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

2024-09-16

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通用12篇)

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 篇1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地理学科一向不被重视,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与实际生活联系,提高地理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尽量联系实际,例如,在讲《天气和气候》的知识时,就可以与中央台晚上7:30的天气预报联系,告诉学生要有选择性地看一些电视节目,而不要沉浸在一些肥皂剧中。如《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正大综艺》、《人与自然》、《开心词典》、《幸运52》、《挑战主持人》、《神州大舞台》等综艺类节目都涵盖许多地理知识。尤其是看中央台晚上7:30的天气预报,既可以了解天气预报的顺序、内容、常见的天气符号、天气预报的目的和意义,以便于学习《天气和气候》知识,又可以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及省会城市。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穿插趣味故事、传说,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在讲课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五岳时,问学生:你们知道五岳是怎么形成的吗?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盘古死后,他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左手变成了南岳衡山,右手变成了北岳恒山,脚变成了西岳华山,大肚子变成了中岳嵩山,血液流成了地球上的江河,毛发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又如在讲“日界线”时,可以先讲一对孪生兄弟出生的故事:一艘轮船航行在太平洋上,在日界线的东侧,一位产妇生下一位男孩,轮船越过日界线又生下一位孪生兄弟,然而在出生证上为什么弟弟反而比哥哥大呢?这种悬念式的导入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围绕着教学寻找答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运用歌谣、谚语、顺口溜,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加强了运用。

1. 运用歌谣、谚语

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解我我国国西西北北地地区区大大陆陆性性气气候候温温差差大大的的特特点点,,形形象象逼逼真真,,富富有有感感染力。

讲内蒙古高原时,引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运用顺口溜

如:大牧场放牧业的国家有阿根廷(阿)、美国(美)、南非(非)、新西兰(新)、澳大利亚(袄)编成:阿美这个放牛郎,非穿新袄去放羊。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轻松而深刻地掌握了知识。

四、运用形象的描述、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起来比较抽象,而且无挂图表示的内容来说,运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书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1. 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激发兴趣

“幽默、诙谐”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技巧,幽默、诙谐的语言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例如,在讲潮汐的大潮和小潮产生的原因时,教师总结一句话:“都是月亮惹的祸。”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让学生在欢笑之间就掌握了知识,激发了地理学习兴趣。

2. 运用谜语激发兴趣

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知识面。例如: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些谜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然后开始讲新课,效果不错。在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大言不惭”———海口。

总之,兴趣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关于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5) .

[2]王鉴.论教学现象及其研究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6, (6) .

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 篇2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家长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可是,兴趣真的是培养出来的吗?我的观点是,兴趣是人本身固有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让我们来看几个关于兴趣的现象:

语文老师真棒!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语文。

语文老师的确很棒,可是我还是不喜欢语文。

语文老师真糟,我一下子就讨厌语文了。

语文老师确实很糟,但我还是喜欢语文。

假如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那么,为什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语文呢?为什么一个让人厌恶的老师不能破坏所有学生的兴趣呢?很明显,老师的魅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决定因素。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人们本性的不同。那些本来就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遇到一个好老师,兴趣就会倍增;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本身对语文就没有兴趣,那么,一个好老师就只能让他感到语文好学一点,而不会让他迷上语文。许多足球迷都喜欢看世界杯,但并不是所有看过世界杯的人都会成为球迷。

让我们再来看两种现象:

我开始并不喜欢足球,可是现在我爱死足球了。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足球,但是现在没什么兴趣了。

其实,所谓的“兴趣转移”并不存在,真正的兴趣不会发生转移。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对某种事物开始不感兴趣,通过外界刺激(他人介绍、亲身体验等)开始感兴趣了。而事情的真相是:那些外界刺激并非让我们产生了兴趣,而是激发了我们潜在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固有的倾向性和敏感性。更喜欢什么、对什么更敏感,这是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就像海绵能吸水、火柴能点燃一样。认为兴趣是培养出来的,等于是忽略了人的这种属性,而把外界的条件和刺激看成了决定因素。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论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乞丐、小偷。”然而,他的这番豪言壮语很快成了心理学上的笑谈。心理学界很快发现,人并非只受环境的左右,不同“属性”的人对同样的环境会产生大相径庭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人的兴趣是固有的,但是环境对兴趣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如果贝多芬生在贫困山区,一生都接触不到音乐,他就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即便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很大的`天赋,但是如果没有接触和启蒙,这种天赋就会像海底的宝藏一样永远不被人知晓,并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消亡。好的教育和启蒙能够加速孩子在他所擅长的方面的发展,而糟糕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破坏甚至毁灭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总之,不同的外部条件和刺激,诱发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过度的鼓励也会破坏孩子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和动力,这一点也要请家长朋友们注意。

