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学生谈话

2024-09-20

如何与学生谈话(通用12篇)

如何与学生谈话 篇1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 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日常管理。一个班主任, 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 怎么才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工作方法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谈话。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 在与学生, 尤其是高中学生谈话时, 班主任应做到哪几点, 才能取得较好的谈话效果呢?

一谈话前做好准备工作

找学生谈话, 不能心血来潮, 随心所欲, 毫无准备。要确实谈话的对象, 要真正了解谈话对象, 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谈话前认真做好研究工作, 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 做到心中有数, 制定谈话方案, 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在学生的这么多情况中, 老师与其接触得最多的是他们的成绩、纪律这两个方面, 因此, 我在这两方面下的工夫比较多。主要是这样来准备:

一是关注他们每次检测的成绩。成绩是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 从成绩中可看出一个学生学习是否尽力, 偏科现象是否严重, 或是哪些科目需要加把劲的。所以每次考完试后, 我都认真归纳总结学生的成绩, 找出原因, 个别分析。

二是注意学生纪律方面的表现。纪律方面主要体现在这几点:上课的表现、课堂纪律、宿舍管理、各项文体活动或劳动等。例如学生经常在课堂睡觉, 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就要深入地问清楚学生因何睡觉, 或是因身体问题, 或是因晚上睡觉比较晚, 或是其他的原因等。又如学生经常迟到、宿舍老是扣分等问题, 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 找学生谈话,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样才能有明确的谈话目标, 所谓的“对症下药”,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然一竿子地打下去, 什么“鱼”也收不到。

二把握谈话的时机, 选择好谈话的时间、地点

“拿捏”好谈话时机, 把握好谈话火候, 那么谈话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 当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时, 已经自责, 需要谅解;当心中充满郁闷, 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 满心欢喜, 需要认同时;当处于迷茫状态, 一筹莫展, 需要指点时, 都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而这些情况都是属于学生的“隐私”, 所以, 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工作安排情况及学生思想状况与情绪表现, 不然学生“火”, 老师也“火”, 两者硬碰硬, 收到的反而是负面的效果。因此, 时机选择方面要当学生心平气和、情绪稳定的时候来进行。另外, 场合方面也比较讲究, 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找学生谈话, 因为那是属于学生的“私隐”, 他们一般不愿被别人知道。我们要选择一些比较清净易于安心、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 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 使学生感到亲切、自在, 那样就能使两者畅所欲言。

三谈话时要注意方式, 讲究艺术

“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 点明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 跟学生谈话时, 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过激的方式, 如挖苦式谈话、比较式谈话、轻蔑式谈话、命令式谈话等, 这些谈话的方式只能是拉开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我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的:

1. 循循善诱

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 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 或动之以情, 总之, 要使学生心悦诚服。这种循循善诱还要求班主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其实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很多问题, 都需要老师的理解, 所以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慢慢地诱导他们讲出心声。

2. 欣赏性谈话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班主任 (包括各学科任课教师) , 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明显的教育性特点, 但能否产生教育性功能则取决于谈话的方式。学生做错事, 不是抓住错误不放, 而是抱着改进的心态去和学生谈话,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从长计议, 往往能产生好的效果。学生表现得好, 更要懂得表扬, 不要吝啬赞美之辞, 要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成就感, 进而产生更加积极的动力。

这种欣赏性的谈话其实还包含着一种目标激励, 谈话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对他们进行鼓励, 实际上就是使他们认可自己, 增强自信心, 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班主任就是一种“催化剂”,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和勇气, 帮助学生扬起远航的风帆, 推动他们去勇敢地乘风破浪。对鼓励进步的谈话对象, 要帮助其设立恰到好处的奋斗目标, 并激励其努力拼搏, 不断进取, 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生活、学习中的目标。

3. 理解性谈话

对遭受挫折、打击, 或非主观原因成绩骤然下降的学生, 一方面要体贴安慰, 表示理解, 帮助抚平其心灵的创伤, 另一方面要帮助其分析原因, 使其尽快走出低谷。切忌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 甚至讽刺挖苦, 恶语相向, 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伤害。但教师如果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 他们就会感到一种温暖, 也感受到周围同学对他们的关爱。例如对于每次考试之后成绩下降比较厉害的学生, 我很少盲目地责骂他们, 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 帮助他们走出低谷, 重新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 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 击中要害式的谈话

对某些问题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学生, 谈话时不要回避矛盾, 含糊其辞, 要单刀直入, 击中要害, 讲明政策, 分析利害, 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例如对我班的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 我通常是针对他们的错误来谈话, 先是比较严厉的训斥, 等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 再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们人生的道理, 这样收到的效果就比较好。

5. 有节有度的谈话

有节有度, 话语要注意分寸, 适可而止, 批评不可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弄得他们垂头丧气, 毫无自信。表扬不可把学生说得完美无缺, 吹得他们头脑发昏, 得意忘形。同时, 话语要做到散而不乱、活而有度、张弛相间、进退有序。

班主任谈话是一种艺术, 只有对此投入, 讲究技巧, 才会感人, 谈话才会产生效果。这种投入集中表现在对学生的爱, 真正做到“学生在我心中”。只有不断摸索、研究班主任谈话的艺术, 掌握这一艺术, 才可能在班主任舞台上演出一台台精彩的“戏”来。

[责任编辑:李锦雯]

如何与学生谈话 篇2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学会与后进生谈话。有的班主任和后进生谈话,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往往是因为没有洞悉谈话时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掌握谈话的艺术和技巧。因而,谈话时,要知道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一是揣测心理。谈话前,后进生因不知道谈话的内容,会作各种猜测:老师为什么找我谈话?是谁告发了我?老师会问那些问题?我会受何种处分?

