, 员工积极性才能高涨, 工作效率才会提高;只有带好了人心, 大家心中服你, 你的指令哪怕是一张字条、一个电话, 下属也会全心全力去完成。要想带好人心, 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很重要, 一定要让员工去理解和支持你的决策与工作方向。做为管理者, 不能缺少个人魅力, 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心态, 时时把手插在口袋里。有时在生产中, 自己亲自动动手, 帮一下员工, 时间不要太长, 员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最主要的还是要给员工有希望。给员工灌输“企业是大家的企业”的思想, 只有企业好了, 员工的生活才会更改善, 如果是让员工觉得企业好坏跟他没关系时, 这样的企业应该感到危险!说到带人心的高手, 我们就有两个很好的例子:马云与十八罗汉, 史玉柱和四大金刚。在经营状况最惨淡时, 彼此之间依旧不离不弃。
根本方法 篇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1、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①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 1929 年 6 月14日写给时任红四军纵队队长的林彪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这封信长达8000多字,分析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认为那些错误的思想“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年 12 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 此时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已初具雏形。 ②初步界定思想路线内容
1930 年 5 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在这篇文章中提出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原文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也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这里,“从斗争中来”,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创造新局面”,是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这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运用和体现。
资料:《反对本本主义》原文为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仅是毛泽东一生浩瀚著述中的一篇短文。此文在反围剿的战争中不慎丢失了,毛泽东很惋惜‚丢了这篇文章就象丢掉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想念‛解放后仍时常挂念。此文稿被闽西老区的一位农民党员赖茂基将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下来。1957年2月他将自己保存的《调查工作》一文献出。1961年1月,当毛泽东再次看到这篇失而复得的文章时,喜出望外,高兴异常。他曾激动地指着这篇文章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找到它就像找到我失散的孩子一样重要。‛1964年中央决定重新印发这篇文章时,毛泽东将文章的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并作了如下批示:‚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
2、抗日战争时期
①对思想路线作了哲学论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指责“调查研究”为“狭隘经验论”,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 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随后写《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②第一次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实事求是”一词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 河间献王》,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在歌颂河间献王刘德求实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借用了“实事求是 ”这句成语的形式,吸收了其中朴素的合理因素,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作了最新的科学的解释,赋予了崭新的时代的内容,时实事求是这一成语获得了新的强大生命力。这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之一。不断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③思想路线的确立。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1941 年 5 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此后,1942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1943年又把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刻在石板上,镶嵌在中央党校大礼堂的正面墙壁上,作为全党同志的座右铭。1947年胡宗南大肆进犯延安,中央转移至西柏坡,由于不方便携带,人们郑重的取下石刻,埋入地下。解放后,党校旧址上办起了师范学校,师生们在一次建校劳动中挖出了石刻,交给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至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结论报告中,第三个问题是“党内若干思想政策问题”,一共讲了13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实事求是问题”。这是这篇报告的结尾,可见实事求是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和在党的七大的地位,也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把实事求是作为党区别与其它政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批评和自我批评)。正是因为我们党确立了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才能够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从而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中的应用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的基础,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与根本方法。思想路线与否决定了革命事业的成败得失。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始终把握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贯彻求真务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工作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丰富和发展。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它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没有止境的过程;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们党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关乎人民的利益。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回顾党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推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党的自身成熟。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促进了中国化进程,是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新时期下,江泽民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在我党思想路线基础上,提出求真务实的新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理论。
这些都是在坚持和完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的伟大实践和重要理论创新,为我党和新中国的发展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如何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同志们出入中央党校大门时,都会看到花岗岩上镌刻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正确掌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
一、充分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我们党 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他说:“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呢?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所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理论与实际必须联系而不能互相脱离呢?因为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党和人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沉痛教训的。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现在,在我们党内,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总体是好的。各级党组织自觉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工作,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广大党员和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展示了共产党人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常年坐在办公室,很少下基层,很少接触群众,对下情若明若暗,接“地气”不够;有的一切从本本出发,唯上、唯书、不唯实;有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和工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至蛮干、瞎干;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造假;有的怕担风险,明哲保身,明知是错的,却听之任之,不批评制止;有的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修正错误、择善而从。凡此种种,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虽然不是主流,但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纠正,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自觉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
二、真正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作过精辟的概括,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去年11月16日,我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曾专门讲了调查研究问题。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搞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中的“实事”,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而这始终是我们进行一切科学决策所必需的也是唯一可靠的前提和基础。
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点,就是我们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现在的基本国情,主要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经过新中国 60多年的发展,现在人口总量已达到 13亿多。要解决这么多人口的小康和富裕问题,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底子薄”,就是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基础非常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底子薄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奋斗历程。
