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与新农村建设

2024-10-07

地理教学与新农村建设(精选12篇)

地理教学与新农村建设 篇1

村容整洁, 是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村容整洁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卫生, 它涵盖了对农村整个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 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目前, 农村环境污染蔓延, 农村的土壤和水质遭到严重破坏, 削弱了农用地的产出能力, 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而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 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宽裕。

农村环保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目前,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 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 就不能说整个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 只有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 改善农村的面貌,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社会发展水平。

3.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构建文明乡风。

近年来, 农村环境污染以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居多, 长期污染积累的矛盾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甚至造成农民利益严重受到侵害而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进而导致农民产生极端想法, 这给农村的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而完善农村环境发展建设, 依法建设农村环境问题, 有利于构建文明乡风和和谐社会建设。

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1. 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农村的面源污染主要包括水源污染、农田土壤污染、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等。另外, 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严重问题。目前, 部分中小型城市对垃圾的处理不够重视, 较多的被运往农村堆放或掩埋, 而农村的生活垃圾更是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 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乡镇企业取得了迅猛发展, 在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原因, 导致乡镇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3. 乡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突出。

乡村城镇化被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做法, 得到了大力推广。但部分地方小城镇的发展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 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进行评估, 盲目引进落后项目, 甚至国家禁止、淘汰的项目, 以致造成土地荒废、河流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4. 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农村环保法整体不完善, 宣传力度跟不上, 从而出现为了部分集体的经济利益“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做法。如, 盲目开采资源, 造成山体、河道被毁, 林木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 把环保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综合规划, 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的多元素优化发展及和谐共处的各个方面。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以道路交通、垃圾处理等硬件设施和村容整治上,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2. 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从宣传《环保法》等着手, 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来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环保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 还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 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强化农村环境法律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将强化法制建设作为基础保障, 加强立法工作, 严格执法管理。进一步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建立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制体系, 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

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以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农业标准化建设为载体, 继续壮大特色产业;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 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 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地理教学与新农村建设 篇2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对此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加上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党组织内新鲜血液少及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二是部分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工作要求不适应。部分村级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三是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党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

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先富起来的个别干部,有的带富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影响自己受益,造成带富能力发挥不突出,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四是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是“空壳村”,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又是实践者,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为建设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

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方面有新举措。没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同时,着重解决好部分党员“双带”能力不强的问题,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培训班,涉农技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提高党员服务农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和水平,当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此外,还要加快工业反哺农业进度,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继续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人才进驻农村协助支村两委带领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而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农户“四轮驱动”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二要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方面有新气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良好社会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新风尚,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切实提高改造农村精

神风貌的本领。在乡风文明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村容整洁方面,要抓好示范村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从清垃圾、清污泥、改水、改厕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要引导村居民搞好住房建设。因村制宜搞好旧宅基地有序流转和折旧建新工作,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逐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住房改造。

三要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方面有新提高。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管理民主是体制保证。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体制障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村级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知识

图书馆与新农村建设 篇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而图书馆作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公共文化机构,作为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场所,在发展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各项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有些问题值得深究,许多农民虽然经济上脱贫了、富裕了,但精神上却相当贫困。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赌博、封建迷信和一些陈规陋习等落后现象比较突出。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图书馆享有人类知识宝库的美誉,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其优势是其他机构无法取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农村物质基础,但它通过对农村群众的教育、引导和培养,来达到促进农村发展的作用。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因此,需要图书馆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个知识交流与传播的平台,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同时也推动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图书馆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传播文明、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自己的特殊作用。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把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把农民的动力发挥出来。

(一)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

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入手,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图书馆要抓住机遇,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功能,不但要为广大农村读者提供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读者教育工作等。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特长和优势,在充分考虑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的的农民培训计划,吸引农民广泛参与,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努力。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村的增产增收和改变农村面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而且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确立创新、民主、和谐的理念,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科学致富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农民利用科技知识的本领

怎样尽快脱贫致富,已成为大多数农民群众积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科技致富为目的的读书活动也就成为了广大农民的现实需要和自觉选择。

图书馆可以联合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优质的人力和资源,开展以科技致富为目的的各种致富项目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讲座,送知识、传信息、交流经验,联合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请专业的科技工作者为本地农民提供技术讲解、培训。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和身边成功的实例,让他们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和信息致富的重要性。

(三)为农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随着农业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可以对适用于本地区的科技文献资料进行开发、加工、整理,采取直观、易懂、实用性强的宣传形式为农民服务。

由于农村中农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普遍不高,在信息的利用上带有盲目性,在项目的选择上容易出现一窝蜂现象,因此图书馆可以直接面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农业政策,国际、国内市场情况,全国各地农产品需求信息等等,帮助农民尽量按照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引进优质良种,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用工需求方面,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信息网络优势以及参考咨询优势,为农民提供生产信息、科技信息、致富信息,以及城市用工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有针对性地编译农村致富科技专题资料,送书下乡。

(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图书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设施,在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乡风”就是指在农村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迫切需要充实精神文化生活。图书馆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和信息优势,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给农民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使他们在娱乐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农村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结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和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有效地抑制社会丑恶现象,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安定。

(五)加强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新兴力量。图书馆应该调整服务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如对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和部门,开展上门办证,上门送书,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针对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自身技能单一的实际情况,图书馆与各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为培养新型农民,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乡村和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环境的差异,对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存在分歧,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和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图书馆在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对现代科技的接受能力,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无论是从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都能融入这个大家庭,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利用共享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央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共享工程通过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去,使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秀的文化信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互联网络、卫星传输、光盘载体等各种传输方式,把资源传送到全国省、市、县、乡镇、村各级中心及基层服务点。在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受到基层广大群众的欢迎。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共享工程的建设与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是紧密相关、互为促进的。

随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县、乡、村三级图书馆(室)网点建设逐步健全,图书馆要选派懂技术的业务骨干,深入到乡镇图书馆和乡村图书室,帮助基层图书馆(室)搞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网络,使更多的农村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一步扩大服务面,提高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共享工程已经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有力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共享工程建设,强化政府调控功能

由于农村图书馆(室)规模小, 馆舍简陋,共享工程服务点管理人员少(基本都是兼职), 普遍业务素质较低, 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县、乡级分中心的设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基本闲置,以至于基层网点无法宣传和开展此项业务,难以发挥作用。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参与,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方式。要认识到共享工程建设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关联性。共享工程建设不仅整合了农村文化设施资源, 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 有效解决农民“ 读书难” 、“ 获取信息难” 等困难。因而各级政府要借助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新观念,给予政策上的优待,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二)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敬业称职的技术队伍是办好共享工程的重要保证,应加强信息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整个共享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由于图书馆是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主体,因此图书馆要加强基层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支责任心强、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与服务要领的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并坚持培训先行的原则,在网点建设中和设备安装前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注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使培训人员切实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具有独立开展服务的能力。不能在技术支持人员走后,就使下发设备成为摆设。

(三)合理规划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建设

要从布局上解决共享工程服务点就近为农民服务的问题。首先在网点建设上做好调整。在抓好市、县支中心建设的同时,逐步将重点转移到农村基层。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点布局,尽可能扩大覆盖面。其次,理顺关系,从省、市到县、乡各基层点之间,要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有效的技术支持,保证信息通道顺畅,保障站点建设的顺利。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软、硬件环境,整合资源,形成共建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

(四)加强宣传力度,主动上门服务

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创新工程,它直接服务于农村群众。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共享工程的各种活动和服务效果,扩大共享工程的影响面,取得良好效果。

农村图书馆(室)与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必须树立主动、开放的服务观念,面向群众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农村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等功能。同时要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地区实际,上门服务。让农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享受先进文化成果的队伍中来。

总之,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组织农民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知识、民主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于荣全.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7).

[2]张敏.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3]温辉.浅谈图书馆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4]刘进. 新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新世纪图书馆,2008(5).

