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材料归纳

2024-09-10

访谈材料归纳(共5篇)

访谈材料归纳 篇1

■首先,材料和建造的本体性和表现性两方面从来就是不能完全分开的。古希腊哲学对世上万物已经从“形式—构造—功能”来进行探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用四因说来定义建筑,所谓四因就是有关质料的物因、有关形式的本因、有关建筑术知识体系的动因和有关使用者的目的因,建筑之为建筑就一定是四因共在的,这具有至真至善的终极本体意义。西方人本主义以来的建筑学传统一直离不开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探讨,构建了建筑学强大的内部性。当然,晚近建筑学的发展也让我们见识了材料和建造在本体性和表现性两方面的众多异化倾向,除了传统的基于本体性的表现性之外,也走出一条基于表现性的本体性路子。

在我看来,脱离建筑的整体架构和为人服务的终极目的,独立探讨材料和建造问题意义都不大。材料对我们很重要,但是我们不会在单一物性的层面上讴歌材料的特征,而是希望从每一个项目的具体特性出发,在物我平衡的前提下展现材料的潜力。如果材料的物性太强烈,建筑的物体感会将使用者压倒;如果放弃材料物性的潜力,建筑又会失去一个重要的感受维度。所以我们对材料的态度比较灵活,最重要的是,材料是为建成环境的整体服务的。

■不同建筑师对建构有着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理解,比如彼得·卒姆托在他的作品中将材料及其建造的“诗意”发挥到极致。请问您如何看待建造逻辑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构造学(我不太愿意用建构这一模糊用语)是西方建筑学的中心话语之一,它不但要在显性层面解决建造逻辑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更要依靠对于物性的追问在终极和本体层面解决建筑学的形式问题,解决“形式—构造—功能”的穿透性问题。这种场地、空间、形式、材料、构造、使用等方面之间的穿透性才是彼得·卒姆托作品的“诗意”所在。当然,卒姆托所要达成的这种“物的诗意”的精确性离不开对于本真性的本质和现象两个层面的思考,离不开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西方两千多年的思想语境。这种由物及人的思路虽然能达成物性的感人,但是其实并非在任何文化语境中都是最有效的,它只是思考人与建筑、人与环境问题的一种面向,而且这种材料与建造逻辑的关系只有放在建筑的整体思考中才能显现。

■探索材料的创新建造方式同样是一些建筑师设计旨趣所在,如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从其早期的极少主义作品到近年来对于表皮的关注,都追求空间与表皮、内质与外显的完美统一。您认为材料与空间、程式(功能性)等因素在设计中应当如何兼顾?

■在我看来,关于材料与建造的思考是建筑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当它穿透了“形式—构造—功能”这个基本关系才能让材料与建造自身产生意义。如果说卒姆托的路子是基于物性的本体思考达成建筑的诗意的话,那H&deM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开辟了一条直接以物性的表现与呈现来做建筑的路子,他们的建筑不需要基于空间、使用等去理解,而可以直接从材料的压倒一切的特性出发去感知他们对于建筑整体的设想,当然这也是一种穿透的途径。

对我而言,材料问题已经不会像以上两种思路那么重要,但始终是我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建筑如果能够让人感受到诗意,那应该更多地来自对生活本身的思考,而不必一定来自那种物性的诗意。建筑师需要通过物性的操控来建造,但这种操控如何能够同时关照到人的灵性,特别是使用者的自由,才是我们在具体场地上进行建造活动的根本目的。正是在这一点上,让我不满足于那种“物的诗意”的营造,它只是从一对一的绝对关系发展到了一对多的层级关系,而不是多对多的众生关系,所有这些还是指向那个根深蒂固的“形式—构造—功能”传统。试想我进入了一栋江南的庭院宅第,可以感受那种木构的物性的极致,但是它不会让我产生物性的压迫感,更吸引我的反而是庭院与房子、室外与室内、木构与砖石、陈设与家具、自然与人工等不同面向的差异并置,不同的生活场景在咫尺天地中次第展开。天地万物都不是“物我分立”状态下的使用对象,而是与生活其中的使用者相互交流。由此,作为物质营造对象的建筑物也不是作为一种制度性的产物用来规划使用者的生活,而是为使用者的自在生活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生发之地。对今天的我们来说,这种多对多的众生形态中蕴藏一种我们所关注的新的可能,也就是如何能在物质性的表达之外有其他选择,如何能让建筑师物质性的表达不要挤压使用者的灵性空间。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目前我们对建筑方方面面的物质关系的理解。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的构造逻辑非常清晰,显示出明显的层级,从表皮可直接解读,其建筑形式也有着包豪斯式的理性和工整。您在设计中对结构逻辑、材料组织、表达目的之间的关联作了怎样的预设,最后形成一栋非常“陌生”而内敛的建筑?

■C楼其实没有那么理性和工整,它应该不是包豪斯式的吧。它是我们的第一个建成项目,其中容纳了很多不同层面的想法,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在之后努力的一些主要方向,有时是有点含混、矛盾的。很多人看到C楼,首先注意的是材料的丰富性和组织、构造逻辑的清晰呈现,其实这来自于一个十分简单的对应:一个基本基于“伺服”和“被伺服”空间关系的不同静态使用空间的材料组织,这是十分显层的关系。但是这种“伺服”和“被伺服”空间关系并不是这个项目的全部,它只是用于解决基本使用问题。贯穿建筑内外、在竖直向和水平向都蔓延展开的公共交往空间反而是项目的主干。这些空间都是没有等级差别的多片段组合体,总体上呈现某种功能复合的不定型的流体状态,而被定义为“伺服”与“被伺服”的确定空间与这些公共流体空间之间建立了一种“即插”式的连接关系,使原本稳定的“伺服”与“被伺服”关系获得某种程度的瓦解,从而让使用者获得更大的自由。这些公共空间首先在尺度上被强化出来,结构体的粗犷混凝土其实是内部感知的主要材料,其他的覆层材料都参与到公共空间界面的片段组织上。当然还有弥漫在公共空间中飘忽不定的自然光线。所有这些都是在调动使用者对于公共空间的身体感受,激发使用者的灵感。对应于静态空间和材料呈现的基本理性格局,动态公共空间的处理很难说是理性的,而是更多地诉求于身体感觉。这两个部分在C楼是含混地并置的,可能你说的那种“陌生”感就是来自这种含混的并置。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部分体量采用了具有锈蚀效果的棕红色金属作为表皮材料,对此,您是出于何种考虑?

■这是一个蛮特殊的项目,校方有对于所谓中法关系如何表达的特殊诉求,而我们又想避开直白的象征。一开始,我们从这个项目既分又合的使用要求以及基地条件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一个在场地蜿蜒上下、基于二元结构的差异并置的想法,并提出了基本的内外空间氛围,希望这个想法既能适应这块基地,又能关照校方的诉求。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个差异并置的关系除了能解决空间、功能、流线、内外、氛围的问题,也能解决建造层面的结构、构造和材料问题。具体到结构和材料方面,我们提议建造一个钢和混凝土的并置结构,教学楼是钢结构,办公楼是混凝土结构,连接两栋楼的会议楼是钢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同时钢结构部分由耐候钢板包裹,混凝土部分由轻质水泥纤维板包裹,会议楼是两种材料的混合;室内的质感也由此展开,教学楼是通体温暖的木质,办公楼是通体简单的全白,而会议楼是通体全黑,这也和使用要求与氛围相合。之所以选这两种外墙材料,一是为了与结构材料相合,二是因为它们都是能记录天候变化的无覆层工业材料,既能随时间变化老去,又有强烈的身体感受,也有足够的差异。所以单独看耐候钢板没有太大意义,只是因为它当时比较少见,人们比较关注,而水泥纤维板就没人注意了。扩初完成后,本来建议的那种和外墙做法相配的龙骨状钢结构由于种种原因被取消了,代之以均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这让材料、构造、结构的内在一致性大受损失。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我们想延伸出的“形式—构造—功能”的内在逻辑的路子是多么脆弱,因为这样的思路不太合我们传统上对于建筑或房子的理解,很难在公共层面沟通一致。反而是几位欧洲同行在看到教学楼走廊里局部通高空间中残留的龙骨状钢结构后,马上以为整个教学楼都是这样的呢。

■在建筑全球化的今天,建筑的地域性与地域性材料应建立怎样的联系?在求助于木、石等特定区域特有的传统材料之外,该如何组织中国的地域性建筑表达?

