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药物透入

2025-01-17

超声药物透入(精选4篇)

超声药物透入 篇1

网球肘 (肱骨外上髁炎) 是一种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早年发现网球运动员易发生此种损伤, 俗称"网球肘"[1]。肱骨外上髁炎系因肘、腕反复用力过久、过猛, 使肱骨外上髁部软组织慢性劳损而引起无菌性炎症所致, 其局部疼痛与握力、前臂内旋等功能活动障碍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2]。近两年我科采用双氯氛酸二乙胺乳胶剂 (诺华制药) 超声透入治疗网球肘,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经我科确诊为网球肘患者80例, 随机分为限制活动加双氯氛酸二乙胺乳胶剂超声透入治疗组 (治疗组) 和限制活动加超声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40例, 其中男12例, 女28例;年龄35岁到49岁, 平均42岁;, 病程15d~5.5个月, 平均2.5个月。对照组40例, 其中男13例, 女27例;年龄30~50岁, 平均41岁;, 病程15d~5个月, 平均2.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期相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见表1。诊断标准[3]:有前臂伸肌的慢性牵拉损伤史;肘外侧痛可波及肘两侧或前臂, 桡侧腕伸肌起点处或肘外侧压痛;前臂内旋, 屈腕伸肘时引起肘外侧痛;肘关节活动正常, 肘部X线片显示正常。

注:性别卡方检验P>0.05, 年龄、病程观察时间t检验△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日本产Es-2型超声治疗仪治疗, 耦合剂选用上海申风医疗保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超声耦合剂 (水溶性液体凝胶) , 连续式声头置于病变处, 以1~2cm/s速度作圆圈式均匀接触移动, 声强0.8w/cm, 5min/次, 1次/d, 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组将双氯氛酸二乙胺乳胶剂作为耦合剂使用, 用量少许, 能够填充皮肤均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1.3 评价标准

我们参照有关资料[4]拟订如下疗效评价标准。优:外上髁疼痛完全解除, 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 没有感到握力下降, 腕关节背伸时不诱发疼痛;良:外上髁疼痛偶尔发生, 用力活动以后出现疼痛, 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 没有或感到握力上有轻微下降, 腕关节背伸时不诱发疼痛;可:用力活动后外上髁感到不舒服, 但与治疗前比较要好得多, 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或中等满意, 感到握力轻微或中等下降, 腕关节背伸时诱发轻度或中度疼痛;差:外上髁的疼痛没有减轻, 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 感觉握力明显下降。将优、良归为有效, 将可、差归为无效。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 治疗组优30例, 占75%;良8例, 占20%;可2例, 占5%;差0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优12例, 占30%;良17例, 占42.5%;可11例, 占27.5%;差0例;总有效率7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注:经卡方检验, 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网球肘是慢性损伤性炎症。虽然炎症较局限, 但其炎症的范围每个患者却不尽相同:有的仅在肱骨外上髁尖部, 是以筋膜、骨膜炎为主;有的在肱骨外上髁与桡骨头之间, 是以肌筋膜炎或肱桡关节滑膜炎为主[1]。传统采用限制腕关节活动、压痛点局部封闭、电疗、口服消炎药治疗易复发。症状顽固者可行伸肌总腱剥离松解术或卡压神经血管束切除结扎术, 此方法不易被患者接受。我们在限制活动的同时采用双氯氛酸二乙胺乳胶剂超声透入治疗, 能较快缓解患者疼痛,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超声波作用于人体时, 行波场和驻波场交替出现正压和负压的机械作用, 使组织产生压缩、伸长和加速度, 从而产生微细按摸作用、温热效应和生物化学效应等。可使局部组织细胞受到微细按摩, 局部相邻组织温度升高, 细胞胶体弥散增强, 组织软化, 从而改善局部组织营养, 增加酶的活力, 降低肌肉张力, 缓解痉挛, 减轻疼痛[5]。双氯氛酸二乙胺乳胶剂是一种经皮吸收的外用非类固醇消炎阵痛药。阵痛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还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局部应用, 其有效成分可穿透皮肤到达炎症区域, 缓解急慢性炎症反应。经皮给药可以减轻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6]。由于超声在不同递质构成的界面上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因此在超声声头与治疗部位之间必须应用耦合剂以填充皮肤与声头之间的空气。双氯氛酸二乙胺乳胶剂的基质是分散在水性凝胶里的脂肪乳剂, 主要成分为双氯氛酸二乙胺辅料为异丙醇和丙二醇等, 十分适宜做超声耦合剂。超声通过空化效应促进了双氯氛二乙胺乳胶剂的透波吸收。超声的促渗作用以及双氯氛酸二乙胺本身具备的治疗作用, 加强了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双氯氛酸二乙胺乳胶剂超声透入治疗网球肘方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 主编.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57~858.

