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谷

2024-05-14

中国光谷(共12篇)

中国光谷 篇1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1]。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产业在全球发展迅猛, 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及科研等方面。当前,激光产业正在进入以半导体激光器为主体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各种先进的激光加工装备与加工技术突飞猛进,以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占据世界信息技术制高点,纷纷实施激光产业发展计划[2], 他们在大型制造业,如机械、汽车、钢铁、航空、造船、 电子等行业中,基本上完成了用激光加工工艺对传统工艺的更新换代,进入“光加工”时代[3]。

武汉东湖新 技术产业 开发区成 立于1988年, 1991年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 “武汉·中国光谷”(简称“中国光谷”)。目前,“中国光谷”初步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 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竞相发展的“131”产业格局。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形成了以华工激光、团结激光和楚天激光等为领头羊的激光企业200多家,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超过50%[4]。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成果,其中自主研发的石英晶体谐振器、激光焊接设备等产品在我国载人神州飞船、“嫦娥一号”卫星上得到应用;7000WCO2(二氧化碳)激光器和千瓦级光纤激光器实现产业化,改变了我国高端激光装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研发的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导和控制着全球的激光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中国光谷”的激光技术和产业还缺乏国际竞争力[5,6]。为了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必须做大做强“中国光谷”激光产业。

1制约“中国光谷”激光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除了激光音响设备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其他激光应用市场与国外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7]。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我国已有300余家一定规模的激光相关企业,主要位于湖北、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等省市,基本上形成了华中、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四大激光产业群,成为国内最活跃的新兴产业之一[8]。

以“中国光谷”为核心的湖北激光产业凭借高校在激光学科的学术积淀以及多年的产业发展积累,虽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国际国内先进地区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规模不大、竞争实力不强、品牌不够亮是制约“中国光谷”激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1.1产业规模不大

“中国光谷”激光产业最大的问题是产业整体规模偏小,还没有真正做大做强。特别是非常缺乏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激光产业中规模过10亿的仅有3家———华工激光、团结激光和楚天激光,虽然这三家企业 产品的国 内市场占 有率均接 近或超过50%,但与国际著名的IPG和Trumpf等激光企业比较规模偏小。

1.2竞争实力不强

目前“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处于缺乏协作、资源分散、产品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的状态。特别是关键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现有激光加工产业中,大功率激光加工设备所占比例仍然过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70%以上,而“中国光谷”该比例为50%左右。尤其是在船舶制造、汽车生产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所需的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的生产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另外,“中国光谷”激光产品出口较少,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6]。

1.3品牌不够亮

激光企业品 牌不够亮。美国的IPG、PRC、Coherent等,德国的Trumpf、Rofin-Sinar、Holoeye等, 英国的SPI、GSI、Fianium等均为国际激光行业享誉盛名的企业品牌[2],目前,“中国光谷”仍缺乏这类激光企业翘楚品牌。

激光产品品牌不够亮。虽然“中国光谷”大功率工业CO2激光器、光纤激光器、激光切割机、激光医疗设备等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仍缺乏高精尖产品品牌,且产品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4,5]。

2“中国光谷”激光产业现存问题的原因剖析

2.1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链不壮、产业集群不强

企业规模不大。除了华工激光、团结激光和楚天激光等少数龙头企业,多数激光企业规模在国际国内都不具备显著性的优势,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产业链不壮。由于龙头企业不够大、相关配套能力不足以及整合与协同体制机制缺乏等原因,使得 “中国光谷”激光产业链不壮。

产业集群不强。“中国光谷”的激光企业一直以 “单打独斗”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激光产业缺乏整合,集群缺乏凝聚力,还未形成强壮的网络-卫星复合式集群共生共赢的发展模式。

2.2精尖拳头产品匮乏、高素质人才欠缺、R&D投入偏低

高精尖拳头产品匮乏。虽然“中国光谷”激光拥有激光加工和医疗设备国内市场的半壁河山,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缺乏高精尖的拳头产品。

高素质人才欠缺。科技领军人才年龄偏大,院士的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并且,高层次人才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分布失调,院士90%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时,工资水平较低、人才流失严重。

R&D投入偏低,产业化效果较差。除少数龙头企业外,“中国光谷”大多数激光企业的R&D投入偏低,导致技术储备不足,许多关键的技术和元器件需要从国外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较少, 缺乏持续竞争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与企业脱节,缺乏中试环节,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实现产业化。

2.3产品质量精益管理缺乏、企业资本经营造势乏力、文化传播力度不够

产品质量精益管理缺乏。“中国光谷”激光企业在产品经营方面,普遍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企业资本经营造势乏力。“中国光谷”激光企业在资本运营方面意识相对薄弱,除少数实力较强的企业外,鲜见上市、风险投资、兼并、收购、战略联盟、资产重组、无形资本经营、知识资本经营等资本运作活动,无法使企业品牌在资本经营中增值和放光。

文化传播力度不够。目前“中国光谷”激光企业往往只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销售,却忽视了文化传播软实力的重要性,影响了“中国光谷”激光品牌的发光和发亮。

3做大做强“中国光谷”激光产业的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中国与国外市场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激光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由国内竞争延伸到国际竞争。“中国光谷”激光产业发展在国内已经具备显著优势,但是与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尚需大幅度提高。为了做大、做强、做亮“中国光谷”激光产业,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光谷” 激光产业带,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1转变思想观念,重构做大做强“中国光谷”激光产业的“文化基因”

转变“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观念,重构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文化基因”。摒弃“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单打独斗的狭隘观念,重塑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价值观[9]。

转变“醒得早,起得晚;说得多,做得少”的观念, 重构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文化基因”。摒弃“光说不练假把式,雷声大、雨点小”华而不实的劣根性,倡导“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实干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做大做强“中国光谷”激光产业。

转变“抖狠———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观念,重构开放融合,放眼世界的“文化基因”。摒弃“井底之蛙,窝里斗”的陋习,构建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战略思想,广纳百川,取长补短,不争国内第一, 但求世界最强。

3.2转换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激光龙头企业集团

促进激光企业集团化发展。要构建多种成份组成的“股份制”的经营模式,解决好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形成科研、开发、生产、营销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要以经营良好、实力较强的企业为核心,吸收或兼并其它企业,形成地区性的激光产业集团公司。要以激光产品为龙头,成龙配套,在生产成套设备的同时与激光加工的二次产品相结合建立激光产业集团公司。

促进激光应用集团化发展。由有实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以投资、控股、收购等多种方式,使激光生产部分变为该企业集团的一部分,通过寄生和共生模式[10],促进激光应用集团化发展。

促进集团国际化发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激光企业集团践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与德国、美国、俄罗斯等世界激光技术和产业强国的国际合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 件下参与 国际经济 合作和竞 争的新优 势[11]。

3.3整合优化资源,做壮做强激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结构。 构建以大型激光加工设备系统集成企业为龙头,以中小型激光生产企业群为支撑,以功能器件生产企业群和公共技术等服务平台为配套的激光制造装备企业集群,形成结构优化的网络-卫星复合式集群共生共赢的激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12]。

建设“中国光谷”激光产业长廊。在全省范围内, 形成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主干,襄阳、宜昌的重工业激光应用为两翼,构建全省激光三角形区域,连接武汉、孝感、襄阳,形成湖北激光产业长廊。

发展壮大“中国光谷”激光产业带。整合激光资源,按照新一轮产业布局,以华中科技大学向南延伸的“关山大道”和“光谷大道”为主轴,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激光产业带。在武汉市内形成东湖开发区为主干,以汉阳开发区汽车应用、青山区武钢拼焊应用为两翼,一主两翼的格局。

3.4优化人才环境,吸引优秀人才集聚

建立大师级科学家、领军型企业家、战略式创业风险投资家集群共生新机制。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3551光谷人才计划”、“111引智计划”,完善高端人才优惠政策,建立“人才特区”,保障高端人才乐意来、留得住。

造就一批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鼓励激光企业设立技术股、创业股和管理股,从企业产权结构上解决智力、知识等无形资产有形化问题[13]。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企业家头脑的科学家和有科学家头脑的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大力培养激光专业人才。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邮电科学院等院所的激光教育资源,大力培养光电科学与激光技术专业人 才,为做大做强“中国光谷”激光产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5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激光产业投融资体系

用好激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各类资金在高新区投入激光产业[14]。重点支持激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产业核心优势;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光谷激光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激光产业创业风险投资。发挥东湖高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通过参股的方式设立一批面向激光细分领域的子基金。发挥光谷天使投资俱乐部的平台作用,充分吸纳海内外天使投资, 面向初创企业和项目提供服务[15]。

推进激光企业上市融资。建立激光企业上市资源后备库,联合券商对备选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加大对企业从改制、挂牌上市到再融资的资金支持。加大对企业新上市及“新三板”挂牌的支持奖励力度,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

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中介服务。推进武汉东湖企业信用促进会建设,加快引进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认证服务、财税、法律、投融资顾问以及融资担保等科技金融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及联合投资服 务。支持和引导券商、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为企业改制、收购、兼并、重组、上市等提供专业服务[16]。

3.6强化融合创新,促进激光产品高端化和产业高级化

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我省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引进和配置全球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资源,重点聚焦激光特色优势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推动重大技术攻关和交叉创新,推进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对产业发展有引领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实现激光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提升激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研发资金向技术(产品)创新的小试、中试等前端环节延伸,增强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能力。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鼓励申报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遴选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鼓励试点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升创新能力。

搭建“官产学研资介”集群共生平台。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17]。 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在鄂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国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光谷联交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机构加强机制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建立面向激光领域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引进激光创新资源。健全为激光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7提升品牌形象,打造激光产品、企业和产业亮丽品牌

建立健全激光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制定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技术标准,加快制订激光产品的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建立激光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为提高激光产品质量、争创知名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提高激光产品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发和生产高质量的激光零部件和产品,努力创新和建立中国名牌产品[18]。健全产品质量监督机构,加强激光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加强激光品牌宣传推广。全面加强“光博会”组织与宣传,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展览规模与水平,加强“武汉 · 中国光谷”品牌宣传。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激光品牌企业和产品。加强激光领域焦点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策划营销。扩宽激光品牌的宣传渠道,加强激光科普宣传,使我省的激光高技术和产品品牌以及企业品牌家喻户晓。

4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激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挖掘“中国光谷”激光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逐一深入剖析原因;根据原因,各个击破,再结合做大、做强、做亮“中国光谷”激光产业的发展目标,量身定制相应的对策建议。拟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光谷”激光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自主创新体系提供新思路。

