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效力

2024-08-20

财务管理效力(精选12篇)

财务管理效力 篇1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改革的实施以及对新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推行,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竞争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传统的“以药补药”的运行模式将被淘汰, 政府对于药价的调整以及相应的补偿机制等将会发生重大的改变。由此, 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 必须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及经济方面出发, 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 采用财务战略思维, 规划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医院财务管理战略方针, 以此来进行医院的财务管理。以此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要依据不断变化的形式, 归纳出适合医院发展的新理念, 进一步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2 医院财务战略思维概述

2.1 医院财务战略思维的含义与实质

医院财务战略是指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时, 运用科学、合理的战略理论, 在原有的管理措施上进行加强和改进, 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得以有效的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的战略始终要保持医院各项资金的流动性, 提升财务管理战略的核心竞争力, 使医院的资金能够流通使用。总的来说, 财务战略是医院的一项职能性的战略, 能够对医院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资金进行同时的管理, 对医院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与使用, 从而提升医院资金的利用率, 延长资金使用的年限, 逐步的提升医院的财务竞争管理的能力以及综合实力。

2.2 分析医院财务战略思维的内涵

医院财务战略主要针对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处理, 以便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能够对相关的资金进行最大化的使用, 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因此为了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战略的规范性, 需要对医院内能够使用的资金进行全面的分析, 找出能够影响财务管理的内因与外因, 以此作为依据来进行对应的处理, 总结出一种长效化的运营方案。除此之外, 在实际的实践中, 还需要依据实际的变化, 对这个方案进行调整与创新, 并且严格的落实、执行此方案。

2.3 医院实行财务战略思维的原因

财务战略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据着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同时也是医院能够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 在制定相关的财务战略时, 需要依据医院的实际状况与发展的前景。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账务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 依照实际的资金使用情况, 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战略, 由此来对医院的财务进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 对医院的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与使用。

2.4 医院实行财务战略思维的必要性及效果

从长远有效的发展角度来看, 想要医院的财务管理得以长期有效的实施, 就需要对其开展科学、有效的财务战略。不仅能够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效果, 保障医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同时还能够提升医院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推动医院的发展。医院财务战略的制定需要参照医院发展战略, 以此为制定的依据, 同时还需要流动资金作为制定战略的纽带。通过进行资金的筹集, 对资金的流动进行合理的安排, 科学配置资金和资源, 才能想医院制定的目标逐步的靠近, 最终实现医院的根本目标。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将医院的发展战略与财务战略进行统一结合, 同时加强相关战略的实施, 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在依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整。

3 医院财务战略分类及提升财务管理的措施

3.1 投资战略

就目前而言, 我国医院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购买、基建项目的实施以及信息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的资金投入最多。由此, 为了促使投资战略的有效实施与开展, 需要采取以下4项的措施。

(1) 在进行相关的投资建设时, 必须秉持这适量的准则,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 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最需要且能够提升医院的相关项目中, 将有限的资金进行最大化的利用。

(2) 医院在进行相关投资的时候, 需要参照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变化, 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 对资金的投资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 对相关资金的使用更加的灵活多变。

(3) 在投资资金时, 需要依据不同业务的要求, 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 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资金投资的风险, 同时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 提升项目的完成效率。

(4) 医院在进行资金的投资时, 需要依据医院的实际发展状况, 制定出合理的投资规模与投资方式。与此同时, 这个投资规模与投资的方式还需要符合医院的整体发展战略, 用于投资的数额能够保证医院相关业务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相关的资金投资方式更要符合医院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

3.2 筹资战略

根据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医院内部环境的现状及发展, 需要对医院的筹资目标、原则、渠道以及方式等进行系统的整合与规划, 并逐步转向为稳健型的发展。由此, 医院需要对资金的运营效率进行提升, 对现金流以及资金链进行安全保护, 在财务管理方面始终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因此, 医院所实施的筹资战略需要遵循低成本、稳定合理的原则, 从而降低资金成本以及筹资的风险, 提升医院的筹资竞争力。

3.2.1 内部积累

医院需要通过提升其经济效益, 对资产的运营效率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完善, 同时提升自我积累的能力, 就能够对医院的筹资力有所帮助。据此, 医院需要在其医疗服务的技术与能力上进行不断的提升, 对医药收入的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 尽量的减少住院患者的数量,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病床的周转率。

3.2.2 信贷融资

医院在进行资金筹集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商业银行或者是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的筹措, 能够有效的提升医院资金的流转速度, 对医院的业务往来进行合理的控制。与此同时, 医院可以直接向商业银行申请流动贷款的限额, 以此来对医院的自由资金与信贷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的使用。

3.2.3 国内社会资本参与或是国际融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就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到医院的运营建设中, 在此情形之下, 医院需要依据国内国际的形式, 对筹资战略进行相关的调整。医院多与民营企业或者是国际财团之间进行项目的合作, 借助外来的资金来促进医院本身的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与服务。

3.3 营运战略

医院的营运战略涉及对医院营运资本的控制, 对医院内部的控制, 对相关业务的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 是医院发展的经济命脉。对营运资金的合理管理能够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同时也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营运资金过高其资产的利用率就会较低, 营运资金过低就预示着医院将要面对巨大的经营困难。对医院的营运资金进行管理, 能够使其营运资金得以最大化的利用, 进而使得相关的资源得以最优的配置。

(1) 对医院内部的资金流动、财产验收保管等环节要进行统一的管理, 对现金流进行合理的控制。

(2) 对相关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 组建出一直素质过硬, 专业水平精湛的财务管理人员, 同时, 还需要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工作操作相结合, 开展有关专业技术比拼等一系列的活动。

4 结束语

医院实行有效的管理战略, 能够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医院的综合实力。为了医院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医院必须推进整体战略的开展及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对于医院而言, 财务管理部门不再只进行监督与核算, 同时还要使用财务战略思维, 保持医院财务的发展优势, 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民经济的持续提升, 我国的医疗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加大。在日常的医疗管理的过程中, 人民对医院管理能力的要求不断的加大, 需要进行相关的完善与提升。因此, 医院可以借鉴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来提升该医院的管理水平, 使医院的运营与管理更加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与质量。针对我国医院的目前发展状况, 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 医院必须要加强相关的财务管理, 提升财务战略思维。

关键词: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振宇, 蔡战英, 金玲.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 2013, (33) .

[2]胡水清.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J].财务管理, 2014, (7) .

[3]胡利民.浅析财务战略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12) .

财务管理效力 篇2

标签: 工作经验 杂谈

一、问题的提出

案件简介:1999年11月,某承包商与某建设单位签订了工程建设施工合同,工程竣工后,双方对工程进行了结算。但2003年国家审计局对该工程进行了审计,对工程的漏项、变更及取费都进行了审减,审减额度达457万元。按审计结果进行支付的话,承包商将形成巨额亏损,且双方已经结算完毕,因此承包商没有认同审计结果。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承包商将建设单位诉讼至法院,要求对方按结算金额支付工程款和利息。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定审计结论对施工单位不构成约束力,后经过调解建设单位同意在审计结论的基础上增加人民币280万元作为双方的最终结算金额,施工单位免受巨额损失,维护了合法权益。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建设单位往往以审计为由想少付工程款或拖延支付,面对强势的审计机关和业主,施工单叫苦不迭,那么国家审计局的审计结论到底对承包商有没有约束力?工程造价的最终结算应以何为依据?承包商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结论的效力 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不同审计主体的职责和权限是不同的,其审计结论的效力和作用也不同。本文主要讨论国家审计的审计结论的效力问题。

所谓审计结论,《审计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是指“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

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那么,哪些部门和单位必须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受审计决定的约束呢?《审计法》第2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这里《审计法》是结合审计事项来规定被审计单位的。对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审计法》第23条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注意这里只提到了决算而没有提到“结算”,也就是说,审计的是建设单位上报的“决算”,而不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结算”。

由于施工单位作为建设项目的参与者不存在《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范围内的审计事项,所以施工单位不是国家审计的“被审计单位”。这一点也可从《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第3条的规定中得到佐证:“审计机关在安排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时,应当确定建设单位(含项目法人,下同)为被审计单位。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定审计程序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与国家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证明材料的法定义务。

但审计结论并不等于对施工单位没有影响,而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对有关工程造价的审减,如果确实是违反建筑工程合同约定的,或审计机关能够举证证明工程结算价款的非真实性或违法性,业主(建设单位)在得知有关情况后是可以就发现的事实与承包商(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加以解决的,而且审计机关也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只是业主(建设单位)不能单纯以审计决定为由单方面对承包商(施工单位)采取扣罚手段。

其实,最高人民法院(2001民—他字第2号2001年4月2日)在答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已确定的工程价款与审计部门审计的工程价款结算不一致时如何运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意见》“经研究认为,审计是国家对建设单位的一种行政监督,不影响建设单位于承建单位的会谈效力。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应以当事人的约定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只有在合同明确约定以审计结论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合同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才能将审计结论作为判决的依据。这一电话答复意见再次说明了审计法的立法原意,也明确了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只能作为法院判决合同纠纷时的证据之一,在法律上并不具有高于其他证据的效力。

综上所述,审计结论仅对作为被审计单位的建设单位有法律效力,而施工单位不是被审计单位,所以审计结论对施工单位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不能作为扣减应付承包商工程结算款的理由。

三、正确确定工程造价的原则

工程造价的确定既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更是一个合同双方相互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结果。建设部2003年2月17日发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

从2003年7月1日起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允许承包单位自主报价的、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计价模式,即“确定量、市场价、竞争费”。由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即在投标过程中淡化标底的作用,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按国家招投标法的有关条款以不低于成本的合理低价者中标。工程造价的大原则是根据合同双方的约定,之后具体操作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确定变更工程的造价。正确的工程造价是“从约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下合同双方相互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结果。因此,“审计机关”仅以“套用定额子目偏高”为由就认为“虚报冒领”是不恰当的。在施工过程中有些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施工现场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超出合同规定的情形也很多,往往是在不违背大的合同原则前提下合同双方和监理工程师采取相互妥协的方案。

关于工程结算,作为合同双方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是可以也应该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审核”的,即合同双方都有权随时审查、核对,并且合同双方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和确认。但“审核”不同于“审计”。有些建设单位(业主)凭借其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或委派其内部的审计人员或委托社会上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合同双方已经签字确认的工程造价(包括变更工程的造价)进行所谓的审计,并强行按审计结论确定工程结算,有的甚至直接从应付工程款或工程保留金中扣除,侵害了承包人的合法利益。这是不允许的。即使是国家审计机关所做出的审计结论在工程纠纷案件中也只能是一种诉讼证据,并不具有法律上高于其他证据的效力。否则,如果审计机关有权确定工程造价并以其确定的意见代替发承包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就属于超越审计机关职权的行为,从而违反了《合同法》关于“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的基本规定。结论

1、施工单位不是国家建设项目的“被审计单位“,只是“有关单位”,其职责和义务是“接受调查、反映情况以及提供证明”,配合审计机关对建设单位的审计。.2、审计结论只对建设单位有法律效力,对施工单位没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审计结论只是合同双方平等协商工程结算的依据之一,审计结论不能直接作为扣减应付承包商工程结算款的理由。

3、工程造价,特别是变更工程造价应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协商确定,而不是由审计结论确定。

4、国家审计机关既应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也应维护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完善结算、变更的签证手续,按规定办理竣工结算的审核和确认,对有关争议则按规定程序处理。篇二:东财《审计实务》在线作业一 东财《审计实务》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对于特定被审计单位而言,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的关系可以表述为()。a.期望的审计风险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多 b.评估的固有风险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少 c.评估的控制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多 d.要求的检查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多