二是防御心理。后进生对作过的错事存有幻想,估计老师了解得不太清楚或不了解,因此表现得十分拘谨,不愿正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推脱,或搪塞。

三是恐惧心理。一些比较胆小、性格内向的后进生,被叫到办公室来谈话,会感到恐慌不安。严重者心跳加快、语无伦次,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或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四是沮丧心理。一些有了过失行为的后进生被教师喊去谈话,往往自认倒霉,垂头丧气,长吁短叹。

五是对立心理。有些常出现过失行为的后进生对老师的谈话教育会产生厌恶感。有的感到无所谓,有的认为老师存心找茬儿,因而对老师持敌对情绪,甚至出言不逊。

谈话时后进生的种种心理障碍,会使他们的心理失去平衡,影响谈话教育的效果,因此,与后进生谈话时要消除其心理障碍,讲究谈话的艺术和技巧。

1、班主任要放松情绪

当后进生走进办公室时,班主任要通过热情招呼、“慷慨的给予微笑”、请学生坐下来等礼貌行为给学生以亲切感,然后从学生的特长、爱好引出话题。对爱诗者谈诗,对善画者说画,对好球者论球,对沉默寡言而无明显特长的学生可从拉家常谈起。待学生的紧张情绪完全放松了,待学生的戒备心理解除了,师生的心靠近了,谈话才自然和谐、易于投机。

2、班主任要以情感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与学生谈话时,冰冷的态度、空洞的说教、严厉的指责,都会关闭学生心灵的大门,甚至引起对立心理。因此,要“达理”必先通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子女、朋友那样怀着挚诚的爱,尊重后进生,感化后进生,才能使他们亲近和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例如,在一次自修课中两位后进生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争吵并动起手来。班主任来到后没有严厉训斥,而是温和的掏出手帕擦去了一位同学鼻中流出的血,并关切而又自责的叹道:“我不该离开这儿,打成这样子,还疼吗?”接着,班主任又帮助另一位同学理好衣衫,道:“真是些不懂事的孩子,有什么事不好商量呢?非要打架不可!现在打过了,问题解决了吗?”几句既亲切又发人深思的话语,触动了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情感教育。两位同学也流下了痛悔的泪水。

3、班主任要相机试探

谈话开始后,班主任不要急于亮出谈话的主题和意图,而要以谈心的形式启发后进生自由发表意见。当其谈得情真意切时,可有目的的在关节处画龙点睛地插上一两句,诱导学生吐真情、讲真话,用以证实事前了解的情况,获得新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依据。例如,一位后进生上课迟到了十几分钟,下课后,教师找到这位同学和颜悦色地问:“是家里有什么事,还是身体不舒服?你可以告诉我吗?”这种随机试探,没有一句训斥、指责的话,也没有一个讽刺挖苦的词,既能问清迟到的原因,又能使迟到的学生受到一次教育。

4、班主任要激发勉励

孔雀有开屏显示自己美丽的天性,每个学生也有学好功课、作好工作以显示自己能力的愿望。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支持。老师教育学生,应针对具体问题巧妙地采取激将式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贴。例如,某后进生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班主任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最后,班主任感情真挚地对该生说:“你因打架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受。不过,我从你的眼睛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老师接着问:“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呢,是理想的。

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篇3

【案例描述】

我班上有个叫冶××的男生,他下课总是爱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书写相当潦草,特别喜欢跟其他的同学斗嘴,满口粗话,很爱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甚至打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作业,不爆粗口,做一个文明的学生。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过不了几天,他又一如既往,真是“勇于承认,屡教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凉了,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而且这个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整个班级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学生,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学生问题的严重性,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他。那是一个平常的中午,学生按例在教室午自习,当我来到教室时,发现一群学生围在一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再一看班长王×捂着脸在哭;而冶×呢,红着一张脸,大有与人大干一仗的气势。“这是怎么了?”我身边的一个女生告诉我,刚开始班长让他把书拿出来背英语单词,可是他不听,班长一再催促,后来他就急了踹了班长一脚。

听完这个同学的话,我很生气,本来就是他的不对,不仅不服从班委管理还打人。当时我二话没说,直接把他带进办公室,要求他向班长道歉。谁知该生歪着头,不搭理我。看着他的表情,我当时不知道有多气,真想大发雷霆,但是,当时还算冷静,先让他在办公室站着反思,冷处理了一下。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我看他也平静下来了,就开始跟他谈了。从谈话中知道,原来他之所以会打班长是因为班长先打了他的头。在他看来,女孩子打男孩的头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况且是班长先动的手。我问他:“那你认为每个同学都像你这样不服从班委管理,这个班级还有凝聚力?还有正气吗?”他说没有。“那你觉得你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他又肯定地说是错的。我又说:“虽然班长的行为有些过了,但她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个班级好。”此时的他低下头不说话了。看得出来他已经认识到错误了,我又抓住时机,把问题的严重性向他说明了一下。他似乎有些害怕了,马上就同意向班长道歉,当然我也做好了班长的思想工作。看到两个孩子又友好地相处在一块了,我感到欣慰。自那以后,他在自习课时都非常自觉了。看着一天天进步的冶××同学,我心里感觉非常欣慰。

【案例分析】

上面所述的案例是在我当班主任时真实碰到过的。这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小小的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在这个案例中,我从一开始的怒不可遏到后来的冷静,该生也从原来的不屑到后来主动承认错误,其中的秘诀在于我很好地利用了谈话这门艺术。当然也要注意一些谈话的方法:

1.要注意谈话的内容和方式

在找学生谈话时,要事先设计好谈话的内容和方式,这是谈话成功的关键。假如你的谈话空而无物,满口说教,那么再多的谈话,也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只能事倍功半。譬如:有一个同学早上没到校上课,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有的老师习惯性劈头就说:“你缺了半天的课,无故旷课是要处分的。”学生马上回答:“我生病了。”老师说:“生病必须要家长的证明,你明天必须将家长叫来,不然就是旷课。”这种居高临下的谈话,也许能一时压服,但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而我采用了下面这种方式:“×××同学,今早你没来上课大家都很担心你,现在你来了就好,我想没有特殊原因你是不会无故缺课的。”学生回答:“老师,对不起,我生病了。”教师关切地说:“那你是否需要再休息几天。”短短的几句话,学生心里却热乎乎的,体现了老师对他的信任与关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在与学生谈话时不同的谈话内容和方式,产生的效果截然

