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效力(精选3篇)
证明效力 篇1
一、某离婚案、民间借贷案情况介绍
2010年初, 某甲因配偶某乙红杏出墙愤而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开庭时, 某乙否认自己有婚外情, 并以夫妻感情没有破裂为由拒绝离婚, 庭审中某乙向法庭谎称自己曾向胞妹某丙借款9万元为某甲经商之用, 某甲当庭否认借款之事。后某乙同意离婚但条件是:1、夫妻共有房屋分割给自己;2、某甲向某丙偿付8万元 (比某乙主张的借款9万元少1万元) , 如果2011年9月底之前未清偿则自2005年9月1日起计算利息且约定了超过30%的年利率, 如有其他债务亦由某甲承担;3、子女抚养由某甲负责, 自己 (某乙) 按月支付1000元抚养费 (后来并未实际支付) 。某乙企图以苛刻的条件打消某甲的离婚念头, 然某甲为求解脱且自忖某丙不会向其主张债权, 同意了某乙的全部条件, 某乙见挽留某甲无望亦不再坚持, 双方遂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 由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 调解书记载了某乙的全部要求。
2011年10月, 出于某甲意料的事情成为现实, 某乙的胞妹某丙以某甲为被告诉讼至法院要求某甲偿还借款并支付利息。某丙起诉的关键证据也是唯一的证据就是某甲与某乙离婚时的民事调解书。
笔者认为, 对于某丙诉讼某甲偿还借款 (法院受理案由是民间借贷纠纷) 案件的核心乃是民事上自认的法律属性以及自认对第三方的证明效力问题。
二、民事自认法律属性之探讨
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制度中的自认之概念, 乃指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对于对方当事人所主张不利于己的事实, 不予辩驳而加以承认, 肯定对方当事人所主张之事实。
在一方当事人自认的情况下, 法庭可直接认定一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而无需对方当事人另行举证, 因此自认可以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并且由于自认的自愿性特点使得自认的一方能最大程度地取得对方心理上的谅解, 在避免诉讼双方关系恶化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自认的法律属性, 学者观点不一。有将自认作为民事诉讼证据对待的, 也有不以证据对待的, 证据说又主要分为传闻证据说、特殊证据说。
大陆法系法学家认为自认虽有决定裁判结果的力量, 但本质上不是一种证据, 不能列入证据的种类或证据方法中。
英美法系证据法学家主张自认属证据的一种, 并且属于传闻证据, 原则上传闻证据在诉讼中得予排除, 但自认是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情形, 可以接受为证据。
我国学者亦认为自认属于证据的一种, 理由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章第63条第一款规定的证据包括“当事人陈述”, 而当事人自认是当事人陈述的一种特殊形式, 属于当事人陈述的范畴, 因此自认是一种证据。那么将自认归于当事人陈述的一种特殊形式合理性如何?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将当事人陈述规定为证据类型之一, 但作为证据的当事人陈述与其他类型证据的证明效力是存在区别的。也就是说, 证据需要查证尤其是作为当事人陈述的证据还必须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审查查证。但是自认却通常被赋予了可以直接作为定案依据而无需对方当事人另行举证也无需法官对自认进行审查的特殊效力, 因此将自认作为证据对待其实是存在疑问的。