满分:4 分 2.下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格式、要素和范围的表述中,恰当的有()。a.由于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不同,其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可能也会不同

b.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使用的工具不同,会导致审计工作底稿在格式、要素和范围上有所不同

c.对于询问程序,注册会计师应以询问的时间作为识别特征 d.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观察的对象作为识别特征

满分:4 分 3.注册会计师对股本的审查一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审阅公司章程及实施细则 b.查阅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记录 c.函证发行在外的股票 d.审查股票发行费用的处理

满分:4 分 4.下列各项有关注册会计师审计提法中,正确的有()。a.注册会计师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b.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c.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性 d.注册会计师审计随企业管理的发展而发展

满分:4 分 5.下列有关鉴证业务三方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鉴证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包括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b.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不可能是同一方 c.责任方可能是鉴证业务的委托人 d.责任方不可能是预期使用者

满分:4 分 6.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了解程序的方法包括()。a.利用过去审计的资料与经验 b.向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有关人员询问 c.查阅内部控制的有关资料 d.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满分: 4 分

7.注册会计师如果已发现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考虑包括()。a.披露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 b.披露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 c.因持续经营假设不确定考虑解除约定 d.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 满分:4 分 8.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时主要应查明的内容有()。a.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b.计提的数额是否恰当 c.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d.前后期是否一致 满分:4 分

9.没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有()。a.国家审计报告 b.民间审计报告 c.内部审计报告 d.部门审计报告

满分:4 分 10.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降低审计风险。

a.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 b.追加审计程序

c.提醒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d.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满分:4 分 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2.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催产剂”是1720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3.总体审计计划的内容不包括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4.对相关内部控制下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测试的审计程序是符合性测试。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5.在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应删除引言段中对自身责任的描述以及范围段。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篇三:最高法:行政审计报告能否成为工程结算依据,须按双方约定与履行等情况确定

最高法:行政审计报告能否成为工程结算依据,须按双方约定与履行等情况确定 2014-09-17 飞扬建筑法务

重庆xxx公司与中铁xxx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 [裁判摘要]

一、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对工程建设单位进行审计是一种行政监督行为,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之间因国家审计发生的法律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性质不同。因此,在民事合同中,当事人对接受行政审计作为确定民事法律关系依据的约定,应当具体明确,而不能通过解释推定的方式,认为合同签订时,当事人已经同意接受国家机关的审计行为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介入。

二、在双方当事人已经通过结算协议确认了工程结算价款并已基本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机关做出的审计报告,不影响双方结算协议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2)民提字第205号

申请再审人(一审被告、反诉原告、二审上诉人):中铁xxx公司。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反诉被告、二审被上诉人):重庆xxx公司。

申请再审人中铁xxx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十九局)与被申请人重庆xxx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建工集团)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3月19日作出(2012)渝高法民终字第00006号民事判决。中铁十九局不服,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 2012年8月27日作出(2012)民申字第830号民事裁定,提审本案。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1月15日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一中院)一审查明:2003年8月22日,重庆金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凯公司)作为重庆市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大道西延段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和监管单位,与重庆建工集团签订《金山大道西延段道路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将金山大道西延段道路工程发包给重庆建工集团承包。在《金山大道西延段道路工程工程造价计价原则》中,双方对未定价的材料、立交桥专用材料、路灯未计价材料价格的确定方式约定为“金凯公司、经开区监审局审定后纳入工程结算”。中铁十九局经金凯公司确认为岚峰隧道工程分包商,并于2003年11月17日与重庆建工集团签订《单项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以下简称分包合同),主要约定,重庆建工集团将金山大道西延段岚峰隧道工程分包给中铁十九局,合同价暂定80000 000元(最终结算价按照业主审计为准);第6条资金管理6.2约定:工程竣工经综合验收合格,结算经审计部门审核确定后,扣除工程保修金,剩余工程尾款的支付,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合同对工程内容、承包结算等内容进行了具体约定。之后,中铁十九局按照合同约定施工。2003年12月,金凯公司改制,重庆市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大道西延段项目业主变更为重庆市经开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即现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以下简称土储中心)。2005年,金山大道更名为金渝大道。2005年9月8日,金山大道西延段道路工程竣工,同年12月通过验收并于2006年2月6日取得《重庆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登记证》(建竣备字[2006]024号)。之后,出于为该路段工程岚峰隧道、花沟隧道部分竣工结算提供价值依据的目的,重庆市经开区监察审计局(以下简称经开区监审局)委托重庆西恒招标代理公司(以下简称西恒公司)对上述工程进行竣工结算审核。2006年8月10日,西恒公司出具《基本建设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以下简称审核报告),载明岚峰隧道造价为114281 365.38元(包含岚峰隧道内人行道面层费用28569.53元,非本案诉争工程范围)。以该审核报告为基础,重庆建工集团与中铁十九局 于2007年12月5日对中铁十九局分包的工程进行结算,确认中铁十九局图纸范围内结算金额为114252 795.85元,扣除各项费用后,分包结算金额为102 393 794元(税金等费用由财务部门按规定收取)。至一审起诉前,重庆建工集团累计已向中铁十九局支付涉案工程的工程款98120 156.63元。2008年10月9日至11月21日,重庆市审计局以土储中心为被审计单位,对金渝大道(原金山大道)道路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并出具渝审报[2008]142号审计报告,审定土储中心应核减该工程竣工结算价款15 481 440.93元,其中本案所涉的岚峰隧道工程在送审金额114252 795.85元的基础上审减8 168 328.52元。同年12月24日,重庆市审计局以《关于北部新区经开园金渝大道道路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决定》(渝审决 [2008]111号),责令土储中心核减该工程结算价款15 481 440.93元,调整有关账目,并要求土储中心在2009年3月20日前执行完毕。2009年2月9日,土储中心向重庆建工集团发出《关于执行重庆市审计局对金渝大道(原金山大道)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决定的函》(渝新土储函[2009]5号),要求其按照重庆市审计局复议结果,将审减金额在3月1日前退还土储中心。重庆建工集团已经扣还了部分款项。2010年9月1日,重庆建工集团向重庆一中院起诉称,根据重庆市审计局对金山大道西延段项目的审计,对中铁十九局完成工程的价款审减8168 328.52元,扣除双方约定的费用,实际分包结算金额应为94 878 931.76元(含重庆建工集团应退的管理费)。重庆建工集团在上述审计前已累计向中铁十九局支付工程款98120 156.63元,多支付了工程款3 241 224.87元,故请求:1.中铁十九局立即返还重庆建工集团多支付的工程款3241 224.87元;2.本案诉讼费用由中铁十九局承担。中铁十九局辩称兼反诉称,经开区监审局是本案工程的适格审计主体。案涉工程竣工后,按分包合同之约定由经开区监审局出于为案涉工程提供竣工结算依据的目的,委托西恒公司进行造价审计,西恒公司出具的审核报告得到了项目建设方、重庆建工集团及中铁十九局三方的认可,符合分包合同关于“最终结算价按业主审计为准”的约定。重庆建工集团与中铁十九局基于西恒公司的报告达成了分包结算协议,该协议依法成立,合法有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已按照该协议基本履行完毕。重庆市审计局的审计属二次审计,并非分包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范围,不能否认西恒公司审核报告的效力,亦未得到中铁十九局的认可,其审计报告及其审计结论对本案双方当事人不具有约束力,更不影响分包结算协议的效力。依据合同的相对性,重庆建工集团与业主方依据重庆市审计局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协商变更或调整总包合同的结算工程价款,对依据分包合同结算收取工程价款的分包人中铁十九局不具约束力。重庆建工集团尚欠中铁十九局工程款4273 637.37元未支付,故请求驳回重庆建工集团的全部诉讼请求,并反诉请求:1.重庆建工集团立即向中铁十九局支付拖欠的工程款4273 637.37元; 2.重庆建工集团向中铁十九局支付拖欠工程款的资金占用损失,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从2009年6月6日起算计付至付清之日止;3.由重庆建工集团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重庆建工集团对反诉答辩称,双方约定以最终的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2007年12月5日双方签订的结算协议不能作为本案工程的最终结算依据。西恒公司不是双方约定的审计单位,其作出的审计报告也不是双方约定的最终的审计报告,故西恒公司出具的报告不能作为双方结算的审计依据,请求驳回中铁十九局的反诉请求。重庆一中院一审认为,重庆建工集团自建设单位金凯公司处承包金山大道西延段道路工程后,在取得金凯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中的岚峰隧道工程分包给中铁十九局承建,不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分包合同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约定履行。本案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案涉工程结算依据的认定,即西恒公司是否是符合双方合同约定的审计单位以及案涉工程结算应按照双方2007年12月5日确认的金额还是按照重庆市审计局审计报告的审定金额进行。根据审计法以及《重庆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办法》的相关规定,案涉工程为重庆市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应当由重庆市审计局对其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经开区监审局作为经开区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非国家审计机关,无权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力。本案双方当事人在分包合同中对合同价款的约定,并未明确该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还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不能推断双方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审计就是指内部审计。本案中,西恒公司受经开区监审局的委托作出的审核报告系以该公司名义出具,即使经开区监审局认可该审核结果,也不能据此认定该审核报告具有内部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性质。经开区监审局既非法律规定对案涉工程具有审计管辖权的国家审计机关,西恒公司出具的审核报告亦非审计结果,中铁十九局主张经开区监审局是本案适格审计主体,西恒公司是符合双方合同约定的审计单位,理由不成立。因案涉工程的审计管辖权属重庆市审计局,故该局对案涉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依法行使国家审计监督权的行为,不存在重复审计,其作出的审计决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被审计单位及有关协助执行部门或单位应当主动自觉予以执行或协助执行。虽然审计是国家对建设单位的一种行政监督,其本身并不影响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效力,但是本案双方当事人“最终结算价按业主审计为准”的约定,实际上就是将有审计权限的审计机关对业主单位的审计结果作为双方结算的最终依据。结合土储中心要求重庆建工集团按照重庆市审计局的复议结果退还 不能通过解释推定的方式,认为合同签订时,当事人已经同意接受国家机关的审计行为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介入。因此,重庆建工集团所持分包合同约定了以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的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

从上述分包合同的约定及双方当事人的合同履行情况看,案涉工程于2005年9月8日竣工,同年12月通过验收并于2006年2月6日取得《重庆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登记证》。之后,出于为该路段工程岚峰隧道、花沟隧道部分竣工结算提供价值依据的目的,重庆市经开区监审局委托西恒公司对上述工程进行竣工结算审核。2006年8月10日,西恒公司出具审核报告,载明案涉工程范围的工程造价为114 252 796元。2007年12月5日,重庆建工集团与中铁十九局对分包工程进行结算,确认中铁十九局图纸范围内结算金额为114252 795.85元。虽然在本案一、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对西恒公司出具的审核报告是否属于分包合同约定的“业主审计”存在争议,但在该审核报告上,业主、承包人和分包人均签字盖章表示了对审核结果的认可。之后,重庆建工集团与中铁十九局签订结算协议,其确定的结算数额也与上述审核报告审定的数额一致。本院认为,以上事实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2007年12月5日双方当事人签订的结算协议,属于分包合同约定的旨在确定最终结算价格的补充协议。本案一审起诉前,重庆建工集团累计已向中铁十九局支付涉案工程的工程款98120 156.63元,数额已经到达结算协议约定结算数额的96%。结算协议的实际履行情况,也佐证了其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重庆建工集团虽主张结算协议仅是双方就案涉工程款结算的阶段性行为,但未提供相应证据证明,且分包合同未约定需对工程结算进行阶段性审核和阶段性结算,结算协议本身亦未体现其仅是对案涉工程的阶段性结算。因此,对重庆建工集团的上述主张,本院不予采信。结算协议属于合法有效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

