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2024-10-19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共10篇)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1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干预脑卒中后居家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后居家患者40例, 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 干预组给予社区家庭康复模式, 比较干预后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 两组STREAM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 干预组STREAM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前, 两组FIM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 干预组FIM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可提高脑卒中后居家患者康复效果,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居家患者,社区家庭康复模式

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120~180/10万, 死亡率60~120/10万, 脑卒中后存活的600万患者中, 残障率高达75%[1]。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护理需求率高于65%, 最高达94.12%[2]。我中心是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承担着周边百姓的居家护理服务, 针对脑卒中后居家患者, 我们成立了以康复医师、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共同组成的康复团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脑卒中后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 且意识清楚, 病情稳定。其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68~8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8例, 中学及以上12例。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 排除严重认知障碍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 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经济、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对照组接受照顾者自行安排的康复运动锻炼。对干预组进行整体化、个性化入户干预。干预内容和频率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调整。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知识讲授及动作演练, 如患侧肢体的按摩和被动活动、良肢位保持、床上和床边训练、背靠墙站立及重心转移、自行行走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定期上门评定疗效, 并及时纠正错误训练方法。

观察指标:干预后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采用康复运动功能评定测量表 (STREAM) [3]与功能独立性评定法 (FIM) [4]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机体康复效果。

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STREAM得分比较:干预前, 两组STREAM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 干预组STREAM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FIM得分比较:干预前, 两组FIM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 干预组FIM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生存及较好的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模式的治疗目标。社区康复团队对脑卒中后居家患者进行康复干预, 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患者机体康复的效果。本研究发现, 干预组经6个月、9个月、12个月康复锻炼后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 如对患肢的按摩和被动活动、床上和床边活动、背靠墙站立、站立平衡和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 此结果与王晓云等结果一致[5]。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可行且积极、有效,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使回归社区或居家的患者继续得到有效的康复护理, 在康复医师、全科医生及社区护士的全面参与帮助、教育与学习下实现生活自理的最终康复目标, 为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健康教育在康复中起到促进的作用, 社区护士可让家属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及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度了解, 告知前还可以向他们谈论张海迪等克服身体障碍, 追求幸福生活的事迹, 让他们对疾病的康复树立一定信心。社区康复团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的康复干预计划, 将相关康复技能及护理知识传授给患者及家属, 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并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后居家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可预防复发, 使患者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1]姜小鹰.脑卒中照顾者压力表中文版的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2) :1-2.

[2]张小燕, 许继晗, 苏永静.初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 2012, 9 (7) :294.

[3]Daley k, Mayo N, Wood-Dauphinee S.Reliability of scores on the Stroke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Movement (STREAM) measure[J].Phys Ther, 1998, 78:8-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主编.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上册) [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68-94.

[5]王晓云, 崔虹, 钟华荪, 等.护康复团队在脑卒中早期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11) :985-988.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2

田林三小 崔莹

一、活动模式的背景

田林三小是一所位于田林社区的小学,社区内有着丰富的资源,学校及时抓住这一有利优势,针对如何为学生开辟新的科技活动场所;如何在开展科技活动中让学校、家庭、社区相互配合,达成和谐;如何吸引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制定了“学校、家庭、社区”的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活动模式有序地开展各项科技活动,以它为切入点,整体推进学校的科技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活动模式的总体构想

(一)活动模式的含义

所谓“学校、家庭、社区”的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其中“三位一体化”是指,着力构建一个以学校为核心,家庭、社区为延伸和拓展的一体化科技教育活动体系。借助这一体系将学校、家庭、社区组成一个联动的整体,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科技教育中的实践功能,使学校的科技活动从基础到探究有序地开展,从而整体推进学校的科技教育,实现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模式的功能目标

1.为学生开辟校外科技教育基地,搭建科学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学有所用,变成为家庭和社区服务的东西。

2.丰富学生课余时间的内容和空间,学校、家庭和社区形成一体化的科技教育环境,校内、校外共同为学生营造浓郁的科技教育氛围,让科技教育变得亲和、自然和丰满。

3.培养学生学科学、学科技、用科学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4.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人”的身份。

5.让学生以行动去影响父母乃至广大社区人员,提高他们的科学兴趣、科学意识,使学生的科技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延伸。

(三)活动模式遵循的原则

1.互动性原则

“学校、家庭、社区”的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遵循了互动性原则。通过三位一体化的活动模式,把家庭、社区中丰富的科技资源引入学校,增强学校科技教育的师资力量,而家庭、社区的参与,更为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广阔的天地。通过三位一体化的活动模式,使学校的科技教育,融入家庭,走进社区,吸引每一位学生、家长乃至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亲密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丰富了社区活动的内容,使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承担科技教育的责任。由此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多方拓展、互动互补的科技教育运作机制。

2.实践性原则

我们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区为延伸和拓展方向,定期精心设计主题型科技实践活动,如“共绘绿色春天”――吊兰无土栽培系列科普活动;田林三小节水大行动;“流动的芳草地”――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系列科普活动等等,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密切的合作,给予学生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科普活动场所。在学校、家庭、社区营造自然、生动的环境教育氛围,让学生愿意用心灵去体验自然,倾听自然的呼唤,愿意发自内心地去爱护环境、关心自然。

三、活动模式的策略

(一)多元沟通的策略

为了能有效的实行“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运用多元沟通的策略是关键。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科技活动展示,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科技教育情况,取得家长对学校科技教育的支持;学校还要与社区、街道沟通联系,依托社区,充分挖掘社区中的科技资源,积极将其引进学校,增强学校科技师资力量,依托社区,创设条件,开辟校外科技教育基地。通过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多元沟通,形成校内、校外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科技教育管理机制。

(二)强化过程教育的策略

所谓强化过程教育,即: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对新知识的不断探求。

为了能有效地实行“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我们还运用了强化过程的策略。

科技活动的社会化功能已日见突出,学生参与活动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性活动。鉴于这些,学生所参与的科技活动必须强化过程,在过程中体现实践性与探索性以及它的社会价值。

我们以强化“问题中心”为构架主线,而后通过”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体验其中的经历,寻找并思考导致问题产生与发展的因素。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们设计了“流动的芳草地”――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系列科普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集资在公交车上做环保公益广告,为此,我们把整个活动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计了六至七个在家庭和社区亲身体验的子活动,从而强化环保教育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宣传环保的艰难性。

四、活动模式实施的具体形式和途径

1、校内引发科技活动的热点

(1)定期设计主题系列科技活动

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是生物和环保。我们认为以往的环保教育,往往用灌输的方法,学生对环境教育的道理早已耳熟能详,可做起来,照样我行我素,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认为主要是活动的内容、形式缺少童趣,缺少“情”。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校的科技教师每学期都围绕一个环境教育的主题精心设计主题系列环保科技活动:“共绘绿色春天”――吊兰无土栽培系列科普活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田林三小节水大行动;“流动的芳草地”――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系列科普活动等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校内引发科技活动的热点,以“情”感人,自觉内化。

(2)建立科技雏鹰假日小队

为了能有效地实施“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我们在校内鼓励各中队组建有特色的“科技雏鹰假日小队”统计全校共组建了四十几支假日小队(如白鸽小队、绿动小队、星光小队),“雏鹰假日小队”这一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时空限制。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联谊单位,开展主题型的科技活动,他们到社区为居民装节水瓶;把掌握的吊兰无土栽培方法教给社区的居民,帮助他们美化环境;到公交车队和学校附近路口做调查,了解在公交车上做环保广告的费用和必要性;为集资在公交车上做环保广告,在田林社区开展“六•一”大型义卖活动等等。于是,到处是他们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到处都有他们开展科技活动的身影。