始终牢记和准确把握这个基本国情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在考虑和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时候,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应该研究和借鉴,但必须看到我国有 13亿多人口,而且半数人口在农村,因而就不能拿外国的城镇化经验来简单对比和套用。又比如,我们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制度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两方面,既要借鉴和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又要鉴别和摒弃那些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东西。总之,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不能忘记、忽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特点。
我们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变化。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人力资源丰富,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但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等等。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要全面地看,辩证地分析。既要充分看到这些年来我国发展成绩巨大,有利条件不断增多,这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又要清醒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继续前进还面临不少制约和障碍。列宁说过,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这种全面性的要求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要求。因而,它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最基本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不是消极泄气,而是要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发展问题要始终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我们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辅相成、在本质要求上完全统一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一方面,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从群众中来”才能实现。人民的伟大实践是认识的真正源泉。
只有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造世界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根本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必须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实践和验证,使正确的意见和真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成为群众实践的思想武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所有这些说明,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我们要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这样,我们的工作,党和人民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领导责任,始终贯彻执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全过程,自觉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领导干部一定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道理很清楚,没有科学理论功底,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就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就容易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动性,也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牢牢掌握认识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思想武器。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借鉴历史经验和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要做到实事求是,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必须有公而忘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了人民利益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
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我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讲实情,就是讲事物的本来面貌,讲真话、讲真理。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讲真话,前提是要听真话。听真话是一种智慧。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讲过: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古文辑要》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曾经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满足隋炀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故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出实招,就是要求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办实事,就是要求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求实效,就是要求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时时处处都坚持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实事求是的要求就会在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根本方法 篇6
“我的同龄人,当时都想出国读书,我顽固地想学中国文化,我说你们去外国读书,把他们的书翻译过来,我看就可以了。”
南怀瑾说,自己是“顽固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顽童”。
一袭深蓝色棉布长袍,翻出雪白的袖口,一头银发,一根根向后梳得一丝不苟。右手的拐杖,只有在上下讲台时才拄一下地,平地走路就提在手中,步履轻盈。
他每次出场必有弟子陪伴,不离左右。弟子中有家资万贯的商人,也有一身道袍的方外之人。他讲课时,弟子们就坐在下面,吃饭时,弟子们就坐在身边。
每天晚餐时,他会在餐厅出现,看着与他同桌的弟子们吃饭,他常悠闲地吸烟,有时喝一点稀粥。
2009年10月上旬,《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受太湖大学堂邀请参加了其开办的禅修课,在太湖大学堂几日,听南怀瑾先生讲课,与其共餐,聊天,并就有关问题向老先生请教。
“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南怀瑾1917年出生于浙江,少时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有从戎、修道、经商、执教的丰富经历,又因其精通儒、释、道各家经典,著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易经杂说》《金刚经说什么》等多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2006年,其暂居于太湖大学堂,著书立说,少与外界接触,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
听说记者姓柴,他说:“几百年前赵家欺负你们家孤儿寡母,抢走了柴家的江山。”(指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皇权的历史。)
谈到写文章,他说:“文人写文章有一个限度,到某一个程度打死了都不说。汉武帝把司马迁阉了,他应该把汉武帝骂得狗血喷头啊,但是没有,他写刘邦有屁本事啊,可是读了史记,没有觉得他在骂人,这是太史公的笔法。”
“做新闻记者很苦的,真话不敢说,假话不愿意说,你看多苦啊。”他又向记者调侃道。
禅修期间,每天下午和晚上,南怀瑾都给家长们讲课,除10日晚讲《楞严经》,其余时间都讲有关教育的问题。
讲课时,南怀瑾语速颇缓,语气像话家常,上下五千年如在眼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在讲课中,南怀瑾多次说,“从古至今,外国也一样,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什么叫修佛修道?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他接着阐发道:“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
朱熹的祖师爷程颐、程颢,在成都悟道,他们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呢?箍桶匠,在街上做箍桶生意的,二程遇到他,哦哟,大学问家,跪下来拜师,他(箍桶匠)传他们易经,箍桶匠的名字叫什么,没有留下。中国的十大商帮中,徽商列在首位,当地有句俗语,‘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向外一丢’,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出门谋生。”
因南怀瑾深居简出,外界有人打着他的招牌大谈私塾,甚至办了只读古代经典的学校。对此,他纠正道:“现在社会上大家带领儿童读经,乱读。儿童读经,我在台湾提倡了几十年,李素美、郭嬗晏她们到不发达地区去推广,现在差不多普及了。但是大家不要弄错了,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反感了,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外面有人说我提倡私塾,主张专门读古书,那是害死人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私塾’是民国以后出来的名词,与公立学校相对的。推翻满清以后,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国家为了普及教育,成立了教育部,学校由国家办,如果私人家庭办学,不是政府登记申请,叫做‘私塾’。现在为什么要标榜私塾呢?为什么一定跟时代、跟政府对立反抗呢?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权,不管它好与不好,交给历史去评论。我们做现代人,遵守现在政治法律社会规则,慢慢地改嘛!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是向政府立案的。”他接着说道。
孔子的教育也是分科的,‘礼、乐、射、御、书、数’,孔门当年还有四科:‘德行’,做人的道德、品格;‘言语’,要懂外文、中文、方言,狭义说是学会说话;‘政事’,懂得做事,如果出来做官可以做得很好;‘文学’,文章写得好。我们(大学堂)中文、英语、算术各种科学都在学。不能死读书,外面的事情都要知道。”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南怀瑾还谈及六十年国庆大阅兵的事情。
一次讲课时,南怀瑾指着座中的一个人说,“李(李传洪)老板是个博士,从来没有好好读书的(‘死读书’),但是功课很好。”
“还有一个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文凭,但十八般武艺都会,我十七岁曾经拿过武术比赛第一名。别看我现在手里拿着拐棍,(当年,即使)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这个静坐(打坐),不是修道也不是修佛,而是中国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最基本的东西,在中国文化中叫修心养性的方法,简称‘心法’。不要看到静坐(打坐)就是学佛学道了,那就笑死人了。”禅修的几日,打坐是课程中的重点,南先生第一次讲课时就这样船释。
讲堂的讲桌上摆着一尊象牙佛像,讲课中,他忽然停下来指着佛像说:“为什么放尊佛像在这里,我怕人家拜我,我不是佛,只是普通人,你别拜我,你拜他,你拜我也拜。”
《瞭望东方周刊》:在太湖大学堂国际学校的教育中为什么这么强调身心修养?
