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治康复

2024-06-13

社区防治康复(共9篇)

社区防治康复 篇1

据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4.5亿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数达到了5 000多万,各类精神疾病负担约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1%[1]。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13.47‰,全国约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 600多万名,其中精神分裂症约占900万[2]。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疾病已排名首位,约占20%,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至25%。显然,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我国精神卫生的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供需之间存在很大的缺口,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 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造成大量患者未能得到适宜的治疗和管理[3,4]。所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强社区防治康复是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的主要趋势,倡导以社区为基础,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而在社区中,要有效地预防精神疾病复发,降低精神疾病所致的残疾和负担,预防和减少精神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早期监测、早期预警报告和早期干预。然而,国内鲜有针对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专门建立预警模式的报道和研究。本文拟就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在上海徐汇的运行情况,结合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做简要介绍。

1 基本含义

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是由精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委会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所组成的集预警监测、预警报告、信息核实和预警处置于一体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一支预警队伍,工作重心在社区,对疑似病例、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病例、复发病例和有危险行为等级的病例等潜在隐患或可能发生的突发精神卫生事件进行快速、准确、全面地监测、预警、处置的全程化和综合性的干预模式[5]。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建立和领导,精防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承担预警报告、治疗和康复的技术指导,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组织信息监测、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信息核实和处置。

2 建立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的目的

在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中开展预警信息监测,早期发现疑似病例、复发先兆症状、复发病例或潜在危险行为的病例,早期提出预报警告,并结合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实际需求,实施预警信息核实、报告和处置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检出率,使社区精神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复发率、住院率、再住院率、轻度滋事率和肇事肇祸率,尽可能地控制各类精神卫生突发事件在萌芽状态,并将其影响降到最低。

3 基本模式

3.1 预警对象

根据建立预警模式的目的,将社区中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居民、有明显精神症状但未明确诊断的疑似病例、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病例、复发病例和潜在危险行为的病例做为预警对象。

3.2 基本流程

社区信息员→社区责任医生→社区精防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区卫生局。

3.3 职责分工

预警报告体系主要依托“社区基层—街道(镇)—区”精神疾病三级防治康复网络体系,预警队伍分别由社区信息报告员(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社区医务人员(社区责任医生、社区精防医生)和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人员组成。

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组建社区信息报告员队伍,信息报告员经专业培训后,在社区搜集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作为预警信息来源,并及时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落实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居委安排一名医务人员),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告信息,并协同社区精神卫生条线医生对预警对象进行预警处置和后续管理。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对信息监测、预警报告和预警处置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收集社区上报的预警信息,定期统计、分析、评估和报告相关数据和信息。区卫生局:总体负责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队伍的运行和信息发布;协调街道(镇)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部门,推动预警模式的建立和日常运作,并对预警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督导评估。

3.4 社区防治康复预警分类及其处置

3.4.1 疑似预警

主要指在社区发现疑似病例,进行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主要采用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中专门用于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的《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信息报告员按照调查问卷提供的线索内容对社区人群进行排查,只要符合一条中任何一点症状时即可将其定为疑似病例,发出疑似预警,由社区精防医生建议其到精神卫生或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咨询、就诊。同时,对于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普通居民也发出疑似预警,由社区医生进行早期干预。

3.4.2 复发先兆预警

指在社区监测患者的复发先兆症状,对存在先兆症状或病情有波动的患者进行早报告、早干预。复发先兆症状监测主要围绕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异常、既往精神病症状出现和注意力、适应性等六方面进行[6]。对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患者,由社区精防医生向患者家属提出预警信息,提供随访服务和健康教育,督促其积极就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药,平时有针对性地提供家庭干预、技能训练、个案管理等适宜康复技术服务,有效控制复发先兆症状,以提高病情稳定率、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3.4.3 复发预警报告是对社区中监测到的复发患者进行

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复发标准: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如患者满足下列任何一条,判定患者复发。(1)因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或已住院治疗;(2)PANSS量表中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思维散漫、幻觉行为、猜疑或被害、装相和作态和不寻常思维内容),其中以任意1项超过5分或任意2项超过4分为界限[7,8];(3)精神症状影响生活、工作,或出现暴力行为,如自伤、伤人、毁物等;(4)临床上出现明显的自杀观念或企图者。对上述标准的患者,由社区信息员向社区精防医生报告,社区精防医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随访教育,或者提供应急处置服务,协助送门急诊或住院治疗,使患者及早得到规范治疗,以控制再住院率或降低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3.4.4 危险行为预警

指早期评估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行为等级,对存在危险等级、有肇事肇祸倾向、滋事、肇事或肇祸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干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随访中进行危险行为登记评估(有需要随时评估),危险行为等级共分0~5级,采用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版)》统一的评估标准[9]。对存在危险等级或肇事肇祸倾向的,由社区精防医生、社区民警和社区居委干部组成的社区监护小组向其家属发出预警信息,督促及时就医;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出动应急处置小组,协助入院治疗,并签订监护责任书;若已发生肇事肇祸事件,由公安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强制治疗。

4 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的现状与建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0]。SARS事件敲响了人类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警钟,同时提醒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处理体系,才能有序、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公共卫生问题[11]。精神卫生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又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预警机制,对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建立以来,在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复发率、住院率、再住院率及肇事肇祸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将疑似病例、复发先兆症状、复发病例和有危险行为等级的病例等各类异常事件控制在早期萌芽阶段,对疾病管理和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效应。在2010年世博期间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中,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处置了各类预警和异常事件226件,其中滋事1件,易肇事肇祸11件,复发先兆预警处置85件,疑似预警处置34件,走失失踪处理13件,拒绝患者恢复9件,空挂找回22件,其他个案处理49件,有效地确保了该地区无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目前,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是由社区信息员、社区责任医生、精防医生和区精神卫生专业防治机构人员组成的预警队伍进行逐级报告、处置和反馈。笔者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的预警成员认为开展社区预警干预是合理可行的,但预警队伍对精神卫生事件的报告能力仍有待提高;同时,预警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队伍年龄、文化结构有待改进,这些也是我们在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进行预警报告和处置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5]。

(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57页)

公共卫生应急预警是一门系统科学,包括指挥体系、监测体系、疾控体系、医疗应急体系[12],更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健全精神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更加有助于尽早发现疾病、治疗疾病和管理疾病。为做好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预警工作,有效应对和防范精神卫生突发事件,特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和强化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深入社区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社区异常病例或事件报告机制,进行常态化管理;建立基于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信息系统(HIS)的疾病自动采集和预警监测试点,加强复发预警监测;完善网络直报预警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突发事件的监测与调查处置能力;为巩固预警处置远期效果,加强社区精神康复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当然,预警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同时要有健全的社区信息直报系统和指挥协调系统,才能对信息进行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并及时作出正确反应。

