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2024-10-02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共12篇)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1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Edward Morgan Forster) 是本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社会和文学评论家, 其主要成就在于其一生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有趣的是, 作为一位英国本土作家, 福斯特的作品却往往并不“英伦”。何以见得?其最著名的小说《印度之行》讲述了英国殖民者发生在印度的故事, 《天使不敢涉足之地》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虽部分发生在英国, 但却重于讲述别国文化, 尤其是意大利文化对英国价值观、传统, 个人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其另两部完整的小说《最长的旅行》和《莫里斯》虽地域限制在英国, 讨论的却是并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那个英国。由此, 我们发现了福斯特的“印度”小说, “意大利”小说, “英国”小说等5部小说, 当然还有最后一部让笔者更为感兴趣的作品——创作于1910年的《霍华德庄园》。这是一部既温馨家常, 又跌宕起伏的小说, 虽场景完全设置在英国, 往返于英国城市与乡村之间, 其隐含的特色却在于它的主人公们——主角之一的施莱格尔姐妹俩却是居住在英国的德国人, 因此也为这部小说注入了浓厚和意味深远的德国色彩。这也是笔者想要在这里讨论的。

让我们先从小说的内容讲起, 《霍华德庄园》围绕家产继承权和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施莱格尔的婚姻铺叙开来, 讲述了来自中产阶级不同层次的三个家庭之间如何发生冲突, 又如何试图建立联系, 彼此融合的过程。来自上层中产阶级的威尔考克斯一家是典型的暴发户形象, 追求物质利益, 代表着新生的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 他们富裕, 但是没有文化。代表人物男主人亨利。更一个家庭是富裕的中产阶级施莱格尔姐妹一家。他们是书香门第, 代表着精神追求, 但是在走下坡路。代表人物是姐姐玛格丽特和妹妹海伦。此外便是没落的中产阶级小职员巴斯一家, 他挣扎在贫困线上, 靠微薄的工资养活家庭, 希望通过文化上的自我提升来避免自己划入下层阶级。代表人物是巴斯。小说的结尾, 亨利与玛格丽特联姻, 而霍华德庄园则由海伦和巴斯的孩子所继承, 体现了不同阶层的联结, 代表着英国的新生力量。

那么究竟小说的创作与德国文化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小说女主人的姓氏施莱格尔在一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 似曾相识又有那么一些“格格不入”。听惯了“史密斯”、“布莱克”之类英伦味道十足的姓氏, 这个姓氏在一开始就奠定了本篇小说的特别之处。说到施莱格尔, 就不能不想到德国著名的施莱格尔兄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那么福斯特给女主人公们选择这一姓氏是否是一种暗示, 暗示着她们身上所散发的浪漫主义情怀的来源?阅读小说, 我们会发现这一猜测不无道理。小说曾提到施莱格尔姐妹俩的父亲老施莱格尔是“一位伟大批评家的远亲”, 并深受黑格尔和康德的影响, 因不满德国世风日下的衰败状况, 迁居英国, 隐身于大学校园, 以思考为乐, 追求精神的宁静。而姐妹俩也是沉浸于书籍音乐, 文学艺术, 思维敏锐, 谈吐不凡, 十分重视自己的精神修养。这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唯利是图, 精神荒芜的情形成明显对比。可见, 在创作小说伊始, 福斯特就已经铺设好了德国浪漫主义影响的引子。其实福斯特本人就与德国极有渊源, 他曾在德国居住过一段时间, 而他自己也深受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他曾说过:“德国就像我们 (英国) 一样, 有着优秀的民族文化, 精通音乐, 哲学, 文学, 却和我们一样不善视觉艺术。”可见, 福斯特对德国文化有深切的认同感, 但也意识到了他的不足。那么小说中究竟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德国文化对小说创作地影响了呢?

笔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在作品的细小之处, 虽然福斯特没有明确指出, 但读者却可以时刻感受到德国文化, 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小说中, 借助施莱格尔姐妹俩之口, 我们看到了福斯特对于德国文学艺术等的见解和品位。小说中多次提到例如黑格尔, 康德, 贝多芬, 别克林, 瓦格纳, 尼采等文学艺术哲学的代表人物。而第五章中也正是因为一场贝多芬音乐的演奏会引发了小说经典的“雨伞”一幕, 让富裕的中产阶级女孩海伦与贫困的中产阶级小职员巴斯特相遇, 这才有了三个阶层的恩怨纠葛, 让故事得以继续, 发人深省。而福斯特也常借施莱格尔姐妹之口表达自己的艺术哲学见解。例如文中理想主义的海伦就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她认为尼采代表的是一种新型的, 非理想主义的哲学趋势, 宣扬超人观念, 换句话讲, 海伦不认同尼采的哲学思想, 并认为他代表的是唯利是图, 金钱至上的威尔考克斯一家的哲学而非施莱格尔一家。我们无法得知海伦的这种见解是否代表了福斯特本人的看法, 还是他为刻画海伦理想主义而又天真倔强的性格才赋予她这种见解而委屈本意。不管如何, 我们从这种探讨中可以揣测到作者的思考和品位, 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哲学是有其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的。

从主人公身上我们可以挖掘到很多德国浪漫主义的烙印, 施莱格尔姐妹就是这种思潮的忠实代言。我们知道德国浪漫主义发展最早, 它肇始于18世纪90年代, 最初体现在文学、审美领域, 其先声则是由歌德、赫尔德、海曼所代表的“狂飙运动”。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十分强调“个性”, 即强调个人的唯一性、独特性, 个性是费希特、F·施勒格尔、施莱尔马赫的等人思想的中心语汇。F·施勒格尔写道:“个性是人内在的原初的永恒之事物;人格则没这么重要。追求这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事业, 将是一种神圣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文中施莱格尔姐妹俩就是这种个性的体现, 虽然侧重各有不同。姐姐玛格丽特虽然举止优雅, 平易近人, 但却从不像其他贵妇淑女似的唯唯诺诺, 唯命是从。她做事考虑周到, 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又博学多才, 这让威尔考克斯家的子女多有反感, 认为她是一个话多而心机重的人。妹妹海伦更是那个时代个性的代言, 小说一开始就是海伦写给姐姐的信, 告诉她自己与威尔考克斯家的小儿子保罗闪电恋爱了。完全没有淑女们故作矜持的嘴脸, 而多了份敢爱敢恨的大气。虽然生在富裕人家, 衣食无忧, 她却从来没有将阶级差距放在眼中, 而是积极帮助贫困潦倒中的巴斯特, 为他和姐夫亨利闹翻。姐妹俩身上都有着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 不同的是姐姐认识到物质和精神相依的关系, 最终还是选择与富裕的亨利·威尔考克斯联姻以维持自己悠闲高贵的生活, 而妹妹则更加固执和倔强, 鄙视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们, 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依靠丰厚的遗产而生活的人。文中多此提到施莱格尔姐妹俩参加沙龙讨论的情形, 他们的圈子里都是女人, 每次讨论都选取一个话题, 各抒己见。而施莱格尔姐妹俩总是这圈子里的领头军。比如他们讨论如何体面而不张扬的帮助贫困的巴斯特先生, 如果有一笔丰厚的财富, 死后如何分配等等, 这样的讨论让读者感受到了他们身熠熠夺目的新女性的光芒, 让读者不自觉地被他们知识女性的光辉所折服。谈到沙龙, 就不得不提起德国的浪漫主义者了, 文学沙龙就是早期浪漫主义者们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当时, 许多作家聚会于耶拿的A·W·施勒格尔家中以及柏林的Henriette Herz和Rahel Levin的文学沙龙中, 他们自由而坦诚地谈论哲学、诗歌、政治、宗教等。参加者中也不乏杰出的女性。而福斯特将这一元素融入小说中, 我想也是一种德国情调的自然流露吧。

再者, 从小说的主题入手, 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国文化的影子。小说通过三个不同家庭人物的纠葛反映了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 不同层次的中产阶级之间的隔阂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作者想要做的, 就是“联结”。正如小说扉页上所写的那样:“Only Connect!”。福斯特试图展现的不是浪漫的爱情, 温馨的亲情, 而是现实的社会, 表达的是他渴望联结的心愿。联结的含义可大可小, 可以是不同思想的人们的联结, 可以是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联结, 也可以是国家之间的联结。通过小说, 福斯特所试图展现的其实也是两个国家, 两种文化之间的联结。

总的来说, 通过对《霍华德庄园》的阅读, 可以看出德国文化, 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对福斯特的影响, 他将这种影响渗透于作品的人物, 对话, 情节中, 让我们见证了福斯特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本文从女主人公们的姓氏质疑起, 探讨到文中人物主题与德国文化的关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 对于从德国文化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 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之处, 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摘要: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小说《霍华德庄园》虽讲述了英国三个不同层次的中产阶级的家庭之间的矛盾与联结, 但小说的主人公施莱格尔姐妹俩却是德国人身份。因此小说中也自然流露了德国文化队福斯特小说创作的影响。本文从姐妹俩姓氏的探究入手, 进一步分析了小说中所体现的德国文化, 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想。这种影响渗透在主人公的性格举止中, 也体现在小说联结的主题里, 因为福斯特所要表达的联结不光是社会中的不同地位的人的联结, 大而广之, 同样是两个国家文化的联结。

关键词:福斯特,《霍华德庄园》,施莱格尔,德国文化

参考文献

[1].Firchow Peter E.Germany and Germanic Mythology inHowards End, EBSCO Publishing, 2002

[2].Forster E.M., Howards End,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Norton W W.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Fifth Edition, Vol.2, New York:W.W.Norton, 1986.

