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根本

2024-05-09

语文教学之根本(共12篇)

语文教学之根本 篇1

语文教学关涉十分复杂的因素。就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说,它包容言语形式方面的字、词、 句、段、篇,言语规律方面的语、修、逻、文,言语行为方面的读、写、听、说;此外,还存在着诸多复杂的矛盾,如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言语与思维,教学的内容与学情、 方法与学情、听读与说写、学得与习得、预设与生成,等等;更有目标的多元性,既要传授知识、 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习惯,也要思想教育、 文化传承、精神陶冶,还要承担起培育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责任,实在不堪重负。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了语文教学头绪纷繁,争讼纷起,真谛难辨,莫衷一是。又由于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长期与政治、伦理教育结为一体,教学大都是灌注式讲经授道,这一传统影响甚远。文选型教材,人文性主题单元,使不少教师误以为语文教学就是讲解课文,弄懂这些主题;课程目标内容过于笼统,很多教师都感到难以把握,不知道用教材教什么。这促使教师多以学生理解选文内容为己任。

以上诸多因素使得语文教学长期积弊难除,如阅读往往不能自觉从言语形式入手,不能自觉尊重文本自身结构,其中浮躁、狭窄、泛化、 浅读、误读等现象大量存在。课堂中烦琐分析过多,伪对话充斥,有效生成缺失等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语文课被异化为自然科学课、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课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 学生往往是得意忘言,常常只记住几个空洞的概念。审美教育疏离语言文字的运用,便没有了语文的审美,没有了语文的味儿,学生便没有了语文的兴趣,缺少了语文的审美想象、理解与创造的能力。又如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写生活, 忽视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素材、学习表达规范和表达技巧,更缺少对文本理解、解释、评价和创造的写作。中考只要求写成篇文章,很多教师就偏重结果,忽视过程,忽视结合阅读进行多样的片段训练;文体不限,被误解为不要文体,或只练某一种以应付考试;阶段性考试,模仿中考作文命题,经常与相应阶段阅读教学内容失去联系,导致教师忽视以读促写。读与写的分离,使得教材的例子作用、样本作用、凭借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阅读与写作教学,常常各自在低水平上重复徘徊。

导致上述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学没有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根本,没有能真正确立起自己的核心价值。叶圣陶先生谈《国文百八课》编撰时说“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并因此主张“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所谓“形式”,即言语形式, 也就是语言文字运用。不论是《诗经》的拙朴自在,《离骚》的绚烂诡谲,《史记》的开阖跌宕,还是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丽雅致,凡此种种文采风流,所凝聚着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无不由语言文字的运用得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探究、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教学唯有抓住“语言文字运用”,才能化解纷繁头绪, 协调诸多矛盾,解决诸多问题,真正达到简约、 简朴,真正归于本色、本真,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用教材教

语文教学要凭借教材,具体到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践者、 开创者,必须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课程和教材建设,以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 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根本,从课程实施的高度上俯瞰语文教学,科学取舍教材内容,创造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这是因为教材内容必须反映、体现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内容的凭借、手段和途径,其本质内涵是“用什么去教”。而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要实现的课程内容) 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更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是教材内容的教学化,是静态教材内容多次教学法处理的过程与结果,是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比如,利用教材中的选文教给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知识,就需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教给学生哪些关于课程内容的具体形态层面的语文知识;二是这些知识在单元内部和单元之间对实施课程内容构成怎样的联系;三是怎样用教材教这些知识,如何让这些知识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服务。 有时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某些语文知识, 还要集中使用相当数量的例文,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合理增删取舍,从而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服务。

二、言意兼得

言意兼得,就是既理解言语意义,又理解言语怎样表达意义,为什么这样表达,即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言语包括言语形式 (怎么说或怎么写)和言语内容(说什么或写什么)两方面。“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没有先于形式的内容,也没有先于内容的形式,当主体产生了一定的言语内容,得以实现内容的形式就已经产生了。就特定的言语作品来说,其言语形式总是具体而独特的,言语的意义只能在特定的言语形式中生成出来。

钱钟书《谈艺录》云:“夫诗自是文字之妙, 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这里的“文字之妙”,即指言语形式之妙。 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乃极言言语形式蕴意含蓄、深远。追寻个中“风流”,非言语形式定是无可捉摸,无可感怀。若一字不着,则又“风流”安得?其他各门功课教学,重在言语内容;而语文教学则重在言语形式,也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朱自清先生曾经指出:“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词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阅读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联系特定语境,运用诵读、涵泳、揣摩、比较、联想、想象、 仿写、改写、质疑、探究、评点等一系列方法,展开品味,欣赏语用的精妙,感悟丰厚的蕴含,能得其意,更得其言,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加强积累,学以致用。

