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2024-12-25

血小板减少症(通用11篇)

血小板减少症 篇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孕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笔者对2002-2006年我院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6例进行处理, 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6例, 年龄19~35 (23.78±0.35) 岁;孕35~41周, 平均 (38.6±1.42) 周, 其中<37周分娩3例, 37~40周者20例, >40周者3例;初产妇21例, 经产妇5例。其中阴道分娩15例占57.7%, 剖宫产11例占42.3%。孕前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2例占7.7%;妊娠中晚期发现血小板减少24例占92.3%。其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PAT) 18例占69.2%;经骨髓检查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5例占19.2%;妊娠期高血压病3例占11.5%。

1.2 血小板检测结果及分组

入院时全部行血小板计数 (PLT) 检查, 根据其减少的程度分为3组:A组PLT为 (50~100) ×109/L者15例占57.7%;B组PLT为 (30~50) ×109/L者8例占30.8%;C组PLT<30×109/L者3例占11.5%。

1.3 临床表现及孕期并发症

11例患者孕期有出血的临床表现, 例如表现为鼻出血及牙龈出血、阴道出血或皮肤淤点等 (除产科因素) 。孕期发生贫血9例, 血红蛋白80~100g/L 6例, 血红蛋白60~79g/L 2例, 血红蛋白<60g/L 1例。

1.4 孕期处理

A组给予一般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 给予肌苷等提升血小板药物;B组及C组给予泼尼松40~60mg/d, 直至临床症状及血象改善后改为5mg/d, 并间断少量输新鲜血;分娩前1h输新鲜血及血小板悬液。经治疗在临产前血小板均有明显上升, 出血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者7例, A组6例, B组1例。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

剖宫产术11例, 其中有产科指征行剖宫产术8例, 无产科指征行剖宫产3例 (患者不愿阴道分娩, 要求剖宫产) 。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为200~800 (478±23) ml, 产后出血5例, 输血1例, 子宫切口血肿3例 (予缝扎止血) , 腹壁切口感染1例。阴道分娩15例, 其中产钳助产5例, 左侧会阴切开阴道分娩10例。阴道分娩出血量100~600 (325±15) ml, 产后出血3例, 发生阴道壁血肿3例 (A组2例, B组1例) 。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共8例, 其中A组5例 (1例妊娠期高血压病, 4例PAT) , B组2例 (1例ITP, PLT<50×109/L并子宫收缩乏力, 1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软产道血肿) ;C组1例 (PAT, 出血在800ml以上, 并子宫收缩乏力) 。见表1。

注:与C组比较, *P<0.05

2.2 新生儿情况及并发症

足月新生儿23例, 早产儿3例 (全部转送儿科继续治疗) 。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为2100~3600 (3023±21) g。新生儿窒息3例 (轻度窒息2例, 重度窒息1例) , 经抢救全部成功。新生儿进行血小板测定>80×109/L者24例, <80×109/L者2例。新生儿脐部出血2例, 经止血、包扎等处理好转, 未发现颅内出血及其他出血表现。

2.3 产后血小板恢复情况

26例全部进行随访, 18例PAT者于产后1周血小板逐渐回升, 2周恢复正常者13例, 1个月内恢复正常者5例;妊娠期高血压病3例患者于产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5例ITP患者转内科治疗。26例产后子宫复旧良好, 无1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

3讨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因血小板的质和量发生异常而引起的, 是以出血、贫血和感染为特点的疾病。它以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诊断标准, 对妊娠和分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导致产妇和新生儿出血倾向, 重症者可危及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其发病率为1%[1], 本文报道为0.74%, 低于文献报道。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为只在妊娠期出现血小板减少, 且多发生于中晚期妊娠, 于分娩后6周血小板恢复到正常范围, 无高血压、蛋白尿、血小板抗体等, 免疫指标均正常。这种血小板减少为良性病变, 非病理性, 一般不会引起孕妇、胎儿和新生儿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和出血。PLT为 (70~100) ×109/L, 少数<70×109/L,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仅需监测血小板计数, 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即可。ITP是自身免疫因素所致的妊娠血小板破坏过多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 部分血小板抗体可以通过胎盘, 引起胎儿血小板破坏, 导致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PATITP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妊娠28周前, 血小板计数<50×109/L可以作为ITP诊断的独立预测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其中子痫前期和子痫最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一般血小板计数为 (50~100) ×109/L, 不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也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在全国的孕产妇死亡监测中, 产后出血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 而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除了可能引起妊娠期出血外, 还可能导致产时、产后出血量增加[2]。本文资料显示, 无论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患者, 其平均出血量均高于正常产妇。并且血小板总数越低, 越易出血, 特别是血小板在 (10~20) ×109/L时, 极易引起自发性出血, 形成产道血肿、感染, 甚至致命性出血危及生命。对于新生儿, 部分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导致新生儿的一些异常出血, 围产儿病死率增加, 故应该引起重视。