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上古在轩辕黄帝以后,唐尧、虞舜、大禹这三代,除了传国家以外,也传心法。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现在国家给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呀,人心太危险了,坏的太多了。
“道心惟微”,你做帝王的,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学问,思想情绪太难,太微妙,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你要找出
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这是修养功夫了,你的心念不要乱,万事要很精细精到,心性要专一,有一点不小心,就容易向恶的方向走。后来佛学传过来,佛经上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习惯被社会环境、被外在的物质诱惑,或者被情绪、思想迷惑,容易把清静自在的心性挡住了,一个人学坏非常容易,要回过来恢复“性精惟一”的境界、修养,很难。
“允执厥中”,慢慢修养到中道境界。“中”不是中间,是恰当。譬如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把握中道,不是说偏向善就完全对,要治天下,有时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达到“至善”的目的,这就靠智慧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乱了,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印度也在乱,欧洲也在乱。这时候中国出来孔子,孔子整理六经,但最重要的是传心法,孔子怎么讲?“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死后,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参,曾子著《大学》,我前几年出了《原本大学微言》就是讲这个。“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讲身心修养的。所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是身心修养的“三纲”。下面接着讲修养阶段程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为什么要静坐。我叫它七个阶段: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个修行不一定要静坐,不一定要盘腿,随时都可以修养,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养心性的宁静。
《大学》接下来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一百年来教育没目标
“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南怀瑾对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观点明确。
“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坐着,学生站着,现在跟西方学习的,学生坐着,老师站着,我看将来,学生睡着,老师跪着。”一次在开讲之前,南先生如此调侃。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也在研究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南怀瑾:我曾公开讲过,现代教育没有方向的。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就业有问题,教了知识,没有教他谋生的技能,(毕业了)按理说应该贡献社会,但是现在找婆家(工作)也成了教育部的责任,这是什么社会啊。现在几千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希望到北京、上海,拿高薪,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拿到高薪,自己也不清楚。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在一百年前改革的,学习了西方的教育制度。
南怀瑾:一百年中(教育)有五次改革,这个说出来要扒皮,我不愿意扒一些人的皮。教育没有目标的,基本的都是错误的。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教育中很注重“人”的教育,讲究修身养性……
南际瑾:修身养性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后来推翻旧的教育以后,一个学校(负责)修身养性主要有三个部分,教务,总务,训导。训导就是人品的修养,现在还离不开,但后来把训导变成政治,就完了……这个问题跟你谈不清了。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人的品德修养的教育应该是家庭、社会、宗教和学校同时起作用,你觉得学校可以承担那么多吗?
南怀瑾:学校当然可以承担,现在学校哪有管这些啊?你刚才讲的几个方面很好啊,但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没有资格做家长啊。他们受白话文教育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没有,西方的也不懂,大家向钱看,赚钱,买房子,买股票最重要,怎么教育啊?求人不如求己
“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一次讲课中,南怀瑾讲起他小时候接受的教育。
一日晚饭后,有来自美国、智利等国家的管理学、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者在座。座中,麻省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彼得-圣吉向南先生发问:“现在科技文明发展了,可是整个人类的道德堕落了,怎样重建人类的道德,与科技文明接轨?”
南怀瑾答道:“科技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很多方便,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甚至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烦恼。科技文明发展的同时,全世界东西方道德文化都堕落了。
西方文化过去靠宗教,中国文化靠传统的道德观念,东西方有个共同点,人怕什么?怕因果。西方文化说好人死后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现在西方宗教衰退了,中国的文化道德也堕落了,所以现代人不怕因果。那么,过去的道德是以因果报应为基础,现在有没有道德呢?有呀,是什么?以经济为基础的所谓价值观,凡事都问有没有价值。不过,这个价值观是对现世的,不管死后下不下地狱。”
开讲之前,因为在场的外国客人需要翻译,老先生说道:“30年前,美国人说全世界不懂英文活不了,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中文活不了,(转向美国客人)不过,对不起,你们都老了,来不及学了。”众人皆笑。
《瞭望东方周刊》:你说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汉语没法活,跟前不久去世的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很像,他说21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
南怀瑾:这句话是香港以前的总督、彭定康之前的葛亮红讲的,他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说说而已,捧捧中国人,中国人就“拿着鸡毛当令箭”。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的文化传统在近一百年内被割断了,那么跟现代如何对接?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南怀瑾:对接不上,没有好办法。体制问题,说改革,改到现在改了谁啊?大家洗了个澡,换了个衣服,而体制就是身体啊,能改革吗?做不到,只好等机缘。
《瞭望东方周刊》:从文化的角度呢?
南怀不瑾: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文化是个空洞的名词。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什么好办法吗?