中国光谷 篇2

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申报指南

根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暂行办法》(武新管„2014‟180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规定和《东湖高新区关于开展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武新管„2015‟126号)的要求,制定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申报指南如下。

一、申报类别

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分为创业人才、创新(长期)人才、创新(短期)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科技(金融)服务人才五大类别。

二、申报条件

1、基本条件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已在东湖高新区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的独立法人单位担任高级技术、管理职务,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技术成果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具有市场潜力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

(2)具有海内外自主创业或大型企业工作经验,能在光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支柱产业领域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在东湖高新区创新创业;

(3)是国际国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科研项目;(4)曾在大型上市公司、跨国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生产总监、销售总监、市场总监、财务总监以上职务一年以上,并曾在经营、生产、销售、财务、金融等领域做出突出业绩;

(5)在金融、投资、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东湖高新区急需的第三方科技(金融)服务领域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证券分析师、律师等相应的执业资格,曾在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机构、律师事务所、投资机构等单位担任过中层以上职务一年以上;

(6)鼓励具有海内外自主创业、大型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经验者申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高层次人才申报。

2、申报不同类别的个性条件:

(1)创业人才:指初创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申报人应直接持有申报单位股份比例不低于30%或现金注资不少于30万元。

申报单位为东湖高新区五大产业范围内产业型企业(非第三方中介机构或创投机构),成立5年以内(2010年1月1日以后成立),且未入选过“3551光谷人才计划”。

(2)创新(长期)人才:指申报单位近三年(2012年1月1日以后到职)全职引进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

申报人入选后每年在申报单位工作不少于9个月,连续工作不少于3年,且由申报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外籍人士可购买商业保险)。

申报单位为东湖高新区五大产业范围内产业型企业(非第三方中 介机构或创投机构)。

(3)创新(短期)人才:指申报单位近三年(2012年1月1日以后到职)柔性引进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

申报人入选后每年在申报单位工作不少于3个月,连续工作不少于3年。

申报单位为东湖高新区五大产业范围内产业型企业(非第三方中介机构或创投机构)。

(4)高端管理人才:指申报单位近三年(2012年1月1日以后到职)全职引进的高层次经营、金融、财务、生产、销售方面的管理人才。

申报人应曾在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担任副总经理、投资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销售总监、市场总监或相当职务一年以上,并曾在经营、生产、销售等领域做出突出业绩;或在金融、投资、财务领域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证券分析师等相应的执业资格的人才。申报人现在申报单位担任相当职务,入选后每年在申报单位工作不少于9个月,连续工作不少于3年,由申报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外籍人士可购买商业保险)或申报人直接持有申报单位不少于10%的股份。

申报单位为东湖高新区五大产业范围内产业型企业(非第三方中介机构或创投机构),且2014(或2015)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2000万元或单位员工数量不少于50人(以缴纳社会保险人数为准)。

(5)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指第三方中介机构近三年(201 年1月1日以后到职)引进的风险投资、金融、财务、人力资源、法律、知识产权、咨询等领域的高端人才。

申报人应曾在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中担任高级以上专业职务或管理职务一年以上,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证券分析师、律师等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曾在各自领域做出突出业绩。申报人现在申报单位担任相当职务,入选后每年在申报单位工作不少于9个月,连续工作不少于3年。

申报单位为在东湖高新区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的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

3、申报人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1)不符合学历、年龄等基本条件,有院士推荐的。(2)年龄超过55周岁但不满60周岁,有东湖高新区产业部门或园区办推荐的。(3)具有本科学历,且获得高级职称的。(4)申报创业人才,硕士在读,有所在高校院系在读证明且有东湖高新区产业部门或园区办推荐的。(5)申报现代服务业创业人才,本科学历且有东湖高新区产业部门或园区办推荐的。

三、支持政策

1、创业人才:经评审入选创业人才的,给予100万元资金资助,并提供100万元-1000万元的股权投资;对其中特别优秀的,给予300万元资金资助,并提供200万元-2000万元的股权投资。

入选创业人才项目,须接受光谷人才基金的股权投资才能获得相 应资金资助。

2、创新(长期)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入选后给予60万元资金资助。根据企业需求,可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的股权投资。

3、创新(短期)人才、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入选后给予30万元资金资助。根据企业需求,可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的股权投资。

4、申报人的配偶已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含中央“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的,申报人经评审入选后授予“3551光谷人才计划”荣誉称号,可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股权投资,但不再重复给予无偿资金资助。

四、工作程序

1、组织申报。人才办根据暂行办法,细化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申报要求,发布申报通知和申报指南,申报人(单位)根据申报要求,通过“3551光谷人才计划”在线申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2、资格审查。由园区办对本园区的申报人(单位)及申报材料进行初审,重点核实申报条件中关于申报人学历经历、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及申报单位注册信息、经营状况等情况。人才办对初审情况进行复核,如有必要,可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通信评审,确定进入答辩评审人选。

3、答辩评审。根据资格审查情况,由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答辩评审会,确定进入实地考察的候选人才项目。人才办与相关部门共同对答辩评审会进行全程监督。

4、实地考察。由园区办对园区内的候选人才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同时由光谷人才基金专业团队对候选人才项目开展尽职调查。人才办对考察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5、投资洽谈。光谷人才基金与拟投资人才项目进行股权投资洽谈,初步确定投资方案,明确拟投资金额、估值情况、占股比例、回购条款等,并取得各拟投人才项目的书面投资方案确认。

6、审定公示。人才办综合第三方评估机构评审意见、园区办实地考察意见和光谷人才基金的投资建议,将三方一致推荐的人才项目,列入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拟入选人才名单,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会审定,并在本地主要媒体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者。

7、办理手续。为入选人才项目办理入选手续。光谷人才基金与拟投资人才项目分别签署股权投资协议,并完成股权投资,投资完成后为符合拨付条件的入选人才项目拨付无偿资助资金。

五、申报材料

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在线填写申报表格为主、线下递交纸质申报材料为辅的方式开展申报工作。

各申报人应于2016年2月26日前登录3551光谷人才网(网址:“)3551光谷人才计划”在线申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注册并登录后可根据《3551光谷人才计划申报系统使用手册》指导,逐一填写申报信息并上传相应材料,其中申报情况承诺页要求由申报人签名、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扫描后作为附件上传。

网上申报提交完毕,接园区办、人才办审核通过的通知后,再递 交纸质版申报材料一套至申报单位所属园区办,纸质版申报材料包括:

1、《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专项资金申报书》(可从“3551光谷人才计划”在线申报系统导出)。

2、《创业计划书》(创业人才提交)或《项目计划书》(创新(长期)人才、创新(短期)人才提交)。

3、附件材料(需编写目录),一般应包括:(1)申报人学历、学位证书、获得相关领域执业资格证书以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等部门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明复印件;(2)申报人高级职称证明材料复印件(未取得无需提交);(3)身份证、台湾通行证、港澳通行证或护照复印件;(4)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及其他业绩的证明材料复印件;(5)申报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6)申报单位租赁或购买办公场所的证明材料;(7)创业人才申报人需提供第三方出具的股份证明材料,其他申报人需提供与申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意向性合同的全页复印件;(8)创新(长期)人才、高端管理人才需提交申报单位为申报人购买基本社会保险(外籍人士购买商业保险)的证明材料;(9)海外任职、曾在申报要求中提到的机构或单位任职的证明材料;(10)申报单位于2015年前成立的,需提交经第三方审计的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申报单位于2015年后成立的,需提交验资报告;(11)如破格申报,需提交破格申报申请,及相关院士或部门的推荐函;(12)获得的国家荣誉等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申报书装订要求:申报书、创业计划书或项目计划书及附件材料应胶装成一册,并编写目录,申报书上应有申报人签名、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在线申报材料与纸质版材料内容应保持一致。

申报人及申报单位应承诺申报材料真实、完整,附件材料中的原件备查。

六、补充说明

1、申报人如在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等部门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明。

2、申报创业人才的,一般应直接持有申报单位的股份,提供申报人为申报单位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且直接持股比例不低于30%或现金注资不少于30万元的证明材料。

对于确有需要的外籍人才,如由其中国籍的亲属代持其在创办企业的股份,须提供双方亲属关系证明、全体股东签名的股份代持协议等材料。

3、申报创新(长期)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的,须提供申报人全职在申报单位工作的证明,包括但不限于申报单位为申报人购买的社保、商业保险的证明材料。如申报截止时,申报人尚未到职的,应提供双方意向协议、2016年6月份前全职到岗的承诺,申报人正式到职后再补交相应材料。

4、申报人或其他单位拥有的知识产权,与申报项目有关但所有权不属于申报单位的,须提供知识产权的授权协议。

5、破格申报的,需提交破格申报申请,及相关院士或部门的推荐函。

6、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不符合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申报条件:申报人已入选过“3551光谷人才计划”或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含黄鹤英才专项计划)且受过资助的;申报人曾累计3次以上申报过本计划但均未入选的;一家申报单位一次申报两个或以上高层次人才,隶属于同一集团公司一次有三个以上单位申报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的不同单位,一次有两个或以上单位申报的;申报单位已拥有2名及以上3551人才(含中央“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人才),但上主营业务收入未达100万元的;申报单位已拥有1名及以上3551人才(含中央“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人才),申报创业人才项目的;虽符合“3551光谷人才计划”共性条件,但错选了创业人才、创新(长期)人才等类别申报的。

7、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将直接取消申报人、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五年内不得申报“3551光谷人才计划”,并适时予以通报:多个申报人使用同一个项目进行申报的;多个申报单位利用同一人进行申报的;使用其他违规手段(如冒用他人名义、未经他人允许使用他人信息等)进行申报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伪造申报材料的。

七、联系方式(详见《东湖高新区关于开展第九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与创业办公室

武汉中国光谷的财富效应 篇3

正在记者成稿之际,从武汉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9月22日,投资百亿巨资的中芯国际武汉工厂正式投产,这是我国中部第一条12英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它的如期投产,结束了湖北没有微电子产业的历史。

无论从结构调整,还是制度创新方面,“武汉中国光谷”(比东湖高新区更响亮的一个称呼)都将在武汉建设“两型社会”中发挥不能低估的作用。

因为一个共识已经达成:“两型社会”的建设,必须要有科技和人才作支撑。发展新型产业需要技术进步,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需要科技支撑,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更离不开科技创新,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市委书记杨松说,“科技已经渗透到‘两型社会’建设的每个环节。”