在妊娠中、晚期血小板减少至50×109/L, 予激素治疗对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延长患者寿命是非常必要的, 在分娩时输新鲜血液及血小板悬液使血小板维持在100×109/L左右, 止血效果更好[3]。PLT> (80~100) ×109/L的患者在孕期及分娩期仅定期测定血小板, 无需特殊治疗, 产后定期复查血小板;对于PLT为 (50~80) ×109/L的患者, 围分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PLT<50×109/L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自孕36周或根据病情口服糖皮质激素, 围分娩期给予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至血小板回升至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后减量, 小部分患者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 必要时临产输血或血小板。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分娩方式尚有争议[3]。一般认为血小板>50×109/L、无产科指征剖宫产者可阴道分娩, 产程中注意防止产程延长或急产, 尽量避免手术助产和软产道损伤, 仔细检查、彻底止血。血小板≤50×109/L者, 尤其是合并ITP患者, 应给予剖宫产终止妊娠, 术前1h应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10U, 因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短, 输入的血小板可迅速被抗体破坏, 所以术前1h输入可有利于预防硬膜外血肿及切口出血。无论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 在胎儿娩出后都应迅速应用缩宫素, 加强宫缩, 同时仔细缝合切口, 防止出血和血肿。

参考文献

[1]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实用内科学 (下册) [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2]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M].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9:361.

[3]高谨, 毛熙光, 颜真淑.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 (3) :161-162.

血小板减少症 篇2

1、预防出血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避免穿着过紧的衣裤加重皮肤紫癜。应指导病人学会自我防护,避免外伤引起出血,防摔碰损伤,纠正挖鼻,耳的习惯,不吃硬韧易塞牙的食物,否则剔牙易引发出血。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如何护理是大家需要认识的,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若伴有贫血应选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忌用温补,应以偏凉或性平者为好,多选用蔬菜水果性凉者对止血有利。注意忌油腻、生硬食物并忌用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等。消化道出血者酌情改进流食或禁食,以静脉补充营养。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维生素C、P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更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况好转,方可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软饭、普食等。同时要禁酒。

4、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要科学合理,如有口腔粘膜与齿龈出血,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定时以溶液漱口。如齿龈及舌体出现血泡,小血泡一般无须处理,大的影响进食的血泡,可用无菌空针抽吸积血,局部以纱布卷加压至出血停止。

四、春、夏之际易发本病,因此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以免诱发发作。

5、不同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护理期间要选择好适合的食物,饮食宜软而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患者中脾虚可稍多进肉、蛋、禽等滋补品,但亦要注意不要过于温补。有热可给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

6、在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要观察病情,特别对急性或慢性型发作期的病人随时注意观察皮肤、粘膜、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颅脑等部位的出血倾向,一旦发生大出血的征象应立即通知医师并给予及时的对症处理,做好抢救物资的准备,应有专人护理,定时测量记录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及神志等生命体征,随时做好救治处置的配合。

血小板减少症 篇3

【关键词】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 治疗; 婴儿

【中图分类号】R72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35-0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nia,以下简称ITP),又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限制[1] 。现将我院2008.05-2015.01收治的ITP婴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诊断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1] 。本组中男性18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2.57:1。起病年龄从45天到11月21天,中位年龄5月。

1.2临床表现

本组中出血25例,其中皮肤出血25例,大便隐血3例,无呕血,无鼻衄、牙龈出血,无脑出血。贫血4例。肝脾肿大0例。起病前有感染10例。

1.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提示PLT>20x109/L 4例,<20x109/L 4例,<10x109/L 17例。骨髓检查10例患者家属拒绝,其余15例骨髓象均表现为巨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伴有成熟障碍,其中2例有合并缺铁表现。

其他检查异常:3例合并白细胞减少,治疗后均正常。4例合并贫血。

1.4 治疗及预后

本组中甲强龙(1-2mg/kg q12h)联合IVIG治疗11例;氢化可的松(5-8mg/kg.d)联合IVIG治疗11例,地塞米松(0.5mg/kg.d)联合IVIG治疗1例,仅IVIG治疗1例,观察随访1例。本组病例中IVIG总量均为2g/kg。其中甲强龙联合IVIG治疗11例中第2天血小板均明显升高,第5天9例超过100x109/L,另2例分别为49x109/L和24x109/L,后自动出院。氢化可的松联合IVIG治疗11例中8例第2天血小板均明显升高,3例未见明显改变,后签字赴上级医院就诊;其余8例第5天血小板均超过100x109/L。地塞米松联合IVIG治疗1例,血小板由2x109/L升至97x109/L,第6天217x109/L。IVIG治疗患儿血小板由16x109/L升至86x109/L,第5天305x109/L。观察随访患儿由血小板由40x109/L,第2天降至30x109/L,后签字赴上级医院就诊。脾切除患儿0例。

本组随访18例,失访7例,最长时间6年,最短1周。18例中14例患儿完全治愈,未反复;3例患儿有反复,其中1例患儿经再次激素治疗后现已治愈,另外2例血小板仍低,但无出血表现,仅观察随访;1例近期在激素减量中,无出血倾向。