三、读写结合

“读”,即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写”,即运用语言的表达。读与写都应该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根本,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叶圣陶认为,写作源于生活,基于阅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所以思想、语言、文字训练是一贯的,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因而要透彻地了解课文,触发读书新得、作文新味,并侧重在形式的探究中,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辛苦经营的功力,在历练中获得写作技能,最终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的境界。这是叶圣陶先生读写结合的语文教育思想。读写结合,主要有两大方面:1.以读导写。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为写作做积累,如素材、 思想、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同时,跟着课文学写作,如通过分析课题,学习审题、拟题;通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学习写作构思、提纲编拟;通过对内容的详略分析,学习选材剪裁;通过言语品析,学习遣词造句、修改润色;通过艺术特色分析,借鉴表达技巧;通过探究主旨,归纳中心,学习立意与主题表现,等等。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陈述性知识概念,更多的是蕴含言语意蕴、言语智慧的言语形式,是鲜活的、灵动的读写策略和读写程序。如鲁迅《社戏》一文,在看戏前因为遇到了没有船的困难, 而引起情节的一波三折,作者从中刻画外祖母、 母亲,还有双喜等十几个小孩的形象,展现了淳朴热情的民风、善良厚道的人性。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加之后来学习的《变色龙》《窗》《范进中举》等课文时的反复链接,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小说设计特定的障碍、困难、挫折,甚至是灾难,制造矛盾冲突,可以在波澜起伏的情节中, 展露人物心迹,刻画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普遍的艺术规律。学生可以学会借鉴这种技巧,把事情的经过写曲折,写感人,同时也提高了小说情节设计的欣赏能力。

四、以写促读

以写为出发点,培养阅读能力,即通过写的训练,促进文本信息的吸收与输出,活化文本语汇,内化文本言语形式,积淀语感素养,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相应于阅读能力层级,大致分为: 1促进文本内容(写什么)理解的写,包括摘要、 缩写、概述、提要、摘抄、仿写、改写、扩写、续写、 套用、图表,等等;2促进文本表达(怎么写)理解的写,主要包括对文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 表达方式、表达技巧的评点、赏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运用,如人物、景物的描写方法;3促进文本表达(为什么这样写)理解的写,主要是评论性写作,如通过分析景物描写,评价柳宗元 《小石潭记》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蕴含的不同情怀;4根据一个或多个文本写作另一文本的创造性的写,主要包括读后感、综述、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如学习“莲专题”,以“爱莲说”为题作文,探究分析人们爱莲的种种原因。尽管这种写作有它的独立性,但显然可以作为指向阅读、促进阅读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学之根本 篇2

可以说,内养指人体脏腑器官与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或五志(怒、喜、思、悲、恐、)之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阴阳调和,情志正常,机体代谢健旺。外养,应指人们对自身肌肤与容貌的护理与妆扮。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形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及系统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为用,在病机上相互影响,它们之间既有表里关系,又有因果关系。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能使它们相安无事,气血通畅,机体健康。

中医学又认为,人体的五脏,具有化生和储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联系。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生命活动的主宰作用。故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的说法。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华,是光彩之义。气由脏发,色由气华。面、唇、爪、毛、发的色泽,可反映五脏气血的盛衰。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全身血脉皆可上注于面。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面色红润光泽,目光有神;反之,心气不足,气血亏少,则面白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

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根本 篇3

[关键词]阅读 语文素养 根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19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大量的积累的工程。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想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除了要抓住40分钟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指导,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素养之根本。

一、兴趣培养,是阅读的前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关键在于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读书解决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思考的价值。

如教学《望月》时,教师可出示一幅江上月夜图,配上一段轻柔的音乐,缓缓地、柔柔地读出这一段“江中月”的描写,学生自然被带入安详的意境中,此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月映清江是一种怎样的美?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安详的、柔和的、纯洁的、朦胧的、明亮的、清幽旷远的……学生受情感的熏陶,心中表达的欲望被点燃,描述的语言也比平日更为出彩。这些问题既基于学生的阅读活动,又有一定的思维度,学生才会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体验。此外,课堂上还可以进行师生同台竞赛。如教师和学生朗读比赛,教师和学生讲故事比赛,教师和学生同台表演课本剧,教师和学生知识竞赛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从不同角度选择能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点进行阅读欣赏。例如作者经历介绍、名家的评价推荐、教师的读后感言、片段赏析、情节介绍等,通过介绍使学生产生想读下去的愿望。

二、方法指导,是阅读的重点

教师不仅要创造阅读条件、提供阅读机会,拓宽学生阅读面,扩展学生阅读领域,让学生多读,更重要的是指导阅读的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选读、精读和速读的方法,以及选读、精读和速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选读,就是让学生根据需要及爱好,对所读作品进行有选择地阅读;精读,就是对作品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阅读。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我围绕着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透过文本,近距离感受革命者的伟大情怀,引导学生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三大块体会感悟。课堂上,学生根据问题读书,不断地在发现中感悟,被李大钊同志深深地感动了。策略上宜采用以点带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分析文章主题,领悟语言的特点,感悟写作的方法等,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让学生产生更新的认识,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三、拓宽领域,是阅读的关键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语文的课堂教学,还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阅读,让学生在广泛课外阅读中丰富知识、品味生活,培养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开展生动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反复感受和体会,享受学有所得的欢乐,品尝到阅读的快乐。如在校园内可以举行读书故事会、演说会、朗读比赛。也可以召开读书信息发布会、读书知识竞赛、办手抄报、举行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校园外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如快乐一刻钟,亲子共演、亲子共画等活动,对亲子阅读做得好的家庭评出书香家庭进行鼓励!组建亲子阅读沙龙。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有主题的,也可以很闲散地,邀请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家长来做介绍。通过一系列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读书的魅力,在充满自娱的读书活动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四、良好习惯,是阅读的保障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成为个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终身使用不尽。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比语文考试成绩更重要。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很难取得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其次,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然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如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写读后感等。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情趣,获取广博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

