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2024-07-16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精选8篇)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篇1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而化疗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 疗效确切, 可有效延长患者寿命[1]。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多, 尤其是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症等, 使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 导致化疗终止。补气类中药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 可增强机体抵抗力, 与化疗合用可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某医院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4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7月—2014年9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8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实验组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37~71岁, 平均年龄 (55.7±3.1) 岁;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1~5.9个月, 平均病程 (2.2±1.1) 个月;对照组中男27例, 女13例, 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 (57.4±1.3) 岁;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2~5.8个月, 平均病程 (2.4±1.6) 个月。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入选患者均符合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诊断标准:白细胞<1.0×109/L, 且伴有严重感染, 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伤。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病史等每次口服5粒血宝胶囊 (沈阳东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1021272) , 每天3次, 连续服用4周 (1个疗程) [2]。

实验组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方药组成为黄芪30g、党参18g、当归10g、白术12g、升麻6g、柴胡6g、陈皮6g、甘草6g, 每天1剂, 早晚分服, 连续服用4周 (1个疗程)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加减药物: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g、竹茹6g;纳少者加麦芽15g、茯苓12g;腰膝酸痛者加淫羊藿12g、牛膝12g。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消失, WBC>4.0×109/L;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有所改善, 白细胞有所上升但仍低于4.0×109/L;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没有明显变化或白细胞无变化。总有效=显效+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白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 (P>0.05) ;治疗2周、4周后, 实验组患者白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s, ×109/L)

3 讨论

白细胞减少症是化疗常见并发症, 属于中医“虚劳”“血虚”范畴, 主要是由化疗药物损伤机体气血、精气, 伤及五脏六腑功能所致。目前, 临床对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常规方法虽能改善患者症状, 但长期疗效欠佳, 预后较差[4]。

补中益气汤主要由黄芪、党参、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甘草等药物组成, 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 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利水消肿等功效;党参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等功效;当归具有抗菌、止血、润肠通便等功效;白术味苦、性温,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固脱等功效;升麻具有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等功效;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陈皮性温、味苦, 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等功效;甘草则能调和诸药, 减轻毒性。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 补中益气汤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细菌繁殖、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等作用[5]。

本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周、4周后, 实验组患者白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效果理想, 可提高患者免疫力, 减轻化疗对机体的损伤,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宝胶囊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白细胞数量变化不显著 (P>0.05) ;治疗2周、4周后, 实验组患者白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效果理想, 可提高患者免疫力, 改善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补中益气汤,血宝胶囊

参考文献

[1]李洪胜, 杨波, 苏旭春, 等.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6) :537-539.

[2]陈强松, 裴润琼, 欧武, 等.补中益气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30例临床观察[J].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20) :11-13.

[3]王雪利, 史国梅.黄芪注射液联合归脾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J].中医学报, 2014 (6) :703.

[4]李忻, 靳耀英, 张韫, 等.柴胡皂苷防治肝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11) :1049-1051.

[5]李新, 王志光, 程晓磊, 等.补气生白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 2014, 33 (7) :533-535.

化疗后,如何对付粒细胞减少 篇2

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常有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有时发热是惟一可靠的体征。粒细胞缺乏症常起病急骤,可有突然畏寒、出汗、高热等全身状况,可导致呼吸道、皮肤黏膜、肛周、会阴、尿道及各种导管引流部位的感染,也可伴有口腔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继发感染。

医生治疗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时,一般不主张输注白细胞,而推荐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当粒细胞绝对数低于0.5×109 /升,化疗或肿瘤引起骨髓增生障碍,又合并有严重感染,且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时,才考虑输注浓缩的白细胞。

病人发生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后,为预防感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保护性隔离病人,以降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发生感染的机会。②病人应避免接触新鲜水果、蔬菜、花和其他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也不宜接触接种过疫苗的人或患有水痘、带状疱疹、流感及普通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人,以减少外源性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危险性。③病人自身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后漱口,大小便后清洗会阴部,勤洗手,最好每天洗澡。④ 预防皮肤和黏膜的创伤,如有伤口,应及时正确地处理。

