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2024-08-22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精选12篇)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1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 在以往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灌输, 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扮演着听众的角色。课上主动分析和体会问题的机会较少, 不利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如今, 在新课改要求下,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高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中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乐趣, 进而主动地进行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 还会经常参与社会活动, 因此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 引入生活化理念, 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衔接, 贴近生活, 才能够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课堂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1. 将思想政治要点置于实际的生活中进行讲解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心准备好每一堂课, 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教师主体能动性, 运用各种有效的教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将思想政治知识实际生活进行讲解, 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同思想政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思想政治可以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具有叛逆性, 教师在教学中, 要结合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引入到生活情境中,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此,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感染学生的能力以及扎实的教学功底, 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不断深入生活, 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来, 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2. 教师要把身边的事例注入教学活动中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具备将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中的能力, 也就说用实际发生的事件来进行教学。一些生活中存在思想道德争议的事件, 学生往往对它们也会有兴趣, 教师和学生一同讨论, 各抒己见, 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另外, 教师在使用这些事件的时候, 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问, 教师在回答提问的过程中, 就自然而然地将思想道德课程的要点传递给了学生。另外, 学生在研究和议论中, 对于对的行为认识会更加深刻, 错误的行为也会加以摒弃, 从而能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贴近生活

1. 突出德育目标的生活化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讲究回归自然和生活, 德育目标要实现生活化,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层次性与发展情况, 制订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 从其差异性出发, 因材施教, 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主动学习, 进而自然融入教育活动中, 而不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各种教学中

在其他教学中也要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所以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时候, 要切实地把教学和育人结合到一起, 让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 教学中积极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并及时地融入中学各科学习里, 也可以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各种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 首先使自身的思想道德能力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各学科教师还应注重学生需求,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不断渗透所教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1. 政治观教育的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取材于生活和紧密结合中学生的生活, 这样才能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中学教育者应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态度来感化学生, 同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品质。

2. 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

人生价值观需要学生长期锻炼形成的, 中学教育工作者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自身的价值观体现来达到对学生的感染作用。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正确地树立合理的、并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而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社会化。

四结束语

中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 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比较敏感, 尤其是当今社会网络技术高度普及, 新鲜事物以及思想不断涌现, 如果不对其思想发展加以正确地引导, 学生很容易出现思想误区, 从而形成具有缺陷的人生观、价值观, 并对其未来的成长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所以说,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教学体系中, 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些年来,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将教育的方向, 更多地放在了生活化教学方面, 倡导从生活中教、从生活中学的理念, 以生活为指导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更加能够打动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帮助其逐步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 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正瑞.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2)

[2]韩凤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面向的反思[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2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最高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可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显的尤为重要了。具体的方法是

一、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这里的“学习”,不单是课内的阅读,更重要的还离不开课外的延伸。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让学生进行“美文赏析”。采取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认为很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的参考,并定期检查,公开评讲谁记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读书、写作的兴趣就有可能会越来越浓。比如说某个同学读到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便忍不住跑到讲台前念给全班听,与同学共同分享,还有的同学找别人借作文书,专门利用周末到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作文书籍,然后在班内互相交换,共同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素材也逐渐多了,口头表达能力也有所增强,潜移默化中就会学到很多写作知识和技法,在实际写作中,不仅内容变得充实起来,而且也能运用很多灵活的表现手法,作文水平会有明显的进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如果平时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却指望着“拔苗助长”,一蹴而就,那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时间稍长,学生对写作便失去了兴趣,甚至一写作文就头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如果先为学生播放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再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可以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自己的灵魂。试想,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山村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三、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不管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把心里的感受准确的表达出来。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3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实现路径

一、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求教育活动要结合实际的生活场景,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这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生活化,就是教师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行为举止与思想观念进行有效的规范,要注重将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场景相联系,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计划,即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同时要注重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引导学生形成独立判断的意识,培养学生分辨优劣思想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对于举止行为以及思想观念要有自己的认知及想法,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

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教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要素,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不仅思想政治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观念进行培养,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要重视育人的过程。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要在各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要求各科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以有效地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与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重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逐渐完善,对社会与生活也开始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很难与他人产生共鸣,且年轻人易冲动,心理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模仿能力强,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误入歧途,对其今后的发展也不利。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生活化,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立足学生自身。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包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及想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内容,也要为学生排除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这也是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2]。

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要想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政治观教育的生活化。教师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政治观念的教育要紧密联系实际,不能仅局限于政治教材。只有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将生活中的政治观念教给学生,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正确政治观念的理解,同时也能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二是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人生价值观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很多中学生还未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尽早打好基础。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以对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施加有利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吸收更好的思想观念,最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

六、结语

综上所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生活化,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重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是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举止文明、思想健康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红明.微博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转向的理论契合及其价值探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4):1-5.

[2]张雪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与思想政治教育语境重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1,02(04):117-121.

