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2024-09-22

创新设计思维方法(精选12篇)

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篇1

本文的论题是设计思维与方法, 我们这里先谈一下“设计”, 所谓设计, 权威的定义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其实从古至今, 特别是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 设计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涵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从本质上说设计就是创造, 创造新的物品以方便人们的生活, 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创造听觉、视觉以及各种感受等等, “天马行空”在设计的概念里是褒义词。

我刚开始接触空间设计时, 我的一位导师曾经让我无拘无束设计各种方案, 鼓励我大胆设想, 先不考虑任何可行性、任何时间地点空间材料的限制, 先根据自己所知所感的, 大胆设想。有了好的想法、好的设计概念之后, 再深入地去学习和寻找实现的方法, 从而有效地开拓了我的设计思维。所以那段时期长进最快, 学到很多东西, 也提出很多自己都觉得惊奇的设计概念。“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这句话说来夸张, 其实也很有它积极的一面, 这也是一种思维方法。

那何为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思考问题的方法。面对同样的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从而延伸出不同的结果。积极的思维方法能更好地触发灵感, 获得创造性的思想, 从而大大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思维方式有很多种, 如创造性思维、收敛思维、加减思维、逆向思维、平面思维、纵向思维、测向思维、系统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等, 但是想要设计一个好的作品, 不是仅仅死搬硬套这些方法就能够完成的, 更不可能是死记硬背设计理论就可以的, 这需要具备大格局, 需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 最终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思想方法, 并且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这里有一个本与设计无关的小案例, 我却觉得它所展现的思维方式与设计的思维是相通的。

年前, 朋友所在的公司组织年会, 每位员工可带一位家人或者朋友前去。让我去, 刚开始很不屑:一个刚起步的小公司, 还搞什么年会啊, 会有什么看头?

其实不然。

一进入国际酒店大堂, 一块印有公司LOGO的精致的导示牌指示宴会厅在二楼。一走出电梯, 一副巨大的笑脸墙映入眼帘, 上有年会的主题: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往前走近宴会厅门口, 接待小姐已经迎上来, 报了朋友的名字, 签了字, 带上红色的中国结, 被引领入座。那天晚上来客很多, 朋友公司的领导和员工既是演员又是主人, 但是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忙着:准备服装, 排练节目, 迎接客户, 引领入座。

我开始觉得疑惑:这是朋友口中所说的小公司吗?二十人左右的小型私企?然而, 疑惑随着节目的开始愈加重了——将近三个小时的节目表演, 涵盖相声、小品、舞蹈、歌曲、舞台剧等等, 包括服装、道具、音响、灯光、全都像模像样, 掌声和笑声不绝于耳。最重要的是, 所有的节目全是员工来完成的, 包括主持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在二十天的时间里, 在不占用工作时间的情况下, 自编剧本, 自己租赁装道具, 排练节目?但是在见到他们领导的时候, 我明白了。那是一个神采飞扬的女人, 三十多岁, 思维敏捷, 说话干脆有条理。她说:“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虽然公司才刚起步, 虽然公司加上领导不到三十人, 但是我不觉得它小, 早晚有一天它会强大起来的……因为它是一个管理严格、制度明晰的团体, 因为我们有年轻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我相信, 好思维赢得好结果……”我用心听着、感受这样一个小型却盛大的晚会, 感叹极了。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研究生, 不是更应该具备这些品质吗?

是的, 作为一个设计人更需要这些品质, 需要灵活的、多变的思维方式。其方式也同样有很多种。这里略举一二。

1.发散思维

这是刚开始接触设计专业时就学到的一个基本设计思维方式。从一个点出发, 发挥天才的想象力, 延伸出无穷个点, 再经过重组, 从而产生新的形象。比如从“笔”这个元素, 我们想到:笔——作家——小说——读——近视眼——眼镜——科学家——科技——卫星——宇宙……这样一直发散着想象下去, 会有无穷尽的形象出现, 这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支“笔”, 它就不再是单纯的一支“笔”了, 我们赋予了它新的、更多的含义。

2.收敛思维

有发散就有收敛。设计, 可以天马行空的发散和想象, 但也得收得住, 最终还是要以事实为根据, 归纳总结整理, 从而作出好的设计作品。

3.想象思维

想象是设计的翅膀, 一件没有想象的设计作品就没有灵魂。设计需要创造和创新, 而创造和创新离不开想象。当然, 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 像灵感和顿悟一样,

它也是建立在已有的记忆表象之上的, 需要经过前期的大量的资料收集为前提的。

4.移植思维

与移植思维相吻合的一个理论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理论。即在设计过程中将别的领域的思想方法用到自己的设计领域, 或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拓展到其它领域, 要学会用联系的方式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就是当下很热的交互设计。设计与科技交互、设计学与生物学交互、设计学与数学甚至医学交互等等, 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5.换位思维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 而绝大多数创造性思想都是缘于思维角度的改变。对于一件设计方案。我们应该尝试从不同角度和位置等各个方面去看一看、想一想, 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设计进入死胡同了, 我们为此烦躁和绝望, 这个时候我们就该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来试试, 说不定就能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个设计问题, 往往视角的特别决定了创造力的高低, 我们因此也就创作了一件好的设计作品。

除了以上介绍的五种思维方式以外, 适合用于设计活动的思维方式还有很多种, 如联想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 设计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设计师具有创新创造精神、举一反三的能力, 灵活运用并扩展各种思维方式, 从而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来。

摘要:从古至今, 特别是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 设计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涵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设计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设计师具有创新和创造的精神, 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灵活运用并扩展各种设计思维与方法, 从而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来。

关键词:设计思维,创新,积极,设计师,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试析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杨文圣等.出处:《衡水师专学报》2003年4期.

