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访谈

2024-06-22

现场访谈(共8篇)

现场访谈 篇1

访谈类节目, 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是贯穿整个节目的始终, 在交流中当然也可以与观众有适当恰当的互动, 从而来调节衬托节目的气氛。进一步说, 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交流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话题之间应该做到衔接得当, 话题的转换应该自然合理。在与嘉宾的交流中或是现场互动中, 如果发生了突发情况, 主持人应该保持理智的思维, 不能自乱阵脚, 更应该冷静的面对问题, 快速的寻求对策化解问题, 适当的解决现场的尴尬气氛。

《艺术人生》, 它是由朱军主持的, 朱军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 这一档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且《艺术人生》在近些年来的不断发展中, 曾经是央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收视率非常不错。当然了, 一档成功的访谈节目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 而现场主持人朱军作为《艺术人生》的节目主持人, 对节目现场效果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我个人觉得这档节目成功的钥匙就是因为这档栏目以人们心底最诚挚的感情与人们的温暖心灵进行互动, 以诚挚的感情去打动人们, 关注名人背后的酸甜苦辣成为艺术人生栏目的独特的特色。节目以拿照片, 忆童年的板块为节目特色, 几乎是让每一期的嘉宾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在嘉宾被自己心酸的艺术之路感动的同时, 心情上也是会产生的特别的起伏波动, 这时候主持人朱军, 就会适时的控制好自己的心情, 由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给嘉宾带去感动的同时也很好的稳定了嘉宾的情绪, 并且适时的给嘉宾和观众一定的温情, 有效的控制了节目的节奏。

由于访谈类节目, 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谈话大多是围绕着嘉宾的经历。为了让受众更清晰直白的感受到嘉宾的经历从而引发人生感悟。主持人对嘉宾的提问会涉及到嘉宾的许多心酸往事, 可能会使得嘉宾及观众的情绪受到一定的感染, 带来情绪上的波动;我个人觉得, 突如其来的情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正是考验一个主持人应变能力的最棒的考题, 主持人是否能解决这一情况, 如何解决, 这就要看他的个人的经验与智慧了。这也是一次访谈节目是否能够成功的一个必要的保证。

访谈类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 并不很是简单, 在节目中要设有很多的环节, 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只有主持人良好的调节与合理的应对才能流畅完整的把一台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大致发展方向有全方位的把握, 如果不具备对整个节目内容的全方位把握能力就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情况。以《非常静距离》为例, 《非常静距离》是一档包含多元素的访谈节目, 它致力于为观众呈现主持人与嘉宾、观众之间多维度的交流与互动。节目内容既有演播室里亲切而随意的谈话, 也有背景短片的调节, 同时还有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游戏, 把整个节目分成了几个大板块。在采访李菁菁的那期节目中, 李菁菁到现场中后主持人建议邀请现场观众一起跳70年代的迪斯科, 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得现场气氛异常热烈。通过节目的各个板块把节目的气氛营造的更加轻松愉快, 既让嘉宾感到轻松愉悦同时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我们可以看出, 主持人对于节目的大致发展方向的调控, 还有嘉宾相关的背景资料的了解等, 主持人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保证在主持中能够更好的把握住节目的分寸, 在节目的整个过程中, 主持人要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风格, 并且要更加深刻的理解好节目的基调。将自己的主持风格与节目基调有理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这个节目体系的统一格调, 使整个节目自然轻松。同时, 掌握自己的主持风格并不仅仅是自我定位, 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也是增加对节目的整体把握的自信, 更好的表现自己, 使节目效果更加的棒。

对于访谈类节目而言, 主持人的基础的能力当然也是突破自己的极限的能力就是语言表达能力,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可以更好的与嘉宾、观众“聊天”的能力。更值得主持人思考的不是单纯的把话说出来, 也不是富有感情的朗诵出来, 而是要去思考话怎么说才会有味道, 怎么说才会有吸引力?单纯的平白直叙当然不能满足目前受众的资讯诉求。理想状态是, 语言富个性化, 点评得体到位。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作为一名主持人的必备素质, 在节目中, 对表达能力的要求非常苛刻, 只有极佳的表达能力才能承担主持人肩上的重担。

电视访谈类节目《鲁豫有约》, 这是由鲁豫主持的一档节目, 个人很是喜欢。它曾经的一期节目中, 主持人鲁豫在与嘉宾进行往事交流时, 无意间聊到了年轻女嘉宾的“傍富”爱情, 嘉宾当时就很尴尬并且很生气, 主持人及时的悬崖勒马, 随机应变把自己失败的婚姻作为例子, 最终把该嘉宾逗乐, 不仅没有影响节目的录制反而使节目的效果和气氛更上一层。《鲁豫有约》的主持人陈鲁豫, 是一位具备流畅的表达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的主持人, 她有着非常好的交流方式与沟通技巧。在与嘉宾的交流中, 如果聊到了嘉宾的敏感话题使气氛变的尴尬, 那主持人便会调侃自己来化解这份尴尬。主持人陈鲁豫在面对各种嘉宾进行交流的时候都会给观众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在通过交流来了解嘉宾的同时, 流畅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化解了节目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一档访谈节目是否成功, 成功的程度, 成功的重点在哪里从更大的角度来说在于这档节目中主持人的主持技巧, 它不仅包括主持人的思想, 知识, 见识以及谈吐, 更重要的是主持人是否具有换位思考的智慧, 以及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又或者可以说这就是关系到一名主持人是否具有一定的访谈张力, 即社会思考力, 用通俗的话语可以解释为主持人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问题的犀利程度, 是否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总之, 一名优秀合格的访谈节目支持人需要的不仅是谈话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变通的能力, 对事物的多角度的思考,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 但是这一定是建起高楼大厦的基石, 越稳固, 就代表着能力的提高。

现场访谈 篇2

一、资料清单

1、营业执照

2、税务登记证及国税/地税副本

3、社会保险登记证及社保费征缴收据(凭证及名单)

4、当地最低工资证明

5、出入境检验,报检,检疫单位登记证书

6、员工登记表及花名册

7、未成年工登记证及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

8、劳动合同

9、一年内的考勤记录(含工作/休息时间)

10、相关的一年内工资(含工资计算方法)

11、员工离职记录

12、最新版本的当地劳工法

13、消防合格证或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已批覆)

14、灭火器材配备;灭火器材检查记录、消防培训计划与记录、消防演习记录/消防设备及数量清单

15、负责消防管理的人员证书考取,消防知识培训及员工的急救员训练证书

16、安全主任资格证书及厂方委任书

17、排污许可证/环保许可

18、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安装维修)/电梯操作人员资格证

19、电梯操作指引、电梯证及维修检查记录 20、生产与安全检查合格证

21、电器系统检验合格证(包括任何电动升降机)

22、卫生许可证(厨、膳)及厨、膳工作人员健康证明

23、排污许可证/环保证

24、其它(备注: 工业安全证, 检厂证, 工程证....等等)

25、劳保用品制度、发放记录及配备情况,如手套、口罩、耳塞等等。

26、所用化学品有单独存放区、标识、安全指引(包括化学成份数据表)使用制度及台账储存量

27、工具管理制度(利器:刀片、剪刀、断针等)

28、设备操作规程及及检查记录

29、生产记录(包括部门收发记录/生产日报表/每月生产数/件员工每日生产票据)30、药箱、药单、用药记录及管理制度,工伤及诊疗记录(包括生病及产检记录)

31、所有电器、电线电路、配电箱、配电柜、机器设备等要有防护装置。

32、消防逃生图(含工厂走火及防火设施安置图)、应急灯、安全出口标示

33、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计划)及检查报告

34、规章制度(应包含:员工行为守则、考勤及工资制度、工作时间细明表、各类有薪假期、赏罚制度工厂招工年龄规定、员工招聘管理程序、工厂制定的”反对强迫劳动”文件及员工自愿加班程序、工厂制定的”反歧视”文件、紧急事件处理程序、消防管理制度等)

35、员工意见及谈判记录

36、社会责任自我评估报告

37、工厂平面图

38、组织结构图;

39、宿舍管理规定;

40、保安制度及其交接班记录

二、要求及注意事项

1、各部门张贴的制度及相关罚款通报要全部清除,生产制造单、报表、领料单、入库单、排产单、生产计划及各种生产品质记录等要避开星期六星期天,所有各式各样的报表要收藏好,请假条、移交单、放行条等不可随意摆放在工作台面上,只可以摆放正常上班的登记本,且不要让验厂工程师看电脑上的东西。

2、财务部提供社保费征缴收据要能自圆其说,名单要事先与人力资源部核对,要相符。

3、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员工花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花名册上面没有的员工可以当天不上班。

4、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要一致。

5、要避免招工启示中含有歧视的词语.如要求年龄、性别、民族、宗教等,都是不合理的。

6、做考勤与工资表的时候考勤时间要求全勤5天/周,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工资不低于X元/月。要注意请假条与工资考勤记录不一致的情况。这里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周工作时间超过52小时,每周无一天休假,一定要避免。生产线也不要张贴延时加班的通知。

7、灭火器材配备、标识、使用、记录、检查方面一定要注意

A、灭火器不能直接放置于地面,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应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B、消防器材灭火器不能被杂物阻挡,要取用方便。C、仓库及车间杂乱无规划无逃生路线。D、安全出口灯和应急灯应正常工作,所属各部门要检查所有安全出口灯及应急灯。E、安全出口不能被关闭或无指示,应打开所有安全出口大门,使其常开状态。F、消防设备标示应清楚。

G:要有灭火器的台账与检查记录。

8、个人护用品必须穿戴在身上,特别是接触化学品的员工,如从事丝印的员工应佩带口罩,手套等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9、仓库与车间要看一下公司有多少种化学品,有没有标示清楚,有没有安全使用指引及数据表,有没有化学品遗漏在地面或到处乱放的情况。

10、所有利器的发放使用回收要有专人管理,要有记录,废旧利器有工具回收箱。

11、关于急救药箱有以下要求:

A、急救药箱要处于常开状态, 不能上锁,以达到紧急医疗救护的目的。

B、药箱内有没有内服药,如果有,要与外敷药分开摆放。严禁药箱内放过期药。C、药箱内要有药品清单,且要确保与里面放的药品品种及数量一致。; D、要建立急救的制度和领用记录。

E、要注意急救药品缺少的情况,特别是夏天到了,看看有没有防暑的药品,必须要的药品有哪些,多少数量合适。

F、要有当地的合作医院,有负责常驻我公司的医生一名及其联系方式,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迅速的到达现场或送到医院。

12、车间、仓库、宿舍所有的电器及设备是否安全,电器上面的警示标识是否齐全,有没有防护装置,有没有木制配电箱,有没有电线裸露及乱拉乱接现象,存不存在配电箱无保护盖及开关箱无保护盖且没有开关功能标示,有了保护盖使用完毕后有没有及时关闭。

13、要有逃生图,且必要内容要齐全,挂在门口显眼的地方。

14、员工餐厅厨房必须注意清洁,生与熟的食物分开摆放,熟的食物必须加盖盖好。

15、员工现场访谈要注意的事项:

A、员工访谈时统一口径,访谈的时候不要让员工说是公司指定这么说的,并尽量回避危险员工。

B、每位员工必须记好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进厂日期等。C、人力资源部必须把员工近期两个月的查厂工资及出勤记录的数据派发给各部门,各部门务必要求员工牢记,如果问以前的,就说记不清楚了。

D、车间有未成年工的,在验厂当天不得出现在生产现场,并及时报到人力资源部备案,人力资源部做员工档案、合同、工资、考勤记录的时候,要回避这些未成年工。E、现场访谈中哪些员工是重点访谈对象?

a.年龄偏小的员工:重点对未成年工和童工监测及保护。b.高工龄的员工:关注福利,年假,社保,合同等。

c.孕妇产妇:关注产假,劳动保护,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d.化学品操作工:关注劳动保护,培训,防护用品等。e.加班的员工:关注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休息日等。

f.外地员工或住公司员工:关注工作时间,劳动报酬,非法扣款,食宿等。g.学徒工:关注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休息日,劳动合同等。h.兼职工:关注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等。i.女性员工,面容老实的员工,反应迟缓的员工等。

三、员工访谈问题及其答案 入职与离职

1、你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答:看到公司的招工广告或熟人介绍进厂的。

2、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你是否欠人才中介的钱?

答:不,我从来没有通过人才中介找工作,包括以前。

3、公司招工时是否对外公开及平等录用?答:是。

4、问:你是哪里人或家住哪里? 答:按进厂的身份证上面实际作答。

5、你是什么时候进厂的?进厂时交身份证吗?

答:按厂牌上的日期或员工登记表上的进厂日期回答。进厂时公司复印身份证,留一份身份证复印件给公司。

6、公司在招工时是否有性别、民族或籍贯的歧视行为?听说你们进厂男女比例1:5是吗? 答:没有男女比例要求,也没有民族、籍贯上的歧视。

7、你们进厂时有没有收押金或押身份证? 答:没有,如果这样我不会在这里做的。

8、你进厂时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答:需要填写入职表、签订劳动合同。

9、你们进厂有体检吗?有扣钱吗?

答:进厂时有体检,自己出钱(如果是未成年工,则需要工厂支付费用)。

10、你们厂里有没有新进员工?有没有被辞退的? 答:不太清楚。

11、你们有没有试用期?有没有培训?培训期有没有工资?(试用期间有工资吗?有多少?)答:有试用期、培训期,试用期、培训期都有工资,员工按所发给的工资条来回答。

12、你们的辞职是怎么样处理的?你觉得你按照工厂规定的时间提出离职申请,他们会同意吗?会扣工资吗?

提前一个月申请,到期会就自动生效。不会扣工资。

工资与劳动时间

1、你们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每天正常工作时间是多少?上班当中有时间休息吗?每次休息有多长时间?你们中午休息多长时间?

答: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30。每天正常工作时间8小时,上班当中有时候休息,一般在10分钟左右。中午休息时间为1.5个小时。

2、平时每天晚上加班多长时间(从几点到几点)?每个月有几个星期六日工作?近段时间有没有加班? 答:按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工资表作答。

3、你们公司的生产旺季是从几月到几月呢?旺季每晚加班多长时间? 答:我们公司没有淡旺季这个说法。

4、法定假日如何休息?

答:法定假日按国家规定的时间休息。

5、问:你们公司里有没有年假?去年有没有休过年假? 答:有年假,法定有薪假3天。

6、问:你们公司有没有产假?有多少天?有没有算工资,工资怎么算? 答:公司规定有90天产假,工资跟平常一样拿。

7、平时是怎么打卡的?有没有平时上班不用打卡?你们的加班时间是怎么记录的? 答:IC卡。上班需要打卡的。也是通过打卡记录。

8、谁负责打卡?你有机会确定工作时间吗?

答:人力资源部。有啊,月底的时候会让我们在考勤表上签字确认。

9、你们有2张工卡吗?或你们有另外一张加班卡吗? 答:没有,只有一张工卡。

10、你是计件、计时或是月薪制?上个月得到工资是多少?

答:计件工资(适用于车间操作工)或计时工资(适用于后勤服务人员)。按人力资源部做的工资单回答。

11、你明白工资单上的扣除费用吗?公司有没有收取工具费用或扣除诸如伙食、水电等费用?这些扣款是否合理?工厂有没有向你解释工资里面的扣除项?

答:明白。没有工具或工装费用。伙食费用公司补贴,水电费用扣除。发工资时我们可以核对金额是否正确,工厂会给合理的解释。12.你们有没有什么奖金?

答:有,做的好肯定有,按工资单回答。

13、你们迟到会扣工资吗?(或你有没有被罚过款?)答:没有,一般都是警告,通报批评等。

14、问:你钱够不够花?你两年来总共有多少钱?

答:要看情况,有时候到发工资的时候就花完了,有时候还有不少剩余。没有算过总工资,反正每个月公司都是按正常给我们发工资。

15、多久发一次工资?最近一次发工资是什么时候?发哪个月的?多少钱?

答:第二个月发第一个月的工资,最近一次发工资是在四月底。发的三月份的工资。工资多少钱按人力资源部工资单上回答。

16、公司会拖欠、扣押工资吗?或会拖延一些天发放工资吗?如果发薪日遇到星期

六、星期日或者假期怎么办?

答:公司从来没有拖欠、扣押过工资。不会延长。会提早发放。

17、你们有加班吗?你们的加班费怎么算?

答:平时与星期六可能有加班,但也比较少,星期天与法定节假日更是几乎不加班。如果加班,平时加班按工资的1.5倍计算,星期六星期日加班按工资的2倍计算,法定节假日(如元旦、春节)加班按工资的3倍计算。

18、有没有在公司以外工作?有没有工资? 答:从来没有在公司以外工作

19、公司有带薪年休假吗?带薪年休假是怎么规定的?有婚假、丧假、产假吗? 答:有带薪年休假,做满1至5年员工享受有薪年假5天, 5至10年员工享受有薪年假7天, 10至20年员工享受有薪年假10天, 20年以上的员工享受有薪年假14天。有。按婚姻法要求,依法登记结婚的员工享受有薪婚假3天,晚婚23天。丧假员工直系亲属去世,有3天有薪丧假 产假女职工分娩可享受有薪产假90天,难产增加15天有薪假。

童工

1、你的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或你属什么的?)你在这里工作多久了?

答:如果属于十八周岁以上,按实际年龄与实际属相作答(记住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地址、年龄、工龄等)

2、你看到过有儿童在这里或在这里帮他们的父母工作吗? 答:从来没有看到过,再说车间也不允许儿童进入。

3、知不知道你身边同事有没有未成年工? 答:不知道。

4、你们这里有没有未成年人短期工(暑假工)?

答:没有,我所知道的我们这里凡进入公司的员工都是要签合同的长期合同工。

强迫劳工

1、你们的管理人员平时对你们的管理是不是非常严格?会经常骂你们吗?如果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有地方申诉吗?

答:有些严格,但是尊重人,不会无理要求,只是口头教育,也不罚款。如果觉得不公平,我们可以通过意见箱或直接面谈方式向公司高层反映。

2、你是否看到其他人或你自己备受管理层的性骚扰、辱骂和殴打? 答:从来没有看到过或者经历过。

3、工厂保安有没有打人、骂人、搜身等行为? 答:从来没有过。

4、晚上可以不加班?如果不加班会有处罚吗? 答:加班自愿,不加班就是不多拿加班工资,没有处罚的。

5、上下班时间可以离开工厂吗?你们可以随意出入工厂吗?

答:上班时间内要离开工厂需要请假,下班时间可以随意出入工厂。

6、上洗手间有没有什么规定?你们离岗的时候要不要离岗证? 答:可以随时去的,我们不用离岗证,只要跟拉长说一下就行。问:我刚刚上去的时候明明看到离岗证,怎么可能没有? 答:你看错了,这是厂牌。

7、你是否因为种族、宗教、年龄、国籍、社会或民族团体、性癖、性别、政治观点或残疾为理由在工资、福利、提拔、惩戒、终止或退休等方面备受低于其他同事的待遇? 答:不会,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包括在其它公司。

健康安全

1、你们看病在哪里看?生病有没有请假?不上班有没有罚款?

答:一般在附近医务室看病,生病一般情况下都要请假,不上班不罚款。

2、有没有干净的水饮用? 答:有,公司提供免费的纯净水供我们饮用。

3、有洗手间供使用吗?答:有,条件很好。

4、车间的通风好吗?答:通风不错。

5、你能看懂疏散标识吗? 答:能,车间主管培训过。

6、在上班时间,紧急出口有没有上锁?答:没有。

7、你们公司有食堂和宿舍吗?你们的用餐和住宿如何解决?

答:都有,公司给解决,餐费员工自理一部分,公司提供补贴一部分,住宿免费。

8、晚上宿舍的门上锁吗?

答:只要出门,宿舍都要上锁。

9、宿舍可以煮饭吗?

答:可以。但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只允许用电,不允许用液化气。

10、平时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哪些化学品?知道这些化学品的物料安全资料吗?在工作中如果需要使用化学品,工厂有没有提供如何使用的培训? 答:按实际作答。(各车间主管要对使用者进行培训解答这方面的问题)知道。有提供。

11、在工作时工厂有没有提供个儿防护用品(譬如耳塞、口罩、手套等)? 答:有,会按正常工作需要提供。

12、你们公司有培训吗?有哪些?知道紧急疏散程序吗?多久一次消防演习? 答:有,有厂纪厂规、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等。有培训过紧急疏散程序

13、你有没有参加过消防演习?多久一次? 答:参加过一次,一年两次。

14、你有没有受过伤?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受伤,工厂如何处理?

答:如果有手划破类似的情况可以按实际情况作答。如果发生 意外事故受伤,公司会按急救程序及时处理。

15、知道怎样使用灭火器吗?答:知道,公司培训过。

其他

1、你们公司员工有多少人?

答:大概多少就行,具体多少我们都不太清楚。

2、你是哪个车间的?

答:按自己的实际工作车间回答。

3、你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吗?答:不知道。

4、你们是否经过培训才来回答我的问题?是否知道我要来? 答:不是,不知道。

5、这个公司好不好?你在这里觉得怎样? 答:好,觉得很好(还好)。

现场访谈 篇3

金英:我再补充一下, 从展览内容上来讲, 大家知道BIRTV是以广播影视内容制作为核心的展览会, 近些年我们在技术和设备的展出基础上, 对于全媒体发展的探索和成就有很多展示, 具体表现在我们中央三台的展台上, 应该讲现在都是全媒体的展示, 基于广播和电视之外的全媒体的展示。另外, 现在我们很多参展商都提出了全媒体, 就是全方位内容分发这样的一个概念。还有比如说建设智慧城市、拉动信息消费的一些探索, 这些都体现了广播电视行业在国家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出的一些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我觉得这是广播电视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对国家的信息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从我们主办单位的组织工作来讲, 在组织好所有参展商的同时, 主办单位应该对本年度或者一段时间内比较重要的话题和热点有一些引导或者有一些内容的组织, 比如我们前几年组织了影视制作活动区, 把当年度的一些热门的影视作品, 包括广播电视电影的作品的制作人员请来和大家分享制作经验。今年在以往视频制作活动的基础上, 我们又搭建了“BIRTV视听汇”这个展区, 这是针对从去年开始, 广播影视声音制作不断提高的趋势, 在这个展区里和观众一起分享了一些很好的作品, 比如说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的录制、《中国好声音》等, 分广播、电影、电视三个专题请节目制作人员跟大家分享, 所以这都是展览当中非常热点的展区, 我想今后主办单位肯定会在展览形式方面有更多的探索。

还有, 像近些年的BIRTV评奖, 一方面关注产品和技术, 另一方面也非常关注应用, 就是实用的案例, 所以使BIRTV的评奖能够非常真实地反映展览会当中的一些技术热点和亮点, 同时也有一些应用的创新, 以上我觉得都是需要主办单位在筹备过程中做出很好的策划和组织的。

李幼林:我想了解一下, 刚才您谈了参展的内容, 参展商今年有什么新的突破吗?

金英:今年中外参展商是512家, 其中国际参展商179家, 我觉得从数量上来讲, 如果我们不换场地的话, 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因为我们现在把国展所有场馆全部利用了, 我觉得很难有规模上的突破, 可能在这方面主办单位更需要做的是在有限的展览空间中集中最新的内容, 最能够代表行业发展的内容, 做好形式上的策划, 这个是现在主办单位应该做的或者是着力的方面。

李幼林:我们都知道, 国际还上有NAB, IBC等广电行业展会, 您分析一下, BIRTV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有没有一些差距?

李金荣:先说一下我们和国外一些知名大展的差距, 我觉得从目前来讲NAB和IBC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的内容在BIRTV上都有, 这个我们是非常自信的, 同时我觉得BIRTV展览会毕竟是中国的展览会, 体现了中国广播影视应用的新技术的发展, 有我们自己的特点, 所以我觉得BIRTV展览会从目前规模上应该跟它们差距不是很大, 而且我们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我们国家这些年发展起来的企业, 在制播的网络化、数字化方面有我们非常特色的产品, 这一点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另外, 我觉得衡量一个展览会, 不仅仅是从规模上看, 还要从内容上看, 国际上最新的我们有, 同时我们还要有自己的特色。BIRTV这些年提出了国际化的理念, 同时我们首先要服务于中国广播影视行业,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我们也意识到, BIRTV和国外的展览会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目前的管理、服务上面也还有更多需要加强和改善的方面。

就展出的内容、技术水准方面达到了世界级的顶级水准, 在最新技术、最新方案、最新设备产品上没什么本质的差别, 无论是NAB、IBC还是BIRTV, 它的差别体现在哪里?我们这个展馆规模能不能扩大?规模上讲受限于展览馆的条件, 面积既定这么大, 我们已经占满了, 那么规模上跟NAB确实存在差距, 但在展出内容上没有什么差距。

另外, 我再延伸一下, 展览会的规模同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 同我国广播影视事业产业的发展相适应。这些年, 我国经济发展很快, 广播影视事业发展也很快, 带动了广播影视技术的发展, 本身它就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 所以吸引了像美国、日本、欧洲的前沿技术厂商、生产商来BIRTV展览会参展。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广播影视生产企业的发展。可以说, 展览会和我国民族企业、民族工业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我国广播影视事业产业的发展, 带动和推动了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 技术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我们事业产业的发展, 这就是BIRTV展览会的作用, 也是它的特点。

李幼林:BIRTV2013就要结束了, 明年BIRTV的筹备工作又要开始, 你们对明年有什么新的设想, 请介绍一下明年的打算?

李金荣:第一, 明年我们打算还是致力于展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明年在展出的内容和形式上还要继续推出一些新的形式, 一些改革的形式, 这是就展览内容形式的创新方面。

第二个就是要着力打造BIRTV文化, 作为一个展览会, 作为全球排名第三, 亚太排名第一的广播影视设备展览会, 我们要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上倾注心血, 花大力气进一步提升BIRTV的文化品位, 那么要加大这个方面的力度, 也就包括我们布展的文化, 展出的文化、参观的文化、服务的文化, 也就是说既有展商的文化又有观众的文化, 我们要在BIRTV文化建设上采取新的举措, 争取有新的气象。

总结起来, 主要就是两方面, 一个是创新展出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个就是要着力打造BIRTV的文化, 突出特色。

李幼林:刚才两位也跟我们说了, 参展商数量的发展受制于展馆的面积, 明年我们举办BIRTV考虑换地方, 还是继续在这里?

金英:我们目前的计划还是在这里, 明年展会是2014年8月27到30号, 现在计划还是这个场地, 我觉得展览会展馆是一方面, 另外所有配套设施应该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综合考虑一下北京的展馆, 认为留在这个地方还是最合适的。另外补充李总讲的服务方面, 今年从BIRTV网站上, 我觉得有很大的突破, 就是说我们要致力于在四天的展览会之外, 前后都能够让观众、展商得到更多的信息, 有更多宣传的机会, 比如我们的BIRTV网上展厅, 这应该是365天的展览会, BIRTV网站的点击量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向大家汇报一个数据, 展览会前三天的网站访问量超过5万5千次, 比前三天由票房统计的现场观众数量还要多出5000人次, 这说明大家对BIRTV的关注已不仅仅局限于现场的几天了。因此, 展览会之后我们会把现场展出的更多内容搬到网上展厅, 让网上展厅成为一个持续宣传的平台。

另外, 像我们今年对观众的服务, 以及手机客户端的推出, 都极大方便了参展商的信息发布和观众对展览会的了解。这点要感谢我们所有的合作媒体, 我们希望能够在四天之外还有不断的信息给大家, 作为一个365天的交流平台。

李幼林:好, 谢谢两位给我们介绍了今年的参展情况和明年的设想, 由于时间有限, 请两位老总向所有的朋友发出明年的邀请。BIRTV

李金荣:欢迎大家继续关心、关注、支持我们展览会!也欢迎大家在明年的8月27到30日来我们BIRTV展览会参观、指导!谢谢大家!

金英:谢谢大家!

专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主任杨一曼

受访嘉宾杨一曼 (右) 本刊特约记者徐春蕾 (左)

2011年4月以来,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 中宣部、广电总局全力推进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利用直播卫星开展广播电视卫星公共服务, 解决2亿农户收听收看高质量广播电视的问题。这项工作的推进对于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增强主流媒体辐射力、影响力、改善农村文化民生、为民族工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首先在宁夏、河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部分乡镇开展了试点工作, 着力构建结构合理、服务优质的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体系, 为农村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长期通、优质通飞跃。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农村百姓, 为了让大家对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2013年BIRTV展会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许春蕾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主任杨一曼进行了专访。

许春蕾:杨主任, 您好。我们首先想了解一下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杨一曼: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是一个惠及广大用户的直播工程, 首先直播卫星的传播标准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 它可以保证用户只能接收到我们国家的直播卫星的信号, 而不能接收到其他卫星的信号。第二点, 它是可管可控的, 对节目进行了加密, 所以通过机顶盒的加密卡授权, 可以直接管理到每一个用户、每一个机顶盒和每一套节目。第三点, 它具有位置锁定的功能, 这个位置锁定的功能, 是利用了移动通信的定位模块, 可以保证这个机顶盒只在我们允许的服务区内进行使用。第四, 它有数据回传的功能, 也是利用这种通讯模块的功能, 可以回传老百姓遥控器的操作的信息, 今后还可以实现双向点播。

许春蕾:杨主任, 我们想知道它和以往的广播电视“村村通”有什么区别呢?

杨一曼:区别有几个方面。第一, 服务的区域进一步扩大。以前的“村村通”的区域是广播电视的盲区, 所谓盲区就是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 现在的“村村通”工程已经解决了1350万的边远农村地区的用户看电视难的问题。“户户通”实际上是作为“村村通”的一个延伸, 因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还有很多的地方是有线电视没有通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 老百姓只能通过无线收看的方式, 只能收看五六套模拟的电视节目, 节目套数少, 节目质量参差不齐, 所以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户户通”作为“村村通”的一个延伸, 它可以使有线电视没有通的地区的老百姓, 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广播电视的服务。第二, 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户户通”的机顶盒比“村村通”的机顶盒在功能上有很大的拓展,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采用“双模”技术, 在直播卫星机顶盒里内置了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两种解调芯片, 除了能够正常地收看广播电视节目以外, 它还增加了地面数字电视的接收的功能, 用同一个机顶盒, 既可以收看卫星上的广播电视节目, 也可以接收地面无线发射的节目, 这样, 中央的节目是通过卫星传送, 省台的节目也是通过卫星传送, 当地的节目, 就是当地地市县的本地节目, 可以通过地面的数字电视传送, 这样老百姓可以同时收看到中央的、省台的、当地的节目, 这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二是在机顶盒上增加了应急广播的功能, 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 通过机顶盒, 不管机顶盒是开机还是关机状态, 只要有应急广播发布, 机顶盒自动有提示, 能够显示出声音来, 提醒老百姓尽快地疏散, 或者是要注意, 所以这就对整个减灾防灾, 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自然灾害时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增加了固定电话的功能, 因为在机顶盒里增加了通讯模块, 所以老百姓只需要买一个电话机, 接到这个机顶盒上, 就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网来打固定电话;四是可以有信息服务, 具有数据广播的功能, 所以通过数据广播这个通道, 老百姓可以免费地接收很多政务信息和一些服务的信息, 比如说气象、农业科技, 还有货物信息等。现在国家海洋局以及浙江海洋局也正在跟我们商谈, 就是通过数据广播为渔船提供海洋的气象、海浪的情况, 渔民挺欢迎的, 以上这些是“户户通”不同于“村村通”的一些特殊的功能。

另外还有一点区别就是, “村村通”是服务于最边远的山区、最贫困的地区, 所以它的接收设施是完全由国家来免费提供的。“户户通”的机顶盒, 它是要由老百姓来自己购买, 自己出钱购买, 但是节目是免费收看的。现在可以免费收看25套电视节目, 还有17套的广播节目。

许春蕾:我们知道, 从2011年的9月份开始, 我们直播卫星的公共服务的工程, 是从试点进入到了推广阶段。从2011年9月到现在, 基本上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以来,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杨一曼:从2011年的9月份开始试点, 在宁夏自治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完成了74万用户的推广工作, 使宁夏自治区成为第一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广播电视“户户通”的地区。2012年中央加大了财政支持, 由财政部立专项资金, 以奖代补的形式来推动“户户通”工程。3月14日, 广电总局和财政部, 还有海南、内蒙古、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这七个省区的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计划在七个省区发展1400多万用户。同时宁夏、浙江、江苏、北京、河北这些地区, 也自筹资金开展“户户通”工程, 现在60多万的用户和1万多条船上, 已经安装了“户户通”的接收设施。所以到目前为止, 直播卫星的发展用户已经超过了1000万这一量级。在推进的同时, 我们还有零售的方式, 全国有24个机顶盒的厂家, 在全国设立了近3万个直播卫星的接收设施零售网点, 遍布在广大的农村, 使老百姓可以很方便地、就近地购买到直播卫星的接收设施。

许春蕾:这样来说, 进展还是比较可喜的, 杨主任, 在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推进的过程中, 遇到了哪些主要的困难?