2讨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排除性诊断,没有金标准。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呕血,黑便,鼻衄,脑出血等,少数可有脾肿大[1] 。本组病例患儿均为婴儿,均表现为皮肤出血點,仅有3例查大便常规提示隐血,未见重要脏器出血。未见脾肿大婴儿。治疗上我院主要以激素及丙球治疗为主,未行脾切除手术。目前公认的一线用药为激素,但对于具体剂量尚无统一标准。而有文献[3] 表明甲强龙冲击疗法的应答率为60%-100%,起效时间约为48小时,但持续时间短,本组中甲强龙联合IVIG应答率在82%以上,氢化可的松联合IVIG应答率在75%左右。同时文献报道[2-3]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时起效时间约为72小时,应答率超过80%,而小剂量长时间疗法应答率为25%左右,起效时间数天,不足50%可维持5年,不建议使用。本组中使用地塞米松仅1例,临床价值不大。当激素使用无效或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使用IVIG。本组中使用丙球患儿共24例,剂量为2g/kg,应答率约为80%,与文献报道[3] 剂量0.8-1g/kg的应答率相仿。而对于无临床出血倾向或仅有瘀点瘀斑患儿,文献报道[3] 建议观察随访5-7天,期间应限制活动,约66%的患儿血小板可自行升高,起效时间约数天到6个月不等,且长期有效。本组观察随访仅1例,意义不大。而治疗效果可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活动情况、心理问题、家属依从性等。本组病例随访18例中15例治愈,基本与文献报道[2] 75%急性ITP在6个月内好转相符。

总之,婴儿ITP可仅表现为皮肤出血点,而无其他重要脏器出血。而治疗上仍以激素和IVIG治疗为主,预后一般良好。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800.

[2]ANOOP,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urrent Status,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dian Pediatrcs, 2012 ;49(10):811-818.

[3]Ernest Lo, Sean Deane,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immune-mediated thrombocytopenia;Autoimmunity Reviews;2014 (13): 577–583

儿童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告 篇4

患儿女, 5岁, 幼儿园学生。于2008年8月21日以发热、咽痛1天就诊, 门诊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感冒清热颗粒口服。当日下午又以牙龈出血、皮疹1小时复诊。当时考虑可能系药物过敏所致, 停用上述药物, 给予氯苯那敏、地塞米松肌内注射, 口服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2天后皮疹消失。约1个月后, 又以“皮疹、牙龈出血2天”就诊, 查血细胞计数:WBC 8.2×109/L, 血小板46×109/L。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泼尼松口服, 5天后症状消失。后反复发作, 其家长亦不在意。有时药物治疗, 有时不用药。一般4~7天症状消失。后逐渐发现:一般每隔20~30天, 患儿出现牙龈出血、皮疹, 有时仅有牙龈出血, 有时仅有皮疹, 有时两者兼有;用药或不用药后, 4~8天上述症状消失;在无牙龈出血或皮疹时, 身体无不适。

2009年11月13日, 患儿又因牙龈出血到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小板计数为37×109/L, 遂嘱其到上级医院复诊。上级医院查血小板计数为35×109/L, 肝脾B超、尿常规、肾功能等项检查均无异常, 查骨髓象巨核细胞92个, 粒红两系无明显异常。后复查多次, 血小板计数在 (20~51) ×109/L, 未发现其他异常。

2010年5月11日, 上级医院确诊为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遂给予泼尼松治疗。现该患儿生长发育正常, 每月复查血小板计数在 (42~102) ×109/L。

2 讨论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少见, 其特征为血小板数量周期性下降, 常伴血小板生成障碍, 发作及间隔时间有一定规律性, 周期一般为28~39天。同一患者周期时间十分规律。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有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性抗体有关, 认为本病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另有学者认为, 本病为骨髓内巨核细胞生成减少所致。Tomer和Rocha曾报道,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网状内皮细胞识别和破坏自身抗体包被性血小板的能力周期性波动引起的。Menitove等则认为, 本病是由于自身抗体的调整作用周期性下降所致。还有人认为, 本病与骨髓的调控机制异常敏感或由于调节因素的作用呈周期性波动所致。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女性多见, 间歇期临床无典型症状体征。发作期患者可有程度不一的出现倾向, 如鼻衄、齿龈出血、皮肤瘀斑, 女性月经量增多或持续时间延长, 重者可出现血尿、呕血、黑便、咯血等, 严重者可有颅内出血并致死亡。

