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兴趣教学(精选12篇)
地理兴趣教学 篇1
由于各种原因, 学生觉得地理难学,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教师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以趣激疑, 以趣引思, 那么学生学习就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 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就将大大提高。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 作了一些探索, 现归纳总结六点。
一、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引言, 适当制造悬念,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 讲“气压带风带”可从介绍历史事实入手。“大航海家哥伦布, 他于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时共花了37天的时间, 第二次1493年去美洲, 只用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什么原因呢?接着学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教师再明确提出:“气压带风带的这种有规律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把所有学生都带入成因问题的情境之中。
二、精心选择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 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中学生的好奇心强, 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 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教师平常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素材, 一有机会就与所讲授内容联系起来, 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
三、采用现代教学媒体, 创设情境教学, 激发兴趣
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形象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这一特点, 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 如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 能使学生如见其形, 如临其境,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
联系实践, 贴近生活, 时时处处有地理。地理教师要利用学生最容易看到、听到、接触到的地理事物作为教学案例, 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贴近生活, 贴近实践, 从而学好地理, 解决生活、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联系其他学科, 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与各学科都有联系,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用跨学科知识来解决地理课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使较难的地理问题简单化, 也能展示地理教师知识广博的优势。
六、关注身边问题、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解释这些问题, 唤起学习欲望
教学中必须密切关注国内外重要地理时事。可通过考试、提问、座谈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 掌握这部分知识。
总之, 要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不仅要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还要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个人魅力和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生共同活动, 做到既有启发, 又有讲练;还要根据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地理知识竞赛等。这样, 不仅能使学生形成系统知识, 还能开拓一条培养学生“会学”、“爱学”地理的途径。
关键词:地理,知识,兴趣
地理兴趣教学 篇2
海南华侨中学地理组黄淑萍
又是一年的初一,每次接触到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孩子们来说,地理就是一本天书,很难学懂,老师如果不把我好,对学生的地理学习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每年初一,学校要求我们做课题研究,做什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很重要,特别是这种入门的学习,所以,我今年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初一地理难学,有很多原因:一是教材的编排问题;二是学生的认知能力的问题,当然还有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听课的能力问题。三是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中学,课程由原来的语文、数学两科,一下增加到七科,学生很难接受,不知道学哪科好,有的同学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四是地理科不加入学生升高中的成绩以后,地理学科不被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地理素养,为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就必须让学生喜欢学习地理,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地理,就必须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初一学生地理入门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就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本着这一原则,我在对初一学生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本学期我把它作为我的学期小课题研究,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七年级课本中的第一节课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解开地理之谜。怎样开好这个头,让学生喜欢学习我的课呢?我颇费了一番心思,如果讲课本的实例,学生学习积极性肯定不高,那就讲一个小故事吧:2008年9月3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9月2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 1
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9月2日11时。中年人以 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时明明是9月3日,怎么下飞机就变成了9月2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要揭开这个奥秘,我们必须学习地理知识。趁学生还在懵懂的时候,我马上抛出问题: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你想知道,但又解决不了的地理问题呢?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激发兴趣
初一学生从年龄结构上看,普遍都在11到13岁之间,大多都还保留有小学生的稚嫩,犹如一张白纸,老师怎样讲,他就怎样做,如果老师上课一味的灌输知识,就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这样上地理课,学生不到两节课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像,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那么,你的课堂气氛要活跃得多。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我在课堂上安排2到5分钟时间给学生提问,把课堂上不明白的知识或你有疑惑的知识允许学生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也允许学生和我争论;在课堂提问时,我会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就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至少学生在思考,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
三、教师尽可能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让学生感到有趣
地理教学中,无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是未经感知过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比如:我在讲世界降水的类型中的锋面雨时,“锋面雨”这一概念学
生从未感知,怎样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呢?我把冷、暖两种气流比喻成两位性格不同的学生,把降水比喻成哭鼻子。我让学生设想:两个性格不同的同学可能产生矛盾,两个人见面就会打架,打架就会有人哭鼻子。学生在玩笑中很快理解了“锋面雨”的概念。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诗词,则能把一堂课上得诗情画意,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讲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我引用了一些古诗词或通俗易懂的民谣、谚语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影响气候的因素中的山地垂直变化。比如:我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讲气候时我引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这些诗词等,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即可说明地球的运动,又能说明地球最长的纬线赤道的长度:“八万里”,即四万千米。通俗易懂,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记忆深刻。
这样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寻找古诗词的热情。所以,生动有趣的地理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地理
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环保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本学期,我做了三次课外活动,第一
次,我让学生合作动手测量学校的校园面积,学会画学校的平面图,作为作业完成。第二次,让学生制作小小地球仪,在同学们之间交流。第三次,让学生利用国庆长假做一份地理小报,并从中评出最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在这三次活动以后,我设计了一次两个班参与的小调查:
1、你喜欢做地理小实践活动吗?