浅谈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之根本 篇4

关键词:新课改,文言文,教学目标,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教学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模式就是字字对应, 句句对应这样的翻译, 让本该活跃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更是感到没兴趣﹑没意义。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损害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根本。针对这一现象, 我想结合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这两个大的方面, 浅谈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之根本。

一、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初﹑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现状调查令人堪忧: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文言文, 觉得文言文枯燥、乏味, 对文言文阅读更是无从下手, 课外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凤毛麟角。在文言文知识的考查中, 学生的得分率很低, 大部分同学只是完成选择题, 对文章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都是失分的重点。在做题时, 往往也不能把已学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阅读中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要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首先, 要指导学生去查阅一些作家作品所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和古代思想。促使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 可以使用多媒体等各种有效手段搜集所需资料, 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 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的同时提高语文的言语能力。其次, 要夯实文言文课堂教学基础, 也就是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工具性知识, 如:重点实词、虚词, 特殊句式, 活用。综合比较, 触类旁通, 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 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 虚词理解既要知道它的意义, 还要弄清它的用法。如果不讲究方法, 按照传统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 文言文教学就会重新陷入被动的局面, 学生没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知识掌握也不牢。所以, 弄清作品的字面意义是理解作品深层意义的重要保障。再次, 要求学生能反复朗读以至背诵一些重点文言篇目, 尤其是那些学生感兴趣的篇目, 借此来达到增强文言文的思维力度, 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的目的, 并促使学生重构和创造知识。最后, 回归原点, 融会贯通。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 掌握工具性知识, 又具备了文言文的思维能力的同时, 自然就能标点、翻译出文言文中重要文段。这整个目标过程犹如一个圆形结构, 抓住了文言文教

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语言和文字, 先民的语言我们无从听到, 但我国三千多年的文献库藏, 蕴含着我国古代优秀民族文化和精神, 是我国古代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但大部分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我们要开库探宝, 文言是把钥匙。文字作为文言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文言文教学中是最基础, 最核心的部分。尤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如果不重视基本字词的理解和积累, 语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文言文教学也更离不开基本字词的教学, 。

文章和文本是文言文的骨架和血肉。文言文的教学一定要在文章体式中阅读, 因势插入, 深化文本。最有效的对文本解读发挥补充、渲染和促进, 让材料所蕴涵的情感、文化等要素去熏陶感染学生, 让材料成为情感思想的延伸点和主动探究的通道。所谓“因势插入”即教师的材料引入必须从学生“读”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阅读的思维流程, 当学生的阅读过程呈现出需要补充拓展的态势, 再乘势插入。这样, 学生的阅读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进而获得自致其知的快感。文言作品作者的情感, 因年代的久远而不能被深层地体会和感悟, 因此对于这种情感的领悟, 不能局限于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分析, 而是需要引入大量的阅读材料, 深化文本, 使学生加强感悟。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中文化现象做广泛探讨、查阅资料、归类总结。通过对特定的文化现象想归类和梳理, 对文本进行的文化解读和现代解读, 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文言文教学从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局限性, 到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的过度, 使学生既掌握方法, 又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觉主动的阅读了大量的文言文材料。真正感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美, 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 要重视感受文章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因素。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指导思想既要看到“言”的重要性, 又不可忽视“文”的价值, 因为“文”才是根本。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 篇5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和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师有百行,以德为首。”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必须提高师技、师爱、师责、师品四个方面的修养。所谓师技,是指教书育人所需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师爱,则是指教师对学生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师责,就是要求教师把教育事业当作终生事业去做,当作神圣使命去完成。师品,是要我们教师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具有优良作风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并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既不学高更不身正,成了道德的缺席者,比如见利忘义、吃拿卡要、弄虚作假、违背学术良知等等,以如此形象示人的教师,怎能使学生服膺?又怎能教育好学生?

“师也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是为师之本、教育之基。良好师德师风应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教师必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诚如人言: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思维———写作之根本 篇6

一、从模仿处思考,建立创造性思维

对于只拥有学习生活经历,缺乏社会生活与人生体验的中学生而言,模仿性思维是建立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⒈阅读经典,构建模仿性思维

经典作品微言大义,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吸收传统文化智慧、积累文学素养、提高思想深度是模仿性思维构建的首选。例如,写作关于当今社会人情冷漠、见困不帮、见义不为的现象的作文时,就可运用模仿性思维将孟子的“仁政”、“性善”思想转化成自己价值判断和人生修为的准则,抨击人们明哲保身的人生定位。

⒉评点阅读,构建创造性思维

阅读经典不是单纯模仿性思维的培养手段,而应成为发展的、增值的思维培养手段。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而从模仿走向创新,评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评点阅读,或是对文本字词句篇的理解;或是对文本内容的感悟;或是对文本表现手法的欣赏;或是由浅入深的探究、质疑;或是向文本之外的延伸、发挥。总之,评点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做出自己有个性的、批评性的、有一定深度的解读,有助于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如对于孔子“和而不同”思想,模仿性思维解读到的是“不同”是“对异议的宽容”;“和”是“追求和谐”即指“宽容就能实现和谐”。而学生加以质疑、评点,可以解读“不同”不是指“宽容”,而指身份、地位“不同”,“和而不同”即是在封建礼制之下,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不会相同,而不同身份的人要安守本分,各按等级,以实现和谐。这种创新思维正是在对模仿性思维结论做出评点后得出的。