事实上,光谷这些年的发展的确为贡献“两型社会”积累下不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从园区到新城

政策起步、项目起步、租房办公,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宣传中心李宏主任从头开始、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东湖高新区的历史。最后,她淡淡地加上一句:现在,东湖高新区已经可以说完成了从科研基地到科技新城的转变了。

光谷广场,如织的车流与人流,的确已经是动感十足的城区的感觉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光谷的科技产业气候已经相当成熟了,2006年开始,这里的商业休闲功能也开始发展起来。”管委会的小魏说。

如今,光谷广场商圈已成为与武汉老城区商业街旗鼓相当的新商业中心了。其核心建筑群之一,世界城,老板是一个福建人,小魏说,他看重的正是这里将是未来武昌地区的新商业中心。

据介绍,整个世界城项目由九大组团串起,复合了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步行街以及高档住宅的“四位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心建筑群,而即将开通的武汉地铁“光谷站”就在世界城的脚下。

“作为一个在高新区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这里是不是已经足够组成他全部的生活圈了?”联想到北京很多需要早起坐班车赶到亦庄上班的年轻人,记者问。小魏想想说,反正我们在这里是越来越多了。

从广场出发,不远就是年轻人工作的地方:创业街。这里一幢幢高楼,聚集了上千家小企业和创业主,有点类似北京的SOHO区,但是科技味道更浓。

白天的时候,街区里的人不多。小魏说,晚上这里很热闹,这里的年轻人睡得很晚,都喜欢在楼下的烧烤、影院和时尚小店里夜生活。在一座四层小楼的外墙上,挂满了写着企业名字的标牌,小魏告诉记者,这些名字里既有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企业,也有目前还在苦苦创业的小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这些名牌好像万国旗,张扬的是创业的梦想和创新的激情。

走进光谷软件园,感觉又完全不同了。一幢幢独栋别墅临湖而建,科技与艺术在这里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据介绍,这里最初是以开发商模式建立起来的,为了承接软件业向二线城市的转移,2006年开始与大连软件园合作,转变管理模式,成立合资园区公司,继续开发了软件园的二期,“软件园的二期是一期的16倍呢”。

小魏告诉我们:上班时间,园区的风景非常静谧优美,而一到下班时候,又立刻有了另一种壮观之美——“因为那个时候,软件工程师们会从各自的小楼中倾巢出动,组成浩荡的人群。”园区容纳上万人,其中70%都是软件工程师。

软件园里,我们正巧碰到刚刚结束动漫制作的培训的年轻学员。据了解,与动漫软件相关的创意产业也正在成为软件园中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

“他们有些还是附近读大学的学生呢。”光谷的优势大概于此,在人才方面有近水楼台之便。不过,小魏也说,前些年的时候,武汉的大学生们往南走的还是会更多些,毕竟广州深圳的机会更多,“不过近几年,光谷发展也不错,很多学生都愿意留在武汉了。”

跟随这些下课的学员,就能进入光谷的大学园路:武大科技园,华工科技园,等等。他们是高新区的本土力量,也是武汉科技产业厚积薄发的基础所在。

近年来,光谷也开始吸引一些外来企业,如成功引进了中芯国际12英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更为高新区津津乐道的是富士康的大举迁入。为此,高新区托管了邻近江夏区的土地,并在其上专门为富士康申请并修建一条高速铁路。管委会主任刘传铁笑着说,修铁路啊,这可是一件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建成的富士康园区将成为高新区最大的企业园区,而富士康武汉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一个“制造业王国”,一个庞大的配套产业集群也将在此日益壮大。

“富士康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我们更看重的是它对整个地区的拉动作用,到时候,会有16~17万人在这里生活和就业。”小魏说,“与鲁巷商业区连成一片,正好实现了科技新城的目标。”

不再仅仅是孵化科技,光谷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城区规划和管理实践,因而也有了产业布局上不断优化的必要。

金融服务业也即将从这里兴起,一个十字路口旁的大广告牌上写着:中国光谷金融港其后便是为其预留的430亩土地,据说可满足8~10家金融机构设立全国性或大区域后台服务中心、20家金融机构设立专项后台服务中心的需求,包括设立信用卡呼叫中心、数据灾备中心、电话银行中心、研发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和培训中心等。2010年建成后,这里预计新增中等收入及以上水平的就业岗位6万个。

2008年7月,东湖开发区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也通过国内专家组评审,计划在2020年将生物产业发展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小魏介绍说,目前产值最高的是环保类企业,尤其是从开发区成长起来的“凯迪电力”,更是成为全国最大的环保企业,并占据了全国脱硫市场40%的份额。

如今的光谷,处处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光谷的发展和管理,或许已经为武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做出了预示与准备。

创新+创业的体制探索

数据显示,2007年武汉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1300亿元,比2000年增长5.16倍。截至2007年底,东湖高新区已有规模以上企业560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6家,过10亿元的企业14家,过50亿元的企业2家。

李宏主任说:“创新+创业”就是高新区的特色和法宝,“高新区就是从鼓励并支持周围院校科研人员下海创业开始的。”

1987年6月7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租用武昌丁字桥108号1000多平方米闲置营房,开始了中国孵化器事业的实践探索,创造了产权式孵化器的商业模式,即通过“创业中心开发、投资人所有、孵化企业使用、创业中心管理和提供服务”,为社会资金提供了参与孵化器投资、分享地区经济增长收益的机会。

成立二十年来,已经累计孵化企业近1000家,毕业企业500余家;投资初创期企业50家(累积投资金额3162.3万元),培育出五家上市公司,包括凯迪电力、三特索道、凡谷电子、剀迪水务、开目软件(华工科技子公司)等。

为弥补自身投资能力的不足,中心通过帮助孵化企业引进战略投资人的方式,引入各类风险投资累积超过亿元,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东湖创业中心连续四年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基金创业项目服务机构,53家企业通过创业中心推荐获得国家创新基金创业项目支持,累计资助金额达1470万元,项目立项率和获支持额度,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2008年东湖创业中心又推荐六家企业申报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据了解,这一良好的机制正在不断被强化。2008年武汉市科技局计划投资1100万元,与东湖创业中心共同设立种子基金,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进行投资。

2008年4月,创业中心又发起设立了“东湖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受托管理的资金规模已逾6000万元。

中旗电子就是创业投资基金向投资者推荐的一家在孵企业。公司设在创业街临街一幢大楼的16层。走出电梯的时候,电梯里有人说道:每次这一层下的人都特别多。

公司办公室墙上挂了一长溜中标通知书,老板汪琪对此很得意。汪原来是一个医疗器械的市场销售人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研究所的一位教授,这位教授的一项关于心电图的科研项目触动了他。做市场出身的汪立刻意识到其中的商机,“我是经商的,我要办企业。”

他买断了教授的技术,并进行了后期跟进开发,使之用于能够普及乡村医疗的心电图设备。

汪说:这项技术的投入成本,我去年一年就挣回来了;而且如今市场上,掌握相当技术的企业不过三五家,因此,我对前途有信心。

据了解,汪最先在深圳经商,后来回到武汉,在武昌中南路上开了一家销售公司,“我很不适应那里的节奏和服务。”把科技公司建在创业街后,情况大不同了,“这里的管理人员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汪说,最重要的是,以前从来没有与政府资源相结合,所以,“企业越做大、越缺钱。”

中旗电子目前已经在创业基金的推介下签署了投资意向,而汪的抱负不仅于此,他说,我的愿望是3~5年能够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光谷更大的价值,恐怕还不在于它的孵化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在科技创新产业化上的体制试验。

2007年12月12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时任代省长李鸿忠到东湖高新区调研时说,“光谷”在谷不在光!“光”只是一种产业形态,光谷的关键则是一种创新体制和机制,一种“崇尚成功、宽容失败、鼓励竞争”的文化氛围。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传铁说:科技成果在高新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好的体制机制,要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不现实的。一定意义上说,体制机制的创新、良好环境的营造,是发展高新产业十分重要的措施。东湖高新区这几年在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就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很多拥有科技成果的创业人都是骑着自行车来,开着小汽车回去的。”

以华工科技为例。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华中地区第一家由高校产业重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并于上市当天,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新股上市开盘价最高、收盘价最高、涨幅最高的“三高”纪录。

如今,华工科技已经成为一家社会化的企业,并有自己独立的研发力量,“一些领域的研究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科研院校,而且90%以上都是社会招聘的新人。”华工科技副总裁杨兴国说,“我们现在的研发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定位。”

近年来,华工科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2007年,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7596.12万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57.3%,新产品利润贡献率60.71%。

回顾华工科技“产学研”发展史,杨兴国向记者总结了两个关键性变革:社会化和规模化。

社会化,首先是身份的转变。原来校办企业的时候,身披两张皮,不论是用人机制还是研发机制,都不能以市场为导向,“那种痛苦。”现在这段大家都能笑谈的历史,在当年曾经是企业发展一道越不过去的坎。

“首先解决的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这已经是一段众所周知的故事了。恰逢时任校长周济十分重视产学研的协调发展,并强调高科技成果要转换为生产力,为了解决校办企业的资金和观念瓶颈,周济主张校办企业必须打通直接融资的渠道,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华工科技的上市表面上首先解决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并开始了华工工业园的建设。“离学校远了,身份问题就好解决了。”杨兴国看似玩笑地说。果然,自此以后,华工科技的管理者自上而下加快了从校园人到现代企业人的身份转换。

华工科技集团的核心企业华工激光总经理闽大勇说:当一个企业真的走向了市场,社会化的转型就会不由自主地很快实现。

在到华工激光之前,闽是西门子的技术工程师。“武汉东湖高新走过的这条产学研之路已经被证明是可以走通的,而且能够不断被复制。”闽说,其中最关键的带动作用就是产业,“产业链只要不断掉,企业就可以越做越大。”

据了解,在华工激光前不久刚刚重组了一家民营企业“团结激光”后,华工科技集团已经形成了上下游配套的、以光电子光信息为核心的产业布局。

不仅如此,华工激光还带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激光企业聚集武汉,寻找整个激光产业链中可以获取的商机。

“记得当时开发区领导都是亲自带队上门。”杨兴国再次回忆起初搬到高新区的时候,他说,在企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方面,管委会做了很多的工作,“官产学研”的模式在这里已经开始。

烽火科技,也就是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光纤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它的改制和后来一家下属企业上市,也是高新区一手扶起来的。”李宏说。现在,东湖高新区在光纤入户工程方面,还在用补贴的方式鼓励市民使用烽火科技的产品。