社区防治康复 篇2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流程图被责令社区康复、但未报到社区康复人员尿样毒品检查区禁毒机关(公安部门)摸底、排插发现或查获吸食、注射毒品嫌疑人员被责令社区康复、但未报到社区康复人员经区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吸毒成瘾严重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康复)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领导汇吸毒成瘾由公安机关责令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责令社区康复禁 毒 专 干报组成禁 毒 民 警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下设若干帮该小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拒绝签署认定为戒断三年以上人 员社区康复期满两次以上不纠正社区康复在社区戒毒期间违 规 告 诫社 区 干 部社区医护人员定 期 访 谈心 理 咨 询行 为 矫 正康 复 治 疗禁 毒 志 愿 者告知权利和义务,签订社区戒毒协议 家 属社区戒毒期满社区戒毒(康复)执行期限届满,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计划和措施定期检测或抽检美沙酮维持治疗制定针对性戒毒(康复)计划和工作措施

社区防治康复 篇3

资料与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的所有人员进行本次研究, 共10 264例, 男5 690例, 女4 574例, 年龄0.1~89岁, 平均 (48.52±5.4) 岁。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对社区的精神疾病问题进行调查[2], 对社区居民给予逐个排除的方法进行摸底。对于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建议至专科医院进行诊断, 对已确诊的患者信息进行登记、纳入管理名单中, 并对之前已经纳入名单中的患者信息加以核实。

统计学方法:统计其数据, 可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处理[3], 两组数据间的数据差用χ2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 所计量的资料采用 (±s) 表示, 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流行特点:经过筛查共发现524例精神病患者, 占总社区人数的5.11%, 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12例, 占精神精神病患者总例数的59.54%。在524例精神病患者中, 男221例, 女303例, 年龄15~88岁, 平均 (46.72±4.8) 岁。

精神患者临床分型:在524例精神疾病患者中, 其中心境障碍患者57例 (10.88%) 、精神分裂患者335例 (63.93%)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49例 (9.35%)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55例 (10.49%) 、非成瘾物质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4例 (2.67%)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6例 (1.15%) 、其他精神障碍患者8例 (1.53%) 。

危险性分级[4]:在524例精神患者中, 0级患者501例 (95.61%) , Ⅰ级患者23例 (4.39%) 。

管理状况:在524例精神患者中, Ⅰ类患者49例 (9.35%) , Ⅱ类患者118例 (22.52%) , Ⅲ类患者76例 (14.51%) , Ⅳ类患者281例 (53.63%) 。

调查患者的就诊情况, 在所有患者中, 共有430例有接受治疗, 其中包括门诊治疗329例, 住院治疗98例, 自购药物治疗3例, 见表1。

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转109例 (20.80%) ;好转38例 (7.25%) , 情况稳定377例 (71.95%) , 见表2。

分析所有患者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情况:29例患者参加正常工作, 6例患者参与临时性工作, 13例患者参与了公共活动, 334例患者参与了少量家务, 其余的142例患者则没有参与任何社会活动, 见表3。

分析所有患者的康复措施情况:227例患者采取家访形式, 135例患者采取家庭监护形式, 13例患者通过一些正规机构帮助康复, 4例患者采取社会功能锻炼的形式, 145例患者采取其他的形式帮助康复, 见表4。

讨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各个社会活动中的竞争力也有所加剧[5], 这将导致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节奏有所加快, 从而引发各个阶层的人产生一些心理压力, 为他们带来了一些精神问题。有资料显示, 当前全球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4亿左右, 到2020年, 精神疾病将会成为导致残疾与死亡的第2大因素。

本研究中, 经过筛查共发现524例精神病患者, 占总社区人数的5.11%, 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12例, 占精神精神病患者总例数的59.54%。其中心境障碍患者57例 (10.88%) 、精神分裂患者335例 (63.93%)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49例 (9.35%)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55例 (10.49%) 、非成瘾物质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4例 (2.67%)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6例 (1.15%) 、其他精神障碍患者8例 (1.53%) 。

综上所述, 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 为此, 应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同时保障社会安全[6]。因此, 在常规的社区管理模式下, 采用综合管理的社区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 如选择专业的医师为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干预等,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立.社区精神疾病现状与防治、康复管理情况的分析探索[J].中国社区医师, 2016, (2) :173-174.

[2]姜松国, 朱辉武, 王皎华.个案管理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中的效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 (12) :122-125.

[3]李卫东, 司文霞, 孙永合, 等.浅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现状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15, (10) :73-75.

[4]黄亚乔, 蔡文云, 王飞.姜山镇精神疾病社区康复项目化管理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5) :461-463.

[5]袁月芳, 金惠敏.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参加社区管理治疗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 2014, 13 (3) :215-217.

社区康复对接 篇4

工作的对接

【摘要】从收治强戒人员以来,在“361戒毒模式”指导下,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和经验总结,探索出了“三维疗法”,在前期戒毒工作中总结和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戒毒模式。但如何完善后续工作,强戒人员回归社会后如何与社区进行无缝对接,将是今后戒毒工作探讨和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有效对接工作的协调机制,确保实现强制隔离戒毒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有效对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有力保障强戒人员的再复吸比例的控制。

【关键词】社区康复 困难 对接 科学完善

一、我国吸毒人员情况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毒人员每年呈现持续增长势头。据禁毒专业网分析的数据,以2004年为例,全国共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14.04万人,比2003年上升8.28%。在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中,除死亡、戒断毒瘾巩固三年以上、出国三年以上、劳动教养三年和服刑三年以上以及下落不明四年以上人员外,全国现有吸毒人员79.1万人。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现有吸毒人员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5.9%。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我省禁毒工作依然严峻,新滋生吸毒人员和复吸人员较多是上升的关键。如何有效降低复吸率或延长再次复吸的时间,其中加强对解除强戒人员进行管理、教育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的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帮助戒毒人员降低复吸,延长操守,巩固戒断成果,社区康复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与社区康复工作对接的意义

一个吸毒者要完全地摆脱毒瘾的控制,在戒毒所、劳教所初步戒毒之后还需一年甚至更长的康复期。在这一期间,戒毒者离不开亲人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通过社区康复指导才能逐步恢复身心健康,面对回归后的生活,否则极易导致复吸。戒毒人员解除强戒回归社会前,应该对其进行动员和教育进行社区康复,要求他们在回归后应该到什么地方报道,如何寻求社区康复帮助和巩固矫治成果。通过对五所五队96名在队人员的调查。出所后会寻求社区康复帮助的,受调查中只有23人会,占23.96%;不会寻求帮助的54人,占56.25%;不知道如何寻求的19人,占19.8%。以上的调查部难看出,半数受调查人在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彻底戒断毒品,所以通过社区康复加强解除人员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十分有必要。不然离开戒毒所后,多数吸毒人员往往就有可能不知去向,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与社区进行人员和情况的对接,必然造成工作疏漏,就不能及时对吸毒人员进行帮教、监督,前期戒毒工作成果也将付之东流。

