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研究进展综述论文

2024-05-20

土地整理研究进展综述论文(精选7篇)

土地整理研究进展综述论文 篇1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步骤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多地少是中国基本的土地国情。集约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并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是当前走出土地困境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鉴于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深刻性和外延的广泛性,为了更好地指导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在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和深入调研宁夏土地利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探究了宁夏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和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的原因,揭示了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以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1 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概述

纵观社会发展史,人类不断地改进土地利用方式,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基于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做出很大的贡献。

1.1 国外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整理概况

1.1.1 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整理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源于对农业利用的研究,由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次提出。所谓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农业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是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使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理论上,当对土地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力达到经济上的报酬递减点,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出时,经营者将不会追加投入。这一临界点就是土地利用的集约边界,达到集约边界的土地利用称为理论上集约利用,反之,未达到集约边界的土地利用称为理论上的粗放利用。

土地整理包括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3项内容。土地整治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集约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土地整理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土地整理是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土地集约和持续利用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1.1.2 国外土地整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情况

国外土地整理始于13世纪,最初只是局部的土地整理,如,河流的改造等,到16世纪,德国开始进行合并土地、迁移农庄、改造河流等全面的土地整理,一般称为土地整理的起源。二战结束后,德国在原有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自然景观及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以期通过土地整理追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协调[1],成为世界上各国土地整理的典范。

前苏联把土地整理作为调整土地关系、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国家措施,在发展巩固土地公有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土地、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改善自然景观成为土地整理的重点。俄罗斯以至独联体所有国家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五方面:a)确立企业或组织的土地利用方向;b)编制企业或组织内部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规划方案;c)编制因为土地配置不当需要调整并采取措施的规划设计方案;d)依法调整和规划地块、确认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e)划定特殊自然保护区休养区和禁区等[2]。这些工作的实施,对有效和集约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视农业为社会稳定的根基,十分重视土地整理。1868年明治维新后就开始了土地区划整理工作,其《耕地整理法》早在明治32年就已制定并于次年实施,后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使有限的耕地得到合理集约利用,先后进行了4次较大的修改,至今已基本成型。

国外土地整理主要体现以下特点:a)严密的法律保障;b)土地整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c)土地整理分类指导、程序细密;d)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e)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f)重视公众参与;g)通过土地整理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

1.2 中国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整理概况

1998年中国的第一次将“土地整理”列入《土地管理法》中,其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相继批准贵州遵义、河南巩义和四川遂宁等20个国家级土地整理示范区,土地整理的实践工作广泛开展起来。比较突出的湖南省自2002年开始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改善了项目实施区内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的质量和产出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南省编制的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立了“北整理、南开发、西保护”的战略布局,从宏观上和长远上确保湖南省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

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近年,中国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成果越来越具有启发意义。如,关于居民点宅基地整理和企业用地的布局调整研究[3];城镇化进程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研究[4];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实践研究[5]等。

浙江省在新农村建设规划进程中积累的土地集约利用创新经验,主要表现在土地集约利用中政府、企业、农民作为主体的角色和行为创新,创新主体之间利益关系协调过程的创新。就普遍经验和个别特色进行分析,结合土地集约利用的创新活动和效果,提炼出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功能和创新结构。

山东省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的作法是:a)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的作用,在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中,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审查。不符合规划、计划,不予立项和审批。在规划、计划盘子内,重点保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b)严格土地供应政策,规定供地标准,制定了《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c)培育土地市场,提高市场配置水平,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加强土地法制建设,出台了国有土地招标拍卖办法、国有土地租赁办法、国有土地储备办法等规章以及小城镇用地管理意见、企业改制土地资产管理意见、国有土地出让若干政策意见等。规范土地储备与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制度。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d)认真抓好挖潜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开展存量建设用地清查摸底,查明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中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制定利用方案和利用措施。开展城中村和旧村改造试点工作。制定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的政策和措施。

新疆土地整理的主要特点是:a)利用独特地域优势建成的人工绿洲作为新疆特有的土地开发整理模式;b)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建设中国粮食、棉花、瓜果生产基地,把握特色农业的特点,设立特色示范项目,发展特色产品;c)充分考虑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d)制定供水需求的统一管理政策,避免土地开发整理的地域安全和流域安全问题,实行统一规划的开发整理。

江苏省土地整理的模式是保护耕地不仅要节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而且要开源,复垦废弃地、开发未利用地,做到多管齐下、重点突出、综合整治,全方位推进土地整理工作。

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解决当前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只能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利用、内涵挖潜,开展土地整理。

2 宁夏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整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宁夏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现状

多年来,宁夏区内土地利用比较粗放,干旱、荒漠地多,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工矿废弃地数量多。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现象比较突出。

2.1.1 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忽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基础薄弱,尤其中部干旱带,更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比较落后。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地方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工业基础落后,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较低。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形成单一结构,忽视了土地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

2.1.2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耕地肥力降低基岩裸露导致地力衰竭

宁夏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中东部土地沙漠化,北部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中部风沙区北临毛乌苏沙地,南接黄土丘陵,降水稀少,水资源量少,有水一片绿洲,无水一片荒漠。中部干旱带长期受干旱影响,风沙频繁,立地条件差,防护林成活率难以保障,林草植被稀疏,林木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中北部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和退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科学考察确定的中国四大沙尘暴源之一。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耕地肥力降低或丧失严重,基岩裸露,导致地力衰竭,可耕地面积减少。