笔者认为, 自认的属性, 除了基于证据角度的考评分析, 更应该从诉讼行为角度进行评价, 因为自认当事人的这种行为在民事诉讼中的实际效果是免除了对方当事人就该事实的举证责任。法庭审理中, 被告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可能承认、可能否认、可能沉默, 如果承认 (即构成认诺) , 法院可直接判决原告胜诉。如被告沉默或否认, 则需原告陈述事实, 针对原告陈述之事实, 被告也可能承认、否认或沉默, 如果被告否认对于自己不利的事实, 原告必须提交证据证实其主张;如被告沉默即对原告陈述之事实不予反驳, 当然也并不免除原告的举证责任, 法院应该综合原告提供的证据认定事实;如被告承认则构成自认, 可免除原告的举证责任。因此自认的性质与“否认”或“沉默”这些法律行为的性质是相同的。而且从出现的时间节点上来看, 自认、否认、沉默是出现于同一阶段的, 且均早于证据出现的阶段, 因此把自认归入证据范畴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与主流观点证据说相反, 笔者更倾向于意思表示说或诉讼行为说。在意思表示说与诉讼行为说之间, 笔者更倾向于诉讼行为说, 理由如前所述意思表示可改变相对人权利义务, 侧重体现的是法律效果, 而诉讼行为是依法定程序参与诉讼, 侧重体现的是诉讼规则。
三、自认的不同定性对某丙诉某甲民间借贷案之影响
根据上述对自认法律属性之探讨, 自认有证据、意思表示、诉讼行为之定性。如果基于自认是一种证据, 那么某丙的诉讼请求就具备了证据支持, 其诉求原则是可以得到法院支持 (利息过高部分除外, 但这已经不是证据问题而是公平问题) 。
如果将自认定性为意思表示, 显然某甲只是在与某乙的离婚案件中为意思表示, 答应某乙偿付某乙胞妹某丙所谓的借款, 某甲并没有要对某丙做意思表示的想法, 那么某甲在离婚案中对某乙的意思表示并不当然扩展适用于某丙诉某甲民间借贷案件, 因为意思表示所拘束的应该是为意思表示和接受意思表示的双方。
如果将自认定性为一种诉讼行为, 很显然, 某甲在与某乙的离婚案件中之诉讼行为, 应该只在该诉讼案件中具备法律意义, 而不得对某丙诉某甲的民间借贷案具备当然的法律拘束力。并且根据实际案情, 某甲并未向某丙借款, 如果某丙的诉求得到法院支持, 对某甲而言是有失公平的, 虽然某甲在离婚案件中的自认是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 其自认有相应的法益对价。但对某甲而言, 离婚时在财产的分割上作出了巨大让步, 并承担了子女抚养的绝大部分责任, 且自忖某丙不会真的起诉, 也就是说某丙的起诉是超出某甲预期的。
因此如果将自认作为非证据对待, 那么某丙诉某甲民间借贷案就缺乏证据基础, 笔者认为, 除非某丙能进一步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其与某甲之间存在借款事实, 否则法院不应该基于某甲在离婚案件中对某乙的自认而支持某丙对某甲的诉求。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 由于某甲与某乙的离婚案件是由法院出具了调解书的, 从法理上来说法院的生效文书除非被撤销, 否则是具有证明效力的。并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发 (1992) 22号) 》第75条之 (4) “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 从这个角度看, 似乎某丙可以依据某甲与某乙离婚调解书来完成其诉某甲民间借贷案件的举证责任。但笔者认为, 当事人启动诉讼, 目的是解决当事人 (包括案件第三人) 之间的纠纷, 并非是为案外人设定权利义务, 因此笔者认为法发 (1992) 22号第75条之 (4) 所指的当事人应该仅限于该裁判案件依法定程序参与诉讼的原告、被告、第三人, 而不能包括案外人———具体而言, 某甲与某乙离婚调解书只应该对某甲、某乙产生法律拘束力而不应对案外人某丙具备拘束力———否则, 可能出现诉讼当事人为案外人创设权利或设定义务, 为案外人创设权利尚无不可, 然则设定义务则绝无正当性可言, 也违背基本法律原理。
四、结论
基于以上结合具体案例对民事自认的法律属性之探讨, 笔者认为将自认定性为一种诉讼行为更合适, 并且当事人的自认原则上只在依法定程序参与或应参与案件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约束力, 而不应该对案外人产生约束力、不应该具备直接决定案外人案件的证明效力。
证明效力 篇2
新的一年开始了,在新年我遇到的第一个劳动争议是有书面劳动合同,但是最后的签章页签字不是员工本人签署的,是由其他人代为签署的,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可想而知,用人单位承担了损失,所以,实务中,用人单位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一定要当面确认是员工亲自签署才可以,我还要重点说明一下关于证据效力的问题。
难点问不厌
各种证据的证据效力如何划分? 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如何? 电子邮件的证明效力如何?