血小板减少症 篇5

【关键词】:重组血小板生成素;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42-02

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 ,如果脓毒症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血小板计数减少,往往预示着病情危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本次我们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了42例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效果比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的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恶性肿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个月内接受过免疫调节剂治疗、心肺复苏后、肝肾功能衰竭以及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1.6±11.7)岁;血小板计数19.6-25.7×109 /L,平均(21.5±6.4)×109 /L;APACHEⅡ评分13-22分,平均(19.3±4.1)分。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1.1±10.8)岁;血小板计数19.1-25.6×109 /L,平均(21.2±6.3)×109 /L;APACHEⅡ评分12-21分,平均(19.1±3.8)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营养、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白介素-II(rhIL-II)治疗(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42),1.5mg皮下注射,1次/d。观察组采用rhTPO治疗(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20000601),15000U皮下注射,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d。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血小板计数超过100×109 /L,则停止用药;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 /L,则给予输注血小板悬液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d、3d、5d、7d的血小板计数以及自发性出血发生率和输注血小板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17.0软件,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d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4.05±8.47)×109 /L、(35.67±9.04)×109 /L,与对照组的(34.09±8.23)×109 /L、(35.74±9.15)×109 /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d、5d、7d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51.22±10.46)×109 /L、(72.68±19.75)×109 /L、(105.38±34.72)×109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89±10.47)×109 /L、(43.62±15.22)×109 /L、(53.35±18.77)×109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自发性出血发生率和输注血小板情况比较 观察组自发性出血发生率为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输注量、血浆输注量以及浓缩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3.18±0.72)U、(115.64±34.82)mL、(2.86±1.12)U,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6±2.07)U、(158.94±51.43)mL、(4.73±1.88)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统计,约35%-59%的脓毒症患者可以发生血小板计数减少,预示着患者的预后较差。rhTPO能够起到与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相似的作用,可以刺激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著的升高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了出血时间的发生,也避免了输入异体浓缩血小板所引起的输血反应以及产生血小板抗体的风险。研究表明[3],由于rhTPO可以在短时间里快速动员扣押的血小板进入血液循环,促进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因此,较rhlL-11提升血小板的时间短,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血小板降低的状态。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治疗后3d、5d、7d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发性出血发生率和输注血小板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rhTPO治疗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可以较快的升高血小板计数,减少机采血小板输注量以及自发性出血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建,吴伟东.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7(3):177-181.

[2]姚咏明,盛志勇,林洪远,等.2001年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关于脓毒症诊断的新标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11):645.

血小板减少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 在入院及病情变化时抽取0.5 m L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测, 了解血小板计数, 若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者, 收集临床资料, 包括其发生时间、病因、临床情况及预后等, 共30例。参照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中血小板减少症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00×109/L, 血小板计数<50×109/L为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在生后72 h内者为早发性血小板减少, 发生于生后72 h后者为晚发性血小板减少。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 新生儿父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意临床资料收集。

1.2 治疗方法

患儿确诊后给予对症支持及对因治疗, 若有明显出血倾向或血小板<30×109/L予输注血小板;对怀疑或确诊细菌感染者, 予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 重症感染者必要时输注丙种球蛋白, 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加用小剂量肝素和血浆等;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者输注丙种球蛋白, 疗效不佳者可予激素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科共收治新生儿重度血小板减少症30例, 平均胎龄 (35.0±4.8) 周, 平均体重 (2.19±0.94) kg;其中足月儿15例, 早产儿15例;低出生体重儿9例, 极低出生体重儿6例, 超低出生体重儿3例;早发性血小板减少 (<72 h) 22例 (73.33%) , 晚发性血小板减少 (>72 h) 8例 (26.67%) 。

2.2 病因分析

30例重度血小板减少患儿中宫内生长迟缓 (小于胎龄儿) 10例 (33.33%) ;宫内感染8例 (26.67%) , 其中宫内病毒感染5例, 先天梅毒感染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 宫内细菌感染 (早发败血症) 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 (10.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例 (13.33%) ;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2例 (6.67%) ;晚发败血症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6例 (20.0%) ;染色体异常2例 (6.67%) ;换血术后1例 (3.33%) 。部分患儿同时存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因。从表1可见, 早发性重度NT中最常见病因是宫内生长迟缓及宫内感染;晚发性重度NT最常见病因为晚发败血症或NEC。

2.3 不同血小板减少程度患儿临床出血情况

在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儿中临床有出血表现的共13例 (43.44%) 。按血小板计数<20×109/L及20×109~50×109/L进行分组比较, 2组中有出血表现患儿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2.4 重度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和预后

本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儿30例, 25例治愈出院, 5例死亡 (含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 。其中5例给予输注丙种球蛋白, 4例输注血小板, 7例给予输注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 2例给予输注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及地塞米松治疗。

3 讨论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发病率很高, 可占22%~35%[1], 随胎龄及出生体重降低而升高。多数患儿为轻度血小板减少, 无明显出血倾向, 可自行缓解。但少数患儿为重度血小板减少, 可出现肺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病情进展迅速而预后不良。需提高警惕, 积极对症对因治疗, 改善预后, 减少后遗症发生。

NT的病因复杂, 本组研究显示重度血小板减少常见原因为:宫内生长迟缓、宫内感染、新生儿重度窒息、晚发败血症、NEC等。国外研究显示重度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病因是败血症、宫内生长迟缓、NEC[2,3], 与本研究一致。

NT发生时间对病因分析起重要作用, 有研究显示早发性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病因为慢性宫内缺氧, 多见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母亲患先兆子痫、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糖尿病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慢性宫内缺氧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多, 使造血母细胞过多分化为红系而减少分化为巨核细胞[4]。本组研究亦显示早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病因是宫内生长迟缓, 该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患儿一般临床情况尚好, 血小板在生后4 d~7 d达最低, 生后10 d内自行缓解而升高;出血风险低[5], 一般不需使用血液制品, 预后良好。

宫内感染、新生儿重度窒息等亦是早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宫内感染可引起血小板严重减少, 病毒可感染骨髓间质细胞和巨核细胞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同时肝脾增大破坏外周血小板。细菌感染与内毒素炎症因子活化导致血小板消耗、破坏过多有关。通常血小板计数随感染控制而好转, 重度血小板减少可使用丙种球蛋白和 (或) 输注血小板, 本组患儿有18例 (60%) 使用丙种球蛋白和 (或) 输注血小板。新生儿重度窒息在出生时严重缺氧使巨核细胞系统受抑制, 同时激活血小板活化因子, 使血小板聚集消耗导致本病发生[6]。