2.1.3 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不到位结构失衡

目前,宁夏建设用地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城市土地利用粗放主要表现为布局松散,疏密失调,集聚性差;宽马路大广场太多,空间利用率低下;圈大院,自成体系,设施使用封闭,公共服务性落后;住宅需求不适当,户型面积过大,严重超前消费。

2.1.4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匹配性差

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公路、铁路、车站、机场等的建设没有统筹考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土地资源浪费问题突出。综合布局不协调。

2.1.5 开发区数量多面积大闲置土地多

作为城市的延伸,开发区用地粗放是中国多数城市用地粗放的集中体现和焦点问题。不仅开发区数量过多,规划面积过大,且开发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低,土地利用率低,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少。

2.1.6 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散面积大空置超占多

宁夏村庄普遍存在着空心村和空置房的问题,农村宅基地超占现象突出,农村庄点规划不合理。

造成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原因是:a)各类规划缺乏统筹协调,在规划编制时间、调整范围等方面不统一。从宁夏情况看,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维护、旅游等专项规划基本上脱离宁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搞各的,严重背离土地资源供给能力;b)各产业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滞后,对宁夏区情考虑不够,占地指标普遍偏大,不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c)土地市场运行的政策、机制还不健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完全发挥,节约、集约用地的利益约束机制还未建立,土地收益人的权利不明确、不具体。受利益冲动,多占地占好地现象普遍存在;d)管理体制跟不上宁夏经济发展的需求。

近年,宁夏结合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重点进行小流域治理,加强湿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对基本农田实施集约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和集约化利用程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加快废弃矿区的环境治理改造,加强对矿山资源利用开发的整合。结合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

2.2 制约宁夏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整理的不利因素

以集约经营为目的的土地集约利用是个复杂系统。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不仅包括作为系统运行基础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还有作为系统主体的不同层次利用者。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便直观表现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

2.2.1 宁夏土地集约利用中的不利因素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宁夏的发展布局将以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各项用地指标将大幅度增加,占用耕地将不可避免,土地利用压力随之增大,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受各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a)环境因素。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土地生态环境面临恶化趋势。虽然,几十年的治沙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些活动性沙漠得到控制,最近5年荒漠化的土地减少了0.073×104km2,有些沙漠变成了农田,城市周边加强了实地保护。但是,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每年风季仍有少量的沙尘暴发生;

b)人为因素。宁夏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且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3.5×104km2,平均降雨量低于400 mm/a,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农牧业仍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随意和无度开发导致生态恶化和水土流失等;

c)资金因素。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落后、科技水平很低,造成水资源利用率很低。因为缺水导致宁夏地区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低,退耕还林计划难以进行;

d)政策导向因素。随着国家发展重心由东部转向西部,国外企业进入内地办厂,他们有可能会利用高科技对宁夏的土地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还可能转移他们的非可持续,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这对宁夏土地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

e)土地利用结构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影响着宁夏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影响城镇化建设、乡村居民点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处理,农业政策的调整、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水平,对于土地生产效率和耕地保护同样有着直接影响。从自治区政府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来看,土地结构不合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耕地日趋减少是突出表现。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耕地占用日趋严重,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中小城镇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点不断增加,占用耕地逐年上升;近几年,工业用地低成本扩张较快,存在大量占而不用现象。城市土地总体效益下降,城乡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2.2.2 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宁夏的土地开发整理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a)有利条件。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按照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新的要求,明确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方向和基本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土地开发整理观念和方式,必须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更迫切的要求。依法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专项资金,为全面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利用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投资,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各级土地资源部门和农业开发部门不断健全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为全面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保障。近几年,宁夏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不利因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使城市对耕地的需求增加,补充耕地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土地粗放利用的观念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扭转,引导土地开发整理向内涵挖潜、集约利用转变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易开发整理的土地后备资源逐步减少,补充耕地的成本提高,难度逐步加大;优质耕地集中地区占用耕地量大,后备资源集中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补充优质耕地、保持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更加繁重。

2.3 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中城市发展的历程大多是“摊大饼”式的粗放发展模式,宁夏经济的发展也没有脱离这种模式。

2.3.1 城市土地利用粗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的城市人口密度一直在不断增加,城市的发展不断向外延伸,造成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偏低,人均占地比较大,人口密度小,亟需加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升。

a)城市建筑容积率相对较低。过去,城市发展只注意向外扩张范围,忽视了城市土地立体空间的利用潜力,具体表现在宁夏城市建筑物容积率相对较低,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也较低。有关资料显示,东南亚地区国家尽管也存在土地与人口的矛盾,但是城市建设中各国的平均容积率都要求为1.00~2.00。目前,中国大中城市建设容积率也为0.75,中心城市的平均容积率约为1.00,宁夏城市容积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51。当然,根据宁夏的地域特点并不是需要每个城市都要达到如此高的容积率,但合理的容积率仍应与城市生态环境相适应;

b)多数城市新区粗放建设。在宁夏城镇化的进程中,单纯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部分地方自行设立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缺乏严格的规划管理,造成大量占用优良耕地,导致建成区人均面积的增加。一方面由于工业占地比例增加,另方面盲目扩张大广场、大产业园区,小项目多占地的倾向严重,使人均建成区面积不减反增。

2.3.2 农村土地利用粗放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a)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浪费、闲置现象严重。宁夏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设计与推行本身存在较大问题。宅基地发放给农民后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由于农村建设规划严重滞后,农民建房多出于自己的喜好及集体发放宅基地的区位,导致了宅基地的低效利用。