A、喜欢B、一般喜欢C、老师要求做就做D、不喜欢。
2、三次小实践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A、喜欢第一次B、喜欢第二次 C、喜欢第三次D、都不喜欢
3、三次小实践你都做了吗?
A,都做了B、只做了一次C、只做了两次D、一次都没做
浅谈地理兴趣教学 篇3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内在心理需要。揭示地理知识中的新异处,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能揭示地理事物本质的问题,达到“以疑激思”,“以思激趣”的目的。如在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保温作用时,问:为什么拉萨和重庆纬度相当,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而重庆却是著名的:“雾都”?为什么霜冻容易出现在深秋和早春晴朗的夜晚?在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时,问: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黎明前和黄昏后天空仍然很明亮?等等。通过这些设问,学生兴趣盎然,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营造良好情感氛围,吸引学生兴趣
教学既是认知交流,又是情感的交流过程,而这种交流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人的情感和认知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对知识的理解更好、更快。相反,在厌倦和烦恼的情绪下,很难提起兴趣,更谈不上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信任和尊重学生,这是情感交流的基础,师生彼此间信任和尊重,才能共建和谐的情感环境。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真实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在讲不同的内容时,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如:用热情自豪的语气讲祖国山川壮丽,物产富饶;用焦急忧虑的语气讲环境污染和人口问题;用充满信心的语气讲祖国建设的新成就。同时学生受到感染和老师情感产生共鸣,老师情感的潮水把知识的浪花冲向学生思维的彼岸。可见,营造一个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情感意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巧用歌谣谚语、漫画教学,调动兴趣
教学中,要适时的利用歌谣、谚语的文学性语言艺术和漫画来讲解地理事物,因为它们具有通俗易懂、构思巧妙、惟妙惟肖、比喻贴切的特点,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描述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用“瑞雪兆丰年”来说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用“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来讲解路通、财通的道理等等。在讲人口与环境、资源关系时,用一副漫画“地球哭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后,得出结论:随着人口的盲目增长,导致盲目生产和消费,造成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地球无法承受,所以“哭了”,一幅画把枯燥的知识变活了,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便于学生的理解。
四、渗透多学科知识,培养兴趣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讲解,既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入探索和思维的兴趣。如在喀斯特地形形成原因时,利用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葑Ca(HCO3)2,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表示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峰林、峰丛等溶蚀地貌。当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则进行逆反应,CaCO3重新沉淀,形成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在讲地转风和地面风行成原因时,可结合物理的受力分析进行讲解;讲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意义时,利用化学方程式:6CO2+6H2O=C6H12O6+6O2进行分析也有较好的效果。
五、结合实际问题教学,巩固兴趣
要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保持长久稳定的兴趣,光靠表象的刺激是不够的,引导学生把课本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很有意义,使他们经常体会到成就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巩固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如在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时,以1997年“厄尔尼诺”暖流造成全球气候异常为例,在该暖流的影响下,印尼、澳大利亚长久干旱引发森林大火,而美洲太平洋沿岸低纬度地区却暴雨成灾;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台风侵袭,降水偏多,北方干旱,均与此有关。在讲“三废”对环境的影响时,以学校附近的水城钢铁厂为例,每天排放的大量废水、废气,严重污染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结合这些实际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的培养和建立是多样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只有在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高授课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調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地理兴趣的培养与地理教学 篇4
几年来, 我正是本着这一原则, 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在就部分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缩小师生距离, 以真挚感情培养学生兴趣
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 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 融洽的师生情感, 可以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 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 真挚的师生情感, 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亲身体会到, 教师良好的情绪, 会使学生精神振奋, 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 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所以, 我认为, 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 绝不是靠多次的重复, 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因此,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需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缩小师生距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学生自己动手, 从实际需要引发学生兴趣
发动学生自己动手, 联系实际.适当组织课外活动, 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突破重难点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地图知识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重难点, 但又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如何打好这一攻坚战?可以从其实用性出发, 在学习一开始, 就布置一道作业:学完这一章后, 要结合课本上“动物园导游图”和“某村平面图”, 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这样, 学生有了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就会引发兴趣, 激发对新知识的探求热情, 学习态度认真而主动, 而且会随时将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疑难向老师提出, 寻求支持, 最终全面掌握地图知识, 出色完成这一项作业。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 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力量, 学习兴趣大增, 更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一位教师即使拥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最终也是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语言修养, 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