■我始终认为建筑与生俱来就有地域性,因为它总是落脚在它所属的具体场地内,参与具体环境的建构,与具体的人群发生相濡以沫的日常关系。当然,这种具体落地的建筑又是可以探讨人类共同问题的,和不同地域、文化、历史的人群的感受具有相通性。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与地域性材料一定有关,但不会仅仅依靠那种有所谓地域表现力的材料的运用。材料的地域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地域使用传统的地方材料,另一种是地方工业出产的当代材料。这两种材料是可以转化的,任何能够使用到现在的传统材料必然也是当代的,而任何当代材料也在参与特定地域的材料历史。我们选择材料的出发点之一当然是就地取材,这是毫无异议的,但并非这样就能达成建筑的地域性。而且,仅从材料、技术、形式等层面入手就希望解决中国建筑的地域性表达问题,这基本是行不通的。因为地域性不是某种怀旧图景,它是藉由具体建造和特定地域人群的真实生活的历史构成和当下关怀相结合所产生的那种总体性才能达成的。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局是整体性的,快速深刻的社会转型、历史连续性的人为失落、价值重建的困难重重、建造行为与真实生活的隔离……使得我们把美学指向的虚假历史连续性带入真实生活,却又造成更严重的错位和断裂。我们对于地域性的饥渴来自真正地域性的长期缺位,这需要我们在具体建造中思考建筑与生活的关系,用身体性的力量将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生活剧变与历史深处的对于物我关系的思考联系起来,才能摆脱目前中国建筑拜物主义盛行的局面。

■就您的实践体验而言,近十年来,中国的建造工艺和材料使用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进展?

■当然,近十年国内在材料选择和建造工艺上进展多多,但是这些进展除了让建筑师更方便地对材料进行消费之外,对于建筑设计的内在帮助却乏善可陈。我们在基本建设的制度安排层面的一些现实令建筑师从材料出发的很多思考大打折扣。试想在一个建筑师基本只能设计毛坯建筑的环境里,所有关于材料和建造的思考都只能停留在外表皮的层面上,又何以通过建造来抵达物性的诗意;在一个除了少数特殊标志性建筑之外,大部分日常建筑都只能以标准程序计算的标准框架结构来建造时,又何来那种构造的诗意;再有,当建筑师的职业范围只局限于图纸的保证,而不能对建造的全过程负责的话,那种对物性的思考也就缺乏身体力行的落地可能。由此,面对这种中国特色,从材料和建造出发的建筑学思考在当代中国还是缺乏应有的土壤,从而又和中国建筑真正使用者缺位的窘境相结合,趋向形式与物性的消费。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出路,这其实也提醒了我们要从现实出发,而不是照搬别人的经验。

■中国建筑师常常面对这样的困境:设计方案很精彩,但是建成以后效果与预期相差很大,完成度不高。目前中国建筑业,无论是材料的种类、质量,还是施工技术的标准、水平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刘家琨先生针对这种低技现状,提出“此时此地”的建造理念,您在设计中又是如何应对这样的矛盾?

■刘家琨的“处理现实”的想法有他迷人的个人思考和直面现实的智慧。国内的低技也是相对的,我们既不想做成低技表现主义,也不想做成高技表现主义。对建筑师来说,任何技术,只要适用就行,关键是看你选择的技术思路能不能与建筑的整体目标相配合。建筑师永远要追求理想的设计质量,这主要是靠严密的设计思考来整合适用的技术,而不是仅仅期待所谓的高完成度。其实对应有的物理质量的要求只是一个及格线,它只是保证了产品的基本质量而已,而且凭借现有的技术整合水平也不难达到。我们面对的往往不是所谓低技状态,而是我在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建筑师的职业范围的狭窄保证不了应有的设计和思考质量。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我们这几年在实践中也在努力摸索面对这种现实如何尽力追求以建筑整体氛围为目标的建筑质量。

■结合近期的设计作品,请谈谈您在材料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材料归纳与探究 篇2

各地中考说明中也有“能根据材料,筛选信息,提出和探究问题”的要求。它主要考查同学们三个方面的能力: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语言的概括与表述能力。

对于材料探究题,同学们要了解材料探究题的常见类型,同时要掌握材料探究题的一些解题方法。

1. 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思考:这几则材料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然后推断:一定是材料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再通过比较、分析,就会有所发现。

2. 答题时,材料间是因果关系的,要先写主要原因,再写其他原因;材料间是同类事物的,要先写共性(相同点),再写个性(不同点)。

3. 需要强调的是,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4. 写答案时,最好在前面加上序号,注意语言简洁。因为材料探究题不仅仅考查分析、探究能力,还考查语言组织表述能力。如果语言不简洁,要点不准确,书写潦草,往往会前功尽弃。

1. (2015·江苏常州)《舌尖上的中国》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中国人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请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笋挖出来,腊肠吊起来;冒着蒸汽的包子,摔打在案板上脆响的拉面;稻米酿出来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腌制三年方才做成的诺邓火腿肌红脂白;白吉馍切一发,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

端午节快到了,刘光荣打工的五芳斋异常忙碌。从一个生手练到一分钟包七个粽子需要七个月,五芳斋研制过包粽子的机器,但口感不一样,人们就喜欢手工包出来的粽子。

朝鲜族姑娘金顺姬回家跟妈妈学做泡菜,再回到北京,冰箱就装满了临走时妈妈准备的家乡土特产;摄影师白波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他一脸幸福地说,谁家的面都没有妈妈做的焖面好吃;回国探亲的老太太,飞快地夹起多年未见的白斩鸡,连筷子头一起吮在嘴里,闭眼,满脸都是笑,叹一口气:“好好味喔……”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2. (2015·江苏镇江)下列材料都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引发的相关言论,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廖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90后”大学生,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拼文案、写策划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写文案的时候,想写得高大上一点,但是常常找不到理想的词,最后只好用通俗的语言代替,却削弱了我要的那种表达效果。”她说。据调查,此现象较为普遍。

(2014年8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键盘打字取代了手写,拼音输入法让字形模糊化,不需记忆字形就能打字交流,导致手生。目前,高校的‘失写症现象很严重,学生们用电子笔记、拷贝课件、手机拍照等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笔记,考试时的潦草字迹和连篇错宇,常令老师们叫苦不迭。”

(摘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统尚讲话)

材料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期举办的网络活劝“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吸引了6亿人次参与。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一个契机,能够鼓励国人更多地阅读一些古代典范书籍。他建议从《古文观止》读起,阅读一些在汉语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作家作品,以丰富语言知识储备和积累。

(1) 依据材料,说说当下民众在汉字运用与书写上的现状。

(2) 依据材料,说说出现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

(3) 依据材料,请探究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

3. (2015·黑龙江齐齐哈尔)结合材料,综合探究。

材料一:2014年12月7日,燕山大学23名大学生在海边玩雪时,发现一名女子向海中走去。情况危急!他们不顾天气寒冷、海水刺骨,冒着生命危险陆续下海,手拉手结成一条冰海救人的“生命链”,救回跳海女子。

材料二: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早热古丽·依米提,10余年照顾22个维汉脑瘫孩子的“爱心妈妈”。她这样说:“不管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的孩子,他们都需要妈妈的爱。只要他们来到我这里,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