以教学情境化实现教育生活化 篇4

关键词:教学,情境化,生活化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堂即是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 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

基于此,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式目标:“在本课程中, 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 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 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 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活动, 重视孩子的直接经验, 鼓励孩子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 自我理解, 尊重孩子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品德与生活课新教材, 富有活泼有趣的画面, 具体感人的场面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 亮点就是让孩子成为新课堂的主人。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 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创设情境教学,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诱导孩子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 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真正使孩子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所谓情境教学, 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根据教材内容和孩子特点, 引入或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情境, 让孩子置于特定的生活色彩浓厚的情境之中, 引起孩子的情感体验, 激活思维, 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实效。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呢?主要有三种形式。

1、情境再现。是指以课本画面、场景或其他内容为素材, 经过教师的加工创造, 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 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 引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形式。例如鲁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单元《美丽的校园》, 教材中的画面、场景是静止的, 是没有情节的, 情节要靠学生的想象延伸。教师可在课前用手机录制几组有情节的录像, 如学校的草坪花丛、课间操、体育游戏活动、使用中的各功能室等, 配上音乐、解说词, 制成短视频在电子白板上播放, 选材突出“美丽的校园”, 使学生对校园充满向往热爱之情。当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后, 教学转向“我们怎样爱护美丽的校园呢?”教师组织孩子进行实践活动, 在具体活动中, 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教材中编入的一些儿歌古诗, 教师网上搜集相关视频播放, 变无声为有声, 变文字为画面, 增加趣味性愉悦性, 增强教育效果。

2、情境链接。是指品德与生活教材之外, 孩子已学习感知过的, 同样有教育意义的且同品德与生活课有共同点的能够创设情境的内容。如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孩子学前教育中学过的儿歌古诗, 大多已有现成的课件, 教师把其使用在品德与生活课上, 具有正迁移教育效果。如教学 (鲁教版)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 就可以和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秋天》 (鲁教版) 等课的相关课件链接, 通过情境化教学, 引导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 进而感受生活的美,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感受“金色的秋天”的审美实践活动, 再深入到怎样留住“金色的秋天”的实践活动, 指导组织学生课外观察、画画、和父母春游秋游用手机拍摄图片录像, 留下“金色的秋天”的记忆。

3、情境移植。是指既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没出现, 也在孩子的课外生活中没感知过的, 同样和品德与生活教材相似相关、能够创设情境, 利于引导孩子为人处事的素材内容。这必须搜集生活情境素材,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 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 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 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 电视、广播等媒体上获知并进行必要的加工筛选。如有线电视中的一些精彩的少儿节目, 网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少儿动画资源, 教师可保存剪辑加工, 以备教学中使用。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5

品德课程教学内容的取材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但是这些内容都是相对稳定了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生动活跃的社会现实生活总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新鲜资料,给学生提供富有亲切感的感知材料,让学生透过社会信息之窗,看到生机勃勃的现实社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

时下,虽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生活化教学”,然而,这种生活化却又仅仅局限于课堂,仍然忽视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忽视了在实际生活中的品德提升。

为了实现品德课程真正回归生活,“品德课程课后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本课程向课外延伸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能从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培养到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是一种长知识、长德性、长智慧的活动。因此,让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课后增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在课程实施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热爱生活的载体

让学生热爱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是有健全人格的人,生活是道德的根基。因此,品德与生活课后社会实践活动应紧紧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从学生生活入手,让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帮助他们体验生活的美好、生活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一系列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提升。如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逛商场》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独立逛一次超市。在购物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家里需要些什么?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我需要什么?并且请家长给自己提供50元的经费。通过超市购物,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学用到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再次学到了购物的知识和方法,学会了文明购物、按需购物,还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使课堂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建立起一种有机的内在联系,激励学生不断地追求更健康、更道德、更美好的生活。这样的课后社会实践活动就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体会亲情的家园

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疼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抱有感激之情,是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幸福地成长,习惯了家长对他们的呵护和关心,觉得家长养育自己是应该的,体会不到做父母的辛劳,只知被爱,不知爱他人。这样的倾向不仅会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其性格的发展,容易导致成为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的人。因此,品德课课后社会实践活动应成为学生体会亲情的家园。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一课后,我布置了课后延伸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帮自己的父母做一天家务活并要求父母为其打分。于是,学生们选择了双休日的一天,从早上的买早点、买菜,到中午及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到生活用品的采购,当了一天的家。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其中有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的体验日记:“一天下来,我才体会到当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仅仅一天的时间,买菜、做饭,再加上打扫卫生,就累得我腰酸背疼,而爸爸、妈妈天天如此,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一天下来,该有多辛苦啊!”学生们写了那天当家的感受,对爱父母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从心中滋生蔓延,从而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心灵的体验。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渠道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生活化 有效性 积极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99-01

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改教学不断深入推进,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所有学科的基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予以革新,改变以往的灌输教学模式,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生活化教学。本文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完善教学,做到理论联系生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1 教育生活化的含义

顾名思义,教育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我国在新出台的教学新课标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要保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在教学生活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将生活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让教学内容还原真实的生活气息,从而让学生明确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 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主要对策

2.1 加强教师与学生在生活上的联系

想要保证教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设计、讲解以及课后练习中都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对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两者之间架设对话的桥梁,教师要明确学生的生活状态,并了解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实际诉求,多去关心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予以解决,从而做到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更好的实现生活化教学。