[2].《探析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王冰迪等.出处:《美苑》2009年4期.

[3].《培养创造性思维的20个技巧》出处:互联网.

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篇2

灵感的第一特性是创造性,就是会出现突破传统思维的颠覆性思考,这个非常重要,作为现代十大发明之一的集装箱最终可以节约运输成本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成本,这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发明。

第二个特性就是偶然性,,很多创新产品往往都是来源于小小的点,“成功是偶然,而失败是必然。”FACEBOOK最早创意来源只是创始人扎克伯格二年级时他开发出名为CourseMatch的程序,这是一个依据其他学生选课逻辑而让用户参考选课的程序。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发了另一个程序,名为Facemash,让学生可以在一堆照片中选择最佳外貌的人。根据扎克伯格室友ArieHasit的回忆,他做这个只是因为好玩。Hasit如此解释:“他有几本名为脸书(Face Books)的书,里面包括著学生的名字与照片。起初,他创建一个网站,放上几张照片,两张男生照片和两张女生照片,浏览者可以选择哪一张最“辣”,并且根据投票结果来排行。”这个竞赛进行了一个周末之久,但是到周一早晨,被校方关闭,因为哈佛的服务器被灌爆,因此不准学生进入这个网站。此外,很多学生也反映,他们的照片在未经授权下被使用。扎克伯格为此公开道歉,并且在校报上公开表示“这是不适当的举动”。

第三个特征公平性,就是不管你是谁都有机会生产灵感,有可能你是一个普通百姓还有科技大咖,当然灵感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经常思考的人出现灵感的几率会更高。再来举集装箱这个例子:1931年,18岁的美国农村小伙马尔科姆·麦克莱恩耗尽家财,买了一辆卡车到新泽西州的码头上跑运输,做起了发家致富的“美国梦”。那时候轮船靠港,在码头装卸货物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要把货物装到货船上,需要装卸工先把货卸到拖车上,再把拖车开到货轮边上,再由人把货物搬到吊盘上,把吊盘升上船舱,再由搬运工移到货舱里。卸一次货要经过搬运、分类、码放、清点等等繁琐的程序,在搬运的过程中,还很有可能造成货物的损毁或丢失,给货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费心费力又费钱。集装箱的出现并应用,大大加速了货物在全球的流转,人们在家门口的超市就可以买到来自远洋的商品,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到来了。

第四个特征是无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新的灵感会源源不断的出现而不会枯竭。农业文明发明了铁器,工业文明发明了蒸汽机电灯等,互联网文明发明了互联网智能产品等等都直接说明了这个特点。

第五个特征是稍纵即逝性,假如你抓住并有效运用自然可以产生价值,否则就会失去。

第六个特征就是免费的,创新思想是我们思考力产生的结果,不一定需要你花多少经济投入就可能出现。

灵感通常容易被两类人抓住,一类是敢想敢做型,譬如美工刀的发明者是一名日本的工人,他在切纸的过程中发现那个刀片很容易坏并且需要更换,而且价格比较昂贵,最后他觉得发明一款一直可以保持锋利而且廉价的刀具,他最终利用破坏的玻璃和巧克力两个原理结合产生了美工刀这款实用而又廉价的好产品。

第二类人是长期实践和知识积累结合者,这类人多半是科学家或者某类行业专家,他们通过大量实践过程中或者实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在某个临界点突然发现了事物的本质规律,譬如牛顿被苹果砸在头上最终提出了三大力学公式,换成普通人只会骂娘。所以很多灵感是埋在沙子下面一粒粒钻石,等待我们去挖掘罢了。

创新设计的三个方式,这三种方式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并且互补的,正好聊到关联性,关于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但是真正擅长运用这个能力的人并不是非常多,简单来说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提到的精气神,物质能量或许大家并不陌生,信息一直处在次要位置,而信息的爆发恰恰是互联网文明的标志性体现,我们开始从关注物质本身转而关注关联性,这个我会单独写一篇关于对互联网文明本质的理解的文章。

那么怎么理解关联性,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只是看到光和波等等信息进而能通过这些关联性能发现很多宇宙星系的秘密。

我们在创新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找到很多隐藏在背后的那些关联性,互联网发展的最终方向是万物相连,其实万物本来就是有关联的,就看你是不是有能力去找到这种关联的存在。我们需要把隐藏的关联性寻找出来,并且学会如何把弱关联变成强关联,还可以把原来看似没有关联的东西关联在一起。举三个栗子来说明一下:十六铺码头当初为什么选择建在十六铺这个地方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地方比较平缓开阔,容易停更多的船,还有一个更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方向的水流是逆流,对于过去的船来说这样才可以很容易把船停泊下来,剩下来配套的建筑自然就都产生了,才有今天的万国建筑群。

还有55度杯子的发明者是洛可可的创始人,这样人可以的随时喝到非常适合温度的水,而他发明这个杯子的来源于在贾伟的家中,贾伟的父亲给孙女倒了一杯100度的开水放在桌上,但是贾伟2岁的小女儿不小心弄到了杯子,开水即刻倾倒在小女孩的脸上和脖子,造成了大面积的烫伤。从那以后,贾伟就想做一款特殊的杯子,让开水快速冷却,于是洛卡卡的设计师们就集体设计了55度杯。

最后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为什么过生日买蛋糕并且点上蜡烛吹灭了来个许愿,这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关联性的想法,可以让很多人一直受益于这个发明。