材料三:2015年5月12日,曾鹏宇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名为《被遗忘的承诺者》的文章,讲述了他和一位大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三年前,来自天津的许涛为救患病父亲在微博募捐,并承诺3~5年内还款。他得到了曾鹏宇等好心人的帮助。时隔3年,许涛兑现承诺开始还款,并附上了利息。

材料四:2015年5月12日,尼泊尔再次发生强烈地震。当地商人扎法尔接受记者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说:“中国来了很多救援队,有政府的,有民间的,为我们提供药品、医疗设备,并帮助抗震救灾,搜寻遇难者,后来还不断加大防疫的力度。”

(1) 仔细探究这四则材料,请提炼出你所获得的信息。

(2) 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1.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综合概括能力。首先要逐段仔细阅读,然后分析思考,要善于捕捉材料中所隐含的相关信息。

答案示例:传递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展示真正的美味;美食背后是亲情;美食背后是乡愁。

2. 第一小题考查信息的提炼,需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概括。第二小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解析,需对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炼。第三小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需综合三则材料,由现象到本质,揣摩举办方的用意。

参考示例:(1) “词汇贫乏”或“词不达意”;“书写能力低”或“提笔忘字”。(意思对即可)(2) “缺乏经典阅读”或“阅读积累不够”;“电子产品的冲击”或“动手写字少”。(意思对即可)(3) 唤醒和激发民众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如答成“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对汉字传承的担忧”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等亦可)

3. (1) 答案示例:见义勇为、富有爱心(助人为乐)、诚信、无私奉献等行为体现了向善的力量(充满了正能量)。

(2) 答案示例: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我感受到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富有爱心(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高尚的行为影响感染着我,激励、鞭策着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向身边的好人学习,从小事做起,带动身边的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向上向善的力量。

在练习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对几则材料进行探究,得出结论,一种方法是“求同”,即找出这几则材料所呈现的共性特点,得出一个或几个结论;另一种方法是“求和”,即将几则材料的主要内容综合起来。另外,有时候还可“求异”,即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不同点,找出区别所在,准确捕捉各自的个性。答题步骤参考:

第一步:审题意。审清题目,读懂材料。

第二步:炼共性。分析材料,提炼要点。

第三步:找个性。整合要点,筛选信息。

第四步:写结果。提炼观点,归纳结果。

1.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论。

材料一: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每只幼鹰出生后,都要经受母亲成百上千次近似残酷的训练。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成功飞翔的幼鹰还将面临更关键、更艰难的考验,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将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然后再次从高处被推下。有很多幼鹰就在这时成了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仍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构筑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材料二: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三:曾有这样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2. 对于历史上的成吉思汗,人们有诸多评价。请根据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观点。

材料一: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材料二: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出现于文明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

材料三: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入侵时说:“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地攫取和破坏,既没有给予我们代数,也没有给予我们亚里士多德。”

评价:

3.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些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观点,分点阐述。

材料一: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材料二:某大学里一个周末下午的一节选修课,由于活动多,学生都没心思来上课,有位同学准备到教室换鞋踢足球。该老师以为这位同学是来上课的,便说:即使只有一个人,课也要上。这位同学只好坐下来听课。老师的板书一丝不苟,讲课充满激情。下课后,这位老师向唯一的学生点点头,夹起教案走了。

材料三: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给一位有名的外科医生当助手。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直到黄昏,眼看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告诉外科专家,他用的十二块纱布只取出十一块。外科专家固执地坚持他已取出所有的纱布,可女护士高声抗议,她清楚地记得手术中共用了十二块纱布,因而坚决制止外科专家,不让其缝合伤口。外科专家脸上浮起一抹欣慰的微笑,举起左手心里的第十二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女护士是他合格的助手。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归纳 篇3

9.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水泥强度及水灰比、骨料性质、养护条件、龄期。

10.水泥混凝土质量控制主要是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质量以及施工工艺。其中施工工艺过程包括 拌和、运输、浇筑、捣实、养生。1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是测定材料原始资料

确定调配强度

计算水灰比

确定用水量

确定砂率

计算砂石用量

调整配合比

12.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确定后,主要检验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与 抗压强度 是否满足要求。若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不满足要求,应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或减少水泥浆的用量。

13.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是和易性,强度要求,耐久性,经济性。

14.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选择水灰比的依据是水泥混凝土的 强度与耐久性

15.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它可用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来表示。

16.如果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坍落度愈大,则流动性好;若维勃稠度愈大,则流动性小。

17.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有

绝对体积法

和 质量法,18.常用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 四种类型。19.混凝土用粗集料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强度与磨耗度

最大粒径和级配

针片状颗粒含量

坚固性

20.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 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保证水泥混凝土的 密实性是提高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21.影响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加水量

骨料形状

级配

水灰比与水泥浆用量

水泥品种

外加剂

温度与搅拌时间 22.现行规范中对水泥耐久性主要从 最大水灰比和 最小水泥用量两方面控制。

23.按用途分类,砂浆可分为 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

24.水泥混凝土按流动性可分为 干硬性水泥混凝土,塑性水泥混凝土,流态水泥混凝土。

25.砂浆的流动性以稠度 指标表示。保水性以分层度指标表示 26.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0% 的养护条件下,养护 28 天后,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的。

27.硬化后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有 抗压强度,粘结性,耐久性 29物在道路与桥梁工程结构中通常用于传统材料性能的改善。30高聚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有助于减少混凝土中的微孔隙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从而改善混凝土耐久性使混凝土成为一种强而韧的材料。31聚合物混凝土大部分情况下用于抢修等特殊用途还用于喷射混凝土。

32硅橡胶是一种优质的嵌缝材料适用于细小多孔或暴露表面的接缝。33石料饱水率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石料试件最大吸水质量占烘干石料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2、我国现行抗冻性的试验方法是直接冻融法。

3、按克罗斯的分类方法,化学组成中sio2含量大于65%的石料称为酸性石料

4、路用石料的强度等级划分指标包括极限保水抗压强度和磨耗率。

6、粗集料的堆积密度由于颗粒排列的松紧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自然堆积密度与振实堆积密度。

7、集料级配的表征参数有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百分率。

8、集料磨耗值越高,表示其耐磨性越差。

9、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钙和氧化镁。

10、石灰硬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强度有自由水蒸发产生的附加强度 结晶强度 碳化强度

11、石灰中起粘结作用的有效成分有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

13、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生产原料主要有石灰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

14、石灰石质原料主要提供氧化钙,粘土质原料主要提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

15、为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在磨制水泥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石膏。

19、由于三氧化硫引起的水泥安定性不良,可用沸煮法(试饼法和雷氏夹法)方法检验,而由氧化镁引起的安定性不良,可采用压蒸法方法检验。20、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

23、水泥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可分为轻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重混凝土

26、混凝土的试拌坍落度若低于设计坍落度时,通常采取保持水灰比不变,加大水泥浆量措施。

27、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弹性变形、徐变变形、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等四类。

29、混凝土的三大技术性质指工作性,力学性质 耐久性

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有单位用量表示法、相对用量表示法两种。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满足三大技术性质和经济性的要求。

3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三个步骤完成。

3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依据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的。

3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依据砂石的实际含水率进行折算。

36、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

37、砂从干到湿可分为全干状态 气干状态 饱和面干状态 湿润状态四种状态。

39、沥青按其在自然界中获得的方式可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

40、土木工程中最常采用的沥青为石油沥青。

41、沥青在常温下,可以呈粘性液态、固态、和半固态状态。

42、沥青材料是由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硫,氮等的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

43、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

44、石油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是将沥青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46、软化点的数值随采用的仪器不同而异,我国现行试验法是采用环与球法。

评价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的方法主要有水煮法和水浸法。水煮法是将沥青裹覆后的集料在蒸馏水中侵煮3min,按沥青膜剥落的情况分为(5)个等级。

