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与移动App

2024-06-09

酒店与移动App(精选11篇)

酒店与移动App 篇1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手机的品牌越来越多,但其发展都是朝向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和网络化,传统的2G、3G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4G带给用户更多的体验和满足,从运用移动APP的速度、方式和画面中都带给用户更好的服务。随着4G技术的发展,凭借便于人们利用散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的优势,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手机用户只需从应用中下载自己喜欢的APP,就能购物、玩游戏、看视频、学习,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1]。

1 移动APP的发展现状

在2015 年2 月3 日,我国发布了第35 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从统计表1中可以看出,在2014年底,我国人民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了5.57 亿,比2013 年多出55667722万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到8855..88%%。

自2012 年以来,用户使用手机APP的时间已经明显超过通过电脑直接访问互联网的时间,而且势头不减。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很多生产商和供应商都在积极寻找用户最想使用的APP,提高下载量和使用量,成为APP市场的霸主[2]。

2 移动APP的技术特点与运用

2.1 技术特点

智能手机系统中一般有两种应用程序:基于本地运行的Native APP和基于高端机浏览器运行的Web App。Native App是位于平台层上方的应用程序,它向下访问和兼容的能力强,可以支持用户的在线状态或离线状态,消息的及时发送和对本地资源的访问,拍照摄像拨号语音视频功能的调取;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服务,最优质的界面和最舒适便捷的交互,针对不同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体验,还可节省带宽成本。Web App是基于web的系统和应用,能够轻松实现跨平台,用户不需要下载,就可以像网站一样动态升级,还可以像网页那样相互链接,从一个Web App直接跳转到另一个Web App上,投入成本也低。而Hybrid APP是介于Web App和Native app之间的app,它兼具Native app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的优势和Web App跨平台开发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2.2 APP的医疗运用

中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医疗资源非常紧张,这造成了人们看病难、排队难、医患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传统医疗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

现如今,我国移动医疗APP已达到2000 多款,对患者来说,只要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医疗APP,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医院专家介绍及坐诊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专家或医生,完成预约挂号、在线支付,随时都可以查看自己等候的人数,合理安排就诊的时间,当找不到位置时,可以选择科室楼层导航,就诊结束后可以自寻查取报告以及看诊记录;在家也可以通过其查看医疗健康行业的信息资讯,可以利用传感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检查,然后数据进行汇总,保存到云端,便于以后的病历查询。对于医院以及医务人员来说,医疗APP的应用可以将患者的就医信息与医院的系统相关联,能及时地通知医务人员患者的就诊信息,医务人员看诊结束后报告的及时发送,当患者有疑问时,可以通过交互功能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医疗APP改善了患者就医流程和就医模式,节省了医疗方面的开支,提高了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等候的时间,提高了患者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3]。

目前国内的医疗APP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医药产品电商应用,如提供药品介绍和购药服务的“叮当送药”;二是相关医学人士及喜欢医学的了解信息和查询医学参考资料需求的应用,如“杏树林”;三是在线找医生询问病症需求的应用,如“快速问医生”等,面向用户提供在线咨询等医疗服务;四是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平台,如“就医160”;五是细分功能的产品,如测量心率的“春雨心镜”。

未来移动医疗APP的发展离不开这种点对点的专业医疗服务,它也代表着未来移动医疗APP的发展方向,对患者来说,这也是最便捷最有价值的。它能很好地解决患者在诊前、诊后这两个没有医生为其解答疑惑的特殊阶段对专业医疗帮助的迫切需求。

据了解,快速问医生刚发展时,就要求医生必须来自正规医院并且持有职业资格证,来保证医生解答患者提问的专业性,同时大力增加医生的数量,来保证回复的高质量和高速度。它还是医疗APP中第一个发起“快速”这一口号的,实现了10分钟内解答患者提问的高效率,一直以“不快就彻底失去了这款应用的意义”为宗旨,并为之努力。

3 移动APP技术发展

3.1 APP功能整合

伴随整合的发生,超级APP几乎覆盖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在支付宝中,新增了生活圈和淘宝的功能,大家就可以卸载手机淘宝的APP,通过支付宝的入口,就可以享受到淘宝的功能,支付宝还可以使用叫车服务,这样手机就不用专门下载嘀嘀打车的APP。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APP会通过超链接或者功能模块的形式嵌入到常用的移动APP中。

3.2 APP向HTML5转化

当用户在使用移动APP时,都会从相应的应用商店或者市场中下载,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更新的情况,就会耗费流量,占用手机更多内存,对于这样的不足,开发商就会想运用其他方式解决这样的弊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基于此,HTML5走入了开发商的视野,点击便可对其直接访问,不用像使用APP一样,需要下载、安装和更新。对于用户而言,直接打开HTML5平台,就可以浏览和使用任何需要的内容,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目前,HTML5 已经成为移动开发者的第三大开发语言,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

3.3 移动APP应用逐渐趋向于扁平化设计

扁平化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简约,条理清晰,适应性好。在过去几年APP界面的发展过程中,扁平化设计逐渐盛行,比如最先应用此技术的苹果公司,该公司的设计师利用模仿的手法将设计元素加入到移动APP的应用中去,然后对物理实体的视觉渲染做得更加出色。扁平化设计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应用程序,它也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并且传达的感情不丰富,但无可否认的是,扁平化设计对于APP应用设计的突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4]。而现今风靡网络的轻应用以及各大社交网络的公众账号大多采取这种设计方式,其简明美观的特点和较短的开发周期都备受开发者与用户的青睐。

3.4 移动APP将引入可理解的辅助动画

智能手机大都是大屏、没有按键的,当你第一次使用时,你可能会不知所措,这时,可理解的辅助动画绝对称得上是战略性的举措。在目前的应用中,可理解的辅助动越来越被人采用,无可否认,在帮助用户完成任务时稍许的动画绝对是最好的方法,只需小小的动画便可实现操作,为第一次使用的或者不了解的用户提供了视觉上的提醒,通过这种提醒,用户就能够迅速的正确使用。

3.5 提高移动APP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即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观念。我们常常会陷入细节的死活同,进入一个盲点,从而做错事或者耽误时间、金钱,但是我们没有后悔药,唯一能补救的就是反省,思考我们为什么做得不对?因此在进行APP应用设计前,我们首先要弄懂为什么我们要设计这个应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用户都会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设计,但在进行应用设计时设计者如何保证价值的同时又让设计拥有极为人性化的触觉体验,这是未来发展时重点需要考虑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APP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便利性,能够做到高效、简洁、适用度高。在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移动APP的运用和发展有广大前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移动APP未来的发展中,朝着整合性功能,也可能会朝着HTML5的方向发展,任何发展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都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积极对待移动APP的发展,尽量减少带给生活的弊端,注重对有用性的方向使用,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开发了众多移动APP,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其涉及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APP。该文重点研究移动APP的应用与发展,总结出目前移动APP的运用现状和优点,提出未来移动APP的发展。

关键词:移动APP,应用与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张慧萍.4G时代图书馆移动APP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7):35-36.

[2]吕冬梅.4G环境下的移动APP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8):121-122.

[3]郝佳,苏慧,赵彬彬.手机app在数字化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数字医学,2015(9):20-21.

[4]李玲,胡卫星,蒋梅梅,等.教育型移动APP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2):34-35.