微信、QQ的消息记录能作为证据使用么? 案例析与答
QQ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用人单位能否胜诉?
段某入职某科技公司任销售岗位,公司规定注册QQ作为沟通工具,并要求段某注册后,书面提交给公司,以备将来业务联系,科技公司的考勤方式是员工手签考勤。段某工作一年半后,在QQ中向公司领导因需要去外地治疗疾病,提出离职,并于次日办理了工作交接手续。4个月后,科技公司收到段某的申请书,要求科技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并支付公司克扣其4个月的工资。
审理结果
科技公司提交了段某申请QQ聊天记录的书面通知书,以及经过公证下载的QQ聊天记录用于证明段某因病提出离职,并提交了工作交接记录和考勤表,证明段某自离职后的4个月内,未提供过劳动,因此无需支付段某工资。段某则称,其未提出过离职,4个月前,科技公司口头通知其到其他岗位工作,将工作交接给其他同事来做,但科技公司无故拖欠其4个月的工资,审理机关经审理发现,段某认可QQ号码属于他所有,且密码没有被盗,而科技公司提交的考勤表中显示,段某自办理工作交接后未再手签考勤,科技公司提交的QQ聊天记录中除辞职信外,还有段某平时的工作记录、业务提成核对记录,可以证明该QQ号码确实为段某所有,通过段某工作交接及长达4个月未出勤都可以证明段某已经向科技公司提出离职,因此驳回了段某的申请请求。
案例解析
本案的焦点在于QQ聊天记录的效力,QQ聊天记录因为其可更改性、以及其所有人的不确定性而无法发生应有的效力,本案中,如果用人单位仅提交了QQ聊天记录,审理机关将无法仅凭单一证据而认定其效力,因为科技公司同时提交了工作交接记录及考勤记录,形成了完成的证据链,而且科技公司在下载QQ聊天记录时做了公证,而段某虽然不认可该QQ聊天记录的内容,但也承认该QQ号码公司并不知晓密码,因此审理机关才行确认了该聊天记录的效力。
法律直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写明证据名称、页数、份数、原件或者复印件以及收到时间等,并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第六十八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六十九条 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第七十条 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七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第七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第七十四条 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
第七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七十七条 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
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第七十九条 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第八十条 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
有关单位和个人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有义务保护现场,协助勘验工作。
勘验人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八十一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八条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第十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第十一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第十二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第十三条 对双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
第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律师手把手
关于证据效力划分,有员工签字确认的书证的证明效力是最高的,其次是物证,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如果当事人认可或者经过鉴定,审理机关一般也会确认其效力。
当然,如果书证没有员工的书面确认,无论事实上是否经过员工的确认,如果员工在庭审过程中不予认可,也无法发生证明效力,因此书面材料需要经过员工的签字确认。
电子邮件如果经过公证,与书证具同等的效力,如果未经公证,则需经当事人在庭审中认可,否则无法产生预期的效力。
证明效力 篇3
一、二者之联系
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都有追求社会生活稳定、和谐有序的目标指向, 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关系, 具有共同的正义性、应当和必须的价值追求以及相似的表现形式。
1. 共同的正义性
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代表或反映人类共有利益的需求决定了道德的内在精神之一就是正义。道德效力所追求的从行为层面讲, 就是社会个体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从价值层面看就是正义的实现。一旦失去了正义的理想和崇高性, 道德也就失去了它应该有的价值。道德失效也指日可待。正是由于道德的这种内在价值精神, 成为了法律规范制度与实践的价值参考。法律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其正义性, 正义性是法律之为法律的标志, 也是法律得以实现的基本动力。法律效力所追求的就是正义的实现。那种完全独立于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的法律规则、法律制度是不可能有效力的。法哲学研究的先躯——古希腊学者, 是正义论研究的先行者。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亚里士多德就把正义作为法律的基础。他认为法律只是人们互不侵害对方权利的临时保证而已, 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制度。