如在讲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时, 为提高学生兴趣, 在概述部分可进行这样的描叙:“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 渊源流长, 奔流不息, 浩浩荡荡, 注入海洋;更有许多小溪小河, 穿过原野, 绕过山冈, 一路欢歌, 悠悠流淌。我国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 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有的湖面广阔, 烟波浩淼, 水天一色, 蔚为壮观;有的群山环绕, 湖水如镜, 山水相映, 景色秀丽。”通过贴切形象的描述,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当然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 使学生急于想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 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在地理教学中, 还可根据具体内容引用一些富有地理特色的诗、词、民谣来配合教学。
如在讲述电子通信时可引用古人诗句, “秀才不出门, 可知天下事”、“运筹于帷幄之间, 而决胜于千里之外”换过来说, 在当代, “秀才不出门, 可知天下事, 可购天下物”已经成为时尚, 再配合一些因特网的使用图片, 配合有轻有重、抑扬顿挫的语调, 把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境地。
地理兴趣教学 篇5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就是导入,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使他们在疑惑中产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环节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教师精辟的分析,有的是真实生动的例子,有的是精妙的设问,不管哪种形式,其目的是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比如,在教学《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节内容时,如果教师的开场白只告诉学生地球上七大板块及其名称,导入就会过于平淡,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提问来作为开场白:地球上为什么有高山、盆地、平原等不同的地形,为什么地球上的陆地没有连在一起?这些陆地以后有没有可能连成一个整体呢?一连串的提问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这些问题对学生并不陌生,但他们一直没有得到答案,因此更有兴趣去探索这些奥秘。有了良好的开端,再加上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表现得非常主动,也能轻松地掌握地理知识。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各个学校普及和应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同时,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为学生展现了生动、形象的画面,扩大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应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中,其靓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真实的画面、动感的视频等都会引起学生好奇心、新鲜感,还能够使复杂的、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形象、通俗易懂,进而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以往的课堂中,教师会利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但是由于地球仪较小,且光源不易调整,教师很难演示地球的公转,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而形成了四季变换,他们听不懂、理解困难,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倾斜着自转的过程中还在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次,学生就会一目了然,就知道了四季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更有兴趣学习和探究更深入的地理知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等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要选准运用的时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三、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浅谈高中地理兴趣教学 篇6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得对他有兴趣,这样才能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也是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对传统高 中地理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粗略讨论下如何去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一、对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反思
1、填鸭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 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用填鸭式机械地灌输知识的方法,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缺乏学习动机和目标,容易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听课不积极投入,把课业当成负担。
2、模板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基本都是按照原有既定程序实施教学,缺乏教法和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学生对地理知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浮于表面。对 书本和教师盲目遵从,不敢大胆置疑,缺乏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 地理的兴趣。
3、禁锢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把学生的身心禁锢在教室里,禁锢在地理教材、课堂练习、作业、考题和各种复习资料上,强迫学生机械地学习记忆、被动地接受知识。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得所学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不能学以致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1、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地理这一学科的知识涉及多学科内容,且很多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也很难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而,教師可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片等各种直观教具,或 现代 化的多媒体教学手 段等,直观的将事物的本质要素和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地球的运动”时,运用Photoshop或Po werpoint 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直观地展示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教师予以简洁的解说,美丽的星球和 自然 界奇妙的现象吸引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2、通过精彩语言调控激发兴趣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媒介。我们之所以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言传身教”,恰恰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与学生的学习的重要作用。无论那种教学行为,离开教师的语言都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高中的地理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加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研究探讨利用语言的调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在地理教材中,很多地理知识是抽象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诗句、民谣、谚语等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还可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以语言调控学生的兴趣要求语言准确性,逻辑性、生动性强,学生才会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要尽量简明扼要、形象、具体;语音要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以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时,要生动形象;讲解地理概念时,要严密准确,化抽象为具体; 总结 规律时,要抓住要领,言简意赅;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提醒注意。