那么,说明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当人们认为“兴趣来自培养”的时候,就会忽视个体自身的兴趣属性,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本身去促进孩子的发展,而是把兴趣强加给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们是在“扬短避长”,而不是因材施教。要知道,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人。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增加孩子的阅历,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便早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我们就应尽量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条件和所需的帮助。比如,提供他所需要的材料、为他创造相应的机会,以及给他介绍好的老师等。在我们身边,压制孩子本性的事是很普遍的,对孩子不感兴趣的领域过多过强地进行要求和培养,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明明是培养的方向错了,父母却还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够,继续加大“培养力度”,这就只会使现实更加糟糕,甚至激化矛盾、酿成悲剧。

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之培养 篇3

一、 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以动态影像设置悬念导入

进入新的教育时期,多媒体的运用已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唤起其求知欲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单凭语言的引入,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美景,效果就会远远不同,学生便会急于知道苏州园林的情况,会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以音乐设置悬念导入

优美的音乐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我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愚公移山》,随着“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的美妙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跟唱起来,兴趣一下高涨起来。音乐停了,我就创设悬念:“愚公创造了什么奇迹?后人感叹的是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愚公是在什么情况下移山的?他成功了吗?”学生们高兴地说:“想。”接下来,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

二、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

“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引读质疑的起点应放在“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质疑引思,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雨果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在学生掌握了字词以后,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围绕课文提出问题。于是有学生提出问题:“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起沉入海中,值吗?”接着,我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自由讨论并解决问题。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也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不值。我对此先不作评价,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阅读,在读中分析。于是有学生这么说:“我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值,因为……”但也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不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样,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

€犎⒍林懈形颍淘亩列巳?

“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它强调以读为本,学生通过多读、熟读,参与到各种语言实践中,在读中悟义、读中悟法、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实现由“感”到“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找出父亲送别时说的话。然后分别叫几个学生朗读这些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父亲关爱儿子的真情实感。随后,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父亲关爱儿子和儿子爱父亲的句子反复朗读。这样,就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理解父子深情这一深刻主题。通过这种“读—感—读—悟”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巩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情境表演,提高阅读兴趣

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演一演。《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后,根据角色让学生演课本剧。同时不只看学生的“演”,还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如突出 “台词”——可以对原著直接引用,也可以作超出文本的独特修改,还可以自由添加一些更精彩的语言,从而引导、组织学生去品、去析、去赏。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个个喜形于色,积极表演起来。通过表演,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阅读课文,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奥数教学与数学兴趣培养之研究 篇4

一、奥数与数学兴趣的内涵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 真正意义上的“奥数”是指: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其始于1934年和1935年, 最早由匈牙利发起;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时, 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它“既不是大学数学, 因为它的内容一般不超出中学或中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也不是中学数学, 因为它有许多高等数学的背景, 采用了许多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中间数学’”。

数学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数学知识, 并经常参与数学活动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有了数学兴趣就会对数学或数学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 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对数学有兴趣的人, 会主动地关注有关数学方面的信息, 乐于从事数学活动。

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 必须使他们亲自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无限魅力。奥林匹克数学问题从题目本身到解法都充满着趣味和艺术魅力, 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伟大的创造力, 它吸引人们积极探索, 给学生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学习情境和体验数学思辨力量的机会。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精神, 是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如果数学教学与训练工作不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 长时间高难问题的训练会产生消极作用, 产生疲劳情绪, 甚至导致思维混乱变成学生的沉重负担, 有可能导致厌学。因此, 教师在进行奥数培训时, 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选择、组合、协调、重构,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奥数教学与数学兴趣的培养

1. 通过介绍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有关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奥林匹克如同体育奥林匹克一样将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的精神引进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之中,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这对中小学生学好数学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将激发青少年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2. 通过故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来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如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石头代替了大象, 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曹冲称象就是把一个困难、复杂的问题, 变成熟悉、简单的问题来解。这样的方法运用到数学解题中会使题目简化易解。

如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 在A、B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15公里小时, 乙车的速度是35公里小时, 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00公里, 那么两地相距多少公里?[1]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相遇问题, 但, 不停地往返, 使问题变得相当复杂。如果按照一般处理相遇问题的方法求解, 那么其求解的过程必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根据行程问题中, 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以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同时出发, 到相遇两车所行时间相同等。由甲、乙两车的速度可知, 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15/35, 即3/7。由此, 把两地等分为十等份 (如图) , 则在相同的时间里, 甲行驶3等份, 乙行驶7等份。这样, 只需要数一数等份就可以得知, 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间隔4等份, 所以, 两地的距离是:100÷4/10=250公里。