2.2 为学生营造一个教育生活化的良好氛围

良好氛围的营造是保证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活又是语文教学的源泉,只有将小学语文教学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化情境中进行学习,教师要使教学环境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营造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例如,教师可以打造开放式校园,在学校的围墙上创建学生展示平台,并在走廊、班级墙壁等地展示学生的生活作品,将学校铃声进行改变,采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伴随他们进行休息。这样一来,能够有效为学生打造一个温馨的气息,改变以往沉闷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更符合生活化,更加宽松的空间里进行学习。

2.3 采用更具生活气息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对策,教师要根据教案的设计实施课堂授课,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具生活化,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式,将生活融入教学之中。

第一,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由于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其中。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慈母情深》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在课堂教学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母亲,并通过演讲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第二,采用多媒体设施构建一个生活化教学的场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将计算机、互联网、交互白板等新兴设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它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有效学习的环境氛围,调动起学生的感官系统,并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真正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其中。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梅花魂》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大屏幕来展示梅花的姿态和气节,进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作业布置要与生活化相连。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巩固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以往作业形式只有习题册、试卷、作业本,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心理。针对这样的现象,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作业形式予以生活化,变单一模式为丰富样式。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生活实践报告,将书面作业变为实验作业,并与家长多进行沟通,增设自我打分和家长评判环节,从而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其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小学语文一定要将教育生活化模式融入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知识的有用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姚桂萍.浅谈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的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1,20:23-24.

[2]赵武星.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理念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8:194.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7

一、“回归生活”是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体育和理解体育”。回归生活这一思想是我们当今人们所提供的一种主要运动方式。而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这一领域之内, 我们的体育教学回归生活也成为了主旋律, 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之下, 体育教学生活化就要结合我们平常的生活, 把生活经验与教学融为一体,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这生更以生活的态度去学习体育, 从而更主动、更自觉地学习。在体育教学的设计时, 要从生活挖掘材料, 创设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体育到运动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是,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生活化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致使在教学中出现了偏差, 教学也是流于形式上。

1. 走入误区的生活化。

很多老师为了在体育教学中达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没有认识研究就简单地把生活化的内容拉入到教学中, 致使生活化教学变味、走调, 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比如:没有制定与学生年龄相当的认知水平的教学计划导致与生活不能紧密结合;把与体育内容不相符的生活牵强附会地结合在一起。简单地把生活场景动作在课堂上导致不伦不类, 生活化的成份过多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等等。这些都给体育教学造成了障碍, 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 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比如, 在一节课中, 教学内容是“前滚翻”, 为了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设计了一个生活化的场景, 用体操垫子设计了一座山, 让学生从“山顶上”滚下,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容易提高滚翻的速度, 一个是为了提醒大家如果从较高的地方滚下时就可以运用前滚翻解决危险, 但是, 我们再一想, 这个如果真的从山上滚下来一般不运用这个动作, 而是采取侧滚翻的姿势, 这样可以减小下滚的速度以保证安全。由此可以看出, 凭空杜撰出来生活化教学是不科学的, 而应该是真实地生活化。

2. 无序的生活化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要有体育味, 这是体育教学在内容上选择的基本要求, 但是, 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 只是一味地体现体育课的趣味性, 有些老师把一些非体育的内容用在教学中, 比如魔术、棋牌、多米诺骨牌、交通工具 (自行车) 、劳作等。而体育器材也过于生活化, 太过于夸张, 比如, 有老师扁担、箩筐、扫把、南瓜、白菜等用在课堂上, 这些不恰当的生活化的开发使得体育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使体育不再具有体育味。

二、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 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说得非常正确而明确, 这给我们的体育教学与生活相脱节的现象一个很在的启发, 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还是过于陈旧, 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符。所以, 体育教学中, 老师要通过自己的经验与实践, 合理挖掘丰富的体育资源, 并进行加工与创新, 设计成有趣的教学内容, 使情境更贴近生活, 使学生在学习既轻松的掌握技术, 又感受到了学生的生活气息, 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教学要依据学生的生活世界。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中要做到“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 体育教学既承担起对学生的知识、技术的教学, 还要承担起对学生的心理教学, 根据他们的精神生活设计更有意义的体育教学。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不同的, 有的是向上的, 有的是消极的, 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教学视为一种生活,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大胆学习, 克服困难, 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

3. 关注学生将来的可能生活实施教学。

陶行知给朋友的一信中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此话中可以看出, 教育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 体育教学也以要学生未来的生活为依据进行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能在生活中运用在学校所学的体育技术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方法为将来打下基础。

总之,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既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体育教学,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结合社会生活进行科学的体育教学, 培养他们运用体育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海霞.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课堂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

[2]毕言辉, 王志华.“体育教学生活化”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J].运动2011.01

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生活教育 篇8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结合生活素材进行教学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对生活素材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很少有这类材料出现,使得语文教育始终得不到时效性的发展。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发力点,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根本,加强对各种新的教育资源的应用。生活素材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教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生活素材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语文词汇的利用,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素材中挖掘出更多有助于自身学习能力提升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生活素材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点,应该要积极加强学生对生活素材的兴趣程度的调查,尽量采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材,提高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接受程度。另外,为了给语文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学校领导者以及教师对生活教育的认识,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生活教育,形成一种长效的教育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语文教学的机构和组织的建设以及完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契合度。

