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转变(共10篇)
根本转变 篇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其中, 最根本的条件则是经济体制。本文仅就中西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条件——一体制条件的异同做些比较。
一、中西体制条件的相同点
1. 都注意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直接关系着整个经济发展的状态。因此, 中西在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都十分重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问题。
中国把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视作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并从改革一开始就为增强企业活力进行了种种尝试。一是坚持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不仅允许非公有制企业的存在与发展, 而且下大力量抓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上, 重点是抓大中型国有企业, 与此同时放活大量的小型国有企业。二是在放权让利、承包、租赁等初步改革的基础上, 深化企业改革, 把改革的思路转移到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完善产权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为增强企业活力提供制度保证上来。
在西方国家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垄断企业, 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在如何增强企业活力上, 他们也进行许多探索, 其中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很值得我们研究。西方的国有企业, 一般是由资产阶级政府兴办的, 其目的是为私营经济和个人提供社会服务。但这些企业大都存在着管理不善、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 所以, 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采取私有化政策, 将国有企业的资产以出卖股份的形式卖给或承包给私人或私人集团, 至于有些不能私有化的国有企业, 政府除作出限期扭亏或收支平衡的规定外, 还特意设置竞争对手, 以打破国有企业对所在行业的垄断。
2. 都强调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在社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是中国, 还是西方国家, 无一依靠单一的手段调控经济活动。然而就计划手段与经济手段比较而言。则主要强调经济手段对宏观调控的作用。
西方国家在利用经济手段上,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主要依靠金融、财政等手段调控宏观经济。为了加强金融、财政手段的调控作用, 西方国家在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文章, 例如, 1986年9月27日,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税制改革方案, 其主要内容: (1) 降低税率, 简化税收档次, 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由50%降到28%, 档次由十四级简化为三级。公司的最高边际税率由46%降低到33%, 税级由五级简化为三级。 (2) 限制和取消某些税收优待, 提高征税起征点。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 西方国家在其已有的基础上, 不断健全其管理机构和货币管制。仍以美国为例, 1980年3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新的银行法案, 该项法案规定, (1) 取消联邦储备银行对存款利率的限制; (2) 凡接收存款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 (3) 提高参加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金融机构的缴纳保险费的限额; (4) 放松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限制等。
由于西方国家注意运用经济手段, 加强宏观调控, 并积累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经验, 从而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开始走出“滞胀”的局面, 而进入低速持续增长的时期。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改革计划调节手段的同时, 一直注意加强经济手段对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财税体制方面继续采取放权让利、利税包干等政策措施之后, 实行了全国统一的分税制。在金融体制方面, 通过建立中央银行, 强化商业银行的职能, 增设新的金融机构, 开辟金融市场等重大改革措施, 以及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加强了对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管理, 并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中西体制条件的不同点
1. 经济体制的所有制基础不同。
西方国家虽然存在某些合作企业, 但这种合作企业仍然属于资本主义企业。因此,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并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个分子。它们的经济体制是建立在完全的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商品生产者所具有的彼此独立的特性, 使得商品经济与私有制相结合, 比和公有制结合要容易得多。这种情况决定了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 除了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质要求外, 它自然而然地把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自己的目的。而中国正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所有制基础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 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只起补充的作用。这样一种所有制结构, 显然比西方国家要复杂得多, 这就是说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 又不能“全盘西化”或私有化, 既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又不能让它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 操纵或控制国计民生。此外, 现阶段的公有制, 还不能做到企业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完全统一, 因此, 它必须和商品经济形式相结合。但怎样结合得好, 就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 其困难就在于:一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而不能“化公为私”;另一方面又要有内在的动力。至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步履维艰, 以及共同富裕与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 从另一种角度说明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实现有机结合的困难程度。
2. 中西经济体制演变过程不同。
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 主要信奉萨伊的经济自由主义, 认为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自有办法解决社会供需矛盾。但这种理论在世界经济历危机的沉重打击下, 黯然失色。于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出台, 才免资本主义于“一死”。1936年凯恩斯把美国“新政”这套做法加以理论概括, 从而形成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在实践中遇到了“滞胀”难题, 西方国家的经济长期处于走走停停、进进退退的局面。到20世纪70年代末, 西方国家掀起批判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思潮, 并形成反凯恩斯主义学派。反凯恩斯主义学派主张自由放任, 反对国家干预。但现代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因此, 反凯恩斯主义学派不可能成为主流学派, 然而这不是说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不再苦心研究如何摆脱“滞胀”的两难境地。相反, 他们提出了许多反映社会化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主张并被政府采纳, 从而推动西方经济不断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演变过程, 明显不同于西方国家。如上所述, 西方国家是从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向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演变, 而中国则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种转变, 并非仅仅是次序的颠倒, 而是一场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是第二次革命”, 首先, 它是一场思想理论战线的革命。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现在则认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只是调节经济的两大手段, 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于比资本主义更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在于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 它是一场生产关系领域的深刻变革。始于农村, 继于城市, 中国开展了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内的生产关系的全面变革;一种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成, 并在不久的将来, 定会扎根于中国经济的沃土之中。第三, 它开创了人类历史的先河, 即, 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井不发达的大国, 把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种结合的过程中, 尽管有我们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但难处却不知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大多少倍, 因为, 资本主义国家是从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向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演变, 这是一种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中国则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
3. 中西经济体制改革的方略不同。
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既然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早已存在为前提, 因此, 它是一种原体制内的变革, 其中以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为重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 基本上是在原计划经济体制内变来变去, 因此, 效果甚微。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一时难于突破的情况下, 在计划经济体制以外, 找到改革的突破口, 即在农村打破“大锅饭”,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 全国城乡在生产、流通等领域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与此同时, 不断深化公有制经济, 特别是国有经济的改革, 而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先是从放权入手, 扩大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进而在“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的基础上, 再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实践证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上述战略思想, 具有如下长处: (1) 在公有制经济以外, 允许个体经济、私有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这为中国经济在变革时期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2) 对原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原封不动, 而是在具备了较强的物质力量, 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再实施进一步变革。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从速度上看是循序渐进的, 改革的每一步都是“稳中求进”, 尽可能减少社会的震荡, 因而保持了改革进程所需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