3、通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兴趣
《地理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 “将地理知识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 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因此地理教师应思考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实行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使地理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在教学中擅于创设生活情景,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把抽象的文字知识 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又如:在《亚热带季 风》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生活情景导入:提问学生生活中所了解的我国哪些天气现象与季风有关,我们是怎样加以利用的?还可以结合实事内容例如引导学生对汶川地震的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家乡所在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这些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导入教学内容,不 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展 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学地理以致用之感受。
4、通过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气氛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 ,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授者变为引导者,从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积极思维,敢于质疑。当学生与教师和书本的观点不同时,教师不要马上进行评价,应与学生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地理教师还应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人格,关爱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那么学生也就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了。地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会因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
初中地理兴趣教学 篇7
一、兴趣教学的重要性
地理在中考中占的分数是非常少的, 这是一个不可争的事实。很多学校把地理课程进行了严重的压缩, 而且学生用在地理学习上的时间也非常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对地理有兴趣, 那么他就会快乐地去学习地理, 去接触相关的地理知识, 从而增加自己在地理方面的知识积累。如果一个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 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在地理课堂中的气氛。在有些学校教学中, 地理课堂是最沉闷的, 也是最没生机的。其次就表现在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敏感性方面, 对地理没有兴趣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厌恶, 无论哪个方面, 他们都不能够接受地理知识。所以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偏科现象, 地理分数直线下降[1]。前些年在一些地区, 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 所以这也就加剧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厌恶。地理课程犹如一纸空文, 一些学校甚至从来不开设地理科目。这必然会对学生将来的求学和工作造成一定的损害, 这种没有远见的教育模式必然会被淘汰。
二、地理兴趣教学的方法
地理兴趣教学已经成为了地理教学的主流模式,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 包括新教学元素的加入和课外实践部分。
1. 多媒体。
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工具, 当前多媒体主要应用在一些重点学科, 而对于地理学科, 很少有学校能将教学资源分给地理教学。而地理本身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科, 它需要学生去直观地体验地理教学过程。例如在介绍世界各地的地貌和河流部分, 如果教师只是单独地通过口述来给学生讲课, 还有课本前面的几张代表性图片, 这些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2]。在互联网超级发达的今天,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而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课本教材中, 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去接触这些知识。当图片或者是视频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们必然会被这种精彩的场景所吸引。而对于一些动态的地理知识, 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很好地表达出来。频, 把地球的原始形貌还原给学生。学生们也因此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地去思考问题。
2. 多引入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而且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同学的组织能力, 对帮助学生记忆知识也有重要的意义[3]。同学们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 从而掌握一个知识面, 而不是一个知识点。如果死记硬背课本内容, 那么所掌握的内容都只是一个个的点, 无法将这些点联系起来。所以, 只有通过案例分析的学习, 才能够把多个知识点有机组织起来。在案例分析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答案限制得太死板, 而应该给学生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在一个案例中, 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全部释放出来, 然后教师对其进行分析, 告诉同学们这个案例可能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敏感性就会增强。在考试过程中, 学生们就可以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当学生们看到一个题目时, 就可以很好地猜到这个题目的考点, 所以这必然也是一种提高应试能力的方法[4,5]。
3. 开展课外实践教学。
开展课外实践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一个模拟的实际环境, 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实践的模式可以是多样的, 可以让学生去一处地貌进行考察, 然后让他们自己提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进而对这些进行分析。同学们通过对地貌的认知观察,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然后根据自己的地理知识, 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地理特长。一些地理学习差的学生, 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 确切地说是兴趣的吸引作用下, 必然会努力去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很多实践证明, 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在地理课堂中再也没有了以往的乏味, 而是个个充满活力。教师也会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 他们教课更积极, 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会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的个体, 所以我们应该找到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们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 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万友.初中地理的趣味性教学[J].地理教学, 1998, (02) .