(3)定期进行科技讲座

为了能够顺利地开展主题性系列科技活动,能够在校园中、学生中引发科技活动的热点,保证“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的有效实施,我们利用升旗仪式讲话、校会的时间,定期邀请科学家或科技教师给学生举办与活动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让学生学习、了解有关的知识,保证活动的开展。

2、庭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1)提高家长的科技意识,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

我们在家长会上,邀请社区科学家为家长做科技讲座,增长家长的科技知识;公布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计划,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科技教育的情况和动态;邀请家长参加科技节活动、主题型科技活动展示等。

(2)定期开展亲子内容的科技活动

为了增加家长与孩子交流的内容,争取更多的家长关心和支持学生的科技活动,我们在主题型的科技活动中,定期开展相关的亲子科技活动:孩子和家长共同用无土栽培的方法培育豌豆苗;“我给妈妈讲环保”;“与爸爸妈妈同绘自行车环保广告牌”等等,让孩子鼓动家长参与到我们的科技活动中,架设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促进了家长与学生互动的活动,更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出了浓浓的科技教育氛围。

(3)争创科技环保家庭

为了保证家庭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实践场所,发挥家庭在科技教育中的熏陶功能,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科技活动,帮助学校普及科技教育,我们在每次主题性科技活动结束后,都在各年级中评选出环保型家庭和学习型家庭,并在家长会上邀请这些家长做经验交流。

3、共建社区科技教育基地

(1)积极开发社区的科技资源

我校位于田林社区,田林社区有非常丰富的科技资源,在遗传学奠基人生物学家谈家桢的亲自关怀下,我们专门聘请了田林社区的三位生物学家作为学校常年指导教师,这些老科学家为我校的科技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定期为学生做科技讲座,指导学生无土栽培,特别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了第一个植物克隆小组。丰富的社区资源,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力度,增加科技教育工作的技术支援,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整体科技教育的水平。

(2)共建社区科技教育基地,为学生搭建科技教育实践平台

初,为了能够让”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扎扎实实地运作起来,我校与田林社区的14家单位签定了共建科技教育基地的协议书,有航天基地、第六人民医院、联华超市、田林街道各居委等等。

这些科技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技活动的实践场所,学生们定期能够定期到联谊单位开展主题型科技活动。

(3)抓节假日开展社区科技活动。

我校与社区共建科技教育基地后,为了让这些基地能够成为学生又一科技活动实践场所,我们在各个节日,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定期开展社区科技活动。如:3月5日“学雷锋”,我们带领学生到社区给居民安装节水瓶,宣传节水知识;到联谊单位送环保宣传画;6月1日,为在公交车上做环保广告集资,开展“流动的芳草地”义卖活动;到联谊单位送自己亲手制作的吊兰无土栽培盆景,把无土栽培知识教给居民。

五、活动模式的实践效果

(一)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

几年来,我校坚持运用“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开展科技教育卓有成效,这已从我校学生科技素养的总体提高中充分显现。

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为我们设计科技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时空和开放度大大增加。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丰富的课余生活,广泛的活动空间,激发学生们积极地以小主人的身份投入到科技活动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在“共绘绿色春天”的科普活动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网站、书籍、光碟上查找无土栽培的资料;用观察记录、植录日记、摄影、绘画记录吊兰的生长变化;和父母一起无土栽培豌豆苗,把掌握的吊兰无土栽培方法送到社区,教给社区的居民;部分学生在社区科学家的指导下,对无土栽培的相关问题展开课题研究。他们的数篇研究论文获得上海市和全国的多个奖项。

(二)为父母和孩子架设沟通的桥梁,形成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几年来,我校努力把该科技活动模式贯穿于科技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在学校、家庭、社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科技教育中的实践功能,实现科技教育的可持续性,把封闭的活动改革为创造式的活动,形成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通过活动,家长们发现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增多了,更从孩子的口中了解了不少科技新信息,增长了不少科技知识。

每当我们带领孩子们到社区开展科技活动时,社区的人们常常高兴地对孩子们说;“社区有了你们才快乐充实。”我们把科技活动从课内搬到课外,延伸到社区,不仅为学生开辟了新的科技活动领域,也使社区工作内容更充实,扩展了社区工作的视野。

(三)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究精神

我们围绕上述科技活动模式开展主题型的系列科技活动,全新的活动领域,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出色地完成活动任务,他们努力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创新的火花不断涌现。有时我们最初设计的科技活动往往内容比较单薄,形式比较单一,后来常常是从学生的活动中得到灵感,再进一步充实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六、活动模式的评价

为了检验“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的实践效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评估。

(一)学校、家庭、社区三者是否沟通紧密

(二)学校的科技活动在家庭和社区中的影响怎么样

(三)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时空、开放性是否大大增加。

通过对上述几方面评估。从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完成科技活动的实效,我们看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的实施是成功、有效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多项市、区乃至全国的科技竞赛中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又一批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造、热爱科学的学生不断涌现,“未来的科学家”正在我们的学校――田林三小起步成长。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3

摘要: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唯一的子女遭遇意外或重大疾病离世从而成为“失独家庭”,在遭受丧子打击的同时,养老问题将成为失独家庭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现状及困境,通过借鉴国外社区养老的先进经验,提出从健全社区管理机构、建立社区帮扶机制、成立社区养老基金、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等方面构建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模式。

关键词:农村;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片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研究”(编号:14BJY20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武陵山片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路径研究”(编号:14YBA322)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4.066

所谓“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失踪或死亡后,未再次收养或生育子女的家庭。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至少有108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新增7.6万个,其中农村失独家庭78万个[1]。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农村“失独家庭”的生活困难出台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依旧不能解决失去唯一孩子所造成的家庭生活困难。农村“失独家庭”进入老龄阶段以后,由于失去家中重要的劳动力,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加之生活无人照料,病痛无人关心,心灵无所慰藉,养老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设法解决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是全社会都要高度关心重视的民生问题。

1我国现行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政策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最主要方式就是家庭养老,但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失独家庭”。我国目前缺少专门针对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政策和相关法规依据,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1 我国现行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政策

现阶段,我国一直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建立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政策,实施的新农合、新农保、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救助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农村“失独家庭”的实际生活困难。

1.1.1 新农保 2009年以来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以保障所有农村居民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而建立的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全方位保障体系。农村失独家庭虽然也在新农保的保障范畴内,当农村失独老人符合新农保所规定的养老金领取条件时,也可依法领取一定的养老保险金,但是由于新农保是普遍性质的保险制度,缺乏对“失独家庭”的照顾,很难保障失独家庭的最低生活要求。

1.1.2 新农合 “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的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个人、集体和政府共同筹资,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农村“失独家庭”的老人身体状况尤其差。据统计,失独父母由于长期深陷失去独子的悲痛,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有50%以上的人由于常年超负荷劳作患有各类心脑血管、类风湿慢性疾病;超过15%的患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有的“失独家庭”的医药费支出就占家庭日常开支的70%。因此新农合的出现,及时解决了农村“失独家庭”的疾病治疗费用开支过大的问题,也是对农村“失独家庭”养老的有力支持。

