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类院校(通用12篇)
高职高专类院校 篇1
在如今的高职师范类学校中,钢琴已然成为了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究其原因不外乎钢琴的实用性和广泛性。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生代大学生必然会对高职师范类学校中的钢琴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采用教学方法,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成为了高校老师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这里,本文就对高职师范类钢琴教学做一些探讨。
一、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现状
1.高职师范类院校针对学生的教学目的不明确。钢琴教学作为音乐系综合教学大纲中的一部分,如今无法与其他专业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特别是在学生的学习和演奏方面,高职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模糊,非常不明确,需要积极借鉴其他专业音乐院校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2.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的教学重点不突出。因为受到音乐系综合基础教育和钢琴专业教学师资力量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受教程度。那么如何在短暂的受教阶段掌握钢琴的弹奏技巧、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成为了高职师范类院校的一个教学难题。
3.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采用理工科专业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实行音乐教学是不科学的,这样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切实的教学进度安排,盲目的安排教学钢琴曲目,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钢琴演奏考核方式过于机械、单一,使得学生无法掌握钢琴的基本技能,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且知识面窄, 钢琴技能生疏等情况的发生。
二、高职师范类院校提高钢琴教学效率探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音乐思维。“只有热爱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所以老师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引导,进而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 只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事物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钢琴教学老师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其施教,让枯燥的钢琴理论知识讲解变得生动有趣,让千百遍乏味的钢琴曲目练习充满趣味性。当然,钢琴的教学效果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钢琴技巧,弹奏出几首好的音乐曲目,更是要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理解钢琴曲目作品中的内涵,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音乐嗅觉,启发出学生的音乐思维,便于以后学生的钢琴事业发展和钢琴音乐创造。
2.分析学生情况,集体教学和分层次教学集合展开。不同阶段的思维能力、反应程度会随身体机能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虽然在高职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年龄大体相同,但是其以前音乐素质的培养和不同程度的钢琴学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天赋,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钢琴基本技术教育,一味地增大曲目练习难度,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情况。老师要做到掌握学生情况,集体教学和分层次穿插展开教学。首先钢琴的集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技术差异,“量体裁衣”,展开单独辅导和教育。这样集体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穿插着进行,更能体现钢琴教育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帮助学生快速发展,快速提高,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3.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知识教学体系。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掌握钢琴演奏技能,满足社会对其的需求。 所以,在学校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时要考虑当下社会的需求以及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梳理知识,优化教学体系。如今的钢琴教学不仅仅是单独地教育学生进行重复式的演奏,而是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进行立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能力,让学生从钢琴教学中感受学习、训练、应用的发展,进行对作品的分析、模仿到自身的独立演奏甚至进行作品创作的本质提高。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钢琴教学体系,将钢琴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现状,钢琴演奏的技巧、风格、钢琴语言,社会音乐的发展动态、钢琴音乐的发展局势纳入其中,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教学。
4.灵活运用钢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几点,在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时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也尤其重要。教学方法众多,它不仅仅是教师展开钢琴教学的手段,更是与学生互动的工具。整个教学过程要以素质教育为原则,钢琴教育为目的,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同时要辅助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让老师的钢琴教学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总之,随着目前音乐教育的兴起,高职师范类院校中的钢琴教学变得广受关注,而且钢琴教学的发展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宽阔。所以,高职师范类院校就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钢琴教学,不断的采用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同时,积极启发引导学生的音乐思维,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院校的钢琴教学效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钢琴人才。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和社会娱乐的发展,社会对钢琴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钢琴教学的发展空间也日益变大。在这里,本文就对高职师范类院校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钢琴的弹奏技法、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师范,钢琴教学
高职高专类院校 篇2
一、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现状
1.高职师范类院校针对学生的教学目的不明确。
钢琴教学作为音乐系综合教学大纲中的一部分,如今无法与其他专业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特别是在学生的学习和演奏方面,高职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模糊,非常不明确,需要积极借鉴其他专业音乐院校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2.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的教学重点不突出。
因为受到音乐系综合基础教育和钢琴专业教学师资力量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受教程度。那么如何在短暂的受教阶段掌握钢琴的弹奏技巧、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成为了高职师范类院校的一个教学难题。
3.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
采用理工科专业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实行音乐教学是不科学的,这样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切实的教学进度安排,盲目的安排教学钢琴曲目,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钢琴演奏考核方式过于机械、单一,使得学生无法掌握钢琴的基本技能,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且知识面窄,钢琴技能生疏等情况的发生。
二、高职师范类院校提高钢琴教学效率探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音乐思维。
“只有热爱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所以老师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引导,进而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只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事物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钢琴教学老师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其施教,让枯燥的钢琴理论知识讲解变得生动有趣,让千百遍乏味的钢琴曲目练习充满趣味性。当然,钢琴的教学效果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钢琴技巧,弹奏出几首好的音乐曲目,更是要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理解钢琴曲目作品中的内涵,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音乐嗅觉,启发出学生的音乐思维,便于以后学生的钢琴事业发展和钢琴音乐创造。
2.分析学生情况,集体教学和分层次教学集合展开。
不同阶段的思维能力、反应程度会随身体机能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虽然在高职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年龄大体相同,但是其以前音乐素质的培养和不同程度的钢琴学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天赋,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钢琴基本技术教育,一味地增大曲目练习难度,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情况。老师要做到掌握学生情况,集体教学和分层次穿插展开教学。首先钢琴的集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技术差异,“量体裁衣”,展开单独辅导和教育。这样集体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穿插着进行,更能体现钢琴教育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快速发展,快速提高,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3.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知识教学体系。
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掌握钢琴演奏技能,满足社会对其的需求。所以,在学校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时要考虑当下社会的需求以及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梳理知识,优化教学体系。如今的钢琴教学不仅仅是单独地教育学生进行重复式的演奏,而是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进行立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能力,让学生从钢琴教学中感受学习、训练、应用的发展,进行对作品的分析、模仿到自身的独立演奏甚至进行作品创作的本质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钢琴教学体系,将钢琴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现状,钢琴演奏的技巧、风格、钢琴语言,社会音乐的发展动态、钢琴音乐的发展局势纳入其中,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教学。
4.灵活运用钢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高职高专类院校 篇3
【关键词】非专业类 高职院校 演唱 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77-02
目前,各类高校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教学。音乐的本质是一种感性艺术,是衡量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音乐选修课不仅能让学生活跃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下面就非专业类高职院校开设演唱类公选课意义及实施进行分析。
一、非专业类高职院校开设演唱类公选课的意义
(一)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增强素质、提高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而在这些方面,演唱类公选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唱选修课不仅能提高大学生交流与创造的能力,而且为师生带来巨大心灵震撼。一直以来,高校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单纯的社会文化,是各高校师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创造的校园特色文化。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是新文化产生的殿堂,只有校园文化与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追求高素质的良好风尚。校园文化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为社会注入丰富多彩的新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只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融合不同的师生文化,结合校园精神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育社会良好风尚。
(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能使人意志坚定,哪怕遇到困难,也能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如今,很多学生因自卑心理而不够自信,害怕当众唱歌,害怕舞台的气氛,更有甚者从来不敢开口唱歌。而歌唱选修课则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能够让学生自由的发挥,释放对音乐的热爱,自信的歌唱。
兴趣与信心像是一对孪生姐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离不开兴趣的积累与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从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下工夫。课堂的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不拘泥于书本,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更加吸引学生的关注。学校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身才华的高台。在那里,学生的兴趣被充分开发出来,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深情地演绎、尽情地歌唱。在歌声中学生们找到自信的支撑点,自信唱出内心的声音。
(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差异性能力就成为竞争的关键,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学生在就业中充分发挥优势,展现自身综合素质。凭借着这种优势,增强内在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的杀手锏。
高等院校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就要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在教学形式和课程结构等方面加入个性化色彩。部分高职院校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教育手段,认为社会不需要不会独立思考的人才,这是不可取的。为此,学校可以引导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演唱选修课旨在为大学生提高差异性能力,在专业过关的基础上,音乐可以拉近与别人的距离,从而凸显竞争优势。
(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所谓艺术,就是借助于一定的方式,真切地表达感情,把自己体验过的深刻感情展示给别人,使他人产生思想的共鸣。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不同,而人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对艺术内涵的不断创新就是我们说的艺术素养。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见解,这种见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而高雅的见解就需要鉴赏的人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审美品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演唱选修课就变得相当重要,对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演讲和学生的探讨,从而对演唱有了更多的理解,在储备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的养成还应该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习兴趣是维持艺术素养的重要的内部因素,亦能使大学生主动学习,演唱选修课能够在艺术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从而保持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演唱类公选课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过程
就演唱类公选课而言,它大致要经历以下的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学生。在开学伊始,首先应对学生的乐感、嗓音等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通常情况下,此项任务可以在学期第一堂课上完成,其中比较常用的形式就是让学生让歌唱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
2.自信心训练。在现实中,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之所以如此,与学生的信心度低或者性格内向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增强学生的松弛度与自信心,通过反复上台、大声朗诵、放松训练等方法来完成。