杨一曼:这个工程作为一个惠民工程, 第一我感觉我们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在有线电视没通的这些地区有好多老百姓不知道国家有这么一个惠民政策;第二, 我们的接收网点还不够丰富, 还不够多, 我们听到的反映就是很多本来是我们直播卫星服务区的老百姓, 可就找不到这个服务网点, 不知道到哪去买, 到哪可以买到“户户通”的机顶盒, 所以我们感觉也是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第三, 感觉国家的财政支持还应该进一步地加大力度, 毕竟这些服务的人群都位于相对比较贫困的地区, 老百姓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希望国家能给予更大的支持;第四, 需要加大对于“山寨锅”的打击力度, 就是我们所说的黑盒子, 现在还是挺多的, 需要从源头, 生产销售的这些源头来加大打击力度, 同时也要逐步地来关闭清流节目, 规范市场。

许春蕾:您觉得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作为一个公共服务体系, 它在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 起到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杨一曼:直播卫星“户户通”这项工程, 它的技术特点决定它的覆盖面非常大, 成本非常低, 覆盖的人群非常广, 所以为实现广播电视的城乡服务均等化、扩大主流媒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改善农村的文化民生,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所以说, 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 除了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作为最便捷的一种信息提供手段, 对在广大的农村以及非常分散的行业用户来说, 在解决信息传送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上, 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所以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实施, 使农村的老百姓家里头就多了一个多功能的信息终端, 等于是在炕头的一个信息终端, 这样可以解决农村信息匮乏的问题。以前我们有很多的信息没有渠道传送到农村老百姓的家里, 有了这么一个终端以后, 一是它可以为政府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发布渠道, 还可以建立比如乡村政府的热点, 可以把政府的网站推送到农民家里的机顶盒里头。

再者,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也可以为行业用户服务, 比如像石油勘探、林业、还有一些军队、边防哨所、学校, 分散非常广, 通过这个平台, 不管是新闻还是行业的信息, 都可以送达到边防哨所、钻井油台、火车上、学校里。所以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可以做很多事情, 特别是按照国务院32号文的指示, 我们可以通过直播卫星这个平台, 搭建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比如涉农信息, 教育信息, 医疗信息、社保信息等, 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送到老百姓的家里, 可以为国家的信息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许春蕾:之前听说“户户通”工程在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的过程中, 也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您能谈一谈吗?

杨一曼:对, 在地震发生以后, 我们按照总局领导的要求, 在最短的时间里调集直播卫星“户户通”的接收设施, 还包括太阳能接收一体机 (即利用太阳能, 包括电视、接收都在一起的电视接收设备) , 目的是避免灾区没有电, 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调用设备后, 紧急送往灾区, 所以在受灾的第二天、第三天, 当地不管是救灾指挥部, 还是部队, 还有抗震棚里, 都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所以对救灾的指挥、当地的救援、信息的发布, 以及稳定人心等方面, 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春蕾:最后请杨主任给我们展望一下直播卫星“户户通”的发展前景。

杨一曼:直播卫星“户户通”作为老百姓非常喜爱的工程, 我们想下一步首先还是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在推进过程中, 我们首先还是想通过政府加大扶持的力度来加大推进力度, 今年的重点应该是在中部地区。第二, 还要调动市场力量, 在零售市场上,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也要降低企业设立专营点的门槛, 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直播卫星的设施销售服务环节, 使老百姓能够想买就能买得到, 让直播卫星服务区的老百姓, 都能够很方便地购买到这个接收设施。通过这样两个渠道, 在未来三年时间里, 我们计划要发展五千万用户。另一方面, 我前面也提到过, 实际上直播卫星的多元化的应用, 正在向行业用户拓展, 比如说我们做的“船船通”, 就是为沿海的这些渔船, 它以前在船上是看不到广播电视节目的, 所以有了“船船通”以后, 在船上就可以随时地看到几十套广播电视节目;比如我们还和部队合作, 积极参与部队“星网工程”建设, 把广播电视节目送到每一个边防哨所;另外, 我们也在跟铁路部门合作, 以前我们坐火车的时候, 在火车上是看不到实时的节目的, 把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安到列车上, 就可以使乘客坐在火车上, 也可以随时随地地来收看广播电视的节目。另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机顶盒上的推送功能, 向特定的用户, 推送一些内容, 如新闻、影视剧、戏曲、农业科技, 以及小学课件、电子书、杂志等。机顶盒上有一个存储功能, 利用存储功能, 可以把推送的内容存到机顶盒里, 用户什么时候想看, 就可以打开电视机看到这些节目。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今后要逐步开发的应用, 特别是我前边提到, 我们的机顶盒上还有移动通信模块, 今后还可以实现点播, 甚至可以点播高清电影。

许春蕾:杨主任, 刚才您也谈到了, 以后可以点播高清电影, 也就是说以后我们会有一些高清的节目。那么, 我们有没有考虑跟一些付费节目、付费平台合作呢?

杨一曼:这个都在考虑过程中, 包括因为农村的需求也不一样, 所以对今后可以让有需求的地区的用户, 不但可以享受到高清电视, 还可以享受到3D电视, 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直播卫星上传播。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地探索付费电视, 我们也在筹备, 像农民比较喜欢的一些频道, 比如说电视剧、影视剧, 还有农业科技, 戏曲节目等, 这些都在筹划过程中。我们现在正在制定付费方式的实施方案, 一旦条件成熟了, 我们会再选择一些地区, 先行进行试点, 看看用户的反应。

许春蕾:杨主任, 我们听说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 可以实现本省节目的定向覆盖, 目前是什么情况, 有哪些省份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杨一曼:本省节目上星是作为一个奖励的政策, 奖励户户通工程开展得比较好的省份。在哪些省已经完成了“户户通”工程的推广工作, 就可以经过总局批准, 把省台的其他的一些有特色的节目, 也经过直播卫星来传输, 这样也丰富了我们平台的节目, 增加了吸引力, 也使当地的老百姓可以看到更多当地的广播电视节目。刚才我前面提到的, 比如内蒙、海南、云南、贵州、陕西、青海这些省, 都在积极地做准备, 一旦条件成熟了, 会尽快地批准他们上星。

许春蕾:好的, 通过杨一曼主任的解说, 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情况, 对老百姓来讲, 这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 以后我们通过直播星“户户通”工程, 我们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节目内容, 比如说高清节目, 还有一些我们大家喜欢的付费节目, 谢谢杨主任。

杨一曼:谢谢。

访北京宇田索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运营总监邵悦

受访嘉宾邵悦 (右) 本刊特约记者陈红 (左)

BIRTV2013展会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陈红对北京宇田索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运营总监邵悦进行采访, 交流了今年展会的技术亮点以及宇田索诚公司产品技术的展出情况。

陈红: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又开始了, 这对我们广电业界的从业人员是一次受惠, 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因为各厂商会在这个展览会上展出很多新的技术, 推出很多新的产品。首先想问一下邵先生怎么看过去这一年来的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邵悦:非常高兴能又一次与《现代电视技术》以及CNTV合作, 来跟大家聊聊有关这一年以及以后有关广播电视行业的一些技术和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 我们能感受到两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大家可能还记得, 在去年的BIRTV、NAB或者IBC上, 有大量的有关3D制作的设备和技术展出, 但是在今年我们可以发现有关3D制作和3D技术的展出已经很少了。这一年来, 欧洲和美国各个广播机构的跟3D有关的转播和制作发展情况, 确实对应这个趋势, 我们可以说3D在目前来说不是广播电视的技术发展方向。而在过去一年, 不论是电影制作还是电视制作, 甚至是在快速电视制作, 例如专题或者新闻制作, 4K表现出非常良好的上升趋势。在国内来说, 有北京电视台的4K实验、中央电视台的4K实验和制作, 以及现在很多的省级电视台, 都在4K的制作上有所投入。所以4K应该说是过去一年整体的技术发展的一个亮点, 这是我们感觉非常明显的一点。

在过去的一年, 中央台新台址的演播室尤其是新闻类演播室的设计, 以及上海文广、安徽台、江苏台等一大批骨干省级电视台的新闻演播室的设计, 就视觉效果来说, 我们明显感觉到在未来的新闻节目中, 多种形式显示方式的呈现, 以包装为核心的视觉效果, 确实给新闻节目的制作、演播室节目的制作带来很大的变化。这点我们也是感觉非常明显。

以上所述, 4K技术以及演播室制作的技术和手段日益丰富, 这两点是我们感觉特别明显的。

陈红:谈到新闻演播室的视觉效果, 我们想了解一下贵公司在中央电视台新址的新闻演播室, 主要是外语频道演播室的视觉效果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获得了哪些经验?

邵悦:我们是从2011年年底开始着手和BDI、Clickspring以及德国的Bieling这三家公司合作, 来为外语频道的七个外语新闻演播室做相关的视觉效果设计。视觉效果设计的第一步是空间设计, 基于新址外语演播室的面积以及各项硬件条件, 当时的设计难度很大, 因为它们的面积都比较小, 而且外语频道作为用户方, 提出了很多有关视觉呈现效果的要求。在空间的设计上来说, 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这几家国际知名设计公司采用了很多超乎我们之前的常规的一些做法。他们大量地使用了我们现有的演播室设计所没有的, 例如显示设备, 比如环境或者照明有丰富效果的一些变化。另外, 我们取得的最大的一个收获, 主要是从BDI学到的——最早做有关镜头本的设计。从空间效果设计开始, 包括视觉效果, 甚至包装的时候, 就要以镜头为标准, 而不是以我们三观或者肉眼来看为标准, 因为最终呈现的肯定是给电视观众来看, 所以基本是要在镜头里看。这种还原以及镜头本的设计, 要考虑到怎么能保证它考虑得很充分, 例如考虑到景深的问题, 考虑到画面构图的问题等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 目前国内的设计队伍和这些国际知名的设计队伍, 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镜头本的设计上, 可能我们现在大部分用的都是通用的一些工具来做镜头设计。

陈红:实际上是引入了一个新的制作流程, 是这个意思吗?

邵悦:它是一个设计流程, 而且我们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工具。

陈红:它等于是非常深入的, 能够跟整个节目相结合、相运用、相关联。

邵悦:对, 而且这种镜头本的设计, 实际上就是为了使最后在监视器上或者老百姓用自己的家庭终端所看到的内容与最初的设计完全吻合。现在的大部分设计即使在建模阶段, 可能使用的是本身类似于3D MAX或者PHOTOSHOP自带的开角或者视角的工具, 实际上跟我们的电视镜头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电视镜头有自己的参数、开角, 包括光圈和景深等对应的关系, 以BDI为主的几家公司都有专业的镜头设计的工具, 这一点上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这样它画下来的图, 最后可以说跟我们摄像机拍下来的是完全一致的, 这确实值得我们来学习和研究,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 对于整体灯光的控制, 我们观察了一下, 包括BDI完成的安徽电视台的主新闻演播室, 它的用灯量很少, 跟传统相比来说, 整体灯具总量非常少, 但是它最后呈现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在这点上来说, 它也是充分地考虑到只是对有需要的地方来做照明, 需要来有灯光效果的地方来做灯, 而不是像传统的满铺的形式。所以在灯光的设计上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还有一点, 在所谓的装置制作上, 包括了很多材料, 实际上这些材料以前可能我们在其他的地方见过, 但是没有想到它们可以在我们的演播室来用, 而且可以出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这点上来说, 我想确实是收获很大。

陈红:贵公司在今年的BIRTV的展会上有哪些新的产品, 还有技术展示?

邵悦:就显示设备来说, 还是展示巴可的一个高端的主要用于新闻演播室的DLP拼接墙。除此之外, 我们今年带来了西班牙的一个K2, 它是轨道的拍摄系统, 就是所谓的轨道机器人。这个拍摄系统比较有特色, 它的亮点是它的仿真操作, 跟我们之前所有的摇臂或者说是摄像员的操作形式没有变化, 它完全是摄像师做什么动作, 机器人做什么动作, 是一种仿真的操作。这样相对于其他公司类似的产品来说, 可能对于我们以前的操作人员在工作习惯上更熟悉。同时还有最大的一个亮点, 它不需要传感器, 相当于在开发阶段就考虑到, 可能在未来的演播室会有大量的比如说类似虚拟或者虚拟植入这样的应用, 所以它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 可以和维斯、傲威等主流的虚拟供应商来做无缝连接, 直接可以做一些虚拟的植入, 或者说是虚拟的拍摄。

陈红:听您的介绍, 我感觉K2的轨道机器人, 它的操作比传统的摇臂更符合摄像师的习惯, 就是操作起来应该是更加好操控, 是这样吗?

邵悦:它跟传统的摇臂的操作习惯几乎一模一样, 包括变焦的控制、俯仰的控制, 它只是多了在轨道上前进和后退这么一个功能。因为我们的K2本身自带一个摇臂, 它不是通过升降它的杆来提供不同的高度, 它是通过摇臂的控制, 包括它的旋转、俯仰等等, 跟我们以前操作一样, 基本上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而不像现在的一些类似产品那样可能需要大量的有一个操作界面来控制。可能相对来说K2更直观一些。

陈红:是这样, 我也听说K2参加了今年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的拍摄, 参与了整个直播过程, 就是说也是在跟虚拟植入做一个结合。在您看来, 现代的虚拟植入这么多年在春晚上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 目前很多的演播室、很多的晚会也都在逐步地尝试使用这个技术。您认为虚拟植入技术, 会不会在将来成为一个演播室制作的常规技术手段呢?

邵悦:我觉得不用说将来, 应该说现在就已经成为了演播室制作的一个常规手段, 而且可以这么说, 在最近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一些新的演播室节目的制作过程中, 包装实际成了一个所谓的核心设备, 包括我们的很多镜头设计, 技术系统等等, 都是围绕着最后视觉效果、围绕包装来做的。这个包装的核心就包括了很多虚拟植入, 不光是中央电视台的春晚, 包括最近台里做的很多大型的晚会, 甚至现在新闻类的节目, 都已经大量运用虚拟植入或者说虚拟场景, 所以说, 我们觉得这不但是一个趋势, 而且已经是一个事实了。

陈红: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4K制作的。据我所知贵公司今年又推出了一些4K的后期制作的相关产品, 我想了解的就是, 因为4K的数据量很大, 现在的4K的制作系统, 究竟能够达到怎样的一个制作效率?

邵悦:这方面我们之前向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相关的4K制作技术团队请教过, 并且了解过一些, 在之前其实很明显的, 北京电视台的4K制作采用无压缩的RAW格式, 基本就是用电影的流程来做, 效率确实非常低。北京台4K小组的领导曾经介绍过他们的拍摄比和成片比, 包括制作周期, 非常的缓慢, 因为完全按照电影流程做确实是一个很痛苦的事, 但是后来我们了解了一下, 中央台完全是按照电视的工艺、电视的流程来进行4K制作, 这样大幅度提高了有关4K制作的产品的比例。所以就现在4K的制作来说, 我个人觉得可能目前传输以及分配、分发环节可能是一个瓶颈, 但是在制作域来说, 我真不觉得是多大的瓶颈, 因为现在可以用高清做代理码率, 这个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唯一的是对后期图像的要求。

陈红:实际上, 也是要辅助代理码率, 在代理码率的前提下进行编辑, 最后再合成一版真正的4K标准的画面。

邵悦:对, 现在中央台, 包括大部分我们所见到的在做4K制作的都是这种方式, 因为如果没有代理码率, 确实数据量太大了, 吞吐量太大了。同时今年我们也看到了, 包括很多公司出了相应的有关4K制作过程中的设备, 比如现在有在线的彩校, 比如以前我们说的高清或者数字时代所用的设备, 有的一些辅助工具也都推出了4K的版本, 4K对于技术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我担心的主要是分发的问题, 怎么到老百姓家里。

陈红:还有一个问题, 关于巴可的大屏演示系统, 实际上巴可大屏演示系统是一个很高端的产品, 往年春晚也一直在用。据我了解, 今年你们推出了一个普及型的巴可的大屏系统, 它和高端的产品有区别吗?还是说只是规模小一些。而且这种产品, 怎么在标准的中小演播室中来应用, 因为它毕竟是很高端, 怎么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呢?

邵悦:实际上我们在去年就开始推, 我们所谓的中档或者说是面向市级电视台的产品, 叫巴可的M系列, 从它本身的技术和应用来说, 实际和我们所谓的高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大家也知道, 这个机电产品本身的成本肯定是在下降的。同时我们这个产品, 并不是说只是说把价格降下来, 实际它是把一部分的生产从德国转移到中国, 在这点上控制了成本。以前我们所用的, 像中央电视台里用的DLP的显示, 巴可这一类的产品的所有东西, 甚至包括一个螺丝钉都是在德国生产, 现在除了核心设备, 即投影内部的光机是在德国生产以外, 其他大部分都是在国内来生产, 这样价格就下来了。

当然了, 它和现在我们所谓的高端的O系列来说, 还是有一点小小差别的, 比如在拼缝宽度, 在拼接的安装方式上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差别, 但是它的成本确实能够控制下来。至于您说走入寻常百姓家, 也就是说更普及一些, 其实现在的新闻演播室,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 未来比如包括DLP的拼接, LED、等离子拼接之类的, 可能会呈现多种形式的显示方式。

比如说这次中央电视台新台址, 不管是中文新闻还是外语新闻, 它因为场地的面积等各方面的原因, 实际上大量选择的不是我们传统的, 比如说DLP拼接作为背景, 而是用不同显示分辨率的LED、等离子拼接等各种形式。所以我们并没有指望一个产品能够覆盖所有的用户, 而是给中小电视台的用户提供一个更多的选择。

在这点上来说, 我还想多说两句有关您刚才提到的虚拟植入的这一块, 现在我们其实更关注的内容是——是不是大屏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显示设备, 而并不一定说我们以后的所有的节目还都是沿用主持人跟大屏的交互这种形式, 可能更多地还是关注怎么来做综合的呈现, 以包装设备, 以虚拟植入设备为核心。

陈红:我不知道宇田索诚在整个节目的设计, 虚拟植入的环节中, 是起一个什么作用?宇田索诚是一个传统的视音频设备供应商, 还是一家集成商, 也设计了很多的高清演播室系统, 在咱们虚拟的系统中, 贵公司又是担任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邵悦:因为我们可能是国内最早和这些国际顶尖的设计公司合作, 来做演播室设计的。当时还没有演播室的视觉效果的概念, 当时我们基本上还停留在空间设计和显示设备的设计上面。最早的项目是中央台现在的CCTV NEWS的演播室, 从那之后, 实际上很多东西是用户提出来的, 用户说我希望要什么样的一个效果, 其实这个已经超出我们硬件所能提供的范围了。考虑到这种情况, 因为有关的包装设备、虚拟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的效果, 我们就和维斯、傲威来合作, 把所有的这些环节整合在一起, 提供一个全面的支持。

陈红:其实是非常需要这样的一个角色的, 因为作为整个系统集成商, 就是要担当这样的一个任务, 而且你们掌握的各方面的技术很全面。我知道的, 像傲威的摇臂, 实际上就是某一个特定厂家才跟它有协议, 现在K2这两方是不是都有合作的协议?

邵悦:对, K2和傲威、维斯都有, 在欧洲, K2和维斯、傲威的合作都很多, 包括很多的电视台, 要么是维斯的用户, 要么是傲威的用户, 这都是必然的。

陈红:非常感谢邵先生, 给大家带来了这么详细的虚拟植入、大屏展示各方面技术的介绍, 而且给我们带来了领先的世界先进设计思路的潮流的介绍。

邵悦:也谢谢主持人, 谢谢《现代电视技术》, 希望有机会还能跟大家继续交流。

专访泰克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沈鼐叡、销售部产品发展经理田风武

受访嘉宾沈鼐叡 (中) , 田风武 (右) 本刊特约记者刘亮 (左)

BIRTV2013展会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刘亮对泰克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沈鼐叡、销售部产品发展经理田风武进行专访, 交流了泰克公司参展此次BIRTV展览会的情况以及泰克公司顺应广电行业发展所进行的技术产品革新。

刘亮:首先问一下两位, 这次泰克到BIRTV参展给观众朋友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和体验呢, 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沈鼐叡:这次我们带来了泰克一直以来比较见长的关于节目质量方面的全套解决方案, 更细一点说就是质量控制和质量监测方面的方案。泰克在业内就是以图像质量方面的测试见长, 这次我们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新的产品。

在节目制作方面, 针对SDI接口的设备设计了一个新的手持式播出监测仪, 它具有主备双电源, 非常适合外场的工作使用。另外, 针对一些用户开始实行制播分离, 需要适应新的文件形式的工作方式, 我们推出了一个新的文件技审产品, 支持云平台, 这也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 这次在BIRTV也将做一个展出。

除此之外, 现在电视台节目制作越来越多, 从终端用户来讲, 大家不仅通过电视收看节目, 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其他收视终端平台, 比如: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OTT的应用场景已经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这次还带来了视频测试设备, 它可以对节目编码以后的节目质量进行监控。

刘亮:听沈女士说了这么多, 感觉新产品很多, 也都不简单。下面, 我们就一一做个探讨和了解吧。沈女士说到有新型的移动手持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在哪些外场有一些具体的应用, 或者有什么实际的例子吗?

沈鼐叡:我们的外场手持设备沿袭了泰克波形监测产品一贯的测试精准的传统, 虽然它只是一个较小的手持设备, 但是它在测量方面还是非常专业的。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 我们的手持监测设备在很多外场都被采用, 以保证节目制播的质量。

刘亮:已经在伦敦奥运会有过具体使用了?

沈鼐叡:是的, 在国外使用已经挺多的了。很多集成商去外场进行节目制作或者安装调试的时候, 都会用到这款设备, 反响也非常良好。我们这次带来了这款产品新的型号, 配备有光模块接口, 更加适合现在网络传输飞速发展的需求。

刘亮:刚才说到网络传输, 我们知道现在三网融合和新的电视技术发展是非常迅猛的, 请问一下田先生, 泰克公司针对现在这种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 是否有应对的具体解决方案呢?

田风武:针对三网融合和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 泰克公司也在一直跟进, 尤其在节目质量控制方面。从节目的采集到节目的打包处理、再分发、再传输、最后到用户家里的整个环节, 都有相应的测试设备来保证节目质量。为了让观众在家里能收看到质量最好、效果最好的电视节目, 不论是电视台还是网络平台都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我们针对不经压缩的SDI信号以及经过压缩的IP、MEPG-2数据流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测, 看里面有没有问题, 有没有劣播、漏播的情况。还设置了一个多通道分析装置, 分析传输通道的误码率并利用星座图来保证传输的质量。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充分保证我们的节目能安全地、高质量地到达终端用户。

刘亮:就是说从节目制作、播出, 然后到传送, 最后到用户终端的接收都有全套的解决方案?

田风武:是的。

刘亮:针对节目制作的监测应该是我们投入精力和关注度最多的方面吧。据我所知, 总局每年都会评定节目技术质量奖 (金帆奖) , 在进行节目客观评价时的一些技术参数和指标可能都是采取泰克的设备进行监测的。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评测参数以及泰克在这方面的优势吗?

田风武:金帆奖是总局颁发的国家级奖项, 是广电领域非常重要的奖项。金帆奖的标准跟欧洲节目质量控制的标准基本上是一样的, 其中的监测环节很重要。国内广电行业的一些领导也说过, 在广电领域全面数字化以后, 中国数字电视节目质量怎么提高上去, 监测环节是一个关键。现在看来, 前期外拍、采录和演播室录制都是节目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环节上提高节目质量, 就应该有相应的监测设备来调校拍摄设备。拍摄设备必须达到一个标准的设定以后, 才能拍出优质的画面。这样, 在后期制作只需要对这些素材做一些修补就可以生成精良的节目。如果前期的素材质量不达标, 想完全凭借后期制作的大量修补来获得高质量的节目, 将会非常困难。泰克公司的产品完全能胜任金帆奖测试的每一项指标, 比如:RGB正负5%的参数, 亮度正负3%的参数等, 这些质量标准和参数在我们节目质量检测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希望用户在演播室和转播车上使用泰克的产品时, 能把这些功能用好。此外, 泰克公司帮助用户提高节目质量, 还发明了钻石测量这样一个方式, 这是泰克的专利, 但是它的显示方式完全套用了金帆奖的标准, 所以可以用它来调校摄像机、监视器等设备, 以保证做出来的节目满足金帆奖的要求。我们也希望所有的栏目、所有的节目做出来后都能满足金帆奖的要求, 这样, 我们中国电视节目质量就能提高一大截。

刘亮:泰克的设备肯定是过硬的, 但是设备再好也得人去用。不知道泰克的设备在使用时是不是便于操作?其次, 由于部分外场情况下, 技术人员不可能全程保障, 有时可能需要节目组人员自己使用设备调测, 他们是否能简单上手?此外, 泰克是否有计划对用户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更深入、更底层的一些培训?这几点想请沈女士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沈鼐叡:您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就是好刀还要有好匠去用。电视台花了非常大的代价采购非常昂贵的机器, 不论是测试仪器或者是最后拍摄和制作的设备, 那么人员的使用和培训就变得非常重要。泰克之所以长时间以来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 我相信除了产品自身的质量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之外, 我们作为一个厂商, 在台与台之间的交流以及打造一个桥梁来对国内新的技术和国内一些人才的培养上面, 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说, 今年我们专门举办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电视基础测试测量的培训班。这个培训班面向全国的电视台技术人员, 包括制作、技审、播出等方面。我们在上半年办了两期这样的培训班, 一共有30多个电视台参加, 省一级的电视台基本都有派骨干参加。在具体操作中, 第一天我们会给大家进行技术方面否的讲解, 其中包括像刚刚田先生提到的金帆奖的一些评比所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包括国外的一些最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包括日常工作当中可能会遇到的比较实际的问题;第二天, 我们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实操的机会, 培训班不单单是一个传授性的上课的形式, 我们现场会准备有泰克的机器, 也欢迎客户自带设备, 采取分组的形式, 让大家动手去操作、去使用, 告诉大家怎样去把这些昂贵的设备用好;除此之外, 我们还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 大家通过讨论交流, 了解各兄弟台之间的技术发展状况, 互相取长补短。作为一个厂商来说, 我们非常荣幸可以在这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接下来今年还会有一到两期研修班的计划, 也非常欢迎各电视台的一些技术人员报名参加, 我们很愿意为大家打造这么一个平台。

刘亮:这是很好的机会, 泰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把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拿出来讨论, 互相取长补短。

田风武:这种培训对我们也很重要。泰克的设备仪器使用量相当大, 央视用了很多, 天津台用了很多, 内蒙台也订了一大批。我跟央视, 跟影视学会也讨论过, 技术人员底能不能用好这些设备仪器非常关键, 这关系到节目制作、播出、传输的最终质量。所以, 泰克公司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 办了这样的培训班, 就是为了让用户把设备用好, 了解掌握每个环节的节目质量状况, 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刘亮:在不断的交流中也能发现产品还存在哪些不足, 反馈给公司, 可以加以改进, 促进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升级。

沈鼐叡:对, 对我们来讲也是跟用户直接的交流, 让我们可以更快地满足大家的需求。

刘亮:只要有新的需求提出来, 我们就可以马上进行改进吧。

田风武:对, 泰克这些年来越来越重视中国用户对仪器使用的要求, 有哪些操作习惯, 有哪些方面是中国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的地方, 总部会采纳我们的意见, 会做一些整改。

刘亮:我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做电视视频相关工作, 在工作中接触了泰克的一些设备, 像示波器之类的。现在采用HDMI接口的视频设备越来越多了, 各电视台和其他一些使用方可能对这方面都会提出一些需求, 泰克在这方面有一些什么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没有?

沈鼐叡:HDMI这一块之前都是在工业上用得比较多, 现在也被越来越多专业设备采用。针对HDMI标准的发展, 泰克在两个非常著名的传统系列产品里进行了研发升级。一个是波形监测仪, 也就是示波器;另一个是图像质量分析仪器——PQA。像央视或者总局规划院, 经常在做节目验收或者设备监测的时候用到这两款经典产品。现在, 这两款产品上都增加了HDMI的接口。可能以前大家对HDMI接口的图像质量是束手无策的, 因为只能够看到物理层的一些东西, 没有办法看到它的图像最终怎么样, 有可能物理层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最后图像出来就是不好。所以, 泰克的波监和PQA增加了HDMI接口, 为大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能看到HDMI设备传过来的图像质量情况。

刘亮:原来泰克在这方面已经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了。

田风武:是的。刚才沈经理提到了PQA系列产品, 最新的型号是PQA600A, 本次展会也有展出。PQA系列产品获得过很多奖项, 用它来测量压缩图像的质量完全可以代替人眼观察的效果, 可以完全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人员解放出来, 不再需要在实验室里用大批的专业人员来观看我们的图像质量是什么样的等级。目前, 总局的监测中心以及工信部的监测中心, 乃至国外的监测中心用的全是我们的PQA系列产品,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现在, 在PQA增加了HDMI接口, 就可以对相关设备进行节目质量的评测, 在这之前我们没法做到。

沈鼐叡:我再强调一点, 实际上, 随着节目生产的形式和内容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节目制作、播出和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化, 以前模拟就是非常简单的模拟输出, 现在数字电视技术引入了包括编码器、解码器、调制解调设备等在内的一系列新的装置, 到高清之后逐渐出现、流行HDMI接口。在这么复杂的制播系统流程中, 怎么在整个流程中去量化监测图像质量情况?PQA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方案, 可以通过监测得知整个系统是在劣化还是在改进。

刘亮:通过两位的介绍可以知道, 泰克的设备相当于是一个不会出错的专家, 把一些主观的可能会出现偏失的东西都去掉了。采用这个设备监测之后, 肯定能得到一个比较客观、比较高水准的监测结果, 是这样的吗?

田风武:是的, 客观的测量代替了主观的判断。

刘亮:泰克公司在测量领域一直处于领导者的地位, 我们在未来有什么打算, 能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吗?

田风武:泰克现在非常重视安全播出, 在这次展会上带来了不少用以保证安全播出的设备仪器, 比如一些确保安全的倒换设备以及报警系统。现在, 央视以及各省台对安全播出愈发重视, 图像质量可以有一些劣化, 但安全播出必须保证。我们这些设备都是为了保证安全播出而设计的, 这些在我们展台都有展示。

沈鼐叡:我首先要对来我们展位参观的观众以及一直关心泰克的朋友表示感谢。另外, 我也想在此多说一句, 泰克不单单只是一个产品的提供者, 我们同时也想尽我们所能来帮助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所以, 泰克与我们的客户, 不仅仅是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 更多的是可以在技术上交流的朋友, 所以大家如果有任何技术方面需求或需要泰克服务的地方, 欢迎跟我们联系。

刘亮:我听两位说的两个意思:第一, 我们的设备肯定是安全的, 没有问题的;第二, 我们是朋友, 欢迎大家到泰克来作客。

田风武:对, 热烈欢迎!

刘亮:谢谢两位!

专访广州市河东北特舞台工程有限公司总裁刘长荣、总经理朱桑

受访嘉宾朱桑 (中) , 刘长荣 (右) 本刊特约记者田高峰 (左)

BIRTV2013展会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田高峰对广州市河东北特舞台工程有限公司总裁刘长荣、总经理朱桑进行了采访, 主要了解了河东企业、北特企业合组河东北特新品牌的缘起及二者联手的优势, 并交流了河东北特首次亮相BIRTV所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

田高峰:我们知道在舞台行业内, 河东企业在舞台灯光控制, 北特企业在机械控制拥有高知名度, 虽各有所侧重, 但各自领域都做得非常成功!今天两个公司走到一起, 组建了一个河东北特新品牌, 第一个问题, 是什么原因让两家组建河东北特这个新的品牌?