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早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另一重要病因[7], 其是由于胎儿携带父源性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刺激缺乏该抗原的母亲产生同种免疫抗体, 破坏胎儿/新生儿血小板所致。特别是一般情况良好的足月儿若出生即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 需警惕该病[2]。由于该病发生颅内出血风险高, 因此一旦怀疑需及时做血液学检查及头颅超声排除颅内出血。若前一胎有该病史, 怀孕期间需行产前干预, 主要是孕妇使用免疫球蛋白;生后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或使用激素。本研究仅2例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儿, 发生率较低可能与我院为专科医院, 患免疫或血液疾病孕妇较少有关, 不排除与该疾病在不同人种发病率不同有关。2例患儿均予输注血小板及免疫球蛋白、使用地塞米松后好转。

晚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多为晚发败血症或NEC[1], 本研究中晚发性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75%是晚发败血症或NEC。通常血小板在起病1 d~2 d内迅速下降, 多为重度减少且出血风险大, 一般在病情控制4 d~5 d后血小板开始恢复[5]。因此对怀疑医院内感染败血症或NEC的患儿若同时伴随血小板减少, 需提高警惕, 积极抗感染, 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严密监控血常规及感染指标。

本研究显示重度血小板减少患儿发生出血的比例高达43.33%, 但按血小板计数进行分组比较临床出血情况,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同时不排除临床出血情况可能与病因关系更密切。有报道认为即使血小板水平相近, 不同病因的患儿出血风险明显不同, 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败血症或NEC患儿出血倾向高于慢性宫内缺氧等其他病因的患儿[1]。因此早期明确病因, 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非常关键。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疾病之一, 宫内生长迟缓、宫内感染多引起早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 而晚发败血症或NEC多引起晚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重度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高, 需提高警惕, 早期明确病因, 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RobertsI, StanworthS, MurrayNA.Thrombocytopeniaintheneonate[J].BloodRev, 2008, 22 (4) :173-186.

[2]Baer VL, Lambert DK, Henry E, et al.Severe thrombocytopenia in the NICU[J].Pediatrics, 2009, 124 (6) :e1095-1100.

[3]StanworthSJ, ClarkeP, WattsT, etal.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study of outcomes in neonates with severe thrombocytopenia[J].Pediatrics, 2009, 124 (5) :e826-834.

[4]Sola-VisnerM, SallmonH, BrownR.Newinsightsintothemechanismsof nonimmunethrombocytopeniainneonates[J].SeminPerinatol, 2009, 33 (1) :43-51.

[5]Roberts I, Murray NA.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causes and management[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03, 88 (5) :F359-364.

[6]胡海燕, 张健, 傅燕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7 (11) :1307-1309.

血小板减少症 篇7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常见的血液系统异常表现, 常伴发于严重疾病, 根据出现时间的早晚可分为早期及晚期血小板减少症[1,2]。国外文献报道新生儿窒息增加发生早期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且与疾病严重性和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2,3,4], 目前国内尚缺乏此方面的资料。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26例新生儿窒息病儿, 了解我国新生儿窒息合并早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 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

2010年10月—2014年6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窒息352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见文献[5]。将其中有详细出生情况记录, 生后2 h内进行过血气分析、48 h内检查过血常规, 住院诊治过程记录详尽的326例纳入本研究, 其余26例患儿因资料不全未作分析。326例患儿中, 早产儿97例, 足月儿210例, 过期产儿19例。由于过期产儿例数较少, 本研究将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合并为一组进行分析。

1.2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疾病转归、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

1.3 外周血血常规检查及动脉血血气分析

血常规检查血样取自外周静脉血或肢端。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 其中100~149×109/L为轻度降低, 50~99×109/L为中度降低, 30~49×109/L为重度降低, <30×109/L为极重度降低[2,3]。动脉血血气分析采用雷度ABL90ELEX血气分析仪检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及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 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326例窒息新生儿中, 共198例发生血小板减少, 总发生率为60.7%。表1所示, 早产儿出现血小板减少69例, 发生率71.1%;足月/过期产儿有129例血小板降低, 发生率56.3%, 两组病儿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早产儿组重度及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 分别为53.6%和18.8%, 中度减少17.4%, 轻度减少10.1%。而足月/过期产儿组则以轻度和中度减少为主, 发生率分别为27.1%、40.3%, 重度及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4.0%、18.6%。两组病儿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 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新生儿窒息血小板计数与Apgar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关系

生后1min Apgar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反映窒息的严重程度。1min Apgar评分0~3分通常认为是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5]。本研究中, 无论早产儿或者足月/过期产儿, 以1min Apgar评分评定为重度窒息的患儿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2) 。重度窒息的早产儿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数目正常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 (3.75±1.33) mmol/L和 (2.06±1.21) mmol/L (t=5.8151, P=0.0000) , 重度窒息足月/过期产儿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正常者的动脉血乳酸分别为 (4.16±2.23) mmol/L和 (2.83±2.08) mmol/L (t=4.6089, P=0.0000) , 结果表明乳酸高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