3.加强呼吸训练。在呼吸训练的教学中,不能循规蹈矩,要善于打破常规训练方法。创新练习方式,可以让学生采用微笑、坐着、行走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练习方式,还突破了原有的时间束缚。把教学融于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4.通俗歌唱技巧训练。老师把一首完整的作品分割成几个部分分门别类的进行颤音练习、高低音练习、弱声练习、歌曲情感掌握技巧、混合音掌握技巧等,条理清晰,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迅速完善对歌唱技巧的把握。
5.加强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师亦是益友,平等的与学生交流探讨。充分挖掘学生的奇思妙想,随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况,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
6.重视每一名学生。老师们通过模拟演唱比赛的方式,轮流上台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作出指正,每个学生都能够不断进步,使比赛逐渐成为高水准的演出。
(二)教学方法
1.松弛法。要在课堂上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要忘记自己是一位师长,在讲课中保持可爱幽默的一面,才能让学生忘记自己是大家的师长,从而保持轻松的心情。除此之外,学生们轮流上台演唱,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也不失为放松心情的好方法。老师们除了教习歌唱基本的松弛技巧外,还会要求学生重视思想上的松弛。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比如: “当唱到高音时,要暗示自己、太容易了”。这能使学生们在唱歌时保持松弛的状态,从而展现出更为精彩的表演。
2.开声。开声是演唱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部分同学唱到高音时,就不敢放声高歌,就会造成了气嘘、音暗的不良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平时环境或性格的原因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通常会采用些比较有趣的训练方式,如用一口气念1-2-3-4-5-6-7-8-9-10,规则是一个数字比一个数字的声音大,这是为了让学生们感受腹部的用力变化。以此类比来试唱歌曲,声音很容易就被放出来了。除此之外,大声朗诵也是一种有效方式。
3.呼吸。在歌唱中,呼吸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但是,它却是贯穿整个作品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呢?这是一件非常考验教师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紧贴在教室的椅子上面练习吸气和呼气,用心感受呼吸的收缩力度,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练习在家里同样可以自己训练。
4.技巧。演唱的技巧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演唱。所以,在演唱中,各种技巧的运用程度和组合方法不尽相同,这样在演唱中才有百家争鸣的盛况。总的来说,灵活运用演唱技巧的前提是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演唱中如何打开喉头放松技巧的问题就可以在生活中打喷嚏时是充分解决。此时,要大声的把声音释放出来。把握好练习的机会,体会用气位置的强度和变化。教学中,我们把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与学习结合起来,轻松掌握演唱的技巧。
5.情感。一首歌曲真正的价值在于人赋予它的真情,只有以情带声才能成为灵魂的歌者,才能真正地唱到听者的心里,进而产生灵魂的共鸣。所以,在通俗唱法里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来解释情感变化。原因是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不能完全统一。只有先用心看懂歌词的情感寄托,充分理解歌曲的情感才能把歌曲原汁原味地演唱出来。同时在演唱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歌者首先要打动自己,才有可能打动别人。
三、非专业类高职院校开设演唱类公选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非专业类高职院校来说,它们在开设演唱类公选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熟练掌握普遍的发声规律,通过理解消化,把通用的规律融合到自己的演唱中,使自己养成科学的用嗓习惯,进而做出更为精彩的表演。其次,要在普遍的演唱方法中,找到寓于普遍性之中的特殊性。简单来说,就是在演唱一首完整的歌曲时,不能盲目模仿原唱歌者在气息的流动、发音等方面的方法,要找到演唱普遍性与自身特殊性的契合点,二者相结合,才能唱出自己的味道。最后,对于唱法来说,不管其是否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因其具有的特殊性,在各种选秀节目和专业声乐领域里都会占有一席之地。我们不能因为主流唱法的普遍性就否认其他唱法存在的意义,而应该尊重每一种唱法的独特性。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加强非专业类高职院校演唱类公选课教学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为夯实该项工程的基础,增强该项工程的实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对非专业类高职院校开设演唱类公选课的极端必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要对当前非专业类高职院校演唱类公选课的开设现状有一个全面的剖析;最后,要对加强非专业类高职院校演唱类公选课教学的路径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此项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颖,仲伟来,王闻环.农林高职院校人文类公选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农机,2013(7)
[2]邹茜茜,张正兢.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
[3]庄发扬.高职学院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4]李荣侠.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陈 华(1976- ),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音乐学。
高职高专类院校 篇4
一、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基本情况
在386名调查对象中, 有过打工经历的学生人数为281人, 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72.8%, 没有过打工经历的人数为105人, 其比例为27.20%.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和分析, 了解到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基本情况如下:
1. 打工开始时间及打工工作时间的选择
调查数据表明, 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从初中开始打工的比例很小, 仅为4%。自高中起开始打工的学生约占27%。58%的学生的打工生涯是从大一开始的, 这一点与其经管类专业的专业性质有关。大二时该比例已减少至11%, 而大三学生的该比例值已降至零。这是升入大三后, 学生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和顶岗实习, 之前没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无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打工当中。
工作时间的选择方面, 42%的学生选择了寒暑假, 这与假期时间较长有密切关系。利用平时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小, 这是由于高职院校生的课程较多, 他们平时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打工, 这一点与本科生大有不同。利用小长假时间打工的学生比例约为30%, 此与小长假期间打工可获得高报酬有关。寒暑假、平时、法定假日都会去打工的学生约占16%, 这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
2. 每日最高收入情况
调查对象每日最高收入主要集中在61元~90元和90元~120元, 其比例分别为30%和33%。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公司做促销。日收入121元以上的学生约占22%, 其间大多数人是靠牺牲夜间睡眠时间在肯德基、麦当劳打工来获取相应报酬的。另有6%打工收入在30元以下和9%的日收入31~60元的学生, 其中不乏勤工助学者。可以看出, 学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劳动去赚取微薄收入, 夜班打工者尤甚。
3. 逃课情况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尽管女生比重较大, 逃课现象并不多见, 但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会因打工而逃课。统计显示, 该比例约占20%, 其中经常因此而逃课的学生比例占8%;偶尔逃课的学生比例占71%, 几乎没有逃课的学生比例为21%。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为打工而逃课的, 如教师临时调课等。尽管如此, 该现象仍应引起校方的重视。
4. 家长对子女打工的态度
在家长对待子女打工的态度问题上, 90%的家长对子女的打工行为表示支持, 这说明绝大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打工的益处;不支持子女打工的家长主要是考虑到他们的安全问题。
5. 打工动机
调查表明, 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打工动机是多样的:为了充实课余生活、同时锻炼自己的学生比例为27%;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 赚取生活费或零用钱的学生比例是22%;为了接触社会丰富社会经验提早融入职业环境中的学生约占25%;为了在打工过程中从所在单位学习或了解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的学生比例为12%;因感到课余时间无事可做, 可以通过打工来消磨时间的学生约占14%;随大流、凑热闹而去打工的学生比例为0%。可见, 他们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更多的学生是希望可以借此积累社会经验, 锻炼综合能力, 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有些比较贫困的同学考虑的更多的是缓解经济压力。总而言之,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皆具有积极向上的打工动机, 没有学生因为随大流、凑热闹而去打工。
6. 打工工作的选择标准及打工工作内容的选择
经调查, 有28%的学生要求所找工作要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12%的学生要求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这说明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不仅仅为了赚钱, 更是为了今后的个人发展。同时, 他们对报酬丰厚、工作时间的适中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学生比例仅为19%。
在打工工作内容的选择上, 选择做促销工作的比例最大, 占总人数的32%;其次是饭店服务的学生, 占21%;选择收银工作和市场调查工作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当, 分别为11%和10%;选择送报纸、勤工俭学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和7%。做家教的同学比例仅为4%;从事重体力劳动、打字员或校对员的学生比例均为1%, 另有选择其他如小时工、客服、接线员等工作的同学5%。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主要从事促销、服务员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从事家教工作的同学比例也仅为4%, 这些都与其学历层次有很大关系。选择从事收银和市场调查工作的学生, 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和市场营销上。
7. 打工收获
打工为学生带来了颇多收获:9.42%的学生感到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从中收获到了快乐;22.31%的学生认识了朋友, 收获了经验;18.18%的学生表示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20.66%的学生因此赚取了一定的生活费用;另有13.60%的学生感到能力得到了提升;选择“其他”的同学比例为0.83%。由此可见, 打工令学生获益良多, 尤其是在获得经验、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赚取生活费以及能力得到提升等方面。
8. 校方的重视程度
调查中, 有24%的学生所在院校有打工部门指导, 且设立了学生交流平台;42%的学生所在院校既没有打工指导部门也没设定学生打工的交流平台, 16%的学生所在院校只有打工指导相关部门, 但是没有学生的交流平台, 18%的学生所在院校只设有学生的交流平台但是没有设定指导相关部门。这说明, 校方对学生打工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四成以上的院校既没有打工指导部门也没有打工交流平台, 学生对此的诉求较高。
9. 学生打工陷阱辨识能力与打工权益
数据显示, 有22.26%的学生在打工过程中有过受骗经历。其中户口性质为农业的学生约占10.58%, 非农户口者约占11.68%, 这说明农村学生的受骗几率与城市学生基本相当。学生在打工过程中的受骗形式多样, 主要是被黑中介骗取了中介费, 该比例为70%。另有22%的学生被克扣工资或被找借口不付报酬。在受骗或利益受损之后,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忍气吞声, 不了了之。有维权意识并成功维权的学生比例甚小。这些现象一致说明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陷阱”辨识能力欠佳, 维权意识薄弱, 打工权益无保障。
二、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存在诸多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39.34%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可靠的打工相关信息;12.32%的学生感到工资收入少;11.37%的学生被拖欠工资;10.43%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欠缺, 认为自己不善沟通;7.11%的学生感到不易找到合适的工作;7.11%的学生打工时间安排不合理;5.21%的学生不能适应打工环境;4.74%的学生存在打工地点距学校远的困难;另有2.37%的学生希望学校可以普及打工相关知识。归结起来, 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存在的问题如下:
1. 打工收入水平较低
打工收入低与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的学生身份和学历层次有密切关系, 他们从事的都是临时性工作, 且技术含量低, 用人单位大都无法提供高薪酬。
2. 打工内容常规化、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打工内容选择方面都集中在常规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内容上, 依赖性强, 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3. 打工信息的获得渠道窄
打工信息的获得渠道主要集中在熟人介绍上, 但这种方式能够获得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 而其他信息的可信性和安全性又得不到保障, 尤其是现下黑中介活跃于市, 能提供各种兼职信息的正规中介机构缺乏。
4. 打工时间安排不合理
调查中, 多数学生利用课余、周末和假期时间打工, 当学习与打工时间冲突时, 甚至有人会为了打工而逃课。更有过分关注劳动报酬者, 不惜在夜班时段 (22:00--8:00) 打工, 直接导致其白天上课时的学习质量。
5. 校方重视程度不够
四成以上的院校既未设立打工指导部门, 又没有用以交流的打工平台。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为其提供打工信息, 搭建打工交流平台, 介绍打工相关知识、经验、打工注意事项等。
6. 打工易被骗, 学生权益无保障
学生打工陷阱辨识能力较差, 被骗现象时候有发生。用人单位不愿与打工学生签订合同或协议, 致使他们各方面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如工作量与用人单位承诺的待遇不一致、工资被拖欠、受伤无赔付等。此外, 还有一些学生存在社会经验不足,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打工地点距学校较远等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打工存在的问题, 现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要树立既有意义又有效益的打工观念, 选择工作内容时应尽力选择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或是可以对自己学习、思维、深造都有一处的工作, 对打工赚钱的多少不要过分苛求。同时, 要意识到自己诸如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 并及时补足相关知识。打工时间安排上, 要明确学习与打工的关系, 不可为了赚钱而耽误了学业。
同时, 必须提高打工“陷阱”辨识能力, 提高法律意识,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不要轻信广告对职业中介中夸大其词的广告, 学会去伪存真地阅读招聘广告, 要审查职业中介机构的资质, 查看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以及有效期。要通过正规的中介机构求职。2.工作之前要尽量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或打工合同 (协议) 。3.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在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中, 遇到欺诈或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在第一时间向本地区劳动或人事行政部门积极投诉, 寻求法律上的救济途径[4]。
校方要积极设立或完善打工指导部门和打工交流平台, 开辟专栏为学生介绍打工相关知识、经验、打工注意事项, 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招聘信息。也可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印发宣传手册, 向学生积极宣传相关知识。
政府部门亦应完善有关学生打工的各项制度, 从劳动保障制度层面上为他们织起一张保护网, 并制定出学生打工工资最低限价, 以保障其权益。
此外, 在接受打工实践锻炼的同时, 感到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尚有欠缺的学生, 应借此机会进行相关锻炼, 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面对诸如打工地点距学校远的学生, 务必要在薪酬和劣势中慎重权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以打工方式提早接触社会的诉求也越发凸显, 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尤甚, 其专业性质、男女比例更凸显了它的特殊性。目前关于大学生打工的文献并不多见, 针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的研究更是空白。鉴于此, 本文特以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为例, 主要研究其打工的动机、开始时间、收入、打工信息来源渠道、家长对子女打工的态度、打工的收获、遇到的困难等, 旨在为日后教育管理者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和帮助提供一定的参考, 进而为他们就业及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
参考文献
[1]马玉玲等.河北省大学生假期打工调查分析.河北科技师范院校学报.2008年3月第7卷第1期[1]马玉玲等.河北省大学生假期打工调查分析.河北科技师范院校学报.2008年3月第7卷第1期
[2]李佳恒.当代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调查与反思—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天津工程师范院校学报.2007年3月第17卷第1期[2]李佳恒.当代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调查与反思—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天津工程师范院校学报.2007年3月第17卷第1期