49、我国现行标准将道路用石油沥青分为A、B、C三个等级。50、评价石油沥青大气稳定性的指标有蒸发损失百分率 针入度比 残留物延度。

51、乳化沥青主要是由乳化剂、稳定剂、沥青和水等组分所组成。

52、石油沥青的闪点是表示安全性的一项指标。

53、改性沥青的改性材料主要有橡胶、树脂和矿物填料。

54、目前沥青掺配主要是指同源沥青的掺配,同源沥青指同属石油沥青或同属煤沥青。

55、目前最常用的沥青路面包括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贯入式 沥青碎石 沥青混凝土等。

56、沥青混合料按施工温度可分为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和常温沥青混合料

57、沥青混合料按混合料密实度可分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58、沥青混合料是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石的总称。

59、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是研究高温状态对抗剪强度的影响。60、通常沥青-集料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和密实骨架结构三类。

61、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和内磨擦角两个参数。62、我国现行标准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动稳定度试验的方法来评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63、我国现行规范采用空隙率、饱和度 矿料间隙率 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6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试验室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 试验路段验证三个阶段。

65、沥青混合料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 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个步骤。

66、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如不符合要求,可采用掺加抗剥剂的方法来提高水稳定性。

67、马歇尔模数是稳定度和流值的比值,可以间接反映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68、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为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耐久性 抗滑性 施工和易性69、根据分子的排列不同,聚合物可分为线型聚合物和体型聚合物。70、塑料的主要组成包括合成树脂和添加剂。

71、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缺点有易老化 可燃性及毒性 耐热性差。72、建筑上常用的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73、按冶炼钢时脱氧程度分类,钢材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特殊镇静钢。

74、建筑钢材最主要的技术性质是拉伸性能、冷弯性能、冲击韧性、耐疲劳性等。

75、钢结构设计时碳素结构钢以屈服强度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76、钢材的冷弯性能是以规定尺寸的试件,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检验。

77、碳素结构钢按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分为Q195、Q215、Q235、Q255、Q275五个牌号。

78、ll650指抗拉强度不小于650mpa的冷轧带肋钢筋。79、树木是由树皮、髓心、木质部三部分组成,建筑使用的木材主要是木质部 80、木材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致引起破坏的最大强度称为长期强度 28.碱性石料的化学性质是按其sio2的含量小于(52%)划分的。29.道路水泥中(c2s c4af)的含量高。

23、轻混凝土通常干表观密度轻达(1900)kg/m3以下。

3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抗滑层用粗集料除应满足基本质量要求外,还需要检测与沥青的粘附性和(磨光值)指标。

31.粉煤灰的技术指标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32.按现行常规工艺,作为生产石油沥青原料的原油基属,最好是选用(环烷基)原油。

41、粘稠石油沥青通常包括氧化沥青和直流沥青

33.(凝胶型结构)的沥青当施加荷载很小时,或在荷载作用时间很短时,具有明显的弹性变形。

34.可以用作沥青微填料的物质是炭黑、高钙粉煤灰、火山灰、页岩粉

35.改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方法是a、掺加高效抗剥剂 b、掺加无机类材料,活化集料表面c、掺加有机酸类,提高沥青活性 d、掺加重金属皂类,降低沥青与集料的界面张力

36.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可通过(三轴试验)方法应用莫尔-库仑包络线方程求得

37.含碳量低于(2%)的碳铁合金称为碳素钢。

38.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较原始沥青混合料在技术性能上有以下(a、提高了高温时的稳定性 b、提高了低温时的变形能力)改善 39.从力学性能出发,木材强度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抗压强度

40.木材的力学指标是以木材含水率为(12%)时为标准的。41.预应力混凝土配筋用钢绞线是由(6)根圆形截面钢丝绞捻而成的

42.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测定金属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络氏硬度、维氏硬度 2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且可在水中或适宜的环境中保持并继续提高强度。

3石料吸水率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石料试件吸水饱和的最大吸水质量占其烘干质量的百分率。

4、堆积密度是指集料装填于容器中包括集料空隙(颗粒之间的)和孔隙(颗粒内部的)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5、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6、软化系数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材料的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7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8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周围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变质、不破坏,长期地保持其工作性能的性质。

9产浆量是单位质量的生石灰经消化后,所产石灰浆体的体积。10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11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是采用稠度仪测定,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距离为6mm土1mm时的水泥净浆。

12凝结时间是水泥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13、沥青的溶解度是指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溶解的百分率(即有效物质含量)。

14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其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方面含义。

16徐变:指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增加的塑性变形。

17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在一起的组合情况。

18混凝土的和易性:指混凝土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19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指边长为150㎜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标准抗压强度值。

20活性混合材料:磨细的混合材料与石灰、石膏加水拌合后,能生成胶凝性材料,并且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

22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拌制成特定的塑性状态(标准稠度)时所需的用水量(以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23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4、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粗细集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在一定的条件下硬化成为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一种人工石材。

25、工作性指新拌混凝土具有的能满足运输和浇筑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的可塑性;不产生分层、泌水的稳定性和易于振捣密致的密实性。

26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碱活性集抖发生化学反应,可引起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一集料反应。27基准配合比指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施工实际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调整材料用量,所提出的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

28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29缓凝剂是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30混凝土掺合料是在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时,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而加入的天然的或人造的矿物材料。31沥青的延性: 是指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通常是用延度作为条件指标来表征。

32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33 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后,沥青在矿料表面形成一层扩散结构膜,在此结构膜以内的沥青称为结构沥青,在结构膜以外的沥青称为自由沥青。

34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夏季高温(通常为60度)条件下,经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35油石比:在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36马歇尔稳定度是指标准尺寸试件在规定温度和加荷速度下,在马歇尔仪中最大的破坏荷载(KN);流值是达到最大破坏荷重试件的垂直变形(以mm计)

39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大气稳定性又称沥青的耐久性,是指沥青在热、阳光、温度等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41溶胶型结构指当沥青中沥青质分子量较低,并且含量很少,同时有一定数量的芳香度较高的胶质,这样使胶团能够完全胶溶而分散在芳香分和饱和分的介质中的胶体结构。

43环球法软化点是沥青试样在规定的加热速度下进行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使沥青滴落到下面金属板时的温度。

44针入度指数用以表示沥青温度敏感性和划分沥青胶体结构的指标,表达公式:pi=30/(1+50a)-10。

45沥青老化是指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水分等因素作用下,化学组分发生了转化,使其塑性降低,稠度增大,逐渐脆硬,直至失去使用功能的过程。

46闪点是指沥青加热挥发出的可燃气体,与火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是沥青安全指标。

47沥青的低温稳定性是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抵抗断裂破坏的能力。48燃点是指沥青加热产生的混合气体与火接触能持续燃烧5s以上时的沥青温度。49乳化沥青就是将粘稠沥青热融至流动态,经过机械力的作用,使沥青以细小的微粒状态分散于含有乳化剂-稳定剂的水溶液中,由于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而形成均匀稳定的乳状液。

50软化点是指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其达到某种稠度的的温度。5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是指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级配原则,从大到小各级粒径都有,按比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混合料。

52骨架-空隙结构指当采用连续型开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的沥青混合料,这种矿质混合料递减系数较大,粗集料所占比例较高,细集料则很少,甚至没有。按此组成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可以相互靠拢形成骨架,但由于细集料数量过少,不足以填满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因此成骨架-空隙结构。

53、可以聚合成高聚物的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

54、热塑性树脂指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的树脂。

热固性树脂: 第一次加热时软化,并且分子间产生化学交联而固化,以后再加热不会软化的树脂。

56沸腾钢是脱氧不充分的钢,在浇注或钢液冷却时,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逸出,钢液呈激烈沸腾状。

57合金钢是为改善钢的性能,在钢中特意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如锰、硅、钒、钛等〉,使钢材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

58屈服强度是指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产生大量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应力。

59钢筋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称为屈服比。60伸长率是指钢材拉伸试验中,钢材试样的伸长量占原标距的百分率。

61冲击韧性是钢材在瞬间动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62冷弯性能是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规定弯曲程度的弯曲变形的能力,并且是显示钢材缺陷的一种工艺性能。