三、几点结论
1. 无论是中国, 还是西方国家,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需要
具备种种条件, 其中一个根本的条件, 就是要有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这一根本条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它不仅需要经历一个建立的过程, 而且更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过程。此外, 中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还表明,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国家鼓动别国搞什么“休克疗法”, 进行突变式的改革, 而他们自己却从未搞过什么“休克疗法”。战后前联邦德国也曾在短时间内搞过从战争体制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但这只是从战争体制向和平体制的转轨, 并不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原苏东等国听从西方“休克疗法”的说教, 搞急剧的社会经济变革, 原计划经济体制是被否定了, 但市场经济体制, 特别是一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并未立即建立起来, 我们应记取这惨痛的教训。
2. 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上, 西方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的地方, 其中有以下两点尤其重要:
一是增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的活力;二是通过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加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因此, 不仅中国改革的经验, 就是西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同样说明, 增强企业活力, 决不是不要政府的干预, 相反, 越是给企业和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 越需要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作用。因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的经济调控体系及其职能, 并非是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的东西, 其本身包含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中, 没有健全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 就不可能有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 关键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宏观调控, 而是怎样加强宏观调控。
3. 我们必须而且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 但决不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 更不能颠倒主次关系。
与此同时, 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与资本主义个性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共性与社会主义个性的有机结合。在这种结合的过程中, 既不能片面强调个性, 忽视甚至否定共性;也不能片面强调共性, 忽视或否定个性。一切违背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尽管它们可能存在一时, 但终究要被除掉。任何统治阶级都不允许违背社会本质的东西的存在, 社会主义中国是如此, 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这样。
根本转变 篇2
推动档案管理转型要从根本上转变 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扬言到:推动档案管理在服务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覆盖面更宽、受众面更广,体现出更强的社会性、全民性和公益性。档案利用不再局限于工作查考和学术研究,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为掌握信息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走进档案馆、登录互联网。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这几年档案工作区别于以往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国家档案工作区别于国外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档案事业只有走出神秘象牙塔,联系于社会、根植于大众、服务于现实,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要改变档案资料“锁在深闺人不识”的状况,积极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通过规范有序地公开档案目录、卷宗,举办陈列展览等有效形式,使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利用档案资源。要优化档案服务措施,方便人们查阅利用,尤其要创造条件吸引青少年走进档案馆,使他们在丰富的历史资料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做好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新农村建设档案、民牛档案以及社会文化档案等工作,及时公开有关信息,使档案工作更加贴近群众、便民利民。改进服务方式,探索发展诸如信息导航服务、增值服务、推送服务等以用户为中心的档案服务新模式。
推动档案管理在资源由数量璎向质量型转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的“本钱”和发挥作用的基础。档案资源建设不仅要有量的积聚。更要有质的提升,杂乱分散的材料堆积不会产生信息量的倍增。而且会影响档案价值的有效发挥。一方面,要按照建立新型档案资源体系的要求,结合每个档案馆(宦)的功能定位,敞开大门,广集博藏,加强档案收集工作,特别要注重做好社会征集工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拓展档案收集的渠道和范围,把应该进档案馆(室)的档案全部接收进来。把散布于社会的有价值的各种档案资源也尽可能地征集进来,使档案来源更加广泛、资源更加丰富。另一方面,耍从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和可开发利用的角度,着重在资源的整理、整合和加工上下工夫,优化结构,科学分类,合理归档,规范管理,实现档案材料的系统化、程序化,形成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载体多样、特色显著的馆藏格局。加强各馆藏之间的横向联合,建立互动交流机制,加快建立全国性的档案目录库,推动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
此文来自于才子城哲学与人文论文设计街。
根本转变 篇3
舆情给政府提了个醒
由于部分政府机关和公职人员不依法行政甚至存在腐败行为,加之征地拆迁、劳资、医患、交通、环境污染、物业服务管理等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大量涌现,有关政府管理的负面舆情不断发生。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10年,国内20大网络热点事件中,直接与政府管理、决策、有关活动或公职人员相关的事件有11个,包括上海世博会、李刚之子校园撞人致死、北京查封“天上人间”、宜黄拆迁自焚、各地校园袭童案、安阳曹操墓真伪之辩、山西“问题疫苗”、商丘赵作海冤案、王家岭矿难救援、唐福珍自焚、部分地区罢工等。
2011年,又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官员腐败与作风问题的网络事件。近两年,网络舆情往往发端于网络,盛传于微博,持续暴热于媒体跟进,呈现迅速强烈、多元叠加、集中放大等传播特点,从而在短时间和大范围内对政府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抱怨是没用的
政府形象是需要塑造的,然而我国在政府形象塑造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形象树立和品牌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变化缺乏应有认识。一些人不能正确看待舆论监督,指责批评报道“影响稳定”,抱怨“天下本无事,媒体来扰之”。
一些地方对舆情引导、突发事件处理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健全的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新闻处置机制,效果也就不佳。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适应,不会做、不善做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工作,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高,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不高。
此外,公众教育需要加强,现代公民意识尤其是法制意识有待确立。而实情决定舆情,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够畅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够及时有效。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在新形势下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性紧迫性;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树立政府形象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准确把握和利用社会化媒体规律,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形象根源于政府职能转变
形象发生于政府本身,归根结底,政府自身的修炼才是根本。要致力于提供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重点落实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责,把精力、人力和财力向搭建平台、营造环境、提供公共产品转移,树立服务型政府的形象。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宣传和强化“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摈弃“以GDP为中心”的观念,纠正“重经济指标,轻公共服务”的倾向。
为建设广大公民心目中的诚信政府,要依法行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注重司法公正,增强对公众的诚信。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明确职责权限,开展绩效评估,建立健全行政问责体系,增强政府机构内部的诚信。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素质,减少“害群之马”。
新闻媒体本身具有“阳光、目光和激光”的作用,将政府行为亮在“阳光”之下,聚焦于群众“目光”之中,进而通过舆论监督实现“激光”手术。要推进大部制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提升政府的公共行政效能和水平。要加快社会工作、应急管理等改革,充实部门和力量,完善工作流程机制,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在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时,尤其要快速反应,公开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根本转变 篇4
关键词:体育管理职能,管理体制,服务体系
一、研究目的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 国家的总体结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这要求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打破国家“全包式”的方式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只是进行宏观调控, 把管理交给社会与体育经营者, 叫他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体育管理的职能主要集中在计划、指导、协调、评估和服务方面。
二、结果与分析