二、加强生活教材的选择和应用

传统的语文课程中,最常用的教材内容是各种理论教材,由于太过理论化的知识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融入更多实践教育内容, 将语文教学实践化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途径。利用生活教材进行语文教育,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比如语文写作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之后写出自己对所观察事物的认识,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应该要拓展生活素材收集的范围。生活素材的累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没有相应的材料作为储备,则很难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学生也很难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活素材教学, 各种生活素材的收集和整理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应该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各种生活素材的发现,在生活素材收集的过程中还应该要拓展生活素材的范围,比如可以将一些新闻、生活场景等应用为生活素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素材的学习过程中也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对于各种生活素材教材,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整理一些与所教课程相关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上对各种生活素材进行相应地介绍,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三、结合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育模式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生活教育

传统课堂教育很难对知识难点进行完美的展现,因此,课堂内的教育应以传统教学作为主要补充方式,将新媒体技术的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进行展示。在对各种生活素材进行应用和讲解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将其转化为比较生动形象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新媒体的投入,在新媒体的投入方面,应该要加强学校领导对各种新媒体设备、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使得学校可以配备各种新媒体资源,从而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另外,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忽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方面,应该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进修的机会,使得语文教师可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能够把握好生活教育的本质,将生活教育作为提高语文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活教育,有助于丰富传统的教育素材, 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素材,另外要积极加强对新媒体设备的投入, 为生活教育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和条件,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知识的理解能力,加强语文的应用能力。本文对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9

若问一个母亲:她对儿女最大的期望与祝福是什么?答案可能多样, 但一定围绕着一个核心, 即希望孩子生活得健康、幸福。班主任站在学生母亲的立场上, 怎样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让他们走上幸福的人生道路呢?这条路未必通向成功, 但一定要达到幸福。

再就是关于“教育即关怀”的论断思考。教育, 实质上是一种关怀。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 关心成长, 关爱生命, 关注幸福。教育的终极目的, 是为了让有灵的生命过上一种健康智慧、自觉自由的生活, 体验生命的和谐和尊严, 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教育的关怀, 是一种终极关怀。它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幸福。关于此,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 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 就是在生活中, 处处都能感受到生命和美的生存, 从心底感到充实与幸福。在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 学生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吗?

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创新基因, 可扩展为各行各业相关联的各种观念, 让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 开放性地自由思考, 不断地实践、创造, 以达到个人、集体、国家乃至人类的目标。在直接面向社会,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领域, 更应深入思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作用, 那么, 作为一名班主任, 如何在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呢?

二、班主任管理———实现学生幸福的理念依据及其主要内容

(一) 实施的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新的形势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教改革的指导性要求, 即改革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 主要内容。

1. 转变教育观念, 优化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念。

一是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责任意识。班主任应该关爱每一名学生, 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为了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思想观念与时俱进, 即学会赏识当代学生。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有的学生班主任要从这个角度赏识, 而另一些学生班主任则要从那个角度赏识。总之, 赏识学生是教育的起点。三是以人为本, 关注社会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班主任是这网络中关键的一个节点。

2. 优化班主任工作流程, 建立“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活动教育指导体系,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班主任工作流程设计中, 我们特别突出了三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接受教育的信念、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幸福观教育, 个别化教育、时代发展日新月异, 一个人要想与时俱进, 就必须学会终身接受各种有益的教育。我们要学会与信息“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精神的饱满、身心的幸福。中职语文第一册的第一课就是《我很重要》 (作者:毕淑敏) , 这是个别化教育的最佳例证, 其表明幸福应从关心自己开始。一个现代人, 只有关心自己, 才能关心国家和民族, 但是, 一定要学会把个人放在群体中发展。因为“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过去, 现在是以“双赢”为特点的团队时代。

3.“小故事———大智慧———明道理”的思想教育模式的探讨。

在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中, 我们逐步创立完善了“小故事———大智慧———明道理”的思想教育模式。对于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 班主任所采取的策略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关注孩子, 关注他们的内心, 就要了解掌握他们的想法, 而运用“小故事———大智慧———明道理”的思路, 则更能保证他们的内心幸福感。班主任还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给他们温暖的呵护、教导和鼓励。

三、班主任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学生幸福的管理策略

(一) 建立了常规工作的思想教育体系。

笔者从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出发, 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 通过两届学生的课题研究实践, 建立了常规的思想教育工作体系。以“新生入学初的思想教育专题设计”为例: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结合校园实际进行军训。思想教育要抓住有利时机, 在新生入学, 新学期开始这个特殊时期, 他们身心愉悦、思想积极, 总希望在新的一学期会有新的进步或新的起色, 这时做好富有激情的理想前途、行为养成等的思想教育, 效果极佳。同时, 新生在新环境中, 有强烈的被别人认可和赞许的心理, 也有一种重新开始、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因此在这入学之初的新学期、新环境中进行军训是开展思想教育的有利时机。这时, 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完善自我, 并提出适当要求, 他们最易采纳。笔者就新生军训期间的思想教育课题进行了研究。课题一:新生活是从确立方向开始的。课题二:为成功做好吃苦的准备。课题三:新行为的养成教育。课题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形成统一的大格局。总之, 新生在军训这个特殊的空间与时期, 由于有军队气氛, 火一样的激情燃烧在每一个人的心间。班主任如果能“借风行船”, 就会“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做好这段时期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对以后的学生工作的顺利展开有深远的影响。

