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划转论文(通用3篇)
职能划转论文 篇1
为顺利完成吉林省屠宰监督管理职能划转,做好职能划转后的屠宰行业管理,对洮南市28家畜禽屠宰场进行调研,发现屠宰企业规模小,设备老化,防疫条件不符合要求,质量安全隐患大,屠宰不规范,代宰制度等普遍存在问题。因此,对洮南市不符合要求的屠宰场进行整改。同时,加大屠宰监管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屠宰行业管理与执法工作有序衔接,确保了洮南市职能调整期屠宰监管工作的平稳过渡。
1 监管频次
按照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畜禽屠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吉牧质发[2015]80号)要求,检查频率应保持每个月对所辖企业检查一次以上,检查覆盖面达到100%。
2 监管内容
首先是畜禽屠宰生产过程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要督促企业落实进厂查验登记、屠宰检验登记、无害化处理登记等三项登记,督促落实进厂查验、台账管理、肉品检验、“瘦肉精”自检、病害肉无害化处理、质量追溯、缺陷产品召回等管理制度。其次是督促企业严格屠宰与检验行为。按照操作规程、工艺流程、检验规程实施屠宰与检验。对未配备肉品检验人员、未开展检验活动的,要立即停止屠宰活动;对不按屠宰规程和技术要求屠宰、不按标准实施同步检验、不登记保存肉品检验记录的要依法处罚。第三是督促企业严格证章管理。按照规定样式印制或组织屠宰厂(场)自行印制《禽产品品质检验印章》和《禽产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规范证章管理、严格出章出证,畜类胴体实行一头(条)一证;禽类产品一批(50只以内)一证,畜禽脏器、分割肉、小包装肉按包装件一件(份)一证,随货同行。第四是督促企业按规定配备无害化处理设备和人员。企业要指定专门的无害化处理人员,规范无害化处理工作程序。处理结束后,无害化处理员、屠宰厂负责人、行政监督员在记录表上签字,及时报送无害化处理信息。
3 建立巡查制度
采取定期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对“三员”工作职责落实情况、肉品品质检验员持证上岗制度、同步检验制度、出章出证制度和肉品品质检验登记制度执行情况等关键点进行监督检查。
4 痕迹化管理
每次监管都要认真填写监督检查记录。
5 远程监督监控
要对生猪入厂、停食静养、麻电放血、同步检验、产品出厂等关键点进行监督监控。如发现屠宰病死猪、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立即立案查处。
6 违法案件处理
杜绝发现违法行为时不作为现象,做到及时制止并处理、处罚。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案件,妥善处理屠宰企业信访事件。
7 监管报表及总结
及时上报屠宰企业周报、屠宰情况月报、综合情况半年报、综合情况年报。每月月末准时上报当月监管总结。对于重大处理处罚案件及吊销许可案例,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第一时间汇报动态。
摘要:本文根据吉林省洮南市畜禽屠宰场的现状,按照吉林省关于开展畜禽屠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重点介绍洮南市加强畜禽屠宰监管工作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职能划转,畜禽屠宰,监管,督促,检验,洮南市
职能划转论文 篇2
一、稀土行业管理职能划转工业和信息化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72号),原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的钢铁、有色、黄金、稀土、石化(不含炼油)、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等行业的管理职责,划转工业和信息化部,具体由原材料工业司承担。原材料工业司金属材料二处负责稀土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提出稀土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相关工作;拟订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年度生产指令性计划和出口总量计划,归口管理协调稀土行业生产、技术进步、技术监督、统计等工作。
二、全国稀土行业重点企业座谈会在包头召开
9月26-27日,全国稀土行业重点企业座谈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和金属材料二处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内蒙古、江西、四川、福建等省区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内重点稀土生产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陈燕海司长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三定”规定的有关情况,就全国稀土产业发展及有关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稀土产业发展主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稀土行业摸底调查,摸清企业的生产能力、地域分布、法人治理结构、装备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环保等基本情况;二 是抓紧制定并出台稀土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下大力气促进稀土行业改革、改组、改造,鼓励股权的多元化,强化企业管理;四是搞好稀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五是积极推进稀土行业协会组建工作,通过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权益、提高凝聚力,并成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六是筹备召开全国稀土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理清思路,部署下步工作;七是关注和研究重大问题,研究稀土行业的产业安全、资源安全和企业安全问题,探索生产许可证制度;八是加强宣传、培训和信息交流,建立和健全稀土工作体系。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稀土工作的有关批示精神,针对当前稀土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讨论。
会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稀土企业生产情况调查的通知》(工信厅原函[2008]290号)和《关于做好稀土行业生产统计工作的通知》(工信厅原[2008]50号),开展了稀土行业的摸底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做好稀土行业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组建
