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治理研究

2024-09-22

私营企业治理研究(共12篇)

私营企业治理研究 篇1

一、管理目标概述

(一)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管理理念

财务业务数据治理是指将数据作为公司资产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具体化工作,是对财务业务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的财务业务数据治理应从企业全局角度出发进行系统筹划,对财务业务数据的获取、处理、使用进行治理,确保数据的准确、共享和安全,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效融合,达到“数据输入标准化、数据处理流程化、数据交互规范化”的目的。供电企业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着重于交付可信、安全的财务业务信息,进一步提升财务实时管控能力,为企业制定明智的经营决策、有效的业务流程提供支持。

(二)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管理范围和目标

财务业务数据治理涵盖了从前端业务应用系统、后端财务业务集成数据库到终端数据信息分析,形成一个闭环负反馈系统。

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的目标是提高财务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对接,实现数据资源在各部门的共享,从而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

二、供电企业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现状

财务业务数据治理工作在供电企业相关制度、规范和流程下借助适合本企业的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来实现。具体分为三个步骤:固化各信息系统集成接口、财务业务数据集成、数据质量管控。

(一)固化各信息系统集成接口

业务活动发生的同时,相关业务信息不仅在该业务系统中进行记录,同时传递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生成财务与业务系统的集成信息。包括成熟套装软件、财务管控模块以及计划、营销、基建、物资、人资、经法、交易、调度通信等系统之间提供的集成接口就是用于业务数据的实时传输,通过这种方式,财务与业务系统无缝衔接,实现财务、业务数:据的交互共享以及集成化的财务实时管理过程。

(二)财务业务数据集成

财务与业务数据的高效集成,实现了财务业务信息的实时传递、资源共享以及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构建“横向集成、纵向管控”的一体化财务信息工作平台,为财务实时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1. 预算管理流程的数据集成(基于财务管控与ERP系统)。

业务部门在财务管控系统中编制业务预算申请表并提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对于超出预算外的项目,财务部门需驳回业务部门申请,由业务部门重新发起。财务部门依据财务管控系统中“二上”年度预算报表,将年度预算在ERP系统中按成本类别分解至相关会计科目,确保预算执行均衡,实现预算执行可控、在控。

2. 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的数据集成(基于财务管控与营销MIS系统)。

营销部门在营销MIS系统中录入销售发票、收款单、其他单据等业务信息,生成销售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与各种分析报表,通过系统集成接口,将应收电费、实收电费、售电侧报表等数据传递财务管控系统,实现业务数据传递生成会计凭证,以及报表系统自动取数。

3. 应付账款管理流程的数据集成(基于财务管控与ERP系统物资模块)。

物资部门根据物资出入库情况在ERP系统物资模块中录入信息,集成数据自动生成财务凭证,财务部门仅进行发票校验,出入库前端业务的制证工作由物资部门完成,从而实现物资与财务模块的无缝衔接。财务部门根据财务管控中月度现金流量预算严格控制当月物资采购等相关业务的付款项目及金额。

4. 工程管理流程的数据集成(基于财务管控、ERP、基建管控系统)。

基建部门每月按工程项目及采购订单明细申请下月预算,提报财务部门审批,财务部门通过管控系统集成信息实现月度现金流的控制,提高付款业务准确性。基建部门根据输变电工程项目情况,在ERP系统中生成WBS元素,财务部门可据此分别进行各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转资业务处理,实现工程项目信息与财务资产信息衔接、转变的准确与高效。

5.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数据集成(基于财务管控、ERP、PMS系统)。

生产部门在ERP系统中新增、变更设备卡片信息,经财务部门审核后,联动生成固定资产卡片,并通过数据中心传递至PMS系统,实现实物资产账、卡、物联动工作机制。ERP系统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信息按月计提折旧,生成折旧凭证并传递至财务管控系统。固定资产卡片是资产清查的重要依据,资产设备卡片的实时联动,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6. 成本核算流程的数据集成(基于财务管控、ERP、员工报销系统)。

业务部门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在员工报销系统中录入报销单明细,经部门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报销单涵盖的业务数据传递至财务管控生成记账凭证。同时传递至ERP系统中,受预算控制。

成本核算流程中涉及与人资部门的数据集成(基于财务管控、ERP、人资管控、福利保障系统)。人资部门在ERP与部门专业系统中计提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包括企业员工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等费用,相关操作所产生的信息通过ERP系统实时传递到财务模块,经财务部门审核后生成会计凭证,实现了职工薪酬业务自动触发财务账务信息流程。

7. 财务报表管理流程的数据集成(基于财务管控、ERP系统)。

财务管控与ERP系统均能够根据现有数据自动生成科目汇总表、明细账、总分类账等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数据。通过对财务管控中集团报表模块的设置,数据可自动汇总运算填列在报表的相应位置,生成一键式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取数、填制完成后,需通过设置好的勾稽关系,检验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错误,为财务管理提供高效准确的信息支持。

(三)财务业务数据质量管控

数据质量管控是保障供电企业财务业务数据治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首先,为保证财务业务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安全性,使数据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增强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供电企业根据《财务工作量化考核指标》《财务集约化考核办法》等规定,与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全面考虑,系统安排,促进财务与业务融合,明确各部门职责。其次,建立对标指标分析制度,查找与先进单位之间的差距,对影响指标值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改进办法,强化财务业务数据治理,不断提高数据治理执行效率。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业务数据治理标准不统一

业务部门站在各自的立场录入、维护和使用数据,使得业务数据分散在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中,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来源,导致业务数据不规范、不一致、不适用等问题出现。财务业务数据难以应用一致的语言来描述,导致各部门对其理解不一致。

(二)财务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完整

数据全生命周期包括数据生成及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及应用、数据销毁四个方面。目前,供电企业财务业务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还不完善,未建立信息化工具支撑数据生命周期状态的查询,尚不能确定过期和无效数据的识别条件。

(三)财务与业务部门人员技能较单一

财务业务数据的高效集成,使得财务部门参与到整个业务流程中,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掌握较丰富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目前,企业各部门人员技能水平较为单一,一岗多能仍未全面实现,常出现财务人员不懂业务、业务人员不懂财务的情况,由此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

四、今后的改进方向及对策

(一)健全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建立由企业总经理领导分管,总会计师主管,财务部负责财务业务数据治理工作的具体管理与运作,相关业务部门配合实施的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组织机构框架。负责财务业务数据维护、审核、检查、整改等,保证系统正常使用,提高数据质量。

(二)完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借助于财务业务数据集成管理范围不断的延伸,固化各个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集成接口,实现财务业务数据的有效传递与信息共享,有力支撑财务与业务系统的正常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三)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财务业务数据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贯穿于整个数据生命周期,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完善企业财务业务数据的产生、使用、维护、备份、过期销毁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提高数据应用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建立财务人才培养计划和项目

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要求财务人员不仅精于本岗位的技能,还要积极了解其他相关业务知识,推进财务管理人员业务化、业务管理人员财务化。深入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一岗多能的培训,培养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及财务管理团队,为构建供电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摘要:供电企业财务业务数据治理以企业集团总数据中心为桥梁,固化各个信息系统之间集成接口,实现财务业务数据的有效传递与信息共享,推动财务与业务流程的精细化和规范化,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首先介绍了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的管理理念及目标,通过对供电企业的具体流程及特色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促进作用,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此积极作用提出了对策保障。

关键词:财务业务数据治理,财务管理,供电公司,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岳华,魏蓉,杨仁良,张根红,李圣,肖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J].会计研究,2013,(10).

[2]汪诗怀.基于信息集成的集团决策支持管控模式构建探讨[J].商业会计,2012,(13).

[3]张瑞君,邹立,封雪.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J].会计研究,2004,(12).

[4]张克慧,牟博.ERP系统在集团管控中的价值创造---基于会计核算视角[J].财务与会计,2012,(09).

[5]严飞.财务业务一体化设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07).

[6]卢爱红.煤炭企业集团信息化管控模式研究[J].中国煤炭,2012,(01).

[7]张文峰.试论ERP系统中财务与其他业务的集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

私营企业治理研究 篇2

任永宏2011-01-11

摘 要: 论述了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状,总结出相关的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手段,从而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措施,并为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正规化提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企业治理,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不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是不同的,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标准:从定性方面看,中小企业属于独立经营、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在某一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从定量方面看,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大多数是以资产额、营业额、人数等数量来作为衡量和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底子薄、企业管理层法制观念还较淡薄、各种规章制度不太健全、会计核算缺乏规范等。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利润操纵等问题,目前研究的人员不多,论著也较少,因此笔者选择从完善中小企业的利润操纵制度着手,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建议。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行为目标与企业所有者目标高度重合是中小企业最具“魅力”之处,也是其所具有的诸如市场竞争的主体、最富有活力、灵活变通等一切优点的“起源”,但是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其一切弱点的“病根”。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小企业分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现有中小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9%,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9%,占全国实现利税的42%,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4%,占全国销售收入的63%,占全国出口额的59%。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中小企业促进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从1978年到2008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产出份额分别由77.2%和22%调整到40.1%和40.8%,非公有制经济由0.8%上升到19.1%;在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比重分别由55.5%和42.4%调整到31.9%和21.2%,非公有制经济由2.1%上升为46.9%,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就业将面临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合同制以来合同期满重新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这四方面的压力,而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力技术要求较低,是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和部分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积极地促进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3.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出现了高技术群,并且不断向高层次、深层次发展。在某一阶段的20年之间,根据统计,发达国家共开发670件重大创新项目,有300件为中小企业创造,占45.2%;20世纪的飞机、光纤监测设备、心脏起搏器、光学扫描器、个人计算机等都是中小企业率先发明的。中小企业熟悉市场环境,非常了解客户关心的问题,技术创新一开始就瞄准了特定的市场,这样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在市场营销方而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

4.中小企业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危机的调节器

中小企业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与一定量的大型企业并存,就像金字塔一样,中小企业是金字塔的塔底,而大型企业是金字塔的塔顶。没有一般的中小企业做基础,特别是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就没有大型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因为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较高,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远远低于大型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市场的繁荣。

二、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中,非法操纵占多数,合法操纵占少数,即至少超过55%的中小企业会根据需要非法操纵利润。当然,一部分中小企业也会根据需要合法操纵利润,且操纵利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偷逃税款或者是为了争取商业信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的GDP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就目前来看中小企业操纵利润的目的主要是获取经济利益,如为了偷税漏税而操纵利润、为了享受税收优惠而操纵利润、为了争取银行贷款而操纵利润等。利润操纵的手段主要有:利用应收项目操纵,达到隐瞒收入,偷逃税款的目的;利用“管理费用”账户操纵,增加费用支出,减少企业盈利;利用存货项目操纵,人为地调高产品成本,减少企业盈利;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账户操纵,虚增成本,减少企业盈利等。出于各种目的,一些企业利润可以人为调控甚至操纵。虽然操纵手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且其具体内容十分复杂,但常见的利润操纵手法主要有:操纵会计估计、操纵销售收入、操纵会计政策、操纵关联交易等等。

三、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措施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动机,想要将其彻底根除很难实现,但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消除或抑制还是能够做到的。要有效地消除或抑制利润操纵,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构筑起综合的、多维度的防范和治理体系。这里,主要归纳了以下几点对策: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监管体系,该体系从原则性到操作性等规范,都做了较为详尽、合理的规定。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与我国会计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做出的规定不便于操作,执行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

(1)现有会计准则允许过多的判断和选择,而且有关规定不甚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对防止中小企业管理当局操纵利润具有重要意义。

(2)法律法规应避免使用意义不准确的定义释义,而使用明确的法律用语,并应增加量化标准,减少原则性、抽象性的条款,以增强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所以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3)应在税收法规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商业银行应在贷款安全的前提下,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限制,简化审批手续。

中小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4.8%。另外,有关专家对上海460家小企业的调查也表明,其希望依次是减轻小企业负担、减少税收和解决融资问题[3]。

2.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权利过于集中,企业在人员财务等方面分离不彻底、转移资产等问题、致使容易发生内幕交易。健全和完善中小型企业治理结构,必须建立好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一种制衡关系。