不过,和华工科技不同,直到现在,烽火科技和“邮科院”的牌子还在同时使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向我们介绍情况的烽火科技宣传部部长坦诚,“这是一个转制遗留问题”,而且对烽火科技作为一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是会有影响的。”

华为已经悄然进驻紧邻邮科院的光谷软件园,并包下了三层楼。“华为在我们旁边建了一个研究中心,其实是为了挖我们的人才。”实际上,烽火科技人才流失到华为的事件一度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当时,的确有一些人过去了,都说给很高的待遇。但是后来,回来的人也不少。”

老部长说,在邮科院,上级领导对科技人才包括其家人和家事都会给予很多的情感关照,一旦一个人表现出创新力的疲乏,往往采取的也不过是换岗的方式,鼓励他在其他领域继续创新。正是这样一种更加人性的方式,很多去华为的人后来又回来了。”

在不同体制和激励机制下生活的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都会抱有不同的看法。无论如何,由于竞争激烈的缘故,老部长说,烽火科技的销售人员也是逐年增加,“近年来,一个新的趋势是:售后人员也增加了很多。”

中国光谷 篇4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 chain) 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服务等整个价值创造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 处于网络之中的企业, 彼此之间通过多种相互作用和联系而连接在一起。全球价值链从全球范围内研究企业之间的联系, 强调治理和升级对企业、地区甚至是国家发展的影响。理论界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链治理 (governance) 和升级 (upgrading) 两个方面。

Gereffi (1994, 1999) 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分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类型, 强调了领导公司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并探讨了不同的治理模式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所产生的影响。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可以获得沿价值链升级的机会, 从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移动, 从而获得持续的收入增长。Humphrey and Schmitz (2000) 将价值链升级分为三种类型:产品升级、过程升级和功能升级。Kaplinsky (2001) 提出了价值链升级的第四种类型:部门之间的升级。相对应的, 一是产品升级, 通过比对手更快的研发和质量提高进行升级实践, 产品的更新换代、市场份额的增加等进行升级表现。二是过程升级, 通过产品生产过程更加有效率进行升级实践, 降低成本、提高传输效率、引进新的组织方式等进行升级表现。三是功能升级, 通过改变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升级实践, 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专注于附加值更高的价值环节、外包低价值的环节等进行升级表现。四是部门之间升级, 通过移向新的、价值更高的相关产业的价值链进行升级实践, 得到相关产业领域的高收益等进行升级表现。

二、光电传输产业全球价值链

光电传输产业属于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属于生产者驱动的治理模式。从光电传输产业全球价值链可以看出, 光传输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 领导公司越来越专注于光电传输产业的高附加值环节 (如研发、品牌等) , 而将低附加值环节通过外包等方式转移到供应商手中。同时, 各级供应商也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质量。这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从上游晶体整合到下游之光传输模块企业嵌入光传输产业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机遇。

光电传输产业全球价值链的领导公司大都集中在光传输产品制造商及部分大型供应商和一级供应商手中, 例如:美JDS Uniphase、美Lucent Technologies、加拿大Notel Network、日本的NEC、美Web Splitter Technology等制造商, 以中、下游封装测试及模块组装的厂商有Agilent、Honeywell、AMP、光环、得迅、前鼎、冠德、捷耀等。这些中下游厂商设计与研发能力很强, 也是光电传输产业全球价值链中重要的知识源泉。发展中国家的光传输及封闭测试和模块组装厂商大都研发能力不足, 依靠低成本优势, 在光电传输产业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二级或三级供应商的角色。发展中国家的光电传输产业要想实现在价值链中的升级, 就必须跟光电传输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领导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

三、武汉光电传输产业集群分析

武汉光电传输产业集群, 是在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的基础上, 2001年由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化基地。随着光通信、激光、消费光电子产品等领域核心企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 在武汉光谷已聚集了7100多家企业,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00多家, 并逐步沿产业链不断延伸。现在已经形成了以长飞光纤光缆、烽火科技、华工科技、武汉日电、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大型企业为骨干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其中, 光电子产业集群有生产企业250余家, 实现产值127.4亿元, 所生产的产品几乎涵盖了全部光电子领域, 是中国生产光电子产品最密集的地区。目前我国光缆年生产能力为3 500万芯, 光纤年生产能力2 500万芯, 其中, 武汉长飞、烽火通信的光纤光缆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每年600万公里和15万皮公里, 居全国第一, 世界第八。光电子器件是光通信系统的基础。武汉电信器件公司和武汉光讯科技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供应商, 形成了较大的生产和销售规模, 2002年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0%, 华工正源光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光模块生产企业, 产品供不应求。近几年光传输设备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2002年武汉烽火科技和武汉的光传输系统的设备生产能力已达10亿元, 占国内市场的10%, 位次上升到第二位。在能量光电子领域, 武汉光电集群的综合实力居中国三大激光产业基地之首, 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消费光电子产品也发展迅速, 不断壮大。武汉·中国光谷的崛起壮大, 有力地促进了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综上, 武汉光电传输产业集群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群优势, 但仍未掌握光电传输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 仍需要进一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以获得持续的收入增长。

四、武汉光电传输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选择

1. 产品和过程升级。

以武汉邮科院为首的武汉光电传输产业集群, 要想立足于国际市场, 必须注重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首先, 在产品升级方面, 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提高现有产品质量以及新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其次, 在过程升级方面, 要优化管理结构,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运营效率。再次, 应完善产业链条。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条, 不仅涉及产品生产、销售及服务等上下游的各个环节, 而且还包括各种中介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而产业链条的有效运作除需要领导公司的治理外, 还需要有中介机构及政府的参与和支持。集群内的各种机构主要包括行业协会、服务中心等服务性机构, 它们与政府相关部门一起促进集群内部技术、诀窍等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武汉光电传输及模块组装产业集群的发展, 应充分利用武汉光谷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等的作用, 完善集群的产业链条,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2. 功能升级。

功能升级方面, 应专注于光电传输产业的高附加值环节。以品牌为例,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 光电传输产业尤其如此。武汉光电传输产业集群可发挥区域优势, 首先创建区域品牌, 以弥补当前单个企业实力上的不足。区域品牌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 区域品牌形成以后, 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 提升区域竞争力, 开拓国际市场, 进而为提高武汉邮科院等单个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创造有利条件。

光谷五小师德建设总结 篇5

师德建设总结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教育法》《教师法》和各级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定为依据,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大力开展师德宣传、学习、实践系列活动,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崇高师德,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推进我校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宣传动员,人人参与

抓好师德建设是教育行业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方略和《纲要》的需要,是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教育富民工程落到实处的需要。提高师德师风水准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是实践“让爱充满校园,用心塑造完美”教育理念的基础。崇高的师德、优秀的师风是尊重学生人性、弘扬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的、自主的、健全的人格的首要条件。

本学期通过学习、宣传、发动,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形成人人讲师德,个个铸师魂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主题,精心组织

在开展师德建设系列活动中紧紧围绕“塑造教师新形象,争当合格好园丁”这个主题,在注重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确立新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上下功夫,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崇高师德,倡导严谨治学、标新立异

优良师风上做文章。要运用多种渠道(教研组活动、全体教师会、学校大型活动)、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每个阶段、每项活动都要认真组织,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加强领导,讲究实效

在活动中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系列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学校工会、少先队部门齐抓共管,确保师德建设系列活动落到实处。结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不断深化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扎扎实实推进师德建设。并且通过听取学生、家长意见,教师自评、互评,考核小组总评,对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

四、主要活动

学年初校长室进行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动员,使全体教师对活动目的、意义及活动安排有所了解,要求全体老师人人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经受教育,努力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1)依靠支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积极有益的教育活动,加强师德教育,以优良的的师风,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寒暑假教师理论学习5000字以上,组织教师学习汪金权事迹,每位教师写了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用和蔼的面庞取代严肃的面孔,温柔的教导取代严厉的训斥。要求教师每学期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家访,家访人数不得少于20人。

(2)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了师德考核。通过自评、小组评和学校评,评出了师德先进个人。学校还出台了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的方案。

(2)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除了学校订了

十几份教育教学杂志外,青年教师每人订阅一份教育杂志。

(3)学校启动了“青蓝工程”,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开展拜师活动,以老带新;定期邀请名师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听课、评课。从而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业务比赛和评优课。

(4)创造条件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一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课,教导主任不少于60节,校长不少于30节。

(5)认真参加市、区组织的教研和培训活动,特别是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培训,无特殊情况出席率达100%。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达标。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6)每人一学期做一节好课,写一篇有质量的论文。

(7)举行青年教师素质汇报活动,上一节优秀课、课件制作、普通话竞赛等等。

(8)学校对参加各类竞赛、教学研究等方面获得荣誉的教师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作为考核、评优的依据。

(9)工会组织师德宣言,每个教师签师德承诺

(10)组织师德建设论坛。进行师德师风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落实师德规范。注意收集典型事例。

(11)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建设大讨论(典型案例、先进事迹报告会)加强师德修养,展示人民教师崇高品质,是本学期师德建设的主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重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联系实际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爱学生是教师的本分”为主题的活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实践。本学期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全体教师明白,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也是师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用平等的态度、平等的方式和平等的情感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三是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重在落实。爱是教育的灵魂,爱生是师德的核心。提高教师的自律意识。把“修身、敬业、爱生”作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采用收集教师中平凡感人事迹的方法,树立身边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榜样,进行广泛宣传。表扬本校教师中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热爱学生的先进事例和师德标兵。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行政把教师师德规范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每月考核一次。同时,抓好行风建设和测评工作,使师德师风检查制度化、常规化。

(12)进行我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征文讨论。通过讨论使全体教师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因素,全体教师通过学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增强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尊重学生,适应角色转变。转变教育观念,全体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适应新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久的课题,我校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师德工作开展好。

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

2011.5

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2010~2011

下学期师德建设

光谷“成绩单” 篇6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光谷,呈现给世人面前的又将是怎样的奇迹?