论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4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状况是, 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供给严重不足, 商业金融战略转向、机构网点收缩;政策性金融无力直接伸到最基层去适应农户的金融需要;合作金融的改革正在推进深化中。非 (准) 正规金融组织目前处于压抑状态。

世界各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 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 是三大主要支撑。其中, 农村合作金融应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村金融一个很大的特点是, 存在大量的短期性、周转性、受季节性影响的小额度融资活动;合作金融机构融资成本较低, 资金使用比较灵活, 道德风险相比较小, 对于解决贷款收益率低条件下的农村融资有很好的效果, 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比较优势。

1. 农村资金未用于农村经济

由于农业的先天不足, 容易产生农业资金的逆向流动问题。而这种情况在农村确实存在, 农业资金出现逆向流动, 农民的资金转移到其他行业。一方面, 县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审批权上收, “储蓄所”化, 造成资金只进不出, 农民的钱存的进去而贷不出来, 使得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得不到大力支持;另一方面, 邮政储蓄更是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通过其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吸收了农村大量的闲散资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资金不能用来支持农村经济。而农村信用社又以资金上存形式抽掉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县域资金, 用于其他方面的建设, 而目前信用站又被撤销, 致使农村金融资源严重不足。这是农村金融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棘手的问题, 是解决农村资金的关键。

2. 农业生产的现状产生信贷高风险

农业资金投入具有典型的季节性, 农业生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 遇到任何的旱涝灾害都可能导致的资金的流失。农民资金底子薄, 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抵制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另外, 受农村经营体制 (以家庭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限制, 农村信贷呈现多贷方 (大量的个体农户) 、小额性 (用于一项农业生产的资金, 如建塑料大蓬) 的特点。同时, 由于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而同一地域的农业资金可能只来源于一个金融机构, 这样,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就会出现所有的贷方遇到同一个问题, 造成大量的资金无法按时回笼。

由于受贷款集约化经营和商业性行为的影响, 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 层层上收贷款审批权限, 强化一级法人管理和成本核算, 提高了信贷的额度和审批门槛;另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运行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是大企业贷款的几倍, 形成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信贷歧视。

3. 农民贷款的监督成本

就农业资金投入来讲, 农民是主体。也就是说, 农民是农业资金信贷的主要对象。这样,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他们中无论是那些政策让倾向于农民的还是独立的都不得不考虑对农民贷款的监督问题。一方面, 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这导致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的监督成本较高;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使用情况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 这也导致农民贷款的高监督成本。

监督成本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于农民这种典型的高监督成本的融资对象, 金融机构是不会考虑的, 至少是不会重点考虑的。因此, 如何降低或转移农民贷款的监督成本是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一个方向。

4. 农业资金支持配套及使用服务系统匮乏

农业资金支持配套服务常常难以到位, 一方面, 地方财政扶持力度并不够, 虽然国家财政给予农业诸多支持。缺乏农业产业化信贷投入的风险补偿机制, 不利于调动金融机构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 农业保障、保险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农户遇到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时, 缺乏相应的资金救助和保险补偿。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这是一个事实。而这一事实将直接导致农民对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换句话说, 农民不会或者不精通农业资金的使用。这样, 建立与农村金融体系向配套的资金使用服务系统势在必行。而实际情况是, 农业资金的使用往往由农民自己决定, 农业资金使用的服务机构严重缺乏。

总之, 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的核心即是如何降低农业资金信贷的风险问题, 它包括农民贷款产生的高额交易成本问题和如何使资金流向农业的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也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依据和立足点。

二、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及小额贷款模型

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解决金融体系本身的问题, 完成金融体系管理、服务、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创新;二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自身的问题, 如何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降低借方的监督成本等。

1.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农村金融体系的重点应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来增加农村金融的供给, 发挥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作用。目前对农村来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金融供给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 迫切需要对此进行相应的金融制度安排。

(1) 转换农村现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 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公正、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 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充满竞争和灵活的用人机制, 使得人才能进能出, 能上能下。总之, 要通过转换经营机制, 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

(2) 依靠制度创新, 积极防范操作风险。农村金融结构的目的在于为农业、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而不仅仅只为农民提供一个储蓄的场所。因此, 必须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任务, 禁止农业资金用于其他行业, 特别是就近吸收的当地农民的存款更应该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制定农村信贷的激励措施, 既要鼓励农民贷款, 又要奖励办理农民贷款的员工。建立区域金融服务机制。建立区域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机制, 取缔不规范的信用社, 在经济发达乡村建立信用分社, 实行规范化管理, 以更好地集聚农村资金为农所用。

(3) 实行业务创新, 建立现代信息流通体系, 降低农村金融交易的成本。加快电子网络化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 实现业务实时化、系统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以适应农村各类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开发有潜力、有吸引力的业务品种, 以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创办个人理财、整合存贷款、代理、结算业务;积极开办小额存单质押、保险质押以及其它有价证券质押贷款业务, 使农村居民手中的“死钱”活化, 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办理银团贷款, 使信用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分散风险。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应建立完善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信用社可在贷款利率上实行差别利率, 对担保方式的贷款实行高利率, 抵、质押方式的贷款实行低利率, 对优质客户实行低利率等。

(4) 金融服务的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确保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弥补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上的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在提高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 推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业务, 妥善处理好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关系, 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辟并占领市场。改进贷款方式, 简化贷款手续, 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作风, 推广使用农户贷款证制度, 采取“一次核定, 随用随贷, 余额控制, 周转使用”的办法, 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 完善信贷、资金、结算及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和保障等服务功能, 提高支农综合服务水平。要在优先保证满足社员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 扩大服务领域, 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包括农民住房贷款、购买高档消费品贷款、子女上学贷款等等, 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2. 小额贷款模型

在完成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同时, 建立一个适合农村金融机构使用的信贷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前文分析, 降低农业资金的信贷风险是提高农业资金信贷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本文提出一个降低农业资金信贷风险的小额贷款模型。

在我国农村, 许多人只要有机会得到资本和贷款, 都会用于农业生产或做小生意赚钱。然而, 由于制度不清晰的环境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评估信贷风险和管理执行机制的固定成本极高, 它严重限制了小额贷款者利用信贷的可能。因此, 根据个人情况, 信贷只适用于具有良好声誉和巨额资产背景的人 (个人化信贷) 。而贫穷的小额贷款者只能求助于亲戚或不合法的私人贷款, 他们要支付高得难以承受的利率。因为, 非法和道德约束导致了很高的贷款监督成本, 并且在发生违约时产生极高的强制执行成本。

这些问题可以用一个新型的贷款模型解决, 即小额贷款的联合信贷方式。这种贷款方式规定农民或小经营者如果能找到一个五至十人的小组为其贷款申请提供担保, 就能获得小额贷款。这使得他们能够启动自己的各种项目或小生意。如果借款人按时归还了贷款, 其他成员也可以获得借款的资格。因此, 风险评估的成本, 以及强制执行的成本, 不再由金融机构来承担, 而是由借款小组来承担。小组成员们将负责任地行事, 因为他们自己在确立小组的借贷信誉上有着很强的自我利益。如果出现违约, 就是整个小组的违约, 他们将再也没有借款信誉了。

另外, 组织借贷者小组还能够促进重要的信息交换, 并将一次性贷款契约转变为无限期的、不断进行的“游戏” (提供“人质”) 。借贷者们学习如何记账并如何按时偿还。在这样一种社区支持的环境中, 贷款者也将学会节俭。

事实上, 小额贷款模型并不复杂, 它只是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了小额贷款的高风险问题。 (1) 它将成功地解决小额贷款的多对一的交易割据, 通过联合的方式减少贷方的数量, 从而降低监督成本; (2) 金融机构的监督成本转移给了联合贷款小组, 而这一部分成本在小组内被进一步分割, 直至成为个人能承受的程度。

根据以上分析, 小额贷款模型适合我国农村的现状, 所不同的是,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联合小组的组建和责任承担方式。

参考文献

[1]石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织理论研究[J].理论探讨.2006 (5) P.38

[2]蔡银寅等:农民资金的调查分析[J].甘肃农业.2006 (6) P.98

[3]高扬: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6 (5) P.36

[4]Ronald·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l, Nov.1937

[5]周建荣: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 (12) P.31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5

一、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局 ,瞄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政策转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强化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协调发展。鉴于“三农 ”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薄弱环节 ,在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并将其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通盘考虑 ,逐步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具体化 ,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 ,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 ,是解决“三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五个方面。具体来说 ,就是要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大力加强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必要对相关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认真准确地把握。

一、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局 ,瞄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政策转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强化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协调发展。鉴于“三农 ”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薄弱环节 ,在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并将其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通盘考虑 ,逐步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具体化 ,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 ,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 ,是解决“三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五个方面。具体来说 ,就是要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 ,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明显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既为解决“三农 ”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 求 ,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 ”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必然性

