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则

2024-06-12

根本原则(通用4篇)

根本原则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和谐的因素。如何确保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处理好大众文化和区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一、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

马克思明确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反映这一社会存在的文化也在激烈的振荡和碰撞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方面,本土文化快速变迁,形成了多层次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分化重组的动态结构关系;另一方面,各种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与本土文化纠缠不休,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本质特征。通过文化高效的社会教化功能,引导民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人生观,是文化建设之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八荣八耻”为准绳,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斑斓多彩的民族文化类型。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江南文化等等,不胜枚举。由于各民族的长期相对聚居,各民族性文化在我国又表现为区域文化。这些区域文化,无疑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认清的具体国情。对于区域性文化,首先要妥善保护已有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创新与发展,并注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神。近年来,随着市场体系的建立,一种既具有区域性又打破了区域界限的大众文化正悄然兴起,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了挑战。市场经济的存在本身就是大众文化生存延续和发展壮大的土壤,使得支配它的力量永远是价值规律和利益原则。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规范化,也将促使大众文化逐渐走向健康与完善。然而,由于大众文化的层次性、差异性和利益性等特点,必然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经常性的矛盾,必须经由主流文化指导、调节和规范。“当代大众传媒的娱乐化风潮已经愈演愈烈,其席卷大众之势和平庸鄙俗的发展趋向令有识之士深感忧虑。”[2]

主流文化体现和引导着区域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建设精神和根本方向,规定文化的性质。主流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建立一个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能保证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价值标准、思想保证、文化支持乃至舆论优势,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与主流文化相比较,区域文化和大众文化属于群体文化,属亚文化系列,是更具体的文化建设形式。它从属于主流文化,应该是一种直接弘扬主旋律、体现主流文化、服务于主流文化的建设模式。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基本战略,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党作为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战略提供主流文化创新的先进思想,在国家范围内通过其权威手段引导、规劝、宣传、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保证国家正统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文化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这个概括十分精辟,古往今来的文化概莫能外。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以维系封建统治为主要功能的。“五四”以后,古代传统文化和根基薄弱的资产阶级文化都受到空前的挑战,中国文化的发展基调成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相斗争,奠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基础和方向。但是建国后相当长时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以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为指导的文化建构中,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不相协调,政治占据了社会舞台的中心,经济和文化处于社会边缘。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当代中国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型,社会文化也随之转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显示出了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同时,随着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文化的功能趋向多元化,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并逐渐向高质化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强化了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我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是伦理性和经验性,现代文化的突出特征则是科学性和实证性。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科学的成分不断增加,以致成为现代文化的基础与核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改变着现代文化的内涵。科技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了日益众多的方便和无比优厚的享受。然而,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它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又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严重对立。科技文化存在若干盲点,需要人文文化的补充和指导。因此,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过程中,既要注重对人类科技文化优秀成果的传承,又要重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统一的人文文化的完善,加强对现代文化的整体构建。

三、构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全球化趋势逐渐显露。一方面,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建设飞跃性地发展,在整个人类文化生活中表现出特色纷呈的局面;另一方面,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又使它们各自的文化差异不断缩小,同一性不断增强。这一态势引起了学术界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有人高喊加大对外开放,加强外部文化移入,主张走文化全球化之路;有人惊呼文化西化或全球主义将导致“文化侵略”,扼杀民族文化,主张全力保护民族特色文化。

由于全球化带来了资本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广泛传播,从而刺激了规模空前的文化商品流动和文化形态碰撞。然而,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先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一旦被国民所接受,就会内化为振兴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自觉信念和理想追求,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从而使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建立在崇高的民族自觉意识的基础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部文化的过量输入,导致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从而使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和民族主流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吸毒、卖淫、嫖娼等各种腐朽生活方式沉渣泛起,精神文化产品有时显示出庸俗化和自由化的不良倾向。

我们必须看到,文化的全球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和吸收先进的世界性文化,是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借鉴和吸收外部文化不能全盘西化,要经过严格过滤,筛选那种有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先进文化,这是文化建设不可推卸的使命。外来文化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同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不能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拿来主义,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使先进的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只能选择那种与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相一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本土化的过程,使二者达到协调与融洽,促进本土文化的升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初,有人对书本理论和别国经验采取拿来主义,不顾中国实际,生搬硬套,结果造成了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本土化即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都是科学地借鉴外来文化的典范。

近年来,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种文化流入失控和盲目崇西、拜西现象,冲击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多元化与全球化两种趋势并存不是暂时的,而是长久的。二者之间的矛盾不仅不会阻碍人类文化的发展,而且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我们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地取舍,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通过科学的借鉴使二者辩证统一,使我们的文化成为既具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性、时代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吸收符合我国国情的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构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摘要: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和谐的因素。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文化,构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关键词:文化,先进文化,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2]贺莉.论当代大众文化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J].新闻界,2005(5):45.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2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5.