由于体育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 国家会减弱对体育事业资金的投入, 主要通过政府主导作用来控制社会自主状态和调节市场的自主行为, 以达到服务与协调的运转。国家投入很少, 相应各基层单位要想站稳脚跟, 就得有自己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体育市场不够成熟规范, 虽然近年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在经营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思维和方式, 尚未充分意识到建立规范合理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对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深远意义, 没能够运用国际化的标准来推动体育产业科学化的管理。由此造成了体育服务产业管理水平的良莠不齐, 与其他国家相比, 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的相当大的差距, 这无疑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我国顺利加入WTO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 对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化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使得我国体育产业必须建立与国际化水平接轨的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 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成长以及适应国际体育市场的运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此外, 我国体育产业不仅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也是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 不但要保持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态势, 还需要规范市场的运营, 尽可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三、策略
(一) 转变体育管理职能, “全包式”的智能服务向“指导协调方便服务发展”
引入市场机制, 使得有限的资源在配置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政府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政企、政事的分离来提高管理效能, 改变政府权责失衡、职能不清的现状。这就要求打破政府全包和统管的格局, 政府只是体育行政管理的主体并帮助促进管理形式的多元化。其主要的职能应是着眼于体育的宏观调控, 为社会体育组织服务。社会体育组织享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 但也必须做到自我约束和发展以保证市场的规范。鉴于政府对社会体育管理的调控是宏观的过程, 同时考虑到政府、社会体育组织各自的特点, 为改变政府传统的“全包式”的职能观念所造成的职能失衡等弊端, 政府对社会体育管理职能转变的重点应放在政府限职能和法定的权限内, 规范能够管辖的社会体育事务。这种管理职能是有限的, 相对集中于社会体育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二) 保证协调服务的基础上, 应用法律、法规做后盾
市场经济有促效性, 也有滞后性。所以政府在宏观服务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其滞后性, 帮助各社会体育组织避开他, 同时也应该用法律严格约束, 要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对各种竞争活动进行必要干预, 以使其能够在符合国家利益和体育事业的范围内进行。1996年7月国家体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管理的通知》, 之后一些省市也根据自身的情况陆续颁布了体育竞赛管理方法等一些法规和条例。这些措施为进一步服务和规范市场, 加强体育产业的管理, 促进体育产业快速有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强执法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定要把各社会体育组织的利益放到第一位, 在兼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需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清晰规定各执法部门职责和权限。体育是社会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事业类型, 这就使得多主体共同参与执法是十分必要的。较为适宜的共同执法模式应以政府管理为主, 公共管理为辅。体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行业执法管理负主要责任, 而工商、税务、公安等职能部门则对与其他行业具有共同性的内容负责。同时, 体育行政部门内部应该设置一个强有力的执法机构, 建立一支既有完备的法律知识, 又熟悉体育专业技术的执法队伍, 一方面要监督各社会体育组织, 另一方面要监督各体育行政部门,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四、结论与建议
健全体育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也是政府服务各社会体育组织的一个重要措施。体育相关企业内部应明确每个人各自的职责, 了解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这也能够从客观上使得企业的最高经营者从日常琐事中摆脱出来, 转而更多地考虑企业经营问题, 更多地为员工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汉超, 秦椿林等.体育管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1]孙汉超, 秦椿林等.体育管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根本转变 篇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要点概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一是“四个更加”强调坚持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四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五是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六是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七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二)专家解读
四大亮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强调消费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首要战略地位,本次全会传递出的亮点多而且新。
公报中没出现GDP的指标
公报摘录: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专家解读: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这次公报中没有出现GDP的指标,而是说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这意味着,在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要兼顾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这正是十二五与十一五规划的最大区别,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要均衡发展。十一五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强调的是GDP发展速度。而完成这个速度的手段主要靠扩大投资来实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就要从多方面均衡的推动。二是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变。在十二五期间,是实现从传统粗放、数量型的经济模式,转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新经济模式的关键五年。这个新旧模式的交替时期,如果发展得好,就会促进经济长期稳定。此外,此次制定的政策,考虑的是效果,而不是速度。经济增长的效果好了,也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福利。
5个“坚持”表述明确转型路径
公报摘录: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专家解读:北京社科院院长助理、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改革的再深化、发展的再跨越,也可以看成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二个里程碑。
提到全会公报中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赵弘说,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次强调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群众基础,或者说是基础动力,改革开放则构成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动力。从投入要素看,要把科技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手段,人才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同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模式上,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推动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民收入蛋糕”居民要多切
公报摘录: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专家解读:赵锡军说,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不管是生产收入、投资收入、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都有很大提高。但相对而言,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收入提高得更快、更多,而普通劳动者,尤其是部分省市出外打工的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但收入提高的速度太缓慢,这种状况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提高居民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人们的收入,可以刺激消费品市场,更大地拉动内需。收入的提高也会缓解劳资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改革前三十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后,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带动大多数人共同致富。
首次明确消费的首要战略地位
公报摘录: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专家解读:赵弘表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意味着我国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的宝贵时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做足做好国内需求、消费拉动这篇大文章,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更加全面协调。
纵观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以出口加工、依赖外部市场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外贸进出口额的增大,国际环境对中国发展的约束也日益增强。同时,长期依赖于外部市场,简单的出口加工对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也带来不利影响。
(二)与此前规划的本质差别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心愿。民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
分析如下: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成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5.“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一)专家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新亮点
“科学发展”首次以主题形式纳入中国新五年规划
“科学发展”在中国编制五年规划史上首次被明确为“主题”,贯穿其中、统领全篇。分析人士指出,“科学发展”作为新五年规划的主题,将给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定下新思路、新途径、新基调,它也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扩大内需”首次在中国新五年规划建议中单独成章