相关的法律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

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4]对于理性经济人的中小企业管理当局当然愿意冒风险去获得较此更大的造假收益。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适当增加处罚的种类和提高罚款的下限,使造假者的造假成本数倍于其获得的经济利益和所造成的损失,对于一些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计造假问题,通过司法途径予以解决;同时,司法机关应加强对弄虚作假的处罚力度和民事赔偿力度,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得到法律的制裁。

3.加强对关联交易的控制和监管

对于目前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的企业,应该加强资本运作的力度,通过收购、兼并、资产剥离等方式,完善企业的产供销资源系统。同时应该加强披露内容:对经营发展存在重大影响的关联交易,要对这些交易进行披露,同时应该披露其影响程度,应披露其定价原则、转让缘由、对交易双方当前生产经营及长远发展的影响、产生的效益占公司净利润的比重等。对明显偏离正常标准的交易,要求关联方做出解释说明。

4.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其他管理控制两部分。为此我们应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1)健全的账簿制度、科学的预算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等等。

(2)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是会计职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

(3)实现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只有才能使会计人员敢于坚持原则,依法行使职权。因此建议可成立会计从业人员中介机构。

(4)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在中小企业工作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多,在会计确认、计量、计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认识到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具有普遍性,只要我们的会计制度和监管政策存在漏洞,只要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那么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就不会消失。因此,要实现对中小企业的有效监管,降低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概率,应该坚持贯彻“规范、监管、自律、诚信”这八字方针,还必须国家、社会、个人多管齐下,常抓不懈。

作者:任永宏

出处:《经济研究导刊》

经济类别:经营管理

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财务治理结构;优化

多年来,国有控股公司在财务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选择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作为论文选题,探讨分析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完善,有着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H煤炭公司为例探讨了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优化,旨在构建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操作框架,以指导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实践。

一、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为了保证H煤炭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理论上可以设想通过提高社会收费标准,加大审计成本,以保证审计质量,但实际上由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僧多粥少,会计师事务所往往降价以求。2004年四川省物价局曾批准审计收费标准平均提高40%,而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只按半价承揽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这种利害关系在有些地方则蜕变为前者有意无意地去迎合和满足后者的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成了上市公司作假的帮手。可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难以保证,要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改变目前的审计委托模式,H煤炭公司可以通过审计委托模式改革确保其会计信息质量。

二、完善财务激励机制

美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过高和过于倚重期权激励所带来的会计舞弊问题,中国企业高管激励不足所带来的“59岁现象”和高管团队出走等,都表明了高管激励的重要性和难度。2007年H煤炭公司5名副总离职,其中,4名副总辞职,1名调动,几乎是发生了高层动荡,暴露了高管激励制度的缺陷,2008年股东大会通过的《高管人员激励方案》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管人员的长期激励问题。H煤炭公司薪酬制度下经理人的收入与股票市值不存在相关性,长期激励不明显,经理人通常不能从公司的长期发展中获取收益。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机制,自从诞生以来,就逐渐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H煤炭公司要解决长期激励问题,可以考虑采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三、完善股权制度

目前H煤炭公司的股份构成中,国有股份的比例过高,绝对地控制着公司的董事会和经营层,没有彻底摆脱国有独有企业运作模式。因此,H煤炭公司应当按市场经济要求调整公司的股份构成,如通过增加经营者持股比例,实行職工持股,加快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引入战略合作的投资者等方法。

1.增加经营者持股比例

H煤炭公司高管持股的比例非常少,2005年年报披露的高管持股总数是21 447 8股,占总股本4 5669 9 000股O.04696%,持股比例明显偏低,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经营者的持股比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经理人队伍已在逐步形成。职业经理人进入上市公司的最高经营层,就会改变目前企业资本运营效益低下的状况,为使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及盈利水平挂钩,就应逐步增加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使经营者的经营成果与个人收入挂起钩来,才能从根本上调动经营者的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实行职工持股

H煤炭公司目前没有职工内部股。在股份制企业中,员工不再是企业的主人,而成为股东的雇佣者。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职工的利益和地位受法律的保护。企业职工不单纯是资本的雇佣者,他们在企业中仍然享有一定的权益,具有较高的地位,企业职工以法定的多种形式参与企业管理,职工与企业的聘用合同受法律保护。为更好地维护福田中职工的合法权益,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职工持股,如实施股票奖金、职工集资购入公司内部股等措施,不断扩大职工的持股比例,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促进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同时改善公司股权结构。

3.加快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众所周知,由于服从国有企业解困的改革目的,我国的股票市场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由政府机构或国有法人机构控制。另外,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为保障国有控股权国有及法人股份不允许流通造成所谓“国有股独大”及“国有股不流通”的历史问题也形成了当前我国股市发展的最大问题。H煤炭公司目前已经在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应抓住机遇加快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自身股权结构。

四、完善审计约束机制

H煤炭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为公司财务计划部下面的一个审计科,其地位和独立性可想而知。监督机构要发挥作用,高地位和高独立性相当重要。内部审计师必须对他审核的活动保持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能使内部审计师自由客观地作出评价,没有独立性,内部审计就不能得到所期望取得的成果。而地位低下则会极大防碍独立性。H煤炭公司的内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都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工作,内审人员既受经营者领导,又受聘、受雇于经营者,内部审计人员的农、食、住、行、任免、奖惩、升迁均受制于经营者,不可避免地为经营者意志所左右,容易形成企业内部审计的“依纵性”,领导怎么说,审计就怎样审,使审计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内部审计很少或难以对经理层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基本不涉及对企业本级职能部门的业务监督。

在审计委员会、内审部门和监事会三者中,有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无疑是最明显的。在配备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中,内审部门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独立于管理当局,加强了内审的权威性。通过与外部注册会计师的直接沟通,审计委员会不仅能及时了解重大事项,而且能有效整合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助于更加独立、公正、有效地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效果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使审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监督管理当局,也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详尽的第一手资料,这点无疑比监事会的职能提升一个层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审计委员会是直属于董事会的,这就使得整个审计系统能与董事会实现无障碍的沟通,以确保审计结果得到足够的重视及充分地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审计委员会的成立能适时弥补监事会被边缘化的缺陷,使过程监督、时候审核及决策建议有效整合,强化了审计系统。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一项被成熟资本市场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却又在矛盾中不断发展的公司治理措施。目前,设立审计委员会己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H煤炭公司要使其内部监督机构真正发挥作用,建立审计委员会已成当务之急。

企业集群的契约治理机制研究 篇4

从全球范围来看, 经济竞争主体已超越企业边界, 以企业集群为主体的竞争格局开始形成。在中国, 企业集群也显现出蓬勃生机;集群经济形态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俯拾皆是, 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企业集群繁荣兴盛的同时, 其稳定性和存续风险同样不应该被忽略。企业集群兴起的同时也伴生衰败风险。企业集群如何进行有效治理, 以规避风险, 保持竞争优势, 是一项重要课题。既有研究已触及到集群治理问题。Johanson&Mattsson认为集群内互为导向的企业间关系使得彼此倾向于建立长期联系, 协调企业集群的整体发展。Brown认为由企业代表、政府部门、协会组织、相关产业代表、业内著名人士等组成的集群委员会主持的民主管理和决策模式, 实现集群自我组织的力量均衡, 一定程度上能保证集群成员之间协调行为的有效性。李君华、彭玉兰认为企业集群内企业会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以遵守集群的共同文化。李新春通过案例指出“领袖型”企业的主导作用对集群发展非常重要。喻卫斌在对集群交易特征———关系型交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企业集群内部成员间的双边治理。

上述研究中均包含集群治理的痕迹, 或体现着集群治理思想, 或已刻画出企业集群的治理形式。但是, 由于企业集群是十分复杂的区域经济系统, 没有明确的治理主体, 也不同于企业治理那样有着清晰的组织治理架构。因此, 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关于集群治理的理论分析逻辑。本文将以契约理论为背景理论, 尝试探讨企业集群的治理机制。

二、企业集群治理的契约解释

契约理论将所有市场交易都视为契约关系, 并将其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作为介于纯市场与企业科层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企业集群如同企业组织一样内洽了契约属性。一般而言, 企业集群这一类中间性组织并不具备企业组织同等的权威性, 指令性的生产计划和资源转移在集群内部行不通。但是, 企业集群由众多集群成员——企业或者个人构成, 成员企业平等、独立地参与集群经济运行过程, 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通过市场交易实现, 协作与竞争行为受到市场机制作用。梁琦的研究表明, 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需求-成本”联系和“后向-前向”联系两种关联效应, 这两种关联关系都是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显然, 市场契约关系是集群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纽带。同时, 集群内部还存在内嵌于社会关系中的隐性契约。集群中的企业相互靠近, 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信任关系, 容易形成本地化的共同文化, 并逐渐形成集群成员之间的隐性契约关系。

内洽了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的企业集群具备了治理的基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行为人的有限理性, 市场契约基本都是不完备的, 行为人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企业集群的存续和发展有赖于集群成员的合作, 消除其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共同抵制机会主义行为, 一致应对外部环境变动。显然, 对企业集群进行治理有良好的契约基础;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治理机制设计和治理制度安排, 约束集群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使得集群成员有序竞争, 从而降低集群衰退风险。

三、基于契约的企业集群治理机制

企业集群的存续与集群内部单个企业的参与密不可分, 而企业参与企业集群的最大动因来自于对集群额外收益——集群剩余的乐观预期和分享要求。显然, 具有共享性和整体性特征的集群剩余保障企业集群的存续和发展。

(一) 企业集群的激励机制

集群剩余是集群治理的物质基础和激励根源。市场经济系统中的企业是理性的, 其选择经济活动方式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收益分析;企业加入集群往往是基于对分享集群剩余的乐观预期, 即加入集群的利润超过不加入集群的利润。企业纳入集群生产系统, 成为某一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 即能够分享到集群带来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范围优势, 也能利用集群内相对稳定的营销渠道和区位品牌, 取得较高的预期集群剩余, 因而企业往往将参与集群作为其长期目标。一旦退出, 企业因集群而来的剩余将减小甚至消失, 机会成本很大。显然, 可预期分享到的集群剩余构成了企业成员违约的机会成本, 也成为企业集群交易顺利进行的激励根源。企业对参与企业集群分工的“热衷”程度取决于预期集群剩余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可预期的集群剩余越大, 企业违约 (或退出集群) 的机会成本越高, 则企业集群存续的风险越低, 稳定性越强。

集群剩余通过市场化分配对集群成员进行有效激励。集群剩余的分割与集群成员的地位、谈判能力以及对集群的控制能力等因素有关。分享尽可能多的集群剩余的动机激励着集群成员越来越深地卷入集群分工的生产体系。企业成员不断强化自身的异质性能力, 以谋求在企业集群中的关键地位;持续地开展创新活动, 以在激烈的“背对背”淘汰赛中胜出, 最大比例地占有创新收益。集群剩余的市场化实现机制, 激励集群成员通过自身发展、壮大, 加大对本地市场的影响, 逐步增强对集群的控制能力。

(二) 企业集群的约束机制

企业集群内生的惩罚机制构成对集群成员的非正式制度约束。加入企业集群的守约成员, 能够分享到集群带来的预期集群剩余;同时, 集群内部也自动形成了参与集群企业的“声誉指数”, 并可以通过声誉效用来保证成员之间正式合约的履行。“声誉”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式契约, 可以理解为集群成员为了获得交易的长期利益而自觉遵守契约行为所导致的社会评价。参与者从相互协调和长期交往中得到利益, 抑制了短期行为的冲动, 为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信誉提供较强的激励;同时, 集群内企业通过利益和风险共享机制来维护和巩固信誉, 使合作变得可信, 而良好的信誉一旦树立并得到维护, 反过来为长期交易和长远利益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证, 鼓励合作行为, 促成组织间的协调。显然, 长期利益、信誉、合作和协调之间使企业集群内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互强化。一旦个别成员出现违约的机会主义行为, 集群的本地化沟通使得任何违约者将不可避免遭受到组织惩罚:一方面, 可以终止交易关系, 给违约者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 可以使违约者的市场声誉贬值, 声誉“指数”下降, 甚至将违约者驱逐出集群的受益范围。无论是终止其交易行为还是市场声誉贬值, 都会给违约者带来巨大损失——享受的集群剩余减少直至消失。