根本原则 篇2

一、“3+1”模型 批零环节中,由于消费者可以直接与产品“会面”,而使POP暴露率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城区的大中型超市中,不存在推荐者群体(部分产品城区中的超市也有营业员担当推荐者角色),“3”个基础终端指标,其实只剩下两个:POP暴露率和指名购买率。

近几年来,企业或经销商在超市里派驻促销员的作法很是流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超市中产生了推荐者群体,这由其本身的属性决定:

● 通常消费者可识别其促销身份,推荐的可信度相对较低;

● 产品促销员或者不可能长期驻留于某个店铺,或者不具备运作的经济性。

因此,我们不把促销员划归“推荐者”群体,而归入产品的POP体系。

一般而言,醒目、体系化的POP系统(规模化POP运作我们称之为“店面包装”),可以在单个店铺内形成比较浓厚的旺销氛围,否则POP 仅能起到提示产品或促销信息的作用;如果多数重要的店铺均到位地设置了POP系统,就会使之转化为大规模的广告运动,对于塑造产品凌驾于人群之上的旺销氛围和名牌感知很有助益。

自动的指名购买机制是市场启动和维护的结果。在市场导入期内,如果要依赖此项指标推动启动进程,则需要在广告、意见领袖的组织上下功夫,此外如果资源、精力许可,启动速度要求较高,可适度直接组织提高指名购买的活动(在规划篇与实施篇中将要介绍的案例即是基于“硬性拉动指名购买”展开启动工作的),

批零环节指名形成指名购买的基本前提是产品口感尚可、产品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产品陈列于关键店铺、部分批零店或酒店出现产品畅销。

正如上述,大中型超市之外的批零商(主要是门市)绝大多数具备推荐的客观条件。然而,区域不同、销售风格不同造成门市之间推荐能力的巨大差异,这是在组织门市推荐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在我们研究XX地区市场中,发现其相邻四个县区门市的推荐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两个县区的门市上推荐性销售占据70%以上的饮料销量份额,而另外两个县区仅为30%左右(即使有些产品的利润很高)。

在深入剖析时发现这种状况是由两种原因形成的:

● 历史原因。市场上一直没有主导产品,或消费者的自选意识较强;

● 市场上存在强势产品。主导品牌畅销认知度很高,指名购买率极高。

门市的推荐者主要是店铺老板。销售能力很强的店铺通常已经经营多年,且业务关系发达,批量购买的客户通常由老板亲自联系或推荐。针对他们,关键是要给予让他们满意的利益水平――物质利益,加上认知利益,适度再追加一些精神利益。

根本原则 篇3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公平利润,企业良心

一、与企业社会责任对等的企业权利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核心范畴,以社会整体而言,“如果既不享有权利也不履行义务可以表示为零的话,那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就可以表示为以零为起点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衍生的数轴,权利是正数,义务是负数,正数每展长一个刻度, 负数也展长一个刻度,而正数与负数的绝对值总是相等”[1]。基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要求义务主体去从事“超法义务” 或“法外义务”是非法主张,从法律的角度而言,社会在主张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必须明确企业权利。

权利与义务也是道德的核心范畴,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权利与义务不相伴随,那么满足这种权利的义务由谁来承担?如果企业没有行动的权力,那怎么要求其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正如康德指出的那样,在经验世界中只有既有权力又有义务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属于人的关系,那种有权利而无义务或者有义务而无权利的关系,则分属上帝与奴隶,因而不具有真实有效性[2]。从上述意义而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和范围都应该结合企业权利来进行考察,单方面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取。

二、“利润”作为企业权利的基石及其范围、大小

与其他道德原则不同,在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中, 我们首先应注意到企业或公司本身是按照契约构建起来的人类组织[3]。人类迄今已来的社会实践活动证明,自由市场竞争确实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基础性的、相对最优的机制。而企业正是在自由市场竞争这一基础性机制内构建的企业与社会的根本契约。这一根本契约规定了“利润”作为企业的权利基石,如果社会不给予企业以追求利润的权利,则企业的存在就失去了价值。

另一方面,如果自由竞争理论被人类的实践证实是完全正确的,那么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就是企业存在的全部价值。然而,20世纪以后企业经济的实践以及经济学理论证实, 完全的自由竞争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谋求超过其经济利润的额外利益。这导致人们对于企业最大化利润这一信条的质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大化利润”不再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否定最大化利润不等于从根本上否定利润,如果从根本上否定利润,那么企业便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可以将一切企业改造为事业单位或者慈善机构, 显然这样做是极其荒谬的。我们需要的是将企业的利润来源的范围及其大小做出一个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限制,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来源。