亚里士多德从正义这个前提出发, 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具体表现, 法律的好坏是以正义作为评价标准的。人们服从城邦制定的法律, 也就是实现了正义。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公道和正义是法律的目的, 并且是它的准绳。他的“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的名言, 一直成为人们探讨道德和法律关系的基点。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述法的概念时就指出:某种存在物是否是法律, 并不是看它是否是出自国家或是否为习俗, 而是看它是否正义、与自然相一致。他把法律的基本特征看成是正义, 而非国家强制性。与一个社会的道义上的观念或实际要求相抵触的法律, 很可能会由于经常受到消极抵制以及在进行监督和约束方面所产生的种种困难而丧失其效力。这样就把法律与道德拉得很近了。可见, 正义性是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共同追求的目标, 也是它们共同的内在本质。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的实现也就标志着正义的实现。
2. 二者都具有强制性和价值性要求
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追求的是对人的行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的成功调节。二者有两个基本的要求, 一是强制性, 即所谓必须如此, 它保障的是规则的基本有效性;一是价值性, 即所谓应该如此, 它赋予规则以价值的内涵。从人类早期开始, 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规则:有些规则主要是靠对不服从的惩罚和威胁来维护;另一些则依赖于人们对规则的尊重、负罪感或者自省来维护。“必须”与“应当”是既存于道德中又存于法律中的两个共同的对秩序的追求。实际上, 无论是道德效力还是法律效力, 都既需要产生规则效力的“必须”之强制, 也需要体现价值合理的“应当”。法律效力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只需要外在的强制性。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必须顺应该社会流行的道德规范的要求, 否则就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 立法者在创制法律时, 必须以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为指导。可以说价值的合理性是法律精神的基础;而道德效力的实现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只需要价值的引导, 它同样需要一定的社会强制。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在法律效力和道德效力中, “必须”的实现机制和“应当”的运作原理各有特性。虽然从总体上道德效力体现“应当”的要求, 法律效力体现的是“必须”的要求, 但是从根本上说, 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都必然追求“必须”与“应当”所体现的秩序目标。道德规则区别于其他社会规则的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能够造成保障它们效力实现的强大的社会压力;二是它在相当程度上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或与之相连的个人偏好。前者为“必须如此”, 后者是“应当如此”。道德效力也需要有强制力作为保障。道德效力的实现需要依靠社会舆论对道德的履行施加一定的社会压力, 以保证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合理性能够得以实现。
3. 二者效力的基本表现形式都是赋予力和约束力
道德效力的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是赋予力和约束力。道德效力是指作为规范形式的道德基于社会秩序的价值定位, 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应当执行的作用力。它是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行为个体的理性自制和内在良知为保证的, 表现为赋予人们对违反道德规范的有关行为人进行道德评价和谴责的权利和赋予人们对遵守道德规范、品行高洁的有关行为人进行道德赞誉、支持的权利以及约束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履行其义务或责任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包括赋予力和约束力两个方面, 而不是仅仅指约束力。同样, 法律效力的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是赋予力和约束力。法律效力首先是一种“力”, 是一种“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 表现为赋予有关主体行使其权利或权力和约束有关主体履行其义务或责任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包括赋予力和约束力两个方面, 而不是仅仅指约束力。二者的表现形式很相似。
二、二者之区别
1. 道德载体和法律载体之不同
无论是道德效力还是法律效力都是一种作用力, 而这种作用力只有通过某个事物才能传送到各个方面, 所运载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这种作用力的事物就是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的载体。道德效力的载体是道德, 而不仅仅是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和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 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活动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作为道德效力的载体的道德是作为整体的道德, 其中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秩序三个方面。道德活动既是人们的观念活动, 也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派生出来的用以调节人的交往行为、保证社会秩序的实践活动。道德自身的要素, 如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等构成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自组织系统——道德系统。