(一)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城乡发展不协调。第一 ,城乡经济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 1997年以来 ,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 1997年为 2 1 47: 1,到2003年扩大到 3 1 23: 1,直到 2006年底 ,这种势头仍未根本扭转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 6: 1[ 1 ],更为严重的是 ,我国城乡差距扩大化的问题 ,在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显得更为严重。第二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高度失衡。近年来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了严重失衡 ,甚至在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中 ,城市的繁荣部分地建立在农村萧条的代价上。在用于公共产品生产的资源 ,要素投入和享受公共产品供给服务方面 ,城乡之间不公平程度迅速扩大。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停滞和退化形成显明反差。另一方面 ,农村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处于极度的不公平状态。第三 ,城乡制度创新严重失调。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 ,呈现了严重的不协调状态 ,由此导致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权益保护和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

一方面 ,农村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于城市。自 20 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于城市 ,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仅严重滞后于城市 ,还是整个农村改革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 ,尚待进一步试点和探索。以上各方面改革的滞后 ,实际上限制了制度条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能力 ,强化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困难及城乡差距的扩大态势。另一方面 ,城乡分割 ,与二元结构相对应的制度基础尚未受到根本动摇。近年来 ,虽然在城市和农村内部的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横跨城乡的体制改革大多已经启动 ,但在总体上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重工轻农和重城轻乡的政策倾向在总体上仍然比较强。由此导致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权益保护 ,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的分享上 ,往往处于被歧视的地位。这不仅加剧了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失衡 ,也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直接表现。以上这些城乡发展中严重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必然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与风险迅速增加。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下降 ,甚至会加剧和激化社会的矛盾对抗和冲突 ,导致城乡之间良性互动 ,共同发展的局面难以形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从谈起 ,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也将无从实现。(二)统筹城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的发展阶段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已是大势所趋。国际经验表明 ,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的现象比较普遍。我国实行了长达 50多年的农业支持工业 ,农村支持城市的倾斜政策 ,致使农业、农村经济不断萎缩和萧条 ,已成为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 ,解决“三农 ”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战略和新政策应运而生。但实践中仍存在着误区。不少人认为只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能解决“三农 ”问题;有的人认为工业反哺农业只是一种趋势 ,而事实上仍从农业、农村大量廉价提取资源 ,在这种主导观念的驱使下 ,一些地方重工轻农 ,重城轻乡 ,甚至打着统筹城乡的幌子继续剥夺农业资源。诚然 ,“三农 ”的发展确实需要外部环境和条件 ,但工业化、城市化绝不能替代“三农 ”自身的发展。在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的条件下 ,特别需要加强农业、农村这一承接载体的建设。

三、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一)架构解决“三农 ”问题的全新政策体系。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 ”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2003年一年内 ,党中央、国务院两次召开农村工作会义 ,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路 ,将“三农 ”从“基础地位 ”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的位置。之后 ,再次把关于“三农 ”问题的政策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提出了 9个方面 22条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接着 ,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 ,减免农业税 ,并推行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项补贴政策。这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使广大农民深受鼓舞。这一年财政支农也创下历史新高 ,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超过 2000 亿元。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作为 2005年农村工作的主题 ,按照“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的思路 ,出台了 27条惠农政策 ,除强调稳定、完善和加强行之有效的政策外 ,还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 ,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 ,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 70%等一系列新政策。2005年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 ”的支出超过 3000亿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迈出了新的步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这是新时期中央解决“三农 ”问题思路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两个趋势 ”的重要论断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新阶段解决“三农 ”问题的指导思想 ,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的机制定下基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并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是第一次关于“三农 ”问题系统性、综合性的表述。2007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强调“统 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008年 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就统筹城乡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全会关于把握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论述充分表达了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的期盼。由此 ,形成了一个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包括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 ,以城乡统筹为核心的农村政策新体系 ,这是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二)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2006年 1月 1日 ,在我国实行了 20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这是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的一个标志 ,也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国家已经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管理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特别是加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财政金融制度的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中央决定 2006 年到 2010 年 5年间 ,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 2182亿元 ,这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行动。与此同时 ,国家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 , 2006 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突破了 4000亿元 ,[ 2 ]2007年有了更大的提高。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结果 ,也是深化农村改革 ,实现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

四、统筹城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就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 ,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亿万农民在改革中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所以 ,要进一步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发展始终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层任务。因此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在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上 ,逐步建设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同时 ,鼓励和引导农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先导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当前 ,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明显进展 ,自 2006 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 ,农村改革逐渐进入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先导的综合改革阶段。因为 ,一方面 ,全面加快农村金融改革 ,其长远意义值得高度重视。农村税费改革主要解决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 ,由于特定时期内农民税费负担的有限性 ,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农村金融改革主要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撑问题 ,它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 ,更多的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可以为农民增收提供动力。因此 ,今后的农村改革 ,应该以农村金融改革为中心。

另一方面 ,取消农业税 ,并非标志着农村税费改革大功告成。农村税费改革成就能否巩固 ,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效。另外 ,当前的“三农 ”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问题 ,需要农村改革的系统突破 ,单靠几个方面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 ”问题。基于以上原因 ,必须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巩固以往改革的成果 ,不断实现制度创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制度保障。

(三)搞好乡村建设规划 ,逐步改善村容村貌。

在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 ,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 ,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的意愿 ,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 ,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 ,体现地方特色。农村各地的发展差距很大 ,改善村容村貌的工作也必然是起点有差距 ,过程有快慢 ,水平有高底。切不可脱离实际 ,违背农民意愿 ,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因地制宜 ,稳步推进。

(四)注重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统筹城乡 ,建设新农村 ,应该按照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把提高农业发展能力、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活跃农村的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 ,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 ,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发展基层民主。通过完善“一事一议 ”和村务公开制度 ,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五)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要体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建设上 ,还应体现在保持山川秀美的生态特色上。新农村应该是田园风光秀美 ,生活比较和缓 ,感觉自然和谐的生态新农村。生态新农村建设就是发挥农村特有的生态优势 ,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发展生态经济 ,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 ,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新农村 ,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坚持以人为本 ,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环境友好 ,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生态新农村也是顺应农民渴求创造新环境、培养新观点、养成新习惯、过上新生活的愿望。建设生态新农村 ,一是要政策到位。必须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 ,以国家财政所带动的投资为主 ,来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改造 ,保持农村自然和谐的田园风貌。二是规划先行。在生态新农村建设中 ,规划是前提 ,设计是重点 ,首先抓好规划 ,村庄规划 ,房屋设计由专人统一把关 ,避免随意性 ,增强整体美和特色美。为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 ,在生态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 ,注意传承建筑文化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坚持不要千篇

论群众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改革;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9.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45—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受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社会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正是这种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要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是空谈。所以,我们要把加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农村群众文化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群众文化人才包括乡镇和村居的相关工作人员及群众文艺爱好者。目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素养不高等问题。一方面文化站和村居中从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业务人员,对农村群众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开阔,不能完全适应农村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村文化人才非常匮乏,往往群众对某类文化活动有热情、有需求后,却找不到相关人才进行培训和指导,导致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二)农村群众文化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

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包括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等。各级政府、组织对农村群众建设的资金投入虽逐年加大,但赶不上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的需求。由于缺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会资金对农村群众公益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投入也缺乏积极性,无法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文化生活需要。难以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农村群众文化共享、共建局面。

(三)农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同意识相对薄弱,参与度不高

认同意识是凝聚农村群众人心的基础性前提。然而,由于历史以及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群众对文化事业的参与热情不高,从而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缺乏牢固的文化心理基础。同时,由于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政府即行政权力的推动所造就的,这就使得农村群众的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农村群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很容易演变成为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性被大大突出,而文化性、群众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在村民的心目中,政府推动的文化活动变成了政府、干部追求政绩的过程,村民主动参与的欲望大大降低,部分村民甚至产生厌烦、抵制情绪。

二、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形成科学文明乡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群众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群众文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思想素质、文化水平

要缩小城乡差别,彻底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文化落后的面貌,就必须提高中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强化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农村群众文化的开展,将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群众文化有宣传教化的功能,可以通过办图书馆,文化站及各种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健康向上的文艺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化信息和思想观念,从而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引导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造成的宗法观念、自私保守观念的制约。

(二)群众文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文化也是生产力,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单纯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而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了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三)群众文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农业生产力