从理论上讲,城镇是较农村居住用地更为集约的土地利用形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应当将农村居住用地置换出来,城镇化非但不会增加建设用地规模,相反还会节约用地。但现行农村建设用地并没有置换出来。部分村民虽然举家进城,由于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原因限制,绝大多数人不愿将自己的房产和宅基地转让出去。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进城农民“双重占地”问题;

b)农村产业用地铺张浪费,规模小、利用粗放、低效。从农村地区的调查显示,当前,宁夏的农村产业仍以传统、原始的模式发展,主要为规模较小的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旅游景点等,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产业占比极低。这样的产业现状导致产业用地粗放、低效。在建设用地瓶颈日益突出的当前,如此的用地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3 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整理的建议

3.1 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整理实现的预期目标

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措施》的重要举措,既是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粮食安全工程和生态保护工程,也是扶贫工程和民心工程。实施好这项重大工程项目,可有效解决因建设占地、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的耕地减少问题,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退化,加速宁夏农村发展。项目建设规模2252 km2,估算总投资36.61×108元,5年内对未利用的宜农土地进行规模开发和整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耕地退化,提高植被覆盖率,保证生态退耕等治理成效,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预计新增耕地面积为524 km2,新增耕地率达到了23.3%。

3.2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方针

宁夏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方针是:通过实施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实现“节水增地、改善生态、移民致富”目标。在不增加黄河取水量的前提下,在中部干旱带已建成的六大扬黄灌溉工程可覆盖的区域内,通过建设田间水利配套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措施等,让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20×104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提供耕地保障。将搬出去的土地全部恢复生态建设,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建设的双赢;通过对银北地区中低产田项目区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生态的统一。

3.3 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开发整理对策及建议

3.3.1 依法管理节约用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把依法管理节约用地作为宁夏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制度,全面提高土地管理、保护和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针对宁夏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占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且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土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的状况,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做到利用与保护并举,加强土地资源管控、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达到规范与发展并重,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3.3.2 加强监管促进土地整理工作有序开展

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应该做好的具体工作:

a)深入开展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开发整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树立依法、按规划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观念,增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意识;

b)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完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严格项目规划设计,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规划设计相衔接的规划体系,切实发挥规划对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宏观控制和引导作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和检查验收,必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为依据。要严格依据规划审批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审查农用地转用中的补充耕地方案。新的土地开发重大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c)稳定和拓宽投入渠道,探索完善土地开发整理经济运行机制。按照“谁占用、谁补充,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的收缴使用管理,作到收缴到位,专款专用。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投入的力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优先保障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的投入。吸引社会更多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的产业化;

d)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整体水平。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的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建立和完善符合宁夏实际的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体系。加快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管理的网络化。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实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增加土地开发整理的科技含量;

e)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健全专门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4 结语

土地集约利用是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创新思路,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本措施。在宁夏未来的建设中,必须调整好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利用的策略,为宁夏的快速发展奠定土地资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内外土地整理[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

[2]程烨,王静.土地用途分类管制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45.

[3]程烨,王静.土地用途分类管制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60.

[4]陆冠尧,朱玉碧.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52-55.

[5]刘书楷,国外与台湾地区土地使用管制和农业保护的经验[J].中国土地科学,1998(12):46-48.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研究 篇2

1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指标的建立

土地整理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整理规划效益分析评价,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土地项目规划中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实现保护耕地, 合理利用能源, 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所预计表现的效果和利益。土地整理规划是国家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纲领, 是实现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实现的基础, 因此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需要在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基础上, 实现土地整理规划效益的多目标性, 运用合理的方法构建科学的效益分析指标。对于指标的选择,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国家三令五申的强调保护耕地, 但对于耕地的保护不仅需要数量上下功夫, 还需在质量上努力, 努力提高耕地的质量等级, 从而确保粮食的丰产增收, 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 (2) 土地整理工作使耕地占补实现了平衡, 在保障经济平衡发展的同时, 也保护了耕地红线的目标。 (3) 全世界资源都处到紧张的情况, 节约资源不仅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同时也是全民关注的重点, 通过土地整理工作, 对废弃的地进行复垦, 对旧城进行改造, 有利的控制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情况, 同时在农村建设水利工程设施,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了农业的用水量。 (4)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土地整理工作有所加强, 对村庄、农田、田间道路等的建设不断的推进, 不仅推进了农民居住的相对集中, 还形成了村庄的新格局, 促进了农业的丰产增收。 (5)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国家要加大对农村资金投入;二是要促进城乡土地资源、资产、资本有序合理流动。再次留足发展非农产业用地。

2 土地整理规划中效益分析评价的技术方法

2.1 统计预测方法

土地整理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在对规划指标运用时, 有些指标可以根据已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指标数据, 借助于一定的模型, 预测规划期的指标数据。这种预测方法建立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 所以很易被接受和理解。

2.2 类比分析方法

对没有可直接利用的历史数据的土地整理规划效益分析评价可以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

2.3 专家调查方法

对于即缺乏原始资料和统计数据, 又没有类似历史事件可借鉴的指标, 可以采用专家调查方法。

3 土地整理规划效益分析

3.1 节约资源

(1) 节约用地。土地整理效益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节约用地效益, 土地整理节约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面积、废弃土地复垦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面积。其中, 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面积主要是指对农村空心村居民点、闲置宅基地等整理压缩面积;废弃土地复垦面积主要是指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废弃土地的复垦面积;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面积主要是指旧城改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棕色土地治理面积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面积。 (2) 节约水资源土地整理后, 为了保证农田灌溉的需要, 建设水利工程设施, 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保障, 也减少了农业的用水量。