“扩大内需”首次在建议中成为独立章节。这表明中国将“扩大内需”战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着眼于消费、投资与出口平衡拉动中国经济,更着眼于让更多民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两个同步”体现高要求 国强更要民富
《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提法写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中,格外令人关注。“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意味着在建设富强国家的同时,也着力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这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望“民生工程”新目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
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表述意味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全党共识,将成为“十二五”规划最突出的特点。未来五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国的发展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更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一方面反映了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适应全球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大趋势的重要部署。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
建议强调加快改革攻坚步伐,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指出,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同时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实施“走出去”。
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建议》把收入分配提到了非常突出位置,回应了社会的期盼,既是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也是要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
消费将居“三驾马车”之首
仔细对比5年前的《建议》即可发现,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首次被提到了第一的位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驾马车”顺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结构的调整,除了“三驾马车”的调整,也要靠科技创新。
构建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定走构建创新型国家之路,势将有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小城市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
建议》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
“十二五”规划重科教 人才强国不是梦
《建议》第七部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到1500字,22处讲“创新”,让人看到了执政党的孜孜以求。
(二)九大关键词 关键词:住房调控
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建议】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陈国强:《建议》中有关房产政策的表述,与今年房产调控的方向和基调一致。预计“十二五”将对现有政策进行深化和延续。
《建议》中提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发出新的信号,过去的政策专门强调保障房力度,现在专门提出住房供给问题,更多地关注了不符合保障房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多数城市可能会将廉租房、公租房成为保障房的主体,经适房的地位可能会下降。
根据《建议》分析,未来五年将通过供应的角度来调节房地产市场:可加大住房用地供给,对存量资源进行盘活,整治开发企业囤地现象。
房产税在“十二五”期间毫无疑问将会成为现实。虽然不一定是全国范围征收,但会是在部分城市试点。关键词:城镇化
中小城市放宽落户条件
【建议】加强城镇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解读】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非常必要,也需要有更详细的配套政策。
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不光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事情,大城市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应解决他们安家落户的问题,也应解决户籍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否则就不是完整的城市化。当然,对个别人口已经太多的超大城市,落户条件可以从严掌握。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把户籍管理制度废除掉,仍需要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问题。
本来城市化的一个作用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节约土地资源。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有过多的不合理占地,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因此,城市化需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城市面积,保证必要的人口密度。关键词:收入分配
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建议】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分配秩序,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解读】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把收入分配提到了非常突出位置,回应了社会的期盼,既是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也是要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实际来看,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要比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快,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更快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速度,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甚至逐年下降。因此,“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一定难度,这需努力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劳动报酬怎么提高?低收入群体怎么提高收入?收入如何再分配?这些都需要努力。
现在政府财政收入虽然增长很快,但都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上的财政增长,才有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民富国强。
总之,只有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才有可能扩大消费需求,否则就无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4关键词:指导思想
十二五主题为“科学发展”
【建议】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解读】 分析人士指出,“科学发展”作为新五年规划的主题,将给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定下新思路、新途径、新基调,它也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该表述意义重大,它贯通了中共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科学发展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相关评价体系、长效机制、具体政策等方面将发生重要调整和变化,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环保、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5关键词: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首次单独成章
【建议】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
【解读】“扩大内需”首次在建议中成为独立章节。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指出,这充分表明,中国已将其完全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轨道,“如果能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主动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也表示,“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体现到居民的消费增长上,不能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样的增长就只能是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增长,从而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6关键词:财税改革
开征环保税缓解环境压力
【建议】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解读】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早在去年3月份就向媒体表示,环保部已与财政部等部委就开征环境税的具体相关细节进行磋商。张力军表示,目前我国只有排污费,但由于排污费征收标准过低,还不到治污投入的20%,导致环境资源的廉价使用,环境持续恶化,开征环境税无疑能极大地缓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压力。
7关键词:全面改革
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
【建议】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解读】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论是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是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仍有不足和弊端,依然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探索,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有必要认真总结和长期坚持这些来自实践、符合规律的成功经验。
8关键词:农地征用
征地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条件
【建议】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严金明说,按照现行的规定,征地的主要问题是,把农民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往往得不到维护,主要是给农民补偿不足,而农民失地也就意味着失业,如果地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损害。暴力征地、暴力拆迁根源就在这里。”严金明说,在征地过程中,一般法律规定是要用于公共利益才能去征地,但是实际上,建设用地也走的是征地这条路,这样农民获得的很少,大部分收益被政府或者开发商拿走了,所以,征地主要要维护农民权益。
9关键词:行政改革
探索推进“省管县”体制
【建议】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责制,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解读】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政府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结构调整好是解决行政层级的前提。比如,部门重叠,党和政府设置同样的机构,同一样事情有好几个部门去管。他认为,随着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明确,要对行政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重叠的部分没必要了。