1.1.3 五保救助制度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建立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制度,对所有农村范围内的符合条件的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提供“五保”。从现实情况上来看,农村“失独家庭”老人,在达到一定年龄要求时均属于“五保”范畴,可以享受这一国家救助政策,但从当前“五保”救助现状来看,还不足以满足农村“失独家庭”,尤其是双失独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1.1.4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我国于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该制度规定,在唯一子女伤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进行合法收养子女的独生子女家庭夫妇,自女方49周岁起,由财政发放夫妻每人每月不低于一定数额的特别扶助金,该数额自2012年起,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10元(伤残)或135元(死亡)。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重点强调要继续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将该扶助金额再次提高到城镇居民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居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的标准,并建立了特别扶助金的动态增长机制。截至2013年,我国领取特别扶助金的“失独”父母共计67.1万人,其中子女死亡的“失独”父母高达40.7万人,占总人数的60%[2]。

1.2 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现行养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现行与农村“失独家庭”养老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保障体系运行机制,不难发现,我国农村“失独家庭”养老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

1.2.1养老补助的标准偏低 尽管农村“失独家庭”的老人可以获得诸如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五保救助在内的多项资助,但仍然缺乏针对农村“失独家庭”的专项帮助,单单依靠这些普适制度是无法实现农村“失独家庭”老有所养的。例如新农保,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省份,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不超过每人每年800元的标准。再如,五保救助制度,对农村“失独家庭”老人来说,国家的保障和救助仅仅只是其基本的吃、穿、病、死、葬等问题。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仅靠国家的一些政策性的资金扶持,是不可能保证农村“失独家庭”安然度过晚年的。

1.2.2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存在漏洞 例如有学者对新农保长期调查发现,在新农保的实际运行中由于执行监督体系不健全,资金的发放透明度差,导致资金的使用管理不规范,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挤占、贪污、挪用农村养老保险金的违法犯罪现象,不少失独老人根本无法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再比如五保救助制度,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规定和救助标准。时至今日,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未落实五保救助制度,即使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也还未全部实行“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这显然不利于农村“失独家庭”养老[3]。endprint

1.2.3 社会公益力量较为薄弱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相继成立了专门帮扶失独家庭的民间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这类组织每个月都会组织大家参加跳舞、跳绳、旅游等活动。在团体力量的帮助下,很多人重新鼓起勇气,心灵也有了集体活动的温暖和慰藉。但是,目前城镇关注“失独家庭”的社会公益组织刚刚起步,而专门关注农村“失独家庭”的社会公益组织更是空白,而这类公益组织社会吸引力不够,其所能获得的资金支持是少之又少,正常运转经费紧张,长此以往,恐怕难以为继。

1.2.4 缺乏对“失独家庭”的心理慰藉 农村失独家庭一方面由于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自身失去了最大的现实依靠和精神寄托,内心变得非常敏感和脆弱,甚至会转变为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以及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另一方面,由于外界某些人的迷信观念视“失独”者为不祥之人,对“失独家庭”歧视,或给予不公平对待,这种行为更加会伤害失独老人内心,对其脆弱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除了给予“失独家庭”物质上的帮扶,笔者认为,精神上的慰藉更加紧迫和重要。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行我国对“失独家庭”的救助制度,存在着重物资救助,轻精神救助的现象。

2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势分析

社区养老模式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服务方式上体现为以上门服务为主体,以托管照顾服务为补充来照料老年人生活的服务方式,是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构建的全新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势在于:让老人在自己家中居住,不至于有来自陌生环境的压力,在得到身边人照顾的同时,又可以定时享受到由社区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提供的上门服务,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又区别于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养老模式。由于当前我国养老制度还不够完善,政府投入的资金相对短缺,想在短时间内完善我国现行的养老体系难度非常大,在这种社会养老体制失灵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对于子女离世、经济条件欠佳的农村“失独家庭”来说,几乎成为一种奢望。所以,笔者认为,现阶段可以尝试运用农村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族群社区资源,即构建完备的以自然族群为社区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能很好地从经济、生活和精神等多方面给予农村失独家庭以支持,从而有效缓解其养老压力。

2.1 经济上的支持

“社会资本是个体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能够帮助个体获取外部的物质支持。个体拥有的社会关系网越广,它能够获得的社会资源就越多”[4]。由于唯一子女遭遇意外或重大疾病离世,老人们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支撑,而现行制度内,政府所能提供的经济补贴相对于当今社会的高物价、高通胀来说显得杯水车薪,无法解决老年人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而我国农村社会资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血缘、地缘为主,在失去独生子女后,出现生活困难,尤其在生病之后的老人们,基于血缘基础上的族群社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养老模式中,通过族群社区机构的发动,集合社区内广大村民、族群成员的力量,建立社区互助基金或帮扶基金,通过对失独家庭每日、每月、每年的点滴资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失独家庭经济来源有限这一问题。

2.2 生活上的照料

现今中国农村,人口外流的现象虽然比较多,但农村老年人和妇女的流动性比成年男子和小孩的流动性要低,因此,我们可以将农村“失独家庭”所生活的地域组建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族群社区,生活在这些社区中的“失独家庭”的老人,如果在日常生活或生病住院时无人照料,可以寻求族群社区内相对年轻的老人或中年妇女的帮助,这样一来,失独家庭的养老就多了一重保障。

2.3 精神上的慰藉

人进入老年阶段,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但对于农村“失独家庭”的老人来说,唯一孩子的失去,这些都变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孤独寂寞,悲痛交加,心理寄托的缺乏使他们无法积极面对生活,加之农村老人普遍教育程度低,更难实现自我心理创伤的修复,精神自然也就变得非常脆弱和敏感,从而刻意与外界保持距离,慢慢使得自己被社会边缘化。农村社区往往是建立在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个熟人社会,农村“失独家庭”的老人大多都有很多的兄弟姊妹,农村族群社区可以通过合适的引导,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将对于子女的寄托转移到兄弟姊妹的感情上来,同时,他们的兄弟姊妹和社区村民、族群成员还能从不同方面给予老人精神方面的关爱。

3 构建农村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模式的具体措施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等当前主流养老模式已不足以满足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需求,也不能完全解决“失独家庭”的生活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农村族群社区在养老支持方面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建立新型的农村“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模式,是解决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有效方式和关键所在。

3.1 健全社区管理机构

根据老年人需求,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养老机构,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真正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与医院、学校、菜场等社区配套设施同等重要的内容纳入规划。单一的养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因此构建一种多层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势在必行。就目前已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看,也存在着同一设置、同一格局、同一模式的情况,恐难适应各地多元化的需求,建议根据不同地方老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走多样化发展之路。这种多层次服务网络主要包括:纯福利性社区服务、邻里互助的社区服务和有偿社区服务[5]。为老人提供如代买代购、代缴费用、陪同就诊、代为配药、医疗保健和心理咨询、入户探视等服务,举办文艺汇演,丰富社区老人生活。

3.2 建立社区帮扶机制

根据农村族群社区自身的特点,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社区民间组织体系。如果“失独”的老人过多,存在的问题已经不能简单地通过亲属帮扶救助解决,就可以通过由村民组织出资和村民自愿捐款等方式,组建以“失独家庭”为主体的互助协会,以实现失独家庭之间的养老互助,达到“抱团取暖”的目的。农村“失独家庭”互助协会作为与“失独家庭”接触最密切、最直接的一种农村自治性群众组织,可以有效利用其血缘、地域优势,通过协会内部会员与会员间互助的方式发挥组织功能。在互助协会中,相对年轻的和相对健康的老人可以为高龄的和患病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鼓励提倡“失独家庭”互助协会的创建,并考虑从财政支出方面给予支持,并以互助协会为依托开展社区活动、医疗救助、生活照料等项目,强化农村社区在“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功能,以期为其提供有力的组织基础和相对稳定的经济保障。endprint