[3]陈月霄.关于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体系的探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 8 (4) :60-63[3]陈月霄.关于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体系的探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 8 (4) :60-63
高职高专类院校 篇5
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现状及教学创新研析 作者:芦京昌 王 颖 汪吾金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以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切入点,讨论了高职院校开设语文类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走出”传统高职语文教学的观点,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语文类课程人文素质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芦京昌(1955-),男,北京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职业指导师;王颖(1974-),女,浙江杭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汪吾金(1971-),男,浙江杭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市社科规划办2006-2007年度规划课题(立项号:c06jy03)。[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7-0131-02十几年来,杭州的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与人文素质缺失的矛盾日益凸显,素质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思考。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是一个综合发展的人。高职教育要有远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如何使高职院校在有限的学时里将语文类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语文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母语基础,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语文类课程统指《高职语文》《应用文》《现代汉语》《文学鉴赏》《写作基础》《演讲与口才》等学习和使用母语的课程。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合格的高职毕业生除了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在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面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这其中自然包括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人文素质教育最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强、自信、自立。对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与技能学习的作用同样重要。长期关注语文教学改革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就认为,当前正提倡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等语文类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对十余所在杭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和部分学生以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并对已回收的由师生分别填写的60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课题组力求在广泛调研、开拓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清现状,探求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杭州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工作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到:近年来,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在理论研究上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学校轻视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情况普遍存在,高职语文类课程开不开设并无定规。十几所高职院校中,除了3所以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比较重视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都把开设语文类课程当做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填充物”和“替补队员”,其中不足50%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部分专业(以文、管类专业为主)的限选课,不足38%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全院的公选课。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农、理、工类专业中,语文类课程的开设率为零。可见,目前在杭州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学时少、学分低、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并常常处于随时可能被“砍掉”的尴尬境地。调研中还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因没有语文教学任务,只好转行教“两课”或做其他工作。调查中,我们同时还了解到:在开设了语文类课程的高职院校中,有70%左右的学生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效果“基本满意”,有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另有18%的学生选择了“说不上来”。
由此可见,目前杭州高职院校的语文类课程教学,无论是规模、质量和效果,都还没有完全达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毋庸讳言,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二、高职语文教学形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调研中,对 “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一题,有25%的教师和28%的学生选择了“教材因素”,38%的教师和1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因素”,16%的教师和21%的学生选择了“学生因素”,25%的教师和18%的学生选择了“学校重视度”,50%的教师和学生选择了“其他(如教法)”。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不佳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在一些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中,领导们往往把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部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认为高职院校里有了“两课”,就不再需要语文类课程了。再加上一些学校领导过于强调高职教育“重技能,重操作”的培养方式,重专业教育、轻人文培养,因此语文类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或英语、政治等课程而言,在杭州高职院校中并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地位处于边缘化。
随着与世界接轨步伐的加快,西方的语言文化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青少年产生影响。加上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试”倾向,使许多学生把学好英语作为第一要务,对汉语的学习反而抱无所谓的态度。许多高职学生更是从中学起就形成了对语文类课程兴趣不大的思维定式。如问卷中“是否会认真学习《大学语文》等课程”一题,有16%的学生表示“不会”,2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8%的学生表示“会”(其中文科类的学生占40%);在“除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你会去学其他语文类课程吗?”一题中,有23%的学生表示“不会”,2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3%的学生表示“会”。还有21%的学生(主要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认为在自己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必要学习语文类课程。
综上所述,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对高职语文类课程必须重新切实地重视起来。
三、高职院校开设语文类课程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中到底要不要开设语文类课程?在调研中,来自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同时,最近几年用人单位要求强化毕业生语文能力的呼声也很高。《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经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所以,问题已有了答案。
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类课程应该如何开设?对这个问题要做具体分析。本着“必需”和“够用”的高职教学原则,课题组认为:在工科类的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可作为必选课(或考查课)出现。实践证明:毕业生仅有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参加工作以后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会产生困难和障碍,同时,这种困难和障碍又会影响到个体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所以,学一点语文类课程对工科类高职毕业生是大有好处的。在文科类或经管类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是必修课,这是毫无疑问的。在综合性高职院校中,更应该给语文类课程以应有的学科地位。
经验证明:当高职毕业生掌握了某种技能以后,他可以解决即时就业的问题,但要有更大的发展,还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专业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政治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情况等非专业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在高职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三方面,应该有机结合,协调进行。正因如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语文类课程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四、对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创新的探讨
正确使用汉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传统,是当代高职学生应尽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该担负的任务。传统的语文类课程教学观念是否应该突破?应该怎样突破?突破以后如何定位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怎么操作?在对师生们的调研中,有13%的教师和15%的学生选择了“教材改革”,38%的教师和22%的学生选择了“教法改革”,50%的教师和42%的学生选择了“语文教学结合专业”,25%的教师和26%的学生选择了“语文教学适应现实需求”,在学生们提出的语文教学建议中,有65%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学应加强实用性,以更适合于今后工作的需要。课题组经认真、充分调研和分析,提出如下措施,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
1.结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建议在开设《高职语文》《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语文类课程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调研中有24%的学生提出增加人文类课外活动的建议,如人文讲座、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辩论演讲等。这些可以突出高职语文课的实用性,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对接。
2.高职院校开设的语文类课程,必须立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要坚持“就业导向”,突出语文类课程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服务,从而体现高职
院校的教学特色。应该按照专业和岗位需要,确定语文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
3.建议有关部门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落实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上,力求在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使高职语文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调研中,超过95%的教师和48%的学生明确表示要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加强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人文影响,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在教学内容方面,建议采用“大语文”的观念。贯彻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人才教育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语文水平的普遍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将文、史、哲、政等知识结合起来,灵活使用教材,跳出原有的“讲几段范文,写几篇作文”的旧模式,力求实现“雅俗共赏”,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说和写的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在调研中,有88%的教师和44%的学生提出应突破传统,进行现有教材、教法的改革。
5.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制作声情并茂、寓教于乐的教学课件,通过大众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读方式,在情境教学中以“真、善、美”打动人。力避传统的“老三段”教法,代之以启发、引导和联想,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做到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理论与实用相结合。在调研中,有63%的师生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好于一般课堂教学。
6.提倡在教学中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校际交流。如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同一课程的教学软件实现共享,兄弟院校合编新教材等。结合时代特征,突破传统“语文”的教学空间,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巧妙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多渠道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个人素质,使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人民网,2006-09-13.[2]温儒敏.在教育部素质教育委员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及精品课建设高级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R].北大新闻网,2004-05-30.[3]田志凌.母语保卫战: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N].南方都市报,2004-11-16.[4]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
政法类高职院校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篇6
关键词:政法;高职教育;困境;对策
目前,全国有独立设置的政法类高职院校43所,占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的3%左右。近年来,由于体制政策、市场竞争的影响,政法类高职院校在生源规模、学生就业、改革创新等方面都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办文科类高职难,办政法类高职更难”已成为政法类高职教育者思考、探索的聚焦点。
一、政法类高职院校面临的困境
(一)就业状况分析
2009-2011年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连续发布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该报告将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列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其中法学和法律事务类名列其中。
调查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失业量最多的专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三年相比,失业最多的前10名专业绝大部分是重合的。2008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低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资源开发与测绘,最低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90.2%),最低的是法学(82.3%);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9.5%),最低的是法律大类(73.2%)。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是材料与能源大类,最低的是法律大类。
(二)教育规模分析
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取决于国家法治建设进程,法治的渐进决定了法律人才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法律职业岗位是有限的,并不因为某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或某一产业的兴起而立即产生大量的人才需求,而且随着国家法治体系越来越完善,经济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对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考虑法律职业人才高端化趋势和就业岗位的角度,法律专业教育的规模应适当控制。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各种形式的法律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就办学数量而言,无论是设立法律院系的学校,还是招生的人数,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就办学渠道而言,既有教育部和司法部所属的法律院校,又有地方教育部门、司法部门、行政机关设立的法律院校和培训学校。此外,还有其他类院校(如财经、理工、民族、师范、农林等院校)也纷纷设立法学或法律类专业;就培养层次而言,不仅有全日制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五个层次的教育,还有法律函授、夜大、全脱产的成人学历教育,以及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电大、业大、职大、自学考试等。一时间,法学或法律教育万马奔腾、遍地开花。目前全国开设法律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有620余所,在校生数40多万人,开设法律类高职专业的学校有470余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00所左右,设置公安管理类、公安指挥类、公安技术类、部队基础工作类、法律实务类、法律执行类和司法技术类七大类42个专业和一批新设专业组成的专业教学体系,在校生20多万人。在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文化发达、人才集聚的现代化城市,低层次的法律人才就业竞争压力更大。