二、从畅想处思考,建立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具有大胆独创、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的特性。发散性思维能从已知导向未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品质的有效思维方式。

⒈横向联想,构建平面发散性思维

古语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此及彼,才能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如此,学生思维得以打开、延伸,丰富了文章内容。如命题作文《留白》,文章可以从自然中的留白联想到艺术要留白,联想到生命要留白,更可以谈到人际关系需要留白———“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友情的留白,味甘易坏,唯其恬淡,朋友方能更为亲近、深远;“尊重”则是爱情的留白,是夫妻长长久久之道。这样的横向联想充分展示作者灵动的思绪和飞扬的才情,展开尽情的联想,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内蕴丰富,立论深刻。

⒉纵向联想,构建立体发散性思维

所谓纵向联想是由某种事物、现象生发开去,或对事物、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或分析这种事物、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分析各种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如命题作文《笑》,文章可以从人们高兴的时候要笑,伤心的时候要哭这一人之常情谈起,分析各种各样的笑,如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等,背后所蕴含的人物心理,体会其中独特的情感。

纵向联想时,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是两种容易操作的发散性思维。由是及非、由快及慢、由动及静、由利及弊、由功及过等都属于对比联想。对比联想不仅能够由“此一面”思及“彼一面”,也能够打破“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式,使得学生形成立体发散思维,拓宽思路,辩证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果联想是一种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想。如“草根明星为何更易受欢迎”?逐层分析:大众为什么更喜爱各方面素质不如科班明星的草根明星?因为草根明星对待艺术更用心,更有情感。那为什么他们对待艺术更用心,更有情感呢?因为他们来自生活底层,成功很不易。这样的两层追问,从本质上揭示了草根明星成功的原因,分析有了层次,更有立体感。

当然,很多时候,横向与纵向联想要结合在一起,纵横开掘,辩证思考。如命题作文《没有问题的问题》,文章可以从“医患之间没有问题的问题”横向联想到“本不应该出现问题而现在最有问题的学校教育”;再纵向追问学校教育出问题的原因。从学校教育的软环境到学校建筑的硬环境两个方面论述部分教育的商业化与人文精神的沦丧,用血与泪铸成钢铁文字,警醒芸芸众生。

三、从独特处思考,建立个性化思维

“以我手写我心”,写作是陈述和阐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不是充当别人思想的传声筒。在思考问题时,不要轻易在别人停下思考时也停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用个人的、独特的眼光来探究事物、辨析问题、深入思考。古语说,“欲速则不达”,有人却认为在某种情况下只有速才能达;常人说水中捞月是猴子蠢钝的表现,而有人却认为嘲笑猴子是人类缺乏诗情画意,过于务实的表现。以这样有个性化思维写成的文章,彰显了“我”的独特思考,具有启人心智的魅力、振聋发聩的力量。

要实现思维的突围,站在与众不同的角度,小处落笔,一针见血,深刻挖掘是有效的方法。如写作《寻找一盏灯》,列出以下角度:寻找一盏日常生活之灯,给我光明;寻找一盏希望(梦想、信仰……)之灯,照亮前行的方向;寻找一盏友情(亲情、关爱……)之灯,给我前行的动力;由实到虚,照亮我归途的不仅是家中的一盏灯,更是母亲那丝丝挂念、关爱的亲情之光。通过比较发现:有的泛泛而谈,流于表象,人人都能够看出,属于肤浅的认识;有的能够化大为小,由现象到本质,具有深刻的内涵;而有的学生思考更有深度,深入挖掘亲情给予的精神力量,对“情之灯”与“精神之灯”在人生道路曲折、黑暗时所起到的慰藉、指引作用作出独特思考。由此可见,立足与众不同之处,小处着笔,更能体现出思考或思维的个性,写出的文章自然与众不同,自然能打动人。

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更需要充满活力的生态作文,只有培养了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能重构学生作文的素养。思维培养的创造性、发散性、独特性,我们任重道远,但责无旁贷。

培育产业是脱贫之根本 篇7

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 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 (家庭) 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 根植发展基因, 激活发展动力, 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因此, 产业扶贫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 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之路。”产业扶贫是一种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方式, 它通过实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贫困户的长期稳定就业, 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脱贫的内生性动力, 提高脱贫效果的稳固性、可持续性。产业扶贫同时还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异地搬迁脱贫、教育脱贫、还是生态保护脱贫等, 都必须有坚实的产业支撑, 以此贫困人口才能有稳定的增收途径, 实现脱贫之后不返贫。