不同。

2.选择好谈话的时机和场合

谈话场合可以在办公室、教室、走廊、操场、回家的路上等等,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例如,有一个同学经常迟到,如果将他叫到办公室,当着其他教师的面教训一番也未尝不可,然而这样做是否能有效果呢?被批评的同学也许会这样想:“我反正被批评过了,办公室也进了,面子都丢光了,自尊心受到伤害,破罐子破摔,以后照样迟到。”而我却换最一种方法,选择了一个比较随便的地方,在操场、回家的路上与他交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一次成功的谈话,必须选择好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如果说,内容和方式是谈话成功的关键,那么时机和场合是谈话成功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

3.要耐心热情,及时抓反馈

我们的教育对象中,难免有后进学生,对后进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例如: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班有一位学生考试作弊,我这样和她谈话:“老师是了解你的,你很想把这门课考好,你也一定知道作弊是错误的。但你一定是出于某种原因,才采取消极手段的。你是否可以把原因告诉我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既严肃又不失热情关心的话语,学生是心领神会的,这有利于他们放松紧张情绪,清除逆反心理。而且每次谈话后,要及时检查谈话是否起了作用。检查方式可以是教师直接观其行、听其言,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间接了解。发现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在适当场合公开表扬。如果通过检查,发现前次谈话效果不大或者沒有效果,老师不要焦躁,更不要气馁,应及时查找原因。只要找到症结,对症下药,耐心治疗几个疗程,还是可以收到谈话效果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为了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我认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多留些时间让学生陈述、争辩和思考。这样,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与学生谈话的思考 篇4

一、坦诚相待, 因势利导

班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才能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班主任的时候, 我常常像母鸡护小鸡一样护着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可是, 时间久了, 我时不时地发现了一些问题, 生活凭空忙、累了很多, 整天为一些小事忙乱不堪, 那种保护者的自豪感荡然无存, 心中的温暖渐渐冷却。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做什么?

一个念头悄然滋生——班主任很多时候需要吝啬。

作为一个班主任, 特别是一个热爱孩子的班主任, 下雨天, 有雨伞却不借给学生, 个中滋味, 不经历的人绝对难以想象。虽然喜欢雨中行走, 可是那天, 当我拒绝了几个借雨衣的孩子后, 一个人走进雨中, 心里却怎么也无法像平时走进雨中那样兴奋。

吝啬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行为慢慢有了变化。孩子们每天关注天气预报的多了, 天冷穿衣, 雨天带伞, 已经养成了习惯。作业用专门的小本本记录, 我这个班主任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了, 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教学, 学生也从过多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有了更多独立自主的空间。

要想做一个吝啬而快乐的班主任, 就必须多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 才能明白什么时候要吝啬, 该怎么吝啬, 吝啬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并由此取得良好的“吝啬效果”。

二、重视差异, 因“心”施教

教育是需要用心体会的。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 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 都被他打跑了。最后有一个当他的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 自愿任教。开始, 年羹尧的父亲说明了自己儿子的顽劣, 老先生说没关系, 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 不要设门, 而且围墙要加高。教学就这样开始了。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 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 打又打他不着, 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 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 一跃出了围墙, 在外逍遥半天, 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 吹笛子是可以养气的, 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 于是老先生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此后老先生才开始慢慢教他。

如何与学生谈话 篇5

-xx街社区党总支 开展谈心谈话,深入的关心、帮助和考察干部,关键是让干部敞开心扉“说亮话”。为保证谈心活动取得实效,谈心活动前,要认真做好谈话准备,选择适当的谈心内容,讲究谈心方式,引导社区党员干部说真话、讲实话,提出平时不愿提、不便提的意见。社区一把手与副职领导之间必谈、副职领导成员之间必谈、副职领导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必谈、同一党支部的党员必谈的活动,让党员群众讲真话、吐真言,相了解,多沟通,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使党员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思考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是否符合党员的要求。

通过谈心谈话,理顺干部的思想情绪,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对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要给予表扬激励,对在矛盾复杂岗位工作的干部,给予鼓劲支持;对思想有包袱、工作不顺心的干部,要进行关心疏导;对干部存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对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详细了解为什么提、具体怎么办,怎样落实,并详实地做好记录,能现场答复的现场给予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说明原因,并积极配合帮助解决,真正把谈心谈话活动落到实处。通过谈心谈话活动,使党员干部达到互相提醒、沟通思

与学生谈话也需讲究方法与策略 篇6

关键词:方法;时机;鼓励;尊重;幽默风趣;有的放矢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平时繁忙而又琐碎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许多“令人头疼”的学生,那么最直接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学生“面对面”地交谈,因为它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要班主任事先做足功课,在交谈中讲究方法和策略,那么这次交谈就会取得良好的成效,也许还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共勉。

一、与学生“拉家常”

在正式进入话题之前,班主任可向学生问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比如:“你有什么兴趣爱好?你父母干什么工作?你长大了想干什么?”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他们警惕的心理,从而拉近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为之后实质性的谈话做好铺垫。

二、要从“先听听学生心声”的角度出发

学生在犯错误之后,不要先急着批评,而先通过问几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也许问题还没问完,事情就已经迎刃而解了。

第一个问题:“发生什么事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非常重要,许多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地加以判断做出定论,有时会冤枉学生。第二个问题:“你感觉如何?”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顾及他的感受,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学生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教训他,接着冷静地问他:“那你觉得有什么办法?”等到他再也想不出任何好的点子之后,就可以问他:“这些办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学生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会很惊异地发现,大部分学生会明白事情的后果,然后问他:“你决定怎么做?”学生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状况,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三、善于抓住时机,选择适当的谈话环境

谈话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抓住时机尤为重要,再选择一个好的环境,那么就会取得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学生某方面做得较好的时候,班主任要不惜赞美之词及时肯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欲望。在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班主任要对其进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学生有过错时,有的放矢地批评教育,使其明确过错行为,并加以改正。班主任要抓住学生各种表现的时机,学生极易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和建议。