(三) 企业集群治理机制的优化取向

集群剩余的存在和分配成为企业集群治理的基础和焦点。集群剩余使企业集群存续有了物质基础;同时, 集群成员之间也将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出发争夺集群剩余的分配份额, 而集群剩余的形成和分配都是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实现的。可以认为, 集群成员之间的契约指向是对集群剩余的控制与分配。

集群剩余分配的契约安排是集群治理机制设计的关键。集群成员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生产网络中。由于网络组织内部信息不充分, 集群成员不得不面临去处理与上下游供应商和服务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参与到集群网络中的成员的动机都是控制并尽可能多地分享集群剩余, 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展开对集群剩余分配的控制和争夺行为;于是, 集群剩余的分配导致集群成员之间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行为, 如何在多对多的委托-代理博弈中实现对每个成员的有效激励将成为集群治理问题的关键。显然, 集群治理类似于供应链治理, 基于多重委托-代理的机制设计和合同设计将是企业集群治理机制的优化取向。

四、主要结论

本文在揭示企业集群契约属性的基础上, 探索了基于契约的集群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机制的优化取向。研究认为, 作为介于纯市场与企业科层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企业集群内洽了契约属性, 是由众多成员基于分工-交易关系构建起来的契约网络;参与到网络中的集群成员以正式和非正式契约为彼此之间的关系纽带, 共同参与企业集群整体的额外收益———集群剩余的创造和分享, 因而集群成员之间的契约指向是对集群剩余的控制与分配;由于集群内契约的不完备性, 集群成员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集群治理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降低集群成员的机会主义倾向, 使得成员之间高效协作、有序竞争, 维持企业集群的稳定存在和持续发展。研究发现, 集群剩余是集群治理的物质基础和激励根源, 其市场化分配形成对集群成员的有效激励;而“声誉”则构成了企业集群内生的惩罚机制, 是限制集群成员机会主义倾向的非正式契约约束。

在中国, 企业集群的成长状况参差不齐, 各地企业集群发展基本上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集群内生的动力机制和自我协调机制不完善, 大量原生型企业集群徘徊在衰退的边缘。在这样的背景下, 研究推动企业集群良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十分必要。本文所提出的企业集群契约治理机制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 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验证和理论支持;另外, 企业集群契约治理的作用机理和相应制度安排也需要更多的研究。

摘要:企业集群内洽了契约属性, 集群成员之间的契约指向是对集群剩余的控制与分配。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 集群成员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集群治理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降低集群成员的机会主义倾向, 使得成员之间有序竞争, 维持企业集群的稳定存在和持续发展。集群剩余是集群治理的物质基础和激励根源, 其市场化分配过程形成对集群成员的有效激励;而“声誉”则构成企业集群约束机制, 限制集群成员机会主义倾向。

关键词:企业集群,契约,集群治理

参考文献

[1]、魏江.企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科学出版社, 2003.

[2]、Johanson J, L.G.Mattsson.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Industrial Systems:A Network Approach Compare with the Transaction-cost Approach[J].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997 (17) .

[3]、Ross Brown.Cluster Dynamic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Application to Scotland[R].Regional and Industrial Policy Research Paper, European Policies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 ty of Strathclyde, United Kingdom, 2000.

[4]、李君华, 彭玉兰.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3 (9) .

[5]、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 2002 (3) .

[6]、喻卫斌.企业集群的交易特征及其治理[J].青海社会科学, 2005 (5) .

[7]、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 2003.

私营企业治理研究 篇5

摘 要: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关于在于公司治理。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和条件角度,详细分析了公司治理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在制度基础、动力机制和资源投入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和经营者激励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公司治理;技术创新;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经营者激励

一、引言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实践中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追究其中的根本原因,这些难题有些来自于技术本身,但更多难题与由公司治理引起的,与公司治理相关的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激励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进而显著地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性,探讨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及经营者激励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条件与公司治理

1.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要素与公司治理

首先,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各种资源要素具有异质性,影响着企业竞争能力的高低。企业使用的各种资源要素来自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通过契约的规定,决定每个利益相关者资源投入和利益分配。即公司治理通过契约的制定及其治理机制来实现其配置企业资源的功能,从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要素。

其次,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还需要“关键人”要素这一特殊资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重要角色,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中常常作为主要决策者。企业家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所展现各种经营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着企业的价值。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的“关键人”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经营管理行为受到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影响,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再次,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也依赖必要的组织管理要素,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和高回报性两种特征,作为企业制度安排的公司治理需要发挥其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功能。

2.企业技术创新的条件与公司治理

就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条件而言,首先,公司治理通过契约的制定来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投入、权责及利润分配,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意愿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公司治理通过其利益分配职能及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驱动组织成员产生从事技术创新行为的意愿;再次,公司治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传递作用,股东通过与经营管理者签订的契约来表达对企业创新的意愿,经营管理者按照签订的契约约定,依据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意愿来管理公司,同时,经营管理者向组织中的其他员工表达创新的意愿,驱使他们产生技术创新的动力,签订契约,层层往下,以此展开企业技术创新。

就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条件而言,来自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拥有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能力,公司治理作为一种配置手段,合理地优化了企业资源投入者的回报,同时公司治理质量的高低又会影响企业资源的投入,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条件息息相关。

就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而言,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从根本上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公司治理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决策效率,根本上建立了企业创新强有力的动力机制。

三、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具体分析

1.股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

一方面,集中的股权结构驱使控股股东有较强的动力去监督管理者,缓解了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通过降低代理成本,选择能力更强的经营者,约束管理者行为,有效地解决了搭便车问题,提升了公司的整体价值。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但另一方面,由于控股股东与其他外部投资者的差异性,控股股东往往趋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产生“侵占效应”。因此,应积极引导控股股东对技术创新等长期投资的偏好,通过建立和完善控股股东的约束与激励机制,降低其侵占效应,抑制他们对短期目标的追逐。

不同的股东由于其性质与能力的差异,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国有股东由于产权主体不清晰,经营目标多元化,导致国有股东及其代理人的没有较强的积极性去监督经营管理者,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个人大股东的产权主体清晰,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与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相一致。另外,个人大股东通常都在其投资的企业担任经营者或主要决策者的角色,很少存在代理问题,这为技术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2.董事会治理与技术创新

董事会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董事会在企业的日常实践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董事会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高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董事会结构因素都会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会使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传播到董事会内部,扩大信息来源,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接收各种不同的意见,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另一方面,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也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为以下三个表现:第一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协调成本变高;第二董事会决策时间长,信息传速度慢,效率低下,第三董事会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因此,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

独立董事是外部董事的一种,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引入能够有效抑制各种机会主义与投机主义,提高企业的相对独立性,引导董事及高管从公司长远利益层面进行考虑和决策问题,让企业吸取各种不同种类的创新意见,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3.经营者激励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活动对于股东而言是极具有吸引力的,但对于经营者来说并非如此,代理问题的存在导致经营者主要追求权力威望以及个人效用最大化,因而会严重降低和抑制他们对创新的重视。因此,企业需要降低代理成本、解决代理问题。而经营者激励可以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它消除了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转变,提高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其中,作为经营者激励主要手段的股权激励,是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公司治理影响和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和要素,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管理层激励等治理要素都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具体而言,集中的股权结构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效应,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倒U形的关系,同时存在促进和抑制两种情况;适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有效的影响。

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增强企业自身的价值和利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一是积极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既要防止过度集中化,又要避免过于分散化;二是从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入手,完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外部环境,保持公司的相对独立性;三是注重对经营者实施激励,加快推行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适当加大高管人员持股比例。

参考文献:

县级供电企业低电压综合治理研究 篇6

关键词:低电压 治理 供电企业

0 引言

低电压综合治理,是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新一轮农网改造的重要目标。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成为国网公司自觉肩负的重任。

1 造成低电压的主要原因

低电压所涉及的供电区域主要是偏远地区和负荷快速增长的地区。主要原因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推行,家用电器不断普及,用电需求剧增,负荷不断攀升。原台区变压器容量及线路结构已不能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由于历史问题,线路供电半径过长,居民居住分散,当时用电质量要求不高,设计不合理。近几年又加强优质服务,低电压问题显得迫切和严重;农村建房缺乏规划,多数新建房偏离负荷中心、距离低压主干线偏远,造成客户端电压质量严重不足;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以及无功补偿不到位造成用户电压低;部分台区农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为同一线路,农忙季节,互相影响;新农村城镇化建设,新建居民点的用电使台区原有用电情况较大改变,用电高峰使电压降低。

2 低电压综合治理主要措施

2.1 电压监测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对典型台区电压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治理,建立变电站、中压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用户需求侧的低电压监测分析治理信息平台,并分析导致低电压的原因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完善电压监测网络。充分利用调度SCADA系统、配变监测终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电压数据采集功能,推广应用智能电表等具备电压数据采集功能的仪器、仪表,作为电压质量监测的补充,建立健全覆盖各电压等级电网的电压质量监测体系,实现电压质量的及时监测与掌控,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治理存在的电压质量问题。

加强需求侧管理。宣传引导动力负荷用户错(避)峰用电,推行公变低压客户错(避)峰管理属地责任制,低压负荷错峰用电优惠电价,调动用户错峰用电积极性,开展移动式生产加工类负荷集中加工点建设,降低负荷高峰时段动力用电负荷,起到消峰填谷作用,提高供电电压质量,满足农村用户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周密的调查分析。以配电台区为单位,梳理产生“低电压”问题的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原因。按照电压质量管理职责,推行线(高中低压线路)变(配变台区)责任制;建立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低电压”客户比率、投诉率、处理率、回访率等内容的电压质量考评体系,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与办法;实施电压质量指标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开展分层、分级考核与奖惩,加大电压质量管控力度。

2.2 组织管理 建立责任保障体系。成立“低电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人。依据审定的“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间进度要求,实行分层分级考核。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确保“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顺利推进。

明确“低电压”综合治理的“三”个目标。一是当年设定月份完成去年出现“低电压”客户整治任务;二是对投诉的客户端电压低于最低限压的,经核实后及时组织整改,提高客户电压质量,确保客户家用电器正常使用;三是通过信息收集和负荷预测,控制当年新增的“低电压”客户数量。

转变观念、宣传引导。一是改“被动接受投诉”为“主动摸排检查”的方式,对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的低电压高发区域摸底排查,找准问题症结。二是通过媒体广播、发放宣传单、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呼吁用户要注重集体意识,积极支持低电压改造。三是与大用户签订“有序用电协议”引导企业采取错、避峰措施分时用电,保障电网电压质量。

2.3 技术管理 电网建设,实施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建设,保证10kV出口电压质量;解决农村配变过载、供电半径大等问题。紧贴电力需求趋势,按照“适度扩容、增加布点、延伸中压、缩短低压”的技术原则,加大农村配变新增布点的力度,提高对低电压用户的供电质量。

经济调度。在调配一体化建设上设有独立的电网运行优化分析软件,根据母线的电压和无功情况,自动投退电容器,调节变压器档位。配电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根据低压网运行及电压情况,由供电所及时进行调整。

无功补偿。按照分层分区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性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电压无功设备选型(如台区新型智能化便携式电容器、变电站多级自动投切补偿装置)、补偿容量、补偿方式和安装位置等,开展无功优化补偿建设。

负荷平衡。将新建和改造配电台区用电量情况实施分相统计管理,采用色标标识相别,统一规划,均衡分配单相负荷用户;加强业扩报装管理,从营销全过程开展负荷平衡度管理;利用配变监测终端或人工定期监测等方法,依据“计量点平衡、各支路平衡、主干线平衡和变压器低压出口侧平衡”的“四平衡”原则实施负荷调整。

2.4 新技术应用 中压线路购置成套线路调压器,进行柱上安装,缩短建设周期。低压线路选择合适位置安装数字式电压补偿装置,提升客户端供电电压质量。

采用宽幅无载调压配电变压器,增大配电变压器自身调压范围。根据负荷情况选用组合配置的子母配变,解决单一容量配电变压器在用电高峰时期过载运行,在用电低谷时期“大马拉小车”运行的问题,提升配变经济运行水平,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采用单三相混合供电模式。在TT接地方式的农村地区采用单相二线供电方式;在TN-C接地方式的乡镇区域采用单相三线供电方式,提高农网经济运行水平。

3 结束语

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按照国网公司十二五工作目标要求,通过低电压治理,着力提升中低压配电网运行水平,实现农网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勇.低电压治理首选无功优化补偿[J].农村电气化,2012,1:5.