[4].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2

小说应该都是有读者的,即使有人明确地说只是写给自己看。一部小说,它至少存在一个读者,就如前面所说纯粹为自己而写,那人也在无形中演绎了两种角色:作者与读者。

既然小说都存在着读者,那么小说就一定存在着读者看小说时的感受。试问:如果读者读某部小说的或人物或情节或环境甚至细节时的感受是——这是虚构的,不是真实的。那么,读者还会继续读下去么?我想,没有读者愿意去读一部自己感觉不真实的小说。没有人愿意去读某部小说,就意味着这部小说没有读者,而没有读者的小说是绝对不能称之为小说的。

也就是说,一部成功的小说,一定是能让读者读出“真实”的小说,纵然这种“真实”明明是“虚构”的。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聊斋志异》情节是何等离奇,妖魔鬼怪各逞凶顽,飞禽走兽尽显神通,讲的是神怪,但是我们并不感到荒诞,相反受到感染得到启迪进而百读不厌。这些作品千百年来久传不衰,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它们都让读者读出了真实。

怎样才能让读者从小说中读出真实,这是作者写小说时应该注重并落实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要让读者读出真实,作者必须写出真实,这就好比你手中必须有馒头,才能给乞丐馒头吃。否则你把一双空手伸给乞丐,对他说:给!馒头!那你一定是在骗人。乞丐不会接受你的“空手馒头”,读者更会拒绝你的失真文字。

怎样才能写出真实?窃以为作者必须本着一颗真心去写作。所谓真心,其实就是对小说中每个人物每个情节每个环境都倾注都寄予真情实感。美国作家利昂·塞米利安说:“在一个真正作家的气质中,总有一种近于痴狂的激情”,而这种“近于痴狂的激情”无疑是“真心”“真情实感”最好的诠释与体现。早先曾听许多人说写小说的都是疯子,起初很是反感,认为是对自己的污蔑与诽谤。但后来却无数次地在深夜为笔下的人物为笔下的情节大哭特哭,伤心欲绝感动欲绝悲愤欲绝,到那时我才终于知道自己的真心已经融入笔下的人物,痛着他们的痛、乐着他们的乐,甚至为他们神思恍惚、物我两忘。说到底,不也是进入了一种痴狂的境界,难以自拔么?当然,也正因为小说的字里行间倾注了我全部的真心真情、浸透了我太多的心血泪水,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才会觉得真实感人,才会热泪奔涌秉烛夜读。

从小说创作而言,作者的确需要有一种“近于痴狂的激情”,但这种激情又必须有所节制,切忌让那种“痴狂的激情”完全左右了作者的头脑,那就近乎危险了。正如美国作家利昂·塞米利安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不受节制的激情只是激情而已,而有所节制的激情则是天才。”所以作者写小说时千万不要“走火入魔”,否则写完主人公跳楼自己就会爬到楼顶,那么痴情的读者读小说时也会“走火入魔”,会因为主人公的跳楼而跳楼。

写出真实,不能等同于照录生活。在日常写作与阅读中,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体验:有时,一些记述真实生活的文字,读起来反而味同嚼蜡,有隔膜之感、虚假之感。这就是小说与生活的区别,有些事在生活中毫无疑问是真实的,而一旦被写成文字,冠名于小说,就毫无疑问是虚假的。因为小说是艺术,小说虽然取材于生活,但一定要高于生活。而这个“高于生活”,便是我们耳熟目悉的艺术加工——虚构。

写小说就得虚构,如果不虚构,那就正如作家张天翼先生指出的:“一个作家要是只限于写真人真事,那就是自己束缚自己了。”这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如果从读者的角度去说,当我们读《西游记》《聊斋志异》时,明明知道它们全是虚构的,却在心底依然被其感染感动,或者我们一直不曾有半分怀疑的人和事甚至一直感动着的情景、状态、细节,却突然在某一天因被作者亲口证实是他虚构的而义愤填膺等等,这就是艺术真实的魔力或曰魅力。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3

两性关系在女性批评主义批评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女性主义思想根据性别的差异而得出男女性别不平等的结论,并认为反对性别不平等就必须要反对性别的差异,然而后女性主义则认为虽然男女之间存在差异,但这并不会影响男女之间平等地位的建立,即:生理性别(sex)的差异不是导致男女社会性别(gender)对立的必然因素,并将关注的重点由两性间的斗争、对立转向互相尊重与和谐共处。从“女性主义”到“后女性主义”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先后,而是关注点从不追求理想的男女地位平等转变为在承认男女性别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女性去适应和利用这一差异,在既定的社会秩序中找寻更多发展和生存的可能。然而,研究发现“后女性主义”多被媒体广泛地运用于商业广告的宣传,近年来国内外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的研究寥寥无几,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后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不失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后女性主义以一种差异并存、和谐共处的眼光重新看待男性和女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女性写作的研究以及和两性和谐关系的建构都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文本中会有一些如两性的个体差异、两性关系的融合等以往未受关注的元素得以凸显,此外,在文本结构和叙述方式等传统文学要素方面,后女性主义视角也会为文学批评家和读者带来新的想法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此外,对于格洛丽亚·内勒作品的研究,评论主要集中在“姐妹情谊”、黑人女性主义、妇女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身份建构等视角上,研究的文本主要是内勒的“四部曲”,而对《布鲁斯特的男人们》这部小说国内外评论家们均没有太多关注,因此,如果研究从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对《布鲁斯特的女人们》和《布鲁斯特的男人们》两部小说进行交叉阅读,分别从女性视角和男性的讲诉中探寻小说里各个故事片段之间的联系联系,深入探讨两部小说中黑人女性和男性在布鲁斯特街这个天然纽带的联接下两性关系所发生的微妙变化,可以摆脱传统女性主义作品从单一性别视角看待两性关系以及对黑人男性的刻板形象的定式思维,避免了只从单一性别视角探讨两性关系而造成的片面性和不真实性,从而能够以一种差异并存、和谐共处的眼光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黑人世界以及重构的两性关系。

参考文献

[1]Andrews, Larry R. "Black Sisterhood in Gloria Naylor's Novels." CLA Journal 1989: 1-25.

[2]Laura E.Tanner “Reading Rape: Sanctuary and The Women of Brewster Place”. American Literature, 1990(4):559-582.

[3]Lynne K. Varner. “The Men of Brewster Place is a Powerful Follow-up to Naylor's Earlier Novel” Seattle Times, (WA), Jun 10, 1998.

[4]方小莉.“冤家”姐妹篇中的“孪生隐含作者”—《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与《布鲁斯特街的男人们》中声音的权力[J].国外文学,2012(2):125-131.

[5]于瑾. 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格洛丽亚·内勒[J]. 芒种,2012(12):62-63.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4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十八世纪对英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在他的代表作《人类理解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 他指出人的理智认识是有限的,人们想要有所认识,必须要承认这种局限性,人们的一切观念意识都来自经验实践。他在《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一章写到:“假定人心如白纸似的, 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那么它如何会又有了那些观念呢?……它们都是从‘经验’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这说明意识观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来自感觉或反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观念联想(association of ideas)”的概念。洛克认为,各种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都是松散而彼此独立的。如果把这些松散和各自独立的观念联合起来的话,那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能使人们在行为变现、感情表达、逻辑推理和意念联想上,变得极其荒谬。洛克为了说明这一情况,他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据说某一个舞艺极高的舞者,在练舞的时候房间里有一个大箱子,久而久之,这只箱子就和他的舞艺关联在一起,如果要跳舞,这只箱子必须在场,否则他就难以起舞。

斯特恩的创作深受洛克观念联想的影响。在《项狄传》 中,斯特恩继承并夸大了洛克对人的思维中存在非理性控制的观念联想的学说,在创作中试图通过摹拟大脑活动特征来构思小说、描写人物、串联情节和阐发人生。在《项狄传》 第一卷第一章,小说的叙述者项狄就提到了洛克的“观念联想”,他把自己不幸的一生归结于此,即由于毫无自然关系的不当联想所导致:《项狄传》中项狄的父亲行事规律,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晚上他必须要做两件家务事,一是给钟上弦,二是与妻子同房。时间久了,项狄的母亲就把这两件连在一起。在1718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晚上,项狄父亲做第二件“家务事”时,他母亲突然问道:“亲爱的,你该没忘了上钟吧?”这句话打乱了父亲的注意力,而母亲恰恰在那一晚受孕,结果注定了项狄终生的不幸。小说中项狄的出生也体现了这种观念联想:从接生联想到接生婆;从接生婆又想到她的生平;从而又联想到使她立业的约里克牧师, 从牧师再联想到约里克牧师的马;从马又联想到一位有怪癖的绅士的坐骑,于是又联想到怪癖问题……。因此《项狄传》 表面凌乱、不断的离题都是以洛克的观念联想为根据的。

浅谈安妮宝贝的小说创作 篇5

北大教授戴锦华曾评价安妮宝贝:“在安妮的笔下,都市是永远的漂泊流浪的现代丛林,也是无家可归的唯一归属。我为安妮笔下的颓靡和绮丽所震动,在那里生命如同脆弱的琴弦,个人如同湍流中的落叶……安妮宝贝的作品,展现了一脉中国大陆版的世纪末的华丽,一份灰烬间的火光的弥留。”正是这样的作品,在一遍遍回放着都市悖论下的人生困境,但是读者却从她细腻地情感文学中开始追溯她的创作特色。今天就随我们的探寻开始了解一下安妮宝贝的创作特色。

2.1 孤独的流浪者

安妮的小说创作总像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隔离了外界之后,简装出行,因而她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极其的个性化,同时也具备了异于常文的尖锐与冷漠。刚开始接触的人,很容易就被她的文字刺伤,但是心中的沮丧与懊恼却会在细细品味后又变成情理之中的体谅。所以与其说安妮是个孤独的流浪者,不如说她是一位看破世间冷暖之后能平心静气应付各类事态的智者。