三、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与社区康复工作对接的目的

事物都有规律可循的一面,包括吸毒人员的复吸问题,也不例外,通过对五所五大队96名强戒学员进行问卷调查,96人来自我省昆明、昭通、德宏、保山、临沧、普洱、景洪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问题一,这次是你第几次戒毒?调查结果为:第一次31人,占32.3%;第二次23人,占23.9%;第三次19人,占19.8%;四次以上23人,占23.96%。

48人调查问题二,出所后你是多长时间复吸的?调查结果为:一个月内1人,占2.08%;二个月内0人;三个月内13人,占27.08%;四个月内10人,占20.83%;五个月内1人,占2.08%;六个月内1人,占2%;七个月内4人,占8.33%;八个月内0人;九个月内0人;十个月内3人,占6.25%,十一个月内7人,占14.58%;一年以上8人16.67%。综合上诉数据不难发现,第二次以上戒毒人员,在所调查的人员中一个月内复吸的只有一人,第二个月内复吸的人数是0人;说明多数强戒人员在戒毒所内,通过矫治教育和毒品宣传教育,绝大多数人对毒品的危害还是认识到位的,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在回归社会后得到延伸。

我们再看三个月和四个月内的复吸人数,复吸人数高达24人,占调查人数的47.91%,不难发现,在长时间失去监督和管理的吸毒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干预和监督管理,绝大多数人还是走上了复吸的道路。总和上述两项数据,强制隔离戒毒所与社区康复工作,不仅是工作延伸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相关工作的对接和理论指导,巩固矫治成果,科学制定康复计划,消除管理真空,最大限度预防复吸或延长复吸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学完善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对接机制

1、机构组成

戒毒所、街道办事处、县(区)公安局、县(区)司法局,由公安厅、司法厅划片区组成组成领导组。对吸毒人员实现从被送强制、戒毒所戒毒、回归社会进行社区康复实现一条线无脱节监督管理。对吸毒、戒毒人员统一建档管理,由公安机关建立初步档案,戒毒所进行完善,司法局、社区统计康复情况,各地可根据情况,尽可实现开通平台资源共享。档案内容可包括吸毒情况、戒毒情况、康复情况、居住状态、工作情况等,各阶段情况由相关部门填写并及时转交到下一阶段负责单位。康复阶段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及工作情况由社区填写,以保证帮教责任的落实。

2、形成以指导就业为主的社区康复工作

吸毒人员通过在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其对毒品的生理依赖基本消除。这些人戒毒后,面临生存的重重压力,吸毒者自身已无任何积蓄,难以维持生活,亲朋好友也对他们失去信心,不愿意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另一方面,吸毒者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谋生技能,加之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吸毒人员的歧视,就业难以解决,生活难以保障,加重了吸毒人员的悲观情绪,增加了复吸的几率。

社区应因地制宜为吸戒毒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倡导志愿者或爱心人士给予相应的帮助,特别是要充分调动吸、戒毒人员中有高等学历或专业技能者的积极性,采取以少带多的形式,运用他们的技术专长,为戒毒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掌握谋生技能。并结合我所康复中心总结出的“三康复一巩固”的戒毒康复模式,对于通过培训取得资质证的人员,推荐到异地就业,通过在异地就业巩固戒毒成果,远离原先吸毒圈子。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与社区戒毒工作的对接,不仅是我们戒毒工作细化的标准,也是体现戒毒工作走向程序化的一个标准。以“三期六项一延伸”戒毒工作模式为指导,积极寻求与探索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扎实做到与社区戒毒实现无缝对接,从根本上提高戒毒工作成效,有效降低“复吸率”,为我省禁毒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1.《社区戒毒的实施与完善思考》

——2004年百度文库

2.《关于加强社区帮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佚名

3.《禁毒法》

4.《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对接研究》

——新疆劳教(戒毒)局赵文臣

5.《云南强制戒毒所现状调查 经费警力难适应新禁毒法要求》

社区康复教学方式初探 篇5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残疾人数为8 296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6.34%[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老年残疾问题、残疾人功能恢复、慢性病康复的需求量也会逐年递增。在我国目前人口多、医生少, 需要充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 社区康复无疑是一种最佳方式。2002年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 确定了社区康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关键。值得关注的是, 社区康复在我国发展数十年, 成效欠理想。究其原因, 社会化工作方式运用不充分, 基层康复服务能力薄弱, 保障手段和救助机制不完善, 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未得到解决, 康复服务内容有待丰富, 康复服务质量尚需提高等问题都是社区康复发展中面临的挑战[2]。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低, 队伍老化程度高, 知识面窄, 专业特点不明显[3], 也很难为康复患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社区康复服务。因此, 大力推行高等学校社区康复人才的培养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1 我校社区康复教学中的瓶颈与不足

我校自2009年开始招收康复治疗学本科生, 学制为4年, 目前已招收3届, 至今在校学生有160人。课程设置如下:公共课10门, 共770学时;专业基础课16门, 共1 102学时;专业课18门, 共1 108学时。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课程繁重, 学生不仅需要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学习并掌握康复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习和接触基本的医学理论和常规知识。考虑到课程学时数有限, 我校并未专门设置社区康复这一课程, 而社区康复的内容仅在专业课程康复医学概论中有3个学时的理论授课, 并在随后的实习阶段中安排了两周的社区康复实践。因此, 如何在有限的理论授课及实习中系统规范地让学生对社区康复有本质认识, 是教学的难点,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并加以深入地思索、探讨和研究。

2 教学探讨与思考

康复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 需要把各种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对社区康复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并在将来积极投身社区事业,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社区康复教学模式, 将课堂面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实地考察、实践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交互运用,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想方设法使现有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激发和调动教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1 应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在3个学时的课堂面授中, 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向学生讲解社区康复的发展概况与现状。通过学习社区康复的定义与内涵, 使学生认识到在我国残疾人人数众多的情况下, 发展社区康复是实现康复“人人共享”的必由之路。社区康复的主要内容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 残疾普查、残疾预防、康复训练、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独立生活指导, 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烦琐、枯燥, 但都与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是残疾人正常生活与工作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针对社区管理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及我国社区康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学生均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思考和热烈讨论。他们认识到社区康复人才队伍的不合理大大限制了社区医疗的发展, 康复人才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十分突出。最后, 我们通过列举一些成功的社区康复实例, 如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服务工作、香港地区社区康复自我管理的模式等, 使学生对社区康复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增强了他们钻研学科理论、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

2.2 合理制订实践内容, 课内、课外教学相辅相成

在有限的理论授课后, 学生对社区康复的一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了, 他们对康复服务颇感兴趣, 渴望深入钻研学科知识, 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 学习和掌握将来投身社区康复工作的本领和技能。我们对2010级学生进行了课后问卷调查, 有82.98%的学生有意愿增设课程进一步对社区康复加深了解, 有57.45%的学生表示将来愿意从事社区康复工作。因此, 在完成常规课堂教学后, 我们给那些对社区康复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额外的、补充的教育与实践, 使这些学生更深入、客观、科学地了解社区工作, 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外教学与实践的开展使他们更早、更真实客观地认识到了社区康复的特点、管理模式、工作内容等, 这些知识可以使他们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做出更理智、更客观的决定, 有助于他们克服今后职业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坎坷。另外, 参与课外教学与实践的学生, 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用他们的学习心得、体会感想和知识收获影响周围的学生, 从而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使得更多的人愿意、支持并投身社区康复工作。