南怀瑾:现在很好啊,人家外国人都跑来学啊。你好好读书,人家就来向你学,很简单,求人不如求己嘛。
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乱了近300多年,一个国家分成两半,后来,出来一个人叫王通,隋朝的,他和隋炀帝的父亲谈,想改变世界,但做不到。就到山西等地讲学了,培养后一代。30年后出来的唐朝开国英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文官武将统统是他的学生,才有唐朝的局面。太平天国乱了,罗泽南在湖南办书院,后来碰到太平天国打湖南,曾国藩带领书院学生出来带兵打仗。文化教育的力量在这里,不是求现在的。
根本方法 篇7
训练, 应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是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是经济的全球化, 政治的多极化, 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这三大形势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对世界的经济, 政治, 文化, 科技和竞技体育等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致使竞技体育的竞争更加激烈, 对金牌的竞争更加残酷。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 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训练, 就必须从全方位, 对维度的角度考虑训练。所以说, 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进行训练时时代要求。
训练从战略思想上讲, 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就是坚持全面的观点, 宽广的思路, 把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问题统一起来考虑, 防止顾此失彼。即:善于对过去进行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能正视现在工作的问题, 有计划的学习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现代的科学理论, 学习提高专业的理论技术和执教水平, 能沉着应付训练和比赛中的一切问题, 并能做到胜不娇。能预见未来的前景, 有瞻前的眼光, 能预测未来。
所谓统筹兼顾, 统, 就是统揽, 总览的意思。筹, 就是筹划, 筹备, 谋划, 协调的意思。兼顾, 就是照顾到各个方面, 即瞻前又顾后, 又照顾左照顾右, 上下四方都要照顾到。如:
1、照顾项目特点
欲提高训练水平, 首先找到项目的本质, 特点和规律。找出项目的生理机制, 借以训练他的相应能力, 找出他的生化基础, 从而对它进行起主导作用的能源进行训练。
2、照顾生理特点
人体的生长发育不是同步进行的, 各种能力的发展是有敏感期的, 按敏感期训练效果好。如:发展力量与性激素关系大。等到青春期进行好, 提高神经系统, 应在14岁以前进行。
3、根据个人特点进行训练
每个人都有特长和不足, 训练以扬长补短进行效果好。
4、充分了解对手, “知己知彼, 胜乃不殆”
只有充分的了解对手的情况, 又了解自己的情况, 然后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取得比赛的制胜。
5、了解天时地理情况, “知天知地, 胜乃可全。”
赛场如战场, 在比赛时, 不但要了解对手的情况, 还要了解当时当地的天气和地理情况, 提别是参加国际比赛, 跨地很大, 还有时间差异, 这些都要充分考虑, 采取措施, 进行适应, 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而比赛失利者, 是屡见不鲜的。
6、全面训练, 突出重点
专业成绩的提高, 它是机体整体功能的提高, 所以要进行全面训练, 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绝不能理解为平均使用力量, 是四面出击, 面面俱到, 而是要突出重点, 训练没有重点, 就没有方向, 所以训练的统, 要往重点上统, 训练的筹要往全面上筹。全面训练, 突出重点, 从哲学上讲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重要方向。也就是哲学上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在训练上的实际运用。
7、训练时靠谋划
统筹兼顾地方法, 表现在平时训练上就是“谋划”。也就是要深谋远虑, 高瞻远瞩, 把脑子用足, 如: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 训练数量与训练强度, 训练与比赛等等安排, 既要统筹安排, 又要兼顾各方。
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从纵向上讲, 它的时间不较长, 从横向上讲, 它涉及多种因素, 在训练上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就是要今天的训练, 必须对明天后天和以后的训练打基础。
8、比赛时靠谋略
比赛时靠谋略, 要把脑子用活, 要灵活机智, 要足智多谋, 要多谋善断, 要高深莫测, 要诡计多端, 因为, 赛场是无销烟的战场, 战者诡道也, 兵不厌诈。
根本方法 篇8
关键词: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有统一筹划、全面照顾的意思。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和全面系统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坚持统筹兼顾, 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之一, 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 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进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 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就高等教育来说, 坚持统筹兼顾, 也是科学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的根本方法。世纪之初,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 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统筹兼顾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依靠发展振奋人心, 依靠发展凝聚人心, 依靠发展树立信心, 依靠发展开创局面。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分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正确处理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也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辉煌, 正是得益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发展才是硬道理”, “稳定压倒一切”三大论断, 将改革发展稳定定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支撑点, 缺一不可。发展是目的, 改革是动力, 稳定是前提, 三者内在统一, 是一个有机整体, 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等学校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总体说来, 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 不断深化改革。而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 坚持统筹兼顾, 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才能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不断推进改革, 取得发展实效。
改革是强校之路。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有改革才有突破, 有改革才有发展, 有改革才有新气象。多年来的探索, 使我们初步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但并不完善或者不健全, 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这些体制机制必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必然要有一套新的“规矩”来帮助我们实现突破, 这就需要改革。因此, 我们认为改革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必由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要求, 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高等学校的发展一是要显著提升办学实力, 显著提高办学质量, 二是要显著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显著提高自主创新知识水平, 三是要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 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同时, 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 发展也是为了人民群众, 发展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享, 在实现全局利益的同时, 保证个体利益, 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稳定压倒一切。维持社会稳定, 是获得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的改革不是成功的改革, 不会推动科学的发展。在高校, 稳定是正常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 是实现教职员工根本利益的前提。任何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 这样的改革才能把握大方向, 才能取得成功。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必然要求, 而统筹兼顾正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根本方法。高校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是全体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无论是综合体制改革、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分配制度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上, 必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兼顾, 统筹谋划。改革要切合实际, 发展要着眼未来, 稳定要首先考虑, 离开了稳定的改革是“无本之木”, 最终会成为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统筹兼顾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融入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 不断调研新情况、分析新形势, 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统筹兼顾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兼顾各方面利益, 并以此充分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和力量, 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也必须坚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必然结果和检验标准。统筹兼顾的改革发展既要注重完善改革措施又要注意与其他措施的协调联系;既要注重解决突出矛盾又要解决后续“增生”问题;既要加快改革发展进程、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又要考虑到师生员工的承受力。