63时效指经冷拉后的钢筋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将继续随时间而提高的过程。

64纤维饱和点含水率指湿材放置在空气中干燥,当自由水蒸发完,而吸附水仍为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

65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木材中所含的水分是随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时,木材中的含水量最后会达到与周围环境湿度相平衡,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66吸声材料是一种能在较大程度上吸收由空气传递的声波能量的建筑材料。

67弹性模量: 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68屈服强度: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69疲劳破坏: 钢材在交变荷载反复多次作用下,可在最大应力远低于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就发生突然破坏,这种破坏称为疲劳破坏。70钢材的冷加工: 在常温下,对钢材进行机械加工,使它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可提高其屈服强度值,同时塑韧型会下降的现象。1.片石是指符合工程要求的岩石,经开采选择所得的形状不规则的,边长一般不小于15cm的石块。

2.块石是指符合工程要求的岩石,经开采并加工而成的形状大致方正的石块。

3.锥形块石是指底面大、顶面小,形状似截头锥体的石块。

4.料石是指按规定要求经凿琢加工而成的形状规则的石块。

5.石屑是轧制并筛分碎石所得的粒径为2.10mm的粒料。

6.粒料是呈颗粒状的松散材料。

7.集料(骨料)是指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石屑、砂等。

8.矿料是指包括矿粉在内的集料。9.矿粉是指符合工程要求的石粉及其代用品的统称。

10.砂是岩石经风化或轧制而成的粒径为0.074~2mm的粒料(另一定义为:粒径小于5mm的粒料)。

11.砾石是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粒径为2—60mm的无棱角的天然粒料。

12.砂砾是砂和砾石的混合物。13.卵石是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粒径为60—200mm的无棱角的天然粒料;大于200mm者称为漂石。

14.符合工程要求的岩石,经开采并按一定尺寸加工而成的有棱角的粒料,称为碎石。

15.在集料中,各种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率,称为颗粒组成。

16.砂的粒径的粗细程度,为砂在规定各筛孔的累积筛余百分率之和除以100的商,称为细度模数。

17.级配是矿料的各种粒径范围颗粒质量的分配比例。按各种粒径范围的连续或中断,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按混合料成型后空隙率的大小,分为开级配和密级配。

18.最佳级配是能使矿料的颗粒组成满足工程技术要求的级配。

19.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得的岩石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数值,以百分率表示,称为岩石磨光值。

20.硬度是材料抵抗其它物体刻划或压人其表面的能力。测定方法有压人、弹性回跳法、刻痕法等。

21.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得的被压碎碎屑的质量与试样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称为压碎值。

22.粒径基本接近同一尺寸的集料,称同粒径集料。23.空隙率是材料的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24.孔隙比是材料的孔隙体积与其固体体积的比值。

25.按规定试验方法用标准筛对矿料进行颗粒组成分析,称为筛分。26细度指粉状材料的粗细程度,一般以筛孔尺寸或比表面积表示。

硬化是指新拌制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经化学作用逐渐失去塑性而变硬的现象。无机结合料是指具有胶结性能的无机化合物,在道路工程中主要指水泥、石灰等材料。

1.混合料:集料或矿料与结合料经拌和而成的混合材料。

2.结合料:用以结合松散材料使其成为整体的有机或无机材料。

3.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水泥、集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4.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经浇筑、振捣并硬化后形成的固体材料。

5.碾压式混凝土:水灰比小、无坍落度、可用机械压实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6.钢筋混凝土:配置有受力钢筋的混凝土。

7.预应力混凝土:通过张拉钢材对混凝土预加应力的水泥混凝土。

8.干硬性混凝土:水灰比较小、坍落度极小、经强力振捣成型后强度较高的水泥混凝土。

9.轻质混凝土:采用轻质集料的水泥混凝土。

10.纤维混凝土:掺有短纤维(如钢纤维、玻璃纤维等)、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的水泥混凝土。11.外加剂:为改善材料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化学试剂。

12.水灰比: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所用水的质量与水泥质量的比值。

13.砂率: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砂的质量与砂、石总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14.和易性: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的综合性质。

15.坍落度: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得的新拌制的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下坍的竖直距离,以厘米计。

16.徐变:固体材料的塑性变形随荷载作用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增加的性质。

17.离析:各种混合料出现的集料与结合料或粗集料与细集料分离的现象。

18.抗弯拉强度:材料在弯曲破坏时的最大弯拉应力。

1.沥青是由极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硫、氮等)衍生物所组成的有机胶凝材料。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2.地沥青是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的总称。

3.焦油沥青是指有机物经过干馏得到焦油后进一步加工得到的沥青的总称。

4.天然沥青是指石油受自然因素的作用所形成的沥青。

5.石油沥青是指环烷基或混合基的石油,经提炼出轻质油后得到的残留物。6.煤沥青是指煤经过干馏得到煤焦油,再经过蒸馏后得到的残留物。

7.液体沥青是指在常温下呈流动状态的沥青。

8.沥青在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经机械搅拌使沥青微粒子分散而形成的沥青乳液,称为乳化沥青。

9.用阳离子乳化剂制成的乳化沥青,沥青微粒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乳化沥青。

11.用阴离子乳化剂制成的乳化沥青,沥青微粒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乳化沥青。

12.针入度是指沥青试样在规定的温度、时间和荷载条件下,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中的深度,以0.1mm计。

13.粘(滞)度是指沥青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通过规定尺寸的流孔流出规定体积所需的 时间,以秒计。

14.软化点是指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其达到某种稠度时的温度。

15.延度是指沥青试样在规定的温度和拉伸速度条件下被拉断时的长度,以cm计。

16.闪点是指沥青或油类按规定试验方法加热,液面产生的易燃气体遇火初次出现一瞬即灭的闪火时的温度。

17.溶解度是指沥青在规定的有机溶剂中可溶解部分的质量占原质量的百分比。

18.劲度模量是指沥青材料或沥青混合料试件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受荷时间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沥青与级配矿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压实后称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矿料粒径不同.分为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等。

2.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与集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压实后称沥青碎石,其空隙率一般大于10%。按所用集料粒径不同,分为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等。

3.沥青砂:沥青与砂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4.再生沥青混合料:旧沥青面层材料经回收加工并掺人新料及再生剂拌制成的混合料。

5.油石比:在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6.热稳定性:沥青混合料成型后在高温条件下能保持稳定的能力。

7.马歇尔试验:用马歇尔稳定度仪测定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和流值的试验。

8.沥青混合料:沥青与矿料或集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9.集料剥落试验:测定集料与沥青结合料粘附性的试验。10.石料裹覆试验:测定岩石与乳化沥青粘附性的试验。

1.屈服强度又称屈服极限,是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产生大量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能力。

2.塑性(钢材)指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3.钢材硬度系指抵抗其它较硬物体压入的能力。4.冲击韧性是指钢材在瞬间动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5.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规定弯曲程度的弯曲变形的能力,并且是显示其缺陷的一种工艺性能。

6.相对密度是指木材的质量与同体积4℃水的质量之比。7.节子(木材)指树干中的活枝条或枯死枝条在树干中着生的断面。8.裂纹(木材)指在树木生长期间或伐倒后,由于受外力或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致使木材纤维之间出现脱离的现象。

1、岩石吸水性:是岩石在规定的条件下吸水的能力。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采用吸水率和饱水率两项指标表征岩石的吸水性。

2、堆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开口孔隙、闭口孔隙和空隙)的质量。

3、表观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和闭口空隙)的质量。

4、毛体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的质量。

5、连续级配:是指由大到小、逐级粒径均有,并按比例相互搭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

6、间断级配:是指在矿质混合料中剔除其一个或几个分级,级配不连续的矿质混合料。

1、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均匀性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