我们的课外教学多在周末、寒暑假或闲暇时间进行, 教师可带领感兴趣的学生深入社区服务站, 了解社区工作的具体内容及运作方式, 帮助社区开展居民康复服务, 为居民普及康复知识和健康教育等。现在许多社区居民仍停留在有病打针、吃药的传统模式, 对康复医学观念、怎样预防残疾及有了残疾怎样进行康复治疗等一无所知。我们将残疾预防和普及康复知识纳入社区居民健康教育中,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举办普及班、专题讲座等, 由浅入深地讲解疾病发生的诱因及危险因素、疾病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如何进行预防、出现功能障碍和残疾后如何进行康复治疗、预防疾病要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等。为居民定期开展康复咨询活动, 给患者制订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 给予个体化的康复教育和指导;反复强调康复训练的目的、要求以及最终要达到的康复效果。同时还发动学生通过墙报、发放普及读物等方式向居民讲解康复知识, 把深奥的康复知识和技能通俗化、简单化, 让学生学有所得, 终身受益。课外教学的开展, 让学生深入社区, 与居民充分接触, 获取社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 同时也对社区工作有了质的认识。我们在2009级学生中招收了部分学生展开社区康复的实践活动, 他们进入医院附近的社区中心了解康复服务的常规运作与经营、服务开展实施的情况, 并对居民进行社区康复服务中心需求调查。他们解读国家政策, 分析调查结果, 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目前本地社区康复模式的实际情况, 大胆设想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数字化社区康复新模式, 并撰写了大批论文, 丰富了学生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认识。

2.3 充分规划实践学习, 增加学生的就业信心

康复医疗实践性很强, 而实习是将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得如何, 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就业。同时, 实习也是学生认识社区工作, 开阔知识视野, 积累实践经验的直接途径。因此, 合理而充分地规划社区实践是康复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中之重。

2.3.1 细化实习大纲与考核计划

实习大纲不明确以及考核计划缺乏可行性, 是造成不规范实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只有细化实习大纲的主要内容, 明确培养的具体目标, 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科学和系统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临床和实践能力, 才能实施灵活而有效的实习教学, 培养学生康复服务的整体素质, 提高其康复治疗的综合能力, 丰富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 从而确保实习教学的质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3.2甄选实习基地

首先应考虑实习基地的综合实力、临床带教水平、接收能力, 尽量选择能较好地落实实习大纲与考核计划的社区工作站。对实习基地, 学校应实地考察、综合评价、密切合作并给予具体指导: (1) 要增强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责任感, 强化其实习教学意识, 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 逐步纠正个别带教教师重医疗、轻教学的思想倾向; (2) 要加强带教教师的培训、选拔和考核, 总结和积累实习教学经验,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3) 要改进教学方式, 重视实践性、形象性的教学手段, 注意教学时段的连续性, 教学环节的多层次性等。其次还应该充分考虑实习基地和社会的人才需求, 培养学生更加贴近用人单位的需要, 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3.3 合理安排实习时机

与综合医院康复科、专业康复机构不同, 社区康复的服务对象不仅是疾病恢复期患者, 更多的是疾病中晚期、后遗症期患者, 他们需要提供的服务具有多样性和长期性;康复方式不单局限在医院内的门诊、病房, 对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到站点里或者上门服务;康复服务以一对一的形式为主, 同时还需要以集体康复、小组康复等形式作为补充;康复干预内容不仅需要运动物理治疗 (PT) 、作业治疗 (OT) 、言语治疗 (ST) 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 还需要关注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 调动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参与其中, 对生活环境提出改造建议等。由于社区康复要求实习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较广, 因此实习时机应选在学生掌握一定康复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只有在充分掌握康复各方面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充分渗透社区康复服务的精神, 灵活有效地将康复实用技术应用到患者身上。

2.4 职业规划

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治疗师的工作, 走上工作岗位后与本科学历的学生相比, 工作性质和社会地位大不相同,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自卑感, 社区康复工作者地位低、报酬少、工作繁琐、社会认可度不足等, 都将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因此,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定位自我, 培养其奉献精神, 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 民众认可度的提高及残疾人服务需求的增加, 社区康复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环境和施展才华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2]张金明, 赵悌尊.国际社区康复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社区康复工作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2) :184-186.

社区防治康复 篇6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萌芽于16世纪, 但“为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第三职能普遍为世人所接受, 却是在20世纪初期, 即“威斯康星思想”, 其内涵就是大学应该将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为社会服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起步较晚, 1984年潘慰元教授首次提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指出“根据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高等学校应当承担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技术指导、成果转让、业务咨询、职工培训、社会工作等) 的责任, 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高职院校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以及咨询服务。

目前职业院校逐步意识到院校间竞争的实质是社会服务水平的竞争, 竞相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就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现状来看, 工科专业由于其专业或科研活动直接面向生产、成果是有形产品, 通过向社会人士提供生产技能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等就能很好地彰显其社会服务功能, 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 如职教集团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岗位技能再培训社会服务模式、高校对口支援模式及“三下乡”服务模式等。

卫生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内容也应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和咨询服务4个方面。但卫生职业院校与工科类职业院校区别非常大, 因其行业特点社会服务面较窄, 社会服务功能难以实现: (1) 医疗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高, 教学科研能力强, 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发培训及科研项目的愿望不强; (2) 行业准入标准高, 无法通过对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开展社会服务; (3) 行业职业资格准入标准制度不完善, 无相应的卫生部认可的职业资格考试, 难以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方面的服务。但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需求量增大, 护理专业以面向基层、农村开展社会服务为突破口, 进行初步尝试, 但尚不成熟。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护理专业相比, 发展历史短, 面向行业服务面更窄。因此, 如何有效体现并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成为困扰康复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难题。

2 找准切入点, 实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 与政府、行业、企业或社会相结合, 全面开发基地的生产功能, 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 实现经济效益, 并在生产中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种实训模式。校内生产性 (服务性) 实训基地应具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和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服务的3个基本功能[1]。由此可见, 卫生职业院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和咨询服务功能完全可以通过校内生产性 (服务性) 实训基地来实现。

3 建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现实基础

3.1 社会康复服务需求巨大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个人和公共卫生环境改善以及各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完善, 人口谱、疾病谱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伴有功能障碍者增多, 因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导致伤、残人数不断增加, 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十分巨大。