当然,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充分供给也十分重要,因为从健康饮食中摄取能量,有助于体内正常细胞的再生,也能增强体力,抵抗感染,更好地克服化疗的不良反应。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50例。治疗组:男29例, 女21例, 年龄20~75岁, 平均为 (46.7±4.2) 岁。对照组:男32例, 女18例, 年龄18~77岁, 平均为 (47.2±4.3) 岁。纳入标准: (1) 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 (2) Karnofsky评分>60分; (3)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合并严重性心、肝、肾疾病者; (2) 放化疗期间应用其他升白细胞药物者; (3) 非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者。两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防感染、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利血生治疗15毫克/次, 3次/天;鲨肝醇50毫克/次, 3次/天;维生素B4, 15毫克/次, 3次/天;疗程为7 d。治疗组给予补白颗粒治疗, 15克/次, 3次/天;疗程为7 d。

1.3 疗效评定: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进行判定。 (1) 显效:治疗后>2次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水平 (≥5.0×109/L) , 且持续2周以上; (2) 有效:连续多次检查, 白细胞计数上升至3.0×109/L以上, 且持续2周以上; (3) 无效:疗程结束后, 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升高。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22.0软件统计,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用百分值表示, 计量资料用t检验, 用用标准差表示,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的比较:治疗后, 治疗组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白细胞减少症是肿瘤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多伴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等症状, 当白细胞减少较为明显时, 使会机体抵抗力降低, 使细菌可通迅速扩散到血液中而引起败血症,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中对放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症多采用利血生、鲨肝醇等药物治疗, 但升白细胞效果较差, 且容易引起回降, 限制了这类西药的应用。

补白颗粒是一种中成药, 具有健脾温肾的功效[4]。本研究中,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分别为 (4.42±1.25) ×109/L、 (3.12±1.10) ×109/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52±1.02) ×109/L、 (2.05±0.76) ×109/L。提示补白颗粒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及改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补白颗粒方中具有温肾壮阳、温脾止泻等功效;白扁豆化湿, 和中健脾;淫羊藿补肾强骨;黑豆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等功效;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祛瘀止痛等功效;柴胡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等功效;苦参清热燥湿, 且具有抗肿瘤及升白细胞作用;全药方合用, 共奏补血养血、健脾温肾之功。

综上所述, 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宏民, 周延峰.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医药导报, 2011, 22 (1) :106-107.

[2]向婷婷, 曾柏荣.中医药防治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11, 25 (8) :112-114.

[3]何秀丽, 黎光强, 陈林.中药防治肿瘤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25 (13) :33-37.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 患者均在化疗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症, 其中男49例, 女31例, 年龄26~71岁, 平均 (42.8±3.7) 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细胞学检查或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 其中肝癌15例, 肺癌26例, 胃癌8例, 乳腺癌13例, 鼻咽癌9例, 结直肠癌9例。排除存在心、肺、肝、肾功能性病变的患者, Karnofsky评分均在50分以上。均进行标准化化疗方案, 进行化疗前血象均正常, 进行化疗治疗后两次外周血白细胞检查低于2.5×109/L。将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过程中口服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减轻症状, 对照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进行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制的G-CSF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体重1~1.5μg/ (kg·d) 的剂量给药, 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 持续给药5~7 d, 给药过程中停止输血或服用其他升白细胞药物。

1.3 评价方法

根据参考文献制定疗效标准, 疗效共分为3级。显效:给药后5 d内白细胞总数超过4.0×109/L, 保持时间超过7 d。有效:给药5~7 d内, 白细胞总数超过4.0×109/L或提高幅度为100%, 保持时间超过7 d;无效:给药7 d后, 白细胞数量无明显提高, 未达到以上标准。

1.4 统计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组间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见表1。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P<0.05) 。