市场经济确立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变革的主题是顺应市场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逐步建立健全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这些变革开拓了农民群众的生产活动领域,也给农村群众文化增添了新内容。经济的转型,要求农村群众文化开展要有一个明确导向,这就是为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提高,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鸣锣开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在文化方面,人们更多地把着力点投向与现实最为贴近的经济,农村群众文化的经济功能也就突显出来了。它深入到专业村、专业户及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深入到农业部门的分工协作及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起到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减缓矛盾、平衡心态的社会润滑剂的作用和团结凝聚民心的作用。

(四)群众文化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培育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就要从培育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入手,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活动,广泛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尊重农民文化首创精神,增强吸引力,富有创造性,让农民群众在参与文化建设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要加强农村文化实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农村新型民间艺人,形成一支扎根农村的文艺队伍,增加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三、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所以,我们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来持续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首先,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从体制上讲,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真正做到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切实增强事业的内部活力。尤其是乡镇文化站的体制,要十分明确。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其次,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从现阶段来讲,一是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如教育、科技、党员电教、村级活动室建设等。二是要建设好三个层次的阵地,即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剧团;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三是要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农民图书、农民健身和民间艺术发掘利用这六大工程。四是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变送为“种”。

最后,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好适合农村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一是要大量出版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二是要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并把它搬上银幕,立上舞台,更好地服务农民。三是大力發展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大农民自身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

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7

一、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美国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创新不是仅指制度的某种变化, 而是指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去取代原有制度, 或是对某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的生产过程, 是制度主体为解决制度短缺, 从而扩大制度供给获得潜在收益的行为。道格拉斯·C·诺思基于新古典思路, 把制度变迁的原动力归结于理性人对制度变迁过程中成本-收益的比较计算, 认为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制度转换的边际成本等于制度转换的边际收益, 从而推理出了制度创新的一般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制度创新的基本诱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所谓“潜在利润”也即“外部利润”, 是一种从已有的制度安排中主体无法获得的利润。

二、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为例的制度创新各主体行为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过程中既涉及各级政府也涉及村民和村级组织, 费税改革后, 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 “三提”的取消, 改变了农村公产共品制度外筹资制度;其次, “五统”的取消, 使中央政府开始承担了那些本应承担的公共产品供给;再次, “一事一议”方式确立了公共产品决策制度。

(一) 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 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在我国, 政府拥有绝对的政治力量优势, 且拥有资源配置权力, 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各种手段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 这就决定了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主体。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 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双重的:一是经济目标, 即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二是政治目标, 即最大化垄断租金从而使权力中心及由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收益实现最大化, 以换取最大化的政治支持, 并抑制潜在威胁的反对势力。制度变迁如果选择渐进式的方式进行, 则在制度变迁的早期决定制度安排的关键在于“居于支配地位的上层强有力决策集团的预期净利益”, 且“对于统治精英的政治经济成本和利益, 是对变化的性质及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由此, 只要权力中心的政治净收益大于零, 中央政府则可能进行制度创新。初期的制度创新通常只是小幅改进, 对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触动不会太大, 且成本相对较小, 但这一时期的制度创新并没有完全达到制度变迁的目标。事实上,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和财政分权体制的实施, 地方政府在向市场经济渐进的过渡中通常扮演着主动谋取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 也就意味着只要制度创新对地方政府净收益为正, 地方政府就可能成为发动制度创新的角色。

(二) 村级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村级组织作为农民的自治组织, 由于存在社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必然会成为农村公共产品最积极的供给者。但由于其缺乏自主财政, 村级组织必然会通过制度创新来弥补这一缺陷, 如资金筹措制度创新, 除了向村民分摊机制外, 还会向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钱、或通过在外工作人员“捐”钱等手段。沿海地区农村则向村级集体企业筹资、土地出让筹资等。但是, 这些制度创新均无法在整体上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三) 村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村民除了进行制度创新进行合作供给外, 更主要的是通过“呼吁”和“退出”来推动政府的制度创新。现阶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现状就是农村组织绩效衰减的现实反映, 我国村镇之间不存在竞争, 竞争机制失去作用。当农民得到的公共产品供给与为此承担的费用反差巨大时, 那些对组织忠诚并愿意留在村中或无法退出的村民就会向各级政府“呼吁”, 呼吁有被政府允许的, 如“上访”向政府反映问题;当然也有不被政府允许的, 即各种“群体性事件”, 其中有些成为“恶性事件”。各种形式的“呼吁”形成了各级政府的压力, 使维持现有制度的成本不断加大, 而制度创新的收益 (如维持政权稳定及合法性的收益) 也在增大。一直以来, 我国农村就受到严格的退出约束, 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将农村成员的退出限定在升学、招工等少数途径, 改革开放后, “农转非”户口虽然可以购买, 但面对高昂的成本退出仍很艰难;20世纪九十年代后, 各地开始松动对人口流动的限制, 使得追求更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村民可以有多种方式退出, 如在城镇购买住房、长期“暂住”、长期在外务工等形式。而农民的退出对农村影响又非常大, 比如升学或投资是退出最常见的方式, 使得人才和资金不断地流向城市, 导致农村自身的发展失去了根本动力, 公共产品资金筹措由此变得越来越难。

三、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启发

我国当前推行的新农村建设, 其关键与瓶颈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 而这种供给制度创新能否朝着真正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方向前进, 取决于中央政府能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农村的各项改革。地方政府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最大阻力, 因此要实现农村发展, 不但要增加其不支持改革的成本, 也要加大其支持改革的收益, 即必须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激励, 必须建立“事权、财权配置对称”的财政体制和“社会和谐发展决定政绩”的政绩考核制度。

村级组织最有积极性进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 但必须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 以确保创新是有利于全体村民, 而不是让村干部中饱私囊。农民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直接受影响者, 必须健全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以使他们真正的需求得到表达, 避免农民过度的“呼吁”和“退出”。当前, 党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决策, 全面推进农村及全社会各项改革, 明确提出了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基本制度。笔者认为, 中央的决策为全社会的各项改革提供了全局性的制度环境, 对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将创造极其有利的制度环境。

摘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制度创新,共同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著, 陈郁, 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2]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概念与原因[A].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 1991.

浅谈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篇8

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

该类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及农用薄膜等对农村土壤、水体等造成的污染, 目前化肥、农药已经导致东部地区水体污染从常规的点源向面源与点源相结合的复合型污染类型, 其将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尤其是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的使用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污染了农作物, 大量化学类农用品的不合理使用, 造成了土壤流失率高、利用率低, 其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污染物的累积性和迁移性。

1.2 工业污染

在当前国内农村发展过程中诸如造纸、冶炼及化工等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愈来愈多, 该类企业往往具备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同时没有防治污染的措施, 而地方政府为了搞活地方经济甚至给该类污染企业作保护伞, 导致近年来农村废弃物排放而使地方环境遭受巨大污染;同时部分农村为了搞活经济而炸山开矿、围湖造田等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功能性的破坏。

1.3 生活污水、垃圾污染

随着农村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居民生活垃圾和污水也大量产生, 生活垃圾不仅占去了大片的可耕地, 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 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地都造成了污染,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及管理缺失致使对该类垃圾处理率低。

1.4 养殖业污染

畜禽粪便在厌氧环境条件下, 可分解释放出刺激性气味, 会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养殖场排出的尿、冲洗物、部分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污染物, 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池塘;畜禽粪便及排泄物传播人畜共患病。

1.5 化肥、农药的施用不合理

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降低, 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 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2 农村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必要性

2.1 环境保护的意义

利于农村生产发展。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对土壤及水质受到破坏导致土地的产出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对农村环境保护不仅利于生产发展, 同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利。

2.2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1]

农村环境是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范围内的各种天然或经过改造的各种因素总合, 其是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环境问题则是在农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现象, 其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常必要的。农村广阔的水体、土地等遭到破坏则极难恢复, 其必然对环境承载容量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农村环境保护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村环境污染将从根本上侵蚀了农业耕作的基本物质, 其最终使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最终制约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因此对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发展的基本要求。

3 新农村建设途径

3.1 调整产业结构

新农村形式下的农业产业结构应结合当地实际, 因地制宜实现整个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间作套种模式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以及以牧养农、以牧促农型生态农业, 总之在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 调整产业布局。