[2]邱子兴.初中地理的趣味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5) .
[3]简文妮.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之我见[J].吉林教育, 2011, (05) .
[4]张国清.初中地理激趣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6) .
地理兴趣教学 篇8
一、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的学习目标
在新课程中, 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必须为“学”服务。以学论教关注的是学生做什么,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学习的任务是真实的, 而学生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 教师要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路, 在教学进行前预先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学生就会主动地使自己的学习与任务的预期要求看齐。如在高中地理上册《地质灾害》一节的教学过程中, 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 特别是联系汶川大地震的情况, 每位同学课下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地震的发生具有区域性吗?
(2) 地震是否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可预测性?
(3) 地震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4) 在世界地图上观察地震的颁布范围。
(5) 你认为地震的防御措施有哪些?
二、缩小师生距离, 以真挚感情培养学生兴趣
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的过程, 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我亲身体会到, 教师良好的情绪, 会使学生精神振奋, 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 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所以, 我认为, 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 绝不是靠多次的重复, 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因此,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 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缩小师生距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从各种感官诱发学生兴趣
如我在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地球公转运动的动画演示, 创设情境,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接着进行教师提问, 让学生观察以上动画, 思考回答: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 如轨道、方向、周期、速度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观察归纳能力;然后展示地球仪, 让学生观察地轴的方向, 昼夜半球的状况, 培养学生对实物的观察能力。总之, 通过观察实物、动画等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 通过教师提问、共同讨论、教师点评、小结,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充分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 在探究中不断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各项技能, 达到了优化教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多种方法组织教学, 调换口味激发学生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不仅关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要对学生如何获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 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如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节的教学中, 我安排学生围绕“水土流失的形成和防治”这样一个主题, 自主组织研究活动。在活动前, 我将全班48名学生组成6个小组, 各组推选出组长, 并给他们两节课的时间, 由组长带领大家制定出本组比较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途径、活动的地点和时间。经过努力, 6个小组都很快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活动方案, 有的小组课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有的小组则在有电脑的同学家中上网查询, 还有的小组干脆“兵分两路”, 一路上图书馆, 一路上网……针对水土流失的防治, 学生讨论热烈, 各抒已见, 两节课在讨论中很快结束了, 学生们个个胸有成竹,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十分明显。
五、发动学生自己动手, 从实际需要引发学生兴趣
发动学生自己动手, 联系实际, 适当组织课外活动, 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地图知识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重难点, 但又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如何打好这一攻坚战?可以从其实用性出发, 在学习一开始, 就布置一道作业:学完这一章后, 结合课本上“动物园导游图”和“某村平面图”, 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这样, 学生有了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就会引发兴趣, 激发对新知识的探求热情, 学习态度认真而主动, 而且会随时将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疑难问题向老师提出, 寻求支持, 最终全面掌握地图知识, 出色完成这一项作业。另外, 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地理模型的制作 (如简易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地形模型等) , 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明信片、邮票, 结合教学让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气象观测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 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力量, 学习兴趣大增, 更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六、加强教学语言艺术, 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一位教师即使拥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最终也是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 地理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语言修养, 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