(三)体制政策环境分析
政法类高职院校基本是由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政法学校和司法、公安干警学校转制和升格而来。主要分为综合性的政法职业学院和司法、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其中,政法职业学院3所、司法警官职业学院18所、公安警官职业学院21所、检察职业学院1所。这类法律教育的出现一方面是我国教育行政化的体现,即警察系统、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可以依据自己需要的人才开办相应法律院校,这里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部门利益的考量;另一方面,它也是法律教育急速扩张的一种体现。这类学校在发展的早中期,从招生、就业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行政性和行业封闭性。然而,随着经济、政治、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法类高职院校也从封闭的体制内办学逐步向开放的市场办学转变,办学的行业保护优势逐步消失。此外,200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法官法、检察官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对初任法官、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这一规定要求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必须有本科学历,也就是说只有拿到本科学历才可能获得职业准入证,同时,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也对学历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高职院校的法律类专业绝大部分是两到三年的学制,学生毕业后只能拿到大专文凭,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导致了社会认同度不高。一时间出现了取消高职院校的法律类专业的呼声,有些学校也缺少了办学热情,高职院校的法律类专业何去何从,面临严峻考验。
(四)自身建设状况分析
政法类高职院校面临的困境,除了客观环境变化外,还有自身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开放办学力度不大等因素影响。如有些院校由于长期依托行业办学,办学思路还不够开阔,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结合程度不高,与其他各级各类院校交流不够;有些院校在专业布局、就业质量特别是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人才培养层次、规格、质量与行业需求差距较大,行业服务能力不强;有些院校还存在着办学基础较差、办学实力较弱、办学资金匮乏、办学场所不足、师资队伍不强等问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院校的发展。
二、政法类高职院校面临的新形势
(一)站在新的起点上,政法高职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这对我们探索构建现代法律职业教育体系既明确了要求,也提出了具体的路线图。以此为指导,我们要加强对法律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体系和实施路径,力争在构建现代法律职业教育体系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
(二)高职教育已从规模扩张转向高端、优质、特色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截至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1246所,占高校总数的52.8%,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如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群众对于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理智;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从2008年开始持续下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将出现生源危机;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等。因此,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法事业发展实际,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速度,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结构,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坚决摒弃以规模扩张推进教育发展的思考方式,深入分析行业需求,准确定位,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谋划政法高职院校科学发展需要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思考的课题。
(三)主动适应政法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政法工作“十二五”时期贯穿始终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政法工作的重大任务。这对政法系统队伍的执法执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政法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政法及法律服务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政法类高职院校对此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具有重要的人才保障基础性作用和理论研究先导性作用。政法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变革,为政法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用好这个机遇,全面提升政法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三、破解政法类高职院校办学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找准政法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定位问题若不解决好,必将影响政法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我们要利用当前谋划和推进政法高职教育“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时机,深入调研当前高职教育的新问题,认真研究法律高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结合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办学资源等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办学定位,特别是要逐步地、妥善地解决好政法高职教育的整体定位问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一批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基层法律工作人员、法律辅助性人才。尤其随着社会矛盾多元调节、劳动争议调解、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社区乡镇基层组织服务管理等体系建设一系列新举措的出台,我国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已深化延伸到社会方方面面,初步形成政法部门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管理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依托的新的紧密型工作格局。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地设置培养选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法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基层法律工作人才、法律辅助人才的体系是调整法律人才教育结构的当务之急。例如,目前北京有30余万保安队伍,其中中高级安保紧缺人才尚有4万余人缺口,且极缺正规教育培训机构;法院法官人均办案达247件,急需大量法官助理及书记员,规划数4000余人,现缺口近2/3,且需滚动培养;有公益法律服务室5479个、基层司法所315个,社区矫正、解教对象等3.3万人;有乡镇街道317个、社区25642个、行政村3987个,需要专职人民调解员30263人;同时还有非公经济单位217761个,这均迫切需要懂业务懂法律的基层法律工作和服务人才,预计需求10万余人。高职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应该定位到这些领域,所培养的毕业生将走向乡镇司法所、人民法庭,在县市区法院、检察院等部门从事书记员、司法秘书、法官助理、律师助理、基层人民调解员等法律辅助工作,在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及各类经济组织中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等。因此,政法高职业院校在培养法律职业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只要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找准在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在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法律辅助人才、基层法律实务工作人才、中高级安保人才上下功夫,就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牢固树立服务政法工作的发展理念
当前,生源逐年减少的发展形势对政法高职教育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出路就是立足政法及法律服务行业,做好服务政法工作这篇文章。政法及法律服务行业是政法高职院校的依托行业,是政法高职教育安身立命的根基。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政法职业教育就是在服务政法及法律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兴起、成长、发展起来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立足政法及法律服务部门,服务政法及法律服务部门,不仅是政法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也是政法高职教育的办学优势。要牢牢坚持这一办学宗旨不动摇,主动融入政法及法律服务行业,全面服务政法及法律服务工作。要牢牢把握这一办学优势不动摇,以政法及法律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作为政法高职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教育教学资源,为行业培养基层一线的法律执行、法律辅助、法律实务和司法行政技术人才。深化与行业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行业重大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项目,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要以行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促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在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在服务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探索构建法律职业教育体系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十项专项改革任务之一。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北京市启动了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工作。这对我们探索构建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路径。我们要主动适应法律职业教育与政法及法律服务行业协调发展的新需求,积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政法高职院校与普通法学教育学校相互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推动普通法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大力探索政法高职院校与普通法学教育院校在高层次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满足法律职业人才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争取“十二五”期间在构建现代法律职业教育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建立开放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
融入政法行业、深化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有利于形成与行业职业岗位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就业领域指向、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差异化要求,推进应用型法律人才“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要依托政法行业优势,与法院、检察院等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共同确定招生的标准、人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基地,共同实施考核,实现书记员等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定向”培养;二是要融入社会,与城乡基层组织进行密切合作,组织学生参与送法下乡、法治宣传、社区矫正等活动,实现专业学习与社会基层服务的“一体化”。三是携手政法行业和法律实务部门共同开展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和研究,引进参照法律辅助、法律实务等相关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积极推进以法律辅助性、法律实务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构建突出法律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与法律辅助性、法律实务岗位要求紧密衔接的全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四是结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特点,本着虚(虚拟)实(真实)结合、工作性和仿真性结合的原则,校内加大虚拟、仿真教学,使学生能体验到庭审速录、事务办理、司法辅助、沟通协调、信息处理等工作性的环境和感受,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五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建构起具有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特点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突出政治品德和法律职业道德两个重点,搭建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平台,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养成相结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制度育人、环境育人的功效。不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还要结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素质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牢记忠于祖国、执法为民的职业宗旨;坚定弘扬法治、忠于法律的信念。
高职高专类院校 篇7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高职高专教育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呈现出较为迅猛的发展势头, 但是近年来,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发展却并不理想。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的组成部分。近年来, 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着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矛盾,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据《中国法治发展报告 (2009法治蓝皮书) 》, 2007年法学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列文科毕业生倒数第一。
另外, 随着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 法学专科毕业生已不具备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 似乎要被逐步挤压出法律职业市场, 法学专科教育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面临就业形势严峻和法律职业空间被挤压这样的双重挑战,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何去何从?高职高专法学教育若只是本科法学教育的压缩版, 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因此,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 体现其不同于法学本科教育的特色, 才能在法学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 》将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归为法律实务类、法律执行类与司法技术类, 更强调了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因此,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不同于本科法学教育的特色在于:高职高专法学教育不同于本科的学科型教育, 其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学科型、研究型人才, 而是培养适应法律服务一线需要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法律应用能力和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强的高等法律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培养模式不是学科本位, 而是能力本位, 强调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政法类高职高专院校经济法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法律服务一线需要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法律应用能力和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强的高等法律应用性专门人才, 任何一门高职高专法学课程的教学都应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但是由于诸多原因, 目前经济法教学中依然存在与这一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