2.3 新生儿窒息血小板计数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为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其它危险因素,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了解新生儿窒息血小板计数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出生体重<1.5 kg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机率高于体重≥1.5 kg的患儿 (P<0.05) 。

2.4 血小板减少与新生儿窒息住院天数及预后的关系

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组病死率为30.4%, 平均住院天数19.3 d;血小板计数正常患儿病死率为10.7%, 平均住院天数14.8 d, 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4.1599, P=0.0414) 。在足月/过期产儿, 血小板减少组的病死率为16.3%, 高于血小板计数正常组的6%, 病死率 (χ2=5.7229, P=0.0167) ;前者平均住院天数11.5 d, 高于后者的8.4 d。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 收治于NICU的新生儿约30%以上出现血小板减少[1,2], 而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血小板减少, 有报道极低出生体重儿 (<1000 g)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75%左右, <750 g者85%~90%会发生血小板减少[6]。

纳入本研究的326例窒息新生儿早期血小板减少的总发生率高达60.7%, 与以往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似[3]。早产儿组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71.1%, 高于足月/过期产儿组的56.3%, 且前者以重度和极重度减少为主而足月/过期产儿则以轻度和中度减少为主, 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前人的结论[6]。

理论上, 窒息缺氧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减少呈正相关关系。Boutaybi等人[3]分析了171例新生儿窒息病人, 发现生后1 h内脐带血或动脉血乳酸升高、和生后10min Apgar评分≤5分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 而生后5min Apgar评分≤5分者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正常的病例数无明显区别。本研究进行了类似的分析, 结果发现无论是早产儿或者是足月/过期产儿, 生后1min Apgar评分分值大小在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正常患儿之间无区别, 但血小板减少者生后2 h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均比血小板正常者高。综合本研究及Boutaybi等人的研究结果, 证实窒息越严重越易导致血小板减少, 生后10 min Apgar评分和动脉血乳酸水平对预测血小板减少更有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窒息足月/过期产儿发生血小板减少与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无相关;窒息早产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性别比例、胎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出生体重<1.5 kg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机率高于体重≥1.5 kg的患儿。结果与以往文献[6]报道相符, 说明低出生体重是窒息早产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危重症患儿血小板降低预示着预后不良[7]。本研究中, 窒息早产儿组和足月/过期产儿组早期血小板减少者的病死率均比血小板正常者高, 平均住院天数前者亦高于后者, 说明早期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窒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于血小板数目过低的新生儿, 输注血小板是防止出血、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在英国, 约有60%血小板数目低于60×109/L的新生儿接受血小板输注[8]。另外, 对于窒息新生儿, 低体温疗法是防治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最近发现低体温治疗可增加新生儿出现血小板数目减少的风险[9]。本研究的病例中, 由于采用低体温疗法的患儿数量过少, 故未对此现象进行探讨, 拟在将来的后续研究中加以分析及研究, 并了解早期血小板输注是否可作为降低低体温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风险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Del Vecchio A.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rombocytopenic neonate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Early Hum Dev, 2014, 90 (Suppl 2) :S51-55.

[2]Christensen RD, Henry E, Del Vecchio A.Thrombocytosis and thrombocytopenia in the NICU:incidence,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s[J].J Matem Fetal Neonatal Med, 2012, 25 (Suppl 4) :15-17.

[3]Boutaybi N, Steggerda SJ, Smits-Wintjens VEHJ, et al.Early-onset thrombocytopenia in near-term and term infants with perinatal asphyxia[J].Vox Sanguinis, 2014 (106) :361-367.

[4]Christensen RD, Baer VL, Yaish HM.Thrombocytopenia in late preterm and term neonates after perinatal asphyxia[J].Transfusion, 2014, Aug 1.doi:10.1111/trf.12777.

[5]王卫平.儿科学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02-107.

[6]Christensen RD, Henry E, Wiedmeier SE, et al.Thrombocytopenia among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data from multihospital healthecare system[J].J Perinatol, 2006 (26) :348-353.

[7]蒋燕, 巨容.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2, 27 (5) :496-498.

[8]Carr R, Kelly AM, Williamson LM.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 and platelet transfusion–a UK perspective[J].Neonatology, 2014, 107 (1) :1-7.

血小板减少症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月入院治疗的4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中男性28例, 女性2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61岁, 最小16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37.13±7.11) 岁。按照患者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24例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强的松片45~60mg/d顿服, 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 (每周减5mg) 直至停药。治疗组患者给予生血养心中药, 方剂组成包括炒白术、党参、生黄芪、当归、生甘草、茯苓、酸枣仁、红枣、制远志。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统计学软件,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以后, 治疗效果如下:对照组24例患者中, 显效11例, 占比45.83%, 良效5例, 占比20.83%, 进步5例, 占比20.83%, 无效3例, 占比12.50%, 总有效21例, 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24例患者中, 显效18例, 占比75.00%, 良效3例, 占比12.50%, 进步2例, 占比8.33%, 无效1例, 占比4.17%, 总有效23例, 总有效率95.83%。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 原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tpura, ITP) 系由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临床以慢性多见, 起病常较隐袭, 常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相当部分患者治疗困难, 甚至可因并发颅内出血等而危及生命。

相关研究报道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而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以后, 对照组总有效21例, 总有效率87.50%, 治疗组总有效23例, 总有效率95.83%。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同时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岗丽.生血养心中药配合强的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10, 22 (1) :132.