高中地理兴趣教学新探 篇9
一、运用生活常识, 联系身边实际
地理学和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因此, 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知识来渗透地理教学, 让我们的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地理,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 在讲授到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时, 当时正好是10月份, 北部的秋天就是最好的鉴证;在讲授火山岩时, 一块搓脚石就典型直观地说明了火山岩的外貌;等等。显然, 通过利用常识把实际生活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现实感, 同时, 知道的学生会产生成就感, 不知道的学生会充满疑惑感, 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此,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知识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也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方式。
二、运用趣闻轶事, 引用时政新闻
自如以来, 有关地理知识方面的趣闻轶事数不胜数, 可以为教学所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趣闻轶事供学生去探索。比如,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的土隆加贡地区每天下两次大雨, 分别是15:00左右和17:30左右, 因此当地小学下午都不用时钟, 只是以下雨时间作为上学和放学的时间。讲述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后, 让学生来分析当地的气候和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同时, 教师要经常关注时事政治和新闻, 因为它具有内容新、时效性强等特点,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 在复习世界地理的时候, 正好中国的南极科考队开始出发, 出发的时间是2009年10月12日, 那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开始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南极的气候。
三、编写顺口溜, 巧妙运用记忆法
笔者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 编写了一些有利于记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来辅助学生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大气受热过程时, 可以说这样的顺口溜:“太阳照大地, 大地给大气, 大气还大地”。这样就完全展示了大气受热的过程。另外, 在讲解地球表面水平物体的偏移时, 可以告诉学生:“中国人算命的时候注重男左女右, 这里有一个南左北右”, 这种巧妙的对比,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设置趣味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有趣的疑难问题, 也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比如说, 在讲授国际日期变更线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妹妹的生日怎么会比姐姐大呢?”听到后, 学生立刻发起了积极的大讨论, 在学生讨论无果的时候, 教师及时地给予响应并加以解释。主要原因是:孪生姐妹出生在日界线两侧, 而当时的轮船又是从西到东的航行, 当时, 姐姐出生在日界线以西, 妹妹出生在日界线以东, 但是在日界线向东的话要减一天, 日界线向西的话要加一天。这样就巧妙地让学生掌握了国际日期变更线知识。另外, 在讲解洋流的影响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哥伦布从美国到欧洲去了两次, 一次走北边短路程花了37天, 一次走南边长路程花了22天, 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出, 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 讨论的结果就是顺流和逆流的影响, 走北边虽然距离短, 但是由于哥伦布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行驶, 所以速度慢, 所用的天数多;走南边虽然距离长, 但是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行驶, 所以速度快, 所用的天数就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顺利地解释了洋流对航海的重要影响。
五、适时利用多媒体, 设置学习情境
多媒体已经成为很好的教学和学习工具, 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 可以给学生展示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世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应用多媒体的时候, 不能太花哨、太复杂, 一定要精, 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比如说, 在讲授到四大高原的特点时, 可以选择四种不同风格的歌曲播放, 如《蒙古人》《黄土高坡》《青藏高原》和《刘三姐对歌》, 四首歌曲, 四种风格, 也就显示了四个地区存在明显不同的特点。
六、结语
教师在使用这些教学方式时要注意利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去吸引学生, 同时,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让他们获得成功和自信。其实学生都有乐学和强烈的求知欲, 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和启发、调动学生的每一根神经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朱勇成.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12) .