这个比较复杂的相遇问题, 通过巧妙地利用速度比, 变成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数数问题。这不仅仅体现了解法的创造性, 同时, 也让人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3. 利用日常生活的趣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虽然他们也想努力学好数学, 但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愉悦的体验, 认为数学等同于枯燥、等同于繁难。奥数中的一些趣题来自日常生活, 所用的数学基础知识也不多。因此, 教师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奥数培训时, 让学生做这样类型的题, 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尝试、探讨, 使他们在“心理自由”的前提下积极动手、动脑, 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以此来改变他们对数学原有的想法。

如一个西瓜切四刀, 切成九块小西瓜, 吃完西瓜后, 要有十块西瓜皮, 问怎样切?

切西瓜是生活上经常会碰到的, 让学生没想到切西瓜也有数学问题, 从而引起学生的跃跃欲试, 提起兴趣。

教师让学生画图尝试后, 出现很如下情况:

切一刀可以分成两块;

切两刀可以分成三块或四块;

切三刀可以分成三块、四块、五块、六块、七块、八块:

(照图切2刀, 再侧切一刀成8块)

切完后, 学生发挥想象照图吃完西瓜, 这时会剩下几块西瓜皮?并作上记录, 同时注意有没有特殊的地方?特殊在哪里?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发现:三刀切成七块中的中间一块西瓜形状比较特殊, 把西瓜吃完后, 发现变成了两块西瓜皮。

如此,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解决了要解决的问题。生活中的切西瓜演化出如此多的切法。它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 却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4. 通过奥数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奥数强调的是思维训练, 重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现有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奥数中蕴含着许多简朴的思想方法, 如:枚举与筛选、观察与实验、假设与调整以及比较、猜想、田忌赛马 (对策问题) 、从最坏结果出发 (抽屉原理) 等。渗透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化归原则、关系映射反演原则、变换原则、简单化原则及特殊化原则以及消元法、图解法、特殊值等, 这些是中小学数学教材所缺乏的, 而“奥数”恰好弥补了它的不足。让学生从小受到这些思想方法的熏陶, 并把这些思想方法, 运用到分析、处理、解决问题中去, 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

5. 在奥数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如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对数学很感兴趣, 曾经编过这样一道题:一组割草人要把两块草地上的草割完, 大块是小块的两倍。上午人们都在大块地上割, 午后人们对半分开, 一半仍留在大块地上, 到傍晚恰好把草割完;另一半人到小块地上去割, 到傍晚还剩下一小块, 这一小块一个人一整天可以割完。问这组割草人有多少?

分析:把大块草地看作一个长方形, 则小块草地就是它的一半 (如上图) 。本题通过阅读, 了解题中量之间的关系, 巧妙地利用图形来表示量之间的关系。

阅读数学材料也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正如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所言:“如果他 (指老师) 把分配给他的时间都用来让学生操练一些常规运算, 那么他就会扼杀他们的兴趣, 阻碍他们的智力发展, 从而错失他的良机。相反地, 如果他用和学生的知识相称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并用一些鼓励性的问题去帮助他们解答题目, 那么他就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并教给他们某些方法。”

从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 奥数已逐渐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因此, 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手段等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田忌赛马之培养学习兴趣论文 篇5

田忌赛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内容就是说的田忌在不利的情况下凭着聪明的头脑战胜了齐王,传说战国时期,齐王与田忌各有上、中、下三匹马,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有一天,齐王要与田忌赛马,双方约定:比赛三局,每局各出一匹马,每匹马赛一次,赢得两局者为胜。看样子,田忌似乎没有什么胜的希望,但是田忌的谋士了, 解到主人的上、中等马分别比齐王的中、下等马强……。怎么办呢?于是田忌就想出了一个妙办法,既然循规蹈矩地去比赛根本就行不通,那么干脆就来一个超常规的方法,就是当齐王出下马时自己就出中马,那么现在齐王和田忌的比分就是0:1,第一场田忌胜了,当齐王派出上马时,由于自己的.中马已经比过不能再用,而下马和上马又没一个是它的对手,怎么办呢,田忌就用了下马迎战,结果肯定是输了,很多人会认为田忌这是自暴自弃没有信心的行为,其实其中另有玄机,田忌已经这样子思考过了,有两种方法:(1)、自己出上马,那就是输,然后最后一场出下马,对方出中马,还是输,最终的结果是2:1,自己会输。 (2)、自己出下马,这局虽然也是输,但是下一局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自己的上马可以赢齐王的中马,所以总分是1:2,自己胜,哪个可取,肯定是方法2,田忌就用这个方法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数学不应该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枯燥乏味地去学习图形和题目,而应该把它当成一个爱好,让数学成为你的伙伴,那么数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那么这时候的数学就不仅仅是一门科目了,它已经变成了你的挚友。