3.2 新农村建设

(1)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以新增机耕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变化来标识农业规模化与产业化的变化。 (2) 提高农民收入。土地整理对农户的收入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通过对各地土地整理的调查显示, 在土地整理前和土地整理后, 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升。 (3) 明晰土地权属。土地整理过程中田块的规整合并、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的更新、村庄和工业建设用地的搬迁合并等必然涉及到土地权属的调整问题。 (4) 建设新农居点。通过土地整理规划, 对整理前的废弃用地进行复垦, 加快旧城改造。在规划期间, 预计新建农村居民点面积较大, 将有大多农户的住房将得到改善, 实现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统一基础配套。

3.3 统筹城乡发展

(1) 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土地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而且是重要的资产和资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质是以空间换效率, 以布局优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期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量将有所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一步增大了土地要素投入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配置的灵活性, 为在保障农地数量和质量不减少的前提下, 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的投入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2) 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土地整理在政策和市场的导向形成了激励机制, 从而搭建多元化的投资平台, 如政府投入、部分涉农资金和土地节余指标收益返还等, 实现了项目的资金的整合, 从而实现了整体的联运性, 对土地整理的更好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随着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其规划在在保红线、保发展的前提下,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实现了显著的综合效应。同时其运用多层次的分析方法, 构建了土地整理规划效益分析评价指标, 从宏观上对区域内的土地整理规划效益的实现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反映。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综合性的土地整理工作, 对耕地的保护及城市用地的合理化进行具体的规划,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所主要对未来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等方面进行统筹的安排和合理的规划。其中土地整理规划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应。文中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指标的建立进行了分析, 进一步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效益分析评价的技术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效益分析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土地整理规划,效益,技术

参考文献

[1]郧文聚, 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4) :1-6.[1]郧文聚, 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4) :1-6.

[2]张正峰, 陈百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 2003, 19 (2) :210-213.[2]张正峰, 陈百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 2003, 19 (2) :210-213.

[3]严金明, 夏素华, 夏春云.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析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2) :36-42.[3]严金明, 夏素华, 夏春云.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析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2) :36-42.

[4]徐绍史.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平台[J].国土资源通迅, 2009, (8) :6-7.[4]徐绍史.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平台[J].国土资源通迅, 2009, (8) :6-7.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研究 篇3

本文试图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园镇冠子村、向阳村为例, 从土地整理的基础理论入手, 针对研究区的基础设施现状进行了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的探讨, 根据多方面情况分析了适用于研究区的规划设计方案, 实现土地整理的价值。

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提高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适宜性、经济性及可操作性。这对提高土地整理的工作效率, 确保土地整理的施工质量, 强化土地整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 最初是由德国巴伐利亚州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 只是以简单现场调查为基础, 然后进行土地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于土地整理的实践积累, 农业结构的变化和农林业技术的不断提高, 现在各国土地整理已经是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 除了起到协调经济、技术、生态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外, 还要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等。我国在重视耕地保护的基础上开始逐渐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 虽然开始实施土地整理工作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我国关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研究还是很迅速的, 自2000年以来, 国家对于土地整理的新规定出台, 全国各地逐渐开展了大量的土地整理项目。在不断的试点实践中, 我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研究开始不断发展完善。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研究区位于广安市协兴园区协兴镇, 涉及协兴镇冠子村、向阳村2个行政村, 幅员面积为4 786.20亩。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 研究区内耕地分布相对集中, 但是地块零散细碎, 耕地利用率不高。配套生产设施、灌排设施不足, 土壤被侵蚀, 土壤肥力不高, 水土保持能力差。 (2) 研究区没有足够的灌排水系设施, 当前主要靠山平塘、小河堰、土沟土渠等水利工程灌溉。 (3) 研究区内两个村除了主要村级道路外并没有多少其他乡村水泥路。没有一个合理的农田道路系统, 布局并不均匀。研究区内道路交通不发达, 部分道路是土路机耕道, 不适宜行人和机械行进, 特别是大雨过后, 泥泞不堪, 行人出行不便。

3.2 实施土地整理公众参与度

根据研究区现场踏勘以及对当地村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 本次土地整理得到公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盼望此次土地整理能改善当地的农业经济条件, 增加农民产业收入, 提高农村生活生产设施条件质量。同时当地村民村委对于部分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参考意见, 希望能通过土地整理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4 研究区规划设计

4.1 设计任务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 总体目标达到土壤平整、土层厚度足、土壤肥力强、水土稳固, 并且耕作区道路、灌排水系配套完善。

1) 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地块合并、平整土地、坡改梯整理, 减少研究区内地块的细碎度, 增加部分有效耕地面积。同时使得田地成片, 布局合理, 方便农民耕作和机械化处理。

2) 通过坡地、田、水、路综合治理, 重新调整土地利用布局, 理顺耕作区的排灌水系, 完善坡地的坡面水系, 做到旱能灌溉、涝能排洪, 提高耕作质量。

3) 基于研究区内现有土路和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对研究区内的道路交通进行规划, 使得研究区内交通设施贯通发达, 人行、机械耕作均能方便快捷到达耕作区, 做到村民出行容易、耕作方便、运输通畅[1]。

4.2 研究区单项工程设计

4.2.1 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

土地平整工程包括格田整理和坡改梯整理。格田整理是对整理区域进行平整, 并配套道路沟渠, 使整理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灌排耕作体系。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 对田土坎布局不合理的田块进行合并平整等, 让坡耕地形成阶梯状平台耕作区, 同时配套沟渠和护坡石埂, 保证坡体的稳定性和形成完整的坡面水系[2]。