3.2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在目前国内土地资源保护中首先应积极开垦“四荒地”, 尽量扩大土地储备, 但应做到土地与森林、草原等能够和平相处、互不侵犯;保护现有的土地数量及质量, 对土地的征收征用应格外重视, 避免出现征收征用的随意性、被动性。

3.3 加强水体保护

国内淡水资源及人均淡水资源都非常匮乏, 该现象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此加强对水体保护迫在眉睫, 政府应在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节水、保水技术和产业, 并应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进行节约、合理灌溉, 以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地方应下大力度对已形成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 可根据当地污水排放情况采取分散或集中治理的方法以最小限度的防止受污水体对其它水体或土壤造成污染。

3.4 加强环境规划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工作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的科普知识宣传, 提高工作的环境意识。宣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 提倡生态文明;鼓励公众参与, 实现社会化的环境监督和管理。

加大治理力度, 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应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 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 充分利用农家肥, 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通过推广立体式养殖模式建立生态养殖场, 因地制宜, 不断延长生物链, 这样既能做到充分利用废物, 又能就地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

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对危害、威胁农村和环境的乡镇企业, 严格执行环境“三同时”。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 做好乡镇的环境保护规划, 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系统建设, 以重点村庄为示范, 建设村垃圾收集点,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通过堆肥等形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回收利用, 配套化粪池系统, 处理粪便废污水设施, 就近作为肥料, 或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再还田。

3.5 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建立健全农业环境法律体系

我国正在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方式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推动污染防治重点流域, 区域和问题严重地区开展农村环境集体整治。由于县、乡财力不足, 能用于环保的资金有限, 因此, 需要国家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加大向农村倾斜力度, 以保障农村环保资金来源。

当前农业环境法律体系非常不健全, 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染等方面立法基本上是空白。原来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效力有限, 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 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3) :830~831.

福建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 篇9

1.1 福建茶业涉及面广

福建全省有茶园面积18.89万hm2,茶业总产量24.72万t。茶园种植遍及福建大部分县市。是福建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全省从事涉及茶叶产销及相关服务业的人员超过300万人,约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4。因此,发展茶叶经济成为福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关系到福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1.2 福建茶业的带动性强

基于特殊的自然属性、市场特性和消费特点,茶叶牵涉的面很广,产业关联度也很大。茶叶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包涵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众多环节。首先,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解决了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次,茶产业还涉及到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运输、信息、贸易、金融、餐饮、旅游等各行各业,并与其它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体系。因此,福建茶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茶业本身的问题,还是全省经济体系的问题。

1.3 福建茶业的贡献率大

2007年,福建全省茶叶总产值近62.33亿元,涉茶总产值达200亿元。虽然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大,但它是许多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此外,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名优茶、茶叶深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高,市场上每公斤几百元至几千元的茶叶并不罕见。部分茶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与茶叶的贡献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茶产业对推动安溪、华安等县的经济快速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应当把发展茶业当成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加以扶持。

1.4 福建茶业的平台性好

福建地理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类齐全,无性系良种多,加工技术精湛,所产茶叶畅销国内各地和海外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近年来,具有绝对优势的福建乌龙茶传遍大江南北,其中铁观音的影子随处可见。伴随着福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福建茶文化乃至福建形象也随着广泛传播与弘扬,茶叶已经成为福建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此外,由于特殊的血缘、地缘、茶缘等关系,茶叶成为闽台乃至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的纽带和农业合作的重要载体。目前福建已有200多家台资或合资茶叶企业。茶业是福建尤其是福建农民对外联系、扩大交流的重要平台。

2 福建茶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1 自然条件优越

一方面,福建省早在晋代就开始产茶,到唐代已为中国主要茶区,至今已成为全国的重要产茶省份之一。

另一方面,自然条件优越。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茶区人民的创造性,造就了茶树品种和茶类生产的多样性,福建产的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及花茶以其独具特色的色、香、味、形和优异的品质,深受消费者欢迎。第三,土地资源适宜。全省土地总面积12.14万km2,其土壤发育剖面好,土层深厚,水热资源等均有利于茶叶生产。第四,劳力资源丰富。全省劳动力资源人数为1396.6万人,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茶叶生产,并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2.2 品种资源丰富

福建素有“茶树良种王国”之称。全省已育成国优良种19个,省优良种21个,正在区试的品系有15个,保存种质资源8000多份。福建茶树品种多,适植性强,能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十五”期间,有4个品种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10个品种被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6个品种参加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丰富的茶树良种为全省开发研制各种名优茶奠定了物质基础。福建首创的短穗扦插技术,为推广无性系良种打下基础,目前无性系茶园已占总面积的95%,居全国首位,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3 茶类品种齐全

全省生产有绿、乌、红、白、花等五大茶类,为全国少有。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等除平潭县外的22个县(市)组成的闽南乌龙茶区;以宁德市天山绿茶、福鼎白毫银针白茶、福安工艺茶茉莉花茶、福州茉莉花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红茶等20个县(市)组成的闽东北多茶类区,其中白茶类为福建独有;以武夷岩茶、建瓯水仙、矮脚乌龙、政和白牡丹、松溪绿茶、正山小种等10县(市)组成的闽北乌龙茶多茶类区;以永安云峰螺毫、龙岩斜背茶、漳平水仙饼茶为主的17县(市)组成的闽西绿茶区。

2.4 市场体系健全

近年来,福建还加大了茶叶市场的建设,茶叶市场体系也逐步健全。2003年4月,在中国茶都一一福建省安溪县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并开通了电子商务网站,设立了茶文化研究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福建省另一家大型茶叶市场——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上千人同时进行茶叶交易。另外,已建成的还有福州西营里茶叶市场、闽东福安中国海峡大茶都等规模较大的茶叶专业市场。“十五”以来,海峡两岸深入开展了茶业经济资源、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与设备、经营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实现海峡两岸茶叶生产要素、茶叶自然资源、茶叶市场的优势互补。

2.5 科技不断进步

推广良种、提高品质、降解农残、无公害茶生产、有机茶开发方兴未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下大力气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和农药残留降解工作。同时,在乌龙茶产区推广应用空调做青技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乌龙茶制作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提高了乌龙茶的制优率。在绿茶产区推广应用名优茶制作机械,如绿茶从单一的烘青花茶原料发展到外形独特,针形、扁形、卷曲形、螺形等多风格的名优绿茶,促进绿茶产区名优茶生产,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另外,在茶叶产品的深加工方面也取得进展,保健茶、速溶茶及茶食品的开发利用,茶叶中有效物质的提取应用等等,足以表明福建茶叶在生产、加工方面都具备了较高的科技水平。

3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茶类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从茶类上看,绿茶产品特色不凸显,花茶的传统优势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白茶出口有潜力,但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乌龙茶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不够平衡。从品种结构上看,品种搭配不合理,采摘期集中,采茶工严重短缺;部分品种所占比例大,如“福云6号”面积达51万hm2,占全省茶园面积近四分之一,特别是闽东茶区,“福云6号”面积占茶园总面积50%以上。一些乌龙茶新区,几乎以种植铁观音为主,没有考虑到早、中、晚芽品种的合理搭配,加重了采摘期劳力紧张的局面,制约了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

3.2 茶叶初制厂卫生环境差

在加工环境方面,目前福建省8000家左右的茶叶初制厂房,大部份厂房建设标准低,其加工环境不符合生产食品的卫生标准。由于茶叶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再投资能力弱,无法满足初制厂房改造所需的资金投入,造成在加工过程中因为铅、铜和大肠杆菌等卫生指标超标,再次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

3.3 出口的贸易壁垒高,出口产品的低价格与卫生质量的高要求矛盾突出

福建省茶叶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和欧盟。它们对从福建进口的茶叶制订了近乎苛刻的农残限量标准。日本从2006年5月起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并将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设限外农残超标将被视为违法。欧盟2004年颁布的茶叶中农药MRL值(2004年8月7日颁布)共有185项农残限量标准。并且农残限量标准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检测费用的持续增加,增加了茶叶出口的成本。而福建省80%以上出口乌龙茶,其出口平均价格仅为2.5美元/公斤左右,比20世纪80年代下跌40%左右。出口产品的低价格与卫生质量的高要求矛盾突出,也制约了福建省茶叶的出口。

4 以安溪县茶业发展为例探讨福建茶业发展途径

4.1 生产标准化

改革开放初期,安溪茶业除个别乡镇外,茶业生产基本是以副业的形式存在,茶业基本是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生产,许多茶农辛苦劳作一整年但收益甚微。面对经济转型期茶叶发展的种种困难,安溪县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一目标,将产业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主要做法是实施标准化运作,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