3 讨论

临床应用的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均有骨髓毒性, 表现为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抑制。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 (尤其是粒细胞和血小板的降低。白细胞降低一般出现在停药后1~2周, 常于停药后2~3周恢复。在化疗过程中, 每周至少检查1次血象, 若白细胞数低于3.0×109/L或血小板数低于50×109/L, 应暂停治疗, 并适当隔离, 避免感染。应用升白细胞药物, 如鲨肝醇、利血生, 以及近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的具有良好的升白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 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若有发热等感染表现, 应根据感染性质给予积极的抗生素治疗。若有出血倾向, 应及时输给新鲜血。为防止白细胞下降的发生, 首先应严格掌握化疗的适应症, 对于一般状况较差、近期曾作过化疗或放疗的病人应慎用。其次, 对于可能出现血象下降的;患者在化疗开始之前和化疗的同时, 予以必要的支持疗法, 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此外, 配合中医药治疗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干细胞因子 (Stem Cell Fator, SCF) 、粒细胞CSF (G-CSF) 、巨噬细胞CSF (M-CSF) 、粒细胞一巨噬细胞CSF (GM-CSF) 、多重集落刺激因子 (multi-CSF, 又称IL-3) 、红细胞生成素 (EPO) 。此外, 血小板生成素 (TPO) 和IL-11也是重要的造血因子。与天然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氨基酸序列和糖链完全相同, 但N端含蛋氨酸。通过与粒系祖细胞及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作用, 促进粒系祖细胞增殖分化, 增强成熟粒细胞的功能, 并驱使粒细胞释放人周围血液。能够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治疗。内毒素、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可活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作用于髓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化, 并使骨髓中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转移到外周血中。体外, G-CSF刺激骨髓定向造血干细胞, 促进中性粒细胞集落形成, 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存活时间。对血小板、淋巴细胞、血红蛋白没有影响, 也不引起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发生改变。

G-CSF已成功地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以及用于骨髓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存在白细胞低下的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等。

参考文献

[1]姚尔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策略[J].白血病·淋巴瘤, 2003 (3) :45-47.

[2]郑冬丽.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联合G-CSF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5) :160-161.

[3]韩予飞, 龚正, 黄利青, 等.针刺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辅助作用观察[J].中国针灸, 2010 (10) :15-18.

[4]邹菁华, 张琳, 刘红娟, 等.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5) :54-55.

[5]陈小刚.三黄升白汤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6 (11) :33-34.

[6]董红筠, 宓余强, 王敬, 等.地榆升白片预防性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 2010 (2) :15-16.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篇5

关键词:乳腺癌,气血亏虚,化疗,黄芪鳝鱼汤,白细胞减少症

乳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术后化疗作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可以杀灭体内残余病灶,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远期生存率, 降低复发率。然而, 化疗药物缺乏特异性, 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 对人体的造血功能亦有抑制作用。乳腺癌术后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多见, 加之受化疗“药毒”之攻伐, 则脾肾受损, 气血生化乏源, 临床表现为骨髓抑制, 尤以白细胞减少最为常见, 患者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甚至死亡, 使化疗不能如期、足量完成。因此, 如何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我院自制黄芪鳝鱼汤对防治气血亏虚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4年3月—2015年5月就诊于我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乳腺癌患者, 年龄34~72岁。化疗方案均选用TAC方案 (多西他赛+ 吡柔比星+ 环磷酰胺) 。随机将其分为药膳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病理诊断为乳腺癌, 且辨证分型为气血亏虚。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第2版规定, 依据癌肿晚期或手术、放化疗后气血亏虚型诊断标准, 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1.3 纳入标准

(1) 西医诊断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 (2) 手术后拟接受至少2周期TAC方案化疗; (3) 年龄18~75岁; (4) 无严重的心、脑、肾、骨髓等重要脏器损害; (5)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 有远处广泛转移或其他重症患者; (2) 有2种或2种以上肿瘤患者; (3) 消化道症状严重不能进食药膳者; (4) 依从性差或者不愿意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药膳组采用常规治疗+ 黄芪鳝鱼汤治疗, 黄芪鳝鱼汤制、服方法:黄芪30g、新鲜山药100g、鳝鱼1条 (约50g) , 生姜少许, 加水1 000mL, 煮沸后小火煎1h, 滤渣后可根据患者口味适当加少许葱花和食盐, 饮汤、食肉, 于化疗前3天开始服用, 早晚各1次, 至化疗后10天为1个疗程。化疗后第4、7、14天对两组患者行白细胞计数检查。

1.6 疗效评价

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比较: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采用积分法对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6个症状,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按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计分比较, 从而判断疗效。

白细胞减少分度比较: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定的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分度标准, 根据患者白细胞计数不同, 将其分为0~Ⅳ度。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变化情况, 其中, 药膳组显效11例, 有效1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3例, 有效12例, 无效15例, 总有效率为50.0%。药膳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分度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 药膳组白细胞减少分度为0度的例数高于对照组, 在 Ⅱ、Ⅲ 度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 经卡方检验发现,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化疗后第4、7、14天白细胞计数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后第4天的白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化疗后第7天、14天, 药膳组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s, 109/L)