基于协同思维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 篇7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的主体大体上可以分为集团母公司、母公司利益相关者、集团子公司、子公司利益相关者。由于各主体间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 因此, 在企业集团内部存在着以下几种冲突:

(一) 子公司利益相关者间的财务冲突 子公司利益相关者间的财务冲突主要包括:

(1)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财务冲突。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小股东财权的缺失。由于我国的“一股一票”表决方式, 中小股东的股份份额的限制性, 使得财务决策权根本得不到实现。二是制度的不健全。制度的缺陷与母公司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成正比关系, 当制度的缺陷越严重, 母公司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越显著;反之亦然。

(2) 母公司与债权人的财务冲突。主要表现在即使签订了债务契约, 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利益, 但母公司还是有可能从事各种契约条款以外的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道德风险行为。本文认为, 母公司与债权人间冲突存在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债权人财权的不足而导致的。

(二) 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财务冲突 母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冲突主要是由于子公司机会主义行为和母公司利益最大化行为会损害对方利益造成的。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 在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 某些子公司由于机会主义倾向而损害其他子公司的获利能力, 从而间接影响到集团整体利益的实现。母子公司间还存在着正向的冲突, 体现在由于股权结构的严重失衡, 集团母公司作为控股股东, 对子公司进行恶意的控制, 具体表现在利用上市子公司转移资产, 掏空子公司, 侵占子公司利益的行为。

(三) 子公司与子公司间的财务冲突 集团子公司间的财务冲突主要表现在:资金需求的冲突以及内部交易行为的冲突。第一, 资金需求的冲突, 从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方式是子公司获取运营资金的首选途径。另外, 由于企业集团是由多个个体共同组成的, 但是集团拥有的财务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 子公司间存在竞争冲突关系。第二, 内部交易行为的冲突, 虽然子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确定特点不明显且集团内部投融资风险较小, 可以避免交易主体的逆向选择, 但是, 如果内部交易缺少公平, 那么就会造成交易主体受到侵害, 从而使得子公司之间产生冲突。

二、理论融合分析:协同学理论与企业集团财务治理

(一) 协同理论 该理论认为, 每一个大环境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环境中的每一部分之间的密切相关的, 相互之间的合作共同影响着整体。协同理论同样适用于企业,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完整系统, 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的同时也相互影响, 企业内部的协同可以带来1+1>2的效果,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最大化。对于集团自公司和子公司而言, 协同理论的运用可以实现企业集团整体效益高于各个子公司效益之和。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 协同能力对于企业集团来说, 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随着企业组织架构的复杂化, 企业的协同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化。企业集团协同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水平, 也决定的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等。但是, 由于企业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 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组织架构以及战略目标不断进行调整, 因此, 企业协同体系也会不断变化, 不断改进, 保持与企业匹配度最优。

(二) 财务治理的特殊性 企业集团具有五个特点, 第一, 母子公司之间财务关系复杂;第二, 委托代理关系连较长;第三, 组织结构层次多;第四, 制度安排复杂;第五, 组织结构呈现特殊的网络结构。另外, 财务治理状况一般的企业集团, 在进行财务治理时主要包含:首先, 各个成员在并购后出现的财务协同效果, 如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其次, 是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的平衡管理;最后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内部财务治理问题。其中, 在协调与控制母公司在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过程中, 可以解决子公司之间的财务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各子公司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使得企业集团得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也就是说, 只有将各个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协同关系处理完善, 才能实现企业集团的高效率运作, 实现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因此, 企业集团的治理应该将协同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中。

(三) 财务治理中协同理论的运用 协同理论运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可以优化企业集团各种资源的配置, 从而使得企业集团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另外, 协同理论还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 这主要是通过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 将协同理论应用于企业集团的财务治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治理系统中, 企业集团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合作、相互促进, 这一过程可以看成是企业集团的财务治理, 有效的财务治理可以带来积极地协同效果, 特别是对于整体财务系统的稳定、顺利运行有重要意义。因此, 为了实现财务治理系统的协同效用以及特定目标, 需要对财务治理系统的各部分采取一定的控制调节活动, 还要遵守相应的规则以及程序 (协同机制) , 实现财务治理过程的和谐一致, 也就是实现协同度。所以, 企业集团在进行财务治理时主要是采取协同治理的办法, 该办法的关键就是集团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合作, 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实现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 从而实现财务治理目标。

三、协同机制在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的应用

(一) 财权协同机制 财权协同机制的原理是通过合理分配财务权力, 实现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是一种制衡机制。因此, 财权协同机制可以消除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利益冲突、协调主体之间的利益;同时, 还可以通过优化财权配置, 使得企业集团产生协同效应, 实现企业集团战略目标。

(1) 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随着企业的规模发展壮大, 企业的内部结构也日益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 很多企业选择了分权化的组织结构模式。但是, 分权化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果母公司与子公司沟通存在缺陷, 就会失去对子公司财务的有效控制, 长期看, 就会影响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 因此, 母公司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子公司财务进行控制。而对于控股子公司, 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为平衡治理模式, 通过该模式, 可以实现母公司与子公司合理配置财权, 同时, 还可以降低子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起到协调与解决利益冲突的作用, 因此, 本文将重点对平衡治理模式下的财权配置问题进行分析。

(2) 母子公司之间的财权配置设计。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权配置主要包括:首先, 监督权的分配。由于目前的企业规模较大, 委托代理关系比较复杂, 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 监督关系也较为复杂, 每一个层次的委托人都拥有对代理人的财务监督权, 并且可以建立一个财务监督体系来保护自身的权益。其次, 执行权的分配。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经理层具有财务执行权, 而经理层是根据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的授权来进行公司的经营管理的, 因此, 为了维护各个子公司的利益, 应该提高经理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最后, 决策权的分配。子公司的决策机构主要是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 而母公司是通过控制子公司的决策机构实现对子公司的决策进行控制管理的。

(二) 激励约束协同机制 激励约束协同机制的原理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使得子公司可以将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作为经营目标, 然后使得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提高。有效的激励措施是使子公司的利益与劳动成果相关联, 即他们的行为努力与行为结果相联系, 因此, 可以设定以下模型。假设:

(1) Q是企业集团产量为, l是子公司付出的劳动, Q与l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有Q=f (l) ;

(2) R是子公司所获得的利益, 并且R与Q是相关的, 所以有R=R (Q) =R[f (l) ];

(3) L是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 且企业集团的经营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L=Q-R=Q-R (Q) →MAX;

(4) C (l) 为子公司的劳动成本, U为子公司不以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时获得的效用水为了保证协同效应的产生, 子公司的净收益要大于U, 即存如下不等式:R[f (l) ]-C (l) ≧U

为了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必须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 使他们发挥最大效用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通过对△R=R[f (l) ]-C (l) -U→MAX求导, 并且令导数为0。这样就会得出l的最优解, 也就是可以使企业集团效益最大化的劳动量。因此, 企业在进行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时, 要依据最优l来进行设计。

企业可以让子公司去经营集团的共有资源, 比如通过收取资金的方式, 而子公司所得到得利益就是总收入减去租金, 也就是R[f (l) ]=f (l) -P。因此可以得出, 子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为R[f (l) ]-C (l) =f (l) -P-C (l) →MAX, 也就是使得子公司的净收益最大化。通过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原理, 得到右式:f (l*) -P-C (l*) =U, 该式的经济含义为:当子公司的租金为P时, 其会付出l*的努力, 同时, 在此情况下, 企业集团以及子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均实现了最大化, 都获得了最高的收益。

(三) 内部资源协同机制 内部资源协同机制的原理是企业集团通过协调各个子公司之间的要素, 包括信息、能力、知识三方面, 实现子公司以及企业集团的价值增值。其中, 集团各个子公司具有不同的特殊优势, 因此, 各个子公司之间在信息、能力、知识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同时存在着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 企业集团应重点关注企业整体的价值增值, 同时, 也要关注子公司的价值增值;第二, 企业集团的总价值应该高于子公司价值之和, 也就是说要通过企业集团的总价值来体现协同效用;第三, 母公司要对子公司进行协调与控制, 从而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增值。虽然, 在特殊情况下, 某个子公司的价值可能会减少, 但是, 企业集团的整体价值会增值。

(四)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机制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机制的原理是企业集团内部存在一个资本市场, 企业的内部资金会从收益较低的子公司流向收益较高的子公司, 这样就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资金配置效率、流动效率。企业的资金流动率可以体现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 企业在进行子公司的选取时, 一般会选择资金配置高的企业, 主要表现为资金周转率高、投资机会多, 只有提高子公司的平均资金利用率, 才可以实现企业集团整体水平的提高, 进而实现企业集团资金的最优配置。也正是企业集团合理利用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率以及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

四、基于协同思维的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完善策略

(一) 加强对债权人以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 加强对债权人以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措施来实现的:

(1) 加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第一, 设立债权人会议, 通过设立债权人会议, 可以对债权人进行一定的权限授予, 比如查询公司财务。第二, 加强贷款事中监督, 通过监督, 可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 尤其是当公司濒临破产时, 可以及时的把相关财务权力转移给债权人, 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利益。

(2) 完善相关制度。第一,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制度, 完善该制度主要是为当高管人员、董事以及控股股东有欺诈交易以及虚假陈述等行为时, 被欺骗的中小股东可以起诉集团, 要求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甚至承担刑事责任;第二, 派生诉讼制度, 该制度主要是指企业集团的中小股东可以以公司的名义起诉高管人员以及董事等, 比如要求他们赔偿损失并且承担相应责任;第三, 股东书面投票制度, 建立该制度主要是便于中小股东投票权力的行使, 还可以确保中小股东的权力不受侵害。

(3) 要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制度。相关的法律保障制度可以避免债权人以及中小股东的财产不受侵害, 因此, 对于债权人以及中小股东来说, 相关的法律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 发挥资本市场财务治理功能 第一, 健全资本市场财务制度, 这样就可以保证财务治理功能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发挥;第二, 灵活配置内部资本, 这样就可以降低子公司对于资金的依赖性, 同时, 还可以降低因为行为不确定、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交易成本高等现象的发生率, 企业集团可以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及时的调整经营战略, 改变管理办法等,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提高资金使用率;第三, 提供良好的激励制度, 只有良好的激励制度, 才可以避免子公司因为自身利益忽略集团整体利益, 同时可以保证子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 并且可以保证子公司的经营目标与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三) 培养文化治理机制及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第一, 培养文化治理机制。该机制主要是为了弥补其他治理机制的刚性所带来的治理问题。企业的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直观表现, 因此, 企业的文化对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良好的成员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 还可以对管理人员起到激励作用。第二,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只有充分了解激励与约束的作用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对这两个机制同时作用,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集团的激励约束问题, 从而提高企业集团的治理效率。另外, 不同的报酬类型对于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激励作用, 因此, 企业的管理人员所获得报酬应该是由多部分组成, 从收入结构看, 报酬不但应该包括固定收入, 还应该包括可变收入等;从收入期间看, 报酬不但应该包括现期收入, 还应该包括远期收入。