酒店与移动App 篇2

随着企业WAP在全球掀起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方兴未艾时,另一场移动互联网的革命之火却挑起了更大的关注度。厦门博看文思指出,这场“革命”是以智能手机及智能手机中的APP应用为代表的,相较于WAP站点的不温不火,手机APP拥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以APPLE的App Store 为例,苹果公司于2008年推出AppStore,最初其中只有不 到500个APP应用,但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500000,累计下载次数更是高达15,000,000,000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几何形式增长着。

2011年苹果在全球引起的浪潮更进一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APP应用,企业移动营销对于企业的作用也进一步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以各种形式开展手机APP营销。企业WAP受到APP应用的极大挑战。技术的变革正在带来应用模式、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

酒店与移动App 篇3

【关键词】APP 应用 改变

一、APP的定义

所谓的APP即应用程序,是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由安装Android,IOS等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而流行起来,具体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较著名的应用商店有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 Google Play Store,诺基亚的Ovi store,还有黑莓用户的BlackBerry App World,微软的Marketplace等。

二、APP的分类

移动应用APP可以分为:游戏、财经、社交应用、健身、生活消费、地图导航、通话通讯、查询工具、拍摄拍照、影音播放、图文阅读、浏览器、新闻资讯、生活服务等等。

三、APP在生活中的影响

APP对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广泛的,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等方方面面。

衣,买衣服,消费者已经从商场专卖店转移到淘宝、天猫等商家的应用APP来完成,而如何穿衣搭配化妆美白更是有无数app来帮大家实现。

食,饮食方面的APP同样是精彩丰富,网上厨房、豆果美食,会告诉你如何做自己喜欢吃的菜,以及如何发现周边的美食,如何用最优惠的价格享受这些美食,而大众点评则能告诉你怎样去找一个货真价实好吃的饭店;

住, 58同城、赶集网都可以成为你租房买卖二手货的好帮手,通过去哪儿以及携程旅游之类的app则能非常方便地解决旅行出差时的酒店入住等问题;

行,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为你导航,去哪儿网或是携程为你预订机票,酒店高铁票以及精确的导航给你出行带来方便,天气预报软件可以准确的给你提供一周的天气以及pm2.5的报表预报。而最近比较火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家APP的烧钱大战背后都在推行一个新的支付方式:微支付支付宝钱包的推广普及。在长三角珠三角很多便利店都在推行电子钱包和支付宝支付,都会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这些支付APP对生活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影响并逐渐改变人的消费支付模式;

社交,集中表现在微信和微博以及陌陌这些自媒体上,微信的出现让传统营运商的商业盈利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最新微信的新版本支持打电话功能,这样的及时类移动终端的APP对传统三大营运商的冲击是要命的。微博的崛起,让新媒体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信息更快更及时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和沟通,拉近人的距离,让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可以最大最快速度的传播,同时微博上的营销事件也是新媒体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一个有上千万粉丝的大V,一个转发,带来的传播效应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微博微信的出现,诞生一批所谓的微商,混迹于熟人的朋友圈和自媒体的客户黏性上来做生意,微博上卖东西已经成为很多大品牌推广的渠道以及小微商低成本完成创业梦的一个平台;同时很多明星开始在微博上和粉丝互动,将微博作为一个超大的粉丝会,来联络和维护自己的粉丝;这些自媒体推广起来最成功的例子:小米手机,做的就是粉丝经济,没投传统媒体广告,却成功做到行业的前列。

新闻传统媒介,客户终端的安装让新闻的普及率和快捷性凸显出来,纸媒体受到了强大的冲击,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其他传统行业上。

手机购物,又是对传统消费的一个巨大威胁,与手机客户端比,用户在PC端购物的行为相对隆重和正式,用户在开机之前完成一件有预期的事,买什么已经在搜索开始前明确了,基本都在半小时内集中搞定问题。但手机是随意方便的,使用手机购物有两大特点:一是无事闲逛,比如等车等人等电梯的时候;二是有事着急,比如商品的物流信息。在PC端,淘宝之类的电商做的是流量的生意,PC的流量来源包括了搜索引擎、导购网站,论坛等,如果你是个“菜鸟”入门级用户,搜索引擎可以马上给你几百个网站链接让你自己去选择,很多时候因为引擎收了链接的费用,所以它提供的数据和链接是模糊不清晰的。但手机例外,它没有流量入口,没人能决定你第一屏看到的是什么,用户没有先打开软件导航的习惯,只有在手机上下载了应用才会有效的点击。所以它会根据你的点击、收藏、购买行为以及爱好喜欢等行为去迅速作出判断,向你推送可能感兴趣的商品,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用户浏览的时间,最大化的给客户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的方案去吸引客户眼球,从而让客户作出购买的欲望是一个优秀APP开发者应该能想到的,展示的是商品本身的信息,让用户尽快看到他想要的。一个巨大的词组库,每一个词组叫一个‘簇,在每一个簇下面,有一系列商品推荐,当系统认为你的行为具有某一簇的特征时,就会把相应的商品系列推送给你。

线上与线下互动

定位营销等其他方式已经以团购的形式出现了,但这个线上与线下的资源结合的概念并没有得到APP开发者的广泛重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很多APP都在崛起,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机具有GPS定位的功能,基本上给客户实现了O2O的近距离化。假设要逛小吃一条街,午饭想就近选择,要想知道附近的特色美食,这时打开手机软件,定位功能开启,附近所有美食,优惠的团购,以及大众对每家餐厅的点评,可以提供最好的建议。

随着手机终端APP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抓住碎片时间的使用特点,成为了APP开发者集中突破的一个机遇。例如对一款移动阅读类客户端APP来说,内容的质量和丰富以及图文并茂的展示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但一般用户在手机上阅读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几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客户提供信息最大化高质量的信息量,是提高用户黏性以及忠诚度的关键因素,也是对开发者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对于衣食住行这些问题类的APP,天然就符合移动客户端的基本要素。从PC端移植到手机端,几乎所有门类都需要重新定位用户的使用特点,都力争最大化提升客户的黏性,提高客户黏性很简单只要解决以下两点:1)让客户感觉到有价值,譬如新闻类客户端,让客户体验到了纸媒体所不具备的声音视频以及方便性;团购类的网站,让客户在原有服务产品品质保证的前提下,价格还有一定的优惠,这样客户的黏性就来来,因為这些APP创造来价值;2)生活更便捷,打车APP可以节约客户时间,只要提前预约叫车即可,不需要传统的打车方式,因为不确定性而浪费时间等车,支付宝钱包解放了银行卡和口袋,更节省了找零的时间。

支付还款理财简单方便,不需要在不同银行之间奔跑,交水电费还信用卡,这些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些几乎都能提升客户对APP的黏性和依赖性,比那些华而不实的软件要实用很多。

APP应用在未来几年将会大幅度增长,内嵌式广告是APP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内嵌式广告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只要程序足够优秀,在给客户提供免费使用的同时,客户也可以接受捆绑的广告,前提是广告要做到:低干扰,精准,贴身,而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对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也将是个巨大的威胁。

四、APP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未来的生活可以想象, APP将无处不在,这个指甲大的程序标志给人类带来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是深刻的。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幅普及,移动互联网人群数量将会超过传统的PC端数量,移动互联网的人群只会越来越多,而手机客户端只会越来越普及。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新的APP生活软件和手机购物的商业模式以及电子支付,正在颠覆人们的传统思维和消费习惯,以方便生活改变消费习惯的创造方式更为有效。

贴近我们生活习惯的APP正在用另一种方式演绎,APP应用要产生作用就必须有足够的规模,以及线下的设施必须要配套完善。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的设施,也将因APP的普及而提高效率,老人养老、医疗、物业服务,这些都要求未来的服务性实体公司提供更为完善的配套。

精彩的APP生活正是未来生活的领军者,它将互联网技术、消费习惯,百姓的日常需求,云计算技术等技术和需求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更为整个行业开启了新局面。而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直接拉升了APP的需求。

APP改变了生活、消费习惯,方便了衣食住行等情感需求,让生活更加简单、方便和精彩。

参考文献:

[1] 徐晓童.移动互联网研究与分析探讨[J]. 无线互联科技,2010,2:7-8.

[2]李贺新.移动数据业务的应用和开发及其对固定数据业务的影响[J].无线互联科技,2011,3:10-11.