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失责行为的根源

关于企业社会内容表述,可谓纷繁复杂,按照利益者相关学说,企业的存在涉及数个甚至数十个利益相关者,举其要者有:(1)企业对于消费者的责任,包括企业要深入调查并千方百计满足顾客的需求;广告要真实;交货要及时;价格要合理;产品使用要方便、经济、安全;产品包装不应引起环境污染;实行质量保证制度;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等。(2)企业对社区的责任,包括:提供就业机会;保护环境;支持社区建设等。(3)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包括:公平的就业、上岗、报酬、 调动、晋升;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参与管理、全员管理;教育、培训;利润分享等。(4)企业对供应者的责任,包括恪守信誉;严格执行合同。(5)企业对全社会的责任,包括:救济无家可归人员;安置残疾人就业;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资助老人;资助文化、教育、体育事业[4]。

如果仔细考察上述纷繁复杂的企业的具体社会责任背后的逻辑,我们立即会发现,所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都会让企业付出额外的成本,而所有失责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撇开诸多数不胜数之具体责任行为,利润才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或失责行为的根源。如果企业放弃对利润的唯一追求,则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并不困难,且采用何种方式实现也没有实质的差异,如果企业固守 “最大化利润”这一信条,则企业社会责任就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很难持续,最终会成为一种“社会表演”。

四、社会经济伦理的根本准则

公平是社会经济伦理的根本准则,公正、正义、公平和公道是同一个概念。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5]。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平是具有均等、相等、平等的比例性质的那种回报或交换行为[6]。换言之,公平是平等的利害相交换的行为,是等利交换和等害交换的善行;不公正则是不平等的利害相交换的恶行,是不等利交换和不等害交换的恶行。等害交换和等利交换是保障社会和利益共同体的存在发展、最终增进每个人利益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6]。

在所有交换中,社会成员最根本、最重要的利益交换是权利与义务的交换,由此看来,若单方面强调企业的最大化利润,则可能损害全社会的利益,这是不公平的。但反过来, 单方面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则可能损害企业的利益,这同样是不公平的。

五、“公平利润”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则

由于利润是企业的根本权利,而公平是社会经济伦理的根本原则,那么公平利润显然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则。

将“公平利润”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则意味着对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的修正。自由竞争理论认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会自动达到社会福利最优,因此企业实现利润就等于实现了责任。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自由竞争理论与现实经济世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个产业满足自由竞争的条件,自由竞争市场只能是经济理论的一个参照系。由此出发,企业实现了最大化利润就不等于企业实现了社会责任。然而,如前所述,企业社会责任并不能抛弃企业利润这一根本权利,公平衡量企业的权利与义务,“公平利润”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准则。

举例而言,公平利润意味着企业在处理与消费者的关系时,要深入调查并千方百计满足顾客的需求;广告要真实;交货要及时;价格要合理;产品使用要方便、经济、安全;产品包装不应引起环境污染;实行质量保证制度;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上述行为都会使企业损失一部分利润, 结果企业得到的就不是最大化利润,但是企业也不能完全不赚取利润,这样企业本身便无法存在,其中的均衡点便是“公平利润”。

六、“企业良心”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实现 方式

功利主义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实现方式,其证据是企业重视社会责任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务回报。但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无一例外地实现了更多的财务回报。 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单一地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寻求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一旦企业社会责任不能实现更大的利润,企业就会放弃其社会责任。

根本原则 篇4

1、人才是现代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建立起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在实践中锻炼、选择自己的管理人才,逐步实现管理人才的知识化、专业化,为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智力保证。所以,人才是企业经营之本,是企业动力之源。企业需要人才,希望在于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管理。人是管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否能够发挥出人的内在潜能,是管理效益根本所在,所以,在管理中必须遵循人本原则。只有以人为本,从人出发,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管理效益得以提高,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目标、责任、绩效、利益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只有给人才充分的责任、尊重和关心,让职工参与经营决策,参与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能动性,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2、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是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因为只有善用各种人才,才能真正发现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效益。二是人事合理配合的原则。搞好人事合理的配合,是人事管理的基本点,是提高人事管理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三是激励开发原则。在企业管理中,实行贯彻激励与开发的原则,是挖掘人才潜力和提高人才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条件。

3、坚持以人为本,还应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之长

上一篇:多发性骨软骨瘤下一篇:微创复位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