创新思维的第三个方法,预见性,天生具备预言的先知不在讨论的范畴,一般人都不太相信预见性,正常思维觉得没有人会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其实这可能是把看到未来和预见性混淆了,预见性是对未来可能性的感知和预判的能力,这个能力是灵感和关联性有机结合的产物,首先有抓住思想的闪光点,同时要做周详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是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的最终产物。

梵高多次给弟弟的书信提到好好收藏他的画,你一定会很富有的,当时几乎没有人买他的画。

马云曾预言未来天下无处不电商,当初国内没有人相信。

伊隆·马斯克决定做成本非常低又可以回收的火箭,那是全球最顶尖的火箭工程师没有实现而他一个非专业的人做到了。

改革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赋予学生兴趣的同时,更要给学生以知识的熏陶。在创新教学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以及创造性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历史课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学生爱历史,而不爱上历史课”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课堂教学缺乏情趣。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必须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与教师和谐地学习。历史教师要因学生而异,灵活地将教材进行组合,让学生自行去理解、学习,共同设计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教学作用,在教学上采用学生质疑、师生互相释疑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给他们营造积极求知的学习氛围,同时充分展示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

2.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疑,假设情境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开展抢答疑点、互解疑点的教学活动,教学中把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历史事件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得认识,增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利用历史素材获取信息的能力、甄别史实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历史演讲活动,新编历史故事会,利用纪念活动,开展对历史人物评论的辩论活动等,在各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历史课教学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在备课上要注重它的广泛性、兴趣性,注重学生的实际性,让记忆的历史成为鲜活的人物形象、新鲜的历史事件,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呵护、去滋润、去保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课程的创新,时而学生讲,时而由师生互答,时而由教师讲,时而小组讨论、大组点评,时而自答自析等,教学形式也要创新,让枯燥、陈旧的故事变成活生生的人和事,仿佛就在学生的身边,让他们去分析、去学习、去借鉴、去创造。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

1.转变传统的知识性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观,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型教学观。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摸式,在教学中处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为目的,从知识的一点让学生展开联想去发散思维,触类旁通。教材的思考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联系自己的思想,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更结合历史的角度去抨击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受到历史的熏陶,允许学生答错,让学生尽情地去抒发自己的感悟,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变为自我能力。

2.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为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教学中注重师生的角色互换,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接受器”,创新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学中处处以发展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教学。创新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新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让学生自我阐述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允许学生说错。

三、历史课教学要注重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

历史课教学创新的关键是教师个人能力的再提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历史课都要在教学中由“辛苦型”变为“科研型”,要在教学中常充电,让知识的长河源源不断地流进教师的心田,教师是长流水,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给什么,教师与学生再也不是一桶水倒一碗水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自身素质的再提高,让教师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得到犹如艺术的享受。

总之,历史课教学要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前提下,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师生共同合作,才能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历史教学参考,2008,(7).

创新思维是创新方法生成的前提 篇4

技术创新方法是在创新思维的规律指导下, 创新思维的认识驱动下, 通过对创新活动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归纳、演绎、提炼而得到创新的一些工具、技巧和方法。应该说, 没有活跃的技术创新思维的形成, 就没有成熟的技术创新方法。在今天大力提倡创新方法研究的同时, 更应该积极在企业和社会各界培育科学的创新思维,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良好环境下, 大幅度提升社会的整体创新思维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 按照一般意义上的说法, 就是指人们打破常规束缚, 充分发挥超常规想象力, 进行全新的, 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探索未知世界和未知事物的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创新思维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 它能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思维的最根本最重要特征, 就是它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不是少数发明家特有和天生的思维能力, 而是通过学习和培养能够形成的人的思维品质。如果思维失去独创性, 只能是一般常规性思维, 也就不会发生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它的挑战性。就是打破陈规陋习, 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 敢于对人们认为约定俗成的现存模式和事物提出质疑, 能够想别人不能想的事, 善于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现象和内涵。创新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它的综合性。

从某种意义讲, 任何创新思维的产生, 都不是只凭一个人的好脑子, 就可以触发灵机, 所谓“灵机一动, 计上心来”, 只是长期思维的积累和综合的结果。无论是单向思维, 还是多向思维, 都需要综合。从纵向看, 自发现问题开始, 经收集信息、分析整理到运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价值, 都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从横向上看, 创新思维是对思维主体的知识、记忆、经验、智力以及思维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集成综合, 也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综合运用的结果。

一个创新思维活跃的社会, 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创新思维氛围良好的区域, 必然是一个创新成果硕硕的地区。为了提高国家和区域内的创新能力, 提升社会和企业技术创新方法的水平和质量, 必须从培育社会的创新思维做起, 构建全社会倡导和弘扬创新思维的新风尚、新环境、新意识。

一是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形成公民创新思维的前提。它既反映了国家或区域内的软实力, 也是推动社会科技创新和创新方法应用普及的软环境。因此, 要采取软引导硬投入等各项行之有效措施, 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增强公众对创新思维内容的了解, 并有重点地提高相关科研系统对创新思维特点的认识和把握, 只有这样, 才能让创新思维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的思维, 自觉的行动。

二是加大对创新思维活动的辅导和培训。组织相关领域专家, 编写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和内容的相关教材, 造就一批熟悉和掌握创新思维活动特点和规律的骨干队伍。同时, 在培育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时, 把创新思维的认识及掌握做为重要内容, 纳入培训课程。

三是加强对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支持力度。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上, 要注重对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研究内容设置。要强力支持对科技发展有引领作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研究项目。同时, 在科学成果评价上, 进一步加大创新思维内容在整个成果评价上的权重指数。