2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正确处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关系。
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主体地位是在不断演变的。从新文化运动到建国初期, 百废待兴, 国家科学研究处在起步阶段, 人才的需求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这一段时期, 人才培养职能占据主导地位, 但科学研究并不偏废。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 大学首先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 其次是“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之学府, 主张大学兼有科研、教学两项功能。文革以后, 改革开放以来, 科学研究的主体功能地位逐渐显现。近现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办学校, 特别是办大学, 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 二是造就人才”。邓小平同志1977年在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谈话中指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 又是办科研的中心”, 进一步提高了科研的分量。特别是在1993年, 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重点建设100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力争到21世纪初, 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点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 达到世界较先进的水平。至此, 已经从政策上将科研工作已提到了及其重要的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上, 社会服务的功能日渐重要。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克拉克·克尔先生指出, 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是现代美国多元化大学存在和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新的形势下, 我国高校如何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 融入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建设,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高等学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正确处理高等学校育人、研究和服务的关系很重要。普遍观点认为,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要有完善的教学基础来承载育人功能, 又要有优质的科研平台满足社会服务需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必须同时有教学和科研水平要求, 教学和科研是基本功。
最新的高水平大学理念, 不外乎三类, 一是文化素质教育理念, 二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 三是服务型大学理念。按照统筹兼顾原则, 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培养创新型、宽视野、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要提供能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高水平师资和一流学术环境;在服务社会方面要通过核心创新技术促进和推动行业进步、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职能的统筹兼顾, 既要通过人才培养为科学研究提供智力储备, 又要通过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上二者的结合点就在于社会服务功能上。社会支持高等学校的生存, 高等学校也要通过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技术输出“反哺”社会, 实现良性循环。高水平大学的办学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这一点。
3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正确处理高等学校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20世纪末期, 为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5月毅然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战略决策。10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办学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提高;高等教育在一些重大改革上取得突破, 激发了办学活力;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教学质量工程不断深化, 成效显著;高校的办学潜力充分发挥, 办学效益大幅提高。
尽管如此,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长期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 办学条件紧张, 教师总量结构性短缺, 毕业生质量滑坡, 短期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高校向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各地高校为最大限度的保障扩招工作的顺利进展, 可谓殚精竭虑, “疲态百出”。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强调,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领导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认清形势, 把握节奏, 抓紧解决、消化现存的问题与矛盾, 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用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强调,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领导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认清形势, 把握节奏, 抓紧解决、消化现存的问题与矛盾, 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规模、质量、效益相互联系, 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没有足够的规模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又难以体现办学效益, 片面强调办学规模, 如果教学资源满足不了教学需求, 质量必然下降, 就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 规模、质量、效益三者必须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才能切实发挥高等教育的最大效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质量、效益之间的统筹兼顾, 平衡点是保持适度发展规模, 关键点是提高人才质量, 着力点是提高办学效益。保持学校规模、质量的协调发展, 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效益, 一是要坚持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相协调, 二是要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相协调, 三是要坚持学校发展与办学条件相协调。
统筹兼顾的原则下, 适度的办学规模是指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吻合, 与学校办学条件相匹配, 与学校师资力量相适应的办学规模。在确定办学规模时要广泛开展市场需求调研, 把这宏观外部形势与所处的地域和服务范围等情况综合考虑。办学规模的确定还必须对学校现有的硬件条件、场地环境、后勤保障、师资队伍等因素做出客观评价, 对办学条件改善的中长期规划了若指掌, 规模太小会造成办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能充分获取办学效益。当然, 规模也不能太大, 不能超出办学条件的负载, 否则将导致办学质量下降, 损害办学效益。因此, 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 确定合理的办学规模, 才能有效地提高规模效益。
统筹兼顾的原则下, 优良的教育质量是指宏观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微观上符合学生个体成材的科学质量观。创新型、宽视野、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高等学校要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 深化综合体制改革, 同时需要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为社会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优秀人才。
统筹兼顾的原则下, 显著的办学效益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大量的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是大量的推动社会进步、解决重大需求的科研成果;三是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资金支持, 四是良好的办学声誉。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与办学规模和质量密切相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统筹兼顾, 要通过更新观念、推进改革、加强管理来提高效益, 要通过遵循规律、加强规划、盘活资源来提高效益, 要积极探索投入少、质量高、效益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冯刚.科学发展观高校读本, 人民出版社, 2009.
[2]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与党员干部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建读物出版社.