结合结算协议的签订和实际履行情况,本院认为,虽然本案审理中,双方当事人对西恒公司出具的审核报告是否就是双方在分包合同中约定的业主审计存在争议,但该审核报告已经得到了案涉工程业主和本案双方当事人的认可,重庆建工集团与中铁十九局又在审核报告的基础上签订了结算协议并已实际履行。因此,即使西恒公司的审核报告与双方当事人签订分包合同时约定的业主审计存在差异,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双方当事人签订结算协议并实际履行的行为,亦可视为对分包合同约定的原结算方式的变更,该变更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在双方当事人已经通过结算协议确认了工程结算价款并已基本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机关做出的审计报告,不影响双方结算协议的效力。现重庆建工集团提出不按结算协议的约定履行,但未举出相应证据证明该协议存在效力瑕疵,故本院对其主张不予支持;中铁十九局依据上述结算协议要求重庆建工集团支付欠付工程款,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关于中铁十九局主张的利息问题,本院认为,双方在分包合同及结算协议中均未对工程款的给付时间、利息标准及计付时间等作出明确约定。因此,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工程款利息是否应当支付以及按照何种标准支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重庆建工集团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向中铁十九局支付自案涉工程实际交付之日起的利息;本案一、二审均未查明案涉工程的实际交付日期,再审中,经询问双方当事人,均不能提供案涉工程实际交付时间的证明,故对利息的起算时间,本院参照上述司法解释规定,酌定为中铁十九局提出反诉之日。

此外,关于重庆建工集团提出双方已于2012年5月29日签订了执行还款协议书,中铁十九局已实际支付300万元,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当终结本案再审审查的问题。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终结审查,其中第(三)项规定,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但当事人在执行和解协议中声明不放弃申请再审权利的除外。上述司法解释的适用条件为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本案中铁十九局虽与重庆建工集团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但尚未履行完毕,且该条司法解释是针对再审审查阶段的规定,本案再审审查阶段已经结束,案件已经进入再审审理阶段,故不应适用上述司法解释规定,对重庆建工集团的上述答辩意见,本院不予采信。

另,关于本案案件受理费的计算问题。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八条之规定,被告提起反诉,人民法院决定合并审理的,应当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的计算有误,本院对此予以纠正。

综上,本院认为,中铁十九局的申请再审请求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一审、二审判决将重庆市审计局的审计报告确定为重庆建工集团与中铁十九局案涉工程的结算依据不妥,应予纠正。本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2012)渝高法民终字第00006号民事判决;

二、撤销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0)渝一中法民初字第425号民事判决;

三、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4 273 637.37元,并按照篇四:审计报告中引用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审计报告中引用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随着领导对审计基础的重视,以及审计人员水平的不断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在我们对审计报告复核过程中,发现在引用法律法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一、引用法条的格式不规范。

正确的引用格式:

(一)引用法律,只写法律名称即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

(二)引用行政性法规(国务院所发),标明国务院,不用引发文号。如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三)规范性文件(国家各部委及省级政府所发),则需引发文单位和发文号。格式如下: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银发 [1988]288号)。

二、引用旧法条。

三、引用其他省市的规定

四、引用的条款有杜撰成分。

五、引用的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相悖。如使用不规范票据收费问题的处理处罚。有的报告引用的《吉林省收费罚款没收财物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相悖。

六、引用的法规效力不够。

如违规自行采购应集中采购的资产,有的报告所写定性依据,引用的是松原市人民政府的规定。

七、引用的定性依据、处罚依据,没引用具体的条款和内容。

八、处理处罚引用法条的内容与处理处罚的结果不对应。

九、引用部门内部规范性文件作为处理处罚依据。内容提要:

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

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

三、我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

四、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要求和和我局及区县近两年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中常见的问题

(一)审计方案方面的质量控制;

(二)审计方法手段方面的质量控制;

(三)审计证据方面的质量控制;

(四)审计日记方面的质量控制;

(五)审计工作底稿方面的质量控制;

(六)审计报告方面的质量控制;

(七)审计程序方面的质量控制;

(八)审计文书档案方面的质量控制。

五、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制度,重建我局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

六、学习贯彻《办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审计项目质量是审计机关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是审计人员的生命。审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审计职能实现的效果,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它是衡量全部审计工作优劣的标准。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2004年,审计署以6号令的形式颁发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后,在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对审计方案的编制、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日记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写、审计报告的出具和审计档案的归集等方面试行了质量控制,并建立了质量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办法》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明确审计工作职责,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质量标准,对各项审计工作或者具体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质量进行自我约束的活动,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工作效率。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

审计项目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围绕特定的审计对象,为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所承担的具体审计任务。审计项目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监督工作的载体,也是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对象,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计划性。局审计机关每年都会围绕市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政府领导的要求和社会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审计项目计划,从总体上明确新的一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想、审计的重点部门和领域、审计的重点内容,各业务部门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形成了具体审计项目。审计项目的计划性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必须按照既定的审计计划安排开展审计工作,而不能擅自改变计划确定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对象。

(二)强制性。审计项目作为我们国家审计机关规定的审计任务,是我们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监督活动的载体和依据。审计项目确定的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的重点内容,以及我们审计人员通过审计行为做出的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决定等都是代表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受到国家行政强制力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三)期限性。审计项目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审计项目开展的时间期限,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既定审计项目的内容。审计项目的期限性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审计计划的时间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审计工作,非遇特殊情况不得擅自延长或缩短审计工作的时间。

(四)风险性。审计项目的风险性将伴随整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所谓风险性是指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而我们审计后未能出具适当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的可能性。审计项目的风险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违法行为,提供虚假资料掩盖真相,导致审计项目的失败使我们出具了错误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二是我们审计人员未能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和程序,造成遗漏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并最终导致我们审计结果失败的可能性。

(五)程序性。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审计人员必须按照《审计法》、《审计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要求的审篇五:审计机关审计决定书和审计报告及其证据效力(肖 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审计机关审计决定书和审计报告及其证据效力

肖 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

上传时间:2007-9-18 [裁判摘要]:

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原告的工程款所用资金系国债资金,应当依法进行审计。该审计决定对原告有约束力,对被告虽没有约束力,但有民商事上的证据效力。当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经司法鉴定后,不仅具有民商事证据效力,还具有程序效力,其效力亦大于双方认可并已实际履行的《工程结算造价审计的报告》的证据效力。被告所多获工程款应依法予以返还。[案情]:

原告:宜昌市夷陵区环境污染防治项目管理中心

被告:宜昌市宜星市政建设公司

原告宜昌市夷陵区环境污染防治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环境项目中心)因与被告宜昌市宜星市政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宜星市政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向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2002年4月26日,原、被告双方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原告将三峡坝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发包给被告施工,总价款为人民币1,669,600元。合同签订后,被告组织人员进场施工。2002年12月28日,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由于进场道路实际开挖土石方等工程量与原设计变更较大,在原合同为固定总价款合同的基础上,原、被告及监理同意据实结算,工程量以实际发生的数量为准。由于被告宜星市政公司承接原告发包的建设工程后没严格按图施工,实际施工与项目标准存在明显减少,被告所报结算隐瞒实情,2003年8月8日虽经武汉众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众华咨询公司)对工程造价进行工程结算审计,但在没有到实地查验的情况下,就确认被告施工工程价款为1,625,910.70元,双方并依此办理了决算。导致原告累计向被告支付工程款1,557,945.50元。后经夷陵区审计局审核,认定被告实际完成工程价款1,498,930.88元。原告认为被告多获工程款依法无据,损害了国家利益,故被告应返还原告多付的工程款59014.62元。

被告宜星市政公司辩称:原告仅根据夷陵区审计局审计决定书,核减被告工程款128331.87元,其证据不足。因原告与被告所签定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依法成立,真实、合法、有效,双方业已履行,理应受法律保护。在结算过程中,经双方协商,监理方同意,聘请了有审计资格的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了审计,三方也予以认可,并进行了结算。现原告以夷陵区审计局对该工程的审计报告,核减被告的工程造价,不具备法律效力,实属不妥。故原告据此要求被告返还工程款,所依据的证据不足,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裁判要点]:

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2002年3月,原告环境项目中心发布招标文件,将其“夷陵区三峡坝区垃圾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的施工任务对外招标。同年4月12日,被告宜星市政公司编制投标书投标报价并中标。同年4月26日,双方签订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承包范围为“施

工图以内全部工程及设计变更”。工程内容为路基土石方开挖、边沟、挡土墙及涵洞砌筑、路面浇筑等。合同工期60天,合同价款为166.96万元。该合同第9条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规定,“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该合同双方选择了部分专用条款和通用条款。同时约定,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合同签订后,被告宜星市政公司组织人员进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进场道路实际开挖土石方等工程量与原设计变更较大,在原合同为固定总价款合同的基础上,原、被告及监理同意据实结算,工程量以实际发生的数量为准。2002年12月28日,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由于被告承接原告发包的建设工程后没严格按图施工,实际施工与项目标准存在明显减少,被告所报结算隐瞒了部分地段土石方为宜昌市市政工程公司弃土2640立方米的实情和挡土墙虚假签证306.9立方米,导致武汉众华咨询公司在没有到实地查验的情况下,于2003年8月8日对工程造价进行工程结算审计,确认被告施工合同内部分价款为1,364,101.03元,合同外部分为234,096.99元,补充部分27712.68元, 总工程价款为1,625,910.70元,双方并依此办理了决算。尔后,原告累计向被告支付工程款1,557,945.50元,下欠67965.20元未支付。2005年8月19日,夷陵区审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三条、《夷陵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原告环境项目中心提供的“夷陵区三峡坝区垃圾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资料进行审计并进行现场踏勘审核,并于同年8月19日作出夷审投决审计决定书。该审计决定书认定该项目竣工决算,应在武汉众华咨询公司进行工程结算审计结果基础上,再对进场道路核减造价126,979.82元。理由是:一是部分地段土石方为市政公司工程弃土2640立方米和施工过程中的土方挖填的合理调配应予扣除;二是挡土墙高度、长度变化,工程量相应核减306.9立方米。故审核认定被告实际完成工程价款1,498,930.88元。2005年10月13日,原告认为被告多获工程款依法无据,损害了国家利益,依法向本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原告多付的工程款59014.62元。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被告向本院提出申请,要求对三峡坝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进场道路工程”中被夷陵区审计局核减的126979.82元重新进行司法鉴定。本院认为,被告的申请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的规定,并予以准许。同年4月18日,长江会计公司根据本院的委托书,作出了鉴定报告。该鉴定报告的鉴定结果为:宜星市政公司完成的三峡坝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总造价为1,498,930.88元。

以上事实,有招标文件、投标书、中标文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决算书、工程签证资料、武众造价字(2003)308号结算审核报告、夷陵区审计局2005年第38号审计报告、夷陵区审计局(2005)7号审计决定书、审计证据笔录、支付情况表、询证函、付款凭证等相关票据,以及宜长会司鉴字[2006]第21号鉴定报告、证人出庭证言、三次法庭审理笔录在卷佐证,经庭审质证,本院审查,可予认定。

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

十二条、第二十三条之规定,于2006年7月5日判决:被告宜星市政公司在本判决生效后立即返还原告夷陵区环境项目中心工程款59014.62元。本案案件受理费3877元,由被告宜星市政公司负担。一审宣判后,被告宜星市政公司表示服判并自愿履行了判决书确定的内容。

[评析] 本案应解决的争议焦点是:

1、如何看待夷陵区审计局的《审计决定书》?其效力如何?