(一) 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目前的经济法教学中, 很多教师对高职高专教学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 依然注重经济法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重视经济法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偏重理论讲授, 忽视了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教学过程采用与法学本科教学相同的模式, 并没有体现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特色。
(二) 教师队伍仍以学科型为主
目前的经济法教学中, 承担经济法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仍是一支适应普通高校教学的学科型教师队伍, 很多教师缺乏法律工作的实践经验。在自身都不太了解真实的法律实践流程的情况下, 对学生法律实践技能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三) 教学内容确定的随意性大
经济法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庞杂, 庞杂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形成矛盾, 具体哪些应该重点讲授, 哪些可以一带而过, 哪些可以忽略不讲, 很多院校并没有根据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统一教学内容, 而是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讲课的实际情况具体把握, 主观随意性较大。
(四) 教学方法落后, 实践教学欠缺
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应在传授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着重培养学生的经济法应用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但在目前的经济法教学中, 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欠缺。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表现为传统的“一言堂”, 老师和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即使辅以案例分析, 也多是老师分析, 学生听, 把案例教学上成了理论讲授的翻版,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五) 实习实训基地缺乏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不像高职高专工科教育, 可以把课堂开到工场, 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实习、实训,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实习实训基地是政法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薄弱环节, 在经济法教学中尤其如此, 仅有的毕业实习也无法体现经济法的专业特色。
三、政法类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 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培养目标
政法类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改革必须以改革教育观念为先导, 明确经济法教学的培养目标。只有树立了科学的高职高专教育观, 明确了经济法教学的培养目标, 才能在具体的经济法教学中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调整。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学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法律应用能力和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强的高等法律应用性专门人才, 因此, 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适度、经济法律应用能力和经济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强的经济法应用性专门人才。在经济法教学中必须明确其要培养的是经济法应用型人才, 而不是经济法学科型或研究型人才;必须从重视学科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转向经济法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从重老师一方的教转向教与学并重, 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转向学科基础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从重课内理论教学转向课内理论教学与课内外实践教学并重。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经济法应用能力和经济法实务操作能力强的经济法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法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经济法教学也不例外。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明白经济法律规则在实践中是怎么应用的, 他更不可能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经济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双师型”教师队伍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即“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双师素质”强调经济法专职教师的经济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增加经济法律一线工作经历;“双师结构”是指在专职教师的基础上, 根据经济法教学需要聘请从事经济法律实践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因此, 在经济法教学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聘请从事经济法律实践的一线人员, 如从事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的工商局人员, 或从事反垄断执法工作的商务部/商务局人员, 或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有关人员或消费者协会有关工作人员, 或从事税收执法工作的地税局/国税局工作人员, 或从事经济法律实践的律师/公司法律顾问等。对经济法专职教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的形式可以提高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也可以通过鼓励经济法专职教师适当参与经济法律实践, 来增强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也可以通过直接聘请从事经济法律实践的一线人员担任经济法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 实现经济法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
(三) 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注重应用性
经济法学科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 学科理论并不成熟, 有很多争议性内容;学科体系也不完善, 内容庞杂;学科理论与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间也存在脱节, 学科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经济法律实践。因此, 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更应注重经济法内容的应用性。
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 而课时有限, 在具体的经济法教学中, 不可能所有内容都面面俱到。那么, 这些内容怎么取舍就成为一个问题。笔者认为, 应根据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这些内容进行取舍, 注重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为避免不同教师在讲授时的随意性, 可在课程开设之初, 以教研室为单位讨论统一基本内容, 根据课时多少确定自学指导部分。具体而言, 笔者认为, 经济法基础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标准, 无需详细介绍各学说流派, 只要讲清楚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经济法有哪些基本原则、经济法体系是怎么构成的, 等等, 使学生能够对经济法部门和经济法的基本框架有基本的把握就可以了;对于经济法的两大组成部分——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则应重点讲授。其中, 市场规制法部分重点讲授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宏观调控法部分重点讲授税收法律制度。讲授这些制度时应也简介理论, 注重具体法律规则的应用。
同时, 由于经济法政策性强, 经济法律的修订相对频繁, 而教材的修订相对滞后, 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意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反映最新立法;另外, 由于经济法律实践远比经济法律规则复杂,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反映司法实践的最新动向。
(四)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
在政法类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中除了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之外, 更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法要与之配合, 才能实现培养高等经济法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单纯的课堂教学、“一言堂”理论讲授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等经济法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必须对之进行改革。
由于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 在法学教育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法条掌握法律专业知识, 法律教学也以对法条的理论诠释和批判性分析为主要形式;而政法类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培养的经济法应用性专门人才, 既强调经济法律应用能力和经济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强, 也要求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因此, 政法类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应在坚持传统的理论讲授法的基础上,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如课堂讨论法、自学研讨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庭审旁听法等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协调配合, 在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突出对经济法律应用能力和经济法律操作能力的培养。
1.理论讲授法
对经济法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内容等基本知识点, 仍不能忽视理论讲授的作用, 通过清晰、透彻、易解的理论讲授, 使学生能对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核心要点和精髓有个准确地把握, 这是应用的前提。
2.课堂讨论法
对于经济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 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具体步骤是:由教师事先布置好思考题, 并对学生进行分组, 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撰写发言稿,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请每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 在学生各自表述完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后, 由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性发言。课堂讨论法改变了原来“一言堂”的教学形式, 把课堂教学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 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法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准确把握,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法理分析、法律论证等能力。
3.自学研讨法
对于经济法中内容相对简单、资料搜集容易又贴近生活的章节, 如“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等, 可以采取自学研讨法。实施自学研讨法, 应在课前将要自学研讨的章节确定下来,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上课时由学生充当“教师”进行讲解, 其他学生在听讲过程中, 随时可以举手提出问题, “学生教师”要予以解答, 允许学生互相讨论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并对学生观点进行点评。自学研讨法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的自信心, 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法理分析、法律论证等能力。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向学生提供某种特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将现实情境引入教学环节, 使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把握案例关键点和综合运用各项法律规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
实施案例教学法,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精选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质量取决于所选案例的质量。对于政法类高职高专学生来讲, 选取的案例不能过于复杂, 过于专业, 过于复杂的案例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过于专业的案例吸引不了他们的兴趣, 因此, 要选择贴近生活、法律关系相对简单, 但又有争议点的趣味性、知识性兼具的典型案例。
(2) 充分发动学生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法必须充分发动学生对案情进行分析, 单纯的由教师给出案例并进行分析, 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学, 而是理论讲授的翻版。
实施案例教学法, 可以在教学中以案例开篇设置悬念, 引出教学内容, 学生被案例吸引后急于知道案件的处理结果, 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思考。在基本内容讲授清楚后, 首先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对案件处理发表意见。教师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并对之进行引导和评价。
实施案例教学, 也可以在有关内容学完后, 给出典型案例, 并给出原被告双方的观点, 要求学生以原告或被告的身份在课下搜集资料, 课堂上进行辩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逻辑推理过程, 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5.多媒体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学生来说更直观、更生动, 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节省板书时间进行其他环节的教学。另外,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 加深学生对经济法相关内容的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视频了解经济法律实践, 弥补不能到有关部门亲身体验的不足。如播放“3.15”维权的有关内容, 播放庭审现场录像, 等等。
6.讲座式教学法
讲座式教学法是指聘请有经济法律实践经验的律师、法官、企业法律顾问、经济执法机构人员等来给学生就有关问题做专题讲座, 进行现身说法。通过这些讲座, 可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增强学生对经济法律实践的认知。
7.模拟法庭教学法
模拟法庭教学法是学生亲身感受经济法实践的最好方式, 也是加强学生实务技能培训的重要方式。具体操作时可根据所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件, 学生在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 自愿选择角色或由教师分配角色, 分别担任审判长、审判员、律师及各方当事人等不同的角色, 按照诉讼程序对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模拟演示。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完全参与学习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每一个同学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都需要了解案件的全过程, 自主地查阅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款, 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据理力争。
模拟法庭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复杂的客观现象与法律事实、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 还能掌握解决法律纠纷的程序,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 但它通过学生模拟案件审理的全过程, 在检验所学知识的同时, 锻炼学生的胆量和驾御现场及相互配合的能力。如果说案例分析教学法是一种侧重理论分析的实践性教学的低级形式, 那么模拟法庭教学法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的高级形式。
8.庭审旁听法
庭审旁听法属于课外实践教学的一种, 最能使学生感受到经济法律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一般做法是:选择典型经济案件, 适时组织学生到法院去旁听,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庭审旁听法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法律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经济法律素养及实际工作能力。
另外, 在经济法教学中, 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采取其他课外实践的形式, 如带领学生走访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税务局等经济执法部门, 使其亲身体验经济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培养经济法律应用能力;或组织学生到社区提供消费者维权法律服务, 培养学生的经济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五)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经济法律应用能力和经济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的最好方式。因此, 为实现经济法教学的培养目标, 政法类高职高专院校应通过加强与经济法律实务部门, 如法院、律师事务所、工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税务部门等的联系协作,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5) :77-78.