根本方法 篇9
一、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明确方法途径创新的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的创新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进心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1、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政治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 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为广泛和充分地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与冲击, 打破了原先封闭条件下一元文化独占的局面, 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如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更是边疆民族高校直接面对的艰巨任务。这必将要求边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认真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 切实做到体现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同时, 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能固守象牙塔, 使大学生的思想脱离现实, 生活在真空之中, 必须突破高校和社会的隔离, 主动应对各种思潮和文化, 辩证地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中的先进成果.以符合现实特点、灵活多样的形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幕。
2、进一步发挥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在新形势下,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断被注入鲜活的内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边疆民族高校应根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化, 结合边疆民族实际, 着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 推进热爱祖国、献身边疆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推进符合实际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 坚持育人为本, 关心指导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品格完善。高校应站在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 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自觉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进一步增强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重新审视, 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形式, 从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 转变为更加强调互动, 融讲授、讨论、交流等于一体的方式;从单一的显性教育转变为显性隐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过分强调理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由无论对象是谁, 全都以刻板的说教为主, 向提倡因材施教, 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转变。只有采取结合实际、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焕发新的生机, 其实效性也才能进一步加强。
二、突出边疆民族特色, 创新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1、以“五观”、“四个认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主渠道, 是帮助大学生从理论的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 把握社会精神领域核心内容的主阵地, 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战场。加强大学生“五观”、“四个认同”教育,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尤为重要。
(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的基点, 是构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关键, 也是提高授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增强专业信心的重要保障。出于历史原因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成了封闭性、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等学科属性, 施教者思想上重视不够, 学术上探究不深, 授课时陷于应付, 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 首先, 要凝练学科方向, 针对边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突出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 加强“边疆民族理论”、“德宏地方史”和“州情”等课程建设, 并深入挖掘, 长期保持, 形成特色;其次, 要构建学科梯队, 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 探索“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的模式, 重视青年教师, 特别是少数民族中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并将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纳入到边疆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中, 优先发展, 重点扶持;第三, 要加强科学研究,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边疆民族高校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研究, 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 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2、以边疆民族地方特色为切入点, 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效果
我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依据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到2008年底, 已建立州戒毒所、抗战纪念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芒市城镇建设成就展、德宏经济社会成就展、民族团结成就展等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又把德宏州气象局“省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凸显边疆民族特色
(1) 创建校园人文环境, 文化育人细无声
1) 制定校风和校训, 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校园理念。为优化育人环境, 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 制定了校训、校风、校标等, 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确立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定位等, 并在校园内校道的醒目位置树立宣传牌, 向校内外宣传, 突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2) 每学年开学的第一个月内由教师对刚入学的新生教唱校歌, 广播站开广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校歌, 使得师生都耳濡目染, 师生都会唱校歌并进行唱校歌比赛。校歌的学习与传唱, 加强了学校师生的凝聚力, 提高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归属感。其次师生要佩戴校徽, 师生着统一的校服, 激励师生热爱本校。再次要让学生至少会唱一首本地的民族歌曲, 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 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