读过安妮的小说的人,难免都会沾染上她的惆怅气息。青春年华,却总黏附这伤感的情调,旁人投来不解的目光时,这些略显成熟的青春却总是道出抚慰那些流浪心灵的话语。或许,这就是安妮小说的一大魅力,以其孤独的心,去慰藉一群被社会遗弃的生灵。而这群被遗弃的生灵,在安妮的笔下寻找到了一个合群的社会,一种安抚。

2.2杜撰的小说人生

读过安妮小说的人都能感受她文中冲刺的孤独、漂泊、死亡、爱情、伤害,这似乎是她对这个社会的一种诠释。然而,她总习惯于将小说的背景描绘成物质奢糜的大都市生活,这从某个层面又反映出这一都市存在的悖论: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很多耀眼的奢华,那是上层人物所显摆的舞台,但灯光浮华背后又是一群困窘的人生。这样的笔调总让安妮俘获一群读者的心,因为纯困境式地刻画这个社会的悲哀永远敌不过这一亮一黯的对比。人是属于感官主导的动物,对比这一形象的感官刺激每时每刻都在文章中拉紧了读者的神经,让读者的心跳随着故事的发展时缓时快。

2.3 自我的人生百态

安妮的早期作品大多围绕爱情这类主题来创作,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入木三分的分析,有的只是坦诚地在描述她内心情绪的流淌。仿佛她早期的作品就是在极力刻画一个刚刚出世的青年,望眼这落寞凄凉的都市人情世界。然而,安妮一贯就认为,她的小说并非凭空捏造,她写的就是她的人生往事,往事就如同她的瑰宝,她只是把往事珍藏起来,而今又拿出来写成文字供大家一起分享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这样的态度就成就了安妮的文章总是与社会现实接轨,让喧嚣的闹市里,有一份真实的空间留个读者去品茗,去评判。

到了后期,安妮随着十多载光阴的流逝,她对小说创作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在扩展和蔓延,不再借助爱情生活中的花前月下,细语绵绵来征服读者。这一点在她的《莲花》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还是采用其惯用的叙述方式,但是创作的主题和思维方式,却与以往的作品大相径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道明了安妮为什么能有一名成功的网络写手跻身到文学领域的红人。她绝不会拘泥于一贯的特色,总会在她自身的成长中寻求灵感,然后赋予其作品当中,这就时不时地给读者一种横空出世的惊艳。

2.4细节的出奇捕捉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安妮的作品是很注重情感的描述,其实这也体现她的小说创作中的一大特点:捕捉细节。除了情感方面的细节,许多背景中存在的细节也都未能逃过她的创作应用。

安妮喜欢都市的气息,当然小说中就少不了那些高楼林宇,喧嚣拥挤的街道。但除此之外,地铁这一都市的标志在安妮的创作中,多次被利用到。她借这一城市的标签来作为她作品中内日故事发生的载体。这同时凸显了她双关的用意,既描述了都市悖论下的困苦人生,人们的整日流浪,毫无半点归属感可言,又体现了这个年年岁岁都无半点涟漪的枯燥都市生活。这类意象不管从哪一角度都领读者对安妮笔下的都市产生了一种心灰意冷的厌倦。

2.5畸形的主角

“我是一个生性自由散漫的女子。……只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我模式出自己关注和重视之外的一切感觉和现象。不太容易付出,有享受孤独的需要。……喜欢简单生活。做喜欢的事情。”

如果你想用妙笔生花来形容安妮的小说创作,不如选择用一个较为刺耳的词“变态的另类”。安妮的小说人物,稀松平常地就具备着引人唏嘘的性情。这些角色大都对自我过度崇尚,对自由具备极端地追求。他们可以在众目睽睽下,漠视旁人的言语,而赤裸裸地追求自我的满足,也可以在大庭广众下暴露自己肆虐的一面。安妮的笔下毫不忌讳这类文学的血腥,这也是她个人棱角分明的表现,爱及大爱,恨及深恨。很多读者也是对安妮的真性情所倾倒,对于社会的诠释永远不刻意隐藏那阴暗的一面。

2.6 寂寞的文字

所谓安妮“寂寞的文字”就是从处女作开始便流传在读者心中的语录,这些语录中每一句都透露着安妮的特色,可以说绝无仅有的罕见。

“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记念的,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 我爱你,这是我的劫难。”乍一看,文字却也平淡无奇,但是就是一股平实的风格中隐约透漏的不寻常的韵味,着实让读者倾倒。简简单单一个“劫难”,将一个深陷情网,却无法自拔的人的那般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

“爱情原来是很象我们去观望的一场烟花。 它绽放的瞬间,充满勇气的灼热和即将幻灭的绚烂, 我们看着它,想着自己的心里原来有这么多的激情。 后来烟花熄灭了,夜空沉寂了。我们也就回家了。 就是如此。”不是辞藻有多浮华,也不是修辞有多特色,而是一句描述之后,总会在笔末加上那一句点睛之句,仿佛前面的语言黯淡了,衬托出的是末尾的精华。

2.7毒品般的诱惑

最开始接触安妮的作品时,只是听旁人的描述,总觉得在她们眼里,安妮是想一个狐媚一样的女子。并不是外貌妖媚,而是她的小说透露着那个摄人神魂的魅力。带着像看悬疑剧一般的心境我开始咀嚼她的文字,“……我还是宁愿相信,她的往事,只是为我而曾经透明过……不相信爱情。却相信世界的某处有一个人……带着温暖的心情离开,要比苍白的真相要好,纯粹的东西死的太快了……”。果不其然,读着是一页又一页,却发现越来越有欲罢不能的感觉。你的心里还会时不时地幻想,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写出这样的文字,或许也正是这种冒险式地好奇体验,让我们“弥足深陷”,当你意识到自己已经冥想许久时,你一来不及抽身而去了。

安妮宝贝的文章对于很多读者有着这样一种感觉,或者是大家对她的文章不屑理睬,觉得是太悲观,太灰暗,或者是大家对她的文章如同心头好一般,爱不释手,追随着安妮的笔墨,跨越一个世纪。这也如同毒品般,恨它的人,永远不会去沾染上它,爱它的人永远割舍不掉它。或许,这就是安妮宝贝创作的魔力。

三、结语

细品安妮的小说,你很难去点评她的好。不是因为她的语言有多深奥,而是她看似平常却极其不平常的语言都会让你想去珍藏。有人说她是无病呻吟,靡靡之音;有人说她是压抑颓废,造乱社会。而当你心静下来,捧起一本文集,你会发现她笔下那自由绽放着色彩的人生并非黑白两色,而是各有内在,各呈缤纷。

安妮也曾在她的小说中提到过她理想的世界“有时候我想,这个城市也许应该分为两层。地上的那些人,就让他们在阳光下厮杀,挣扎,为了物质和欲望尽情施展十八般武艺。所向披靡,一往无前。地下的那些人,就让他们在黑暗中很安全地存活着。他们可以安静地相爱,快乐地流泪”。“两层”,看到这里你是否恍然大悟,她创作中多次凸显的那种悖论社会,物质奢华与人生困窘的鲜明对比一下明朗了。为何她的作品如此萦绕着我们的心,为何让我们如此割舍不下,也就是她一心营造的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罢了。

参考文献:

[1]姚爱斌;“大话”文化与青年亚文化资本——对《大话西游》现象的一项社会学考察[J];文艺理论与批评;03期

[2]黄志刚;都市悖论下的人生困境——论安妮宝贝小说创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

[3]郜元宝;向坚持“严肃文学”的朋友介绍安妮宝贝——由《莲花》说开去[J];当代作家评论;02期

小说创作的真功夫 篇6

以上,已经是几个月前的故事。

胡考同志的画,颇为标新立异,别具一格,自成一家,我非常喜欢。但是,在我读过他的小说之后,恕我放肆,我觉得他的小说比他的画更好。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不懂画的缘故。那么,今后我还要多读胡考同志的画,光看是不够的。

我的家乡有一句俗谚:“泥塑匠不拜佛。”这是因为,寺庙中的泥胎,都是他们手中的产品,虽为善男信女所焚香礼拜,但其中真相,匠人心里明白。内行看板眼,写小说的人看小说,是不会被题材、主题、花活儿和虚张声势唬住的。只有见到真功夫,本行人才能为之折服。

什么是小说创作的真功夫?一个是语言功力,一个是人物塑造,一个是描写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的真实和深刻。

《上海滩》所使用的语言,是纯粹的中国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语言,是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精华的语言,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的语言。人人都知道,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从语言运用上可以看出一个作家的生活积累的厚薄,学识阅历的深浅,艺术造诣的高低。胡考同志对于三十年代上海滩的社会生活,有着深广的阅历和透彻的了解;对于他所描写的人物的身世、环境、个性、心理和命运,更熟悉得明察秋毫。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胡考同志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识非常渊博,而又能古为我用。

在《上海滩》一书中,胡考同志塑造了前清遗老、官僚地主彭氏家族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老太爷彭懋才,彭懋才的如夫人张氏老太太,长子彭鹤龄,长媳彭太太,庶出次子彭良丞,彭良丞的宠妻老三和儿子彭志飞,以及彭鹤龄公馆的男女两大帮闲万宝泉和眼镜太太,都是具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其他若干人物,也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衡量一部作品的优劣,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我看是有的。这个标准就是视其是否刻画了典型形象和刻画了多少典型形象。曹雪芹和鲁迅先生的小说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从他们的笔下产生了众多可谓“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一个作家名噪一时,红得发紫,倘若没有做为典型形象的人物留下来,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一旦废笔,便只能“尔曹身与名俱灭”。反之,虽一时不曾大红大紫,声名赫赫;但是留下了做为典型形象的人物,却能留芳后世。古今中外,史证如凿。

对于三十年代上海滩的风貌,我毫无实感。不过,通过茅盾先生的《子夜》,多少有一点间接的认识。有《子夜》这座丰碑在前而写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是既费力而又很难讨好的。然而,胡考同志扬长避短,发挥个人独有的优势,遂使《上海滩》在《子夜》面前并未暗暗然失色。而且使我这个晚生后辈,丰富和加深了对于三十年代上海滩的认识。