3.2 社区康复是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康复服务资源有限, 康复机构, 即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的康复科, 仅能接收极少数有康复需求的患者, 康复机构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 但收费较高, 大部分患者难以承受。社区康复服务覆盖面广、收费低廉、受益人群广。因此, 为实现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康复服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胡向阳副主任在题为《推进社区康复, 夯实服务基础, 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 应将社区康复站 (点) 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依托基层卫生机构建立社区康复站 (点)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 为其提供方便, 给予支持。

3.3 多种因素制约社区康复发展

(1) 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社区康复应该是在社区内实现所有的康复需求。实际上, 社区康复应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 应着眼于以社区为载体, 通过社会资源整合, 使残障人士获得所需服务, 该服务或者来源于社区内的自生资源, 或者来源于外界的专业力量。 (2) 社区康复的定位没有从专业化角度考虑。传统社区康复是“就近、就便、简单、低成本、广覆盖”等, 实践中更是有意无意地将专业化服务与社区康复对立起来。在各地蓬勃发展的社区康复中, 其主力依赖的服务力量有两大类, 一类是康复协调员、残疾人专干、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 (大部分是退休人员与家属) , 另一类是社区全科医生;前者对一般的康复指导知识和技能掌握有限, 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在能力上还显不足, 而社区全科医生从临床内科转岗培训而来, 对系统性康复知识和技能掌握也有欠缺, 严重影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 (3) 康复经费短缺, 影响社区康复的可持续发展。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也没有专项社区康复服务经费, 影响了康复服务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康复服务资源有限, 特别是人力资源有限情况下, 如何实现社区康复专业化、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成为困扰社区康复管理者与服务者的难题。

3.4 专业化社区康复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目前, 各地社区康复由专业康复机构承办的很少, 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康复科多在技术上给予支持;民间的康复服务机构又很难得到社区康复管理者的信任, 管理者不愿意将资源放手;此外, 传统社区康复不依托机构进行。实质上社区康复要想做得有效果, 是离不开专业化服务的。

3.5 社会分层次、多元化康复服务需求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 当代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趋势集中体现为服务内容多层次、提供主体多元化[2]。我国医疗服务内容层次可以概括为预防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及康复服务4个方面, 每一层次服务内容又可以分为若干服务内容层次。随着经济条件改善, 人们对身体功能健康的要求提高, 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我们将调研的焦点集中在社会对分层次、多元化康复服务的需求上。课题组设计了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调研问卷, 与苏家屯区残联合作, 对区域内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 不同类型残疾的康复需求由高到低分别为肢体残疾康复、听力残疾康复、精神残疾康复、智力残疾康复、视力残疾康复。 (2) 康复服务内容层次分别为康复治疗 (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言语康复治疗) 、康复预防、康复宣传及教育、职业训练。 (3) 90%的残疾人希望能就近在社区内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社区康复机构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 我们选择以专业化社区康复服务为载体, 搭建学校、医院、社区三方合作平台, 建设集教学、实训、服务于一体的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 满足学生仿真实训、服务性实训的需要, 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的功能。顺应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发展趋势, 从服务内容分层次、提供主体多元化角度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4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康复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 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建设

依据仿真实训和社区康复服务要求, 学校、医院、社区三方合作完成实训基地的布局、环境设计及设备规划, 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投入资金300万元, 基地总使用面积713平方米。其中, 一楼服务性实训功能区400平方米, 呈现与社区康复中心一致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及文化氛围, 设有导诊区、功能评定区、运动训练区、作业训练区、传统康复训练区、小儿脑瘫综合训练室、专家工作室;二楼理实一体仿真实训功能区313平方米, 完成理实一体教学及仿真实训, 包括运动疗法一体化实训室、物理因子 (含评定) 一体化实训室、作业疗法一体化实训室、言语疗法实训室。

4.2 构建服务内容分层次、提供主体多元化的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依托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设施器材和技术优势, 依托专兼一体的教学团队人才优势, 依托学院、医院、社区的广泛社会资源优势, 从服务内容分层次、提供主体多元化角度构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分层次”是指服务内容分层次, 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服务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技术服务 (康复治疗) 、培训服务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实用康复技术培训) 、咨询服务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康复预防与宣传) 4个层次。其中人才培养又分为仿真实训、观摩实训、服务性实训3个层次;技术服务是在康复医生及康复治疗师技术支持及指导下, 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 为区域内肢体残疾患者 (偏瘫、脑瘫) 提供免费的康复功能评定、物理治疗 (运动、物理因子治疗) 、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培训服务是在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 由专业教师为社区康复从业者、残疾患者家属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开展免费的实用社区康复技术培训, 每月1次;咨询服务是在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或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患者家庭,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家居环境改造咨询、心理咨询、康复教育等服务。

“多元化”是指提供康复服务的主体多元化, 不再只是单一的专业医疗机构、社区, 而是以学校为纽带, 搭建三方合作平台, 资源互惠互补, 为区域内有康复服务需求的人提供免费的专业化的康复服务, 学校提供场地、设备、管理、康复治疗服务;社区组织患者, 初步筛选患者, 协调管理患者;医院帮助筛选患者, 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通过专业化康复治疗服务、实用社区技术培训、社区科普讲堂、社区科普展览等形式, 提升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提高了社区康复工作水平, 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和社会效益, 2013年康复治疗技术集体被评为“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康复科普提升了我院周边社区残疾人、功能障碍者以及慢性病、老年病患者与其家属的家庭康复理念、康复意识,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及认可, 2014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被评为“辽宁省第九批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参考文献

[1]何应林.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八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4 (1) :18-21.

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 篇7

1 制定随访制度

1.1 专职随访

由已取得主管护师职称,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神经内科专科理论知识,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及演示能力的护士进行专职随访。

1.2 建立脑卒中随访档案

1.2.1 详细登记

通过社区上门服务筛选记录脑卒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文化程度、地址、联系电话、住院时间、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情况,对随访内容、结果做详细登记。

1.2.2 随访程序

随访一般采用上门拜访的形式,也可采用电话咨询,规定每月随访1次,患者刚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必须做随访,特殊患者不限次数,终生随访。

1.2.3 随访内容

随访护士主要宣教疾病知识、注意事项、保健咨询、预防复发、指导患者如何服药及保持血压稳定以及语言、吞咽、肢体功能等后遗症的康复锻炼,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购买药物,监测血压、心率等,对情绪低落的患者做心理疏导,提醒患者及时复诊,征求患者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部、皮肤、口腔黏膜、泌尿系等感染),按要求进行康复训练等,并详细记录,形成随访档案。

2 康复期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发现自己瘫痪时无法接受,想到今后生活的不便和给家人带来的负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沉默少语,甚至绝望。这时应指导家属加强与患者交流,增强患者自信心,给予鼓励和安慰,以求得患者的配合,告诉其通过积极的功能锻炼可逐步恢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功能锻炼,特别是发病3个月内的锻炼更为重要[1]。指导易激动患者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强烈的心理反应。