2、该《审计决定书》和长江会计公司《鉴定报告》能否抗衡武汉众华咨询公司《工程结算造价审计的报告》?

3、双方签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是有效合同?多付的工程款59014.62元该不该返还。

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认为:

一、关于如何看待审计机关审计决定书和审计报告及其证据效力问题。

原告工程款所用资金系国债资金,应当依法进行审计,这无疑义。对原告有约束力,而对被告有没有民商事上的证据约束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审计机关依法查处建设项目中高估冒算、高套定额,以及不按设计、合同约定要求施工、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行为,可以有效保障国家资金的安全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因此,审计决定的证据优先原则即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在民商事审判中可以作为当然的有效证据,除非有相反证据推翻该审计结论,否则审计决定应该作为判决的依据。这是因为国家建设项目涉及的领域专业性强,审计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经济监督部门,对这类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作出的决定是具有权威性的,可以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在民商事审判中予以采用,这样审计决定在民商事诉讼中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地位。从本案来看,原告确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双方认可的协议,也就是说,该案中审计机关审计决定书和审计报告具有民商事上的证据效力。

二、关于《审计决定书》和《鉴定报告》作为证据能否抗衡双方认可并已履行了的《工程结算造价审计的报告》问题。

按照我国相关审计法规的规定,审计机关作为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是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财政收支行为进行监督。依照法定程序,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后作出的结论,主要是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财政收支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而作出的,合理性监督和效率监督则并非审计监督的主要任务。而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行政机关和其他民事主体一样,都是以谈判或招标等形式,与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造价、竣工日期等方面达成一致,自愿形成合意,进而签署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是市场主体实现权利义务的基本形式,国家建设项目的实施也是建立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的基础上,应受到合同法的保护。但从本案来看,原告工程款所用资金系国债资金,依照我国行政法律规定应依法进行审计,该审计结论对原告有约束力,对被告虽没有约束力,但有民商事上的证据效力。当人民法院根据被告的申请,依法委托有鉴定资质的长江会计公司对双方争议的价款重新进行司法鉴定后,不仅具有民商事证据效力,还具有程序效力,其效力亦大于双方认可并已实际履行的《工程结算造价审计的报告》的证据效力。

三、关于本案中双方签订的合同效力的问题。

原、被告双方所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及作为合同组织部分的履行资料,其形成程序合法,表现形式完备,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在总体上不违反法律规定,应为有效合同。至

财务管理效力 篇3

依法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发现,一些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劳动规章制度的概念虽然简单,但是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分为两种,即法定种类和非法定种类。法定种类的劳动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必须制定。非法定种类的劳动规章制度是根据用人单位的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非法定内容没有强制性。《劳动合同法》中就对劳动规章制度的主要种类做出了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因此,用人单位应当明确:必须制定和实施法定种类的劳动规章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诸如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制度,以及非法定种类的劳动规章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诸如录用条件、考核标准、晋升条件、工资分级、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离职管理、职工申诉和争议处理、保密和竞业禁止等制度。法定种类和非法定种类制度构成了完整严密的劳动规章制度体系,是劳资双方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利益保护屏障。所以,从劳动用工的各个方面着手,分类别、分层次地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体系,用良好的制度约束、激励和管理职工,实现用人单位从人治变为法治,从任意管理变为理性管理、从无序盲目管理变为有序高效管理,是当前用人单位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注重劳动规章制度配套措施的建立

劳动规章制度配套措施的建立,在劳动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在帮助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过程中发现,对于一个行为的规范,只有一个劳动规章制度不行,还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才能完善。如,以用人单位经常出现的“旷工”情况为例,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必备要件之一就是无故“连续旷工时间超过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10天”,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有义务证明“无故”旷工这个事实的存在。因此,用人单位就必须要有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和记录,由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和记录又引申出工作时间安排方面的制度。如果考勤制度所依托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合法,那么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也就没有意义。所以,虽然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约束劳动者的游戏规则,但是,如果劳动规章制度不配套,或者只有原则性的条文,就很难起到管理作用。又如,劳动者起诉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拖欠加班费劳资纠纷。按照劳动争议举证倒置的原则,用人单位如果证明没有拖欠,就要举证工资管理制度、工资发放记录、考勤制度、考勤记录等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因此,用人单位一定要注重配套措施的建立。

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要有针对性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一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虽然内容较全面,但缺乏针对性,劳动规章制度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其实,同样的行为,不同的用人单位在大的制度要求上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用人单位在不同的部门、岗位的制度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劳动规章制度。如有的大型企业有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研发部门、管理部门、销售部门、运输部门等等,那么,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就不能搞一刀切,要有不同的规定。如上班迟到、早退的规定,对于一般的部门可行,但是对研发部门、运输部门等就不一定合适。因为研发部门从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科研人员经常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如果要按上班不许迟到、不许早退的制度执行,不符合他们的工作特点。所以,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要根据用人单位自身生产经营和岗位的需要来确定,并且要有针对性。

劳动规章制度用词要准确、严谨、周密

在我们接触的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中,有的内容空洞、概念不清、标准模糊;有的词不达意、文法不精确;有的自相矛盾歧义颇多:有的官话套话多;有的前后关系不明、繁复不清等等,实施起来麻烦不断。少有对于权益保障、明确职责、规范行为等一目了然、一见便知的规定,许多劳动规章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制定,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这是用人单位最容易忽视而恰恰是最重要的地方。因此,用人单位对劳动规章制度的文字表述要进行认真地核对与审查;在文字处理特别是用词用语上要规范:对专业术语、定性词语、界限标准等关键内容切忌采用概括性、模糊的语言;逻辑关系要顺畅清晰。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的疏忽,引起误读曲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规章制度中不能使用“经常”、“严重”、“重大”等含糊、歧义的文字表述,应尽可能地量化具体的要求或者适用的情形。如“经常”是指多少次,何种程度为“严重”,多大为“重大”等。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要求和适用情形,则可以选择程式化的方式。一些轻微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因为尚不构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难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屡屡违反,用人单位觉得不知如何处理。比如劳动者在上班期间从事一些与工作无关事务,如打私人电话、上网娱乐、看小说等等,这些行为在规章制度中难以穷尽,且情节一般比较轻微,但对于劳动者屡屡触犯的情况,则可以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用人单位一经查实,一次口头警告,二次给予书面警告,三次以上的视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这种程式化的设定,使得规章制度全面而具有可操作性,便于用人单位在行使劳动管理时,真正有“章”可依。

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要有制度上的保障

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支配、管理劳动者,在客观上起着约束、规范乃至强制劳动者的作用。因此,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要有制度上的保障,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坚决性。

一要强化规则意识。首先,要强化管理者的规则意识,避免用人单位习惯于随心所欲地进行管理,应当将制度的实施纳入到用人单位管理中,成为加强管理的有力工具。其次,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大力宣传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增强职工的规则意识,提高他们遵守劳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第三,还要增强劳动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完整的体系和细化的措施是提高劳动规章制度操作性的基础。

二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监督检查是促进劳动规章制度全面实施的主要措施,用人单位中的相关机构、各级管理人员都应该有各自明确、具体的责任。其中,工会和职代会因具有法定的监督检查权而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职工也是监督检查的主体,对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全方位、各司其职的监督检查网络和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规章制度的效用。

正确把握严重违纪程度,尽量作量化处理

所谓严重违纪,一般是指劳动者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或多次违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的,可认定其行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1.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2.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工作生产秩序或社会秩序的;3.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盲目指挥造成事故、使他人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4.工作不负责、经常产生废品、或损坏设备、工具、或浪费原材料、能源等,造成经济损失的;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实践中,有许多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解除劳动合同,而对于什么是“严重”没有具体量化。因此,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如吐痰一次或上下班迟到早退一次给予口头警告处分,两次给予严重警告,三次给予罚款。同一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受到二次或者三次以上警告处分的,定为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在不同的用人单位或岗位,有的行为一次可能就构成严重违纪。如我们在一家大型化工企业调研时了解到,在这样的大型化工企业吸烟,无异于点燃火药桶,有可能一个烟头就会造成企业的毁灭,是绝对禁止的,虽然只有~次,也是严重违纪行为,应当解除劳动合同。又如,对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为严重违纪,在量化时要确定一个明确标准。如,造成2000元以上或者3000元以上的,定为一般违纪还是严重违纪要明确。财务工作一个月或者一年内出几次错误为不胜任工作等,都要有具体量化标准,避免执行时发生歧义。

充分发挥工会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中的作用

据了解,近几年来工会与用人单位的平等协商工作重点放在了集体合同和专项合同上,而在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参与得少,使得许多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很少能够按照民主程序制定并实施。工会组织在这方面更多的是行使实施中的监督权,而忽略了劳动规章制度在制定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否定权。事后作为大于事前的作为。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规定,其核心是要体现全体劳动者的意志和权利。工会作为劳动者权益的代表和维护者,成为个体劳动者的集合体,成为可以与用人单位形成平等态势的力量,使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由“单决”变成“共决”。《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工会、职工代表大会以及职工在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的权利,强化了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律程序。职代会是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权力机构,是我国企事业单位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及执行劳动规章制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使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真正成为劳动者自觉遵守的行动准则,成为用人单位依法管理的有效手段。

避免以劳动规章制度代替劳动合同

劳动规章制度虽然是由用人单位和工会协商确定的,但往往体现了用人单位的意志,许多内容都是用人单位为了开展内部管理,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劳动合同则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并且劳动合同的许多内容都是法定的,用人单位单方面意思表示并不发生法律的效力。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用人单位以劳动规章制度来代替劳动合同,如在劳动规章制度中规定劳动者的最低服务年限、违约金条款、损失赔偿条款、培训费条款等等,而这些条款本应是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用规章制度来代替劳动合同,不发生劳动合同的效力。因为这些条款是当事人双方的协商条款,用人单位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进行约束,即使劳动规章制度有类似的规定,也不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国家对劳动合同自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加以规范,劳动规章制度虽然有“法律上”的效力,但其效力是最低层次的,其施行的前提是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在“劳动合同”约定与劳动规章制度规定不一致的情况下,应优先适用劳动合同约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说明劳动合同的效力优于规章制度的效力。确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优先适用效力,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特别是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者,不正当行使劳动用工管理权,借少数人的民主侵害多数职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从而倡导运用协商对话、集体谈判的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和推行集体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市场管理秩序的规范。针对这个问题,用人单位有必要对劳动合同的条款进行设计,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法律同等的效力,要求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根据岗位特点,把劳动规章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订入劳动合同,从而把规章制度的部分内容转化成双方的约定条款,以提升规章制度的效力,增加劳动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应把劳动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因为,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必须是协商一致的结果,如果把劳动规章制度完全写入劳动合同,这样用人单位就无权单方面更改劳动规章制度,要修订规章制度时,除了要走劳动规章制度生效的程序外,还必须经劳动者同意,劳动者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的,修订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注意劳动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的方式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但法律并没有限定公示的形式。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劳动规章制度上怠于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公示义务,使精心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被锁进抽屉里、存入档案里,或者是仅仅发个文件、进行一下传阅,点到为止,没有采取恰当的方式告知全体职工,出现问题时拿出来就执行,使劳动规章制度充满神秘感和不可知性,职工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心中无数,劳动规章制度成为不知何时就踏上了的地雷。另外,更为严重的是,以这样的劳动规章制度管理职工,发生纠纷时,无论该主体、内容和民主程序多么合法,该劳动规章制度体现出多么可贵的人文关怀,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丧失了制度应有的价值。