[2]李碧瑶, 王钲.按动手法配合中药涂檫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6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08, 3:203~204.

[3]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622.

[4]蒋协运, 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8-59.

[5]周丰慧, 赵海燕.针刺配合超声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4 (6) :720.

[6]赵晶, 叶铁龙, 罗复伦.镇痛药物及其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16) :2350.

超声药物透入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130例, 其诊断均符合坎贝尔手术分类中Ⅰ、Ⅱ度损伤[3]。包括: (1) 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 (2) 损伤后踝关节出现疼痛, 局部肿胀, 皮下瘀斑, 跛行; (3) 局部压痛明显, 当内翻扭伤时, 足做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 当外翻扭伤时, 足做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 前后抽屉实验阳性或可疑阳性; (4) 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 (5) 排除踝内、外的侧韧带完全断裂。按就诊先后随机将13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 (65例) 中男45例, 女20例, 年龄16~50岁, 平均30岁;均为单侧扭伤, 其中运动扭伤55例, 正常行走扭伤10例;其中踝关节外侧扭伤58例, 内侧7例。对照组 (65例) 中男43例, 女22例, 年龄14~49岁, 平均28岁;均为单侧, 其中运动扭伤50例, 正常行走扭伤15例;踝关节外侧扭伤56例, 内侧9例。2组患者病程均为损伤后1 h~1 d。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制动、冷敷、加压、抬高 (RICE) 超短波及超声药物透入综合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 RICE治疗。制动:踝关节扭伤后立即停止运动, 特别是不要让受伤部位活动。冷敷:用毛巾包住冰袋, 置于患处, 直到感觉消失或30 min后拿掉冰袋 (但需防止冻伤) 。加压:用“U”型海绵橡胶垫套在患者踝部再用弹力绷带固定。抬高:将患部抬高至比心脏高的位置, 睡觉时把弹力绷带拆去或松绑[4]。采用这种方法连续72 h后, 选用超短波及超声药物透入治疗。 (2) 超短波治疗。采用上海产CDT-CD31型超短波电疗仪, 输出波长为7.37 m, 频率为40.68 MHz。最大输出功率为200 W, 采用中号极伏电极, 于伤踝处两侧对置, 使用连续无热量, 每日1次, 每次治疗15 min, 10次为1个疗程。 (3) 超声透入治疗。采用沈阳产CZT—8A型电脑中频治疗仪, 频率为 (800±80) KHz, 圆形移动声头 (直径4 cm) 输出强度1.2 W·cm-2 (阶梯可调) 。选用广州敬修堂生产的跌打万花油作为偶合剂涂于患处, 治疗时超声头紧贴患侧踝关节周围并轻轻移动, 治疗时间15 min, 每天1次, 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首先采用冷敷, 直到患部疼痛有所缓解, 其后禁动。休息24 h后采用超短波治疗, 方法同观察组, 超声波治疗时患部涂TM-100医用超声偶合剂, 其它同观察组, 每日1次, 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涂擦跌打万花油。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估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治疗第10及第20天根据患部肿胀和疼痛程度评定疗效。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 (VAS) , 以患者踝关节不同活动角度引起的疼痛来判定疼痛程度;用皮尺测量患者扭伤部位肿胀程度并与健侧比较, 取其差值, 先后测2次取均值, 其后再评定。VAS总分10分, 0分为正常, 1~3分为轻度, 4~5分为中度, 6~10分为重度。疗效评定标准:治愈 (0分) 为患肢局部肿胀、疼痛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显效 (1~2分) 为局部肿胀、疼痛消失, 患者自觉踝关节不稳、发软, 功能基本正常;有效 (3~5分) 为局部肿胀、疼痛消失, 踝关节功能恢复不明显;无效 (6~9分) 为症状体征与踝关节功能均无改善[5]。