(二) 完成了《班主任工作黄金手册》一书的编辑。

在大量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编辑完成了《班主任工作黄金手册》一书。新课改要求班主任要有新思维, 所以班主任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 编辑整理出自己的工作手册。

(三) 高度关注了职专学生现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情感困惑。

人类是一种能够利用聪明智慧谋取幸福的动物。幸福是人生的主题, 人生的追求;幸福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 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班主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因此, 班主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回归生活, 注重情感体验, 为人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中学时代, 很多学生面临的有关幸福的问题很多是情感问题, 对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予以重视。

(四) 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 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关于这个定义,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体格健康, 不单单是没有疾病, 关键是生命的质量;二是精神健康和行为健康;三是人类与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融洽与协调。人类必须适应周围环境, 同时, 应致力营造一个没有污染并能促进人类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班主任可传授学生5条简单易行的快乐法则: (1) 心中不存憎恨; (2) 脑中不存担忧; (3) 生活简单; (4) 多点给予; (5) 少点期盼。

(五) 学会关心。

新的课改明确提出, 教育要“以人为本”。说到底, 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尊重人, 是班主任的工作的切入点。尊重人, 就意味着平等关系, 意味着平等对话, 意味着关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会关心》宣言, 明确提出了“关心自己的健康, 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 关心他人, 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 关心人权, 关心其他物种, 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 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新的学生观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应处理好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 篇10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社会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 可谓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 选择那些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 这既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也能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 是“有血有肉”的。如, 在教学《“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 由于教材中关于“文革”的内容相对较少且概括性强, 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为了让学生对“文革”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在上课前, 我给他们布置了以下课外作业:采访身边那些经历过“文革”的老人, 采访记录要以文字形式呈现。上课时, 则让学生展示采访成果, 并把学生采访所得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这既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 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历史貌似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但其实际上却是鲜活的、生动的。味同嚼蜡似的教学方式, 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无法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而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将自身的讲述、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 创设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 形象地展现历史发展的态势, 特别是将历史现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 给他们搭建一个个性展示的舞台, 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堂也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如, 在讲授《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 我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并发挥自身的特长, 通过画一幅画或讲一个故事等方式来描述山顶洞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山顶洞人的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而且彰显了他们的个性。又如, 在教学《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 我为学生设置了如下问题情景:假如你是生活在北宋东京的一位居民, 有一批外地游客来东京旅游, 你作为当地导游, 该如何安排他们的吃、住、玩、行呢?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 推举出了各自代表进行观点陈述。这些代表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了北宋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 虽然其间也有不足之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而采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活动生活化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11

困境:教育均衡

2015年度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Global Monitoring Report)《2000-2015年全民教育:成就与挑战》(Education for All 2000-2015: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为延绵15年的全民教育计划奏响警钟:全球只有1/3国家实现全部六大目标,作为其核心目标,普及初等教育仅在不到半数国家(48%)完成,1亿名儿童无小学学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2015年1月19日联合发布的报告《聚焦未被兑现的全民教育承诺:来自失学儿童全球倡议的调查结果》(Fixing the Broken Promise of Education for All: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Initiative on Out-of-School Children)发现,全球1.21亿名青少年和儿童被剥夺受教育权,其中6300万名年龄在12~15岁。显然,初等教育普及失利。而且,2007年以来失学率并未减缓。如果任凭势态发展,那么1500万名女童和1000万名男童将无法踏进课堂。

公平缺失仍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首要痼疾。由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编委会开发的“世界教育不公平数据库”(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 on Education)全方位展现全球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具体可概括为五大均衡问题。第一,南北半球的均衡问题,实现全民教育全部目标的拉美与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只有古巴。第二,贫富阶层的均衡问题,来自最贫穷与最富有的20%家庭的儿童,前者的失学率是后者的4倍,前者不能完成小学教育的概率是后者的5倍;如喀麦隆15岁青少年,最贫困群体的小学教育完成率是21%,而最富有群体的完成率是95%(2011年数据)。第三,城乡区域的均衡问题,埃塞俄比亚城市儿童的小学毕业率是82%,而农村只有35%(2011年数据);尼日利亚城市青少年的初中毕业率为75%,农村为37%(2013年数据)。第四,男女性别的均衡问题,在南亚与西亚,80%的辍学女童无法跨入校门,而男童的这一比率为16%;阿富汗男童小学毕业率为54%,女童只有27%(2010年数据);莱索托有78%的女童完成小学教育,男童只有46%(2009年数据)。第五,年龄阶段的均衡问题,尽管全球成年人文盲率从18%降至14%,但成就几乎全然归功于接受良好教育的青少年进入成人阶段,如乌干达20~34岁女性2000年的识字率为53%,到2011年,这个群体的年龄为30~44岁,识字率滑落到41%。