(四) 推进ERP系统的应用 企业财务治理主要是协调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这主要表现在协同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 而这一协同关系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 因此要对各个子公司的资源进行最佳配置, 这些配置可以通过ERP系统运营与管理。ERP是一种信息系统工具, 主要包括产品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四大管理模块。通过这四大管理模块,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对称, 也就是说, 子公司将信息传达给母公司的效率提高了, 不论是事前计划传递效率还是事中控制效率、事后反馈效率, 均得到了提升。ERP系统具有集成性、远见性、及时性的特点, 可以迅速、有效的为企业集团提高信息, 保证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信息对称性。通过利用ERP系统, 企业集团可以统一管理各个子公司的各种资源要素, 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率, 并且促进子公司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参考文献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篇8

公司治理中的主要内容是财务治理, 财务治理就是公司财权的配置及其对财务决策权的影响以及协调财务冲突、制止财权无序使用的制度安排。财务治理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公司财权的配置及其对财务决策权的影响。在公司制的民营企业中, 由于存在董事会等不同机构和不同的利益主体, 其拥有的财权也是不同的。如董事会拥有财务决策权、经理层拥有财务执行权 (或许还拥有某些授权前提下的部分限额决策权) 、监事会拥有财务决策及其执行情况的监督权。财权的这种配置, 明显有利于他们之间利用财权时的相互制衡和相互牵制,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二是协调财务冲突、制止财权的无序使用。在企业的财权运用过程中, 由于各自出于不同的利益需要, 就会出现一定的财务冲突现象和无序运用财权的状况。这些情况的出现, 不利于企业决策的科学和有效、不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企业中各方利益的保障。因此, 有必要事先从制度安排上对这些可能存在的冲突和无序使用进行控制和调节, 以妥善解决并达到最基本的保证。

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的现状与不足

(一)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财权配置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客观上应该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作出的经营决策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研究, 要健全各项基础工作, 运用各种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管理, 股东会 (董事会) 与经理层要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可实际的现状却是在财务管理的许多方面往往由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一人说了算。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管理的风险和难度也随之增加, 企业追求规模经济面临的管理瓶颈制约日趋严重;从企业投资主体的角度看, 投资主体的单一化与加快资本积累之间的矛盾呈现出不断激化的趋势;从企业产权明晰的角度看, 虽然家族制企业的产权相对于整个家族来说是明晰的, 但对于单个家族成员而言, 企业产权仍是一种共有产权, 并没有明晰到个人。这说明家族制作为一种产权制度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所具有的活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开始消失, 逐渐成为企业一步发展的制度障碍。

(二) 公司治理机制不够科学

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多方而的, 如财务治理机制、绩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多数民营企业已认识到了当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与财务治理的必要性, 但依然存在财务治理欠完善、内部控制失缺的问题, 究其原因, 是因为财务治理在很多时候是针对单位负责人的, 它要求单位负责人要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有关内部控制制度, 这时, 执行起来就有一定难度。又如绩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在民营企业中本应比在其他企业中更重视对绩效的考核评价, 借以奖勤罚懒、激励先进, 多为企业创造价值, 从而让企业充满勃勃生机。可就是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 在许多民营企业中却也做得并不十分合理。因为这时, 在经营者的头脑中想到的只是利用外力 (向外举债) 而使企业得到扩张。扩张了就是成绩, 产生点利润只是区区小事。所以也就用不着进行复杂的考核评价了。再如激励约束机制的利用, 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既然考核评价不以业绩为依据, 那就只能以是否帮助企业进行扩张以及与老板的亲近程度来进行衡量。

(三) 决策者与经营者综合素质不高

我国民营企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 其经营者受教育的程度较低, 对有关市场经济规律的知识掌握不多、对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知识知之较少、对专业技术知识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了解不深。同样, 对完善的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对公司健康发展的作用以及自身在治理结构中的定位与作用认识不够。基于这样的现实, 大多数民营企业对于发展战略的研究、人力资本队伍的培育、新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利用与创新、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有效发挥、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等, 依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四) 公司文化发挥的作用不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 全体员工逐渐形成的共同文化价值观, 它包括最高目标、经营哲学、历史传统、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企业风范和企业精神等。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特有的文化价值观, 这种文化价值观既体现了民族性, 又体现了企业个性, 从而成为企业识别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 它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和变迁的迟缓性, 同时, 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又有很大的差异性。然而, 我国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文化存在雷同化、形式化现象:用亲情代替规则, 具有鲜明的老板意志, 具有浓郁的唯功利性。这种情况, 不可能使治理结构的各个方面相互尊重, 不能自觉地相互制衡财权, 从而不能使民营企业的财务智力水平达到一个满意的程度。

三、完善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的有关措施

(一) 完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健全相互制衡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充分发挥权力制衡机制的作用。在一个独资企业中, 所有的经营决策由业主一人作出, 这是完全在理和顺理成章的事。而在一个合伙企业中, 由于是由两个以上的业主组成的经济组织, 他们共同经营、共享利益, 共担风险, 这时就不能像独资企业中那样, 由一个业主说了算, 而必须按照合伙的约定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在合伙企业中是这样, 那么在股份制的民营企业中就更应有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来共同代表全部所有者的利益, 有事大家商量着办, 不能一人说了算。在股份制企业中, 股东们的利益, 无论多与少, 都拴在这个企业里, 如果由某一个人说了算, 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自己的利益和倾向, 这种状况在法制经济社会中一定是不可行的, 必须要有合理结构框架内的有关各方相互制衡, 求得财权配置与使用上的基本一致, 才能保证各方利益不受侵害。虽然要达到这一水平非容易之事, 但企业总要有这种意识, 更要有这种行动, 因为它有利于民营企业的长治久安。

(二) 完善内控制度并提高其执行力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是完善公司治理及其财务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内部控制的职能是:一是检查公司管理规章制度 (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 的落实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二是督促工作效率的提高, 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工作程序的不合理设置, 都将通过内部控制予以调节;三是防弊纠错, 防止贪污浪费现象的发生。这三方面的作用若能发挥好了, 对于公司治理及其财务治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以往, 我国企业通常强调规章制度的建立而忽视对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等要素的关注。事实上, 无论多么完善的控制制度、程序或方法, 如果没有诚实、守信、尽责的文化氛围, 没有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有效执行, 终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头文件而已。所以仅仅有了制度还不够, 最重要的是认真执行。

(三) 强化外部治理, 尤其是债权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在企业外部, 主要还是要发挥债权人的监督作用。债权人虽然不像股东那样拥有企业的剩余财产权, 但他毕竟是企业资本的主要“出资者”之一, 在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中, 主要债权人更是为企业更好地经营和产生经济效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无论在法律上还是从实践中来看, 都需要主要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 积极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 为了保证其从借款人那里安全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可以就公司的财务决策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以使公司的各项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民主性, 并对其他有关利益方的意见进行制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营企业与债权人是各自独立的法人实体, 利益不同, 角度不同, 债权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 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企业资金收付的监控, 能够低成本地获取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信息, 从而削弱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 由于有充分、真实的信息来源, 债权人并不盲目地干预企业活动, 而是当发现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才行使控制权, 所以, 在财务治理权配置中, 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相机治理机制值得借鉴。通过债权人的相机治理地位及其运行机制, 使债权人能够根据不同的财务状况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四) 强化对损害治理的惩治力度, 提高其成本

实践中应强化对损害治理的惩治力度。任何管理中都应有保障措施, 才能使制度落到实处, 不停留在口头上。如一项命令或制度不执行该怎么办, 执行错了该怎么办, 拒绝执行又该怎么办等等, 总要从维护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既使命令或制度落到实处, 又告诫人们不得任意违背, 一旦违背, 应有一套很严厉的处罚措施, 使得其违背成本极高。尤其对于财务治理方面的事, 违反了, 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罚, 加重其违规成本, 这样人们才会自觉置于财务治理的约束之下。

(五) 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树立正确的经营价值观

企业文化, 不是空洞的概念, 而是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共同的价值观、诚实守信、和谐团结、正视等级观念等, 他们将会对财务治理理念的树立和贯彻执行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我们以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不太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无数事实证明, 企业文化在心理上、精神上、意识上都有巨大的作用。有些企业管理中的病症根源, 也就在企业以及经营者的文化素养不同或者价值观不同。民营企业中这种情况应该更为严重, 在以后的发展中, 应该更加引起我们的重视。

(六) 提高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成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加强公司治理, 提高财务治理的水平, 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是不可缺少的。在公司治理的诸要素中, 人这个要素的质量是第一位的。董事会的董事、监事会的监事和经理层的成员都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他们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决策的成败、企业的命运和财务治理水平的高低。首先, 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如强烈的法律意识、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团结人尊重人的做人准则等;其次, 他们必须具有精通的业务知识, 如生产技术工艺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等;再次, 他们还必须具备认识和把握客观经济规律的能力及高超的管理艺术, 有远见、会判断、懂分析、讲民主等。如果我们现在的民营企业都具备了上述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 何愁企业的公司治理质量呢?

(七) 建立相应的声誉机制, 保证财务契约诚实执行

财务经济学中一直把声誉因素作为保证财务契约诚实执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财务契约是不完全的, 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况, 契约各方履行职责是基于相互信任, 而相互信任的基础是多次重复交易, 长期信任就形成了声誉。对于职业财务经理人而言, 声誉因素的作用机理在于没有一定的职业声誉会导致其职业生涯的结束, 而良好的职业声誉则增加了其在经营者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能力, 前者起到对财务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作用, 后者则对财务经理人行为具有激励作用。笔者认为, 不管从财务经理人的职业道德看, 还是从财务经理人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看, 职业声誉可能比任何其他的激励约束手段都显得更为重要和更为有效。因为一旦他们因欺诈、舞弊等职业声誉问题而被公司解雇, 那么他们就很难重返这个市场而获得再次被雇佣的机会。当然, 在引入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时, 还要注意公平与期望的影响作用。公平, 即声誉能准确地反映财务经理人的努力和能力, 则声誉能够发挥正常的激励约束作用, 否则便会发生扭曲;期望, 即财务经理人对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相应声誉的期望概率, 以及声誉能够带来其需要满足程度的预期, 如果预期悲观, 声誉的激励约束作用有限, 而如果预期乐观, 则其激励约束作用强烈。

摘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财权配置、决策者与经营者综合素质、公司文化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这些问题制约着民营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健全相互制衡机制, 完善内控制度并提高其执行力;强化外部治理, 强化对损害治理的惩治力度, 提高决策者和经营者的综合素质, 建立相应的声誉机制。只有这样我国民营企业才有可能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财务治理框架。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林万祥, 唐滔智.公司财务治理的效率〔J〕.会计之友, 2007 (3) .

〔2〕薛莲.我国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饶晓秋.财务治理实质是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J〕.当代财经, 2003 (5) .