读过《上海滩》之后,我赞不绝口,又感慨良多。我们的许多老作家,尽管年事已高,不能在文坛上扮演“红娘”的角色了,但是人老功夫在;每有新作问世,或长篇巨制,或千字短文,多是精品,为我们所不及。因此,我祝愿前辈们老当益壮,多写一些,以供师范。晚生后辈人中,虚名之下其实难符者甚多,应该贵有自知之明,向前辈们的名著学习,摒弃花拳绣腿,练真功夫。近几年来,对于新星新秀吹得过多,捧得过高;必须提倡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的民族传统,发扬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创作。因此,《上海滩》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评价。

在阅读胡考同志的《上海滩》的前后,我还阅读了老作家舒群同志的短篇小说,激动不已之中曾致书一位文艺杂志的负责人:“舒群同志的《美女陈情》,以及他今年发表在《人民文学》、《新观察》上的小说,真是‘庾信文章老更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找个懂行、识货的人写个评论。”对于胡考同志的大作,我的想法也是如此。

我的学识极其有限,而竟然由我来评论《上海滩》,是很不相称的。我想,评论家中的有识之士,慧眼岂能遗珠?不久的将来,必有宏论发表。

一九八三年二月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7

唐璜是一个历史人物, 他是生活在15世纪欧洲西班牙的贵族;他诱拐了一个少女, 跟着又把那个少女的父亲谋杀了。那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物本来是不会名留青史的, 奈何他却启发了后代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艺术创作灵感。例如, 英国大诗人拜伦写了一首题名为唐璜的长篇诗体小说, 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 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 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 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 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 画面广阔, 内容丰富, 堪称一座艺术宝库。奥国音乐家莫扎特以唐璜为题材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歌剧, 歌剧讲述了一个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唐璜, 四处寻欢作乐、为非作歹, 最后, 终于受到神像惩罚的故事。这部歌剧首演于1787年10月29日, 被认为是曾在布拉格上演过的所有歌剧中最优秀的一个。还有就是英国的戏剧家萧伯纳也借用唐璜的故事写了一部讽刺式的舞台戏剧等等。

李斯特则根据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部分经典唱段的旋律, 进行提炼、加工、改编, 使其成为一首颇具交响性与戏剧性的大型钢琴作品, 完成于1843年。该作品的演奏时间长度为:18分钟。

该作品的曲式结构是:含引子、尾声的二部性曲式结构。具体图式如下:

A乐部:由序奏和6个段落组成。序奏庄板, 采用4/4、3/4、2/4相结合的混合拍子, 带有强烈的序曲风格。序奏中出现了大量的震音、快速半音阶、琶音、八度以及和弦级进, 气势恢宏, 如一片狂风暴雨。随着辉煌的音响渐渐平静下来, 迷人的二重唱段落 (A段+B段) 即将进入。A段, 小行板, A大调, 2/4拍;B段, 小快板, A大调, 6/8拍。这两段旋律材料, 来自莫扎特歌剧《唐璜》中采莉娜与唐璜的经典二重唱。这首二重唱可谓是莫扎特天才的充分发挥, 是所有二重唱中最美的作品之一。李斯特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加工, 既保持了原作的风貌, 同时又进行了一定的变化, 充分体现了一种精确与简约美。接下来是两大段变奏 (A’+B’变奏I、A’’+B’’变奏II) 。李斯特在前段基础上进行加花装饰, 同时插入一些新的音乐材料。B’’段最后频繁离调, 音响与和声效果变得格外紧张激烈, 迎接着部新主题的到来。

乐部:由3个段落和尾声组成。三个段落之间是递进展开关系 (C+C’+C’’) 。主题的音乐材料, 同样是选自歌剧《唐璜》中的唐璜咏叹调, 又名“香槟之歌”。乐曲一开始就从急板 (Presto) 的速度进行, 体现出了一种饱满充沛、积极向上的态度。随着后两个段落的不断展开, 将全曲推向高潮。最后, 由一组稳健的和弦模进和连续不断的音阶模进引出用极急板 (Prestissimo) 演奏的狂热尾声, 在又一次形成的高潮中结束全曲。

A和B两个乐部之间既独立又统一, 每个部分都融入了作者大量的乐思材料, 乐段之间充满了对比与展开, 调性变化频繁, 转调、离调大量出现。

笔者希望, 通过对该作品创作背景及曲式结构的简要分析, 能够让演奏这首作品的演奏者初步的把握本首作品的一些基本要素, 在弹奏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罗传开.外国名曲欣赏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8

关键词:弗罗斯特,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

一、引言

弗罗斯特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 一生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和其他各种奖项。晚年, 他获得了美国政府授予他的荣誉勋章, 并曾应邀作为客座诗人在肯尼迪总统就职仪式上朗诵他自己创作的诗歌, 获此殊荣在20世纪美国诗人中是绝无仅有的。他的诗歌很早就被翻译到国内, 深得国内读者的喜爱。他诗歌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清新, 简单的近乎口语化, 内涵则别致丰富, 含有深刻的哲思。他曾说:“一首诗始于喜悦, 而终于智慧”。虽然近年来, 国内弗罗斯特的研究在分析他诗歌的主题、语言、哲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的但仍很多未开拓甚至根本没有涉足的方面。论文“近十年来国内的弗罗斯特研究综述”中指出:国内学者对弗罗斯特的“黑色诗歌”、悖论哲学以及其影响源等方面的研究或不够深入, 或几乎尚未涉足。本文试图从威廉·詹姆斯——这个弗罗斯特哲学思想的重要影响人物入手, 来解开他的“黑色诗歌”和悖论哲学之谜。

二、弗罗斯特和詹姆斯的不解之缘

弗罗斯特一生命运多舛, 11岁丧父, 母亲把他带到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赛诸塞州, 他在皮鞋工厂, 农场, 纺织厂都当过帮工。中学毕业后, 曾在哈佛大学求学两年, 但由于身体状况不加, 母亲生病而退学。1900年他的母亲和他的第一个儿子相继离开, 第一个儿子的夭折给他们夫妇生活投下了阴影。尽管弗罗斯特14岁就在校刊上发表过诗歌, 但直到不惑之年他一直未引起重视。1912年他居家迁往英国, 受到庞德的支持和鼓励, 才得以引起评论界的重视, 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他回到美国后相继出版了一些诗集, 但生活没有给他期望的平稳安定, 女儿贝蒂纳出生后几天便夭折, 妹妹珍妮死于精神病, 女儿玛乔丽死于产褥热, 妻子死于心力衰竭, 儿子卡罗尔自杀身亡。他的晚年, 功成名就, 饮誉诗坛;却全无天伦之乐, 取而代之的是对亲人的缅怀和悲苦的内心。

弗罗斯特的悲剧人生让他很容易在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中找到精神上的共鸣。早在哈佛的时候, 他曾听过桑塔亚纳和罗伊斯的哲学课程, 但是他最倾心得恐怕是詹姆斯。他接受采访时曾说他回哈佛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詹姆斯, 可那时詹姆斯恰好在外出讲学, 他一直在等詹姆斯, 最后便失去了兴趣, 离开了哈佛。这并没有妨碍他对詹姆斯学说的喜爱, 他在平克顿学院教授心理学时, 使用的教材即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 并常要求学生读詹姆斯的其他作品。

弗罗斯特吸收詹姆斯哲学的核心价值, 并体现在他的创作中。一方面, 詹姆斯认为世间无绝对真理, 真理决定于实际效用, 而且真理常随时代环境变迁而改变;适合于时代环境而有效用者, 即是真理。弗罗斯特的诗歌不讲究超验的自我和真理的追求。他的诗歌是个多棱体,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写进诗歌。他曾解释他诗歌是“终于对生活的一种感悟——这不一定是如各种宗教信仰那样的大悟, 而是对混乱的暂时抵抗”。

与此同时, 詹姆斯是坚信绝对意志的。他认为在信念问题上, 只有信, 或者不信, 不存在中立的怀疑态度。弗罗斯特诗歌中, 即便有各种不确定、多元、含混的意向, 但他绝不是悲观的遁世者, 对于绝对信念, 他有着绝对的虔诚。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绝对信念两个概念既矛盾又统一, 使得弗罗斯特诗歌的内核既含混又清晰。想把握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特点, 詹姆斯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通向这善门的钥匙。

三、真理观

弗罗斯特诗歌的主题很多都是在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人生中的美好时光、难逃避的选择、情感与理智、个人与社会、家庭与社会都在他脍炙人口的诗作中有所表现。这些诗歌中, 并没有讲出宏大的道理, 而是给读者一点小小的顿悟或者说是哲思。

弗罗斯特在生活中发现诗歌, 斧柄、树林、白桦树等事物都可以是诗歌的主题。他最广为人知的诗歌《未选之路》、就以树林中的某个岔路口为背景, 揭示:人生道路的选择这个无人能逃避的问题。诗的开头一位行人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在林中散步, 走到岔路口时, 不知该走哪条路。两条没有人的足迹的岔道摆在眼前, 均蜿蜒隐没在丛林深处, 同样宜人, 到底该走哪一条路呢?诗人这里的选择也就是人生的选择, 也是对真理的选择。“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弗罗斯特选择了一条人迹更为罕至的道路, 这和他的人生态度一样。他在祖国创作一直得不到认可, 在英国寻求到了突破。但是他并没有和庞德、艾略特一样, 选择现代主义诗歌的道路, 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不随波逐流, 不标新立异。用最真诚的心去亲近自然, 感悟人性, 在诗歌中留下智慧和美丽。这首诗中作者不是想告诉我们如何去选择, 而是告诉我们选择的重要性, 一旦选择就要坚持自己的选择, 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如果不放弃最初的坚持一定能收获最后的胜利。这点正体现了詹姆斯的理论, 真理是多元的, 灵活多变的, 只要选择了有实际价值的就是真理, 就要坚持。