总体而言,性别平等问题的影响更为严重,女性教育问题往往是其他四大均衡问题叠加效应的显现,遍布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或存于农村地区的主流群体或存于城市地区的边缘群体。如菲律宾,2013年最贫困的农村男性完成初中教育的百分比是20%,女性是38%;而城市富裕群体之间的性别差距并不显著,女性是80%,男性是74%。当前,全球7.81亿名成年人文盲中,女性仍占2/3;5700万名小学适龄儿童失学,其中绝大多数为女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署(OHCHR)2015年2月发布的《关于暴力袭击适龄女童入学的背景分析报告》(Background Paper on Attacks Against Girls Seeking to Access Education)指出,尽管大部分国家拥有健全的政策法规,也对全民教育形成广泛政治共识,更有研究证实,女童受教育年限每延长1年,全球极端贫困率便可下降12%,但对女童受教育权的剥夺却变本加厉,且日益以暴力袭击为手段。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14年10月28日发布的《2014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14)指出,近30%的国家9年来教育的性别差距拉大,至今尚无一个国家完全实现性别平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5年6月23日发布的报告《儿童进展:超越均值》(Progress for Children: Beyond Averages)指出,政策干预如若持续缺位,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贫困家庭的女童普及初中教育将需要100年的时间。联合国发布的《妇女统计报告》(Statistics on Women)指出,根据对174个国家展开的调查,一个国家所谓的“祥和”,其取决因素并非贫富与政治结构,而是女性与女童的幸福与教育。故而,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执行主任兼联合国副秘书长普姆齐莱·姆兰博-恩格库卡(Phumzile Mlambo-Ngcuka)在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上呼吁,教育是改变女童与女性不平等待遇的一种无与伦比的催化剂,使女孩和妇女对自己的生活充分负责,积极参与其所在社区和国家的发展——作为受益人和变革推动者。只有全世界的教育都能教会每个孩子人人平等,这个世界才能成为人人平等的世界。

延续:全民教育

鉴于全球全民教育发展深陷五大困境,在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潘基文指出,教育不是一种特权,而是行使和保护各项人权的必要手段,是确保健康、自由、就业及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础。同时,教育在抗击包括暴力、极端主义等在内的安全威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战争阴霾仍密布苍穹,全球2.3亿名儿童以及1/3辍学儿童生活在武装冲突地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国委员会2015年6月出版的年度报告便取名为《深陷战火的儿童》(Kinder Zwischen den Fronten)。教育自身常常身临险境,尤其在武装冲突中与暴力淫威下自身难保。针对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的单独暴力袭击事件,仅2012年记录在案的就有约3600起。2009-2014年,至少70个国家发生暴力袭击学校事件。2014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分子袭击白沙瓦市的一所男女同班的军人子弟学校,屠杀132名学生,全球震惊。白沙瓦袭校事发仅距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不足一周,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宣称心碎。作为全球受害女生的代言人,在联合国讲台上,马拉拉声嘶力竭地呼喊:“让我们开展一场对抗文盲、贫困和恐怖主义的壮丽斗争,让我们重拾我们的书本和笔杆,这是我们最有威力的武器。一名儿童、一位教师、一本书、一支笔都可改变整个世界。教育是唯一答案。”教育虽在武装冲突中自身难保,但可春风化雨般地滋润青少年学生对和平的憧憬。

2.5亿名儿童没有学会必要技能,尽管其中半数在学校度过至少4年时光。可见,上述五大教育均衡问题更多体现于教育机会均等,即某一阶段教育在某一年龄阶段青少年中的普及情况,至于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如何,还缺乏统一且有效的监测机制。现有的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估可提供有益参考,如针对15岁青少年阅读、数学与科学素养发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针对四年级与八年级学生数学与科学素养发展的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针对四年级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以及针对16~65岁群体阅读素养、日常计算能力和基于技术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国际成年人能力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PIAAC)。然而,参与这类评估的发展中国家甚少,且结果普遍欠佳。2009年首次加入第四届PISA的中国大陆屡屡夺冠,堪为特例。从仅有的数据来看,教育质量均衡的势态延续教育机会均衡的逻辑。譬如,PIRLS2011显示,摩洛哥四年级学生中,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36%达到最低基线,而富裕家庭为78%;TIMSS2011显示,伊朗八年级学生中,来自最富裕家庭的学生达到最低基线的百分比是87%,贫困家庭仅为36%,而且,该国城市女生的最低基线达标率为42%,农村女生只有26%。

在2000年9月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UN Millennium Summit)上,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UN Millennium Declaration),力图超越“后华盛顿共识”(Post Washington Consensus),通过实现八大目标来保障全球弱势群体的生存权。普及初等教育为八大目标之一,故而,全民教育目标又被称作教育界的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作为教育界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极评估,本年度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提出四大建议:务必完成全民教育目标;务必确保教育公平;务必拟定2015后续计划;务必填补财政鸿沟。报告进而要求,教育战略目标应更具针对性、更具实质性、更具现实性,尤其应以最弱势群体需求为先导,填补贫富鸿沟。因此,2015年后发展议程(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把千年发展目标进行到底,并更加细化和凝练各级目标。