移动App测试规范与要点简述 篇4

手机应用程序测试与传统的计算机软件测试的测试过程与规范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区别, 一般说来, 在测试一个手机App产品之前, 首先应该熟悉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市场上有哪些同类的产品, 有无曾经测试过该类产品, 在接收到测试的软件后, 要确认是否满足产品测试规范, 测试的基本流程通常按照首先进行UI测试, 验证图形界面是否满足各项模块功能点;其次根据需求文档进行对应功能测试;最后开始兼容性以及性能压力测试, 当功能、界面与性能测试通过后, 即可申请到正式的用户环境进行测试, 由用户的使用和评价以及问题反馈进行测试评估以及后台订单统计运算功能的测试, 以及用户行为统计测试。

与传统的计算机软件产品测试相似, 手机App测试的周期基本是按照产品开发周期确定测试时长, 基本上以两到三周为居多, 但根据不同的项目大小和版本更新的速度也会有适当的延长。

由于目前软件测试行业还是以web测试为主体, 诸多刚刚接触测试的初级测试人员对手机App测试与web测试的区别仍会混淆, 因此, 下面就针对App测试要点加以详细阐述, 这里按照测试的流程加以分析。

1用户界面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用户为访问软件功能提供良好的渠道, 方便用户操作, 并在保证界面良好、人性化和易操作的基础上, 遵守公司和行业标准。用户界面测试对象为菜单、按钮、导航栏、窗口、以及画面布局和风格等, 遵循的原则是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 确保文字正确, 界面美观, 并便于操作, 此外, 进行用户界面测试是要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常见用户界面测试对象如表1所示。

2功能测试

通常参考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来完成功能测试, 按照功能需求点拟定测试用例加以覆盖。在进行功能测试时, 如果涉及到有数据输入的地方, 在取值时参考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 数据关联的方法进行覆盖, 其方法与web测试方法一致, 例如用户的注册、登录和注销, 对数据有效性的验证等。但由于手机App使用环境和应用目标的特殊性, 在进行功能测试时也有特殊的执行方式:

1) 应用程序与后台切换:主要验证当App切换到后台再次回到应用界面时, 是否停留在原操作界面, 是否会自动更新数据, 程序的应用和功能的状态是否正常。

2) 登录问题:主要考虑当用户已经退出程序, 在下次重新启动App时是否会停留在登录界面;当切换用户时是否提醒原用户要退出;当用户密码修改或丢失时, 是否能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当用户更换手机登录时是否提示输入有效验证信息等。

3) 支持离线操作:验证是否支持在线缓存数据;离线状态下是否任然可以浏览数据;当中途结束操作, 转向其他软件, 返回后是否能及时刷新数据;锁屏与解锁后是否可以正常打开界面。

4) 版本更新提醒:当版本有更新时, 应该及时向客户进行提示;客户是否会自自主决定是否更新版本, 如果放弃更新版本是否会影响数据的刷新;对于要求强制更新的软件, 当客户放弃升级后, 在下一次登录时是否会提示更新操作;当客户进行版本更新后是否会丢失或破坏原有的用户数据。

3性能测试

主要测试App在极限的时间或空间特性下的状态反应, 例如在电池电量、存储空间、网速等各种性能压力边界情况下, App是否能正常响应, 以及响应的速度是否受到极大影响, 可以通过手机断电或者将手机设置于飞行模式后再次启用App, 查看显示效果;测试App安装与卸载是否顺利完成以及所需要的操作时间;测试在高频使用和反复安装卸载的情况下App的响应时间和准确率, 并进一步确定系统资源占用情况。

4交叉应用测试

交叉测试通常是指当一个App运行时, 另外一个应用强制启用进行干扰的测试, 例如:当App正在使用时出现了来电、短信、邮件等提示, 是否会中断App的运行, 是否对其操作进行干扰;当操作过程中需要转向其他服务时, 是否会轻松切换并及时保存数据;当进行使用时, 是否可以同时进行听音乐或看图片等操作;当多个应用同时运行时功能是否受到影响;当启用被测App时是否会影响其他软件的使用;当手机的操作系统、屏幕分辨率和手机品牌变更时是否会影响正常使用。

5易用性测试

在进行App设计时, 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群体的特性, 为用户提供友好、亲切、好用、易用的服务, 向客户提供充分的空间体验, 并获取客户的满意度评价, 通常考虑的内容包括:菜单层次不要过深;交流分支不要过多;界面以清晰准确为主;对于数据界面的设计应该能有效的引导用户执行操作;对于没有权限操作的按钮应该数据不可用状态;所有的操作应该有明确的主从状态等。

6安全性测试

由于手机测试涉及到诸多的个人私密信息, 对于安全性测试更为重要, 主要考虑如下:是否正确检测App的用户级别, 是否能有效避免数据泄露, 拒绝非法授权访问;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 以期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基于各种通信协议或相应的行业安全标准检视App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

7结语

酒店与移动App 篇5

摘要

本文通过的文献总结、数据研究、案例分析的方法,分别阐述了APP营销发展的原因,总结了现今移动应用营销的模式,并分析其存在的优缺点,揭露了目前APP营销面临的困境,并通过总结已有论证和分析市场状况及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APP营销;移动营销;精准营销;手机广告

I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ummary, data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This article respectively expounds the cau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APP marketing, summarizes the current marketing models of APP, and analyz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t the end,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difficulties APP marketing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ccording to summary the existing arguments and analyze the market situations and trends.Key Words: APP marketing;Mobile marketing;Precise marketing;Mobile advertising

目录

前言………………………….….........…… ………………… …………………1

一 什么是APP营销………………………….….........…………………………

2(一)APP营销概念界定……………………………………………………………………..21 移动营销概念……………………………………………………………………..……22 APP营销概念的界定……………………………………………………………………2

(二)APP营销发展的因素…………………………………………………………………….21 有利的市场条件……………………………………………………………………..…22 APP本身特性……………………………………………………………………..……5

二 现有的APP营销模式分析………………………….….........………………6

(一)APP内置广告……………………………………………………………………..……61 基本状况……………………………………………………………………..…………62 分类… ………… ………………………………………………………..…………..…63 优点、缺点……………………………………………………………………..………8

(二)利用现有APP“线上+线下”互动………………………………………………………91 基本状况……………………………………………………………………..…………92 经典案例……………………………………………………………………..…………93 优点、缺点……………………………………………………………………..………10

(三)自有APP模式……………………………………………………………………..……121 基本状况………………… ……………………… …………………………..………122 分类……………………………………………………………………..…………..…123 经典案例…………………………… …………………… …………………..………124 优点、缺点……………………………………………………………………..………14

三 面临困境及出路………………………….….........………………………1

5(一)面临的困境……………………………………………………………………..………151 内置硬广易破坏行业前景……………………………………………………………152 APP市场不良竞争现状………………… ……………………………………………153 付费与免费的矛盾……………………………………………………………………16

(二)解决与出路……………………………………………………………………..………161 用户体验需要做足…………………………………………………………………….162 采用良性竞争方法…………………………………………………………………….16多开发游戏、社交类APP………………………………………………………………184 考虑实用型APP……………………………………………………………………..…19

四 结语………………………….…................…………… ………………………19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酒店与移动App 篇6

摘 要:移动图书馆进一步扩展了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新领域,也是未来几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从系统结构、技术路线、建设成本、读者使用方式等角度,分析了Web App(Web 应用)服务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Web App服务模式的移动图书馆。经上线测试,系统各项功能运行正常,在多个移动平台上使用不同移动浏览器访问,呈现效果一致。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Web App;服务模式;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5-0047-04

一、前言

移动图书馆(Mobile Library)是指使用Smartphone、PDA、Tablet PC等移动终端,通过接入移动互联网来使用书目检索、借阅查询、预约操作、续借操作等图书馆服务的一种网络应用系统,具有移动性、便携性、及时性等特征[1][2]。移动图书馆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图书馆服务完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图书馆的泛在服务[3],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获取图书信息和服务。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指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具体形式[4],不仅决定了读者使用的具体方式,也是移动图书馆系统结构、技术路线及建设成本的决定因素之一。短消息(SMS)、Web应用(Web App)、本地应用(Native App)、混合应用(Hybrid App)是目前主流的四种服务模式[5]。本文采用Web App服务模式,设计、开发了移动图书馆系统,在多个移动平台上使用不同移动浏览器访问,呈现效果一致。

二、Web App服务模式

1.Web App简介

Web App是一种采用HTTP作为传输协议,使用HTML5脚本语言编写,通过浏览器呈现内容的移动应用程序[6]。WAP网站[7]、Web网站是与Web App相近的另外两个术语,但三者在技术路线、应用定位、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WAP网站以WML语言编写并使用WAP协议进行传送,以适应早期无线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低、移动设备性能低的情况。

Web网站和Web App虽然都使用HTML语言编写、使用HTTP协议传送,但在以下几点有着明显区别:Web网站主要通过计算机终端访问,以提供海量信息为主要目标,交互界面以超链接为主要元素,精美且复杂;而Web App主要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以实现某项业务为主要目标,交互界面以便于触控操作的按钮(Button)、滑杆(RangeSlider)、面板(Panel)等为主,简洁清爽。