3) 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用优秀校友的创业历程、成就和感悟, 激励学生见贤思齐, 成人成才。
4) 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 坚持学校领导为每一位毕业生或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激励大学生勤奋向上、求实创新, 激发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2) 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和校内文化设施建设
1) 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学设施, 优化学习环境, 满足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要规划建设好学生文娱、科技活动场所,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建好大学生活动中心, 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加强校报、校园之声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和阅报栏建设, 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其次建设开放老师休息室和茶艺室, 让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放松心情, 在茶室休憩, 喝茶、聊天、阅读书刊, 增强教师之间感情的交流, 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
2) 拟定校园各校道名称, 显示我校办学思路, 树立环保警示标语, 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 从而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熏陶每一位师生。拟定的校园校道名称有竞技路、信息大道、学子路、师恩路、傣族风情路和景颇族风情路等。建立校园文化长廊, 在长廊内悬挂师生摄影、绘画、书法等作品, 同时展示各种活动宣传栏, 定期更换, 渲染校园文化氛围, 给师生美的熏陶和享受。
3) 花巨资修建校展室, 在校展室内展示我校的办学历程、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 展示我校创校以来所取得的各项荣誉等, 每学年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内组织学生参观校展室, 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又可以激发学生爱校、乐学的情感, 使之成为学校的德育基地。
(3)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1)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和各种标志性建筑,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特别是滇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 不畏强暴, 不甘沦亡, 为正义献身, 为和平而战, 其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伟大爱国精神, 光照日月, 永垂青史。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 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 从一言一行做起, 养成文明行为,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 通过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在科技文化节里每个系部出一个比赛项目从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合唱比赛、插花比赛、文秘之星、大学生主持大赛和文艺汇演等等, 这众多的赛事和活动中, 激发了同学们的科技和艺术灵感, 使同学们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可以涌现出大批“明星”, 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 为我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加深同学们对专业的了解, 增强同学们的职业道德意识, 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投资13万余元建立了130 m2的心理咨询室, 购置了沙盘游戏治疗器具、催眠音乐治疗椅、心理测量表等设备, 并指导学生成立了“心灵之窗”社团, 配合学校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编辑大学生心理小报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辅导讲授, 学生的各种问题得以有效预防, 没有发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各类案件, 我校自建校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自杀性事件。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进心的良性机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创新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不是某个单一方法途径的简单运用, 而是打破时空、多维交融、综合使用、集成优化的结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进心的良性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交互作用, 并各自发挥着自身优势和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初步理性认识, 建立初步认知的过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教育是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和影响的过程, 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认知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解除困惑, 增强认同感。通过多种途径的综合运用, 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在新疆高校大学生中人脑进心, 并固化为思想政治素质, 外化为自觉践行, 同时辐射周边人群, 引领社会风尚。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进心的良性机制, 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结合边疆民族区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重点教育与系统教育、严格管理与自我教育、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四个结合, 使边疆民族高校大学生有效地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强化、固化、辐射等过程。
参考文献
[1]郭唐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实施方略》,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2]韩庆祥:《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10期。
立足根本寻求突破 篇10
在您的信任和支持下,《电工技术》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过去,有过欢笑,有过泪水,也有过辉煌,但无论何时,我刊都坚持“服务、品牌、创新”的理念,坚持“服务于读者、服务于作者、服务于企业”的宗旨,并致力于持续改进和创新,让您不断感觉到《电工技术》新的活力和亮点,为您的工作充电、添彩。
为适应现代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2010年《电工技术》将在栏目设置上作一些适当调整,其调整原则是:立足于电力供配电之根本,重点突出技术应用和技术交流,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电工技术》的专业性、广泛性;体现《电工技术》服务于读者、服务于企业的独特性;进而强化《电工技术》在电工电器行业的权威性,提高《电工技术》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电工技术》专属网站——“中国电工网”内容丰富,技术全面,资讯及时,已经成为杂志专属网站中最出色的专业网站之一,并与“中华工控网”、“电气产业网”、“中国低压电器网”、“国际照明网”等多家专业网站结成了合作伙伴;《电工技术》还拥有历史悠久的品牌培训班(培训人员遍布全国各个行业);同时也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建筑电气委员会等多家国家级的设计研究院和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向读者和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保障。