四是构建和倡导符合国情适应创新规律的创新文化生态, 促进具有独创性的创新思维的生成和发展。这就必须在创新思维的环境建设中, 在以下“五观”上下工夫: (1) 树立尊重创新成果, 以创新为魂的人生价值观; (2) 倡导以创业为荣、守旧为耻的社会荣辱观; (3) 提倡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风险观; (4) 发扬不拘一格、不求完人的创新人才观; (5) 弘扬敢于挑战, 理性批判的社会权威观。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讲座心得 篇5

2012年4月21日、22日公司组织管理人员培训,请梁作民教授讲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梁红武教授讲了《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杨松讲了《中国式绩效管理》,学习后深有体会,把所学的心得做以下汇报: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人类是一种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新,即构想一种目前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东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总是直接来自于人的头脑。

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性的思维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是旧方法的改变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主动自觉的训练过程。科学的训练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头脑就是资源”。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的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是头脑的竞争。为了了赢得竞争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法,破除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的思维束缚,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这座宝贵资源。

“不断淘汰自己”。在社会领域,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各种新事物铺天盖地涌过来,知识折旧逐渐加速,使得我们每天都要面临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崭新世界。于是仅仅依靠以往的老经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主动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和理论,不停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把每个民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华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质,抓住其来龙去脉。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个人发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现一些思维定势,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1、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

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2、头脑风暴

原意为用脑力去冲击某一问题。作为一种创造方法,它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克服心理障碍,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获得新观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奥斯本创建此法最初是用在广告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经本人不断改进和泰勒、帕内斯、戈登等人完善和发展,终于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集体创造方法,在技术革新,管理革新、社

会问题的处理、预测、规划等许多领域都显示了它的威力。

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习惯,关键在于通过科学训练提升能力;有了灵活的头脑想出新创意必须立即行动,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二、《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

讲座里谈到了儒家、法家、道家,理解如下:

儒家修行为善、人际和谐,贡献社会是仁者君子,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内在的精神,就在于人能从利他的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怜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

法家以力服人,力服至心服的管理逻辑,手段是严刑峻法,重赏严罚,赏罚分明,最高智慧就是制法、学法且以法管理。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不引行,好的手段来实行。

三、《中国式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能力的管理方法以及

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制定目标、检查目标、寻找对策的过程,它是每个管理者都可以随时使用的一种管理工具。

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西方绩效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平衡记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工具,我们常用方法可能是用工作任务法来确定考核指标,也就是对所布臵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这不仅可以对员工进行评价,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计划制定和执行能力。当然这里指的是关键任务,而不是事事都进行评价,否则会导致员工时时刻刻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而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企业,可以尽量去采用这些指标体系,追求企业的长效平衡发展。

企业考核结果仅与薪酬挂钩有弊端,对绩效工资的发放和管理上就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因此要学会对考核结果的多样化运用,最好能与培训、晋升及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相结合,但如果还不具备这样的管理基础,那就只能靠管理层在日常的柔性管理中学会对员工的当面赞扬和批评来体现考核结果。赞扬别人是中国人所不习惯的,批评下属也是分寸极难把握的,因此这一点应该是中国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体系中需要重点补课的一个环节。

通过绩效管理培训课程的了解,改变了我以前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不是为了考核而做,也不是为了考核员工而做;而是企业为了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和人力管理方面所必须做出的一项

工作,才能保证我行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得到发展。

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分析 篇6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设计方法;艺术领域

设计作为艺术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也是艺术领域发展的基础。因此,一幅好的现代设计作品,与创新性思维模式是离不开的。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创新性思维是发展过程中的导向,设计是实现想法的工具,所以说设计中必须有创新性思维的存在。记得曾经有一位科学家说过“想象力要比知识理论重要很多”,其实想象力也是我们正在说的创新性思维模式。由古至今,人们利用创新性思维所设计的作品有很多,例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其设计方法和创新性思维,都不禁令人赞叹,甚至有的人所,它们不是由人类所创造的,而是上天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创新性思维本身就是上天赐予人们最好的礼物,设计师人们利用自己的独特的创新性思维模式,再利用完美的设计方法,以此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也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要形式。

一、创新性思维的分析

(一)、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1.收敛性思维模式。收敛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引导设计师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保留事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其主要的特点为: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发展性相对较长,并且观察性能也相对较强。

2.立体思维模式。立体思维是创新性思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引导设计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在脑海中有一个相对较为立体的形象,其主要的特点为,具有良好的平面、科可行等性能,它没有收敛性思维那么影响,对设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空间性思维模式。空间性思维和以上的两种模式相比,要开放很多,主要是引导设计师将自己的想象力打开,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联想。其主要的特点为:思维相对较为多元化,并且具有良好的开放、整体、综合等性能,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创新性思维的优势,并且对其设计形式,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

(二)、创新性思维模式的主要阶段

1.准备。在创新性思维构建的过程中,是需要设计师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也就是创新性思维得孕育阶段,并且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全面的提取,这样的可以为创新性思维模型下一阶段的构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想象。设计师应当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反复的联想。并且在联想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当进行反复的假设、肯定、否定等形式,经过反复这样的形式,最终将自己的联想结果形成。