2.技术路线

基于Web App服务模式的移动图书馆由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的服务端程序和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浏览器组成。服务端程序可以采用PHP、JSP、ASP.NET等成熟的动态网页技术开发,但UI前端需要采用响应式设计以适合在屏幕尺寸较小且分辨率多样的移动设备上访问,通常可以借助Dojo Mobile、Responsive、Clouda、Groundwork、jQuery Mobile、Senda Touch等移动UI框架快速实现响应式设计。其中,常用的框架主要有以下四个:

(1)jqMbi

jqMbi由查询库、jqUi和jqPlugin等三个组件构成[8],使用简单,支持iOS、Android等移动设备上的WebKit浏览器,但对使用其他内核的移动浏览器支持不够好。

(2)Senda Touch

Senda Touch是专门为移动设备开发应用的一个重量级JavaScript框架,用户界面组件和数据管理全部基于HTML 5和CSS3,兼容Android、iOS等多种移动设备及各种内核的浏览器,但入门门槛较高[8]。

(3)PhoneGap

PhoneGap是一个基于HTML,CSS和JavaScript的移动App快速开发平台[8]。严格来讲,PhoneGap并不单纯是UI框架,因为需要借助iOS、Android、Palm、Windows Phone等移动操作系统厂商提供的SDK开发对应的客户端App。尽管可以调用系统底层函数和本地资源实现各种功能,如扫描二维码、GPS定位、拨打电话等,但也丧失了跨平台的特性。因此,PhoneGap更适合开发Hybrid App(混合式应用)。

(4)jQuery Mobile

jQuery Mobile是一个基于jQuery框架的轻量级JavaScript库,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兼容性强:通过采用“渐进增强”策略,支持不同性能档次的移动设备,支持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多个移动平台搭载的移动浏览器,以及Opera Mobile、UC等基于不同内核的第三方移动浏览器;

2)易使用:使用HTML 5标记即可创建移动页面,几乎不需要编写任何JavaScript代码;

3)组件丰富:jQuery Mobile提供了丰富、友好的UI组件,可以创建精美的人机交互界面,提供近似Native App的使用体验。

由此可见,jQuery Mobile具有轻量级、易用、响应式设计、兼容性强等优点,是开发Web App的首选框架。

3.读者使用方式

基于Web App服务模式的移动图书馆简单易用,对移动设备性能及读者操作技能的要求较低。支持普通手机、智能手机、平板、PDA等多种移动设备,只要安装了移动浏览器并能接入移动互联网即可。读者只需要启动浏览器并输入网址即可使用移动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不需要安装额外的App,操作方式与计算机上网类似,没有太多障碍。

4.建设成本

Web App服务模式不涉及客户端App的开发,不需要考虑复杂的底层适配问题,具有优良的跨平台特性,可以实现“一次开发,多终端运行”。因此,相比Native App 、Hybrid App等服务模式,Web App的建设成本、后期维护成本都非常低。

三、系统设计

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整个系统按用户角色分为两个子系统:读者子系统和管理员子系统。根据需求分析,功能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1)读者子系统功能详细分析

读者子系统包括身份验证、信息动态、个人信息管理、馆藏书目检索、图书事务等五个子模块:

1)身份验证。读者使用借阅证号码或手机号码进行登录,身份验证通过后才能使用移动图书馆提供的全部功能,未登录用户只能查看信息动态模块下的本馆概况、书目推荐、动态资讯、使用帮助等内容。

2)信息动态。查阅图书馆公共信息,包括本馆概况、书目推荐、动态资讯、建议留言、使用帮助等。其中,建议留言需要登录后才能使用。

3)个人信息管理。维护个人信息,读者可以方便地修改电话号码、邮箱、个人简介等基本资料,也可以重置登录密码。

4)图书事务。包括借阅历史查询、图书续借、图书预借、图书预借查询及管理、借阅证挂失等功能。图书事务是移动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模块,也是读者最期望使用的功能之一,

5)馆藏书目检索。读者可以书目标题、作者、出版社、ISBN等为条件,输入关键词查询图书基本信息,如果已借出则可以执行预借操作。

(2)管理员子系统详细功能分析

管理员子系统包括以下五个子模块:

1)读者账户管理:批量或逐条增加、删除读者账户,以及修改读者资料、解除借阅证挂失等功能。

2)书目信息管理:批量或逐条增加、删除、修改书刊信息。

3)新闻管理:增加、删除、修改新闻内容。

4)回复留言:查看读者留言并回复。

5)查询统计:对图书借阅、预借、系统登录等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读者的借阅行为及规律以便改善服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系统的灵魂,既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本保障,也是决定系统响应速度、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根据功能结构,部分核心数据库表的设计及功能如下:

1)读者信息表。存放读者详细信息,包括借阅证条形码、姓名、性别、读者类型、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自我简介、登录密码、是否冻结等字段。

2)动态资讯表。存放发布的新闻,包括标题、内容、发布者、发布时间、阅读次数等字段。

3)建议留言表。存放读者建议留言,包括留言标题、内容、留言者、发表时间、管理员回复内容、回复者、回复时间等字段。

4)书目信息表。存放书刊详细信息,包括书刊条形码、书名、图书分类号、图书架位编号、出版社、作者、单价、借阅次数、上架日期等字段。

5)借阅信息表。存放书刊借阅信息,包括图书条形码、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借阅者、是否续借等字段。

6)预借信息表。存放预借信息,包括预借者、预借图书、是否已借等字段。

四、系统实现

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依次为: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和表示层(Presentation),如图2所示。

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数据库读写并封装为数据访问组件;业务逻辑层调用数据访问组件实现数据处理、数据验证等业务逻辑;表示层根据用户指令调用业务逻辑层中的类完成业务处理,最后将运算结果显示在页面上。通过分层设计可以分散关注并能有效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性,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2.系统开发环境

本系统开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ASP.NET 4.0+jQueryMobile 1.4.2,开发语言为C#,数据库系统选用SQL Server 2005。

3.部分关键技术

(1)响应式设计

为了使文本和图像在不同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达到最优,全部页面均采用响应式设计。基础功能由jQueryMobile框架提供,针对本系统的功能需求及应用特点,增加了部分媒体查询,例如,通过以下查询优化文本及图像在宽屏下的显示效果:

@media (min-width:46em){ .div_Content{ padding: 15px 5% 4.5em; } }

(2)人机交互界面优化

移动设备上常用的输入设备包括triple-tap数字键盘、QWERTY全功能键盘、Fastap键盘、触摸屏、虚拟激光键盘等。但不管是键盘还是触摸屏,操作上都是以单手为主,尤其是右手大拇指,这为信息输入带来了不便。例如,输入内容时需要在中英文、数字、符号之间多次切换,导航操作需要手指移动较长距离等。因此,人机交互界面优化是本系统开发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采用工具栏、侧滑菜单、弹出式面板等类似本地App的交互元素,以及增加按钮触控面积、优化输入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用户操作次数,提高信息输入效率。

例如,页面内所有超链接均呈现为按钮样式(20px×20px)以方便触控;页面顶部和底部采用固定工具栏模式(data-position="fixed"),当滚动条滚动到中部时自动隐藏顶部栏和底部栏以增加内容显示区域,单击页面空白区域则恢复显示,既方便阅读,也减少了操作次数;常用导航菜单项布局在页面底部,采用导航容器(data-role="navbar")使按钮满屏横向排列,以方便用户点选;在需要输入数字、日期、网址、电子邮件等内容时,通过HTML 5表单控件中的type属性设定输入框类型,获取焦点后键盘会自动呈现为数字、英文、中文输入模式,可以减少用户切换输入法的次数。再如,通过收缩面板(panel)配合折叠组(collapsible-set)实现侧滑菜单,既节约页面空间,又方便用户点选,其效果如图3所示。

(3)访问设备侦测

jQueryMobile框架致力于在不同的平台上获得一致的使用体验,但如果读者通过PC端访问系统,界面难免显得单调、呆板。因此,有必要侦测用户访问时所使用的设备类型,如果是PC终端则应适当增加页面元素,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由于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浏览器所报告的UA(UserAgent)并不相同,所以本系统在后台代码中通过分析HTTPRequest.UserAgnet属性值来判断用户所使用的设备类型。

五、系统测试

移动图书馆开发完成后进行了上线测试,服务器环境为Windows Server 2003+ IIS 6.0+.NET Framework 4.0,经过测试各项功能运行正常。图4是在联想S898t手机(Android 4.2.2,QQ浏览器4.5)上运行的效果截图。

六、结束语

移动图书馆因其具有移动性、便携性、灵活性等优点,深受年青读者的喜爱。随着“拇指一族”的增多,以及移动互联网向着高速率、高稳定性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移动图书馆必将成为未来几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本文设计、开发的基于Web App服务模式的移动图书馆,支持智能手机、iPad、PDA、Pocket PC等多种移动设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后续研发中,将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功能,优化UI界面,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振华,蔡新.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J].图书馆自动化,2004(4):18-20.