3 讨论

中医称乳腺癌为“乳岩”“乳石痈”等, 《外科医案汇编》记载:“正虚则为岩。”乳腺癌发病多由正虚所致, 手术切除耗伤人体气血, 使脏腑功能失调, 加之化疗之“药毒”, 则脾肾受损, 气血耗伤更甚。肾为先天之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肾受损, 则气血生化无源, 全身失养, 故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脸色苍白、心悸失眠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目前TAC方案作为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之一, 疗效肯定, 应用广泛, 但常常存在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且多发生在化疗的第7~14天[2], 其中白细胞减少最为常见, 此时, 患者常表现为上述气血亏虚的临床症状。现代医学常用利血生、鲨肝醇等药, 但疗效欠佳,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虽疗效确切, 但有皮疹、发热、乏力、肌肉及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 且价格昂贵、维持时间短, 不能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3]。

中医药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运用疗效显著, 所谓“养正积自除, 祛邪助瘤消”, 故多从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入手, 从而达到“增效减毒”之功[4]。药膳 “寓医于食”, 既将药物作为食物, 又将食物赋以药用, 药借食力, 食助药威, 既降低病人服药的痛苦, 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

本研究药膳中黄芪, 味甘、性微温, 善入脾胃, 能益气健脾、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中主要含有多糖类、皂苷类和黄酮类等多种活性物质, 能刺激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使骨髓中红细胞、白细胞、巨核细胞的低下状态得以恢复, 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5]。山药作为药食两用之品, 可健脾和胃, 益肾强阴, 山药富含多糖, 可刺激和调节免疫功能[6]。两者配伍相互为用, 益气生津、健脾补肾, 从而使气血生化有源, 人体正气日渐恢复, 精充髓生。鳝鱼被称作鱼中上品, 补血佳品, 它肉厚刺少,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性食物, 其性温、味甘, 入肝、脾、肾经, 具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等功效, 鳝鱼不仅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也有助于提高白细胞数量。诸料做成菜肴, 共奏益气养血、增强免疫之功, 适用于气血亏虚患者服用。

综上所述, 黄芪鳝鱼汤在防治气血亏虚型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方面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2]王丽军.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5) :284-285.

[3]呼延丽.常用升白细胞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 2015, 26 (9) :1294-1296.

[4]冯少玲, 何采辉.益气升白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 (19) :1294-1295.

[5]魏建宇, 曹德来.黄芪的药理作用及黄芪多糖产品鉴别的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 2012 (1) :215.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2例NSCLC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用抽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31~75岁,中位年龄56.2岁;鳞癌27例,腺癌15例,大细胞癌3例,腺鳞癌1例,未分化癌1例。对照组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55.3岁;鳞癌24例,腺癌18例,未分化癌2例,大细胞癌1例。开始化疗时2组的白细胞≥4.0×109/L。

1.2 治疗方法

2组化疗均采用GP方案[1]化疗,吉西他滨(GEM)1 250mg/m2静脉注射,第1天、第8天、第21天重复1次,顺铂(DDP)60mg/m2静脉注射,第1天,使用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格拉司琼)进行止吐治疗。治疗组于化疗开始时即口服地榆升白片0.4/次,每天3次,对照组不服用地榆升白片,所有患者每周查1次血常规。当白细胞≤2.5×109/L时,给予rhG-CSF(商品名:吉赛欣,rhG-CSF)75μg,皮下注射,每天1次,治疗同时每天查血常规,连续2次白细胞≥10.0×109/L时,停用吉赛欣。

1.3 观察指标

1.3.1 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程度及持续时间:白细胞减少分级标准参照WHO的白细胞减少分级标准[2]:0度:≥4.0×109/L;Ⅰ度:(3.0~3.9)×109/L;Ⅱ度:(2.0~2.9)×109/L;Ⅲ度:(1.0~1.9)×109/L;Ⅳ度:<1.0×109/L。

1.3.2 rhG-CSF用量。

1.3.3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采用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1]。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程度比较

治疗组联用地榆升白片,其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持续<7d者16例(34.0%),7~14d者5例(10.6%),>15d者2例(4.3%);对照组白细胞减少持续<7d者13例(28.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7~14d者12例(26.7%),>15d者11例(24.4%)。治疗组联用地榆升白片后,其白细胞降低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7例(14.89%)因WBC减少延迟化疗1周以上,而对照组则有23例(51.11%)延迟化疗1周以上。