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 科学推进产业扶贫, 要号准地方特色产业的脉,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 紧扣市场需求, 在做优、做精、做特上下功夫, 把特色资源变成优势产业;要浇灌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苗, 加大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引导和发挥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能力;要夯实利益共享联结的机制, 通过订单帮扶、股份合作、托管托养等方式, 与贫困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共享机制;要念好优势品牌的经, 要做优区域公共品牌, 做好品牌的培育、推介、引导和监督, 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 使贫困户更多获益;要打好科技服务的牌, 支持贫困地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 贫困户农技服务要精准到户到人;要唱好金融保障的曲, 通过财政担保、扶贫贷款、农业保险手段, 在控制住总风险的前提下, 为产业发展护航。

法治之根本在于保护民权 篇8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更替,历朝历代统治者执政伊始,无不将“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立国安邦之本,无不将民本思想作为施政扶民之基,但终究摆脱不了消亡的命运,原因只有一个,丧失民意。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的民主权利,而是追求个人民主权利在社会同步前进的基础上的最大化,比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快、更多、更稳妥地实现人们的利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二、充分保护民权,是法治的制度基础

民权是法治的源泉和真谛,这是法治理论的基本命题。社会主义法律要充分保护民权,这是实现法治的基础。

(一)善待百姓保护民权,这是法治的前提

善待百姓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政治的目的是让百姓的利益最大化,否认这一点、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政治家,而增进百姓利益的前提是善待百姓。

(二)保护民权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法治的基本目标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在这里,中国古代圣贤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经济是基础,法律与道德是经济的产物,没有经济基础,最好的法律、最高尚的道德都是不可想象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最后都要落实到以经济立国。发展经济,造福人民,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共产党人的基础目标,是政治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政治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天下大治的首要条件。要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和实施机制要健全起来,要列为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要与政绩考核结合起来。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美德,丰富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要把献爱心、捐资、慈善等行为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使社会关注、热心慈善事业,并充分肯定慈善贡献者对慈善财物的分配权、监督权、获得荣誉权、荣誉使用权。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可以使改革大业事半功倍。

(三)保护民权让百姓富裕起来,这是法治现阶段的核心目标

不论从人类发展的现有水平、发展趋势看,还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看,抑或从世界竞争趋势、人类开拓精神看,都不能停留在小康水平,因此中央提出富而思进的口号,是及时的。在基层工作中,我们注意到,有些基层干部,特别是那些乡镇企业较好、经济较宽裕的地区的基层干部,认为现在的老百姓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有吃有穿,因此胸无大志,忽视群众继续创业的积极性,怠于政务,逐渐丧失了对群众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正气渐弱,邪气日升,法纪不张,道德滑坡。这是极其危险的,不仅会丧失改革的既有成果,而且会阻碍改革的深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让百姓富裕起来是法治的必要基础和核心目标。

三、实施法治保障民权的途径和方式

徒法不足以自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需要由人来实现其作用,因为人的不完善性和缺陷性决定了制度的不完善性和缺陷性,因为制度是由人来设计、创造、推动和操作的,制度(包括法制)的安排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相对的稳定性、潜在的效应差异性和时空的滞后性。法的局限性说明我们不能忽视政策、纪律、规章、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不能忽视经济、思想教育等其他调整手段。而应综合运用,以弥补法律之不足。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是克服法的局限性、发挥其优越性的有效办法。

(一)一切权力必须来自法律的授权

一切权力必须置于法律约束之下。权力是个多元的体系,依国家权力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依权力内容分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依权力主体分公权和私权,依主从分有领导权和员工权等等,现在突出的问题是领导权的限制和员工权的强化。现在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有用人权、评议权、奖惩权,但是这些权力仅仅来自上级的授权或习惯,领导在行使管理权时,也应是有法可依,在这个基础上,领导不得不或习惯于按法律办事,专制和违法的土壤被铲除了,在法治的环境里,干出违法的勾当就不像现在这样容易了,腐败就会不治而愈,领导的公务价值、法律价值、道德价值都能较好地实现。

(二)反腐倡廉,要拘小节

要正官德、树民德,必须从小节管起,小节不保,难立大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官员腐败不是败于一时一事;反腐倡廉,只打老虎,不拍苍蝇,实质上不是保护官员,而是害了他们,不能到他们不能自拔时,而等着善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拘小节,不能立大业,治官的法律要不厌其详。

(三)培养百姓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情操是实施法治保障民权的重要方式

浅谈节俭是企业经营之根本 篇9

一、节俭是企业运行的命脉

企业经营的核心是节俭, 节俭并不只是节省费用支出, 节约一张纸, 节约一度电, 少花一分钱的概念, 而是企业经营的全方位节俭。

从供应方面, 采购大量原燃料、原材料、备品配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要货比三家, 既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又价格最低。

从营销方面, 减少库存存货, 降低应收账款, 避免长距离销售增加运输成本。保证产品的价格优势,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供与销是企业经营的两个重要环节, 一进一出是节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运行的命脉。

二、节俭是控制工程投资的手段

企业工程投资, 少则上千万, 多则上亿元。如何控制工程投资, 降低工程费用, 是企业节俭的重要方面。

控制工程投资, 首先从设计开始, 设计理念需要技术工艺先进, 占地面积少, 安全保障系数合理等。好的工程设计, 是项目成功的一半。二是设备选型订货, 设备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多半部分, 这就需要选择的设备具备耐用、质量可靠、安全易维修、成本低等特点。三是土建安装预算编制审核, 要求合理工时控制, 工程预算取费等。特别要严格控制施工联络笺追加工程量的投资。四是工程费用管理与控制等。五是工程决算后的内部审计, 重点应审计材料价差, 甲方供材料使用, 施工工程质量, 以及工程预算合同约定等内容, 降低工程投资。