土地平整的总体要求:土地平整后田块集中、大小规模适当, 坡度较为平缓, 能保持水土, 土壤肥沃, 适合农作物生长。既要便于农业耕作, 符合灌排水要求, 也要保证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并且能提高作物产量。

1) 格田田块设计。土地平整要根据平整区的地形、地貌、地面高程来进行, 并不破坏现有灌、排水系为原则。为了耕地的合理灌溉, 节约用水, 基本消除水田的潜育化危害, 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效率, 提高经营水平和土地生产能力, 需对研究区部分土地进行平整。土地平整时以条田为基本单位, 条田内部土方挖填基本保持平衡。同时, 为确保排灌渠道水流畅通对地面高程的要求, 在条田之间再适当进行土方调配。田块的形状基本上以路、渠或渠、渠及路、路相交构成的矩形结构, 形状规则, 便于机械化耕作, 减少劳动强度, 提高劳作效率。田块间高差约5 cm, 与研究区大地形基本一致, 向斗渠或河流方向递减, 以便灌、排自如。田块的设计满足机械化作业的开行长度, 通过整理达到田成方、地面平整, 不留荒地, 局部地区因地形、地势的变化而有适当的调整。大部分田块的内部坡度大约控制在1/1 000[3]。

2) 坡改梯田块设计。梯田埂依照自然台位, 沿等高线布置。田面宽度依坡度而定, 在每台地的外坡位置设置砼网格护坡埂, 保证坡体稳定, 防止水土流失。并沿坡面横向、纵向设置配套沟渠设施, 以保证整个坡面体系横向能灌溉, 纵向能排涝。

4.2.2 农田水利设施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灌溉、排水、蓄水、引水等方面的水源应用。土地整理项目灌排工程设计的主要对象是项目区内灌排渠道输水工程, 其规划设计应与整个研究区内的现有水系设施和田块地块分布紧密结合, 做到满足田地水源灌排需求, 因地制宜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排工程系统[4]。此次对于研究区水系设施的规划布局, 对部分原有主干土沟土渠做了硬化处理, 同时规划了部分沟渠, 做到田块、坡面灌溉引水有源, 洪涝排水有道。避免出现旱季时无水源引水灌溉;防止暴雨时坡地水流四处乱流、冲毁耕地, 减少水土流失;疏通水田排水路径, 防止水田积水等水资源灾害情况。

4.2.3 田间道路工程规划设计

道路是固定的长期使用的基础设施, 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生产、生活、发展的基本保障。在规划布局田间道路和生产路时应考虑多项因素。便利和适应机械化耕作;以直线为主, 方便农户生产生活;互相贯通, 循环有机结合形成道路网;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原有田间道, 防洪防地质灾害;沟通农户集中居住区和耕作区;依靠地形, 选择坚实土质, 避开不利地段。此次对于研究区规划后的道路交通布局力求做到交通贯达, 田间道贯通两个村内的各个集中居住区和耕作区, 为货物运输、作业机械向田间转移等生产操作过程服务。生产路穿插于格田、坡地, 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4.3 设计成果分析

土地整理的进行可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促进农村现代化。图1所示为此次广安市广安区协兴园镇冠子村、向阳村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规划布局图。按照此规划设计研究成果, 研究区通过对田坎归并和对田边地角的整理可以有效减小耕地零碎程度, 增加部分适用耕地, 平整出成片肥沃土地。同时研究区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民可充分利用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和成片的肥沃耕地发展多种大规模种植经营, 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增加收入。同时, 还可降低农户劳动强度, 节省劳动时间, 事半功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本文在对广安区协兴园镇冠子村、向阳村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工程布局规划设计时, 依据地方实际现状, 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 运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和基本原则对土地平整工程、水利设施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后的研究区地块集中成片, 适宜机械化耕作和发展大规模经济作物种植等;配套有足够的灌排设施, 能满足耕作灌溉和暴雨降水排洪的需要。道路连通多处农户居住区和耕作区, 方便农户出行、耕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形成了大片系统的耕作区,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5.2 讨论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研究内容广泛, 限于知识水平、时间、资料等条件的限制, 文中研究尚有不全面的地方, 还有许多因素没有考虑到, 没有涉及到具体工程设施的设计等。对研究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本文主要侧重对研究区内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宏观方面的研究, 由于不同地区的条件存在差异, 所以不同地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具体技术方法也不尽相同。今后, 应针对不同土地整理类型区的技术与方法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詹长根, 莫国莉, 雷激, 等.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规范化问题[J].国土资源导刊, 2006 (2) :39-41.

[2]吕铮.基于农户参与的土地整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3]雪彦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展望探讨[J].科技风, 2013 (15) :207.