由于劳动规章制度适用全体劳动者,所以必须让全体劳动者知悉,这是《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的。实践中,一些比较可行的办法,可以借鉴。如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考试、召开会议、采取张贴公告、发放员工手册等多种有效手段履行告知义务。在此期间,还要注意职工文化程度的差异。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对用人单位最安全的方法,即是让员工签字确认已全部知悉该劳动规章制度并同意遵守。相对而言,网上告知和板报的方式等存在风险,如果员工否认的话,单位很难举证。另外,规章制度也不宜采用劳动合同附件的形式告知劳动者。在这里还是耍强调,用人单位在公示、告知方式上要注意搜集和保留音像资料、签到簿、签收单等证据。因为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公示、告知义务是否恰当履行的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加强膳食管理 提高营养效力 篇4

一、丰富品种, 均衡幼儿营养

幼儿需要全面、均衡地摄入各种膳食营养, 为此, 我们聚焦幼儿菜谱, 科学制订每日进餐方案, 合理配制各种饮食, 保证幼儿营养摄入。

1. 提供少量多样蔬菜。我们观察幼儿进餐情况发现, 多数幼儿不喜爱吃蔬菜, 对绿叶菜尤为抗拒。为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在制订食谱时, 特地把“两菜一汤”的配置升级到“三菜一汤”。在蔬菜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提供两种蔬菜, 将每种蔬菜的供应量减半。对于幼儿不太喜欢的胡萝卜、黑木耳、香菇、虾皮等, 则在每次烧菜时适当放入少许。通过增加蔬菜品种、减少同一品种蔬菜分量的方式, 幼儿每月进食的蔬菜品种由原来的130 多种增加到150 多种, 摄入的营养更为全面和均衡。

2. 增加鱼虾的摄入次数。《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 岁儿童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 幼儿鱼虾类摄入量每日为40~50 克, 禽畜肉类每日为30~40 克。由于鱼虾类食材加工处理烦琐, 且鱼刺等容易导致安全隐患, 因此, 幼儿园更愿意让幼儿食用禽畜肉类。为了让幼儿吃到更多的鱼虾, 我们根据鱼虾的特性, 在剔骨、粉碎、烹调等一系列工序中, 研发出多种特殊的加工手法, 把食用鱼虾的次数由每周2 次增加到4 次, 均衡了荤菜中各营养素之间的搭配, 使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得到有效调整和优化。

3. 开发坚果食品补充微量元素。营养分析时, 最让我们烦恼的是锌的摄入量常常难以达到指标。在查阅了各种食物营养含量后, 我们把部分食用油改为花生油, 这样一来, 幼儿锌的摄入量明显提高。进一步检索发现, 坚果类食品的锌含量较高。为此, 我们根据坚果的特性, 在保证幼儿进食安全的前提下, 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坚果食品, 不仅有效提高了幼儿一餐两点中锌的摄入量, 还逐步改善了幼儿因为缺锌而产生的食欲减退和挑食偏食等问题。

二、一材多做, 促进幼儿消化

幼儿期, 各年龄段的幼儿动手能力、咀嚼能力、消化功能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将同一种食材加工制作成不同的菜肴, 帮助幼儿消化吸收。托班幼儿的咀嚼功能较弱, 我们把食材切成碎末, 烧透做软;小班幼儿咀嚼能力逐渐提高, 我们把食材切成丝、片、丁等形状, 鼓励幼儿进行咀嚼;对于中、大班幼儿, 我们逐步提供一些切成块状的食物, 适当促进其口齿运动, 锻炼咀嚼功能。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逐步研制出一系列使用同一食材、面向不同年龄幼儿的个性化菜谱。以“虾谱”为例:托班宝宝年幼, 乳牙尚未长全, 我们把虾仁搅成虾茸, 蒸熟后切成虾茸粒, 轻轻一咬, 虾茸粒即可嚼碎下咽;小班宝宝乳牙基本长全, 咀嚼能力逐渐发展, 我们把虾切成虾仁粒, 让小班宝宝适当进行咀嚼;中、大班幼儿, 我们准备的是剥去大半个虾壳的基围虾、对半切开的开片虾, 甚至是整只大虾。这不仅给幼儿提供了咀嚼的机会, 更在美食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

三、精工制作, 吸引幼儿进餐

幼儿对于一些质地坚硬、纤维素长的食物往往咀嚼不了、消化不良、吸收不透;对于一些营养价值很高, 但有特殊气味或特殊滋味的食材, 常常会排斥和拒绝。经过多年实践研究, 我们总结出一套高难度的食材加工制作办法, 让幼儿接受并爱上“特异”食物, 充分发挥各种食品的营养效力。

1. 变嫩。以牛肉为例, 牛肉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 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但是, 由于牛肉的肌肉纤维韧性强、肉质老, 难以咀嚼吞咽, 许多孩子不愿吃。为此, 我们专门研制出一整套烹饪牛肉的攻略:一是攻坚, 把牛肉去除筋膜打成牛肉泥, 让难以咀嚼的牛肉变嫩;二是优化, 把牛肉泥制成肉茸, 蒸熟后切成小牛排、牛肉丁等不同形状;三是美化, 根据牛肉的形状, 配上不同颜色、不同口味的时蔬, 如山芋、洋葱、青椒等, 让牛肉“秀色可餐”, 激发幼儿的食欲。

2. 去腥。以鸭肝为例, 鸭肝富含维生素A和铁、锌等元素, 具有养血、明目之功效。可是, 鸭肝特有的腥、臊、膻味吓退了绝大多数孩子, 因此, 去除腥、臊、膻味成为烹调鸭肝的关键。在烹调鸭肝前, 我们先把鸭肝彻底清洗干净, 加入料酒浸泡, 让鸭肝内的血水充分渗出后再洗净。用刀背去除筋膜和苦胆, 用刀面不断碾压将鸭肝制成肝泥, 然后蒸成肝糕。再把肝糕切成不同形状, 搭配上猕猴桃、草莓、哈密瓜等时令水果, 快速翻炒, 制成美味的水果鸭肝。经过巧妙加工, 不仅去除了鸭肝难闻的异味, 而且, 水果的酸甜可以盖住鸭肝的苦味, 水果中的维生素C又可以促进鸭肝中铁质的吸收。

3. 剔骨。以鱼为例, 鱼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但因不易剔骨 (刺) , 幼儿食用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不少幼儿园选择不吃或少吃。我园经过长期实践, 总结出一些剔骨的方法。对于骨、刺较大的鱼类, 如青鱼、黑鱼等, 先剔除鱼的大骨、大刺再去除鱼皮后切成小块, 放入绞肉机中反复绞成鱼肉末, 然后再放入搅拌机中, 加入调味料, 继续搅打成细腻光洁的鱼肉泥。此时的鱼肉没有任何细小的骨头, 且更具有弹性。将搅打好的鱼肉泥做成鱼肉丸子, 或放在容器内蒸制后切成鱼糕片、鱼糕丁, 便可放心让不同年龄段幼儿食用。对于一些骨、刺相对较少的鱼类, 如鲳鱼、鳜鱼、鲈鱼等, 剔除大骨、大刺后, 将鱼肉切成小块或者小粒。或用酱油腌制45 分钟左右, 待入味后, 放入烤箱中烤制;或用少许黄酒、细盐、淀粉上浆后滑炒;或用茄汁翻炒;或红烧。

阴阳合同效力 篇5

1.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法律效力。

2.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定为有效合同,阴合同只要内容合法,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3.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4.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税收管理规定,有关部门查实后,如果属于一般偷税行为,行政机关有权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5.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则可能构成犯罪。

6.买方不想买而主张卖方避税,或者签现售后只想以现售合同上的低价买,一般认定合同有效但过户价格条款无效。

7.双方仍想交易但过户时一方主张以真实价过户,另一方拒绝的,会调解,调解不成则认定合同不成立。

8.没签过户确认书,现售价变少的,视为双方意思变更,现售合同有效。

9.中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法律效力。

10.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定为有效合同,阴合同只要内容合法,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11.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12.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税收管理规定,有关部门查实后,如果属于一般偷税行为,行政机关有权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13.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则可能构成犯罪。

14.买方不想买而主张卖方避税,或者签现售后只想以现售合同上的低价买,一般认定合同有效但过户价格条款无效。

15.双方仍想交易但过户时一方主张以真实价过户,另一方拒绝的,会,调解不成则认定合同不成立。

16.没签过户确认书,现售价变少的,视为双方意思变更,现售合同有效。

深圳律师:黄华(12年律师经验)

律师咨询:132,4296,6417(免费)

降息效力衰减 篇6

成交量下跌

去年11月央行降息给房贷族带来的“福利”,在新一年中开始兑现了。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从6.55%降至6.15%,按照新利率,房贷一族月供将“减负”。

自1月4日起,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花旗银行针对北京地区的购房人给出了最低88折的房贷利率优惠。而各大银行目前的放款周期,最快在5至7天左右。

“最近卖小买大的改善型购房人入市的不少。”北京个贷机构伟嘉安捷分析师吴昊指出,1月份银行放款畅通,这一放款速度比去年年末缩短了一周左右。再加上公积金政策的改变,使用组合贷确实容易了。

不过,楼市暖冬并没有达到预期,降息两月之后,北京1月楼市却逐渐冷清了起来。北京美联物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全市新房成交量已经连续4周呈现出下降趋势,1月12日到18日,全市新房成交量仅有1955套,相较去年末的6551套/周的高点,下降幅度达到了70.16%。

“北京房价已经这么高了,听说现在库存也很高,最近我还看到你们的微信公号发了一篇文章,说北京市场需求会收缩,买房投资真的还靠谱吗?”袁先生想投资一套商住项目,但周边不少朋友对他说,买房还不如买理财产品划算。而颇为关注楼市的他,最近常常在微信上看到大佬们对楼市悲观的说法,为此他有些犹豫。

“新政救市效力在逐渐减弱”,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说,虽然央行降息等利好政策使得部分购房需求得到释放,过去两个月北京楼市出现供需两旺的景象,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依旧没有新刺激性政策出台,降息效应正在递减。

郭毅认为,现在北京市场没有全面回暖,购房者对后市预期也没有那么乐观,所以房企推盘仍然会以走量为目的,关键还是要具有合理的定价。

据了解,目前北京不少楼盘打出了优惠促销的活动以吸引购房人。从折扣力度看,不少项目都有9.8折左右的优惠。如万科长阳天地项目推出的特价房有9.8折优惠,如付全款可以再优惠两个点,位于通州台湖的泰禾1号街区有9.8折、2万元抵4万元的优惠。

而与往年春节前售楼处的冷清不同的是,在市场有所回暖的状态下,近期不少项目正为年后的开盘做准备,不少项目的销售人员都停止了提前放假,要求进行新一轮的项目推广,如东亚·尚品台湖就预计在年前再次推盘,为此销售人员已经推迟休假。

不过,相比普通住宅,北京高端住宅依然坚挺。由于一批顶级豪宅的入市,包括万科北河沿甲柒拾柒号、中赫万柳书院和融创农展馆项目等,入市后可能会拉动周围区域价格。

房企资金链仍紧张

对于购房者来说,降息的利好不言自明。但对于开发商来说,降息却并不一定能给资金链带来很大程度的缓解。

“降息给开发商的预期没有那么乐观”,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虽然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也相应降低,但房企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总量并不一定提高。基于金融机构对于楼市风险控制,“惜贷”现象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