浅析如何实施高中地理兴趣教学 篇10
一、高中地理课兴趣培养的特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与地理学科的特点相结合。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高中地理学科具有高度的趣味性, 但同时地理课进行兴趣培养又具有鲜明的困难性。学生往往对所学的一些新奇的地理现象感兴趣, 但是这种兴趣很难长时间坚持。 究其原因, 是因为地理环境的时空跨度比较大, 地理知识的组成非常复杂, 地理知识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性、地理知识的组成涉及多种要素的共同综合, 再加上地理与人文的巨大相关性, 这些都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 从大的角度说, 地理事物丰富多彩, 充满魅力,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多要素的交叉联系引人入胜, 人和地理的关系的紧张状态动人心弦。 人的生活离不开地理, 人的生活与地理有非常复杂的联系。
让每一个高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更深刻地体验到自己生存的需要。 认识到保护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合理利用改造地理环境关系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 这些教学内容必须深入学生内心深处。 所以, 地理课的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 可是, 从学生的学习角度看, 异常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会出现感知、理解和记忆方面困难, 这种困难, 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兴趣持久性, 导致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种种困难。
二、影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因素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不仅要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了如指掌, 更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方面下足工夫, 首先要认识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兴趣培养的因素。 把握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有针对性地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1.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中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地理知识博大精深, 地理感性知识鲜明地体现地理兴趣培养的趣味性特点。 我们在对地理知识进行检索的时候发现, 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环境博大精深, 必须让学生走出教室, 实地进行观察和了解, 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 则教师采取特定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地图等图像给学生呈现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地理场景。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地理教学内容都决定了教学描述的直观性、形象性, 都会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 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深知这一点, 在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进行全面考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 比如大量地理教具、地理学具和多媒体设备, 利用地理专用教室。 外观察点是地理知识内容的载体, 是地理教学内容———兴趣源泉流向学生的方面。 它直接刺激学生感官, 引起注意, 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 提供相当一部分的地理感知, 帮助学生理解地理问题, 运用地理知识, 在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与帮助学生成功学习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的兴趣培养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与自己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最感兴趣。 所以, 教学要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让学生跳起来的策略, 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 获得成功的快乐。 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成为主角。 这是由于学生对掌握着主动权的学习行为最感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成功归根结底要靠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主动调节。 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指导, 还需要阅读检索、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向教师质疑、发表见解等主动方式的活动。 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力的意义, 增强自信心, 并提高学习成功率。
3.发挥教师的主导因素, 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导者、 控制者, 又是知识信息的提供者。 教学内容靠教师发掘、驾驭, 学生的学情靠教师了解, 学生的学习需要靠教师激发, 学生的进步、发展靠教师启发、诱导, 教师掌握激发和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作用的发挥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到主导作用的发挥。 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激励、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用自己的教学激情感染学生。 教师带着对学科、对事业、对祖国、对人类、对自然的热爱融汇而成的激情, 神采奕奕地教学, 不仅能即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长期的感染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摘要:无论是什么学科要想实现教学目标, 绝不能忽视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懂得运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强化课堂学习的实效性。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博大精深, 地理感性知识鲜明地体现地理兴趣培养的趣味性特点。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 这样才能提高高中地理教学实效。
浅谈初中地理兴趣教学 篇11
初中地理教学手段兴趣学习初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初中地理在中考中是属于不考科目,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地理学科知识,也自然出现,学生对地理不愿意学习,老师也感到非常困惑。在如此的情况下,那么作为初中地理老师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无疑是要想尽办法让他们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更要明确地理学科到高中在高考中是很重要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去认真学习地理,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的任务。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种类的学习都要在兴趣的基础上来实施的,若是对某一种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就会不能去努力学习,自然也就谈不上效益了。所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地理学科也同样如此。因此,要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点,这就要求老师要用各种幽默诙谐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理想的是鼓励学生进行参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学习讨论。