2、水泥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3、水泥净浆标准稠度:采用试杆法测定时,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6mm±1mm时水泥净浆的稠度为“标准稠度”,采用试锥法测定时,为试锥沉入净浆28mm±2mm时的水泥净浆的稠度为“标准稠度”。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照标准的制作方法制成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至28天龄期,按照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表示。

2、碱-集料反应: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碱活性集料发生化学反应,可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集料反应。

3、砂率:是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4、水灰比: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之比称为水灰比。

1、针入度:指沥青材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1/10mm为单位计。常用试验条件为P25℃,100g,5s。

2、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夏季高温(通常为60℃)条件下,经车辆荷载长期反复作用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3、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用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矿质混合料(简称矿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2.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是指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混凝土拌和物:混凝土拌和物是将水泥、水与粗、细集料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尚未凝结硬化的水泥混凝土。4.建筑钢材:建筑钢材系指在建筑工程结构中的各种钢材,如型材有角钢、槽钢、工字钢等;板材有厚板、中板、薄板等;钢筋有光园钢筋和带肋钢筋等。

5.聚合物:聚合物是由千万个低分子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联结而成,因而又称为高分子化合物或高聚物。

1.按岩石的形成条件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2.集料包括各种(天然砂)、(人工砂)、(卵石)和(碎石)等,以及各类工业冶金矿渣。

3.集料的级配参数有(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4.石油沥青四组分是指(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5.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可分为(溶胶型)、(凝胶型)和(溶-凝胶型)三种。6.按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特点,将其分为(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骨架密实)结构。

7.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四种矿物组成。

8.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必要时掺加外加剂等配制而成。

9.低碳钢在受拉过程中经历了(弹性)、(屈服)、(强化)、(颈缩)四个阶段。

1.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反应沥青哪些性能?

答:针入度是反映沥青稠度的指标;延度是反映沥青塑性的指标;软化点是反映沥青热稳定性的指标。

2.简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由哪些因素构成?

答: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由矿料颗粒之间嵌锁力(内摩阻角)以及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及沥青的内聚力构成。3.石灰浆体是如何硬化的?

答:石灰浆体硬化是两个过程的综合反映:1水分蒸发或基面吸收,浆体中的氢氧化钙从饱和溶液结晶析出,产生结晶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浆体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晶体,析出水分蒸发,使石灰浆体结构致密,强度提高。4.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科学概论课后习题归纳及补充 篇4

1.原子间的键合可分为化学键和物理键两大类。其中化学键包括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2.铁碳合金可按含碳量来分类,含碳量低于2.11%的为碳钢(含碳量低于0.0218&的为工业纯铁),含碳量大于2.11%的为铸铁。

3.以锌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

4.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质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5.按照陶瓷坯体结构不同和坯体致密度不同,把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陶器和瓷器。

6.陶瓷的微观结构是指晶体结构类型、对称性、晶格常数、原子排列情况及晶格缺陷等,分析京都可达数挨。

7.陶瓷的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如金相显微镜、体式显微镜等)或是电子显微镜(SEM/TEM)下观察到的陶瓷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就是陶瓷的各种组成(晶相、玻璃相、气相)的形状、大小、种类、数量、分布及晶界状态、宽度等,观察范围为微米数量级。8.高聚物的静态粘弹性行为表现有蠕变、应力松弛。

9.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无规线团构象,在晶体中呈锯齿形或螺旋形。10.制作碳纤维的五个阶段分别是拉丝、牵伸、稳定、碳化和石墨化。

11.复合材料通常有三种分类法,分别是增强材料、基体材料、纤维材料。

12.所谓纳米材料,从狭义上说,是有关原子团簇、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薄膜、纳米碳管和纳米固体材料的总称。从广义上说,纳米材料是指晶粒或晶界等显微构造等达到纳米尺寸(<100nm)的材料。

13.信息材料是指与信息技术相关,用于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输和显示的各类功能材料。补充: 1.每个面心立方晶胞的原子数为4,其配位数为12。

2.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互相垂直,螺旋形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相互平行

3.莱氏体是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2.陶瓷的显微组织:晶相、玻璃相、气相。

3.孪晶面:指镜而对称的晶体相交的界,称为孪晶面。

5.晶体的面缺陷:表面、晶界、亚晶界、相界。4.单体: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低分子化合物。

5.链节:构成高聚物的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P146 缩聚反应:由一种单体或多种单体相互缩合成聚合物,同时析出其他低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缩聚反应。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材料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表现出某些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材料性能的材料。

二、名称解释:

1.加工硬化:金属随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2.热处理:p67 3.白口铸铁:p81 4.玻璃相:p127 5.晶体相:p126 6.气相:p128 7.结构陶瓷:p117 8.功能陶瓷:p118 9.球晶:p164 10.取向:高分子链在特定的情况下,沿特定方向的择优平行排列,聚合物呈各向异性特征。

11.液晶态:p165 12.复合材料:p175 13.碳纤维:p181 14.拉挤成型:在牵引设备下,将浸渍树脂的连续显微或其织物通过成型模加热使树脂固化、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工艺方法。

15.干法缠绕:是采用经过预浸胶处理的预浸沙或带在缠绕上,经加热软化至粘液态后缠绕到芯模上。

16.智能材料:p221 17.超导现象:p228

补充:

1.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去除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永久性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具有不可逆性

2.断裂韧度:是衡量材料在裂纹存在的情况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三、简答题

1.固态金属具有什么特征?P5 2.简述含碳量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答: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3.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P76 4.简述铝及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P97 5.特种陶瓷材料与传统陶瓷材料的区别是什么?P116 【网上答案:在原料上,突破了传统上的以主要原料的局限,特种陶瓷一般以纯度较高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等为主要原料;在制备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炉窑为主要烧结设备的限制,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护气氛烧结,采用热压、热静等手段;在性质上,特种陶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6.玻璃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127气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P128 7.反应烧结和热压烧结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P135 8.简述陶瓷材料烧结前干燥的目的?P132 8.成型对坯料提出哪些方面的要求?烧结应满足哪些要求?P132~133

9.简述增强材料(增强体、功能体)在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填充:廉价、颗粒状填料,降低成本。例:PVC中添加碳酸钙粉末。增强:纤维状或片状增强体,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效果取决于增强体本身的力学性能、形态等。赋予功能:赋予复合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功能。作用取决于功能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例:TiC颗粒增强Si3N4复合材料、碳化钨/钴复合材料,切割工具;碳/碳复合材料,导弹、宇航工业的防热材料(抗烧蚀),端头帽、鼻锥、喷管的喉衬。(参考p177)

10.垂直于纤维扩展的裂纹需要克服哪些断裂?对于脆性纤维/脆性基体复合材料,需要克服的断裂功:纤维拔出和纤维断裂(吸收能量);对于纤维与基体脱胶(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较弱时;消耗储存的应变能)、应力松弛(纤维断裂时:消耗储存的应变能)、纤维连桥(消耗纤维上的应变能);对于脆性纤维/韧性基体复合材料,基体的塑性变形(粘结强度很高,纤维无法拔出时:吸收能量)也会增加断裂功。

11.复合材料的界面具有怎样的特点?P186【网上答案:界面相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能与增强材料和基体的均不相同,对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界面具有一定的厚度(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厚度不均匀。材料特性在界面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可能是陡变的,也可能是渐变的。材料特性包括元素的浓度、原子的配位、晶体结构、密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 12.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

(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答:(1)天然无机高分子:石棉、金刚石、云母;天然有机高分子:纤维素、土漆、天然橡胶;生物高分子:蛋白质、核酸(2)碳链聚合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杂链聚合物:聚甲醛、聚酰胺、聚酯(3)塑料:PE、PP、PVC、PS;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化学纤维:尼龙、聚酯、腈纶、丙纶;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光敏高分子、高分子催化剂 13.简述何谓高分子化合物,所谓高分子材料。P145 14.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