非但如此,当前金融机构为了控制投资风险,甚至已经开始对于中小企业“停贷”,这些因素成为佳兆业等房企出现资金危机的导火索。日前,深圳多家房企传出的“锁楼风波”引发的市场恐慌进一步说明,市场对涉腐事件高度敏感,而企业一旦陷入相关传闻,其资金链有可能面临断裂的风险。

张宏伟认为,目前产品类型偏高端周转率较慢的企业,拿地过于激进、资信低的中小企业,都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这些房企在2015年仍然会面临资金断链的市场风险。

鉴于此,降息之后,部分房企虽然不会大幅提价,但可能会减少一线城市销售速度较快的刚需产品的优惠幅度。对于开发商项目布局较为密集且存货较高的城市来说,低价跑量,快速回笼资金,仍是房企执行的主流销售策略。

抓回款、去库存

在尚无新的利好出现的背景下,北京楼市也进入了供应淡季。根据亚豪机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月,与去年11月入市的33盘、12月入市的20盘相比,新盘供应数量锐减69%和50%。

北京目前仍处于高库存状态。毛大庆近日公开表示,消化巨大的社会总库存,是中国房地产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在库存、资金等压力下,2015年房企将淡出大开发模式,降价回笼资金、消库存将更加突出。

目前,房企越来越重视抓回款。“只有获得回款才是真正的销售。”万科集团总裁郁亮的一席话,让有质量的增长,回款率等概念则成为舆论评估房企实力的新维度,尤其当市场处于调整期的时候,房企重视经营性现金流的健康。

影响回款率的主要原因往往是企业自身的销售纪律,如一度盛行的“零首付”促销方式,其实是开发商代交首付,而这代交出去的资金,基本没法回款。因此这些策略多为中小开发商采用,而较大型房企很少采用。

在央行降息效力衰减的背景下,新的货币政策被外界寄予厚望。渣打银行的报告称,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长将由2014年的7.3%放缓至7.1%。考虑到2015年实现这一增长目标并非易事。因此央行将在2014年四季度降息之后,于2015年一季度再度降息25个基点,以支撑经济增长。

财务管理效力 篇7

一、医院财务战略管理的实质

医院财务战略管理指的是医院对资金的流动及周转进行科学管理,达到资金流动平衡,增强医院财务的竞争力。财务战略管理需要医院经营管理者从战略管理的宏观角度对医院资金进行运营控制,通过财务运行的状况为医院战略管理提供评判基础,实现医院的整体战略运营目标。

医院财务战略管理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能力,实现医院利益的长久化,还能推动医院整体战略的实施。对于医院来讲,以财务战略管理为纽带,将医院资金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使闲置资金实现有效运转,产生新的价值,可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使医院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医院将财务战略与整体战略相结合,财务战略就成为了整体战略得以实现的有力支撑。

二、医院财务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从医院战略角度来看,医院财务管理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与市场化运作背道而驰的问题,不利于医院应对来自于市场化的风险。

(一)没有认识到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医疗体制的影响,医院经营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对于财务的战略思想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受传统粗放型财务管理体制的影响,医院经营管理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财务观念,没有将财务管理上升到战略的角度,也没有在医院中普及财务管理的战略思想,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医院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环境,医院财务管理的漏洞越来越多,管理效率越来越低。

(二)财务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已经适应了原来的财务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加上医院经营者对财务管理的战略思想认识不足,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无法突破,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上缺乏现代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修养水平和职业技术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时代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行业,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导致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但是很多医院由于难以摆脱过去公有性质的影响,对财务管理的风险仍然缺乏控制意识。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的医院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扩大自身规模,盲目投资其他行业,例如房地产、美容、保健养生等,这些投资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医院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却增加了医院的财务管理风险。尤其是投资一个陌生的领域,极易因为经营不善出现财务损失。这些乱投资、盲目上马的项目极大地增加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四)缺少财务监督

由于过去传统体制的影响,很多医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医院财务管理状况常常比较混乱,管理水平低下。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医院内部拿回扣、乱投资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医院财务管理混乱、资金出现漏洞等问题。

三、医院提升财务战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医院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发展,医院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将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层面,为医院的平稳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一)做好医院财务投资的把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股投资热,很多单位和个人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交通运输、金融等领域,出现了很多跨行业投资的现象。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医院也将剩余资金投资到医疗设备、房地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这些投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收益,提高了医院的硬件水平,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投资缺乏战略意识,注重短期效益,忽视投资风险等。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很多不合理的投资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因此,医院的投资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将剩余资金放在最需要建设的地方,要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以提高医院综合实力为首,保证投资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其次才是获得额外的收益。因此,投资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投资项目的审查工作,在投资之前对投资项目做好科学论证,保证投资效益的实现。

(二)控制好医院的融资

对于融资问题,并不是融资越多或者速度越快就越好,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医院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要,实现医院的整体战略要求,因此,对于医院的融资过程一定要系统规划融资的目标、原则、融资结构和渠道。首先是要保证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要保证能够筹集到医院所需要的资金。其次是要做好融资风险的把控,降低融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避免来历不明资金或具有隐含风险的资金,保证融资渠道的正规化。第三是要做好医院内部资产的管理与积累,尽量通过自己努力解决资金需求。

(三)控制好资金的运营

医院的运营资金是医院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资金运营状况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如何做好资金的运营管理是保证医院市场竞争力的首要条件,也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条件。资金的运营情况关系到医院在短时间内的风险状况和偿债能力,从战略角度来看,控制好医院资金的短期运营和长期发展,进一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是医院抗拒风险的重要保证,因此,医院内部要控制好资金的运营,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保证医院财务运营目标的实现。

(四)做好收益的合理分配

医院收益分配涉及很多方面,合理的收益分配能够促进医院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医院外部利益的分配受政策的影响,如合作医疗的实际报销比例和相关的考核指标,这类收益因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而无法控制。而医院的收益分配指的是对内部收益进行合理分配,也就是平衡医院与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及医院与其他相关合作单位之间的利益,保证医院的收益分配平衡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因此,医院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从多角度、全方位平衡好内外利益关系。

(五)做好并购战略

医院的并购是实现规模扩张的一种方式,医院并购是为了获得其他医院的控制权或对其他要素资源进行吸收引进和合理配置,是一种重组和并购。医院并购能够扩大医院的规模,吸收其他医院的经验和技术,增强自身实力,但是医院并购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有可能会出现并购项目或并购医院水土不服的现象,导致并购失败,浪费资源。因此,医院并购要站在战略高度从医院实际出发,科学评估并购目标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保证并购后能够衔接得当,使并购项目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医院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随着医疗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机制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医院必须做好财务管理,通过战略管理使医院资金发挥其抵御风险的作用,保证医院长期平稳地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管理方式在医院中的运用,医院财务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加,财务整体运行情况更规范,更科学,但对于很多医院来讲,财务管理缺少战略性思维,使得医院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缺少必要的能力。从长远的角度讲,加强医院财务的战略管理是医院立足于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必要手段,也是未来医院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笔者针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医院财务战略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财务战略思维,医院,财务管理效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文佳.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7-12.

有效沟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力 篇8

员工的特征

任何组织的员工,作为个体,都会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教育水平、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兴趣爱好和性格等,这就导致他们对同一管理行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反应到外在,会出现不同的行为,价值观相近的员工,会因见解趋同,而形成民间小团体。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总是先满足低层次需要,再满足高层次需要,任何组织的员工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基础上,都会有安全、社交、尊重的需要,直到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管理者只有通过有效沟通,才能真切的了解和感受到员工有何种现实需要,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经意间却达成了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

沟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沟通是指信息和意图通过公用的符号,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的过程。包括下行沟通、上行沟通、横向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管理过程。员工的招聘、离职、考核、薪资福利,样样离不开沟通。实际工作中,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组织文件下发后却执行不下去;制度制定好却难以执行;员工消极怠工,主管处罚,员工不服,导致赌气辞职;员工因对薪酬不满意而消极怠工;组织中个别人员特殊化导致员工效仿,形成不好的风气等等,都是因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才导致了管理混乱。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在沟通过程中,由于存在外界干扰等因素,常常会导致信息传递失真,沟通达不到预期目的,影响管理效力。

1.情感因素。人们往往只愿意接受他们感情上能够接纳的东西,或听他们想听想看的东西,这样会影响到沟通过程的客观性,产生信息传递的不一致。

2.能力因素。一个人的智力、经验、知识、思维、记忆、表达、理解等能力和沟通技巧, 都会对沟通效果产生影响。如果信息的发送者用不恰当的符号或体式语言,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容易使信息接收者产生误解;或信息接收者因能力因素, 不能完全体会信息发送者的意思,从而造成沟通障碍。

3.人际因素。日常管理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话语,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相互信任,就会相互理解,沟通就容易。反之,就会相互猜忌,沟通困难。

4.结构因素。地位高低对沟通方向和频率有很大影响。地位悬殊越大,信息越趋向于从地位高的流向地位低的。在组织中,如果信息传递链越长,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就越长,信息失真程度就越大。

有效沟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力

1.注重事前沟通。每一次沟通,都离不开事前的信息采集。信息的不对称性,常常会导致谈话没有说服力,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只有提前将沟通对象最在乎的事情及其兴趣爱好、脾气禀性、工作状况、沟通事件的前因后果充分了解, 才会让员工在谈话中产生被尊重、被认知的感觉, 使沟通顺利进行。在组织开展一项工作前, 也要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网络、会议等形式, 将开展这项工作的原因、目的、要达到的效果, 以及制定此计划需要知道的具体信息, 明确传达给大家, 才能收集到准确有用的信息。

2.做好事中沟通。管理者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倾听, 随时观察员工的肢体语言、眼神、态度, 分析员工的心理状况, 深刻理解员工感受, 允许员工宣泄自己的情绪, 努力取得员工的信任和理解。在工作进行中, 也要及时沟通, 及时了解出现的状况, 将损失降至最小。

3.强调事后沟通。每一项工作或任务完成后, 都要进行追踪调查, 以便日后改进。例如每次员工培训完成后, 都会有一个调查问卷, 调查员工对此次培训的感受是什么, 还有什么地方不够完善, 对以后培训的合理化建议等等。大部分员工都会笼统含糊地回答“好”或者“同意”, 这就失去了调查的意义。对此, 应该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 向员工讲明发放调查问卷的目的和意义, 员工们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可以了。同时, 管理者也应立即汇总调查问卷, 并将采纳的有用信息公布于众, 让员工深切感受到管理者对他们意见的重视, 以利于下一次沟通的顺利进行。

财务管理效力 篇9

良好的管理机制, 是医院健康营运、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应得到管理人员的重点关注。财务战略思维的运用, 能够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在提升其效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财务战略思维的运用意义,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使其价值得到良好发挥, 以推进医院现代化发展进程。

1 财务战略思维概述

财务战略思维主要是指基于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加快资金运转、通过科学筹资及合理投资以确保医院内部和谐统一的财务管理思路。财务战略思维促使管理者从长远看医院发展情况, 具有精细化、逻辑缜密等特点, 并能够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从而达成医院财务战略决策目标。医院财务战略思维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战略类型, 从而在医院物质基础、资金利用率、扩张方向、员工激励等多个方面给予保障, 最终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实现医院的健康发展。