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 篇6

高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和发明。”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兴趣,学生就产生苦学,厌学,弃学的可能,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许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实用、形象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难点与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有一股恒心和毅力,这个力量来源于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目的和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过去只用升学来诱发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很片面的。要对学生说:“将来大多数学生都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无论干哪一行,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在我国古代人们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广博。那么我们现代人更应把它重视起来,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不盲目地生存,将来经商的时候才能知道哪里出产什么,有利于商业活动。只有了解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掌握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将来人类和自然才能和谐地发展,自然界才能不给人们带来灾难。”

三、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对好、中、差不同的学生也要保持平等的关系,不能对学生有亲疏厚薄之分,要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教师只有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美好的口才、自然的教态和脑子里丰富的知识,以及和蔼可亲的口语来换得学生的尊重,每当上课时,都让学生以笑脸相迎,把对老师的爱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四、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常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能把知识变成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报导、观看电视节目和收听广播等,举行基础知识竞赛,填图竞赛等都能丰富同学们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现象的兴趣。

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之浅见 篇7

一、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 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实验演示,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主动思考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这一知识点时, 以一个实验来演示。

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 放入一条小金鱼, 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 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 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

通过实验的直观性,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主动思索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出乎意料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连, 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例如, 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 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过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 人站着不动, 然后放手, 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 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

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使学生的认知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有益刺激, 急于知道“为什么”?这样就为下一步教学创设了积极的氛围。

把物理实验跟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悟生活的奇妙与自然规律。

二、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 追求教学的艺术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这样,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用饱满的情绪, 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 是运用教学语言艺术的前提, 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情绪饱满的教师, 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 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 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辞、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 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 而且还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讲述相关的物理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讲述相关的物理知识时, 用有趣的故事能满足学生的求知乐趣。介绍物理学史、物理学家的故事, 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如“指南针”?“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等等。讲授有趣味的物理现象故事可满足学生求知的乐趣。

三、多鼓励, 多表扬, 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要注意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 没有阳光, 我们就不能生产”, 廉姆杰尔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所以对于学困生,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我校某班有一位成绩一般的学生, 但对体育特别爱好, 在一次运动会上为班上夺得了多项第一, 老师首先给予肯定, 并说“如果你把这种勇于拼搏, 不怕吃苦的精神放到学习上, 那你的成绩一定会提高, 一定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结果这位同学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后, 刻苦学习, 成绩直线上升, 后来考入了某重点体院。

教师一句赞美的语言, 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次颔首的微笑, 一个肯定的动作, 一次低难度的考试, 都可以使学困生体会到鼓励、信赖、满意的情感, 从而树立起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促使他们逐步转化。

在教学中, 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 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提问时根据学生成绩的优劣, 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在布置作业时, 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 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 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 提高综合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实验教学中, 有很多物理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 当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时, 该过程就已经结束。学生就理解不了其中的本质, 给教学带来困难。如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一节教学中, “实验3”是运动着的木球打击弹片又被弹片回击后运动, 实验的目的是要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本实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观察出弹片被打弯曲后又恢复打击木球的过程。常规实物实验过程太快, 学生不易观察出这个现象, 若及时切入多媒体动画模拟实验, 将运动的过程放慢, 则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因而, 运用多媒体让枯燥的物理理论得以升华, 形象而又直观的过程感染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更加崇尚科学,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方法。