此外,在政府结构优化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行政层级,实行大部门制改革,这既有利于精简人员,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对于“省直管县”,迟福林认为,这是肯定之前在试点的财政上省直管县的改革,这也许会在“十二五”进行更大范围地推广,而且在此基础上可以试点和逐步推开行政上的省直管县。
36.争先创优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水平,根据人事系统“创先争优”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专门实行创先争优活动。【指导思想】
根本转变 篇6
实事求是地讲我国餐饮业发展到今天,对于一个饭店来说,饭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品种的多少,对于一个饭店来说已不是经营管理的关键,厨师的水平、厨艺的高低、品种的多少,已远远不能决定饭店经营的成功与否,厨师的地位和“中心”说已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就连一些厨师自身也已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他们甚至认为,自己的地位可能还不如服务员重要,不如门迎重要,更不如销售经理重要。但是饭店经营管理人员谁最重要,厨师不重要了,是经理重要,还是服务人员重要,我认为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顾客,厨师不能成为饭店经营的中心,服务人员也不是饭店经营的中心,经营的中心不在内,而在外,“中心”是顾客,是消费者,他们才是上帝,是最重要的,是唯一的,饭店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他们来进行的。
餐饮经营与其他行业的经营有区别,也有共同点。在彩电行业,他们早已不是彩电质量好坏的竞争,彩电质量不好的企业早已被淘汰出局,长虹、TCL等的竞争早已上升为品牌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也就是说,对于餐饮经营来说,饭菜质量的好坏、卫生的好坏,那是最基本的,是起码应该做到的,连这些你都做不到你还搞什么餐饮,还谈什么竞争,而餐饮业最终的竞争看你是否把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牢牢抓住,贯彻始终,你把这个中心抓住了,你就能在竞争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怎样以“以顾客为中心”
怎样才能做到以顾客为中心,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做到。
一、了解顾客,了解市场,为顾客服务
要吸引顾客来饭店就餐,就需要了解顾客,了解顾客需求、市场需求。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变化无穷,作为餐饮管理人员就要及时掌握研究顾客消费心理变化,掌握市场发展脉络,顾客消费有什么新的需求,市场变化有哪些趋势,自己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经营管理人员要研究,服务人员要研究,厨师更要研究,要在饭店内研究,研究来本店吃饭的顾客,特别是一些常客的变化,更要走出去,研究发现整个餐饮市场的变化。
我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厨师在这方面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在饭店内厨师要常和服务员进行交流,一方面服务人员要及时把一些信息反馈给饭店管理人员,反馈给厨师,比如哪些菜销售有所下降,哪些菜顾客点的少,顾客要点哪些菜,而饭店没有等等,而厨师在烹饪过程中也要注意发现一些问题,哪类菜经营有所下降,顾客对一些菜品味有什么新要求,同样的菜,别的饭店经营得怎样,口味、配料、工艺和自己的菜有什么不同,都需要研究、了解,及时变化。
二、贵在创新
我们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个社会所以能前进,就是他在不断变化,餐饮经营更是如此。可以说我们今天经营的餐饮已与10年前,20年前完全不同,菜不同,味不同,环境不同,服务不同,谁创新,谁就发展,谁固步自封,谁就落伍。
对厨师来讲,创新也要围着顾客转,一方面要听取顾客意见、服务人员意见,看顾客需要什么,顾客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同时更要经常推出一些创新菜,供顾客挑选,供市场鉴别,推出后及时发现顾客反应,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喜欢的菜品,还需要哪些改进,然后确定下来,进入正常供应。
创新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借鉴别人的经营,把别的饭店经营比较好的菜拿过来,为自己所用。同样是川菜、粤菜,别人能经营得好,自己经营不好,同样的虾,同样是鱼,别人能卖得好,自己卖不动,就要研究、学习,看其中的奥秒在哪里。
三、建立顾客档案,将服务向深层次发展
经营围着顾客转,以顾客为中心,服务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现在的服务一般是现场的服务,大家比谁服务得热情、周到,比服务品种,比服务质量,但是将来的服务,更深层次的服务是服务理念的提升,是顾客离店后的服务,是潜在的服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是间接的服务。比如建立顾客档案,个性化服务,回访老客户,走出饭店,上门服务,为常客固定包间,固定服务员等,甚至有的饭店根据个别客户的需求进行装饰等,我把这些称之为餐馆后服务或后餐饮服务,将来的服务可能主要表现在餐饮后服务的竞争,而不是现场服务的竞争。
四、建立公共销售队伍,构建企业的公关文化
大型饭店、宾馆的公关销售是宾馆一项重要工作,而酒楼饭庄的公关销售远没有被人重视,大多数酒楼饭庄还没有这方面的机构和人员,即使有,也只是在内部做工作,而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激烈,公关销售已成为餐饮企业必然之路,要有公关机构,招聘公关销售人员,走出店门,宣传企业,推广企业,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起码在10 km之内的大型企业、党政机关、社团集体,甚至个别顾客,都要走到,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甚至与他们共同举办一些活动。
根本转变 篇7
一、EVA业绩考核容易存在的一些误区
从2010年开始,国资委对所有央企负责人正式开展以EVA指标为核心的经营业绩考核。通过我们对近30家央企的咨询、课题、授课、调研和了解来看,目前,有不少央企对国资委推行的EVA业绩考核依然存在较多的误区,只有少部分央企负责人正确理解和全面接受了EVA业绩考核,并高度重视和主抓。有部分央企负责人甚至认为本单位在2009年以前进行了EVA考核试点,现在的EVA实质性考核跟过去的试点EVA考核是一回事,所以在对EVA业绩考核的必要性、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认识不到位。
目前,央企在推行EVA业绩考核方面,容易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首先,EVA业绩考核仅仅是在现有考核体系中引入EVA指标的考核而已(目前,国资委推行的是EVA指标替代净资产收益率);
其次,EVA业绩考核是集团公司负责业绩考核部门的事情,也有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这是财务部算EVA指标,企业管理部下达EVA指标,人力资源管理部考核EVA指标而已;
再次,EVA业绩考核只是考核理念和考核方式的转变;
最后,EVA业绩考核是一个简单的EVA指标和综合得分的计算。
二、央企如何正确认识EVA业绩考核
国外优秀企业EVA考核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我们认为,国外许多企业EVA的做法不一定适合中国的企业,更不一定适合较为复杂的中央企业。中央企业在企业战略目标、经营方式、管控模式、市场地位、交易方式、资产和员工状况等方面与国外企业有着巨大的差异,与国外的国有企业也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央企实施EVA,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按照国资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本企业的具体问题,在国资委考核暂行方法的基础上完善本企业的业绩考核方案,正确认识EVA业绩考核和稳步推进EVA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我们认为,央企至少应在如下几个方面来正确认识EVA业绩考核:
1. EVA业绩考核不仅是引入EVA指标的实质性考核,更是要建立一个基于EVA的价值管理体系
我们认为,目前的EVA业绩考核不能仅仅认为就是引入了一个考核指标而已,EVA不仅仅是一个考核指标,更是一个价值管理基本工具和正确的经营理念、思维和行为方式。EVA业绩考核一定是需要企业负责人进行经营管理行为的转变,否则,EVA业绩考核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目前,许多央企认为这仅仅是考核而已,甚至认为仅仅是转换一个考核指标而已,其经营管理依然是利润导向下的思维和行为,经营管理理念和行为没有多大变化甚至没有任何改变。
2. EVA考核与管理是“一把手”工程,应高度重视EVA考核与管理工作
我们认为,EVA业绩考核是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EVA考核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应高度重视EVA考核与管理工作,企业负责人应亲自宣导EVA的核心理念和强力推进EVA业绩考核与管理。EVA考核与管理是企业各部门全力协同和合作的事情,因而,集团公司有必要成立EVA业绩考核工作机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面参加),来全面负责、实施和推进EVA业绩考核与管理工作。
3. EVA业绩考核是考核、经营和管理的全面转变
我们认为,EVA业绩考核不仅仅是考核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转变,即从利润考核转向价值考核,而且更是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转变,是领导行为和决策方式的转变。如果企业负责人的理念没有转变,职能部门负责人理念转变是没有意义,也是不太现实的。
4. EVA业绩考核不是颠覆过去,是对现有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
我们认为,EVA不仅仅是一个核心考核指标,更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个价值管理体系。EVA业绩考核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财务部门根据财务报表对其调整后计算出EVA指标用于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EVA指标应该是一个短期财务绩效结果和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衡量。央企应构建一个基于EVA的业绩考核体系,对现有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调整和补充,科学设计以EVA指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
三、央企如何开展EVA业绩考核
虽然,许多央企自2004年开始了EVA业绩考核试点,但过去的EVA考核试点是一个自行的试点,是一个没有标准的试点,是一个没有实质性考核压力的试点,是一个不全面的试点。所以从2010年开始,央企都接受国资委的首次、正式的EVA业绩考核,EVA指标已经实质性纳入对央企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并且与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和任命挂钩,虽然目前没有开展任期EVA考核,但年度EVA的指标得分会影响央企负责人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综合得分,所以EVA业绩考核的压力和考核结果的应用应该说力度空前,但通过我们的了解,当前部分央企,甚至大部分央企对如何有效开展EVA业绩考核、如何把国资委的考核压力层层传递下去、如何取得EVA业绩考核的实质性效果等问题依然感到困惑。
通过我们的EVA咨询项目经验、央企的EVA重大科研课题和授课了解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央企开展EVA业绩考核工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领导的高度重视和EVA核心理念的全面、持续和系统地贯彻
领导的高度重视是EVA考核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和EVA取得效果的关键保证。但这需要企业负责人全面理解和真心接受EVA指标为前提。
目前,有部分央企,在没有进行系统的EVA理念培训与贯彻之前就急于全面推进EVA业绩考核,这样会给EVA业绩考核工作的有效推进带来一些阻碍,会降低EVA业绩考核的实际效果。我们认为,在正式实施EVA业绩考核之前,有必要针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就EVA的核心理念进行全面、正确和系统地宣贯,这样才能统一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的认识和行为,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持续地进行价值改善或价值创造。
2. 全面、系统和透彻的历史数据分析和测算
当前,绝大部分央企都对集团公司和所属各单位的EVA指标按照国资委公布的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进行了EVA数据测算,但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计算而已,没有展开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测算。
我们认为,央企从事EVA业绩考核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对集团公司、各板块和各所属公司的各项基础财务数据和EVA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和透彻的分析和测算(有条件的央企最好能够分析5年左右的数据,当然我们认为至少要分析3年的数据才有意义)。