4.1.1 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标准化茶业基地。

安溪县通过“改造、淘汰、集中”(改造低产、低效、低质的三低茶园,淘汰劣质混杂品种,集中连片发展)等各种行之有效地措施,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科学进行区划研究,进一步精确栽培管理,着力进行标准化茶业基地的建设,现已建成20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10万亩绿色茶叶基地、10万亩连片优质铁观音基地、2万亩有机茶基地,实现了茶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型经营。

4.1.2 科学分析供求状况,优化茶园结构。

安溪科学分析茶业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规划茶园结构。针对外销及对色种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的需要,调整好铁观音与色种茶包括新特优品种的特配比例。

4.1.3 以龙头企业构建基地为示范,实施标准化运作。

基地建设过程中,安溪县茶业基地加强各类标准的宣传,通过龙头企业构建基地作为实施标准化的重要载体进行示范,带领广大茶农共同努力,依照相应的各类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加工、销售,真正形成标准化运作,有效落实各项措施,进一步改善茶园生产环境,规范茶园土壤管理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不断提高茶叶品质。

4.2 经营企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之一就是参加一体化经营的各个主体都能分享到从初级农产品生产到制成品销售全过程各环节增值总量的平均值,从而建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4.2.1 农户经营能力的培育。

安溪以县城“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为龙头,配套建设西坪、样华、感德等一批区域性茶叶交易市场,从税收、租金、服务等方面着手,吸收本地茶农到茶叶大市场来经营,引导农民成为各种类型市场经纪人进入市场,培育他们的经营能力。另外,政府大力鼓励和引导广大茶农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茶艺馆、专卖店、连销店,促销安溪茶叶,目前安溪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的茶店、茶艺馆达3万多家。

4.2.2 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组织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带动农户等综合功能。把龙头企业做大,才能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与客户建立一种市场交易关系,使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力求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但要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常推进,则要求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原则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为此,安溪县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现有的茶叶加工、销售骨干企业进行“改制、改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外接市场、内连基地、带动农户”的要求,大力引导经济实力较强的茶叶加工、销售企业与广大茶农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4.2.3 着力培育行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维护企业和茶农的利益。

非赢利的农民中介组织,可以充当农民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代表广大农户的利益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和竞争能力。早在1994年5月,安溪县就成立茶业同业公会,同时在乡镇和村级都设立两级的茶叶协会,目前各级茶农和茶企业又在全国乌龙茶主要的消费大城市成立分会,以保证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分享。另外,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运行。2006年3月2日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在将茶叶逐步引向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同时,也使茶农抱成一团,以集体的力量进入市场,增加了农户与政府和企业的谈判力,从而使农户、中介组织与企业真正实现利益均沾,进一步推动产业经营的一体化。

4.3 产品品牌化

安溪县瞄准全国和国际市场,打造本地茶业名牌。创立、发展、维护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的效应,提高茶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在推进产品质量品牌化的进程中,安溪县的主要做法有:一是注重制茶工艺与设备的引进和革新,提升茶业生产质量。安溪县引进台湾先进的制茶技术及茶叶加工设备,改变传统“看天做青”,运用人工调控的做青工艺,形成了以机械制作为主,以手工操作为辅,逐步实现了乌龙茶初制程序化、规程化。二是大力抓好茶业农药残留降解工作,确保茶业卫生质量。安溪县全面落实堵源、引导、抽检、服务和工作责任制等各项措施。堵塞污染源头,引导茶农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更替农药,不定期到各乡镇农户进行毛茶抽检,检验农残降解效果,在各茶叶主产乡镇,建立茶树病虫测报站,聘请测报员,定期做好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指导防治茶树病虫害工作。县乡两级政府都要签订“茶叶农残降解责任书”,成立“茶业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管理茶叶质量和农残降解工作,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三是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功能,提高茶农的质量品牌意识,打造和维护品牌茶叶。安溪县开辟茶叶电视专栏,利用宣传单、969155专线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常年宣传,利用对违法经营者依法严厉处罚、曝光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质量警示教育;加大引导企业开展ISO9001、ISO14001质量体系、HACCP视频安全保证体系认证,协助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工作,打造一批信得过打得响的茶叶品牌。对“安溪铁观音”、“安溪黄金桂”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保护的管理,充分发挥法定效力,切实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管理。

5 以福建茶业发展为契机推进新农村建设

5.1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茶业是福建的民生产业,是广大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福建农村经济重要增长点。因此,要把茶业的发展纳入福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加大在财政、科技、基础设施和物质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茶叶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率。充分利用“绿箱”和“黄箱”政策,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茶业的政策倾斜,加强茶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创造茶叶良好发展环境,转变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与茶业相关的加工业和服务业,充分利用本地和外地两种资源,打造茶叶品牌、发展茶叶市场。

5.2 以名优茶和深加工为龙头,做强做大福建茶产业

名优茶是福建茶叶经济的亮点。2005年福建省名优茶产量6.46万t,占茶叶总产量的35%,产值32亿元,占茶叶总值的80%。茶叶深加工是以茶鲜叶、成品茶、再加工茶、茶园和茶厂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从深度与广度诸方面变革茶叶产品结构的新型综合加工。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速溶茶、茶饮料、各种茶叶功能成分提取物和茶食品等。名优茶生产与茶叶深加工属于质量效益型经济形式,能有效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而福建在茶叶深加工方面还比较落后,在名优茶生产上也有待于提高。要以名优茶和深加工为龙头,优化福建茶叶的产品结构和提升茶叶产品的整体质量与层次,带动福建茶产业升级,提升福建茶叶的整体竞争力,做大、做强福建茶产业。

5.3 以行业协会建设为载体,提高茶业组织化程度

目前,福建省茶叶生产主体分散、规模小、信息较为闭塞,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在交易中谈判地位低,无法适应当前的大市场竞争,急需借鉴其他行业协会模式,发展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自我制约的茶农协会、茶叶研究会、股份合作社等茶业协会,在优化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把茶叶生产主体有效地组织起来。这些协会可通过收集、分析、传递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号指导茶叶生产,降低市场风险;以群体的力量增强茶农在市场上的应变能力,提高茶农在市场、当地政府、消费者面前的谈判地位,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抵御来自各方的对茶农利益的不合理侵蚀,从而形成茶农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除了提高茶业组织化程度,茶业协会的建设还有利于国家“三农”的落实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5.4 以茶业健康和安全为目标,建立风险应对体系

茶业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这不仅是提高茶业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突破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茶叶企业应按照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进行茶叶加工,积极参与ISO9001、ISO14001、HACCP等认证,实行从田头、茶园、加工厂到餐桌全过程控制,全要素监督。一方面,从土壤、水源、种苗、化肥、农药、田管、采摘、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从而生产出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茶叶。另一方面,要针对福建茶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茶农风险意识低的特点,建立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设立产业风险基金,提高茶叶应对重大灾害能力;努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适合茶业特点的保险品种,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安全保障。

摘要:茶叶是福建传统的优势产业,茶产业的发展是福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的比较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进行分析。并以安溪县为例进行具体探讨,介绍了安溪通过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产品品牌化等发展的途径与历程。通过构建名优茶品牌效应、发展茶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增强福建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福建省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茶产业,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徐永成,福建茶叶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J],福建茶叶,2003(2):9-10

[2]刘德章,福建茶叶要从生产大省向效益强省发展[J],福建茶叶,2003(2):2-5

[3]蔡建明,安溪县“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中国茶叶, 2006(4)

[4]杨江帆,管曦,茶叶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杨江帆,茶叶国际化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6]刘宜渠,福建茶叶五十年[J],福建茶叶,1999 (3):2-3

[7]郭雅玲,走进福建茶文化[J],福建茶叶,2004 (11):43-45

浅谈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 篇10

一、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一)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土地整理是国家投资重心向农村转移的具体体现。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重要内容,建设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投资区域的横向延伸,充分表明我国已经把农业问题放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地位。

其次,土地整理是实现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把实现生产发展的各种要素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那么土地开发整理就是最基本、最现实、最重要的硬件因素。只有加强硬件建设,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消除影响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使农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成为可能,从而能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目标。

(二)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互为基础

首先,新农村建设从政治和舆论角度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政策和管理角度为其进一步活跃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次,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有利于从多方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三)土地整理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高起点,严管理,活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根基