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 篇8

传统的教育以应试为主, 教师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 在课堂教学中一味满堂灌, 进行重复性的讲解和强调。学生好比接受知识的容器, 习惯于死记硬背和大量练习。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按时完成的固定学习程序。在表面看是完成了知识的传授, 而学生就过分依赖教师和教材, 学习过程感到枯燥无味, 缺乏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 致使出现高分低能的教育结果。学生一旦离开了教师和书本就不能活学活用。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这显然与目前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教育到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只有让学生在充满积极情感的前提下, 学生才能从内心接受教育, 主动参与学习, 达成教育目的。因此, 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一、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教师以个性特征为基础, 以自己的内在需求为核心, 在教师的引导下, 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 促进自我个性的和谐发展的学习状态。每个学生在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学习动机、认知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但在学校教育里, 教学大纲一般是按照统一的教学标准来制定, 因此对于具体教学中不同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影响了学习兴趣。所以,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来分析对待, 进而展开教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充满爱的人性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屋及乌”这句成语同样可以用来表现学生的学习心态。学生在认可、喜欢教师的前提下, 会产生情感迁移效应而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 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相反, 学生厌恶教师, 就对学习没有兴趣, 学习消极。因此,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这就需要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用爱心感染学生。以往的教育, 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服从, 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 让学生有畏惧感。师生距离疏远, 没有情感的沟通。如果教师用爱心投入教学中, 关心学生, 和他们一起学习、游戏, 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就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促进交流, 这样的教育更具人性化。学生定会感受到教师的爱心, 也同样会把爱心传递给教师, 对教师能够尊重和敬爱, 会对其所教的科目产生浓烈的兴趣, 积极投入学习当中。

三、体验社会实践的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常识。离开生活的教育是片面的、孤立的。将学生束缚在课堂中, 面对抽象的文字, 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为主, 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让学生有亲切感, 感性认知强烈, 增强了学习的理解能力, 激发了学习兴趣。语文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语文信息和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体验把身边的语文现象和书本中的语文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让学生从报纸杂志中将学过的字记下来, 把在假期旅游中遇到的新鲜的事情写成作文。让学生搜集路边、电视上的广告语等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能否把生活中的常识性知识引入课堂, 对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培养学习兴趣,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鼓励学生的成功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的教育对学生管束过于严格, 教师对学生过多的批评、指责会起到相反的教育效果, 让学生没有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教师应多用赏识教育, 鼓励和表杨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信任的幸福。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 我们要善于运用好表扬的武器, 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肯定自己的成绩。尤其对于性格内向、自卑的同学, 教师要格外重视, 鼓励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比如教师运用教学评语鼓励学生, 通过口头表扬鼓励学生。教师注意不要用脑袋笨、学习差等字眼打击学生, 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要给学生正面的心理暗示, 委婉地指出学习的缺点,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能行, 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 要客观评价学生, 让学生在点滴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增进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育心态, 学会赏识学生, 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 鼓励学生从失败中收获学习的新知。如果教师认为学生这也不行, 那也不是, 教师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

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 篇9

1. 女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女生, 其身体的形态, 由于第二特征的出现和完善, 月经来潮、骨盆增宽、乳房突起, 性格变得腼腆害羞、喜静爱美、怕累、怕脏, 酿成心理上的惰性。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 不爱动, 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 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对体育活动持消极的态度, 尤其害怕田径中的耐久跑, 每到上800米跑项目时, 总是装病退却、借故请假、能躲就躲, 不利于课堂教学。

2. 耐久跑锻炼对身体的好处

耐久跑锻炼能改善和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长时间

●黄永侠

大运动量的活动, 使心脏容积增加、心壁增厚、心肌收缩力增强, 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心脏功能得到加强, 肺换气量不断提高, 肺活量增加, 大大改善了呼吸系统的机能。

另外耐久跑运动量大, 会出现“极点”现象和肌肉酸痛等, 冬天要克服寒冷, 夏天要克服炎热。因而可以培养学生坚毅、顽强、不怕累、不怕苦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耐久跑兴趣的培养

1. 提高自身素质,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体育课是师生双向交流的平台, 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 平等相处、友好对待。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教学的基本知识, 课堂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 加上教师准确熟练、轻松而优美的示范, 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劲头。体育教师还应精力充沛、体魄健壮, 这本身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价值, 很容易激发起学生锻炼的欲望。

2. 创设环境, 增强学生新鲜感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用教学语言来讲就是激发情感, 唤起学生的激情。学生一旦有了激情就会把枯燥、繁重的耐久跑当成一种乐趣。

当前, 职业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 大部分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 认为数学逻辑性强, 太抽象, 枯燥难学。面对这种情况, 职业高中数学课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手段和策略, 调整学生的情绪,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兴趣的动力

没有目的的活动是盲目被动的, 为了能够让学生从心里激发出想学习数学的动力, 转变“要我学”的思想为“我要学”, 应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1) 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 无时无刻不用数学知识。

(2) 数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 是培养训练学生各种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学科, 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