心态平和的根本 篇11
也许有人会说,我对自己在社会中是啥角色,究竟有多大本事,心里一清二楚。我相信,一些人确有此自知之明。然而,有些人活到30多岁,甚至已到“不惑”或“知天命”之年,仍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缺乏清醒的认识,整日咒东骂西,怨天尤人,骂世道不公,社会不平,怨别人不关心自己、亏待自己、不尊重自己……好像有诉不完的委屈,发不完的牢骚,如此一来,心态怎么还能保持平和?心态一不平和,必然郁郁寡欢,即使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日,在他看来,也是彤云满目,阴风袭人。
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与其自身的价值,往往并不相等。一个满腹学问的人,可能是个打工者,而一个略识之无的人,则可能是他的老板;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能只是个办事员,而一个昏庸无能、品质恶劣的人则可能是他的领导……此类例子多得如山上的野草,不但难以数计,而且不论何年何月,均难以穷尽。位置与价值的不相等,便会使一些人觉得自己屈居人下,愤愤不平或自甘抱弃。因此,我们需把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自己的价值分开来看,才不致产生这种对身心健康和事业不利的心理。
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一个人所享受的待遇和出门办事、参加社会活动所受到的礼遇,均由其等级而决定,他才高几斗也好,学富几车也罢,在他的才学尚未使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准确地说,未使自己的级别提高、头衔增大之前,亲朋同好也许会对他表示欣赏和尊重,但社会不会破例让他享受更高级别的待遇。比如一个普通职员,尽管他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远远超过其上司,但他与上司每到一处,只会被人视为陪同人员,而开会、赴宴,排名就座都要在上司之后,这是因为他的地位已被等级分明的社会所框定:一个已经卸任的官员,别人对他不会像以前那样敬畏,而他原先享有的种种特权,也大多失去,这是因为他在社会中的位置已经有了改变。若是他们搞不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觉得自己不应受到如此待遇,心中自然要感到委屈与不平。我常听一些遭了冷遇或某事未办成的人愤愤曰:“我要是某长,他敢这么对我吗!”这也是未搞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也,若是他能反过来想:“正因为我不是某长,人家才会如此对我”,自然就会心平气和。
人事为万事之根本 篇12
我任部长时, 恰逢政府精简组织和人员。因此, 在人事任用方面遇到了许多棘手的事情, 令我感到有苦难言。
上任初期, 我大举更换了高层公务员。根据现行国家公务员法, 国家一级公务员的身份没有任何保障。如果一级公务员六个月没有得到任职机会, 其公务员身份将会被自动免除。
在两个部门合并初期, 为了缓解沉重的人事压力, 我不得不辞退部分一级公务员。另外, 在已经精减10%公务员的情况下, 又辞退了一些将要退休的高层公务员, 借此把位置留给年轻的职员。
最终, 在行政自治部14名一级公务员中, 辞退了7名40岁以上的人。当然, 这一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行政自治部所属机关的一名公务员, 一直拒绝提出辞呈, 强烈要求在下属机关为其安排一个职位。就这样结束公职生活, 我想他心中肯定会留有遗憾, 但目前的局势是多数国民和公务员都在受苦, 我希望大家能用长远的目光看待这个问题, 一切以大局为重。
经过行政自治部的两次组织改组, 很多公务员处于待业状态。在内务部和总务处合并之前, 两个部门总人数为975名, 合并为行政自治部后缩减到855名。经过第二次的改组, 又减了两个局和五个科室, 总人数减少至804名。
在第二次改组之后, 等待分配的职员人数已经达到145名, 其中包括局长级职员11名、科长级职员20名。而改组后的总部局长只剩下10个人, 精减人数达到一半以上。待业人员如果在1999年上半年依然没有找到工作, 那么只能被免除公务员身份。
因为公务员的身份是受法律保护的, 一般不容易被辞退。1980年军人政府执政时期, 政府曾辞退了8000多名公职人员。然而, 由于政府事后在法庭诉讼中败诉, 不但补偿了公务员被辞退期间的工资, 而且还将这些人官复原职。
另外, 解聘在任职前后出现过问题的公务员时也遇到重重困难。新政府执政后不久, 政府对那些在成为公务员之前和在其任职期间受过刑事处罚或其他处罚的2400名公务员, 进行了整顿。
当时, 甚至出现过一名教师因工作之前曾偷食他人养的鸡, 在退休期将近之时被予以退职, 而后含羞自杀的事件。那些被撤职的公务员自发组成“取消公务员任用对策委员会”, 整日在政府办公楼和国民议会办公楼前静坐抗议。
有一次, 对策委员会的五六名代表向我哭诉。听到这些诉苦, 我得知他们确实存在很多难处。而且, 政府聘用公务员时没有对其应聘资格进行彻底调查, 也存在一定错误。如果当时能够对聘用人员进行严格审核, 或许可以使他们选择其他职业。政府有保护弱势群体的义务和责任。所以, 我不希望出现由于政府过失导致国民遭受冤屈的事情。但是, 对这些代表, 我只能用“我会从你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但是希望各位也要站在政府或部长的立场上考虑这个问题”的话语来安慰他们。
虽然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复职, 但在此之前已经有数千人因上述原因失去了公职。更何况当前的形势是, 随着政府的结构调整, 即使是没有任何前科的公务员, 也将面临被辞退的危险。他们接受了我的提议, 解除了静坐并答应对话。我任命一些干部组成政府协商代表团, 积极主动地与他们进行对话, 并且再三嘱咐这些干部“不要以为政府有随意辞退公职人员的权力, 希望你们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客观对待问题, 另外, 一定要与之积极对话。在尊重他们名誉的同时, 还要慎重考虑对其他公务员的公平性”。
对话开始后, 政府门口的静坐现象消失不见。经过几次协商, 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按照原来的规定, 那些不符合任用资格的公务员, 只能在自己交纳税款的范围内享受退休金待遇。但经过协商决定, 根据劳动法, 他们至少可以拿到正常退休金一半以上的薪金。
特别是那些因政府的过失, 在被聘用前出现问题而被辞退的人, 可以得到正常退休金90%的薪资。而且, 经调查后发现确有冤情的人, 政府给予其所属部门自由裁决权重新聘用。此事是政府与上访人通过对话成功解决问题的一个典型事例。
政府人事的目的是使公务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 并不只是单纯地提拔或辞退人员。选用优秀人才、适才而用和教育培训等对在职人员的人事管理、运营旨在保障退职后生计的退休金制度等都属于人事范畴。可以说, 行政部门是从人事开始并以人事结束的。
那么, 今后行政部门的人事制度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呢?我想应该把改革重点放在“开放、竞争和激励”的策略上。将这三种因素相互联系, 加以调和, 使其最终为提高政府的效率作出贡献。
“开放”是“竞争”的前提条件。以内部组织人员为对象进行的封闭性人事安排, 会导致组织灵活性的下降, 并有可能出现论资排辈的问题, 致使竞争机制不能取得其应有成效。特别是那些决定政策的高层职位, 急需各界专家的参与。
在发达国家中, 美国和英国各自采用被称为SES (senior executive service) 、SCS (senior civil service) 的人事管理体系, 允许行政部门从外部引进专家担任高级公务员。韩国今后也应该增加一些开放型职位, 以合同制的形式聘用公职人员。目前, 我们正在研究引进从专职公务员和外部专家中选用合适的人才担任高层职位的高级公务员团队制度。
“竞争”要通过严格的评定体系加以促进。只有在摆脱以论资排辈为中心的人事制度, 以业绩和能力作为评价标准进行人事管理时, 竞争意识才能体现出来。为了使行政部门引进竞争机制, 加强职员竞争意识, 我准备实行目标管理制和分数制。即先设定个人业务推进目标, 并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业绩评定分数的竞争策略。
当然, 在行政领域实施目标管理制和分数制的过程中, 较之民间, 各行政组织的收益概念较差, 因此在制定成果计量化评定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 政府很难开发出适用于各个行政领域的统一评价标准, 而且考虑到我们特有的“求稳”人事惯例, 估计会出现诸多错误。但是, 为了能够执行严格的评价制度, 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激励”是指根据竞争结果给予相应褒奖的做法。我们要实行以目标管理制和分数制为衡量标准的严格的人事评定制度, 并根据其结果提供公平、客观的升职机会。另外, 应加强薪酬与业绩挂钩的等级计件工资制度, 分阶段引进年薪制。迄今为止, 政府虽然部分采取了激励措施, 但是因为受益人少, 所以并没有真正激发出公务员的积极性。
在报酬体系方面, 我们目前正研究在减少公务员津贴或福利费的同时, 增加与其职责和业绩挂钩的绩效工资, 或取消自动上涨方式而依据其生产效率确定提升幅度的等级工资制度等多种方案。
关于工资制度, 我们准备引进“薪水封顶制 (PEAK WAGE SYST EM) ”, 即依据不同年龄段考虑其生活费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在进入一定年龄段后, 停止上涨反而下调工资的薪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