首先要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就是要以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立足于现有存量土地的整治,挖掘耕地潜力,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益。加大力度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切实解决项目报审工作中存在的基层报不上去,国家收不进来的问题,力争在一段时期内对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基本农田进行一次“地毯式”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条件对农业的制约因素。

其次,国家应从政策上适当扩大项目投资适用范围和提高工程质量技术标准,使土地整理工作突破部门界限、行业界限和行政界限与新农村建设有效接轨,因地制宜达到较高水准,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瓶颈问题。土地整理项目涉及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设施等工程规划,应与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引水工程等规划相衔接,听取农民和专家的意见,优选方案,避免低效建设和重复建设。

二、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土地开发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

土地整理在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土地整理,不仅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而且可以提高耕地质量。

(二)土地开发整理,助推了农民增收

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其实质就是要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当是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并重。另一方面,在土地整理中,乡镇政府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约定,只要是农民能干的工程要由农民自己来干,让农民直接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并从中获得直接收益。

(三)土地开发整理,促进了农业增效

土地整理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开发整理的层面上,而是要顺应农业结构的调整,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于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因势利导,全力引导项目区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实践证明,已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土地开发整理,推动了农村发展

大力推进土地整理是国土部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着力点。土地整理不仅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由此可见,土地整理的实施,既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了耕地压力,又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另外,通过土地权属的调整使当地的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得到了切实保护,减少了土地纠纷,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还可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新城镇,同时项目区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均靠近居民点,兼顾解决当地群众行路、用电和人畜饮水困难。

(五)土地开发整理,优化了生产环境

土地整理既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耕作条件,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项目实施中体现农业现代化的元素,因地制宜,归并田块,清除土地利用不合理因素,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将农村水电、道路等生产条件改善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增强耕地排灌和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土地整理,能有效改变农业生产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农民的生产观念也由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依靠科技,增加投入,科学种田,规范务作的水平不断提高。整理后的土地,水、电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项目区实现水利化、耕地的保墒能力全面提高。同时,土地开发整理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能使区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搞好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一)资金保障

土地整理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发展,涉及的范围扩大了,包含的内容增多了,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的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①国家财政保障。保持现有土地整理资金渠道,扩大项目资金投资范围,把对村、景的整治工程纳入项目预算。土地整理还要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立项、规划预算和规范的项目实施管理制度。②当地政府适当投入保障。区域性的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调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借助政府力量使项目得以推广,这对区域性新农村建设将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③政策扶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开展新形势下的土地整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对此应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此部分资金可从对村庄的未利用地,及通过工程措施开垦为新增确认耕地面积用于建设用地占补指标中来。④当地经济能人适当投资保障。随着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地农村已涌现出无数个致富带头人。在当前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驱动下,有着五千年传统美德的我国人民思想道德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富裕的先驱者都愿意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家乡的千秋伟业建设中,带动家乡经济整体向前迈进。此部分资金可由当地经济能人自筹组成。也就是说,哪个村庄有能人自筹了一定数额资金,当地群众也强烈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就把土地整理项目放到那里去。

(二)组织保障

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林、水利、交通、建设、环保和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做好。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各司其职,是土地整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土地整理项目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组织保障:①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各参建单位的管理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领导与组织保障,并尽可能提供适当配套资金。②成立群众工作宣传小组。主要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与组织、宣传、新闻等部门干部组成,专门负责对项目区群众进行教育与沟通,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群众保障。③成立群众工作协调小组。由当地政府、项目所在地受益村和当地国土部门以及项目业主指派的专人组成,负责及时、有效地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④成立土地权属调整小组。由当地国土部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委会成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区前期的土地权属调查和整理后土地权属调整工作,确保项目建成后土地权属清楚、公平、无争议。⑤成立现场指挥领导小组。由当地土地整理中心技术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必须常驻工地,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指导,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同时对项目资金的落实、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工程措施

地理教学与新农村建设 篇11

关键词:当代审美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转向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191—03

所谓当代审美文化,我们认为一般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1]。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社会生活、审美观念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成果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对象,都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这些新颖性和复杂性最终促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转向。本文着眼当代审美文化转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带来的新语境新挑战,主要探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之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性及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由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转型,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这些新颖性和复杂性,体现在思想上是对实用主义、技术主义等“功能论”价值观的更多认同,体现在文化实践上是从本位主义走向消费主义,许多时候尚用、拜物等心态越来越占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最终促成了当前中国审美文化的转向。

第一,从理论探求来看,当代审美文化表现出对技术主义等“功能论”价值观的更多认同,它已从审美价值冥思转向了审美意识迷狂。20世纪8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主要是一种外来话语的引进,当时它主要被用来关注和“冥思”审美价值存在。一个明显的表征是审美往往被认为是“有教养的阶层”所应具备的品格特征。于是从总体上说,当时占主导的审美文化对日常生活和欲望诉求,大多是回避或熟视无睹的。与前述情状形成反照的是,当前对审美价值的诉求似乎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对审美文化理论探索的重点越来越围绕审美意识而展开。即当代审美文化的“论题”是由对审美价值的探索转向了对广义的审美意识的探讨,尤其对世俗化意识及物质化意识的观照。

首先,当代审美文化的世俗化意识倾向。世俗化,这里并非“粗俗”、“低级”之意思,而是指审美文化的内容、形式均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现世生活。在当代审美文化实践中,获取现实生活快感的倾向较以往更为突出。大众审美不再追求历史意义和文化深度,而是倾向于寻求能够直接体现当下满足的东西。如,近年来大众更多地关心自身在感觉层面上是否获得了快乐。以冯氏贺岁片为代表的、在当前广受大众欢迎的影视、文学等审美文化产品,往往把现实或历史交还给了大众的直觉性活动及其娱乐性满足,最终生成一种“享乐性”的文化产品。

再者,当代审美文化的物化意识倾向。当代审美文化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物化意识倾向。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模式,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开始充分体现为物质利益的主导性。人们在生活审美化过程中直接引入了物质功利主义,“物欲的实现”亦成了日常生活在审美方向上不断自我拓展的内在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具明显物化意识倾向的感性表达及其形式。

第二,從文化追求来看,当代审美文化从本位主义走向消费主义,它已从精英文化的审美理想诉求转达向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感知浸染。如果说精英文化所试图构建的审美理想,还与政治道德的理性权威、严肃文化的形而上思考等有着密切关联的话,那么当前审美文化诉求的重点已经从精英文化的审美理想追求转向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感知浸染。日常生活进入了“审美”的理论视野,当代审美文化越来越强调价值的平凡性和世俗性,关注平常百姓的身体化感受和经验。

当前审美文化直接审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实践。当然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前提,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多元和传播技术的革新,当前审美文化似乎进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已经改变了文化形态的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打造出网络、影视、广播等多种传播手段,于是既可能引生出新的更富平等对话性的审美文化形态,也可能使原有精英文化的风格、内容等受到冲击和改写。再加上市场化冲淡了传统审美理想,审美言说由热衷于对范畴的推衍和概念的解析转向对现世生活的当下体验,艺术越来越生活化了。如,一个重要表现是人们正在构塑一种人为化的“视觉情境”。从城市规划到居室装饰,从影视娱乐到广告形象,人为化的视觉环境造就了新的视觉快感、新的视觉生态。另一方面是日常大众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现实生活,某种意义上拓宽了审美的边界。不少审美活动寻求一种对日常丰富生活的“审美消费”,审美的边界被拓展了。从美发、美甲等人体的审美改塑到时装、首饰等身体的审美包装;从居室工艺品的装饰到城市雕塑的布置;从文娱节目展演到体育赛事转播,日常生活处处都存在审美消费的对象。特别是传播媒体的更新、电信技术的突破和网络音像的普及等,创造了更快捷、更丰富、更生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审美文化的这些新变中,有两点尤其值得重视:一是审美文化产业以经济利益为现实目的,为“审美消费”提供对象,满足更广大群众的审美需要。二是当代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的形态(如“创意产业”),它们以“仿像”来代替真实的世界,让大众游历于现世生活所带来的“感官享乐”和“时尚追求”中。