3.结果检验。在联想的结果得到验证以后,设计师应当对其结果,进行全面的验证,这样可以将其结果变得更加的成熟和实用。

二、设计方法分析

(一)实用性设计方式

在设计的过程中,实用性其实也就是注重设计在市场中的使用性能,并且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设计中的功能性,同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产品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仅要充分的具备创新性思维,也要对自己所涉设计的产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和前景,以及本身只有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注重的产品的外表,可以利用对颜色和图形的创新,增加设计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此获得了人们对产品设计的关注度。由此看来,在实用性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利用产品本身的特点,和市场的前景,进行创新性思维设计创造,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充分的对产品进行认知和了解。那么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样的设计形式,也是他们所喜爱的,更加激发的了他们创新性思维中的乐趣。

(二)、在功能上的设计方式

其实,每一幅设计作品都是具有一定的功能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好看才设计的,其功能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视觉功能,推销功能、含义功能的等。从这些功能的表面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可以仅仅抓住人们的眼球,在市场的不断开阔新的发展领域,并且将其含义在真个设计的画面中,进行全面完美的表达。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其功能的注重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功能上面的设计方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1.对设计的功能的进行挖掘。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不是的仅仅要保留现有的功能就可以了,作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模式,对设计功能中的未知领域进行全面的挖掘,对周围的物要进行全面的观察,以此从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提示。在设计的过程中,重要用心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就会不断激发自己创新性思维模式,这样在设计功能挖掘的过程中,可以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跳跃。例如:某位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在一次意外中,发现自己的女儿将袖子绑在自己的脖子上,以此激发了这位设计师的灵感,这对服装行业的发展,也到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并且将其设计功能,进行了充分的挖掘。

2.设计功能扩展。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的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对设计中原本的功能,进行全面扩展。例如:人们常用的手机,就是最好的例子,有开始的职能打电话和发短信,一直到现在不仅仅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还可以利用手机进行上网料聊天、查资料、看电影、照相、发邮件等各项功能,这些种种都是设计功能扩展的代表。这对于设计师来说,也是一种设计的兴趣,和一种设计中的挑战,吸引着他们不断的探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以此促进了我国设计行业发展的进程,更将我国的艺术领域带来的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周伯军. 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探讨[J]. 包装工程,2014,01:143-146.

[2]王建才. 创新性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思维模式构建分析[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5:97-100.

[3]洪凯. 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技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

[4]姜曙光. 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探讨[J]. 神州,2013,36:189.

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篇7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TRIZ,九屏幕法,STC算子

创新性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联系, 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想活动, 就是人们从事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 它具有主动性、目的性、预见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突变性等特征。

思维定势是一种倾向, 即依赖个人经验, 不愿跳出框外思考。在需要创新解决方案时, 思维定势经常会成为严重的障碍。传统上克服思维定势的常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焦点对象法、形态分析法、共同研讨法等等。

TRIZ理论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独到的克服思维惯性的创新思维方法, 包括智能小人法、STC算子、金鱼法、九屏幕法等等。

智能小人法是一种极好的工具, 它可打破技术或专业术语导致的思维定势, 并可用于在微观级别上分析系统。它在头脑风暴会议中尤为有用。利用智能小人法, 我们可想象所分析的系统由许多聪明机敏的小人或对象组成, 他们可单独或集体制定决策。考虑这样的系统, 有助于确保我们每个人都真正了解系统的工作方式, 并且将它们分解为更小、更易了解的部分, 继而我们可以非常有效的解释复杂情景。

STC算子 (尺度-时间-成本算子) 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工具, 它通过以极限方式想象系统来打破思维定势。例如想象尺寸从0到无穷大, 时间从0到无穷大, 成本从0到无穷大。我们先想象系统的很微小 (或不存在) , 并思考如何来建立这样的系统、会遇到哪些难题、会带来什么益处, 然后我们在相反的极限上想象系统, 即想象系统的无限大, 并同样思考如何来建立这样的系统、会遇到哪些难题、它会带来什么益处。我们还可针对时间 (瞬间发生, 或者要花费无限长的时间) 和成本 (系统免费, 或者要花费无限多的资金) 来执行此类想象。此工具很简单, 它可让我们真实的看待系统, 另外它还可帮助我们排除所有虚假的约束条件。

金鱼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样的目标, 即有时候想法看起来不可行甚至不现实, 但是此种想法的实现却绝对是令人称奇的。此方法的基础是将想法的非现实部分分为两个部分———现实部分及非现实部分。结果余下的非现实部分有时会变的微不足道, 而想法看起来却愈加可行。

TRIZ理论中的系统思维是指对情境进行整体考虑, 即不仅考虑目前的情境和探讨的问题, 而且还有它们在层次和时间上的位置和角色。这两条轴线即层次和时间, 可将发明者的视野从一个“屏幕”扩展到九个“屏幕”, 如图1所示。

首先, 我们考虑时间轴。屏幕“过去”可让我们考虑在问题出现前发生于合适层级 (包括系统、超系统或子系统) 上的事件。通常, 这些事件是制造过程中的“先前”操作, 或者是系统寿命周期的“先前”阶段。因此, 每个屏幕都可代表发生在“过去”的多个事件。从防止问题出现的观点来看, 我们应该对这些事件进行考虑, 因为它们可以进行改变, 这样问题在将来就不会出现。

屏幕“未来”可让我们考虑在问题出现后发生于合适层级 (包括系统、超系统或子系统) 上的事件。通常, 这些事件是制造过程中的“后续”操作, 或者是系统寿命周期的“后续”阶段。因此, 每个屏幕都可代表发生在“未来”的多个事件。从消除问题不良后果的观点来看, 我们应该对这些事件进行考虑, 因为它们可以进行改变, 这样潜在损害就会被补偿。