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研究 篇4

1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是指有关利益群体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介入过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管理者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协调,有利于土地整理项目能够切实促进经济增长,为广大公众所接受,同时还能够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确保土地项目的有效展开。

1.1公众参与有利于保护公众利益

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其主体的多元性和利益分散性、项目的区域性以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公共性说明了土地整理中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在“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日益增大的今天,要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实现农民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引进公众参与制度。 在农村土地整理中吸引公众广泛加入,不仅能够使土地项目切实代表农民的声音,保障农民的权益,同时也能够让农民在土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起到监督的作用,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规划落实,并得以顺利地推进,最终完成土地整理中资源的合理配置。

1.2公众参与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持续性和民主性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因此最了解、 最关注土地项目的是关系到自身切身利益的农民,单由专家进行的项目规划缺乏对项目区域的实地了解。农民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首当其冲能够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使项目真正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消除农民的排斥心理,保障土地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增强了对项目质量、资金流转等方面的监督与评价,充分调动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项目后期的许多经营管理活动得以持续。公众参与能充分的反应民情、集中民智、群策群力, 是“以人为本”地实现土地经济走向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民主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1.3公众参与是提高土地整理绩效的重要途径

土地整理的绩效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应该包括有形物质产出的经济管理绩效,如农田道路、灌溉渠道等建设成果,也应该包括土地整理项目使用者的主观感受绩效,如农民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满意度、社会评价与协作程度等。公众参与使得社会评价更加全面具体,并对项目的实施者等切实投注以理解、包容的目光,切实起到辅助土地项目开展的作用,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将社会矛盾扼杀在摇篮之中, 最终减少项目运行的阻力。

2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土地整理项目未进行有效的公众参与,项目区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多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而最重要的利益关系人——农民参与很少,所以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2.1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广度不够

在我国进行的土地整理中,许多项目的公众参与广度不够。某些项目只局限于项目的某一阶段,没有将公众参与贯彻到项目区的选址、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施工和验收的组织、 工程后期的管护等阶段。造成在项目中隐含的一些社会、环境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引发了许多问题,也大大削弱了项目实施中的外部监督机制。

2.2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深度不够

在多数土地整理项目中,公众参与深度不够。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参与方法仅仅局限于会议讨论和社会调查;参与对象选取不合理,往往是农业、林业和水利等部门的领导,农民参与人数很少,且受到文化程度和决策权的限制;调查内容设置不科学,参与的形式很难做到双向沟通的效果;公众参与时间滞后,通常在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确定后通告给农民就组织土地整理施工。因此整个土地整理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深度不够, 有效性很差。

2.3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公众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公众认为土地整理是政府的工作,政府如何投资、 如何规划与自己无关;二是政府官员片面认为土地整理资金是由上级划拨的,把向上级交代、向上级负责并追求其“政绩” 当作土地整理规划与建设时考虑的首位因素。所以,要使公众真正参与到土地整理中来,尚需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创新,充分调动公众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对策

3.1建立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土地整理制度

土地整理最终改变了涉及土地整理项目的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在土地整理的制度设计上要确立农民在农村土地整理中的主体地位。土地整理的项目设计要符合农民的要求, 土地整理的方案、项目实施要充分体现农民的利益。只有这样土地整理才真正能实现目标,取得效果。土地整理制度设计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导向,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后期管护都要让农民参与进来,让农民了解项目具体情况并提出意见,以确保规划方案更加可行,项目设计更加科学,实施过程更加顺利,后期管理更加完善。建立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土地整理制度,还可以使农民高参与整理的积极性, 以主人翁的态度对项目进行监督,确保项目质量,达到土地整理项目的目标。另外,由于土地整理专业性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需要采取上门宣传、集中说明和村干部口头宣传等更通俗的方式向农民普及参与土地整理的途径、方式等。

3.2成立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民间协会组织

农民参与土地整理项目,需要一定的组织机构保障。农民每个人的利益诉求是不一样的,为维护农民作为一个群体的共同利益,在公众参与的方式上,可以将与土地整理项目有关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村土地整理的民间协会组织。 为充分反映各方的利益,民间协会组织每做一个决定都要召开由所有代表组成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相关事宜。在这种方式下,农民参与土地整理主要是通过农民代表,农民的意志由农民代表来反映。该民间协会组织,由独立于各级行政组织之外、关心土地整理事业的农民组成,由该组织选出自己的代表参加民间协会组织,从而参与、决定土地整理有关事宜。

3.3建立农民全程参与土地整理机制

建立健全农民全程参与土地整理的机制,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农民全过程参与。土地整理立项阶段,国上资源管理部门向宜开展土地整理的村(乡)提出建议,村(乡)委会充分征求广大农民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意愿, 经综合研究后向国上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立项。规划设计阶段,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农民座淡会等形式了解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和农民关心的问题,征求农民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编制规划;规划编制完成后要进行公示,并召开农民听证会,根据农民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土地整理规划。实施阶段,向农民公示项目规划方案、实施进度、资金使用等,发挥农民对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等的监督作用。 同时可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承包给农民,让农民直接参加整理,增加农民收入。竣工验收阶段,吸收当地农民参加, 站在经营耕作者、使用者的角度进行验收、评价;后期运营阶段,农民耕种上地、使用各项新建设施并进行维护、管理, 以延长土地整理的后续效益。

4小结

我国土地整理应充分重视公众参与土地整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尽快建立包括法律依据、认识基础、组织机构、土地整理程序步骤、模式创新等内容的有效农民参与机制,达到土地整理服务农民的预期投资效果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建生,胡卫军,梁晨雯等.论土地整理中的公众参与[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115-117.

[2]王文玲,阚酉浔,汪文雄,杨钢桥.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研究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71-75.

[3]文枫,杨庆媛,鲁春阳等.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05:10-73.