[2]林媛英.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5) :60-61.
[3]李振东, 王雷.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44-46.
高职高专类院校 篇8
高职高专类院校作为培养面对生产一线的生产者和管理者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对此,我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加以描述: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培养目标=知识+技能+应用+创新
针对这个目标,我校明确提出,就是要培养“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干得好,有发展”面对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不仅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应当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相应的专业技能,优良的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在工作岗位上一段时间后,能够充分吸收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并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提炼总结出有效的工作方法。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与这个目标相适应。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实现模型中的前面两个要素之外,同样重要的,就是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沟通交流团体协作的素质与能力,实现模型中的后面两个要素,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职能。
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不是课程竞赛,与专业课的教学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是否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呢?我们认为,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创新性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竞赛中的主体性,可以为培养目标模型中的后面两个要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结合高职高专类院校培养目标选择参赛项目
为了充分发挥竞赛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在有了这个良好平台的基础上,作为教育培养学生的指导者,也要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把创新创业竞赛与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以及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行业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次竞赛中,我们指导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选定了“安全扑克”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赛项目。我们选定的参赛项目,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和将来的行业背景密切相关,也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现实状况有很强的关联性。确定的项目目标与参赛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生能够获得的支持资源相适应,又有一定的提高,让学生在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运用已学知识,还可以有一定的拓展,把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的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成一个整体。
通过指导教师和参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分析项目实施的条件及限制因素,确定本次参赛项目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以扑克为载体,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手段,用直观易懂、便于认知和接受的卡通形象表达出来,寓教于乐,让一线的施工人员在平时也能得到安全教育。通过这种问题分析、确定项目目标、提出与方案设计的过程,也让学生了解到项目化工程实施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三、发挥参赛学生的主体性,实现高职高专类院校培养目标
提出问题,确定了项目创意、目标和基本的方案设计后,更为关键的是,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个创意和方案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表达和实现出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作为大学生创意创业竞赛项目,这次“安全扑克”的具体内容设计、电子样品的制作与完善、项目产品的文字介绍与说明,直至项目产品参赛的整个过程等,主要是参赛学生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主要发挥的是组织指导的作用。指导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不能把项目实施过程,变成学校教学工作下的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的模式。这对参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是一个必须克服的习惯性思维。
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是汇报材料的整理。在这次竞赛项目的准备过程中,我们有意加强了学生在这方面的练习。整个项目的文字说明和图片介绍等内容,包括项目构思、预期目标及应用效果分析,基本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参赛学生协作完成的。通过这样的过程,锻炼了学生表述自己意图的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四、对本次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的总结
最后,是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这一部分工作主要是由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来完成的,除了对学生完成的参赛项目作品进行评价外,参赛学生对作品的说明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参赛项目的时间限制,以及本参赛项目的主要实施者是在校的学生,项目的进度控制与预期相比存在滞后的现象,到参赛时只完成了本项目确定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目标并未完全实现。
通过这次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对今后的教与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一,利用“挑战杯”竞赛,可以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一个目标和范围设计良好的参赛项目,完全可以和本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内容相辅相成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对学生来说,完成参赛项目的过程,同时也是复习和学习本专业知识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也是一次系统总结整理专业知识的过程,把以往主要是集中在传授课本知识体系的精力,转到课本知识体系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面来。高职教育,正是要密切和实际相结合,这样的经验,对指导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和教改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学生通过参赛,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以及在一个实际的项目中,锻炼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一个项目从构思到完成的整个过程,熟悉了实施一个项目的基本流程和项目过程控制保证目标实现的基本做法,为将来走上专业工作岗位,接受项目化施工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通过参加这次竞赛,提高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创意思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目标的延续与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高职高专类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参加竞赛,参赛学生从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到提出最终成果都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摘要: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注重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一线的能力培养。结合组织学生参加2011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三届“挑战杯”大禹尚格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我们对高职高专类院校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挑战杯,高职高专类院校,培养目标,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立兴.加强和改进高职“两课”教学的思考.继续教育研究, 2003, (01) .
[2]江俊文.高职“两课”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应对策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8) .
[3]张小利.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目标体系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职业技术教育, 2006, (05) .
高职院校税收类课程开发浅探 篇9
税收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税法为核心,融税收学、会计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于一体,综合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税务处理能力。笔者进行了税务专业的岗位调查,调查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要求,明确哪些专业知识是实际工作中最需要的。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税务知识对会计人员而言是最为需要的,占79.3%,税务知识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税收课程又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经济组织中的涉税业务越来越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各项业务技能,还必需熟悉各种税收法规,能从事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税务管理、税收筹划等涉税工作。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大多面向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最需要既懂会计核算又会税务处理的人才,因此税收课程所要求掌握的技能是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必备的专业核心技能之一。学好税收课程对会计处理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和提升作用,对涉税事务的处理能力培养起着主体作用,对税收筹划、税务代理能力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是将会计知识、技能与税务处理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课程。
二、高职高专税收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课程开设不足,部分课程开设过滥
目前发行的教材中,《国家税收》仅涉及税费计算知识模块,《税务会计》涉及税费计算与涉税事项会计处理模块,部分院校仅开设一门《国家税收》或《税务会计》课程,使得学生税收知识欠缺,课程体系无法满足相关专业的岗位需求。还有的院校实行一刀切,不管是会计专业、税收或财政专业或是财务管理专业,均在《国家税收》或《税法》之外加开《税务会计》、《纳税筹划》等课程,不准确进行课程定位,对各门课程的内涵没有深入分析,造成不同课程之间功能相互混淆,内容重叠交叉。
(二)税收教材建设落后,缺乏实践性配套教材
与教学内容相对应,高职高专税收教材体系几乎与本科教材完全一致,仅在内容上稍作精简,降低了理论深度。由于税收法规的时效性强,政策更新速度快,导致税收教材极易过时,其内容总是滞后于现行法规。另外,税收教材类型单一,现有税收教材大多属于理论教材,而与专业理论教材配套的税收实训教材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虽然有部分教材配有相应的习题集,但也只是理论训练题,缺乏实践训练的项目指导书,无法起到指导实践教学的作用。
(三)税收实践性教学严重不足
税收课已暴露出实践教学严重缺乏的问题,高职院校提倡“以实践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理念,但目前较多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轻税收课,重会计类课。课时安排中,会计占55%,计算机占30%,税收占15%。目前税法课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不详细,较笼统,实践教学时间、内容、方法和组织方式不明确,实践教学比例偏少,环节落实不到位,无系统实施方案,实践性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监控,严重影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实训设备条件差,数量严重不足,且不配套
税收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中,财务会计的实验实训设施齐备,基本普及,而税收课程由于长期以来重视不足,投入有限,实践性教学相对落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配备独立的税收模拟实训室,有的高职院校虽然有税收模拟实训室,但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税收模拟数据系统,缺乏实训操作应用软件。另外,高职院校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但每个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是极其少的,而学校因为经费不足又不可能给对方在经济上予以补偿,这样对企业来说收入与付出不等同,不愿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由于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使得学生的专业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有的甚至缺少税收实训大纲等基础性指导文件。很多院校所谓的税收实践教学仅是象征性地填几张纳税申报表,或者合并在会计模拟实训中,共用一套财务资料,完全不能突出纳税实务能力的针对性培养。
(五)税收教师脱离实践,实践教学方式完全来自教材
高职税收专业教师队伍脱离实践是当前较普遍的现象,教师都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工作后,因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社会实践锻炼。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社会实践的时间、经费、组织都无安排,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以形成制度,这就不可避免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情况。目前高职教师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正脱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状态,转化为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愈加先进,但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税收课件制作上却无突破,来源社会实践的案例缺乏,课件内容基本从教材获得。税收案例有的照搬杂志报纸的内容,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判断,从原始案例材料的选择上就已偏离企业管理的要求,专业化的评价及分析也就很难得出。另外税收案例陈旧且应用性不强,涉及传统的制造业过多,而对新型产业涉及甚少。
三、高职院校税收课程改进措施
(一)课程设置需满足市场需要,体现优化综合能力
税收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需要、地方特点和行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理论课的开设以够用为原则,满足中小企业对人员技能素质的要求,适应经济的发展。以“围绕市场办教育”为理念,满足市场需求,使税收课程教育与行业标准接轨,当前人才市场对选聘人才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学历愈发淡化,能力陡然走俏”,“学历选人才”已逐渐被“能力选人才”取而代之,而操作能力强是高职学生职场取胜的法宝。为此,采取加大税收实验课程的设置比重,将课堂初步实习、工厂实地实习和分岗综合实习有机结合,使学生理论知识得以升华,技能得以提高,从而强化学生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成本核算能力,以及审计及纳税能力。系统化的实习教学,让无实际工作经历的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经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极大短缩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