现在, 我们考虑层次轴线。屏幕“超系统”可让我们考虑某一高级别系统的单元, 该高级别系统在适当的时段 (即过去、现在或未来) 包含系统。通常, 此类超系统或者代表系统所参与的某过程, 或者是系统运行于其中的邻近环境。因此, 每个“超系统”屏幕都可包含多个不同的超系统及环境。从提供资源以防止问题出现的观点看, 我们应该考虑此类超系统的组件, 这样就能抵消所探讨问题的不良作用, 或者消除它的不良后果。

屏幕“子系统”可让我们考虑系统包含的单元, 系统在适当的时段 (即过去、现在或未来) 处于运行状态。通常, 此类子系统或者代表系统的某些组件, 或者代表系统所消耗的“投入”, 或者代表系统所产生的“产出”。“有意”与“无意”的投入都应予以考虑, “有用” (产品) 与“有害” (废物, 副产品, 副作用) 的产出也是如此。因此, 每个“子系统”屏幕都可包含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投入及产出。从提供资源以防止问题出现的观点看, 我们应该考虑此类子系统, 这样就能抵消所探讨问题的不良作用, 或者消除它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魏文娟, 毕克新.TRIZ理论方法论的哲学解析[J].前沿, 2011 (08) .

[2]黄庆, 周贤永, 杨智懿.TRIZ技术进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04) .

浅析小户型设计的思维方法 篇8

1、提高主要功能空间的舒适性;

2、注重空间的多样和可变性;

3、注重空间的局部细节处理。

首先舒适性是设计的基础, 合理的光照和光线, 良好的通风、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安静舒适的环境, 这些都是每个人的生理需求。舒适性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判断和敏感的地方我认为在于尺度的合理和使用功能的便捷与否, 这些都要求我们从细节出发, 关注空间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说我们的座谈空间的上限是3.6m, 双人交谈超过这个空间的距离就会感觉疏远, 座位的间距为1.5m, 家具间的活动范围0.6m等, 这些枯燥的数据却影响了人们生活的舒适程度, 可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

人的居住需求是多样的, 在设计的同时小户型要满足多样的变化需求, 尤其是现在的我国国情, 伴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与用地紧张, 房价持续走高, 人们不可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频繁的更换住房, 这也要求了提高小户型空间的多样可变性来满足日后的发展。

同时由于小户型的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不像大的别墅或者大的户型, 大户型注重的是自己的卧室, 卧室里面可以有衣帽间、卫生间甚至书房都套在一起, 而小户型则没有这么多余的空间, 那么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处处考虑, 充分挖掘空间的潜力, 让每一个细节都能够体现其功能和价值。笔者认为小户型的设计当中, 可以把整个空间当作一个共同的空间来加以设计, 意

思也就是说一个单一功能的空间可以当作多个空间来考虑设计, 客厅要帮助起居室解决不了的问题, 厨房要帮助餐厅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性质不同或者相反的活动空间进行分离。会客区、用餐区等都是人比较多, 活动区域比

*图片1作者自绘较热闹, 这样可以布置在同一空

间, 客厅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而睡眠区、学习区则需要相对很安静, 可以纳入同一空间。会客、进餐与睡觉、学习应该在空间上有软性的分割。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 如果房间小, 又希望有独立的房间, 那么空间中采用隔屏、滑轨拉门或采用可移动家具来取代原有的墙面, 使墙变成“活”的, 同时使整体空间具有通透感。可以在视觉上影响心里感受, 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空间。也可以设计大量的“合页空间”没有固定的门、墙, 移动式的门板、墙板随时可以打开、合起, 既让居住者随心所欲改变空间格局, 也创造建筑的流动感。这正是密斯“少就是多的”的经典理论的体现。

相比较大的户型而言, 小户型更加体现了功能主义的原则。在装饰上力求简洁尽量少做装饰, 本来就局促的空间再做一些附加的装饰会加大空间的局促感, 在空间的分割上应该多以开放式为主, 开放式的风格不仅仅能让空间变的开阔, 明朗, 而且还显得方便实用。家具的选择上也不必追求外观的华丽和花哨, 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具、尤其是一些多功能的可以涵盖收纳功能的, 不仅占地面积较少功能上也能满足空间利用的需要。

在色彩的运用上由于整个空间的面积偏小, 如果再加上室内光线不足的话, 势必会令居住者产生压抑感。所以色彩选择上一般可以选择浅色调、中间色做为家具的基调, 这些色彩具有视觉上的扩散性和后退性使空间给人视觉心理上的清新明亮的感受, 运用较为明亮的色调装饰房间, 墙面可以用白色的致使最大限度的反射光线。为了突出层次感,

*图片2作者自绘

地板的颜色可以深一些, 但是不要显得厚重为好, 比如浅色的木地板。小户型还可以通过采光来扩大视野, 如加大窗户的尺寸或采用具有通透性或玻璃材质的家具和桌椅等, 将空间变得明亮宽敞。

小户型的设计一般针对于年轻人, 或者是单身白领, 所以它的主题一般比较突出, 这也是基于住户具有的特征爱好所决定的, 归纳起来, 这些小户型一般选择的主题为1、SOHO (当今比较时尚的住宅产品之一, 他的全称为small office/home office, 就是家庭办公的意思。

2、F R E E B O X, 是自由组合的盒子, 可以横向、纵向任意组合的标准户型单位。3、L O F T公寓, 跃层式的公寓户型, 拥有双层空间、层高一般在5m以上, 空间感实足、设计上很有创意, 空间中尽量将厨卫、交通楼梯放在一边, 腾出房间的中部大空间让住户自由发挥设计。