[2]马逢顺, 高瑞兰, 林筱洁, 等.升血灵胶囊 (人参总皂苷) 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 (2) :137-140.

血小板减少症 篇9

关键词: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pregnancy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PAT) 可影响孕产妇的健康和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发育, 是妊娠期高危因素之一[1]。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2,3]。现在多数认为PAT为正常妊娠的一种生理现象, 为一过性自限性的生理过程, 可能与妊娠期孕妇生理性血容量增加, 血液稀释,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损耗, 胎盘循环中血小板的收集和利用增多, 从而导致血小板相对减少, 而不是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对于PAT临床上不需特殊处理。PAT诊断标准参考相关文献:PAT的诊断标准PAT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 排除内外科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以及药物、实验室误差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之后, 符合以下特点的, 诊断为PAT: (1) 妊娠前无血小板减少的病史, 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水平 (<100×109/L) , 发生于妊娠中晚期。 (2) 抗血小板抗体阴性, 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 免疫全套, 抗核抗体, 狼疮全套阴性, 骨髓象巨核细胞形态及数量无异常。 (3) 血小板减少只发生在妊娠期, 分娩后血小板恢复正常。 (4) 不引起胎儿和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和出血。 (5) 临床常无皮肤瘀点瘀斑, 牙龈出血, 鼻出血等出血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住院PAT的孕妇共28例。年龄为21~40岁, 平均 (28.26±4.59) 岁。平均孕周 (37.87±3.29) 周。PAT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多发生在妊娠晚期, 本资料中25例发生在妊娠晚期, 占PAT的89.29%。按入院时血小板计数降低水平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组:重:血小板计数<20×109/L;中:血小板计数20×109~50×109/L;轻:血小板计数≥50×109/L, PAT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 23/28例为轻组, 血小板计数50×109~100×109/L, 血小板平均值 (73.8043±10.6560) ×109/L, 占总数的82.14%, 5/28为中组, 血小板平均值 (38.2400±10.7930) ×109/L, 28例中孕期均无皮肤黏膜的出血表现, 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

1.2 方法

应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 对28例PAT合的病例进行归纳总结。

1.3 治疗与效果

PAT患者5例为中组, 有3例在产前30min~48h输入同型血小板治疗;1例在产前2h输入同型血小板治疗, 同时产前输入丙种球蛋白[0.4g/ (kg·d) ]连用3d。PAT轻组23例, 有5例在产前30min~24h输入同型血小板治疗, 有1例在孕期口服“利血生”、“利可君”片剂治疗。余未特殊治疗。所有病例均促进子宫复旧、预防感染治疗;分娩方式:有4例剖宫产终止妊娠, 剖宫产时均采用椎管内麻醉, 均无椎管内血肿形成。24例经阴道分娩。

2 结果

PAT患者比较, 产后血小板计数较产前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P<0.05表明PAT患者产后比产前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表明PAT患者产后比产前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升高, P>0.05, 治疗前组与治疗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效果不明显。产后出血:PAT组中产后出血3例, PAT患者28例患者产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42d, 平均 (5.2±8.1342) d。新生儿情况:PAT患者新生儿体质量2400~4100g, 平均 (3060±465.9220) g, 有1例体质量2400g;所有新生儿均无颅内出血;有4例住院期间抽脐血查血小板正常, 余未查血常规;随访新生儿无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

3 讨论

PAT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病因。PAT一般无需特殊治疗。PAT对分娩方式的研究表明:血小板<50×109/L的孕妇, 积极治疗后, 可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 可考虑阴道分娩。对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只要血小板功能正常, 血小板计数>50×109/L接受椎管内麻醉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Schwartz KA.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 an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pregnancy[J].Hematol Oncol Clin N Am, 2000, 14 (5) :1101-1109.

[2]Morikawa M, Yamada T, Kataoka S, et al.Changes in antithrombin activity and platelet counts in the late stage of twin and triplet pregnancies[J].Semin Thromb Hemost, 2005, 31 (3) :290-296.

孕妇血小板减少危险吗 篇10

◎皮肤及黏膜出血,体表可见出血点,

◎皮下成片出血而成紫斑:

◎刷牙时牙龈、口腔出血,

◎便血尿血。

以上出血如反复发生,则可能引起贫血。

血小板减少多出现在妊娠晚期

通常情况下妊娠后血小板数目,外形功能均无明显改变。但约有10%的孕妇在妊娠时发生血小板减少,而其中75%为偶然性或妊娠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般减少程度较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合并肝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Rh血型不合及病毒感染等。血小板减少出现最早孕周为20周,大部分孕妇血小板减少出现在妊娠晚期。

患有妊高症的孕妇在怀孕末期伴有高血压浮肿或蛋白尿出现,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而同时期的正常孕妇血小板则正常。少数孕妇在怀孕后期血小板假性减少,这是因为在晚孕期孕妇血液处于微凝状态,血小板易聚集或血小板粘附在白细胞红细胞表面并通过小孔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