《割草》是弗罗斯特第一部诗集《男孩的心愿》里的一首诗, 诗人认为, 这是这部诗集中最好的一首诗。诗人喜欢这首诗的原因之一是这首诗很好地阐释了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哲理。这和詹姆斯的哲学思想是休戚相关的, 诗歌中展现的劳动图景, 太阳、草地、青蛇、嫩草、割草人、长镰刀这些简简单单的事物就是人生的本质, 劳动者从劳动中收获了快乐, 这简单的真理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通过这首小诗, 我们洞穿生命的真谛, 愈想愈豁然开朗, 心门顿开。作者就是用最单纯的手法写出最丰富的作品, 告诉了读者人应该活得充满激情, 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 从而震人心魄, 引人深思。

结合詹姆斯对弗罗斯特的影响这一哲学渊源, 才能把握弗罗斯特诗歌的真理观。真理并不是哲学课本上枯燥的难以企及的宏大叙事, 而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的鲜活的能给人启发和快乐的事物。真理是多元的、建构性的、实用的, 也是对“混乱的暂时抵抗”。

四、人生观

弗罗斯特的人生观是理解他作品的一个难点, 他那充满磨难和悲苦的人生影响了他的写作, 他很多作品的主题都是悲化的, 甚至以死亡为主题。在这层悲观主义的面纱后面, 很多人认为他是个悲观的宿命主义者, 然而, 从詹姆斯对他的哲学影响来说, 他不应该是遁世的, 而是绝对有信念的。

《金子般的光阴永不停留》完成于1923年, 收录在他的诗歌《新罕不什尔》中, 在写作这首诗的时候, 他的母亲、妻子、两个孩子和最好的朋友都已相继离去。生、老、病、死这自然规律无法违背, 弗罗斯特只好通过诗歌来描写自然和人生的无奈选择。这首诗歌非常短小精悍, 全诗八行、40个词, 每个意象紧扣主题、诗人带我们探讨人生的真谛。

诗的第一节“大自然的新绿珍贵如金”以一个暗喻开篇, 大自然的新绿可以是树、草的嫩芽, 是生命的开始, 这些都是金子般宝贵的东西。但与之矛盾的是“金子般的色泽难于保存”。“初绽的新芽宛若娇花”叶子不是花, 但是只要是绿色的美好的就会像花一般的绽放, 但是无论是叶子还是花他们“但花开花谢只在一刹那”。这四句诗歌让我们感受到新绿、金色、绽放和希望, 美则美矣, 他们的短暂性和可消逝性是人类无能为力的。

第二节诗里面, 一切发生了变化, 绿树和鲜花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枯萎了, 伊甸园里, 亚当夏娃曾经无忧无虑、幸福美满, 然而他们经不住诱惑, 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 乐园不在, 人类只能在罪恶和哀伤中度过。“清晨转眼就变成白昼”这行诗词指出了黎明的消逝, 黎明终将被白天取代。人类的生命就是这个历程:青春就好比是清晨, 青春之后就是黄昏之前的中年成熟时期。人们似乎更加珍惜青春的时光、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在生命的长河中, 青春时间虽短, 带来的却是最美好、最绚丽的回忆。诗歌的最后一句话即诗人的哲理顿悟:“金子般的光阴永不停留”。

短短的八行诗, 把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写的活灵活现。在这首诗中, 我们看到了每一日的循环, 从清晨到白昼再到黑夜, 日复一日;我们也看到了一年的春夏秋冬, 从新芽到枯叶, 年复一年;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 尘世间的轮回如此, 历史的车轮也如日子和岁月, 美好的东西一去不复返, 失了的乐园就永远难以追回了。这自然的规律宛如人生的图景, 年轻的时候青春是新芽、清晨、乐园;中年的时候成熟是花、是白昼是失乐园;老年的时候死亡是枯萎、黑夜是永远的失乐园,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黄金阶段是多么宝贵啊, 他们也是那么易消逝, 然而自然能够轮回往返, 人生呢?诗人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 这首诗歌绝没有宣扬逆来顺受的思想, 通过自然界的真理告诉我们人必须接受这一事实, 勇敢地面对、生存、抓住美好的时光。

在诗人《理性假面具》和《仁慈假面具》中, 诗人同样用悲观的语调表达了绝对信念的存在和重要性。虽然其中涉及宗教信仰的问题, 但是诗人的观点是——接受事实, 坚持信念, 表现了典型实用主义哲学观。

五:结语

弗罗斯特曾在向读者表明“我既不是乐观主义者, 也不是悲观主义者, 也不是柏拉图主义者……我不走极端”。了解了詹姆斯这个哲学基础, 才能理解人生的苦难、家庭的悲剧、亲人的早逝虽然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上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 但是他再悲痛的同时选择接受现实, 认为一切实用的都是真理, 无论生活给我们什么, 我们始终要有信念。他的诗歌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深思, 给人一种无华但是真实富有哲理的美感。本文试图从哲学渊源来理解他的诗歌, 但是这个方面还委实有待充实和拓展。

参考文献

[1]Frost, Robert.Complete Poems of Robert Frost.NewYork:Holt, Rhinehartand Winston, 1961曹明伦译, 辽宁教育版《弗罗斯特集》.

[2]Frost, Robert.The Collected Prose of Robert Frost.Mark Richardson (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Lond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何庆机.自我与信念: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郭心民.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哲学隐意.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9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西汉时代, 我国古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的看法, 并指出:“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 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 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 该古文阐释了音乐是分别以噍以杀之声、啴以缓之声、发以散之声、粗以厉之声、直以廉之声、和以柔之声表达的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各种各样的心情, 提出了音乐是由于人心被客观事物激发出了情感, 再由情感引发音乐创作的这一观点。

而在西方, 情感论同样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思潮。早在古希腊时期, 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 就把音乐与人类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 认为音乐能表现出勇敢和节制、愤怒与温和等品质和性情。而后, 情感论在19世纪得到充分发展, 并且成为19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想之一, 堪称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理论支柱。一些浪漫派作曲家, 如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舒曼、瓦格纳等的作品都是情感论的精彩体现。

音乐和情感的密切联系早就为古今中外大量成功的音乐论著与音乐作品所证明, 现仅从李斯特钢琴曲《艾斯特庄园的喷泉》入手, 以具体音乐作品为例管窥音乐创作与情感表达二者的关系。

钢琴曲《艾斯特庄园的喷泉》创作于1877年, 这个时期的李斯特已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老者, 虽然在门徒的簇拥之下, 心灵却倍感孤独。晚年李斯特由于深受孤寂与病痛的折磨, 更加流露出对宗教的依赖, 并在此时所作的一些钢琴作品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这首作品描写的是李斯特晚年最爱的住所——位于罗马以东40公里处的帝沃里小镇上的艾斯特庄园里的喷泉。但该作品又并不仅仅旨在对自然风光进行简单的描绘, 其真实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作品选自《旅行岁月》第三集, 是整部曲集中的代表作品, 它以多变的音型和明亮的和声描绘了色彩斑斓的台地庄园喷泉:阳光下, 水柱反射出耀眼的光彩, 它们就像无数小精灵在快活地嬉戏。是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先驱。李斯特在作品第144小节处还引用《圣经》里的经句作为主题a的注释, 该经句出自《约翰福音》第4章, 耶稣说:“凡喝这水的, 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 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 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 直涌到永生。”李斯特将这句话用自己的理解, 以音乐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看出, 他将“水”作为象征生命的载体, 来表达其个人的宗教信仰。

该曲由短暂的引子铺陈过后, 引出清丽的主题a, 好似从刚山涧流淌出来的第一股潺潺清流, 仿佛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一份美妙礼物。该曲主题a建立在#F大调主和弦上, 旋律仅由do mi sol这三个音构成, 给人以稳定、安适的感觉。该旋律节奏舒缓, 在较高的音区开始, 让人感觉空灵、神圣, 配以的二分音符及四分音符震音作为伴奏音型, 烘托出庄严稳重的气氛, 象征着虔诚的信仰与安静的祈祷。这一主题代表着“神”。

主题b旋律中加入了更多歌唱性元素, 如附点音符及三连音的级进, 节奏显得没那么主题a那么庄严、平稳。该旋律在中音区以单旋律的方式展开, 色彩较于高音区的主题a偏暗, 显得更简单、更世俗化, 更多地表达个人的情感。因此, 这一主题似乎代表着“人”。

两个不同性格的主题a、b在全曲中多次交替反复, 通过调性及伴奏织体上的变法手法, 在主题形象与性格上进行发展与对比。最终, “人”的主题不停的向“神”的主题发展与追寻, 之前的附点节奏等不稳定因素逐渐减少。到最后, b主题不再是乐曲伊始的单旋律形式, 而采用八度音程在高音区以静穆安详的姿态奏出, 节奏上也没有了附点音符的推动, 更趋平稳。从这里可以看出, 李斯特已经在通过这种微妙的音乐形态的变化手法, 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的情绪转变, 体现李斯特内心对宗教的皈依。

李斯特利用两个主题在乐曲中的对比与发展, 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变化过程。他将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放在一起:a主题“神性”的情感, 以及b主题“人”的情感。通过“人”的主题的不断追寻与变化, 直到“人性”被“神性”所感动。人的情感内心经过不断的净化、翻涌, 到最后的“人性”摒弃了世俗化音乐的干扰, 以一种祥和的姿态显现。尾声部分“神”的主题经过b E、G、C、b A四次的转调, 得以再次强调, 音域不断降低, 节奏不断放缓, 最后再回到主调安静的结束全曲。似乎喻示着一切暗涌起伏的内心情绪终于在上帝指引下归于平静。