三、节俭是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的动力

提升企业经营水平重在管理, 从生产环节来看, 一看生产消耗, 无论生产什么产品, 若消耗不能降低, 则增加了产品成本, 即使产品销价比别人高, 也减少了盈利空间。因此降低消耗是节俭的重要方面。二看产品质量, 只有好的产品质量, 才有市场竞争优势, 才有价格优势。企业生产的产品达不到同行业的最优, 或者说达不到质量标准要求, 浪费了资源, 增加了成本负担, 还谈什么企业经营。三是提高产能, 在生产环节增加产品产量是又一个节俭的主要过程, 增加产品产量可降低消耗定额, 可消化固定费用成本, 可增加盈利空间。因此说, 节俭是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的动力。

四、节俭是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

企业生产的好坏靠的是企业员工来经营, 而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 是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健全和实施良好的用人机制, 是企业节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需要的人, 淘汰多余的人, 采取灵活的竞争机制, 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 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

企业员工上班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经营生产, 增加企业效益, 并得到相应的报酬, 如果企业不盈利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企业的经营不是企业领导人一个人的事, 而是靠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心和节俭精神, 才能把企业的事情做好。没有不赚钱的行业, 只有不赚钱的企业, 通过优化人力资源, 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团队, 团结协作, 提高指行力, 企业就会得到发展。

五、节俭是内控管理的重要体现

内控体系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工艺流程优化管理、进出资源管理、维修削缺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统计分析管理等细节管理模块来提高企业管理功能。

对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风险管控机制。特别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面临的法律风险, 在供、产、销和资金与费用等多环节的有效衔接, 强化合同管理, 运用合同文本来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相互监督, 相互制衡, 有效化解风险。而化解企业风险则是最大的节俭。

六、节俭是增加企业效益的关键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效益, 企业靠什么盈利, 靠的就是节俭。企业的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占企业总成本的很大比例, 因此降低企业费用支出是增效的又一重要部分。

降低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活动费;减少外包费用、仓储费用、修理费用;减少安全事故;不浪费一张纸、一度电;处处体现节俭, 事事不忘节俭, 把节俭落到实处。

俗话说:“外面挣块板, 家里丢扇门”, 指的就是不注重节俭。只注重开源, 不注重节流, 即使生产再多的产品, 节俭不够, 浪费大, 也不会有好的收益。所以说只有增收节支, 节俭到位, 才能真正使企业做到盈在节俭。

提高效能是企业转型根本之道 篇10

转型升级是发展之根本

加快转型升级是建筑企业平稳发展的根本, 也是当前抵御市场风险的良策。对资源开发的依赖和依靠大规模投资而成长起来的中国建筑企业,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盲目地追求发展速度, 盲目地追求多元化经营, 决策机制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没有把主业的技术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 当金融危机风暴到来时, 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企业的转型升级, 到底怎么转?如何升?尽管这些年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把转型升级写进了企业指导方针中, 甚至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挂在墙上, 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范例却很少。

对中国建筑企业而言, 依靠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而自发成长的现象是制约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当我们建筑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步缩小, 专业发展利润又不足以支撑企业发展, 而多元化战略如果不适合该企业的实际, 则很有可能将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丧失掉。因而, 当前建筑企业转型的根本之道在于提高绩效、效能, 而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这两把利剑。只有将企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进一步朝卓越进化, 这样, 转型才有了根本性的保证。

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对一些企业热衷于依靠多元化战略来实现转型升级的现象, 转型升级并不是单纯的改变一些产品, 而是拓展了建筑业以外的行业就已经转型了。企业转型升级主要看其主业的深化程度及其产生的绩效与效能如何。特别是多元化拓展, 更应防范无才扩张。建筑企业多元化应体现在主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上, 延伸与拓展自己的产业链, 这样既能为主业服务又能够深化主业的发展。做企业就如同种黄豆, 黄豆作为一种产品可以用来直接到市场上去经营, 也可以自己用黄豆去做其他的产品, 如豆腐、豆浆等等, 据说黄豆的延伸产品可多达360多种。我们做主业是否能像种黄豆那样, 去拓展与深化自己的产业链呢?

危机意识, 危机管理

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建筑企业所承受的危机比其它行业来得多来得复杂。尤其是在当前金融环境不容乐观、资金链断裂以及市场态势低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诱发建筑企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更是增加了。毫不夸张地说, 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在金融海啸下, 加强建筑企业的危机管理十分重要。这种必要性主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建筑企业通过加强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应变能力, 防微杜渐, 增强企业的薄弱环节, 减少企业的必要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危机管理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这也是时代对当今建筑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新难题。那么, 建筑企业如何在这样一个经济大背景下进行危机管理呢?