12月25-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王彩凤处长主持召开了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协会发起人单位代表李红卫、王继明、马荣璋、钱元英、李发金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稀土行业协会筹备办公室向与会代表汇报了协会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会议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章程》(草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和 修改;审查了首批申请入会的单位资质;酝酿并提出了协会理事长和秘书长人选;研究了协会筹备办公室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与会代表一致建议拟成立的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挂靠工业和信息化部,并积极推动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
王彩凤处长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将积极会同有关方面为加快行业协会组建创造条件。
四、国家调整稀土关税、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公布11项稀土标准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2008年关税实施方案》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关税调整,稀土产品进出口税率继续上调,最高税率调整为25%。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国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进行了修订和增补,于4月5日发布了《2008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公告(2008年第22号)。其中加工贸易禁止类稀土商品有:稀土金属矿、钕(未相混合或相互熔合)、镝(未相混合或相互熔合)、铽、金属镧、金属镨、金属钐、金属铕、金属钪、金属钇、铈及其合金(颗粒<500μm)、其他金属铈、其他稀土金属;电池级稀土金属、钪及钇,已相互混合或熔合;其他稀土金属、钪及钇,已相混合或相互熔合、氧化铈、氢氧化铈、碳酸铈、氰化铈、铈的其他化合物、氧化钇、氧化镧、氧化钕、氧化铕、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铒、氧化钆、氧化钐、氧化镨、氧化镱、氧化钪、灯用红粉、其 他氧化稀土、混合氯化稀土、未混合氯化稀土、氟化稀土、混合碳酸稀土、未混合碳酸稀土;稀土金属、钇、钪的其他化合物。
2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08年第11号公告,公布了351项行业标准,其中稀土行业标准11项。
五、国家全面做好2008年稀土生产指令性生产计划下达和落实工作
2008年全国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工作会议于4月27日-28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稀土办,内蒙古、四川、江西等十省区稀土主管部门及行业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7年我国实行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的情况,各省通过认真执行稀土指令性计划,保护了稀土资源,促进了稀土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了稀土产业结构,特别是实现了产量明显减少、价格上升,指令性计划实施初见成效。稀土办公室对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认真落实国家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后,国家发改委下达了2008年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生产计划。
六、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赴闽赣粤进行稀土调研
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境保护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于9月16至21日赴福建、江西及广东三省对离子型稀土矿产资源开采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调研。
调研组分别就三省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开采管理、生产经营、应用 开发、环境保护等情况进行了调研。深入江西龙南、福建上杭、广东和平等地考察矿山开采、生态恢复等情况,听取了各省市稀土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的情况汇报,并就稀土行业发展政策建议与各地代表认真交换了意见。此次调研为完善稀土等优势矿产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及治理措施提供切实依据。
七、《中国稀土发展纪实》与读者见面
在稀土界各方人士的支持下,《中国稀土发展纪实》于2008年正式与读者见面。
《中国稀土发展纪实》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建国近60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与重视下,我国稀土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世界第一稀土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大国、应用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光辉历程。通过客观历史的记录,真实地反映了各界人士为开拓和推动我国稀土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业绩和贡献,以激励后人以史为荣,以史为鉴,加倍努力,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以推动我国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
八、稀土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由钢铁研究总院,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完成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备工艺及产业化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高纯稀土金属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由内蒙古稀土行业协会、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发起,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包头稀土研究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14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成的“稀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10月21日在包头正式成立。