答:1.相对分子量大,相对份子质量往往存在分布。2.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分子链有柔顺性。3.晶态有序性较差,但非晶态都具有一定的有序性。4.高分子结构复杂,由一级、二级、三级结构组成。补充: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承受载荷的主体是增强纤维。有关强化的几个问题: ⑴ 增强纤维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比基体高。⑵ 基体与纤维之间要有一定黏结作用,且应具有适当的结合强度,便于应力的传递。⑶ 纤维应有合理的含量、尺寸和分布。纤维含量越高,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越大; 纤维越细,缺陷越小,并且比表面积也越大,材料结合力越大,则材料强度越高;纤维的排 布方向应符合构件的受力要求。由于纤维纵向比横向的抗拉强度高几十倍,应尽量使纤维的 排列方向平行于应力作用方向。⑷ 线膨胀系数匹配。⑸ 有良好的相容性(高温下基体与纤维之间不发生生化学反应,基体不腐蚀和损伤 纤维)。

2.什么是复合材料?其应具备哪些特征? 复合材料 —— 指利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优化组合 而成的新材料。特征:⑴是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人造材料。⑵必须由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组分与性能的材料组成,而且各组分间有明显界 限。⑶具有结构可设计性。⑷具有单一组分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特殊、综合性能。

3.什么是退火及正火?作用是什么?P76作用:降低硬度,提高塑性,调整组织,部分改善力学性能,使组织均匀化,消除部分内应力。4.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抗疲劳与断裂安全性能好,良好的减振性能,良好的高温性能。

5.陶瓷的制备过程?P131 6.提高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制造微晶、高密度、高纯度的陶瓷,在陶瓷表面引入压力,复合强化

7.什么是冷加工?什么热加工?答: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8.金属化合物的特点?1.结构与组元不同2.混合建3.化学分子式表示

9.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是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是螺旋位错。

10.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实质:原子相对位移距离超过了晶格中原子间距,使原子失去了回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11.含碳量高的用退火,含碳量低的用正火。

12.为什么要进行热处理:许多零件需要具有高强度,白面淬火处理达到这一要求。

13.根据碳的断口判断颜色。P81 13.钢为什么能够进行热处理?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越过上述临界点就要发生固态相变。

学生座谈及访谈培训材料剖析 篇5

一、校情知识

1.学校的办学历史

六盘水师范学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1985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2006年,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先后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

2.学校的办学理念

校训:厚德博学,范行求真 办学精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校风:团结实干,创新超越 教风:勤勉治学,立德树人 学风:勤学善思,健体强能 3.学校面积及相关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310亩,教学行政用房10.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60.88万元,馆藏图书97.3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3.33万册),实验中心(室)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3个。

4.学校现任校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周斯弼

长: 郁钟铭

纪委书记:蒋承云

党委副书记: 傅亚频 副院长:董明建

彭望书

张德恩

程绪权

黄保红 5.学校系专业

学校设有14个系,30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12个师范类本科专业,13个工学本科专业;其他学科:农、经、管、文、理等5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植物、经济统计学、旅游、秘书学)。

6.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

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交流或进修。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和台湾地区7所高校(环球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上海工程

/ 11

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7.学校学生指导与服务情况

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健全学生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系统提升学生指导与服务的水平。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学生指导与服务提供组织保障 第一,重视机构建设,配足专职人员。学校设置了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中心等学生工作机构。加强了班主任、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学校网站开设的“书记信箱”“院长信箱”及社交网络QQ群、微信平台、微博、电子邮箱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第二,完善政策措施,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出台了《班主任工作暂行办法》、《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有效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2)不断创新和丰富形式,为学生指导与服务构筑坚实平台 第一,重视开展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第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第三,规范资助服务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第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增强就业指导效果。

第五,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创业教育训练。第六,搭建学生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建立了学生“一站式”事务服务中心。

8.学校办学特色

初步培育了“依托煤、服务煤”的办学特色,构建以煤炭工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群,对接煤炭产业链。

我校的重点学科和科研实验平台,主要集中在与煤炭工业相关的专业领域。采矿工程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9.学院37年的办学成效

累计向社会输送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2.8万人、成人教育本专科毕业生0.8万人,培训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各类人员2万人次,为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11

二、学校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1.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充分调动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合理定位,强化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

立足六盘水、服务贵州,着力培养工程师、教师等应用型人才,构建多科性学科格局,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3.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

教学型、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4.学校的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举办研究生教育,适度举办继续教育。5.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

围绕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能源矿产、化学化工、生物技术、装备制造、环境生态等学科专业群,促进理学、工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

6.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道德修养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7.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六盘水,服务贵州,辐射全国。8.学校学生数量

学生数量:全日制在校学生5800人。生师比为16.15:1。9.学校的师资队伍概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736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174人;博士23人,硕士255人;省管专家1人、市管专家2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双师型教师56人。

教学团队专业负责人、学术带头人情况。目前,共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学科带头人12人、学术带头人12人、青年学术骨干8人、专业负责人10人,他们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和示范作用。

10.我院班级班主任辅导员情况

/ 11

共有135个教学班,共配备了145名班主任,其中高级职称27人、博士10人。配备了一线专职辅导员33人,师生比为1:176。

11、人才培养思路及办法

“一个目标”:即培养道德修养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三位一体”: 即构建通识性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四大要素”: 即提供师资、经费、设施、管理等要素保障 “五个结合”: 学校办学与校企合作相结合;课程体系设置依据从业需要与遵照学科标准相结合;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本理论与技能培养、素质拓展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12.我院开展学业指导安排

对新生,重点强化入学教育和学业规划;对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毕业班学生,重点开展就业创业指导。

13.学校的教学设施情况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328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660.88万元(单价1000元以上),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940.44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已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共有9个实验中心(室)、6个科研实验室(其中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试验平台1个、市科技局与学校共建实验室3个、校企共建实验室1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3个,其中教育实习基地53个、专业实习实训基地40个,实验实习场所满足教学需要。学校馆藏图书97.33万册(其中纸质藏书73.33万册、电子图书24万册),生均124.92册(不含电子图书);馆藏期刊1037种。图书网络资源,已购置和建设中国知网(CNKI)、读秀和百链云图书馆等电子资源数据库8个,网上数字资源每天24小时开放。学校运动场地面积40900平方米,体育馆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室内综合体育馆1个、室外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标准塑胶篮球场17个、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15个,能够满足学生体育教育、体育活动需要。

/ 11

14.我院重点学科情况: 现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采矿工程),省级重点学科1个(采矿工程),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采矿工程、动物学、植物学、物理电子学),校级重点学科8个(动物学、采矿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植物学、生态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物理电子学、矿物加工工程)。

15.学校理论课程教学情况

学校理论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严格遵循课程大纲,选用权威性教材,及时融入相关学科前沿信息;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倡探究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开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成绩评定,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6.学校实习实训模式及学分比例情况 学校实习实训模式: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电工实习、测量实习)。我院实践教学学分情况: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类各专业均不低于20%,理工类专业均超过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时间均达到12周,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各专业必须修满3个学分。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至少3个“素质拓展与创新计划”学分

17.我院产学研合作教育情况;

(1)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与钟山经济开发区、六盘水市农科院等58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93个)

(2)共建教学资源。(与六盘水市发改委合作共建“六盘水市生物产业研发中心”。与六盘水华栋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成立了“贵州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

(3)开展合作育人。(实施了国(境)外学习交流计划试点,选派6名学生到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学习,选派46名学生到台湾地区大叶大学和环球科技大学学习。与国内有关高校开展了本科生“3+1”联合培养,选派100名学生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学习。与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鸿富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培养人才)

(4)开展科研合作。(与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六盘水市科技局建立科研联合基金项目工作机制,每年投入120万元开展科学研究。升本以来,学校实施产学研项目12项等)

/ 11

(5)开展就业合作。(与六盘水日报社、贵州黔桂天能焦化有限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建就业基地等)

18.学校学风建设情况(1)建设“六项机制”