[2]海金梅,魏志玲.基于3G通信技术的移动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8):114-116.

[3]刘松柏,姜海峰,李书宁.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难点与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3(4):79-83.

[4]梁欣,过仕明.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3(9):58-64.

[5]刘芷茵.移动图书馆的设计与功能实现——以广州越秀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10):118-121.

[6]Web App.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346651.htm.

[7]孟勇.基于WAP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2010(9):92-95.

[8]单东林,张晓菲等.锋利的jQuery(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298-299.

酒店与移动App 篇7

你知道UTCamera这款热门APP应用程序吗?

UTCamera APP是一款由国际著名服饰品牌UNIQLO(优衣库)推出将用户拍摄的短片自动转换成独特的循环动画的智能手机照相应用程序。这款APP是配合优衣库2013年UT最新产品“UTPOP-UP!”主题活动而推出,活动期间优衣库官网和UTCamera APP同时出现活动信息和活动专题,两者设计风格保持一致,以红白为基本色调。具体活动营销过程则始于移动App应用程序的优衣库拍照,并经历过拍照分享、上传官网、赢取优惠券,就近实体消费。这就是一个典型的APP移动营销和网络营销的优化整合过程。

APP移动营销和网络营销

1.APP移动营销

App移动应用最早兴起于2005年。随着目前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数量也呈现大幅度增长状态.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通信业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23亿户,智能移动终端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而搭载在智能移动终端中的App移动应用,它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根据多项调查显示智能终端用户平均每日使用App移动应用时间已经达到2.5小时,并以每年120%的速度增加,这将势必带来一场移动营销领域的革命。APP移动营销模式主要类型可分为三类:APP移动广告植入模式、企业专属APP移动营销模式、全方位立体互动营销模式

2.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从理论和一般意义上,可将其定义为:网络企业是企业利用当代网络环境来展开的各类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发展。目前,网络营销根据营销渠道类型可以将网络营销分为三类:传统媒体营销、SNS和即时通讯营销模式、搜索和云推送营销。

APP移动营销和网络营销的优劣势

1.App移动营销优劣势

(1)优势

App移动营销在传播过程方面,传播媒介技术领先,更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传播手段更为精准,更能够准确覆盖消费者;传播人群虽窄,但十分年轻和有活力,也是移动互联时代营销的忠实体验者和拥护者;互动反馈更为迅速和直接,能够提供给移动应用开发者和企业更多的体验信息和数据信息。

用户体验方面。App移动营销在用户体验方面,定位体验更适于移动生活,实现实时营销。交互体验设计更超前,语音技术、指纹技术、NFC技术频现。用户立体参与方面更为全面,线上线下、实体定制实现跨界营销。在传播效果方面,数字化精准营销,准确把握移动用户需求;移动社交互动更受欢迎,游戏互动、语音抬杠、语音对讲、摇摇搜索和边游边聊等应用盛行;线上线下用户参与更踊跃,LBS签到随处可见,促销活动转化率更高;互动关系营销玩转营销界,打造云存储移动消费数据库。

(2)劣势

App移动营销目前在时下盛行的同时,也受到一部分企业营销主的诟病,同样以的传播过程、用户体验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的总结。

传播过程:App移动营销缺乏专业的App信息搜索引擎,营销推送方法还不够数据化;同时,App营销环境还不够稳定,移动互联速度慢、手机系统缺陷和系统程序缺陷造成,营销方案不能够全面执行,营销信息传播表现种类较为单一。

用户体验:部分企业App应用程序设计缺乏创新,诸如:App应用程序视觉设计、功能界面设计类同,体验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审美疲劳。另外,部分企业App应用在人机交互方面,仍然存在着单纯模仿网络互动的痕迹,缺乏结合移动营销特性的新型人机交互功能。

传播效果:App移动营销虽然在企业信息传播效果方面较为精准,但是App移动应用整体传递信息较为有限,传播效果整体上具有局部性和片面性。

2.网络营销优劣势

(1)优势

网络传播依托于互联网进行网络传播,其过程则具有更稳定的传播性能。传播手段方面,网络营销在手段种类和技术上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传播对象方面,网络营销面对总体数量群体更为庞大。用户体验方面,网络营销由于其3D动态网页架构技术和互动营销的技术十分成熟,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可以给予消费者更为动态的网页仿真情境和更为全面的互动营销体验。传播效果方面,网络营销包含着多元化的营销形式,它是企业传统营销向互动社会化营销的迈进,这也是传播学和营销领域所关注的转变趋势。

(2)劣势

传播过程:网络营销的互动反馈虽然是目前移动互联主流选择,但是在反馈机制上远落后于移动营销领域,所以网络作为及时和有效反馈的主角地位逐渐被移动营销所取代,这也是移动营销能够立足移动领域的基本保证。

传播效果:网络营销缺乏对企业活动的传播效果关注,也就是缺乏对线下营销活动的关注,导致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的转化受阻,消费者通过网络营销了解的信息会因为寻找不到线下渠道而失去耐心,传播效果整体上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

App移动营销与网络营销的优化整合发展道路

1.两者整合的必要性

根据2012年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我们可以知道移动互联领域的用户数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到2020年中国网民和移动终端用户总数相对于现在可以增加25%左右。未来,移动互联这个领域必然是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媒介研究者、开发者和消费者(用户)持续关注的领域,也是企业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进行转型的关键时期。

转型期,企业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网络体验和移动体验,满足数字时代消费者对于社交互动、分享优惠、即时信息、个性化推送、娱乐游戏和生活辅助等方面的需求,这些是企业对于目前社会化的用户社交链、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移动化的生活辅助特点的营销布局。因此,要实现企业营销活动的最大营销效果,企业必须根据两者各自优势研究出适合企业的移动互联营销模式。

2.两者整合的途径

整合营销传播界的先驱者唐?E?舒尔茨在其《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中对于整合营销传播定义如下:“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

唐 E 舒尔茨在书中将企业进行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执行步骤归纳为五步,它们分别是:

第一步根据消费者生活喜好和消费行为界定和识别客户与潜在客户。

第二步是判定客户与客户群的财务价值,评估客户与潜在客户的价值。

第三步是统一规划营销传播内容和营销传递过程。

第四步是活动过后评估短期和长期的客户投资回报率。

第五步是针对项目统计数据,开始项目执行后的分析与未来规划。

本文在这关于两者整合方法部分,在借鉴唐?舒尔茨的企业整合营销执行步骤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步骤的相关创新分析。结合网络营销和App移动营销的侧重点,对于两者整合途径和步骤归纳为以下四个部分。

(1)针对性营销事前调研过程

企业的营销事前调研主要是针对产品市场概况、市场竞争、市场目标和消费者行为所进行的调研。其目的主要是使得企业营销策划和执行过程更为合理与科学。

要想整合网络营销与App移动营销,就必须在调研过程中明确认识到:事前调研必须确立三个基本原则,即市场情况区别调研、消费者区别调研和共性整合过程。所谓市场情况区别调研是指网络和移动终端市场相分开。诸如:传统服装类企业网络竞争情况更为激烈,但网络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但随着移动支付模式形成,移动营销成为市场蓝海。这调研策略就是如何维持原有网络市场,着重调研移动市场和移动用户购买习惯。消费者区别调研指的是指互联网网民和移动终端用户分别调研的过程。它们主要通过根据网民和移动终端用户在调研过程中的不同特点所形成的不同调研指标。最后,我们根据前面市场区别调研和消费者区别调研两个过程,整合共性和不同调研指标,来整合网络营销与App移动营销的事前调研,以兼有两者在营销事前调研过程中的各自特性。