产业集群:光谷航母起航

目前,光谷入驻企业已达12000余家,活跃企业约8000家,有华工科技、武汉凡谷、烽火通信、凯迪电力、东湖高新、人福科技、长江通信、光迅科技、精伦电子、三特索道等21家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占湖北省的三分之一,是湖北乃至中部地区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区。

从2001年到现在,中国光谷基本上保持了年均30%的惊人增长速度。至2009年以后,光谷所创造的价值占据了整个武汉GDP的半壁江山,目前企业形式正在朝着更有利发展的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光电子产业,光谷更是一枝独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光谷已经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传输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10%;光电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60%,国际市场占有率6%;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并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光谷已发展成为中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在光电子领域,诸如烽火通信,武汉凡谷等等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知名品牌,据了解,烽火科技集团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长飞光纤光缆居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三位,光电器件也居全球第三位。这些骄人的成绩雄辩地证明,光谷的二十年发展,使武汉的高科技产业向世界迈进了一大步。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光谷近十年发展以来,特别是产业优化组合的结果,光谷初创之时,光电子企业只有几家,如武汉凡谷,当年就是光谷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三万元资金起家,一百平方米大的办公室,经过了一轮又一轮商业大潮,大浪淘沙,十年磨剑,武汉凡谷终于屹立于全球高新科技的前列。

在此期间,同类企业纷纷崛起,光谷这个巨大的孵化器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激励,加速了新技术的传播和新产品的开发,产业集群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不断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使企业形成了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来提高产品质量的良好氛围。

“孵化器”使得中小型企业快速地成长起来,光谷对于中小型企业是大力支持的,2004年,时任武汉市市委书记的罗清泉对于光谷企业发展曾经说过:“武汉·中国光谷”要坚持产业开发,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带领下,可以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及损耗,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群内企业在技术上有利于其它企业间更广泛和深刻的协作,不仅对技术接收方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有益,也为技术供给方产品的下游出路和上游优质原料的供给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00家企业同一条街,1万名创业者共一个家”,这是光谷创业街的广告语。目前,光谷创业街上,数百家企业一同经营,数万创业者努力打拼,活力四射,奋斗不止,产业集群的航母已经扬帆,朝着深蓝的大海前行!

政策支持:发展光谷引领未来

在自主创新引导结构升级的产业环境里,如今的光谷,已经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扛起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面大旗,国家对于光谷在政策上也是颇有侧重,在税收、金融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中股权激励、金融改革格外引人注目。

股权激励机制将采取涵盖期权,技术入股等方式,更大程度上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效地发挥了企业的自主能力,从而使企业真正的活起来。一个好的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是企业盈利的关键。

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核心内容是“新三板”。“新三板”又称“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报价转让”试点。因“门槛”不高,它被称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的“孵化器”。

光谷作为高新企业的“孵化器”,二十多年来,该中心已累计为武汉光谷孵化科技企业近千家,孵化科技项目700余项,为武汉市提供了6万多个就业机会。

中国光谷和美国硅谷有着极其相似之处,美国硅谷周围有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而中国光谷附近有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地处高校密集的区域,使其拥有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在518平方公里的区域里,聚集了42所高校、56个国家科研院所、3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光谷的商业模式逐步打破了传统规则,因为光电产业技术更新迅速,资本需求庞大,时间非常紧迫,需要迅速筹集资金。对此,国家除了投入大量资金外,还广开融资渠道,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来投资。新型的招商引资手段积极推进了产业与市场的结合,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迅速为光谷融集启动资金,并逐步融集后续的发展资金,快速扩张光谷的规模,以推动光谷的快速发展。

创业不能仅靠个人英雄主义,特别是想做成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备相当的研究条件,需要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专业团队,人才就成为了光谷的原动力。由于光谷靠近华中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所以在人才方面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时,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光谷的人才力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如引进一个博士,政府每月补贴1000元;专利申报,政府补贴;达到国际标准,政府奖励100万元;达到国家标准,政府奖励50万元等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光谷的发展雄辩地证明了上述论断的正确性。有了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在人才上的重视,加上光谷地区的优势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光谷企业走上了快车道。

光谷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壮大起来,并拉动了一批产业同时发展,“孵化器”效应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在光谷的企业的存活率已经达到75%以上,这远远高出了平均水平。比如生物医药产业,能源环保产业等都异军突起,纷纷抢滩光谷。

目前,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运输的便利,光谷已经形成了武汉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型商圈,第三产业也在光谷崛起,房地产行业也方兴未艾。

四次扩容之后,光谷逐步形成了关东光电子信息产业区,关南生物工程区等产业区,区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是一座功能非常完善且散发着极强的现代信息的新城。新城的产、学、研、居等各项功能正在立体式全方位地结合。此时,一个城市副中心的框架,已经屹立在武汉东南5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

目前,光谷商圈商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光谷已经拥有鲁巷广场、光谷步行街的大洋百货两家大型百货,光谷国际广场等商业场所,使光谷商圈百货业态进一步得到完善。

以产业为后盾,光谷近年来成为武昌最引人瞩目的区域。由产业兴盛所带来的高知人口聚集、商圈扩容以及交通升级,光谷不再仅仅是一个科技新城,更成为居住新城、商业新城。伴随着光谷的发展,光谷商圈的地位、影响力迅速提升扩大,成为商圈黑马。

光谷坚持以创新促发展,在充分释放东湖地区积淀的巨大科教能量的基础上,推进持续创新,实现充分发展,在延伸产业链、壮大企业规模、培育品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这是光谷发展的内在原因。

中国光谷 篇7

第九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日前在武汉隆重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杨学山在致辞中指出, 大力发展光电子产业, 是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对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学山强调,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要求, 认真贯彻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落实规划, 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围绕规划重点, 集聚各项资源, 着力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新增长点, 并协调相关部门推动出台鼓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是突破关键技术, 提升产业水平。加大投入力度, 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以重大工程为带动, 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三是建设完善光电子产业链。力求在基础材料、关键元器件、制造工艺、系统集成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 强化全产业链竞争能力, 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光谷 篇8

为加快生物产业的发展进程,有效解决所面临的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恶化、食品安全等问题,尤其是人类的健康发展,我国通过各方面加强了对生物医药科技优势项目的支持,逐渐缩小了我国生物医药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地方政府的支持、生物医药产品外包的逐渐兴起、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增长,几方面原因促使大量跨国生物医药企业进驻中国。尤其是近15年间,国内也涌现出大批的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大致增长了近100倍。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未来的生物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发达国家生物产业方面的增长速度,近些年已达到25%-30%,占了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左右。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展的重要领域。

2011年光谷生物城生物医药项目投资促进会

2011年1月7日上午8点50,记者走进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2011年光谷生物城生物医药项目投资促进会”的现场,不大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除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内机构,来自世界各国的300多家机构中,有海外商务机构、百余家风投、医药产业研发机构,如英国贸易投资总署、英国国家医学研究院科技部、苏格兰国际发展局、法国政府投资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美国中西部与中国战略经济发展委员会、美国圣路易斯地方商会和经济发展协会、瑞士联合银行集团、Rodman Renshaw投资银行、浦发银行、美国硅谷银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亚商资本、北京信宇资本、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

会议在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主导下,以及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武汉光谷新药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的积极配合下,以“投资促进、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化、资本化、国际化”为主题,重点讨论了建设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联盟,在合作、开放、集约、共享的模式下,形成政府基金引导、地方园区配套、专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构成的多元化投融资平台。

各方力量,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大踏步迈进!

武汉市副市长邵为民在开幕式上代表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了欢迎,同时表示了对生物医药产业:“21世纪是生命科学开花结果的季节。近十年来,全球生物产业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平均5年翻一番,呈现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湖北省武汉市将生物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举全省之力、全市之力推进光谷生物城的建设。”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于华副局长作为本次会议主办方向与会嘉宾表示:“CIPA作为中国商务部直属机构和投资政策执行机构,依托中国政府庞大网络资源,运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的投资促进理念,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生物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活跃的战略性金融产业,CIPA一直在全力支持、重点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因此,CIPA力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关注本次会议,通过互动交流生物产业发展经验,进一步加快生物产业的发展”。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积极动员社会各资本方大力推动、发展健康服务业!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建说:“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哪些产业投资最多?除前些年的房地产的投资热潮,下一个投资热潮将是生物医药产业。”

法国政府投资部首席代表孔士嘉表示,法国一直致力于生物产业的世界创新研究与合作!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集团高级副总裁Rolf G.Werner认为:“鉴于中国的快速增长趋势,我们认为中国将在2015年-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加工的生产基地之一。建议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过程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将创新产业带到真正的国际市场中去获利”。

新生源首席战略官荫俊为现场嘉宾特别介绍了武汉光谷新药孵化公共服务平台为新药开发提供的全面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将推进我国创新药物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现场的其他专家表示:“2010年10月之后,生物产业被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政策、海内外的资金快速地进入了中国的生物医药市场”。

部分国外投融资企业反馈:“除了技术优势,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其他市场优势不容小觑”!

地方政府,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不断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湖北省抓住了这一机遇,掀起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又一波新浪潮。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即“光谷生物城”,是继成功创办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后,东湖国家高新区重点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据相关资料显示,光谷生物城总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基本建设投资约153亿,目前已建成完善的配套设施。光谷生物城对项目的快速推进建设及自主创新招商引资,实现了产业和研发创新两者的优势互补,使园区形成了较强的产业承载能力。丰富的人才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时刻服务的“保姆精神”,使光谷生物城成为一个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

截至2010年底,一批包括国际知名的生物企业,如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制药;世界知名、亚洲第一的基因组研究机构——华大基因;亚洲排名第一的临床前新药研发外包商、全球排名第一的小分子化合物新药研发企业——药明康德;国内前列、中部地区第一的生物技术联合研究机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都已签约入驻了光谷生物城。

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省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等省委、市委的领导曾多次考察、指导光谷生物城的规划建设、招商工作。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聚合,创造出光谷速度新纪录,其发展速度让国内同行颇感压力!

截止2010年底,光谷生物城实现整个生物产业收入超过140亿,生物企业近400家,规模以上企业80家,跨国企业10家,吸引高级人才超过500人。预计至2015年,光谷生物城整个生物产业收入超过1300亿。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始基础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美好而可预见性的前景,来自对湖北省有条件发展生物产业的自信。

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生物多样性显著,生物资源丰富。9000多种植物资源,893种野生脊椎动物,441种湿地野生脊椎动物,是我国重要的种质资源中心,有承载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在生物农业方面,动植物新品种培育与良种产业化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最大的兽用和鱼用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最大的生物农药基地。

在生物技术领域,武汉东湖高新区拥有国内外一流研究开发机构30多家,聚集了生物技术领域的两院院士11名,“十五”以来申报生物技术方面专利200多项,其中化学原料药类专利、化学药品制剂类专利、生物制品类专项申请数量,均居全国前5名。

机会总会留给有所准备的一方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创新服务国内外的生物产业,最大化的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将光谷生物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产业运行模式,对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社会各界如何加快生物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

对“光谷生物城”的发展前景及本次会议的召开,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鲍俊华介绍:“适合生物产业创新、创业的集聚地光谷生物城,打造了生物技术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投融资平台、人才引进等六大平台,以支撑国际前沿先导产业及入驻企业的快速发展。入园的企业足不出园就可以同时满足研发、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高水平、高标准的产业化需求。聚首光谷生物城的国际、国内一流的行业翘楚,已开始或将要开始分享光谷生物城高速发展的盛宴!希望本次会议成为为国内外的生物医药产业搭建的一个“国际生物产业资本化发展的综合宣传、互动平台”,让关注生物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的智慧碰撞产生更多的合作交流!”