另外,要注意谈话环境,学生也是要“面子”的,所以要顾及他们的自尊,不要在教室、走廊及众目睽睽之下对他们大声训斥,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安静、人少的地方,比如办公室、树荫下、校园里,只有相互尊重了,事情才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四、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学生的性格多样,有外向型的,也有沉默含蓄型的,有内心强大的,也有心理脆弱的,对于心理素质好的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法,语言也可以相对犀利、尖锐些。对于沉默内向型的,语言要委婉、含蓄,通过旁敲侧击来说服教育。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谈话,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要击中要害,不拖泥带水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在于战线长,而在于能否击中要害,顽皮淘气的学生,如果班主任不能踩中他们的“七寸”,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和班主任打“太极”,打“持久战”。针对这一点,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前,要“人证”“物证”俱全,在谈话时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从而“击中要害,一举拿下”。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然后“對症下药”,帮助他们改掉错误的行为习惯。

六、谈话要讲究艺术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谈话方式和巧妙的语言。

首先,语言要具有幽默感。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使人放松紧张的情绪,谈话氛围也随之轻松愉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会产生抵触心理,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正视问题,那么问题解决起来也就容易得多,班主任在谈话中尽量多运用修辞手法和引用一些有趣味性的典故,借题发挥,以产生风趣幽默的效果。

其次,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采用剥洋葱式的逻辑思维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加以区别对待。

最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在情感的漩涡里迂回,真切地受到感染、启发,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与学生谈话的技巧无非力求做到“新”,即新颖、独特。“精”即典型,具有代表性。“切”即切合教育观,切合学生实际。

与学生谈话的技巧与艺术 篇7

第一, 与学生谈话首先要注意态度和蔼, 语气亲切。这样, 学生易于接受, 敢讲真话, 会向你敞开心扉。

第二, 教师与学生谈话宜采用讨论式。在学习与集体生活中, 学生常常会碰到一些难题, 当学生与你讨论时, 意见可能有分歧, 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宜和学生进行讨论, 层层剖析,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分析、判断、辨别的能力, 切忌生硬训斥, 让学生充耳不闻, 口服心不服, 感到迷茫。

第三, 教师在与学生交谈时可变换角色,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学生与教师之间有着莫名的隔阂, 教师不妨试着变换一下角色, 从学生的某一爱好或喜欢的亲朋好友, 或从学生喜欢的电影明星、体育明星谈起, 或在课外时间与学生一起打乒乓球、打篮球, 大家在心情愉悦、感情融洽的氛围中引入话题。此时, 你跟学生的距离就近了。

第四, 谈话多以夸奖鼓励为主。俗话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应避免高谈阔论, 用大话说教, 处处加以批评指责甚至苛责。激烈的言辞, 学生并没有听进去, 反而带着恨老师的抵触情绪, 或当做耳旁风, 更严重的还可能产生报复情绪。其实, 做老师的要多善于发现并及时鼓励。夸奖鼓励是对学生的信赖, 它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 提高信心和力量, 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第五, 和学生谈话应多一点幽默感。学生各有差异, 对内向、不善交谈的学生, 教师不要大声责骂学生, 应根据学生的神态和动作, 设计几个玩笑, 缓和一下气氛, 再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六, 与学生谈话态度要真诚, 亲切, 有时可带一点自我批评。当老师与学生在某个事件上关系比较紧张时, 做老师的不能一味地以师长的面孔自居, 说说自己哪方面对学生关心不够, 自己应负哪些责任, 对学生的态度生硬等。这样, 学生反而不好意思, 会自觉查找自己的责任, 会学着理解和体谅老师。

第七, 对学生在交谈中说出的小秘密, 要绝对保密。十七八岁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 即使学生犯了错, 教师也不能动辄“请家长”, 相反, 教师既要帮助学生认识错误辨明是非, 又要为学生保密, 不让学生面子扫地, 背上思想包袱。

第八, 教师与学生谈话时, 应当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生活,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在学校生活中, 学生也会碰到一些烦心的事情。当学生愿意跟你探讨这些问题时, 教师千万不要教他们避开烦恼, 消极避世, 而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 分析事物, 积极地处理矛盾, 并帮助学生激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班主任要善于与学生谈话 篇8

——苏霍姆林斯基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 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努力学习教育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和经常性工作。两年的班主任工作, 让我深刻地认识到, 与学生谈话, 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努力学习教育极为重要的方式, 也是极其有效的。作为一个中途接班的班主任 (七年级由另一名教师带班主任) , 具体德育教育工作可以从谈话开始。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 从而做出较好的德育、教育决定。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很多, 常见的有个别谈话、小范围谈话、家访谈话、电话谈话。有时候, 班主任感到当面直说不方便时, 也可以采用书面留条, 甚至还可以在网络里的QQ、bbs上聊天。那么如何做好每一次的谈话, 做到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以及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指导, 创造不可能的奇迹

可以说, 传统的说教方式已很难使学生接受, 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可能学生根本不加理会;而军训式的“训话”只会让学生阳奉阴违, 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明显不愿与班主任交流的倾向。在现实工作中, 与学生谈话, 如果话语像一把锤子向学生砸去, 只能在其心里留下累累伤痕, 却不得门而入;如果话语像春天里不着边际的风, 学生听了入耳不入心。因此, 实际谈话中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和原则。

在强调“德育”的背景下, “谈话”可以用这六个字做指导:引导、熏陶、塑造, 即用成材、《规范》来引导;用人格力量、知识来熏陶;创造性地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用成材、《规范》来引导”, 就是以成材为目标,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所谓“用知识、人格力量来熏陶”, 即班主任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比较广博的相关知识, 而且教学得法, 有特色。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赖与敬佩, 从而增强影响力。同时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人格形象, 以此向学生施加教育影响, 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俄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必须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可见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力量是巨大的, 是不容忽视的。