3. 根据国资委的考核暂行办法制订集团公司的业绩考核方案
通过我们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央企都是在国资委公布的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匆忙出台了本集团的经济增加值考核方案,没有对国资委的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大部分央企负责考核的部门认为,这是为了确保与国资委的考核办法衔接的需要,所以只能跟国资委的考核办法相同,甚至有些央企直接将国资委的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中的“国资委”改为“集团公司”就下文进行实质性考核了。我们认为,国资委的考核和集团公司对所属二级、三级单位的考核应是两个层面的考核,国资委考核所有央企目前只能做到简单可操作,而央企对所属单位的考核应追求针对性和可操作。
4. 合理设定EVA考核目标值、科学分解和下达EVA考核指标
按照国资委的考核要求,在确定央企EVA考核目标值时,考核目标建议值原则上不低于上年考核指标实际完成值或者前三年考核指标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EVA基准值按照上年实际完成值和前三年实际完成值平均值中的较低值来确定。EVA考核目标值的设定依然遵循的是利润指标目标值的设定方法,即历史绩效结果分析确定法。我们认为,实际而言,由于EVA指标是一个年末财务报表的调整性指标,因而EVA的目标值确定相比利润指标目标值而言更为复杂,更难准确把握。央企如何科学分解和下达对所属单位的EVA考核指标值更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关链接】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根本转变 篇8
一、在发展的思维方式上, 逐步实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立体型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 毕节地区仅仅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扶贫救济上, 一味地采取对贫困人口进行扶贫救济的政策, 效果很不理想。一些地方越扶贫、越落后, 越输血、越贫血。由于只考虑发展生产, 而不注重生态建设, 导致一些地方越垦越穷, 越穷越垦。在不断探索实践中, 贵州省委一班人开始思考对毕节扶贫救济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充分认识到, 光是靠输血, 靠扶贫是不行的, 必须实行开发扶贫, 并把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实现毕节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目标。否则, 就会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拉越大。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在总结毕节以往扶贫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贫困落后和生态恶化这两大严重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把中央大政方针和毕节的实际结合起来, 审时度势, 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构想, 并于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这个重大决策, 是毕节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决策, 指明了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道路, 明确了试验区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战略。它标志着毕节地区在发展的思维方式上, 逐步实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立体型的转变, 这一发展理念实际上是科学发展观的雏形。随着试验区的建立, 试验区的内涵进一步深化, 形成了“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 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在内的, 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复合型立体型发展模式。
二、在发展的依靠力量上, 逐步实现从自力型向自力型与借力型结合的转变
过去, 毕节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寻求发展。由于毕节地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 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征, 山高坡陡, 河谷深切, 地形破碎, 交通落后, 区位优势不明显, 经济基础薄弱, 产业结构单一, 人口包袱沉重, 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速度太慢, 根本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试验区成立20多年来,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的高度重视, 借助于各民主党中央的智力支持, 加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 毕节试验区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 从贫困走向温饱。试验区建立前的1987年, 全区8个县中有5个国定贫困县和1个省级贫困县, 贫困人口比例高达69%;全区粮食产量为103.83万吨, 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80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4元;垦殖指数高达62.7%。而到2008年, 全区粮食产量为262.62万吨, 全区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 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的富余;全区产业结构实现了“一二三”排序到“二三一”排序的历史性提升;财政收入从1987年的2.04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69.58亿元,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达到2756元;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37.87%。试验区建立之初的“粮食、人口、生态”恶性循环初步得到控制, 经济社会发展踏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二次跨越, 毕节试验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2009年4月14日中央统战部在京牵头召开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会 (简称“4.14”会议) 以后一年, 毕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势头。两次新跨越的实现, 是毕节自身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身的努力和中央统战部、各民主派党中央、全国工商联对毕节试验区的对口帮扶成为毕节试验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两大动力。
三、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 逐步实现从物本型向人本型的转变
传统的发展方式是掠夺式和粗放式的, 是以物为本的, 现代的发展方式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而毕节试验区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 由于指导思想的缺失, 最初曾经走过一些弯路, 曾长期陷入“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但随着试验区的建立和“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 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提出, 毕节地委、行署根据胡锦涛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 在由各民主党派组建的北京专家顾问组的指导帮助下, 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 即:“以加速开发扶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 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组织建设, 促进全面发展;利用政策引导和采取特殊措施, 以发展经济为重点, 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之中, 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 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 把教育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按照这一思路, 毕节地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 把人口、生态、环境、资源有机统一起来进行改革试验, 围绕群众的具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来制定实施改革试验政策措施, 在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在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就的同时, 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这些思路和举措, 极大地推动了毕节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的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成功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的困扰, 走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道路, 逐步实现了毕节地区发展模式从物本型向人本型的转变。
四、在发展的目标方向上, 逐步实现从开拓试验型向探路示范型的转变
毕节试验区自成立之日起, 就担负起实现“近期做作示范, 远期探路子”的重要使命。不仅要在贵州的扶贫工作上做示范、取得重点突破, 还要为岩溶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探路子、提供经验, 找到一条喀斯特岩溶地区脱贫致富的科学发展路径。经过全区人民20多年的共同努力, 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毕节发展的新路子, 即包括毕节试验、毕节经验、毕节精神在内的“毕节模式”。毕节模式昭示了毕节试验区改革试验的基本规律, 蕴涵了毕节试验区探索创新的基本方法, 对毕节试验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对其他贫困地区的开发扶贫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意义。可以说, 毕节试验区20年的发展, 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创新发展又一个生动范例, 是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探索,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为其他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示范。2005年《理论热点面对面》一书曾以《令人神往的美好蓝图》为题, 以毕节地区建设为例, 作出“毕节试验区的小试验, 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大方向”的重要结论, 是对毕节试验区20多年改革开放成效的最好诠释。
当然, 和其他地区相比, 毕节还很落后, 毕节模式也还在继续探索完善之中。要全面完成上述这几个转变, 真正彻底改变毕节贫穷落后的面貌, 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作为试验区人, 我们一定要增强“试验区人”的荣誉感, 以推动试验区跨越发展为己任, 积极主动投身于试验区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 形成全民参与试验区建设, 服务试验区建设, 奉献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 毕节试验区才能成为开发扶贫的排头兵、生态建设的领头雁、人口控制和素质提升的示范区, 推动毕节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 把毕节建设成为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特色农业基地、旅游业基地, 最终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试验区目标。