朱桑:大家知道, 想要呈现完美的舞台艺术效果, 必须拥有包括舞台灯光、舞台机械在内的基础设施。一直以来, 像舞台灯光系统包括舞台机械都是演艺设备重要的必备组成部分, 好的舞台灯光和好的舞台机械是缺一不可的,

河东企业和北特企业虽各自致力于舞台灯光控制和舞台机械的研究与运用, 但多年来两家企业成功合作, 为全国多个电视台、多地的剧场、广电中心打造了一流的舞台工程、电视演播室工程。像新落成的福建广电新中心, 天津的数字大厦、江苏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深圳电视台, 河南艺术中心、河北艺术中心以及荣获了2012年度中国演艺设备行业优质工程奖的深圳保利大剧院, 获得由国际固态照明联盟颁发的百强优质工程奖的十八大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灯光改造工程等上百个项目。尤其是安徽广电新中心, 3600平米的多功能演播剧场, 200平米的演播厅, 我们采用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360度旋转、平移、升降的灯光吊杆的技术, 它可以说是开放性地呈现了电视演播室应用的全新理念。

当然, 两家公司走到一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河东企业和北特企业这两位董事长有一个共同的特质, 既是企业家, 又是技术专家。河东企业的董事长梁国芹先生是中国舞台灯光控制的先行者, 在上世纪80年代, 河东已成功开发出当时最先进的舞台灯光产品, 成为灯光控制的龙头企业, 河东走过了28年的发展历程, 产品早已走出国门, 成为一家国际化的高科技的企业, 在我们河东还有很多的员工都还像当年那样, 称呼我们梁董事长为总工。

刘长荣:梁总还是大学的客座教授。

朱桑:对, 他80年代已经是大学的客座教授了。而我们北特企业的董事长刘长荣先生是航天人, 是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的资深的控制专家, 他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自动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成功地执行了各类卫星和神州飞船的发射任务, 他也是将航天技术转化为舞台技术的中国第一人, 他历任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自动研究室的主任, 舞台技术研发中心的总工程师。他所主持和设计的舞台机械控制系统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 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国家大剧院、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残奥会的开闭幕式、人民大会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安徽广电新中心等几十个重要的现代的大型剧场。

随着电视设施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就要求我们剧场舞台, 包括电视演播室的系统要做到安全可靠, 操作要十分便捷, 要节能, 要呈现效果的多样化, 可升级, 可扩展。河东和北特可以说基于这种行业的发展需求, 也有这么多年良好的合作基础, 在今年我们共同成立了河东北特舞台工程有限公司, 在生产、研发、营销和重大工程承揽这些方面共同地运营、整合资源, 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全方位的合作, 为未来的剧场工程, 包括电视演播室、会展中心、旅游剧场还有大型演出, 提供最专业的整体的灯光和机械解决方案。

田高峰:今天采访的第二个问题就是, 大家都知道, 河东是国内做调光的龙头企业, 北特的刘总在航天领域、在北京奥运的时候都做了突出的贡献, 有很多世界首创的东西。双方合作是如何整合双方的技术和资源优势, 使河东北特能成为业内强强联合的合作典范?

刘长荣:北特公司2004年成立于北京, 明年刚好是十周年。我们公司的主要团队也是一批航天的专家和一些技术人才组成的, 是在航天领域中获得过各种奖励, 同时也是在舞台行业、机械行业有二三十年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我们的起点就比较高, 公司致力于舞台机械、电视、灯光、吊挂系统和旅游剧场等项目, 先后做了几十座大型剧场和演播厅、旅游剧场的工程, 深受用户的好评。我们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在业内还是首屈一指的。我们意识到在企业的发展当中, 创新才是发展的原动力, 所以我们利用我们强有力的技术人才资源, 做了一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我们的产品线主要是机械和机械控制。

能和河东这么大的知名企业合作, 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1989年就和梁董事长相识, 并且结成了好朋友, 深知河东企业的能力和梁董事长的为人, 这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 双方产品线比较搭配, 北特做机械, 河东是做灯光等一系列控制设备, 正好这些产品线是比较能够形成拳头组合, 是比较全面的一种模式, 所以合作起来1+1>2, 业内比较看好。

田高峰:第三个问题是今年河东北特首次亮相BIRTV, 请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参展的情况以及展示哪些新的产品技术?另外, 这些新的产品技术和同类产品技术相比, 优势在哪儿?或者河东北特区别于别人的长处?

朱桑:河东北特这次是首次亮相BIRTV, 但河东公司参加过很多次, 很多的客户行业专家对我们一点不陌生。由于首次亮相2013BIRTV, 河东北特响应本次“媒体的期待, 我们的行动”的主题, 携带多项重磅的专利产品, 比如像360度升降、旋转、平移灯光吊杆, 还有多卷筒自拍摄的灯光吊挂系统、四周三维空间运动系统等多项专利产品, 我们还在我们的展台展示了有五台灯光的控制系统, 有机械吊挂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化演播室多系统网络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

刘长荣:我们主要是两大块的产品, 一块就是我们的舞台机械。这次主要是所产出展品的特点是其为电视台服务的, 主要对电视台的灯光倒挂产品做了一些展示。另外一部分是我们的传统的灯光, 我们灯光控制, 还有仕奇的自动控制。我着重介绍一下吊挂系统和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这次一共展出三个系列产品, 第一个产品就是360度可升降、可平移的旋转灯光吊挂、吊杆系统, 这个系统也是国内首创, 很多外国朋友看了以后, 觉得也不错, 国外也没有, 这完全是自主研发的产品, 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传统的吊杆一般情况下是升降的, 灯光吊杆是升降的, 有的也可以平移, 我们就把平移和升降又加了一个功能, 就是360度旋转, 这样使吊挂系统可以全方位的调整, 尤其是灯光角度是可以调整的, 可以360度调整, 这样更加方便使用灯光进行设计, 灵活运用, 我们在安徽电视台运用了80套, 使用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田高峰:插一句, 当年中央电视台做2000平米演播室的时候, 我们还从刘总那儿学到了很多, 我们当年只是平移和升降, 现在比那时候又提高和进步了, 还能旋转, 这个技术确实不错。

刘长荣:中央电视台新台址2000平米演播室的方案非常好, 我们觉得为这个方案提供了一点技术支持, 微不足道。

田高峰:有很大的帮助, 非常感谢。

刘长荣:主要这个系统是作为模式, 作为2000平米演播室的一种模式它是很经典的, 所有演播室不一定是一种模式, 所以我们考虑到要做多种模式, 可以供各个电视台来选用。我们觉得各种模式都有它的特色, 这个全方位系统的特色是运行起来比较方便、简捷, 不需要吊威亚, 吊航架那些东西, 各有利弊。

另外我们展示的还有一种产品, 就是多卷筒自拍摄的灯光吊挂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是我们在小的吊杆、吊挂系统当中, 由于它拍摄的距离很短、拍摄的结构不合理, 利用这个可以充分解决拍摄的合理问题, 这个很小, 密度很大, 可以装起来。有的演播室需要长杆, 中心区好多都用短杆, 密集铺设短杆, 短杆的距离有限, 这个使用密集铺设短杆范围里头, 这是非常有效的, 这也是我们的专利产品, 也是可以供各个电视台在适当的地方来选用我们的东西。

第三个产品, 四周三维空间运动系统, 这是我们主要为舞美的应用而研发的东西, 目前我们做实验的东西吊了摄像头, 我们的主要出发点是舞美应用, 舞美可以吊人的, 一个人, 两个人, 更多的人, 还有景区, 三维情况下可以做任意的曲线和运动, 过去威亚是两维, 现在是三维的, 也可以用于电影的拍摄, 电视的拍摄。有的专家跟我们协调, 说用在电影上怎么样?我说可以用, 没问题。我们现在卷扬机已经做到了数千瓦, 每秒达到6米的速度, 也是非常快的速度。这是一个, 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在三维空间内能够运动的方案, 如果吊摄像头, 下一步有的地方也是可以实现的, 这是比较好的方案。

这三个产品都是我们今年开发比较新的东西, 旋转吊杆在安徽广电新中心的2000平米演播厅用得也是非常好, 受到一致的好评。这主要是今天带来的几个新产品。

田高峰:我们以前吊挂的发展感觉遇到了瓶颈, 今天一听刘总的介绍, 确实非常期待你的新产品, 我们以后有机会去你那儿做更深的交流。由于时间有限, 问最后一个问题, 我们的公司今年3月份刚刚成立, 谈一谈公司未来的发展愿景和方向。

朱桑:未来河东北特会一如既往支持影视舞台事业的发展, 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我们会进一步专注在剧院舞台, 像舞台机械, 包括灯光, 电视演播室的灯光和吊挂系统, 我们会研究它发展新的模式, 也为未来的像这些新的、现代的剧场, 包括电视演播室, 能够提供系统整个会更稳定、使用更灵活、管理更方便, 包括运营更节能, 操作更舒适, 性价比更高的系统和设备, 满足演艺行业这些客户的个性化, 包括多样化和提高艺术呈现力的需求。

刘长荣:我们的舞台技术和灯光技术永远是伴随着舞美艺术和灯光艺术的发展而创新而发展的, 主要是舞美艺术和灯光艺术的需求是我们的目标, 这是永远的一个方向。艺术是无止境的, 所以我们的技术也是无止境的, 我们的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 高端的技术是镶嵌在艺术当中, 是不留痕迹的, 运动中的舞台机械、灯光技术必将给我们的艺术增光添彩, 为我们的艺术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田高峰:谢谢刘总, 谢谢朱总, 听你们的介绍确实是感觉受益匪浅, 就像您说的强强联手, 永远是1+1>2, 我们也希望看到河东北特在这个行业有好的发展, 给我们行业带来新的气象。谢谢二位。

专访安徽励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骏

受访嘉宾王骏 (右) 本刊特约记者汪波 (左)

BIRTV2013展会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汪波对安徽励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骏进行专访, 交流了公司发展历程、产品业务范围及对未来电视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

汪波:安徽励图成立于1998年, 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5年, 应该是广电行业的一员老兵了。经过了15年的发展, 贵公司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期间, 也是整个行业迅速发展的15年。安徽励图抓住了时机, 在行业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们非常高兴请到王总进行此次采访。

王骏:感谢《现代电视技术》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能够去分享公司发展、电视行业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理念。

汪波:请王总介绍一下安徽励图公司的业务内容。

王骏:好, 安徽励图的产品主要分为几大系列:一是Ela NET自动播出系统;这是我们公司刚成立就开始做的一个产品。二是我们的一个主导产品Air CG.3D在线节目包装系统;三是Air CG.NET网络字幕播出系统, 网络字幕播出系统是我公司最早提出的概念, 也是最先实施的一套系统。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还有一个系统产品就是我们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 这个系列是针对我们现在信息化、文件化的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这个系列主要针对我们的网络安全的一些防护, 包括一些网络内的单机的网络安全保护。2012年我们开始试水硬件产品的研发, 为此我们组建了一个硬件技术团队。这个团队是由在行业内有将近20年的研发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现在推出的一系列产品, 围绕我们主产品线。比如现在最新的网关, USB隔离器, 以及今年推出的一个GPS的时钟系统。

汪波:下面再请王总介绍一下, 在2013年BIRTV上, 贵公司推出一些什么新技术和新产品?展台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吸引大家去观摩?

王骏:我们这次主要推出了几款新产品, 一是我们Air CG.3D的2.0版本的预发布版本。在线包装产品, 国内也有几家在做, 包括国外的Orad、Vizrt也在做。我们的在线包装产品是从2008年就开始做研发的, 在国内也算是最先做在线包装研发的企业。在线包装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 我们从前年开始做, 做了一个2.0版本的全新的设计。这个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将高效的渲染引擎再次做了一个优化。原来1.0版本产品的渲染引擎实际上效率已经比较高了, 我们这次在64位的平台下做了一个全新的渲染引擎, 效率非常高。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一个全兼容平台的引进, 就是我们即将发布的在线包装, 会全兼容Windows、Mac OS、Linux三个平台。这个产品应该说也算一个独创产品, 我们从底层研发开始就考虑到全兼容这三个平台。另外, 根据这么多年用户提出的建议, 包括使用户习惯的改变, 我们设计了全新的一个用户操作界面, 很快会和大家见面, 我想这应该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产品。

另外一个新产品是我们这次推出的网络快船系统, 因为现在随着电视台的发展, 媒体的文件化, 包括全媒体的发展, 各个生产网络交换、文件交换会越来越频繁。我们面临几个问题:一个是网络的安全怎么保证, 网络之间既要进行隔离, 也要进行互联互通。以前可能通过一些其他的网络技术, 比如USB的摆渡、网关的方式, 但是随着高清的发展, 以及即将到来的4K的发展, 文件会越来越大, 节目的传输, 节目需要来回迁移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我们以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次推出了一款快船系统。这套快船系统采用励图科技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 已经申请了专利。这次展会很多电视台也非常感兴趣。我们这套系统的效率非常高,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带宽, 不受千兆网网络带宽以及网络架构的限制。在我们现有的网络基础上, 不影响我们的网络结构, 可以快速地在各个生产网络之间进行媒体的传递。我们测试结果显示最后的瓶颈不是在网络, 而是在存储带宽。存储带宽有多宽, 从理论的角度传输带宽就可以达到多宽, 所以可以快速地实现文件的迁移。

另外一个新产品也是2012年BIRTV预发布的, 今年开始市场推广, 那就是我们称之为m VSG的USB安全隔离器。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专利产品, 现在我们已经在此方面申请了好几项专利, 并且获得了通过。我们的一些单机产品, 非编网、媒资网、播出网等都和外界有一个移动介质的交换, 为了解决很多用户防病毒的问题, 包括一些文件安全的问题, 对一个媒体来讲, 这是一个资产, 随便拷来拷去, 从某种程度也是不安全的。所以我们解决了USB这种移动介质终端的安全保护问题。

汪波:我想请王总再具体地介绍一下。因为现在随着网络化、文件化的发展, 特别每个台都在建各自的制作网。像中央电视台在台内部建很多的制作网, 这样文件的交换以及文件的传输, 就真正成为生产的瓶颈。而像您刚才说的, 如果作为一个编导, 或者是作为一个节目生产人员, 肯定要有一些临时的, 就是可移动的介质来进行文件的交换。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面临着安全、高效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您提出这样的概念, 或者您提出这样的产品是非常优秀的, 也是非常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我想请您再详细地介绍一下, 关于USB的隔离技术, 或者您说的那种快传的概念, 它的实质是什么, 或者它对整个电视台未来的发展有什么革命性的作用?

王骏:因为现在随着IT的发展, 很多设备的接口可能会使用USB接口:比如USB键盘、USB的存储, 包括USB的各种各样的设备。以前我们为了管理USB的端口, 会把USB的口封掉, 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把USB接口封掉, 你想用也用不了。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 封掉后自己用着也不方便。随着USB3.0出现, 高速3.0可以达到5Gbps、10Gbps这样的速度, 所以很多的外设都是通过USB的串行接口去交换。对USB接口既不能封, 又没有办法更好地管理。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就自己研发了一款基于硬件的USB的便携式隔离器。体积很小, 像手掌一样大。内部是一套嵌入式系统, 一端可以连着主机, 另外一端可以连着USB的存储介质。用上这个以后, 电脑的所有的USB的接口都不受影响, 只针对我们的USB的硬盘、移动硬盘, 包括P2卡、蓝光驱动器等外设, 可以通过我们的隔离器来进行访问。

汪波:我们担心的是, 如果加了这样的硬件在两个介质之间, 会不会影响效率呢?

王骏:是这样的, 任何东西都是有利有弊, 效率肯定是会有一些损伤, 我们现在的效率可以达到原始连接的80%的效率。

汪波:那已经很不错了。

王骏:损耗20%, 这可能没办法。任何东西是有代价的, 这也是为了保障安全。当然我们很快会发布USB3.0接口的隔离器, 以后的隔离器, 它本身接口的带宽, 应该是足够了。

汪波:您再说一下, 您公司的快船系统, 这样对于网络之间的传输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新特点?

王骏:首先, 不改变我们现有的网络的架构。在我们这个现有的网络基础上, 不修改任何的网络架构, 只要增加中间的这个设备就可以了。第二个, 在两个网络当中, 任何一个工作站只要授权了以后, 都可以进行文件互传。同时在文件的互传之前, 必须对文件进行认证, 非法文件不允许传输, 传输以后也有一个安全的校验。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 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管理起来, 做的事情可以追查, 这样可以保持我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安全。

汪波:这样来说, 作为媒体的核心资产, 就是这些素材或者是这些资料, 我们都有一个安全的保障, 能够让它稳妥地存在我们这里, 或者稳妥地交给可靠的人。

王骏: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很多的产品, 根据用户市场的反应, 解决用户一些实际的问题, 结合我们这么多年在视音频领域积累的一些核心技术。我想这些产品可以给我们日常的工作包括媒体的安全, 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汪波:谢谢王总详细地介绍了励图科技的新的产品。下面我想刚才王总也介绍了安徽励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很大的一部分产品是在自动播出和在线的图文包装上面, 这是偏传统的电视行业技术。上世纪90年代使用的播出系统、在线包装系统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品牌。比如像占有大部分市场的Seachange、Harris等, 在线包装系统比如Orad、Vizrt, 在中国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国内的本土品牌像安徽励图等, 都做出了自己有实力的产品。我想请王总介绍一下, 在这十几年公司是如何起步的, 如何吸收国外的经验, 将先进的技术转化为自己的产品, 使自己的产品在国内占有一定的比例?

王骏:从我个人来说, 刚才在展台跟一些朋友在聊天, 我可能在行业内的不算老前辈, 但也算前辈了。因为我在广电行业已经做了将近20年。我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时, 做的产品就是字幕机, 那时候中央台的数字字幕机, 包括数字台标机、字幕机, 我们就介入进来了。我们是国内最先做字幕机的那批人。很高兴, 目前还在市场上存活着。

汪波:从字幕机这个相对简单的行业, 转化为图文包装、自动播出这么复杂, 而且安全性非常高的站在行业顶端的产品, 这个过程请您介绍一下。

王骏:首先是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们的图形加速, 包括计算平台、计算能力的提高, 首先有一个技术的保障, 有这样的技术作为基础。安徽励图实际从2000年就开始做自动播出系统。所以我们最先做包装是在播出线做在线包装。我们刚开始把这种图形加速和原来的字幕机这种形态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对播出的理解非常深刻, 实际上我们公司做播出系统的历史很悠久, 从PROFILE就开始做起了。那时候PROFILE300, 我们就在上面做一些研发。对自动播出, 国内播出线的使用习惯, 他们的工作流程, 应该说我们的理解非常深刻。所以国外做在线包装, 首先在虚拟演播室做起, 而我们是在播出线做在线包装。比如现在很多的省台, 包括像福建台、云南台、贵州台、广西台, 播出线的在线包装, 都是我们在做, 包括山西台、吉林台、哈尔滨台。当然, 说到在线包装, 还要说起网络字幕。网络字幕是在2004年开始做起。福建台, 福州台的自动播出是我们做的。那时候办了一个交流会, 有一些客户提出, 现在的频道越来越多, 字幕量越来越大。像沿海地区, 特别夏天遇到台风应急的时候, 字幕人员的压力非常大, 很可能副市长就坐在播控室里, 应急预告之类的信息必须马上播出来。用户问我们能不能把播出和字幕结合起来, 更加网络化、智能化。所以2004年以后我们就开始做网络字幕, 以前我们的字幕机都是单机版的, 后来最先在福建台有9个频道, 二三十个站点联系起来了, 形成一个网络。后来我们把网络字幕、自动播出, 包括字幕机的一些概念结合在一起, 然后再加上我们的在线包装、图形加速技术, 逐步地先从播出线的在线包装做起, 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

我想这也是我们民族企业的一个优势。因为这些流程和操作习惯及制作方式是我们熟悉的。在线包装很大一部分, 一个部分是产品, 另外一个部分是创意。当然创意这一块, 和国外的这几家领先的企业稍微有一点差距。所以我们首先要把技术做好, 我们的产品都得做好。

汪波:好, 非常感谢王总的介绍。2013年的BIRTV的主题是“媒体的期待, 我们的行动”, 请王总来谈谈您对目前电视台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怎么看的?或者说您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一些新的理解或新的发展观念、发展想法?

王骏:我认为电视的发展, 将来可能应该有几个方向, 一个方向就是做全媒体发展, 涵盖各种移动终端的形式。

汪波:多屏的时代?

王骏:对。另外一个是节目质量的发展, 比如我们将来的4K超高清, 这也是一个发展趋势。所以针对这种发展趋势, 我们从去年开始推出了4K的一些相关产品, 可能还会发布一些相关产品, 比如4K的播放、4K的文件的检测等。我想4K的普及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为现在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 我们这种专业厂商也将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设备。传输不是问题、终端不是问题, 老百姓的期望也不是问题, 那最后可能就是成本问题。随着我们设备厂商的跟进, 把这种前期、后期的制作设备成本降下来, 我想这个应该是将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汪波:好, 非常感谢王总给我们的介绍, 我们也衷心祝愿安徽励图能够励精图治, 勇攀事业高峰。

现场访谈 篇4

专访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技术总监王亚明

BIRTV2013期间,本刊特约记者王珮对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技术总监王亚明进采访,就4K与超高清电视进行了交流探讨。

王珮:索尼公司从高清电视,3D电视,一直到4K都处于技术领跑的位置,您能不能从中国高清电视的发展来谈一谈怎么看待4K?

王亚明:索尼推广高清是从与中国的合作开始的,我们大概从1998年,1999年开始推广,差不多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开播了中国的免费高清电视频道,所以说,从高清数字电视到高清频道的开播,索尼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央电视台合作,用了10年的时间。

高清频道正式播出之后,就要展望高清之后技术的发展了。我7月去日本出差,在日本酒店里面大概能看到不到20个高清频道,数量其实还不如北京多,歌华有线现在能够看到的高清频道,包括3D,有22个,我出差到过的很多省会城市,都可以看到10多个高清频道。日本高清起步比中国早,但从结果来看,到现在为止,在北京也好,在中国大城市也好,能看到的高清频道比日本还多,这说明什么?首先说明中国高清电视发展非常快;第二,一旦高清频道到一二十个的阶段就进入了成熟期,我们都说未来高清是要替代标清的,这个我同意,因为我认识的人,凡是看了高清频道之后就基本不看标清频道,除非高清频道没什么看,但是3D、4K我认为不是这样,3D、4K都是在高清之后,比高清更进一步的发展,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比如有的人很喜欢看3D,有的人不喜欢看:有的人喜欢看4K,有的人觉得不需要,高清就好了。

回顾过去,中国花了10年的时间走过了从标清走向高清,今后4K能不能比照这个路发展呢?预测未来是一个很困难的事,一方面现在技术的发展其实比过去快,也就是说新一代的技术出来之后,就是淘汰老一代技术的时间,过去从模拟到数字用了很长时间,从标清到高清用了很长时间,但现在是不是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就能实现4K呢?这个不太好说。从另的方面来说,一个技术发展加快了,而且现在能支持4K拍摄、显示的设备满大街都是了,甚至现在卖场里边,国产的4K电视从几万到十几万的都有,小的大概有50多寸,大的80多寸,不管国产、进口的现在所有主要的电视厂家全都有4K电视,类似于当年高清频道还没有播的时候,其实所有的卖场里卖的都是高清电视了。

王珮:虽然我们有4K电视看了,在电视卖场上也能看到一些4K的画面,但其实大家还是很难看到真正的4K节目

王亚明:没错。你说的非常对。实际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永远是终端跑得快,节目制作跟不上,这类似于电脑行业,电脑行业永远是硬件跑得慢,软件跑得快。买一些支持4K的终端设备不难,现在也不太贵,但是4K节目制作需要时间,需要电视人积累4K的制作经验。所以,这就给我们电视行业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怎么能制作出好看的4K节目。

王珮:从技术角度来说,索尼作为厂家,它主要提供这些技术的条件,技术的手段,然后让节目的创作人员去最大化地发挥他们艺术想象力,那么从索尼公司的4K设备方面来说,它究竟抓住了哪些设备的技术特性来应对市场的需求或者编创人员拍摄的需要呢

王亚明:从广播电视设备层面来说,竞争非常激烈。在技术更新上,其实各个厂家并不想跑这么快,但因为竞争激烈不得不跑得很快。就索尼来说,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满足4K制作需求,第一个是拍摄角度。4K拍摄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从标清到高清,技术变革没有太大变化,比如,标清摄像机成像器件面积是2/3英寸,高清摄像机还是2/3英寸,但到4K摄像机,2/3英寸成像面积走不通了,索尼在4K超高清时代提出非常清晰的技术路线,要走全画幅成像,要用电影的技术来实现4K高清。现在从索尼的设备来看,尤其关键设备,比如说最高端的F65是8K像素的摄像机,还有手持摄像机,也是4K像素的,它们共同特点是什么?都是采用电影行业通用的全画幅成像技术,使用电影镜头拍摄,才能实现4K超高清的画质要求,所以说,4K的技术路线发生了改变。第二个变化是什么?原来的电视制作行业,无论标清还是高清,索尼是提供录像机产品的,也就是说,拍摄用磁带,制作用磁带,播出还用磁带,而现在,就制作和播出来说,已经完完全全文件化了。所以对于索尼来说,制作的硬件跟索尼没有什么关系了,像央视也采用一些4K的设备来做实验,一旦拍摄完成以后,素材就变成了文件,进入电脑做非线编辑,非线编辑硬件一定是电脑,软件平台也不是索尼的,那索尼能做什么?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问题。电视台要制作4K的电视节目,需要一个能保证比较好质量的编码算法,码率还不能太高,现在电视台做高清节目是采用100Mbps~200Mbps的码率来做,高质量用220Mbps码率,中央电视台是这样做的。高清每一帧画面信息量是标清的5倍,超高清4K是高清的4倍,超高清是逐行扫描,数据量又是2倍,所以,超高清4K再加上逐行扫描就变成高清的8倍,现在用100Mbps码率就意味着至少要用800Mbps,这个数据量实在太大了。对于电视台来说,刚刚在非线编系统上跑得动高清,又来一个4K,真的是有点数据量太大了,所以,一定要开发一个行业大多数厂家都支持的、码率比较低的编码算法,这个算法就是XAVC,我们可以做到什么?50帧逐行扫描的超高清4K就是500Mbps码率,60帧就是600Mbps码率了。索尼原来做硬件,其实变成了做编码算法,当然XAVC是开放的算法,并不是索尼发明的,只不过索尼规范化,优化之后推广到全行业,现在主流的非线性厂家都开始支持XAVC,索尼做到了这一点。第一是前期拍摄,第二是编码算法,从这两个角度来满足4K制作需求,这是我们主要的方向。

王珮:这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也做了一些4K拍摄和试工作,通过这些实践,我们感觉到在工作流程上,4K超高清和高清有很大的不同,同时,4K全画幅成像以及高分辨率的技术特征,很明显地提升了电视节目的品质,其实,全画幅的成像技术对于索尼公司来说,并不陌生,据说索尼大画幅数字摄影机,从F35/F65/F55已经发展了几代机型,有过多次电影拍摄的经历,特别是在好莱坞大片中也有用到,这种技术条件奉献出很多好的电影作品给大家。这些来看,您能不能谈一下电影风格在电视作品中的体现,特別是影视合流的趋向?

王亚明: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在模拟时代,电影和电视没有什么关系,电影用胶片,电视用磁带,电影有电影机,电视台有录像机。数字化之后,电影拍完也是文件,电视拍完以后也是文件,因为数字化的原因,就客观地形成了影视可以融合的基础。以好莱坞为例,他们和中国的情况有点不同,因为美国政府是把文化产业当成一个战略行业来对待,国家所有的税收和产业的导向,并不鼓励电视台自己拍电视剧,电视台干什么?就是承担新闻、体育制作,其它的片子都是外购。也就是说,电视剧都是各个电视台外购的,外购从哪儿购?从好莱坞购,所以说好莱坞开创了一个好的先例。有了数字化之后,电影和电视的基础是一样的,比如说拍高清或者拍超高清,像电影一样就要有专门的跟焦员,设备也是专业的设备,而电视聚焦就没有这么讲究,所以说电视要向电影学习。有了电视剧拍摄,很多搞电影的人进入了电视行业,把电影精细制作带入电视,把电视做得越来越好看,在好莱坞,拍电视跟拍电影是一样的,在好莱坞,最先实现了影视合流。

反过来讲,因为实现数字化之后,电影和电视的技术是一样的,比如示波器,是电视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电影行业过去是用测光表,现在拍电影也开始用示波器监测,也就是说,电视行业一些好的工作习惯进入了电影行业。电影中常用的摇臂、车载或跟踪拍摄等等,过去拍电视用的比较少,但现在电视界也是常用。所以,电视和电影的技术相互学习、相互进入、相互融合之后,界限越来越模糊。

综合来说,过去做电视是做电视的,做电影是做电影的,完全不同,而现在,可以说是相互渗透和融合。这方面,中国的发展其实比好莱坞慢了一步,好莱坞昨天发生的事,我们今天在发生。现在的中国影视行业和美国很像,许多电影学院毕业的人才其实没做电影,来做电视,然而正是他们,给电视尤其是高清或者以后的超高清带来了很多好的理念,即这种精细制作的理念。反过来说,现在很多优秀的摄影师也都在用示波器,用的也非常熟,这是他们从电视行业得到的概念。所以,首先是技术在渗透。第二,理念在渗透。

就融合来说,在高清已经开始加速融合了,在未来的超高清更会融合,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技术的标准上看,我们电视和电影有一个最大的分别,就是扫描方式,尽管少数电视台(美国有三家)采用720/50P标准,但是主流电视在1080领域来说,全世界都是隔行的,比如美国是1080/60i。但是电影从来都是逐行扫描,到超高清也已经没有隔行扫描,从这个技术基础来看,电视和电影和IT都是一样的,因为IT也没有隔行。第二,从色域来看,大家都知道电视的色域比电影小,现在我们从电视技术标准来看,其实大家都知道高清技术的色域是ITU-709,标清电视色域是EBU,EBU色域和709色域,也就是标清和高清的色域几乎一样,只是在绿上差一点点,从标清到高清,色域上没有变化,但是从高清到超高清,色域就有变化了,超高清是ITU-2020色域,甚至比电影的色域还大。从扫描方式来看,电视和电影一样了;从色域来看,到超高清的时候,电视和电影一样了。也就是说,到了4K超高清,从技术基础来看,电视和电影之间最后这点差别都消灭掉了,应该说4K超高清加速了影视融合的趋势。

王珮:4K超高清从技术基础上缩小了电视与电影的差距,那么在技术细节上,真正的4K电影与超高清电视还有哪些差别?

王亚明:到了4K之后,就如刚才我说的,从技术基础上来说,电影和电视大部分都一样了,但还是有区别,什么区别?最高标准的电视制作,在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中,用的是4:2:2取样,那么播出来说是4:2:0,少数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时候采用4:4:4取样,这是因为在调色和色键工艺上,4:2:2精准度不够。从电视制作来说,大量的节目制作用的是4:2:2取样,但是从电影来说,始终保持在4:4:4取样。因为电影在大银幕上放,电影的色域空间比电视大得多,从取样结构上来说,电影到播映的时候还是4:4:4,电视播出来说,到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是从标清到高清是4:2:0取样,目前超高清我们看到还是4:2:0。

王珮:那么电视现在是不是可以做得到4:4:4播出?

王亚明:可以做,但码流太高,没有渠道承受它,比如卫星的传输,或者地面,有线,如果不用4:2:0,用几百兆来传一路4K,成本上基本接受不了。而电影没有这个问题,电影是拿硬盘拷贝或者传数据,它可以做到4:4:4取样。从电影制作来说,现在的区别首先是选择分发市场,就是说电视在播出或者发行的时候是4:2:0取样,制作来说是4:2:2为主,但是电影制作是4:4:4,放映还是4:4:4,这是最大的差别。第二个差别是量化。量化是数据化精细的程度,就电影来说,采用12Bit量化,表示影像明暗差别分为212等级:4096等级,即包含更多的亮度变化细节;而电视是8Bit,即28:256等级,4K、超高清会用到10Bit,即210:1024等级。

王珮:今年的BIRTV为我们展示了4K超高清拍摄制作显示设备和前沿技术,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高水平技术手段不断的成熟完善,会将更精美更炫目的影视作品呈现给观众。感谢亚明老师为我们的解读,谢谢大家。

专访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总经理数实治

2013年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期间,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携多款新品亮相,包含第一款使用MicroP2存储卡的摄像机AJ-PX2300、广播级高清切换台AV-HS6000,180度无缝全景超广角拍摄系统、交互型等离子监视器TH-103PB1C等。其中AJ-PX2300存储卡式摄录一体机摘得此次BIRTV产品大奖殊荣,AV-HS6000高清切换台和TH-103PB1C交互型等离子监视器荣获BIRTV产品奖。

在展会期间,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总经理数实治先生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任宝身的专访,详细介绍了本次展会松下新产品、新技术的相关情况。

任宝身:请数实治先生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次展会松下公司带给我们的亮点

数实治:因为松下的主旨还是尽最大的努力为中国高清化改造做出贡献,我们这次主要以AJ-PX2300摄录一体机为主进行展示。这款摄录一体机在本次BIRTV产品、技术及应用项目评选活动中获得了BIRTV产品大奖,除此之外我们会展示网络化的工作流程,同时系统方面也推出一款新的切换台AV-HS6000。

任宝身:可否深入介绍一下此次展出的新型摄录一体机的情况,包括它的配置,参数和功能特点?

数实治:AJ-PX2300这款摄录一体机是一台高端摄像机,首次应用MicroP2卡作为介质,现在我们的MicroP2卡的尺寸只有普通的SD卡那么大。我们单机产品部分,之前有采用CCD的最高端产品AJ-HPX3100 P2卡式摄录一体机,今年推出MicroP2的最高端的产品,这样就丰富了单机的产品线。与之相对应的,我们也推出了P2 HD演播室编辑录像机AJ-PD500。关于ENG的产品线,我们想加大力度推广,能推动MicroP2卡技术为核心的产品。

任宝身:我们知道2012年松下推出MicroP2卡,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一年以来,它的应用和进展是什么样的情况?