所谓“创造性地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即开展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活动, 把教育寓于谈话之中, 达到催人奋进、促人成材的目的, 这是谈话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了解学生, 找准谈话切入口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出发点, 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通过谈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 同时谈话之前必须更有效地了解学生。这两者并不矛盾, 二者是互为补充的, 而且只有在谈话前充分地了解学生, 我们才能更好地谈话, 做到有的放矢, 否则谈话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个班级有五十名左右的学生, 人人有思想, 人人有个性, 是一个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有差异的生命群体。如不了解学生, 主观地对他们的思想和各方面的表现做出的判断, 以及采取的教育措施, 都是很难正确的。我曾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初当班主任, 整天板着面孔, 摆着“班主任天生不会笑”的冷面形象, 面对学生表面上的顺从沾沾自喜, 最后在实际工作中, 常常陷于被动。后来, 在有经验的班主任建议下, 我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真正地用心观察了解他 (她) 们, 这样再抓德育工作、辅导与疏导心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不仅使谈话的针对性大大加强, 而且提高了谈话的质量, 从而“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当然, 谈话是一种教育方式, 但是不能为了谈话而谈话, 日常中常有很好的时机、切入点, 如在学生有进步时、在学生有异常表现时、在学生伤病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这些都是学生最需要谈话的时机,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 错过时机必将使谈话的质量大打折扣, 降低谈话效果, 难以给学生流下深刻的印象。

三、放下架子, 肯定学生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关心他, 为他操心时, 无论是耐心的帮助, 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 学生都会乐意接受, 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 信其道”。为当好“引路人”, “引导、熏陶、塑造”学生, 在谈话工作当中我们要本着“放下架子, 肯定学生”的工作思路, 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独特的班主任形象:班主任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好长辈、好朋友;他会尊重学生, 一视同仁, 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一个学生如果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与尊重, 这不仅有利于他形成爱老师、爱班级、爱同学, 对人生满怀希望的愉快的个性,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所感受到的爱护, 更容易懂得并信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实关系, 影响他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情和认识, 形成与人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现在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 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心理非常微妙、复杂。如果班主任不主动去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 很难取得教育的实效。我觉得, 放下架子, “以我真心”是能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的。有了信任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使学生对教师推心置腹, 无话不谈, 尤其是面对沉默寡言、胆怯羞涩的学生, 班主任更要放下架子, 循循善诱。“肯定学生”是师生谈话一个重要的策略。每个人都愿意在表扬声中前进, 听赞美的语言, 这能唤起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班主任在谈话工作中, 应该始终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 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阅历不多, 很在意从所接触的人的评价中来判定自己的价值, 尤其是老师给予的评价。在谈话中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肯定和充分鼓励, 对暂时落后的学生, 要特别留心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 只要他们有一分优点, 就要热情地给予三分的肯定和表扬。

作为一名班主任, 应当放下架子, 经常深入班级, 多与学生沟通, 多与学生一起参加文体活动, 与学生打成一片, 对于增进师生情谊是非常有利的。这样才能及时、敏感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哪怕是很小的地方。特别是后进生身上的优点, 教师及时予以表扬, 肯定他们的成绩与进步, 可以使每一次谈话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艺术 篇9

一巧用幽默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 它常常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老舍先生曾说过:“用幽默的方式指出他人的过错, 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幽默的批评能避免严厉的批评带来的逆反心理, 使学生获得一种情感的滋润, 营造一种轻松的教育氛围。如某一位学生迟到了, 匆匆忙忙跑进教室, 这时, 如果教师用生硬的语气责备他:“怎么搞的?迟到了你知道吗?下次再犯, 可不饶恕你!”这样学生肯定很恼火。如果换一下语气, “你路上没事吧?老师和同学正为你担心呢。假如今天有一场长跑比赛, 你一定成绩不错。因为你想出发的比别人晚, 还想跟别人一块到。”那学生肯定内心非常感激老师对他的关心, 觉得惭愧, 下次尽量不迟到。高明的教师的批评话语幽默, 幽默中的智慧会让教师得到更高的威信, 使得教师的话会更有分量。变冷脸为笑脸, 寓斥责于幽默中, 正是一种教育艺术。

二委婉劝说

教师为人师表, 固然要正直、坦率, 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话都要直言。因为不适当的直言如同反面说话一样, 是一种消极和否定的语言暗示, 不仅会使学生抵触反感, 而且会使学生顾虑重重, 增加心理压力。而恰当得体的委婉劝说, 意味着进行积极的语言暗示, 防止消极的语言暗示。如我班的一名男生, 每逢课间操时间总是不见人影, 我借上美术课的机会, 亲切随和地叫他:老师请你用铅笔直接在草稿上画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之后, 我又让他用三角板和圆规画了两个同样的图形。他迷惑地看着我。这时, 我让他将两次的图形进行比较:“哪次画得好?用三角板和圆规画得更好吧?这说明什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吧?”我还打算说下去, 但这时他打断我的话:“老师, 我错了。”高明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往往是间接地指出学生的错误, 这样比直接说出口来得温和, 容易使学生接受。

三借题发挥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既“有心”不得, 又“无心”不得。太过有心, 则似按着牛头喝水, 掰开鸡嘴喂米, 终难如愿;丝毫无心, 则放弃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教育的最佳境界是含而不露, 引而不发, 学会借题发挥, 一石数鸟。如有一天课间的时候, 我刚走进教室门, 两个平时非常调皮正蹲着修理凳子的男生“刷”地一下站了起来, 满脸惊慌, 不知所措。喧闹的教室变得异常安静, 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恍然大悟:他们用凳子打架, 把凳子打烂了, 同学们正等着我怎么批评他们呢!我忍不住要劈头盖脸大骂他们一顿, 但看着他们诚惶诚恐的样子, 我吁了一口气, 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你们俩能自觉爱护公物很好嘛, 不过老师可不希望你们整天当修理工啊!”第二天, 两个男生交来了检讨书:“老师, 您对我们太好了, 我们以后再也不打架了。”而班上的其他学生, 自此以后更爱护公物了。把责备隐藏在表扬背后, 借题发挥使学生在甜甜蜜蜜中接受批评, 正如魏书生所言:“批评是甜的, 结果也是甜的。”