由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太阳能帆板和微波成像仪稀土永磁展开电机成功应用于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1星;由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生产的稀土永磁制导器件被成功用在运送“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上,为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行立下新功;国家以财政部补贴的方式推出首批5000万只稀土节能荧光灯,高效稀土照明器件在奥运会上得到成功应用,国产品牌占据了奥运会照明产品的20%。九、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江西省、赣州市政府以及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推动下,11月26日,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西赣州成立。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离子型稀土资源,依靠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快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等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推进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与赣州市政府签订的《关于共同推进江西省赣州市稀土产业 6 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书》的实施,力争在3-5年内发展成为离子型稀土采选、分离、加工和应用一体化的大型稀土企业。
十、稀土节能减排论坛、稀土企业家联谊会召开
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中国稀土学会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专业委员会、内蒙古稀土行业协会、全国稀土信息网承办的全国稀土企业节能减排科技论坛于7月19~23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会议围绕目前稀土行业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来自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溧阳罗地亚稀土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别就各自企业的节能减排现状以及最新进展做了发言。
职能划转论文 篇3
1 屠宰监管职责划转情况
国务院实施食品监管体制改革以来, 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 (鄂政办发[2013]36号) 等文件要求, 十堰市出台了《市编委关于市直有关部门职责调整和人员编制划转的通知》 (十编发[2014]4号) 、《市编办关于市畜牧兽医局增设内设机构的批复》 (十编办发[2014]33号) 等文件, 全市对屠宰监管职能、人员、编制、经费、档案等进行了划转。贯彻落实情况如下。
1.1 监管职责更加清晰
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 市政府将畜禽屠宰管理机构和职能由市商务局全部划转市畜牧兽医局, 主要承担宣传贯彻畜禽屠宰管理法规, 对定点屠宰厂进行资质审核和日常监管, 依法开展私屠滥宰查处工作, 指导县市开展畜禽屠宰管理工作。
1.2 机构设置基本到位
按照十堰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 市直和各县市的畜禽屠宰管理职能、机构设置基本到位, 有以下几种模式。
1) 参公管理。十堰市畜牧兽医局在局机关内部成立了畜禽定点屠宰管理科, 人员编制7人, 实际划转6人, 均属于参公管理范畴, 档案资料及相关监管设备做了移交手续。丹江口市、郧县、竹山等县市也将屠管机构纳入了参公管理。
2) 全额事业管理。部分县在执行屠管职能划转时参照的是全额事业单位, 有的将屠宰管理职责整体划转到动物卫生监督所, 没有另设屠宰管理机构, 单位属于事业性质。
3) 自收自支事业管理。个别县因为以前遗留问题较多等原因, 如郧西县划转前, 按照西编[2003]17号文, 屠管机构是自收自支编制, 经费属于每年包干性质。划转后, 每年财政包干经费20万元, 人员仍属于自收自支编制。
2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畜禽屠宰监管执法中的主要职责
屠宰管理职责划转后, 市畜牧兽医局根据机构现状和队伍情况, 明确局畜禽定点屠宰管理科负责行政管理, 通过行政执法委托, 将屠宰厂日常管理和私屠滥宰整治工作委托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因而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增加了以下的主要监管职能。
1) 开展屠宰管理法规宣传。开展《屠宰管理条例》宣传活动, 并对定点屠宰厂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等进行屠宰管理法规知识培训, 营造良好社会执法氛围。
2) 开展动物产品品质管理。驻场动物检疫员除了按照规定程序开展日常的屠宰检疫外, 还要监督厂方做好猪肉品质的管理工作, 如对一些公母猪肉的管理、肉品受伤、病变部位的修割、三腺的摘除等, 确保肉品优质、放心、卫生。
3) 开展注水肉的管理。在做好宰前检疫的同时, 要督促厂方进一步加强对注水动物的管理, 尤其是牛羊等动物, 发现后要立即采取措施, 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从源头上把关, 确保不让注水动物进入屠宰环节屠宰。
4) 督促屠宰企业开展瘦肉精自检工作。驻场检疫人员要发挥执法主体作用, 指导促进屠宰企业按要求开展瘦肉精检测工作, 有效发挥监管作用。
5) 开展对屠宰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新移交的工作职能,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认真开展对定点屠宰企业的资质、日常经营情况、设施设备配备情况的检查监督审核工作, 保障屠宰经营企业依法经营。
6) 开展私屠滥宰专项整治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 要做好私屠滥宰整治和案件查办工作, 保护定点屠宰企业的合法权益, 促进屠宰市场公平竞争。
3 存在的问题
1) 屠宰管理体制不统一。各地在开展屠宰管理职责移交时, 单位性质、人员配置、机构隶属关系等没有统一的标准, 导致机构性质、经费来源等不一致。
2) 屠宰管理业务不熟悉。畜牧部门执法人员普遍对新划转的屠宰管理职能、任务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 对如何与原有的监督执法融合也认识不足, 易造成工作被动、滞后等不利局面。