数实治:首先我们MicroP2卡在今年4月份正式发售。这个MicroP2卡比原来的P2卡尺寸小很多,而且价格也只是原有P2卡的一半。而且大家可以看出来,普通的SD卡上面只有一条晶片,但是现在我们的P2卡有两条,可以确保产品的高安全性,而且性能进一步提高,可以实现2Gbps的高速传输。MicroP2卡性价比比较高,而且性能加强了,对之前买过我们P2卡设备的用户,我们也准备了适配器,插入适配器之后也可以应用原有的卡槽。现在MicroP2卡的体积比较小,今后在行业应用当中会更加广泛,我们今后对这方面的发展。因为之前有用户反映我们的P2卡虽然很好,但价格比较高,我们针对客户的一些需求,现在也推出MicroP2卡,价格是之前P2卡的一半左右,现在价格的调整,也得到很多用户的认可和信赖。

任宝身:我们对于AVC-Intra的算法比较熟悉,这次松下新推出了AVC-Ultra的算法,能否介绍一下这个算法的特点,效率,包括对多种码率的应用?

数实治:这次我们发布的AVC-Ultra相当于由原来的AVC-Intra100增加到AVC-Intra200,现在可以实现更高的画质。它可以对应4:4:4,12bit,相当于4K的画质。在低码流情况下,可以应对6M低码流的画质,这样可以实现在网络中的传输。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不要理解成AVC-Ultra是AVC-Intra的后续产品,它是在AVC-Intra的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展的产品。

任宝身:之前说了很多P2卡,P2摄像机的情况,我想问一下数实治先生,您认为现在P2摄像机在业内的应用前景如何?

数实治:刚才提到的AJ-PX2300属于高端机型,支持MicroP2卡,而且它跟IT的融合性特别高,从而提高了它的便利性。同时也可以通过WiFi或者无线网络进行低码流的传输,将素材传输给电视台。现在电视台已经在不断地强化网络化改革,可以说这款产品满足了电视台网络化工作流程。在性能方面,虽然我们使用的是MOS传感器,但是现在一部分画质或者性能已经超越了CCD,今后它是作为一款高端的摄像机进行推广。

任宝身:那么我们下面谈一下180度广角摄像机的一些情况

数实治:我们制作广角摄像机的最初想法,是希望把这个摄像机应用在最广泛的领域上。我们主要是用四台遥控摄像机制作一个超宽幅超高清的画面,这样之前有些只能拍到一部分的画面,现在通过这四台摄像机拼接成超宽幅的画面,就可以把全景摄录进来。比如说足球比赛,我们之前播出足球比赛,都是把镜头对准球的走向,采用广角摄像机就可以把全场都收录进来,这样足球和运动员的走向全都能看得非常清楚。广角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画面纵向是高清,横向来看是超宽幅的画面,属于4K的画质,质量非常高。而且超广角摄像机因为画质非常清晰,可以清晰地记录选手的一些动作,同时可以把这个选手的动作进行数字化分析,这样可以用于一些教练进行赛后的分析,所以我们也在考虑这方面的应用。我们研发这款摄像机的目的,不光是着眼于广电行业,还包括其他一些监视情况,在其他领域我们也希望能得到应用。

任宝身:我们知道传统的视音频领域一直是松下的强项,现在松下推出一款全新的切换台设备,请数实治先生也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数实治:松下之前主要是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一些前期采集的设备,也受到中国客户的信赖和喜爱,取得了一定成绩。两年以前,事业部单机部分和系统部分是分开的,在两年前合并之后,重点加强单机和系统两个部分。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导入演播室一款切换台HS5200,总共在中国销售了80台左右。我们相信周围的市级电视台的高清化改造还会持续下去,针对这个市场的需求,我们推出新的切换台AV-HS6000。之前我们投入在中国市场的一些切换台主要是在日本研发的,这次我们推出的切换台是完全根据中国用户的一些声音和意见研发出的,我本人原来也从事切换台研发工作,来到中国赴任也是要多多听取中国客户的意见,现在把这些意见反馈全部应用到这款切换台上了。松下的切换台在日本高清化改造过程中取得了60%的市场占有率,我们也希望做出的切换台能得到中国客户的喜爱。同时我们这边也有演播室摄像机HC2500,我们希望这款切换台能跟这款摄像机一同销售。

任宝身:最后我想请数实治先生给我们透露一下,现在松下公司正在做的一些新产品的研究进展,包括未来的产品线。

数实治:现在中国除了高清化改造,可能大家比较关注4K的一些动向,松下也会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研发4K相关的设备产品。关于4K的发展动向或者发展战略,将会由我们事业部跟大家进行公布和发表。虽然中国的用户非常关注4K的动向和走势,但是中国进行的还是高清化改造,我们希望在这个部分更加努力,能使我们高清产品得到更多的应用。同时我们这次推出的像超广角摄像机这样可以在新领域,新用途应用的摄像机,今后可能也会继续加强这部分的研发。希望大家今后继续给予松下支持。

专访北京中视广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新

2013年BIRTV展会上,北京中视广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新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李幼林的专访,对公司在本届BIRTV展会的主要展示内容、公司过去一年的发展状况及对当前行业热点的见解等进行了介绍和交流。

李幼林,去年您也在BIRTV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经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中视广信发展情况

徐建新:承蒙各界领导及各电视台用户、社会用户的大力支持,中视广信在过去的一年里,从技术和业务,多方合作的角度,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此,我向所有支持和关心中视广信发展的各界朋友、各方领导、各方合作伙伴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现代电视技术》杂志给中视广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李幼林:今年中视广信在一些重大的项目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中视广信的客户有什么新的发展

徐建新:中视广信以前主要是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有较多合作,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向外埠城市做了很多辐射,例如,和浙江广电集团达成了多方面合作,承接了全新的生产管理系统,并负责实施,双方合作很愉快,目前我们还计划往新媒体、新大楼咨询规划等多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和湖北台、新疆台就一些具体的合作内容进行洽谈,所以应该说过去一年,中视广信在外埠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在北京地区,我们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网都在洽谈合作业务。总的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中视广信的业务比以往扩大了很多。

李幼林:能否介绍一下中视广信过去一年的收益或者发展情况,最好能有量化的数字

徐建新:公司营业额的增长还比较理想。中视广信从2007年正式成立以后,到现在经历了六年的发展,在这六年里,我们的业绩每年都平均保持在45%左右的增幅。所以这里可见一斑,中视广信在过去的一年发展比较迅猛,当然这也确实得益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有业界各位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李幼林:恭喜贵公司取得这么惊人的成绩。那么在这次BIRTV展会上,贵公司主要推介什么产品或者技术?

徐建新:中视广信一直是以广电行业的IT建设及新媒体建设作为主要业务,在这次展会上,我们也是从两个方向分别推出了一些重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首先是大数据方向,在大数据时代刚开始的时候,中视广信赶上时代的步伐,快速地推出了两个产品,一个是基于大数据的节目智能推算引擎,另一个是基于大数据的节目智能评价和分析系统。除此之外,我们在新媒体及台网融合方向上,也推出了一个新媒体台网融合信息发布平台。

李幼林:您刚才谈到大数据的两个系统,在电视台已经有应用吗,还是一个设想?

徐建新: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是在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过程中,受台方需求的启发,推出了基于大数据的这两个产品的初步设想,也是在国际台这边,我们首先研发了基于大数据的节目智能推送系统。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像我们现在收看电视,不管是通过有线电视来看,还是通过其他方式来看,基本上都是采用广播的模式,电视台播什么,观众就看什么,电视台也并不是很了解观众现在的一些喜好和需求,智能推送引擎的原理就是通过广泛地采集广大观众,也包括基于互联网的观众的收视行为。

李幼林:需求还是行为?

徐建新:行为,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把观众对电视台节目的切换,还有观众翻看互联网或者是移动设备上的视频的操作都采集下来,此外还包括换台、浏览网页、翻页等多个动作形成的大量的数据。如果是数以万计的观众,这就是一个非常海量的数据。利用我们的大数据处理系统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计算,我们总结出很多的规律,这些规律有些可能连观众自己都未见得能发现得了。

比如说您可能喜欢文艺类、综艺类节目,我们可能在把这些信息进行采集之后,定向地向您推送一些您喜欢的节目。像现在通过互联网买一类化妆品,或者买一个杯子的时候,第一次买可能没有推荐,但是您买过一次东西之后,根据您的消费类型,亚马逊或者阿里巴巴这些电商,就会根据您的消费行为,推荐给您您可能喜欢的一系列产品。因为在后台,通过大量的网民、消费者的大量消费行为,能够梳理出很多规律,当您买其中一种化妆品的时候,可能发现可能您还喜欢儿童用品,就一块推过来了。

李幼林:互联网的这种情况容易理解,因为您说的互联网上的这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但您说的在国际台开发的系统,我们老百姓现在能够看得到吗?

徐建新:智能推荐引擎目前的情况是,第一,先把它做出来;第二,通过专家评判。目前专家评判认为我们这是一个不错的系统和产品,我们还在本次BIRTV获奖了。现在国际台和我们一起,准备跟歌华以及其他一些有线电视运营商去洽谈,我们希望通过有线电视采集广大观众的收视习惯,基于我们的引擎进行计算、判断。比如这个人总是喜欢看武打片,一方面首先给他简单推荐一下武打片,另外一方面,可能这类观众经过整体收视群体分析,可能还很喜欢纪录片和战争片,这样的话,我们也会把相关的节目推送给他。我们还可以预见一种情况,将来通过有线电视运营商机顶盒,一方面直接收看直播节目,另外一方面还有运营商给观众推荐很多相关的观众喜欢的一些片子。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方便观众,即电视的消费者,能够扩大他的收视范围,同时也能帮助电视台和有线电视运营商推介自己很多产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形成一种新业态。

李幼林:那您觉得目前在整个推介过程中,技术障碍是什么?遇到的难点在哪里,来自技术还是其他方面

徐建新:您的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在做引擎的时候,发现实现这种大数据分析遇到了两类困难,第一类就是之所以是大数据,那就意味着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传统分析数据很难操作,因为数据量太大,所以我们现在采用一些分布式文件系统去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在实现智能推荐引擎的时候,采用了一套比较全新的技术模型去做。另外一方面遇到的困难是我们的数据来源,传统的电视收视数据主要来自类似于央视索福瑞这样一些专业公司,很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数据采样,但现在观众完全通过电视看节目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因此通过其他方面,如通过广义上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技术方式,Pad,手机等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收视习惯的数据,没有相对官方的来源渠道,因此我们现在只能和一些比较大的网站合作,如新浪、腾讯等等,从他们那取得一些收视数据。

当然我们也在和主流的官方媒体,比如央视网、国际台的网站,北京台网站等谈合作,通过这种官方媒体,基于它的门户网站或者网络电视台,我们也把采样数据程序加进去。在网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观众收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去采集和取得这些数据。但这个技术实现还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这项工作对于将来的大数据实现的准确性,还有它的推广,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在业界,还不像传统电视收视具有索福瑞这种很有权威性的机构出现,而且数据源的合作面也需要比较广。

李幼林:您刚才说关于大数据是两个方面,刚才主要讲大数据智能推荐引擎

徐建新:我刚才介绍的主要是智能推荐引擎系统。实际上我们还推出了另外一个产品,就是智能分析产品,虽然现在广电行业也有针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观众分析等一系列的分析工具和技术,但是还都实现不了或者无法达到大数据所能达到的广度,不能做到对节目制作、最终收视情况(包括观众情况)的综合分析。

举一个例子,从观众分析引擎里能够看到,像《新闻联播》,如果基于传统收视分析,就是分钟收视率,包括观众的年龄层次、学历等简单的分析,但我们这个平台可以准确分析到整个30分钟《新闻联播》任何一个时点,关键帧是什么,说的事是什么,讲什么样的新闻,收视率如何。当电视台看到这样变化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们非常清晰地看到自己所有的节目制作,哪些变化带来了哪些收视率变化,这样可以帮助电视台自己总结将来相关节目怎么制作,哪些产生好的影响力,哪些没有引起很好的反响。

我们的智能分析平台不仅能对电视进行评价、分析,而且在整个新媒体方面,包括微博、微信上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意见、看法、观点,我们的智能分析平台都能把新媒体数据采集进来,做出很形象的分析。欢迎您到我们的展台上看一下,可以清晰地像神经元一样看到各个系统,各个微博的发言者,谁在引用谁,哪些人很受关注,或者官方微博哪个很受关注,谁引用了它,可以看到整个信息链条,从而帮助我们电视人直接去判断节目在新媒体上大家的真实反应是什么,都有哪些观众对这个感兴趣,在社会上能够产生一系列什么样的影响,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李幼林:这完全是技术层面上的事,中视广信做市场推介是通过技术人员?

徐建新:它的实现确实需要用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核心技术来做,可能谈到技术,我说得多一些,因为毕竟中视广信是技术公司,但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纯粹展示技术,而是站在行业发展的需求上。现在已经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了,在全媒体时代之下,大家收看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已经越来越少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而是通过自己的电脑、Pad、手机随时随地去看。比如看新闻,原来都是等到晚七点看《新闻联播》,但现在基本上都是靠移动互联网,或者就是在互联网上,根据时间安排,去了解新闻都有哪些。所以基于这样的变化,我们必须得站在业务的角度上,了解广义上的观众,多方位的观众,他们整体上在关心什么,他们对节目的反馈是什么,因此就必须用很多新的技术手段去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李幼林:去年在这里我们更多谈贵公司参展重点HBBTV.这一年发展怎么样?你们放弃对它的研究,还是经非常成熟?现在贵公司开始大数据的研究吗,还有您刚才谈到的台网融合是怎样一个情况

徐建新:应该说这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HBBTV是中视广信非常关注和难以割舍的技术。针对DVB标准和技术及广播技术,HBB是一种非常好地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DVB技术的方式,所以它也能够衍生出很多丰富多彩的业务展示或者节目展示。现在除了DVB这种模式以外,较新的技术还有OVERIP等一系列技术,比如OTT,但HBBTV技术和传统的DVB技术结合更多。我们跟随时代、技术发展的步伐,在OTT、OVERIP等一系列新技术上推进信息融合、台网融合、业务融合。中视广信并没有放弃对HBBTV的研究,而是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李幼林:今年BIRTV展台上,贵公司除了推广大数据以外,还有台网融合的解决方案,请您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徐建新:台网融合其实是近一年来大家开始接受的词,原来称作台网互动,但是从近期开始,台网融合的概念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就像在BIRTV2013主题报告会上国际台的马为公先生所讲的那样,台网融合期待台和网互动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方面其实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台和网的整个节目的规划、预算的统筹,包括整个采编播队伍的整合,以及节目拍摄回来之后,媒资的台和网的整合,甚至将来面向多渠道,电视、IPTV、OTT等等,多渠道发布整合,都需要台网融合,时代要求各个广电人,广电企业必须去这么考虑问题,否则很难发展好。在此大背景之下,中视广信推出一系列产品,应对台网融合,在采、编、播环节,我们有一系列产品支撑节目的采集、快速地传送,媒资的存储,以及视频的编辑,多渠道、多终端的信息发布,客户端上一系列的互动。特别是在客户端的互动上,我们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尤其是台网融合的内容制作发布平台。

以前在台网互动阶段,电视台拍完后,剪切成互联网能播出的节目,并做转码,就能在互联网上播出去,但这是比较初级的阶段。新型的台网融合要求我们从节目的前期策划和前期的市场推广阶段就开始用台和网络融合、与观众互动,同时在节目播出阶段,也要有一些互动,节目播出后,更需要有互动,延展性回顾等等。

专访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数字传媒技术事业部副总监唐佐逸、正奇产品中心总经理戴霖

BIRTV2013期间,本刊特约记者赵震采访了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数字传媒技术事业部副总监唐佐逸先生与正奇产品中心总经理戴霖先生,就新奥特公司M5D高标清图文同播系统及智能播总控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赵震:很高兴能够采访二位,首先聊聊高标清图文同播,新奥特公司的M5D-HSD高标清图文同播系统获得了今年BIRTV产品奖,能否介绍一下?

唐佐逸:好的。新奥特M5D高标清图文同播系统主要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文播出。传统图文制作在高标清转换过程中会造成字幕不清晰,或损失细节纹理等问题。随着技术发展,各级电视台将迅速构建高清制播系统,与原有标清系统形成高标清混合制播体系,图形字幕贯穿节目制播各环节,高标清图文同播势在必行。新奥特M5D全称是Mariana.5D HSD高标清图文同播系统,获得产品奖说明其技术获得了业界的充分认可。产品本身特性主要是实现了一台机器同时输出高清和标清两路信号,便于高标清字幕同时播出。

赵震: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适配高标清同播、除了一机两出的特点,M5D系统在编单和播出控制方面有怎样的功能呢

唐佐逸:支持一机两出,单机实现高标清同步输出是M5D产品主要的工艺创新点。同时产品在编单和播控方面也很强大,M5D支持总控及总编室节目单导入,高标清同播可采用统一的编单与控制系统,还能实现多人协同工作模式,由此系统化、整体化地实现高标清字幕图文同步播出。

赵震:高标清图文同播系统在国内有哪些成功应用和案例,能否介绍一下?

唐佐逸:系统在上海SMG已成功上线,湖北电视台目前也正在筹备上线,随着中国广播电视的高清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建立高标清同播的系统,我们也相信产品的竞争力,会有更多电视台选择M5D实现高标清一体化的图文制作与播出。

赵震:在M5D系统推广的过程中是否与用户互动,并对产品进行了改善提高?

唐佐逸:这是必然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不断与用户沟通,提高产品成熟度。处理高标清同播会面临一系列技术问题,通过努力基本都成功克服了,用户也比较满意,毕竟产品用于播出线,必须确保安全、稳定。

赵震:新奥特是国内最早进入图文包装领域的公司之一,请问公司对图文高标清同播系统的发展是如何看待的,对未来的技术趋势又怎样判断呢?

唐佐逸:我简单谈谈对图文未来发展的见解。演播室在进行节目制作尤其是图文创作时,会更多地将信息、资讯和图文内容融入到演播室场景中,例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虚实结合制作方式。演播室访谈甚至现场采访中,都可以用虚拟模型和道具给电视受众呈现更多信息。利用微博,短信等平台,可以将图文内容直接融入主持人身后的大屏。今后的图文创作和制作不仅是叠加在画面最上一层,而是从演播室的角度将这些信息和资讯,包括新闻突发事件的三维模拟融入到整个节目制作中去。

赵震:就是说图文制作能够代替部分在线包装的功能?

唐佐逸:对。在线包装和图文创作密不可分。我们提倡用三维模型或动画视频形式包装整个电视信号,将三维,图文和节目内容有机结合,更好地给观众展现图文或者说包装效果。

赵震:除了M5D这样的成熟系统,能否介绍下新奥特公司在图文包装方面的发展思路和准备推出的产品?

唐佐逸:我们日后会推出面向3D电视的字幕图文创作产品。随着3D电视的成熟上线,新奥特会在这方面发布更多新产品。在线图文包装会推出更深入、高端的自主研发图文引擎,让图文整体制作效率更高,更绚丽、真实。

赵震:新奥特公司将不断推出更先进的产品,是业界用户和观众所期待的,下一个问题想请问新奥特正奇产品中心总经理戴霖先生,正奇公司是上半年成立的新公司,戴霖先生可否介绍一下公司成立的背景,它与新奥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戴霖:正奇公司前身是北京北大方正数字广电事业部。2013年3月新奥特收购事业部,形成了新奥特正奇公司,全称是北京正奇联迅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由新奥特控股独立运作,关系非常近,甚至可以说是一家公司,只是在体制上独立运作。公司成立时事业部的研发人员整体平移,人数在90人以上,所有骨干都保留了下来,事业部资产也平移到新公司。最重要的是方正数字广电事业部研发的所有产品和软件的知识产权都平移到了正奇公司,意味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得以保留,并将在新公司继续研究,发展。

赵震:看来不论是整体团队还是以往经验,都平稳地转移到了正奇联迅这家新公司,不但能延续以往的优势还能给用户和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

戴霖:的确是这样。

赵震:众所周知,公司一直致力于播总控技术的研究,无忧系列播控产品多年来都位居业内领先水平,现在也是正奇公司的拳头产品,在成熟产品的基础上,正奇公司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对未来产品的构想呢?

戴霖:国内播控技术的整体发展已历时多年。数字播控从九十年代开始逐步应用,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家在模式上也形成了一定套路,或者说比较固定化,在电视技术没有新的跨越性发展的情况下,播控系统整体已非常稳定,可以说目前播控技术已经进入了"微创新"的阶段。

播控产品如此成熟的情况下,就要比谁的产品更贴近用户需求和实际应用,这也是研发产品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正奇公司无忧系列产品目前有三个主要发展方向,首先是面向高清。高清建设导致文件带宽比原有标清环境提高了四倍以上,以往文件化制作的隐藏问题被充分暴露。例如对存储和迁移的压力在高清环境下非常明显。很多电视台都抱怨文件制作的效率与磁带相比并没有很大的提高。

赵震:虽然用非线性编辑抢出了时间,但文件迁移,节目生成等又把时间消耗掉了。

戴霖:是的。标清时代已经存在这样的情况,到了高清环境,问题就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并行代替串行处理加速迁移,并优化存储管理,提升整体效率。从这些方面入手,解决高清环境的效率问题,使得系统运行不比标清环境,磁带环境慢,用户才能接受。

第二是播出安全。大家都强调安全,从各种角度确保安全播出。文件化制播环境中迁移是最终环节,随后就是视频播出,人工审查基本都在前期,忽略了视频服务器层级。考虑到这一情况,我们推出了"提前播"的方式,重要频道可提前半小时进行视频播出,这样即便迁移过程中产生问题也能在最后一级发现,是真正符合最终播出情况的发现。提前播创造了冗余时间,使解决问题成为可能。提前播还融合了技审等功能,可把技审结果和文件审查结果比对,判断一致性,及早发现、纠正问题。

播出都有主备路,以往完全由值班人员判断主备是否正常,责任重,压力大。由此我们推出了一致性比对技术,将主备路信号进行比对判断,一致说明正常。主备不一致时再结合信号技审判断,如出现黑场就能断定该路异常,并提醒操作人员哪一路出现问题,实现系统辅助下的快速处理,甚至一键倒换。

赵震:刚才戴霖先生从效率,安全和系统智能辅助几方面介绍了正奇公司播出产品的优势和特点。除了播出以外,总控也是电视台非常重要,核心的部分,正奇公司对总控系统同样很有心得,能否介绍以下在这方面的创新工作?

戴霖:好的。国内电视台总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总控为播出服务,总控管理融合在播出系统中;二是像中央电视台的独立总控,需要独立管理。总控的主要职责是信号调度,包括入出台的信号管理,台内、台外信号都要管。调度量比较小的时候靠人还能管起来,但如果是类似央视总控这样576×576,信号峰值并发超过一百路的大规模系统,其调度单靠人工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系统辅助管理。

我们从2002年就参与建设中央电视台现址的总控系统,2008年又中标了央视新址总控系统。央视新址总控系统软件涉及三个层面,调度管理、调度职权和整体系统监控。实现了对大规模调度的编排和SDI信号排他性的判断,具备完善的调度管理。

赵震:央视新址和现址总控与你们都有密切的关系据悉正奇公司又拿到了央视现址总控的改造项目,一张白纸好画图,改造肯定更有难点,这一项目与央视新址总控系统相比有哪些技术特点和挑战呢?

戴霖:从我们的理解来说,中央电视台的总控应该是完整系统,不管物理位置在哪儿,都是央视总控,应该能协调信号交互,实现交叉调度。在现址总控的改造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如何把新现址融为一体,通过软件实现新现址交互调度和各地信号交换。目前IT化趋势越来越清晰,现在使用TS Over IP模式,延时,切换等方面还存在待解决的问题,包括SDI 240M高清的发展,IT技术在总控系统的整体引入等等,都将在央视现址进行尝试。

赵震:说到IT化,TS流应用是未来趋势,正奇公司也有采用TS技术的播出项目中标。作为传统播出的资深技术提供商,公司在TS流播出方面有哪些发展和创新呢?

戴霖:纯TS流播出我们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流播出具有先天优势,成本低、性价比高,无需视音频硬件,频道越多成本优势越明显;系统基于IT网络化构架,结构非常简单;还可以通过网络远距离传输,对传输介质的要求非常低。这些方面我们都做了很多技术研究,包括TS流的无缝切换,如何解决流模式下的字幕叠加和效果问题等,都会在我们的产品中有所体现。

赵震: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解决问题,开拓创新的过程,相信新奥特公司会不断推出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为广播电视事业添砖加瓦,再次感谢新奥特公司的唐佐逸和戴霖先生。

专访瑞士STUDER专业音频公司总裁Bruno Hochstrasser、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广播部副总裁冯隽尧

BIRTV2013期间,本刊特约记者翟南对瑞士STUDER专业音频公司总裁Bruno Hochstrasser先生以及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广播部副总裁冯隽尧先生进行了专访。

翟南:今年是Studer公司成立65周年,首先要向Bruno先生表示祝贺!历经65年的漫长岁月,在从模拟到数字时代的转型过程中,所有老牌的调音台厂家都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一些在模拟时代曾经非常辉煌的公司被迫倒闭,而一些年轻品牌却成为调音台市场的生力军。Studer作为一个有着65年历史的公司,到现在依然能够在行业内保持优势地位,请您谈谈Studer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Bruno Hochstrasser:Studer最开始是一家生产录音机和模拟调音台设备的工厂,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计划生产第一代的数字调音台,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和保持高品质音频的原则为目标,经过与瑞士多家著名大学共同研发,加上Studer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市场的宝贵经验,终于在90年代中期推出第一代数字调音台产品D940,很快便受到全球的关注,在很短时间内赢得了各地录音棚、演奏厅及广播界的认可,这也是Studer公司一个非常重要及关键的转折点。此外,Studer的创办人有一个管理的理念,那就是除了设备生产以外,更重要就是要与客户保持非常良好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信息,比如我们的产品哪里应该改变,哪里可以改善,客户最关切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总结来说就是过去的65年来,Studer的产品是不断根据客户的反馈去改进,只有设计和研发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我们才会有今天的结果。另外一点就是Studer的产品里面也有一些很有创意的、紧跟潮流的设计,能够把产品最好的技术和功能发挥出来,当然也是要靠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广播机构,像中央电视台也非常支持Studer的产品,所以才有今天的成果。65年确实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我今年刚好65岁了,Studer这个公司还很年轻,我觉得自己也非常年轻。

翟南:作为有着65年历史的调音台厂家,结合全球专业音频领域的发展趋势,您认为调音台未来将会产生哪些巨大的变革?或者说将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Bruno Hochstrasser:在以前的模拟时代,我们从做多轨录音机开始,到生产模拟调音台,直至从模拟调音台转到数字调音台,我们有非常多的经验,也有很多的客户信息。大家都知道在数字年代,有很多的设备都追求网络化、文件化,高清的视频画面等,在这个领域里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发展。以后我们会在网络化的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

冯隽尧:明年初,Studer也将会推出针对音视频、对讲及控制信号的光纤传输平台。

翟南:Studer Vista系列和OnAir系列调音台在全球包括中国市场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大量的调音台应用于电视台的演播室,转播车以及广播电台的主控,直播系统等,虽然广受好评,但这些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毕竟已经不短了,我们很期待Studer能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来满足中国广电飞速发展的需求,Studer是否有这方面的计划呢?

Bruno Hochstrasser:虽然VISTA系列从2003年推出到现在已经有十年多,可是它们的功能和软件始终在不断地改进和推新。比如最近的VISTA9调音台,设计更加人性化,去除了所有障碍,可以根据需要建立通道总线结构,给使用者提供具有创造性、高效且没有压力的混音。我们还会在9月份荷兰的IBC展会发布OnAir系列调音台最新的V6软件,同样强调人性化的设计。在使用方面,我们希望每位录音师坐在调音台前只是管理音频、关注声音,而不需要花费精力去做其他的动作。因此我们不断地研发新技术、不断地更新产品,当然我们也追求一个在市场上最为领先的地位,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与客户交流,依托客户提供的信息去改善。

翟南:您能给中国用户简要介绍一下即将推出的这些新产品的核心设计理念,以及采用了哪些领先的技术吗

B runo Hochstrasser:其实我们就是以一个最简单的控制理念为首要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做直播的时候,录音师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动作,我们就是要把录音师放在其他方面的心思和关注点尽量减少,而能够更加专注于声音本身。我们现在也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新型号的产品推出,让客户去切身感受一下新的技术。比如VISTA9独特的Vistonics接口摆脱了由于工作中不断翻页寻找需要的参数而造成视觉和心理疲劳而影响操作的情况;能够自由设定8种发光颜色的推子,使录音师很容易看到所要调整的推子或编组推子在哪里,极大提高了反应速度并有效减少在繁忙的实况制作中的压力。OnAir系列调音台最新版本的软件中也融入了话筒自动混音功能——VoiceMix,它使得调音师不必始终手动跟踪调整所有话筒推子的电平,尤其在无法重复混音的情况下,VoiceMix能够自动提升正在使用中的话筒的电平,而同时降低其他所有安静的人的话筒电平,从而最大限度帮助调音师减少不必要的,杂音和背景的噪声。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跟客户交流技术上的发展,就是如何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界面。

翟南: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应用前景如何?