2.3 rhG-CSF使用量的比较

治疗组化疗后因白细胞减少使用rhG-CSF 1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例;其中治疗组使用rhG-CSF≤5支者8例,≥5支者3例;对照组≤5支者10例,≥5支者17例,说明治疗组rhG-CSF的使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化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化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KPS评分≥80分者29例(6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例(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3例出现上腹部不适;5例泛酸,改为饭后服药,加服甲氧氯普胺片后症状缓解。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肝、肾功能损害者。

3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化疗药物为寒毒外邪,易导致机体脾肾功能损害,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肾主骨生髓,脾肾亏虚是化疗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根本原因[3]。地榆升白片含地榆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为皂甙、鞣质等,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活血化淤的功能[4]。试验显示地榆升白片能改善骨髓循环,促进造血干细胞(CFU-E)、造血祖细胞(CFU-GM)增殖分化,防护化疗对骨髓造血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外周血细胞水平[5]。体外研究证实即使低浓度的地榆皂甙也可引起粒单系CFU-GM集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6]。

临床工作中多在化疗后引致白细胞下降后再做治疗,对预防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的药物使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47例NSCLC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应用地榆升白片治疗进行观察,发现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程度及下降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后因白细胞降低使用rhG-CSF的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地榆升白片可减轻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能有效预防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2007中国肺癌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3.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

[3]洒荣桂.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肿瘤,2003,12(6):324-326.

[4]李佑民,乐风华,邹银水,等.地榆升白片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外周血白细胞下降的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4,11(9):964-966.

[5]黄国钧,宋浩亮,罗华菲,等.地榆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6):44-45.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农垦肿瘤医院肿瘤科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80例肿瘤患者, 全部为住院期间接受化疗后引起白细胞下降至4.0×109/L以下, 且Kamofsky评分≥6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90例,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27例;年龄42~74岁, 平均年龄 (49.43±2.45) 岁;胃癌49例、肝癌12例、食管癌7例、肺癌8例、乳腺癌12例、结肠癌2例。对照组35例, 其中男性65例, 女性25例;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 (47.67±3.27) 岁;胃癌47例、肝癌14例、食管癌9例、肺癌6例、乳腺癌10例、结肠癌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 (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1次/d。对照组口服地榆升白片 (地奥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片, 3次/d。两组4周为l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断。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

1.4 疗效判断

参考相关文献制定[2]。显效:治疗后连续2次白细胞计数≥4.0×109/L并维持2周以上;有效:治疗后白细胞总数<4.0×109/L, 但比治疗前上升 (0.5~1.0) ×109/L, 并续停药2周;无效:经治疗后白细胞数无明显提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45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41例、无效21例, 总有效率为76.67%,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白细胞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组间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组间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癌细胞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但同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也有极强的杀伤作用, 尤其是骨髓造血细胞的破坏作用, 使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不能恢复, 导致白细胞降低, 出现多重感染, 患者抵抗能力下降, 不能耐受化疗。因此, 保护骨髓造血功能, 增加白细胞数, 降低化疗及癌性毒素对造血系统的损伤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 化疗导致白细胞下降, 患者往往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萎黄、四肢乏力、易感冒等症状, 舌质淡白、脉细无力, 属中医“虚劳”范畴。其原因在于元气亏虚, 气血生化无源, 治疗当以补益元气为主, 益气生血。参麦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两味药组成, 方中人参味微苦, 性温, 入脾、肺两经, 可大补元气, 益气生津;麦冬味甘微苦, 性微寒, 归心、肺、肾经, 能润肺清心生津, 两药合用, 具有大补元气, 益气固脱, 养阴升津之效[3,4]。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增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促进白细胞生成, 防止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其机制与人参皂苷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有关[5,6]。因此, 该制剂可以作为肿瘤化疗的一种配合用药, 以达到减毒增效之用。

从此次研究结果分析, 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能明显减少白细胞下降, 提高临床疗效,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海兵, 陈永平, 吴毅伟等.滋肾填精益髓法治疗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10, 32 (2) :174-176.

[2]王保田.中医药预防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88例[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12 (2) :69.

[3]李宁.参麦注射液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5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 15 (3) :201.

[4]郑丽, 张存华, 许平.参麦注射液防治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04, 13 (9) :582.