2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方法

2.1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优化管理理念

思维决定人的行为, 要想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应先转变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培养管理者的财务战略思维。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 只有确保财务战略思维在管理者心中根深蒂固, 才能够使其更加关注现阶段医疗市场动向, 加深对市场的认识, 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下, 保证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序运转, 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时刻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对医院资金的有效控制, 实现资金的高效运转。

例如某三甲医院在上一年年初进一步加强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引入财务战略思维, 并要求管理人员逐渐形成财务战略思维, 积极推进基于财务战略思维的财务管理工作。直到本年年初, 医院资产负债率已经从原本的57.8%减少到了57%, 总资产增长率从原本的12.17%增加至13.05%, 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了0.48%, 员工工资性收入在医疗收入中的比例也增加了2.3%。而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 也不仅仅再是核算、监督, 而是将财务战略思维运用在整体医院运营过程中, 通过战略实施细则的制定及执行, 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 (如图1) 。

2.2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指导医院科学投资

投资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医院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医疗设备采购、信息化建设、基建项目实施等[1]。为确保财务管理效力, 应以财务战略思维指导医院科学投资, 建立医院投资战略, 并予以有效执行。 (1) 医院投资战略的实施中, 应遵循适当原则, 将资金运用在最需要的投资项目上, 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 (2) 医院在投资战略的执行上, 应遵循灵活性原则, 时刻关注医疗市场变动情况, 及时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 (3) 医院应结合自身情况, 明确投资规模及方式, 确保二者符合整体战略规划、风险管理要求等。并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分散资金以降低投资风险。 (4) 医院应在投资战略的实施中, 引入信息化技术, 实现动态化的管理。在投资前, 搜集充足的论证依据, 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在投资实施中, 实现跟踪审计, 并在项目完成后, 开展科学评价, 形成闭环管理, 以确保投资战略的有效执行 (如图2) 。

2.3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促进医院利益合理分配

医院利益相关方主要包含患者、员工、政府等[2]。为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推动医院健康发展, 医院应通过财务战略思维的运用, 促进医院利益合理分配。由于医院外部利益分配, 例如医保报销比例等, 都主要受国家政策所影响, 因而, 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利益分配, 主要是指其内部利益分配, 也就是医院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在医院利益分配战略的实施中, 医院应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将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量、差错率、工作执行效果等都融入到绩效考核标准之中, 实现对员工的综合全面考核, 以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同时, 医院应建立复合分配机制, 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统一, 从而保证医院的健康发展。

2.4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强化医院内部控制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医院规避运营风险, 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因而, 医院应运用财务战略思维, 强化医院内部控制。

(1) 在医院货币资金管理方面, 应将资金管理、盘点等岗位的人员分离, 将出纳、申请人等岗位进行分离, 避免由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整个资金业务流程的情况。将银行印章分别交由不同的人员进行保管, 并执行岗位轮换制度。要严格执行资金授权批准, 出纳人员需要在每日下班前, 将当前货币余额上报给上级人员。所有的票据领用情况应完整记录, 并引入信息技术, 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资金管理系统, 定期对医院资金、银行账户等进行核查, 从而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2) 在采购及付款方面, 医院应将采购申请与采购审批两个岗位进行分离, 将付款申请、执行等岗位分离。严格控制医院供应商的选择, 通过采购预算、招标等方式, 实现科学的财务管理, 避免医院资金的浪费。

(3)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医院科室文化, 以确保医院内控战略的良好执行。医院财务部门应结合当前医院实际情况, 营造“诚信为本、高效为荣”的科室文化, 培养会计人员战略性思维, 从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2.5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推动医院稳步筹资

医院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进行规模扩张, 而这一阶段, 医院的资金需求也大大提升, 这就要求医院内容结合自身整体战略需求及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的筹资规划, 以满足医院筹资需求。财务战略思维强调精细化、严谨化, 医院应通过财务战略思维的引入, 确保医院筹资的谨慎性。首先, 在内部资金积累方面, 医院应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 树立良好形象, 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并加强对病床周转率、医药收入结构的控制, 提升自我积累能力。其次, 在社会融资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提出了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医院运营的政策[3]。因此, 医院可以主动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 获得其资金方面的支持, 积极开展合作项目, 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在满足医院发展需求的同时, 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最后, 在借贷融资方面。医院应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良好控制贷款额度, 并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后, 优化资金支付时间, 减少资金的占用情况。

2.6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实现医院科学并购

医院并购也是医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 医院应引入财务战略思维, 谨慎评估并购项目的风险及收益, 并执行科学的并购对策, 从而确保并购目标的良好实现。在并购完成后, 医院应消除并购方以及被并购方的管理效率差别, 从而确保医院内部的协调统一。但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并购战略的实施经验较少, 因而, 还需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批予以良好执行。

3结论

财务战略思维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更加着眼于医院的长远利益, 注重医院的整体发展。因而, 医院应将财务战略思维运用在医院的并购、投资、筹资、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 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效力, 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摘要: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医疗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各个医院为了在发展中占有先机地位, 积极引入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 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及质量, 以增强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本文就如何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财务战略思维,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参考文献

[1]唐艳秋.财务战略思维对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价值研究[J].经济师, 2016, 1 (1) :154~155.

[2]常旭红.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可行性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6, 3 (3) :175~176.

财务管理效力 篇10

关键词:财务战略思维,财务管理效力,价值,指引策略

一、引言

医院只有在良好的管理运行制度下,才能保证可持续的优良发展。财务战略思维可以为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带来良好效力,在根本上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保证了医院内部的和谐有序,并且可以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站稳一席之位,财务战略思维对于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效力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医院财务战略思维的分类和实行意义

医院财务战略思维可以根据医院内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战略对医院内部的财务资金进行控制,加快医院内部的资金运转,适时进行投资和筹资,以保证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医疗财务战略分为多个部分,每一种财务战略都对医院有着不同意义和作用。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医疗水平等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一)医疗财务战略思维的分类

医院财务战略思维包括投资战略、筹资战略、营运战略、医院利润分配战略、医院并购战略等,不同的财务战略对医院有着不同的意义。财务战略主要以投资战略、筹资战略以及营运战略为主。投资战略主要指医院进行长期的大型的投资时要有相应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一般主要指大型医疗设备的购进和基本项目的实现。投资战略应结合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使用科学的投资手段和方法进行投资,保证实现投资目的。筹资战略是为医院进行融资,包括医院内部的融资和权益融资,在筹资战略过程中要遵从多种原则,要保证筹资成本的低廉,利用筹资来提升医院的竞争力。营运战略是指运用医院营运资本进行的财务管理,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医院的资金,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二)医疗财务战略思维的实行意义

1.筹资战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夯实了医院发展的物质基础。

2.投资战略为医院的规模扩张提供了方向和目标,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

3.营运战略使医院的资金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发挥资金的最佳效力。

4.利润分配战略激励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凝聚力,又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资金,增添了发展后劲。

三、医院战略思维的执行策略

(一)改变传统观念,重视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核算的同时起到了对医院内部的管理控制作用。在医院内部的管理和控制上财务管理人员有着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收支进行核算和控制,从而保证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可以有效有序的进行,通过对资金的控制与调控对医院内部进行协调整合。财务管理人员通过资金流向可以及时发现医院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和告知相关管理者改进医院的经营。

(二)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

医院管理者在选择财务人员的时候应该进行多方面考察,是否有过硬的职业知识储备,是否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否胜任医院财务管理这一重任。医院还应该经常性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督促财务人员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使财务人员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具备更加敏锐和独到的眼光,可以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和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战略思维的执行关键的环节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更好地实行医院的日常经营,为医院的良性运转提供保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有合理的预算制度,合理的预算制度可以更好的对医院内部的资金进行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医院资金,高效率地推动医院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规范财务人员的日常行为,保证财务人员的管理有序,使医院的收入与支出透明化,保证医院的良性发展。

(四)更新管理观念

医院管理者应该跟随医院的发展不断更新管理观念,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改进医院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工具,革新医院的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各种管理部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和管理合力。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医院的各类管理信息各部门共享,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五)医院管理者形成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对市场的认识

财务战略思维主要针对医院的管理者设定的,因此面对如今这个迅速发展并且竞争激烈的社会,医院的相关管理者需要不断明确财务战略思维,关心市场动向,并且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对市场的认识,从而保证医院可以在多变市场中的有序运转。医院管理者的财务战略思维的形成可以帮助管理者在面对多变的社会时更能保持冷静,并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对资金的控制,从而推动医院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行业的竞争也变的格外激烈,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十分重要。而医疗财务战略思维对于提升医院内部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医院管理者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时,采用恰当的策略就可以保证医院更好地发展,推动医疗行业的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岁松,张德仁,赵红.医院财务风险的秩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1(8)

[2]昂慧.现金流视角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会计之友,2011(25)

[3]周燕颖.医院财务内控失控事件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2(4)

[4]孙孝钢.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关系的探讨.中国卫生经济,2013(3)

[5]林颖.浅析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经济运行影响.环球中医药,2013,4(2):63

合同效力的比较 篇11

大陆法系国家传统的民法理论(意思表示理论)通常将合同定义为,由相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的合意形成的法律行为。由此可见,大陆法系国家以意思表示的合意作为合同产生以及发生效力的基础。因此,意思表示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合同效力制度。后来基于对意思表示理论的修正,大陆法系国家在立法上形成了一个表示主义理论,外观信赖法理便是表示主义在立法上的一个具体表现。

以德国合同法为例,基于合同自由原则,人们可以选择任何他们同意的条款订立合同。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每一个协议都被视为有效并予以执行。《德国民法典》第134条明文规定:“本法无其他规定时,违反法律禁止规定的法律行为完全无效。”譬如,合同双方的协议与法律规定不符,有损于第三人或公众利益时,它将被视为非法或不道德并且无效。

但是大陆法系各国均在其立法、司法中出现了一种在我们看来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原则上确认为无效;另一方面,又试图用各种方法对强行性规定进行区分,以达到法律适用上的例外。德国学者拉伦兹所指出,《德国民法典》第134条只是说明了,如果违反禁止规定的行为属于禁止条款规定的意义和目的所要求的时候,则违反禁止规定的行为完全无效。但该条款并没有具体规定,什么情况属于完全无效,这表明德国法并不认为违法合同等于无效合同。

二、英美法系的合同效力制度和类型

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意思表示理论,英美法系国家采取了约因理论作为其合同效力制度的理论基础。其中,交易理论更是当今英美法系国家在解释合意为何发生法律约束力这一合同效力基本问题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力。美国一个案例对交易理论作了很好的诠释。

甲在一次众人的聚会上对其侄子讲,如果你到21岁不赌博、不抽烟、不喝酒,到时我将给你5000美金。侄子同意了上述叔叔所讲的内容,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做到了这一点。侄子到了21岁,在拿到叔叔的5000美金前,叔叔去世。为取得上述财产,侄子与叔叔的遗产管理人发生了纠纷。根据交易理论,侄子与叔叔之间事实上处于一种交易状态,且是一种具有合意性质的交易。因此,他们之间的合意具有法律约束力。

为了补充和修正约因理论,英美法系以判例的形式形成了允诺禁反言的理论,从而缓解了无约因便无法律约束力的传统约因理论带来的困境。

三、两种法系合同效力制度的异同

根据上面叙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合同约束力问题上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特征。第一,意思表示理论和约因理论,都是依据合同当事人的合意而使合同产生法律约束力的。第二,无论是大陆法系外观信赖的法理,还是英美法系允诺紧反言的理论,它们都是将一方当事人负有义务的理论根据脱离于个人的意思,从双方间所形成的一定关系出发解释和说明合同的约束力。