李斯特在其著作中曾经写道:“艺术家把感觉和热情变成可感、可视、可听, 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可触的东西。天才用他所发明的新的形式来揭示自己的思想情感。”李斯特认为音乐是情感的容器, 作曲家把自己的情感通过一定的作曲技法融入到音乐作品当中, 当人们聆听或者演奏音乐作品时, 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就传递给了欣赏者。同时, 他也认为, 音乐中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那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朽的的作品都是有着真实的、热烈的情感融入其中的。

通过对《艾斯特庄园的喷泉》这首钢琴作品的分析, 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音乐创作是在对情感进行深刻体验之后, 再将其进行选择、强化、加工的创作形式。情感是推动音乐创作的动力和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 音乐家对情感的体验决定着作品的成败。优秀的音乐作品充分的、自由的表现人们的情感世界, 全面地、深刻地展示人们的情感欲望, 从而亦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和满足。

摘要:本文从音乐创作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的研究视角, 对李斯特钢琴作品《艾斯特庄园的喷泉》作了初浅的分析。试图通过具体的作品管窥音乐创作与情感表达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音乐创作,情感表达,艾斯特庄园的喷泉

参考文献

[1]张前,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10

福斯特以跨文化视角在多部作品中探讨了文化联结主题。这种联结愿望的达成常常又是以“婚姻”为载体的, 正如文学评论家安妮·赖特明确指出, 福斯特小说中的婚姻不是停留在表面, 而是具有象征意味的一种尺度。在这“联结”愿望的实现过程中女性知识分子有着非凡的地位和作用。他在作品中主要描述了女性在婚姻中的选择与取舍, 呈现了她们在文化联结中努力探索和困难处境。

在《霍华兹别墅》中福斯特呈现了现代文明的尴尬处境 : 物质创造与精神生产的矛盾, 工商业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冲突。

姐姐玛格丽特是达成文化联结愿望的使者。小说通过玛格丽特和威尔科克斯的结合来体现这种联结的实现, 他们一个代表文化人, 一个代表实业人。玛格丽特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人的优越生活条件来自实业人的艰辛劳作, 是实业人的物质创造奠定了文化人精神享受的基础, 文化人对此应该予以正视, 而非对实业人嗤之以鼻。

在与亨利的交往中, 玛格丽特认识到物质与精神、金钱与文化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决心把二者结合起来, 试图借助婚姻来企图来弥补亨利身上的弱点 :虽有“健全的头脑”但道德上并非如此, 而是肤浅、狭隘、缺乏想象力和同情心。他需要同情心和理解力, 需要拥有精神层面来实现心灵的完整和人格的完善 ;同时玛格丽特认为这也能给自己的生活输入一些新鲜的空气, 那就是实业人士的能干精明!

显然差别存在于玛格丽特和亨利之间, 鸿沟也存在于文化世界与失业世界间, 而且妹妹海伦极力反对反对姐姐和亨利的结合, 可是玛格丽特终于跨出了“沟通”或“联结”至关重要的、直面现实的第一步。

联结的道路是艰难的。不仅玛格丽特与亨利的婚姻遭到极大的反对, 而且婚后两人之间也并非没有抵牾, 亨利与玛格丽特分属不同的世界 :生意人与文化人。自信又充满活力的亨利虽然有着很多文化人所没有的优点, 但始终不能够进入到玛格丽特的精神世界中。玛格丽特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双方的沟通中, 为了能够更接近亨利, 精神世界远远丰富于亨利的玛格丽特为了和丈夫取得一致的观点, 她常常隐藏真正的看法和压抑自己的本性。即便如此, 玛格丽特努力追求的和谐并没有收到相对的回应, 亨利对他人的冷漠和自私自利也没有因为玛格丽特对他的宽恕和温良而有所改善, 连怀有身孕的海伦在庄园过夜他都不允许, 玛格丽特的努力最终也只是徒劳, 彼此的分歧既来自不同理想和价值观的矛盾, 也来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传统与现实。

《圣经》种下了西方社会男权中心的种子, 认为女人是隶属男人的, 不仅体力不如男人, 智力也要低于男人, 她们的角色只是妻子和母亲。男尊女卑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而且这种看法渗透了人们认识的意识深处。阿尔弗雷德·特尼森 (Alfred Lord Tennyson) 在其诗作《公主》中说 :“男人耕作, 女人炊煮 ;男人持剑, 女人拿针 ;男人有脑, 女人有心 ;男人发令, 女人服从。”[2]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政治生活中虽然女王高居王位, 但她作为女性发出的声音却十分微弱, 因为活跃在政治舞台的都是男性。在家庭生活中, 丈夫是一家之主, 妻子从属于丈夫, 妻子唯丈夫之命是从。即便是经历了从19实际下半叶开始的争取女性地位和权力的妇女运动, 女性的地位和命运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变, 但是传统的男权家长制社会却动用一切手段来强化男性的地位, 处处压制女性, 为此男子尽力剥夺女子的思维, 要她们以为妇女应该是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 更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而要达到和男性思想的交流沟通则是奢谈。

玛格丽特作为一位知识女性, 她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信念, 甚至精神境界要高于亨利, 然而作为妻子的她按男权社会的要求是要绝对的从意识和灵魂层面完全服从丈夫, 而不只是在形式上取得一致。试问作为妻子的玛格丽特怎么能希冀通过“婚姻”来联结自己和丈夫之间的世界? 即便不存在文化与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她也会遭到来自亨利所代表的男权文化的抵制。

玛格丽特和海伦最终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她们重新审视了所发生的一切, 最后善良的玛格丽特决定继续维持她和亨利的婚姻。有人认为福斯特所希望的“联结”只是一种形式的慰藉却没有实质意义, 也缺乏说服力。

在形式上终于保住了但在实质上显然不能让人信服。然而笔者认为玛格丽特的妥协并不意味着是对文化艺术传统的背叛, 也非女性对男性的屈从, 而是作为女性知识分子以其责任意识架起实业文化与人文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联结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面临的艰难。

《印度之行》将人物置于更广泛的国际政治背景, 展示的是英国宗主国文化与印度殖民地文化间的冲突, 作品以印度为背景, 在这个宗教、种族、语言、文化复杂多元的国家展现了两位英国女性为东西方文化的“联结”、人与人真诚的“沟通”所做的努力与遭遇的困难。

殖民文化和印度文化间的冲突, 作品以印度这个地域广阔, 宗教、种族、语言、文化多元化的国家为背景, 表现了两位英国女性试图跨越东西方之间文化的鸿沟, 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联结”和文化的“联结”而做的努力。

出身英国中产阶级的阿黛受过正统的英国教育, 具有人文主义意识, 长得不漂亮, 不够有魅力, 而且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思考精神, 严肃对待人生, 并不把婚姻当成一种生活的手段, 为此, 从男权社会的标准来看, 她并不符合英国淑女的标准, 甚至可以说是男权社会的异类。

阿黛拉来印度是为了和未婚夫朗尼结婚, 她和朗尼在英国已经订了婚, 彼此相处也很不错。小说中作家将他们的关系放在印度, 一个更为多元化、更为复杂的跨文化背景中, 他们的关系会如何?阿黛拉将会如何面对异质的印度呢?

从小说的叙述中我们发现, 福斯特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中女性低下的地位的社会现实。在英属印度, 英国殖民者尤其是男性他们根本无视印度女性的存在, 她们只是作为母亲和妻子存在于家庭中, 在社会政治场合中, 她们的存在毫无意义。虽然从种族角度而言, 英国女性享有印度女性不可能拥有的特权, 英国女性所面临的处境比印度女性也好不了多少。

在马拉巴洞穴事件中, 阿黛拉是受害者, 但大家却把同情的目光投给朗尼, 当他走进俱乐部时, 所有俱乐部成员除菲尔丁之外居然都起立表示对他的理解和遗憾之情。作品这样写道 :

Miss Quested was only a victim, but young Heaslop was a martyr, he was the recipient of all the evil intended against them by the country they had tried to serve. [3] (P192)

细心的读者显然清楚作者运用一种反讽语气对俱乐部成员的心理进行描述。这句话中运用非常关键的两个词“only”和“martyr”准确地指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only”一词绝妙地淡化了阿黛拉作为事件受害者应得的理解和支持, 并将其痛苦也忽视了。而“martyr” (受难者) 一词将最大受害者给了阿黛拉的未婚夫朗尼。可见, 在男权社会中, 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而存在, 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当女性受到伤害, 人们只是觉得男性的财产受到了侵犯, 而并不关注女性作为人被伤害, 无视她们的感情、权力、身心被侵犯的感觉。

在英属殖民地印度, 女性也常常被认为是只需服从命令为英国殖民者统治服务的工具。当阿黛拉在法庭上于众目睽睽之下撤回了对阿齐兹的起诉后, 作者这样写道 :

The Superintendent gazes at his witness as if she was a broken machine. [3] (P232)

我们看到在英国殖民者起诉阿齐兹的案件中, 案件的重要“证人”阿黛拉被看做是“a broken machine”只是一台“机器”, 毫无自己意志和思想, 只要按照英国殖民者既定计划, 听从他们的意志和命令运行, 就能达到他们以控告和惩罚印度人来加强他们的统治地位和优越感的目的。

当马拉巴事件之后, 作为殖民地的最高官员, 特顿先生宣称他要保护他们的女性, 他这么做也只是为了显示其所谓的男子气概, 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 :……“After all, it’s our women who make everything more difficult out here”was his inmost thought. [3] (P217)

特顿作为英国男性, 他的绅士教养让他去保护女性, 但在这个保护女性的绅士风度之下却是他内心里对她们的怨恨。他恨女性的原因是因为她们并不情愿成为男性保护的对象, 在他看来, 阿黛拉就是这样一个不愿生活在男性设定的圈子里而按自己意愿说话做事的女性。他甚至认为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糟糕的关系以及印度混乱的状况阿黛拉是始作俑者, 必须负责。