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影响因素研究 篇5

一、文献综述

(一)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理论基础

1、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原则

有学者提出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原则有:项目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先易后难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立项的原则也有规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先易后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等。

2、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模型

土地整理项目选址涉及到多方面指标的衡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借助专门的软件或模型来进行。目前常用的系统通过土地整理目标与区域条件的匹配辅助选址决策,包括基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 E M)等。

(二)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影响因素研究

1、土地整理项目的规模

我国土地整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的数量,是衡量土地整理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为了实现统一管理,同一个土地整理项目的区片还应当相对集中连片。《暂行办法》对重点项目的规模、集中程度和新增耕地量都有明确的规定。

2、影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自然因素

影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土地整理项目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施,该区域自然条件的适宜性会对其实施的难度和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选址过程中有必要对当地自然条件进行评价。主要指标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自然灾害等。

自然资源中对土地整理项目影响较大的是水资源,只有摸清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对于水资源供给小于需求的地区不能设置土地整理项目,除非把寻找项目区可靠水源作为土地整理的任务之一。

3、影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深入,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选址过程中要对区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分析。

(1)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的类型、面积、结构,人均土地与耕地面积,户与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闲置土地面积,土地权属状况等:

土地整理在现有土地利用状况基础上展开,应当尽量选址在那些土地利用集约度低、闲散土地面积大、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多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增加耕地的潜力相对较大;

土地整理工程实施后,一旦产生权属争议,往往会造成工程延误或停滞,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应当选址在土地产权明晰的地区,否则就要在土地整理之前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2)基础设施状况。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型机械的使用,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都会受到项目区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暂行办法》对于申报土地整理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条件做出了规定:项目所在区位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所必需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等。

三、有关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影响因素的一点思考

土地整理项目绝大部分由县乡一级组织实施,地方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态度直接影响实施效果,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积极性发挥的程度。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郊区,居民和政府官员的受教育程度高、环保意识强;同时他们也有能力支持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施。。但但他他们们不不愿愿接接受受在在区区域域内内实实施施国国家家重重点土地整理项目,因为国家投资项目增加的耕地面积不能变为当年地方新增建设用地的指标。他们更倾向于地方投资进行土地整理,并将增加的耕地面积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土地整理项目在选址时应当考虑到地方这种“选择性积极”的存在。

四、总结和讨论

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具体项目进行选址时,既要综合考虑土地整理项目的要求,还要结合土地整理区域资源约束的条件,找到二者最佳的契合点,确定项目的选址。但是,由于类似地方政府和农民积极性这种主观因素很难量化,前人的研究也没有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影响因素。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归纳, 本文认为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项目的规模、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等三个方面。而具体的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还要根据项目的目标和区域环境的约束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耀林, 任周桥, 吕晓男, 焦利民.基于知识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J].2008, 22 (2) :149-152.

[2]、催向科, 许月明.确立土地整理项目的必要性条件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3, 6:15-16.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篇6

1 土地整理及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 土地整理的内涵及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当前, 土地整理所指的多是狭义的农用土地整理, 即采用技术手段将农业生产所设计的农田、公路、水网、防护林综合整治, 从而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农地整理可以改善生产条件和农田周边生态环境, 本文主要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自然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分析农业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土地整理规划特点编制原则

土地整理规划的编制对项目实施有指导作用, 整理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实施。在制定规划前要对实施项目范围内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规划重点对土地整理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调查研究。规划土地整理范围, 明确项目重点工程。土地整理规划的主要特点有:该规划属于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以开发土地利用潜力为目标, 兼顾提高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而采用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结合的综合措施。土地整理规划是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手段。

2 土地整理环境影响分析

2.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范围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以评价目的为出发点, 将多种环境要素因子引入评价体系。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环境评价因子主要分三类。一是评价环境污染的参数。其中水污染因子有: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氨氮等。大气污染因子包括:SO2、PM10、NO2、CO、O3等。二是评价社会经济生化的相关评价参数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教育及医疗水平等[2]。三是反映自然环境变化的环境要素, 如耕地与建筑面积比例, 森林覆盖率、水域湿地面积等。

2.2 土地平整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填挖土方改变了土壤耕作原始层面, 不可避免地造成突然养分流失。理化性质不同的土壤类型在施工中表现不同的规律性。表层土肥力强、底层土肥力弱, 挖走表层土造成底层土壤裸露, 不利于植物生长。

3 土地平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化

土地平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并非所有定量指标值都是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要的值, 因此, 需要将这些评价指标定量分析, 转化为可以反映环境污染水平的污染指数。例如, 水环境评价中用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这几种水质指数反映水污染程度和范围。土壤肥力变化或水土流失率也是反映农业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土壤肥力一般以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数据反映土壤肥力变化[3]。水土流失率计算公式:

式中:E0———项目建设前的侵蚀率 (t/hm2·a) ;

E1———项目建设后的侵蚀率 (t/hm2·a) ;

C0, C1———项目建设前后的作物系数;

P0, P1———项目建设前后的实际侵蚀控制系数

3.2 指标权重方法确定

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各指标要素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权重分配关系着整个评价体系的成败。当前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包括:专家评分法、综合评定法、层次分析法等。目前专家分析评定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应用广泛, 采用多准则评价方法, 将复杂的影响因素综合为统一有序的定性与定量因素。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完整性及实用性[4]。

4 结语

土地整理不可避免地对区域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分析研究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为土地整理规划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提出避免和减缓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保护措施。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规划设计阶段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避免重大环境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不合理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阶段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避免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产生破坏。

关键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向军.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地质出版社, 2003.

[2]史捍民.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3]陈百明.基于区域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方案.地理科学进展.2001.20 (3) .