商业互动平台、产业基金平台的搭建

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的支持下,2011年1月8日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联盟专题研讨会”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上海张江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都高新区、大连经济开发区、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武汉光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中部创投、武汉光谷基金、武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天作创新孵化中心、信宇资本、上海张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博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亚商管理投资公司、纪源资本、上海汇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金马集团等近三十家机构、基金、资本公司,共同签订了“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生物产业基金联盟”倡议书。

各方在合作、开放、集约、共享的模式下,共同搭建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联盟,形成了政府基金引导、地方园区配套、专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构成的生物产业项目的国内外多元化资本对接,为未来的生物医药产业聚群发展、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本次会议结束,会议各方共达成合作协议50余项,签约总金额约1.6亿元。

编者手记:国家的经济十年持续高速发展,到2010年底GDP达到40万亿。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这两年投入的300多亿,大部分用在了生物医药及研发。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呈现规模化效应,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民间资本及海外资本对我国生物产业的关注度,通过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机构聚首武汉光谷生物城,以及2010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十大并购事件,可见一斑!

论光谷联合的品牌延伸之路 篇9

一、品牌延伸概念及分类

一个品牌积累了一定的资产以后, 如何将这个品牌的影响力, 注入到其他的产品上, 使之运用于新进入市场的其他产品或服务 (包括同类或异类的) , 以及运用于新的细分市场之中, 达到以更少的营销成本占领更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是现在世界商业机构热衷的方式。这就是品牌延伸。如日本三菱公司其品牌延伸到了包括船舶、核电站、轿车、高保真音响、银行和食品, 是品牌延伸的典型代表。

我们现在按消费者的认知来进行品牌延伸分类:第一, 浅度延伸——延伸品牌与原品牌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农夫山泉天然水扩展到农夫山泉矿泉水、农夫汽茶、农夫果园果汁饮料和尖叫系列功能饮料等。通过“农夫”系列自身无形的品牌优势, 与垄断性资源相互结合, 共同打造价值链竞争优势, 形成以品牌为基础的产业化合作机制。第二, 深度延伸——使用相同技术进行延伸。依波表业由电子计时器及配件加工发展为国内知名制表企业, 并与施华洛世奇合作推出卡纳珠宝表。海尔品牌由海尔冰箱到海尔空调, 进而席卷白色家电。第三, 跨度延伸——二者在外观与技术上没有相同, 但统一在同一价值及风格上。万宝路由香烟到服装饰品, 塔塔集团横跨钢铁、能源、汽车、工业制造、食品等等。

二、品牌延伸的优势

第一, 品牌延伸可以加快新产品的定位, 保证企业新产品投资决策迅速、准确。尤其是开发与本品牌原产品关联性和互补性极强的新产品时, 它的消费与原产品完全一致, 对它的需求量则与原产品等比例增减, 因此它不需要场地的市场论证和调研, 原产品逐年销售增长幅度就是最实际、最准确和最科学的佐证。由于新产品与原产品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它的市场需求量也是一目了然的。因此它的投资规模大小和年产量多少是十分容易预测的, 这样有助于加速决策。

第二, 品牌延伸有助于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新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必须获得消费者的认识、认同、接受和信任, 这一过程就是新产品品牌化。而开发和创立一个新品需要巨额费用。品牌延伸, 是新产品一问世就已经品牌化, 甚至获得了知名品牌赋予的勃勃生机, 这可以大大缩短被消费者认知、认同、接受、信任的过程, 极为有效地防范新产品的市场风险, 并且可以节省数以千倍的巨额开支, 有效降低新产品的成本费用。

第三, 品牌延伸有助于强化品牌效应, 增加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品牌原产品起初都是单一产品, 品牌延伸效应可以使品牌从单一产品向多种领域辐射, 就会使部分消费者认知、接受、信任本品牌的效应, 强化品牌自身的美誉度、知名度, 这样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也就不断增值。

第四, 品牌延伸能够增强核心品牌的形象, 能够提高整体品牌组合的投资效益, 即整体的营销投资达到理想经济规模时, 核心品牌的主力品牌都因此而获益。再如Swatch集团, 拥有高低错落多个档次的品牌也是Swatch集团区别于历峰、劳力士、LVMH等其他几家拥有高档钟表业务的奢侈品集团的一大特点。瑞士制表业联合会的资料显示, 拥有各个层次的强势品牌组合以及覆盖全球的销售渠道, 让Swatch集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三、规避品牌延伸风险

品牌延伸策略运用得当, 自然能成为企业营销活动带来许多方便和利益, 倘若品牌延伸策略把握不准或运用不当, 会给企业带来诸多方面的危害。

l、损害原有品牌形象

当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取得领导地位后, 这一品牌就成为强势品牌, 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特殊的形象定位, 甚至成为该类产品的代名词。将这一强势品牌进行延伸后, 由于近因效应 (即最近的印象对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较为深刻的作用) 的存在, 就有可能对强势品牌的形象起到巩固或减弱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的品牌延伸策略, 原有强势品牌所代表的形象信息就被弱化。例如:施乐美国公司收购了一家电脑公司, 把它改名为“施乐资料系统”。然而“施乐”在顾客心中意味着复印机, 他们不接受不能复印的“施乐”电脑, 由此, 产生了消极效应。

2、有悖消费心理

一个品牌取得成功的过程, 就是消费者对企业所塑造的这一品牌的特定功用、质量等特性产生的特定的心理定位的过程。企业把强势品牌延伸到和原市场不相容或者毫不相干的产品上时, 就有悖消费者的心理定位。这类不当的品牌延伸, 不但没有什么成效, 而且还会影响原有强势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特定心理定位。例如:三九集团以“三九胃泰”起家, 提起三九, 消费者潜意识里想到的是三九胃泰。后来三九延伸到啤酒, 不知道消费者在饮用三九啤酒的时候会不会感觉有药味。

3、容易形成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现象

当一个名称代表两种甚至更多的有差异的产品时, 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模糊化。当延伸品牌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时, 消费者就会把原强势品牌的心理定位转移到延伸品牌上。这样, 就无形中削弱了原强势品牌的优势。这种原强势品牌和延伸品牌竞争态势此消彼长的变化, 即为“跷跷板”现象。

4、株连效应

将强势品牌名冠于别的产品上, 如果不同产品在质量、档次上相差悬殊, 这就使原强势品牌产品和延伸品牌产品产生冲击, 不仅损害了延伸产品, 还会株连原强势品牌。当把高档产品品牌用在低档产品上就有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例如:美国“派克”钢笔以其质优价昂闻名于世, 被誉为“钢笔之王”, 然而该企业1992年上任的总经理为扩大销售额, 决定进军低档笔市场, 将“派克”品牌用在仅售3美元的低档笔上, 结果形象声誉大受影响, 非但没有在低档笔市场上站住脚, 高档市场也被竞争对手夺去很大一块份额。

5、淡化品牌特性

当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后, 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特殊的形象定位, 消费者的注意力也集中到该产品的功用、质量等特性上。如果企业用同一品牌推出功用、质量相差无几的同类产品, 会使消费者昏头转向, 该品牌特性就会被淡化。例如:宝洁公司三年花费10亿力推的沐浴产品激爽 (Zest) , 从市场份额上看, 远远不如“舒肤佳”和“玉兰油”, 最后以停产退市告别中国市场。

6、品牌延伸的不一致性

品牌延伸应尽可能避免在类别差异性比较大的产品间进行;在同类产品间延伸时也要注意品牌的市场和社会定位, 如果该品牌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 而且品牌和产品已划等号时, 就应慎重考虑该品牌延伸到其他同类产品上。

四、品牌跨界

跨界的定义为突破原有行业惯例、通过嫁接外行业价值或全面创新而实现价值跨越的品牌行为。市场竞争加剧促使品牌跨界成为实现品牌延伸的一种新锐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造就一个又一个品牌传奇, 推动新市场的开拓。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会, 已经很难对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清楚地界定它的“属性”, 跨界 (Crossover) 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最潮流的字眼, 从传统到现代, 从东方到西方, 跨界的风潮愈演愈烈, 已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

每一个优秀的品牌, 都能比较准确地体现目标消费者的某种特征, 但因为特征单一, 往往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多, 尤其是当出现类似的竞争品牌, 这种外部因素的干扰更为明显。而一旦找到了一个互补性的品牌, 那么, 通过多个方面对目标群体特征的诠释, 可以通过他们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能力以战胜竞争对手, 产生更具张力的品牌联盟, 达到共同的价值增长目标。

1、案例一:苹果 (apple)

苹果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美丽的设计、及提供温暖与热情给那些对科技有恐惧感, 却生活在想存活就必须懂计算机的人。苹果是创新品牌的代表。过去苹果是计算机软硬件制造商, 但是苹果超越计算机领域, 并持续创新成为数字媒体制造商-MP3、屏幕触控手机、无线中继站、媒体储存及流行设计、在线储存与下载服务都是它现在的业务内容。

2、案例二:宜家Ikea

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成为宜家的品牌拥护者, 宜家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通过品牌跨界延伸实现销售“美好生活方式”的梦想而不是仅仅“出售产品”。为了做到这一点, 宜家不仅提供广泛、设计精美、实用、低价的产品, 将陈列售卖家具、家居、装饰品转换为美好家居一站式服务体验,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把产品跟公益事业进行联姻。大约10年前, 宜家集团开始有计划地参与环保事宜, 涉及的方面包括:材料和产品、森林、供货商、运输、商场环境等众多领域。

五、品牌延伸对光谷联合的启示

1、光谷联合品牌现状

目前光谷联合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还是一个泛地产品牌, 基本印象如图1所示。

2、光谷联合品牌结构的思考

将“光谷联合”品牌打造成集合旗下住宅、主题产业园、丽岛物业、丽岛科技、科诺生物等众多内涵的拳头品牌, 其价值核心是“全新地产价值服务链整合者”。“光谷联合”旗下工业地产品牌见表1。