可见, 在这种情况下, 身处异质文化中, 阿黛拉要去熟悉并了解印度这片陌生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东方文化, 并试图打通相异文化的融通, 她所面临的困难远远比玛格丽特要大得多。面对英国夫人们对本地人的冷漠和歧视, 善良的阿黛拉感到焦虑 :“我听说, 一年之后我们都会变得粗暴起来。”她拒绝其同胞对她进行殖民意识同化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绝不应该变成这样一种人。”“我要与我的环境对抗, 去避免成为她们一类的人。”[4] (P165) 当然, 阿黛拉毕竟生活在英国殖民者之中, 多少受本国人对印度人偏见和不信任思想的影响, 因此她并没有完全做好接收异质文化的心理准备, 这也就成了她产生错觉的心理因素。因此在游览马拉巴山洞时, 她对阿齐兹产生了误解, 并状告阿齐兹侵犯了她, 导致了后果严重的“马拉巴山洞事件”。但阿黛拉凭着自己的良知和勇敢在真相正义和谎言欺诈之间做了选择, 撤销了对阿齐兹的起诉, 哪怕是担着被当作叛国者的危险。最终也取消了与朗尼的婚约。朗尼以印度执政官的身份来到印度之后, 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自以为是和专横无理, 嫣然以大英帝国的忠诚卫士身份带着种族偏见对待印度人。阿黛拉则愿意和印度人友好相处, 真诚相待。文化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是两人通向婚姻之路失败的重要原因。

马拉巴山洞事件是阿黛拉小姐的一次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事件发生后她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她不再对婚姻抱有幻想, 更不想因为婚姻使自己的自我附属于男性的自我。徘徊在民主自由思想和殖民主义思想之间的她, 最后撤销了对阿齐兹的指控, 避免了成为英印殖民者的帮凶, 没有成为英印文化交流的障碍。

阿黛拉解除了与罗尼的婚姻, 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既没有沦为男性的附属, 也没有成为英印殖民者的帮凶。尽管在之后的日子里, 她不是足够坚强, 但她敢于坦诚女性的不足和脆弱, 直面压力和误解, 按自己的思想奔向与过去不同的生活, 她再也不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 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她自己而存在。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福斯特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男性拯救女性的模式, 女性自己能够拯救自己。

至此我们发现一个问题 :阿黛拉借助婚姻力量联结不同文化的努力最终放弃的行为似乎与采取“联姻之路”为求文化联结这一目的相背离, 其实不然, “联姻之路”的取而又弃一方面反映了作家在不放弃联结努力的同时对采取何种方式所产生的困惑,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阿黛拉较之露茜和玛格丽特的成熟和进步, 反映了作家更深沉的思考。福斯特并不因为自己是男性作家就避讳呈现女性的自我斗争, 他并不害怕这样会改变自己的自我意识。

福斯特常常将其作品中女性置于不同文化语境之中, 描写她们在为不同文化架起联结桥梁途中的积极探索和努力追求, 并试图以“婚姻”为载体达成联结愿望。评论界对福斯特以“婚姻”为媒介的文化联结观看法不一,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或肯定, 或否定, 或支持, 或反对, 我们对其联结观并没有定论。难能可贵的是福斯特面对争议, 面对困惑, 他没有知难而退。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 福斯特努力的探寻着不同文化的“联结之路”, 并对女性知识分子在这联结之路中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 对其在联结之途中的困境倾注莫大关注, 给我们以无限的思考和警醒。

参考文献

[1]英国文学指南[M].鹈鹕书社.1978.

[2]陆伟芳.对19世纪英国妇女运动的理论考察妇女[J].研究论丛.2003 (2) .

[3]Forster, E·M.A passage to India[M].London:Penguin.1984.

於可训教授的小说创作 篇11

生活往拄比小说还要精彩。作者虽有半个世纪离开湖区老家,长期在都市生活,但是年少时对乡野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思考,已植根于血液和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和草根情怀,这种情怀越是久远越浓烈,以至成“结”,成“愁”,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这种天然的积累太丰富了,内心长期蕴育的文学意象,已是瓜熟蒂落,呼之欲出,他要是再不写的话,似乎心中那些小人物、小动物也会自己走出来。所以说,他在古稀之年写这种题材小说,顺理成章,不足为怪啊。

《乡野异闻》以湖区乡野生活为背景,描述几个世俗小人物的故事,奇特精妙,又一次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让人叹为观止。《乡野异闻》三则故事各有特色,“追鱼”文字精短,传奇色彩浓;“国旗”情节曲折,戏剧性强;“鞠保”写家族的养猪史,有历史沧桑感。读者可从光怪陆离的故事中,了解湖区人的生存状态、风俗民情,以及湖区动物的生存状态,故事闻所未闻,真实可信,语言通俗生动,有趣,有味,好看。这是因为,题材虽“俗”,却贵在“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性,这正是最容易感动人的地方。文革时期“高大全”早被人摒弃,网络时代也有人一味追求“雅”,写那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题材,结果作品读起来,往往形同嚼蜡,索然无味。

当然,“俗”也不能失去分寸,有趣,不一定有味,有意义。前几年春晚小品《卖拐》之类节目,的确能惹人发笑,可是笑过一阵,你再冷静想一想,原来是讥讽他人生理缺陷为乐,实为一种让人恶心的低级趣味。《乡野异闻》虽说选材乡野世俗生活,却全无庸俗、低俗味儿,这是作者把握比较好的地方。

从於可训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对湖区的动物情有独钟,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写起来得心应手,驾驭自如。在长篇小说《地老天荒》中,戢家供奉祭祀祖先祠堂里,对联上写的是泥鳅鳝鱼乌龟王八之类,戢家人不以为羞,反以为荣,看似十分荒唐,实则作者匠心独具,暗示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关系。《乡野异闻》又写了人与脚鱼、鳝鱼和狼猪的三则有趣故事。作品不同于那种拟人的动物小说,将人与动物还原现实生活。作者在叙说人与动物故事过程中,流露出尊重生命的朴实情感,运用语言技巧,使读者自发感悟,不经意间进入生态主题,而非穿鞋戴帽,强扯硬拽。

细火肆意追杀脚鱼,超过自身生存需要,他的疯狂滥杀使当地脚鱼绝迹,被人骂“绝户”,最后在杀脚鱼时被雷电劈死,终于尝到“因果报应”的恶果。捉鳝鱼的国旗,做了一场黄梁美梦,但是,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并未给他带来好运,他不得不还去捉鳝鱼,养鳝鱼,与鳝鱼相依为命。养狼猪的鞠保家几代人,则是与动物和谐共惠,密不可分,祖辈潜心饲养猪娘、狼猪,使良种猪得以繁衍生息,造福社会乡村,自家也走上致富之路,还上了县志,得了实惠的村民修了一座猪娘庙,供着鞠保爷爷的雕像,雕像前面雕塑了一只猪娘和一群小猪,这不就是一种“猪图腾”吗?写得太神了!

这里,作者是湖区动物的观察者,也是弱小动物的同情者,对人过度虐杀小动物行径深感遗憾,这种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呼唤,也让阅读者心灵得以涤荡与洗礼,尽管和谐共生只是遥远的理想,当下那些虐待、利用、折磨、宰杀动物的行为还不会完全消除。细火傻弟放生脚鱼的事,受环保人士称赞,“说连这位智力尚未完全开发的老弟都有一种天然的生态意识,况我等自称全智全能的正常人乎。”这事虽有点滑稽好笑,却揭露社会的生态意识低下的现状,也反映作者内心的一种无奈和悲哀。

湖区乡野,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作者成功发掘出一些卑微“小人物”。这些乡野人物朴实无华,形形色色,可以感觉到,生于斯长于斯的作者,与这些乡野人物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密情感,同时他又保持故乡文化基因,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非常接鄂东湖区地气。我也在湖区长大,对杀脚鱼的细火、捉鳝鱼的国旗,还有牵狼猪的鞠保等人物,似曾相识。他们为生活所逼,练就一技之长,为人勤劳厚道,也有平庸肤浅,甚至丑陋的地方,谁也难以摆脱世俗“物欲”的诱惑。从另一角度看,世俗最真实,最普遍,可以这样说,人人是俗人,个个在圈内,除非你是外星来的“超人”。

作者在描写刻画这些乡野人物时,通过故事情节和极具个性言行,将其本性真陈于阳光之下,进入生活的本质面,一览世俗中实在和深沉。在叙述“追鱼”时,作者不厌其烦,用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刻画展现细火这个人物的怪异性格,。他杀脚鱼卖,换小钱养命,练就超凡绝伦的技艺,他勤苦善良,对傻弟弟關爱有加,堪称长兄如父,但是也有以杀脚鱼为乐,漠视小动物生命的丑陋一面。新婚之夜,他听人说发现一只大脚鱼,“就像着了魔似的,立马扯下胸前的绣球,头上的宫花,丢下新娘,扒开众人,跑进柴房,抓起他的七齿钢叉,就发疯似的跟着那人跑了。新娘等了一夜,到天亮还没见新郎回来,就被娘家人用一辆独轮车接回去了。”当傻弟弟被脚鱼咬伤屁股后,心生恐惧,屡屡将他千辛万苦抓来的脚鱼胡乱放生,他记住父母遗嘱,照顾好傻弟,不打不骂,听之任之,还自己安慰自己:“他放的还能有我抓回来的多吗”。当细火听人说,旱脚鱼能卖想都不敢想的好价钱,他苦苦寻找,终于发现一只抱蛋的母脚鱼踪迹,它正在找地方产卵。他带足干粮,披星戴月,长途跋涉,追这只母脚鱼,“山神庙前有一片沙地,此刻,那只身躯硕大的旱脚鱼正钻头不顾屁股地把半个身子埋在一堆沙砾之中,翘起的短尾下,湿润的后窍在轻轻蠕动,一只脚鱼蛋正要夺窍而出,整个沙堆都在摇动……细火举起手中的钢叉朝脚鱼的颈脖处一叉下去,把那只正在下蛋的母脚鱼稳稳地钉在地上……”此时的细火毫无测隐之心,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理扭曲。然而,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国旗”,是作者成功发掘的一个乡村少年形象。他不谙世事,却经历风云变幻,一波三折,从辍学少年到捉鳝鱼高手,又被人捧为教育革命“小专家”、破格包送升学,天上掉馅饼,让他乐不可支,谁知学校突然撤消,梦断黄粱,只得重操旧业,下田捉鳝鱼……个中原由,故事中其他角色,还有作者、读者都明白,惟有他一人蒙在鼓里。直到后来成了养殖专业户,他才明白: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我就是个捉鳝鱼的命。”读者眼中的“国旗”,憨态十足,尤为可爱,暑期下田捉鳝鱼挣学费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精彩动人,莫非作者年少时也是位捉鳝鱼的高手?