结语:

一切形式的设计都离不开创新的思维, 成功的户型创新设计能把住宅本身的功能性、舒适性及审美性完美融合在一起, 使以人为本的居住理念得到最好的诠释。对于小户型来说, 应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探索最符合人们需求的居住环境, 时刻保持创新的头脑, 注重新的理念与设计方法, 在经济、美观、适用的基础上, 强调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耐久性、社会性、环境性和舒适性等要求, 从实用和可持续性出发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聂兰生.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路红, 姜书明.和谐人居-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巧用学习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 篇9

一、巧用研究型学习, 转变学生学习理念

1. 学习方式转变。

传统的课程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 它把课程内容看成是预定的、固定的、确定无疑的东西;而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 由于课程是以经验为本位的, 课程内容是生成性的、建构性的。因此,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有很大的转变。具体地说, 研究型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 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即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参与式的、活动式的、行动式的。例如:数据统计的教学以前是教师讲学生听, 现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利用数据整理获得的信息, 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运用研究型学习, 激活数学课堂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渗透研究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把研究型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交替使用, 教材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定理、法则、原理) , 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清楚, 有些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叫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调查、讨论与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识。笔者所任的两个基础比较差的班教学中, 面对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的实际, 调整教学方式, 降低教学起点, 通过五步教学方法, 即读、议、讲、练、结, 进行研究型学习方式的教与学:边读边议, 鼓励学生提问题;讨论交流问题, 教师精讲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争议的问题;讲议结合、讲练结合, 一题多解;学生争议非常热烈, 教师点拨, 师生共同做出小结。在实践中我感悟到,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七年级五班王圆同学, 小升初成绩是一般,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 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

总之, 巧用学习方法, 老师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足。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使他们成为跨世纪的具有开创精神的有用人才。

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昌红

摘要:思维导图一个非常优秀的学习工具和方法, 它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和速度, 它更关注学习的质量和品质。把思维导图引进地理学习, 可以使我们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我们的学习资源, 而且通过思维导图可以使我们学习地理的效率更高, 效果更持久。

2. 注重小组合作。

在当今社会, 竞争与合作并存, 具备积极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研究型学习中, 合作无时不在。在研究型学习中, 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研究型学习课程的过程中, 团队精神无处不在。在研究型学习中, 尊重他人的意见, 善于发现合作伙伴的长处, 不固执己见、有商有量, 遇到挫折相互鼓励, 群策群力, 都是必需的。因此, 在研究型学习中应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例如:在讲圆的图形镶嵌时, 现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地板砖若干, 请你设计有多少种方法铺地板?笔者要求分小组讨论, 请各小组设计方案, 各小组经过合作探讨, 充分讨论, 在一定的时间内, 都能设计出可喜方案。

二、巧用研究型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过去, 老师往往只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其结果是在课堂上, 学生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 在课外是解题的操作机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研究型学习则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 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 造就创新精神。这时老师所要做的是联系现实生活, 提出大家熟知而又难以解释的问题, 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下, 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 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例如:在九年级学习二次函数应用时, 我先创设了这样的一种教学情景:多媒体演示:大棚专业户, 设计塑料大棚, 以及价格单, 怎样用料最省钱, 请你帮助解决。其方法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内容, 通过分组讨论、分析运用本节的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 既顺利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 又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学有所用, 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三、利用课后盲点时间, 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用变式方法推进思维创新发展 篇10

一、常见的变式方法

变式是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出发, 变换问题或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问题的本质特征, 揭示其核心内容。它主要有仿造、综合、引申、演绎、组合、开放型等几种变式方法, 现就仿造、综合、引申、演绎变式方法予以说明。

仿造变式是指模仿某一类题目的特点, 将某些数据作适当变化, 最常用的是模仿某一典型例题, 变形后用以巩固例题的解题方法。综合变式是直接改变问题的已知条件, 或直接改变问题所求结论, 或把条件与结论互换。这种方法灵活性较大, 非常适合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引申变式是在不改变原问题条件的前提下, 拓展并引发出多个结论或较高层次问题的要求, 教学中常称之为一题多变。演绎变式是将一般问题的题目特殊化, 例如将字母、式子、数字特殊化, 再如使图形由一般位置变化为特殊位置。这种方法有益于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 从中概括出一般解题规律甚至发现超常独到的解题思路。

二、用变式方法进行教学的策略

就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 教师要实施有效变式方法训练, 催生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揭示概念的多样性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简洁性和严谨性, 教学中要常用变式语言和不同形式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促进学生全方位认识概念。

2. 认识图形的全面性

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以特殊掩盖一般或仅仅从位置构图放置去认识图形的直觉定式。在教学中必须要用变式图形帮助学生从图形本质去认识图形。例如, 两直线垂直, 改变一条直线水平放置的构图, 使学生从中抓住“相交成直角”的实质, 培养学生认识图形、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3. 一题多变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表现在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使学生思维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和某一固定模式, 从而提出新问题的条件和结论, 进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4. 尊重规律的科学性

“变”中有规律, 通过探索变化的一组问题使知识融会贯通, 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 给学生留下更多探索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真正使减负落到实处。