3.3 成立社区养老基金

农村族群社区管理机构及养老互助协会应成为失独家庭养老资金筹集的重要力量,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家和慈善组织募集资金,将所募集的资金成立失独家庭养老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以资金给付的形式,帮助“失独家庭”的家庭赡养。

3.4 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

通过组织以社区为主体,组建相对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志愿者们定期或不定期为“失独家庭”照顾,帮助家庭中的老人解决生活上实际的困难,通过社区活动,帮助老人排解心理上的障碍、走出丧子阴影、重获生活希望[6]。另外,可以以志愿服务为有利契机,广泛开展“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化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失独家庭”的氛围,从而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关爱失独家庭”活动。同时,通过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农村社区活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加强“失独家庭”成员与其他村民,以及“失独家庭”之间的沟通与感情,重新构建“失独家庭”的社交网络,以达到整合农村社会资源,丰富“失独家庭”成员精神生活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 武诗.失独老人:孤独的晚年如何安放[J].今日中国论坛,2012,(9):44-45.

[2] 蔡方华.“失独家庭”应得到社会双重关怀[N].中国社会报,2012-05-21(3).

[3] 【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37.

[4]【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8.

[5]边燕杰.中国城市中的关系资本与饮食社交: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J].开放时代,2004(2):94-95.

[6] 李华成,徐前权.加快推进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体系建设[N].山西政协报,2013-07-17(4).

[7] 李征文.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8):99-1.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4

关键词:社区精神病,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康复效果,家庭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 且目前临床短期住院治疗和护理对精神病的效果有限, 加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相对紧缺, 故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已从传统的住院治疗逐渐转变为社区治疗、康复及护理[1]。欧洲的荟萃分析表明, 院后有效的疾病康复干预可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降低30%, 使再住院及死亡联合终点事件降低18%[2]。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也表明, 以家庭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通过多学科协作对疾病进行管理, 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次数, 提高生存质量, 大大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质量[3,4]。社区是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场所, 但目前我国社区疾病的研究多集中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而对于精神疾病的研究多针对住院患者, 故规范社区精神病的康复治疗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家庭医生责任制是指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的团队服务, 通过与社区内家庭签约, 为家庭成员提供连续、有效及安全的基本卫生服务, 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及促进全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6]。本研究以社区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院后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进行为期1年的互动干预, 旨在观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对家庭照顾者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社区精神病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1) 符合《国际疾病分类 (第10版) 》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edition, ICD-10) 精神病诊断标准[7]; (2) 病历管理资料完整; (3) 出院时处于病情缓解期, 出院后均由家人照顾; (4) 简明精神病量表 (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评分<30分。排除标准: (1) 合并恶性肿瘤者; (2)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3) 器质性精神障碍及酒精依赖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7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82例和对照组96例, 干预组男51例, 女31例;年龄23~74岁, 平均 (32.16±1.59) 岁;病程2~13年, 平均 (8.09±3.03) 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40例 (48.78%) , 初中22例 (26.83%) , 高中和中专20例 (24.39%) ;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26例 (31.71%) , 抑郁症39例 (47.56%) , 癫痫17例 (20.73%) 。对照组男56例, 女40例;年龄22~74岁, 平均 (31.86±1.66) 岁;病程3~15年, 平均 (8.24±2.98) 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49例 (51.04%) , 初中28例 (29.17%) , 高中和中专19例 (19.79%) ;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31例 (32.29%) , 抑郁症45例 (46.88%) , 癫痫20例 (20.83%)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所有患者或其直系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出院后康复治疗方法

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常规药物维持治疗, 定期复诊, 并遵医嘱应用精神病药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进行康复治疗, 具体方案如下: (1) 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由社区精神病家庭医生、预防保健医生、全科护理人员组成, 组内成员分工协作, 进行监督和咨询服务, 由社区精神病家庭医生负责患者治疗、用药指导及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预防保健医生负责作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全科护理人员则负责情感表达、活动安排、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指导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等; (2) 采取日常门诊复检、电话、社区服务站点健康咨询室等多种随访方式进行康复治疗,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月至少进行1次家庭上门干预, 至少3次电话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用药指导、作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情感表达以及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等; (3) 开启医生与患者或其家属的互动平台, 例如微信、微博、社区服务中心固定电话等, 加强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 增加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任, 通过有效沟通, 交流相关信息, 使医护人员可针对性处理问题, 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为期1年。

1.3 质量控制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内所有成员均接受系统化的社区精神病治疗、护理相关知识培训, 规范社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护理流程, 落实每项干预措施, 并成立专门监督小组, 每月不定期采用现场考核、巡查及受试者电话回访等方式跟踪干预措施落实情况, 评定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健康宣教、生活护理、家庭访视及建立互动平台等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于护理依从性较差或因干预措施未能落实等原因导致不符合本研究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护理工作开展要求的受试者予以剔除。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出院时和出院1年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于任务的生活能力测验 (UCSD Performance-based Skills Assessment, UPSA) 、Zairt照顾者负担量表中文版 (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 ZBI) 评定两组的精神症状、生活技能及主要照顾者负担水平。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1) PANSS:由30个症状条目组成, 分别为7个阳性症状、7个阴性症状、16个一般精神症状, 采用1~7级评分, 计算总分, 并转换为100分制, 分值越高, 患者症状越严重[8]; (2) UPSA:包括财务能力和沟通能力两个维度, 分别由10个条目和9个条目构成, 每答对1个条目, 得1分, 计算总分, 并转换为100分制, 分值越高, 患者生活技能越强[9]; (3) ZBI:包括照顾者的健康情况、精神状况、经济、社会生活4个维度, 共22个条目, 采用1~4级评分, 计算总分, 并转换为100分制, 分值越高, 照顾者负担越重[10]; (4) 采用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设计的精神病恢复期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包括病因知晓、危险因素知晓、治疗知晓及康复知晓四个方面, 每个维度评分0~10分, 计算总分, 并转换为100分制, 评分越高, 知晓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病症状和生活技能比较

出院1年后, 干预组PANSS、UPSA、ZBI评分和对照组ZBI评分均优于出院时, 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出院1年后, 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均优于出院时, 且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与出院时比较, 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5

*与出院时比较, 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精神病患病人数有增加趋势, 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亦相应升高, 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故社区精神病的社区治疗、康复、预防已成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责任[11,12,13,14]。因此, 探索一种适合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模式已成为促进精神病患者康复、降低肇事肇祸率及恢复社会功能的关键, 并成为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一种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连续健康管理为目标, 通过与社区内家庭签署契约后, 为其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指导的新型医学运作模式[15,16]。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将探索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医生制度列为其重点内容。