(3) 职业高中学生要想升入高一级院校学习, 特别是直接升入本科学校, 学好数学是必需的。

有了目的就有了方向, 就有了内在的力量, 以此增强其学习兴趣。

二、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的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大大地促进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试想, 如果一个学生对老师总是怀有看法和敌对情绪, 那么他不可能很好地认真地听讲, 久而久之, 这个学生便会失去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做到尊重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 并能正确地评价学生, 特别是对于后进生, 应多给予鼓励与肯定等, 让学生在心理上能够排除障碍, 走近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可利用校园环境, 比如地形、山坡、花园等自然环境, 设置寻宝点, 让学生三五成群地结伴寻宝。还可用越野跑、障碍跑、法特来克跑等练习方法, 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培养其耐久跑的能力。

3. 设置疑问启发兴趣

在进行女生的有氧耐力教学时, 问同学们一些问题:什么是“极点”?什么是“第二次呼吸”?然后讲清“极点”“第二次呼吸”出现的现象。当跑出一段距离时, 会感到腿发软、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状况就是“极点”的出现。这时只要稳定情绪、加深呼吸、调整跑速, “极点”即可消失, 继续跑下去身体会感到轻松很多, 呼吸均匀, 进入一种稳定状态, 这就是“第二次呼吸”。这是一个健康的人在耐久跑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然后问:“同学们想不想测试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健康的人?”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想。”“好, 那我们就开始吧!”这样就在轻松愉快中, 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4. 利用女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 从思想上进行兴趣激发

体育课上的单调、缓慢、持久的动作会使女生产生厌烦、疲劳感, 因此教师应抓住中学女生的心理特点 (认真好学、协调性好、思维较强的特点) , 用女排精神和众多女体育明星的故事来激励表扬、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这样, 有了思想的保证, 她们才会对本次体育课产生兴趣。

5. 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要讲究多样趣味化

合理安排好教材, 能够吸引学生, 引起兴趣。在初中女生的中长跑教学中, 融入健美操进行有氧耐力训练, 把健美操教学与长跑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新颖优美的体操以及现代舞步进行轻松教师, 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渐渐地学生会把对教师的喜爱情绪转化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之中去, 于是就产生了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愿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 重视导课, 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新课的引入, 创设教学情境, 在“兴趣”和“疑问”中引入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排列组合时, 教师可以从学生都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出发, 这样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学校决定在二年级11个班之间举行排球比赛, 方法是单循环赛。即每班都要和其他各班进行一场比赛。如果让你去组织这项活动, 你能很快地计算出你需要安排多少场比赛吗?”提出这样的问题之后, 学生会非常活跃和感兴趣。这时教师可抓住时机说:“这个问题属于排列组合, 学完之后, 对上面的问题, 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很快、很容易地得出正确的答案。”带着好奇, 带着疑问, 带着兴趣, 学生很快地便会进入角色, 认真地学习本课。

2. 因材施教, 发展兴趣

职业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为了能够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 中等生吃得好, 后进生吃得消, 我在教学时尽量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例如, 下面这个题目, 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 它们的积是8, 和为7, 求这三个数。大部分学生往往都是直接设这三个数为x、y、z, 再根据条件求解, 这时教师可给予肯定, 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如果把等比的条件考虑进去, 改变一下设法, 将会怎多样的跑跳练习, 配以明快节奏的现代舞曲, 一样能达到有氧耐力训练的要求。在愉快的音乐声中, 增加了上课的密度和强度, 从而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生理、心理体验, 增强了信心, 提高了上体育课的兴趣。

6. 在教法上灵活多样, 激发对耐久跑的兴趣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耐久跑是一个“累活”, 谁也不愿意“恪尽职守”。原始的绕圈子就像老牛上套越拉越慢, 自然达不到好的效果。其实, 跑只是一种手段, 发展耐力素质、提高持久奔跑能力才是目标。为此笔者试着通过改变以往跑的形式, 尝试让学生进行“自由择业”。把5分钟耐力跑用其他形式来替换:篮球带球跑、变速跑、定时跑、追逐跑、接力跑、游戏跑、越野跑等, 变换花样, 让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建议和意见

(1) 在以后的初中女生耐久跑教学中, 只要认真钻研课题,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作用是显著的。符合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 耐久跑教学能培养学生克服畏惧、战胜困难, 帮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 对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 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学生薄弱项目的指导。要鼓励无兴趣、无特长的学生, 特别是女生, 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 篇10