(2)立体化、统一化的营销方法和策略

对于最近影响较大的移动营销案例进行统计和模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移动营销和网络营销两者结合更为紧密。同时,我们还可以分析得出:立体化和统一化的营销方法和策略在整合两者营销模式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统一化指的是网络和移动传递活动信息要保持信息统一、主题统一、风格统一和体验统一。这也是贯穿整个营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使得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形成共同品牌和产品意识,实现营销接力效果。

立体化指的是网络营销利用自身网络渠道充分展示营销活动信息和营销主题,而移动营销则承接网络营销所积聚人气,进行更进一步的互动营销、体验营销和情感营销,这就达到了两者相互促进的目的。

(3)充分执行营销策略

立体化和统一化的营销策略确定之后,整个营销主要基调已经奠定,即充分发挥网络传递和移动分享的作用,从多层次保证企业的营销效果。因此,营销策略执行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移动互联营销的效果。企业在网络设立专题营销活动时,应该考虑App移动应用的容量和动态技术问题,特别是目前AR技术占用智能终端问题,往往使得AR技术应用范围受限,所以企业网络在营销策略执行过程中,要明确保证两者统一化的实行。立体化要求各两者各自分享过程中有营销承接,所以保证网络传递的真实性及线上线下移动参与的及时性成为其立体化的关键点。

(4)多维度的营销监测及评估体系

网络营销和移动营销有着不同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及重点,网络营销可以从活动独立用户数、页面点击率、页面停留时间、页面留言、页面访问深度和页面访问频次等数据来衡量营销效果。而移动营销则会从平台展示数、下载量、激活率、广告点击率、转化率等几个维度去评估移动营销效果。这两者虽然共同目标是营销效果,但是侧重却有所不同,网络营销更关注活动影响范围,而移动营销更注重转化率。

酒店与移动App 篇8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是主要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课程时出现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更高效地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的学习医学信息课,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能通无线网络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移动学习,掌上测试,资讯阅读等体验。

当前各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在线课程平台,大部分学校由于缺少资金使用的是一些开源平台来做为在线课程平台,如moodle、efront、ILIAS、Dokeos、Sakai、Claroline等平台,这些平台具有的特点是都是开源的,可在快速安装在本地服务器上,迅速让教师在上面建立课程,但我们这们知道这些在线课程平台大部分都缺少移动端的应用。建立移动端的应用可更好的推进在线课程平台的使用,同时增加其功能。对原有在线课程平台进行移动化,不用重复添加原来课程平台的内容,只需要将原来课程平台中不支持移动端的数据转化格式支持移动端,同时不会改变学生使用平台的习惯。

2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功能设计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是对原有的在线课程平台进行移动化,方便学生的学习,其功能并不是对课程的管理,课程的管理功能还是要依据PC端来实现,主要是实现学生的学习和报表数据的生成,所以应具有以下功能:

2.1 用户登录;

与原有的在线课程平台统一账号,学生可利用原有在线课程平台的账号用移动终端进行登录学习课程。同时具有能同步PC端课程的功能。

2.2 课程中心模块:学生登录后,可在课程中心模块学习课程。

2.3 移动端界面的主页面:课程中心,我的课程、题库考试、消息资询等内容。

2.4 课程模块:课程的学习区,主要包括该课程的公告,课件、课程介绍,课件的学习进度,答疑,练习课价等。

2.5 设置模块:收藏学习课件,提建议、清除缓存、分享、更新版本,以及账号登录注消等内容。

3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设计与实现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的开发,作者是基于APPCan平台进行的开发,因为App Can IDE是基于Eclipse定制的移动集成开发环境,专为无Native开发经验的HTML开发人员设计。App Can MEAP企业移动应用平台是为校园移动信息化战略提供标准技术支撑的平台级产品。App Can MEAP提供整体的、开放标准的、具有前瞻性的移动应用技术方案,帮助企业高效低成本地完成移动应用的开发、测试、发布、集成、部署和管理工作,并围绕云、管、端各层面,提供完整强大的安全体系。

App Can IDE可以用于支持iO S、Android平台手机和平板的高体验Hybrid应用的开发。通过App Can Hybrid技术,HTML开发人员遵循基于标准CSS技术的App Can移动开发UI参考框架,即可完成一次开发,多平台适配,在各种分辨率的移动终端上保持相同的体验。App Can UI框架提供了极高的适配性和自主性,开发人员可以没有束缚地根据需求、UI设计完成应用界面及逻辑的开发。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是为了方便用户更加方便和经济的学习课程,真正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的最大化。在程序设计上,将软件分为前台-网络-服务器三部分,其中前台是基于App Can IDE的开发工具显示服务器数据库中的信息,并搜集用户的选择传递给服务器端,在服务器端,通过HTML 5文件一方面获取手机APP端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后将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同时获取数据库中的文件,按照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读取并输出数据库中符合要求的数据。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是C/S和B/S相结合的结构,其的开发分为前台开发和后台开发两个方面,在前台采用APPCan对客户端进行开发,主要用于展示课程内容和获取用户的信息,在后台方面,主要使用HTML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整个软件由APP软件———HTML后台———MySQL数据库三部分构成。这也就意味着客户端只是收集课程发布者发布的信息,经过后台一系列处理后发布给前台,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大大减小了手机端的负担,从而使用户拥有更加完美的用户体验。采用B/S结构相对更加安全,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能够保障。同时前台的界面和图片等到位于客户端一边,所以使用该软件可以不用占据太多的网速,不影响其他软件的正常上网。C/S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结构适宜.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通过App Can可方便的实现上述功能。

在App Can中有App Can MAS移动业务整合系统,该系统具有多种协议封装、支持数据聚合、组合业务逻辑、高安全、高性能、管理监控、支持Web App部署。利用其与学校现有的课程平台moodle进行整合,学校的现有服务器进行对接,实现移动端与PC端一起使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移动学习、掌上自测、移动考试,快捷地查看pdf课件、视频课件,享受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帮助您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

4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的应用价值

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学习的效果:a.通过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提高学生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b.通过网络实现培训和管理,能够节省员工差旅和办公成本,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学校和学生的时间成本;成本的降低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利润的提高。c.在线课程平台移动端APP实现了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课程的个性化培训;d.有效帮助学校完成学习型组织建设,整体提高学校竞争力。e.系统中通过报表的形式将培训过程中资源使用情况、学生成绩分析、学生能力成长曲线等信息进行展示,使得学校与教师能够一目了然的查看学生学习课程效果。

5 结论

对于高校课程建设来说,移动应用建设将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将现有的课程平台移动化,它能够提供快速方便的为学生提供服务,推进微课,翻转课堂的应用,有效降低课程建设成本,实现课程资源的合理恰当的利用,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利用现有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来实现已有平台的移动化,降低开发技术难度,降低开发成本,解决移动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学习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焕.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界面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酒店与移动App 篇9

随着三网融合的加速推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的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5.57亿, 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2014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85.8%。随着互联网用户数的增加, 包括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在内的新媒体, 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与影响愈加深刻。因此, 在有线电视行业内, 需夯实基础业务, 但移动终端业务的开展将会是稳住并新增用户的突破口, 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国内有线电视行业现状浅析

从用户规模上分析, 截至2014年底, 全国数字电视用户达到约1.8亿户, 双向网络覆盖近1.08亿户, 实际开通双向业务用户超过3400万户, 高清电视用户超过4000万户, 已初步具备了商用规模。有线电视网络通过数字化、双向化改造, 实现了从传统广播到互动的转型, 培养并改变了一大批用户的收视习惯与行为模式, 为下一步开展多屏增值业务奠定了一定的用户基础。

从行业收入分析, 截至2014年底,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总收入达820亿, 但与同等地位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相比, 收入相差甚远。根据部分上市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公布的2014年度报告, 歌华、华数、天威视讯、吉视传媒、江苏有线的营业收入汇总如表1所示。

分析上述有线运营商收入变动的原因, 可总结为:首先, 五家公司皆重点增强了用户覆盖, 并推动双向网整改, 积极推进开展互动电视业务进程, 从而保证了收入主来源基本收视维护费稳中有增;其次, 这五家公司皆不同程度地创新, 开展新媒体增值服务, 如互联网电视业务、3G手机业务等, 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再者, 五家运营商皆大力发展宽带业务, 以有线电视业务、互联网业务带动宽带用户的增长, 从而改善了有线电视宽带收入较低的局面。