本研究结果显示, 出院1年后, 干预组PANSS、UPSA、ZBI评分、对照组ZBI评分及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均优于出院时, 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对干预组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进行为期1年的互动干预, 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持续负责患者的治疗, 确保精神病患者院后治疗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利于病情和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的观察, 根据病情的改善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此外,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引导精神病患者积极参与各项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同时通过与患者建立平等友好的相处模式, 充分调动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热情性, 增强患者用脑、用手能力, 进而提高患者生活技能, 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而对照组院后缺乏连续、系统的康复治疗, 治疗和康复训练依从性较低, 部分患者不遵医嘱用药, 对康复训练缺乏积极性, 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 精神症状和社会技能的改善均不佳。对家庭其他成员而言, 精神病是一项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负担, 尤其是主要照顾者, 严重影响其整体心理健康状况[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 患者主要照顾者ZBI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 可见干预组主要照顾者负担水平较对照组轻, 可能与干预组精神症状和生活技能改善较优有关。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除与院后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训练有关外, 还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 而疾病知晓程度是培养患者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先决条件, 有利于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及时识别早期复发征兆, 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19];同时精神病患者一旦掌握自身疾病的康复知识, 积极运用康复技巧延缓或减轻持续存在的精神症状, 最终达到管理自身疾病的目的, 促进康复[20]。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病因知晓、危险因素知晓、治疗知晓及康复知晓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表明对干预组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进行管理, 开启互动平台,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可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咨询进行解答, 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利于培养良好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康复。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5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社区 德育活动模式

当教育体制、教育目标转化为一种结构化的模式后,才能有效地进入组织的教育行为、运作状态,产生机制性的教育效应。德育模式是德育实施范式或定型化的操作样式。德育模式以一定德育观和品德发展观为指导,其形成是德育体系建立的标志。由于人们德育观和品德发展观存在着差异,致使德育模式具体形态呈现为多样性。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我们创建并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德育的四种模式。

一、以社区为中心,活动为载体的共建型模式

社区是一个“特殊生活圈”,其特殊性就在于它并不单单是人们修养生息的地方,同时也是人们通过区域性的教育互动学会做人,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所大学校。

社区如何实现教育互动,成为社会化的大学校,我们经过多年的大教育实践和近年来的社区教育实验研究,在形成了一个以社区为中心、活动为载体的共建型德育模式。如我们在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在社区围绕“知荣辱、讲文明、创示范”的主题,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活动为抓手,开展了15项活动。主要包括六项内容:一是以“文明、感恩、诚信”为主题,开展“文明在手中、文明在脚下”,“文明从我做起”的交通文明、环境保洁等活动;二是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安定科技馆、社区科普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活动;三是在社区中开展“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和“识毒、拒毒、防毒、禁毒”的参与教育体验的系列活动;四是依托校内外人力资源,组织专家、学者、老干部讲师团成员为学生们举办各种讲座;五是搭建多样化文体平台,满足中小学生喜爱表演的愿望;六是开展以“感恩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广大社区干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从而形成了以活动为载体的共建型德育模式。

二、以学校为中心,“四个一”为形式的联动型模式

学校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学校德育充分体现着时代先进文化的道德精神。为此,社区青少年德育应当以学校为中心,建构学校、家庭、社区大德育的联动机制。这样才能产生青少年德育的整合力,收到青少年德育的机制性效应。我们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建构形成了以定西理工中专为中心,“四个一”为形式的联动型德育模式。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指导定西理工中专实施的“四个一德育工程”,主要策略是:学校尝试给学生布置“德育作业”。(1)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唤醒学生的家庭意识和劳动意识,进而体会父母持家的不易,并增进对父母的感恩和作为子女的家庭责任意识,让他们体悟到生活的艰辛和快活;(2)每周与父母交谈一次,让子女与父母这种天然纯美的情感突破生疏和冷漠的重围走向和谐与融合;(3)每月到社区服务一天,感受社会的纷繁与和美,体悟民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丰富感情;(4)每年走访一户贫寒家庭,寻找幸福与责任的真正含义,懂得“铁肩担道义”的荣耀和沉重。学校为有效实施“四个一”为形式的大德育,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社区教育协调中心,从组织机制上保障大德育的联动性,并且以“阳光周六”家校互动活动和“家庭教育加油站”系列活动为载体,探讨解决家庭德育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同时建立家长社区代表月听课制度,配备家长社区代表班级辅导员,积极开展青少年暑期主题德育活动。这样层层递进空间联动的四个一德育活动,通过学校把家庭、社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

三、以“书香之家”为表征,全员终身学习为企求的辐射型模式

时下,人们用心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据调查统计:全民读书率只占20%(已除去教材教辅);读书的品位越来越低;图书消费在人们生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失调;“读网”杀死“读书”的趋势在蔓延。读书是提升人们道德修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而市民阅读率和阅读质量的节节下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在提升全民阅读率和阅读质量时,社区、家庭如何运作,学校应当扮演何等角色,发挥何等作用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地凸现出来。我署竹园小学经过几年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以“书香之家”为表征,全员终身学习为企求的辐射型德育模式。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在大城小学坚持全员参与,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创建活动的主体,主动地参与进来。制定、实施、总结与推广,四者紧密配合,让教师、学生和家长自始至终地在创建“书香之家”读书活动中担当“主角”。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学校成立了读书读报指导小组、学科学习辅导小组、道德教育指导小组、校外活动指导小组等。通过全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升教师、学生和社区人的文化品位,形成对青少年进行健康道德情操教育的读书氛围,收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的成效。

四、以整体构思为基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整合型模式

按照系统学原理,教育资源单列存在时只是单要素的教育力量,只有通过合理组合为一个整体时,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力量的功能作用。我们就如何进行整体构思,实现资源共享的整合型德育模式是本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我们采取了五个基本策略:

1.通过德育资源调查,了解青少年道德素质现状和德育需求,摸清辖区内德育资源力量基础,为德育资源整合,实现德育资源共享创设前提性基础。

2.组织学校与社区签定教育资源共享责任协议书,促进“学校—社区”教育资源互动开放共享的全覆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3.采取“各方沟通,示范引领,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策略,建构“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如定西理工中专“四个一工程”的德育共同体;在城小学“书香之家”辐射式德育体系等),实现青少年德育的系统整合。

4.建立诸如“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援助中心、社区德育协调中心”等德育机构,从组织机制上保障德育资源力量的整合。

5.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一方面开放学校资源,开展诸如“百万家庭网上行”“全民学礼仪”等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德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获得德育体验,从而提升德育资源的教育效应。

只有将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整合起来,使它们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配合,作用上形成互补,才能达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营造积极的教育体系,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活动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3]GHBO185)。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中选择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2)病程≥1年;(3)病情处于缓解期,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30分;(4)主要照顾者为1级和/或2级亲属。(5)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共纳入患者40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4例,男114例,女90例;年龄20~76(40.31±14.55)岁。对照组205例,男113例,女92例;年龄21~76(39.24±15.7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干预时间为一年,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开展多种方式的随访活动。每位家庭医生负责8~10例患者,确保每月至少上门随访1次。随访干预包括:调整不良的家庭交流方式;指导药物不良反应、复发先兆的识别方法与应对技巧。解答家属及患者的提问,对患者的行为技能和社会功能康复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遇重大应激事件或有复发征兆时随时进行家访干预。(2)开通互动平台。具体联系方式包括服务站点固定电话,社区医生个人联系(24h开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服务热线电话或者微博、微信等,确保患者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获得帮助。(3)与患者家庭建立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与家庭照料者进行积极沟通,对患者的治疗与处置给予必要的解释,引导患者及家庭照料者适当疾病带来的应激,提高应对能力;鼓励患者与家庭照料者交谈,提供社交活动机会,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适应各种改变;调动家庭积极力量,给予照料者建议和指导,引导家属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属与患者的情感表达方式,保持家庭内部之间合作的气氛,彼此履行角色义务。(4)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根据患者的自理行为现状和家庭照料者、患者的健康需求和心理问题,实施个体化的自我管理与教育训练,内容包括:宣教精神疾病治疗相关知识;强调良好的日常生活、和谐家庭环境对精神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如何面对应激和自我心理调节,如何适当地安排工作、劳动、饮食、休息、体育锻炼等;指导患者如何表达情感意愿、寻求帮助、减少与他人的隔阂与矛盾,如何料理家庭事务、管理物品、钱财,如何进行社会交往,如何自己安全出门、乘车、购物等,帮助患者融入社会,实现正常人的生活。出院第1个月每周培训1次,以后每3个月给予强化和指导。