第三,从文化表现来看,当代审美文化已从传统意象文化转向了现代仿像文化。当前中国社会的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原有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传统审美观念受到挑战,艺术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仿像文化”。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认为,仿像是后现代文化的基本方式,在他看来,“今天,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目的性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是由种种模型塑造出来的。不再有意识形态这样的事物;只有仿像。”[2]中国现阶段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是,文化的发展有与经济非同步的独立性。中国当代的文化状况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并存互渗,在国际化、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下,当前中国审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那种追求意象统一的理论旨向,被蔓延开来的拷贝文化所淹没、所取代,在相当的程度上出现了鲍德里亚所说的“仿像文化”的状态。数字化、数字化、镜像化、拷贝化的作品成为审美消费的主要产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宰。更甚者,镜像化、拷贝化等“仿像”型作品也实现了当代审美文化所追求的文化多元性、娱乐性和感官性等。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向仿像文化的转向是对传统审美文化观念的挑战,这种挑战存在着过分追求感官满足、追逐艳俗时尚、被动屈从于技术原则、沉溺于模拟的超现实境界等令人担忧的境况。这在当代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自然应引起高度重视。

当代审美文化发生了上述这些新变。我们应当重视这些新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尤其关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情势下的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这里以浙江省为例,重点谈谈当代审美文化转向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性。

第一,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审美文化生活,丰富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是一个有利于农民、农民工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新时期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

当前农民、农民工已成为浙江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解决农民、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山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3] 深入研究农民、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激发农民、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至为重要。文化部在《关于高度重视农民文化生活,切实加强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通知》中强调:“农民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发挥文化工作在提高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使农民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农民、农民工文化的充分发展既是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全社会关注农民、农民工生存状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彰显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措施。同时,正如有学者指出;“农民工虽然工资普遍不高,但多数比原来在家务农的收入要好一些,因而已有一定条件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面对农民、农民工由于生活方式转变必然带来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趋势,如果让他们的文化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极有可能引发他们的不满,发生冲突。”[4] 确实,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之背景下,在农民、农民工生活方式变迁时期,如果当下各级执能部门能关注和改善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将有效缓解由于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文化权利不平等而诱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农民、农民工也可通过经济社会地位、社会生活方式及心理文化认同等层面,耿真正地融入城市 [5]。尤其文化心理认同层面的实现,真正让农民、农民工更好地实现自由发展,进而让他们为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服务和贡献。

第二,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准确把握农民、农民工的审美文化需求,在服务农民、农民工中不仅能获得社会效益而且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京城的“打工者艺术团”全是由农民、农民工自发组织的,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农民、农民工的热烈欢迎。可见,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一些重视审美文化内涵的团体或个体,如果能顾及农民、农民工的文化消费习惯,就会受到农民、农民工的热情欢迎。与此同时,这些团体或个人亦将拓展和丰富农民、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渠道,有利于服务农民、农民工良性机制的形成。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为农民、农民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者回报社会、反哺人民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扩大企业和经营者的影响,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增添新的光彩和新的价值含量。

第三,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审美文化生活,提升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工作,有利于唤醒农民、农民工的文化热情,进而促进他们的劳动自信心、热情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服务农民、农民工,繁荣和活跃农民、农民工审美文化生活,就是通过引导宣传,扩大审美文化活动在农民、农民工中的影响,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工作,让他们树立劳动者的自信,提供他们融入城市结构的氛围,完善对他们服务的平台,并唤醒他们蛰伏已久的文化热情,在更广阔的天空里构建起农民、农民工知识的加油站和精神港湾。另外,在每年农民、农民工大批涌向城市的同时,也出现很多农民、農民工返乡务农创业的再循环,这样就会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农民、农民工审美文化传播基础和平台。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之背景下,通过农民、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工程的实施,城乡文化差距必将进一步缩小。

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体现出了其追求文化多元性、娱乐性和感官性之维。在这种情境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既加强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也丰富充实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这里就如何加强新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及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作些简单阐述。

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制度上加强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为丰富充实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创造更多条件。

地方政府应从维护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的权益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合理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行政考核制度。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的支出,确保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娱乐事业的投入。同时加强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娱乐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娱乐事业。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农村文化娱乐建设的重任,加大投入,按各级政府补贴、各村自筹资金补充投入的方式,配置健身器材等各种娱乐设施,并逐步提高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率,让农民的口袋富起来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充实起来。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之背景下,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好了,不仅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进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其次,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率,为农村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广泛吸纳乡村文艺专业人员或各类业余爱好者,培育组建文艺、体育等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加强文化队伍的审美教育培训,并利用多种形式在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长期开展“三下乡”活动,鼓励一些高校的学生骨干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从事文化信息传播、审美活动组织、文艺人员培训等文化下乡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农民的需求和习惯,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农民广泛参与,活跃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是摆在乡村政府和文化站干部面前的任务。这就需要组织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节假日、农闲时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众的需要,精心设计审美文化活动的内容,特别要开展形式比较新颖、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并在活动中使农民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消遣娱乐中充实自己。增大学习发展型文化娱乐活动的比例。要注重文化娱乐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审美娱乐的快乐。

此外,提高农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改变农民的传统消费观念。

当前农村,攀比性消费仍占较大比率。尤其是是住房消费、婚丧嫁娶消费等,它们在农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颇大,影响了农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既挤压了正常的物质生活消费,又挤压了文化娱乐消费。针对这种现象,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相关行政和组织部门应给积极宣传,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培养农村健康的文化娱乐消费习惯。同时开展农村文化娱乐创新,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及传播方式的创新,推动农民文化娱乐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3-4.

[2]MarkPoster,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20.

[3]陈蝶.谁来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J].中国建设信息,2004,(12).

[4]王金水.构建和谐社会与维护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3/27/content_4351076.

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12

农业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在农业生产发展领域的载体,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农业产业化的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等特征是农业生产向广度、深度的不断延伸,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1 农业产业化要求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专业化

它延长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从简单的、相对独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层面拓展开来,向前追溯到生产资料供应、良种繁育等环节,向后延伸到加工、销售等环节,同时横向发展科技指导、专业化服务等中介组织,把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形成良性互动,纵横交织的产业系统。

1.2 农业产业化优化了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产业化通过其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推动了农业生产要素在工农业之间、地区之间、农业主体之间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各主体间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3 农业产业化建立了广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主要通过建立和扶持优秀的龙头企业,并通过它们的拉动作用,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的蜕变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

2 农业产业化与生活富裕

2.1 农业产业化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以前的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靠单纯的种植业生产所得,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经营效益,推动了农业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还使部分农民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养殖、加工、销售等其他行业,并从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获利。农民的就业空间从第一产业拓展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2 农业产业化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定

过去农民的生产经营往往只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千变万化。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农产品缺乏销路或者丰产不增收甚至丰产减收的情况。实行农业产业化以后,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农业产业化中的两个基本主体一农户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降低了农业市场的风险。在产业化经营的背景下,企业往往通过订单的形式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在生产之初就确定了销路,保证了最低价格。在某种意义上化解和规避了农户直接面临的市场风险,使农户的收入有了保障。

3 农业产业化与乡风文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从野蛮落后到文明开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风文明做出了具体要求,是不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农业产业化直接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为乡风文明的实现准备了前提条件。农业产业化本身在促进农业产业不断升级的同时,推动了农村工业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整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人类文明也逐步发展进步,以往小农经济中的落后的生活、消费甚至思维方式和习惯将会被工业文明所渗透并逐步替代,整个人类社会将会融入市场经济的大市场,共享文明社会的成果。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户与企业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之间更加注重互利共赢和诚实守信,并更加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则和约定办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同时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乡风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农业产业化与村容整洁

农业产业化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生产经营更加集中,区域分工更加细致,并趋向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这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面貌,促进农村社会的城镇化建设,同时由于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才有能力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进行农村村容村貌的政治。对农民个人而言,收入水平提高,农民才有精力和条件去改变自身的居住面貌和环境。因此,农业产业化是促进村容整洁的客观外部条件。

5 农业产业化与管理民主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其经济利益与企业、政府有着直接的联系,他们之间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有利于农村社会整体民主意识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向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中各种组织和协会相继产生和发展。对政府而言,必须要加快促进其职能由计划型向市场型,指令型向指导型及干预型向服务型转变,以适应农村组织创新不断发展的要求。这样,整个农村社会从政府到农民,从管理者到被管理者,在民主意识的整体推动下,基层民主将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水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J].党电博彩,2007(11).

[2]张宗盛.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践[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王雍君,陈灵.新农村建设论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改造下一篇: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