摘要:毕节试验区自1988年建立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 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 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得到全面的进步。这些成就的取得, 是毕节人民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结果, 是科学发展在毕节的生动实践。总结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的成功经验, 对于进一步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 推动试验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为岩溶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路子、提供经验,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根本转变 篇9
国民经济动员, 指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适应战争需要, 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力, 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国民经济动员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动员的主体即国家。二是国民经济动员的客体, 即被动员的对象, 是国民经济领域中一切要素, 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部门中的各企业、事业单位;各种产品和劳务等等。三是国民经济动员的目的, 即通过转变国民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 为战争前线提供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维护后方的必要需求, 以保障后方的稳定和安全, 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四是国民经济动员的时限, 一般地讲, 国民经济动员时限从动员令下达、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向战时状态转换时开始, 转换完成时结束。五是国民经济动员的空间, 即国民经济动员的范围或领域。六是国民经济动员的方式。
国民经济动员的外延, 是指动员经济资源和要素保障战争和突发事件需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从国民经济动员准备来看, 主要包括编制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和预案, 建设和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防经济, 发展经济, 增强国防经济潜力, 开发军事技术和研制新式武器装备, 筹措和储备战略物资, 加强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和完善经济动员法规体系, 组织国民经济动员演习等。从国民经济动员实施来看, 主要包括颁布国民经济动员令,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制订并实施战时经济计划, 调整国民经济布局;从受威胁地区向战略后方迁移工厂, 转移物资和技术设备;扩大军工生产, 组织民用工业转产军品, 修建新的军工厂和加强基础工业建设;修建新的铁路、航运、邮电等设施并实行军事管制;重新分配劳动力资源, 保证战时各经济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满足军工生产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需要;加速新式武器装备的科研、试制和生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筹措战费;发展战时对外关系。积极从国外筹措经费与物资;组织民用品生产和供应, 保障国民基本生活需要。
二、国家层面的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性
1. 进行战争的基本前提和有力手段
国民经济动员的这种实战功能, 主要表现在:第一, 国民经济动员不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 却是军队战斗力的生成要素之一。离开了国民经济动员, 军队战斗力就无法扩充、持续作战能力就无法维持。第二, 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强弱, 决定着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利用程度, 最终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2. 实现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变的杠杆和途径
国民经济动员的这种转换功能和杠杆作用, 主要表现在:第一, 国民经济动员是平战交替规律作用的产物。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和战备的需求量较少而战争时期的战争需求量较大。和平时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国防经济会因需求量较少而形成资源的浪费;如果保持较小规模的国防经济会因战时需求量增大而处于被动地位。平战交替规律的作用, 要求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作为解决上述矛盾的基本途径。第二, 现代战争对国民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加深, 往往需要依靠国民经济的整体力量才能进行战争。只有通过国民经济动员, 将平时经济转变为战时经济才能保障战争需要。第三, 国民经济动员作用发挥的程度, 不仅决定着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换的速度和效果, 而且反映着国民经济对战争的适应程度和支持能力。
3. 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纽带和调节器
国民经济动员这种连接功能和调节器作用, 具体表现在:第一, 有利于和平时期国防建设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总目标下, 确定国防建设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使之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第二, 有利于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适度发展。国家通过国民经济动员连接功能, 在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扩大经济动员基础, 充分注意和支持国防建设。第三, 有利于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国家通过国民经济动员的连接作用, 推动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走“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道路, 最终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在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之间合理流动,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平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发展, 战时以战争需要为中心全力支持战争。
4. 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威慑力量和安全屏障
国民经济动员的这种威慑功能和安全屏障作用表现在:第一, 有利于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第二, 有利于军队建设走质量建军道路;第三, 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三、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前置性
现代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和组织工作复杂性决定了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前置性。首先, 现代战争爆发的突然性, 要求在战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经济动员基础。动员基础好, 临战时实施动员, 才能达成快节奏、高速度, 适应现代战争要求, 否则就会贻误战机, 造成严重的失利和被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现代战争从发现战争征候到战争爆发, 往往时间极其短促、而国民经济动员主客观两方面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 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如军工生产能力的扩大, 民用工厂转产军品, 对战略后方目标的防护, 工厂的搬迁等, 要达到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动员的需要、没有战前认真有效地准备是不行的。其次, 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工作复杂, 没有战前周密的动员准备, 在临战时就会陷入混乱状态。现代国民经济动员规模之大, 涉及面之广, 是空前的。临战时要把全国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种力量都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发挥出总体力量的威力, 全面地持续不断地保障战争的需要, 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有在战前进行充分的经济动员准备, 战时才有可能使全国形成一部运转灵敏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器, 卓有成效地保障战争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 高技术局部战争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模有限, 持续时间短、战争节奏快等特点, 对国民经济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争爆发后再按部就班地实施经济动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
四、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
国民经济动员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国家经济实力与潜力、国家安全战略、国民的思想准备、国民经济体制等。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 国民经济体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是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初建阶段。第二阶段: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是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逐步健全阶段。第三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调整阶段。第四阶段:自90年代初以来, 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构建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以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为目标, 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自动化。首先, 要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是实现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式转变的灵魂, 它要求管理者摆脱或打破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管理方式所形成的思想禁锢, 逐步确立市场经济新观念和现代管理科学的新观念, 如系统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协同观念、时效观念等。其次, 要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方法科学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式转变的核心, 它要求以最简捷、最经济的方法, 提高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运用数量统计、线性规划、仿真模拟、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 对国民经济动员量化分析, 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管理的准确性;运用网络技术、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管理技术, 对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论证, 以寻求最佳方案。最后, 要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手段的自动化。管理手段自动化, 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方式转变的物质载体。要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 用现代化通信设备传递信息, 用自动化仪器控制信息, 使国民经济动员管理工作准确、及时、经济、高效。
参考文献
[1]陈德第, 库桂生.国民经济动员——基本理论和历史经验的研究[M].北京:长征出版社, 1995.