在光谷联合的品牌建设中, 我们要发挥品牌延伸的优势, 加快品牌积累的步伐, 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 同时也要规避品牌延伸对我们的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光谷联合品牌跨界延伸如图2所示。通过光谷联合的品牌积淀以及光谷软件园和光谷金融港已建立的品牌形象, 为后续工业地产项目建立良好的品牌联想, 反过来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企业公馆、创意天地等项目的宣传, 强化光谷联合专业工业地产运营商的品牌印象, 实现项目子品牌与工业地产品牌的联动效果。

3、光谷联合品牌跨界延伸构想

跨界经营, 不同行业的品牌互动, 可以为光谷联合品牌的丰富化提供更加广阔的价值提升空间, 并创造业务增长点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 通过工业地产品牌的积淀和产业链式服务模式的探索, 可引入海尔的家庭全程服务链条, 构建全新的工业地产价值链。在此基础上, 可将住宅业务 (已实现) 、装饰业务 (已实现) 、物业管理 (已实现) 、餐饮食堂 (在探索和实践中) 、办公设备、办公家具、酒店、旅游、人才服务等引入工业地产开发业务价值链, 实现品牌跨界和集团业务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实现华丽转身。光谷联合品牌跨界延伸, 可借鉴深圳华侨城发展模式:以土地整理和工业地产开发主营业务核心, 并以住宅业务、物业管理、酒店餐饮以及旅游为延伸价值链, 最终成为地产业务全程整合服务者。光谷联合品牌跨界延伸构想如图3所示。

六、光谷联合品牌建设行动计划

1、思想认识的统一

各分子公司、控股公司与集团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 在思想认识上保持高度一致, 重视品牌建设和积淀, 并设专人负责与总公司对接品牌建设工作, 例如为集团公司网站提供新闻信息和项目动态。

2、CI识别形式统一

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控股公司实现品牌CI系统的最终统一, 完成光谷联合总的品牌构, 形成统一和各具个性的CI系统, 丰富和完善集团公司品牌构想。例如在宣传过程中实现集团品牌的背书式应用。

3、行动计划的统一

各分子公司、控股公司与集团公司在宣传策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保持统一, 最大限度发挥宣传效应的同步和共振, 形成合力, 实现宣传活动的最佳传播效果。例如集团公司开展客户服务年总体宣传构想时, 各分子公司在集团公司总体构想之下, 完成独立的营销推广活动。

摘要: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超越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的价值, 它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附加利益来体现其价值, 提供的附加利益越多, 品牌吸引力越大, 品牌价值越高。本文论述了光谷联合的品牌延伸之路, 表明了品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光谷大桥桥面铺装设计及施工 篇10

光谷大桥 (庙湖段) 是武汉市八一路延长线上的一座大型市政桥梁, 位于东湖风景区内, 在设计之初就定位为景观桥梁, 主桥为60 m跨连续钢箱梁, 标准路幅宽度:0.25 m人行道护栏+4.5 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1 m设施带 (包括路缘石) +15 m机动车道+1 m设施带 (包括路缘石) +4.5 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0.25 m人行道护栏。公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 设计行车速度:主线40 km/h。

2 工程设计

桥梁为异型钢桥墩+带拱架的连续钢箱梁, 在桥面铺装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成熟可靠性、桥梁自重、施工复杂程度、结构重要性、气候特点和造价等因素。

桥面铺装最主要作用之一即是保护桥面板及桥梁结构, 而桥面铺装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和变形。当铺装混合料变形能力不足时, 钢桥面铺装层发生开裂, 地表水的侵入会导致钢桥面铺装发生更严重的破坏。因此, 希望寻找到一种近乎零空隙的铺装混合料, 使其既能变形又能防水, 以此来综合解决钢桥面铺装荷载、变形和防水的问题。按此思路, 经过多方论证, 确定该钢桥桥面采用浇注式铺装结构, 防水粘结层采用英国进口的Eliminator防水粘结体系。该体系具有防腐、防水和粘结性;防水膜具有优良的韧性, 能追随钢板的变形而变形, 耐久性良好。

桥面铺装设计总厚度72 mm, 结构自上而下为:35 mm高弹改性沥青玛王帝脂碎石 (SMA10) +35 mm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GA10) +2 mm厚Eliminator防水粘结体系。桥面铺装结构示意, 见图1;体系各层性能指标, 见表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采用改性沥青作为粘结料, 保证混凝土在重载交通条件下不产生车辙, 同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保证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在桥梁挠曲变形和车辆荷载条件下不开裂。铺装层SMA混合料采用高弹改性沥青玛王帝脂作为粘结料, 其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优异的回弹变形能力, 确保铺装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施工工艺

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流程:钢桥面喷砂除锈→滚涂防腐底漆→防腐底漆干固后, 喷涂第1层Eliminator防水层→第1层防水层干固后, 喷涂第2层防水层→第2层防水层干固后, 滚涂胶粘剂→摊铺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洒布改性乳化沥青→摊铺SMA。

3.1 钢桥面喷砂除锈

喷砂前, 应首先检查钢桥面板的外观, 确保表面无焊瘤、飞溅物、针孔、飞边和毛刺等;用清洁剂或溶剂清洗钢桥面板表面直至无油污、尘垢为止。锋利的边角必须做成半径为2 mm以上的圆角。

遇下雨、结露等气候时, 严禁除锈作业。钢板温度应高于露点3℃以上, 相对湿度≤85%。

磨料采用钢丸、钢质棱角砂, 其比例通过试验确定。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应达到GB 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标准Sa2.5的要求, 粗糙度的要求必须达到Rz:50~100μm。

3.2 Eliminator防水粘结层施工

3.2.1 防腐金属底漆Zed S94的施工

喷砂除锈检验合格后, 在3 h内施工防腐底涂层Zed S94, 采用滚涂方式。Zed S94的干燥时间视现场环境而定, 温度10℃时的固化时间约为60 min。

3.2.2 Eliminator防水层的施工

待防腐金属底漆Zed S94固化后, 喷涂Eliminator防水材料。Eliminator防水材料含两种树脂组分 (A和B) 和一种催化剂, 施工前先将催化剂加入B组分充分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A组分进行搅拌后喷涂。分两层施工, 每层湿膜厚度不小于1.2 mm, 干膜总厚度不小于2 mm, 待第1层固化后, 直接喷涂下一层。防水层施工, 如图2所示。

3.2.3 Tack Coat No.2胶粘剂的施工

防水层喷涂结束并完全固化后, 应立即施工Tack Coat No.2胶粘剂, 采用刷涂或滚涂方法施工。施工时, 应用直尺或其他工具将胶粘剂与短期接头和搭接区分隔。待其完全固化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3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GA10) 施工

在浇注式摊铺之前, 应保持防水层清洁干燥, 必要时应用吹风机进行吹风和干燥;对油迹的污染, 应及时清除, 杜绝油污存在。

由于浇注式摊铺需根据垫块和侧限挡板高度控制铺装层的平整度, 因此, 施工前应进行精确测量, 准确定位侧限挡板的高度。运输车在进入施工现场前, 应对其轮胎及底板进行清洗, 防止运输车污染桥面。现场施工人员应穿上鞋套, 以保证施工现场清洁。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使用专门的运输设备 (国外称为Cooker) , 确保从拌合楼生产出来的混合料能不断被搅拌和加温。在Cooker初次进料之前, 应将其温度预热至160℃左右, 同时在搅拌过程中让混合料升温至220~260℃。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是自流成型无需碾压的, 运达后使用浇注式专用摊铺机摊铺。根据摊铺机及桥面宽度设定合理的摊铺宽度, 尽量避免接缝位于行车道轮迹带内。

横向接缝处可采用喷火枪加热软化已施工接头, 设置贴封条然后再继续施工;尽量减少纵向接缝。

在人工施工部分, 采用小推车将浇注式混合料运输至铺装区域, 将混合料倒在桥面上, 然后立即用铁锹将混合料大致平整, 再人工用模板反复揉搓平整, 随后撒布小碎石。

3.4 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施工

在铺装下层铺筑完毕之后, 施工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用量为300~500 g/m2, 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在铺装面层混合料摊铺前一天施工, 要求洒布均匀并基本满布。粘结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对相邻构筑物的污染。

4 施工控制重点

该铺装结构共设置了2道防水屏障:第1道防水屏障由铺装下层GA承担, 第2道防水屏障则由Eliminator防水粘结体系来承担, 确保对桥梁结构的保护。

与设施带结合部位, Eliminator防水粘结层沿基座立面施工至铺装层的表面;铺装层与基座结合部分, 采用嵌缝条密封, 以防路面水下渗。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纵幅施工缝中采用嵌缝条进行密封, 依靠温度使其软化, 与铺装层之间形成良好结合, 达到防水的目的, 如图3所示。

已涂刷好的区域要进行保护, 严禁油、油脂和脏物等的污染, 对于小块Eliminator防水层的修补施工、涂层的划破处理, 采用手涂式涂膜。

5 结语

本工程技术方案在设计阶段, 经过多方案比较、专家论证、类似工程实地考察而确定最终方案, 在施工阶段遵循“事前控制, 过程监控和事后反馈”的原则。事前控制集中体现在原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与验证、试验段试铺与工艺确认等关键环节, 从材料源头、材料设计初期和工艺初选加强控制, 确保所用原材料和所设计的材料, 如浇注式沥青混合料、SMA沥青混合料和环氧抗滑铺装材料等符合设计要求。过程监控主要对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包括对钢板除锈、混合料拌和生产、运输、现场摊铺和碾压等过程进行监控。通过相应的检测手段,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 在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前现场采用相应的检测仪器对施工质量进行平行检测, 确保各个施工环节达到设计质量控制要求。事后反馈主要针对施工成品相关性能的检测, 以数据说明最终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通过上述质量控制措施, 该桥梁桥面铺装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该桥通车以来, 运行良好, 说明钢桥面铺装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摘要:介绍了武汉光谷大桥 (庙湖段) 防水粘结体系的选择及Eliminator体系的防水设计, 详细阐述了该桥面喷砂除锈、防水粘结体系和浇注式混合料GA10的施工工艺流程, 并提出了相关施工控制重点。