Bruno Hochstrasser:当然我也知道全球的经济现在并不会增长得太快,所以从整体来看,我们研发的所有产品都有对新技术的关注,另外也关注市场上有些最顶级的产品的价格如何。我们会采取一个相对平衡的方式去应对未来竞争激烈的市场。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人都在关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我们也正在重新设计,包括从产品的模块组建开始,到控制方面,都会着眼于那些网络化、数字化的需求。

冯隽尧:另外Studer在研发方面的工作力度始终是有增无减,目前Studer R&D的团队有大约50人在瑞士,在欧洲其他地区也有50至60人,这对于一家只生产调音台的工厂来说,是非常专业及大型的团队,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要让Studer的产品处于全球业内最具前瞻性,最稳定可靠的领军地位。而Studer的可靠性也刚好契合了中国市场对广播级产品的要求。2014年年初,Studer便会推出一些更大型的信号传输平台,必然会在广电领域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翟南:Studer应该说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品牌之一至今大约有三十多年了,无论是在模拟时代还是现在的数字时代,都有众多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选用了Studer的产品作为系统的核心设备,这可以说是中国广电人对Studer品牌的肯定,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Bruno Hochstrasser:首先我本人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所有中国的客户以及亚洲的客户。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我就已经有过跟中国客户合作的经历和经验,我本人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是1978年,看到很多很多Studer的产品在广播市场中被使用,所以我肯定是非常感谢所有对Studer产品支持的广播界的朋友。另外Studer本身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持同客户的良好关系,也希望能在产品上面满足所有广电人的需求,更加希望以后我们能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翟南:谢谢您,也预祝您的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市场上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

专访NDT安达斯集团董事长冯志强

BIRTV2013期间,本刊特约记者宋庆峰对NDT安达斯集团董事长冯志强先生进行了采访,请他对NDT安达斯集团在本次BIRTV展会上展出的新产品和新方案、公司目前的主打产品以及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情况和推广计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冯志强介绍说,此次BIRTV展会上,安达斯展出面积为224平米,分成7个展区,参展解决方案及系统覆盖广电全业务流程,是参展的厂商中参展产品品种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的厂商之一,再次彰显安达斯公司作为全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技术实力。

展区一是LED灯光技术和3D超高清拍摄技术区:此区域展出来自3ality公司先进的3D产品及技术ARRI公司画面质量接近35mm胶片效果的ALEXAFR、L7-C LED灯、第一次亮相展台的TRUCOLOR HS LED平板灯(具有极高的显色指数,面光源,节能省电等特性)和Cannon公司的C500产品。此外,为了展示3D设备,安达斯还专门设置了3D景区,并请来了专业的模特展示3D效果,通过配戴安达斯提供的3D眼镜,参观者可以亲身感受3D视界带来的震撼效果和强烈冲击。

展区二是转播服务与演播室群的集中控制和传输级联应用区:此区域着重展示Riedel集中控制传输系统、VMS音视频控制系统以及EVS与Avid联合展出的多通道收录编辑系统、Evertz EMC播出切换台、EQX大型矩阵等。Riedel公司带来了Mediornet、MediorNet Compact、ROCKNET、ARTIST等一系列产品。此次Riedel专门从外国派出工程师,亲赴安达斯展台为观众做系统讲解并现场演示Riedel开放、强大而灵活的特性。VSM视音频管理控制系统采用一个控制系统管理和控制所有的视音频设备和系统。目前国内的使用案例为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多辆转播车、演播室群项目,江西电视台转播车项目,腾讯QQ演播室群项目等。

展区三为专业音频制播应用区:在专业音频制作区,展出了来自Lawo公司的新一代MC256调音台和来自TC的DB4响度控制器。

展区四为新媒体和传输应用区:此区域针对4K技术、多业务平台、多屏转码三个主要功能分别展出EricssonAVP4000系统编码器、Evertz ATP综合业务传输处理平台和ATEMETITAN转码平台。在BIRTV展会前安达斯集团凭借完整的解决方案、先进的设备配置以及完备的项目实施运维保障计划,成功中标第十二届全运会视频传输ICT集成项目,提供全程全网的端到端技术服务,包括各场馆到IBC的广播电视传输设备(高清编解码器、高清光端机以及SDH传输接口等)和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该项目所涉及的相关设备在此次展会中均有展出。

展区五是无线与卫星传输区:着重展示Link HD无线摄像机微波系统、Vislink FlyDrive 120便携车载两用卫星天线系统、Mantis MSAT便携数据终端、8旋翼小飞机航拍系统以及安达斯自主研发的卫星车监控系统和为特种转播提供的NDT便携式卫星终端箱设备。其中,八旋翼微型飞行器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不扰民,具有携带方便、机动灵活等特点,特别适于城市及其他辅助环境的航拍。展览期间安达斯的工作人员安排了几次试飞,引来许多人的围观。

展区六为演播室互动平台:在此区域,着重展示iStudio演播室互动管理平台和安达斯自主研发的全台监控和全台UMD系统。iStudio是涵盖了网络时代数据采集和演播室互动管理需要的内容管理平台,具有演播室互动,导播室互动,多视角画面流播控,移动终端互动等多种功能。

展区七为自主研发监控系统区:UMD系统是安达斯自主研发的系统,具有支持绝大多数主流品牌的通讯协议,如Sony、Evertz跨系统级联应用,支持全台UMD网络互联;提供多级冗余机制,可采用主备服务器,同时也可以将关键设备(CCU)做并行TALLY备份等特点。

冯志强认为现在市场上以及国内的用户,制作水平越来越高,用户在制作手段、制作技术上都喜欢使用更高品质的产品,因此安达斯公司在制作域的产品推出上加大了力度。比如针对用户需要更好的灯光来配合节目的制作需求,安达斯公司相应地推出了"阿莱"这一具有多年历史的德国品牌,该公司的LED产品也是国际领先的产品。而在摄像机方面,最近一年有很多电视台开始采用超高清电影化的制作,ALEXA摄像机在数字电影里也占有主导地位,ALEXA以前的一些摄影机在配置方面不太适合现在演播室应用需求,而新一代的摄录机已经有相应的配置,可以满足演播室直播需求,因此现在安达斯公司在制作域上还是主推阿莱灯光和ALEXA摄像机系列产品。冯志强说,现在一些电视台制作一些宣传片、广告片等时,也在考虑使用高端设备来进行制作,以后不排除在电视剧制作方面也会应用这方面的技术。

谈到安达斯公司自主研发的监控产品,冯志强首先强调,监控的问题在我国安全播出中是首要的问题,监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能在最短时间内对系统进行排查,并找出问题所在,在显示报警的同时能给出如何去处理问题的提示,这是该产品非常关键的一个功能。另外,监控软件获得的信息,也可以直观地让高层领导看到,比如该软件可以把错误信息通过邮件形式直接发送到高层领导的电子邮箱,也可以通过短信形式发送到手机里,这样领导手机一响就可以立刻看到问题出现在哪里,也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安达斯公司的监控软件今年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了,以前主要应用在播总控,演播室等场合,将来还考虑将该技术应用在卫星车里,因为卫星车现在在全国各地完成工作,通过该软件就可以查看到每辆卫星车所在的位置,车载卫星天线的状态,是否加电,是否对准了卫星等等,这些功能对于电视台而言都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当卫星车要去遥远的地方参与重要转播活动,而电视台总工等领导不可能跟着车同时去,就可以利用软件来关注转播时各设备的健康状况,这是非常有实际帮助的功能。

最后在介绍安达斯公司市场完成情况及将来计划时,冯志强总结说,到展会召开时为止,2013年已经过了八个月,公司原来定的目标比较高的,现在看来2013年与2012年的业绩将会非常接近,增长部分不一定能达到很高,公司往年业绩可以有25%~30%增长,现在只有5%~10%的增长。据冯志强先生所了解,各个电视台的情况都有所下滑,特别是对地面频道影响比较大,因此有些投资项目都后推或者取消,这对公司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安达斯公司的业务对象除了广电行业以外,还有政府,电信等行业的业务,对公司业绩增长贡献了一部分力量。就在BIRTV展会前,安达斯集团成功中标第十二届全运会视频传输ICT集成项目,提供全程全网的端到端技术服务,包括各场馆到IBC的广播电视传输设备(高清编解码器、高清光端机以及SDH传输接口等)和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安达斯集团凭借丰富的赛事系统集成项目经验,与组委会、联通等紧密合作,整个系统集成工作的规划先进、完整,规范、安全,已为全运会成功举办做好了完善的准备。将来,公司在发展传统行业的同时,还会继续保持这些业绩增长点的发展。

对于2014年,冯志强先生还是抱有一定的信心的,他认为在市场环境下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公司还是要继续练好内功,现在公司也请来一些国际顾问,研究培养公司人员的更合理化的方法,另外目前也在增加公司内部培训,同时还在进行高新技术的深入探索,为公司在广电行业下一波积极发展的行情提前做好准备。冯志强强调,作为一个企业,安达斯将长期在国内广电领域提供服务,还会一如既往地与厂商和客户加深联系,会继续以自身的专业团队和丰富的集成经验为依托,不断为客户提供创新的技术应用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专访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宋建云

BIRTV2013期间本刊特约记者马坤对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宋建云先生进行了采访。

马坤,上市两年多以来,捷成世纪的业务额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您认为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捷成世纪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宋建云:谢谢对我们的肯定。捷成世纪成立这几年以来,我们确实有一些发展,但是我们跟业内的这些传统老大们比,也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想谈一下我们跟广电业内其他企业略微有所不同的地方。

第一点,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服务型的企业,服务型企业的关注点是怎么去解决用户的问题、困难,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用户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问题,我们去解决这些东西,那么我们就有生机及发展空间,我们公司自上而下都有这么一个理念,就是做好服务。

第二点,捷成世纪是一个科技公司,特别注重在技术方面做一些比较前端性的事情,做一些创新的东西,所以在我们目前这个捷成世纪成立之前,我们老的捷成世纪就做了中国的第一个媒资,即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媒资。我们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做了中国第一个高清、第一个3D,未来如果大家能有一些什么新的东西,我们也会去参与。我们始终把研发,技术放在第一位。

另外,整个音视频领域,尤其是广电这一块,这几年的发展迅速,实际上是行业的发展给了我们巨大的机会,不管是各地的新台址也好,还是高清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改造也好,这个我想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吧。

马坤:近几年捷成世纪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打造了一条覆盖广电行业全产品线的产业链,也是国内第一家能够完成广电全产品线生产运营的企业,这是否会对目前的产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宋建云:这个我想跟我们刚才谈到的还是有一定的关联,我们始终把自己当成在这个行业里提供各种各样服务的公司。对于很多的技术型公司,像西方有一个哲人所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你手里拿把锤子的时候,希望看到的所有都是钉子,技术型公司容易陷到这种思维里头去,那就是我有一个好的产品,我希望大家都来用这个产品。而我们立足于服务,我们就不敢这么想,我们想看到用户有什么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去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我们给用户建了媒资之后,用户可能会需要我们解决一个编目的问题,编目对于我们来说性价比并不是很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管理投入,但是用户需要,我们就去做。我们现在打造所谓一站式服务、全流程服务的概念,也是出于这一点,我们会去跟业内的传统龙头企业,像冠华荣信,一起合作;会去跟华晨谈演播室灯光方面的合作;我们会成立一个设计院,来做广电的工艺设计这方面的事情,跟传媒大学合作;另外,也跟成都合作3G,4G的传输、编码业务,通过这些合作,弥补我们自己产品线上的不足。

目前,我们应该说是初具雏形,能够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我想这对于行业的影响可能会比较深远,因为过去很多企业强调的是专业服务和细分服务,就是只在某个领域服务,但是对用户来说,我觉得真正需要的是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样会简化服务模式,甲方和乙方在一起共同成长。所以我想这对于未来的行业格局会有一定的影响。

马坤:近期捷成世纪连续中标几个大项目,特别是与江西广电网络签署的10亿元战略合作意向书在业内引起了不小轰动,请您大概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宋建云:我刚才说到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很重要,因为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化,各地的广电网络系统也有一个变革需求,需要做双向改造,需要承载更多的服务、业务,捷成世纪跟我们的广电网络端伙伴谈合作的时候,带进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我们有一些新的东西在里面,因为确确实实我们并不是要去做一个硬件线路改造或者双向机顶盒改造,我们希望带进去更多,比如说基于平台、基于OTT,基于更多的增值服务的方式,去提供一些服务,所以就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同,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有一些积累,比如我们的一些原来做过广电网络项目的子公司,包括博威康,本来就是做前端硬件设计项目,这样就使得我们从应用层面,设备层面、技术层面,都能跟这些广电网络端伙伴有一个很好的互动、沟通。

马坤:捷成世纪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我们想知道内部管理上有什么秘诀,还有今年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又有什么新的措施,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宋建云:说到管理,我觉得这几年随着上市的进程,我们企业从一个小规模的企业,慢慢发展成业内有一定体量的企业,这个过程中,管理上确实是有了很多的提升,但是我也想强调,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让我们现在真正感到非常有压力的也正是公司的管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学习能力、成长能力,能否跟上企业的发展速度,这是我们特别要去关注的一件事情。

说到管理上有一些什么样的举措,其实我觉得跟其他企业也是相类似的,首先要去关注企业的细节,另外内部要有沟通,尤其是在管理层层面,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最担心的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细节的信息反映不到高层上面来,这就会产生一些官僚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目前至少会有在两个方面下一些工夫:一是我们的高管团队,基本上每个星期六都要在一起开会,设法解决当期已经发生,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二,我们已经请了一些管理咨询顾问来帮助我们诊断问题,例如国内比较知名的咨询顾问何军,前年就帮我们来做一些诊断,告诉我们怎么样改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包括内控也是请了专业机构,帮我们诊断内控方面应该怎么加强。两方面结合我觉得比较重要。

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司的理念、宗旨要上上下下能够贯通,比如说我们的服务理念,我们"融合领先科技,注重卓越品牌"这个公司宗旨,公司上上下下都要清楚,每个人都不能特别强调,我这个地方是怎么独特、我这个地方与众不同,而是说我们要一方面坚持我们自己的创新、技术业务、著作权,专利产品等等,这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另外一定要承认,在捷成世纪之外,还有非常好的技术,非常聪明的人才,我们要去融合他们,我们的目的不是证明我们有多牛,而是我们要能够帮助用户去解决问题,让用户觉得舒服、高效、快捷,而且安全。所以我们的产品体系,既包括了音视频领域里的一些东西,也包括了像信息安全这样的产品,形成了一个全系列的产品体系。

马坤:智慧城市的建设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请您介绍一下捷成世纪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宋建云:智慧城市是我们202年开始着力发展的一块业务,依据我们当时的判断,未来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不可能总是通过房地产、基建等去拉动整个国家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多信息服务方面的着力点。2012年我们就分析,未来在城镇化过程中间,可能是人的城镇化,智慧的城镇化,可能未来十年、二十年这方面投入会很大,所以我们就开始着力做这方面的事情,当然对这个形势可能我们判断又正确了。因为最近我们发现国务院层面、国家层面对城镇化推进非常有力,智慧城市试点又新批了一百多个,国务院又做了"十二五"期间信息技术发展纲要,信息消费这一块每年复合增长要能够达到20%,我觉得我们这一步跟上了,或者说是看对了方向。我们自己做这个事情,同时所有优秀IT企业也都在介入,我们介入有什么特点,优势呢?其实我觉得广电是有非常优势的,因为广电的网络对于政府来说是信用成本最低的网,他知道你的每个终端在哪个小区、哪个房间,需要拿自己的户口本、身份证开户,其他的比如互联网,我们有一句老话——在屏幕背后不知道谁是一条狗,所以需要的信用成本较高,国家总在要求实名制,微博、博客要实名制,但是这做起来很难。智慧城市解决政府和市民的问题,信用很重要,我们会基于这个去推进。双向改造过程中,在智慧家庭这个地方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因为三网融合以后,外面互联网上的很多应用,我们都可以移植到或者再生到广电网络上来。

而且,我们最近在四川或者其他城市的试点中,有些电子政务方面的案例,在云教育,智慧医疗,包括音视频的识别,还有涉及到智慧消防、智慧的平安城市这些方面,我们也有一些积累、有一些优势应用,所以我想,基础网络层面、数据交换层面、应用层面,我们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优势,现在也是跟一些城市在谈,也得到了一些市长、市委书记及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同。

马坤:最后请宋总展望一下,对于捷成世纪未来几年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宋建云:捷成世纪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小型企业,跟其他的老牌优势企业比,我们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是捷成世纪并不是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超越某一个企业上面,而是希望做一个以音视频技术为核心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全方位的服务型公司,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走在行业的前列。

马坤:非常感谢宋总接受我们的采访,也希望捷成世纪将来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取得更好的发展。

专访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市场部主任张卫

BIRTV2013展会期间,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市场部主任张卫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孙剑的专访。

孙剑:张主任您好,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江苏有线的发展状况。

张卫:江苏有线诞生于2008年7月24日,自其诞生以后,江苏的有线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目前江苏有线的业务所覆盖的用户已经达到了208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已经达到了1400万用户,互动电视用户已接近400万户,在江苏有线南京率先实行的三网融合的试点工程中,首先推出了云媒体电视,目前用户也已超过70万户。江苏有线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整个大形势的发展,三网融合的趋势推动了整个事业的快速进步。当然也有赖于各兄弟单位的全力支持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

孙剑:您刚才提到云媒体电视平台和现在的国家主导的NGB建设及总局136工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张卫:云媒体电视事实上是顺应三网融合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它基于有线电视的发展,顺应技术推动业务的整体进程,融合了当前电视领域中各方面的最先进技术。所以单向的数字电视称为第一代数字电视,互动电视称为数字电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数字电视业务平台,称为做云媒体电视平台。云媒体电视平台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全媒体,全业务的运营。

云媒体电视的总体技术架构是基于云计算以及我们所常说的服务,就是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SDP,是融合平台的交互技术以及SOA技术架构而诞生的,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将过去纵向业务进行水平化的整合,真正实现功能的开放、业务的融合和资源共享。

孙剑:请问云媒体平台现在在江苏有线推广的情况如何?

张卫:云媒体平台是顺应三网融合的试点工作,率先在南京进行研发和上线的。2010年初,江苏有线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为首批试点单位以后,就开始了全面的研发,2011年的8月1日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南京80万用户中已经有近70万用户用上了云媒体电视。基于我们的前期试点工作,在进一步完善云媒体电视的各项业务和继续发展云媒体电视功能的情况下,江苏有线已经计划了在江苏全省实现积极的推广。目前云媒体在江苏全省各地市事实上都已落地,在各地市的营业厅都能看到。当然我们也选取了一些试点城市率先进行试点工作,相信在今年下半年云媒体电视会有一个比较普及的过程。

孙剑:在您刚才提到的试点过程中,哪些技术的创新点,哪些新的业务是试用者最感兴趣的呢?

张卫:云媒体电视的开发及落地是顺应市场的客观要求进行的,因此必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云媒体电视从设计之初到它的诞生,都始终关注着用户的体验和用户的使用,即用户需求。我们在云媒体电视中规划了四大类业务,目前在一期已经上线了120余项相关业务,从用户的使用来说,除了传统的视频业务以外,许多新兴的增值业务,用户非常欢迎。比如在娱乐类业务中,我们全新设计推出的类似卡拉OK,云游戏以及以平台业务为基础的电视商城这样的业务都是用户非常喜欢的,当然在视频类业务中,频道时移回看也是用户非常喜爱的。频道时移极大地增强了过去互动电视提供服务的能力。

过去我们所说的第二代互动电视,率先推出的时移业务是15套3天回看,进入云平台以后,它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是70个频道7天的时移回看能力,当然这项能力也在进一步的增强。从我们统计的收视数据来看,时移功能已经得到了云媒体电视用户的广泛使用。现在时移回看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89%,而电视用户大多数还是以中老年用户为主体,这也就反映出即便是中老年用户对于这些新推广的业务也是非常喜爱的。

孙剑:您刚才提到类似商城和游戏业务的推出,是江苏有线自己推出的还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推出的呢?

张卫:江苏有线作为云媒体的主导者,主要实现它的平台扁平化和功能的全开放性。因此,100多项业务不可能都由江苏有线来进行运行,所以我们是集社会之资源,广开合作之路,在标准化和合作化的前提下,全面引入愿意积极参与的合作者,在一期上线的合作当中,我们的120多项业务中,独立运营的已经达到40多家。当然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扩展,随着业务的进一步扩展,我们相信只有这样,云媒体电视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孙剑:您能不能举一两个比较成功的合作商的例子

张卫:比如大家都熟知和使用比较广泛的卡拉OK,就是我们和彩虹音乐公司进行合作的,彩虹音乐是全国音乐界数字推广的先驱者。在教育方面,我们与上海义方天下教育进行了合作,从小小学、初中、高中以及职业教育和其它的一些教学,义方天下教育的课程都进行了全面覆盖,使用率也非常高。在视频合作方面,我们积极引入M1905以及PPTV这两家公司与我们的合作和运营,在视频领域也是非常成功的。

孙剑:原来传统的有线电视主要靠收视的维护费来生存,那么新增的业务对提高有线电视的ARPU值,对提高用户体验方面有什么好处?

张卫:我们非常关注的核心的检验标准,就是看市场是否能够真正接受,以及是否能起到促进收入,形成良性发展的作用,提升ARPU值肯定要基于在用户自愿、非常喜爱这些所推出的业务的基础上,在获得更高的、更多的、更优质的服务前提下,为整个发展再提出消费需求。

通过对新媒体业务即基于云平台的新媒体业务进行的初步统计,到目前已经两年的运营时间里,在过去互动电视(第二代数字电视)基础上新增的基于云平台的新增业务,所实现的收入已经与原有的增值业务,即基本收视维护费以外的收入基本持平,所以这种增长趋势和势头是非常好的。这一平台建设的检验验收标准,我们也向专家进行了汇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孙剑:您刚才提到了新媒体的发展,实际上除了有线网络公司,电信和互联网也是新媒体的主力军,有线网络公司也面临着他们带来的挑战,包括有互联网带来的OTT,有电信公司带来的IPTV,刚才您提到比如M1905、PPTV,它们可能在其他领域也在参与OTT和IPTV的运营,您怎么看待数字电视和IPTV及OTT之间的竞争关系呢?

张卫: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实施,基于电视终端的服务途径和方式越来越丰富,IPTV、OTT基于互联网,就是网络电视,它们与地面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等都将有效地服务于电视终端。因此,仅仅在电视终端这一个方面,未来的竞争就必将越来越激烈。云媒体电视正是应对未来这种激烈的竞争而进行研发和诞生的。因此,它先天就具有比较高的起点,并且现在具有很明显的优势。面对市场的竞争,云媒体电视的第一个特点是,它已经包含了全媒体和全业务的运营功能,具有实质性的运营能力;第二个特点,现在在云媒体电视中所呈现的,像多媒体的视频通讯以及3D服务,都是比较具有独特性的;第三,我们非常尊重传统用户对于电视的使用方式,在全面继承了用户传统电视收视习惯的基础上,更加简洁地引入更多智能化的技术,更加简便地减少了用户操作,开发了像智能导航、智能推荐以及其他方面个性化的一些智能服务,所以用户使用云媒体较过去更为方便、快捷,这也是在所有电视服务中非常有突出特点的。

OTT是作为互联网化基于宽带的业务服务,是未来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必须去正视它。云媒体电视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事实上现在我们基于云媒体平台来提供服务的云媒体终端,OTT的能力已经集成在我们的服务中,像现在我们和PPTV以及M1905进行了有效的合作,就实现了这种功能。另外,在我们今年10月份上线的升级版的云媒体中,就将实现多屏的服务,这是基于IT流,在多终端的业务覆盖。因此顺应技术发展的潮流,很好地去把握与OTT的结合,也是云媒体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

孙剑:您刚才提到江苏有线即将上线二代的平台包括您提到有高清、3D、多屏各种发展的方向,从江苏有线来讲,云媒体电视平台下一步主要在哪些方面着重发展呢?

张卫:刚才我已经提到了云媒体电视的发展,除了这种趋势和方向以外,我们坚持市场为导向,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云媒体电视的发展,在整个广电体系当中,真正实现商业化的全业务、全媒体的服务,我们认为不仅是一个探索和实践的阶段。尽管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云媒体电视毕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基于这一点,我们不能够一蹴而就。云媒体电视坚持了三个重要的方向,即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目前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根据国家关于三网融合总体推进的要求,我们在2011年8月以前首期研发成功了云媒体I,我们叫云媒体一代。云媒体一代目标是实现全媒体和全业务的运营,因此我们推出视频商城、阅读,即平面媒体的电子化,娱乐以及其他的各个服务板块,初步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仅仅是一个起步,在完成第一个阶段的目标以后,紧接着我们设定了云媒体Ⅱ的设计研发,云Ⅱ在云I的基础上再进行升级,方向为云计算、多屏和智能化,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重点是关注用户体验,所以全面改进用户体验和拓展用户的规模已经成为云Ⅱ的重要目标。

到目前为止,云Ⅱ开发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现在云Ⅱ所有的功能,比如刚才我所提到的多屏互动以及智能化,很多智能化业务功能都已经在网上进行上线测试。计划10月正式进行云Ⅱ的升级工作。

新的云Ⅱ完成了我们坚持技术持续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江苏有线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会结合NGB、云计算,在继续云计算个性化的智能开发、互联网等等视频通讯更广阔的应用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技术来引领我们整个事业的发展。当然,也期望通过这种尝试,为广电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和市场转型,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孙剑:今天非常高兴张主任为我们介绍了江苏有线数字电视建设的情况,谢谢。

专访北京世纪睿科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曲瑶

BIRTV2013期间本刊特约记者宋庆峰对北京世纪睿科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曲瑶进行采访,请曲瑶经理对世纪睿科集团在本届BIRTV展会上展出的新产品和应用及解决方案、公司在广电行业快速发展的诀窍以及今后发展的动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曲瑶首先介绍了公司参展今年BIRTV的总体情况,世纪睿科集团今年的展示内容整合了各大事业部的产品、系统,展位整体分为内场13大展区和外场转播车展示区域。内场展出的内容以解决方案的应用为主,涵盖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内容的制、播、传环节,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咨询等各个方面业务。在制作领域,集团以整体应用解决方案的形式展出了针对大型高端综艺制作的EVS高端多通道录制及快速编辑系统,针对高端网络与电台视频用户的高端业务级电视节目制作解决方案;在高端拍摄区,展示了代表着行业顶级水平的超高清、超高速、遥控云台、低空无人航拍飞机等特种拍摄及辅助设备;在播出主控领域,展出了基于IP化的全流程播出调度系统,以及多频道自动播出系统解决方案;在传输领域,展示了多种方式、适应于各种客观环境的传输方案,包括微波、宽带传输,动中通、卫星传输、3G/4G传输等方案,它们在技术与应用上各有特点,又具备的一定的互补性,可以满足各种用户在不用条件下的多种需求;在新技术方面,世纪睿科集团推出了iNews手机记者爆料系统,以及新趋势下的台网融合解决方案;基于目前大热的"4K"概念,睿科推出了涵盖制播、编解码及传输覆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世纪睿科推出"全媒体,全融合"概念,与德国三维互动产品Ventuz合作,以模拟展示的形式向观众们呈现融合了新闻与综艺双重功能的全新互动演播室的炫目效果。

在谈到世纪睿科集团在广电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时,曲瑶认为,对广播电视行业的专业服务能力,高效、敬业的技术团队,国际一流的合作伙伴,共同成就了世纪睿科集团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世纪睿科集团致力发展多种业务模式,为主流媒体客户提供从新闻采集到远程传输、编辑播出、传送覆盖等的全媒体制播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转播技术服务和设备租赁、系统运维、系统咨询顾问等专业服务解决方案,进而拓展自主研发市场,自行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把这些方案和产品提供给专业服务和系统集成项目团队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推动产业的升级。世纪睿科集团拥有扎实的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团队,为客户搭建切实可行、高效运作的系统项目。世纪睿科集团作为世界上众多知名广播电视巨头的在华合作伙伴,也是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亚洲首席代理,能为国内用户提供最先进的设备和最优良的服务。

谈到世纪睿科集团近几年的业绩时,曲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世纪睿科集团由北京世纪睿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睿科公司")、时代华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华睿")和永达国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达国际")共同组成。

2008年,世纪睿科公司中标成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的一级系统集成商,并作为北京奥运会在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为奥运承建了多个核心系统工程,凭借奥运转播核心综合调度系统获得2008年度"科技创新优秀奖"等四项重要奖励。2009年,凭借"十一届全运会"IBC核心总控系统再次荣膺"科技创新优秀奖"。2010年,世纪睿科因广州亚运会荣获中央电视台优质技术工程奖。2011年世纪睿科公司获得的广播电视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奖共9大奖项,涉及开放式演播室整体解决方案,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核心系统大型高清转播车,全网络新闻直播系统。2012年世纪睿科公司承建CCTV A2转播车,中标北京电视台演播室系统集成项目。2013年,继完成中央电视台B类大型高清转播车项目后,再次中标两辆C类转播车。同年,世纪睿科公司又中标了中央电视台20个频道播出改造系统集成及主控系统集成项目。第12届全运会上,世纪睿科公司以出色的系统集成方案和优质高效的技术团队,再次成功承接了IBC核心调度系统。

时代华睿作为集团旗舰子公司,致力于传输及新媒体业务的开拓,承建了多个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为奥运搭建的系统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的记录,如中国首个高清/标清数字地面广播平台(DTT),中国首个公共直播星卫星平台(DTH),中国首个直升机用高清数字微波系统;在2009年中国60周年国庆的转播中,提供了许多关键转播技术与现场保障。2010年,时代华睿荣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颁发的"中国行业领袖品牌"荣誉称号;同年,为CCTV搭建的全球覆盖网络传输系统荣获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广州亚运会微波传输项目荣获中国科技部中国广播电视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奖。2011年深圳大运会,时代华睿的技术团队为运行和维护赛事保驾护航。时代华睿和北京电视台凭借首届环京赛项目再获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一等奖。2013年2月芦山地震,时代华睿为中央电视台提供TVU Pack、Cogent Nanosat新闻应急传输方案。2013年6月,时代华睿凭借广电行业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团队中标广播电视专用传输交换网络项目。

集团旗下永达国际也有很多的业绩亮点,永达国际致力于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专业服务,包括转播技术服务及设备租赁、系统设计租赁服务、系统运维等服务。曾为多项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受到各赛事组委会的赞许并且荣获国家级优秀项目奖。2012年永达国际同澳门电视台完成了F3大赛的转播工作。2013年,永达国际中标第十二届全运会赛事管理咨询业务及特种设备租赁业务。同时,永达国际技术团队拥有专业先进的系统集成及运维服务经验,一直为国内与香港、澳门以及国外众多电视台提供专业高效服务并且拥有丰富的国际项目运作经验。永达国际还提供各种最新技术及设备租赁服务。包括Flying-Cam近距离航拍系统,3D制作设备、TVU Pack 3G新闻采集设备、卫星传输设备等。

谈到集团未来的发展时,曲瑶介绍说,集团一直以来面向高端客户,因而对客户的全面需求十分了解。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广电市场的进步,专业的广电服务市场应运而生。集团投资永达公司,业务领域从专业的制播解决方案提供延伸到专业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以往大型的体育赛事转播在国内一直都是政府机构、电视台作为主播机构,从无民营企业涉足。集团因为与国内高端客户合作多年,曾经参与多项大型高水准体育赛事转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良好的客户关系,从而发展为能提供大型赛事转播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曲瑶说,这在同类企业中可谓一枝独秀,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随着对广电行业需求的了解深入,融合创始人二十几年的行业经验,集团管理层敏锐地注意到了在世界时局变幻频繁的今天,国家对新闻直播的需求越来越大,实时新闻传送具有极大的商业机会,因此集团也拓展了卫星通讯直播市场,业务领域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高端设备制造延伸。通过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和业务板块的不断增加,集团业务逐步形成了产业链,与全媒体产业配套,实现了立体的全方位覆盖。

现场访谈 篇5

访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创新业务开发本部总监孙自力

BIRTV2015展会上, 索尼以“超越界限定义未来”为主题, 携4K转播车、现场制作流程、海量光盘存储技术, 以及行业摄录, 解决方案盛大出展。展会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王珮采访了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创新业务开发本部总监孙自力先生, 就4K乃至8K话题进行了交流。

索尼4K技术与产品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4K技术的应用始于四五年前, 开始阶段以数字电影、专题片为主, 很多用户拍摄制作4K, 并以高清播出。如今, 不仅是这种需要后期制作流程的节目, 很多现场转播也开始4K化, 越来越多精彩的体育赛事、综艺节目启用超高清制作。在世界范围内, 出现很多试验频道, 甚至是真正运营的商业频道。超高清的节目提供商也越来越多, 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 还可以看到很多OTT模式的播出, 新的发布渠道愈加丰富。

4K技术的应用范畴可以分成几类, 一类是传统的数字电影, 他们从胶片机转向数字机, 采用更高的分辨率进行拍摄, 张艺谋的电影《归来》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从拍摄、中间片一直到发行都采用4K版本。在电视领域, 央视是4K应用的先锋, 不仅仅是尝试, 还制作了真正的4K节目。

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剧采用典型的4K摄像机F55进行拍摄, 比如电视剧《芈月传》。但是, 70%~80%以上的电视剧是采用高清格式拍摄;采用4K格式拍摄制作, 保存了4K母版, 但是播出环境还是以高清为主。电视剧采用4K拍摄、4K存档、高清播出, 一方面利于推广宣传, 一方面可以面向运营, 面向新兴的OTT发行渠道。

采用4K技术拍摄电视剧的突出特点

索尼公司4K摄像机F55在电视剧、专题片领域应用普遍, 影像非常接近胶片, 让观众看起来有电影的感觉。我们经常说电影感, 一方面是动态范围提高, 另外比较重要的是大画幅成像获得浅景深, 突出画面主体, F55比F65更方便更容易实现, 是性价比非常好的4K电影机。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在电影院的突破不多。F55的分辨率非常高, 在上海电视节前, 一个华东的客户测试其水平分辨率能达到2400线, 比第二名第三名2000线高出很多, 是一个实实在在的4K摄影机。F55记录格式多样, 不仅有索尼记录编码, 也有行业中通用编码。

索尼素材浏览软件RAW Viewer新的应用

索尼素材浏览软件RAW Viewer是拍摄现场必备的数据管理软件, 最初发布是方便F55拍摄的RAW格式素材在现场回放。传统的胶片需要冲洗出来才能看样片, 而电视随时可以看到现场信号。然而在实际应用中, 只能现场浏览检查画面那太不够了。面对用户中肯的要求, 技术部门做相应的研发升级, 新增了校色的功能、由原始格式转换为制作公司编辑格式的转码功能, 应用能力逐渐丰富强大。该软件官网免费提供, 在电脑上安装即可使用, 解决了一线摄影师拍摄高质量4K RAW格式码率高、存储量大的困扰, 提高了现场浏览、素材备份效率, 他们说使用RAW Viewer软件, 在现场可以随时挑选素材, 直接剪掉无用段落, 为实际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F55在变帧拍摄方面的性能

F55变帧拍摄在电视剧里的应用很多, 特别是在高清码率下, 具有很强的变帧记录能力, XAVC 2K达到180P, R AW 2K达到240P, 受到电视剧高清、2K电影制作推崇。目前4K码率最高帧数为每秒60P, 随着4K使用越来越多, 用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续发展正在积极考虑中。

近期在国际上有哪些大的赛事可能考虑4K

体育在中国、欧美国家都是最热点的赛事, 这些赛事是驱动电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在巴西世界杯索尼的4K系统进行现场的录制, 在巴西世界杯的前一段还有一个联合会杯尝试了4K转播。在这些实践中, 沉淀下来很多的需求, 面向明年的奥运会。在这个节点上会有大批的电视台, 尤其是主播电视台采用4K转播, 所以, 很多4K现场转播、4K超高速等设备都在积极研发之中, 明年2月份巴西里约狂欢节, 就要投入使用。由此看来, 除了电视剧、专题片、电影这类摆拍型节目, 会看到更多现场型的娱乐性、体育性的节目采用4K转播。