1.4 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后的疗效分析采用t检验, 治疗后疗效的等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0及第20天肿胀和疼痛程度方面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肿胀、疼痛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第10天时, 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第20天时组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 , 组间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5) 。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第10天时显效率为80.00% 对照组为58.5%;观察组治疗第20天时显效率为92.31%, 对照组为78.92%,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 撞击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08% (2/65) , 对照组为13.85% (9/65) , 两组比较差异也有有统计学意义 (P<05)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踝关节扭伤多由外界扭曲暴力超过关节所能承受范围所致, 同时伴有一系列韧带、肌腱、筋膜、血管及细胞等病理学改变。患者在踝扭伤时, 其关节韧带、肌腱、筋膜等均会有不同程度撕裂、断裂, 小血管破坏后引起内出血或渗出, 使局部组织出现肿胀、疼痛或形成无菌性炎症区[5]。踝关节损伤合并骨折、脱位, 多能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 得到及时治疗。如单纯韧带、肌腱损伤, 患者多拒绝系统治疗, 医生也往往不给予足够重视, 但由此所遗留的后果则比较严重, 所以早期对此做出明确诊断和系统治疗极为重要。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早期主要以固定为主, 使韧带在紧张状况下愈合, 稳定踝关节, 避免出现踝关节不稳, 继发撞击综合征等。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 把出血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如果过早的活动患部, 不仅会加重出血, 还可能使其机能损伤进一步加重, 使恢复时间延长。冷敷不仅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 还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使肿胀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加压可使患部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 还可防止进一步渗出, 并促进其吸收, 防止和减轻踝关节水肿。抬高可以减少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 以促进静脉回流, 患部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得到相应减轻[4,5,6]。有学者研究发现, 踝关节固定后加强了皮肤感受器的传入反馈, 从而改善了踝关节的位置觉, 使踝关节得到保护[7]。所以本研究采取RICE方法治疗踝关节扭伤, 促进患部疼痛缓解、肿胀减退, 对改善踝关节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控制渗出和疼痛的基础上, 在伤后72 h用超短波治疗。超短波可以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 解除肌肉和血管痉挛, 使局部张力降低, 疼痛缓解。利用深部透热作用, 使患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血流加快,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组织细胞活力, 加速代谢产物吸收, 加快损伤组织修复。超声波治疗可以调节机体基因表达, 促进血管与毛细血管生成, 促进血流加速, 改善局部组织供血。在超声治疗时用由80多种中药制成的跌打万花油作为偶合剂, 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超声的振动波能改变皮肤表面的分子结构, 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药物易于透入细胞内, 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也可促进药物透入。超声透入疗法主要是通过皮脂腺和汗腺加强药物吸收, 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功效,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8]。

本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RICE联合物理及药物透入综合手段治疗踝关节扭伤, 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物理因子和外涂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韩传江.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 (9) , 1467.

[2]娄志堃, 李方祥, 解强, 等.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员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14例报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7, 26 (3) :344.

[3]卢世璧.堪贝尔骨科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9版, 2001:1063-1064.

[4]郑宏伟.运动损伤的处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21版, 2001:361-366.

[5]王俊华, 徐远红, 李海峰, 等.散刺联合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2) :111-112.

[6]于德淮.闭合性踝关节急性扭伤的冷处理[J].现代康复, 2000, 4 (12) , 96.

[7]陈兆军, 唐凡启, 林顺福, 等.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早期治疗[J].中国骨伤, 2007, 20 (5) :331.