私营企业治理研究 篇9

在西方, 有关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研究经过了二十多年,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并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Longenecker和Schoen在1978年首次提出“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这种“过程观”逐步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 它认为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长期过程。

家族企业研究领域开创以来, 传承问题就一直是该领域学者热衷于探讨的主题。Dyer和Sanchez (1998) 通过对美国《家族企业评论》杂志在1988—1997年间发表的有关家族企业的全部研究时发现, 有关传承问题的研究占到18.3%, 在家族企业10大研究热点中排名第2位。Chua、Chrisman和Sharma (2003) 发现, 1996—2003年间公开发表的190篇有关家族企业研究论文中, 有22.1%的论文将传承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 将其作为次要主题的论文也占到了8%。从2007年至今在EBSCOhost数据库中搜寻到的有关家族企业的文献, 大多数也在讨论传承问题。

国内从1994年开始出现有关家族企业的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收录的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文献共有2452篇, 而2000年以后, 对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 近几年收录的相关文章多达2410篇。显而易见, 国内学术界对于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 研究深度和广度相对较弱, 与国外的研究相差甚远。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及经济与国外的差异, 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的家族企业也面临如何传承的问题, 代际传承被更多的国内学者关注。本文试图对不同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文献进行梳理, 把握这一领域的思维脉络, 最终提出新视角下的治理模式, 为未来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

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的研究, 首先需要定义家族企业的概念, 继而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进行分析, 为之后分析不同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提供概念依据。

1、家族企业定义

在早期研究中, 很多学者从家族方面对企业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代际传承等角度对家族企业进行界定, 但都存在争议, Handle (1989) 认为要给家族企业下一个大多数人都能认可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家族企业包括的范围很广, 种类极多, 涉及的因素也很复杂。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G.Donnely (1964) 给出最早的家族企业定义:“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 并且这种两代衔接的结果, 使公司的政策和家族利益与目标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之后的国外学者均基于企业是否具有所有权 (股份比例) 、是否具有控制权 (家族成员出任重要职位) 、控制权是否集中 (非家族成员在企业中重要职位的比例) 来定义家族企业。

国内家族企业大部分为民营企业, 刚刚走向代际传承的道路。学者在讨论家族企业的时候没有完全按照国外学者对它的定义, 而是通过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 以所有权为基础, 涉及控制权和经营权对家族企业进行定义。家族企业应该是指一个家族或多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直接或者间接的掌握着经营权的企业 (孙治本, 1995) 。这个定义强调家族关系渗入到企业的程度,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由家族人员所掌握, 不再把家族企业看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其他学者如毛蕴诗、卢现祥、潘必胜等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的定义, 本文所研究的家族企业, 就是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 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经营权。

2、代际传承模式

理论界将家族企业继承人分为内部继承人和外部继承人, 也就是说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有内部继承模式和外部继承模式两种。

内部继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内部继承人既包括了企业主的子女、家族成员, 也包括了从企业内部选拔的优秀的非家族成员作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而狭义的内部继承人就是将继承人限定在子女身上。本文所探讨的内部继承模式是指狭义内部继承人的模式, 即子承父业模式。

外部继承是指聘请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国外的一些家族企业已经实践了外部继承模式, 当然, 外部经理人继承的只是企业的经营权, 而所有权依然牢牢地掌握在家族手中。在我国的家族企业中, 这种继承模式也逐渐被接受, 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内外部的代际传承模式分别包含着不同的治理模式, 内部的代际传承模式主要表现的是隐形契约治理模式, 在资源基础观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有所体现。外部的代际传承模式主要表现的是显性契约治理模式, 在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视角下体现的更为明显。

三、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综述

学者在研究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时, 提出了很多治理模式。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内部治理模式, 即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主要由血缘、姻缘和亲缘为纽带的家族成员控制。二是外部治理模式, 是指家族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外来职业经理人持有主要经营权和部分股权的一种治理模式。下文基于代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管家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对代际传承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总结。

1、基于代理理论视角下治理模式

Adma Smiht (1796) 认为一个不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经营者不可能像企业的所有者那样勤奋地工作。Berie和Menas (1932) 发展了这一观点, 提出只要存在利益争端, 经营者会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所有者的利益。Wilson (1969) 率先提出了代理理论, Ross (1973) 发展了这一理论将以上现象命名为“委托代理”问题, 并提出了表达这种情况的数学公式。Jensen和Meckling (1976) 认为, 当单一股东100%拥有企业的股权, 并控制企业的经营权时, 此时所有权与经营权未产生分离, 这样股东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 不会产生代理问题, 但当股东持有企业100%股权, 但不掌握企业经营, 造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 管理者由于无法享有对实现利润的所有权产生特权消费, 即会产生代理冲突问题。

家族上市公司兼具家族企业和现代企业的特点, 在家族企业特殊的股权结构下, 决定了公司治理不仅仅要解决好股东与经营者的代理问题, 还要求处理好家族控股股东和外部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运用代理理论分析家族企业, 不仅仅是分析家族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也要分析其中的代理问题。当家族企业进行内部传承的时候, 代理冲突主要表现在家族控股股东与外部小股东之间。家族成员往往是大股东, 决定公司重大事件, 其他的小股东只能起到象征的作用。一旦家族股东转移上市公司资源的收益独享, 那侵害公司的机会成本将外部化传递给中小股东承担。上市公司就沦为家族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工具。当家族企业进行外部传承的时候, Eisenhardt (1989) 将职业经理人看作机会主义者, 即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所有者的利益。

所以, 在代理理论视角下, 家族企业是一种“中显性、中隐性”契约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 即包含非正式治理模式和正式治理模式的结合, 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共同决策、共创事业。这种模式较好地协调了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双边机会主义行为, 不仅能够对非家族经理人进行控制, 还可以降低家族控股股东与外部小股东代理冲突的可能性 (如图1) 。

2、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下治理模式

在资源基础观的视角下, 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Barey (1991) 认为资源可以归为三类:物理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于企业创造价值十分的关键 (Barney和Arikan, 2001) 。有关家族企业资源的相关研究往往隐含这样一种假设:企业一旦认识到自己控制了有价值的资源, 就自然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资源 (理性人的假设必然对家族企业资源的管理有影响) 。资源基础观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视角, 即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资源组合会对家族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中“家族涉入”是家族企业中一种独特的资源, 家族涉入包括家族精神、家族信誉和家族文化, 有效利用这个独特的资源有助于家族企业的内部传承。Becker (1992) 认为在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家族企业, 只要企业家精神不被置疑, 那么家族成员即使没有给予明确的物质或精神激励, 也会主动将家族利益与个人利益视为一致, 这种行为大大降低了企业代理成本和协调成本。

所以, 在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 家族企业是一种“强隐性、中显性”契约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 家族企业需要注重家族文化的培育和家族成员内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不论家族企业是否具有凝聚力量或者强烈的多重效用, 家族成员都会合理利用家族成员共同愿景、承诺和奉献精神作用于家族企业的决策 (如图2) 。

3、基于管家理论视角下治理模式

现代管家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代理理论的失灵。管家理论最早出现在Donaldson (1990) 和Barney (1990) 的研究文献中, 经过Davis、Schoorman和Donaldson等人的进一步研究, 得出了管家理论的研究框架。Lex Donaldson认为成就、荣誉和责任对管理层的激励比经济激励更有效, 经营者出于对自身尊严和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 会像管家一样勤勉地为公司工作。Davis (1997) 指出, 管家身份关系极大地依赖于委托人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机制, 管理者出于委托人对自己的信任, 会促使他们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勤勉地当好企业好管家。

现代管家理论没有致力于研究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而是发现另一种能够充分激励管理者、赋予管理者权力以及让管理者和所有者保持一致的治理模式。在家族企业治理实践中, 家族企业主更倾向于把家族内部成员视为管家, 对家族成员选择充分信任, 几乎没有任何约束机制。结合管家理论, 家族企业除了加强家族内部成员的关系维护, 也应该加强与外部管理者的沟通, 实现职业经理人心中的“自我价值”。

所以, 在管家理论视角下, 家族企业也是一种“中显性、中隐性”契约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 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决策。家族企业倡导二元混合文化, 外部关系拓展和内部关系改善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 使得企业绩效大幅度提高。随着产权契约的明晰化, 职业化管理程度的增强, 所有者和管理者达到了双赢的共和阶段 (如图3) 。

4、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治理模式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早期思想可以追溯到1932年哈佛法学院学者E.Merrick Dodd与Adolf Berle的争论。而Stakeholder一词由斯坦福研究所于1963年最先提出来的, 并开始引起各方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最终体现的是将企业的剩余所有权在利益相关者中间进行分享的模式。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不是仅仅关乎在任者和继承人这两类关键参与者的突发事件, 而是一个涉及家族企业内部和外部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复杂过程 (Handler, 1994) 。对家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 可分为拥有股权的家族成员、不拥有股权的家族成员、家族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债权人、分销商、政府、特殊利益团体和社区等 (Barach, 1995)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 家族企业更多的是关注家族利益忽略利益相关者利益, 这就需要通过对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改革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运用企业现有资源创造新的制度, 最终实现组织的目的。

所以, 家族企业是“强显性、强隐性”契约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 对于产权相对开放的家族企业, 企业大量聘请职业经理人, 并注重与政府、银行和债权人等外部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产权相对封闭的家族企业, 企业需要妥当分配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结合家族企业的特点,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发挥家族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 (如图4) 。

四、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新治理模式

在中国的家族企业中, 家族企业的创立者往往以其独特的经营风格领导和维系着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大多实行家长式管理, 家长的集权度相当高, 约束机制较为薄弱, 企业内部基本上是一种经验式管理, 比较容易滋生独断专行现象。如果家族企业传位给内部人, 可能存在由于内部人的能力有限或者内部人无心做企业而使的企业走向分裂的问题。若是传给外部的职业经理人, 可能存在难以服众的问题, 尤其是难以管理家族中的创业元老。为了更好地代际传承, 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视角下的治理模式。

1、家族信任关系理论

到目前为止, 关于信任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在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Max Weber和Fukuyama。Max Weber最大的贡献在于把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区分开。特殊信任是以私人关系、家族或准家族关系为基础;普遍信任以信任共同体为基础。Fukuyama的贡献在于增加了文化的变量, 将信任的情况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构建了低信任度文化和高信任度文化概念。低信任度文化指的是信任存在于血缘之间的文化;高信任度文化指的是信任超越血缘关系的文化。

Yan (2006) 认为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根植人民大众的指导思想, 它所提倡的是“家本位”思想。自原始氏族社会起就有以家族为生活聚集圈的特征, 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了下来。在封建社会盛行的时代里, 无论朝廷还是家庭都是以家长制来承担组织形式, 这种家长制组织特征使得人们对家庭的认可度提升, 依赖增强, 淡化了对社会其他组织的信任。

Rotemberg (1994) 认为在不对称信任条件下, 企业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将引致委托人的利他主义行为。La Porta, Shleifer and Vishny (1996) 对信任的作用进行了经验检验, 结果发现信任与企业雇员的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李新春 (2005) 用信任协调博弈的方法分析讨论企业家族主义困境, 发现信任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族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主要因为信息不对称和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家族企业主对家族成员的无条件信任主要源于集权情结、忠诚和关系亲疏等因素。

随着家族企业中信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家族企业创始人不仅仅关注于内部人传承或外部人传承问题, 家族企业如何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财富如何能够保存在家族内部也成为了家族企业创始人关注的焦点。Irish J.Goodwin (2009) 在《How the Rich Stay Rich:Using a Family Trust Company to Secure a Family Fortune》一文中研究发现家族信托是高财富人群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资产的工具, 家族信托组织模式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家族信托的应用使得家族财富从个人的视角中独立出来而成为家族的财富。

2、家族财富传承———家族信托

中国在进行家族代际传承的时候崇尚均分财产。在遇到若干继承人时, 往往均分企业, 但是分家往往会对企业造成破坏性冲击。国外的家族企业往往分家不分业, 也就是说每个继承人分得一定的股权, 保证家族企业的完整性。为了避免后代挥霍前人创下的财产, 国外的通行做法是设立一个信托投资公司, 进而控股上市公司, 后代只能享受投资收益, 从而实现家族长青。如果后代想要单独创业, 可以规定每一代只能支取信托投资公司一定的本金, 这样家族企业至少可以传十代。这种做法有效避免了后代接班人兴趣爱好不在企业的业务上而暴露出的离心行为, 导致内部矛盾激化, 家族企业分崩离析的情况发生。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家族企业也开始构建家族信托, 以期保证财富的顺利传承。

在中国, 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 正式引入信托制度, 2001年, 中国《信托法》成立, 信托这一概念开始以理财融资的目的逐步为人熟知, 到目前为止, 它更多的是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出现, 投资理财的意味更为浓厚。范博宏认为“信托应是被动的财富管理的方式, 而非一个积极的投资工具”。目前大部分中国家族企业所运用的信托模式均是在全球主要离岸地设立的离岸信托。家庭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财产所有权委托给受托人, 受托人按照信托协议管理信托财产, 并在指定情况下将该资产转予指定的受益人, 受益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委托人的家庭成员 (如图5) 。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 大陆的招商银行、平安信托、中信信托等机构陆续启动了家族信托管理业务。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推出家族信托“第一单”, 开辟国内家族传承的新大陆。一些从事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和银行对这些“富一代”资产规模设置的门槛有所不同:招商银行要求是金融类资产3000万起, 平安信托则是整体资产规模至少达到5000万。国内一些家族企业依旧选择海外上市, 或者到海外寻找信托机构, 主要因为内地目前的信托大部分是自益信托, 而家族信托属于他益信托, 内地的信托公司不好执行。其次富豪不想暴露自己的非资金的财产信息, 而我国将公示作为信托生效的法律要件, 即委托人的财产装进信托, 除办理信托登记手续外, 还要进行公示, 这对企业主的隐私会构成威胁。