法律效力的载体只能是法律, 而不能是法律派生文件、文书, 不能是民事行为。第一, 法律的作用力是法律的效力, 派生文件的作用力是派生文件、文书的效力。法律的派生文件、文书只能用“效力”来指称, 而不能用“法律效力”来指称。通常所说的派生文件、文书的法律效力——在效力两字前加上法律两字只是强化效力的严肃性而已, 就实质内容而言, 派生文件、文书的效力与派生文件、文书的法律效力两者之间无任何差别。第二, 派生文件、文书的效力范围是特指的、具体的。虽然也可以用“时”、“地”、“人”、“事”来牵强解释, 但与法律的效力范围这种泛指的、抽象的概念相比则相距甚远。法律的效力与派生性文件、文书的效力范围也不能同日而语。法律效力中的法律是指整体的法律, 包括法律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秩序三个方面。许多人把法律效力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效力。而事实是, 法律效力之法律是作为整体的法律, 即作为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等法律要素有机结合的一个个具体的法律, 因此法律效力便不能仅仅是法律规范的效力。
2.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之不同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它们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手段。
其一, 产生和表现的形式不同。道德规范源于人所具有的自我完善能力和一定的价值追求, 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养成。它是从一种自发的习惯而开始升华, 最后成为群体的固定行为模式, 从而形成规范。因此, 道德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 没有明确的、特定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法律规范则不同, 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集团运用国家权力,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一般说来, 在现代社会中制定法律规范是有其严格的法定程序的, 在规范的形成中具有最高的严肃性。这对于大陆法系自不必言, 即便是英美法系的判例也是如此。因此, 法律规范一般都存在于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诸如宪法、法律、法规及规章之中。它有着其明确的、特定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 道德规范属于意识形态, 而法律规范则属于政治上层建筑。
其二, 实现的方式不同。道德的基础是自律。因此, 道德规范的实现, 主要是通过教育的作用, 使之逐渐成为人们的观念模式, 升华为内心的崇高信念, 再转化为习惯的行为模式。它的实现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诚然, 道德规范的实现, 也并不排斥他律, 即一定的外在强制性, 这主要是指社会舆论和公众评价的力量。但是, 即使是这种外在强制性, 也必须首先转化为行为人的内心自我强制性, 道德规范才能得以实现。法律规范的实现则完全不同, 它具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国家强制性。法律也并不排斥自律, 即人们的自觉守法。但法律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他律, 它以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机构、设施保证其实现, 它原则上不允许任何规避法律的行为存在, 它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给以相应的、有力的法律制裁, 以保证其实现。
由此可见,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有着确定不移的界限, 这种界限就在于二者在产生、表现和实现形式上的区别。由于这些形式上的区别, 使得法律效力和道德效力的载体泾渭分明, 人们便能够简单明了地区分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法律。
3. 效力作用机制之不同
作为规范形式的道德和法律, 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能否产生普遍的、应当执行的作用力与各自的维护机制是密切相关的。道德效力主要是通过人的良心和舆论及风俗习惯的社会权威来加以维护, 而法律效力则主要是通过特殊的国家强制力来保证。
道德效力主要是通过人的良心和舆论及风俗习惯的社会权威这种弱强制力来加以维护。这种弱强制力, 在个人层面是个人的理性自觉、个人的良心机制, 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控制的强制力;在社会层面则是舆论及风俗习惯这种社群压力, 社群压力也是一种强制力, 否则就不能合理解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礼教吃人”现象。社群压力这种弱强制力并无特定的机关来行使, 它是通过社会舆论、公共谴责、他人嘲弄、孤立、谴责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性的、非物理强制性的强制力, 它充分体现了舆论和道义的力量。良心是自我控制的核心。良心的特殊的强制力是社群压力和国家强制力所不可替代的。作为公民个体行为内在的制约力, 良心一经形成便会贯穿在个人意识和行为的始终。个体良心的是非认同和好恶情感对个人的行为起着支配的作用。在行为中, 良心对个体行为具有内控作用, 即道德监督作用。它随时监督行为者按良心的要求做事, 纠正和克服不良的情感。人们常说的“改邪归正”、“良心发现”就是这个道理。人的行为是道德良知的外在反映。良心不仅是一种知耻心、一种责任意识, 更是人的道德自律的最高表现, 是人行为有德的内在推动力, 对道德效力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