BIRTV上4K现场制作系统方面的新产品、新系统

在这次BIRTV上, 索尼与中视飞扬公司举行了8讯道4K转播车交接仪式, 这是国内目前购买交货量最大的, 此外, 上海文广也签署了16讯道4K转播车合同, 这预示着4K技术在现场制作领域的突破。该系统标志性的产品是2/3英寸全4K成像的4K讯道摄像机HDC4300, 这款机型以突出的性能优势获得了2015年B I RT V的产品大奖。

2014年巴西世界杯转播采用了F55配置光纤适配器, 作为电视转播讯道使用, 4K画面质量非常好。但是, 实践中也发现了问题, 一是因为F55的感光元件是电影大画幅, 所能适配的镜头非常有限, PL口镜头一般倍率在5倍左右, 倍率再大就会更重, 使用不太现实。为了实现使用高倍率镜头推出球员的局部特写这样更有冲击力的画面, 当时使用了PL口转B4口镜头转换环, 接驳高清大倍率镜头。然而, 采用光学转换器损失光通量比较大, 会减少两档光圈, 还影响了4K画面质量。更重要的一点是大画幅景深很浅, 非常不适合做体育赛事转播, 摄像师要实时跟拍运动员, 经常出现虚焦, 保持焦点聚实尤为困难。这与做电视剧、电影这类创意性的节目, 追求突出主体的画面风格不同。由此, 索尼第一次推出了三片全4K分辨率、2/3英寸成像靶面的B4卡口摄像机H D C4300。这对于现场转播是个大突破, 在欧美三个月内已出货150台。体育转播运营在北美有一个特点, 转播设备已完全制播分离, 由大运营商投入系统, 租赁给电视台做体育转播。

HDC4300还有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在高清情况下可实现8倍速慢动作, 运动图像更清晰, 更平滑。超过了目前高清设备水平。一般来说, 慢动作回放是把常倍速拍摄图像马上回放, 画面比较虚。目前超高速回放通常是用三倍速慢动作, 像央视转播的世锦赛精彩慢动作回放都是用高倍速回放的。我们新推出的八倍速比原来的三倍速提高很多, 这样慢动作回放, 尤其是运动画面的质量, 比过去提升很高。这就是体育转播商、运营商积极投入这个产品的原因。国内江苏电视台首先买了两套, 用于类似冲关游戏性的活动, 像人掉入水里的精彩瞬间, 高速抓拍以后再重放, 画面又清晰又精彩, 视觉冲击力比过去的摄像机提高了一个档次。

得益于技术进步, 高清码率比标清多了四到五倍, 4K比高清又多了八倍, 其中分辨率多了四倍, 隔行变成逐行又多了一倍。4K平台比高清多了八倍的资源, 同时我们变通回馈给高清的应用, 正好利用这些资源, 产生八倍慢动作的效果, 配合4K的服务器, 形成高清域的八倍慢动作。4300对于高清画质也有突出贡献, 高质量4K画面下变换到高清, 也是超高质量的高清, 它的调制深度要比现在的高清摄像机提高一个水平, 带动了现在高清现场制作的一个技术能力。所以为什么很多用户推崇4300, 现在这个节点做新的大规模投入, 一方面要考虑未来十年、八年有可能转向4K, 同时, 对现在高清域又有非常突出的贡献, 投资确有实效。

在4300摄像机出现之后, 在4K系统架构上的新变化

4300采用B4镜头卡口, 追求与高清一样的方便性, 使用高清镜头时, 中心画质能达到接近4K, 但是边角画质不够。著名的镜头厂家, 适时推出B4口4K镜头, 不仅中心画质达到4K, 边角质量也提高很多。信号传输方面, 现在3G SDI只能传输一路信号, 4K需要4根线传输。所以, 我们积极采用IP化, 用IP的一路万兆光纤传输一路4K信号, 这在BIRTV也展出了。尤其面向转播车系统要求, 空间有限, 又高密度集中, 4倍于高清的线缆量使车体重量和复杂程度高很多, IP化一方面大大减少了信号传输流程, 使所有的设备监控管理达到了新的水平。4K在一个域接一个域的持续发展, 索尼在积极推动。

我们估计在明年初会实现一个真实的IP案例, 因为有非常着急的用户, 面向明年奥运转播, 面向明年里约的狂欢节, 相关项目在积极设计之中, 4K甚至8K。

索尼在4K超高清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

从标清到高清再到4K, 是一个非常发散、复杂的过程, 其中最主要的标志是分辨率在提高, 到了4K超高清时代, 用户的欣赏要求更多, 分辨率只是一个考量, 还有很多大家积极热议的话题。比如更高的动态范围, 还有色域, 从高清709色域到超高清2020色域, 颜色范围拓展更宽。比如说高帧率, 到4K时代, 是不是50P、60P就够了, 还是到100P, 120P才是一个基本节点, 除此之外, 还有环绕声等其他的适配。

索尼在展览会有许多技术层面的展示, 试图以多维度, 激发大家的想象力, 提供技术帮助。高端技术上, 有IP化技术的展示, 还有8K的显示。今年春晚, 央视使用F65设备进行了8K录制, 虽然F65是4K摄像机, 但是它具备8K成像器, 通过SRDM技术可以剪辑成8K分辨率的画面, 实现8K×2K的显示。8K展示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广域的应用, 不光在电视传统领域, 更广泛的户外显示大屏, 更多博物馆需要的高分辨力显示, 应用场景更多。

更重要的一面, 4K不光是高大上, 还推出了很多的小机器、手持机, 一两万块也4K, 但是它的画面质量在大屏幕观看, 比高端机器拍摄的还是有差距, 但是它毕竟能够满足更常规、方便地进入4K, 给大家提供一条便捷的4K通路。

对于8K的发展规划

4K与8K的发展取决于用户的声音, 即使4K超高清标准也包含4K和8K两个部分, 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现在大多数用户将4K定义为超高清的目标, 没有说未来超高清一定要到8K, 但是, 有些国家和用户积极推进的超高清是8K, 以日本为代表, NHK一开始就认定为8K, 做了很多努力。日本是典型的国家, 很清晰地定义超高清就是8K。据我们现在所知, NHK在前面奥运会已经尝试8K转播, 明年奥运会将投入更多的8K实验性转播, 东京奥运会2020年肯定是8K传播。对于4K是不是过渡的问题, 现在看并不明显, 同时也有不少市场声音反馈:8K适合公共场所播映, 4K适合家庭高质量观看。从厂家的感觉来说, 取决于各个地区的用户的最终决定。

有国家定义8K是超高清的终极目标, 所以在8K的应用或者产品的研发上不会停下脚步, 只要有市场, 有需求, 厂家就会努力提供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器件、核心产品, 做出系统解决方案, 所以8K技术也在积极发展。而且不光是在8K、4K的分辨率维度, 包括宽色域、高动态、高帧率其他几个维度, 也在积极地推动产品和相应的实施, 现在的产品已具备这个能力, 但是流程上还不清晰、不方便, 我们跟用户积极的切磋, 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流程。

从全球市场来看, 以日本引领的8K更高分辨率技术的发展正在积极规划和实施, 4K技术在数字电影、电视剧的应用, 已渗透到常规的电视节目领域;2015年在4K现场转播技术和产品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促成了系统性建设;越来越多家用型、消费型4K产品的出台, 带动了更广泛的普及。我们相信, 随着4K技术的不断成熟, 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4K节目和4K产品, 同时, 我们也期待着尽早开通4K频道。

访松下电器 (中国) 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总经理野村一生

受访嘉宾野村一生 (中) 、本刊特约记者王谦 (左) 、本次采访翻译陈德山 (右)

2015年8月26日, 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 (BIRTV) 在北京国展中心如期召开。本届展览会上, 松下公司作为传统广播电视设备重要制造商之一, 在“超高清4K”、“云服务”等热点技术方面均展出了一系列最新产品。

作为本刊特约记者, 笔者在展会期间对松下电器 (中国) 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总经理野村一生先生进行了专访, 就松下公司在中国广电行业的发展策略、2022年北京冬奥会合作意向, 以及超高清4K、P2无线传输、P2云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首先与野村先生就未来几年松下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策略等宏观问题进行了交谈, 野村先生表示:松下将继续秉承帮助客户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应对未来技术挑战的服务宗旨;进一步加强以AVC-Ultra压缩技术为平台的超高清4K及8K技术在中国的投入和推广;根据近期中国用户的需求变化, 积极开拓并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开展P2云服务, 为中国用户在IP化工作流程、无线传输、系统集成等方面提供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在谈及努力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时, 野村先生特意提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 他首先衷心祝贺北京取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他介绍说, 长久以来松下公司一直是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伙伴, 从1992年至今, 松下公司一直在为奥运转播提供技术支持。松下公司已与国际奥委会签订了直至2022年的正式合作伙伴协议。公司为即将举办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转播准备了详尽的技术支持方案, 各项细节正在敲定中。对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野村先生表示:松下公司将竭力为奥委会及中国各广播电视机构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及产品支持。

近几年, 4K、8K超高清技术是广电行业的一个技术热点;笔者在本届展会上看到松下公司不仅在广播级领域推出一系列4K产品:如新一代4K演播室摄像机AK-UC3000MC、4K多用途箱式摄像机AK-UB300MC、4K转播车等等;在专业级领域也推出了以大画幅一体机AG-DVX200MC为代表的一系列4K产品。当笔者询问松下公司关于4K产品线的配置策略时, 野村先生侃侃而谈。他说, 4K技术最早是为了满足电影制作方面的市场需求, 后来在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的制作, 以及一些体育赛事、重大活动的电视转播中对广播级4K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多。此外,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 医疗、教育、会议等方面的专业级设备用户对画面清晰度和画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松下公司作为传统广电专业的设备制造商, 一直以来积极应对这种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用户需求, 不断丰富松下的4K产品线, 使之满足各层面用户的不同需求。

访谈过程中, 笔者提出一个疑问:中国国内目前尚无开播4K超高清频道计划, 松下公司在中国推出4K广播级产品意义何在?针对这个问题, 野村先生介绍说:正如前面提到的, 在电视剧、纪录片制作以及体育赛事转播等方面, 中国用户已经有了4K制作的实际需求。这种需求主要针对画质和画面风格方面, 比如要求更高画质、追求一种浅景深、大动态范围的画面风格。用户使用4K设备拍摄出这种风格画面后, 再下变换成高清播出。谈到这里, 野村先生特意提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使用全高清信号转播奥运会, 12年之后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一定会采用4K或8K超高清信号进行转播。面对这一变化, 广电行业用户应该在4K/8K技术储备方面早做准备。他认为, 正如标清向高清势不可挡的转变一样, 超高清播出是未来广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未来挑战, 业内用户应以积极的心态做好准备, 迎接挑战。

随后, 野村先生介绍了4K/8K超高清技术目前在日本国内的发展状况。他说, 日本国内大部分电视台正在考虑的技术发展目标是4K, 但NHK电视台明确提出了8K的发展目标, 并宣布将采用8K信号转播202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目前有些收费频道已经正式开播了4K频道。

访谈期间, 笔者谈到了松下公司在本届展会推出的4K转播车、大画幅一体机AG-DVX200MC等最新4K产品, 野村先生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首先介绍了松下转播车的几大优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是它的最大优势。其次就是可扩展性强, 用户可根据制作要求的变化改变配置。比如, 可以方便灵活地将6讯道转播车改为8讯道;可以对高清转播车进行简单升级, 变成4K转播车;从多方位、多角度充分考虑转播车的可扩展性。此外, 松下转播车在外观设计上, 也是十分讲究的, 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漂亮、专业的转播车设计。当然, 野村先生最后补充到, 对用户来说, 性价比高才是“硬道理”, 松下转播车具备超高的性价比。

提到此次展会上推出的世界首款镜头一体式、配备4/3”大感光元件的4K摄录一体机A G-D V X200M C, 野村先生说:这款产品设计初衷是面向广大传统视频设备用户, 产品从设计上保留了传统摄像机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手感, 使用户可以轻轻松松拍摄出具有电影效果的电视画面。

当笔者问及关于松下在4K产品方面的发展策略时, 野村先生表示:作为设备制造商, 首先必须向用户提供好的产品, 松下将继续为用户提供一个非常丰富的4K产品线, 从高端系列至低端系列, 便于用户轻松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拍出好作品。其次, 好产品还必须配以好的宣传和培训, 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能。为此, 松下公司成立了4K学院, 致力于4K技术推广和4K设备培训。学院将为用户在使用4K设备拍摄作品时, 提供更为直接的技术支援和技术服务;帮助用户通过4K设备拍摄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众所周知, P2系列产品是松下公司推出市场多年的成熟产品, 当笔者询问关于P2系列产品在新技术革新方面的应用时, 野村先生介绍说:首先, 在AVC-Ultra压缩算法应用方面, 无论是适用于高端母带级制作、数字电影、商业广告方面的、视觉无损的200M和更高画质的4:4:4压缩算法, 还是应用于网络及无线传输的具有更高压缩效率的AVC-LONG GOP和代理码流, P2都有一系列丰富的产品应对。其次, P2系列产品在无线传输、网络化、I P化, 以及与云服务结合等方面, 都有不少技术革新的应用。

笔者也在展会了解到, 松下公司的P2无线传输、视频流接收服务器以及P2云服务是众多与会者的关注热点。具备网络功能的AJ-PX系列摄像机, 配备松下公司推出的AJ-WM30无线适配器后, 可接入无线局域网。安装有摄像机控制APP软件的无线移动设备, 如智能手机等, 可遥控摄像机的记录、播放、镜头推拉、聚焦等操作。移动设备还可以浏览摄像机上的代理码率素材, 标记元数据, 进行低码素材编辑, 制作播放列表, 并控制摄像机按播放列表播放, 输出SDI信号。此外, 该系列摄像机还具备流输出模式, 可通过Wi Fi热点进行实时直播。

谈到云服务, 野村先生介绍说:在美国和欧洲, 松下公司已与当地云服务运营商合作推出了名为“P2 Cast”的云服务。利用松下的视频流服务接收器, 用户可通过云服务器实时监控多达30台P2摄像机的远程工作, 并从云端接收视频流, 最多可同时转换4路SDI输出。

最后, 野村先生就松下公司在IT化、网络化这种时代特征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认为, 在产品宣传营销方面, 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与用户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而是要充分利用社交平台等网络化手段, 向市场更快、更全面地传达最新产品信息和技术动态。在新技术发展方面, 松下公司将继续致力于4K/8K超高清、网络化传输等方面的产品开发, 不断进行新技术尝试。他认为, 未来几年, 即便在演播室这种非常传统的制作环节, 也将更多地采用IP化技术。随着用户对画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 传输码流越来越高, 这就对网络技术提出一个更高要求:如何解决稳定、便捷的高码流IP化传输问题。目前, 各厂家都提出了IP化方案, 并在制定一些IP传输标准, 松下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虽然目前公司尚未透露任何细节, 但在不久的将来, 将会向业界发布一个详细的方案。

通过这次访谈和在松下展台的参观, 笔者感受到松下公司在广电行业技术革新中的锐意进取, 以及面对未来技术挑战积极应对的态度。祝松下公司的未来更加灿烂、美好!

访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韩胜利

受访嘉宾韩胜利 (右) 、本刊记者李幼林 (左)

李幼林:您是我们这个演播室的老朋友了, 您分别以草谷公司、英威公司中国区的总经理的身份接受我们的采访, 今天以捷成世纪CEO身份再来接受过我们的采访。那先从您的身份讲起, 捷成世纪在今年的7月份宣布了管理层的一个重大变动, 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新的管理层的组成。

韩胜利:好的。今年捷成公司的管理层有一个重大的变化, 我本人在广电行业工作了20多年, 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其中有14年汤姆逊草谷公司, 包括后来三年一直在英威做中国区的总经理, 对中国市场可以说是非常熟悉。跟我几乎同时加入捷成公司的还有两位, 一位是谭伟康先生, 他和我同时加入捷成世纪, 之前是在Avid和欧特克公司这两家公司作为大中华区的总经理工作了将近20年。另外一位是刘永春先生, 他比我们早加入两个月, 刘永春先生以前是思科和施耐德公司中国区的技术负责人, 这次他和我们一起加入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研发工作, 任职公司的CTO, 谭伟康先生任职公司的副总裁。另外还有王晓滨先生, 他加入捷成公司已经有两年多, 任职常务副总裁, 王总在加入捷成前曾任职冠华公司的副总裁。

李幼林:你们履职一个多月了, 这个领导班子对捷成公司有什么样一些变化?

韩胜利:我们第一步的工作就是了解公司的情况, 因为毕竟我们新加入的三个人都是以前在国际公司里面, 对本土公司可以说既了解, 但又不是很熟悉。所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 我们对公司内部的无论是运营, 还是公司组织机构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们也制定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计划。

李幼林:目前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怎么样, 近期的目标如何?

韩胜利:我们广电行业经历了一个十年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从去年开始, 我们的行业和国内大多数行业一样, 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期。跟前十年比, 我们这个行业比以前的挑战更多了。但是捷成公司由于在前十年积累了大量用户, 以及由于上市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我们在资金方面非常充足。在2011年上市之后, 捷成公司又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和变革, 所以尽管广电行业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 但是我们说捷成公司也面临一个新的机遇。

李幼林:能否透露一下, 你们有压力吗?

韩胜利:可以这样说, 不管做什么工作, 不论是在原来的国际公司里面, 还是到新的公司里面,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 我们时时刻刻感到面临两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我们面临着这个市场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给自己压力。如果我们不给自己压力, 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继续我们做了20多年的国际公司的经理人。我们加入捷成公司, 就是给自己增加了这个压力, 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要面对这个市场, 面对我们的用户, 同时由于我们是上市公司, 我们还面对着我们的股民, 所以我们没有压力, 那是肯定不对的。

李幼林:近期捷成世纪有什么样的产品推出, 战略上有什么具体的变化?

韩胜利:通过一个多月对公司的了解, 以及我们前期在这个行业里面的工作经验, 我们加入公司以后, 已经做了一些短期和长期的规划。长期方面, 因为公司有雄厚的资本, 我们不仅仅要做广电的龙头, 我们还要做其他方面, 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出版行业, 我们要做龙头, 我们正在做的智慧教育, 也要做到龙头等等, 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个比较长期的规划。在短期方面, 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很多, 比较重要的事情是, 我们要充实公司的研发机构, 在产品布局方面, 我们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部署, 这个部署已经开始实施。目前看来, 这些方案无论是从公司内部, 还是我们董事会的反映, 都非常得好。

李幼林:能否透露呢?

韩胜利:比如说我们在产品研发方面, 集中力量在这次展会上公布了两款新的产品。一个是“开放制作平台”, 这个平台是把市场上能够使用的非编全部集中到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下, 给电视台提供了一个完全方便, 而又价格便宜的解决方案。使用户不再受制于某一家非编系统, 只要在我们的平台下工作, 任何一个平台的源数据都可以互通, 互相调用, 非编的能力都可以成倍地提高。另外我们加入公司以后, 集中力量发布了一个产品, 就是我们曾经研制了将近两年的自动播出产品。通过这个产品的发布, 在自动播出的市场上, 可以说捷成公司异军突起, 在这次展会上也受到了参观者的欢迎。而且我们在最近又成功地取得了数个用户的支持, 包括产品已经用到中央电视台、青岛电视台、上海教育台和昌平电视台等等。

李幼林:除了刚才介绍的两个产品, 这次BIRTV还有什么值得在这里着重来讲一讲的产品和技术呢?

韩胜利:这次展会我们重点推的是新产品, 在我们的展位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目前在这个市场上有数个唯一的产品, 要么是这个行业第一个的龙头产品, 要么就是这个行业还没有第二家这样的产品。比如说我们这次推出的“开放制作平台”, 我们的音频媒资系统, 我们的融合制作系统, 以及IP交互系统。另外我们展出了两个以前没有展过的产品, 一个就是新闻出版媒资系统, 这个部署在了新闻出版署, 捷成也是行业内唯一做新闻出版媒资的公司。还有一个是智慧教育, 捷成进入智慧教育领域的时间并不长, 但是我们成功地在这个行业里做到了龙头的地位。我们已经开始部署两个城市的智慧教育系统, 受到了这两个城市教育系统非常热烈的响应和欢迎。

李幼林:您刚才提到的出版龙头和智慧教育龙头, 我听起来, 智慧教育龙头我理解一点儿。出版龙头怎么讲?

韩胜利:国家出版署今年有一个比较大的项目, 就是把出版行业引入媒体资产管理。我们已经有成熟的视频媒资和音频媒资, 出版媒资是第一次做, 通过公开招标, 我们赢得了国家出版署这个媒资系统, 目前已经部署完了第一期, 初步的验收也已经做完了, 我们正在跟国家出版署考虑第二期的项目。

李幼林:捷成公司以收并购的方式让产品线扩充以及升级。您跟我们讲一下, 这个方式对整个广电供应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你们加入以后, 是不是还将以这种方式发展自己?

韩胜利:非常好的一个问题, 作为上市公司, 实际上它的发展可以说是几条腿走路的。在过去捷成公司先后收购和并购了几家咱们广电行业的公司, 展位上大家都能看到我们的产品, 其中一部分比如说非编, 又如4G传输, 这都是我们在几年前做的收购。同时我们在自主研发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比如说非编, 自动播出, 开放平台, 这都是我们自主研发出来的产品。同时, 我们也进一步利用资本的力量, 利用捷成公司是上市公司这个优势, 我们还在探讨并进行市场调查。如果我们遇到比较好的公司, 如果有机会, 我们还会进一步做购买兼并这方面的工作。实际上这方面的工作, 在世界上非常流行, 无论在我们行业, 还是其他行业, 一个不断成长的公司, 都是不断地在市场上进行并购, 但是同时它也会剥离出一些不良资产, 就是说我们在并购过程中, 是有进有出的, 所有能够成为世界级的公司, 都一定要有这方面的经历, 在其他的国家这种经历进行了很多年。广电行业在过去十多年飞速的发展中, 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随着这个市场进入平稳期, 这个市场一定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 我们也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 充分把我们在广电行业的业务做大做强。所以我们还会采用不同的方式, 加大自己的研发力量, 同时也会进一步在并购收购方面做一些工作。

李幼林:您刚才提到了国际惯例上有并购, 还有剥离。那捷成公司只有并购, 目前没有剥离, 那意味着不远的将来, 你们还有剥离是吗?

韩胜利:从世界范围来看,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只并购, 不剥离。虽然捷成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只做了并购, 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们的发展, 我们会逐渐在主业方面进行一些集中, 可能会在将来在一些副业可能做一些剥离, 市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比如说新开发的新三板, 上海开发的高科技板块, 实际上对剥离部分的解决办法还是很多的。

李幼林:捷成公司将如何调整产品战略和生产技术战略适用互联网+技术, 为我们融合媒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韩胜利:李老师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讨论的问题。我们目前的产品已经为互联网应用, 还有云的应用做好了准备。比如说刚才提到了我们的开放制作平台, 媒资系统和出版系统, 都在做云应用这方面的准备, 也就是互联网上的准备。我们展位上展出了几款跟互联网有关的产品, 一个是我们在应用端的传输方面, 利用我们的4G传输手段, 可以用到新媒体方面, 我们有这方面的案例现在在展出。另外还展出了与互联网, IP交互, IP点播相关的产品, 我们也是在广泛地征求用户的意见。我们还会进一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迎接互联网+, 以及互联网媒体, 云媒体这样应用的发展。

李幼林:今年在BIRTV产品评奖当中, 科技进步奖是学会的一个奖杯, 我记得发奖上有捷成公司和中央电视台, 还有一家公司合作获得的一个大奖, 就这项技术, 你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大致的介绍。

韩胜利:我们这次展会的介绍中提到, 有两个奖项, 一个是开放平台, 这次我们获得了BIRTV奖, 另外我们还获得影视学会的大奖和特别奖, 这是我们安全的产品。随着我们互联网应用, 特别是刚才提到的互联网+的应用, 我们电视行业会从一个封闭系统走到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系统, 就是到互联网应用的系统, 在互联网应用这个系统, 在开放应用系统里面, 我们面临着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就是安全的环节, 捷成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前瞻性的部署, 也欢迎广大观众到我们展位上详细了解这款产品, 这款产品是目前我们在电视行业里面唯一的一款产品。

李幼林:好的,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 看到您带领的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新的进步,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韩胜利:谢谢李老师, 谢谢您的采访。

访新奥特云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全武

受访嘉宾董全武 (右) , 本刊特约记者赵震 (左)

2015年8月, 国内广播电视业界最为知名的年度盛会BIRTV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再次如约开幕。作为本刊特约记者, 笔者有幸在会展现场的CNTV直播室对新奥特云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全武先生进行了专访, 针对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自新奥特云媒体平台推出以来, 笔者进行过多次追踪报道, 与董全武先生也非常熟悉, 因此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司主打的融合媒体云平台近期在广电业界最新的发展状况如何?董总就此展开了话题。

董全武先生表示, 多年来新奥特一直在为广电的融合媒体做贡献, 尤其是最近一年来, 公司在媒体融合云平台方面有非常大的进步。从大环境来讲, 去年8月有一个标志性事件, 就是习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 推动了整个广电领域融合媒体的大发展。从中央级主流媒体到各地方省台都有多方面的举措, 各个厂商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方案, 并且近年来在不断探索中也破除了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的误区。以前大家建设融合媒体云平台时, 常停留在把技术平台做一些虚拟化, 然后把原来的系统装上的层面, 但如今这样的方案已经是远远不够了, 而是要真正按照云计算的理念来建设。

谈及融合媒体云平台的新发展, 董总认为应该从媒体变革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如今整个媒体行业面临的最大变革, 就是随着技术的发展, 媒体原有的以自身为中心的单向推送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 普通用户, 也就是原来所谓的受众, 自身也拥有了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能力。比如说原来大家接收信息只能看电视、看报纸, 现在通过微信朋友圈, 我们就能转发很多内容, 这本身就是一个媒体传播的渠道。换言之,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来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不是唯一的渠道, 社会化媒体出现了。它们不但产生大量的内容, 也在传播内容。因此媒体机构一方面要参与到互联网媒体的传播中去, 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把互联网上的内容拿到媒体的系统平台上来。

但现有的广电技术系统在应对上述变革时常常力不从心, 说到这一点董总表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以往系统面向的是专业的视频生产发布流程, 相对而言比较封闭, 不能满足融合媒体的业务发展要求。新系统要能吸取更多外界的内容, 同时还能进行互联网发布, 就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其次从建设模式来看, 以往系统更适用于直播方向, 系统建设周期和使用时间都比较长, 而在融合媒体的大背景下, 很多新业务的上线速度要求非常之快, 业务需求的变化也非常快, 再按传统方式建设系统已经跟不上发展。因此要有快速的方式来应对, 在新业务出现之后迅速反应, 把符合当时发展需要的应用推出来, 这正是云平台的强项。

从这一话题展开, 董总着重介绍了云平台的优势。首先硬件资源都是直接可用的, 按需开通即可, 不用时可以释放。此外云平台不仅有硬件资源, 还有面向媒体的软件资源, 需要搭建应用时可以在几周, 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实现, 从而能快速组建业务。董总认为在融合媒体的建设中力推云平台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开放性, 通过云平台能聚集更多的工具, 更多的内容;二是时效性, 使用云平台能迅速开展新的业务。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把融合媒体建设好。

云平台的技术基础是后台海量的计算资源, 但对媒体行业, 尤其是广电业界来说, 功能服务才是最受用户关注的地方。众所周知云计算有三层服务, Iaa S、Paa S和Saa S, 新奥特云视在融合媒体云平台的构架方面有哪些想法和思路呢, 或者通俗一点来讲, 如何建设融合媒体云平台呢?针对这个问题, 董全武先生进行了深入和详尽的分析。

董总表示, 建设融合媒体云平台, 需要综合云计算的三层服务。最底层是计算资源, Iaa S层;中间是Paa S层, 提供代码级的接入;还有直接购买的软件应用, 也就是Saa S服务。要实现广电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开放和快速, 直接租用Iaa S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有大量的内容资源, 或者说能力与工具的资源, 实现的核心就是Paa S平台的建设。与通用的IT Paa S平台不同, 广电用户需要专门面向媒体的Paa S平台, 董总认为建设面向媒体的专业Paa S平台应该具备六个要素:

第一要素是对Iaa S平台的管理能力, 也就是云管理中间件。目前提供商用Iaa S服务的平台有很多, 国内比较领先的是阿里云, 还有腾讯、百度, 包括乐视都在提供相应的服务。用户在构建应用时会在各方面比较底层Iaa S平台并做出选择。因此融合媒体云平台Paa S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与每个Iaa S平台的对接, 使上层应用无需针对底层单独开发, 只要与Paa S层对接就可以。这样云平台在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时在兼容性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Iaa S服务, 谁家最稳定、最优秀、性价比最高, 就用谁的服务。

第二要素是对用户的统一管理。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建设目标是要在开放的平台上集成很多的能力和应用, 但也要避免多系统集成后使用上的不方便。以往经常见到烟筒式系统, 用户在这个系统登录一遍, 进入另一个系统要再登录一遍, 使用体验很差, 因此要在平台上把用户统一管理起来。所有的系统接入融合媒体云平台时都要遵守相应的规范, 从而实现用户层面的统一, 对账号进行统一认证, 实现用户一次登录。

第三个要素更为重要, 就是对内容资源的整合。以往的系统之间要互通, 要走很多接口和很复杂的流程, 但在新的云计算方式下, 只要内容进入云平台, 就能够自然互通, 因为云本身就是集中式的资源使用, 原则上不需要内容的复制, 资源互动是云平台的天生优势。新奥特云视所构建的Paa S平台设计了相关规范, 使内容在系统中能方便地共享, 同时平台又具备强大的权限管理机制, 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相应系统和资源。此外云平台与传统系统相比, 存储空间的扩展性非常强, 基本可认为有无限的资源存储空间, 从而能很方便地实现多重备份、并行访问等功能。以往用户头疼的系统升级、存储扩容等问题在云平台的架构下只需要开通新的资源, 按量付费即可。内容资源和用户的统一管理, 以及系统备份、扩容的便捷性对媒体用户都非常重要。

第四个要素是云平台Paa S层对服务能力的工具级管理。在云平台汇聚了各种内容资源之后就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进行加工处理。许多以前沉淀在各个系统中的处理能力在云平台上可以拆分出来, 作为工具加入Paa S平台, 并为上层所有的应用服务。只要按云平台的规范提供接口, 各个应用都可以调用该项服务能力, 由云平台提供服务能力的管理、注册和开通机制, 以及对服务的弹性扩展和状态监控。比如上层转码应用可以在转高码时使用A厂商的工具, 转低码时使用B厂商的工具, 在平台层都可以解决。开放的融合媒体云平台能够汇聚各种各样的能力和工具, 新奥特本身会提供很多工具, 也欢迎其他厂商合作, 在平台上部署各种处理资源, 这也体现了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开放性。

第五个要素与运营管理相关。云平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服务的方式做处理, 而服务是可以按量计费的。以往的系统经常采用按时间计费的方式, 现在可以做得更精细。云平台的Paa S层在运营管理方面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建立了计量计费的系统, 可以对各项服务的使用时间、使用人、使用次数进行非常详细的记录, 并按照设定的计费方式给出相应的账单, 还能实现系统之间的结算。有了这样的管理和结算机制, 平台上的服务能力就能实现良性发展, 因为能够得到盈利, 厂商就有动力改进自己的产品, 这是Paa S平台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六个要素是公共支撑服务。Paa S平台提供消息引擎和工作流引擎, 保证平台上各项服务之间的通讯, 使得各个应用能够相互协同工作, 同时也能把比较简单的服务组合成相对复杂的服务, 让Saa S层调用起来更方便, 使整个的Paa S平台运转更高效。

在对融合媒体云平台的Paa S层建设进行深入分析之后, 董全武先生还介绍了新奥特云视公司在本届BIRTV带来的新产品, 包括内容共享服务、云通连服务、大数据服务和微信应用。内容共享服务的核心是把各种媒体资产放到云平台上去让大家共享使用, 最新案例是江苏台的电视剧分发平台。每年有1500小时的电视剧要向各地市分发, 原来的方式是寄光盘和移动硬盘, 现在只需把内容放到云平台上, 各地市在云平台浏览下载就可以了。云通连服务主要应用在新闻报道方面, 采访内容的回传, 各电视台间的内容共享, 使用云平台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就可以简便地实现。大数据服务可以在内容存储的基础上, 通过云平台挖掘新闻事件热点排行, 寻找相似事件之间的脉络, 为做节目和报道新闻提供有力的支持。微信服务目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而云平台有现成的服务, 有业务需要时在一两天内就可以开通, 并且能够采用按月或按年等灵活的付费方式, 体现了云服务的快捷性和方便性。

通过对董全武先生的专访, 笔者看到了融合媒体云平台蓬勃的发展前景, 对云平台Paa S层的构架思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深刻地感受到了云平台技术对广电业界和媒体受众的深远影响, 由此也愈发期待未来更多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 能给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访广州市河东北特舞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桑、总工程师于雪松

受访嘉宾朱桑 (中) , 于雪松 (右) 、本刊特约记者谭磊 (左)