超声药物透入 篇3

关键词:面部烧伤,海普林软膏,海藻面膜,康复护理

面部烧伤愈合1周~2周烧伤部位会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增生等后遗症。在康复治疗方面主要是外用药, 但效果不甚理想。我科2008年3月—2009年10月应用TP-B318超声波美容仪超声导入海普林软膏联合海藻面膜美容护理面部烧伤后的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病人, 面部烧伤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Ⅱ度~Ⅲ度;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色素沉着及表浅瘢痕, 病程3周至2年;其中男22例, 女38例;年龄6岁~58岁, 平均3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的性别、年龄构成比、病程及皮损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病人平躺在美容床上, 先常规用洁面乳清洁面部, 取适量按摩膏用指腹沿皮纹进行面部按摩, 同时配合离子喷雾10 min, 然后用海普林软膏 (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均匀地涂于面部, 行超声波导入, 将超声波调试到连续波, 输出功率以中高度为佳, 将已消毒过的美容探头放在皮损处, 做轻柔的小圆圈导入动作, 导入时间为10 min~15 min。导入完毕, 将海藻用温水调成糊状均匀地敷于面部, 30 min后卸膜并清洁面部, 皮损处涂以海普林软膏, 一次治疗过程全部结束需1 h左右, 隔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外用海普林软膏每天早晚各1次。并于治疗后4周、8周进行随访观察。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色素沉着消失, 瘢痕基本平复, 毛细血管扩张消失, 色泽接近正常皮肤;②显效:轻度色素沉着, 瘢痕明显平复, 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减轻;③有效:中度色素沉着, 瘢痕可见平复, 毛细血管扩张减轻;④无效:明显色素沉着, 增生性瘢痕, 毛细血管显著充血。

2 结果

3 讨论

烧伤创面愈合后形成色素沉着, 是由于损伤引起局部皮肤代谢功能紊乱, 致使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 在愈合创面部位聚积而导致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则是由皮损处胶原代谢失衡, 合成大于降解, 使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并排列紊乱形成。而海普林软膏局部应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抑制与灭活瘢痕区域炎性递质, 抑制局部胶原纤维增生, 防止和减少瘢痕增生[1], 外用药物的疗效与药物的透皮吸收密切相关, 超声透入疗法是应用超声波具有破坏色素细胞的内膜, 阻止或减少色素形成, 改善血液循环, 增强细胞膜的弥散作用, 加速色素排泄, 同时还具有促进药物透入皮肤, 提高药物疗效[2]。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和温热作用具有解聚胶原纤维束的作用, 能软化瘢痕[3]。海藻是一种海洋植物, 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 褐藻胶具有抗皮肤衰老和促进角质层细胞生长的作用。海藻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它是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可抑制酪氨酶活性, 使黑色素生成减少, 色素沉着者减轻, 它还含有一种生物喋具有美白作用[4]。离子喷雾、面部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皮损处的新陈代谢, 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经皮吸收[5,6,7]。联合疗法不仅同时发挥了这几种疗法的作用, 而且利用超声波增加了海普林的透皮率, 提高了组织的药物浓度, 加强其作用, 因而取得了好的疗效。护理注意事项:①烧伤创面愈合后要抓住皮肤护理的时机, 是控制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的关键。开始皮肤护理愈早效果愈佳, 以创面愈合后1周~2周疗效最佳。②治疗的连续性对皮肤的康复有很大影响, 在治疗时不应间断而应连续治疗, 用较短时间使病人恢复到最佳状态。③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影响美观, 病人情绪低落, 心理压力较大, 要求改善的心情迫切, 治疗前应做好必要的解释, 消除患着的悲观心理, 增强治疗信心。④做面部按摩时要掌握好手的力度, 早期手法要轻, 以后逐渐加重力度。⑤嘱病人戒烟禁酒, 忌食刺激性大及有可能引起色素加深的食物如辣椒、酱油等, 外出时做好面部防晒, 保持心情愉快。经临床观察, 应用该综合疗法, 一般Ⅰ度烧伤1个疗程即可痊愈, 浅Ⅱ度需1个~2个疗程, 深Ⅱ度需3个~4个疗程, 个别病人所需时间会较长。因此超声透入疗法联合海藻面膜用于面部烧伤愈合后的康复, 疗效确切, 是烧伤后康复护理的一种新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郜玉玲, 王亚平, 刘家玉.磷敷贴联合外用海普林软膏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 22 (7) :622-623.