从技术方面分析, 有线电视行业同样经历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带来的行业技术革新, 各有线运营商积极打造云平台并开展大数据业务, 例如基于歌华云平台的云游戏业务、基于歌华大数据平台的大样本收视数据业务等。

从行业格局分析, 整合与重组是必然趋势。2014年5月28日,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将推动广电运营商的整合, 推进全国一网进程, 实现各省网络公司的资源整合与合理分配, 从而提高整个有线电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无论是业务抢占还是资本杠杆的撬动, 有线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3发力开展移动端APP业务

近两年, 随着视频接收终端的多元化, 人们的视频消费习惯及收视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 以电视屏为娱乐中心的地位被动摇, 如今随着终端多元化, 电视、电脑、手机平板、车载电视、智能播放器等皆具备播放电视视频节目的功能。随着互联网视频业务的发展, 随着有线运营商的网络IP化,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网络视频终端在当下的变化。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网络视频市场发展状况”部分显示, 手机终端已超越PC终端, 成为收看网络视频内容的第一终端, 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使用率如图1所示。这个数据同时为有线电视行业敲响了警钟, 适时发力发展移动终端视频服务业务, 留住受众群体。

3.1盘点几款有线电视行业内比较有代表性的APP

(1) 阅视APP

阅视APP最开始在歌华有线电视上线时, 定位于一款独特的手机遥控器, 将互联网与有线电视网络完美结合, 改变传统有线电视遥控器的控制习惯, 让用户体验到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遥控器, 从而提升了歌华有线年轻用户群体的用户感受。此款手机遥控器相较传统遥控器的最大改变, 不是控制力变强了, 而是它提供了强大的EPG信息及当前各频道直播内容的实时画面, 让用户可以更加客观理性地选台。

、任何一款APP的定位都不仅限于服务, 必然有其商业模式的考虑。目前, 阅视APP已于北京歌华有线、吉林吉视传媒、江苏有线、上海东方有线、大连天途有线等多家有线运营商上线, 用户皆可以通过手机绑定机顶盒完成万能遥控的“阅视之旅”。当覆盖用户数达到一定量级, 其商业价值不可小觑。在商业模式上, 其集中在用户中心里体现, 包括投票、抽奖、礼券、商城等, 其独创的阅币消费模式, 更具吸引力。

(2) 江苏有线掌上营业厅APP

江苏有线掌上营业厅APP是面向江苏有线电视用户提供的一款自助服务客户端, 用户可以通过此款APP完成信息查询、业务办理、充值缴费等业务。江苏有线将营业厅业务搬至到手机终端上, 实现了对其有线电视业务订购与缴费、宽带业务办理与缴费等, 可以有效缓解营业厅及客服中心的压力。

此款APP在商业模式方面, 主要有业务优惠活动推广、摇一摇摇奖活动等, 以助力有线电视网络自有业务宣传推广为主。

(3) 来点APP

来点APP是重庆有线电视推出的一款APP, 与其他APP的主要功能基本相似, 涵盖电影、电视剧点播、直播收看功能、遥控器功能、分享功能。其最大吸引点在于, 客户端提供了“云空间”功能, 可以为用户提供自定义直播录制功能, 确保在手机端可以自主选择回看内容。

此APP上线时间较短, 暂未在APP中体现出其商业模式。

3.2有线电视内网不可缺少的五款移动端APP

经过盘点行业内几款有代表性的APP, 本文提出了以下五款有线电视内网环境下必不可少的移动客户端定位。

(1) 电视遥控器+点播APP

传统遥控器在翻阅EPG信息时, 需依赖于在电视屏中EPG界面的UI设计, 才能有效将传统遥控器的操作逻辑与节目信息完美结合, 否则会面临操作繁琐、EPG信息显示不完整、增值业务无法开展等局面。另外, 智能终端已经成为年轻人、中老年人在收视中的伴侣, 因此手机遥控器必不可少。在有线电视内网环境下, 此款APP还需增加点播播控能力, 且收视屏可由单一的电视屏扩展至手机屏, 实现多屏互动。

此款APP定位为深度挖掘EPG增值服务, 例如节目订阅服务、增强电视中的市场调查与问卷等信息服务等。

(2) 直播+点播+付费APP

有线电视中的主营视频业务皆搬至此APP中, 成为有线电视内网的“爱奇艺”。在有线电视内网中, 提供智能终端的视频服务, 内容方面包括直播节目、点播节目、付费频道、付费点播节目等。此APP将建立强大的用户中心, 实现用户互动、用户订阅、收藏、离线中心等;另外, 为取得更大的商业价值, 还需为用户开设VIP中心, 实现会员制。

此款APP定位于以丰富、海量的内容资源吸引用户, 增强用户对其依赖程度, 从而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 使其愿意为此商业模式买单。

(3) 优质栏目荟萃APP

优质栏目荟萃APP区别于上面的APP, 更注重精华节目的汇聚, 为一些经典栏目的铁杆粉丝提供视频服务。此款APP的内容定位为综艺栏目、时事栏目、体育赛事、访谈类栏目、养生类栏目等, 这样可以集中展现关注度比较高的栏目, 这样将会吸引一批“追剧”的受众以及时间更加碎片化的受众群体。

此款APP的商业模式比较好形成, 且易定位, 可开展广告定向推送、信息推送及相关的购物服务等。

(4) 便民服务APP

便民服务APP是一款为用户群服务的移动客户端, 可在线完成所属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业务办理与预订、缴费与充值、信息查询等服务。便民服务可结合各省市的特点, 相应地提供其他辅助便民信息服务, 例如出行服务、住宿服务、美食服务、挂号服务等。此款APP是其他APP的辅助工具, 可维系用户与各有线电视运营商的黏性, 同时, 实现了将电视应用服务移植到手机终端, 提高便捷度。

此款APP的商业模式也相对清晰, 可以由有线运营商自己买单, 作为其他APP的辅助工具;也可以通过与商家或政府联合运营, 实现用户覆盖与利益增长。

(5) 视频类新闻APP

出于流量的考虑, 目前, 市面上比较多的新闻客户端以信息类APP为主, 例如ZAKEER、今日头条等。随着人们生活的碎片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有线电视内网情况下, 有线运营商提供一款视频类新闻客户端必有其商业价值与市场价值。各省级有线运营商都做了很多新闻拆条类点播应用的尝试, 完全可以将这部分资源移植到手机客户端中。但如果仅仅是各省网拆分中央及自家省网的新闻来作为这个APP的内容支撑, 会略显单薄。建议将此款APP定位为全国性新闻内容的总汇聚, 可根据地域辨识用户群体, 推送相应的新闻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 新闻类的节目很难产生很高的商业价值, 但是任何一款APP, 当其用户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 其商业模式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4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之际, 互联网行业在抢占着智能终端屏, 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来说, 更不能忽视这块具有前景的业务。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 在大力发展宽带业务、创新开展电视屏传统业务的同时, 拓展智能终端屏业务, 努力提升用户体验度、增强用户黏性, 从而开拓一条有线电视行业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酒店与移动App 篇10

数字化校园主要指以数字化和信息化网络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信息化建设指导学校教师教学、学校宣传、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等应用场景中,更好地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技能水平,并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师、校园、学生等群体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交流环境。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过程,在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演变的过程中,过渡了wap互联网时期,WAP互联网也是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促进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网络购物习惯,由传统PC端集中式购物,转向移动端利用碎片化时间购物的习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衣食出行。根据微信发布的《2015年移动互联网人群特征白皮书》可知,我国移动互联网上网年龄主要集中在14-28,其中学生占60%以上,说明,移动互联网的主力军主要集中在学生,主要原因:一、学生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二、学生在网络社交和网络购物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活跃度。正是基于此种问题的存在,本文以数字化移动校园移动APP研发与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其功能架构等内容,更好地利用APP服务校园信息化建设和教师学生互动交流。

2 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研究意义

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校园信息化的建设除了布局PC端传统互联网网站外,在目前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且移动互联网使用人数突破9 亿人的情况下,校园布局移动互联网,研发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对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布局移动互联网,搭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信息化平台,无论对学校的宣传,还是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都具有有效地促进作用。