1.3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干预前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高于对照组,肇事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根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资料,精神疾病负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居第一位,约占20%,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人数约1600万[3],而且还呈继续上升趋势,对精神疾病治疗服务的需求较大,与精神疾病医疗资源的匮乏形成突出矛盾。由于精神疾病一般病程迁延,患者经住院治疗后需回到社区和家庭生活,良好的社区或家庭环境能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复发。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社区人群及精神病患者家属自身缺乏必要的精神卫生知识,对于长期规范服药、辅助性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不能有效督促精神疾病患者坚持家庭康复治疗,导致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差、疾病复发率高。而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时,往往丧失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出现伤人毁物的肇事行为,不仅危害他人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而且导致患者社会功能进一步受损,造成预后不良[4]。因此国内提倡采取家庭康复治疗,将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形成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5]。本研究将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应用于社区精神疾病患者,探讨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提高家属对精神症状的识别能力、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加强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自我训练等一系列措施对精神疾病患者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等指标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高于对照组,肇事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全面康复,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部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不足,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精神症状反复发作。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后,医护人员能够通过随访和互动平台,针对患者病情进行积极干预,提高服药依从性。(2)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家庭功能在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普通社区人群及患者家属大多数缺乏精神卫生知识,歧视和排斥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加强了对家属的有效沟通与指导,减少社会歧视与病耻感的不良影响[6],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的支持性环境;(3)家庭医生责任制通过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促进教育,督促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好转;(4)精神疾病的进展常导致社会功能的损害与丧失,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通过实施自我管理与教育训练,对于病情比较轻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灵活干预,发挥管理的实用性,指导并帮助患者开展社交,使患者不会与家庭及社会脱轨,既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也有利于促进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患者肇事率。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进程,使精神疾病康复服务从医院转向社区及家庭,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4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5例)与观察组(204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结果 两组干预前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高于对照组,肇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家庭医生责任制,精神疾病,社区

参考文献

[1]黄映淮,罗彩清,黄梅珍,等.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控制效果及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8):1270,1276.

[2]何玉冰,蔡仲仁.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社区代谢综合征孕妇治疗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4):44-46.

[3]Varela M,Rodriguez C,Vigil L,et al.Glucose series complexity at the threshold of diabetes[J].Journal of Diabetes,2015,7(2):287-293.

[4]Or Kalchiem-Dekel,Iris Shai,Aya,et al.Metabolic changes in immigrants from Africa to a Western country:time-lag effects of 20 years since immigration[J].Journal of diabetes,2014,7(4):531-539.

[5]何玉冰,蔡仲仁.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社区代谢综合征孕妇治疗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4):44-46.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病房治疗出院进入康复期一年以内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纳入标准: (1) 经明确诊断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 (2) 经正规系统治疗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且自愿参与院外心脏康复者; (3) 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 (1) 急性心血管事件发作期; (2) 有严重认知障碍及精神异常无法交流者; (3) 患有严重脑、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的终末期患者。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51例, 男103例, 女48例, 年龄37~75岁, 平均 (56±10) 岁。设计、实施、评估者:设计、干预实施、评估为全部作者, 均受过正规培训, 未采用盲法评估。

1.2 方法

1.2.1 组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团队:

人员组成为各级合作单位的医务人员, 包括:三级和二级医院的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各1名, 主管医师2名, 具有丰富心内科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2名, 由上级医院医师对社区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网络对接的信息系统, 形成双向绿色通道。

1.2.2 建立患者个人电子档案:

患者出院时主管医师向符合要求的患者说明参加院外早期心脏康复的重要性, 介绍康复治疗的内容、程序, 并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自愿性, 获得知情同意后建立详细的个人电子档案, 内容包括: (1) 人口学资料; (2) 健康行为资料; (3) 临床资料。

1.2.3 管理方式: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患者分为一体化管理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基本资料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病程、既往史、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出院后采用传统的康复方式, 患者主动, 医生被动;观察组出院后由医院的主管医师和患者协商后选择某一社区卫生机构作为其实施心脏康复计划的单位, 医生主动, 患者被动或主动。

1.2.4 管理内容:

(1) 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2) 可改变危险因素的管理; (3) 职业训练康复护理; (4) 心理、社会支持; (5) 基础用药的管理; (6)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1.2.5 测评:

所有患者出院时及康复后1年由康复团队的成员进行调查, 包括遵医行为的调查 (遵医行为分三个等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总遵医=完全依+部分依从) 、再入院率和死亡率调查, 测量血压、体重、抽血检测血糖、血脂等。

1.2.6 主要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康复后1年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异常血压、血糖、血脂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比较。

1.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差异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 计数资料以发生率百分比表示, 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1年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比较, 见表1。

如表1所示, 两组患者GQOLI-74L评分比较, 观察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好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物质生活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的特点是需要较长的治疗和康复周期, 并辅以长期的维持性医疗保健服务, 如果单靠阶段性住院治疗, 往往花费大且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而其院外康复, 需要医院、社区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方能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本研究资料表明, 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1年后, 观察组血压、血糖、血脂的达标率、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再入院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P<0.01) , 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心血管事件作为一个巨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其康复过程中, 患者要面临行为方式的矫正、心理适应、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再调整。合理的进行运动疗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有必要加强大型医院的综合系统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三者间的联系和合作, 使大医院承担起指导和帮扶社区、家庭保健体系发展的一份责任, 心脏康复的延续性、系统性[1,2,3]。

希望广大护理人员能借鉴本研究的结果,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完整的康复护理, 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使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服务链修复得既牢固又绵长, 使患者利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双赢。

参考文献

[1]胡大一, 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5.

[2]康晓凤, 李峥.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 (6) :444.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8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萌芽于16世纪, 但“为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第三职能普遍为世人所接受, 却是在20世纪初期, 即“威斯康星思想”, 其内涵就是大学应该将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为社会服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起步较晚, 1984年潘慰元教授首次提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指出“根据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高等学校应当承担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技术指导、成果转让、业务咨询、职工培训、社会工作等) 的责任, 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高职院校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以及咨询服务。

目前职业院校逐步意识到院校间竞争的实质是社会服务水平的竞争, 竞相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就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现状来看, 工科专业由于其专业或科研活动直接面向生产、成果是有形产品, 通过向社会人士提供生产技能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等就能很好地彰显其社会服务功能, 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 如职教集团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岗位技能再培训社会服务模式、高校对口支援模式及“三下乡”服务模式等。

卫生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内容也应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和咨询服务4个方面。但卫生职业院校与工科类职业院校区别非常大, 因其行业特点社会服务面较窄, 社会服务功能难以实现: (1) 医疗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高, 教学科研能力强, 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发培训及科研项目的愿望不强; (2) 行业准入标准高, 无法通过对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开展社会服务; (3) 行业职业资格准入标准制度不完善, 无相应的卫生部认可的职业资格考试, 难以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方面的服务。但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需求量增大, 护理专业以面向基层、农村开展社会服务为突破口, 进行初步尝试, 但尚不成熟。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护理专业相比, 发展历史短, 面向行业服务面更窄。因此, 如何有效体现并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成为困扰康复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难题。