孕妇身上有皮下出血点怎么办

孕妇如发现自己身上有皮下出血点或黏膜出血,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少于5万/ul有出血的风险,小于2万/ul随时可能出血。如果临床没有任何易出血的倾向或症状,血小板在5~10万/ul,对胎儿和孕妇均无明显影响,可放心继续妊娠,也没必要服用药物,可以采用一些食疗:(食法:每日一次)

★赤小豆15克,红糯米30克,煮粥,加红糖一匙,顿餐;

★桂圆(龙眼)去壳12个,与红糯米煮粥,加红糖匙;

★红番茄丁两匙,红糖一匙,加入红米粥内;

★五香猪肝或羊肝50克切末,加入食醋、食盐味精等调味品,配食红米粥;

★瘦肉末一匙,嫩菠菜(带根)50克,一次放入沸红米粥内烫熟,加盐、味精,麻油适量;

★鸡蛋一个打入沸红米粥内,成蛋花,瘦肉火腿末两匙,蒸熟后连汤倒在粥上,加盐、味精适量,顿餐;

★菠菜50克,切碎放入沸红米粥内烫熟,加盐味精,麻油适量;

★黑木耳15克,红枣15个,温水泡发洗净,放入小碗内,加水和冰糖适量,隔水蒸一小时,吃木耳,红枣(带皮),喝汤。

另外,花生衣也有提升血小板的作用,可适当服用。

孕妇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孕妇出现血小板减少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发生时不要过度紧张,首先必须彻底弄清孕妇的服药史,约5%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为保持动静脉输注导管通畅,即使用极少量肝素冲洗,也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10天之内输过血可能是输血后紫癜,如大量饮酒则可能是酒精所致血小板减少症。5%孕妇分娩期可能发生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孕妇血小板减少应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重症患病者需住院治疗,以防止颅内出血等较重的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多吃红枣、连衣花生桂圆等,

不用会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斯匹林等,

避免外伤,

血小板减少症 篇11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间门诊及住院的不同病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82例。血小板减少标准[1]:血小板<40×109, 和/或合并有皮肤紫斑、牙龈出血等等。其中, 男36例, 女46例, 平均年龄 (65.5±22.4) 岁,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15例, 结缔组织病12例, 病毒感染20例, 单纯脾功能亢进26例, 肿瘤化疗后9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及血小板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为防止颅内出血, 血小板<20.0×109患者, 均予临时输注血小板, 使其升至30.0×109以上) , 治疗组予血康口服液 (江西贵溪制药厂生产, 10 ml/支) 20 ml/次, 3次/d, 连服4周;对照组只治疗原发病。治疗后每周复查血小板1次。

(x¯±s)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均数比较分析, P<0.05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数无明显差异 (35.4×109 vs 31.7×109, P>0.05) , 治疗后第1周治疗组患者血小板开始上升, 而对照组未见明显上升, 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第2周后表明治疗组血小板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第3、4周末治疗组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如表1;表明, 血康口服液具有明显升高血小板作用。

注:*为治疗后第1周两组之间比较, P>0.05;▲为治疗后第2周两组之间比较P<0.05;△为治疗后第3、4周两组之间比较P<0.01

3.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仅有一例有轻微消化道症状, 未特殊处理, 自行恢复。总体来讲, 耐受性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4讨论

临床工作中, 比如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下降, 目前一直无特效治疗, 临床上仅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 (DXM) 治疗, 但疗效一直不满意。为此, 临床工作中, 许多医务工作者积极寻找能够明显升高血小板的药物, 如徐腾云[2]等应用血康口服液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下降, 取得满意疗效。

血康口服液主要成分为天然成分草珊瑚, 又名肿节风,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黄酮类, 延胡索酸, 琥珀酸等, 具有升血小板, 调节免疫, 活血化瘀, 消肿散结, 凉血止血的作用, 止血持久且不留淤, 并有抗菌消炎之功效, 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 促进凝血和降低骨髓巨核细胞并促进成熟, 使血小板升高, 达到止血目的[3]。为进一步证实血康口服液升高血小板的作用, 笔者采用其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41例患者, 结果表明, 治疗4周后患者血小板由35.4×109升高到86.9 ×109, 且治疗过程中仅有一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自行恢复, 患者耐受性好, 无严重毒副反应, 和国内陶静[4]采用血康口服液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显效率达61.6%。血小板明显升高, 且不良反应轻微相似。

总之, 血康口服液属于国家级新药, 且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 它不但用于一些血液病, 而且在一些非血液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中, 也起到了较明显的升血小板作用, 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有效, 价格合理,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至于其升高血小板机制, 尚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进一步证实血康口服液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不同病因的82例血小板减少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平均每组41例, 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辅予血康口服液20ml/次, 3次/d, 连服4周, 而对照组仅治疗原发病;用药后每周复查血小板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每周血小板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血康口服液能够明显升高血小板,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血康口服液,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233-245, 265.

[2]徐腾云, 胡冰, 庄建生.血康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临床观察.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7, (5) :663.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453.

上一篇:耦合振动下一篇:体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