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理论课以够用为原则。课程的教育也必须强调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从事其他职业。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反思税收类课程的设置现状,深层分析岗位需求,准确定位各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分解对应职业能力,重构各专业所需税收知识体系,设置各专业课程,既要避免知识欠缺、开课不足现象,又要避免盲目贪多求全,还要避免各专业课程开设一刀切。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有别于会计专业,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税收知识的要求与财政、税务专业的学生要有所不同。根据会计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群,税费计算与申报及涉税会计处理应是其主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之一。高职会计专业应将《税务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取代《税法》或《国家税收》课程;同时开设《税务筹划》作为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财务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较之会计专业有所延伸,其核心岗位能力还应包括筹资管理,进而可细化到减轻企业税务成本,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因此,应将《税务筹划》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税务、财政专业则不必开设《税务会计》课程,税务专业可将《税法》与《税务筹划》作为必修课,财政专业仅需开设《国家税收》课程即可。同一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应按照知识的递进性依次开设,如会计专业,应由《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税务会计》,及至《税务筹划》,对课程特色要准确把握,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需严格区分,力求将重复内容减至最少。
(二)加强研究,做好教材编写工作
高职税务专业的教材编写必须由企业税务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来确定教材体系,教材内容要与税务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相一致,注重可操作性和先进性。当前适合于高职会计专业税法课程使用的实践教材很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教材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教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组织一线教师编写税法实训教材,建立税法教学案例库。针对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教材落后于实际的情况,建议大胆选用财政部会计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其理由有三:一是内容新,因它囊括了近年来一系列新法规、新制度,以解决教材落后的弊端。二是准,这些教材的编写者都是国内专家、业内精英,有些是我国财经法规的制订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三是实用,可以直接满足学生考取会计资格证书的需要。
(三)加大税收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力度
一是课内实践的开设必须有效、实用。高职教育必须强调课内实践的开设有效、实用,税收作为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要增加实训课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力争达到1:1。先对专业课程进行分析讨论,确定该课程必须掌握哪些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再据此安排设置训练。二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途径。高职教育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外,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可以请企业会计总监、财税基层干部、其他学校专业资深人士等来学校作各种讲座,以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会计法规政策,追踪最新的会计前沿知识。学校还可以在寒假、暑假要求学生下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写出实践报告,并酌情给予一定的学分。三是加强税收模拟实训练习。税务模拟实训要从整体上设置整个公司的每项税收业务。从税务登记,到发票管理,到各种涉税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设置、报表编制和纳税申报,环环相扣,层层设置,层层实训,使学生对企业税务处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熟悉过程。此后,还可采用重新分配角色,利用这些税务资料进行税务审计和税务稽查,以便学生在中介机构和税务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
(四)强化税收模拟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场所
强化实训建设,增加经费投资,建立高仿真性的全方位模拟工作流程、职能岗位、工作环境的税收模拟实验室,能模拟纳税申报过程,采用纳税申报软件完成一般纳税申报、税收优惠申报实验,同时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思路,把税收工作有创新、有成果的注册税务师事务所、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实行校企合作,全方位拓宽高职教育办学之路。
(五)加强培养税法课程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培养“双师型”教师,组织教师报考注册税务师;并安排教师下企业从事报税工作,定期参加税务部门安排的培训。教师要结合企业深入实际,熟练税收实务操作方法,接受前沿最新专业知识培训,不断积累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税收案例教学、教案的组织和准备以及课程的操作和指导。高职教师须精心策划,组织集体攻关,以高职院校税收课教学目标制定案例教学,研究一套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案例模式及教学实施策略,全方位提升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先锋:《关于<税务会计>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2]孔祥银:《浅析高职税收实践性教学改革》,《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3期。
[3]胡晓东:《工商管理大学科中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的品牌创建 篇10
关键词:品牌,高职院校,创建,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想在社会中拥有适合自己的位置, 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创特色, 打造自己的品牌。否则, 会处于被淘汰的危险之中。近几年来, 经国家批准, 新成立的高职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多, 其中, 合并组建类院校占相当数量。这类院校建立的时间一般要比独立升格类院校稍迟一些, 在合并之初会遇到科学定位、专业整合、人员安排、资源整合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关于“品牌”的创建, 这关乎到一个学院的盛衰, 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品牌在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品牌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受教育者的选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学校品牌的认知、理解、认同。“学生择校读书, 单位择校用人”。因此, 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 实施品牌战略对于高职院校特别是合并组建类院校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1. 品牌有利于招生就业。
一所高职院校的品牌既是一个吸引广大生源的金字广告, 也是学校毕业生择业的最有力的推荐信, 对新建类高职院校若不能迅速树立自己的品牌, 抢占教育市场份额, 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 那么它的诞生也意味着退出市场。
2.品牌能给学校带来双重效益。一个好的品牌能够给学校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能够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学校的品牌好了, 自然吸引优秀的师资人才, 更能吸引众多的生源;培养出众多优秀的毕业生, 自然又将学校的声誉传播出去, 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同时, 名牌能吸引更多的办学资金, 使学校越办越好。
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创建品牌的途径
1.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高职院校要加强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关系, 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方式。学院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 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
2. 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性质和能力。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关键, 也是解决技能短缺问题的重中之重。一要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锻炼提高的政策和措施。二要坚持新任教师深入企业社会一线顶岗实践制度, 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操作能力。三要鼓励和引导高职院校从社会引进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全面提升教师的多种实战能力和整体素质。四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用人自主权, 打破学历限制、身份限制, 开辟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职业院校的绿色通道, 鼓励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有序流动。
3.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所在,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同一地域几家学校竞争日益激烈, 现以陕西省9个地市2004年前后合并组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为研究对象, 分析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弊端: (1) 专业设置的职业岗位群覆盖面较窄。各学院专业设置层次在专业目录的分布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大类在目录中的覆盖率为57.89%, 其次为咸阳、宝鸡和汉中, 其覆盖率分别为52.6%、42.1%和42.1%, 而其他院校的专业大类在目录中的覆盖率普遍偏低, 尤其是九所院校专业的二级类覆盖率更低。 (2) 专业设置的同质竞争不容乐观。以上九所院校共计有30个专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同类专业的重复, 占到已设专业总数的一半左右, 专业设置的重复率较高, 尤其是渭南职院与其他八所院校所设置专业均有重复, 重复率达到100%。在今后的发展中, 难免会出现这些学院之间专业的同质竞争。 (3) 专业规模普遍较小。从各院校所设置专业的绝对数量来看, 除宝鸡以外, 其他各校设置专业数都在14个以下, 专业数量普遍太少, 难以形成专业规模, 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持续发展。 (4) 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关联度较差。在九院校已设的64个专业中, 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电子信息类、材料与能源类等专业较少。这就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因此, 年轻的合并组建类院校, 一开始就要定位准确, 专业不仅要上规模, 而且还要上档次, 上名牌。
4. 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
职业教育不但要同企业结合, 同时也要为企业服务, 与企业共赢, 同企业一起发展。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不仅能够解决实训设备的落伍等难题,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出与市场零距离、岗位零适应期的实用型人才。可以与知名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办市场急需的高新技术专业;与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课堂走进企业、研究所, 使学生在生产、科研的第一线感受鲜明的职业气氛。
综上所述, 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要紧贴市场设置专业——创品牌专业;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创品牌教师;注重能力培养——造就品牌学生。但品牌创建不可急功近利, 不可以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一个积累发展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薛永恒.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研究[J].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浅谈电力类高职院校的考试改革 篇11
关键词:电力;高职;考试改革
近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得到迅猛发展,教育质量正在稳步提高。目前,各高职院校已从过去那种只强调规模扩张转变为追求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来。考试、考核作为评判学生学业成绩和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既是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也是教学过程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电力类示范高职院校——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其培养目标主要就是为电力生产、经营和管理一线输送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不仅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与此对应的考试方式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一、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对教师而言,考试是评判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对学生来说,考试是考察、评价其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所以从教育本质上看,考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全面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对电力类高职院校来说,考试更应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服务,为电力行业的人才需求服务,因此,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和评价,通过考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差距,而不是应过度看重卷面成绩的高低。
二、现行考试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校多数专业课仍然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对学生成绩的评介也往往局限于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员工,不是一群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同电力企业的人才需求相比较,现行的考试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一)取向过于狭窄
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测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判。将考核目标定位于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和记忆力的强弱,尤其是将考核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结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功利化倾向,即,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忽略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会限制教师的创新思维,使其不讲求教学技艺,只注重知识灌输,这样做的结果又会导致学生过于依赖书本和课堂笔记,甚至在考试中作弊以求获得高分。
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教学仅为考试服务。这样的考试完全违背了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
(二)内容过度依附于教材
考试内容既要贴近教材,更要贴近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现行教材的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企業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必须加以及时更新和补充。
考试内容脱离企业需求,过度依附于现行教材有背于高职教育的改革,也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方式过于简单
现行考试大多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笔试为主。这种方式对高职院校来说,有很多弊端。首先, 大部分高职生自控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理论成绩不优秀,但思想较活跃。一张试卷论英雄的考试模式不仅不能突出这些学生的优势, 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现行的考试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考试完全背离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时间安排不合理
现行考试存在的另一问题是考试时间安排得过于集中。这样安排名曰是为了营造考试氛围,方便集中管理,但却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松—紧—松”的节奏变换。平时上课懒散而考前振作;平时上课“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到考试就等着老师划范围、圈重点。学生这种学习习惯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容易使他们滋生投机心理。
三、关于电力类高职院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电力类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更需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本人长期从事学院的考务管理,通过对统计学基础、机械制图、电工电子、PLC原理、C语言等课程的观察,发现这些课程考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将理论知识考试转变为动手操作考试
长期以来,尽管我校每个专业每学期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专周,仍然要安排一周时间来完成理论考试。这种安排既挤占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还浪费了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认为,完全可以把单独的理论知识考试融入专周实践或转变成动手操作的考试中去。