发展:可持续性

自2010年9月以来,联合国便着手研制2015年后发展议程。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UN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即“里约+20峰会”(Rio+20)的成果文件《我们期望的未来》(The Future We Want)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2014年7月19日,联合国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Open Working Group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发布成果文件,建议可持续发展目标应涵盖17个一级目标和169个二级目标。作为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拟定的初稿,该方案把千年发展目标尚未实现的内容悉数收入其中,如消除贫穷与饥饿、实现性别平等以及“确保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目标4),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共识。2014年12月4日,潘基文发表《2030年享有尊严之路:消除贫穷,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保护地球》(The Road to Dignity by 2030: Ending Poverty, Transforming All Lives and Protecting the Planet),这是一份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综合报告(Synthesis Report on the Post-201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并于2015年1月8日向联合国全体会员国提交。该报告展现“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和变革性议程,以权利为基础,以人和地球为中心”,以六大关键词提供一体化的6个基本因素,即尊严、人、繁荣、地球、公正和伙伴关系。由此,2015年后发展议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并轨。

针对2015年后教育议程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上的协调、贯彻、治理、资助、监测与报告机制,《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呼之欲出。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热议该草案,并就此发表《仁川宣言》(The Incheon Declaration)。以“2030年教育: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为总目标,坚持3条基本原则,即教育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教育是公益事业,教育权与性别平等不可割裂。基于问责制、透明管理和参与式治理的操作原则,《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为2015后教育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的法律与政策架构。行动框架下设7个子目标: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童与男童接受完全免费、公平与优质的初等与中等教育,并使学习富有成效;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童与男童获取优质儿童早期发展、保育与学前教育,以便他们为入学做好准备;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性与男性接受经济上可承受的优质技术、职业和高等教育;到2030年提高拥有从事体面职业或创业所需技能的青年和成年人的比率;到2030年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并确保包括残障人士、原住民和弱势儿童在内的弱势群体在所有教育层面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年人和一定比率的成年人拥有读写能力与算术能力;到2030年确保所有学习者获取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知识与技能。

《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实为国际社会拟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7个一级目标中的第4个目标,其首要使命无疑是圆满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之未竟事业,即全民教育,由此凸显教育对个体人生的影响。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把主题定为“教育改变人生”(Transforming Lives through Education),其意蕴便在此。就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 Development Programme)署长海伦·克拉克(Helen Clark)在本届论坛上所言,在当今世界,知识就是力量。教育赋予个体以知识,它是发展议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具有内在价值,且远超经济价值,可赋予公民决定自己命运的力量。教育改变的不仅是人类的今天,更须改变人类的明天。

关键:全球承诺

从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形成三重范式转换: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人类与环境和谐;由对历史的修正转向对未来的构想;由针对发展中国家转向面对地球村各国。如果说,2000-2015年,国际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期待聚焦于全民教育,那么,2015-2030年,可持续教育便为全球教育的首要议题。首先,可持续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融会贯通,通过对经济效能、社会公平与生态和谐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凸显终极价值取向,即人的全面发展。以可持续教育为杠杆,培养的是可持续个体,拥有经济效能所需的职业技能,公平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生态和谐所需的伦理价值。其次,可持续教育是包容性教育。鉴于消除各式贫困依然被设定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化解上述全球全民教育五大均衡问题迫在眉睫。包容性不仅意指教育对象的非排他性,涵盖地球村所有居民,也弘扬教学方法与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再次,可持续教育更是高质量的教育。在批判性借鉴现有的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估并参照全民教育发展指数(Education for All Development Index,EDI)的基础上,应研制全球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力求规范性与有效性,以敦促各个教育体系通过具有可比性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来审视差距与问题。这实为教育公平在优质基准上的延伸。

本年度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指出,资金缺口仍为目标实现的最大绊脚石,仅实现学前与初等教育全覆盖,年度财政支出便高达220亿美元。要是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实现12年免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预计高达390亿美元。然而,如今的教育投入水平甚至比2010年还低4%。此外,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的配置公平欠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署(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2015年7月6日公布的数据,尽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生活着全球半数以上辍学儿童,但仅1/3官方发展援助流入该地区。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落幕之际发布的《仁川宣言》敦促各国设定切合本国国情的教育目标,并增加对低收入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提供的统计数据,要实现2015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3.3万亿~4.5万亿美元投资。2015年7月13-16日召开的联合国第三届筹资促发展国际大会(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表决通过的《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The 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构建一个新筹资框架。一方面,南北合作是发展筹资的主渠道,发达国家应该足额并及时履行承诺,即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总收入0.7%,其中0.15%~0.2%专项用于支援最不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南南合作是筹资促发展的重要补充。显然,该框架为实现2015后教育发展议程擘画一个物质条件保障体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辅之以各种社会融资,以及技术、贸易和能力建设等非金融措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框架凸显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由此呼应2015年后教育发展议程所提出的“新型全球伙伴关系”建构。