在BIRTV 2015展览会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谭磊采访了广州市河东北特舞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桑女士及总工程师于雪松先生。今年以来, 河东北特发展势头良好, 各类项目频频中标。在采访中, 朱总和于总作为行业内的专家, 就河东北特今年的新项目、新产品、演出安全、以及未来的企业发展等向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河东北特亮相舞台剧《战马》, 中国企业助力英国国宝级舞台剧

于总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战马》这个舞台剧的背景。它是英国非常著名的一个舞台剧, 改编于英国家喻户晓的同名小说《战马》。2007年历时多年打造的《战马》在英国伦敦皇家奥利弗剧院成功首演, 引起了轰动效应, 获得了各类大奖。今年是中英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 《战马》作为中英戏剧战略合作的第一部作品, 由国家话剧院引进到中国, 也受到了中英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个剧目有两种演出方式, 一个是巡演, 一个驻场演出。本次演出在国家话剧院采用巡演的方式。巡演方式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求装台、拆台非常迅速, 要模块化。这个剧目主要包括了演员, 舞美, 基础设备团队等几个部分。在基础设备团队部分又包括了基础吊装、音响以及灯光等几大部分。河东北特本次承担的就是基础吊装部分的设计和研发。

基础吊装是灯光和音响设备安装的基础, 这一步基础做好了, 下一步工作就很顺利。该剧目场景规模宏大, 需要大量的吊装设备, 任何一个演出剧场本身的设备都不够用, 所以安装的工作量很大。同时它的安装精度要求也很高,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河东北特的项目团队今年还特地去了英国, 在它的巡回演出现场观摩了它的装台和演出, 学习它的管理和设备特点。回国后项目团队把整个过程形成几个设计方案, 最终的解决方案有三个特点:超静音、快速升降、全新的控制模式。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Turss架, 用于空间布置, 实现快速卸车安装、拆下装车的目标。传统的Turss架结构是Turss架、灯具、线缆三者各自分开, 不形成一个整体。改进是把它们三个集成在一起, 做到即使在运输过程中也不拆灯。并且巧妙地给设备安装了滑轮, 从车上卸下来直接推着走, 到场地后互相连接, 吊装起来就可以使用。线缆也是布好的, 现场一插, 就能在现场很迅速地完成装台的工作;

·三道快速的升降墙。升降墙用来做黑幕, 它要求每场演出升降30多次, 并且速度要快, 在升降过程中要求采用不同的速度、停在不同的位置, 而且还要随时停止。在演员道具进出的时候出现问题时, 要随时停随时走。升降速度达到每秒150米, 在国内是尚未用过的。而且设备的卷扬机集成在Turss架中, 距离舞台只有10米, 所以它要求非常静音。经过两三轮的设备改进, 现在已经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整套装备都将跟着《战马》剧目在亚洲多个地区进行巡演。最终设备进场安装也非常顺利, 比较完整地再现了英方的系统, 得到了英方的赞赏。

除了《战马》项目外, 河东北特的团队今年还做了不少重点项目, 比如刚举行过APEC会议的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新疆人民大会堂、浙江影视新中心1200平米演播厅、洛阳广电1600平米演播厅和600平米演播厅的机械吊挂与灯光系统以及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演播室专用LED灯具项目等等。

演出安全重中之重, 河东北特有话说

近年来演出安全事故出了不少, 朱总向我们分享了不少事故案例, 比如毕节大剧院主舞台坍塌、台湾新北市演出着火、平顶山汝州大剧院背景支架倒塌以及四川大学演出时舞台坍塌等等, 非常触目惊心。针对现在演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 河东北特把设备的智能安全监测作为了研发的重点。

朱总说现在的剧场、演播室的现场设备包括了音响、灯光、舞台机械等等, 在目前这个信息大爆炸以及互联网+的时代, 设备的安全状态及信息, 应该是透明化的、可被查阅的。通过搜集体现设备安全运行状态的参数, 可以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利用阿里云平台, 将庞大的数据收集起来, 传输到云端, 再发送给各个终端, 包括电脑、手机, 然后将报警状态利用声音、灯光等方式表现出来, 让大家对设备的状态可以实时监视, 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 从而实现了防患于未然。河东北特作为一家做照明和控制起家的企业, 未来将首先从“电”出发, 大力发展电力智能安全监测, 未来将扩展至整个演播室和剧场的各类系统及设备的安全监测上。

此外, 于总认为在演出安全方面最关键的就是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 做任何事都不能浮躁, 要踏实, 不能急功近利。舞台演艺设备行业, 特别是舞台机械行业, 技术上并不复杂, 但是要求我们企业做事要认真, 要扎实, 不管是设计、选型还是设备生产, 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 不能偷工减料, 这样的项目最后做下来就会是安全的。现在发生这么多安全事故, 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以后我们在设备的设计上, 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在产品的质量上, 产品的加工上, 要更加严把质量关。

BIRTV2015河东北特新品解读

今年BIRTV展会上, 河东北特的新产品不少。于总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专利产品——三维动作灯光吊杆, 它改变了传统电视台里使用的吊杆只有升降这一单一功能的现状, 可以实现旋转、行走、升降三个运动, 给予了灯光师更大的布光灵活性。而且安装特别方便, 不像传统的吊杆安装那么复杂, 采用演播厅或剧场原有的设备层结构即可, 无需特殊的施工结构。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电视台的认可。

另外一款产品也是河东北特的专利——多卷筒自排绳水平吊杆。它解决了长期困扰电视台的因为传统灯光吊杆排绳距离不够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同时排绳更加容易, 目前在几家电视台已经得到了应用, 效果非常好。

此外, 朱总提到今年除了在产品有创新以外, 河东北特在企业的综合实力上也有所提升。今年年初我们并购了百特思, 这是佛山一家做影视舞台灯具的企业。这样除了继续稳固河东北特在舞台机械, 灯光网络控制这一块的实力以外, 还能够继续完善并丰富我们的产品线。现在全新的HDL品牌的影视舞台灯具, 已经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

强强联合, 互补共赢, 河东北特期待未来更大发展

采访的最后朱总向我们介绍到, 今年是河东北特这两家企业合作的第二年。在这两年里, 我们双方强强联合、互补共赢, 将舞台灯光与舞台机械相结合, 提供专业的舞台整体灯光、机械解决方案, 得到了很多用户及项目的认可, 比如浙江新广电、洛阳新广电、安徽广电3600平米、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等等。而在今年初, 我们并购了百特思灯具厂家, 继续丰富了我们灯光这条产品线。这样的方式也获得了行业的认可,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演播室就选用了我们的LED灯具进行改造。朱总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 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 融合各家所长, 才得以发挥优势。未来河东北特也将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 希望能与其他企业合作, 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访北京正兴华泰数码影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小韵

受访嘉宾顾钱小韵 (右) 、本刊特约记者孙培 (左)

在BIRTV2015展会上, 本刊特约记者孙培采访了北京正兴华泰数码影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杰讯”产品研发中心负责人钱小韵先生。双方围绕着正兴华泰本届的参展产品、“杰讯”产品目前的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以及目前广电市场的自主研发情况等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正兴华泰数码影视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成立之初正兴华泰只做进口产品的代理。2000年正兴华泰创立了自主民族品牌“杰讯”, 经过多方努力, 不断研发、改进和创新, “杰讯”的品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可。“杰讯”作为正兴华泰的自主品牌, 目前旗下产品包括摇臂、脚架、无线微波系统、摇臂显示器等一系列产品。其中“杰讯”的摇臂产品包括大、中、小型摇臂, 以及12米、16米的自动伸缩摇臂产品。目前其在省级电视台的占有率达到90%以上, 中央电视台已经选购多套“杰讯”摇臂。从市场反馈情况来看, “杰讯”摇臂的产品口碑、品质、服务、质量、操作手感都达到了用户满意的水准。在今年的BIRTV展台上, 正兴华泰还带来了“杰讯”的新产品:虚拟摇臂。此款摇臂在参展前到虚拟设备厂家进行了严格的实际测试, 测试效果优异, 超出了使用需求, 并提交了相关测试报告。虚拟摇臂的研发, 填补了“杰讯”产品的技术空白, 充实了摇臂系列产品, 使这一品牌得到完善。

随着电视节目的丰富, 节目制作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无人机等特种设备在大型节目的直播中使用越来越频繁。为响应市场需求, “杰讯”在原有的无线微波系列产品上进行功能点的改进创新, 在今年的展会上推出了Cam LINK-10HD无人机专用无线微波。在2010年BIRTV展会上, “杰讯”首次推出了Cam LINK无线微波产品, 此后的Cam LINK-5HD还获得了BIRTV2013产品奖。而此次的Cam LINK-10HD是特别针对无人机参与电视转播中产生的远距离无线传输问题而研发的。经测试Cam LINK-10HD的实际传输距离在1500米以上, 超出了飞机的最远控制范围。此外在产品研发时, 还特别注意其功耗、重量、散热等问题, 为确保传输稳定, 将地面接收机加入增益天线, 将发射端体积减小。目前其系统传输延时时间小于等于5ms, 传输码率最大可达到400Mbps。经检测, Cam LINK-10HD完全可以实现高质量无损的电视直播。

在采访中, 钱小韵先生还介绍了正兴华泰进军存储领域的初衷。伴随着移动媒体 (手机、i Pad) 、互联网媒体、各种LED屏等新视频媒体的层出不穷, 如今的广电市场正步入全台网络化、IP化、云化时代, 逐渐形成新媒体形态。全媒体融合面临的是如何通过新技术, 来满足新业务, 并构建未来的发展。媒体云平台的建立, 数据量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大数据爆发的时代即将来临。构建一套可以融合、共享, 并具有对未来弹性增长而按需匹配的基础存储体, 无疑是基础性保障。在与多家电视台的走访和合作中, 正兴华泰发现用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今后发展的变化与成长性。在电视台里运行了多年的FC/SAN架构的存储体, 无论在运维还是后续业务方面, 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型业务形态的发展和需要。所以各电视台纷纷了解和采纳新兴的存储体, 即分布式大规模集群存储。该架构的存储体, 最早应用于互联网行业, 本身就是面对海量数据、大量客户并发访问等应用特性应运而生。并在互联网领域、高性能计算、数字电影等领域应用多年, 取得了非常优异的应用效果。广电领域在面对融合媒体平台建设, 智慧媒体平台建设以及云平台建设中, 纷纷采用了该架构的新兴存储体。同时在全台网和非编网改造中, 也采用这种架构的存储体。可见, 广电领域正在进行着新兴存储体的更新换代, 来应对和面向电视台业务发展的新方向。正兴华泰推出的“龙存集群存储系统”是基于中科院计算所强大的软件开发平台, 业内众多I T网络、云计算、大数据、阵列存储的专家历经数年的研发成果。“龙存”依托千兆/万兆以太网, 以其简单的系统分布式架构, 高性能计算、高安全性、超级存储容量、千亿级的文件管理能力和超级的计算速度迅速崛起, 其性能超过现在所有存储架构。“龙存集群存储系统”高效支撑新媒体业务。央视国际网CNTV核心数据中心存有6000TB点播资源, 通过分布式访问模式, 高效支撑了2014世界杯期间的业务需求。CNTV在线活跃点播用户超过500万, 支持100台点播服务器共计4万并发数, 稳定支撑业务系统长达1600天持续运营, 未出现存储系统停机维护的情况。在今年6.1期间首映的影片《潜艇总动员》也是在“龙存”的平台上渲染制作完成的。

钱小韵先生是“杰讯”品牌的负责人, 多年来一直从事广电市场自主产品的研发、销售工作, 具有丰富的经验。采访中, 钱小韵先生表示, 正兴华泰一直致力于把“杰讯”做成广电系统的著名品牌, 能在用户心中立住的好品牌。这就需要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及服务优势, 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杰讯”品牌不会单方面为追求价格低廉牺牲产品质量, 而是强调其在性价比方面达到最优选。此外, 产品售后服务也是产品品质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形成客户对产品忠实度, 对品牌信赖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杰讯摇臂设备一直服务于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新大楼各大演播室, 以及全国范围省市级电视台和最优秀的卫视栏目及制作机构。目前“杰讯”的售后服务划分成两种模式, 除了常规情况下满足客户随时提出的需求外, 正兴华泰多年来一直在全国推出“产品巡回服务月”的活动。此项活动旨在为大客户提供主动、自发的定期上门售后服务工作。通过例行巡检对复杂电控摇臂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常规维护, 使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杰讯”巡检任务中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设计工程师参与其中, 听取用户操作人员反映的问题及建议, 不断完善产品的软、硬件功能和质量。在维护的过程中, 也是工程师和使用方沟通的过程。正是借助这一过程, 让“杰讯”的产品在手感、操作习惯及稳定性方面都有了更高的提升。及时采纳客户反馈的重要信息, 使“杰讯”的产品得以优化, 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赢得了信任。通过多年努力, 目前“杰讯”先后在北京、哈尔滨、济南、南京、杭州、南昌、武汉、贵阳、成都、西安等城市设立了产品售后服务网点, 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这样的售后方式虽然会为公司的运营增加相当的成本, 但为了树立、维护优秀的品牌, 为了保障客户的利益, 正兴华泰将会一直坚持下去。

采访的最后, 钱小韵先生谈到了他本人对目前广电市场自主品牌领域的认识。“杰讯”品牌设立之初, 在经验和产品质量上都有改进空间, 正是在客户的支持下, 才一步步努力坚持下来。经过十几年对产品性能、售后服务的提升, 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同时“杰讯”摇臂种类的不断完善使其品牌更加成熟。“杰讯”早期借鉴了国外摇臂的技术, 经过多年的磨合改进, 目前已经完全成为自主知识品牌。随着“杰讯”的产品线更加丰富, 正兴华泰将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关键技术点存留、申报、注册, 进行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未来“杰讯”产品将向轨道机器人等特种设备方向进行研发, 以完善这一品牌。近些年广电市场每年都会有大量公司涌入, 产品价格日趋透明, 竞争越来越残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更突出了高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人才的可贵。

现场访谈 篇6

访华创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会森

吴会森 (右) 本刊特约记者姜斌 (左)

每年8月的广电盛宴BIRTV, 吸引着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广电人的目光。刚从伦敦奥运会归来的华创科技, 在BIRTV2012上为大家带来一场饕餮盛宴。展会举办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姜斌采访了北京华创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会森先生。

首先, 吴会森总经理介绍了前不久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近几年华创科技在国际赛事中的优质表现, 让中央电视台在奥运会这样重大的国际赛事中采用了多款由华创科技生产的国产设备。华创科技系列产品全程参与伦敦奥运会的体育赛事转播与节目采访报道, 其中, 前方报道使用的ENG中, 有一半是由HDC-1680摄录一体机承担。HDDE-980A、HDDE-980B、HDDE-980-3D三代编辑录像机承担着赛事收录、配音、编辑、回传等重要环节。奥运会也首次采用了新一代介质——易盘卡, 这也标志着易盘卡这种新型介质成功应用于奥运会。

接着, 吴会森总经理又详细地介绍了华创科技的产品。第一款是华创科技的高清摄录一体机HDC-1680, 是世界上首款采用DNxHD编码格式记录的高清摄录一体机, 记录码率为120Mbps~220Mbps, 是新媒体记录格式的最高码率, 并且有读写预记录、场景文件存储和双盘卡进行循环、镜像记录模式等丰富的功能。第二款就是普通的拍完以后可进行高码流编辑的HDDE980录像机, 它是2D的, 这款机器在伦敦奥运会作为回传、编辑使用。第三款是HDAVS的3D录像机, 也是世界领先的, 这款3D录像机左眼和右眼的视频信号全部记录在一个卡上, 其他国外的制作公司, 是左眼信号、右眼信号分别各用一个盘记录, 到后期制作时两个盘再去对, 新媒体也是左眼信号录制在一个卡上, 右眼信号录制在另一个卡上, 然后再编。而华创科技的3D录像机则是左眼信号、右眼信号、八路音频信号同时记录在E盘卡上, 两个卡同时记录的话, 185M、240M是相当大的, 要有相当高的水准, 目前用一块记录媒体, 用一台机器来完成3D的制作, 在全世界只是华创科技一家。这三款设备在伦敦奥运会当中, 取得了中央电视台的信任, 在整个IBC中心有世界各国的大型媒体, 他们看到中国能制造出这样的机器都表示敬佩。

众所周知, 在上游设备环节, 华创科技面对国外知名厂家的压力, 在下游设备环节, 华创科技面对国内知名企业的压力, 华创科技的产品线非常广, 可以说是覆盖了节目生产的所有流程, 吴会森总经理对华创科技的产品定位以及在战略层面的考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上游设备环节, 华创科技面临的厂家都是国际上的百年老店、顶级厂商的竞争。目前百年老店只做摄像机, 只做硬件, 不做软件。在下游设备环节, 国内知名企业只做软件不做硬件, 华创科技是软件和硬件同时进行, 硬件与软件互补, 这是整个公司竞争战略中的一项内容。另外, 单纯做上游环节或下游环节, 都要受很多因素制约, 做前期设备会受到非编、后期等等制约, 一个后成立的企业如何获得支持?答案是没人帮, 只有靠自己做。如果只做软件, 软件有那么多厂家, 都做了二十年, 二十年的时间的技术积累, 要超越它们, 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 在软件后期, 华创科技从“高清”这个行业统一的起跑线开始, 硬件也是从高清开始, 把以前标清方面的工作作为一种技术沉淀。

现在要完成一个节目, 不像以前, 有个摄像机、录像机格式就定死了, 现在要实现一个节目环节很多, 层面很多, 虽然没有机械格式, 但是编解码不同, 节目生成不了, 那么华创科技现在做的, 就是让它能在一个多层面、多环节情况下能生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没有任何一家顶级公司的东西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华创科技作为一个刚刚起来的民族企业实现了, 软件、硬件实现了, 从拍到编到播出, 一条龙实现, 这就是华创科技的战略, 即立足于节目, 形成生产链。吴会森总经理讲到, 华创科技现在面临很多挑战, 很艰难, 但是将来应该会全面进行超越, 现在做不到, 但是面临国内外名企的竞争, 华创科技没有倒, 反而越做越强, 因为有自己的产品、技术, 能做出一个节目, 能做出一个“菜”, 高精尖的“菜”, 这就是华创科技的优势和立足点。

华创科技的高清系列产品, 在很多体育赛事上均有优异的表现, 很多技术指标也是国际领先, 但是, 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 如何面对其他对手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吴会森总经理介绍说, 其他对手的市场占有率高, 他们的渠道、网络多, 销售网络和维修点都很多, 华创公司才刚刚起来, 要先国内后国外, 首先要满足国内的广播电视制作的要求, 因为华创科技是民族品牌, 参加IBC或NAB的时候, 有世界很多国家的公司包括一些知名公司要求当华创科技产品的代理商。在国外华创科技希望选择有技术资金实力以及人力资源丰富, 同时对华创科技的产品有责任心的公司, 有目的地选择向国外扩展, 也就是借助代理商的力量在其所在的国家展开, 国内就是在东南西北中建立这几个重点地区, 举个例子, 在北京、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建立网点。华创在国内业务区域比较大, 东南西北中都必须要考虑, 在国外, 就要借助有实力 (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 , 在广电领域有一定经验的公司的力量, 来共同向国外推荐, 共同来完善这个广播电视的产品, 公司的口号是“中国创造、世界共享”, 为这个目标联合国内外广大用户和经销商和代理商, 来共同做事。

吴会森总经理认为, 做一个民族产业, 也不能只基于一部分人的要求, 3D节目制作固然是一部分需求, 但不是全部, 我们要有自己的看法。但3D用户的需求也不能不考虑, 那么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吴会森总经理说:“因为我们公司企业定位定在高点, 那么我们现在要往高飞, 因为是作为民族的、广电的、影视的产业, 在摄录编播传之外, 要飞得高一点, 看得远一点, 不能仅满足某一个产品或某一部分居于世界领先, 在发展方向上, 在广播电视的设备研发方向上, 不要被其他一些知名企业所迷惑, 不要被某些片面的东西所迷惑, 一定要适应我们广电行业的实际和需求。华创科技的展台展示的产品有4K的, 也有2K的, 有2D的, 也有3D的, 我们不但会紧跟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 而且要拿出我们中国自己独立的一种见解, 独立的一种导向, 独立的一种方式。”吴会森总经理认为, 任何产品不管怎么大, 怎么精, 怎么好, 都不可能不出现问题。为了确保节目制作稳定可靠、安全播出, 必须采取双模式、两条腿走路, 可进可退, 出了问题马上可以应对。建议在设备生产厂家环节就有周全考虑, 双模式来体现。另外一个保证安全的建议是以介质为中心开展, 介质在传统制作方式下可以进行, 在大的网络中也能使用。

华创公司走过了前期技术积累的阶段, 产品也逐渐成熟, 吴会森总经理介绍了下一步华创科技在产品研发和战略方面的考虑。他认为, 华创公司要用技术在广电方面、影视制作方面有一个高的平台, 技术要有前瞻性, 跟着世界同步的同时, 生产的产品要与时俱进。跟具有发展潜力的厂家和公司企业进行联合, 在共同双赢的情况下进行业务扩展, 而公司本身也要加强内部的控制管理, 内控管理包括公司的一些重组、公司内部的管理、股份的改制等等。

访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技术总监许斌

许斌 (右) 本刊特约记者宋庆峰 (左)

BIRTV2012展会上, 本刊特约记者宋庆峰采访了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技术总监许斌, 双方围绕捷成世纪收购冠华荣信、极地信息、华晨影视、捷成优联等四家公司部分股权对公司带来的益处;捷成世纪新成立的播控事业部基本情况;捷成世纪的监测、监控和信息安全产品线上的新技术;以及“智慧城市”这一产品的特点等话题展开交流和探讨。

捷成世纪在今年年初收购了冠华荣信、极地信息、华晨影视、捷成优联等四家公司部分股权, 许斌先生认为收购这几家公司的部分股权对捷成公司来说意义重大, 同时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这几家公司的产品线和服务领域有一定差别, 比如冠华荣信在传统演播室、播出方面做得比较深入;广东华晨在灯光、声装方面做得非常专业;而极地信息, 由于我们国家在公安部的组织下完成了等级保护机制的标准制定, 但并没有细化到可以覆盖到广电具体业务的相关环节, 针对广电的业务进行延伸, 这需要充分了解广电的应用, 而极地安全在信息安全层面与捷成世纪在广电业务理解层面, 恰好构成了这个综合优势;同时, 捷成优联在3G直传方面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这个也是新媒体的热点环节, 所以对这几家公司进行收购以后, 对捷成世纪公司产品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收购了以上四家公司部分股权后, 对于捷成世纪来说就构成了一个很好的现象, 即捷成世纪现在从前期的演播室、灯光的布置、演播室设计和建设, 到捷成传统优势的节目制作 (含视频、音频、包装等环节) , 再到新媒体发布、传统的硬盘播出系统, 已经具备了一个丰富的产品线。这条产品线的形成, 不仅会对捷成世纪来带来非常大的益处, 同时对于广电行业来说, 由于捷成世纪形成了完整的服务体系, 而不再是针对某一个环节, 因此现在对相关的内容考虑得更全面了, 这也有利于捷成世纪的服务更全面, 更深入。恰恰因为这些公司合并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综合优势, 能够让捷成世纪的产品线和服务在行业内起到更好的作用。

关于捷成世纪新成立的播控事业部, 许斌先生讲述了一下相关背景情况和该事业部目前的一些成果。

捷成世纪在节目制作技术方面有很长时间的积累, 但是节目的播出对捷成世纪而言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 公司决策层一致认为播出是广电行业的生命线, 节目不管做得如何精美, 最后都需要播出系统传达给用户, 既然要立足于广电行业, 要做大做强, 播出环节的产品是不可缺少的。于是, 在2月份公司决定成立播控事业部, 随后开始进行产品以及人员的整合, 当捷成世纪有意识地加强播控这个环节时, 广电行业里一些优秀的人员开始陆陆续续加入到了捷成世纪, 许斌透露说, 捷成世纪现在拥有的技术人员是这个行业里非常顶尖的技术人员, 所以公司非常有信心把这个产品线做好。

这个产品线目前是独立运作, 售前、研发、实施、售后服务, 以尽可能高效的形式来运作, 捷成世纪的其他产品都是按照大中心形式来做, 只有这个产品是按产品线来做,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馈和响应用户的需求。

捷成世纪的播控事业部成立后, 4月份就给广东省电视台设计并开始建设系统, 5月份就完成系统的切割了, 大家都知道播出系统想要快速切割是很难的, 捷成世纪仅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切割, 这是非常高效的, 这也是因为捷成世纪现在拥有顶尖的技术人员, 所以才能够做到的。

许斌先生随后提及了捷成世纪拥有的另外两条重要的产品线——监测、监控和信息安全。他先介绍了监测、监控系统:中央电视台给了捷成世纪一个很好的机会, 让捷成世纪生产了基于全台设备、信号、流程的监控系统。因为捷成世纪和中央电视台前期良好的合作, 再加上捷成世纪在省市一级电视台建设过多套系统, 捷成世纪现在的监测、监控系统可以把全台获取的监控数据都综合到一起, 自动完成分类, 然后更合理、更有效地针对不同环节使用的人员进行有权限的展现, 每个环节的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

在国家三网融合战略下, 现在已经有很多IPTV试点的城市, 现在IPTV向各地推广的时候, 在省一级建立分平台, 再通过终端的内容下发, 最终体现到终端, 这个内容是否有变化?是否影响了国家想要传递的声音, 或者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回答这个问题时, 许斌认为这些内容是需要监控的, 这些监控也是新的监控体系里面新增加的关键点。

捷成世纪现在的监测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全方位的监测体系, 可以深入到各业务流程环节的监控, 将某个业务环节出现问题, 是否会导致下一环节可能受到影响的判断和预示综合到一起, 这个也将成为保证三网融合之下内容分发的手段之一。

在随后谈及安全产品线时, 许斌介绍说, 捷成世纪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层面上, 做了基于全台安全的咨询和深化工作。在捷成世纪今年的BIRTV展位上, 大家可以看到三个业务系统, 六个前端设备, 构成了安全的一整套体系, 这也是能够让捷成世纪在响应和落实广电总局针对广电行业制定的等级保护机制, 提供实施层面需要的系统和设备的基础。

目前在广电领域使用的安全设备主要是从IT层面延伸过来的, 捷成世纪在收购极地信息之后, 在针对广电进行优化这个方向上做了很多的工作, 在硬件、软件上根据业务进行优化并做了很多积累。

以上两个产品线还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许斌认为, 捷成世纪更有信心, 有效、合理地去服务于广电行业。

最后许斌介绍了捷成世纪展台上的一个新产品——智慧城市。智慧城市, 对于广电行业来说, 是基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通过电视这个终端, 将金融、娱乐、教育、家居、医疗等11个板块搭建为一个信息平台, 为城市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智能化的全方位服务。

许斌认为, 这个系统的用处是, 它能够让城市的生活更加智能化, 能够让城市里的社区生活, 通过“智慧城市”前端提供的内容产生相应的互动, 而且是实时的互动, 缩短人与人、人与不同机构之间的距离, 各类信息触手可得。

捷成世纪今年在展会上展出的“智慧城市”产品, 突出地展示了捷成世纪投资的与医疗相关的产品, 其中的一个产品是一件衣服, 只要穿在身上, 通过传感器, 就可以实时了解到穿戴者的心率、血压、血氧含量浓度等信息, 信息可以直接显示到电视屏幕上, 非常有利于大家对自己身体状态数据的了解。

许斌说, 目前社会的现状是, 如果大家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先得到医院去排队拿号, 然后再通过医生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 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之后才能得到身体状况数据。而使用“智慧城市”, 大家只需要在自己的家里把前端连接上, 就可以快速实时地看到数据, 这个数据对大众生活来说是可靠的、自己可以掌控的信息, 捷成世纪所说的“智慧城市”, 就是把这些可以服务于大众家庭方方面面的数据都统一起来, 最终通过电视屏幕展现出来。这使得大众以往只能通过电视屏幕进行电视节目观看, 发展成为充分利用电视, 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访新奥特 (北京) 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媒体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张大勇、图文与包装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监李涛

张大勇 (中) 李涛 (右) 本刊特约记者孙培 (左)

2012年8月22日, 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备展览会 (BIRTV2012) 在国展隆重开幕。作为国内著名的数字媒体技术厂商, 新奥特 (北京) 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参加了本届盛会, 并给广大客户带来了多项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在此期间, 媒体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张大勇先生和图文与包装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监李涛先生做客中央电视台展位的网络直播间, 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孙培的专访。

采访中, 张大勇先生首先阐述了新奥特对“全媒体”的认识和理解。现在传统的电台、电视台、报业、影视剧等行业都在全面地向全媒体转型。“全媒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新的发展趋势上:第一, 全媒体将用融合、并行的运营方式取代传统的线性业务流程。从节目立体化的策划、立体化的全媒体格式的采编、立体化的制作, 到多渠道分发, 再通过双向互动的应用把相关的信息收集回来, 从而形成全媒体运营的闭环。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融合的生产应用模式, 包括全方位的策划、多种形式的媒体文件, 以及适应多渠道发布的加工复用模式等等。这种业务形态将逐渐成为所有新媒体运营机构的常态, 将是新媒体发展的大趋势。第二, 高清制播后, 超高清的3D和4K的内容生产是现在节目质量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作为广播电视设备的制造者, 各厂家一直将制作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随着高清频道的开播, 以及各大赛事的推动, 3D和4K技术将是电视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第三, 为了更好开展全媒体运营, 构建统一的内容集成平台, 适应多渠道发布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全媒体运营平台既是全媒体运营的基础, 也是全台网技术的补充。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传统的业务制播技术, 已经不足以支撑全媒体的转变。这种新的业务形态和业务模式, 必然会对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应对以上问题, 新奥特在过去几年里都是用全面运营的方式来进行技术构架的研发。经过两年实践, 新奥特已经有了真正支撑“全媒体”运营的完善的解决方案, 并且在电台、电视台、运营商, 包括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运营商等领域都得到很好的实践。目前新奥特对3D的网络化制播, 包括4K的编辑、图文在线包装等设备和解决方案都做好了准备。现阶段新奥特所掌握的3D编辑制作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支撑网络化、规模化的制播。在基于4K质量的画面包装方面, 新奥特2011年发布的敦煌视觉效果合成平台, 已经具备支持RGB4:4:4的4K画面的剪辑包装处理功能, 性能非常强劲。在本届BIRTV展会上, 新奥特展示了面向全媒体的真实演播室和虚拟演播室的互动, 以及基于4K演播室的多屏间互动。此外, 在今年新奥特的展台上还可以看到基于新媒体的内容集成、内容运营和内容多渠道发布的统一解决方案。有了上述的支撑, 全媒体运营才能得到好的实践, 从而开展全新的业务。新奥特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已经先后为近十个省级广电网络运营商提供了内容先进的服务平台的总体解决方案。新奥特希望, 通过成熟的内容集成和运营的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更好地开展运营, 共同分享未来的成长。

从目前的广电行业现行状态来说, 受3D、4K等全新技术的应用需求所限, 新奥特的主流、常态的应用还是全高清的生产制播设备。但新奥特认为全媒体运营是媒体转型和下一代发展的重要的趋势, 也坚信, 未来3D、4K技术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和增长点。新奥特作为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潮流的“领航者”, 会从技术支撑和服务两方面为全媒体的运营和快速发展尽可能多地做一些工作。

在采访中, 李涛博士作为图文与包装技术研发的专家, 详细介绍了新奥特在4K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实践。4K最早应用在电影方面, 目前在电视方面还应用很少。有人说今年是4K技术发展的元年。4K电视技术是传统的高清电视的发展和延伸。电视的4K技术是从终端设备先发展起来的, 目前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很多4K产品都在投入量产。

4K质量的图文画面不仅仅是分辨率的提高, 想要得到4K的图像效果, 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看到了未来4K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奥特在4K方面的研发和实践都开展得比较早。新奥特最早应用4K技术的产品就是敦煌的视觉效果合成系统。“敦煌”是应用于影视节目后期包装的视觉效果合成与视音频剪辑制作一体化的新型综合性解决方案, 它的输入输出支持8位或者16位采样, 特效与合成运算采用32位浮点运算, 素材分辨率最高支持2K、4K, 并在处理与合成中, 不进行任何画面切割。

此外, 新奥特在本届展会上还推出了Mariana.5D背景大屏在线图文包装系统。以前的大屏幕在播放分辨率较低的素材时, 摄像机给到近景就会出现马赛克的情况。新奥特的背景大屏播放系统支持2K、4K的背景大屏, 可以为LCD、LED、DLP等演播室背景大屏上播放实时新闻、财经资讯、读报点评等各类信息, 支持屏幕播放画面的自由切割, 分成多个屏幕区, 每个屏幕区域均可显示不同内容。

自2005年起, 新奥特意识到有必要利用GPU高级编程语言开发自己的“高端渲染引擎”, 以便使产品能够紧跟目前GPU图形加速卡的发展, 为图形、图像的渲染提供全面的加速, 更加满足图形渲染质量以及用户的审美要求。新奥特利用GPU做视频处理, 包括视频的解码、编码等等。同时, 新奥特也利用GPU的强大的渲染能力制作4K质量的画面。就新奥特目前的实验目标来说, 要达到的效果不仅仅是4K, 也可以做到6K。为了克服显卡只有四个输出口的现状, 研发部门在实验中将显卡级联, 既保证了渲染率又保证质量。从发展的眼光看4K技术,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GPU的能力, 那么它不仅可以应用在背景大屏的图像包装,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4K画面的编辑和制作。现在这是新奥特的探索, 也许下一步在整个行业都会得到技术创新和推广。

在采访的最后, 张大勇先生还介绍了在本届BIRTV展会上获产品奖的CreaStudio多通道非线性采编系统。目前大型类节目、综艺类节目非常火爆, 央视以及各省级卫视竞相比拼。例如近期大家非常关注的《中国好声音》, 都是以录播的方式来制作的。为了保证有好的方式呈现, 这类节目在拍摄之后都会进行后期编辑。现在节目都在比拼质量、比拼效益、比拼嘉宾表现力, 实际上它是对时效性, 对节目质量的捕捉。在这种背景下新奥特在前年开始做基础研发, 随后推出了CreaStudio这款产品。CreaStudio的特点概括起来是四个字“多、快、好、省”。“多”是多通道, CreaStudio可以实现多个通道一组。“快”是拍节目的同时, 整个画面实时进入多通道的后期里面, 节省时间。“好”是我们全部采用高清、高质量的编码, 同时对嘉宾表情细节的捕捉都可以做到精益求精。“省”是省去了很多时间、空间, 拍摄过程基本可以一气呵成。不像原来的拍摄方式, 甚至要占用嘉宾半天时间, 补拍镜头, 重复拍摄, 综合成本降低很多。今年3月份新奥特做了CreaStudio的产品展示, 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很多电视台领导和电视剧制作机构纷纷希望体验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制作方式, 为制作更高品质的节目, 提供更好的支撑。新奥特也会在此基础上继续优化产品, 帮助媒体机构推出更多精品的节目。

通过对张大勇先生和李涛博士的采访, 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新奥特人对于电视产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新奥特不仅致力于主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保障, 同时更加着眼于未来, 力争以中国数字媒体技术“领航者”的姿态走在行业前列。

访北京世纪睿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显示专项部副总经理顾忠辉、美国PRYSM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晓明

顾忠辉 (右) 李晓明 (中) 本刊特约记者马坤 (左)

BIRTV2012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马坤, 对北京世纪睿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显示专项部副总经理顾忠辉先生以及美国PRYSM公司的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晓明先生进行了采访。

马坤:首先想问一下顾先生, 我们知道世纪睿科在广电行业内做过很多大型项目, 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公司现在的业务发展情况吗?