总之,作者刻画人物较少肖像描写,主要是从具体事项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个性,加之人物语言、叙述语言简洁,朴素,鲜活,传神,地方乡土味较浓,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格外生动,逼真,跃然纸上。

最后,我还要说,於可训的故乡情结浓郁,这是记忆深处的一座富矿,文学创作源头的一股活水,弥足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期盼他掘宝不停,笔耕不辍,佳作迭出,以飨读者,也为自己晚年寻找新的快乐,让灵魂多处新的居所。

这是我阅读《乡野异闻》后,留下的一点肤浅感想和体会,我用笔记下来,算是没白读。

斯特恩的小说创作 篇12

《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创作中最富有大胆革新精神的作品。它取材于俄罗斯异教时代的古老传说, 描写了古代俄罗斯异教徒用少女祭神的生活场景。它以组曲的方式写成, 全剧分为两幕:“对大地的崇拜”和“祭献”。“对大地的崇拜”有八个段落, “祭献”有六个段落。通过对《春之祭》这部作品的聆听与分析, 可以看到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创作风格---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气质, 又勇于打破传统的音乐风格。他的旋律远离浪漫时期那种优美婉转、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方式, 以音域狭小的、动机似的旋律线条, 来体现“原始主义”简洁质朴的特性。下面我们从《春之祭》音乐的节奏、和声、配器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生平简介

伊戈尔菲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于一八八二年六月十七日生于俄国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鲍姆, 其父是彼得堡皇家歌剧院著名男低音。斯特拉文斯基自幼喜爱音乐, 在很好的音乐氛围中长大。他九岁开始学习钢琴, 中学毕业后按照父母的意愿在彼得堡大学攻读法律。之后跟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音乐, 开始了他专业作曲的道路。

斯特拉文斯基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的创作经历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民族主义时期, 也称俄罗斯时期 (1905-1919) 。这一时期是斯特拉文斯基民族意识和创作欲望最旺盛的时期, 其创作风格明显受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影响。他的早期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气质。在音乐节奏和配器的处理上, 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突破。这一时期以三部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为代表。第二阶段, 新古典主义时期 (1920-1951) 。在这一时期里, 他把视线转向十八世纪的欧洲音乐艺术, 在参照巴罗克及古典主义的音乐模式的基础上, 力图创造出一种客观、超然、讲求控制而追求完美秩序的新的现代音乐风格。从《浦契涅拉》开始, 直到1 9 5 1年的歌剧《浪子生涯》。新古典主义创作持续3 0年之久。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受海顿、莫扎特音乐影响的《C调交响曲》;为纪念德彪西而写的《管乐交响曲》;根据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写成的清唱剧《俄狄浦斯王》。第三阶段, 十二音音乐时期 (1 9 5 2-1 9 7 1) 。十二音作曲法是将1 2个半音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 作曲家根据需要为它们排成次序, 亦称序列, 序列即是乐曲的旋律与和弦构成的基础。十二音作曲法彻底瓦解了古典音乐中的调性体系, 它以一种新的音乐结构力取代了调性结构力。斯特拉文斯基在这一时期接受了勋伯格体系, 他把十二音变为自己的语言, 仍旧保持了自己独有的个性。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神圣的赞美诗》、芭蕾舞剧《阿贡》、《哀歌》和《安魂赞美诗》。不过, 这一时期的作品缺乏新意, 其影响无法与他前两个时期、特别是第一个时期的作品相比。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春之祭》来谈斯特拉文斯基第一阶段民族主义时期的创作风格。

二、节奏的创新

(一) 节奏的动机化特征

在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创作中, 节奏的变化非常频繁, 并且很难找到它的规律性。在《春之祭》中, 节奏已不再像早年欧洲传统那样处于背景地位, 而是被提到了突出的前景地位, 节奏本身在这部作品中就是形成结构的因素, 并且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形成不断变化的节拍贯穿作品, 很多段落几乎没有完整的旋律。而在此之前的古典、浪漫主义时期, 构建主题的第一要素是旋律而并非节奏。这样的节奏创作在二十世纪之前的传统音乐中是不可想象的。

(二) 附加节奏的应用

即在节奏动机和主题的频繁重复中, 很偶然的增加一个短小的音符、符点、休止符, 使这些主题或动机的节奏发生细小的改变, 以此来突出表现疯狂错乱的动作和异常激动地情绪。如“对当选少女的赞美”开始的部分:

(三) 重音移位和复节奏的组合变化

为了表现原始民族的强悍粗犷和渲染紧张的气氛, 斯特拉文斯基着意运用重音移位、复节奏等不规则的节奏组合, 完全不平衡的节奏力度展示了大胆而富于冲击力的音乐语言。复节奏是斯特拉文斯基惯用的一种节奏变化手法, 在规则传统节奏背景下, 不断强调着不规则的重音或者规则节奏与不规律节奏交替出现。

三、配器方面的创新

(一) 《春之祭》的乐队编制非常庞大, 尤其突出管乐部分

木管乐器在《春之祭》中是以五个一组采用的, 如五支长笛、五支不同型号的单簧管、五种双簧管、五支大管。铜管乐器的结构也很庞大, 长号和大号各用了五支, 法国号与小号共用了十三支。打击乐器以两组定音鼓为主, 其他色彩性打击乐为辅, 用来表现复杂多变的节奏。弦乐组乐器的数量随着乐队编制的扩大也随之增加, 但在这里已失去了作为乐队“心脏”的传统地位。这样的乐队编制有效地突出了铜管乐器与木管乐器的对比, 给人一种粗旷、狂热之感。

(二) 斯特拉文斯基喜欢为不寻常的乐器组合作曲, 并寻找常规乐器的特殊音区 (如低音乐器中的高音区) 和演奏法

例如在《春之祭》第一部分《大地的颂歌》中, 低音乐器大管演奏出了比通常使用的音区 (g 1内) 还高出很多的极限音区 (d 2里) , 给人一种有压迫的、怪诞急迫的感觉, 似乎让人们回到了远古的从前。

作者把这种特别的音色放在全曲的开始, 是作品体现出一种全新的音色风格基调。这种在传统概念中被认为“丑”的音色, 在这里成了一种独特的音色。

(三) 为立体化的音响而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例如作品第62-65小节。弦乐组泛音、长音拉奏和拨弦、木管组全奏, 此时木管组由十种乐器十七个声部, 其中有多达十个各自独立的旋律, 其余的七个声部作为和声的支持变奏, 如果再加上弦乐的三个声部和铜管的两个声部, 那么在演奏的十七种乐器中竟暗藏了十五个独立的声部。

(四) 以特殊的演奏法使乐队音色更加丰富

在《春之祭》中, 作者为取得强烈粗旷的原始感, 将定音鼓改变了原始的奏法—换去包着毡的鼓槌改用木槌直接敲击鼓面去加强乐器的表现力。而圆号也并没有像传统配器那样吹奏一些如歌的旋律或者充当弦乐、木管、铜管乐组间的桥梁, 在作品中, 圆号的运用有了更新的突破:用滑音奏法去取得原始号角般特殊音色的用法。例如 (“春天的喜悦”的尾部和“春之轻舞”) 。

四、和声的运用有大胆的创新

(一) 斯特拉文斯基在和声上突破了传统和声体系的限制, 他经常

使用不协和和弦

斯特拉文斯基以不谐和的音响刻画原始、野蛮的迸发, 强烈、刺耳的音响给人残酷之感。如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重叠使用, 甚至使用不是三度叠置的结构, 大胆使用多种和弦。例如在《春之祭》第二段“春之先兆, 少女之舞”中, 为了模仿顿足的音响效果, 斯特拉文斯基用了一个复杂的和弦:降F大调主三和弦和降E上的属七和弦的结合, 并不断的重复, 加上节奏重音的移位和圆号的阻塞音使音乐显得原始粗犷。下面这个例子就是《春之先兆》中那个模糊、复杂的和弦譜例:

(二) 和声运用奇特的原始性

在《春之祭》的创作中, 斯特拉文斯基不仅追求和声手法上的创新, 并且始终围绕如何体现作品原始性为出发点, 追求一种和声的原始性音响效果, 使作品一直处于一种原始的、神秘的音乐境界。

《春之祭》是一个智慧、品德和信念的结合体, 作为西方现代音乐的一部代表作, 是现代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它的产生不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且处处能感受到它的民族主义气质。作为2 0世纪杰出的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的革新精神, 给新时期的音乐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对我们进行的民族语言和现代技法相结合的探索具有深刻的启示。▲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作品《春之祭》中的节奏、和声、配器等特点, 来探讨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时期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节奏,配器,和声

参考文献

[1]、《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

[2]、《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乐研究》高佳佳-商务印书馆

上一篇:写作课堂教学下一篇:电视平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