笔者认为,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应对危机要突出三个字, 即“避”、“砍”、“转”。

“避”, 在对外经营活动中首先要考虑法律风险。过去建筑企业在发展起步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规, 在经营中走了弯路。为此, 我们更应用法律法规来规避风险。在具体的实施中, 我们特别强调严禁对外担保、抵押, 要防范工程承接的垫资、保证金转移风险;严禁业主未立项、未征用土地、未进入招标程序等支付保证金或借款。

“砍”,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 当家人要冷静, 善于在发展过程中找出制约企业更进一步发展的症结。要忍痛割爱砍掉那些曾经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但目前却不适应市场的产品和形不成主打产品的项目, 要集中精力打造优势产品。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现金流的断裂。同时, 要谨慎投资数额较大的基本建设项目, 特别是在当前市场风险较大的形势下, 更要从风险防范的角度上来衡量利与弊。

“转”, 管理层思路的转变、产品的转变是“突围”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还将当初产值仅百万规模的管理模式, 套用到现在产值达几十个亿的规模中去, 那肯定是无法管理的。对于一家企业来说, 管理层或企业家的思路决定出路, 思想有多远, 企业就能够走多远。因而, 企业家的思想转变很重要。思想转变后紧跟着才是产品的转变, 要随着国家宏观调整政策转, 要根据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转。

文化是企業之根本 篇11

要競爭不是搞鬥爭

陳經理因為剛來公司不久,對公司的交際費核銷規定自然還不熟悉,也有些公文流程沒搞懂,因此觸犯了一些禁忌,沒料到被管理部門「收集證據」往上呈報,雖然老總有批示「免罰」,但是陳經理已經很沒面子也火大,他跟我說:「如果我有過失可以先找我溝通,給我些提示,怎可以暗中去踢我屁股,這些人太沒人情味了。」對呀!這不就是官僚作風嗎?

誰允許員工這樣搞?當然是老闆,若是下屬有這種報告,應該要找來教訓:「你是承辦員,有同仁犯錯應該先去溝通、客氣的糾正,不是急著要處罰他才對。」

喜歡就是因為很好

W公司的文化是我一直讚譽有加的,這家企業的老闆本身就是很有品格文化的人,他們的上下游企業也都很願意又樂意的長期配合,原因便是出在「老闆很會做人,員工相處的很和諧,公司氣氛很棒。」

我也問過這家企業的員工「你們喜歡公司哪幾點?」綜合的結論是「大家都很和諧,老闆很客氣,公司也很重視創新,在這種企業很有前景。」我也覺得是這樣。有些公司就不是這樣,老闆自己常把三字經掛在嘴上,還說這是本土味,切!

上樑不正下樑歪

你相信有一些公司的員工是沒有流動率的嗎?因為沒人會想離開這麼好的公司,我確實看過這種好公司,這種公司的特徵有四項:一是老闆個人的修為很值得推崇與尊敬;二是這家公司的體質很健全,也就是很有競爭力;三是這家公司的主管都很優秀,這一點我特別要提,我看到主管不優秀,代表老闆的水準也不會很高,是不?所以老闆自己要檢討主管的能力,不夠優的就要加強改善提升,否則別人就看扁老闆了;四是看員工的素質,每個員工都是很重要的螺絲,不重要的職務也不可以忽視他的素質,所謂「凡事從小看大,小斑點積多也會爛」,切勿把基層員工當成可有可無的角色看待。

企業為何會有內部鬥爭,那是誰允許存在的?這個人就是擁有制止權勢的領導人,是沒看見?還是沒能力?或是不當一回事?

语文教学之根本 篇12

所谓“形态”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指事物从外部可见的形状;其二,指事物由一定元素所构成的内部构造;其三,指构成事物的内在的意识和观念,即所谓“意识形态”、“观念形态”。那么,对于国画而言,其形态也就包括了画面的可视形象、画面中形象的结构元素及方式,以及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意识和艺术观念。从这三个层面的角度,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国画发展的历史。

如果按照一般的认为,所谓“国画”是指卷轴画而言的话,那么国画的历史至少也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算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国画以人物为主要题材,现代意义上的山水画和花鸟画还没有正式产生。当时人物画最重要的创造有两个方面:一是顾恺之和曹不兴等人对于经典描法的创造;二是张僧繇和曹仲达等人在佛像及人物的体格样式方面所创造的“张家样”和“曹家样”。当然,无论是顾恺之、曹不兴等人所创造的经典描法,还是张僧繇、曹仲达等人所创造的佛像人物画典范样式,都是在中国绘画数千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之上,对其绘画方法加以归纳和提高,由此创造而来的。由描绘人物衣纹而创造,并被后人所评价并总结的诸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丝描”,以及“曹衣出水”般的“曹衣描”等描法,都具有一定的笔法样式,同时又具有不同的个性风格。因此,这些描法不仅仅是对于人物衣纹和人物造型的形象式总结,而且也是对于描绘人物衣纹及人物造型的用笔方法的经典化归纳。并且,这种对于用笔方法的归纳,具有更加关键和本质的特性。而由这样的“高古游丝描”、“曹衣描”所体现出的如“春蚕吐丝”或“曹衣出水”般的个性风格,以及“张家样”、“曹家样”等不同的样式风格,都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时代的艺术特征。隋唐时期,国画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山水画已经正式确立,花鸟画也已经开始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在山水画的创造过程中,水墨样式从设色系统中分离出来,而使得山水画从此以“水墨”和“青绿”两种样式分别发展,并开始形成各自有所不同的画法规范和审美要求。特别是水墨样式的分化发展,为今后山水画笔墨方法的系统化成就所创造的开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到了五代两宋时期,水墨山水画的分化发展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描绘山石纹理的皴法的创造及其丰富化、样式化、体系化,标志着山水画的成熟和完善。而在山水画臻于成熟之后,其所运用的皴法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描绘山石纹理的笔法,而是作为具有一定样式的语汇,成为山水画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到了元明清时期,山水画的这种基本元素,在成熟之中进一步走向个性化的发展。特别是发端于北宋,兴起于元代的文人画,将个人心性和创作意趣落实到了笔墨法则的掌握和运用之中,通过对于笔墨的锤炼,将心性修养熔铸其中,并通过特定题材的构筑加以承载和体现。