2.2 饮食护理

以低盐低脂为主,可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可加用牛肉、鸡肉、鱼肉等精瘦肉,为促进患者进食要选择色香味美食物促进唾液分泌,从而刺激吞咽反射。大多数患者易接受半流质及软食,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食时取坐位或侧卧位,喂饭速度宜慢,充分咀嚼,有效防止误吸的发生。

2.3 功能锻炼

原则上应循序渐进,避免劳累,必要时配合针灸治疗。

2.3.1 语言训练指导

当血肿压迫或血栓堵塞大脑特定语言功能区域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失语,在此期间应保持患者自信心,提供交谈环境,鼓励患者慢慢说。可根据失语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使其康复: (1) 运动性失语:指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不能用语言将自己的逻辑思维表达出来。患者完全不能讲话称完全性失语,训练时应先从学发音开始,如让患者发“啊”音或用嘴吹口哨诱导发音,然后学说常用的单字,再依次教学双音词、短句、长句。训练时说话要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如说“喝”字时与看口型、看茶杯或做喝水的动作结合起来。能讲一些简单字、词者称不完全性失语,该类患者讲话缓慢,词汇匮乏,在训练时一定要有耐心。先让他们把能说出的词汇练熟,练流利,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肌肉和舌的灵活度,再逐渐练习复杂的词句,慢慢恢复语言能力。 (2) 感觉性失语:指患者能够讲话,但听不懂自己或他人所讲的话语的意思,该类患者讲话常常是混乱而不合乎逻辑,答非所问。对于这种患者,要增加与其交流的时间,多和他讲话,增加对其大脑语言中枢的刺激。将说、听、看、动作结合起来进行锻炼,常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2.3.2 肢体功能锻炼

脑卒中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在康复治疗期间必须通过及时的锻炼来恢复其功能,同时通过锻炼来避免一些由卧床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如: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可根据肢体功能障碍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锻炼: (1) 由被动到主动:肢体功能锻炼应该从早期的被动活动开始,如翻身、叩背、大关节的被动屈伸等。而恢复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锻炼,从大关节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再到小关节的活动,继而进行上下身肢体的力量锻炼。而手部的精细活动锻炼是最重要的,可以从主动抓、握、拿开始,再进一步进行更精细的活动。上肢可以让患者自行摸头、摸脸、指鼻等,下肢由被动活动到主动抬腿,下蹬练习力量到下地负重。要多加练习,以达到动作准确、协调。 (2) 由床上到床下:早期锻炼主要在床上完成,待身体功能有了一定的恢复,下肢力量足以负重以后,就可以逐步下床活动。首先练习站,能站稳后,可以手扶床栏或在他人的搀扶下缓慢进行走步练习。此期的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摔倒造成创伤。

2.4 日常生活护理

脑卒中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医院、患者、家属之间的良好配合来促使患者康复,因此,出院回家后的护理也相当重要。 (1) 药物治疗:多数患者出院回家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需要继续服药治疗,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要定时定量;还要定时测量血压,如果血压出现波动,或发生头痛、头晕等不适状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 饮食指导:此类患者的饮食也是康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低盐、低脂,营养丰富且均衡。多补充维生素、粗纤维饮食,有利于大便的排出。 (3) 保持大便通畅:这一点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便秘而过度用力大便从而引发心肌梗死或脑出血的病例屡见不鲜。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蔬菜,适当补充水果,多吃粗纤维食物,每日给予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有利于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如果已经发生便秘,可以应用缓泻剂或借助开塞露排便,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危险。 (4) 户外活动:其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决定,在恢复期,天气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的康复均有益处。 (5) 心理康复:此类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因病情而变得烦躁,情绪易激动。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理解,耐心护理,细心关照。鼓励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坚定信念,使患者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6) 社会活动:在康复期可以为患者适当安排一些社会活动,如安排亲朋好友前来探访,或出门会见朋友,参加一些社区公众活动,使患者能够尽快重新适应社会,加快身心康复。

社区康复的工作模式流程初探 篇8

1 接诊

用问候、朋友式的语言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1.1 建患者病历

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等相关资料;询问病史, 既往史, 过敏史;阅读相关的病历资料。

1.2 检查

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1.3 相关专科会诊

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衰、压疮、心理问题等, 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

2 康复初期评定与治疗

2.1 康复评定

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 (通常在入院7 d内) , 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和障碍的程度、肢残原因、康复潜力, 据此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2.2 制定康复处方

根据初期评定制定合理的康复处方, 包括: (1) 物理治疗 (PT) 处方; (2) 作业治疗 (OT) 处方; (3) 语言治疗 (ST) 处方; (4) 心理治疗计划

2.3 记录病历 (病案)

需要把患者的以上情况详细记录在案。

2.4 康复治疗

根据制定的康复处方开始有针对性的治疗, 如PT、OT、ST、心理治疗, 辅助肢具等。

3 康复中期评定与治疗

3.1 康复评定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进行, 目的是了解经过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后患者功能变化的情况, 并分析其原因。

3.2 康复处方调整

根据中期评定调整康复处方, 如PT、OT、ST、心理治疗计划等。

3.3 记录病历 (病案)

把调整的内容详细记录。

3.4 康复治疗

根据调整后的康复处方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4 康复终期评定

在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 评定患者总的功能状况, 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提出回归家庭和社会或做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的建议。

5 每天进行康复治疗的工作模式

5.1 接诊问候, 朋友式的语言, 打招呼。

5.2 检查在康复训练前的检查 (心理, 情绪, 心肺功能, 面色, 了解原发疾病目前的情况等) 。

5.3 评定对昨日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效果评定。

5.4 康复训练一对一徒手训练, 器械训练, 完成所留作业训练。

5.5 结束康复训练检查, 问询训练后有无不适, 疲劳程度等, 注意对原发疾病的关注。

5.6 登记训练卡片。

5.7 必要时可在病历上记录。

5.8 将康复训练场所进行整理。

附:社区康复工作流程图示

摘要:对来社区康复科的就诊患者, 从接诊, 到初、中、终期评定及康复处方的制定, 调整康复处方, 病历记录等制定的一项流程。

社区防治康复 篇9

1 广州市的吸毒问题与艾滋病疫情

广州历史上就是毒品的重灾区,改革开放之后,毒品问题死灰复燃。由于地理上毗邻港澳台,有着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激励和日益频繁的经贸交流,形成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在各种因素刺激下,吸毒人数逐渐增多,吸毒人员也从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扩散,吸毒人员构成日益复杂。广州的毒品问题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是吸食毒品的种类增多,从传统毒品海洛因到冰毒、麻古、K粉等新型毒品;二是吸毒人员低龄化,青少年吸毒人数逐渐增多;三是女性吸毒人数比例增大。由于静脉注射毒品及女性吸毒者卖淫而引起的艾滋病问题也较为严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广州的吸毒及艾滋病问题,广州市于2006年开始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工作,2008年开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积累工作经验,现全市已开设9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3家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试点。