2 找准切入点, 实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 与政府、行业、企业或社会相结合, 全面开发基地的生产功能, 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 实现经济效益, 并在生产中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种实训模式。校内生产性 (服务性) 实训基地应具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和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服务的3个基本功能[1]。由此可见, 卫生职业院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和咨询服务功能完全可以通过校内生产性 (服务性) 实训基地来实现。

3 建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现实基础

3.1 社会康复服务需求巨大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个人和公共卫生环境改善以及各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完善, 人口谱、疾病谱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伴有功能障碍者增多, 因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导致伤、残人数不断增加, 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十分巨大。

3.2 社区康复是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康复服务资源有限, 康复机构, 即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的康复科, 仅能接收极少数有康复需求的患者, 康复机构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 但收费较高, 大部分患者难以承受。社区康复服务覆盖面广、收费低廉、受益人群广。因此, 为实现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康复服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胡向阳副主任在题为《推进社区康复, 夯实服务基础, 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 应将社区康复站 (点) 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依托基层卫生机构建立社区康复站 (点)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 为其提供方便, 给予支持。

3.3 多种因素制约社区康复发展

(1) 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社区康复应该是在社区内实现所有的康复需求。实际上, 社区康复应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 应着眼于以社区为载体, 通过社会资源整合, 使残障人士获得所需服务, 该服务或者来源于社区内的自生资源, 或者来源于外界的专业力量。 (2) 社区康复的定位没有从专业化角度考虑。传统社区康复是“就近、就便、简单、低成本、广覆盖”等, 实践中更是有意无意地将专业化服务与社区康复对立起来。在各地蓬勃发展的社区康复中, 其主力依赖的服务力量有两大类, 一类是康复协调员、残疾人专干、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 (大部分是退休人员与家属) , 另一类是社区全科医生;前者对一般的康复指导知识和技能掌握有限, 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在能力上还显不足, 而社区全科医生从临床内科转岗培训而来, 对系统性康复知识和技能掌握也有欠缺, 严重影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 (3) 康复经费短缺, 影响社区康复的可持续发展。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也没有专项社区康复服务经费, 影响了康复服务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康复服务资源有限, 特别是人力资源有限情况下, 如何实现社区康复专业化、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成为困扰社区康复管理者与服务者的难题。

3.4 专业化社区康复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目前, 各地社区康复由专业康复机构承办的很少, 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康复科多在技术上给予支持;民间的康复服务机构又很难得到社区康复管理者的信任, 管理者不愿意将资源放手;此外, 传统社区康复不依托机构进行。实质上社区康复要想做得有效果, 是离不开专业化服务的。

3.5 社会分层次、多元化康复服务需求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 当代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趋势集中体现为服务内容多层次、提供主体多元化[2]。我国医疗服务内容层次可以概括为预防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及康复服务4个方面, 每一层次服务内容又可以分为若干服务内容层次。随着经济条件改善, 人们对身体功能健康的要求提高, 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我们将调研的焦点集中在社会对分层次、多元化康复服务的需求上。课题组设计了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调研问卷, 与苏家屯区残联合作, 对区域内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 不同类型残疾的康复需求由高到低分别为肢体残疾康复、听力残疾康复、精神残疾康复、智力残疾康复、视力残疾康复。 (2) 康复服务内容层次分别为康复治疗 (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言语康复治疗) 、康复预防、康复宣传及教育、职业训练。 (3) 90%的残疾人希望能就近在社区内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社区康复机构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 我们选择以专业化社区康复服务为载体, 搭建学校、医院、社区三方合作平台, 建设集教学、实训、服务于一体的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 满足学生仿真实训、服务性实训的需要, 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的功能。顺应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发展趋势, 从服务内容分层次、提供主体多元化角度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4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康复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 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建设

依据仿真实训和社区康复服务要求, 学校、医院、社区三方合作完成实训基地的布局、环境设计及设备规划, 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投入资金300万元, 基地总使用面积713平方米。其中, 一楼服务性实训功能区400平方米, 呈现与社区康复中心一致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及文化氛围, 设有导诊区、功能评定区、运动训练区、作业训练区、传统康复训练区、小儿脑瘫综合训练室、专家工作室;二楼理实一体仿真实训功能区313平方米, 完成理实一体教学及仿真实训, 包括运动疗法一体化实训室、物理因子 (含评定) 一体化实训室、作业疗法一体化实训室、言语疗法实训室。

4.2 构建服务内容分层次、提供主体多元化的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依托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设施器材和技术优势, 依托专兼一体的教学团队人才优势, 依托学院、医院、社区的广泛社会资源优势, 从服务内容分层次、提供主体多元化角度构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分层次”是指服务内容分层次, 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服务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技术服务 (康复治疗) 、培训服务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实用康复技术培训) 、咨询服务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康复预防与宣传) 4个层次。其中人才培养又分为仿真实训、观摩实训、服务性实训3个层次;技术服务是在康复医生及康复治疗师技术支持及指导下, 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 为区域内肢体残疾患者 (偏瘫、脑瘫) 提供免费的康复功能评定、物理治疗 (运动、物理因子治疗) 、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培训服务是在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 由专业教师为社区康复从业者、残疾患者家属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开展免费的实用社区康复技术培训, 每月1次;咨询服务是在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或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患者家庭,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家居环境改造咨询、心理咨询、康复教育等服务。

“多元化”是指提供康复服务的主体多元化, 不再只是单一的专业医疗机构、社区, 而是以学校为纽带, 搭建三方合作平台, 资源互惠互补, 为区域内有康复服务需求的人提供免费的专业化的康复服务, 学校提供场地、设备、管理、康复治疗服务;社区组织患者, 初步筛选患者, 协调管理患者;医院帮助筛选患者, 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通过专业化康复治疗服务、实用社区技术培训、社区科普讲堂、社区科普展览等形式, 提升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提高了社区康复工作水平, 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和社会效益, 2013年康复治疗技术集体被评为“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康复科普提升了我院周边社区残疾人、功能障碍者以及慢性病、老年病患者与其家属的家庭康复理念、康复意识,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及认可, 2014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被评为“辽宁省第九批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参考文献

[1]何应林.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八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4 (1) :18-21.