3、基于信托视角下的新治理模式

在信托视角下的家族代际传承治理模式, 不再单纯存在于显性和隐形的契约模式之下, 而是建立了一个新的治理模式:家族创始人对其家族企业拥有的现金股权作为委托资金设立家族信托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家族创始人和信托机构签订了信托合同, 创建了家族信托计划, 由信托计划对委托资金进行投资并设立子公司A公司 (BVI) , 以达到管理委托人资产的目的。该公司的80%股权由信托计划持有, 20%股权由整个家族信托的实际控制人持有, 该公司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强家族信托委托人对公司的控制力不会分散。家族信托计划的受益人是家族成员, 可能在家族企业内部担任高管或者不在家族企业内部任职。

除了实际控制人通过信托持股外, 公司其他高管的股权激励也可以通过信托实现。这种信托治理模式独特之处在于实际所有权与名义所有权相分离、所有权与受益权相分离以及与股权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制度设计, 使得信托资产游离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和经营者四方债务风险之外而安然无恙。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依旧共同持有家族企业的经营权, 这种治理模式很好地规避了内部人控制或者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发生, 形成了相互制约的机制。

五、结论

对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探讨, 现有文献主要从代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管家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下进行分析。这些理论主要基于不同的背景条件下, 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阐释,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虽然不同理论所揭示问题的视角不同, 但是这些理论并不是完全分割开的。事实上, 理论与理论之间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些理论主要基于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由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所包含元素的复杂化以及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使得独立的理论很难全面、准确地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治理模式, 这就需要在其他理论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文章的最后, 本文从家族信任关系理论来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治理模式, 指出信托视角为新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托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型, 其中指出设立家族信托是完善家族企业治理的关键, 企业应该努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加强家族企业内部人员和职业经理人的相互制约机制。

摘要: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已成为国内家族企业创始人所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对于家族企业如何更好地传承、家族企业应使用何种代际传承治理模式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从代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管家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 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 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本文对不同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 通过分析总结, 构建了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治理模型。最后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 本文认为家族信任关系理论对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也会产生影响, 提出了基于信托视角下的治理模型, 以指导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机制, 更好地进行代际传承。

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篇10

一、建立分散的企业产权结构

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思想。目前市场经济对企业所提出的要求与民营企业目前的“家族式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我们在民营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将民营企业原有的单一产权结构,不断完善,逐步转化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家族”的垄断,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民企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我们才能真正建立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

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民营企业要想在大规模生产方面做文章,就必须首先实现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下,才能获得更加多元的资本和人力的支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在企业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就是“内涵”型的改造,也就是要实现产权清晰到自然人

这种方式就是要求民营企业对企业的总资本进行重新考虑,对总资本的构成进行重新梳理。对总资本的各项组成已经组成的比例进行适当的分配。这样的话资本的“单一性”就演变成“多元性”。民企在改制的过程中要把企业的总资本进行细化,要落实到每个自然人身上。从而真正实现让每个自然人都是民营企业的利益主体。

(二)与“内涵”型的改造相对应的就是“外延”型的改造,也就是要实现其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

这种方式就是要求民营企业对现有的单一资本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各种必要的手段吸收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而新的战略投资的背后就是新的股东,从而使得以前的“单一资本”逐渐演变成“多元资本”。通过类似的方式可以有效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为民营企业所用。但是由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的要求,目前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资格进行“外延”型的改造。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政策层面的放宽是必然之势,因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有资格进行“外延”型的改造。

(三)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利益代表方面。独立董事所代表的利益是全体产权的所有者以及企业的整体利益。他自身经济利益的获得是按照他为企业目标实现所做出的贡献来衡量的。其次,另一方面就是他相对独立,与本企业的以及与企业有关联的实体和商务活动相对论。独立董事就是要在相关政策法规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由此可见,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有效的对其内部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善,对其公司内部的运行机制进行有效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正确的判断依据,从而对投资者的利益进行全面的维护。

二、构建以家族监控为主的多主体监控体系

对于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我们要吸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这方面有很多国家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参考的。比如以日德为代表的一些企业所采用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内部监控型模式”;以东南亚国家和港台地区为代表的一些企业所采用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家族监控型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一些企业所采用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公司治理模式”等。这些模式各具特色,民营企业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我们国家的情况及企业的具体发展阶段进行灵活的选择。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和模式,一个重要的前提都是要先夯实我们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基础,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对目前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分配,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而建立这些机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各方出资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建立供应的态势和合作的氛围,从而有效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顺利达成。

因此,民营企业应该在适当分散产权的基础上,构建以家族监控为主的多监控主体公司治理模式,以增加企业内部监控主体,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约机制,这也是家族监控型的治理有别于家族式治理的表现之一。同时,也使得董事会的治理活动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股东的意志和利益,可使公司更注重长远发展。

分散产权是公司形成多方监控主体的前提。企业的治理应依靠集体治理而不是个人治理,是多方治理而不是一方治理,产权分散后能够引入新的所有者,并与原有所有者进行部分换位,使企业产权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产权结构上的开放打破原有体制上的惯性,强化产权约束,形成紧密的、链条式的制约机制。企业员工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主选择经营者。

民营企业在放开产权后,还应积极利用外来的债权资本,形成由债权和股权共同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局面。目前民营经济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也相应地放宽了对民企融资条件的限制,鼓励各大国有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民营企业要抓住这一契机,树立企业信誉,加强与银行的关系,增加负债,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发展资金,还可以让银行自动发挥作为债权人的监督作用。

三、健全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一)规范民营企业决策机制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够走向成功的一个关键环境就是企业的“决策机制”是否完善,企业能否在一个适当的环境中,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科学的决策。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而目前,民营企业在“家长式”的管理环境中,决策之事往往一人说了算,很多重大事项的决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就得出了结论。整个过程没有严格的程序和相关的制度进行规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营企业在很多决策上表现出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缺乏前瞻性、盲目跟风等低级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必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以往的以“小生产”为核心的发展为依托的“家长式”决策,必然要被以“优化产权结构”为基础的内部科学决策模式所替代。

(二)规范民营企业用人机制

民营企业在创业期都是靠家族内部几个人团结奋斗才最终发展起来的,企业的留人用人以家族为核心,这使企业在用人方面很自然地形成了“排外性”,在人事安排上表现出很强的亲缘化特征,大多是以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依据,甚至由所有者直接说了算,而外人则难以进入核心管理层。而在家族内部,真正的人才并不多,这就造成企业整体人员素质偏低,使企业处于一种低水平、低质量的运行状态。

企业的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制定长远的人才战略,企业用人应该以制度为依据,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增加了人才的流动性,使人才争夺战更加激烈。

因此,可以说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如何解决好留人用人的问题己迫在眉睫,必须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做到企业用人有章可循,从而让有能力的人融入家族企业领导层中。

企业的招聘应当经常化、制度化,真正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采用公开招聘、公开选拔等手段,给各种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其次,人才进了门,企业所有者就要适当放权,树立制度高于权力的观念,使其能顺利开展自己的工作,并要重视企业内部人才的充分流动,让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使各种人才都能找准自己相应的岗位。

此外,企业要对外来人才在企业管理、市场决策、技术开发等方面所支付的智慧价值建立科学管理的量化标准与考核体系,形成对人才的激励。

(三)促进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制度化

我国民营企业长期受家族式管理和产权缺陷的影响,治理结构还很不规范。如治理结构缺乏明确的划分,多数民营企业的决策和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所有者手里,一些民营企业的所有者甚至集董事长、监事、总经理于一身,有的企业董事会与监事会成员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企业对各相关权利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也缺乏明确的规定。有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经营者大权独揽,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等。

科学的治理机制应该以健全的治理结构为基础,治理机制科学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过程。

(四)促进民营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化

对于我国的民营企业来说,发展历史较短,发展形势多样。因此,在管理水平上普遍呈现出管理基础薄弱的现象。很多企业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而这经验也仅仅是本企业的经验。对于制度体系的建设几乎是空白,没有流程化、固化的过程。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风险为导向,对民营企业的内部流程进行重新的梳理,对流程中的风险问题进行描述。从而针对风险问题进行整改,优化流程,从而建立全面的制度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吕风勇.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1 (04) :59-65.

[2]王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评价体系构建——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视角[J].中国商界, 2011 (02) :358.

[3]Tian Jingting, Du Lijun.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from the view of enterprise lifecycle[J].Productivity research, 2011 (05) :172-173.

[4]王士伟.民营企业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1 (04) :45-47.

[5]宋玉可, 沈爱荣.构建民营企业激励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结构[J].企业活力, 2007 (01) :25-27.

[6]盖凯程, 李俊丽.现代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激励之间的逻辑关系[J].商业研究, 2006 (10) :30-33.

[7]何云, 刘斌.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2 (06) :32-35.

公司治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经营效益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简单概述

公司治理是一组规范公司相关各方责、权、利的制度安排,既包括一定公司治理架构下促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而形成的内部治理,又包括可以对企业内部经济主体产生激励约束作用的外部治理,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架构。近年来,我国一系列公司治理法规的出台引人注目,标志着企业改革已进入到公司专业化治理的新阶段。根据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证明,重视公司治理对恢复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增加股本在资本市场的溢价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内部控制是公司管理的要件。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一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实现这一部过程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从古埃及金库管理的内部牵制,到今天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五大要素交织而成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其核心都是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基本目标是保证企业目标实现,并减少虚假信息,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科学、合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二者的目标一致性——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防止董事、经理等代理人损害股东的利益。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就是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的逻辑下,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为了控制内部人控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控制是通过追求经营效率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要保证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内部控制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手段。

2、二者都遵循牵制和互相制衡的原则

公司治理就是建立完善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衡关系,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权”分立。内部控制最初就是内部牵制,从管理者角度看,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比如人、财、物要分离。实质上都反映着一个“三足鼎立”的思想。

3、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中关于生产经营方面的延伸和具体化,内部控制的内容统一于公司治理的内容。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提高经营效益和效果,并保证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依据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董事和经理层的业绩做出恰当的评价,从而又推动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

三、我国公司治理中加强内部控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要与我们国家和企业特定的环境文化相适应

我国的市场经济时间只有十几年,企业的管理基础还相对薄弱,内控理念和知识还不太普及。表现在国有控股公司比非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文字写得好,执行得不够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内控制度比国有小型企业要好;股份制公司、外资企业比国有企业要好。从近年来实施内控的国家看,内部控制实施成本过高问题也引起了关注。基于这样的现状,在内控制度建设中,如果完全照搬照抄国外先进企业或国内其他企业的模式,不仅解决不了我们自身的问题,反而有可能成为公司今后发展的负担。因此,建议内部控制建设要象新企业会计准则一样,既与国际趋同,又保留了中国特色;既紧跟国际国内内部控制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与国际发展趋势保持协调,又要在具体控制要求方面扎根于我国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实践,以满足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因此必须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保留的保留,该补充的补充,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2、内部控制建设的起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放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上

现实中发生的各种案例都告诉我们,风险具有广泛性和差异性。企业要建立先进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市场的风险、经营的风险、财务的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谁忽略了风险,谁就注定要失败。企业关注风险控制比关注操作控制更重要。我国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一大套管理制度,且规定的内容事无巨细、应有尽有。因此,董事会和管理层就认为,贯彻执行好这些制度就能满足内部控制的所有要求,忽略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不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风险识别和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意识到风险会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以中航油事件为例,中航油公司曾在2003年被新加坡证券监督部门列为最具透明的企业,说明该企业确实在细节方面的内部控制做得非常周到。但是,从事后暴露出的结果看,恰恰是在风险经营管理上出了问题。以风险为导向的全面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国际发展的趋势,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把握这一发展方向,并在具体制度中加以体现和确立。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安全应当是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建设的当务之急。