四宽容是金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中国有句古话:“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友。”对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 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些微笑, 少一分严厉, 多一些宽容, 少一点指责;评价学生不要“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处理学生的过失不可“赶尽杀绝, 不留余地。”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偷偷地拿了同班同学的100元钱, 说实话, 刚开始我根本不知道是谁偷的。可是, 我却在班会上先表示了自己的愤怒, 然后诚恳地说:“关于这件事是谁所为, 我已心中有数, 如能知错就改, 请在两天内找机会把钱放回原处或悄悄交给老师, 老师会替你保密, 我和学生们也不会再追究。”一天之后, 被偷的钱失而复得。那位学生交给我一张纸条, 上面写道:“老师, 谢谢您的信任, 谢谢您的宽容, 我将永远铭记在心里。”我真庆幸自己当初给了这位学生一个台阶下, 没有穷追不放,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一个好的老师, 就是在他责备学生, 表现对学生的愤怒时, 他也时时记着:不能让孩子那种‘成为好人’的愿望火花熄灭, 而应充满情和爱。”

五反弹琵琶

教育的目的, 不仅是教好书, 更应育好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时常会碰到一些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对这类学生, 教师要通过耐心诱导, 发现其闪光点, 反弹琵琶, 因势利导。如一位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发现了黑板上画上了自己的漫画像, 出乎学生的意料, 他不但没有“怒发冲冠”, 反而对漫画及作者的水平大加赞赏并指出其不足, 说以后只要肯下工夫, 绝对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画家。那位学生当时又惭愧又感动, 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当教师面对恶作剧的攻击时, 切忌为逞一时口舌之快或所谓的“面子”而出言不逊, 甚至以“毒”攻“毒”, 应敞开人类灵魂工程师特有的博大胸怀, 担负起神圣职责, 精心雕塑他们的心灵。

六情理并用

“情深方能意切, 感人全在真情。”班主任要使自己的语言具有魅力, 一定要做到“四分含情, 六分叙理。”一次班上有一名学生没交作业, 他告诉我, 忘在家里了, 对此, 作为老师的我能怎么说?“真的吗?那回去拿来!”“怎么又忘了?明天给我带来!”我摸了一下那同学的头说:“老师相信你, 为了做好这次作业, 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 可惜老师看不到, 你有些粗心大意, 对吧?粗心大意, 可要注意克服啊。试想, 假如有一天你做了医生, 在给病人动手术时, 忘了把夹子拿出来, 岂不闯了大祸?”学生听了这样的话, 我想, 如果他真的忘了带来不会感到委屈, 只会觉得后悔;如果确实没有完成作业, 回去以后他也会“花不少心血”补上的。人心是土地, 感动是泉水。谈心容易动心难, 不动其也枉然。以情感人, 以理激志, 赢得教育的主动权, 教育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的队伍是形形色色的,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只要班主任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进行教育, 或“单刀直入”, 或“慢工出细活”, 掌握一定的谈话艺术, 就一定能说出一个精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湘蓉、李晶.班主任工作新探——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篇10

1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几点原则

(1) 本着关心和关爱的原则。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小学生来说, 班主任的爱是除了母爱之外, 让他们感觉到最为神奇和伟大的一种爱, 这种爱和母爱一样, 是温暖的, 是无私的。小学生的在心理上还比较脆弱, 从心理需求上面来讲, 初次离开父母, 来到学校, 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来自老师的爱, 班主任又是这老师中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老师, 因此, 关爱学生是每个班主任或者说是每个老师应当具有的最为基本的道德, 班主任的爱心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最基础的桥梁。

(2) 了解和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 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察赋的倾向, 就谈不上教育。”作为班主任, 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资料, 比如学生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以及成长经历等等, 同时也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 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只有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才能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处于主动地位,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在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同时, 还需要理解自己的学生, 理解是宽容和情感的体现, 理解学生能够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更要理解学生, 鼓励学生, 把师生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

(3) 班主任要信任学生, 并且保持班主任的威信。马卡连柯说:“信任——这是头等重要的法律”。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自我意识也会随之不断发展, 他们渴望别人的信任, 尤其是来自班主任的信任。信任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基础, 只有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沟通的意义。只有拿着信任这把金钥匙, 才能成功的开启学生的心灵,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应该注意的是, 班主任要保持威信, 对于学生的优点, 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但是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就要严厉地指出, 让学生明白, 对学生的信任并不是一味地放纵,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定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座丰碑, 引起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爱戴, 而不是表面的言听计从, 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钦佩会使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指导, 实现有效的沟通。

(4) 尊重和赞赏学生。人只有在受到尊重的时候, 才能实行有效的沟通。班主任得到学生的尊重, 才能树立班主任的威严, 当然, 想得到学生的尊重, 就首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是师生相处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 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 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感染力等各个方面, 学生只有在受到尊重的时候, 才能活着自我价值的体现, 尊重学生的个性, 能够使老师和学生处在一个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气氛中进行沟通。同时, 班主任对学生的赞赏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 班主任应当去发现每个学生独特的优点, 并且对其进行赞赏。当然, 作为班主任, 不能只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 也要看到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对学生的赞赏要自然流露, 不能简单的赞美优点或批评缺点, 而是要在赞美优点的同时, 同样的欣赏学生身上的不足, 帮助学生改掉缺点, 使学生在赞美和欣赏中,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茁壮成长。