例如PLC原理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相当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要想通过考试除了死记硬背别无它法,但考完不久学生就忘记了,况且考试成绩也极不理想。与其如此,不如把基础理论考试与动手操作考试合二为一。让学生分成四到五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项目,比如做一个十字口号信息灯的控制或是LED数码显示的控制等这些简单项目。这样,任课教师既完成了基础理论考核,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学生在一边学一边做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基本的可编程控制指令,还亲手完成了一个小项目,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标和考试目的。
再以“统计学基础”为例,这门课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一直采用的是课堂教学,闭卷考试。每次考完试,学生们都怨声载道,认为这门课的概念难以理解,公式繁多不易掌握。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用计算机来处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数据,而我们的学生却不会在计算机上完成对资料和数据的统计操作。因此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拿出总课时的三分之一来安排学生上机。在没有相关专业统计软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办公室自动化软件EXCEL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与分析。学生学完统计原理基础知识后,再学会用EXCEL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图表的制作、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的分类与汇总等操作,从而使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平时的操作有成绩记载,期末考试也完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项目,让其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考核。
笔者认为,按以上方式改革我们现行的考试模式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像电工电子、机械制图、C语言这类专业课程的考试,也完全有必要进行改革,即破除以往那种笔试答卷的固有模式,将考试重点由知识向技能转移,考试内容由教材向职业岗位要求转移,考试地点由考场向工场、实习场地转移,考试过程由教师监考向专家观测转移,使考试更加贴近职业,贴近岗位,考核成绩与学生具有的技术技能水平基本相当,真正体现出我们办学的目标和办学特色。
(二)考试成绩复合制
多年来,我校学生的成绩评定始终采用的是“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这个模式,其中,平时成绩多用平时考勤和作业来核定。
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上述平时成绩的核定方式使他们有空可钻。只要做到上课不缺席,哪怕人在心不在;作业按时交,哪怕一个班就那么二、三个版本,平时成绩都能稳拿40分。在我看来,以这样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不仅达不到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向上的目的,反而会使部分学生养成了投机取巧的习惯。对此,我认为应将现有的平时成绩评定模式改为“成绩复合制”,即“理论 +操作”双及格式。具体来说,就是两个“40 + 10”:
(1)期末考试满分为“40 + 10”。其中,理论考试满分为40分,平时考勤、作业、提问、单元测试满分为10分。理论考试成绩不足30分,视其为理论考试不及格。
(2)实践专周考核满分为“40 + 10”。其中,实操考试满分为40分,实践专周考勤满分为10分。实操考试成绩不足30分,视其为实操考试不及格。
上述两种考试中,只要实践专周考核不及格就视其为该门课程不及格。这种考核方式能促使学生重视实践课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能达到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动态化
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采用的仍是闭卷考试的模式。我认为,仅凭这种方式是检测不出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多少的,只要考前死记硬背,多数学生都能混个及格。
笔者认为,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学生。希望用考试来考倒学生,只能说明我们的考试方式还有待改进。事实上,考核学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性质、特點和难易度对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语考试、实操考试、项目作品设计等考核方式加以灵活运用,不仅可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熟练程度进行全面考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必然会带来考试时间的动态化。学校应给任课教师自主决定考试时间的权力。任课老师应根据课程需要,在不违背总的教学进程框架的前提下自主安排考试时间。教务处应对各门课程的考试时间进行协调和把控,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
同其他改革一样,考试模式的改革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首先,任课老师要敢于探索,积极推进考试模式的改革。其次,教务管理部门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对现行的考试工作量计算方式以及考试场地、资金、耗材的管理办法加以必要的调整。
当前,高职院校的考试模式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此项改革应采用“先试点、后推广”办法稳妥推进。此外,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符合实际需要,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对考试模式改革加以认真思考和大胆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耀敏.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2).
[2]游韬.高职院校考试形式的改革[J].今日科苑,2009,(22).
[3]周天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4]唐艳红.高职院校考试改革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技能培养探究 篇12
通过主动参与行业竞争,濮阳市化工企业研发能力快速提升,先后建立了11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5个重点实验室,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破解了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为化工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按照濮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将是濮阳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关键时期,急需或储备一大批相关技能型化工专业人才。
据统计,目前我国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 7万家之多,从业人员700多万。全行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2013年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发布的“石化行业后备人才供需情况报告”预测,“十二五”及其今后一个时期,石化行业仍然需要增加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全行业技能劳动者需每年增加27. 4万人,高技能人才每年也以10. 4万人的速度递增,而目前的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远不能及。职业教育,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1. 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国内各类院校石油和化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总量持续增长。据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对部分石化企业职工结构和新进员工进行调查显示: 2011年,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突破100万人,其中本科 在校生人 数占总量 的59% ,高职生人数占25% ,中职生人数占16% ,本科招生继续增长,而中、高职院校招生则持续下滑,虽然人才总量在增加,但却存在着结构比例失衡问题。反观化工企业发现,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占总数的比例高达69. 09% ,管理人员占总数的13. 71% ; 研发和销售人员的比例比较接近,在4% ~ 5% 之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增,企业新进员工中生产人员的比例高达76% ; 全行业每年新增从业人员中,中职生占到总数的77% ,本科生的注入量较少,呈现出本科和高职院校培养的为化工产业所用的人才与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严重倒挂的现象。这预示着将有大量的本科生因其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不足而面临失业。
2. 布局性失衡严重
职业教育的规划布局应适应产业的发展趋势,“集约化、大型化、园区化、临港化”是当前全球石油和化工业的发展趋势,由于目前的高职院校都有企业职工院校的历史背景,致使国内高职院校的石化类专业呈现“小型化、分散化”状态分布。调研过程发现,接近1 /3的职业院校承载着60% ~ 80% 的专业规模,众多的专业点“低水平、重复性”建设,最终造成有限资源严重浪费,管理困难,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无法满足现代石化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急需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压缩或撤并“小、散、差”的职教专业点,集中资金和优惠政策向石油和化工专业配套较为齐全,专业优势明显且社会急需的高职院校倾斜。
3. 转型期专业技能人才缺乏
现代石油和化工业具有生产规模大,资金投入大,技术和人才密集,安全生产要求较高,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今后的化工发展在节能、环保和物资流通等方面要求会更高,不断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对石化类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以及对化工人才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先进生产工艺、高新技术产品和新装备的不断应用,化工企业对一线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复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要求会更高; 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期,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设备和生产线,一线生产涌现出许多与高新技术有关的职业岗位,而现有的一线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岗位要求,特别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对人员素质和技术层次的要求逐步提高,急需一大批高端的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二、化工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
化工产业的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化工企业也为职业院校提供稳固的实训实习基地。如何紧跟化工产业的发展步伐,办好职业技术教育,探索化工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途径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
1. 顶层设计,构建科学职教人才质量评估体系
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学机构主动接受第三方“化工行业指导委员会”对其进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势在必行。“化工行业指导委员会”是由化工行业权威、社会影响力大、称职尽责的专家或化工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机构,在行业供需、职业规划、核心技能、专业方向规划及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化工行业指导委员会”在核心课程建设、专业教材编写、专业建设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建议,通过灵活工作机制,促进高职院校石化专业教育领域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教一体化方面有所创新。
为实现石油和化工行业后备人力资源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化工行业指导委员会站在国际视野,高屋建瓴,重点研究行业指导运行机制、构建职业教育贯通体系等问题,汲取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开展课题研究,探讨思考作为石化强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问题。
2. 文化对接,瞄准行业对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
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每年吸纳数十万名本科、高职及中职毕业生加盟产业大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积极研究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问题。做好文化对接的关键一是如何将产业文化的精髓与学校的教育深度融合,最终落实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培养方面; 二是探索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在职业教育中融入石化工业的先进文化理念,对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和途径进行深层改革; 三是探讨在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中,如何补充并强化产业文化教育课等。
3. 建设双师素质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中国石油和化工指导委员会以及全国化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每年利用寒暑假举办化工类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班以及项目化教学高级研修训练班等,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样的平台,为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创造条件,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行业调研、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技能大赛、学术交流方面积极参与,做出成果,完善自身技能,逐步提升能力,培养更多适应当今化工行业发展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既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这是由职业教育的能力导向特点所决定的。高职院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到校授课或指导学生实训活动,安排青年骨干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岗位锻炼等,可有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
4. 举办职业大赛,强化技能引领专业建设作用
主题为“技能—中国化工”的全国石化行业技能大赛,自2005年至2011年已成功举办7届33场。2012年全国石化行业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首次纳入教育部技能大赛系列,由教育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化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承赛院校等承办,包括化工生产技术( 化工总控工) 、化工仪表自动化( 化工仪表维修工) 、化工生产设备维修( 化工设备维修工) 、工业分析检验( 化学分析检验工)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有机合成工) 等赛项。全国职业( 化工) 技能大赛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石化行业与教育部共搭平台,体现政府与行业之间合作,强化了教育与企业的交流; 二是由行业和职业院校专家共同组成石化赛项专家组,充分考虑到竞赛内涵与现代化工发展接轨; 三是石化赛项技术方案由石化行业指导委员会统筹确定,内容涵盖化工领域职业教育的重点和主干专业,竞赛方案紧紧贴近行业对企业职工的技术技能要求,大赛内容覆盖专业核心技能点; 四是启用行业企业专家现场裁判,第三方执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性,体现赛场既是竞技场也是德育教育基地的双重性。
通过专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考察参赛选手对化工生产技术操作技能的掌握,展示选手团队合作水平及综合职业素养,同时也能够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化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5. 产教对接,搭建职教与企业互动平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行业指导部门的支持下,当地政府要积极尝试为院校和企业搭建对接沟通的桥梁,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对话、合作、共赢的对接互动平台,逐渐形成政府部门与行业携手推进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机制,逐步提高高职教育支撑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的能力。
【高职高专类院校】推荐阅读:
高职高专院校07-23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05-15
高职高专农业院校05-14
农业类高职高专08-22
药学类高职高专11-08
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06-06
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11-15
高职高专院校内部审计12-09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05-11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论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