[5]季宇彬.抗瘤中药药理学与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50例严重白细胞减少患者, 均经病理证实为中晚期恶性肿瘤, 其中胃癌 8例, 食管癌 6例, 直肠癌6例, 乳腺癌9例, 肺癌12例, 卵巢癌 5例, 膀胱癌 4例。男性32例, 女性18例, 年龄32~70岁, 平均年龄52.12岁。白细胞 (0.2~0.4) ×109/L 2例, (0.5~0.7) ×109/L 10例, (0.8~1.0) ×109/L 38例, 白细胞下降程度与放疗的剂量、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 机体自身情况有关。

1.2 治疗方法

足时足量使用生白药物 (如G-CSF等) , 抗生素的有效应用, 营养支持补充能量、电解质, 必要时输血及血制品。

2 结果

50例患者经过细致严密的护理并积极配合治疗, 未发生院内感染及严重并发症, 白细胞在4~15d内恢复正常。

3 院内感染控制

3.1 保护性隔离

(1) 住单间病房, 每天早晚开窗通风30min, 早、晚紫外线消毒2次, 1h/次。每天用1∶200 84消毒液擦拭地面、门窗、床头柜2次;病房尽量减少人员出入, 治疗护理集中时间进行, 严格无菌操作。 (2) 保持室内适当的温湿度, 温度20~22℃, 湿度60%~70%, 避免受凉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及空气过分干燥, 鼻黏膜口唇干燥出血[2]。 (3) 患者换上消毒衣服, 戴口罩、帽子, 避免外出到公共场所。 (4) 患者的饮食要求为消毒的熟食。

3.2 心理护理

白细胞严重下降时, 患者常表现为忧郁、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 少数患者甚至绝望, 不积极配合治疗。此时, 应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向其说明化疗反应会有阶段性, 并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或请康复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3.3 基础护理

(1) 口腔:行口腔护理2~3次/d, 严密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 如有充血、水肿及口腔刺痛或味觉改变等, 用洗必泰漱口液做口腔冲洗;如出现溃疡, 应停止刷牙, 使用碳酸氢钠与呋喃西林漱口液交替漱口[3]。 (2) 上呼吸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练习, 严禁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及家属探视。 (3) 泌尿系:大多数化疗药物及代谢产物对肾脏均有一定毒性。因此, 嘱患者多饮水, 每天尿量在2 000~3 000ml以上, 防止血中尿酸浓度过高而致结石或感染。 (4) 皮肤:严重白细胞减少者因身体虚弱或感染性发热时很易出汗而发生皮肤破损感染, 故应保持患者皮肤清洁, 特别是皱褶处, 如腋窝、腹股沟、会阴部等处。用温水清洗2次/d, 待干后涂爽身粉以减少摩擦, 保持干燥。患者内衣宽松、柔软。 (5) 肛周:保持患者大便通畅, 每晚用1∶5 000的高锰酸钾坐浴15min,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肛周感染。

3.4 高热的护理

白细胞减少患者易发生感染而引起高热, 因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骨髓抑制作用, 故应以物理降温为主, 如温水擦浴、冰帽、大动脉处置冰袋等,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出。出汗多时应及时擦干汗液, 并更换清洁衣裤, 防着凉。

3.5 药物治疗

(1) 足时足量使用升白药物:白细胞<1.0×109/L时, G-CSF为150μg/d, 白细胞在 (1.0~ 2.0) ×109/L时, 剂量为100μg/d, 白细胞>10×109/L时停用, 且每天检查血常规1次, 监测血象变化。 (2) 抗生素应用:在采取保护性隔离时, 可输注抗菌药物, 不伴有感染发热时, 可输注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当出现感染性发热, 控制无效时可输注三代头孢乃至泰能等。当患者体温≥39℃, 应查血细菌培养和药敏, 根据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至感染控制后。

对于放、化疗导致的严重白细胞减少患者, 及时采取保护性隔离, 加强无菌观念, 做好心理护理、各项基础护理及高热等相关症状护理, 足时足量使用生白药物, 联合抗感染及支持治疗, 患者能尽快恢复白细胞数量, 从而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摘要:总结了50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 (<1.0×109/L) 患者的院内感染控制。对放、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 给予心理护理, 做好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肛周等基础护理, 加强高热护理, 并积极配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生素, 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50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均在4~15d内恢复, 有效地避免了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患者的院内感染。

关键词:化疗,白细胞减少,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宋伟祥.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应对措施 (J) .家庭健康, 2010, 289 (2) :37.

[2]刘建民, 赵炳芬, 许风岚.癌症化疗致骨髓抑制的护理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 25 (7) :811.

上一篇:集成项目管理下一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