[2]曾维恵, 王永贤, 葛文娱, 等.超声加药物导入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02, 11 (3) :218.

[3]赵晓川.医学美容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19.

[4]匡瑞霞, 赵美玲, 童子见, 等.海藻面膜临床应用75例疗效观察[J].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8, 34 (4) :297.

[5]刘竹琴.烧伤病人的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suppl.2) :99.

[6]郭晓芳.烧伤病人的基础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suppl.2) :96-97.

超声药物透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7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 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4例, 男16例, 女18例, 年龄20-78岁, 平均 (41±9.2) 岁, 对照组33例, 男12例, 女21例, 年龄19~80岁, 平均 (42±10.2)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情程度、H.pylori检测、胃液分析情况相似,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 药物治疗采用根除H.pylori, 抑酸或抗酸, 消除或减少胆汁反流, 增强胃粘膜的防御与保护, 促进消化道动力, 抗氧化剂、抗抑郁, 给予维生素等。 (2)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加用音频电药物透入结合超短波治疗。应用汕头市医用设备厂DL-C-B超短波电疗机, 患者仰卧位, 27cm×18cm板状电极于上腹部对置, 温热量, 80-100m A, 2 0 m i n。超短波治疗后再采用上海产Y D-Ⅱ型音频电疗机, 频率2000Hz, 电极10cm×8cm×2cm进行治疗, 药物为:维生素B1针剂, 并置法于胃肠区, 电流密度0.1~0.3m A/cm2, 1次/d, 30min/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胃镜检查炎症消失, 胃液分析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胃镜检查炎症减轻, 病变范围减小, 胃液分析较初诊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 胃镜检查炎症、病变范围无变化, 胃液分析无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药物处方的作用:维生素B1在体内形成焦磷硫酸铵, 是糖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氧化脱羧酸的辅酶组成部分, 为糖类代谢所必需, 它能维持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超短波具有护张局部血管, 加速局部血流, 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和生理状态, 起到镇痛及加快炎症组织修复的作用。音频电 (尤其是频率2000HZ的电流) 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明显加快, 局部血流量增大55%“音频电”通过溶液时, 交变电场引起离子极化, 形成离子交变机械震荡, 致使水化膜厚度变薄, 削弱溶剂与溶质间的引力, 从而增加溶液中药物离子扩散和离子迁移速度。“音频电”每一个脉冲具有较高的电位, 可改变离子透入人体时的渗透压, 有利于离子透入人体, 提高药物透入人体率。音频电药物透入前做超短波治疗能使局部皮肤毛孔扩张, 血液循环加快, 有利于药物透入, 起到协同增效作用[2]。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畴, 认为胃为水谷之海, 若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脾胃素虚或感受外邪则致胃脘痛, 其共同病机为胃气阻滞、失于和降[3]。应用音频电药物透入结合超短波治疗慢性胃炎, 加速局部血流, 能通经活络, 气血疏通, 促进胃肠功能蠕动, 消饱胀维持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治疗, 患者易于接受, 治疗效果满意, 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韦健盛.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状况[J].光明中医, 2011, 26 (12) :2594-2596.

[2]李世林.中药离子导入结合超短波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J].社区中医药, 2010, 29 (12) :136-137.

【超声药物透入】推荐阅读:

超声振动10-16

超声氧化10-16

超声脉冲10-21

超声洁治01-16

超声探头05-14

定量超声05-17

超声回弹05-25

超声辅助05-26

超声处理05-30

超声冲击06-08

上一篇:老年病内科下一篇:中小企业管理问题