比如我在讲授各国地理的时候,讲到了印度和埃及等国,就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的材料,然后进行讨论和辩论,在搜集材料的时候,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他们找了很多报刊杂志,有的学生还利用了网络手段进行网上搜集,一时间激情了千层浪,都积极参与到了材料的查找中,通过材料的查阅搜索,同学们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内容,在讨论会上,学生们有的出类拔萃、一鸣惊人,让老师和同学们瞠目结舌。他们非常有水平地把材料组织得非常好,极大地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国内和国际的焦点、热点都能较深地探讨着。通过学生的参与探讨,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薄弱,心理消极的学生,对他们的影响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对他们尽量进行鼓励激发,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尽量不批评他们,让他们享受更多的成功感。总之通过趣味教学极大地使学生对地理产生学习的乐趣。
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是没有好的环境就会约束学生的思维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压抑着学生的能力发展,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宽松和快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创设条件。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学习,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积极思维,积极想象,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标新立异,不唯书,不唯上,具有怀疑一切的想法。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会不断燃烧。在课堂教学时,要多使用一些质疑发问,称赞的语句。比如“请你讲讲”“的的观点如何”“谁还想说说自己的看法”“你回答得非常好”“很有进步”等。或许有的学生就是听了老师的一句激励的话就会发奋努力,从此走向成功的道路。所以,教师要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这样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要想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除了上面的激发兴趣和营造氛围之外,还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感。那么多媒体的使用就是最好的一种形式。因为多媒体它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以往的教学,只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手段就是一只粉笔、一本书,靠教师的一张嘴来传授知识。日久天长,使得大多学生认为语言教学就是说教,枯燥无味。而通过多媒体教学中对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媒体信息的转换运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兴趣浓厚,吸引力强,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若是用多媒体整合初中地理教学,就一定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在学习第七章第一节日本这一课时,在引入该节内容时,可以先通过PPT放映富士山、樱花、和服等图片,并配上传统的日本歌曲,可以勾起学生对日本的兴趣,也促进他们回忆自己了解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尤其在通过24页活动第4题来了解日本保护本国资源意识强烈而导致其他国家和地区资源严重破坏这一现象时,课本上只有三段文字进行阐述。此时如果配有图片等资料,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到思考问题上,并且会形成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
四、锤炼语言的生动性
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的表达能力提高,也就是一个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他的语言表达技巧非常好,自然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吸引着学生学习这一科。这样,地理教师就要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做最成功的教师,最需要注意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循循善诱的方式,加上幽默睿智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们要力求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青出于蓝而且要胜于蓝。在地理文本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没有经过感知过的,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当然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挈领那些区域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规律性,将这些知识编辑成工整对仗的诗歌口诀,学生就会非常感興趣了。通过热情洋溢的语言,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学“水循环”时,我用了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新课。靠我们的幽默睿智生动活泼的语言点燃我们孩子的求知激情,表扬他们哪怕是一丁点进步,也要激励他们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冲刺,培养出他们超长的能力。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等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不会茫然失措、不会无所适从。只能是更自信、更沉着、更成熟,那么将来的世界,必是他们的天下。
浅议初中地理兴趣教学法 篇12
一、营造轻松、活泼的地理课堂气氛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得到提高。教师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人地关系”问题, 人类活动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 地理教学应启发学生讨论这些问题, 不在于谁的答案对, 而在于参与和思考。还可组织课堂竞赛 (抢答、画图、智力测验) , 课堂游戏 (拼图、地理导游、地理小记者、环护卫士) 等, 形成一种活泼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语言生动, 通俗易懂, 准确鲜明, 言简意赅
教师在语言运用上, 要注意生动有趣, 富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兴趣, 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如讲长江三峡时, 富有激情地朗诵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又如向学生介绍极光的有关知识时, 可绘声绘色地讲述:“每当北极附近夜幕笼罩时, 在神秘莫测的高空会出现明亮光点, 随着光点变大, 光度也变强。有时似火焰, 流向天际;有时如一片素云, 淡雅洁白;有时又如绚丽彩虹悬挂天空……这些变幻无穷、色彩缤纷的现象, 就是极光。”这些形象的讲述定能极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应用电化教学手段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有相当多的重要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是较为抽象的, 不仅看不见, 而且摸不着。电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投影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 感染力较强, 因而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成为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自制的投影片, 是一种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于一体的教学工具, 能够解决许多传统教学形式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