5. 解决问题的新颖性

优化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 篇11

一、优化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仅需要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而且需要创造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上良好的教学氛围,易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指令式运作方式,给学生以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诸如学习任务、学习方法以及朗读课文、理解阅句等,适度地让学生自行选择。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文,学生通过读书,提出自己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而这些疑问就是本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即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这样,由学生选择教学任务,既找准了教学的切入点,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可以从“你认为哪一段最令人感动,读给大家听听好吗?”入手进行研读;《桂林山水》的背诵检查,可通过“哪一段你背诵得最好?请你挑一段给大家背背行吗?”这种形式进行:教师通过这样处处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的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情境,才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质疑问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可见,要发现创新思维,就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但把提问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并不以为着教师可以轻松地成为问题的解答者,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能力有限,益处的问题常常是漫无边际的,教师在课堂上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善于发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来设置疑点,启发学生在善于提问的同时,使自己提出的问题问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逐步达到会问。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在课题处提问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引导学生在此处提出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教师出示课题后就提出:“看了课题,你想到些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提出:①田忌和谁赛马?②赛马的经过怎样?③赛马的结果怎样?这样紧扣课文提问,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

2、在重点处提问

课文的重点犹如文章的骨干,引导学生抓住“骨干”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乃是挖掘文章中心的捷径。《草船借箭》一文,通过讲诸葛亮用妙计借箭成功,避开周瑜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才能。如果围绕“用妙计借箭”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就不难使学生发现“为什么”,学生读了课文后提出:“诸葛亮为什么如此安排借箭计划?他为什么能做到神机妙算?”接着,再指导学生积极讨论,课文重点就顺利突破,文章的精髓一一中心即准确把握。

3、在疑点处提问

课文的疑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例如教学《穷人》一文时,学生提出疑问:“本文要表现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而文章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忐忑不安矛盾重重的心情,这对表现人物品质不会有影响吗?”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讨论,认识到了,这样写不但不会影响桑娜的形象,反而使任务形象更高大。正因为尽管桑娜担惊受怕,困难重重,但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抱回西蒙的孩子,这是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穷人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质疑问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重视合作交流

修订版“大纲”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而美国加州洛帕克未来研究所的学者们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感悟到一句话:“一个成功的国家,并不是人才最多的国家,而是能够协作的人才最多的国家。”由此看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但要重视实践,更要重视在合作中实践。在形式上,我们要一改过去教师一人问,学生挨个答的填鸭式教学,而采用“合作交流式”教学形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把个人独学、同桌互帮、小组研讨、组间协作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为主的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并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魁”的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在夯实学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蓬勃生机。

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篇12

1 电视新闻编导存在的问题

电视新闻除了传递信息外也希望这些信息获得观众的认同。电视新闻编导主要承担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第一是对新闻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第二是确定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新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满足群众的心理和需求并呈现差异化,不能一直停留在陈旧的思想和老套的编辑模式上,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大多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1.1 空话连篇:

当今让观众不感兴趣的新闻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空话连篇。新闻的文字和数据很多,但没有针对性,让观众觉得平淡无奇,一些没有任何信息含量的新闻,出现过多的空话和套话,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1.2 表现力差:

一些新闻在报道中只是对事件的客观情况进行表述,没有创新表达方式以满足和吸引受众的注意。比如,在新闻中一次性播放过多的会议镜头和时政消息,这样的新闻没有办法获得受众的关注和认可。

1.3 时效性差:

新闻播报中经常会出现“前段时间”或“不久”等没有严格时间界限的词汇,没有时效性的新闻无法提高观众的兴趣。

1.4 画面单一:

电视新闻的表现可以呈现多种形式,但很多新闻报道都采用画面加主持人解说的形式,缺乏新意。新闻的播报应该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丰富电视新闻的画面效果和表现形式。

2 培养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的原因

编导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主体,节目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导的思维创新。电视新闻的素材大多来自现实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编导要在新闻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新闻进行艺术加工,而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电视新闻编导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从新闻的表现形式上,就能看出新闻编导对新闻素材的创新思维在主观和客观上的发挥程度。当新闻编导既将创新思维体现在新闻节目上又尊重了客观事实时,就能丰富新闻的表达方式,提高观众的兴趣,吸引观众的注意。

3 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3.1 激发新闻编导创新思维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事物的兴趣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电视新闻编导而言,创新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丰富新闻的内容和画面,可以提高新闻节目的新颖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收视心理和需求。提高电视台编导的创新思维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在新闻的播报中把情感融入新闻信息,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让观众在新闻中找到情感的共鸣。除此之外,要改变传统新闻播报中画面的表现形式,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包括用色彩、空间和时间交错等形式对新闻进行丰富和完善。第二是利用电视技术在新闻的表现上融入编导的感情,通过对素材的组织,增加新闻内容和画面的感染力。因此,新闻编导要不断地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上激发创新思维的能力。

3.2 营造有利于编导创作的环境

新闻编导的自身素质能影响电视新闻创新的模式,包括新闻编导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素质。在新闻素材的选取上,为了获得能吸引观众的新闻素材,电视新闻编导要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以便无论在安全或危险环境下都能获得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新闻信息。如此便能满足观众对新闻的需求,提高群众对电视新闻的兴趣。

3.3 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电视新闻编导,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传统的习惯性思维可能会产生消极或正面的影响,但习惯性的思维是单一的模式,没有任何创新性的体现。因此,新闻编导要将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与创新思维融合,从新闻素材的各个层面进行艺术加工,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提高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新颖性,满足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要求。

4 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编导的思维机制能够影响节目的效果。因此,新闻编导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激发自己创新思维的能力,创造有利于编导创作的环境,使新闻丰富的表现模式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参考文献

[1]才惠刚.浅议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

[2]陈晓峰.浅谈电视编导如何激发创新思维[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

[3]崔丽萍.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编导策略探讨[J].科技传播,2014,(23).

上一篇:DSA引导下一篇:私营企业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