广州市从1986年在来穗外国人中发现首例HIV感染者,到2009年艾滋感染者累计9654例,艾滋病人2500例,死亡587例。新增艾滋感染者1449例,其中艾滋病人522例,死亡65例,2008年广州新增艾滋感染者1390例,其中艾滋病人461例,死亡57例,疫情仍呈上升趋势。截至2009年10月31日,广州市艾滋病在治人数达1167人,居广东省首位,保持率达到63.3%,居广东省第四位。

广州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但主要传播途径有所变化,以前主要以静脉注射吸毒传播为主,现在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并且通过母婴传播艾滋病的病例数也在增加。2008年经性传播艾滋病约40%,经注射吸毒传播约30%,2007年仍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60.08%,性传播占33.46%,2006年,注射吸毒占55.69%,性传播占14.57%。

2 毒品与艾滋病之关系

毒品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词语,如《禁毒法》第二条之规定: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艾滋病是医学名词,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HIV分为HIV-1型和HIV-2型两种。艾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即性传播、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和母婴传播。虽然毒品不能直接传播艾滋病,但毒品与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2.1 注射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

200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吸毒,特别是通过静脉注射吸毒是导致许多亚洲国家艾滋病毒感染者数量增加的原因。2005年是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转折年,当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3%,经性传播占43.6%,经采供血制品传播占10.7%,母婴传播占1.4%。而在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49.8%,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8.6%,母婴传播占1.6%。而这一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从注射吸毒到性传播的变迁也是符合国际艾滋病传播规律的。2007年,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注射毒品传播占38.5%,2009年占32.2%,可见,虽然近年来感染艾滋病者性传播的比例高于静脉注射吸毒,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静脉注射吸毒依然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吸毒者与静脉注射吸毒方式关系极为密切。从吸毒者对毒品的选择来看,尽管近几年来吸食新型毒品(如摇头丸)的人数在逐年增多,但由于传统型毒品(国内以海洛因为主)的依赖性和耐受性更强,吸食新型毒品者会逐渐感觉“不过瘾”,而多数最终转向吸食传统毒品。从吸毒方式来看,吸食海洛因的吸毒者最初多以口吸或鼻吸方式吸食,但随着对毒品依赖性的增强及吸毒史的延长,吸毒成瘾者多会寻求反应更加快速且节约成本的吸毒方式,即注射吸毒。注射吸毒者中多有共用针筒、针头的行为,一旦其中有人感染H I V,注射器便成为HIV传播的“通道”。据报告,在共用针具的某些吸毒小团体中,6个月内HIV的流行率可达50%。

2.2 毒品是艾滋病性传播途径的重要诱因

中国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的联合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74万,其中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44.3%,同性性传播占14.7%。可见,我国进入艾滋病高发期后,性传播逐渐取代静脉注射吸毒跃居为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3]。

2.2.1 新型毒品容易诱发不安全性行为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内地滥用冰毒、氯胺酮合成毒品人员在逐年增长,由2005年不足6万人,迅速攀升至2009年的36万人。所占吸毒人员比例也由2005年的6.7%上升至2009年27%。尤其是滥用冰毒人员上升较快,2009年各地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共发现吸食冰毒人员75505名,占该年新登记吸毒人员总数的37.9%。冰毒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在吸食的最初阶段会使性功能增强。在夏国美教授对730名新型毒品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发现,使用新型毒品后,兴奋感、发泄欲和性冲动等药效反应被报告的比例高达53.7%;冰毒和摇头丸被报告具有明显的性刺激作用的比例分别达到46.2%和44.5%。调查者中,有34.1%的人承认,调查前一个月内与配偶之外的人在使用新型毒品之后发生过性关系。因此在新型毒品的影响下,吸毒者的性行为频率趋高,且没有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说,吸食兴奋剂类毒品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2.2.2 吸毒人员的不安全性行为比例较高

一份云南瑞丽吸毒人群安全性行为KAP调查显示,吸毒人员婚前性行为比例是32.1%,婚外性行为比例是41.6%,安全套使用比例仅为2.1%。这份调查数据清楚地告诉人们,吸毒者中HIV的高感染率,决不仅局限于吸毒者的小圈子,而是蔓延到主流人群中,即使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本身并不足以构成不安全性行为的充要条件,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却能很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另外,女性吸食毒品之后多“以卖(淫)养吸”,因此从事卖淫的吸毒女性,一方面面临通过静脉注射吸毒和性传播途径感染HIV的双重危险,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成为通过无保护性传播向一般人群传播艾滋病的媒介。

2.3 毒品与艾滋病母婴传播有一定关联性

艾滋病的各种传播途径是相互影响的。女性HIV/AIDS的孕妇可以将HIV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也能够在分娩时传播胎儿,也可能通过哺乳传播给婴儿。目前尽管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比例较低,但应引起高度重视。且女性HIV/AIDS的吸毒者,不仅可能使下一代感染HIV,而且也会使下一代成为先天的毒品成瘾者。

3 广州市社区戒毒工作中防艾机制现状

广州市2006年以来大力推进以美沙酮维持疗法。2008年《禁毒法》实施后,又大力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戒毒模式,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社区戒毒防艾机制。

3.1 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广东省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为保障防艾工作开展,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经费。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级政府及卫生、教育、财政、公安等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着重做好艾滋病的防控工作,近年来初具成效。其次,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有关部门动员“红丝带关爱中心”、“爱之关怀”等40多个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积极招募防艾自愿者,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共同防治艾滋病。第三,积极参与各类国内外禁毒防艾项目。现已开展了第六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和中盖艾滋病项目。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广东省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

广州市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更加重视禁毒防艾工作。近年来,结合地方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和艾滋病防治形势,市财政逐年加大艾滋病防治投入,仅2005年就安排防治经费900万元,同比增加600万元,增长200%。防治经费主要用于艾滋病监测、行为干预、关怀随防、医护人员补助和各区县级市免费咨询检测点建设补助等。广州市民间组织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爱之关怀”即是有代表性之一,2006年广州的“爱之关怀”荣获“红丝带奖”,这也是中国艾滋病民间组织首次获此殊荣。

3.2 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3.2.1 美沙酮维持治疗

为尽快有效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减轻吸毒者对阿片类物质的依赖,减少因吸毒造成的社会危害,促进和维护社会稳定,我国于2003年开始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试点工作。广东省是第二批全国试点省份,广州于2006年开始试点工作。至2009年底,广州已有9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覆盖全市70%的地区和人口,开诊率达100%。现广州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已累计收治受治者两千多人,治疗维持率在70%以上。针对海洛因成瘾者住户分离的情况,为促进入组治疗和依从性,增强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服务便利性,提高药物维持治疗受治者治疗服务利用率,减少因服务便利性而造成的患者脱失,提高治疗工作成效,广州市还开展了跨区收治工作,符合条件的受治者根据便利原则选择靠近住址或工作场所的治疗点提出治疗申请,经审批后即可接受跨区入组治疗。