2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几种新方式

2.1 新班主任的告白, 拉近师生距离

针对新接手的班级, 很多班主任会遇到这样一个状况, 就是学生会自然地把两个班主任进行对比, 在这种情况下, 新班主任想要与学生实现有效的沟通就困难很多, 一方面, 由于学生刚接触新的班主任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 学生在无法信任新班主任的情况下, 是很难与老师实现心灵的沟通的。这个时候, 作为班主任, 想要打开与学生沟通的大门, 就要换个角度, 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间, 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 老师可以选择告白的方式, 对学生展现出自己的诚意, 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征求学生的意见。比如可以问学生, 你们最喜欢什么, 你们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你们最需要什么等等问题,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把自己的需求写给班主任, 学生必然会被这种新颖的形式打动, 也对新的班主任产生信任, 就自然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班主任的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2.2 采取记者招待会的形式, 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很多班主任在想要了解班级情况时, 一般都是通过班干部会议来了解, 这样的方式难免会让学生们觉得有失民主, 会让很多不是班干部的学生觉得不服气, 这样, 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就会很难做。事实上, 在想要对班级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时, 可以尝试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 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征求和了解班级的情况, 这种方法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每个不是干部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来, 而且说话有人听, 所有同学一起说, 畅所欲言, 对于一些感情色彩的话题, 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辩论, 这种新颖的模式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大家一起讨论和监督, 并且达成共识, 实现有效的沟通。

2.3 多样化的主体班会

主题班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关于主题班会, 一般的老师采用的都是演讲的方式, 指定一个话题, 学生进行讨论。然而, 这样的主体班会很快会让学生失去兴趣, 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主题班会, 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演讲、朗诵、辩论、表演等等, 而班会的主题也由学生自行讨论决定, 在这一期班会结束后, 讨论出下一期的班会主题, 这样不仅丰富了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 也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开展班会的兴趣, 学生会为下一期主题班会积极的准备, 快乐的参加, 需要强调的是, 班主任要全程参与到班会中来, 与学生达成一致, 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 实现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

2.4 周记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周记里, 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变化, 这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从周记中, 老师可以看到学生身上平时看不到的一面, 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很多学生对周记没有兴趣, 认为没什么可写, 或者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 随意的写几乎话, 在这个问题上, 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当有的同学认将认真写的周记交上来时, 老师要认真的看, 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及时的鼓励或者开导, 在功课紧张, 面对面交流时间少的情况下, 周记是联系师生感情的一个最好的纽带。老师用认真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周记, 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 将心理变化和遇到的困难挫折写进周记, 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或者指点, 久而久之, 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通过周记, 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与各科老师之间的流通情况, 有的学生会将对其他任课老师的意见写进周记, 班主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每周一次的交流, 是师生之间沟通必不可少的一个纽带。

3 总结

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 不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用其自身所体现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更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个人生观的发展。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工作, 是做好班主任的一个基础性工作, 老师们要充分重视起与学生的沟通, 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杨晓东.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几个技巧[J].长三角.教育, 2010 (3) .

[2]章丹.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艺术和方法[J].考试周刊, 2009 (44) .

[3]李世雷.试论班主任如何和谐地与学生沟通[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 (8) .

[4]管国梁, 李翠琴.班主任工作中的"三为主, 三沟通[J].文教资料, 2006 (13) .

[5]胡雪红.教育应抓住学生的心理——浅谈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感想[J].考试周刊, 2009 (26) .

[6]卢怀蓉.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艺术的感悟[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7]黄文英.以德载美, 以美促德——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J].新教育.教育科研论坛, 2009 (12) .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篇11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谈话技巧

一、要有准备地谈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要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要在谈话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胸中有数”。这个“数”,是指对情况的了解。了解是谈话的前提。谈心要知心,而心总是可知的。抓住学生的心理症结,有的放矢地接触学生的思想,打动学生的心,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接触。任何成功的谈话总是以对情况的了如指掌为基础,以心理接触为前提的。

二、轻松愉快地谈

与学生谈话,不可忽视情感的作用,因为情感是教育信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要架设这座“桥梁”,关键在于教育要寓理于情,以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努力创设愉快、宽松的谈话氛围。这样才能引起肯定性的情绪反应,使学生愉快地、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记得有一天下午上第一节课时,我刚走进教室,一个男孩就站起来说:“老师,我的书包被人拿了!”我说:“什么时候丢失的?”他支支吾吾地说:“是打上课铃前几分钟不见的。”于是,我就说:“你别急,说不定书包在家里等着你呢!快回去看看吧!”这个学生的家住学校隔壁。不一会儿,他果然背着书包来了。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我也忍俊不禁。下了课我把他找来,他低着头站在我身边,神情有些紧张。为了消除他的疑惧心理,我用平和的语气微笑着说:“你猜猜,我是怎样知道你的书包在家里的。若是猜对了,老师还要表扬你呢!”他看了看我,又搔了搔后脑勺。“没关系,你只要照实说,一定能猜中!”他见我丝毫没有批评指责的意思,就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他说:“只要爸爸中午不在家,我一吃完饭就会在外面玩。今天玩得特别开心,一时忘了上课的时间,听到学校打预备铃,我赶紧往学校跑,来到教室发现没带书包,怕老师批评,就说书包不见了。”听了他的话,我高兴地说:“呀!你说的和我想的完全一样,猜中了!你是个能说实话的好孩子!”他乐了,接着我给他讲了“一个不善于休息的人,也就不善于工作和学习”的道理,并指出不实事求是,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谈话始终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这样不仅使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主动提出愿意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和帮助。人们在愉快的心境下交谈,易产生求同和包容心理,能增强对对方观点的接受性,减弱排斥性。这一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们班主任运用谈话使对学生进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三、因人而异地谈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教育语言的个体差异性。班主任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看人下菜碟”。譬如,对领悟快、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一般宜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言词要含蓄、婉转,对胆孝内向的学生,应化严肃于幽默之中,以班主任的态度、语气消除其紧张情绪;对个性强、脾气执拗的学生,则要“刚柔并济”,既不能让其任性,又要防止学生“顶牛”;对那些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学生,应多肯定他们的长处,“长善可以救失”,用学生自身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