土地整理研究进展综述论文 篇7

一、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的界定

城市土地整理 (U r b a nL a n d Consolidation, 简称ULC) 是根据城市发展规划, 通过政治、经济、法律及工程技术手段, 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结构以及土地权属关系进行调整, 以达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城市土地整理风险就是在进行城市土地整理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它是各参与方从实施土地整理中实际所获效益与原来预期效益的偏离。

二、城市土地整理风险成因及内容

(一) 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的成因

1、主观成因。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的主观成因是指在城市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实施过程中, 各决策主体由于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信息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决策时的风险偏好、情绪波动等主观因素造成决策预期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离。上述主观成因会造成决策风险、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风险、资讯沟通风险、委托——代理风险等。

2、客观成因。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的客观成因是指在城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或是决策主体所不能控制的因素而引致的风险。如国家土地管理制度、城市管理制度等制度的不确定性引致的制度风险;国家金融政策的改变或是国际汇率的波动导致的融资风险、财务风险;因被拆迁人的不合作延误工期而形成的进度风险。诸如上述这些独立于土地整理之外的客观因素如不加以控制和管理, 均会造成整理项目的风险。

(二) 城市土地整理风险识别内容

风险识别 (Risk Identification) 又称为风险辨识, 是对城市土地整理项目的全过程 (从规划到审批, 从开始实施到到项目结束) , 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 找出可能产生的风险事件以及产生这些风险事件的风险源, 并对风险事件可能产生的损失进行初步评估, 作为进一步风险管理的基础。由于项目本身运行的动态性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性, 项目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性之中, 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预期均具有不确定性。不过, 风险管理者要将所有的不确定性都予以识别则是不可能和不经济的, 在实际的风险管理中也不必要。风险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在这些风险源中找出主要的, 并对之加以控制和管理;而对那些影响不大或是发生机率很小的风险源忽略, 注重风险管理效果和效率。

三、城市土地整理风险识别过程

在本文中, 城市土地整理风险识别过程是指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对构成城市土地整理项目的各要素信息, 如人员、技术、资金、组织以及项目内外部环境等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分析、研究并形成决策, 最终决定项目风险源和风险事件的一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三大部分。 (一) 信息输入

信息的输入是指将有关城市土地整理的各种信息进行搜集、记录和整理。为识别城市土地整理风险所需输入的信息包括:

1、历史信息:如国家土地整理法律法规及土地管理政策、其它土地整理项目的工程系统文件记录、项目计划或项目工作结构的分解记录、进度计划等等;

2、工程信息:如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标准、工程工作分解等信息;

3、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所采用的技术先进性、技术难度和技术可靠度等信息;

4、财务信息:项目组织财务状况、资金保障安全程度、资金流的大小等信息;

5、工程物流信息:工程所需的各种物料的采购、供应、储存、使用等信息;

6、组织信息:组织结构、人员分工状况、人员知识能力、项目人员的敬业爱岗程度;

7、项目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如项目因何种原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或是因此而受损、哪些因素易造成风险等;

8、项目周围环境信息:如国家政策法规、社区人口状况、人员素质状况、社区人群的土地整理意愿、社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二) 信息加工

信息的加工就是风险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判断决策能力, 利用一定的风险识别技术, 通过对输入信息的比较 (与各种识别依据进行比较) 、筛选、诊断和提取, 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信息的加工是一个综合过程, 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信息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项目风险的识别, 是风险识别的重要环节, 它也体现了一个项目的整体协作性和风险管理水平。 (三) 信息输出

信息输出是指有关城市土地整理的各种信息经过风险管理人员的提炼加工、分析判断之后, 以一定的形式描述和表达的风险来源、风险类别、风险症状、风险场景以及相应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发生风险事件将会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风险管理要求等事项。

1、风险来源。一般风险管理人员以风险来源表的形式将所有已识别的项目风险一一列出, 并将每个风险来源加以解释和说明。风险来源表至少包括如下一些说明:各种风险源、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发生机率以及风险事件的可能后果等。

2、风险类别。为了便于风险管理人员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对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风险管理人员还应该就列出的风险进行恰当的分类。城市土地整理风险如按过程分类为:规划阶段风险、实施阶段风险、储备阶段风险、市场风险等。也可按风险承担主体来进行分类, 如分为政府风险、承包方风险、被整理方风险等。风险分类方法有很多, 但无论什么分类方法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 即具有适用性且能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明晰的风险图。

3、风险识别过程的图解。上述城市土地整理风险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输出三大步骤之间的关系可以图1形象地表示出来。

风险识别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它是一个PDCA循环 (质量管理学上的戴明环) 。当一个阶段的P D C A循环结束之后就立即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 上一个PDCA循环的输出作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输入。这样既保证了风险识别的历史连续性, 同时又可以持续地对风险识别内容、风险识别质量加以改进。

风险识别在土地整理项目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只有做好了识别工作才能对风险更好的进行分析、控制、甚至利用。本文从风险的成因、识别方法、识别过程进行了一些讨论分析, 以期对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的管理有些帮助, 能够使决策者树立风险意识, 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使土地整理项目能够充分地实现预期的目标保证项目在完成后具有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摘要: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其的风险管理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入手, 对风险成因、内容、识别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期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城市土地整理中的风险问题。

关键词:土地整理,风险识别,识别方法,识别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明.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5.

[2]、黄海.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9)

[3]、张明, 董利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模式[J].商业时代, 2004, (3)

[4]、张明.土地整理风险成因及防范机制构建[J].

[5]、严金明, 夏素华, 夏春云.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析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3) :36-42

[6]、高向军.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工业厂房建筑施工管理下一篇:生物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