顾忠辉:世纪睿科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已经5年了, 目前基本上完成了我们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们现在正在为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湖南台、北京台等从中央到省级的电视台, 也包括一些城市的电视台进行服务。目前我们的业务范围覆盖到制播整个全流程, 今年, 世纪睿科集团除了旗下两家公司——北京世纪睿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和时代华睿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之外, 还增加了一个新的平台——EverTop (永达) , 目前是给国内的一些大型赛事转播做赛事服务的。这是我们今年服务的一个主线和亮点, 在此我们也希望通过以上三个平台为广大的广电客户提供最好的技术和服务。

马坤:世纪睿科集团作为广电行业内众多客户信赖和支持的公司, 这次展会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呢?

顾忠辉:非常感谢组委会和各位专家的评选, 我们有三个代理的核心产品获得了今年BIRTV的产品奖, 第一个是美国PRYSM公司的TD1激光荧光体显示平台及解决方案;第二个是今年和我们合作的日本池上公司新推出的MC55超高清慢动作拍摄系统, 在我们的展位上进行展出;还有一个是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 也是服务于全球广电行业的EVS今年推出的C-Cast多机位多屏互补发布系统, 也在我们的展位进行展出。以上是三个最有亮点的产品。

此外, 我们还和Harris、三菱等合作伙伴展出在制播流程中涉及到的服务和产品。

马坤:在世纪睿科集团里面, 您所在的显示业务部门也是集团的一项重要业务, 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显示业务现在的发展么?

顾忠辉:显示业务我们是从2009年开始去摸索, 2010年正式在广电行业进行推广, 我们把它变成一个专项部, 其目的是为了更专业地服务于我们广大的广电客户, 从我们的核心代理产品三菱开始, 在普通的液晶、技术监视器、液晶拼接墙、DLP的拼接墙、LED的大型显示器以及OLED大型显示器, 开始服务于各个电视台的直播演播室、监控服务部门、转播服务部门。今年我们有幸得到美国PRYSM公司的认可, 成为了其在广播电视行业的代理, 我们选择PRYSM公司的产品也是跟我们公司的宗旨一样, 打造一流的服务团队, 一流的产品, 这个产品目前在显示应用上超过了现有的显示技术, 大概领先几年的时间。

马坤: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是如何跟美国的PRYSM公司走到一起进行合作的?

顾忠辉:大家知道我们每年会有一个例行的出国考察, 参加一些像NAB、IBC、Infocomm这样的展会, 2011年我们从展会上就得知有这样的一个产品, 今年, 在Infocomm China的展会上, 我有幸能跟李总认识, 建立了联系, 之后经过逐渐的相互沟通后熟识, 我们选择这个产品, 一方面是我们要知道工厂产品的先进性和发展方向,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也要告诉工厂我们是什么样的公司, 我们能够做什么, 这也是一个互相认知的过程。

马坤:这个产品之前在InfoComm的展会上也受到很大的关注, 请李总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个产品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李晓明:PRYSM公司2005年成, 公司的原始宗旨就是研发出一个与现有的显示技术没有关联的, 突破性的显示技术, 我们邀请了美国和欧洲很有经验的顶端激光研发人员加入公司, 研发出了激光荧光体显示的技术, 这个技术有很多优点, 跟世纪睿科合作的原因, 主要是认可他们在广电行业的业绩, 世纪睿科是一个有实力的公司, 尤其是在显示这方面, 在广电行业的集成、显示方面, 选择他们是很有合作前途的一个方式。

我们的技术, 激光荧光体显示有几个最大的优点, 一是它节能、环保, 它的材质、部件、制造流程不含任何有毒材料;二是我们能耗非常非常低, 是一个冷光源的激光源能耗, 每一个显示单元是30W, 是现有市场上最节能的显示技术的几分之一而已, 不仅显示单元不散热, 前后左右上下也没有什么热量的散发, 其次它对所在环境没有什么额外的冷却性需求, 这个与现有的显示技术不一样, 我们知道LED需要冷却, 如果是做很大面积的拼接墙, LED也好, LCD也好, DLP也好, 要么是需要后面的空间, 要么需要在这个空间基础上还有额外的冷却, 我们不需要;第三是其对比度达到了十万比一, 我们的白与黑之间能够显示的内容非常丰富, 远超于现有的液晶、DLP背投单元, 我们的视角是很广的, 178度纯广角, 这主要取决于我们是面板成像, 不是一个背光源, 成像是在面板, 所以在正面看与侧面看效果是一样的。

第四个优点就是240赫兹的刷新率, 这个可以避免很多现有的技术产生的拖影现象, 比如体育赛事、飞机的起飞降落等, 另外拼接缝为0.25毫米, 这也是最窄、最细的单元跟单元的拼接缝, 这样情况下, 我们要是在大尺寸显示墙上, 开窗口, 漫游窗口, 不用担心跨过窗口时间丢掉的信息, 尤其是微小的数字或图像信息, 所以这些方面针对现有的显示技术有突破性的区别。

马坤:本次的BIRTV展会的评奖活动中, PRYSM公司的TD1激光体显示平台及解决方案获奖了, 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个产品吗?

李晓明:我们的产品是主要由三个部件构成, 一个是显示单元, 是全封闭式的显示单元, 这个显示单元对角是25英寸, 之所以定在25英寸, 是因为拼接起来, 尤其是对于弧度和异型拼接, 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为我们的拼接缝很小, 0.25毫米的拼接缝拼接出一个大墙, 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注意力会注意到拼接缝上去,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们在美国、欧洲、英国都拿下了全国最大的拼接墙。

还有一个特点, 刚才我没提, 就是我们的一致性, 这个技术从刚开始面世, 就把现有的显示技术一个很大的缺陷——亮差和色差解决了, 抛弃掉了, 终身没有亮差和色差, 从第一天点亮到我们建议的寿命6万小时为止, 7×24小时不间断开, 永远不会产生色差和亮差, 而且我们的拼接单元, 显示单元, 除了物理拼接缝之外, 没有光学的拼接缝, 像DLP用的时间长了以后在四周会发暗, 我们不会有这种现象。所以, 对于大尺寸拼接, 这是一个很理想的技术。

马坤:非常感谢二位接受我们的专访, 也预祝世纪睿科和PRYSM公司的合作越来越成功, 给我们带来更新更好的产品。

访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王明敏

王明敏 (右) 本刊特约记者孙剑 (左)

BIRTV2012展会中, 本刊特约记者孙剑对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总工办副主任王明敏女士进行采访, 请其介绍了东方有线的业务发展情况及公司应对广电变革的考虑及措施。

孙剑:您好, 我们知道东方有线是全国开展数字电视比较早的运营商, 同时搭建了第一个NGB的示范网, 您能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吗?

王明敏:东方有线是上海的电视运营商, 从2008年开始做数字电视的整体改造, 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市区250万户数字电视的改造工作, 结合科技推动, 从2009年推动了NGB广播电视网的改造。今年会通过逐步改造, 完成一百万的用户改造, 同时我们也有一些高清业务, 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50万户互动终端的业务推广。

我们这个平台上已经承载了数字电视、付费电视、高清广播电视、高清的点播、回看业务。根据总局安排实现了3D的广播频道和试验频道的点播回看业务, 同时我们结合一些商业化的业务合作, 也进行一些互动增值应用开展, 包括电视银行、付费、教育、医疗、娱乐类服务的增值业务, 目前在上海市民中已经可以广泛使用。

孙剑:您刚才提到很多新的业务, 那么我相信这次展会也带来了很多业务展示, 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些业务, 谈一下未来这些业务的发展趋势?

王明敏:这次在我们BIRTV展台上, 也就是广电总局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展台上展示了网络技术和一些网络应用, 其中包括像我们已经完成的Homeplug AV技术标准的推广, 同时参加了总局关于NGB的视频点播的相关会议。

我们结合这些规范的制定, 做了一些相关应用, 结合这些应用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 主要有五个发展趋势。第一, 目前内容网络化是一个趋势, 传统的数字电视或者付费节目, 不仅在电视机上可以获取, 也可以通过网络推送到用户家庭的iPad、手机、PC, 通过网络化把内容推送到终端。

第二, 视觉的提升及质化, 传统的像标清、高清发展路线, 到目前的3D, 用户的视觉追求使运营商和提供商不断升级, 能够给客户更好的体验。

第三, 人机交互体验的智能化, 传统是用摇控器, 简单按一些按键跟电视进行交互, 随着智能设备不断推出, 操作体验越来越智能化, 它在操控体验上是采用智能手机的终端, 或者体感的操作, 操作上更智能化, 同时用户获得内容的方式上, 它会主动给用户推荐内容, 所以用户会不断有智能的体验。

第四, 整个运用的跨屏化, 因为现在的一些应用以前都是在电视上得到, 现在的服务逐步从电视机转到各种终端上, 使应用服务从原来单一大屏拓展到各种屏上。

第五, 系统的云端化, 现在谈的云的概念比较多, 实际上真正商用的话, 今年是一个大突破, 很多服务向云端部署了, 像大型游戏, 或者一些视频类服务都有集中的云端部署, 整个来说整个云端化处理能力越来越强, 对终端要求越来越弱, 使得服务在多种平台上都能开展。

孙剑:现在您提到的数字电视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现在有很多竞争对手, 这次展会OTT、三网融合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对数字电视发起了挑战, 您怎么看待这种趋势向数字电视的竞争呢?

王明敏:上海市是三网融合第一批试点城市, 上海从十年前开始三网融合, 因为当年上海拿的全国第一张SP的执照, 随着这十年进展, 三网融合的竞争在上海是第一前线, 因为大家都比较清楚, 电信、IPTV在上海投入比较大, 随着这些竞争, 近年来也有清晰发展, 像OTT, OTT是互联网电视技术的统称, 实际上它可以在任何平台上提供服务, 能够跨平台、网络服务。对于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都是直接进行业务冲击的, 对于这些业务冲击, 我们也在近两年做了技术调研和发展跟踪, 我们觉得新技术发展肯定是一个必然趋势, 我们应该顺应潮流, 把这个技术能够更好吸收容纳到我们的平台上来, 而不是拒绝。所以我们也很关心OTT技术发展, 还有互联网上应用发展, 我们把它看成两种应用, 一种是互联网视频, 一种是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视频在目前的运营商承载上应该可以做到兼容的, 云端可以做到互联互通, 我们提供智能管道和管理, 能够保证业务的智能化, 保证推送到智能端, 可以把这些OTT的视频包容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对于OTT的应用方面, 因为OTT应用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版本, 我们也是关注OTT的应用过程, 希望逐步承载到我们明年的高清终端上去。

总的来说, 对于运营商来讲, 我们的态度是包容合作, 我们希望把OTT业务作为有线网络运营商服务的一个专栏, 或者专业化的服务、应用容纳进去, 运营商从云端提供整个视频服务、应用服务的整合, 在管道这块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在终端提供更好的接入保证, 使得用户习惯从有线电视线路获得内容, 所以我们不会排斥互联网电视, 而是希望以一种合作包容的态度, 把新的技术和应用容纳到我们的平台上来。

孙剑:您刚才提到很多如何把OTT引入到现在的数字电视中来, 原来的云计算是电信提出的概念, 利用现在网络做云计算。OTT反复说把内容放在云里面, 但是传统广播以前提云比较少, 东方有线怎么利用传统的云的技术, 和现有的TTP网络进行创新的?

王明敏:云计算是通用的技术, 我们目前考虑是通过云存储的模式, 能够把更多的业务包容到我们的系统来, 第二个, 云计算方式能够加强系统的处理能力, 同时利用云计算这个平台, 带动我们的弱终端, 以前我们发放的标清终端, 通过云编码的方式使更多复杂的应用能够加载到处理能力稍弱的终端上去。

我们通过我们的电视服务的门户, 把所有应用搭在这个云平台上, 我们这个云平台也是建立一个视频云, 建立一个应用云。这个终端不仅是机顶盒, 也有在家里的、室内的、家庭服务内的其他终端, 包括手机、Pad、PC, 一旦你家庭内的终端都是我们服务的设备, 这个设备是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由有线网接入的机顶盒、智能网关等设备, 能够把所有服务包容在一起。

统一的包容服务可以在我们的门户上做一些认证和管理, 也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内容通过这个门户开各种各样的专栏, 让用户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服务, 我们目前也是和合作商讨论, 能不能把他们的应用和视频整合进来, 给用户一些新的体验, 同时我们在家里是提供了一云多屏的实验, 是通过网关, 通过我们的终端, 把家里的iPad和手机连起来, 能够把电视上直播、点播内容, 推送到其他终端, 这个我们在东方有线做一些实验, 准备下半年做一些用户体验的业务实验, 使得用户一云多屏在家庭里有统一的服务, 观察是不是受到更好的欢迎, 决定明年推广的计划。

孙剑:现在广电其实是由于技术变革带来很大的业务变革的行业, 从传统的广播到电视, 到现在的新媒体都是由于技术变革导致的变化, 因为我们广电单位不是科研单位, 我们怎么有效组织起现有的技术力量, 那么怎么把这个变成实际产业, 可供运营带来商业效益呢?

王明敏:因为这个事情本身并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做好的, 从北美、欧洲这些国家看起来, 电视也是需要一个产业带动的, 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能够把技术作为商业化的产品投入运作。

我们是希望有一个联盟的形式, 能够积极促进产业发展, 能够看到NGB+OTT, 我们也加入这个联盟, 能够发现新的技术及时引入到我们的平台来。同时作为东方有线区域性的网络服务商, 希望通过产学研带动方式, 和一些科学院校有一些合作, 把最新的技术引入到开发里来, 能够把一些新的技术转化成可以用的产品, 及时用到平台上来。

那么我们最近会把产业联盟进行扩展, 不仅是在系统改造, 还会把它推广成NGB应用、开发, 可能跟OTT合作的联盟上, 这部分的工作已经在做了, 希望产业当中有兴趣的技术提供商、科研院所可以加入进来。

同时在上海东方有线也是建立了一个NGB应用实验室, 通过NGB应用实验室的平台, 能够吸引更多的厂商把技术整合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 在上海得到应用。

孙剑:今天非常感谢王主任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我们希望东方有线NGB的试验田做得越来越大, 也希望NGB的产业越做越大。

王明敏:谢谢。

访艾迪普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高级经理李超

李超 (右) 本刊特约记者李欢 (左)

BIRTV展会期间, 本刊特约记者李欢采访了艾迪普科技有限公司李超先生, 就艾迪普今年正式发布的iVRS虚拟现实图文包装系统进行交流, 同时李超先生也介绍了公司此次参展亮点以及公司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

李欢:我们知道艾迪普在BIRTV2012正式发布了iVRS虚拟现实图文包装系统, 请问这个系统有什么特点?

李超:艾迪普公司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研发, 根据市场的趋势, 我们在今年推出了iVRS虚拟现实图文包装系统。首先, 它一直秉承着我们高性能、高质量的特点;其次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结合, 可以真正完成无人化直播, 能通过跟体感系统, 跟机器人系统的结合, 完成整个节目的录制, 同时也能够让节目流程更加优化。

同时基于一如既往非常好的渲染效果, 在包装这一块也能够很好地完成。完成包装和生产流程的优化以后, 也可以给节目或者频道带来一个增值的效益。这可能是这个系统带来的最大优势。

李欢:今年的iVRS系统跟艾迪普之前的产品相比最大的创新点在哪里?

李超:可能原来大家看到的虚拟现实效果不是很理想, 而这回真正是在效果上面, 无论是渲染效果, 还有跟踪技术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完美的应用和解决。这是一个最好特点。

李欢:它的理念跟原来理解的虚拟演播室技术不太一样。

李超:是类似, 还不是一模一样, 因为我们可能更多是基于实景环境下, 在前景部分做虚拟现实的渲染。

李欢:iVRS虚拟现实图文包装系统跟市场同类产品比有什么优势?

李超:其实跟同类产品相比最大优势可能有两点, 第一点是我们自己有专门的传媒公司, 就是艾迪普传媒, 带来的优势就是能够为台里面做好后续的节目研发, 让用户能够更好使好这一套设备, 不仅仅简简单单把一套系统给用户, 而是给出一整套节目解决方案。

第二点就是我们的服务, 这可能是相对于一些其他厂家以及国外一些品牌的最大优势, 因为整个业内艾迪普的服务一直是口碑非常好的, 这两点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李欢: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新产品的应用情况怎么样?

李超:艾迪普在展会之前刚刚推这个系统, 像厦门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广州电视台, 在日常节目中已经使用了, 而且很多台已经有采购意向, 市场前景很好。

李欢:除了虚拟现实图文包装系统之外, 今年展会上艾迪普还有什么其他亮点值得大家关注吗?

李超:今年我们秉承的是iGraphics for your ideas的主题和理念。我们展台设计完完全全把我们的理念和想法展现了出来。我们主推的多屏视景智能播放系统、异型拼接大屏幕包装系统, 都得到了展现。包括模拟播出, 我们搭了一个新闻中心, 有几场演播, 都充分体现艾迪普坚持的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不单单是一个设备, 而是怎么把这个设备发挥得更好。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 才能给用户带来更好、更新, 更加有价值的产品和效果。

李欢:说到技术和艺术, 我知道艾迪普是国内首家提出“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视觉机构, 也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近年来我觉得艾迪普发展得非常迅速, 非常引人注目, 您能不能谈一谈这几年艾迪普取得的成绩呢?

李超:其实公司一直是脚踏实地的理念, 每年的目标都踏踏实实完成。公司在创新方面非常注重投入, 尤其创新人才、创新理念这方面特别注重。您提到的技术加艺术, 也是我们提出的概念。自从提出来之后, 一直倾公司全力坚持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这也是市场的大趋势, 客户的需求,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想法在里面。各方面投入, 公司都非常支持, 技术、艺术, 两者之间都需要创新, 这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想法和理念, 而且才能让更多的客户和用户接受我们的理念, 达到双赢。

这几年其实像展台, 展台的效果, 每一年我们都有新的亮点和产品推荐给大家, 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回报。

李欢:广电行业的技术和艺术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艾迪普是艺术创造力比较强的一家公司, 我想问一下在技术、创意和人才这几方面是不是都有所准备?

李超:其实说准备, 我们在几年前已经开始不停地持续蓄力, 是为了更大的市场和持续竞争。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艾迪普无论从人才储备上或者其他方面, 都已经准备好了, 可以应对市场上的竞争环境, 或者说, 我们有信心做到一个带头作用, 做一个领先的视频艺术解决服务商。

李欢:能不能谈一下2012年BIRTV艾迪普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超:收获是更好、更全面, 在一个更加高端平台上展现了我们自己的一个理念, 而且把这个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让更多用户亲身体会到, 或者接触到这种技术和艺术结合的理念。整个展台的效果, 已经完美展现给观众, 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收获。

李欢:我也期待着艾迪普能带给我们更贴近用户的新理念, 也期待艾迪普能带给我们更大的亮点。

现场访谈 篇7

一、访谈类节目是舆论场所

整个访谈节目过程就是一个舆论论坛, 主持人如何发挥自己才能使自己拥有话语权, 并且去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舆论环境?节目主持人怎样控制这种环境, 且起到引导民意、一步步诱导、最终达成共识。在访谈节目的规程中, 要掌握二要素:一是在同一个空间内人群的密度较大, 所以加大人们交流的频率, 接受更多的不同意见, 取决于主持人的掌控能力。二是这种舆论场地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它不仅包括空间上的开放还包括信息的开放。在讨论的过程中, 气氛紧张时主持人的小小幽默就可以化解, 让谈话变得活跃起来, 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一般电视访谈节目都要具备这二种基础条件。

二、主持人必须拥有引导能力, 现场反应决定成败

在访谈类节目中, 主持人的引导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要在多种观点中树立正确的主导观点, 并且在节目关键时刻揭露出事情的本源, 同时可以快速地汇拢大家的意见并且找到共同点, 引导并且鼓励社会观众正确认识问题, 并且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拥有引导舆论的品质, 这是对节目主持人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在访谈类节目中, 节目主持人更看重的是怎样创造出一个现场氛围, 而且尽量引导各种舆论的方法。在节目开始之前他们就要策划节目应该如何展开, 明确主要的启发性思想, 给出正确的引导方向。不能任由嘉宾反客为主, 所以要掌握主动权, 而不是无所作为, 任由事态恶性发展。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掌控能力, 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各持观点, 激发潜在活力

一个空间内只有存在相互吸引且牵制的力时, 就会产生“场效应”。这也就表明在谈话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见解, 放在一起寻求一个共同点。单一的观点或趋势不会引起更多的兴趣和思想碰撞, 所以节目主持人就必须慎重选择, 在各种观点碰撞的情况下, 最终发展到什么地步, 决定因素在于节目主持人的掌控能力。

2. 交流调节, 找到共同之处

各种意见差异的产生, 作为主持人应该缩小差异而不是去扩大, 进而找到共同之处。因此交流不仅可以发现分歧, 也能进行谈论分歧, 找出真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在城镇集市上把持有不同意见观点的人聚集到一起, 准备自由辩论, 各抒己见, 然后参与者在对答问题的时候就会彰显出真正的道理来。因此, 他曾调侃自己是思想的“接生婆”。所以, 在谈话类节目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求同存异”。不了解存在的异处就很难找到共同的出口。只有交流和理解才能找到共同之处, 这不是在埋没差异, 回避问题, 而是直视差异, 互相理解, 最终找到共同之处。相互交流谈话不一定能够消除差异, 但是它为找到共识制造了条件。人们借助不同的思想交流, 认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所以,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调控能力就是在聚拢民意, 寻求理解, 找到共识。

3. 掌握方向, 整合言论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同时导致了言论的不集中。这样状况下社会更多的是需要交流的途径, 由于经济条件差异, 生活环境不同以及信息感受程度不同造成了舆论的分散不集中。大众传媒的有效传播, 为我们展开了真实的生活下不同领域各个方面的美好。即便他们的向往和担忧、他们对外界环境观点存在差异, 也能通过这种方式使信息集中, 找到共同之处。节目主持人调控力的努力目标始终是促进和谐, 使群众相互理解, 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导向。舆论引导大众的契机就是在访谈类节目中形成一个舆论场所, 使民意汇总, 从而促进民意聚拢。很多东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把看起来片面的的观点综合起来, 你会发现能使一个问题变得更透彻, 更加完整, 更加深入。

不管什么节目都拥有自己的宗旨, 它们会有自己的价值观, 自己的精神需求, 节目主持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名公众人物, 首先必须坚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更要维护好社会群众的根本利益, 然后依照电视节目的根本宗旨去完成整个目标。但是有些主持人为了出名, 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进行虚假报道。对此, 结果不管什么形势下的大众传播媒体, 都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 绝不能包庇, 接受这样的做法。这不仅仅是危害到国家的利益, 同时更不利于社会长足发展, 本质上也损害了媒体自身价值。■

摘要:我们主要从心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角度出发, 分析在电视访谈类节目这个“舆论场”下, 心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需要掌握的“场控制”能力, 进一步阐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发挥怎样的引导舆论的作用, 以及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领袖能力。

关键词:谈话节目,主持人,场效应,控制力

参考文献

[1]李强.广播体育谈话节目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 (09) [1]李强.广播体育谈话节目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 (09)

[2]徐增展.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类节目初探[J].阅读与写作.2011. (05) [2]徐增展.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类节目初探[J].阅读与写作.2011. (05)

现场访谈 篇8

经历多年实践, 中央电视台大型体育赛事的现场转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运作体系, 在设计和实施上都已经相当成熟。然而现场报道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运行成本也越来越高。如何既保证赛事报道的需求又能降低运行成本呢?广州亚运会中央电视台现场报道中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这个问题。不仅CCTV-1和CCTV-7频道共用CCTV1/7演播室在不同时段直播赛事, 并且新闻访谈演播室定位为二级综合演播室。在现场报道中心设置二级综合演播室是一种新的尝试, 力图在报道中心运行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本文通过介绍新闻访谈演播室在广州亚运会的运行情况, 阐述现场报道中心二级综合演播室设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鉴于演播室的定位广州亚运会中央电视台现场报道中心新闻访谈演播室与其它两个演播室不同, 为了突出它的定位, 在系统配置上有减有增。一是取消了EVS设备;二是减少了在线包装的设备配置, 新闻访谈演播室仅配备了两台在线包装设备;三是减少进入系统的外来信号的数量;四是演播室设置了多个景区并增加了话筒和监看设备的配置, 还增加了一台摄像机摇臂。二级综合演播室主要承担新闻直播和嘉宾采访类专题节目录制, 并且新闻直播是通过上级演播室的播出通路播出, 而精彩回放、备播甚至包装的部分功能均可由上级演播室完成。取消部分设备是为了避免重复配置, 增加的设备则是为了提高演播室的综合制作能力。最重要的是二级综合演播室不设专用的直播通路, 在传输上减少了很大的成本。

新闻访谈演播室技术方案概述:

新闻访谈演播室为3讯道高清演播室系统, 高清制作播出, 进出系统的信号均为高清格式。系统内配备一套高清切换台Sony MVS-8000GSF, 一套Harris 16×2静/净视频切换矩阵, 3台高清摄像机Thomson LDK 8000, 两套傲威图文在线包装系统, 两套Sobey 4211播出服务器, 1套Sobey D5服务器, 以及一套Sobey播调系统。以上这些关键设备完成演播室拍摄、视频切换、网络播出、在线包装和本地收录功能。除此之外系统还配备了相关的信号分配处理设备、监看用等离子大屏以及技术监视设备、时钟等为系统完成同步、信号处理、技术监视等功能。演播室内设置了双反射屏提词器和提供多台监视器给主持人监看节目信号。

视频播出主路信号切换由视频切换台完成;视频备路的信号切换由视频矩阵完成。

演播室外来信号由主控AB两个矩阵分别提供。A矩阵两路主要为赛事和混合区单边等公共信号;B矩阵两路主要是黄村外景演播室及一些单边信号。共4路外来信号经主控矩阵控制面板选切进入系统, 经帧同步器锁相后送视频系统, 再经解嵌器将音频信号送音频系统;

演播室系统没有配备同步机。主控机房提供的同步信号经分配器分配后同步系统内设备。根据系统需要, 主控机房为本系统提供BB、WORD CLOCK和时钟信号。BB信号进入系统后经模拟隔离变压器后再进入视分, 以尽可能地降低信号串扰。

演播室系统视频主备路PGM信号经加嵌器将音频的主备路PGM信号嵌入后形成主备路播出信号, 送主控机房;主控提供给演播室的4路外来信号均为带嵌入音频的高清数字信号。

演播室电视监视墙由2台十画面分割器和4台松下50寸等离子监视器组成。其中3台50寸等离子监看系统内信号, 2台等离子监看主控矩阵信号。

中央电视台现场报道中心的所有演播室共用一套通话系统。在演播室内配备导播和音频两个通话面板, 可实现系统内部通话及与外部系统的联络。与台内各频道演播室的通讯由四线完成, 演播室内还配备了电话耦合器作为通讯的备份系统。

音频系统选用了32路物理推子的STUDER VISTA 5作为主调音台, 16路物理推子的YAMAHA 01V96作为备份调音台。所有外来信号和系统内的信号经分配均输入到主备调音台。主调音台输出作为音频主路送主加嵌器, 备调音台输出作为音频备路送备加嵌器。主备调音台之间为热备份, 正常播出情况下, 主调音台调音, 备调音台只推出主调音台的输出信号, 主备路音频保持一致;在主调音台出现故障时, 备调音台调音, 保证备路音频能支持正常播出。

演播室共有双人新闻播报、单人新闻播报和嘉宾访谈三个景区。不同栏目使用不同景区制作。在访谈景区和新闻播报景区我们分别配备了5只桌架话筒和2只鹅颈话筒, 并配备了备用的纽扣话筒。

主调音台的辅助输出端口为通话矩阵提供本演播室系统的音频信号。导控间内配置了两对音箱完成导播监听和音频监听。

亚运会期间新闻访谈演播室每天的节目制作、播出包括:四档体育频道新闻《亚运晨报》、《体坛快讯》、《体育新闻》和《午夜体育新闻》, 通过CCTV-5演播室的播出通路在CCTV-5频道播出;新闻频道栏目《新闻直播间》中亚运连线报道片段直播以及英语频道《体育新闻》导语直播, 这两档节目通过新闻回传通路在新闻频道和英语频道播出。除了固定的六档新闻直播以外, 还有平均每天两档的《亚运者说》嘉宾采访录像, 录像编辑完成后的成片在CCTV-5频道播出。

在新闻访谈演播室的运行期间, 除完成了这些固定栏目的制作和播出以外, 还录制了一档《亚运风云汇》节目中的嘉宾采访, 还有新闻频道亚运特别节目的录制甚至为央视网络电视台录制节目等等。

广州亚运新闻访谈演播室从11月6日下午七点正式开播, 到11月27日下午四点完成最后一档节目播出, 共运行22天。每天工作时间从早六点到次日零点半, 约18.5小时/天。平均每天直播、制作节目量约5小时。从运行结果看, 新闻访谈演播室使用效率高, 制作节目形式多样, 运行稳定, 达到并超过了设计预期, 为今后大型赛事报道项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在运行中我们感觉到, 二级综合演播室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在其他演播室直播赛事时, 二级综合演播室制作嘉宾采访节目或通过上级演播室直播体育新闻。一、二级演播室并行工作时互不干扰, 串行直播时配合顺畅。提高了演播室的利用率, 也为节目部门提供了更好的节目制作环境和更安全的播出保障。

二级综合演播室的制作能力应该进一步提高, 如增加讯道和扩展演播区面积, 同时可以减小赛事演播室的演播区面积。

二级综合演播室在大型赛事报道中的使用是个有益的尝试, 在提高节目制作能力、增加播出安全保障和降低现场报道中心运行成本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闻访谈演播室在广州亚运会的运行情况该演播室作为二级综合演播室, 负责嘉宾访谈节目制作和全天各频道、各档体育新闻的直播, 既保证了赛事报道的需求又降低了运行成本。并阐述了现场报道中心二级综合演播室设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上一篇:社区远程教育下一篇:控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