两种截然不同的法系,关于合同效力制度的规定当然会存在差异的地方。在合同日益倾向社会化的今天,英美法系国家的约因理论,尤其是作为约因理论的补充和修正的允诺禁反言理论,较大陆法系国家的意思表示理论更适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对合同产生约束力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由此可见,大陆法系合同法体系还有相当阔的突破空间。

四、我国合同效力类型的发展与演变

我国合同法自1949年至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50-1956年,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为了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广泛推行合同制度。尽管如此,政府为了巩固政权,对我国经济的重要经济领域实行管制,致使合同无效制度的适用范围被扩大。之后,我国合同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取消了,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合同法才出现广阔的前景。在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合同效力类型主要分为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两种。自新《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合同效力制度得到了不断地完善。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三章的有关规定,我国合同效力类型主要有四种,它们分别是: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

五、我国现行合同效力类型的不足及修改建议

新合同法虽然已经为合同效力体系的完善做出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未区分合同的成立效力与生效效力。虽然我国《合同法》将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独立区分开来,但并未就具体产生的法律效力作出规定。根据《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则上合同自成立起即发生法律效力,但同时结合合同的有效要件加以分析,则存在例外情况。如: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效力未定;标的不合法,将导致合同无效。因此,区分合同的成立效力与合同的生效效力是有必要的。第二,未规定情势变更原则。情势变更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合同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合同订立后,由于合同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将产生极不公平的后果时,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以消除不公平的结果的制度。此原则能够使法律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更好地协调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所以说,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情势变更的情形可以使我国合同法效力制度得到完善。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财务管理效力 篇12

为了让新入行员工快速融入工作环境并掌握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技能, 目前企业为新员工创造了和谐开放的沟通环境, 即建立“导师制”。所谓“导师制”就是在企业中让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和富有经验的技术专家与新进员工建立支持性关系。这种支持性的关系包括将公司的文化、愿景、专业知识传递给新员工, 让新员工减少焦虑的心情, 早日融入组织, 实现组织社会化。目前“导师制”已经成为各大公司培养新员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培训开发工具。

一、新员工培养:“导师制”优势何在

“导师制”不仅有助于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还能缩短新员工的技能成熟期, 降低新员工的流失率, 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行“导师制”的具体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支持优势。“导师制”的职业生涯功能是指导师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引导新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导师通过与员工面对面的接触, 帮助新员工明确各阶段的生涯角色, 并帮助员工设定工作的目标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让新员工在入职初期就能够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导致通过向新员工传授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提高胜任力, 从而制定提升自身素质的详细的计划, 用小行动撬动大目标;导师可以让新员工融入自己的人际圈, 给新员工更好的机会和发展平台, 为新员工以后的晋升和发展非常重要。

2.心理支持优势。导师在辅导员工过程中要对新员工提供心理支持, 导师的榜样作用能够使新员工与导师之间产生相似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导师制”通过组织新员工总结各自能力提升和行动计划落实情况, 让新员工之间相互交流、分享, 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能够帮助新员工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导师通过充当新员工的咨询顾问, 通过肯定和理解新员工的行为, 潜移默化地实现激励与接纳新员工的功能, 减少新员工的顾虑, 增强对企业的认同和承诺。

3.培养自助能力优势。相比较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 “导师制”的优势是能够帮助新员工培养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非只是有问必答的解答方式。作为导师, 最主要的职责是教练和引导, 而不是让导师成为新员工的“拐棍”。当员工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能否自己解决, 能拿出什么方案, 而不是先想到应该如何依赖别人, 找人帮忙, 让员工养成“自助”而非“他助”的工作作风。

4.企业文化传递优势。“导师制”不仅是一种培训成本低、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更是对企业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 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导师在培养学员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通过言传身教把企业的文化直接或间接的传承下去, 通过导师的辅导, 新员工能够从导师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感受和了解公司的文化, 从而促进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缩短职业适应期, 这种独特的“传帮带”文化是员工提升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导师通过鼓励新员工主动思考和承担风险, 帮助新员工塑造积极向上、愿意为他人冒风险的文化氛围。

5.企业知识分享优势。导师制是新员工培养的重要方式, 也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形式。相比较新员工而言, 导师掌握了更多的企业知识, 导师通过对新员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制度和标准等方面的培训, 能够缩短新员工的技能成熟期, 有利于将核心知识留在企业, 尤其是一些很难通过媒介表达的隐性知识, 例如, 领导力、销售技巧等。在导师的帮助下, 新员工能够将隐性知识的经验扩散开来, 导师与新员工之间能够起到重要的知识分享作用。

二、防范“导师制”实施的误区

“导师制”能够在企业智力层面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是一种依靠企业内部资源来培养人才的模式, 但是我国企业实行“导师制”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 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误区。

1.新员工未正确理解“导师”角色。许多企业“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最主要的原因是新员工未能正确理解导师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员工过分依赖导师, 事无巨细, 一遇到困难就找导师帮忙, 把导师当成“万能字典”, 不仅弱化了新员工自我发展能力, 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对导师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导师积极性的培养。 (2) 将导师作为晋升的途径。许多新员工选择导师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倾向于选择级别高的领导作为自己的导师, 将导师作为自己晋升的途径, 导师角色定位被扭曲。 (3) 容易形成以导师为重心的非正式组织。由于导师与员工的频繁接触, 使同一师门彼此产生高度认同感, 因此形成了非正式组织, 在企业内部容易形成拉帮结伙、传播谣言、角色冲突等消极影响。

2.导师与新员工之间缺乏良好匹配。由于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 所以为了使“导师制”能够顺利推行下去, 往往一位导师安排多位新员工。这就造成了导师与新员工之间缺乏良好匹配, 具体表现在:首先, 未充分考虑到导师的意愿, 有些导师本职工作比较繁忙, 带多名新员工会浪费太多的本职工作时间, 徒增工作量, 从而萌生抵触心理。其次, 未了解新员工的实际需求。在没有考核新员工的要求和素质时就安排导师, 造成导师所教授的内容不是徒弟所需要的, 或者教授的层次太高, 徒弟难以吸收。最后, 未考虑导师与新员工的年龄匹配问题。把年龄相近的员工安排在一起, 由于存在竞争关系, 所以导师不愿意坦诚传递工作所需的技能。

3.缺乏导师制顺利实施的系统保障。导师制实施的系统保障包括导师的选择机制、导师的辅导时间和辅导效果的评估机制等。但是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导师选择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生命周期短是普遍现象, 所以缺乏高级管理人才, 人才流动率比较高, 这就导致导师资源的匮乏, 企业很难建立起导师数据库, 也很难对导师的年龄、阅历有较大要求。二是辅导时间过短。企业导师辅导时间比较短, 导师与被辅导者建立导师制关系也就是在新员工入行1-6个月内, 当导师制的关系自动解除时员工尚未完全了解企业经营风格及文化。随着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的熟悉, 员工对工作和企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员工仍然需要有导师给予自己在工作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支持。三是辅导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导师对新员工的辅导时间较长, 辅导形式灵活, 评估设计的可变因素较大, 所以评估难度比较大。

三、拓展“导师制”的升级空间

“导师制”作为一种依靠企业内部资源, 培养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在企业治理层面建立一种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企业若想通过导师制度来达到培养新员工的目的, 就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来运作导师制, 让“导致制”充分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

1.对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进行充分宣传。强化导师制对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就需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首先, 在管理层面, 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是实施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得到高层管理层的支持, 才能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树立“标杆”, 同时还能使导师制建设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 要在全员范围内宣传导师制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并大力宣传一些成功实行“导师制”企业的经验。在宣传过程中不仅要站在企业的角度, 还要充分宣传导师制给导师和新员工带来的好处。对于导师而言, 要打消不愿意分享的顾虑;对于新员工而言要树立信心和让其充分认识导师制度在自身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2.解决好导师顺利实施的动力问题。如何才能激发导师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指导新员工的积极性, 就需要对导师进行激励和约束, 只有导师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 才能促进有能力的导师尽职尽责。主要方法包括: (1) 对导师发放津贴, 作为公司对导师的额外工作的认可和回报。 (2) 在导师之间评优。通过对导师的成功经验进行宣传, 让导师体会到辅导的自我满足感。 (3) 制度控制。把在企业中当导师的经历作为自己晋升的一个硬指标。只有处理好激励和约束机制, 企业管理者才有动力去积极培养新员工, 所以解决好导师的动力问题非常重要。

3.解决好导师的能力问题。导师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导师的素质决定了导师制执行效果的好坏。所以导师本身也需要培训和辅导。企业的具体做法包括:一方面可以请外面专家到公司内部对导师进行培训。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理念、指导新员工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让导师充分了解导师在指导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可以编制导师操作手册。导师操作手册可以具体到第一天的工作, 第一周的工作和第一个月的工作, 同时要结合案例, 必须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4.提高对导师的正确理解。首先, 新员工应以谦虚的态度接受导师的指导, 不能把导师当作“字典”来用, 不能太过依赖, 什么事都找导师解决, 这样不仅对导师的时间造成一种浪费, 也会令导师丧失指导新员工的积极性。其次, 不能通过选择导师, 把导致当成自己未来升职、加薪的通道, 给企业正常管理带来不便。再次, 要正确认识导师, 本着包容的心态去向导师学习, 导师不是万能的, 导师也是学习者, 所以当遇到导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要摆正心态, 与导师共同学习, 相互促进, 不能进行言语或人身攻击。

5.提高导师与新员工辅导关系的匹配度。“导师制”建立应该使导师与新员工的性格和兴趣相匹配。在具体做法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1) 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职业兴趣测评”和“人格因素测评”挑选性格和兴趣相投的导师和新员工建立辅导关系。 (2) 通过直接主管制定。由于新进员工不完全了解企业情况, 所以需要直属主管安排合适的导师。 (3) 通过辅导双方自主选择。新员工自主选择导师可以满足不用职业生涯阶段的需求, 而且双方自主选择会彼此认可, 兴趣和价值观匹配都比较高, 增加辅导的效果。

6.处理好导师与新员工的行政隶属关系。导师制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横向指导模式, 导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不应该与新员工产生行政支配关系, 即使导师是企业行政部门的相关领导, 也要做好角色转换。导师在辅导新员工的过程中不应代替新员工进行决策, 不应跨越新员工的行政关系。导师制作用的发挥是以信任为基础的, 导师和新员工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氛围, 才能把握好尺度, 更好的开展工作。

7.建立学员和导致之间的考核优化制度。企业要根据辅导员工进行及时的动态的跟踪调查, 这也是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推行, 人力资源部要经常找新员工谈话, 并做好检查导师和辅导对象之间的沟通记录, 才能了解导师辅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 企业应经常邀请新员工的导师参加座谈, 共同讨论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新员工的感受。另外, 企业人力资源部应每年对员工进行考核, 会议应邀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 保证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设立一次“优秀导师”评选活动, 对优秀导师要进行表彰, 在新员工之间树立榜样作用, 并将导师考核情况载入档案, 作为以后晋升的依据。

“导师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新员工培养模式, 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能节约人才开发成本, 另一方面能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氛围, 是有利于员工和组织进步、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摘要:“导师制”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工具, 已经被大企业广泛使用。企业实施“导师制”能够在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心理承诺、知识共享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但是目前中国企业实施导师制还存在许多误区。通过分析“导师制”的优势和误区, 对企业推行和完善导师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上一篇: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下一篇:超声显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