以上,我们仅举国画历史发展之要点。纵观其历史可见,国画题材的拓展、风格的演变,都是以对笔墨方法的创造为根本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绘画风格只是不同时代人文特征的审美显现。时代的更替,可能导致绘画风格的变化,而绘画风格的变化,也可能表征了时代的更替而已。但是,无论在绘画风格的变化之中,还是绘画题材的拓展之中,却都包含着一个笔墨的精进过程。例如,从顾恺之等人对于经典描法的创造,到水墨山水画法体系中皴法的创造、完善与丰富,以至个性化时代画法的不同创造等等,笔墨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且,由笔墨的精进过程中其笔墨法式的成熟、样式的丰富和审美内涵的深化,以及由笔墨所构成的不同作品的不同形体结构、不同章法,又承托起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国画所具有的丰富而多样的个性,以及题材和样式格局。并从根本上缘于笔墨的精进程度,以及画家不同的人格修养、意趣和观念,而分出了不同时代绘画的三六九等。所以,我们可以说,国画的历史就是其形态的演变史,而其形态的演变过程,又是笔墨的精进过程。因此,锤炼笔墨,是国画发展的关键,也是国画形态拓展的根本所在。

然而,近现代以来,国画曾经历过一个被革命和改造的历史,而在国画画法中加入西方素描方法的这种改造手段,是本质上对于国画笔墨传统的否定。虽然,这种以素描改造国画的思想曾经受到强烈批评,但它却随着中国现当代学院美术教育的巨大发展而得以广泛传播,并对中国当代国画创作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且,不囿于传统的创新思潮,在当代国画创作中仍被大加提倡。由此,便带来一个疑问:国画形态的当代拓展,还是以笔墨精进为途径,以锤炼笔墨为方法吗?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首先,当代和过去相同,历史上几乎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守成和变革两种思想相互对立的状况,甚至也有复古思潮的存在。那么,守成、变革或复古,谁将最终决定历史,从长远看,这都取决于历史规律。而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往往都是在相互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争斗又常常会得到取长补短、相互补足的结局,而这个结局,一般都是事物在保持原有本质的基础上,逐渐取得进步。从这一点来看,现当代以来,在国画之中主动注入素描方法的画法,已经逐渐被很多人所放弃。然而,从素描训练起步而进入国画之门的人,却在无形中深受素描思维的影响,而在其步入创作之路以后,逐渐意识并得到重视的笔墨传统法式,却无形中开始结合素描的观念而在演变着一种当代国画,特别是当代人物画的样式。这种样式既有所谓的“工笔”,也有所谓的“写意”,并且具有鲜明的学院样式,或可称为“学院体”。那么,当代“学院体”的国画,无论其画面的视觉形象、题材构成、结构章法,及其思想意趣和艺术观念,是否可称得上是国画在当代的形态拓展,尚有待历史的检验。但无论怎样,笔墨在其中被唤起的力量,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历史上曾有以复古为革新的艺术思想。比如元代初期赵孟頫曾经提出“作画贵有古意”,其意在于借晋唐古画之精丽而纠正南宋以来画法疏率之弊,特别是南宋山水画中斧劈皴的泛滥而导致的画法粗率的风气;民国时期的北京画坛有金城创立中国画学研究会,提倡“精研古法,博采新知”,其意在于借唐宋之古法发扬国画,以抵制用西画素描之法来改造国画的思想。其实,无论是赵孟頫提倡“古意”,还是金城提倡“古法”,其根本上都是对于笔墨法度的重视,都是在国画的笔墨传统法则,以及国画的传统观念形态面临危机之时,试图纠正时弊,使国画回归正轨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也都是从笔墨的运用开始的,也是从笔墨的运用终结的。

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当代画坛中的种种现象,来说明国画形态的当代拓展,仍然是要以笔墨为根本,以锤炼笔墨为其道,才不至于偏离国画的发展轨迹。但我们也相信,在当代画坛,要使所有的国画家都能够相信这一道理,可能是一件比发展国画还要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让国画家们都能够真正体会这一事实,并下苦功锤炼笔墨。当代国画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所显现出的粗率、肤浅、平庸、恶俗的现象,已经被学术界和媒体大量批评,而此种现象形成之源,除了有目共睹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心态以外,当年那些严肃的革国画的命和改造国画的思想和行动影响,恐怕也难辞其咎吧。

上一篇:包氏父子下一篇: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意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