一、激趣———兴趣的基础

多数职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维持兴趣,是成功教学的重中之重。

1.warm-up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之伊始,如果教师能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便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英语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学习“Sports”时,以2008年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夺金得银的视频,或者体育健儿站在领奖台台上国旗高高升起、国歌奏响的动人场面,使学生热血沸腾,对体育运动项目、奥运会精神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这一单元的学习,更为这一节课打下乐学的基础。

2.TPR活动法激发兴趣

所谓TPR教学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r.James J.Asher提出的“完全反应法”,也有的翻译为“直接式沟通法”,其优势在于强调身体各部位的互动性,简而言之,就是肢体的各部位全部参与活动,各个感官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法,通过说、唱、演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和欲望。

(1)听指令、做动作。

职高的学生以男生居多,多数学生习惯动不喜欢静,要让他们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学习45分钟, 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会感觉时间难挨,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放学的心情写在脸上。如果教师利用职高学生好动的特点,结合教材需要,使用TPR教学法 ,就能调动这些高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如学习“Sports”的有关表情的几个形容词时,如果教师以传统的打开课本浏览本课要学 习的生词disappointed,angry,worried,excited等的方式 ,让学生反复跟老师读、再抄写等 ,学生定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如果学习这几个生词时,能以教师说出这些形容词,让学生做出相关的表情,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如由教师说“He looks worried.”,让学生做出着急不安的表情,教师说“He looks disappointed.”,学生做出沮丧、无奈等表情或动作,也可以两人一组,一个发出指令,另一个做动作,这样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情境促语言训练。

仍然以“Sports”为例,情境法可以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如展示游泳运动员在游泳、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跳高运动员在跳高、足球运动员在踢足球等情境,让学生说出这些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和体育名称,引导学生完成下列练习:Writedown 3 sports you like _____,_____,_____;Find a sports your group like most.继而训练I like... best,because... likes... be-cause... 这样 , 情境法引领语言训练 , 将学生带进熟悉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了训练语言的机会和平台。

二、唤趣———兴趣的关键

布鲁纳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要想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感作用忽视不得。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感染学生、满怀激情吸引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觉其既是教师又是朋友, 使师生之间有股强大的磁性和吸引力,“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就可能产生。

一位教育家说“教师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冷言冷语,说“你们因为成绩差来到这儿,再不努力,终将成为社会的垃圾”之类的话,会让学生自暴自弃,或者听而生畏、听而生厌,自尊被敲击地碎落一地,让他学英语就真的不容易了。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在教学中,这句话同样适用,尤其是对于这些职高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安慰,更需要教师的耐心辅导、细心呵护,一味地批评、指责只能动摇学生的自信。给学生耐心、细心、细心、爱心、真心,把Good,Welldone,Cool等挂在嘴边,成为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以表扬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以温暖和友好使他们重拾自信,爱上英语。

三、染趣———兴趣的升华

职高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不同,活泼好动无异于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灌输教学对激发兴趣无济于事。教学中,借助于直观的教学方式,如图片法、多媒体的使用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边看、边听、边实践,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找到成功的感觉,心情更轻松愉快,热情更涨,对英语更有种亲切感,自然而然诱发学习动力,使学习兴趣逐渐浓厚。

职高英语是职高的基础学科,也是必修学科之一,以后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英语。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创设多形式的情境,设计多角度的活动,彰显“寓教于乐”的教学艺术。将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把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兴趣为职高学生而叩响学习英语的大门。

摘要: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发展观”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要实现和贯彻这一根本宗旨,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学习方式,注重师生的共同交往、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从而实现会学、乐学的根本转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之点滴 篇11

现今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强,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但意志力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差、对学习经常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知道,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潜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把课堂建设成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敢说敢问,会说会问。语文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不要用“权威”的思想束缚学生。要向学生灌输不要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要独立思考的观点,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发表不同于老师的见解,敢于指出老师教学中的疏漏和错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最好是让那些不提问题的同学回答,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要轻易否定,而是要阐述老师自己的意见,让同学们比较、鉴别,作出判断;对于学生的意见,老师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怕丢面子。有时可能会遇到答不出来学生提出的问题,下来查资料或请教同行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决不能搪塞学生。学生的质疑,能使老师及时得到反馈,了解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第二,根据学生特点挖掘课文内涵,结合身边素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奋作为切入点。如教林希的散文《石缝间的生命》[语文版九年级(下)]时,结合初三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分析水平,先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路边的狗尾巴草。课堂上请学生用语言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所联想到的描绘出来。学生的描绘中,有说狗尾巴草其貌不扬的,有说其生长环境恶劣——长在路边、山丘上、岩缝中……,有说生命力强的,也有说其雄姿挺拔不怕风吹雨打的等等。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看看现代作家林希是怎样描写《石缝间的生命》的。让学生阅读课文,体验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那些“无人采撷的种子、一簇簇无名的野草、一团团小小的山花、在石岩缝隙间长成参天的松柏……”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努力拼搏的崇高精神。