2) 打造数字化校园文化

数字化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大文化,更体现在学生购物、交流、娱乐等方面的文化,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移动APP可有效地搭建教师、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等之间存在的弱相关关系转变为强相关关系,打造有效地交流平台,产出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内容和交流价值。

3) 信息交流平台扩大

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除打造数字化校园文化外,通过此APP,用户还可以利用LBS等功能,随时随地查找周围附近的吃喝玩乐地方,通过利用附近的人等功能模块,结识陌生人,完成由陌生人转变了好友的社交转变,除了功能外,内容输出方面,用户(学生或者教师或其他人)可通过校园移动话APP,在相应的社区论坛里,进行信息交流完成用户UGC布局,提高用户购物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进而打造社交+LBS校园数字化校园,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体系,提高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的循环速度。

3 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产品分析

3.1 产品的定义和价值

任何一款移动APP都包括产品的定义和产品的价值两部分。产品定义包括产品的内涵、产品的形式、产品的外延、产品的理念以及产品的终端等五部分,产品的价值包括核心价值、期望价值以及附加价值等三个部分。

1)产品的定义

数字化校园APP产品内涵为满足校园信息化建设,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选课等核心需求。

2)产品的形式

内容方面包括学生选课、一卡通、二手超市、校园BBS、校园新鲜事、移动生活、手机团购等模块,功能方面包括学生或者老师可通过LBS功能或其他搜索条件(像日期、距离、价格等条件)搜索附近所需要的服务。

设计方面走的是垂直搜索引擎,整体颜色呈现绿色风格,整体风格比较干净、简单和简约。

产品的外延包括产品提供了社交论坛等社交模块,可快速结识其他同学。

产品的理念为打造高效信息化建设强健的信息交流平台。

产品的终端包括安卓APP和Ios APP两种形式。

3.2 产品的价值

产品的价值和KANO模型的需求是对应的,KANO模型包括基本需求、期望性需求及兴奋性需求三部分。数字化校园APP核心价值对于产品定义中的内涵要素,对应KANO模型中的基本需求,是产品必须满足的部分,此产品的产品核心价值在课表服务(学生选课、查询课表等),缺少了这一部分,用户基本上不会使用。产品的期望价值对应KANO模型中的期望性需求,为加入二手超市、一卡通及校园BBS等期望需求,产品的附近价值对应KANO模型中的兴奋性需求,给用户意想不到的惊喜,移动校园APP附加价值主要包括基于LBS方面的服务。

1)获取需求

在设计校园移动APP之前,要获取用户的各种需求,以便通过产品的形式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获取需求的主要方案包括定性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指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等方法对获取到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概括,从而去伪存真,进而认识到本质需求。

定量需求主要是指通过收集到的特征、数量关系等数量关系从数量上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也用数量表示,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需求各项指标的一项方法。

在调查过程中,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且有用的方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分析出学生和教师对校园移动APP的需求。

通过对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和教师目前存在需求主要集中在课表服务、校园BBS、购买火车票、移动生活、手机团购、校园新鲜事、二手超市,表白天地等需求。

2)评估需求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本文获取到了用户目前存在的需求。

获得用户目前存在需求后,还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评估,

目前常见的需求评估方法主要包括KANO模型、学会做减法、AB测试及产品专家评估等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KANO模型方法及学会做减法对需求进行了评估,最终对需求进行了筛选,剔除了购买火车票需求和表白天地等两个需求。

3)需求优先级定义

在对需求进行评估后,下一步要进行的是对需求进行优先级划分。在处理需求时,本文采取了处理需求优先级重要性+紧急性原则,在我们处理任务时,

通常存在四种情况,重要性+紧急性,重要性+不紧急性,紧急性+不重要性,不紧急性+不重要性。针对上节获取的需求,本文通过需求优先级原则,对其进行了划分,重要性+紧急性的需求为课表服务功能和校园BBS功能,重要性+不紧急性为校园新鲜事和二手超市功能模块,不重要+紧急为移动生活,不重要+不紧急为手机团购等功能模块。

4)产品功能研发与设计

在产品研发过程后,本文整理出来产品的最终效果图。

效果图首页为如图所示:通过效果图可以看出,首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banner页,活动页以及菜单栏页。Banner页主要为一些重要的产品展示,活动页主要是产品的一些重要入口,主要包括课表服务、一卡通、二手超市、校园BBS、校园新鲜事以及移动生活等部分。菜单栏主要包括首页、一卡通、我的和设置四个部分。

效果图一卡通界面主要包括余额和当月消费两个功能模块,余额模块主要显示学生或者教师一卡通余额,当月消费主要显示学生或者教师当月的消费支出明细。如图。

二手超市模块主要包括二手手机、二手书籍等功能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和教师可通过查询相关的二手信息购买适合自己的商品,进而找到自己喜爱的商品。如图1所示。

4 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应用场景

讨论完数字化校园移动APP产品架构和功能外,本文继续探讨其应用的一些场景,

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这款产品。其应用的场景主要在以下几部分。

1)选课和查课服务

用户可通过对应的学号登录校园移动APP,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响应课程的上课时间和上课教师等信息,进而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

合理的安排上课时间和上课次数,充分利用了信息的快速性和系统的方便性。

2)一卡通服务

一卡通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一卡通学生和教师可买饭,校内购物等操作。然而,每次充值一卡通人多且浪费时间是很多用户面临的问题,

这使得很多学生感觉这种充值体验相当地糟糕。APP内一卡通服务正是基于此类需求的存在而开发的,学生和教师不再用排队充值,只需要绑定银行卡或者支付宝就可以完成一卡通的充值,

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教师的购物和买饭需求。

3)校园新鲜事服务

通过此功能,学生和教师可及时地获取发生在学校的新鲜事,方便学生和教师了解学校最新的发展状况,利于学生和教师对学校的了解。

4)二手超市

在这个模块里,学生和教师可得到各种二手信息,以便购买适合自己的商品。在这个模块里主要包括二手手机、百货、二手书籍以及其他二手信息。因为在二手超市发布信息的基本为本校学生,基于本校的二手平台,方便学生线下进行二手商品交换,有效地降低了其他线下二手交易的人身和财产危险。

5)手机团购

在这个模块,学生可以通过LBS技术有效地获取到附近的团购信息,一方面节省学生和教师在一些其他购物网站选购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手机团购定位于学校附近,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和教师距离成本。

5 总结

本文在研究数字化移动校园APP研发和应用过程中,采取了获取需求—评估需求—需求优先级定义—产品开发的流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

本文通过效果图的形式向用户展现APP开发的各个模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园移动APP研发一方面提高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另一方面为学生和教师的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端的APP以其良好的交互体验及强大的功能,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尤其在校园方面的渗透,成为众多学生首选。本文以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研发与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校园移动APP研发对校园移动化、智能化及信息化的影响,对校园APP研发设计做了详细的论述,并论述了校园移动APP的应用场景做了总结,进而打造一个完善且用户体验良好的校园服务平台。

关键词:校园,移动APP,研发,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团荣,韩三厚.浅谈高校图书馆在构建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条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

[2]胡显贤.校园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设计与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酒店与移动App 篇11

除了支付方式的合作外,中国移动还将与苹果AppStore进行渠道内容方面的合作,而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可能要到下半年苹果发布iOS8时正式对外公布。

另外还有消息称,在未来的合作中,AppStore上的分成比例将是中国移动拿15%,苹果拿85%,而开发者部分则由苹果根据不同等级产品来定。

从下载量来看,中国是苹果AppStore的第二大市场,每年为苹果贡献18%的应用下载量,但收入贡献仅为3%。第一大市场美国每年为苹果贡献28%的下载量,给苹果带来42%的收入。付费方式的局限性是造成中国用户付费意愿低的重要原因。2011年底,苹果为了增加中国市场的应用下载收入,开始接受人民币付款,此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不能令苹果感到满意。

“相比欧美,在中国信用卡的使用普及率并不高,这也让很多用户无法在AppStore中付费购买应用。而在中国,短信支付则是门槛更低且更为普及的支付方式。”手机行业分析师成博称。

有手机游戏开发者告诉记者,苹果目前禁止应用通过短信或者第三方进行付费,如果游戏中有这些支付通道,可能会被AppStore下架。“如果苹果真的开放短信付费通道,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好事,收入应该会比现在高不少。”

上一篇:定位措施下一篇:情感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