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论文 篇9

1 家庭网络化对精神病人康复管理的积极意义

传统的精神病人治疗、康复中, 由于多采用封闭式管理, 精神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会因活动场所狭小或是个别医护人员的不当言行而对住院产生恐惧, 如果住院时间过长, 将加重精神病人的身心伤害。而在家庭护理中, 由于家庭成员缺乏专业的医学、护理学知识, 可能存在不合理用药或是停药等情况, 使病人的康复受阻。

精神病人的康复是一个社会再适应的过程, 病人需要重新建构一系列的健康思维和行为体系。因此, 封闭式的康复管理不利于精神病人的有效康复, 可能因缺少对精神病人情感需求的重视和思维、行为的正确引导而加重病情。家庭网络化的康复管理既能够避免精神病人因长期住院产生的寂寞感, 使他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平衡, 加快病人适应社会、建构健康思维和行为体系的过程, 还能够解决家庭护理缺乏科学指导的问题, 整合家庭与医院的优势资源实现精神病人的有效护理、快速康复。

2 家庭网络化对精神病人康复模式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精神病人的康复需要卫生、政府、公安、民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家庭、医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努力建立精神卫生防治网, 开展综合性的家庭康复管理工作, 才能保障精神病人的康复效果。

2.1 家庭网络化管理的方法

在建立精神卫生防治网的基础上, 医院应完善网络上的精神医院知识, 通过网络加强与精神病人家庭成员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来指导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工作, 管理精神病人的康复过程。

医院应针对精神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家庭条件, 制定康复过程的管理计划, 编制现状评估、分析问题、制定康复指标、确定达标策略、考评康复进度等一系列康复环节的时间表。现状评估应建立在精神病人精神状况、身体状况、残疾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危险性等因素的综合考量之上, 针对具体情况明确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应列出康复问题清单, 先分析最迫切需要解决和最易解决的康复问题, 分析问题的数目不易过多, 通常应控制在3个以下,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康复措施;制定康复指标应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开展康复管理, 如果康复问题是病情不稳定, 应加强治疗和与病人家庭的沟通, 如果康复问题是个人生活懒散, 应要求病人家庭加强对病人个人生活的管理和指导, 逐渐陪同病人参加各种社区活动, 康复指标应切合实际, 既要有针对性, 又要具备可行性和可量化考评性, 例如按时起床、自觉洗漱等;确定达标策略应考虑病人的意愿和家庭条件, 医院应编制适合于患者的整套康复训练方式, 由其家庭护理人员帮助病人开展始动性训练, 逐渐拓展到社区技能训练, 配合药物治疗保证康复效果, 在康复过程中医院、家庭、病人的职责分工应尽量明确, 病人是整个康复团队的服务对象和团队成员, 家属负责康复计划的实施、监督, 医院负责康复计划的指导;考评康复进度需要根据病人情况制定考评时间表, 按时检查康复进度, 肯定病人的康复成绩并给予鼓励, 并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康复目标, 直至完成整个康复计划。

2.2 家庭网络化管理的内容

精神病人在康复过程中, 存在病情反复的可能, 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交流障碍、人际交往障碍, 许多病人缺乏适应技能, 独立性差, 甚至适应不良行为, 存在较大的危险性。

针对精神病人缺乏健康思维和行为习惯的问题, 家庭网络化康复管理需要对精神病人进行基本生活技能与社会生活技能的综合训练。在生活技能训练方面, 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 逐渐从起床、穿衣、叠被、洗漱、清理房间、自服药、进餐、大小便等训练中培养病人的生活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 切忌操之过急;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方面, 需要先在室内引导病人模拟角色训练, 进行清洗衣物、物品采购、协助护理、公益活动、自理经济、电脑使用等方面的训练, 医院方面应定期组织精神卫生知识讲座, 以指导病人家庭开展社会生活技能训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 可以开展“爱心超市”等活动, 通过各种公益性、有偿性活动鼓励精神病人参与社会活动, 获得自身需要的生活用品, 建立一个便于医务工作者、病人、病人家庭沟通的平台, 从而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康复环境。

3 总结

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 温馨的家庭和科学的医学指导是病人康复的前提。家庭护理人员不仅要耐心体贴、鼓励病人, 还要借助家庭网络化实施科学的康复管理, 保证病人的饮食营养、睡眠休息、合理用药、心理康复和安全防范, 才能有效保证康复效果。

摘要:在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中, 家庭康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具有医院康复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文章在分析封闭式康复模式不足的基础上, 分析了家庭网络化对精神病人康复模式管理的积极意义, 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法和内容, 以期为精神病人的康复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网络化,精神病人,康复管理

参考文献

[1]左祥峰.精神病人康复期的管理[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8) .

[2]李一鑫, 李洪彬.浅谈社区环境与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几点看法[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9) .

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及干预 篇10

关键词:社区康复模式,残疾人

社区康复的内涵是依靠社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系统性管理, 对肢体残疾的患者进行身体、精神、职业、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训练, 现行的康复制度仅局限在医院。社区康复这种模式拓展了康复的概念[1], 也是实现我国国情条件下保健康复理疗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对8例肢体残疾患者进行康复干预, 康复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8例肢体残疾患者, 年龄在48~78岁, 平均年龄 (67.5±4.8) 岁,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1例, 外伤所致肢体残疾患者2例, 骨关节疾病患者3例,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2例。1.2方法1.2.1干预措施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员组成由专科的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内科医生、护士组成, 每天进行入户康复1~2次, 不定时进行电话康复指导, 康复医生主要进行患者的肢体检查, 制定康复方案, 对康复疗效进行评估和评定, 以《肢体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为参照标准, 其中肢体残疾康复训练评估标准及训练档案, 并且为母板制订“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方案、训练计划及对康复效果评定, 医护人员同时也应负责对团队及家属培训工作[2]。1.2.2康复方法康复方法主要以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的练习为主, 被动训练包括翻身运动、坐位平衡训练、坐起训练、移动训练、支撑减压、站立训练、轮椅操作技巧训练增加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和患者的肌力, 这些工作都应由康复训练师承担, 训练也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的服务站的康复点完成。肢体残疾患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需要内科医生对其进行诊断治疗。生活技能的训练如洗脸、穿鞋、刷牙、大小便等功能训练。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同时也要指导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这些内容主要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3]。2结果2.1患者对康复的需求在本组调查过程中, 所有的肢体残疾患者均有康复需求, 特别是截瘫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都有强烈的需求, 并且患者的状况也令人担忧, 不同类型的患者肢体残疾对康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2.2患者的疗效依据《肢体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中肢体残疾康复训练评估标准:训练效果即为末期评估分-初次评估分, 评估分值提高8分及以上为显效, 评估分值提1~7分为有效, 评估分值无提高无效。患者在经过1年的康复时间后, 关节和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有明显的增强, 显效例数6例, 有效2例。3讨论3.1社区康复对残疾人的意义残疾人是一个较大的社会群体, 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残疾人事业不仅构建社会主义, 而且还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的康复工程一般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残疾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医疗护理, 能够提供心理、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咨询和帮助, 对残疾人进行辅助器械、行动工具的专门教育服务。社区康复是康复策略在社区发展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 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4]。社区康复是符合我国国情康复事业的不断发展所遵循的模式, 是有利于大多数残疾人康复的有效途径。做好肢体残疾人康复工作十分重要。3.2专业康复指导由专业的康复医生组成团队, 专门针对肢体残疾人进行个体化综合康复方案, 在本组研究中, 由专业康复医生、内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康复团队, 上门对患者进行康复, 从半专业方向向专业方向进展, 训练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康复训练室完成, 从而实现了康复训练的管理模式。3.3健全康复的社区干预有专家提出, 对患者进行包括心理康复、社会康复、残疾人组织的建立, 社区志愿者网络的建立, 改变目前仅依靠器械康复的缺陷。社区康复队伍的建设, 加强康复指导员的专业培训, 尽早建立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 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 保证社区康复的顺利进行。对社区肢体残疾患者进行康复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封岩, 王建华, 张艳娟等.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社区卫生保健, 2009, 8 (1) :16-18.

[2]王瑞华, 赫林, 巫妙春等.肢体残疾的社区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 (10) :613-614.

[3]潘翠环, 林昔和, 罗爱华等.广州市社区康复发展现状的调查[J].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 36 (3) :46-49.

上一篇:牡丹江地域文化分析下一篇: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