关键词:钢桥面,喷砂除锈,防水粘结体系,浇注式铺装

参考文献

[1]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华禹光谷开始就错 篇11

尽管光电产业总体上是上升潜力很大的行业,尽管长春市委、 市政府构筑了正确的长春·中国光谷发展远景,但是作为操作主体的企业华禹光谷从开始就是一个错误:首先携多样化经营的极大风险,在战略上迷失方向;在扩张方式上急于求成,操作方式简单。等等原因,造成“中国第一光谷”殒落。

由于光电子技术能够满足信息爆炸式增长的需求,是硬件宽带化、高速化增长的主要技术之一,所以这个产业应该在今后至少10年有不错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内涉及光通讯的企业,一直保持大概有将近50%的增长。

在这种形式下,长春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将光电技术产业列为长春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目的就是要集中全市优势,倾力构筑长春·中国光谷。

创立仅仅三年半,华禹光谷公司就已经广泛多样化,特别是产业园区的业务和光电产业业务领域跨越很大。

根据华禹光谷大力吸引合作伙伴的做法,该公司采取了园区和产业结合发展的战略,即产业方面的投资也是一种招商手段,吸引其他投资者参与入住园区,从而推动具有暴利的园区业务。这种商业模式原理上很好,但成功是有条件的。首先就是园区建设与招商业务周期很长,资金回收慢,前期在光电产业的投资和成本很难在短期通过园区建设与招商业务补偿。其次,园区建设与招商业务也是一个对管理水平要求很高的特殊产业,大部分国内的企业家们还不大了解如何进行这方面业务的操作。

华禹光谷战略方向模糊:企业要在高发展前景的光电产业发展,但具体主要的产品事业(笔记本电脑、手机)却定位于成熟竞争阶段。

显然华禹光谷产业选择不够慎重。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成长潜力并不如总体光电行业那么大。作为后来者,华禹光谷难以挑战在这行业拼搏多年的先行者。

中国光谷 篇12

实际上, 武汉光谷聚集着国内众多顶尖光通信领域研发人员, 包括华为、中兴等多个企业选择将武汉作为其重要的光产品线研发基地, 这是大势所趋。而这些电信“巨头”的到来, 无论未来五年内招聘人数是1.5万还是3万人, 都会给当地产业格局带去深远影响。对此, 业界该如何看待?

武汉光谷发展迅速

武汉·中国光谷,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其中,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

近几年,武汉光谷依托其区域内的42所高校、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50多名院士、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和5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的创新优势,确立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光谷目前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光谷企业总收入达到2918亿元,增长29%。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144亿元,成为东湖高新区首个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的产业。

在光通信方面,武汉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武汉已经有一批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烽火科技、长飞光纤光缆、长光科技、华工正源、光迅、电信器件等公司,已形成一条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器件、模块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光通信产业链。其中,烽火科技是我国光通信领域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长飞光纤是全球第一大光纤光缆生产企业。

光谷国际影响力待提高

北京中关村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高科技园区,与其毗邻北大、清华等数十所大学密不可分。作为国家级光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正式成立于2001年,被称为第二个中关村。仅以科教硬件来说,光谷具备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新科技园的先天条件。但是,光谷的产值,却比中关村逊色很多。早在2008年,中关村的总收入,已经突破10000亿,而一直到2010年,武汉光谷的产值仍不到3000亿。

业界人士认为,从全球乃至全国看光谷之所以不能“发光”,存在众多不足。

首先是武汉光谷在发展中,土地、税收等政策仍需改善。据了解,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在政策上更开放,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具备了国际化的发展视野,这从这些年这些地方经济腾飞就可见一斑。

其次,光谷的崛起并没有带动其他配套领域的共同崛起。武汉光谷的科教实力强大,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却需要整体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体系作为基础。武汉重工业较多,大众工业缺失。武汉的经济实力滞后,使整个城市缺乏吸引力,在资金投入、薪酬水平、科技转化能力方面,都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甚至成都等地。

最后,光谷诞生的自主创新企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偏少,而引进的类似企业也不多。目前全球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都拥有一些高新产业巨头。如硅谷诞生了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科技巨头,其中不乏产值1000亿的企业。而中关村也拥有联想集团、百度、方正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

在国际性大企业的培养和引进上,武汉光谷任重道远。

政府盛邀华为、中兴来光谷

在国内经济转型、让中部崛起的大但短期内要实现光谷产业的提升,实现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的飞跃,引进国际性大企业是关键。近几年,武汉光谷在引入富士康之后,再次盛邀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入驻光谷。

业界普遍认为,华为、中兴等企业在武汉成立研究所,并计划进一步搬迁光产品线有其内在的原因。即深圳房价、租金、人力成本等大幅上涨,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光通信生产企业在深圳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武汉既有人才的优势,又有光器件厂商密集的优势,适合其未来发展。

实际上,华为、中兴目前已经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大多数国家。这些企业入驻武汉光谷,必然会给武汉光谷带来很大提升。

仅以华为为例,其去年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净利润238亿元。在近日赴华为参观中,唐良智表示,华为的发展让武汉意识到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还远没有满足信息技术市场的需求,武汉信息技术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光谷需要更多华为这样的企业。

唐良智认为,武汉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的目标,随着华为将业务从基础通信网络逐步拓展至云计算和终端市场,武汉可以为华为在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也需要华为为打造智慧城市助一臂之力。为此,武汉市计划成立工作组,指定副市长挂帅为华为在武汉项目的拓展提供服务。

现实中,华为行动迅速。消息人士透露,华为武汉研究所2007年刚来时规模只有数百人,如今整个团队已近2000人。华为武汉研发中心选址光谷未来科技城,占地约1500亩,投资方向为光电子系统、器件,以及相关的前沿光电子技术。中心一期占地约558亩,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2015年竣工。届时预计其年产值达60亿元,税收达4.5亿元。

为光谷注入更多竞争活力

华为、中兴等大企业来到光谷,对光谷的升级起到非常积极的一面。

一是华为、中兴光通信搬过来将确立“光”在武汉光谷的核心地位,而且可以带动一大批光器件、光模块企业成长,扩大光谷光电子产业规模。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位人士曾表示,华为和中兴两大设备商使得深圳形成了一条完备的光通信产业链,这带动了深圳经济的发展。华为、中兴对光通信产品线的搬迁将可以把这个优势带到武汉。甚至许多原来围绕华为、中兴成长的光通信产业链企业都有可能搬迁至武汉。

据悉在深圳,全球扬名的光模块供应商飞博创、飞通,以及到如今最大的光模块供应商之一的深圳易飞扬,10G模块领先的供应商极致兴通等,都在创立之初将成为华为、中兴供应商作为一大目标。在武汉,目前每年仅华为从烽火科技、武汉凡谷、华工正源等企业的直接采购总额已超过14亿元。

二是促进当地人才就业,充分发挥武汉技术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此前,许多武汉高校、研究机构毕业生大部分不能留在武汉,因为武汉的企业还不足以“消化”众多的毕业生。华为、中兴来到武汉,并计划五年招聘数万员工,这无疑会受到武汉高校毕业生的欢迎。

三是增进人才的流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光技术创新。武汉邮科院作为武汉著名的光通信人才培育机构,每年都会培养大量的硕士生、博士生,这些人才大都选择进入武汉当地企业和邮科院相关企业。可以说是自产自用,人才缺乏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华为、中兴的到来,会带来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研发思想和管理模式。同时还可吸引北京、上海等其他地方人才到来,增进不同地区人才的交流与创新。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远忠博士曾表示,未来的武汉光谷,将成为光通信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四是给武汉光通信市场带来更大竞争,有利于企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赶上。如华为、中兴高薪招聘光通信研发人员,促进了整个地区薪酬水平的提高。据了解,武汉多个企业开始对核心研发工程师大幅涨薪,力度达20%~50%。企业新入职的研发人员起薪也大幅上涨。有烽火的员工表示,除研发外其他部门可能“接力涨”。薪资的增长必然需要企业考虑更加高效精简的管理机构,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对本地企业人才影响大

一个企业要在陌生地方迅速站稳并快速发展业务,从当地企业招聘成熟技术人才加盟十分关键。新企业来到武汉光谷,首当其冲的是带来人才的争夺。新来企业如何夺,本地企业如何守,将成为短期内双方关注的焦点。

“华为、中兴等企业的HR住在离我们非常近的宾馆,渐渐摸清我们的技术骨干,然后抛出高薪酬、股票分红等条件‘挖人’。”一位武汉当地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另据武汉邮科院一位人士表示,这股“挖人潮”中,华为主要偏向PTN、OTN等传输网、核心网方面的技术骨干,而中兴则偏重招聘EPON、10G EPON领域的研发人员。这确实带来了当地企业人才的流失,企业研发进度受到一定影响。

华为、中兴的到来,到底需要多少人才?华为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高戟告诉记者,目前华为武研所确实希望大规模扩招研发人员,但具体会达到多少人还需要看业务研发需求。不过就近日华为高层的表述看,未来五年内对研发人才的需求肯定过万。

据华为武研所一位人士介绍,目前华为武汉研究所的工作主要包括支撑光网络产品线、终端公司、海思公司、能源及基础设施产品线、中央研发部等相关业务。从2007年到现在,武研所人数从百人扩大到近2000人,2010年已经为公司贡献上百亿元的收入。

面对这样的人才竞争,武汉本土企业同样选择提高研发人员薪酬待遇,并给中高层员工分配股权,除此以外还该如何“守”呢?上述研究机构人士表示,首先当地企业该出台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和薪酬计划;其次,政府该鼓励外来企业更多自主培养或引进更多的国外优秀人才。实际上,武汉·中国光谷管委会已经推出了人才培养计划,相信随着时间会有成效。

当然,从人才的“攻守”战役中,我们看到积极的因素——那就是武汉光谷企业整体的人才薪酬机制更加人性化,更加完善,同时企业加紧引入先进管理模式。

光谷未来靠“走向国际”

实际上,面临激烈的竞争,光谷企业已开始利用自己的资源,扩大国际市场,并开辟更多的产品线,提高综合实力。上述武汉邮科院人士介绍,武汉邮科院持续对来自亚非拉各地区的7000多位外国来华专家和技术人士进行了培训,这让其对武汉邮科院及下属企业有了初步好感,促进了国际市场的扩展。

另外,在政府牵头下,武汉邮科院还与三大运营商、中兴、华为等企业以及武汉大学等高校共同成立三网融合、智能电网、物联网、FTTx等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使企业在新产业发展大潮中把握机会。

上一篇: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下一篇:初中生数学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