第一、建立了领导机制;第二、建立了责任机制;第三建立了保障机制;第四建立了引导机制;第五建立了激励机制;第六建立了督查机制。

(2)狠抓“六个比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将上课出勤率、图书借阅率、违纪处分率、学术活动参与率、考试及格率、文明寝室占有率等“六个比率”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搭建“两个平台”,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一是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成立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加强了社团管理,推动了社团文化大繁荣。截至目前,注册社团共33个(其中省级优秀社团1个),在校在册社团社员5175人次。二是搭建科技活动平台。积极开展学习竞赛、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训练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9.学校第二课堂情况

学校第二课堂分为五大板块:包括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的“科技活动”、以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的“创新创业类活动”、以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为主的“社团活动”、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为主的“校园文化类活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形成了全面助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学生追求进步,思想政治素质较好表现:近三年,有1885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2285名学生参加业余党校培训,发展学生党员915名;有66名学生光荣参军,据不完全统计,有4名退伍学生荣立三等功,66人均获“优秀士兵”称号。

学生热心公益情况:近三年,有460名学生获“优秀志愿者”称号;有1173名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40人获省级先进个人荣誉;有500多人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82名学生被录取),学校荣获贵州省“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优秀项目办”称号。

近三年,校级立项社会实践团队46支;累计参加和指导社会实践的教师达150余人次,累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达到12000余人次。

/ 11

20.我院学位授予情况

2013年4个本科专业首次获学士学位授权后,截至目前,已有14个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授权。

21.学校科研项目基本情况

2009年3月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0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102项、地厅级201项。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941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64篇,被SCI、EI、CSSCI、ISTP、CSCI等检索工具收录21篇;获国家授权专利95项;独立完成专著、编著12部。

三、访谈及评估知识问答

1.当年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并报考这所学校的?能谈谈你为什么报考这所学校或专业吗?结合你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学校各方面情况,谈谈你对这所学校的看法和意见。并谈谈你在校学习期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一,通过网络、电视、报纸了解学校的;

第二,学校位于“中国凉都”、“江南煤都”,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之一,并且校园是贵州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第三,近年来,学校面向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录取平均分高于最低投档分数线在10分左右,省外的广西、河南、四川等省录取平均分高于最低投档分数线20分以上。近三年招生计划完成率均为100%;

第四,学校受到媒体的关注。《中国教育报》、《贵州日报》、《六盘水日报》、六盘水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对学校的办学进行了300多篇(次)报道,如《中国教育报》以“加强内涵建设,加快转型发展”为题,对我校 进行了深度报道。

2.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11

3.什么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答: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

4.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答:在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五种基本形式: 一是开展学校自我评估;

二是实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

三是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 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 五是探索国际评估。

合格评估是国家对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新建普通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一种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形式。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参加。这些院校通过合格评估后将进入审核评估范围。

5.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核心内涵是什么?(评估基本知识问答手册第6页)

6.为什么要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评估基本知识问答手册第4页)

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评估基本知识问答手册第9页)

8、专家在评估中是如何考察和进行判断的? 答:考察活动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做足进校前功课。专家要认真阅读学校提供的自评报告和教育部评估中心提供的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并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查阅参评学校的有关信息,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填写审读意见表,拟定考察重点和工作计划。

做全进校后功课。专家通过深度访谈、听课、走访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处、到用人单位调研、召开有关的座谈会;考察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图书馆、体育场馆、网络中心等教学场所与设施;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等材料;查阅评估的有关支撑材料;专家组内的信息交流和讨论等活动,了解和掌握学校教学工作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判断和评价,独立投票。

/ 11

做好离校后功课。根据在校考察情况,专家要写出2000字左右的个人考察报告,其中,问题和建议的内容应占到总字数的一半以上,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专家组组长。专家组长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专家组考察报告。

附1:学生座谈会参考问题

说明:评估工作既是我院规范发展的大事,也是让师生受益、造福学生的工程。为了做好学生座谈会的准备工作,特制定座谈会问答提纲。本提纲是参考其他院校迎评工作的有关材料而制定的一些问题,难免有所遗漏。

另外所做的问答也可能有不全面、不准确的地方。请各系以本提纲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督促班级组织学生学习、讲解提纲,开好模拟座谈会,讲明情况,澄清问题,提高学生认识,统一思想,培训技能,为评估座谈切实做好准备。

1.在校学习期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可答一点或几点)思想政治方面:通过老师的教导,自己的思索,体会到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坚定了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向组织靠拢的信念。

学习方面:学到了理论知识,学到了过硬的操作技能,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识水平。

做人方面:懂得了做人要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得到别人的信任、帮助、支持。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互爱互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体育方面: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开朗了心胸,磨砺了意志品质,结交了好友。

文娱方面: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涵养,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你校与其他院校相比在学风、教风及工作作风上有什么特点? 学风上的特点:同学们普遍有努力学习、适用社会竞争的压力感和紧迫感,很多同学除了抓紧课堂学习以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节假日到当地的旅行社或养殖场实习,服务社会,丰富知识和技能。

/ 11

教风上的特点:老师们普遍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他们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既能严格要求,又能耐心细致地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关心爱护学生,既教学生知识,又教学生做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工作作风上的特点:学院的行政及工勤人员普遍能做好学生的服务和教学保障工作。学院领导联系系部,科级领导联系班级,经常了解情况,协助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到了管理育人。工勤人员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听取意见,搞好后勤服务,做到了服务育人。

3.你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开放与使用情况

我校教室除了晚就寝时间以外,全天开放,同学可以到教室去自习或在固定时间收看电视节目。

实验室除上课时间以外,在周末还向学生开放,供协会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兴趣爱好活动。

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都能向学生开放,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都能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

4.你们的学习负担情况如何?有多少课余活动时间?主要开展那些活动?

学习负担一般不重,但有少数课程由于基础薄弱,自己要加班学习才能跟上老师的进度。一般下午放学和周末都可以休息,根据爱好的不同,有的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有的同学参加社团活动,有的同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同学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食堂帮厨、看管机房、打印文档、安全保卫等)。

5.谈谈你及你们的同学尊师爱友、文明礼貌等情况

同学们普遍能尊重老师,遇到老师时能主动问好,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能听从安排,并协助老师班级管理工作。同学们衣着整洁,精神饱满,举止文明,注重卫生。同学之间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谅互让,亲如一家。

6.你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自学吗?

经常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各种资料,进一步理解掌握课堂知识。7.学校伙食、生活条件如何? 学校伙食费用不算高,同学们一餐花5—10元就能吃饱吃好。住宿条件方面部分寝室还满意,我们学校的二期工程建好后,相信搬进新公寓后,都能得到改善。

/ 11

8.你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学生可答其中一点或几点)希望学校能配置更多的教学实训设备,更多地开放各种实验室,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

希望学校能够改变部分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降低难度,增加实验、实践课程的开设时间。

希望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能更理解学生,更好地宽严结合,对少数严重违纪,屡教不改的学生能从严处理。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能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理解,更好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附2:学生座谈会注意事项

1.参加座谈时,应衣着整洁,大方得体,精神饱满,切忌不修边幅,奇装异服;

2.走进会议室时应步伐稳健有力,行走的速度需步频中速;

3.入座后,应双腿并拢,腰背挺直;

4.交谈应讲普通话,做到口齿清楚,思维敏捷,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切忌啰嗦;

5.提前在会议室等候专家,专家进场时,要主动起立,并薇笑面对和主动和专家问好;

6.发言时应举手示意,得到专家同意应表示感谢方起立发言,发言应主动、积极、自信,谈及对学校发展、教学、学校服务、个人学习和生活时,要从正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7.会议前要把手机关机,在会议中严禁看手机和把玩手机,并要认真倾听专家和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得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8.会谈结束后,应主动起立,欢送专家,并表达谢意,等专家和其他教师离开后有序退场,切忌抢位或拥挤。

上一篇:三红精神育新人下一篇:教务处岗位风险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