教育可谓实现2030发展议程中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石,为消除贫穷、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以及建立和平与宽容的社会所必需。在人类社会迈向2030的伟大征程中,教育权既是发展权亦为生存权,关乎尊严。“教育是实现人人享有尊严生活即可持续发展目标之愿景的核心”,潘基文2015年7月7日在奥斯陆教育发展峰会(Oslo Summit on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上重申教育的意义。为构建一个人人享有尊严的可持续的未来,不让一个人掉队,打造全球教育的责任共同体刻不容缓。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及其《仁川宣言》充分展示了全球社会为实现该愿景而许下的共同承诺。

引领:中国样本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承诺,中国堪当表率。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13项千年发展目标指标。以消除贫困为例,1990-2011年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数量占同期全球减贫总量的2/3。潘基文曾屡番强调,没有中国的出色表现,全球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将无法达到今天的成就。2015年7月6日,联合国发布的《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15)充分展现中国的贡献。尤其在教育减贫方面,2003年,中国正式公布《全民教育国家行动计划》,并设定2015年前实现6个全民教育目标的路线图。《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已于2011年在全国通过国家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检查验收,青壮年文盲率降至1.08%,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全面落实千年发展计划。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71%,且女童高于男童0.02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4.1%;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近乎百分之百(小学与初中分别为99.83%和99.28%),小学阶段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和初中阶段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到87.3%和74.9%,城乡差距分别缩小1.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2015年4月2日发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市区累计达757个,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27.4%。就质量而言,PISA以监测学生在义务教育期间所获素养为目的,上海学子两度位列榜首,各国竞相效仿上海样板。

立足国情,因地制宜,顶层设计,全面保障,逐层攻坚,有序推进。中国政府锲而不舍地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30年,显著拉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性别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社会公平之花在教育领域灿烂绽放。据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位列全球前1/3。中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仅解决全球1/5人口的基础发展问题,而且把全球人力资源发展水平推向一个崭新高度,更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全民教育提供一个可资效仿的样本。由潘基文发起的“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旨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其10个倡导国,中国赫然在列,这不仅因为中国全民教育成就卓著,更因为中国力所能及地勇于担当国际责任和义务。

2013年9月25日,应潘基文之邀,在该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的视频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地向全球庄严承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以主动参与制定并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契机,为全球治理发出中国声音,呈现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援助,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确立在世界教育格局中的定位。教育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互交融,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实现人人享有尊严生活,把负责任大国情怀向全球诠释。

实现学生教育的生活化 篇12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建构主义认为已有的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也就是说, 学习者走进课堂时并不是张“白纸”,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因此, 创设能够促使学习者自主建构获得新知识的生活化情境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 经常收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生活资源, 在教学时认真分析教材, 创设生活情境, 将问题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 使学生学有情趣, 学有所得。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课程观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 这种课程观使基础课程的生成过程成为逻辑化、形式化和理性化的过程, 学生被固定在“科学世界”里, 缺乏对“生活世界”的关注, 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要消除这种弊端, 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科学学科的特点, 收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素材, 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沟通生活知识与科学课程, 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探究身边的科学,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例如学习“热运动”时, 举例:炒菜时闻到香味较浓, 菜凉了闻到的香味就没有那么浓了;冰糖放到热水里比放到冷水里溶得快。在学习参照物时, 可举坐车子时感觉树木、房子向后退的例子这些与身边的生活、生产相关的实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解释, 学生确信科学既有趣又有用, 学习科学的兴趣稳定持久, 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以往的理科教学注重学生知识接受量和接受的深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提高这种“注入”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采用生活化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探索,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转变,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如介绍温室效应时, 我课前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报纸和网络等途径收集温室效应的资料, 课中根据学生查阅的资料引用一则消息:“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图瓦卢计划迁往新西兰。”这则消息使学生意识到温室效应的重大影响, 紧接着我把问题引到我国的上海:“上海是一座临海的城市, 地势比较低, 以后会不会发生与图瓦卢同样的遭遇?”围绕温室效应, 课堂上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学习气氛非常热烈。

四、习题题干“生活化”

凡是熟悉的事物都让人感到亲切。熟悉的生活情境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学以致用。生活化的练习设计, 让科学贴近生活, 使学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 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科学, 生活真有趣、科学真有趣。让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那些课本上没有而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中。如:某人家有一个刚满3个月的女婴, 她的父母想为她测量体重, 可婴儿不能在磅秤上站立或坐稳, 如大人手扶着测量又不准确, 该怎么解决呢?“生活化”的习题, 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乐于探索, 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生活化, 就是要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课堂教学评价把学生的情绪体验放在突出位置上。生活化教学评价主要考虑这几个指标:课堂上学生情绪活跃情况、兴趣情况, 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是否转变, 能否体现发现式的认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是否体现情感目标;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平等;教学情境是否和谐融洽、充满情感;教学内容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方式创设了哪些活动, 学生是否手脑并用、丰富多样;学生的课堂生活是否积极、丰富;教学过程是否以学论教、学以致用;教学效果是否知情并举、综合发展, 等等。

总之, 科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应用于生活,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科学, 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并主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使科学教学生活化, 令科学学习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2011版)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3.

上一篇:保健品营销下一篇:糖尿合并肝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