[2]朱庆林, 等.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学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5.
根本转变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路设备管理;两个根本性转变;设备管理目标;效益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realization of two fundamental changes proposed emancipating the mind, the importance of awareness raising; elaborated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road equipment management must focus on efficiency, implement modern management objectives; and how to build the road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 well-equipped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Market economy;Highway equipment management;The two fundamental changes;Facilities management objectives;Efficiency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设备管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因此,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设备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是摆在我们设备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而又十分艰巨的课题。
1. 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现代设备管理目标
1.1几年来,虽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设备管理工作和设备装备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较肤浅,主要表现在:
(1)一些领导对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设备管理滑坡,设备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水平不高,工作缺乏活力。
(2)设备往往是作为工程、养护的服务性或保障的手段,沒有将其作为整个施工环节中的一个独立过程看待;在公路工程、养护中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施工过程,机务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队伍不稳定,调动频繁,人心浮动,劳而无功。
(3)缺乏综合设备规划,设备更新购置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更新与使用脱节,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整体素质低,不能有机的组织机械化作业,形成不能规模效益,设备总体效益差。
(4)宏观调控乏力,横向联合不够。由于存在着“自我占用,自我使用,自我封闭,万事不求人”的思想,设备资产存量较大,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从而造成闲置停用无压力,资产使用效益差,发展后劲不足。
(5)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锅饭”思想,在设备维修上,被动事后修理,重使用轻保养的思想普遍存在,只注重设备的物质寿命,不考虑经济寿命。
(6)在设备维修上,由于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满足于自给自足,市场化及社会化协作水平低。在维修制度上,“定期维护,计划修理”的维修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也不适用种类繁多的公路设备维修状况。
1.2以上这些现象正是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集中表现。目前设备拥有单位(企业)资产效益差,甚至正常运转难以维继,就是不尊重科学,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行政手段干预带来的恶果。从根本上讲,今后设备管理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根除计划经济下的各种阴影,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主要靠强化管理、提高装备素质和劳动者素质来实现,加强对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树立起设备综合管理的新观念,从过去只注重实物形态管理转变为实物形态管理与价值形态管理并举,实现现代设备管理目标——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和投资效益,取得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和综合效率最高。
2. 推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新观念
2.1设备是公路施工中重要的生产要素,拥有现代化的设备既是施工的保证,更是创造效益的根本。因此,只有切实抓好设备管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资产经营管理手段,消除行政手段干预,才能促进设备管理的良性循环。
2.2市场经济体制下摆在我们设备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推动和实现设备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这种推动要建立在发挥自主经营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的前提下,而不能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手段干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设备管理体制与格局,必须通过优化配置,资产重组,整合现代设备资源,树立设备资产经营观念,使之从自我封闭的形态转变为面向开放市场。
2.3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自成体系的封闭型的管理体系和缺乏市场观念和社会化协作精神,设备管理部门片面地注重以完好率为中心的实物形态管理,而忽视设备资产的投资和经营效益,设备管理部门要打破旧的设备管理观念的落后和管理机制的制约,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也就是说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运作由自给自足型,转变为按市场规律运作的过程,即设备管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组织设备管理的各环节,实现规模效益。
2.4随着我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市场竞争加剧,设备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将被迫不断更新和调整旧有的管理理念,从而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必须提高设备管理者和设备管理部门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体现出以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新观念,否则将被市场经济大嘲所淘汰。
2.5因此,公路部门设备管理,必须以实现“三个”转变为前提。
(1)一是要转变设备管理理念,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设备管理要从为工程、养护服务的后方,转变到生产经营的前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2)二是设备管理要从过去只注重实物形态管理,单纯追求技术效益,转变到既重视实物形态管理,又要重视价值形态管理,不仅追求技术效益,而且要追求经济效益。设备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关心设备资金投入,更要关心设备投入资金的回报,不仅要致力于设备的完好有效,更要致力于设备资产的利用效益。
(3)三是设备管理要从单纯面向生产现场、单纯为工程、养护服务,转变到不仅面向生产现场,还要面向社会市场;要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服务。
2.6这是设备管理职能的重大变化,既是范围的拓宽,更是层次的深化。设备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关心设备的当前效益,更要关心设备的长远效益;不仅要致力于今天的生存,更要面向未来的发展。
3. 建立健全公路设备管理体系是应对市场经济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设备管理体系,其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设备拥有部门(企业)将以提高效益为目标,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随着开放的、包括设备在内的生产要素社会化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多方面地、力度不同地作用于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功能、组织机构和职责、资源配置、管理过程和工作程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3.1建立和健全设备管理的组织保证体系。
设备体系的组织机构,包括设备管理机构与人员,同时也包括设备操作与维修人员。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不是要削弱原有的设备组织机构,而是要求更精干、更有素质、更专业化、更有效率。
无论那一级的设备机构或人员,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在设备管理全过程中,无论那一个环节的设备职责都必须有相应的设备机构和设备人员去承担。
3.2以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优化设备资源配置。
设备资源配置应把握好的几个原则。
(1)化设备功能。
选择设备功能时应以满足机械化配套作业需要为原则,强化主要功能,保证必要功能,避免过剩功能。
(2)化设备技术水平。
要处理好设备先进性与资金投入的矛盾,要应用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及其评价技术,既要考虑设备一次投入的设置费,又要考虑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维持费(能耗费、人工费、维修费等),保持设备的系统效果最佳。
(3)化设备配置结构。
结构优化是指设备配置结构的优化。要通过资产重组、优化配置、整合现代设备资源,按有利于组织机械化施工配置设备,设备拥有量要以尽量少地占用资金为目的,科學合理地配置。
(4)化资金投入机制。
改变“下面要上面拨”的无偿投入方式,实行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实物租赁、有偿占用(交资产占用费)等配置机制,加强设备拥有单位(企业)资金占用的约束性,迫使单位增强责任感,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5)活闲置设备。
公路部门拥有的设备固定资产占总固定资产的60%左右,其中不乏相当数量的存滞资产,对短期闲置设备出租,长期闲置设备调剂变现,或者通过转让等方式盘活这部分资产,保证设备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设备资产利用效率。
(6)化维修资源配置。
突破“大而全,小而全”的设备维修模式,打破单位所有的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维修管理方式,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配置,充分利用全社会的设备技术和维修技术资源。
3.3贯彻《设备管理条例》,坚持设备一生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