四、实事求是地谈

学生虽然年龄小,都是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但他们对好话和坏话,真话和假话还是能听得出来的。班主任在进行集体或个别谈话时,千万不能用“哄一哄”、“吓一吓”来代替说理。一定要尊重事实,入情入理,甚至要设身处地。如,一次班上的文艺委员在发学校包场的话剧票。只见小波同学冲着她大声嚷嚷:“快给我换一张前面的。你要是不换,就得把票给我退了!”事后我把小波找来问原因。他说:“我的票座位太后了,看不清,要她换一张前面的,她不吭声,我就火了。”我接过他手里的票一看,座位是偏后了些。小波又是个近视眼,看不清确是事实。于是我就说:“你要求换一张前面的票这没有错。老师支持你。要是我和你的情况一样,也会这样做的。不过,我不会冲着别人大喊大叫,因为这样做不礼貌,再则也是纪律所不容许的。我会用商量的口气与别人说。这样吧,我有一张票,位子也比较前。因我是老花眼,座位远点没关系,咱俩换一换好嘛?”话音刚落,他的眼眶湿润了。不知是感激老师的理解,还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想大概兼而有之吧!试想,若当时一味去批评他,甚至强迫他去向文艺委员道歉,以正纪律,其效果会如何,那是可想而知的了。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真正体现是师生之间的亲切“谈心”,而不是“我说你听”强行灌注。可以说班主任同学生谈话与其说是用口讲,不如说是用“心”。以心换心,人之常情,没有诚意,难以服人。一次成功的谈话所付出的劳动,不亚于一堂好课的艺术构思。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同样,与学生谈话也要讲究艺术。这样才能以语言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篇12

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 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话, 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 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 这样就使谈话具有一定的难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要想提高谈话效果, 必须讲究艺术。其艺术性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谈话前要有准备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之前, 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 设计出科学的谈心内容和方法。

“内向型”学生, 不善言辞, 但勤于动脑, 悟性较好。与他们谈心应采取平等对话方式, 使他们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可亲可爱, 使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解”之时能够豁然开朗。

“巧言型”学生, 思维敏捷, 口语表达能力强。与他们谈心, 应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 掌握事实根据, 对其谈话内容要去伪存真, 使其口服心服。

“谦虚型”学生, 遇事谨慎, 缺乏自信。与他们谈心, 应推心置腹, 坦诚相见, 提出明确要求,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多疑型”学生, 往往对教师的谈心, 存在诸多顾虑。与他们谈心不但要以情感人, 更要以理服人。要用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 要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

二、把握谈话的时机, 精心选择谈话的时间、地点及场合

捕捉谈话时机, 把握谈话火候, 谈话效果将事半功倍。一般情况下, 当学生知错认错, 试图改变, 需要帮助时, 当犯了错误, 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 当骤遭不幸, 悲痛万分, 需要安慰时, 当内心抑郁, 愁绪满怀, 需要排遣时, 当取得成绩, 满心欢喜, 需要认同时, 当遇到麻烦, 筹莫展, 需要指点时, 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过早, 时机不成熟, “话不投机半句多”;过迟, 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 于事无补, 悔之晚矣。

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工作安排情况及学生思想状况与情绪表现。如学生情绪不稳, 容易激动发火, 此时不易谈话。如学习太忙, 学生也会心不在焉。地点、场合的选择对个别谈话尤为重要。一般而言, 应选择清洁、舒适的而不是杂乱无章、难以置身的地方。应选择比较清静易于定心, 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 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 应选择学生感到亲切、自在的地方。比较严肃的谈话, 应单独找学生谈, 以引起重视。

三、谈话要有明确的目标

找学生谈话, 要有明确的谈话主题, 即要明确谈什么问题, 在到什么目的。找学生谈话, 通常有下列目的: (1) 掌握情况, 便于下一步开展工作; (2) 解决问题, 化解矛盾, 排忧解难; (3) 鼓励进步, 激发向上; (4) 布置工作, 明确责任, 指导方法; (5) 沟通感情, 融洽师生关系。但谈话不能企图同时解决许多问题, 谈话的目标要尽量集中, 内容要围绕主题进行, 时间不可拉得太长, 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要适可而止, 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样的谈话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 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 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平等原则

与学生谈话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不可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 消除学生顾虑与拘束, 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 得到教育。

2.真诚原则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做到以情感人。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惟有炽热的感情, 才会使“快者掀髯, 愤者扼腕, 悲者掩泣, 羡者神飞”。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 心理上有了沟通, 心灵上引起共鸣, 学生才能敝开心扉, 将内心坦露无遗。在谈话过程中, 如果班主任带有厌恶的情绪, 甚至皱一皱眉, 有一点走神, 学生都会敏锐地觉察到。若让学生产生一种被轻视、被愚弄的愤怒, 就会引起师生间的树立情绪, 影响谈话效果。

3.尊重原则

找学生谈话时, 要态度和蔼, 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 要倾听对方的诉说, 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困惑、疙瘩、怒气、忧愁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 要与人为善, 正面引导, 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 挖苦讽剌, 话难听、脸难看。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这样学生才会为之倾心, 与之交心。

4.差异原则

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因事施法, 不可千人一面。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情绪心态、表现情况, 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同学是直性子, 性情豪爽, 谈话就要开门见山。有的同学自尊心较强, 谈话就应含蓄一些, 旁敲侧击, 不要硬把一层“窗户纸”捅破, 对方接受不了。

五、要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

谈话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 还要有广博的学识,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信息学、美学等综合知识,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灵活运用谈话的技巧, 这样, 与学生谈话时才能应对自如, 游刃有余。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要有启发性, 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 最好能让学生在提高认识的情况下, 自己做出合情合理的结论, 以收到自我教育的成效。学生的认识提高了, 感到有必要了, 他们才能自觉地去做。我发现一名学生有早恋倾向, 就把他找到了办公室。我没有直接批评他, 而让他品尝了一个小杏, 问他什么滋味, 他皱着眉头说:“又酸又涩。”我又让他品尝成熟的杏, 问他感觉如何, 他答到:“又香又甜, 非常好吃。”我见时机已到, 问:“为什么?”他答道:“因为小杏还没有成熟, 吃起来自然又酸又涩了。”我接着说:“中学生谈恋爱就像吃小杏一样, 过早地品尝它, 只能是又苦又涩, 自食苦果, 待到它成熟的时候再去吃, 才能香甜可口。”学生恍然大悟, 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教育。在我的启发下, 他真的变了, 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最终考上了大学。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论文下一篇:结构化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