3、内部控制应当对创新中的风险控制更加关注

市场经济社会,创新引领发展,并带来社会的进步,但机会和发展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且有些风险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发现和觉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新事物带来的风险无能为力。真正不可避免的系统性风险是很少的,大多数新业务带来的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是完全可以规避的。面对新业务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不能忘记了风险的存在,否则是致命的。比如2004年全球最大的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爆出财务丑闻。公司高层通过财务再保险这一新业务操纵业绩,使集团账目金额虚增17亿美元,以此误导投资者,提高公司股价。在对该集团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对于再保险业务中的新型险种——财务再保险可能造成的人为粉饰报表行为根本没有采取财务控制措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对创新中的风险管理加以特别关注,尤其是道德风险的管理。

四、公司治理中加强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方法和途径是决定内部控制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适当的人员配备、有效的工作方法对内部控制建设尤为重要。

1、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控制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组织机构的设计到具体人员的分工及业务的牵制,决定了负责内部控制建设的部门必须是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岗位都熟悉和了解的机构。内部审计不仅熟悉本企业的财务运作、会计核算,而且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容易发现问题,并有能力参与评价企业存在的风险。因此,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把内审活动当作企业管理的延伸,让内审工作不限于检查发现财会差错,而是通过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活动,针对内控缺陷、管理漏洞,提出切实可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综合实力。要发挥内审部门的这些作用,一定要配备具有很高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内审人员。

2、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快速相互融合

市场经济下,企业既要追求高收益,又要增强对风险的防范和规避。把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融合在一起,实现财务信息与企业物流系统、生产系统和人事系统的有机结合,财务信息就不会再局限于反映和记录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而是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增强分析的深度和及时性,为风险控制提供实时信息,提升内部控制的价值。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是在年末才审计和检查财务信息,这对业务操作和规章遵守情况的预防性控制作用不大。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改造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财务运作模式,提高实时检查、控制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财务信息化的高效率可能会改变财务部门岗位的设置和分工,减少内部控制的组织层次,因此,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和风险意识。

3、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建全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企业管理层,也不仅仅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COSO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框架理论,也提出了内部控制中人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中每一个人都是内部控制的执行主体。目前我国企业自上而下推动内部控制建设是必要的,能够有力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参加也是必不可少的。公司设计和调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征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企业可以出台制度,规定员工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意见的,视同其对公司增加的效益给予奖励,以激励员工对公司的关注,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从而及时发现解决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本源:略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现代财经,2003(4).

[2] 李明辉:论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广西会计,2002(11).

[3] 黄淑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税务与经济,2002(4).

[4] 王常忠: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5] 李亚东: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互动[J].经济论丛,2009(6).

私营企业治理研究 篇12

迄今为止, 虽然有关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研究还存在诸多争论, 但理论发展的国际趋同势头已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国际经合组织 (OECD) 等有关各方推动之下诞生的《OECD公司治理准则》, 更是将其趋同性充分地得以体现 (朱小平, 2004) 。可以认为,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有效运行的前提, 是指所有者 (主要是股东) 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 (李维安, 2003) , 它要求所有者、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 (高级经理) 四者相互独立,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 随着企业间跨国合并势头的扩大和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所引发的一系列财务欺诈事件, 美国、英国、加拿大、南非等国家纷纷展开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问题的研究, 并在公司治理准则及报告中将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从内部控制扩大到公司治理。1999年6月,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审时度势, 适时提出内部审计新定义, 这一定义首次提出对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绩效评估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 肯定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联系。

国际上, 美国“安然”、“世通”等恶性财务丑闻事件的接连暴发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推向了高潮。2002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以下简称I-IA) 在给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 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协同是有效的公司治理赖以生存的四大基石, 这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 继“银广夏”、“蓝兰股份”等恶性财务造假事件暴发以来, 国家加强了对企业内部审计规范的制定工作。2000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成立至2010年陆续颁布“内部审计准则与实务指南”, 标志着内部审计工作在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王光远, 2005) , 也产生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如宋常 (2002) 、王光远 (2003) 、吴秋生 (2012) 等认为, 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一部分;程新生 (2004) 、杨有红 (2004) 认为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李维安 (2002) 、时现 (2003) 、刘实 (2004) 等认为内部审计既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同时又参与公司治理有效性审计;张伟 (2004) 认为现代内部审计应从内部控制的层次提升到治理的层次, 由基于经营者监督转向基于所有者监督的内部治理审计。李荣融 (2006) 曾在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会议中指出: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不可缺少的环节,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可以体现母子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之间的相互制衡。王光远、瞿曲 (2006) 认为内部审计成为公司治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 是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管理层及外部审计一种极具价值的资源。张文乐 (2007) 、王玉兰 (2012) 认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两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杨瑞平 (2010) 认为, 内部审计既可以通过对企业治理程序的评价直接服务于公司治理, 也可以通过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评价间接服务于公司治理。

尽管目前国内学者在侧重于规范性理论研究的驱动下,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是鲜见结合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实际进行的应用性研究。

二、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一) 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缺陷

1. 董事会权力扭曲。

按照《公司法》和国有企业干部任免制度,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全体董事由国资委委派, 董事长由国资委甚至是国务院直接任命;高级经理由国资委在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中指定, 董事会没有选举产生董事长的权力, 也不能真正掌握公司对总经理的任命、监督和解聘权。同时,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通行作法是董事长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同时兼任党组书记, 数位董事分别兼任总经理、副总经理、党组书记、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因此, 董事会成员往往都是企业内部高管人员, 董事会实际集董事会、经理会、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于一身, 独掌党政联席会议。在实际企业运行中, 国资委还将公司的许多重大事项决定权全权授予董事会, 董事会其实还代理了股东会职权。

可见, 我国这种以国家干部管理模式来管理公司高管层的做法, 使董事会成为了企业的“四重一大”1权力中心, 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重背离。

2. 监事会功能弱化。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要求, 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应代表股东 (国资委) 对董事会和经理会进行监督。但是在现实中, 国有企业及其分公司的监事会成员 (职工监事除外, 但职工监事一般为工会主席) 依然由国资委委派和任免, 其成员全部是与董事长同源、同级的政府官员, 这是我国国有企业监事制度设计的重大缺陷。

3. 法律责任缺失。

我国现行的董事制度并没有针对董事的责任追究机制, 特别是对董事长滥用职权、董事和监事怠于行使职权等的法律责任追究, 这无疑又是董事、监事制度设计的又一重大欠缺。这一欠缺的存在不仅意味着董事长、董事和监事在违规违法时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而且也意味着董事长不必为自己的错误决策, 董事和监事不必为自己碌碌无为而付出任何代价。

(二) 公司治理缺陷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1. 内部审计难以独立。

“内部审计是查找和发现问题的代名词, 其天职就是对受托经济责任中的保全责任和遵纪守法责任、节约责任、效率责任和效果责任提供保证, 并针对履行保证性职责时发现的问题, 提出制度、管理和经营控制等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防止出现大的经营波动和管理漏洞”2, 是企业的“免疫系统”, 是审计职能发挥的基本前提。从实践看,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都遵照国家审计法的要求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并基本形成了由企业审计 (母公司审计) 、子公司审计, 甚至到子子公司审计的多级审计体系, 遗憾的是普遍存在内部审计独立性。

2. 同级审计难以开展。

就母公司而言, 在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和“一把手”治理机制下, 集董事会、党委会、经理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于一身的董事会根本没有对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内在需求, 经理层也不必关心下属管理者和员工在完成受托责任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以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由于没有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机构大多由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或纪检委书记主管, 内部审计人员的人事任免和薪酬待遇都由“一把手”掌控, 独立性无从谈起。

就子分公司而言, 如是上市公司, 虽然大多数公司按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规定设立有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 但审计委员会与监察、纪检、法律和风险管理等部门合属办公的现象较为普遍, 被“下课”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如是非上市公司, 内部审计部门一般由子分公司总经理主管, 人事任免、薪酬待遇均由总经理掌控, 内部审计面临与集团级内部审计同样的尴尬。

在“一把手”治理机制下, 内部审计根本无法对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实施监督, 内部监督失效, “一人兴则企业兴, 一人败则企业败”的怪象丛生。三九集团的赵新先事件、中国石化的陈同海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3. 对下级审计履职受限。

从履职范围方面讲,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执行分级审计制度, 即集团总部审计部负责对旗下子分公司重大工程项目审计、子分公司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重要合同审计等, 并对子分公司内部审计进行业务指导;二级子分公司和三级子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在总公司审计部指导下开展本公司及下属子分公司的财务收支审计, 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较少涉及, 更无法触及公司治理层面。

从审计力量方面讲, 多数大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在需要对旗下子分公司进行内部审计时, 往往从其他子分公司临时抽调, 相互之间关照现象时有发生, 这极大地影响到审计效力。

三、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执行力的政策性建议

(一) 原有的政策设计

目前我国政府对国有资本运营状况 (国有企业) 的治理, 主要由三大部门负责 (见图1) 。即:国家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 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通过审计公告对外公开发布审计结果;国家财政机关依法对国有企业财务状况、财务收支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 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对外公开检查结果;国资委主要履行出资人职责, 通过监事会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监督。

实际运行的结果是, 审计署和财政部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效果较为明显, 而由国资委派出的监事会的监督效力欠佳。

(二) 改进的方案建议

1. 从国家治理层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保证内审独立性和权威性。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市场化意义上的董事会, 从而难以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如果从国家治理角度入手, 通过国家审计机关寻求内部审计, 不仅符合国有资本治理原理, 而且更够将企业内部审计置于国家治理层次。这不仅能有效地开展公司治理审计, 而且更够更有效地开展治理过程审计 (包括公司战略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 和治理结果审计 (包括董事会审计、管理责任审计) , 从可以解决国有企业法人治理过程“由谁对监督者 (董事会) 进行再监督”的困扰。为此, 应将国有企业监事会改由国家审计机关委派, 实现内部审计机构独立 (见图2) 。

2. 严格内部审计从业资格制度, 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机构独立与法律责任明确是发挥内部审计效力的制度保证, 具备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发挥内部审计效力的人才保证。以公司治理为基础的内部审计, 不仅需要审计人员拥有职业资格、具备相关理论知识, 更需要熟悉本单位业务特点、营销政策和管理要求。而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会计师、统计师和经济师, 真正具备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注册税务师资格证的寥寥无几, 具有风险管理、经营战略和内部控制专业知识的人更为鲜见。虽然国家审计署规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内部审计从业资格证, 但取得证书的各类条件要求较低, 尤其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要求不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因此, 严格内部审计从业管理制度, 提高内部审计执业准入门槛是形势的要求。

3. 加强企业高管家庭财产申报制度, 提高内审效力。

实践证实, 我国国有企业“一把手”治理机制与国企高管贪腐存在密切相关关系, 反贪腐无疑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任务, 高管个人财产的异常变动也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线索。国家应参照国外立法, 严格大型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家庭财产申报、公示、审计和问责制度。具体为: (1) 扩大申报主体范围, 将高管本人、配偶及其子女均纳入其中。 (2) 设立初任申报、日常申报和离职申报组成的连报制度。 (3) 对申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接收员工监督。 (4) 由内部审计机构对报告财产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查证, 尤其应对大额财产的异常变动进行重点追查。 (5) 对于违反制度行为的高管人员, 应果断启动问责机制, 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这些制度的有效运行, 尤其是内部审计的介入, 迫使企业高管洁身自律、不愿腐败、不能腐败和不敢腐败。

参考文献

[1]李卫强, 李春.中国矿业类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绩效的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12, 4.

[2]吴秋生.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J].中国内部审计.2012, 4.

[3]李治国.董事会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企业经济, 2008, 11.

[4]吴秋生, 杨瑞平.内部控制评价整合研究[J].会计研究, 2011, 9.

[5]吴小钢.建立国企经理人管理的无限责任制[J].企业家信息, 2010, 11.

上一篇:创新设计思维方法下一篇:技能型专业人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