3) 屠宰厂加工工艺落后不利于监管。一些小型屠宰企业, 生产设施标准达不到社会发展的要求, 如没有生猪淋浴间、宰后肉品冷藏库、标准化病害肉处理间及设备, 甚至有些屠宰企业连生产线也是摆设, 只能用人工推送吊宰的生猪。
4) 动物防疫条件不够完善。因为历史遗留原因, 有的屠宰企业地处人口居住密集的市区繁华地段, 除了在噪音、污水等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外, 在防控动物疫病上也存在隐患。
5) 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少数屠宰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一些公母猪、注水动物管理不够严格, 在瘦肉精自检方面也是能省就省, 责任不到位。
6) 私屠滥宰行为屡禁不绝。少数经营户为了逃避检查或规避税费, 就将一些不合规定标准的生猪 (如公母猪、病死猪) 擅自屠宰出售, 给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
4 对策与建议
1) 加强屠宰管理机构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屠管机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工作, 确保屠宰管理有独立的机构, 并做好档案及有关设备移交工作。二是划拨足额的工作经费。各级财政要将屠宰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 足额拨付, 保证日常屠宰监管工作正常开展。三是配齐执法人员。按照规定要求, 将执法人员配备到位, 人员不够的要及时进行招聘或者调入增加。
2) 明确划分屠宰监管责任。一是划分职责。在职能移交后, 要切实做好相关职责的划分工作, 明确屠宰监督管理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相关管理职责, 并分别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 整合资源、强化监管力量, 深入开展屠宰厂日常监管工作。二是完善委托手续。在开展日常屠宰监管工作中, 如需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承担具体执法监管职能, 要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做好执法委托工作, 确保相应的监管工作能够有执法依据保障。
3) 加强《屠宰管理条例》等法规学习培训。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监督执法人员, 加强对《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理论知识, 为促进执法监管工作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 加强执法监管知识的学习。让从事过屠宰管理工作的执法人员为其他执法人员讲授相关执法监管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 做好传承工作。其三, 加强对屠宰管理企业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定期组织定点屠宰厂负责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培训, 促进屠宰企业自律经营行为。
4) 建立屠宰行业准入退出机制。一方面对现有屠宰厂进行资源整合, 进一步提高本地屠宰企业竞争能力, 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和分级管理等, 建立健全执行屠宰企业准入退出机制, 增强屠宰经营企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向国内大中型屠宰生产企业学习先进管理技术, 进一步建立健全冷储间、待宰间、隔离观察间、病害肉处理间等设施设备, 做好流水线技术改造和卫生管理工作, 进一步做好与动物检疫工作的衔接配合工作, 着力提高肉品品质, 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加强对屠宰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一是加大对屠宰企业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力度。对存在的防疫隐患进行排查整改, 限期整改到位。二是督促屠宰企业做好消毒工作。建立日常消毒台账, 做好每天的消毒工作。三是加大对屠宰企业瘦肉精自检工作的抽查力度。由驻场人员或监督检查人员督促指导企业开展自检工作, 进行随机抽查, 确保瘦肉精监测工作落实到位。四是对企业进出库动物管理台账进行检查, 与动物检疫台账进行核对, 确保每一头进场屠宰动物都去向明确, 结果清楚。五是监督屠宰企业做好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工作。在病害肉处理间设置摄像头, 执法人员现场监督处理, 杜绝病害肉流入市场。六是督促屠宰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污水污物排放治理工作。
6) 加大屠宰监管专项整治力度。一是扎实开展私屠滥宰专项整治工作。畜牧兽医部门要根据上级有关精神, 适时开展执法监督工作, 全面深入对私屠滥宰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巩固和维护定点屠宰的市场秩序, 确保定点屠宰经营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对现有定点屠宰企业严格标准化管理。对一些产量低、规模小、效益差、防疫弱的企业进行统一整改, 能整改的就地整改, 不能整改的, 如与居民居住区防疫距离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重新划定场地进行集中管理, 实现便于管理、提能增效的目标。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建立与食安、公安等部门工作协调机制, 有效配合、形成合力, 加大对私屠滥宰等违法经营企业和个人的整治力度, 有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7) 进一步规范驻场检疫工作流程和职责。一是及时增加驻场检疫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 将《屠宰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 加入到驻场检疫人员的工作要求中, 并纳入年度考核范围, 确保职责履行到位。二是对现有驻场检疫工作流程进行重新编制修改。在原有检疫操作流程上, 有针对性地加入对肉品品质和屠宰程序的管理, 将执行《屠宰管理条例》的执法行为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有效提升屠宰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
【职能划转论文】推荐阅读:
关于资产划转的方案01-24
划转人员档案核对通知单05-25
国有产权五种情况不能无偿划转12-23
科室职能论文01-18
高校职能论文05-23
学校职能论文09-02
工会职能论文01-09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09-10
司法会计的职能论文06-25
有效履行监督职能论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