第三,适事褒扬,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我们都相信“没有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也没有不想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但毕竟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事,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需要老师进行褒扬调节。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师认可和他人的赞扬。如果这种心理能得到满足,那无疑是给学习注入了一支兴奋剂。

第四,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味学习语文的乐趣。

第五,用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件描写或评论语熏陶学生,唤起学生对优美语言的积累和渴望,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读每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等。

第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1)引导争辩。课堂教学中,老师适当创设一些学生争辩的场景,让学生去争辩,这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愿意去做的事情。

(2)展开竞争。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到社会竞争力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竞争可以是个体间的,也可以是个体与集体间的,还可以是集体与集体间的。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学科成绩与自己相当或略好一点的同学作为竞争的对手(可以让对手知道,也可以不让对手知道),每个学月进行一次比较,比谁的成绩好,比谁的进步快。同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学习成绩和表现相对均衡的几个小组,展开小组间的竞争。

地理教学之兴趣培养 篇12

“语言这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 学英语更是如此。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有兴趣学习英语, 那么, 英语教学质量及学生成绩的提高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 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 使他们对英语爱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笔者以为,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强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

因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仅能转化学习动机、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运用中增强学习效果。

一、充分研究教材, 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强趣味性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经常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从简单的口语训练入手。同时, 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及调动, 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让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

首先, 在思想方面, 要强化学习动力。目前, 国内外环境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需要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教学, 加快英语教学的信息化进程, 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其次, 要增强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如讲《My Family》一课时, 让建筑专业班学生在黑板上设计自己的家园, 同时, 也把英语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每次在课堂上呈现语言材料前, 笔者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有趣的情景;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为了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笔者经常从网上下载很多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 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 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 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达到教学目的。

二、注重“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求真务实、不片面追求成绩;发掘学生优点, 培养学生信心;关爱学生,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等。

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是由于和教师发生矛盾, 从此不愿意学习, 甚至产生厌倦心理。而教师教学往往一味地追求升学率,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视学生的主动性。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决定着他们的心理特点:缺乏意志与毅力、兴趣容易转移与中断。笔者经常边传授知识边进行思想引导, 教育他们珍惜青春时光, 不荒废学业, 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常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让他们每个人都能体味到成功的快乐。

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有的学生口语好, 笔者就让他朗读和领读;有的学生书法写得漂亮, 笔者就进行展示;有的学生绘画好, 笔者就让他为相应的课文配上图片……

在教育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中心,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什么”, 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职业学校强调的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防进行一番“换位思考”。使学生出于主体地位, 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努力做到:“All for students, for all students and for students all.”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培养兴趣

职业学校部分学生对学习有抵触情绪,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但不和谐, 反而变成了一种矛盾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 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 愿意努力学习这门课, 因而。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 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个老师, 出于逆反心理, 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尤其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认为英语难学, 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情感, 他们喜欢哪个教师, 就会“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的态度在新课程的人文化的教育主题下尤为重要:亲切、热情、耐心、细致、平易近人, 使学生对教师和所教的学科产生好感。

笔者始终用和蔼的语气, 亲切的声音, 鼓励的话语, 微笑着讲课, 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理解和期待。

学生的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 笔者都时时处处关心, 做到爱护他们, 尊重他们, 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在学生的眼中, 笔者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 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教师节来临时, 学生们纷纷给笔者发短信、打电话问候。为学生们的付出, 换来了学生们对老师加倍的爱与尊重。这样, 关系和谐, 感情融洽, 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笔者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如“Shopping”、“Ask the direction”、“Make the telephone”等情景。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去购物, 尽可能地练习英语, 并且用DV拍下来, 在课堂回放。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使学生认识了自我, 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 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建议学生办英语板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 还可适当刊登一些英语小诗歌, 如“The Heart”、谜语、学生日记等;经常利用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 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下载播放《Yesterday Once More》, 学生很快被这首优美的曲子吸引住了, 由于音乐的渲染, 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识。上课常常进行英语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把同学分成A、B、C三组, 每堂课都评选获胜组, 而且给以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了互相帮助, 互相感染, 进而共同提高水平, 并能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 英语学习, 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所以, 一方面, 要学习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 另一方面, 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在英语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下一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