3.2.2 安全套推广和性行为干预

安全套的推广和性行为干预工作不仅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中进行,已经在全社会进行推广,并取得很好成效。2009年广东省安全套使用得到进一步推广,共干预暗娼人群约9万人次,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3.4万人次,流动人口104.7万人次,共发放安全套150多万只。针对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逐年上升的势头,积极探索男男同性行为干预工作。广州启动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据调查,广州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干预覆盖率和HIV检测率分别从2008年的91.8%、75.7%和16.4%提高到2009年的95.5%、88.0%和66.4%。

3.3 检测监测体系

目前,广东省的艾滋病检测体系较为完备,已建立艾滋病抗体检测省级确认中心1个,确诊实验室19个,初筛实验室581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HIV检测网络。CD4检测用流式细胞仪的配置进一步加快,省内19个地级市具备了CD4检测能力。各地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探索艾滋病病人管理机制,防止二代传播。全省病例随访率从2008年的23.7%上升到2009年10月的31.9%。

广州市社区戒毒(康复)中HIV抗体阳性者的检测和治疗有完备规范。社区戒毒的措施之一美沙酮维持治疗,其开展的目的即是减少阿片类物质滥用,减少艾滋病传播相关危险行为,减少违法犯罪,恢复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的社会功能。申请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病例在审批入组治疗前都必须进行体检,经初筛HIV抗体阳性者,各区疾控中心会对其进行鉴定。经诊断为艾滋病病人的,可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对因治疗(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鸡尾酒疗法)和/或对症治疗(即抗感染等治疗)。

3.4 受治者家庭干预

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利用与受治者接触的机会,向受治者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推广安全套使用。同时,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仅担负着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普及性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而且还担负着指导危险行为干预与家庭护理的工作。对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安全行为(避免传染别人或染上新毒株)和家庭护理指导,重点做好安全行为(包括安全性行为,如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捐献体液,如血液、精液、乳汁、器官;不共用针具、牙刷、剃刀)指导,并提供相关的宣传折页、安全套等材料。

3.5 救助政策惠及范围

《广州市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减免费药物治疗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对具有广州市户籍的农村居民及城镇居民中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及必要的相关检测;对常见机会性感染(艾滋病引起其他感染病)住院治疗每人每年在7000元以内、门诊治疗每人每天在20元以内的费用额度实行减免。超过额度的治疗费用,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或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按有关规定执行。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广州市目前首家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减、免费药物治疗定点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院为广州市首家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随访监测诊断的定点收治医院。

4 广州社区戒毒中防艾机制之发展构想

在艾滋病领域,《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的期望成果是: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的发生;改善对感染者的关怀和支持;保护感染者的权利。因此艾滋病防治的三个重点领域是:加强领导,促进多部门应对艾滋病的规划、监督和协调能力;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减少歧视并降低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和脆弱性;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治疗和关爱。目前各部门之间的综合防治机制已不断完善,且各民间组织积极参与。但对于对毒品、艾滋病的认识,及对吸毒和艾滋病人群的关怀和支持仍显逊色。

4.1 广泛推进反歧视运动

夏国美教授曾说:艾滋病在今天的出现,不只是对医学科学的挑战,还是对现存社会法则和道德理念的挑战,更是对人性觉悟和文明素质的挑战。在医学尚未最终战胜HIV这个病毒之前,我们首先要战胜的是现代社会和人性的弊病--源于社会制度、文化、道德、法律和政策的不合理;源于人性中的无知、自私、堕落和狭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说艾滋病病毒造成了人的机体的免疫缺陷,那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则是利用了社会的免疫缺陷。因此,艾滋病的防治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综合防治机制,而且要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公共教育运动,消除歧视。受传统文化影响,在公众心中,多认为吸毒者、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是具有不道德行为的人,对这些人怀有歧视。澳大利亚在1992年开始推行公共教育运动,取得良好效果。此运动是在感染者同意的前提下,在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展示个人不幸的生活写照,之后如何获得亲戚朋友的关爱和理解。澳大利亚推行此运动的成效一是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很快得到控制,感染人数逐年下降;二是吸毒人群和性服务者等高危行为人群中HIV感染率迅速下降。

《禁毒法》的实施已经在法律层面上转变了对吸毒人群的定性,认为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疾病,吸毒人员的身份也从单一的违法者更加客观地定位为病人、受害者和违法者。这种转变更加体现了立法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的理念[6]。因此,在国外反歧视运动取得显著成效的今天,我们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将其本土化。借助电台、电视台、网络、报纸等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消除公众对吸毒、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客观认识;以学校、社区、单位为平台,向特定人群深入宣传。近年来,禁毒防艾宣传备受重视,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仍需进一步提高。由于人们头脑思想意识的转变需要长期、经常性地巩固,因此需提高宣传教育的频度,不能仅仅依靠“禁毒日”、“艾滋病日”的一日宣传。消除公众的歧视,客观认识毒品和艾滋病,消除因歧视而欺瞒造成疫情的扩散,把传染病控制模式转变成涵盖所有相关方面的全社会防治模式。

4.2 改善对吸毒和艾滋病人群的关怀和支持

社区戒毒(康复)、美沙酮维持治疗是控制吸毒行为和艾滋病疫情的有效手段,借助与受治者每日治疗接触的机会,坚持连续教育,对特殊人群的干预定能取得成效。吸毒成瘾者、感染艾滋病者,不论其因何吸毒、因何种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都是受害者,都不足以用生命为代价来接受惩罚,他们需要医治、关爱和支持。《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四免一关怀”政策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采取关怀、治疗和救助措施;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遗留的孤儿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减免相关的教育费用;对生活困难并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给予生活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扶持其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和工作。“四免”惠及广大,效果好,相比之下“关怀”稍显逊色,非人性

关怀之浅薄,而是提供给被关怀人群生产和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公众对吸毒和艾滋病的歧视。消除歧视,公开身份,积极应对,提供机会,是客观现实的做法。

摘要:吸毒与艾滋病传播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008年我国禁毒法的颁布施行,确立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这一崭新的戒毒模式。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中推行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市在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社区戒毒工作中的防艾机制。要完善该机制,可以从广泛推进反歧视运动和改善对吸毒和艾滋病人群的关怀和支持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毒品,吸毒,艾滋病,社区戒毒

参考文献

[1]穗今年新增艾滋感染者1449例[N].信息时报,2009-11-29(A8).

[2]俞顺章.中国艾滋病的社会流行病学.艾滋病的“社会免疫”[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1.

[3]李彦昌,王.试论禁毒法对艾滋病防治的积极作用[J].中国性科学,2009,18(8):10-13.

[4]俞顺章.中国艾滋病的社会流行病学.艾滋病的“社会免疫”[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4.

[5]俞顺章.中国艾滋病的社会流行病学.艾滋病的“社会免疫”[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7.

上一篇:早期隔离断奶技术下一篇:小组协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